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9-15 17:14:30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1

[关键词]涉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特殊性一、涉外院校教学对象与教学方式的特殊性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带来诸多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迅速蔓延,以美英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观和价值观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而长期处于外来西方文化和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交织碰撞之中,其极易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政治文化思潮影响。这就导致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呈现出较易亲近西方文化而疏远本土文化,文化视野开阔且文化积淀深厚,以及外语课程教学方式趋于多元化等特征。

(一)涉外院校教学对象亲西方文化疏本土文化

涉外院校教学对象学习的主要专业课程为外国语言,而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工具性载体,他们在学习外国语言的过程中也同时接受了被外国语言所承载的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潮的潜移默化。反之,这种与外国语言内在融合的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潮又对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的外国文艺欣赏水平和外国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学习外国语言等专业课程需要大量的机械重复记忆时间,这也占据了涉外院校教学对象的大部分有效学习时间,进而导致他们没有多余时间学习其他课程。因此,涉外院校教学对象较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对象而言具有更易亲近西方文化而疏远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特殊性。

(二)涉外院校教学对象文化视野开阔文化积淀深厚

一般而言,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较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对象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阅读外文书籍、报刊、文献等传统纸媒资料;其次,由于语言方面的优势,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更易从互联网接触并了解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潮传播的新兴传媒产品,如外文影视作品、戏剧、论坛、广播等等;再者涉外院校校园内部外籍教师和留学生数量众多,涉外院校教学对象更易于和外籍教师或留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从而获得更多外部信息。因此,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往往要比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对象的文化视野更加开阔、文化积淀更加深厚。

(三)涉外院校外语课程教学方式趋于多元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改革逐步深入,涉外院校外语课程教学方式愈渐趋于多元化,由传统的课堂宣讲式的理论型教学方式转向多媒体课件、口语风暴、出国考察、对外交流、深入语言环境学习等等诸多新兴教学方式。涉外院校外语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多元化发展增强了教学对象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对象驾驭外国语言的能力,促使教学对象外语专业学习全面性发展,但与此同时也给涉外院校非外语专业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压力。因此,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必须对此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进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以保证高等院校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工作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和思想路线的连续性。

二、涉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一)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基本内容与教学主要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其教学基本内容和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基本教学内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提升人文素质和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识论、历史观与辩证法的思想基础。

(二)制定科学的课程逻辑结构与教学课时安排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共六部分内容组成。制定科学的课程逻辑结构与合理安排教学课时是推进涉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这门课程的课程逻辑结构和教学课时安排应为:绪论怎样实现中学生生活向大学生的转化,对应学时2课时。三个部分的逻辑结构是第1-3章为第一部分,提供总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历史定位和时代方向问题。对应学时为10课时。4-6章为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知识在道德领域的延伸,提供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对应课时12课时。7-8章是第三部分,帮助大学生知法,用法,守法,护法,提升其法律意识。加结束语,对应课时共10课时。

(三)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理论性^强,内容与普通人文公共教育课程相比较为晦涩枯燥,需要教学对象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应更加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寻找科学生动的解决方法以适应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此课程的教学重点为:当代大学生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理解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关系;新时期如何做忠诚的爱国者,自觉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职业生活与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当代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法律意识,应了解哪些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自觉地提高法律意识。此课程教学难点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帮助大学生从知识的了解转化为行为的自觉;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法律与道德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处理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办法如下所述:首先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充分体现理论的魅力,加强对学生的理论启导;其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各种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环节,使同学们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和认识水平,并化理论为德性。

(四)运用科学教学方法与多元化教学手段

(1)涉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必须明确“双主体学导式”科学教学方法的总体目标。

第一,引导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过程;第二,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教学参与活动,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教学参与活动,调动和发挥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内在因素的作用,丢弃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第四,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教学参与活动,不仅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而且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做出正确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方法。

(2)涉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主体应学习“双主体学导式”科学教学方法的基本内容。

第一,“双主体学导式”教学的基本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的结构是“双主体”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对象即学生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首席主体”。在教学过程开始的时候,教学对象一般是教学的客体,只有通过恰当的教学活动才能引导学生转变为教学主体。只有实行“双主体互动”,教学才能够成功。第二,“双主体学导式”教学的基本规律。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应做到“五个统一”,即“教师主体与教学对象主体相统一”、“国家意志与教学对象意志相统一”、“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统一”、“是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统一”、“教学过程与修身过程相统一”。第三,“双主体学导式”教学方法的种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大致有十二种教学方法,前三种为普遍使用的“基本教学方法”,后九种为有针对性地个别选择使用的“辅助教学方法”。这种位置,不可颠倒。基本教学方法包括:⑴“系统讲座式”教学法;⑵“师生问答(或答问)式”教学法;⑶“案例分析式”教学法(含“书评影评式”教学法)。辅助教学方法包括:⑴“团队(合作)攻关式”教学法;⑵“主题演讲式”教学法;⑶“主题论辩式”教学法;⑷“价值澄清式”教学法;⑸“意义寻求式”教学法;⑹“法庭辩论式”教学法;⑺“英模报告式”教学法;⑻“参观访问式”教学法;⑼“行动式”教学法。第四,“双主体学导式”教学的教学境界。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追求并且争取达到四种教学境界,即:第一,“知识境界”――“掌握广博的知识,用事实的力量打动人”;第二,“理论境界”――“掌握彻底的理论,用逻辑的力量征服人”;第三,“艺术境界”――“掌握美的规律,用高雅的力量陶冶人”;第四,“人格境界”――“锤炼高尚的人格,用庄严的力量提升人”。第五,“双主体学导式”教学的教师修养。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有四种较高的修养,即:“理论修养”、“知识修养”、“教学艺术修养”和“人格修养”。

总之,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应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使教学对象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提高教学对象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发挥其自身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内在精神因素的作用,努力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提高其分辩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树立其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期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秦钠.从信息论看涉外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培养.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5).

[2]杨云芳.浅析外语院校人文教育的特点.新西部,2008(8).

[3]王淑莉.涉外院校“两课”教学与考试方法改革初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4).

[4]四川外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组.涉外院校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探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2(3).

[5]田学军.外国语学院(系)的目标定位和整体发展.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2

关键词:德语专业;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始建于1950年3月,2002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点,2008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成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北外德语专业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及实践获“201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本文对北外德语专业的改革历程做简要总结,对在新形势下创设的“动态多元课程体系”及与德国一流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并共同授予学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介绍和分析,对所蕴含的创新意义进行阐释。

一、北外德语专业现阶段改革的基础与背景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部分外语院校开始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尝试。1992年,《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教学调研报告》问世,其中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工作重点的转移,社会对德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事文学和语言学研究的毕业生只占很小的比例。1998年,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交往中经济因素的不断增大和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在外语教学中迫切要求我们在原有的文学和语言学基础上增加有关外交、经贸和金融等方面的内容。”

在此背景下,北外德语专业把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德语人才作为改革和创新的目标,在本科阶段第三、四学年设立了立足于传统日耳曼语言文学、德国外交和德国经济的“三柱式课程体系”,同时增设了新的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在我国德语界最早设立了德国外交与经济、跨文化交际和教学法三个专业方向。在改革过程中,新建的课程体系经受了初步的考验,反映这一改革成果的教材和课程也获得了好评和奖励。2004年,北外德语专业用德语开设的德国经济倾向课程系列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高等教育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柱式课程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课程体系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获得新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北外德语专业面临以下问题:

第一,随着全社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对知识的追求越来越多维,就业市场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多样,有必要在“三柱式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专业知识支柱。

第二,北外德语专业的师资水平近年来有了大幅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呈现出细化、深化和多元化的趋势。他们有能力开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课程,也有展示自己专业能力的强烈愿望,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为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提供更大的空间。

第三,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必修课具有核心地位,但缺乏有效地促使任课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压力和机制。必修课一般由资深教师长期担任,相对固定,流动空间较少。

