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建设安全教育集锦9篇

时间:2023-10-02 09:07:31

建设安全教育

建设安全教育范文1

一、用理念文化引领师生转变安全观念

这是职业院校安全文化的观念文化。近年来,我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立潮头,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发展质量,为济宁乃至全省经济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战略提供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2017年学院招生47个专业,拥有3.5万平方米的实验、实训场所,105处实验实训室,在校生达16000余人,其中有来自35个国家的171名留学生。因此,学院快速发展,学院安全工作应当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学校安全无小事,而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就需要凝练自己特色的安全理念文化,把安全理念内化为师生的习惯思维、自觉行为,渗透在师生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学院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红线理论,一切以师生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健全和落实学院领导到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全员安全岗位责任制,实行涵盖全员、全过程、全学院的管理监督。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绵阳安县桑枣中学2200多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按照学校平时的安全工作要求和早已练熟了的方式疏散,仅用时1分36秒就全部安全撤出了教室,无一伤亡,避免了重大悲剧的发生,靠的就是学校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和校长叶志平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进行应急演练。这是全国校园安全应急机制建设的成功示范,值得全国不同层次的院校借鉴和学习。因此学院应树立特色的安全理念:如“安全就是和谐、安全就是教学质量、安全就是幸福”的安全核心价值观;“安全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安全就没有干部的政治生命、没有安全就没有师生的家庭幸福、就没有学校的教学质量、就没有学校的稳定发展”的安全工作定位;“重在坚持、重在到位、重在落实”的安全工作态度等。

二、用组织文化引领健全安全机构和人员

这是职业院校安全文化的组织文化。学院的主要校园安保机构为安全保卫处,完善安全制度,强化安保措施,近年来在院党委和济宁市公安局国保支队、太白湖公安分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有效地维护了学院和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完成了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任务。但是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周边环境的复杂,国家和省市都对加强学校安全出台新规定,对学院的安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因此学院应全面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学院安全委员会,健全校园安全机制。各院系设立安全科,明确专人抓安全工作,各教研室和教学班级辅导员做兼职安全员,学院形成由横到纵的安全责任网络体系。安全管理人员应选择热爱安全文化工作、熟悉安全专业的人员,安保人员必须做到政治立场坚定,思想道德纯洁,同事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团队意识强,团结协作好。学校要加强安保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养提高,鼓励他们刻苦学习,鼓励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对学院安全工作做出突出贡献者予以奖励。

三、用制度文化引领院系完善各项制度

这是职业院校安全制度文化。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现状,校园安全要重点防范十六大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教育教学活动安全;交通安全;教学设施设备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卫生安全;实验实训课安全;学生集会和大型活动安全(预防拥挤踩踏等);校园暴力;门卫安全;自然灾害和恶劣天气安全(如地震、台风、雷电天气等);寄宿学生安全;网络安全(预防校园贷、传销等);用电安全;毒品安全;校园周边安全;学生离校安全。这也是全国职业院校所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根据以上存在的安全事故风险点,学院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建立和完善学院安全会议制度;学院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隐患整改通报制度;安全考核奖惩制度,安全责任追溯制度;安全用电、防火、宿舍、食堂、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生产教学、学校科研、校外实习等一系列针对性强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教学、实践、科研、实习等活动的主体责任、监管责任、落实对学生安全的教育管理、劳动保护等措施落实。除了完善和详细的管理细则,还应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应急预案应包括:组织机构及职责;通报程序及报警系统;应急设备启用和设施管理;保护措施程序;信息与公共教育;事故恢复程序;培训与演练等内容。熟悉应急预案和开展演练是提高应对紧急情况处置能力的基础和保障[2]。

四、用行为文化唤起师生对社会和校园安全建设的自醒自觉

这是职业院校安全的行为文化。制度和规程制定再好,不落实也等于零。因此通过持续教育把先进的理念固化为制度,让制度约束人的行为,持续教育和改进,强迫成自然,自然成习惯,习惯保安全。职业院校学生未来是中国制造2015和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力军,直接从事一线生产管理,如操作稍有不慎,轻则影响企业生产和效益,重则影响企业生产安全,甚至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学生时代培养安全意识和行为,对于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终身对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对千万家庭的幸福都有重要意义。2017年5月1日实施的《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提出,学校、幼儿园应当加强安全管理,将安全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条例》禁止生产经营单位利用学校、幼儿园场所从事易燃、易爆、放射性、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活动或者作为机动车停车场。除了法律的规定,安全教育也是培养工匠精神的要求。如光伏发电类专业实训必须佩带安全帽;新能源汽车专业必须穿戴绝缘防护服;登高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化工作业场所必须穿防护工作服等。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实训过程中,必须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防护教育,传授相关专业岗位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要求学生,对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保持警惕,坚决纠正学生的侥幸、逞强等违章心理。

五、用环境文化引领师生的安全思想行为

这是职业院校安全的环境文化。环境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思想行为,转变和加深人的观念和认知。例如,红色的环境导致人急躁,蓝色的环境让人神清气爽。好的标语给人启迪使人受益念念不忘。如国际知名的杜邦公司“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甘肃金川集团“一切风险皆可预测、皆可预控”“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转变人的观念”。场所不同,安全规定也不尽相同。我院每年举办多次丰富多彩的校园安全宣传活动,在创建平安校园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食品卫生安全月活动、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活动、新生入学安全教育活动、法制专题讲座等等活动,在寒暑假院领导带领安保部门及各院系还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对排查的隐患进行台账式整改等。要努力塑造学院安全品牌文化,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还应全面利用学校各类宣传阵地,如宣传栏、橱窗、黑板报、广播站、以及学生必经过的楼梯墙角等悬挂安全标语和安全宣传画;开辟安全宣传栏刊出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知识技能;建立安全友情提示角,在节假日、汛期、高温、冰冻、雨雪天气以及每年的防灾减灾日、消防安全日等来临之前安全警示;收集、整理、筛选近年来发生在高校的各类典型案例,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院报院刊传授在公共场所如何防盗防诈骗等安全教育知识;不定期开展安全文化巡展,举办安全知识竞赛,邀请学生参与学院安全文化建设中来。

