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集锦9篇

时间:2023-10-11 10:17:20

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

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范文1

关键词通信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卓越工程师;项目式;教学模式;工程实践

哈尔滨工程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是电子信息类重要的主干课程,理论课56学时,实践性环节32学时,其中基础实验16学时,课程设计16学时,均为独立设课一人一组。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深入掌握通信系统中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结构及电路组成,培养学生通信电路的设计、调试技能,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重要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1)通信电路涉及的工作频率高和电路的非线性,增加了实验难度和抽象性,工艺要求高,工程上难以实现;2)通信技术和芯片的迅速发展,为实验提出新要求,要不断跟踪技术发展,更新实验内容;3)历年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都有通信类赛题,影响或引导着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因此射频电路设计与制作是人们普遍感到棘手的难题,射频工程师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通常都是高薪聘用。但是该课程实验却不尽人意,课程实验都习惯于使用实验箱[1-2],开设验证性实验,不能破解上述面临的3个难题。随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5]在全国的实施与推广,很多高校都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6-9],增设综合设计性实验和创新实验,这类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既有综合性又有探索性,主要侧重于所学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非常有益,这是当前电子线路实验发展的趋势。哈尔滨工程大学通信电子线路教学课程组一直致力推进实验教学改革[10-12],与时俱进地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导向下如何更有效开展研究性实验教学,提升人才质量。通过4年的改革实践,基于“一提二指导三牵引”思路,提出了课程设计“项目式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教学效果良好,切实提升了课程设计的人才培养质量。

1项目式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哈尔滨工程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在修完16学时的基础实验之后,在第6学期开设。基础实验侧重于单元电路级电路,而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电路的设计、调试技能,包含5个综合设计性实验选题,分别为调幅发射系统的设计、调频发射系统的设计、调幅接收系统的设计、调频接收系统的设计、自定义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均安排16学时,根据难易程度分为3个等级A、B、C,3个等级分别赋予1.0、0.9、0.8的权重,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项目。其中自定义实验项目(A级)是学生自拟题目、自选实验方案,通常都是采用先进的芯片,针对电子设计竞赛开展的专题模块设计与制作,如集成调频接收机的设计、高频锁相信号源的设计等,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能力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高端出口,这类题目通常得到支持。为充分保证课程设计的培养目标得到实施,基于“一提二指导三牵引”思路,课题组2012年提出“项目式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一提”是指对课程设计提出明确的技术指标要求,如对发射机提出发射功率、整机效率、调制指数等技术指标要求,对接收机提出接收机灵敏度、接收机选择性等技术指标要求;“二指导”是指课内指导和课外指导,课内指导多在前导课和计划内学时实施,课外指导是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可能涉及“超纲”问题,涉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三牵引”是指“科研项目”思维牵引、工程实践能力牵引、创新研究能力牵引。

2项目式过程质量控制的实施

2.1“项目”立题

“项目”立题是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研究的第一环,立题必须科学严谨,要提出明确的“项目”技术指标要求。技术指标的提出不应仅仅局限于理论教学范畴,还应贴近工业实践,与实际应用接轨。课程设计提供的4个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分别为调幅发射系统的设计、调频发射系统的设计、调幅接收系统的设计、调频接收系统的设计,内容已基本覆盖了理论课程知识点,发射系统提出发射频率、发射功率、整机效率等技术指标,接收系统提出接收频率、选择性、灵敏度等技术指标。实验立题时,就定位于将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系统设计型实验,实验中碰到的问题都是实际项目所面临的问题,实验内容不仅仅涉及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还涉及模拟电子技术及射频技术,有的问题甚至超越了理论课程范畴,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2前导课

由于课程设计是要求学生自主完成“项目”(一人一组),学生面对“项目”时会难以入手,因此设置前导课(不占学时)就显得必要了。所谓前导课是在开课之前集中讲授60~90分钟,有两个意义,一是讲设计概论,教给学生设计思路;二是讲自主式项目学生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前导课内容重要,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到位。开学之初,课程组教师分别为16个班480名学生集中讲授前导课,学生都如约而至,认真听课做记录,课后还和教师展开交流与咨询。通过前导课向学生引入系统的概念,分析一个项目完成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的“科研项目”思维,首先根据技术指标要求,设计电路,并采用EDA软件论证设计的合理性,然后焊接、调试电路,进而改进电路,提高系统的技术指标要求。在前导课中要求学生应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选题,独立完成项目,锻炼个人实践能力。

2.3“项目”设计

1)确定选题。按照实验分级化的思路,每次实验至少会有A、B、C难度不同的选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2)制定设计方案。根据选题要求的技术指标,完成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和元件参数的计算。3)EDA仿真论证设计的合理性。对设计完成的电路原理图,利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验证所设计电路是否够满足设计要求,进一步优化设计[9];同时也使学生熟悉EDA工具软件。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有些用人单位很看重学生是否会使用仿真工具,因此仿真成为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4)撰写完成设计报告,自拟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测试表格,完成预习思考题,列出元件表等。课程提出明确要求,没有仿真电路、设计报告不能上实验课。

2.4实验操作

进入实验室焊接、调试电路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一环。指导教师要严格要求,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实验,对于实验过程中学生碰到的问题给予启发式指导,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技术指标是评价学生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因此针对学生测试数据及技术指标完成情况,指导教师可探究性提出一些改进方案,引导学生进一步改进设计,研究如何提升系统技术指标。这个过程可促使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对学生能力提升有很大意义。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实验数据须交指导教师当场签字。由于是一人一组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学生在期间很少出现随便走动、交头接耳的情况,现场秩序井然。当然,由于题目难度较大,或者学生自愿选择指标更高的项目,我们不要求一定在16学时完成,超学时不影响成绩,实验室开放运行,学生可随时进入实验室,创造了自主实验、研究问题的氛围。

2.5成绩评定

如何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很好的评定,如何对每个学生给出客观、公正的实验成绩,从而保证实验教学效果,一直是实验课程的难题。目前课程设计成绩评定由设计报告(25)、实验操作(60)、总结报告(15)3部分组成。2.5.1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整体包含设计报告和总结报告两部分。针对设计报告和总结报告,课程组已提出统一格式要求和评分标准,实验电路参数设计、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分析3部分在报告成绩占较大比值。2.5.2“项目”验收学考核指标,严把“项目式”验收关,通过考核“逼迫”学生进行研究性实验,是项目式过程质量的关键。目前课程组有5位教师,如何避免教师个人差异对教学效果造成的影响一直是课程组思考的问题。基于课程组情况,严把实验出口关(实验考核)是最为可行的方式,即不论实验教师是谁,对学生考核要求是统一的,达到基本要求才能过关(教学“合格品”把关,底线),根据技术指标情况比拼优秀(教学“高质量品”把关,提升),激发优秀学生开展真正“项目式”研究。针对实验操作考核,课程组提出研制一体化通信测试平台,可以快速、标准化地测量学生实验完成的技术指标情况,可明显提高实验效率,为实验成绩的评定提供一个客观、统一标准。另外,课程组在实验成果的验收手段上进行了改革,制作了相应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用来检验学生的实验成果,不论是做发射系统的学生还是做接收系统的学生,不仅有实验数据和波形,还可亲耳听到自己制作的接收机或发射机所收发的音乐,使学生有了实验的成就感,提高了学生实验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在学生中受到了好评。

