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礼仪的概论集锦9篇

时间:2023-10-02 09:07:46

礼仪的概论

礼仪的概论范文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繁荣,以服务礼仪为代表的专门礼仪研究蓬勃兴起,公民礼仪学研究作为礼仪学学科研究的基础,其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同时中国在国际社会开放进取的形象和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的不断提升也在呼唤与大国形象相称的当代公民礼仪学研究。专门礼仪研究的蓬勃兴起和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的不断提升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公民礼仪确立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公民礼仪的概念和特点

在当代汉语语境下,“礼仪”往往指代“礼仪行为”而不涉及典章制度等传统内涵,确切地说,当代行业礼仪学的研究还都只止于礼仪行为的研究层面,应该称为行业礼仪行为学,如服务礼仪行为学、外交礼仪行为学等等。沿袭这一语境习惯,礼仪的概念可表述为: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是随着人类社交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约定俗成的社交规范。礼仪行为的本质是社交规范,礼仪思想的核心是尊重。

(一)公民礼仪的界定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的概念更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话语中,与当代“人民”的概念相比较,“公民”更多地关照了社会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从语词上讲,公民礼仪即公民必须遵从的礼仪规范,其研究与行业礼仪、涉外礼仪、传统民俗礼仪等有着密切的关联:

公民礼仪与行业礼仪。行业礼仪是行业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行的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如餐饮服务礼仪、军队礼仪、银行商务礼仪等等。在礼仪学学科体系中,公民礼仪是基础礼仪学研究的主体,是行业礼仪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与行业礼仪相比公民礼仪具有全体性和随时性,即:公民礼仪是全体公民都必须遵行的,而行业礼仪只约束本行业的从业人员;公民礼仪的要求是随时的,不分工作与否,而行业礼仪只约束本行业从业人员工作时段的行为。

公民礼仪与涉外礼仪。涉外礼仪是国际交往中遵行的礼仪惯例,就其本质和行为个体而言是国际公民礼仪;而公民礼仪则是本国内部的礼仪惯例。显然,国际礼仪惯例(涉外礼仪)与国内礼仪惯例(公民礼仪)在确立的过程上无本质差异,但在适用范围上则有大小之别。可以预言,随着国际交往的加深和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礼仪必将弥合国界内外的差异,最终走向全球一体化。

当代公民礼仪与传统民俗礼仪。传统民俗礼仪是当代公民礼仪最重要的渊源,礼仪约定俗成的特性决定了任何礼仪形式都不可能是纯粹人为地凭空杜撰,都只能是在传统形式基础上的改造和重建。建构全民性的当代公民礼仪更是一刻也离不开传统民俗礼仪所提供的丰富文化营养。

结合以上分析,公民礼仪的概念表述为:

公民礼仪又称基础礼仪,是在约定俗成的前提下,经国家意志提炼、规定和教化逐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行的基本礼仪规范,是社会公共道德最重要的外显行为系统。

(二)公民礼仪的特点

1、约定俗成性。民间礼仪具有毫无争议的约定俗成性,公民礼仪体系的建构是以约定俗成的民间礼仪为基础的,尽管期间有国家意志的介入,但在建构过程中国家意志的作用是甄别、提炼前提下的规定和教化,而不是无中生有、闭门造车,换句话讲,公民礼仪是国家意志甄别和提炼出的民间礼仪,究其根本是约定俗成的。

2、德礼一体性。任何时代的任何礼仪都有其特有的道德内涵,礼仪行为与其道德内涵互为表里,德礼一体。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以儒家核心价值观为道德内涵,而中国当代公民礼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道德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的外显行为系统。

3、差异共融性。当代公民礼仪的建构受国家意志和民族文化习俗的影响,有着较大的国别差异性和民族差异性;在当今国际交往频繁、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公民礼仪必将在差异的碰撞中走向共融和大同。

4、审美向善性。作为全体公民遵行的社会行为符号系统,公民礼仪行为的规定具有审美和向善的倾向性要求,如“坐立行”的规定中对腰部挺直的要求既符合人类行为审美的规律又关照了有益身体健康这一善的诉求。

二、中国当代公民礼仪确立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行业礼仪研究的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日趋繁荣,以窗口服务行业领军、以金正昆《礼仪金说》等为代表的行业礼仪研究应运而生。行业礼仪研究的触角广泛地触及到了服务、商务、家庭、旅游、社交、外事、教育、军队、司法等诸多领域,其中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乏可圈可点的精辟观点。三十年行业礼仪研究的成果可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其一,探索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诸多模式,为公民礼仪的确立奠定了丰厚的标本基础。其二,廓清了当代礼仪行为的基本范畴。其三,端正了社会心理对礼仪的认识,提升了今后公民礼仪规范推广的民意认可度。

(二)西方礼仪登陆和中国传统礼仪回归。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境外资本、先进技术一道,好莱坞大片、麦当劳快餐、情人节等等当代西方人文元素也逐渐进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与世界接轨、融入世界大家庭等社会集体心理的影响下,作为西方生活方式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礼仪制度被广泛的介绍、引进和接受,吃西餐、穿西装、行洋礼、过洋节一时成为人们效仿和追逐的时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文化元素在中国本土文化体内的“排异反应”渐次显现,加之工业化带来的诸多问题促使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倡导“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儒家礼乐文明核心内容的礼仪制度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祭孔大典”、诵读儒学经典、倡导孝道文化等多种形式悄然回归。无论是西方礼仪的影响和渗透,还是中国传统礼仪的回归都为当代公民礼仪的确立开拓了广阔的文化视野。

(三)中国经济政治军事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作为大国的形象日渐清晰。特别是近十年来,以“2008北京奥运会”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等为代表的大型国际会议和体育竞技比赛的成功举办更是成为中国展现新风貌新形象的亮丽名片。同时,与国家硬实力高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滞后。2006年4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余晓辉为“奥运礼仪工程”编著的《2008公民礼仪手册》,作为应对具体活动的急就之章虽然解了一时燃眉,但反映出的却是中国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本不该有的贫乏和缺失,其深层的话语已十分嘹亮,即:中国公民礼仪已到了不得不全方位建构的时刻。显然,提升综合国力、改新国际形象的国家诉求已成为确立当代公民礼仪的强力推手。

(四)《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颁行。

礼仪的概论范文2

关键词:创新;形体礼仪;教学;课程

1引言

当代世界是一个看重人际交流的世界,礼节是人际交流基本保障。一个人的礼仪素质修养可以说明他的文明水平高低和文化程度高低,无论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各个职位的职员都要具备这种基本的礼节规范,所以形体礼仪课程教授在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任何人都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在高职高专院校 “以工作为指导方向”、“以世界需求设专业,以职位核心能力设课程”的课程教授变革方向的推动下,需要以工作为指导方向进行形体礼仪课程变革与创新,依据学生所学课程和将来可能从事行业的性质与要求,传授其将来可能从事职业所需的特殊课程知识、专业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修养与职业工作能力,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形体礼仪课的概念