建设安全教育范文2

安全宣传教育的层次性和社会性确定其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广泛的包含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涵盖企业所有人员,包括企业的决策层、经营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一般安全教育在企业中包括了几个方面的层次和类别:

一、企业厂长经理安全管理培训。这项培训突出要解决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决策者和经营者的安全生产责任,达到建立、强化企业领导者,决策层、经营层的安全生产意识之目的,使得他们能自觉地履行其安全生产职责,并关心、支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从这一意义出发,决定了厂长、经理安全培训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教学组织实践过程中,就是抓培训课程的编制,教学计划的安排,师资力量的建设,教学秩序的管理,抓学习出勤的掌握,抓学习氛围的组织,还有社会认同环境的营造。

二、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关键是要明确任何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在于促进培训对象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使之能真正当好企业领导的助手和参谋,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发挥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组织、管理、检查的作用,做出卓有成效的各项工作。

三、特种作业人员的训练。所谓特种作业人员,就是他们的作业,对作业者本人,尤其是对他人和周围的环境构成某种重大危险因素的作业人员。基于这一特性,对于他们的教育和培训就应紧紧抓住其作业特点和可能引发的危险种类和状态,有针对性的开展系统的相关教育和训练,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实现其作业过程的安全可靠性。

建设安全教育范文3

一、东华公司安全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2005年以来,围绕“理顺体系、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夯实基础”为中心,积极有效地推动了安全工作有序发展,主要工作有:

(一)各级领导干部安全认识更趋统一

面对安全工作“一票否决”高压态势,各级领导干部抓安全、管安全、保安全的认识更趋统一,较好地贯彻“四个一切”安全工作要求,正确处理安全与改革、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尤其是发生事故的单位,各级领导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抓整改、抓落实,有效扭转安全工作被动局面,促进单位安全工作步入正常发展轨道。2006年,地矿公司连续发生四起安全事故后,严抓干部职工事故警示教育、安全基础建设和技术措施管理,确保了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抓安全工作部署、落实更为系统

为适应复杂、艰巨的安全环境,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突出问题,公司建立了年度、季度、月度安全会办公会议机制,确保了安全工作的系统性、有效性。完善安全办公会纪要,对办公会研究的重点工作及重大问题实行督办制度,确保安全问题治理措施落实到位、整改及时。坚持每年都以党政1号文件的形式,对安全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三)安全管理体系得以有效理顺

为认真贯彻集团公司一系列安全文件精神,并更好地适应公司经济规模增长、驻外施工增多等新情况对安全管理的新要求,公司从机构、人员、职责等方面入手,不断理顺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监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效果。2010年,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兖矿实业发〔2010〕10号),建立了公司、厂(处、公司)、车间(项目部)三级安全管理网络,各单位明确界定了安监部门业务职责,绝大多数单位按要求设立了专职安监部门,严把安监人员准入关口。

(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不断深化

本着“逐步推进、有序提高、严格落实、整体达标”的原则,公司突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先后两次修订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管理办法及考评标准,坚持分级管理、重在基层,实行分类指导,分专业、分系统推进各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各单位严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标准在安全基础和现场管理的贯彻落实,坚持月度考核机制,并将考核情况与安全抵押兑现挂钩。通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公司、各单位分级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规范了安全管理程序,促进了安全基础有效夯实。大陆公司、机厂积极申报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外部申报工作,并于2010年先后顺利通过国家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

(五)标准化车间和文明工地创建稳步推进

2005年以来,以改善现场安全环境为目标,把标准化车间和文明工地创建作为安全工作重要举措,严标准、严检查、严考核,促进了各单位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巩固创建成效,公司先后两次修订创建标准,加大动态达标考核力度,将标准化车间和文明工地创建与安全抵押兑现挂钩,确保了创建工作在现场的长期贯彻执行。各单位按照创建、巩固、提升工作要求,严抓现场标准落实,严抓过程细节管理,确保了标准化车间和文明工地稳步推进。

(六)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成效明显

结合公司单位多、管理幅度大的实际,我们一直将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作为防范事故的重要手段,严抓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执行,不断规范隐患排查治理,逐级落实技术负责人隐患排查责任,加大生产施工现场隐患排查力度,组织开展专家排查,超前消除事故隐患。严格执行“三位一体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不断提高了班组、岗位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尤其是2011年集团公司制定下发强制推行安全确认工作文件后,各单位重新修订了确认标准并组织学习培训,加大了标准执行的检查、考核力度,确保了“三位一体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工作有效推进。金明公司提出了“班前五不开工、班后五不走”安全确认内容,取得较好效果。

(七)安全教育针对性不断增强

两级安监部门本着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原则,紧扣下现场工作重心,在超前分析安全生产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季度、月度安全工作部署,突出加强对薄弱单位、重点工程、危险场所、特殊时段等关键环节安全监管和教育,及时有效地查处现场安全问题,督促完善现场各类安全设施。结合阶段性安全管理要求,积极组织开展专项安全整治、安全检查活动,坚持一检查、一分析、一追究、一通报。

二、近年来抓安全教育工作的体会

(一)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安全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是我们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实现职工生命安全的根本途径。

(二)职工自我保安意识增强和自身安全技术素质的提高,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

加强对人的教育,提高人的安全技术素质,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从发生的一些事故来看,绝大多数都是由于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三个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三)安全教育工作必须立足于构筑安全思想防线,才能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

(四)安全教育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力求生动形象,避免空洞说教

把安全教育的短训班、讲座、座谈、班前班后会、安全活动日等与生产实际结合,与职工心理承受结合、与职工理解认识结合,特别要转变和创新每周一安全活动的方式、方法,结合实际工作开展,避免空谈,力求实际和实效。

三、开展安全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要认真贯彻“注重人文关怀,建设和谐东华”的理念