第四,北外德语专业与德国大学有广泛的联系,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关系基本是单向的,即主要是我们的学生和教师向德语国家的教师学习。关系的单向性对于加强我国学术话语权不利,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旋律不符,我们需要探讨德语专业国际合作的新路子。

第五,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要求本科阶段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支撑。

面对新的形势,北外德语专业在2008—2012年期间群策群力,在“三柱式课程体系”取得的成果基础上,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改革又迈出了新的步伐,主要体现在本科阶段“动态多元课程体系”的建立和中德联合培养并共同授予学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上,与此同时,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研究齐头并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上的新举措——“动态多元课程体系”的建立

从2008年开始,北外德语专业进一步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了“动态多元课程体系”(见图1)。

1.“动态多元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案

“动态”是指在课程的地位上打破了选修课与必修课的界限;“多元”是在“三柱式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专业倾向课程。按照新的课程体系,本科阶段三、四年级所有德语专业课程分为导论课和加强课两大类。导论课为系统、长期开设的主干课程,与德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相对应,包括文学导论、语言学导论、外交导论、经济导论、翻译导论、跨文化交流导论六个方向的课程,学生从中选四种;一旦选定,按必修课对待。加强课为辅或技能性课程,或只是在某学期、某学年开设的非长期性课程,门数较多,学生从中选三门;一旦选定,按选修课对待。导论课和加强课的组成成分不是固定的,可根据教学效果,有进有出,进行适当调整。

2.“动态多元课程体系”的优点和创新之处

(1)教学理念推陈出新、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培养目标,从单科到三柱再到六柱,拓宽了日耳曼语言文学学科的内涵,闯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语教学的一条新路子,为获得德语教学的国际话语权打下了实践和理论的基础。

(2)教学内容丰富充实。新开设了12门课程,内容新颖、前沿,使德语专业课程布局更为全面、合理。采用专题报告、讨论、辩论、访谈、模拟国际会议等教学方法和各类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了德语与专业知识的复合,促成了不同专业知识之间的复合与互动。

(3)课程体系完备贯通。打通、理顺了本、硕、博三个层次的课程的科学链接,在本科高年级阶段为学生奠定了文学、语言学、翻译学、德国外交、德国经济和跨文化交流研究的初步知识基础,与硕、博阶段的研究方向直接呼应,为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提供了初步的知识贮备。如今,北外德语本科专业平均每年有1/3的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本、硕、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实现衔接为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铺平了道路,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4)管理模式开放灵活。建立了学科和课程间的科学竞争机制,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有课程和教师都要接受学生的选择。教师无论职称高低都可以提出开新课申请,这就为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通过建立“动态多元课程体系”新开出了12门课程,其中8门导论课由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担任,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年轻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同时, 这一管理模式也推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设计课程结构的意识。在选课时要求学生必须独立思考、自我设计。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未来发展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决定如何通过导论课和加强课的组合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并要思考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与技能同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关联。

3.“动态多元课程体系”的成果转化情况

北外德语专业的改革日益引起外界的关注,其影响也从校内走向全国德语界,并正在走向国际。这一改革成果集中体现在2010年出版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研究论文集》中,它被德语专业同行誉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全体教师和科研人员在特色专业建设上思考和实践的结晶”。

在2012年8月北外承办的亚洲日耳曼学学者大会上,北外德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实践受到普遍好评。德国哥廷根大学副校长海纳(Casper-Hehne)教授在闭幕式上盛赞“北外德语专业是顶尖的”。这是我国德语专业教学走向世界、争取国际学术话语权进程中向前迈出的坚实的一步。

三、中德联合培养研究生并共同授予学位,加大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力度

在2008—2012年期间,北外德语专业在探索中德联合培养、共同授予学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突破和进展,主要体现在“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双硕士学位课程”、“与曼海姆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并共同授予博士学位”等项目的实施。通过这些措施,与德语国家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同授予学位的模式得以全面推进,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走在了前列。

1. 创设“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双硕士学位课程”

(1)“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双硕士学位课程”的创设。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与哥廷根大学跨文化日耳曼学系、南京大学德语专业联合申请欧盟Asia-Link项目,创设了“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双硕士学位课程”,自2008年开始招生。

该培养方案的核心是通过以跨文化为基础、跨学科为导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培养服务于中德两国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文化传播人。在第一学年,所有中德学生在哥廷根大学学习;第二学年到中国,分别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南京大学学习。两国研究生在完成相应课程学习后,将同时获得两校的硕士学位。其突出的优点和创新之处表现在跨文化性、平等性和跨学科性。该项目在中德双方均获得了高度重视。

(2)“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双硕士学位课程”的示范意义。

第一,跨文化性。“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硕士研究生双学位课程”融合了中德不同的教育风格,跨文化性不但是教学的内容, 同样也是双方教师的工作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跨文化性贯穿到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见图2):

下面对图中所标示的6种关系种所蕴含的跨文化性做一分析:

第1种是中德同事之间的合作关系。双方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模块,共同发表学术成果,共同设计研究课题,共同遴选学生,共同辅导学生论文,共同应对中德两国的政府和管理部门,共同面对社会团体和机构。

第2种是中国教师与德国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包括中国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德国学生的学习习惯的交融,中国教师评价体系与德国学生自我定位的相遇,中国教师和德国学生各自对师生关系规范的理解等。

第3种是中国学生与德国学生之间的同学关系,包括课堂讨论、课下学习小组的活动、业余活动安排,直至个人友谊的建立等。

第4种是德国教师与中国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具体情况可参照对第2种关系的分析。

第5种是中国教师与中国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因为中国学生在德国学习一年,经历了德国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德国同学的学习方式,必然会对其固有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模式等产生影响。在课堂上,中国教师既要考虑到中国学生,也要考虑到德国学生,所以,其行为方式可能多少偏离自己固有的习惯。这样,中国教师与中国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完全遵循“纯粹”的中国模式。

第6种关系是德国教师与德国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具体情况可参照对第5种关系的分析。

在跨文化互动中,工作风格、教学风格、学习风格、日常交际风格、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对对方和自己的认识都会程度不同地出现特有的格局。

第二,平等性。在跨文化交流中,双方的地位经常是不平等的。地位的不平等经常剥夺或减少了地位较低的一方发表观点、宣传本族文化的机会,不利于不同文化的充分互动。而“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硕士研究生双学位课程”的精心设计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跨文化互动中中德双方的平等地位。

合作协议从项目运行机制上保证了中德双方大学和教师的平等地位,其中规定:“学生在一所高校取得的学业成绩和参加的考试全部得到另一所大学的承认而无需进行对等性审核。”这样,中方大学的教育质量被视为与德方大学等同,改变了以往对中方教学质量不信任而将学分打折扣的做法。同时,协议规定:“合作双方共同负责招生和课程实施工作”;“合作双方的教师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并共同开发相关的教材。”这样,中德双方教师在项目中具有同样的影响力。

第三,跨学科性。“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硕士研究生双学位课程”保持了日耳曼语言文学这一学科的基本特性,以应用语言学为重点,兼顾德语文学,强调跨文化、跨学科视野。所以,该课程的基本构架可以概括为“一体双翼”。“一体”是指德语语言、文学、文化为主体 ,“双翼”是指该课程跨文化、跨学科的特点。

2. 与德国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2011年,北外与德国曼海姆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博士生并共同授予博士学位的协议,从而将中德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由硕士层面提升到博士层面。

在与德国大学长期互信合作的基础上,北外德语专业于2012年倡议举办了首届中德高校德语专业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旨在为中德博士生导师交流博士生培养经验创造条件,为博士生搭建学术互动平台,在不同的文化和学术背景中进行思想的碰撞,拓展思考问题的方式,开阔学术视野,促进博士生在撰写博士论文和开展课题研究方面的学术交流以及青年学者学术圈的跨学科、跨院校建设,并加强博士生导师的相互协作。参会的中德双方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共30余人,会议共宣读了28篇论文,取得圆满成功。