形体礼仪课程作为一门新兴课程,目前也没有确切的定义,一般教材使用的是形体培训和礼仪培训的相关概念。而关于“形体礼仪课”的概念,廖恒在其文章中有相关概念:形体礼仪课包括美体、美身、健身,把形体培训的基础姿势、基础步伐、基础身体素质训练与礼仪的基础仪态、仪表培训融合在一起,以“美”为本质特点,展现男性强壮的绅士风度、女子温柔高雅的气质。依据这个和许多年的实验和对形体美的理解,作如下规定:形体礼仪课是一种由基础的形体培训和礼节知识教授,使其形象提高,气质提升、举止优雅,将内在美与外在美进行统一的形态与礼节相匹配的课程。它首先以专业的形态培训,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其次以生活化的礼节常识,提升学生素养;通过体态与礼仪的融合,使形态培训变得生活化,加强礼貌礼仪的感染力。

3 高职院校形体礼仪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一般高职院校将形态课程划入体育课程中,许多旅游类课程都依据实施性教学规划开设了形态课程,但仅仅作为一门选修课来考察,开设时间为一学期,在课程设计上基本上找不到完善的、规范的、可供引用的完整课程体系;在教材选用、教学大纲设计、讲解与实操课时安排、教学地点的要求、教学评估体系等方面都是依据本校的自身情况而定,其教学质量较难进行统一评估。

况且,高职高专院校形态培训课程方面的设计还是不够看重的,其实对于中专生来说的形态培训课的训练不仅仅是为了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是要通过训练成就自己在健康前提下的自然形态美,并且可以与职业的本身的言谈进行观察,然后在观察之后依据一定的准则对自己的言论与举止做出评判,最后对此产生赞同的或不赞同的个人观点。但是,因为旧的“学而优则官”“盼子成龙、盼女成凤”思想的影响,而且现代人追名逐利,念书和考试在我国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在细微层面就导致了以考试和分数为核心的家庭氛围。

4 高职院校形体礼仪课程教学创新

4.1 根据未来岗位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肢体锻炼能够塑造人体的形态,改变学生的形态与体态,使其拥有形态美、动作美、气质美,是学生外塑未来职业形象的重要方法。当代礼仪培训从培养高尚品质和陶冶情操开始,教会学生学会什么是体态美、形态美、言谈美、举止美,这些是学生锻炼内在良好品质的不竭动力。经过对学生进行形体训练与当今礼仪相融合的教学,在塑造学生美好形态的同时,还要尤其注意行为美的训练,教会学生依照现代基本礼节规范要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礼仪素养和礼仪概念等方面进行训练和改造,要求学生的动作,坐、站、行走要优美,要自尊自信,要尊重他人,行事礼貌,提高学生的职业礼貌与素养,并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艺术影响将各种舞蹈、体操以及健美操等多个复杂动作进行组合,着重培养个体表现力,用手势语言体现个人魅力,所做动作更显优美气质和涵养。使学生在就业的实际压力和就业需求中增强自信心和综合实力。

4.2 注重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4.2.1适应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

当前社会,科技、信息技术、信息行业发展迅速,竞争万分激励,同学们踏入社会就要和形形的人打交道,无法避免地有竞争的存在。一个同学只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而没有竞争意识,不会展现自己、表现自我将会很难在如今这竞争型的社会生存,更无法获得成功。提升同学们的战斗能力,会对同学们的就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实际中可以多多实行比赛式教学法,为同学们提供竞争的可能让同学们在学习中分出胜负与成败,这些比赛的过程会提升同学们对竞争的理解。使竞争的概念得到升华;尽量让同学们自由参加小队、班级、院系之间的各种比赛活动,进一步使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得到加强,并在课堂上上营造一种积极公平的竞争氛围,让同学们在剧烈的竞争氛围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使竞争的概念进入到同学们的生活学习中去,使同学们可以积极对待日常生活中遭遇的问题与挫折,打起精神,解决困难,成为生活的主导者,进而养成积极竞争的习惯,为毕业生们的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4.2.2 依据人文环境的特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与人交往能力指的是在一个集体、组织内的与他人友好共处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是同学们进行管理类工作与人力资源工作进步的关键。在教学中要采取全新的方式和手法摈弃传统的教育模式,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班级活动、比赛、辩论会等,增强同学们与老师和社会以及其他同学交流的强度,使同学们的情感接近社会,并适当地引领学生在比赛中解决好自己和组织其他同学以及老师之间的关系,试着与不同品行的同学接触,尊重老师、爱护同学、为人谦虚、办事公平,万事以集体利益为先,顾全大局,虚心学习、学人之长,弥补自己不足。这样同学们在与人交往中就能够形成群体为主的意识,友善谦虚的态度,热情爽朗的性格,不自私的思想、做事公平的风格,诚实守信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硇纬裳生的顽强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训练学生的与人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毕业生日后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作好准备工作。

4.2.3 拓宽未来职业渠道,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为了贯彻实施《教育部有关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有关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目标,院校管理与服务相关专业体态礼仪课程教学应改进考核与评估办法,建立健全有助于鼓励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测评体系,采取结果性评估与过程性评估相融合的方法。让同学们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进行测试,让每位同学都能经过自己的付出,轻松地完成测试,主要是学习过程、认真的态度、提高程度和参与的频率,从学生的工作技能、学习态度、与人沟通等方面对同学们进行全面评估。

5 结束语

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主要目标,建立有助于学生工作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体系,依照学生未来工作发展的需要,努力进行以“能力本位”为中心的教育改进与创新,展开工作有用性形体礼仪教学,把形态礼仪与学生日后从事的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择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为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存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王冰.长春大学学报. 2007(04).

[2]形体课教学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中的地位和导向[J]. 陈霞.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7(04).

[3]刍议在高职体育中培养学生的劳动就业能力[J]. 陈弘,陈碧华.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02).

[4]论现代礼仪与形体训练对高职生的影响[J]. 李妮娜.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1).