一是以人为本,人文关怀。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的各项工作部署,继续发扬“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东华精神,承继“责任担起来、企业强起来、职工富起来”的目标追求,构建“人文关怀、和谐东华”的东华文化,努力营造上下团结、竞相发展、比学赶超、人文关怀和和谐东华的内部环境,为东华公司的做强做大做优做久而不懈努力。二是要采取安全工作新行动。强化“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理念,倡导“想不到就是失职、想到了没做到就要问责”的安全履职观。牢固树立“只有不到位的管理、没有抓不好的安全”理念。要把安全生产作为第一工作部署、第一投入序列、第一分配比重,切实解决在安全管理和组织生产中“一头轻、一头重”、“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要统筹协调好本部稳产与向外扩展的关系,统筹协调好本部与异地的安全生产力量。三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在岗位责任制中,行政主要领导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党委书记、支部书记是安全教育第一责任人,其他安全生产线专业人员要各负其责,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负终端责任。要实行“一岗双责”,负责做好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形成党政工团主抓主管、齐抓共管、协同协管的强大合力。四是要推进干部安全诚信,争做最好的执行者。要确立“不抓安全、抓不好安全就是不合格干部”的导向。领导干部要对存在的问题盯住不放,小问题现场立刻整改、一般问题不过夜,大问题立即停产整改。要加强以“安全红线管理”为主体的安全执行力建设,刚性考核,一票否决。

(二)要着重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安全生产指导方针,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增产。二是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和“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本着安全、效益并重的原则,坚持一手抓安全生产,一手抓经济效益,做到以安全促效益、以效益保安全,努力实现安全、效益双丰收。三是正确处理安全与稳定的关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在企业稳定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必须做到“三个到位”,即充分认清新形势,切实增强搞好保安全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做到思想到位;认真分析新问题,准确把握保安全与稳定的主要矛盾和工作重点,做到工作到位;积极研究新办法,建立安全、稳定长效机制,做到管理到位。四是正确处理安全教育与自主保安的关系。有效的安全思想教育,能够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使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自主保安的能力,促进安全生产的实现。

(三)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努力开创公司安全教育的新局面

建设安全教育范文4

(一)认真贯彻和落实有关法律法规

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发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最近,国务院又专门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颁布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这些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颁布实施说明了我国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已经逐步走上法治的轨道,对于规范和增强有关主体的安全行为和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和提高政府安全监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保障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施工企业、监理单位、房开公司必须认真宣传、学习、贯彻、落实。我局也将通过对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施工班组和作业人员进行有关培训,还将通过政务公开、法律咨询等方式进一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二)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责任

加强领导,落实安全责任,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我们每年都与全市施工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实行一级抓一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能流于形式。凡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施工企业,在企业晋升晋级、文明评比中,一律实行一票否决。我们将坚决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有关管理人员和责任人,依法从严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三)切实落实安全生产各项保障措施

第一,要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各建筑施工企业和项目部要做好施工现场脚手架、物料提升机、“四口”和“五临边”等重要部位的安全防护,切实防止工人高处坠落。要加强对基坑支护、模板支撑、脚手架、大型机械设备、临时工棚、围墙等的安全监测和检查,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要周密部署,落实抗台、防汛措施,减少或避免“天灾”造成的损失。要认真安排,全面落实防暑降温措施,保证工人的饮食卫生,减少发生事故的诱因。第二,要落实经费保障措施。进一步落实建筑安全技术措施费、文明施工增加费及劳动保险费等三项费用单列的规定,保证安全费用的落实到位。第三,落实安全宣传教育措施。组织工程建设各方主体有关人员分层次分类别地进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培训,重点解决安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问题。此外,还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有效地促进安全文明施工。一是完善日常施工安全阶段验收制度,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控力度;二是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标化工地创建活动,以文明标化工地为载体,逐步实行“三化”管理,推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走向规范化;三是继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下半年要开展以防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为主题的安全专项整治,通过整治,努力把安全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行政许可法突出体现在依法许可、公开透明、高效便民、加强监督四个方面。每位执法人员要提高认识,树立法治的理念、服务的理念、责任的理念、效能的理念、诚信的理念开展工作。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大力加强建设工程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搞好安全执法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努力培育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切实履行质量安全生产监管行政执法职能。

同志们,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作重于泰山,今天召开这个大会,就是要我们引以为戒、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为了能落实好我市下半年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在座的每位同志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树立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要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今年年初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这是近年来首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黄菊副总经理作了重要讲话,会前,国务院专门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浙江省和*市也多次召开了安全工作会议,8月11日,*市人民政府召开安全生产“铁网”行动动员大会,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以铁的纪律、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保障,把事故高发的势头压下去,安全生产工作已经摆上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我们要正确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上级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以对社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改善目前*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状况,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牢固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我们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劳动保护能力低下,职工的安全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还不够健全,事故隐患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后对施工进度、安全投入、企业效益带来影响,甚至可能因建材涨价导致有的承包商饥不择食,材料以次充好,带来质量隐患,各种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生产事故容易频发高发,加大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压力。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加入世贸组织,扩大对外开放,都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有这一切,都决定了新形式下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绝不能存有一丝一毫的放松。

建设安全教育范文5

活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镇平县“校园及周边安全建设年”活动方案》,

扎实推进全县教育系统“校园及周边安全建设年”活动,

确保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两提升、两下降、五个不发生”工作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总要求,认真落实教育行政部门行业管理责任、学校主体责任,强化学校内部管理,配合协调有关部门整治校园及周边秩序,打击各种侵扰破坏正常教学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实现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防范基础扎实,安全责任体系健全,安全防范能力明显提升,校园安全事故明显减少的目标。

二、主要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

积极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学校安全主体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健全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其他负责人为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体系,把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工作机构、人员、经费。中小学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校安全岗位工作指南》要求,细化学校各层面、

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并做到职责上墙。相关各岗位管理和工作人员对具体相关安全工作制度、职责知晓率达

100%。

(二)

加强安全、法治和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安全教育课时、教材、经费、师资,中小学每学年不少于

12

个课时。将安全教育与德育、法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机融合,把敬畏生命、保障权利、尊重差异的意识和基本安全常识根植在学生心中。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排查,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教育引导工作。加强安全应急演练,中小学每月、幼儿园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