2.6竞赛“项目”延伸学习

由于课程设计学时有限,通过计划内学时只能向学生引入“科研项目”思维,让学生对科研项目过程有一定认识和感受。为了充分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建设了全开放自助式实验室,实验室提供必要的仪器及基本元器件,学生可以进入实验室完成科研立项及竞赛项目。课题组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后续培养,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在电子设计竞赛准备期,课题组教师指导学生制作低噪声放大器、宽带放大器、混频器、直接频率合成信号发生器等通信电路模块,设计完成更高性能指标的发射接收系统。通过参与电子设计竞赛,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历年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课题组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通信电路方向的选题,竞赛成绩都稳居黑龙江省第一,多次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

3结束语

课程组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导向深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建设,经过4年教学实践,基于“一提二指导三牵引”理念,提出“项目式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构建了一个标准化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开设培养了学生项目研究思维,切实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受到了学生一致好评。学生马春华在课程总结中写到“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让我体验了一个项目的开展过程,整个过程下来自己学会了很多东西,特别是开拓了自己思维,收获很大”。学生王巨震在课程总结中写到“课程设计的项目式要求激发了我的实验欲望,通过一步步提高技术指标,让我体会到了实验的成就感,让我知道以后如何开展科研项目,希望实验课程都能这样”。通信电子线路实验课程在2013年和2015年都获评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实验示范课程”,给我校其他课程设计类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希望课程建设成果也能为全国其他高校课程改革提供一定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周颖琦.通信电子线路综合实验箱的开发[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5):19-20.

[2]马英.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利弊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2):87.

[3]王冬霞,周军,谢文阁,等.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创新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之课程体系建设[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4,16(6):90-91.

[4]于卫,张正华,胡学龙.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电子技术教学研究与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2015,58(s2):21-24.

[5]赵同刚,刘乐.以卓越工程师为目标驱动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164-166.

[6]李厚杰,刘岩川,赵继印,等.通信电子线路“渗透式”立体化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34-136.

[7]廖宇,郭黎.通信电子线路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2(6):80-81.

[8]毛红艳.“通信电子线路”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14):97.

[9]唐路,苗澎,田玲.Multisim在“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5):64-66.

[10]宫芳.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5(1):18-19.

[11]宫芳,高敬鹏.“高频电子线路”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25):106-107.

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范文2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课程建设;能力产出

培养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工程界认可的工程师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定的标准与国际标准紧密对接,对工科毕业生所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现阶段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评价存在局限性。随着社会对工科毕业生能力要求的提高,建设和完善专业课程教学势在必行。北京联合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机械工程专业是部级特色专业,一直秉承将提高学生能力产出为教育目标的理念。该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导向,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开展了规范化专业课程建设的教育教学工作。

1.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专业课程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课程教学与能力产出脱节,学习知识点和知识点应用不匹配。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很优异,但在专业实验实践环节中表现出了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欠缺。对于工程教育来讲,专业知识点学习一定要与知识点应用或者能力产出相互对应。②专业课程教学中往往出现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或学习意愿不强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建立起专业基础知识和知识应用之间的联系。③学习效果考核方法过于笼统,用期末考试试卷成绩来评价已经不具备科学性。④模具式复制毕业生的教育教学,无法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目标,不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

2.专业课程建设思路

针对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存在的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我校明确了专业课程建设的一般思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产出为目标,强化师资队伍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方法,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工程师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1)在师资团队建设过程中,通过教学研讨、对外交流学习,最终达成以提高学生能力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共识。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之前,将每次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进行细化分解,并明确各知识点所对应的能力产出目标。

(2)以一个典型项目来贯穿课程教学,甚至衔接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习兴趣。以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选用单片机的LED灯控制项目,围绕项目去学习单片机的工作原理、结构、接口方式、程序编程等,并让学生完成自己的设计方案。然后在下次单片机课程设计实践课上,要求学生完成实际的电路连接、软硬件调试等, 最终完成设计作品。

(3)根据专业课程特点设置阶段性考核方法。以PLC工业自动化课程为例,结合课程讲授各种PLC元器件模块,采用仿真软件实现器件的功能化连接及对动作工程进行学习考核。有利于学生基础学习的强化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4)在专业课堂学习和实践课程学习基础上,指导学生参加不同级别相关专业科技竞赛,体现以学生兴趣为主导,挖掘学生潜力,分层次分类培养。我校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西门子大赛、智能车竞赛、挑战杯等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导向,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开展规范化专业课程建设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学习研讨和实践,探索出机械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以学生的能力产出为教育教学目标;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将教学内容的知识点细化,使知识点与产出能力对应;以项目贯穿课程教学,并通过项目紧密衔接课程教学与实践实验教学;强化阶段性成果考核,多方面能力考核;通过各级别专业竞赛促进分层次教学和兴趣教学。北京联合大学以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液压与流体传动和PLC工业自动化三门专业课程为试点,根据本文论述的一般思路,结合各专业课程自身特点,完成了专业课程建设,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范文3

【关键词】专业体系;工作过程;人才培养方案

在专业建设工作中,专业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纲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育教学、安排教学任务、检查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是保证人才培养工作按照基本规格达到培养目标,表现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文件。

1.专业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的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高职教育应以服务企业和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学院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不断开拓创新,坚持专业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按照学院专业教学改革的总体安排,我们根据本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对专业的反馈意见和需求,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行动导向和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并按照该思路作为专业和课程建设重点,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构建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基于这样的建设原则开展了此项课题研究。

2.专业建设思路

2.1学习高职教育理论,转变教育理念;理念转变是专业体系和课程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为此,课题组在系部组织下,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及精品课程建设理论,转变教师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选派专业带头人、课程技术负责人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种旨在转变教师高职教育理念的培训,先后安排各个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等负责人参加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精品课程建设培训讲座,深化课程建设理论的认识;课程组老师还多次听取全国知名的职教专家来校举办的讲座,学习课程改革思路,先后听取了职教专家等有关精品课程建设讲座。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认识,并逐渐转变教学理念,并将所学教学理念积极投身到课改中。

2.2专业调研;坚持走产学结合的专业发展道路,结合供用电技术专业实际情况,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主动立足于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开展专业和社会需求调研,关注毕业生就业需求和新技术应用。为此,供用电技术专业调研组制定了系统的调研提纲,专门制作了用于和现场人员讨论的本专业覆盖岗位工种所应具备的目标能力,各项目标能力应包括的工作任务等调研资料。并采用到企业调研、利用网络沟通调研、利用电话沟通调研等方式,先后对学院专业面向的行业6家单位、地区4家单位进行了相关企业的企业调研,内容涉及变电运行与检修专业工种员工技能需求、变电检修、电气试验、用电及配电系统的员工岗位知识和技能需求、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核心技能,发放了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表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表20余份。通过调研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改革的具体方向和举措。