四、总结

在2008—2012年期间,北外德语专业围绕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将原有的“三柱式课程体系”发展为“动态多元课程体系”。以“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双硕士学位课程”等项目为抓手,积极开展教师、学生的交流,联合培养研究生,开展合作研究,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领域的改革取得了具有示范意义的重大进展。

新与旧是相对的,世界是不断发展的,真正的改革精神意味着对改革成果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只有勇于思考、大胆创新、永不停步,才能为我们的事业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教学调研工作组. 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教学调研报告[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2] 贾文键,魏育青. 中国德语本科专业调研报告[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C]//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3-31.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3

(一)涉外院校教学对象亲西方文化疏本土文化

涉外院校教学对象学习的主要专业课程为外国语言,而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工具性载体,他们在学习外国语言的过程中也同时接受了被外国语言所承载的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潮的潜移默化。反之,这种与外国语言内在融合的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潮又对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的外国文艺欣赏水平和外国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学习外国语言等专业课程需要大量的机械重复记忆时间,这也占据了涉外院校教学对象的大部分有效学习时间,进而导致他们没有多余时间学习其他课程。因此,涉外院校教学对象较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对象而言具有更易亲近西方文化而疏远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特殊性。

(二)涉外院校教学对象文化视野开阔文化积淀深厚

一般而言,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较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对象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阅读外文书籍、报刊、文献等传统纸媒资料;其次,由于语言方面的优势,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更易从互联网接触并了解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潮传播的新兴传媒产品,如外文影视作品、戏剧、论坛、广播等等;再者涉外院校校园内部外籍教师和留学生数量众多,涉外院校教学对象更易于和外籍教师或留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从而获得更多外部信息。因此,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往往要比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对象的文化视野更加开阔、文化积淀更加深厚。

(三)涉外院校外语课程教学方式趋于多元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改革逐步深入,涉外院校外语课程教学方式愈渐趋于多元化,由传统的课堂宣讲式的理论型教学方式转向多媒体课件、口语风暴、出国考察、对外交流、深入语言环境学习等等诸多新兴教学方式。涉外院校外语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多元化发展增强了教学对象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对象驾驭外国语言的能力,促使教学对象外语专业学习全面性发展,但与此同时也给涉外院校非外语专业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压力。因此,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必须对此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进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以保证高等院校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工作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和思想路线的连续性。

二、涉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一)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基本内容与教学主要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其教学基本内容和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基本教学内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提升人文素质和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识论、历史观与辩证法的思想基础。

(二)制定科学的课程逻辑结构与教学课时安排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共六部分内容组成。制定科学的课程逻辑结构与合理安排教学课时是推进涉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这门课程的课程逻辑结构和教学课时安排应为:绪论怎样实现中学生生活向大学生的转化,对应学时2课时。三个部分的逻辑结构是第1-3章为第一部分,提供总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历史定位和时代方向问题。对应学时为10课时。4-6章为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知识在道德领域的延伸,提供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对应课时12课时。7-8章是第三部分,帮助大学生知法,用法,守法,护法,提升其法律意识。加结束语,对应课时共10课时。

(三)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理论性?^强,内容与普通人文公共教育课程相比较为晦涩枯燥,需要教学对象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应更加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寻找科学生动的解决方法以适应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此课程的教学重点为:当代大学生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理解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关系;新时期如何做忠诚的爱国者,自觉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职业生活与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当代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法律意识,应了解哪些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自觉地提高法律意识。此课程教学难点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帮助大学生从知识的了解转化为行为的自觉;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法律与道德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处理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办法如下所述:首先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充分体现理论的魅力,加强对学生的理论启导;其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各种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环节,使同学们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和认识水平,并化理论为德性。

(四)运用科学教学方法与多元化教学手段

(1)涉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必须明确“双主体学导式”科学教学方法的总体目标。

第一,引导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过程;第二,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教学参与活动,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教学参与活动,调动和发挥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内在因素的作用,丢弃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第四,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教学参与活动,不仅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而且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做出正确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方法。

(2)涉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主体应学习“双主体学导式”科学教学方法的基本内容。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专业+外语”;课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外辅导;考察方式

外语院校的独特语言资源优势对非语言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专业课教学中运用外语具有一定的条件与客观的基础。外语院校在招生中对学生外语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样在非语言专业的招生中,对学生的外语水平要求也比普通高校的高。这也是非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的基础条件。因此,《国际政治概论》在外语院校国际政治专业教学中便使用外语工具与外语资料进行教学。再加上《国际政治概论》课程的国际特性,《国际政治概论》课程不论从课程性质还是教学目标来看,外语的使用是必不可缺的。目前,外语院校的《国际政治概论》大都以英语的使用为主,而且国际政治的主要理论和著名学者来自于英语世界的国家,故而,这里主要讨论《国际政治概论》与英语相融合的“专业+外语”教学模式。

一、“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专业+外语”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是将专业课与外文元素相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课程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为一体的系统教学。

“专业+外语”教学模式具有几个独特的特点:一是资源整合,专业课的知识结构与外文元素在教学内容中重新构建为一个新的教学内容体系。二是内在协调,外文元素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从逻辑结构、语言场景、资料观点等方面实行融合。三是专业为主,外语为辅。“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融合中要突出专业的重要性,外语是为专业的提升而服务,外语处于辅助地位,不能喧宾夺主。四是“专业+外语”教学模式是一个体系,从课程内容、大纲、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教学辅导(课内与课外)到考察方式等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包含在内,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专业与外语的融合与协调。

二、“专业+外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

(一)教材欠缺,不利于非语言专业的专业课教学

目前国际政治概论的教材版本主要有,陈岳教授主编的《国际政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迄今已经修订了三次;李少军著《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再版三次;梁守德、洪银娴著《国际政治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2004年改版为《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这些教材的内容理论性较强,专业程度较高,研究领域较广,是针对专业院校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使用的。外语类院校的国际政治概论课程还没有专门的适用教材,大多选用上述三种版本中的一种作为参考。这对外语院校国际政治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是有制约的。

外语类院校国际政治概论课程没有专门的适用教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出更多的努力,在教学中自己编制教学内容,原则就是将外语类院校语言资源优势与国际政治概论的专业特性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专业与外文的有机融合,将外文的工具功能与外文专业素材有机融合进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与外语能力提升的双重教学目标。

(二)师资不足,制约了专业课教师之间教学方法与教学经验的交流

国际政治概论与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比,在我国的开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我国高校担任国际政治概论授课的教师队伍数量较少,历史较短、经验较少,国际政治概论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研究也比较有限。外语院校的国际政治概论的开设始于近几年,教学方法更加单一,经验也尤为不足。师资的严重不足制约了该课程的有效教学。

针对此种现象,可以通过自己培养与向外借用的双向途径来解决。一是自己培养。本专业教师通过外派学习和特殊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外语能力,将专业与外语进行有机的整合,成为适应“专业与外语”教学模式的教师。该种方法是在本专业师资充足的情况下,允许教师不需要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直接将课程与外语进行融合的训练。二是通过评聘外籍教师弥补专业教师的外语能力不足,这属于外来嫁接,并没有直接实现“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需要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同时学习外语教学方法与技巧,不断进行整合。这种方法属于一个过程渐变,是一种在本课程不间断,而教师不能独立直接完成的情况下的选择。三是跨院系师资共享。本专业教学资源不足以满足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在同一所高校内,其他院系的相关专业教师可以相互借用,达到师资共享。对其他院系采用的“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可以吸取并借用师资,发展本专业。这种“借鸡下蛋”的方法在专业课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三)专业课教学研讨机制欠缺