(三)夯实安全防范基础。

按照要求配齐配强专职保卫人员和专业保安,门卫值班室按执勤人数配齐防卫器械;校园重点部位进行安防系统建设,完善入侵报警、视频监控、紧急报警等装置和电子巡查系统建设;根据校园及周边治安、交通环境实际,在学校周边设置减速带、警示标志等,在学校门口设置隔离栏、升降柱等硬质防冲撞设施;乡镇农村校园逐步完善围墙等物防设施,实行封闭管理。中小学、幼儿园力争做到“五个百分之百”:即配齐专兼职保卫人员和落实门卫值班制度的校园数达到

100%,符合安装条件的学校,硬质防冲撞设施安装率达到

100%,在大门口设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的校园数要达到

100%,在学生正课时间落实封闭式管理制度的校园数要达到

100%,在学校门卫值班室设置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并与公安机关联网的校园数要达到

100%。

(四)加强校园内外管理。

学校严格落实门卫值班制度,建立外来人员、车辆登记以及学生、幼儿接送等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制度,严禁未经许可人员进入校园;严防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带入校园;要落实每日值班制度,学生上、下学期间,严格执行学校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制度,安排一定数量的教职工担任治安员,参与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和治安执勤;加强校内巡逻,寄宿制学校实行夜间巡逻,确保

24

小时有人值班值守;加强教学楼教学活动管理,尤其是课间操和早晚自习时,明确值班教师,安排好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上下顺序。加强大型集会、实习实训、集体外出等集体活动管理,严防踩踏、人身伤害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加强教职工管理。

做好校园内部工作人员背景审查工作,严把准入关;要定期开展排查,发现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及时通报公安机关,并配合做好管控工作;对品行不端,不适合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调离并妥善处理;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严肃处理师德失范行为情况,防范和避免内部人员发生侵害学生的事件;全面掌握学生、教师思想动态,了解学生间、教师间、师生间及学生家庭的矛盾,及时化解;动态掌握校园及周边有潜在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易肇事肇祸、扬言报复社会、重点上访、吸毒、心理失衡、对社会不满、曾因涉及违法犯罪活动被打击处理、闲散青少年等各类重点人员底数,逐一登记造册。

(六)加强师生交通安全。

加强师生用车、校车管理,司机、车辆必须证照规范、齐全,不得使用超期报废和有安全隐患的车辆接送学生,接送师生的校车必须由专人负责,并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强化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驾驶员、随车照管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积极配合公安交管部门,在学校门前道路设置交通警示标志、斑马线、上下学时段要有交警疏导交通、建立临时停车位等。

(七)加强饮食安全和疾病防控。

学校食堂必须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接受食品安全培训;严格管控食品原材料采购、加工、制作、清洗消毒、留样管理等关键环节;禁止采购无食品标签、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及超过保质期的米面油等食品及原料;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比例达到

70%以上;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确有需要设置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杜绝出售“三无”、“五毛”和高盐高糖高脂食品;学校自主经营的食堂应坚持公益性原则,不以营利为目的;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不得对外承包或者委托经营。落实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制度、传染病和常见病、校内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学校生活饮用水及自备水源,必须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为供水水源;严格落实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晨午检和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加强健康教育。

(八)加强消防、危险化学品及特种设备安全。

认真组织开展电气火灾、高层建筑防火、危化品综合治理;按照有关要求,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及基本的灭火救援装备,并定期组织检测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日常防火检查巡查、建筑消防设备设施和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要符合要求;重点单位要建立微型消防站;按照要求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定期组织演练,将消防知识教育纳入军训内容;危险化学品仓库设置要符合要求,无安全隐患;严格执行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危险化学品实行专室存放、铁门铁锁、双人双锁,并建立严格的进货、购买、领用、登记等管理规范;要保证实验设施设备安全运行,重点部位设置自动监控、泄漏检测报警、通风、防火防爆设施并保持运行良好;加强锅炉、电梯、压力容器、管道以及气体钢瓶、高压灭菌锅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特种设备管理人员须持证上岗,加强对特种设备日常检查保养,委托专业公司定期检测维修。

(九)强化教学教育设施安全。

校舍及基础设施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认真落实校舍及内部设施定期检查报告、维护维修、改造验收制度;对老化校舍、陈旧设施及时维修更新,校内无

D

级危房、危墙等。根据实际建立学校安全事项专项认证及采信推广机制,对学校使用的关系学生安全的设施设备、教学仪器、建筑材料、体育器材等,要按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和自愿性产品认证规定做好相关认证工作。

(十)做好预防未成年人溺亡。

通过公共安全教育课、校园宣传、南阳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组织开展防溺水专题教育,通过校讯通、短信、微信等向学生家长每周发送不少于一次防溺水提醒信息情况,组织发放教育部《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和省市专项办《告家长书》,强化学生“六不一会”(即不私自下水游泳或到水边玩耍嬉戏;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要求,增强中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

(十一)切实做好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

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课堂、论坛、讲座、研讨会、校园网、学生社团等管理;积极防范对学生的传销、诈骗、校园贷和社会人员进入校园煽动、串联、制造事端等;认真开展反恐反邪教防渗透工作;积极排查整治校园周边非法宗教聚会点;强化网络安全,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按照《网络安全法》规定,全面推进重要信息系统定级备案、等保测评和问题整改;按照国家信息安全政策和标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网络与信息系统防病毒、防攻击、防篡改、防瘫痪、防泄密等技术措施情况。

(十二)防范校园欺凌。

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防治学生欺凌的工作协调机制,学校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加强教育宣传,每学期开学时集中开展教育,定期进行学生欺凌防治专题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对家长开展培训,引导广大家长增强法治意识,落实监护责任。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针对全体学生的防治学生欺凌专项排查,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积极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对涉嫌违法犯罪及时向政法部门报案并配合处理。

(十三)配合落实校园周边治安防范措施及净化环境。

组织力量深入开展对校园周边治安乱点、安全隐患突出场所、黑恶势力和脏乱差环境排查摸底,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排查工作要深入细致,不留盲点和死角,既要排查出那些浮在面上的问题,也要注意把握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更要注意发现那些重大治安隐患。建立排查工作台账,主动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整治,推动落实校园周边治安防范措施,净化周边环境。

三、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全县教育系统“校园及周边安全建设年”活动从

2019

5月开始,至

2020

3

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9

5

月)。各学校及时启动“校园及周边安全建设年”活动,成立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措施、职责,层层动员部署。将安全年活动工作方案和联络员(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于