礼仪的概论范文3

关键词:艺术思维;商务礼仪;实践教学

艺术思维就是指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广泛存在于建筑、绘画、音乐、戏剧、文学等领域中,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思维形式,这种思维方式更好得把抽象和形象辩证的统一到一起,同时也能更加直观的表达微观世界的概念。商务礼仪课程是高职教育中的必须课程,同时也是一门通识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得体的言谈举止、得体的待人接物行为掌握好商务礼仪的知识和技能,是高职毕业生走向社会后获得自尊和自信、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手段。因此,《商务礼仪》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不容忽视。商务礼仪教学过程中艺术思维的形态和运作方式,更有利于丰富精神的思维形式、强化行为表达艺术、思维运作能力,使之形成综合的运用能力的艺术思维,能够用多角度去处理和分析问题。当今的高职教育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高智商和高情商是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双高的应用型人才,使其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一、艺术思维模式在商务礼仪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1、艺术思维的内涵

艺术思维是指依据艺术创作方法和规律,围绕对美的形象的创造和表达这一终极目标所展开的思维活动,是思维在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的所有的形态和所有的运作方式。它从人的主体性出发,借助各种艺术形式,去反映、表达人自身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感受与认识。艺术思维不仅包含了形象思维,还包含抽象的逻辑思维方式、灵感的思维和情感的思维方式等。任何一部作品的设计都离不开各种表达方式彼此之间的渗透和影响,不同的艺术存形式都是为了一种思想情感的传达,这种情感的流露最终要达到审美的统一。

2、艺术思维的特征

艺术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由于这三种思维方式是介于对概念、认识、逻辑、推理、综合分析、感性形象、情感、联想等系列活动中渗透形成。这就意味在表达作品上首先要源于真实题材,来自于现实生活或真实情景,其次还要在表达上具备整体把握性、直观传达性、审美感和诱发创造性等特征,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价值实现活动,使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3、艺术思维模式下的商务礼仪教学可行性分析

商务礼仪是高等职业学院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礼仪的基本概念、个人礼仪、商务交际礼仪及商业实务礼仪等。学生通过所学理论知识,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强化训练使学生的仪表仪态、言谈举止、商业服务更加规范,并养成一定的习惯,在以后的生活、社会交往和工作中能熟练运用。就内容而言商务礼仪课程的内容就涉及到人对世界的感知,这些表达都是需要要靠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由此形成了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这五种感觉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礼仪的外在表现即使一个人的情商的表现,是从外在的形象中看到内在精神。由于教学过程会贯穿着各种感觉的培养,并协调综合能力的运用,外在的形象就是通过五种感觉后所呈现出的静动两方面的表现,所以就可以从艺术思维去思考情感表达。在艺术形式上,艺术思维的应用根据各种艺术形式塑造形象的媒介手段和方式不同,分别可以从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等途径展现。试想,把这些各种艺术形式和手段植入到商务礼仪教学活动中来,使得商务礼仪的内容和核心r值发到更加得清晰化、直观化,并且具备审美情趣,产生共鸣和联想。

二、艺术思维模式下的教学设计与应用

1、艺术思维渗透教学内容

商务礼仪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原理、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商业活动礼仪、涉外礼仪等,保持原有的教学理论传授在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这些内容提炼出可以用艺术手段和形式表达的部分。例如:社交礼仪中的接待部分,就可以用戏剧的形象呈现出来,让同学通过舞台表演领悟到更好的技能核心要素。通过提炼-分析-人物塑造-表演等环节,凝练接待部分中的各种场合、情景,面对的各种类型的人,通过一个设想-模拟-提炼得过程,让教学内容鲜活起来,脱离照本宣科的传统模式,使内容更加立体化、直观化,使理论与实践内容用审美的角度重新设计安排。

2、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手段的应用和设计要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课程教学手段依然要保持传统的口头语言、文字、PPT、事物展示等途径,还要加入视听系统、BBS、聊天室等。把美术视觉室、舞台、剧场等场所引进到课程教学中来,让学生在一个申美艺术场所中去,意识中感受美,在行动中在表现美。

3、教学方法嵌入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上依然要结合传统的教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这些途径最终要要考虑培养目标--培养技术加应用型人才,就必须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那么艺术思维模式就是这这些教学方法的使用过程中植入音乐、美术、戏剧、雕塑、文学的表现形式。例如,在形象设计环节,通过对服饰礼仪TPO的原则的传授中,加入舞台的表演,学生需要通过探索、研究、思考、讨论和总结,对服饰礼仪的学习、舞台T台秀的演练等技能的掌握,最终可以很清晰、直观得获得知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象和本质两方面同时加工揉和,会呈现出感性与理性的内容变化,同时还能有效表达学生个性审美的价值取向。

三、结语

以上提出用艺术思维渗透到商务礼仪教学环节中去,丰富了商务礼仪教学教法,使课堂教学生动鲜活起来,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提高了主动性,同时也充分的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不再单纯的进行理论教学,巧妙又艺术得把商务礼仪课上的理论与实践修养结合起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商务礼仪课程教学还在不断的探索中,还将尝试着多种手段和理念,让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礼仪的概论范文4

0 引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知书识礼、待人以礼已成为商务人员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和重要技能,是商务人员参与社会竞争并最终赢得成功的无形资产,也是商务人员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

1 商务礼仪实践教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在教材方面,目前市面上有关商务礼仪的教材非常丰富,在网络课程和非教材读物方面,部分视频资料和热门图书对商务礼仪知识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在学术课题研究方面,我国学者、教师对商务礼仪实训课程设计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成果不多,更多是呼吁高职重视开办商务礼仪实训课程,并对实训的场地安排上加大支持力度等。

2 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化设计思路

2.1 设计目标

通过课程设计开发,完善商务礼仪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条件、考核四个模块,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正确采用教学方法,合理配置的教学条件,有效开展教学考核,建立一套标准化、系统化、知识点足、实践性强的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能力,逐渐养成素质。

2.2 主要模块

一是教学内容模块。全面研究涉及商务礼仪基本概念、商务人员基本礼仪、商务交往礼仪、商务活动礼仪、宗教礼仪及商务礼俗等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格言、警句、佳话、故事等,梳理教学安排的逻辑思路,突出知识点的完整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的连贯性。

二是教学方法模块。认真分析示范教学、反例教学、行为训练、情景模拟、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的特点,特别是其适用性。对于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分别安排2至3种较为适合的教学方法,并辅佐之以案例,突出实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度,发挥教学方法的最好效果。

三是教学条件模块。根据实践教学内容如会议场景、餐桌场景、签约仪式场景、剪彩仪式场景等,对教学场地的安排、教学道具的准备、学生自我准备等进行规范化的设计,使实践教学条件与实训任务相配套,与教学内容和方法相适应,突出实践教学条件要求的针对性与合理性。

四是教学考核模块。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考核点融入实践技能考核,既突出对学生掌握必备商务礼仪知识情况的考核,又突出对商务礼仪进行实践运用情况的考核。

2.3 实现步骤

综合各种教材及相关研究资料,我们认为可以按照三个步骤实现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化设计:

一是知识点提炼。通过概念阐述,以及格言、警句、佳话、故事等载体,多角度地展示商务礼仪知识点,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

二是任务设计。总结实践教学案例及典型的商务礼仪实训任务,贴近企业商务活动实际,比较好地落实工学融合教育理念。

三是体系构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体现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方法的实践性、教学条件的专业性、教学考核的有效性,并开展实际的教学应用。