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现实是专业课程教学中几乎是一个教师讲授多门专业课,而且一门专业课一般只有一位教师担任,这样就造成一门课程的教学在校内几乎没有共同的研讨基础,教师担任多门专业课,也使得教师在一门专业课中的时间、精力与专业水平有限,影响了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针对专业课教学现实状况的教学研讨机制严重滞后与不足,导致教学中教师之间的教学方法研讨几乎不能展开,也制约“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基于此,在信息网络技术发达的条件下,全国的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同门课程的教学研讨会,对同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技能、存在的问题、各自的经验等进行讨论研究。全国范围的同一门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会的成立势在必行。借助网络,进行网络研讨会,既节省时间、又方便教学方法的讨论与经验交流,更主要的是提高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感专业课程教学独立性的弊端,专业课教学似乎变成了教师自己的独门绝技或闭门造车。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学习一些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但是研讨会还是应该设立的。比如,国际政治概论已经是目前高校的必须课程,教学的范围广、层次高,从本科教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都有该课程。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该门课程,当然,不同的院校有自己的课程特色,但是,国际政治概论中的基础理论、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等还是基本一样的。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国际政治概论》的教学与国外高校的国际政治学课程的教学逐渐接轨,该课程的教学研讨在国内高校,甚至与国外高校的研讨也已经成为可能和必要。一是全国专业课程教学研讨制度、机制的建立。机制和制度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保障,没有制度,研讨会将流于形式,失去意义。二是建立专门性组织机构,提供研讨平台。目前,我国外语院校数量有限,都开设国际政治概论课程,学生培养的目标基本一致,教学的内容基本相似,这非常有利于外语院校《国际政治概论》课程研讨会组织的建立。当然,除了外语类院校,全国的其他开设国际政治概论或其他专业课程的学校也可以联合起来,建立该课程的教学研讨组织。

(四)重视不够,主动不足

“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我国外语类院校是一项新的课题。它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关注与协同努力。中央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各省市的教育机构与部门虽然也不断的强调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但是,没有形成必要的规章制度,政策与计划的落实往往不到位或流于形式。各类高等教育院校一直以来也提倡和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但是专业课的教学方法的重视程度还是有限的,形式比较单一。再加上,高校更多的是在拼科研、拼就业率、拼知名度,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对于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关注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最关键的是专业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的主动性低。由于大学的课程教学质量很难有一个尺度给予衡量,也没有一个健全、科学的激励、监督机制。再加上,专业课教师除了大量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科研的压力。因此导致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教学方法的主动关注程度较低。

整体而言,对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探索是很有限的。“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推行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提高“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其次是该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能生硬嫁接,要实行有机融合。不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辅导还是考察方式,对专业与外语的有机融合必须是内在的协调。毕竟外文语言与中文语言是两种不同的领域。尽管,目前中外文的翻译水平已经比较高,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异还是本质的,这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增加了难度。要做到专业汉语的逻辑结构与英语本身语义的合理内化是一门极高的艺术,是专业教学的最高追求境界。

三、“专业+外语”教学模式中需处理好的关系

外语院校“专业+外语”教学模式中,非语言专业的教学中不同学科之间存在诸多不同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处理对非语言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对新教学模式的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非语言专业中的专业外语与大学公共课英语

大学公共英语是高校非语言专业更确切地说是非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在我国的高校教学中,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是大学生毕业的一个必备要件已经成为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大学生对公共英语的重视与学习甚至已经超出了其对专业课程的关注。从语言角度看,专业外语和公共英语都属于一个性质,但是,非语言专业课程中的专业外语学习因其考核的性质与要求的不同,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这里,某种程度上,公共英语已经被放在了大学非语言专业课程学习的首要地位,因为它关系到学生是否能通过四级考试,是否能够拿到毕业证。当然,公共英语是专业英语的基础,公共英语的教学有助于专业英语教学的展开与深化。

(二)非语言专业中的专业课程与专业外语课程

非语言专业中的这两种课程的性质不同,在教学中的逻辑序列,课程的先后设置上也不同。专业课是该专业设施的基础课程,是体现该专业特色的必要课程。专业外语课程则是在专业课的基础上,对专业课程的语言升级和对专业的更高层次的学习。某种意义上说,专业课程是专业外语的基础,专业外语是专业课的升华。在培养新时代人才方面,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三)非语言专业中的专业课与公共课程

一般来看,非语言专业中的专业课在教学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不论是从学分的设置、学时的安排上都可以看出专业课的地位是突出的,但是,这也是往往被忽视的一点,认为公共课不重要,只是一个学分而已,从而造成对其知识的掌握,和对公共课对专业课的基础作用认识不够。实际从学科本身的角度看,公共课是专业课的基础,更应该将公共课的基础打牢。“万丈高楼平地起”,公共课是基础课的基础,这一地点是不可否认的,因为这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

(四)非语言专业中的专业课与公共英语

从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来看,公共英课在四年大学制的前两年,占据整个大学的一半教学时间。从考试的重要性来看,每年举行两次,全国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考试。从考试的结果看,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毕业。公共英语在我国的高校教学中的地位与分量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与其相比,专业课的所占据的时间、考核的严格程度、考核结果要相距甚远。一门专业课一半占用一个学期,个别的两个学期,每周的课时安排也比较少,一般是一周一次2个学时。专业课考试方式比较灵活,以闭卷考试为主,也有部分开卷考试,或小论文考核方式。考核的结果一般不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毕业。

四、“专业+外语”教学模式下《国际政治概论课程》与英语相融合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教学内容方面

“专业+外语”教学模式中由于教材的欠缺,导致专业课教师必须自己组织教学内容,将专业知识与外语进行系统建构和有机整合。现有版本的教材中几乎全是中文,这对外语院校的学生来讲不能体现出外语院校的语言特色,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基础等不同的内容,适当采用外文讲述与解读。具体做法:

一是专业术语用英文。国际政治概论课程中几乎所有的理论、流派、学者都是西方国家的,因此,专业术语英语的直接使用从根源上消除了对专业术语理解的语言歧义,有助于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理解与掌握。如,国际政治(international politics)、权力(power)、帝国主义(imperialism)、和平与战争(peace and war)等。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作为新闻专业下的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到新闻学专业的专业特点。论文分析了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改革的思路。即注重培养学生的评判能力,注重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及外国文学课程的大学科化四个方面。

论文关键词:新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我国大多数的高等院校的新闻专业都会开设外国文学课程,而且很多高校是将其作为新闻专业的一项基础课程,追根溯源,与我国高校中的新闻专业大多是从文学院(系)中分出来的不无关系,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许多课程与文学系有很多关系。这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由于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较为开阔的思路和视野,外国文学课的开设对于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锻炼其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拓宽其知识视野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当前高校新闻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教育并不都是尽如人意,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学者和研究者认真思考并研究,以期找到一条适合高校新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大路。

一、解读我国高校新闻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

近些年来,我国新闻教育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所院校不论大小不提高低都在省力新闻方便的学院,开设新闻相关的专业。而这些新近成立的新闻专业大多是其实是在原有的中文专业的基础上设立的,新闻专业的教师也是多由中文专业的教师兼任,新闻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更是“中文”味儿十足,大有“新瓶装旧酒”的意思,这些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更多的接受的是文学的理念与思维方式,并不具备一名真正的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思想体系并不能沿袭中文的固有模式,而应在新闻学专业的前提下,思考如何进行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二、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我国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取得的很大的成绩,对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还是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就像上文所指出的,外国文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使用等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外国文学教学的影响没有消除,还仍是进行思想阐释的方法;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内容选取问题仍未解决,如何选取教学内容才是最优选择并未达成共识;教学方法仍是传统、单一的你讲我听,你写我记。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把外国文学课程的讲授与新闻学专业有机联系到一起。没有意识到是新闻学专业下的外国文学课程,不是其他什么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所以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尽心改革,如何优化外国文学课程工作,是每一位新闻专业中教授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师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在认真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发挥外国文学课程在新闻专业应有的作用。

三、我国新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改革思路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评判力,强调外国文学教学的实践性