调研显示:本专业面向的行业公司及相关部门,以及社会用户单位,覆盖的职业岗位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变电运行与检修、变配电所值班员(值班电工)、用电技术维护与服务等岗位工种。这些岗位工种涵盖了行业和企业用户12大技术工种,对应12种职业资格证书,

3.专业体系建设思路和内容

通过调研,汇总整理有关资料,课题组以高职教育理论指导改革过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改革目标,分析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学习领域,界定并重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根据核心课程内容,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原则确定课程学习情境,制定课程标准。

3.1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具体工作内容,根据调研信息,经过分析综合,总结出本专业学生应需要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31项,对着31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汇总,进一步归纳确定专业五大典型工作任务:变电运行技术、电气设备使用维护与检修、电机使用与维护技术、电机拖动与控制技术和用电技术与管理等。

3.2课程体系和理实一体课程重构;以企业真实的和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按照理实一体、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进行重构,形成本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

电子类课程:模电、数电、电子线路装配实训是供用电专业基础课,将原来单独开设的模电、数电两门理论课以及电子线路装配实训课整合为模拟电子、数字电子两门理实一体课,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组织教学。

电机类课程:将有关电机的理论实训课程整合为电机运行与检修一门课程,该课程包括变压器、同步机、异步机、直流电机和微特电机4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学时数在45-60之间,各模块的教学在相应的理实一体教室以及电机实验室、电机专门教室完成。

plc课程将原来的理论课与实训课整合为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该课程分为电机控制、自动生产线控制及综合应用三个模块,每个模块由多个项目组成,各个模块的项目可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灵活进行选择。

3.3专业核心课程设定;课程整合后,重构了本专业电子电路基础与实践、电机运行与检修等七门理实一体课程作为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这些核心课程包含了本专业覆盖岗位的全部职业能力,实际授课时数达到31周868课时,占专业学习领域课时比例40.3%。理实一体课时比例得到极大提高。

核心课程全部进行了学习情境的设计,包括本学习情境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考核方式等内容。目的是通过多个项目或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达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之目标,解决专业课程进行中的讲练分离、不能充分利用课堂和教学资源的问题。

在专业方案中强化了顶岗实习,课时数达到18周540课时,与专业核心课程两项合计1408课时,占专业学习领域课时比例65%。

3.4课程标准的制定;核心课程学习内容重构,确定了课程的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在系部的指导下,课题组制定了本专业全部40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各个课程标准包括课程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目标、项目载体的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考核标准、学习情境设计等要素,特别突出了建立在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中的学习情境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对制定的课程标准在教研室进行了研讨,保证课程标准能够准确指导课程教学。

4.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论证与实施

课题组、院、系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论证。

在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阶段,课题组开展了专题教研活动讨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定出了专业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初稿。学院和系部针对课题组制订的初步方案进行了多次反复论证,组织讨论专业方案,确定课程整合思路,并总结了专业改革阶段性工作。又组织讨论专业方案课程设置,在学院层面组织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论证会议,请企业专家对方案的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专业定位、专业覆盖岗位的完整性、典型工作任务的针对性、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学习情境等内容。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以后,在学院的支持下,选定本专业一个班进行了一轮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经过一轮教学应用,进一步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专业体系建设解决的问题

专业体系的确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为课程教材建设制定了依据,明确了思路,各门课程负责人正在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制定教材编写计划,组织编写教材。计划在课程实施之际推出课程改革后的配套教材。并解决了以下问题。

5.1专业教学模式;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突出了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设计;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工学结合、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理念,以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充分利用真实的或仿真工作环境,确立核心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情境,强化了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5.2课程体系特色;①强调通过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拓展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劳动观教育,同时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②专业知识强调实用性、专业性,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做到知识够用、专长突出、技能娴熟。③课程设置突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注重实用性、开放性、科学性,专业拓展领域课程的设置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及知识的实用性,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拓展能力。

5.3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采用引导文教学法(六步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在实施教学的六个步骤中,根据实际需要可辅以其它教学手段,如演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法等。

6.研束语

本文提出了专业体系建设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并对专业体系中关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思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阐述了专业体系的优化意义,对专业体系中的专业建设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所提出的建设思路在实践中已经体现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企业技术的不断更新,专业体系建设仍需后续的研究和开发。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范文4

关键词: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理念与思路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ountry about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of key colleges, train the quality as the basis, the ability as the standard, and the employment training high quality skilled talents has become a social consensus. The road &bridge engineering survey technology "course as a civil engineering an important bridge professional course, how can make our teaching adapt to the need of the enterprise, we need to reform, the idea and thinking how?

Keywords: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Education reform; Ideas and methods

中图分类号: T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路桥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1.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形成测量员岗位需求增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改变民生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国家对于基础建设投入的逐渐加大,其中两个重要的设施就是住房建设和公路建设,随着国家的第十二五规划的“高速铁路网”建设的启动,国家对于公路建设投入的逐年加大,路桥工程项目愈来愈多,施工技术人员需求量愈来愈大,其中对于测量员岗位的需求就更加迫切。

2.课程设置与企业人才需求标准不相适应为课程改革的进行提供必要因素

原有课程设置的岗位针对性不强,所学与所用脱节;教学模式不科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技能的培训不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的针对性;教学内容与测量员岗位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不符,导致了学生的到实际工作岗位后应用能力低难以适应职业岗位需要,课堂教学缺乏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依托,学生课堂参与性差,现行测量教材与学生基础、就业岗位的匹配度较低,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培养测量员人才的质量,因此推行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3.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国内许多院校从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开始就开始大规模的课程教学的改革,其实践过程为我们继后从事改革提供了前车之鉴。试着理论课讲授后完成理论作业工单,实践课开始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并把工地的图纸、坐标数据资料拿进课堂,在校内开始模拟施工放线,改革的效果是学生感觉到学到的知识和工地真正的路桥实物更加接近了,通过几年年的教学实践,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4.从企业来、去企业实践锻炼及外出培训学习提高了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水平

在路桥施工企业工作多年,积累了很多施工的经验,与课程的实践联系体会颇深,更通过到企业实践锻炼,具体实施并调研测量工作得到目前先进的测量实施是如何进行的,在学院总体安排下,到湖南交职院参加中德高职道桥专业师资培训班学习课程改革经验,又被派到泰国易三仓大学参加课改培训,使我的头脑得到清洗,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水平得到提升,增强了我进行课程改革的信心,同时也给予动力和力量,对于适应现在路桥市场的需要测量员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给我们开设的《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课程应该如何去讲、去做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测量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路桥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完成《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课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研究,实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测量工作的目的和实施中的关键要素,能够借助设计文件及资料找到完成工作所需的工具、材料、方法,在完成工地实际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掌握的测量知识解决施工放样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掌握在实践中对于施工放样的影响因素及如何减弱或消除误差的方法,并对测设的结果能够加以检核,以确认其正确性,最终达到培养职业素质高的路桥测量技术人才的目的。

三、路桥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以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为先导的理念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导者和执行者,教师的职教思想和教学理念是否先进直接关系到课改的成败,因此,课程改革首先应使教师深刻认识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加强教师的学习。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在工程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从引导的角度讲授知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讲授中要留出适宜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也可以让学生有较大的发挥,比如在自由导线控制测量教学中就应该增加学生选点的随意性,其答案不是唯一的线路,但是过程是相同的,方法是一致的。