3 商务礼仪教学体系的系统化设计

3.1 模块设计

我们围绕设计目标,按照上述现步骤,对各主要模块进行设计:

一是教学内容模块设计,设教学内容为集合N,教学内容由若干知识点Z组成,则有如下集合:

N=Z1,Z2,…,Za(a为自然数) (1)

二是教学方法模块设计,设教学方法为集合F,教学方法由若干实训任务R组成,则有如下集合:

F=R1,R2,…,Rb(b为自然数) (2)

三是教学条件模块设计,设教学条件为集合T,教学条件由教学场景C、教学道具D和教学脚本J组成,则有如下集合:

T=C1,C2,…,Cc,D1,D2,…,Dc,J1,J2,…,Je(c、d、e为自然数)(3)

在具体实践中,所有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都要生成教学记录,设教学记录为集合X,由若干记录L组成,则有如下集合:

X=L1,L2,…,Lf(F为自然数) (4)

四是教学考核模块设计,设教学考核为集合K,教学考核由平时考核P和期末考核Q组成,则有如下集合:

K=P1,P2,…,Pg,Q1,Q2,…,Qh(g、h为自然数)(5)

3.2 系统集成

按照知识点提炼、任务设计、体系构建的顺序,我们对上述四个模块进行集成,即可获得系统化的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我们将教学内容提炼为一组知识点的集合,如式(1)所示;

其次,我们将教学方法融入实训任务,设计出若干实训任务,每个实训任务均由教学内容集合中的若干知识点组成,则有:R=f(N) (6)

再次,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实训任务虚设相应的教学条件,教学条件如公式(3)所示;

最后,我们按照课程建设目标设置考核导向,对虚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条件进行反向设计,将实践教学体系可操作化,则有:

K=P+Q (7)

P=g(Z,R,T)=g(Z,R,C,D,J,L)(8)

Q=h(Z,R) (9)

公式(7)代表教学考核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组成。公式(8)代表平时考核成绩由课堂实训任务表现和完成情况决定,以教学任务为平台,以教学内容为主体,以教学条件为支撑。公式(9)代表期末考核成绩由实训任务型试题成绩和知识点型试题成绩决定。

3.3 系统化设计

在整理大量文献和开展访谈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条件、考核四个模块的设计,我们初步搭建了一套标准化、系统化的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体系,如下所示:

N=Z1概述,Z2仪容仪表,Z3商务通联,Z4商务交往,Z5商务宴请,Z6商务谈判与仪式

Z1=礼仪的产生、发展、功能与特征,运用商务礼仪的意义

Z2=仪表礼仪、仪容礼仪、服饰礼仪

Z3=商务电话礼仪、手机礼仪、书信礼仪、商务传真礼仪、电子邮件礼仪

Z4=介绍礼仪、称呼礼仪、握手礼仪、致意礼仪、名片礼仪

Z5=宴请的形式、宴请者的礼仪、赴宴者的礼仪

Z6=商务谈判礼仪、签约礼仪、商务庆典礼仪

F=R1商务接待,R2商务宴请,R3商务谈判,R4签约仪式

R=f(Z1,Z2,Z3,Z4),R=f(Z1,Z2,Z5),R=f(Z1,Z2,Z6),R=f(Z1,Z2,Z6)

P=g(Z知识点学习表现,R实训任务表现,C教学场景,D教学道具,J教学脚本,X教学记录)

Q=h(Z判断选择题,R作图简答案例题)

K=P平时考核+Q期末考核

礼仪的概论范文5

关键词:素质;礼仪;行为;养成;青少年;家长

一、引入

1.礼仪礼貌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人的素质,辞书的释文一般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也即人的最初的、基本的,先天的特点,并为今后的教育、成长提供基础和前提。《新世纪共青团干部素质导论》),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心热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人们一般所说的“人的素质”应是先天遗传的秉赋与后天环境影响、教育作用的结合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因此,素质、素质教育的概念是科学的,可以成立。过去虽然没有“素质教育”这个概念,但由于客观事物的发展,社会实践的需要,概念也必然要变化、发展,或者是对已有的概念赋予新的内涵,如“素质”。或者提出新的概念,如“素质教育”。《新世纪共青团干部素质导论》),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教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素质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美育不仅在于增长学生的人文知识,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人文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2.礼仪礼貌教育的重要意义

礼仪礼貌教育是美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饮誉世界。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更要弘扬“礼仪之邦”的道德风范,是其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礼仪礼貌是指一定场合或社交活动中,表达一定理解的仪式或方式。它是一定历史的精神产物,是传统文化积淀而成的成果,是人类社会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的反映。现代礼仪礼貌是人们相互交往的规则,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礼仪礼貌教育,提高社会成员的文明素质,对于建设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礼仪礼貌教育,是指传播礼仪准则、内容、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人的文明素质和优化个人形象为目的的实际行动。因此,加强学生礼仪礼貌教育,提高他们礼仪礼貌修养和文明素质,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准,培养和造就成千上万的讲文明、懂礼仪、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提高素质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对素质的解释最完整、最全面,它不仅包括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包括人的阶级觉悟、阶级意识。斯大林说过,任何统治阶级都不能没有自己的人才,所以,“我们需要的是能够了解我国工人阶级的政策,能够领会这个决策并决心老老实实地实现这个政策的那种指挥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这就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素质观同只谈体力和智力发展的其他人才观、素质观严格区分开来。

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指出实现发展人的素质的手段是教育,而教育应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同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同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德、智、体三个方面。他在1957年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这一概念,精辟地概括了对当代中国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我们研究素质问题的重要依据。

二、尊敬父母是青少年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重要的良好行为习惯

中国是礼仪之邦,不仅有深刻的礼仪思想,而且有传统的礼仪教育。在中国古代,人们一向重视对青少年进行讲文明、讲礼貌的教育,重视对他们进行礼仪方面的教育。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青少年在尊敬父母的行为习惯上有不尽人意的变化,根据我国权威的青少年刊物《少男少女》杂志的一项调查发现:有36.6%的中学生2至3天才和父母聊一次天,10%的中学生一个多星期才和父母聊一次天;80.1%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每天与父母沟通的时间少于1个小时。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青少年与父母的沟通不足,从而导致各种的问题,甚至社会问题,以下将就此等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其影响展开研究和讨论。

1.我国青少年尊敬父母行为习惯的现状

我国自古以来便有了对青少年进行礼仪教育的启蒙读书教材,比如《三字经》和《增广贤文》等。《三字经》一开始便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为人子,方少时,育师友,习礼仪。”也列举了讲究礼貌的具体事例:“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这些都是行孝行礼的典范,至今也作为生活准则影响着中华民族。但当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的中学生往往懂得这些道理也不能把之贯彻,他们和家长之间对许多事物的认识有偏差,因而产生矛盾;当对父母的某些做法和管教有不同意见时,未能平心静气地与父母交换意见;任性、耍脾气、顶撞,甚至出走,这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还把事情弄得更糟,最后,受到伤害的不仅是学生本人,还包括了父母、同学和朋友,更有甚者导致了青少年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2.青少年尊敬父母意识薄弱及未能养成行为习惯的原因