多数高校的新闻专业中,外国文学课程的开设都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新闻学和文学美学的专业理论基础之上再行安排教学,此时的新闻学专业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是还不具备较为成熟深刻的洞察力和评判力,他们需要更多的实践将从书本上学到的文学鉴赏评判方法新闻报道方法在实际中去应用。外国文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个既是优点又存在不足的特点,其优点自不用多说,学生应掌握一定的文学评论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不足在于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根据这一特点,在讲授外国文学课程时,可以拿出部分作品让学生提前进行自我阅读,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述对于作品的观点看法,剖析作品中的深刻道理,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作者和作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予适时的点播,让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化为主动说课,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相探讨不仅会加深学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而且对于学生所学的新闻评论方法和理论掌握程度的一个检验,通过这种亲身实践,也使学生懂得了如何运用新闻学相关方法去鉴赏文学作品评判文学现象。 转贴于

(二)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应注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

新闻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要从事与新闻相关的工作,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被人们称之为“无冕之王”,这个群体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深入各种环境获取最真实的资料,可以说他们是最了解事件真相的人。也可以说,新闻工作者,要凭着良心工作。所以要从事这份工作的新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更重要的是要对社会有一份责任感,对待事物有一份正义感。这通常也被人们称为人道精神。外国文学很重要的内涵就在于其中蕴含的人道精神。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从其年龄来看,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其专业而言,选择了这个专业,也就选择了一种正义、真实,选择了人道主义关怀。结合这两点,对于身处新闻专业下的外国文学课程,必须把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

(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应给予肯定,除了使用这种最基本的方法之外,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师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兴趣。比如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话剧的形式展示他们对于某一部文学作品的理解,成立外国文学讨论小组等。对于那些对于本课程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学生,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论指导,将相关的作品推荐给他们,并帮助他们深入探讨作品中的问题,在这方面教师的水平对学生的指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系着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四)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学科化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6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法;外国文学;立体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认知方式,人们的学习范围和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的混合式学习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高校文学课的传统教学普遍存在程式化、教条化的倾向,尤其是在外国文学课堂上,由于东西方文化视角的差异,学生的接受与课堂知识传授、文本内在含蕴的传达都存在落差。采用新媒体等新兴网络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利用混合式教学方法,构建传统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制作、慕课式教学相结合的立体化模式。发挥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第二课堂学习作用,既可以调整这些落差,又可以保障文学课教学与学生期待视野的融合与超越,实现“用中国人的灵魂”研究外国文学史的教学目的。

一、在教材处理上,改变大学生课外不读教材,上课不带教材、不记听课笔记的现象

立足权威版本,选取以郑克鲁为主编,由高教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教材”《外国文学史》及《外国文学作品选》为主讲教材,以其他原典书目为辅助,给学生提供阅读书目,将课堂文学史教学和文学原典阅读相结合,通过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再通过讲解重要作品,将之改编成课本剧或进行诗歌朗诵会等,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培养学生的听说、写作以及表演能力,从而提高教材的实用性,促进学生与书本之间的沟通。

二、在教学内容上,融合创新思维理念,将专业理论与学科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性课程内容比重,将听、说、读、写技能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因受课时量限制而在课堂上不能讲解的,但有助于理解作家作品、文学大思潮、文学现象的相关教学内容留给学生做课外独立学习。具体方法:(1)每次课程之前,利用课程平台上传的教学资料、教案、课件、教学笔记、参考书目、教学视频等,要求学生自学相应章节,在课前完成知识的自主学习,并总结思考题,在课后练习。(2)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网络提供教师讲义、经典作品选读与分析、外国文化背景、英文作家作品介绍等内容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全面的了解。(3)学生可以通过网站上的在线测试,衡量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4)对于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成果教师要及时汇总、整理,建立参观访问、观看影视资料的心得体会,建立社会调查报告、音视频等资料档案,并及时上传,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增长其社会实践活动能力。(5)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了解学情,并及时整理相关数据,以利于教学内容的适当增补。

如,在讲授第七章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时,课前在课程平台上预习茨威格写的《列夫・托尔斯泰》朗诵视频,了解作家生平及社会影响,按照书目阅读作品《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理解和把握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和创作的密切联系。课堂上以讲授为主,分析托尔斯泰的“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以及“宗法制农民思想”与创作的密切联系,讨论托尔斯泰主义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课后学生自己总结“托尔斯泰主义”的概念,写到课堂笔记本上。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总结。

三、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教学、第二课堂设计、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多媒体教学等多角度、多形式配合课堂教学,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

教师成为“引导者”,学生恢复自我主导“角色”意识,使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

1.在课堂教学上,以传统的课堂讲论法、讲演法为主,辅之以多媒体,依托课程平台,适当引入慕课式教学方法。(1)发挥多媒体教学内容比传统教学密度大、容量多的特点,精选经典视频片段和图片,摘录原著篇章,利用课件制作中的链接功能向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国内外新信息、新动态、新观点、新数据等,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通过计算机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拓展学生视野。(2)利用新媒体等网络技术辅助高师文学课教学,如,利用校园网课程平台,采用微课、慕课式辅助课堂教学。通过上传教学资源,实现文学课教学与学生期待视野的融合与超越。具体方法是:①遵循优秀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从985、211高校引进MOOC教学视频,链接慕课中文网、网易公开课等,针对主讲教师不能亲临,无法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开设课程时设置辅讲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将教学视频内容深化;②在网络课程平台上进行辅助式微课教学,鼓励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和思考。教师课堂上引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在第二课堂设计上,注重实践性教学。具体方法:(1)适当采用人性化的“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依教而学”向“先学后教”的转变。在课前预习阶段,指导学生按照思考题,自主地、以自己的节奏、用一种较放松的心态在家学习。(2)每学期预留50本图书目录,其中必读10本,学生按照兴趣在预留书目里自由阅读文学原典,选择性地做读书笔记或在课堂读书报告会上以“我喜欢的一本书”方式向同学推荐。(3)鼓励学生公开、文学作品等,完成学生对文学文本意义的补充与完善。

3.在考核方式上,避免以往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弊端,建立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估体系。发挥网络教学作用,在课堂表现中引入在线讨论、在线测试、调查问卷等环节。具体由平时成绩、期中测试、期末闭卷考试三部分组成。在综述性论文报告、闭卷考试和平时出勤、平时表现基础上,引入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形式,学生发表作品可作为实践学分记入平时或考查课成绩,增大实践性测试部分的分值比重。

平时成绩重在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此项占总成绩的20%),由课堂出勤、课堂表现组成。课堂表现除包括学生当堂表现之外,也可通过在课程平台在线测试、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讨论,以研讨性教学方式进行。

课堂出勤占10%。教学周16~18周,一学期至少点名10次。缺勤一次扣1分。迟到或早退每两次扣1分。事病假每3次扣1分。

课上表现占10%。研讨会或读书报告会发言、课堂笔记检查、读书笔记检查;课程平台在线讨论和测试等各占5分。

在课堂表现环节尝试进行慕课教学测试方式,借助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在课程与课程之间设置进阶式小问题、小测验,学生只有全部答对才能继续听课;如果有疑问,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最终会有来自教师或学习伙伴同步或异步的解答。

期中测评重在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此项占总成绩的30%。(1)引入半开卷考核形式。①从参考书目必读10本中,任选其一,要求当堂完成配合教学内容的从文论或文学批评角度进行的课程论文。(有原创观点,能自圆其说,字数不少于1500字。根据具体情况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②每章中选择一个代表性作家或作品进行续写或改编课本剧活动。(2)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习发表文章,学术论文,参加诗歌朗诵、戏剧表演等活动获得奖励等,可作为优秀成绩取得的一个衡量依据。(3)每一次教学是讨论课的,可凭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实际表现为其打一个分数;有论文写作要求的,则依照论文写作情况,为其打一个分数。一个学期下来,为每个学生合算一个分数,列入本学期的期中成绩。核算百分比后记入期末成绩。