5月31

日前报教体局安全办。

(二)自查整改阶段(2019年

6

月)。全面彻底地进行安全隐患大检查,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要制表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制订整改方案。要坚持边检查边整改,以检查促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能整改的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暂时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并落实防范措施,指定专人盯守,限期整改、跟踪落实。

(三)深入整改阶段(2019

7

月-2020

1

月)。各学校对于能够自行整改的隐患自行组织整改,对于不能自行整改的要分类建立台账报教体局安全办及地方政府。

(四)建章立制阶段(2020

2

月-3

月)。各中心学校、各学校对排查有遗漏、整治不到位的问题隐患,采取补救措施,登记入账,限期整改到位。对建设年活动进行总结,完善各项制度,健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提高认识。

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建设年活动,是全县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是解决校园及周

边安全问题,确保校园长治久安的难得机遇,各学校要统一思想,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主动配合。

(二)加强组织领导。

各学校要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和推动落实。

(三)广泛宣传发动。

各级各类学校要以此次安全年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体,加大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宣传和舆论监督力度,争取师生、家长、社会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参与和支持,发动师生广泛参与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

(四)加强信息报送。

建设年活动期间,各中心学校、各学校每月5

日前,将上月工作开展情况报上级单位,每阶段结束前

5

日报送阶段工作总结。出现校园安全稳定事故事件的要第一时间向地方政府上报。

镇平县教育体育局

2019

5

建设安全教育范文6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高校扩招,频发的高校危机事件突显出高校危机管理能力的不足,也反映出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不到位。笔者认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机制与危机管理计划是一种互补的关系,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高校的危机管理能力,完善公共教育机制,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教育

教育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高校扩招,一个学校多个校区、一个校区多个学校已成为普遍现象,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但办学条件、教学及生活设施建设却远跟不上学校扩招的步伐,校园公共安全需求与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加上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体制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发生在高校校园内或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突发事件接连不断,影响着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也考验着高校的危机管理能力。目前频发的高校危机事件突显出高校危机管理能力的不足,而危机事件中高校师生暴露出的安全意识淡漠、缺少自我保护技能等问题,又反映出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不到位。如何提高高校的危机管理能力,完善公共教育机制,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文的论述也将就这一问题展开。

一、高校危机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高校危机通常指由于高校内外部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影响,使高校正常的运行秩序被打破,从而不得不面对和处理这一紧张事件的状态。危机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高校常规安全教育提到的火灾、地震、食物中毒等以外,还包括了安全事故、自杀自残、校园暴力、师生冲突、社会性事件影响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不平衡因素也会越来越多,校园环境会越来越复杂,新的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也会使危机的形式发生新的变化。

高校危机管理就是高校调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采取各种可能或可行的方法和方式,预防、限制和消除危机以及因危机而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使危机得以解决的方法和行为。根据国际经验,当代的危机管理一般都是由危机预防、准备、应对、恢复四个阶段构成的。前两个阶段重在预防,减少危机发生的机率及降低危机产生时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后两个阶段重在应对,采取措施消除危机及恢复因危机带来的声誉损失、重塑自身形象。

二、目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及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危机管理理论来审查高校实际情况,可以发现目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及危机管理存在以下的几个问题:

1.重视危机应对,轻视事前预防。目前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理念和制度还存在很多空缺,主要表现为学校管理的危机意识淡薄。不仅学校的各种管理培训、安全教育中很少涉及危机管理的内容,就连日常工作制度中也缺少一套完整的危机管理计划。往往是危机发生时才动员一切力量去应对危机,使危机的应对带有较大的随意性,而且付出的代价很高。

2.危机的事前准备不足。最主要的体现是思想准备不足。长久以来,由于高校一直被称为“社会的一方净土”、“象牙塔”,认为人际关系简单、环境稳定,因而高校师生普遍缺少危机意识。再加上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不到位,存在着很多“走过场”的行为,师生普遍缺乏安全意识,缺少危机应对的常识与技能。事前准备的不足,使危机造成的损失加大。 3.危机发生时缺少统一的指挥、缺乏迅速及时的信息沟通。目前高校中普遍缺少一个独立和常设的危机管理部门。常规做法是,每次危机发生后,根据危机发生的原因、地点、性质等成立临时的危机处理小组来进行危机处理工作。这种做法的缺点是:临时小组成员分别是来自不同的部门,而且都是各部门主管,彼此之间没有上下级管理权限,因此每次都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相互协调工作,此外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也不够迅速及时,因而容易错过危机处理的黄金时间,致使危机升级。

4.不注意危机后期评估总结。由于高校危机处理的领导机构大多是临时成立的,危机结束后各部门就回归日常工作轨道,因此危机结束后各高校往往不注意危机损失的评估及经验的总结,也不注意利用危机事件对全体师生进行思想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使危机处理后的经验不能有效保留,也无法建立起危机培训和教育的机制。

三、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的途径

1.成立高校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高校应该认识危机管理的重要性,重视危机预防,成立危机管理的独立常设机构,从上至下的形成合力。危机管理机构中领导层的参与是保证危机统一管理、有效实施的关键,危机管理中十分强调领导层的作用,就像丘吉尔曾谈到的经验那样:“在危机中,人们希望目睹领袖的容颜,直接接受他的指挥。”学校领导层必须起到带头作用,成立以学校领导为首的危机管理小组,统一协调各部门主管,才能真正建立起强有力的合作关系,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2. 制订并不断完善危机管理计划。危机管理的一个关键就是能够迅速从正常状态转变到紧急状态,这种转变的实现需要建立在危机管理计划的基础之上。制订危机管理计划不仅是为了处理危机,而是尽可能不要让危机发生。通过危机管理计划让危机不发生,才是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通过危机管理计划,高校可以对各类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做出预测和评估,制订应对的策略并做好危机的预防工作,一旦危机发生,高校就可以按照事先制订的危机管理计划迅速转变为紧急状态,为处理危机取得主动权。此外,每次危机结束以后,及时评估危机造成的损失,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危机管理计划,就能让危机管理计划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保持时效性。