在思想观念上,年轻人比开放,喜欢追求新事物,易于接纳新观念,有较大的创造性倾向,但稳定性较差,易变且多变,而上代人则较为保守,讲求实际,不喜欢追求时髦,倾向于保持传统习惯;在行为方式上,年轻人会突破传统习惯,讲究与时代接轨,灵活性强,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敢于尝试,勇于冒险,往往冲动而急躁,而上代人做事则谨慎、沉稳,讲求踏实,注重质量,不愿冒险,不喜欢做没有把握的事。由于这些差异的作用,亲子之间的心理距离以至“代沟”就无法避免地形成了。

在家庭亲子关系中,还有一种“两期相遇”现象。两期,指青春期和更年期。“两期相撞”就是指孩子到达青春期的时间和父母到达更年期的时间接近。青春期和更年期都是人的心理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不稳定期,心理波动大,人容易急躁。“两期相遇”加剧了家庭中两代人的心理和行为冲突。

3.青少年未能养成尊敬父母良好行为习惯的影响

对青少年来说,和父母之间容易在心理上产生矛盾,还有一个特殊原因,这就是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青少年随着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发展,感到自己一天天向成年人靠近,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这时,他们总是希望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大人”的地位,希望父母像尊重成人那样尊重自己的意见和对生活各个方面的看法。但是,在父母的眼里,他们总还是个孩子。对于过多的管教,有时引起晴好年的反感。他们会觉得父母愈来愈“嗦”,父母则觉得他们越来越“不听话”。

青少年若没有多听听父母的劝告,很多时候会发现自己草率的确定只是一种年轻的冲动,往往缺乏周全的考虑,事后再想“早知这样就该听爸爸妈妈的了”也没用了。父母毕竟有丰富的处事经验,他们看待问题更全面、更客观。

三、增强青少年尊敬父母意识及养成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建议和做法

以上分析过青少年必须养成尊敬父母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意义,尊敬父母虽然是一个看上去“天经地义”、“为人子女必须做到”的概念,但正因为这样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所以才有提出、弘扬并大力鼓励青少年落实做好的一项思想道德文明建设,是素质教育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是笔者写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探讨的用心之处。对于如何增强青少年尊敬父母意识,以及养成其良好行为习惯,下面主要份学校班级管理和家庭教育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做法。

1.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直观深远的影响。

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要注意提高教师的文明礼仪素养。教师在学生中是模范者,教师的言行、教育方式,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动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师直接面对学生,一言一行将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要组织教师开展学习,特别是引导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总结,结合专业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教师可以通过班会课、家长会、交流会的手段渗透此类的道德教育。以下是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感恩教育的一种做法。在喜迎祖国建国六十周年班会课中,我用了很独特的手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这次班会课中我没有向学生讲述任何祖国建国历程中的风风雨雨,也没有展示六十年来的成就,我觉得这些是有目共睹的事情,这些从历史书上可以看到的以让年轻的新一代得到了信息,但他们始终没有亲身经历所以不会有太深刻的理解,所以我觉得只有通过学生身边亲近的人---教师,我自己的感情去感染他们。所以在那节班会课上,随着优美的背景音乐,我向全班同学宣读了一封特别的信,在信中我把祖国深情地比作亲人,字字句句流露着真情实感,记述着我在成长中一直以祖国为荣、以报效祖国为目标的奋斗历程,并在信中承诺将以更努力的工作态度、更优秀的成绩表达对祖国的爱意,读信的我在动情之处声泪俱下,班上的同学也被感动了,跟着这位平时庄重严厉的班主任流泪,他们或多或少地被震撼了,原来在这个年代,还有这样的年轻人,情深意切地爱着祖国,为祖国不懈努力,学生们都会以爱祖国为动力、为目标努力学习,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的国家栋梁。当然,爱国感恩教育不能停留在班会课的形式,在平时我都会以对学生讲述自己是如何对待父母的,给他们说一些真实的身边的例子,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2.学校班级管理等教育手段渗透

学校也可以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大范围地宣传,进行有效的教育。加强学生的尊敬父母意识等文明礼仪教育,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通过内化,形素质。现在,文明礼仪教育大多停留在知识层面。当然,学生接受一定的人文知识是必要的,但人文知识不等于人文精神。从人文知识到人文精神之间的中介是实践,是“行”。因此,学校和班级应大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比如组织“父亲节,尽孝心活动”,“母亲节到了,我为妈妈做件事”等亲子活动,相信收效会比课堂和书本上更好。组织实践并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内化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帮助学生内化,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我们学校曾经举行过一次“感恩”主题的亲子互动班会课,在主讲老师精心设计的环节引导下,亲自双方通过各种活动和交流有了更深的了解,共同领悟到爱的真谛和亲恩的可贵。我认为这些双方参与的、具体生动的活动是最有收效的提高学生尊敬父母的素质及培养其良好行为的途径,也为家庭和谐、子女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引导。

3.家庭适当管教和亲子沟通的重要作用

父母对子女的管教直接影响子女性格的形成,管教方式态度若过分宠爱或放任自流或过严,均可产生不良后果。尤其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更为重要。家长必须中观念上重视家庭教育,并且注意方法。父母对子女要求过高,会形成孩子心理上的压力,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家长应争取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睦的环境。青少年时期是渴望独立的时候,过多的保护会使孩子内心烦躁不安,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会日趋严重。 父母的价值观和孩子的价值观是不同的,父母认为对的事情或许正是孩子不屑一顾的,因此千万别执著地按自己的标准要求子女。

父母应该多找孩子谈谈心。交谈时可以使双方互相沟通的,只有沟通才能相互理解。但是,交谈必须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父母可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谈,不能用封建家长式的态度,居高临下地训斥孩子,那样只能是彼此间的距离感增强。

请家长不要抱太高的希望、不要指望代沟能彻底填平,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况且,代沟也有着积极的一面,它是社会前进的一种形式。当然,如果能通过家长的努力,使两代人和睦相处,使孩子健康成长,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四、结语

增强青少年尊敬父母意识及养成其良好行为习惯,绝对不是一时半刻可以完成的事情,作为素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家庭和青少年本人要共同努力。父母和孩子都要相信“代沟”虽然是一种难免的矛盾,但绝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子女与父母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所以其“跨度”是可以调节的,而且缩小它是完全可能的。而作为子女应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教育,哪怕是“嗦”、“唠叨”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因此,青少年应该有独立意识,但也应该尊重父母的意见;当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应主动与父母商量,取得父母的帮助,经常与父母交流情感,这是提高与父母交往水平的关键。而学校和班级充当了教育并组织实践的重要角色,必须把增强青少年尊敬父母意识及养成其良好行为习惯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贯彻并落实,培养具有高水平人文素质的德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教育局.漫说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M].广东