2.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是按照学生职业能力成长的过程进行培养:选择一个真实的路桥工程测量实例为主线进行模拟教学。以行动任务为导向,着重突出项目教学,以任务驱动为手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测量方法运用能力为重点,以使学生全面掌握仪器的操作使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现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极目标,在校内教学过程中尽量实现实训环境与实际工作的全面结合,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得到锻炼,为学生在生产实习及顶岗实习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达到学生毕业时就能直接顶岗工作。

3.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思路

教学内容围绕测量员岗位综合职业能力,体现测量员岗位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实现课程和教学内容安排重新排序,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划分教学单元,教学过程以完成特定工作任务为目标,实现知识与技能、工作任务的良好对接,以模拟的工作任务使学生真正能够体会到实际工作过程,使通过课程改革后培育的测量人才符合企业的人才规格,符合社会竞争的需要,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5.以过程考核为主、多元化考核的评价理念

对于课程的考核也逐渐接近职业化,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按照确定的学习情境,根据培养学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从知识、技能、工作报告、态度4方面考核,最终实现能够综合、客观的体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分数。

四、结语

路桥工程测量课程作为道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如何才能改得适当、改得符合社会及企业要求,本文从有关工程测量的社会背景及教学背景中存在的一些良莠进行了分析,从而确定了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理念与思路,可供兄弟院校同仁参考、指教。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范文5

关键词:高职教育;说专业;内涵建设;教学研究

“说专业”是专业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改革理念的口头陈述、图解说明与讲演展示,是围绕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为载体,通过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说专业的方式,研讨交流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体系开发、制度环境建设等关键问题。它充分体现团队综合素质和专业实力,全面展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和专业建设的新思路。

一、指导思想

“说专业”活动指导思想是: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深入调研为基础,以深刻反思和充分论证为前提,以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为核心,以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为标准,引导广大教师思考专业建设和发展,由专业改革思路引领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专业内涵建设。

二、活动目的

1、理清专业建设思路。通过开展“说专业”活动,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系统地分析和认识专业,交流专业建设经验,理清专业建设思路,把握专业建设内涵,提升专业建设特色,提高专业建设质量。

2、促进专业建设与改革。通过开展“说专业”活动,以教研活动的形式探讨专业建设、改革的过程,交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体系开发思路与方法、教学资源建设方法、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与保障等各方面的思考与做法,为专业建设与改革全面展开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3、提升专业带头人能力。通过开展“说专业”活动,交流在专业建设方面的经验与做法,进行剥笋式地深度剖析,集思广益,探讨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的有效举措,提升专业带头人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4、提高教学团队整体水平。通过以教研活动的形式开展“说专业”活动,教师参与观摩与研讨,提高教师对本专业的建设及改革工作的认识,认清专业发展现状,明确行业人才需求,探求专业建设优势及差距,寻求专业改革思路及方向。

三、线索思路

“说专业”活动的工作基本线索与思路如下:

市场调研->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专业培养标准->专业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培养途径(寻找途径与方式)->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体系)->实施保障(双师型师资团队、实训条件、质量保障系统、自主学习环境——网络课程、图书馆藏量、阅览室等)->专业特色->社会服务(科研单位、工程中心等)。

按照“总结成绩、反思不足与改进措施”的思路,从体现“符合实际、合乎逻辑、精心设计、切实可行、有效提升”的原则,内容包括提升哪些理念、构造哪些设想、采取哪些措施、取得哪些成效,最终落实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关键要素

“说专业”,就是解说为什么要设置该专业,专业改革和建设的成效,以及进一步建设专业的思考和举措等,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关键要素:

1、顶层设计

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即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可以从专业改革与建设的逻辑起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系统设计、专业建设规划三个方面阐述。

2、专业设置与调整

专业设置与调整可以从专业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需求调研的有效方法与手段三方面阐述。

3、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

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包括课程体系开发思路与方法、教学资源建设方法和内容、课程体系的实施与管理、专业建设的制度与环境等方面。

4、建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有效机制的方法

包括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举措、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与保障体系等三方面。

五、基本内容

“说专业”要按专业建设逻辑结构,围绕调研结果,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实施改革,并就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思路、实践教学体系、顶岗实习管理、考核方式与质量评估体系、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具体概括为“九说”,时间以20分钟为宜。

1、说专业设置依据,时间2分钟。

主要介绍专业设置依据及简要发展过程,讲清为什么要设置这个专业。

2、说专业培养目标,时间2分钟。

主要介绍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讲清培养的人主要从事什么职业岗位,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3、说专业培养模式,时间2分钟。

主要介绍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讲清课程体系如何

[1] [2] [3] 

从职业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中构建,讲清课程体系开发思路与方法、教学资源建设方法和内容、课程体系的实施与管理。

、说专业课程体系,时间分钟。

主要介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讲清与什么企业开展什么样的合作培养人才,形成什么样机制;通过核心课程培育核心能力;确立相对固定的课程体系,动态调整的课程内容;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一体化技术学习平台;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与质量评估体系。

、说专业教学团队,时间分钟。

主要介绍“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讲清结构、专兼结合及建设措施。教学团队强调的是融合与分享,理念上并非每位成员全面优秀,而是校内外各具特色成员的融合形成整体的优势;操作中并非每位成员经历各类教学科研工作,而是通过沟通与交流分享经验与成果。

、说专业实践条件,时间分钟。

主要介绍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讲清基地布局、功能,建设理念及实施管理含顶岗实习管理;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的“体系、环节、形式、比例”;使情境化课程教学真正取得“实习即顶岗、上课即上班”的效应。

、说专业社会服务,时间分钟。

主要介绍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如何相互促进,讲清开展了什么项目的培训和技术服务。包括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技术的开发、生产技术的服务等。

、说专业建设成效,时间分钟。

主要介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突出亮点,今后发展的考虑,运用数据说话,如跟本省同类院校对比的数据,跟同专业的其他院校对比的数据,最后做总结提炼专业特色。

、说改进的思路与措施,时间分钟。

通过陈述性回顾,主要说明专业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今后有哪些改进的思路与措施。

六、评价标准

“说专业”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存在有理

要对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年)》精神,经过市场调研后,证实该专业的存在有其“行业、市场、社会、人才”的背景,结合本专业现状和发展思路,说清“非你莫属”的理由。

、内涵丰富

要围绕专业标准,从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入手,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突出教学内容改革,突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保障有力

要充分展示专业的保障系统,说明诸如“兼职教师、专业实践条件、实训项目、自编教材体系、质量评价体系”等要素分别在专业建设中各自承担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质量过硬

专业的教学质量,要体现在学生素质与技能的“双高”上,并与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各项技能大赛相衔接,以及社会和同行的反映与评价等方面。

、特色鲜明。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展示出校企合作方面的多元探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产品载体等),聚集专业的教学经验与思想沉淀,打造出本专业的创新点或专业特色。

七、演讲技巧

“说专业”集“教学内涵、思想沉淀、精神闪光、语言精练”为一体,它既是专业团队综合素质的展示,也是学院办学实力的体现。演讲技巧有三:

、定位要准确

要对照经济社会的发展纲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思考所在专业在相应的专业群中的位置及角色,专业建设的设计时要重视挖掘与创新,从深度上挖掘、从广度上扩展,使其定位准确,演示语言精练。

、特色要鲜明

要紧紧扣住“生存有理、保障有力、内涵丰富、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内容进行,剖析前因后果,妙用逻辑推理,层次阐述分明,展示出本专业的“清晰的建设思路、有力的建设措施、显著的建设成效、鲜明的专业特色”。

、演讲要精彩

“说专业”既要精选代表,又要经过团队的集体研究、补充完善、试演彩排,使专业团队强化的“研讨意识”,提高“点评水准”;使宣讲人增强哲学思辨与演讲技巧,达到演讲自信、潇洒自如、时间自控的最佳状态。

八、注意事项

、“说专业”演说时间一般控制在分钟以内,其中包括专家点评和现场答辩时间为分钟。作为“说专业”比赛活动,超过规定时间会情扣分;作为“说专业”教研活动,一般由所在院系负责人主持,在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以多媒体形式说专业完后,团队围绕专业建设开展研讨,时间为分钟,最后专业负责人以分钟做总结。

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范文6

(一)什么是课程教学设计

一个优质的课堂的前提应该是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将学习和教学的理论知识转换成课堂上的教学目标、难重点、教学流程、教学评价和反思等环节的具体计划上,进而创设出有效、高质的课堂。那么,一门学科的知识更应该有一个完善的课程教学设计思路。课程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是教学过程得以有序进行的保证,它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为宗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可见,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环节很重要的一环,教学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而学科课程设计是否合理也直接决定着学生们的接受程度,因此,一定要注重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

(二)课程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第一,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三维教学目标位基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细致认真的观察学生情况,从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课程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对待。比如,同样学习双十二事件,初中和高中的侧重点就应该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统筹规划,从实处着笔。

第三,要仔细深入的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重要知识体系,如在实际课堂上可以根据需要收集整合文字、图片等教学资源,通过教材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充分为实际教学服务。

第四,要让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有可操作性,要结合目前的教师课堂教学现状,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他们的优势,处理好课程内容,才能够及时弥补课程教学设计上的不足,进而形成独特的教学设计思路。

二、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研究

(一)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研究现状

近年来,历史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现今的历史课程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弊端,如课程目标过分的关注政治和思想教育方面,课程结构强调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知识偏陈旧,这样的课程设计使得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灌输教学现象明显,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学生正确历史观念的形成。

(二)中学历史课程设计思路的研究

全国现行的历史教材有很多版本,但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教材,在新课标理念的影响下,进行教材课程设计时都不只是想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现就中学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做如下分析:

1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目标很明确

课程目标的制定方式可以很多样,但必须有利于目标的实现。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课堂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说明虽然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结构不同,但在课程理念上却是和谐统一的。

2.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内容标准可操作性强

在展现课程内容的同时,也体现了课程目标的相关情况,因此课程设计的“内容标准”是“课程目标”的直接体现。例如,初中历史课程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几个部分,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学习重点,并在每个部分之前用引言的形式简要介绍该部分历史的总体学习内容和目标。这也就配合了课程目标中关于“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相关设计。并且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符合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使历史学科内容标准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现实。但这样的设计思路也相应的产生一些不足之处,划分版块学习就很容易割裂历史,学生难以做到完整把握历史的发展线索。例如,中国古代史中第三章的主题是“统一国家的建立”,主要是讲述汉武帝大一统的史事内容,第四章的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主要是讲述三国鼎立形成的相关史事。而对其中经历的东汉时的史事却没有表述,这样会使学生认为西汉之后便是三国鼎立,所以应该增加一些内容上的连续性,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这样的设计,也会让学生因为主题过大,而产生难以建立因果关系的问题,如在世界古代史部分,关于学习中古亚欧文明这一内容时,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以及的主要事迹,但两个内容之间似乎没很么关联,这样让学生在学习时就只能生硬的接受和理解,过于抽象的记忆很快就会不记得了,对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形成也会有很大影响。

3.中学历史课程设计中划分专题形式

中学历史课程设计时做到了以历史学科的特点为依据,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把更多的目光关注到了历史学科的课程性上来。并且提倡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和探究性的学习,丰富教学实践活动形式,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学习专题,让学生多方探索,解决历史问题。

4.中学历史课程设计构建了新的知识体系

中学历史课程设计把每一个教学单元都围绕着一个主要的时代主题构建知识体系,突出时代感和相关的重点问题,做重点阐释。同时,也兼顾到了对课程内容的择优精选,避免出现繁杂的知识点,尽可能的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5.改进建议

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学历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除了那些最重要的史事外,还应当增加一些相关的趣味性的内容。这样可以增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就更适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例如,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社会习俗和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等史料,这些内容生动有趣,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与生活息息相关,和社会紧紧相连,这样的设计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标是一致的。将人类的社会生活史引入到中学历史课程设计中来,让学生通过特定历史时期生动的社会面貌去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活动,拓展他们对历史学科的认知范围。三、结束语历史学习是一个从积累历史资料到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学历史课程设计希望学习者通过自主的比较和概括,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帮助他们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培养正确建康的历史观。

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范文7

关键词:双证融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8-0088-03

为贯彻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上海市职业教育“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各项任务,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一部署下,上海市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作为首批“双证融通”改革试点的五个专业之一,于2012年7月启动了试点学校专业改革。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成为首批试点学校,肩负起了“双证融通”教学改革的重任。教学团队打破传统思路,开发了专业教学实施方案,确定了以三年制学历框架为基础,以职业标准为尺度,以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能力考核鉴定为评价手段的“双证融通”教育培训模式,共开设了5门“双证融通”课程。“继电控制电路装调”就是5门课程之一,教学改革经历了课程标准开发、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编制、课程考核方案编制以及教学试点、考核试点等过程。

课程开发相关理论综述

“双证融通”的基础是继续深化以任务引领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改革 以任务引领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改革,主张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的基本依据,为实现“双证融通”奠定了重要的课程改革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设置与内容体系,明确其与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的对应关系,将职业资格证书中的知识、技能与素质等内容完全融入职业学校的日常教学中。

“双证融通”的框架是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与教育要求的有机融合 职业学校的教育要求来自多方面的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能适应当前的工作任务,还要能适应未来的工作任务,同时还要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教育目标的多元化与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要求“双证融通”应当是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与教育要求的有机融合,在完成教育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将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有机地融入教育内容中。

“双证融通”实现的前提是师资与实训条件保障 “双证融通”专业教学实施方案开发不仅要强化课程体系设计,更要突出对教学实施条件的规范,以确保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能完全达到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要求。要从有效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角度,安排实践经验与教学经验均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并加强实训实验条件建设,确保“双证融通”课程实践教学的时间和质量,为实现“双证融通”提供有力的条件保障。

“双证融通”实现的关键环节是教学实施与评价 “双证融通”实现的关键环节是“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以及其评价结果与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因此,“双证融通”应突出对“双证融通”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与考核方案两个关键环节的开发,开发主体应由学校教师、职业技能鉴定专家、行业专家等共同组成。