3.根据计划加强对全体师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危机意识。高校危机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预防,预防是应对危机的最好策略,因为预防可以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失,而增强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预防的基础。高校在制订危机管理计划时客观的评价分析自身的公共安全状况,分析各类危机发生的强度、频率、范围、特征及危害等,通过公共安全教育机制,将危机管理计划内容纳入公共安全教育环节。要加大宣传力度,设置课程及特定的危机训练,使校园中的每个人都熟悉自己在危机中的行为方式,培养师生的忧患意识,使师生在公共安全教育环节里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4.建立畅通公开的信息网络平台。危机的发生往往带有突发性、严重危害性等特点,因此建立畅通的信息网络很重要,首先它能够让高校各部门第一时间了解危机发生的相关情况,彼此互通信息,形成合力应对危机。其次,危机的发生也伴随着舆论的高度关注,危机发生时通过畅通公开的信息网络,向事件相关人员、媒体通报事情的发生、处理的进展等情况,可以抢占舆论至高点,能减少不利于学校的消息、传闻、报道等的传播,同时争取有关方面的同情、支持,为高校顺利处理危机提供一个良好、轻松的环境。

综合来看,通过制订一套完整的危机管理计划,建立危机管理常设机构,可以使高校各部门形成合力应对危机,提高危机处理能力。而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机制与危机管理计划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公共安全教育与危机管理计划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公共安全教育的目标更明确,内容更充实,更具有针对性。而通过公共安全教育的大力宣传,可以提高师生的危机意识,增强师生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有效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减小危机发生带来的损失,为高校正常、有序的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为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朱晓斌. 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模式与政策[J]. 比较教育研究, 2004,(12).

建设安全教育范文7

【关键词】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基本原则;培养模式

引言

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是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虽然东西方历史文化背景有所不同,对人文学科的认知也有很多的差异,但他们对生命安全教育的概念却有着共同的认识。他们认为生命安全教育是人类在各个活动领域中,应对及预防意外灾难和人为危险的理论和实践的一种科学知识体系〔1〕。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问题关涉到如何培养学生养成生命安全的意识,教会学生掌握判断生活环境中危险的方法和知识以及危险发生进行自救或互救的能力,以及学会正确选择回避和抵御危险的方法。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贵人重生”的传统,集中体现在对生命的珍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16000多名中小学生因非正常原因死亡,平均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因意外事故而早早地离开了人世〔2〕。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多次要求各学校给学生安排专门的生命安全教育课以保障和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与安全。但是,专门的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尽管能将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系统地、完整地呈现出来,但鉴于学生当前学习科目过多,学习负担沉重的现状,没有把生命安全教育列为专门的课程。再说,生命安全教育与其他学科在内容上有很多重复之处,因此,学科渗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3〕。体育课程兼有学科性和活动性的双重特性,如何有效地利用体育课程教学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是摆在体育工作者眼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在生命安全教育视野下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这项课题十分重要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开展“生命安全教育视野下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我们对河南省内的郑州市、新乡市、平顶山市、信阳市、商丘市、焦作市、鹤壁市等18个地市的152所中小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河南省的所有中小学均开展了生命安全教育活动。但我们也发现,中小学生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因为生命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的缺乏,没有专门的生命安全教育教师,致使学生们获得的生命安全教育知识是零散的――或从其他课程中,或从社会上,或从影视作品中,没有系统的课程体系,由于课程体系的缺乏,导致生命安全教育缺失。总而言之,是缺乏一支具备生命安全教育知识和传授生命安全技能的师资队伍。打造这样一支师资队伍,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不仅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而且还要有具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

1河南省生命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及人才规划纲要,遵循教育及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建设具备生命安全教育知识及技能的师资队伍,把促进生命安全教育作为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一支生命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必须注重教育的实践性。生命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一定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创新,在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全面掌握生命安全教育知识及技能,教师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将体育课程内容与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相结合,这是生命安全教育的核心。全面加强生命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品质,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河南省生命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

2?郾1师德优先原则

我国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师表是指教师的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和典范。学习并贯彻教师的职业道德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即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鉴于生命安全教育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所以对教师的品德要求更高,生命安全教育教师不仅要聚师德、施师爱,而且还要有身先士卒、勇于牺牲的精神。这种师德要求来源于教育职业的内在规定性,对于生命安全教育教师来说,无论发生什么样的突发性事件,都应当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借助自身的经验及能力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带给他(她)们的威胁。

2?郾2“实践第一”原则

本文中“实践”是指学生在专业实践活动中遇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过程〔4〕。任何领域的实践主体都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生命安全教育是集体验性、技能性、示范性为一体的专业,它对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尤为突出。因此,生命安全教育教师的培养是理论与技能的综合性教育,其培养必须通过实践环节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出符合中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需要的体育教师。理论知识可以在教室进行传授,而技能课程必须在相应的场地中进行,技能的传授实践环节要靠编排计划、准备工作、组织实施三个部分来完成。

2?郾3针对性原则

所谓针对性原则是指在师资队伍培养中密切联系生命安全教育的实际情况,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遵循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基本规则。根据这一原则,首先,教材设计方面要具有针对性。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方面设计要依据知识的内在结构、学生的思维水平来设计。其次,在培养教师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掌握生命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还要熟练掌握针对学生特点编纂的生命安全教育教材。最后,在培养生命安全教育师资队伍时,除了培养教师掌握其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求教师掌握人体生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目前,无论是河南省中小学教师还是学生对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生命安全知识、逃生自救的技能、各种避险能力等都有所缺失。生命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针对目标十分明确,就是为中小学校培养具备生命安全教育知识及技能的师资队伍。

2?郾4创新性原则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要坚持创新性原则,创新就是要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建设具有生命安全教育知识及技能的体育师资队伍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传统的培训体育师资队伍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生命安全教育的需要,因此,培养生命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就要有所创新。这些创新包括教学理念的创新、教材内容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目标的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培养模式的创新、生命安全知识的创新、生命安全技能的创新等。

3河南省生命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培养模式

3?郾1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的机制保障

为建设生命安全教育师资队伍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要建立一支良好的生命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就需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加快教育设施和相应的场所建设等。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可成立“生命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道)教办、市属学校和局直单位也可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形成加强和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合力,制订和实施一系列相关制度和规定。人力财力的投入需要教育和财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只有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才能够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能文能武的生命安全教育师资队伍。