[2]谭树芬.2001.大学生文明礼仪[M]. 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

[3]钟山 廖碧珠.2003.青年学生健康教育[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礼仪的概论范文6

每个人每天都要与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若都按照自己的喜好各行其是,人与人之间将会变得难以沟通。因此,我们需要讲究礼仪,它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也是交往过程中需要大家普遍遵守的行为秩序。

一、 什么是礼仪

孔子有云:“礼者,敬人也。”这里所提到的“礼”字是尊重的意思。也就是说,从本质上讲,“礼”所指的是一个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的基本态度。尊重是相互的,“来而不往,非礼也。”一个不尊重他人的人,同样不会得到对方的尊重。“仪”在“礼仪”中是规范的表现形式,“礼”是一种态度,那么“仪”就是在这种态度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因此,概括来讲,礼仪就是人面在人际交往中出于尊重所表现出来的规范行为。

规范的礼仪不仅象征着社会的发展,还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当今社会中,礼仪和法律并成为人类两大行为准则。而它们的区别在于,法律具有强制性,而礼仪则是一种很强的自觉性。二者都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要求,不断地被完善着。

二、 秘书礼仪

秘书礼仪作为礼仪的一个分支,更加具体化,是秘书日常交往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行为准则。那么秘书礼仪具体都包含哪些内容呢?

(一)形象礼仪

1.着装礼仪。着装礼仪意在塑造秘书的工作形象,强化秘书的内在修养。得体的着装不仅是秘书个人内在素养的外在表现,在某些时候往往还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因此每一个秘书都应该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着装礼仪常识,按照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做到得体和规范。

秘书的着装简而言之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应时应景,即与时代同步,与季节同步,与时间同步,与环境同步。作为新世纪的秘书,着装不应与时代脱节,但也不需要走在时代的前沿,与时代进步的步伐保持一致即可,简单大方的款式,精致的剪裁,细节中往往彰显出个性,令人印象深刻。保持着装的基本消暑御寒功能,切忌“脏,乱,破,露,透,紧,短,艳和异”,尊重服装的规范穿法,切忌自成一派的穿法。工作时间与非工作时间的着装要有所区别,工作时间不可着运动装等过于休闲的服饰。

2.修饰礼仪。面部妆容,发型和饰物的佩戴均归属修饰礼仪范畴。作为一名秘书,面部妆容应以淡妆为主,切忌浓妆艳抹,给对方造成过犹不及的印象。着重眼部的修饰,搭配以适合的眉型,往往会令人看起来神采奕奕。唇部要多注重保养,保持一双无脱皮的润泽双唇,无需着重颜色的修饰,一点点唇油便在细节中体现出精致。发型应以适合自己为主,以端庄为表现目的,切忌颜色花哨,造型夸张。而在饰物的佩戴上,则应以简单为主,少而精,慎重选择款式,区别男女。尤其外事秘书,国际化的工作范围会接触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其中某些人可能有其独有的信仰与禁忌,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秘书人员提前做好功课,在妆容、发型、服饰特别是饰物的佩戴上,多加留心。

3.举止礼仪。规范的举止不仅是对秘书而言,对任何人而言都是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孔子曾经说过:非礼勿动。结合秘书的工作而言,可以概括为合乎体统,合乎身份,合乎场合。举止文明礼貌,行为自然得体,步伐沉着稳健,手势动作规范。切忌小动作不断和滥用手势。尤其是在与人交往中,举止首先要尊重对方,优雅大度中展现出一个秘书的修养和风度。

(二)公务礼仪

1.汇报礼仪。作为秘书经常要上传下达,因此在汇报礼仪中首先要区分汇报对象。当与被汇报人是上下级关系时,若是作为下级向上级汇报,应遵守归口管理的原则,直接找分管负责人来汇报,不宜擅自汇报或越级汇报;若是作为上级向下级通报,则需要真实地反映情况,不可瞒报,否则将很容易失去下属的支持,也较难获得体谅。当秘书单独汇报时,最好简单明了、直抒胸臆;若是集体汇报,则需要实现集思

转贴于

广益,讨论总结,力求全面地反映问题的同时,高效地完成汇报。当然无论哪一种情况,作为秘书人员,都需要把握适当的时机,选择合适的地点,充实汇报的内容,条理清晰地进行汇报。

2.办公礼仪。秘书作为办公室一员,首先应忠于职守,严格恪守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上传下达中,规范语言,尊重对方。工作中保护环境,保持卫生,维护办公秩序的良好运行。

3.会务礼仪。秘书人员经常要面对各类会议的组织工作,因此严格的会务礼仪成了秘书必不可少的一项规范内容。首先在会议的组织上,需注意周密地制定会议规则,充分地进行会议筹备,完善地组织会议进程,和妥善的处理收尾工作。做到会前规范化,会中细节化,会后系统化。一场会议的成功与否,往往由细节决定。

4.电话礼仪。信息化时代电话成了日常工作中被频繁使用的沟通工具之一,而电话形象也成为了秘书职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接打电话的时候要耐心、细致、周道、热情,口齿清晰,音量适中,语速正常。拨打电话时要注意时间恰当,语言流畅,表达清晰,举止得当。而接电话时要注意及时,文明,做好记录以便协调、转述和汇报。

礼仪的概论范文7

摘要:本文从高校加强礼仪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题,对破冰游戏、讨论法、音乐、形象教学、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实训法这几种教学技巧方法在高校礼仪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进行论述,并探究这几种教学技巧及方法结合运用的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礼仪课程;教学技巧;教学方法;运用 ;作用及意义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始终教育我们要知礼、懂礼、守礼、用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礼仪文化更是成为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大学生作为“准社会人”,在步入职场、踏入社会之前,培养并具备符合社会要求的基本礼仪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国家教育方针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等因素的影响,许多高校都越来越重视礼仪教育,并逐渐走向规范化教学,但其中也不乏空洞的说教、重“知”轻“行”。 “在具体的德育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是在概括性的道德发展境界方面的要求多,而行为养成强调的少;空泛的大道理讲得多,而操作的技能、技巧讲得少;道德的知识传授多,而扎扎实实的行为训练得少。” ①这种灌入式的教学造成多数学生社会道德规范知识较多,但不知道应该如何把社会普遍提倡的道德规范,具体地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缺乏良好的行为和自觉的道德约束能力。因此,探究适用于高校礼仪教学的方法尤为必要。