“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标准开发

“双证融通”课程标准开发是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的关键环节,是开发“双证融通”教学实施方案与考核方案的基础。为了保证教学实施方案与考核方案内容的一致性,其开发均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因此,课程标准是否真正实现了教学内容融合是实现“双证融通”的关键环节。在一门课的课程标准中应明确课程性质、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以及教学实施建议等问题。

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课程性质主要包括课程的地位、功能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等内容。“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是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具备继电控制、电工工艺、电气安全等领域的基本职业技能,具有获得维修电工四级职业资格证书能力的一门“双证融通”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同时兼顾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能力提升需求,使其具有通过维修电工三级职业资格鉴定的能力,体现终身发展目标。课程设计思路主要包括设置课程的依据、确定课程内容的依据、课程内容安排、活动设计思路、课时安排说明以及工作任务的结构模式等。“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根据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以继电控制电路装调为主线,通过任务引领、项目教学,用典型电气元件、电气设备作载体,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加以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继电控制设备的电气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及检修等相关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树立安全文明的电工作业意识,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以及爱岗敬业、合作进取的职业素质,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建议课程学时为128课时。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即课程对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即学生学习课程后应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的课程目标是通过任务引领、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继电控制电路装调的职业能力,培养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具体包括:会熟练使用常用电工工具、电工仪表;会识别、选择、使用、维修与调整常用低压电器;能识读、安装与调试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等继电控制线路;能分析、排除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典型继电控制线路的常见故障;能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会正确处理各种电气设备安全事故。

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内容是指学生要学习什么,描述的主要是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为了推进阶段性、模块化技能考核方式,课程内容划分尽量采取相互独立的项目、模块形式。“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5个项目(如图1所示),每个项目下设模块,共计20个模块。学习水平是指学生应学习到什么程度,是一种表现标准,具体描述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应掌握的程度,如表1所示。

教学实施建议 教学实施建议即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材编写建议、教学方法建议、教学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编制

“双证融通”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由课程概况、教师任职条件、实训教学条件与授课计划等内容构成。“双证融通”课程教师任职条件包括:任课教师应稳定,教师变更应获得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批准;任课教师必须持有高级工以上且与融通证书相一致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训(实验)装备条件应在技术水平与数量上均能满足“双证融通”课程技能教学目标的实现。

授课计划是对课程教学实施的整体安排,是从教学实施角度对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授课计划是体现“双证融通”课程实施程度的关键性文本。为了确保“双证融通”专业教学实施方案的有效实施,应当制定“双证融通”课程的授课计划。“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的授课计划针对课程性质、授课时段、编制说明、课程目标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说明,授课计划包括43课次,共计128学时的授课内容,根据每课次的授课内容编制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与教学方法,并分配了每次课的学时数。

“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考核方案编制

“双证融通”课程考核方案是确保“双证融通”专业教学实施方案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考核方案开发要求以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为基础,并根据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进行拓展,形成能准确、完整地评价学生对一门课程学习效果的方案。

“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考核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试主要采用笔试方式,由学校组织考核;操作技能考核采用平时职业素质情况记录与现场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职业素质成绩与现场实际操作成绩的比例为2∶8。其中,平时职业素质情况记录由学校教师负责,现场实际操作考核由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现场实际操作考核允许考生考两次,以成绩较好的一次作为考生的最终成绩。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是一门“双证融通”课程,学生的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合格,可认为该门课程合格。理论知识考试不合格者,按学校相关学籍管理规定执行;操作技能考核不合格者,可在下一轮相同课程的操作技能考核中安排一次补考,或参与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

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一部署指导下,我校2012级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学生已通过“电器电装和线路敷设”、“继电控制电路装调”两门“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与考核,成绩已登录在市社保中心专门开设的“双证融通”课程网站上。

参考文献:

[1]李昆益.高职创业式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J].职教论坛,2012(8):46-47.

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范文8

关键词:理论课;意识形态;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于2006年在全国高校正式开始展开实施。今年是“05方案”正式实施的十周年,有必要对这一方案总结得失。文章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文简称“基础”课)为例,从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路径这个角度入手,分析这一课程在设计上和具体实施中的得与失。

一、“05方案”各课程的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分工及“基础”课的基本定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按照过去的说法,就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作了详细规定:“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1]。16号文件的这种表达,与传统较通俗化的表达有所不同,但基本内涵仍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并将素质教育明确列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05方案”中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在发挥功能上各有侧重。譬如:“原理”课着重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世界观和价值观问题。从政治学理论上讲,该门课程是指导理论合法性的阐述。“概论”课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纲要”课则侧重于“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政治功能上讲,此两门课侧重于政治教育,通过对中国道路、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必然性的阐释,促进大学生由政治认同向政治信仰发展。而“基础”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2]。因此,“基础”课的意识形态诉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是最为丰富和复杂,包含人生观、道德观、爱国主义和法治意识培养,以及素质教育的内容。可以说,“基础”课既有思想教育的内容,也有道德教育的内容,同时还包含政治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的内容。在05方案中,“基础”课位序排列放在最末,但功能诉求却最为复杂。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中,这种排位与其复杂的诉求,反映出某种不相称。反过来说,“基础”课的这种较为庞杂的内容设计,反映了设计者赋予其较高的期望值,从而凸显了“基础”课不可替代的意识形态功能的地位。或者说,在05方案中,较之其他三门课程,“基础”课具有更为基础性作用。即是指“基础”课所要解决的大学生人生观、道德观和爱国主义等问题,比世界观和政治信仰问题,具有时间排序更为靠前,在大学生的品德结构中,更具有基础性地位。

二、“基础”课的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路径设计分析

从宏观的角度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基本路径,就是课程教学路径。但如果深入到课程具体的内部设计,这一路径则可以分解为内容设计和教学实践两大板块,而内容设计又分起点与终点的逻辑设计、内容体系设计。

1.起点与终点的逻辑设计。

“基础”课以大学作为大学生“人生新阶段”为开篇。武东生教授对这一点有独到见解:“以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基础,帮助大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的理论立场和基本观点,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3]在一定意义上说,“基础”课的这一逻辑起点与终点的设计,与其说是一种设计,不如说是某种规定性的体现。首先,“基础”课的逻辑起点并非可以随意选择的,而是现实情况的规定性决定的。这一现实情况就是大学新生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即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处于融入社会走向社会的准备阶段。也正是这一现实情况,决定了“基础”课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其次,逻辑终点设计,则必须体现党和国家总体教育方针,以及16号文件和、教育部5号文件对培养目标所做的规定的总体要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逻辑终点设计同样也是一种规定性的体现。但由于培养目标的设定具有某种层次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选择的弹性。课程的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的设定,具有对课程内容涉及导向性意义。