3?郾2长效培养模式

所谓的长效培养模式指的是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体育专业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体育院(系)进行系统化的培养,纳入高等院校的师资队伍培训体系,从而长期地有计划地为中小学生输送合格的生命安全教育教师。这种培养模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体育专业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体育院(系)开设生命安全教育新专业,一种是在现有的体育教育专业中增设生命安全教育新课程。这两种方式我们均可称为“长效培养模式”。

3?郾3短期培养模式

短期培养模式是针对现有在职的体育教师来说的。在生命安全教育的设置中,我们把生命安全教育的任务放到了体育课程中,而这对于没有进行过专门的生命安全教育培训的在职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内容,要想让他们进行长期的系统培训学习显然是不现实的,想要让他们担负起生命安全教育的重任,就应采取分阶段、多样化的短期培养模式对在职体育教师进行培养。短期培养模式可以采取远程教育、集中研讨、讲座培训等方式进行定期的、系统的、全面的培训。

3?郾4长短期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长短期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长效和短期培养有机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既具有长效培养模式的优点,又具有短期培养模式的效率,其具体做法是效仿师范类院校的教育实习方式――顶岗实习而采取的一种生命安全教育教师培养模式。顶岗实习,是指在基本上完成教学实习和学过大部分基础技术课之后,到专业对口的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并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学习企业管理,养成正确劳动态度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对于师范生来说,顶岗实习就是同在职的教师互换岗位。顶岗实习,一方面能使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检验自身所学知识的有效性,锻炼自己的实际教学能力,为未来走向教师工作岗位做最后的努力。另一方面,能使在职的教师有时间和精力重新回到课堂,较为系统地学习全新的知识及技能。

4河南省生命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4?郾1体育院校及综合性院校的体育院系对在校学生培养需注意的问题

体育院校及综合性院校的体育院系在校学生,必须掌握生命安全教育知识及技能,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以生命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代替原有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全新的课程改革,是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与体育课程的有机、有效的融会贯通,而不是相互取代。

4?郾2在职教师培训注意的问题

在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属于在职成人师范教育。因此,培训包括生命安全教育知识和生命安全教育技能两个方面的内容。由于在职的体育教师有惯用的治学手段与方法,因此要特别关注在职体育教师将自己已掌握的体育知识及技能与生命安全教育知识及技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职体育教师队伍中存在着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等多方面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培训过程中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单一化培训模式,而需要有针对性、多层次、多形式和多途径的培训模式,强化在职体育教师的培训。

5小结

目前,河南省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活动已经全面开展,但师资队伍的缺乏成为阻碍这一教育事业的重要因素,让体育课程教师担负起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重任,就需要培养既具有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又具有传授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双料”教师,培养这样一支“双料”教师队伍,不仅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而且还要坚守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同时,要有针对性极强、效果极佳的培养模式。只有如此,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才有基本的师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晓婵?郾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发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D〕?郾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郾

〔2〕胡炬波?郾基于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课程教学研究〔J〕?郾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11:167-168.

建设安全教育范文8

【摘要】红色精神代表着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催人奋进,尤其是面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情况下,高校更应该拿起红色精神教育这把利器,有效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弘扬和继承红色精神,主导高校意识形态。本文对红色精神教育与高校意识形态的内涵、特点,以及红色精神教育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具体价值进行了阐述,有较强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红色精神 意识形态

红色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建设精神和改革精神的总称。

一、红色精神与高校意识形态的内涵及特点

1.红色精神的内涵。红色精神分为革命精神、建设精神和改革精神,反映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参与斗争和发展的智慧,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红色精神具有先进性、民族性、大众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是实践发展的深刻总结,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组成部分。

2.高校意识形态的特点。高校意识形态要紧跟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要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动员并团结高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形成主流意识性太大凝聚力量,坚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同时,高校意识形态要具有包容性,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统领地位和导向性的原则下兼收并蓄,允许多种意识形态存在。同时以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多种意识形态,让广大师生向主流意识形态靠拢,在整合、引领过程中,消除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引导师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对外来文化或其他意识形态的合理成分进行有选择性地批判吸收,博采众长,在兼容并蓄中整合创新,打造自身特色。

3.提升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提升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提高高校师生,尤其是大学生们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和支持,是营造高校思想文化h境,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快递发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加剧,干扰着大学生的思想,高校要提升抵御错误思想干扰的方式方法,让广大师生对马克思主义学懂、会用,有效建设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为建设社会主义大学保驾护航。

二、红色精神教育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价值体现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真实写照,在高校开展红色精神教育,是有效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途径,构建中国特色文化,还可以有效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对高校的渗透。

1.红色精神教育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

高校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首先就是要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红色精神教育是一种鲜明的中国特色价值导向,可以凝聚人心、催人奋进,因此,红色精神教育与意识形态安全紧密联系,有助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抵御各种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误导,使广大师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红色精神教育可以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侵蚀

西方国家一直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尤其在看到我国蓬勃发展之后,西方国家将这种发展视为一种“危险”信号,对意识形态的渗透更加愈演愈烈,在高校这片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人的热土,西方国家更是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渗透, 将西方意识形态进行美化,增强吸引力,实质上这也是西方国家一贯的妄的手段。

通过意识形态的渗透,吸引高校师生对西方的生活、文化,乃至所谓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兴趣,试图改变高校师生的政治信仰和道路,蒙蔽高校师生的理性认知和判断。红色精神教育就是将高校师生拉回正确的轨道上,加强对社会主义情感的认知,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通过红色精神的洗礼、红色经典的净化,激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建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上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增强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揭露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目的,坚决抵制一切有损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论的蛊惑。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根本在于繁荣社会文化,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软实力,强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根基。

红色精神教育对西方意识形态侵蚀渗透进行了有效回应,有助于疏导非主流意识形态。红色精神以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和思想力量证明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只要我们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和毅力,一如既往地传承、弘扬红色精神,让人民群众辨明是非、辨清方向,我们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侵蚀就会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牢筑主流意识形态的防线,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让大学生们认清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态势和真面目,自觉维护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