笔者在高校担任礼仪教学工作,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工作中的探索与积累,归纳出在礼仪教学中学生乐于接受,也便于将知识点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几种教学技巧及方法。下面就来谈谈这几种教学技巧及方法的运用。

一、教学技巧

1.破冰游戏

要打破灌入式的说教,提高的学生的学习兴趣,礼仪课堂的教学氛围应该是活跃的、积极的,在课程正式开始讲授之前,引导学生们共同参与一些简单易行,锻炼反应能力、节奏感、团队合作能力等的小游戏,可以称之为“破冰游戏”。时间不宜过长,5分钟左右就可以,这样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课程一开始就乐于参与,精力集中。

2.讨论的运用

在理论知识比较多、操作技能较少的教学环节中,可适当给学生设计一些结合相关知识点的讨论。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也可以采用分组计分的形式,只要该组成员发表意见或看法,就计分,最后看哪一组的总分最高,即获胜。这样形成一个小小的竞争,也会带动课堂氛围热烈起来。

3.音乐的运用

礼仪是不露痕迹地让对方感觉到舒服,任何礼仪都应该在对方的心理上产生愉悦之感。学生学习礼仪的过程也应该是愉悦的、轻松的。将音乐引入礼仪课堂,上课之前和课间休息时放点轻音乐让学生放松;课程即将开始时,放点奔放的曲子,激活学生的脑细胞。这样的课堂学生们更喜欢。

在礼仪实训课程中,特别是在基本行为礼仪姿态训练中,通过几十分钟的实训,学生会感到疲乏。而在引入背景音乐后,在背景音乐伴奏下进行实训教学,能有效调整学生的情绪,使其减轻疲劳感,也会对训练产生兴趣。背景音乐的选择要根据实训内容不同来确定不同的音乐。如坐姿、站姿、鞠躬等实训背景音乐应选择舒缓的、轻柔的曲目;如走姿实训的背景音乐应选择节奏感明显的曲目。

4.形象教学

利用挂图、PPT图片展示、视频短片播放等多种教学方式,能很形象、直观地讲明礼仪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也能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讲礼仪姿态时,可先展示正确姿态的图片,再配以教师自身的示范教学,讲明动作要领。在讲电话礼仪时,可在网上寻找与之相关的视频素材或事先根据教学需要录制视频,以短片播放的形式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拨打、接听电话时的基本礼仪规范。

二、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礼仪教学中使用的频率很高。“案例教学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以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把真实的典型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分析问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②礼仪课程是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礼仪教学中精选来源于社会、来源于日常生活的案例,能够让学生对礼仪规范有更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使用案例教学时,首先应注重创设教学情境,通过生动丰富的语言或其他手段将精心设计的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及问题展示出来,给学生一个身临其境的情景和多向思维的空间,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其次,在案例及问题展示出来之后,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对案例进行讨论、探索。第三,应及时进行分析,讲解,释疑,梳理思维过程,归纳概括出规律性的知识。最后,做好认真细致的总结,让学生对案例的认识进一步扩展、升华,引导学生将案例的个别事件上升到普遍意义。

2.情景模拟实训法

实施情景模拟实训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礼仪知识及操作规范,在实施这一教学法时,教师应首先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生活或工作情景,并为学生设计好需要扮演的角色。角色设计是教师充分发挥组织、指导作用的重要环节,根据教学要求,精心设计每个角色的背景和将要面临的问题,以便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使学生在这种身临其境的操作与感受中,增强对礼仪知识的掌握,并能根据具体情景灵活运用。

如在讲授怎样做好介绍人时,先设计见面的场所,介绍人、被介绍人的身份或职位,介绍的背景,再让学生根据讲授过的介绍礼仪知识与实际情景联系起来,进行角色扮演。学生演练后,教师应及时点评,并再一次梳理相关知识点及正确的操作规范,使学生加深理解。

在高校礼仪教学中,教学技巧及方法的单一会导致学生在一尘不变的学习过程中兴趣降低,因此,以上所述的几种教学技巧及方法应有机结合,合理运用,这样才能形成张弛有度、教学灵活、学生乐于接受、参与度较高的教学模式,从而加深学生对礼仪知识及规范的理解和掌握,更容易规范自身言行,提高礼仪修养,礼仪教学效果才更为突出。

参考文献:

礼仪的概论范文8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是非智力因素的一种。

礼仪就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此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礼仪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第二,礼仪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第三,礼仪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秩序;第四,在社会交往、人际交往活动中礼仪应该被遵守。

礼仪注重的是一个人的仪态、仪表、言谈和举止,而文明礼仪主要界定为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公德意识、仪表谈吐。本文探讨的文明礼仪主要为学校礼仪,研究兴趣这一因素对职校学生文明礼仪的影响。

二、SPSS软件关于兴趣与学校礼仪的描述性分析

1.运用SPSS软件分析样本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笔者对无锡职业学院进行的问卷调查,本次共调查了无锡5所职业学校,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1份,回收率为96.4%。为了更好地了解男女比例,笔者利用SPSS软件的频率分析,得出男生有393人,占样本总数的51.0%;女生有378人,占样本总数的49.0%,男生人数稍多于女生,总有效样本为771人。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1。

2.运用SPSS软件对文明礼仪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

文明礼仪因素包括家庭礼仪、学校礼仪、仪表谈吐、公德意识四个层面,将每题求得平均分(见表2)。

SPSS结果表明:文明礼仪平均值为1.7159,亦属于中等程度范围,而在其四个层面中,以学校礼仪层面的得分(M=2.1266)最高,而仪表谈吐层面的得分最低,其平均值低于1.5。可见目前中职学生对学校礼仪保持肯定的看法,对家庭礼仪、公德意识也持正向的观感,但对于仪表谈吐的看法有待加强。

三、运用SPSS软件进行兴趣与文明礼仪之间的关系分析

为了看出各个自变量与文明礼仪之间的相关程度如何,笔者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兴趣方差分析(见表3)。

1.兴趣方差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除“公德意识”以外,家庭礼仪、学校礼仪、仪表谈吐三个维度的显著性概率均小于0.05,所以兴趣与上述三个维度是相关的,当然兴趣与学校礼仪关系是相关的。

2.学校礼仪的回归分析模型

从表4可以看出,这一系列的变量解释了“学校礼仪量表”11.2%左右的变化。整个回归模型的方差检验值F为12.04,显著水平为0.000,该模型同样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其中,“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的显著度概率分别为0.000、0.016、0.000、0.002均小于0.05,并从分析可见兴趣显著度概率为0.000,由此可知这一变量与“学校礼仪量表”最为相关。

四、兴趣与学校文明礼仪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通过SPSS软件就兴趣对文明礼仪养成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职校学生认为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在文明礼仪方面,以学校礼仪层面的得分最高,而仪表谈吐层面的得分最低,可见目前中职学生对学校礼仪保持肯定的看法。