2.内容板块设计。

就课程的一般规律而言,内容设计遵循其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来展开。但对于“基础”课而言,5号文件对其内容的规定,实际上决定了其内容设计不可能以理论体系内在逻辑展开,只能以“问题意识”逻辑展开。这是因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问题,在内容上有各自的内在逻辑脉络。尽管在根本目的上,它们一致指向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修养,但其各自的逻辑起点则略有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从大学生所需要的品德修养的问题入手,是其展开的逻辑依据,这种逻辑联系并非内容自身的内在联系,而是一种外在化的联系。这就使得自2006年以来所出版的几个版本的“基础”课教材,基本按照每一章或者两章讨论一个问题的模式展开。这种“问题”或“问题域”展开方式的优势是,“问题意识”强,针对性也较强。这里所谓的针对性,指的是内容设计者所理解的大学生思想实际,或者说是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社会基本要求的反映。从教材角度上讲,“问题”或“问题域”的展开方式不是依赖内容的内在逻辑所展示的内容魅力吸引对象,而是要以对象所关注的问题,或者以对象内心渴望解决的问题作为课程的内在吸附力。这样一来,对教师的教学水准就有更高要求。这里,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其一,这种以解决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问题为主要诉求的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呈思想道德品质的整体性要求,但这一“整体性”与“原理”课的整体性是不同的,因为后者的整体性,是以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指向人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理想的逻辑内在联系,而前者的逻辑联系,这是一种外在化的;其二,以解决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问题为主要诉求的教育,本然地含有理论阐述的诉求,即其所指向的重点,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思想观念问题的解决,这与强调“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这一落脚点,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抵牾。因为理想情操与道德品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的修养,或者说其侧重点在于践行。这也许是课程形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是由于课程形式必然地将内容知识化,并通过知识的传授来实现课程目的的。因此,这就产生了路径设计的第三个问题,即所谓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

3.“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理念设想及其解读。

由于“05方案”在内容设计上异于以前的各方案,即一改以往按学科分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强调其“整体性”,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改变以往按学科知识体系教授知识的教学习惯,这一改变使得教学实践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尽快掌握教材内容,并将其按课程要求向学生讲授。学界的一些学者注意到了“05方案”在教学实践中的这一困难,提出必须尽快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是实现“力争几年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情况有明显改善”[4]这一目标的关键。之所以“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这个在一般教学中最基本的程序技术问题成为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情况的关键,是因为“05方案”一改过去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突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要求。在“05方案”的几门课中,这种“整体性”要求在“原理”课和“基础”课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从一定意义上讲,“原理”课是这种教学中的教师本应具备最基本要求,却成为较难逾越障碍的典型代表。首先,是在内容上,“原理”打破了原有的按三大组成部分分别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习惯体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生成逻辑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即融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于一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整体性”要求本身就是原有分学科阐释具有某种颠覆性意义,教学要求更高。其次,是教师队伍。对于原本只经各个学科训练的理论课教师来说,“整体性”要求对他们而言,是个重大挑战。正是这两个原因,使得原本作为教学的最基本问题,却成为实施“05方案”的高标准要求。“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理念提出则要晚得多。从一般意义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为课程的终极目的,就是促进对象信仰体系的建构。在诸多目标中,它处于最高端,对诸目标具有统摄性意义。因此,它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是不同层次目标,在实质上是不可并列的。但就“05方案”的贯彻落实过程所遇到的难题顺序而言,这种并列又有一定的合理性。这是因为建构大学生的信仰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终极目的,但这一终极目的的实现,则必须是在其基本目标和中级目标实现之后。但由于课程的技术问题成为教学实践的障碍,解决它就成为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改善与提高的关键。综上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设计的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路径,就是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转变的路径。这个路径具有依赖教学实践的路径,因而也是依赖有效教学的路径。此其一。其二,这一路径是始于认知,终于内化,即意志的形成的路径,也就是人的心理的认知、情感、意志这三个过程,由认知入手到意志形成的路径,这是这一路径设计的可控部分。但所设计的终极目标的落脚点,却在于“行”,而“行”,或者外化,却是这一路径难以控制的。就课程而言,“基础”课的意识形态的实现路径设计,应该说符合于学校教育的一般规律,能很好地体现了思政理论课实现意识形态功能的意图,体现了设计者对路径设计的匠心独运。但课程的特点作为其必须尊重的客观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一设计最佳效果实现的可能。至少在目标设计的终极意义上,具有某种实现的不可能因素。这是因为从政治学意义上讲,意识形态功能实现,包含认知与信仰两个目标维度,所谓认知,即是政治认同,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目标;而政治信仰,则是其终极目标。从目前教学实践的效果看,大都出于对认知目标实现的奋斗上。而终极目标,则难以检验。这是因为,检验对象的信仰体系是否建构,课程手段是有限的,因为课程考核并不能反映对象的信仰体系是否建构的全貌,这种检验,只能从个人长期而稳定的言行特征获得。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目标实现路径设计的缺陷,是一种作为课程无法克服的结构性缺陷。

三、化解缺陷,发挥“基础”课意识形态功能功效的有效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功能实现路径,既依赖制度教育的课程路径,又受到课程路径的制约,因而产生实现路径的结构性缺陷。一般认为,课程内容的侧重点放在向学生传递知识这一基点上,而知识的传递是以教材为依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的以传递知识为基点的特征,长于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然而,课程的知识化特点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确实是重要的制约因素。这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通过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育来实现意识形态目的的,即通过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的提升,以期实现信仰体系的建构,但知识体系的建构并不必然地导致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其价值性的表达,则是更重要的追求。而价值性追求的实现,则不能完全依赖于知识传授,在一定意义上讲,价值追求还要防止将其泛知识化,这是因为知识化在一定程度将侵蚀价值性。从教育发展史的角度上看,课程的知识化特点与学校教育,即制度教育的兴起密切相关,其背景就是科学主义思想孕育发展成为社会思潮。制度教育将教育复杂的过程简化为知识传授的过程,使其更易操作并由此惠及更多大众对教育权利的享有。然而,随着这一粗放式制度体系的优势逐渐被耗尽,其自身含有的弊端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人们对课程知识化产生了质疑:对象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教育不能忽略学生的技能与智慧的培养,更不应忽视其品德的培养,而这些又不是作为教育活动主要内容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所能解决的。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实现路径的结构性缺陷是否可以克服的?回答是肯定的。既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实现路径是课程教学路径,因而也必须依赖这一路径,尽力消解其结构性缺陷,最大化地实现其意识形态功能。具体地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通过课程教学促进对象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即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而实现意识形态目的的。而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有其特定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这一规律的描述是4个字,即“知、情、意、行”四个环节,即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阶段。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产生与形成,始于认知,由知而生情、生趣;因趣而坚其志,持久之,形成稳定的个性心理,即所谓的内化,个人的品德形成,并左右行为,由行为展现个人品德特征。始于认知的人的品德生成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误解的,知、情、意、行是个人品德形成的四个环节,但从哪导入,学术界是有争议的。事实上,知、情、意、行这四个环节,都可以成为个人品德形成的起始端。“情感发动所引发的全身性神经系统工作以及所携带的荷尔蒙能量,是推动人定向行动的内在动力。”[5]但课程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却将其狭窄化为始于认知的一个入口。当然,对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大学生而言,经过中小学阶段的训练,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知识已基本形成,大学阶段则倾向于理论思辨教育为主,是符合于这一阶段对象的心身特点的。“基础”课的对象是大学生,这决定了其侧重点应放在理论问题的解决上,通过在理论阐述,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政治观的建立,并最终使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样一个路径设计,在其实践过程中必然严重依赖于教学的实际效果的产生,即教学必须是有效教学,必须是效果好的教学。那么,课程的知识化倾向是否适应于以价值性追求为主要目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呢?这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意识形态功能的前提性问题。回答是肯定的。因为,首先,课程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态,是建立在人的交往、信息传递的行为基本模式基础之上的,尽管其侧重于知识传递,但仍为人们的情感交流、情绪传递等方面预留广大空间,是需要课程教学去拓展的;其次,尽管制度教育的初始设计者,将课程定义为主要侧重于知识传递,但可以通过“课程及活动”等教学理念,来弥补这一教学方式的缺陷;其三,“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6]马克思的这一论断,给出了“基础”课从根本上克服其结构性缺陷可能性,对教师教学的启示,就在于“理论的彻底”。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彻底的理论,依照这一理论而建构的课程的内容,具有同样的彻底性。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这个彻底性,主要指对内容体系的娴熟掌握和透彻理解,即所谓的“真懂”。因为只有“真懂”,才能洞察理论的奥妙,并将这一奥妙传达给学生;才能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并将理论具体化,讲出理论之“趣”。只有讲出理论之“趣”,才可能点燃学生对理论的兴趣。这样,“情”就被激发出来,这在教学中可称之为“以趣导情”。在心理学中,兴趣本属于情感过程范畴。但在思想政治理论中,调动学生对理论的兴趣的目的,是为了将之导向对理论旨趣的探寻,理论旨趣的被发现,才是理论课教学真正成功之处。因为,理论旨趣一旦学生被发现,便可以转化为对理论探寻的内在动力,因而也就实现了“掌握群众”的这个关键,意识形态目的也就实现了。对学生而言,理论探寻的内在动力的产生,便意味着从“知”经“情”而转化为“意”,即进入“内化”过程。