期末闭卷考试部分占总成绩50%,对期末考核环节的考题类型进行革新,减少考查外国文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题型的数量,增加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论述和作品原典阅读的文本分析题型比重,百分试卷里各占50%。五道大题中的最后一道为文本分析题,没有固定答案,要求学生主题思想清晰,利用学过的文论、叙事结构等方面观点进行分析,考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除上述教材处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革新外,为适应新时展趋势,整合校际教学资源,外国文学课程可进行如下资源建设。①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通过外国文学课程平台建设将已有的教学资源数字化;上传教学材料、教学课件、笔记、阅读书目、多媒体视频、图片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对转化后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编目存档,实行专业化规范管理。②参加外国文学慕课教学课题开发任务。MOOC(慕课)是一种新型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核心概念是“微视频、小测验、在线互动”,将在线学习与教学模式改革很好地结合起来。针对外国文学教学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现状,可以采取申报国家、省、市教育部门资助来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③实践教学资源。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外国文学实践教学行之有效的范式。

综上所述,只有适应时展的要求,将在线学习和基于网络的学习活动与课堂外国文学教学融合,实行多重交互的混合式教学法,才能解决外国文学课堂长期以来的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的矛盾,使课堂教学设置更符合培养创造型人才目标要求。改变文学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毕业生个人没有产生太大意义,缩短所学的文学课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尽量减少文科大学生因就业能力不足而导致的结构性失业现象。

参考文献:

傅美蓉.新媒体时代外国文学的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03).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7

关键词:研究生 阅读能力 指导性文献阅读 课程设置

一、研究生阅读能力现状

1.研究生对中、外文文献的阅读情况

研究生对中文文献的阅读状况:第一,对中文文献阅读数量较少,平均每学期阅读数量仅仅只有800页左右,与美国研究生每周500—800页阅读量相比相差甚远。第二,研究生阅读方式呈网络化趋势,其阅读方式和资料来源都由以往的传统的书面方式转向电子化的方式。第三,研究生阅读具有功利化倾向,阅读资料内容局限于自身专业的相关文献。由于学校对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公开发表的过分强调,对学术论文公开发表成文和不成文的规定,以及在其奖学金评定和学科成绩等方面的重要影响,都导致研究生在阅读方面严重偏向于阅读自身专业领域的文献,而忽略对其它方面的文化知识的摄取。第四,研究生文献阅读存在盲目性,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规划。由于许多跨专业、跨学科的学生,在研究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对自己专业不够熟悉,在缺乏有效规范的阅读指导的情况下,导致其在研究方向和目标的选择上把握不够准确,文献阅读存在盲目性。第五,研究生在阅读过程中欠缺思考,对阅读后的文献资料不善于总结和归纳。这是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培养方面的问题,需要经过有目的的阅读训练来改善。

研究生对外文文献的阅读状况,除了上述阅读中文文献存在的情况外,研究生对外文文献的阅读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许多研究生对于阅读外文资料存在消极心理,缺乏主动阅读外文文献的积极性,大多数只有在导师要求和督促的情况下才去阅读。第二,外文文献的检索能力较低,由于自身英语水平的限制或检索方式的不正确,研究生往往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资料。第三,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较差,由于自身外语水平的限制或对一些定量定性的方法的掌握不够,导致很多学生对于资料中所涉及的内容难于把握,无法抓住文章的核心和重点,致使文章看不懂,同时也造成厌学和消极的外文阅读心理。

2.导师在研究生文献阅读方面的指导状况

第一,导师指导研究生阅读的频率较低,时间不足。研究生大约平均每两到三周与导师交流一次,而每次谈话交流的时间平均只在半个小时左右;甚至有的研究生一个学期都见不到自己的导师。第二,导师指导阅读的内容往往仅局限于与本专业相关的文献,对于专业外的文献指导和要求较少。第三,导师指导阅读的过程缺乏民主,与学生互动的程度不高,指导效果差强人意。

3.研究生的论文撰写状况

在课程论文撰写方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单个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论文;另一种是以小组团队形式,即指由团队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课程论文。在学位论文的撰写方面,一般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选题、准备资料和构思、开题报告、论文写作、论文答辩。

二、国内外高校“指导性文献阅读研究”课程的具体设置和实施

国外的诸多高校,如哈佛、普林斯顿等,在其研究生培养体制当中,将“Directed Reading and Research(指导性文献阅读研讨)”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这些高校大多将该课程放在研究生二年级下学期,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后开设。该课程一般由多个老师形成的一个“课程组”来讲授,每个选修的学生将依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一位老师作为自己的“课程导师”,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来完成该门课程。其具体授课程序是:导师讲授学术写作程序、学术规范确定选题-选择相应的文献(确定数量、等级)-阅读并形成笔记-文献述评-自己的观点-进一步论证-模型、数据、结论-形成论文-考核评价。

在我国,开设“指导性文献阅读研讨” 课程的高校较少。最早是由上海大学钱伟长校长提出,并于2002年秋季在上海大学开展试点。为了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上海大学在其研究生培养的改革方案当中提出开设“指导性文献阅读研讨”课程,该项课程的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本文对上海大学开设该项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作一定简单介绍,以便学习和借鉴。

上海大学“文献阅读研讨课”的课程内容,要求任课老师选取约40篇在该领域近30年内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外文献。课程围绕“文献检索、文献阅读、文献研讨”这一路线展开,在课程授课方式方面,以学生讲解文献和学生集体讨论为主,老师点评为辅。此外,上海大学文献研讨课要求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相结合,即要求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还要求课外的提前准备和预习以及课后的复习。同时,该项课程采用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三、“指导性文献阅读研究”课程对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借鉴

首先,我国高校领导、教师、学生应该重视对“指导性文献阅读研讨”课程的开设。一项措施的成功实施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同样,由于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不同,教师和学生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定困难,这时教师的理解和学生的支持对于课程实施是否成功也至关重要。为此,学校应该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做出预警,加强其思想意识,绝不能因为实施过程中遇到暂时的困难而放弃。教师之间多开展教学交流活动,邀请开课效果较好的老师公开教授“如何教好指导性文献阅读课”,加强课程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及时获取学生学习过程的信息反馈,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其次,做好制度规范。第一,将研究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加入到培养计划当中,对其专业课开展“指导性文献阅读研讨”课程。针对不同专业,课程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如对经管法学科的研究生,要注重其全面人文素养的培养。第二,改革不合理的研究生评定制度。改革当前对于公开发表文献的无形要求,重视课程的学习,提高对课程论文的考核要求;同时,可以将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评定作为其导师的教导评定指标之一。

最后,改善图书馆设施建设。第一,丰富图书馆的藏书,成立图书书目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各学科学术带头人组成,并对图书采购部门提出相关学术书籍的采购目录,以保证图书馆对学术前沿书籍的收藏。第二,加强电子图书馆的建设。改善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设施设备,扩大数据来源范围。

四、“指导性文献阅读研究”课程的设计实施

“指导性文献阅读研讨”课程的授课模式包括了课程授课的内容及授课方式,具体包括“文献检索”、“文献阅读”、“课程教授”、“课程论文撰写”四个部分。

文献检索部分是在课程的前一两个课时,教师介绍文献检索相关知识,包括对“在哪儿检索”、“如何检索”、“如何对下载后的文献进行管理”等内容的讲解。关于“在哪检索”问题,老师提供文献检索的相关数据库,我国高校学生文献检索一般是通过本校的电子图书途径;针对“如何检索”问题,教师通过教授学生检索的关键字、重要的期刊文献等方式进行筛选;对于“如何管理下载的文献”,要求学生对所下载的文献进行分类及做好阅读目录。阅读目录是指针对学生已阅读好的文献,把文献的题目、作者、来源及主要的观点内容以及对自己有促进作用的部分做好简单的记录,形成阅读目录。