3.红色精神教育有助于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种社会思潮竞相激荡,纷呈多样的思想文化交织碰撞。高校应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大学。

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让人民群众接受、认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红色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力宣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

建设安全教育范文9

(一)公安院校教育特性要求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公安院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不同普通的国民教育。一方面公安院校教育的对象是警察。纵观世界各国警察教育模式,其教育管理体制都是相对独立的,实行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公安机关拥有对公安院校的独立领导权;教师具有双重的身份(既是警察又是教师);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院校与公安实战部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实行全员的和终身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公安院校教育的内容,特别是专业内容与普通国民教育区别较大,保密性强,许多信息不能与互联网共享。因此,建设具有公安教育特色公安教育网(互联网与专网),实现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就成为了公安院校教育长远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公安队伍整体素质提高需要分享最优秀的公安教育资源将全国公安院校的优秀专业和学科进行了有机集成。把全国最优秀的教育资源集中在一起,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充分共享,使民警培训教育最优化,从而促进民警队伍素质在全国范围内的整体提高。避免了公安院校教育各自为战,重复、低层次、粗放的教育。为国家节约教育成本。

(三)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公安教师和教官水平提高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对促进公安院校教师和从事公安教育的教官队伍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公安教育网络化实现了公安院校教育与公安实战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使公安教育更具有现实性、针对性,促使公安院校教师提高实战能力。另一方面,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对教师和教官都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客观地促进了他们对公安教育的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双网成果: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经验借鉴

(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使网络伸延到各个角落,对传统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院校教育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在内外环境方面,院校教育变成了全球网络中的一个结点;在教育教学功能方面,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并形成了一个由普通高校与其他教育机构、政府部门、各行各业、家庭、企业以及整个社会紧密联系起来的全国性的远程开放性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与教学管理的新体系。这就为建立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实现公安教育信息共享提供了可能性。另外,从公安机关来说,公安部建立了中国警察网,各地公安机关也都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共享平台,这也为建立中国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借鉴。

(二)“金盾工程”为公安教育信息资源专网建设提供了保障为落实“科教强警”战略决策,1998年公安部提出在全国实施公安工作信息化工程建设计划,即“金盾工程”,1999年正式启动。“金盾工程”建设,全国公安机关实现了“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信息应用种类比较齐全,部分公安业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信息化工程流”的目标。公安信息化初步呈现“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的整体格局。目前,公安信息网已覆盖32个省厅、478个市局、3361个分县局和平力7万多个基层所队。“金盾工程”建设为公安教育信息资源专网建设,实现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保障。

(三)公安校园网建设为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各公安院校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及院校发展的需要,在校园网建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特别是在互联网络方面,不但加入部级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而且自发建立区域性的信息资源共事体系。如:各种图书馆联盟的建立等。有些院校还在公安网中专门建设了自己的网站,供本地区公安民警共享。这都为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对策建议: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保障

(一)双网建设,理念领先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首要问题是建立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我们可以仿照公安部的模式实行双网并进,在互联网和公安网上分别建立公安教育资源网,以实现公安教育信息不同方位的共享。它应是涵盖全国公安教育系统,具有全国联网的信息系统接网功能。实现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在理念上应明确:一是要考虑公安院校师生和在职民警的需求。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是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服务的,因而无论内容还是功能上都应充分考虑公安院校师生和在职民警的需求,具有可利用性,使民警、学生、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能方便、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在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必须进行反复需求分析,即结合实际情况,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对用户提供的需求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表述。二是要体现公安院校教育和公安工作的性质。一方面必须紧密结合全国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在公安院校和全国公安机关之间用网络架起一座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通过网络让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国公安工作的动态和发展;通过网络了解全国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成就;另一方面充分重视公安教育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保证网络的安全和公安内部信息特别是违法犯罪信息不泄露。三是体现资源与信息的互联互通。现有的公安院校拥有各自的核心优秀资源,且在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上都有各自的优势,如果能够通达网络方式,使各级各类公安教育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节约资源建设成本,降低教育费用,使各教育资源形成聚合效益。

(二)分别接入,专门管理从一般意义上说信息共享是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信息系统间信息和信息产品的交流与共用。被共享的信息在被共享时。一般需要相关的环境。根据公安教育的职责和工作机制,公安教育信息数据大部分来自各公安院校、公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基层,既有服务公安工作的内部环境,还有服务社会的外部环境。因此,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必须是能够覆盖全国各公安院校和公安机关、科所队等基层部门并能服务社会的双网环境。在具体措施上:一要使互联网和公安网分别接入,搭接无限的学习资源,实施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三级管理。要把全国各公安院校所建的网络信息资源,按照不同内容和要求分别都搭接到互联网和公安专网上,建设互联网的公安教育资源网和公安专网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在学校教育和公安部门之间用专网架起了一座理论联系群众的桥梁。公安专网与校园网衔接后即可形成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的两级管理模式:一级中心,即公安部教育信息资源中心。二级中心,即公安院校教育信息资源中心。二是完善校园网建设,实现院校教育数字化。校园网是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主干,是基于公安院校内部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其核心功能是提供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教学资源的共享;教育知识教育技术的共享;管理信息的共享以及加强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

(三)设立规则,改革体制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应按照业务关联的原则来构建统一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协同,使各类信息资源能够统筹管理、关联应用,解决相互制掣封闭的突出问题。按照公安部“金盾工程总体方案设计”的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开发平台,通过多个系统的整合和联通,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信息共享,最终实现公安大教育格局。在平台建设上:一要制定标准。这是实现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如果不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没有共同遵守的准则,各地建立的教育资料不统一,所使用的管理系统不统一,工作环境不统一,相互间不能交流,就不能实现教育信息的共享。因此,制定并执行统一的标准,在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中大力推行标准化,是实现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工作。二要改革体制。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是一个全局性的建设任务,它的实施将深入地影响到公安机关各类用户、各个管理机构和部门。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部门能够超越各职能管理部门的权威,对学校信息化有决策能力,起到协调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的作用。从实际工作出发,应当建立一个能够协调各个部门,负责全局信息化建设、信息管理以及具备技术研发支持服务能力的应用服务提供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