参考文献:

[1][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武东生.如何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人生观”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

[5]朱小蔓.情感•道德•素质教育[J].中国德育,2008,(3).

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范文9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思路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195-02

一、引言

模拟电子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充分考虑本课程理论性强、公式推导多、电路分析方法灵活多变、计算复杂、概念难于理解和掌握等特点,在继承传统严谨与系统的教育模式基础上,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并探索与实践在有限的课程学时内,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涉及的重要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及工程设计理念传授给学生的创新方法与手段。当前在教学手段上,采用PPT等电子化教学形式基本实现对电子器件的性能、模拟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及设计方法的描述,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在教学内容上,由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涉及复杂的公式推导、多变的电路设计、抽象的工程理念,是一门具有教学难度的专业基础课。因此,希望通过课程建设,将课程知识的关键环节和关键点通过仿真环节进行形象的课堂演示,并结合“科研案例教学”及“课外项目”等教学形式形成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工程应用实践能力。针对上述问题,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与实践,不仅是每位从事本课程教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更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基本保障。尤其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时期,更加凸显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与建设目标

1.教学内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主要介绍电子信息系统的组成、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各种模拟电路在系统中的作用、放大电路的模型及其主要性能指标、分析和设计计算等。通过学习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电路及分析设计方法和应用,使学生建立起系统观念、工程观念、科技进步观念和创新观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工程实践能力,使课程在提高学生总体素质上起着重要作用。当前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常用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基础、多级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效应、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信号的运算和处理、信号的产生和信号的变换、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电源等;通过上述教学内容,着重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典型放大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提高学生对电子电路的综合认知能力和分析设计能力的统一。

2.建设目标。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和手段,在现有教学内容基础上,形成生动形象的PPT电子文档,以更好地描述电子电路的组成、分析、设计与计算,信号的产生、变换与处理过程;将电路与信号分析的关键环节和关键点通过仿真环节,形成CAI课件,使学生掌握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基本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并通过形象的课堂演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结合科研实例及课外项目等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和深化课堂上学到的有关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及重要原理;充分利用学校的BP网络资源构建学习网站,保持教案的选编和课程知识信息的更新,针对学习中常见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网络互动。最终通过课程建设,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三、重点解决的教学问题

1.实验与实践问题。本课程理论性强、公式推导多,较难理解和掌握,尤其是课程中的一些难点,包括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各种模拟电路在系统中的作用;放大电路的模型及其主要性能指标、分析和设计计算;放大电路的频率效应;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信号的运算和处理、信号的产生和信号的变换等。由于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环节分离,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若采取理论和与仿真演示验证、案例教学并重的方法,并结合课外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解决课程教W难点,同时容易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印象。对提高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网络资源与教学问题。网络作为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及时快速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良好作用,因此进行课程网站建设并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和功能,如将部分习题的ewb仿真,电子课件的更新、学生常见问题的问答,定期进行师生互动等在网络上实现。使学生形象方式练习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深刻领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四、建设思路与方案

1.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综合考虑相关课程的协调与配合。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避免与前期课程简单的重复,对前期课程的交叉点、复合面,结合本课程的需要做必要的论述,引导学生综合利用前期基础知识,分析与解决新的问题。首先强调通过实例仿真演示巩固理论知识,验证设计方法,提高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中,针对课程难点和部分例题,在保证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利用仿真软件,编写相应理论及实验验证程序,形成仿真实验CAI课件,进行仿真演示,实现理论教学与仿真演示验证的有机结合。其次,在教学内容设计中逐步渗入教师的科研案例,增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学术性和实践性,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课堂演示,鼓励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实现将课程中的物理概念、数学概念与实际的工程概念有机地结合。

2.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克服课堂教学抽象、难懂的缺点,需要在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表现形式上进行重点建设和改革。力求教育规律的科学性与讲课的艺术性相结合,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生气。教学方法上:前期通过形象化的成果引导学生去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的中间过程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变被动式灌输为主动式学习;后期通过课程仿真演示等环节,鼓励学生进行研究型的学习,从而为高年级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打下基础。教学手段上: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采用电子课件和课堂板书相结合的方法,并逐步加大电子课件和演示环境的比重,使学生更多地受益于现代教学方式。课堂上的互动教学,形式多样、深浅不同的习题及课外项目等教学手段以适应不同潜质的学生。

3.师资队伍建设。目前该课程的教师队伍中主要以中青年博士为主,建设目标是使授课教师每年的课堂评估成绩和教学效果获优;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引领,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课堂讲课评比竞赛活动,参加多种与课程建设有关的校内外培训;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出国研修,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学习和借鉴国外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双语教学;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承担国家科研项目。

五、结束语

课程建设的探讨和实践,迫切要求教师在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思考和改革,包括课程教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理解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升理论方法掌握能力;师资队伍上,实现教学质量团队中的每个成员不仅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而且是科研第一线的学术骨干;发展方向上,不断把模拟电子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新技术有机的结合到课堂教学之中,使课程教学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任英玉,王萍,李斌,范娟,孙彪.“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质量提升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6,38(2).

[2]陈亦文,涂娟.基于工程背景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3).

[3]罗铭,朱天桥,赵建勋,姚若玉.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问题导引式教学方法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