文献阅读部分,在借鉴已有的教授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文献阅读部分提出以下三项规定:第一,每位同学在上课前必须阅读下节课要讲授的课程内容的相关文献,文献资料由授课老师根据课程内容指定;第二,每位同学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做好PPT文档,为课堂讲解做好准备;第三,对于阅读过的文献做好读书笔记和阅读目录,其中读书笔记整理成正式发表的论文形式。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研究生阅读能力,应该注重对“如何略读文献”、“如何精读文献”及“文献的阅读总结”三个方面的练习。在“如何略读文献”部分,研究生要做到对阅读文献基本信息的了解,包括文献的标题、摘要、背景、结论以及判断文献是否与自身研究问题相关联;在“如何精读文献”练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掌握文献研究背景、意义、具体解决的问题、提出的观点和思想、应用的研究方法、文中还存在的不足之处等等;在“文献的阅读总结”部分,学生在对文献阅读完之后,做好阅读目录和读书笔记。

文献讲授部分包括“讲解环节”、“讨论环节”及“点评和总结环节。“讲解环节”由学生在上课开始前对阅读过的文献进行15—20分钟的讲解,内容包括文献的主要观点、所应用的方法、结论、对该领域的贡献以及文献当中存在的问题等。“讨论环节”是针对上述讲解的文献,同学和老师提出疑问,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时间为15—20分钟。最后的5—10分钟是老师讲解的过程,做出总结和评定,包括指出文献讲解不足之处,补充涉及到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及相类似的应用方法等。

课程论文撰写部分,任课老师以课程论文方式作为该门课程的考核形式。老师可以直接确定课程论文的题目,或者老师确定方向由学生自身选题,再或者由学生以自己的文献讨论内容作为论文写作方向,结合同学的质疑点和导师的指导意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可行方案,形成课程论文。通过撰写课程论文,使得学生可以对所探究的课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反思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并最终形成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

[1]戴佳筑,雷咏梅.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教学方法探索[J].研究生教育,2008(10):149-150

[2]叶志明.开设文献阅读研讨课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上海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7):33-36

[3]李红惠.硕士研究生阅读量减少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5(4):42-44

[4]邬智,孙侠,施亚玲.国内研究生阅读研究概况及思考[J].高等教育,2009(4):77-80

[5]张正,谢玲玲,熊学军.关于开展研究生阅读情况调查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35-36

[6]张玲.从学位论文的引文看研究生的阅读特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0(2):36-39

[7]桑士川.研究生的读书技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6):41-43

[8]方胜,罗芳芳.理工科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3):13-16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8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留学生 课程设置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9-0098-03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7 年设立的,旨在提高我国汉语国际推广能力,加快汉语走向世界,改革和完善国际汉语教学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需要的国内外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专门人才。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课程设置。许多学者都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主要是针对中国本土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而言的,关于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简称“留学生汉硕”)的课程设置则较少有专文论及。因此,本文拟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剖析我校留学生汉硕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今后我校留学生汉硕的培养,同时也为中西部地区兄弟院校留学生汉硕的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江西师大留学生汉硕概况

江西师范大学于2009年6月获批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并于2010年春季开始招收留学生汉硕,目前已有两届学生顺利毕业,并有一届留学生汉硕在读。我校留学生汉硕的生源以马达加斯加籍留学生为主。虽然我们在招生时要求申请者需具备大学汉语言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具备相当于新HSK五级的汉语水平,但班级汉语水平层次区分仍较明显,由于印尼和韩国等亚洲籍留学生一般都有在中国的大学学习四年汉语的经历,他们的汉语水平明显高于马达加斯加和加纳等非洲籍留学生。根据我们的调查,在非洲籍留学生中,有7人在大学孔子学院学习过两年汉语,还有7人在孔子学院学习过三年汉语。相对来说,这些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不长,基础也不太扎实,特别是书面表达的时候,暴露的问题更多。

二、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江西师大留学生汉硕的课程设置是在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留学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留学生方案》)的指导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的。其课程体系也是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课程类型与学分分布与《留学生方案》完全一致,只在课程与学分结构方面稍有微调。

(一)核心课程的设置

学位公共课程(6学分)包括《当代中国专题》、《高级汉语》、《汉语语言学》。学位核心课程(12学分)包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第二语言习得》、《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中华文化及技能》、《跨文化交际》。其中,《中华文化及技能》这门课程与《留学生方案》稍有出入,《留学生方案》是《中华文化专题》。

(二)拓展课程的设置

我校的拓展课程整体结构与《留学生方案》一致,但每一类里可供选择的课程与《留学生方案》又稍有不同。关于汉语教学类,我校把《留学生方案》的《汉语语言要素教学》这门课程根据语言各要素分解成3门课程:《汉语语音教学》、《文字词汇及其教学》、《语法修辞及其教学》。同时,删去了《汉语技能教学》,并增设了《汉语教学研究方法》和《古代汉语》。关于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类,《留学生方案》是2门:《中华文化经典》、《中外文化比较》,我校还增设了2门:《中国思想史》、《国别与地域文化》。关于教育与教学管理类,《留学生方案》是3门:《外语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与管理》、《国别汉语教学调查分析》,而我校则增设了《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

(三)训练课程的设置

《留学生方案》共有4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汉语教学资源及其利用》、《教学测试与评估设计》、《中华文化技艺与展示》。我校把《留学生方案》的第4门课程换成了《课型与教学技能训练》,因为核心课程里已有一门《中华文化及技能》。

通过以上比较可知,我校留学生汉硕的课程设置对《留学生方案》所做的修改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是个别课程的教学侧重点不同,如《中华文化及技能》这门课程,我校更偏重于文化技能的教学。二是个别课程的类别归属不同,如在《留学生方案》里,《汉语技能教学》属于汉语教学类拓展课程,而我校实质上把这门课程移到训练课程中了。三是增加了一些课程,并细化了个别课程。那么,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这些修改是否合理呢?从整个课程体系来看,还有哪些需要完善呢?

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重汉语教学类课程,轻汉语知识类课程

在我校留学生汉硕的26门课程中,纯粹的汉语知识类课程只有3门(占12%),汉语教学类课程却有14门(占54%)。留学生们普遍反映,一个学期的《高级汉语》课根本不够,他们迫切希望有更多的汉语课程,以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这不难理解:一个母语就是汉语的教师若没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仅仅依赖自身作为母语使用者的语言直觉,尚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何况我们的留学生呢?试想一下,如果他们毕业时连自己的发音、用词造句、书面表达等方面都存在着缺陷,又谈何去教别人汉语?

(二)课程内容交叉重复

课程设置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各门课程之间有机联系,应尽量避免课程之间内容的交叉重复。从上文提供的数据来看,我校留学生汉硕的汉语教学类课程与汉语知识类课程的比重约为4.7∶1。教学类课程设置过多势必造成某些课程在内容上的交叉重复。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这门核心课程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讲语言要素教学,而拓展课程里又分别开设了《汉语语音教学》、《文字词汇及其教学》、《语法修辞及其教学》,这是比较突出的交叉重复。

(三)部分课程的设置必要性不足

在对我校留学生汉硕与国内汉硕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时我们发现,在留学生汉硕的课程中,约有70%的课程与国内汉硕的课程相同或相近。我们认为,有的课程对于将要去海外执教的中国本土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来说是必要的,但是对于留学生汉硕却未必如此。孟瑞森(2011)指出,留学生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中国教师相比,存在着天然的优势:留学生毕业后在其本国从事汉语教学不存在难以适应海外生活环境的问题,不存在因语言、文化、习俗的不通而产生的沟通问题;留学生更了解当地教育的政策、体系、规章制度等,而且他们自身有学习汉语的经历,可以更好地指导当地的学生。因此,像《国别与地域文化》、《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这样的课程似乎更符合中国本土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需要,对留学生汉硕来说,开设的必要性不大。此外,《国别汉语教学调查分析》也是如此。