2.职校学生的兴趣因素对其在学校文明礼仪养成是非常重要的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与学校礼仪显著相关,且其显著相关度为0.000。因此,兴趣对学校文明礼仪的养成影响很大。

五、培养职校学生兴趣的方法与建议

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出兴趣对职校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有很大关系。如何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校方面

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研究和实践经验证明,采用生动而适合职校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方式,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火箭社团、3D打印等社团活动,可以使学生对科学技术产生浓厚兴趣。

深入开展生命化课堂。有人说,上好一堂课,等于给学生吃一顿好饭。同样的教材,有的老师让学生感到妙趣横生,回味无穷;有的老师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味同嚼蜡。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各个任课老师也担任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角色。

提供学生施展的舞台。一方面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特长开展文体艺术类活动,给予其平台和舞台,发挥其特长,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各类主题教育给予非特长生以舞台,如主题班会、志愿活动、社会实践等,使其感受到在班级学校的地位和作用,进而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

2.学生方面

加深学生对各类活动未来结果的了解。当学生对自己参加的活动结果感到有需要时,虽然活动本身较为枯燥,但学生仍能坚持活动并在其中寻找到乐趣。比如交通协勤志愿活动很辛苦,但当学生认识到通过交通协勤活动体现自身价值时,自我实现的愿望和参与相关活动的兴趣也会油然而生。

让学生主动地对所从事活动产生兴趣。当人们观看喜剧表演时,喜剧演员一出场,虽然一句话没说,可是人们已经很兴奋了,因为人们事先已经确信:一定会很有趣,很搞笑,我们的意愿就是来娱乐的。可见,期望可以根据我们意愿来改变。因此,兴趣可以主动培养。

礼仪的概论范文9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etiquette course, combining with the cultivating target of business major, from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ssessment forms etc. and put forward that we should focus on guiding students to build professional awareness, improving the capacity of professional positions, strengthening classroom training, enhancing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innovating forms of assessment and enhanc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关键词: 商务礼仪;课程改革;教学创新

Key words: business etiquette; curriculum reform; teaching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244-01

0 引言

伴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倡导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礼仪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商务礼仪》是我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财会电算化、汽车与服务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用性较强且与职业需求联系十分紧密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以实践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本文从高职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礼仪教学的一般规律,对高职校的礼仪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作一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1 整合教学内容,提高职业岗位能力

目前,有关商务礼仪的教材很多,但是大部分教材设置多以理论知识为主线,在实践教学中常感到内容的缺乏。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是向中小企业输送一线的生产和管理人才,针对不同岗位任务对职业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本着课程内容必须以职业活动和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原则,以职业实践为主线,打破传统的按照知识体系进行教学的模式,有选择性地整合了教材,形成了四大主模块和多个子模块的教学内容和顺序。

模块一,职业形象礼仪,包括5个子模块:①仪容;②仪态;③仪表;④办公室及电话礼仪;⑤应聘礼仪。模块二,日常交际与公务礼仪,包括4个子模块:②称呼、问候与介绍;②握手与名片的使用;③商务接待与拜访。 模块三,特定商务活动礼仪,包括3个子模块:①签字仪式;②开业典礼与剪彩仪式;③公司会议与商务谈判礼仪。模块四,商务宴请礼仪,包括2个子模块:①中式宴请;②西式宴请。

2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实训实践能力

2.1 从案例入手,设置问题 因学生是刚从中学来到职业学校,对职场概念非常模糊,更无法理解“商务活动”这个词汇所包含的实际含义。为了让学生有个直观印象,每次课开始都会选一个有关商务方面的礼仪案例,通过案例中的人物身份及活动情节让学生接触、了解商务活动的概念,并逐渐走入教学内容,这种形式比简单的讲授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根据案例还可以设置1―3个问题,学生课前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对案例进行学习、思考、分析、研究和辩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对策,给出初步答案,知识点讲完后,师生要互相讨论并总结出正确答案。

2.2 以身示范,师生互动 在讲授操作性比较强的礼仪知识部分,如坐姿、站姿、走姿、握手、递送名片及如何使用西餐餐具等内容时,单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真正领会,通过教师的现场示范可以增强直观性效果。同时要求学生跟随练习,或者老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比如握手,学生可以互握,也可以和老师相握,亲身体验感觉,进一步增加学习兴趣。

2.3 媒体辅助,灵活多样 一是配以相应的教学光盘。比如讲到仪态时,教师的自身示范有时达不到所需要的美感,可以给学生放一段专业模特或专业形体老师的仪态训练录像,还可以把学生的练习过程录制下来反复放给学生看,同时进行对比点评。二是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点制作成课件,插入丰富的图片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授课比单纯的讲授更有效果。三是播放视频。如讲西餐时,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学生感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可从网络上下载西餐进餐时的视频放给他们看,那温馨的环境,优雅的举止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并纷纷效仿。

2.4 情景模拟,人人参与 为了强化与检测学生礼仪实践能力,可以将子模块中讲授的多个单项知识融合在某个具体的情景当中,将学生分小组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如商务接待和拜访,可以涉及到电话预约、见面介绍、握手、互递名片、接待等礼仪的综合运用。事先由教师布置特定的场景,将主要情节讲述清楚,让学生明白该怎样做,该做什么,再把学生分成小组,担任不同的角色(主方、客方;董事长、总经理、办公室主任、秘书等角色)来进行演练。模拟训练过程中,学生是其主角。教师在旁边予以观察和指导,结束后其他同学要给予点评,师生要互评,正确之处要表扬,不理想的地方要及时指出、更正,做到随堂消化。

3 改进考核形式,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1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 由考勤情况和课堂表现(听课的专注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参与表演的积极性等)两部分组成。

3.2 模块中的情景模拟成绩,占总成绩40% 教学过程中子模块中都会涉及相应的情景模拟,如日常交际礼仪模块中握手、介绍、名片的使用,办公室礼仪中电话的情景模拟。通过每次的模拟演练给出相应分数,最后汇总得出成绩。

3.3 综合情景模拟实训成绩,占总成绩的40% 学期末所有课程都结束后,学生自由结合为5―6人一个小团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商务情景,在这个情景中要有不同的职场人物,通过不同的商务活动表演不同的职场礼仪。人员身份自定,情景对话自拟,礼仪的运用自己设计,最终成绩的确定以他们情景模拟时包含礼仪内容的多少、礼仪运用的准确性、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来综合打分,得出最终成绩。

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是职业院校的目标,礼仪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这种整合后的教学素材及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理论直观化,将空洞的内容具体化,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亲身演练,锻炼了胆量,提高了学习技巧,受益匪浅。改进了的考试考核方式能够很好地促进技能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经过几年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而真正要做好教学工作,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定》,2005.

[2]贾英杰.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模拟实训”教学法[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