四、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加大汉语知识类课程的比重

语言学知识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基础和依托,是语言要素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前提(田艳,2012)。因此,我们建议根据留学生汉硕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汉语知识类课程。比如把作为学位公共课程的《高级汉语》从目前的一个学期扩展到两个学期甚至三个学期,而且在教材内容及训练重点方面要逐渐向书面正式语体倾斜,要涵盖议论文、杂文、学术论文、散文随笔、文言文和书信尺牍等各种文体,强调学生对现代汉语书面语特征的掌握与运用,同时注重选文所含的丰富的文史底蕴。其次,针对这两年毕业生在撰写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完全不了解汉语学术论文的结构体例、行文方式,措辞口语化严重等,还可以考虑在第一学期增设一门《论文写作》的选修课程,为学生将要进行的学位论文开题和写作打基础。另外,由于我校每年都有部分留学生因为第二学期末的新HSK六级没有通过而拿不到汉办的奖学金,甚至不得不中途退学回国,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在预备课程中开设针对新HSK六级考试的辅导课程,以利于生源的稳定。

(二)调整部分课程的内容

首先,为避免汉语教学类拓展课程《汉语语音及其教学》、《文字词汇及其教学》、《语法修辞及其教学》与学位核心课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交叉重复,同时给学生打下更坚实的汉语基础,这三门拓展课程可以只讲授关于汉语语言要素的系统知识,把“教学”部分留给《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另外,由于与对外汉语教学有关的“词汇”部分内容较多,而且根据学习的难易程度和留学生们的反馈意见,语音部分的课时可适当压缩,并把“文字”并入“语音”部分,形成《汉语语音及汉字概说》、《汉语词汇概说》、《汉语语法修辞概说》三门课程。

其次,学位核心课里的《中华文化及技能》宜按照《留学生方案》设成《中华文化专题》,本课程的目标是较系统全面地向留学生介绍中华文化,而文化技能的训练则可放到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类拓展课程里,开设诸如《中国武术》、《中国书法》、《中国礼仪》、《中国舞蹈》等课程。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文化技能教学时,我们是让国内汉硕和留学生汉硕合班上课,留学生们非常赞同这种做法,认为这样能增进与中国学生的交流。我们认为,像《跨文化交际》、《中外文化比较》等文化交流类课程也可以尝试这种做法,使教师、留学生、中国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从而让中外学生都能更深刻地理解异国文化及与本国文化的差异。

最后,《汉语语言学》这门课程,根据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课程说明”,会涉及“语用理论与语用分析、结构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具有较强理论性的教学内容,这对于汉语水平都还迫切需要提高的我校大部分留学生汉硕来说,是很有难度的,因此可以考虑放入汉语教学类拓展课程里,供学有余力的留学生选修。

(三)删减部分课程

《国别与地域文化》、《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国别汉语教学调查与分析》这三门课程如前文所述,可以考虑删除。另外,既然要开设以汉语语言各要素为主题的汉语知识类课程,如《汉语语音及汉字概说》等,为避重复,原来的预备课程《现代汉语》可取消。至于《古代汉语》和《中国思想史》,《留学生方案》上并没有做要求,目前来看并无增设的必要,一是因为这两门课程的内容对我校留学生汉硕来说,艰深难懂不好理解,二也考虑到留学生汉硕的学习期限只有两年,上课的时间最多一年半,课程安排本来就已经非常紧张。

总之,课程设置直接影响研究生知识面的广度、深度和研究能力的高低以及能否顺利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罗尧成,2006)。除此之外,担任留学生汉硕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也应该有全局观念,不仅要对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有深刻地理解,也要明确所任教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任务,同时任课教师之间也要加强沟通和交流,特别是遇到某些内容可能有交叉重复的课程时,更应协商分配好各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 参 考 文 献 ]

[1] 孟瑞森.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外国留学生培养[J].语文学刊,2011(7).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9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国内和国外联合办学的新模式,它一方面可以引入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快速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国内学习阶段和国外学习阶段。在国内学习阶段通常安排国外合作高校的外教来讲授部分专业课程。这种外教课程一般采取英文授课、英文考试的形式。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外教课教师来自外国合作方,英语水平高,专业基础好,熟悉国外教学模式,但通常中文水平有限,对国内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不太了解。合作方的外教在授课和考试过程中,与国内师生交流互动比较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不够理想,考试成绩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来说,如果在国内学习阶段引入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有助于外教课及后续的国外学习生活,另一方面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国外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也可以有效提高国内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下文以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为例,从双语教学的实施方式、教材选择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双语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探讨。

2双语教学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双语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根据双语教学过程中母语(即汉语)和外语(通常为英语)的使用比例大小,可以将双语教学分为三种方式:即维持式、过渡式和沉浸式。(1)维持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学的大部分过程使用中文来进行,对于课程涉及的一些专业术语则进行英语注解和说明。这种方式是双语教学的最初级阶段,即中文讲授加英语注解,它对教师的英语水平要求相对较低。(2)过渡式。过渡式是从维持式向沉浸式的过渡阶段。在这种教学方式中,英文的使用比例相对较大。课程的教材、板书、作业等一般使用英语,课堂讲解则根据需要交叉使用中英文。这种方式的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同时熟悉国内国外两种教学方式,能够熟练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3)沉浸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从授课、讨论、作业到考试全部使用英语,只在讲授个别重难点时才用中文。沉浸式对教师的中文要求较低,一般外教都能够胜任。在合作办学的双语教学中具体采用上述哪种教学方式取决于课程性质、难度及学习目标。以“微观经济学”为例,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强,学习难度较大。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微观经济原理,并学会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二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听说能力,逐步适应用英语进行专业讨论。根据这门课程的性质及目标“,微观经济学”的双语教学实践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具体来说,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可以按照课程内容的难易分别使用上述三种双语教学方式,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维持式,以中文为主,英文为辅。对于“微观经济学”来说,该门课程的前两章分别是引论和供给需求原理,属于微观经济学的概述和入门知识。这部分内容主要用中文讲授,有助于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结构框架和基本问题,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在用中文讲解的同时对于基本概念和术语进行英语注解,可以为后面两个阶段的双语教学打下基础。第二阶段:过渡式,中英文并用,逐步提高英文使用比例,降低中文比例。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根据内容的难易,在讲授、板书、课堂讨论及课后作业中中英两种语言并用。具体来说,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课程重难点内容使用中文讲授,图表、案例等其他内容可以尽量使用英语讲授。这样安排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可以逐步让学生适应英文授课环境。“微观经济学”的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市场理论、生产要素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等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这一阶段的教学要注意既要讲授课本知识,又要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课堂讨论。第三阶段:沉浸式,英文为主,中文为辅。通过前两个阶段的铺垫,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课堂讲授、板书、课堂讨论、作业几乎全部使用英语,只在个别难点部分辅以中文讲授。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听懂英文授课,并逐渐能够用英语讨论及答题,最终目标是适应全英文的学习环境。在“微观经济学”中最后一章“市场失灵和政府政策”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这一章是前面所学理论的运用,内容相对简单,讨论性话题较多。另外,这部分内容与现实经济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容易理解,也便于参与各种讨论。在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组织学生用英语进行课堂讨论,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3“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

目前,国内使用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英文原版教材或中译本,另一类是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这两类教材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原版教材或中译本通常行文流畅、语言生动活泼、注重理论的运用、实例较多,缺点是教材内容较多,篇幅太大,价格昂贵,实例与国内经济脱节。国内学者编写的“微观经济学”教材相对来说,篇幅适当、结构严谨、语言简练,也包含一定的实例。缺点是语言太抽象、内容较难、案例较少。“微观经济学”双语课程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基础选择一本中文教材,同时选用一本英文原版教材作为参考书。如中文教材可以选择国内知名度较高的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同时以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英文版教材作为主要参考书。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有侧重地运用教材和参考书。在维持式和过渡式阶段,以中文教材为主,在沉浸式阶段,以英文参考书为主。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可以通过对国外经典教材的阅读,了解国外教材的行文风格,更好地适应国外的学习。

4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双语教学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