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集锦9篇

时间:2023-11-25 09:51:49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范文1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现状 思路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16-01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况

马关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我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始终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摆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2009年制订了《马关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奖励办法》,对取得企业品牌、农产品商标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种植、养殖达到一定规模的种养殖大户,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或贴息。2009年兑现奖励、贴息资金76.3万元;2010年兑现奖励、贴息资金112.65万元;兑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奖励资金2618233元,扶持奖励项目共计933个(户)。初步形成了以古林箐四一九至健康农场为主的香蕉、菠萝等热区水果产业带;以篾厂为主,辐射古林箐的草果产业带;以马关至八寨公路沿线为主的三七、蔬菜产业带;以木厂为主,辐射仁和、篾厂的八角产业带;以南捞塘房村为主的塘房桔基地和以马白、夹寒箐、仁和为重点的生猪、肉牛养殖带。 2012年,农业产业化组织共发展到951个,其中州级龙头企业1个,规模以上企业组织12个。草果种植16.3万亩,三七种植10000亩,石斛1300亩,重楼750亩,苦参200余亩,生姜50000余亩,蔬菜 5万亩,甘蔗2.6万亩,万寿菊4500亩;出栏商品肥猪51万头,家禽出栏192万只,大牲畜出栏2.2万头。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

1.投入少 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滞后

马关县是边境、山区县,农村贫困面大,农业水利化程度低,

在特色产业发展地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旱不能灌,涝不能排,农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年景和自然的变化,处于“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风调雨顺增点产”的状态。加之经费投入少和技术服务单纯,严重制约产业发展进程。

2.管理体制不当,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目前,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基本上处于简单的市场买卖关系,虽然部分企业与农户签有订单,但双方履约率不高,彼此缺少诚信,经常出现矛盾和纠纷。导致企业与中介组织和农户之间难以形成稳定的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关系,抗御市场风险的整体合力较弱。

3.产业化、品牌化意识低,市场竞争力弱

我县无大宗特色增收项目,产业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低,商品化发展滞后,新兴产业项目培育与发展缓慢,且零星分布、重复率高,精深加工技术滞后,缺乏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重数量轻质量,无品牌效应,无市场竞争力,以初级产品销售为主。

4.涉农龙头企业经济实力、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能力弱

我县企业大部分都是负债经营、亏多赢少,整体发展水平处于起步阶段,对农产品初加工多、深加工和精加工少、产品附加值低。在草果、八角、三七、地产药材等产品及干鲜果加工方面尚无一家规模加工企业,难于形成产业链,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向前发展。

5.流通不畅,市场服务不到位

一是产品市场供求及价格等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不能及时为农户和企业提供准确、可靠的市场信息;二是市场建设滞后,缺乏必要的交易平台,除县城有1个大牲畜交易市场和2个农贸市场外,无专业的农产品交易市场。

6.中介组织发育不全,功能缺位

我县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1个3408人。由于存在内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步伐缓慢,农民主动参与的意识较差,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正常发展。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1.增加投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产业化建设重要保障,马关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富民兴边”行动和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等历史机遇,千方百计申报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广大农民增加投入等方式筹集资金,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造农村生产条件。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鼓励科技人员开展农科课题运用研究,加速科技知识向生产力转化,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

2.加强组织引导、完善运行机制、合理规划布局

农业产业化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布局。县人民政府必须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农业产业化组织机构,全面落实县乡领导抓产业化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一个规划、一套措施、一套班子、一套实施办法。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调整结构。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引导和扶持,提高产业抵御风险和驾驭市场的能力,促进产业向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迈进。

3.实施标准化品牌战略,立足竞争市场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创新工作机制,改善对农服务,树立大市场、大农业的观念和品牌战略理念。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确保产业在市场中有立足之地。马关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中国草果之乡”,要充分应用好这块“金字牌”,竭尽全力把这一产业做强做大,创建优质的草果品牌,在全国打响,让世界知晓,继而以草果产业引领 [摘 要]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是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就马关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出思考。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现状 思路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16-01

三七、塘房桔、八角等其他产业的发展。到2015年,实现草果在地面积达12万亩,挂果面积8万亩,总产达960万公斤,产值5760万元;实现八角在地面积达15万亩,挂果面积6万亩,总产达375.6万公斤,产值1502.4万元;实现三七在地面积3万亩,总产值42202万元;烤烟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525万公斤,产值6825万元;香蕉在地面积7.5万亩,产量达16500万公斤,产值达33000万元;商品蔬菜种植面积达5.8万亩,产量达11600万公斤,产值达6960万元;木薯3万亩,产量3000万公斤;种植杂交红薯2万亩,产量3000万公斤。

4.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拓宽流通渠道,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是当务之急。鼓励龙头企业依靠科技支撑,提高企业深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研发、培养、创立特色品牌,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关键。

5.健全信息网络,提高市场服务能力

农业系统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加强市场信息的收集与,与相关部门合作,进一步加快“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建设和信息网络延伸建设步伐,尽快形成县、乡、村信息服务平台,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范文2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问题;障碍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037-02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及特征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概念是在中央文件中第一次被提到,所谓的“新型”,是相对于传统经营方式而言,是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和发展,具有相对较大的经营规模、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能力,劳动生产,资源利用和土地产出率较高,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

专业大户是指专门从事农业中某一产业的专业化生产,主要包括家庭副业自营户和承包经营户,其经营领域较为集中、生产规模较大。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单位,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的目标,从事适度规模、标准化的农业生产,并销售品牌农业产品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互助经营为特征、社会化服务为内容的一种新型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其发展经历了由技术协会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转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指企业通过订单合同等方式将农户与市场想联系起来,实行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是指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环节为农业生产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的经济组织。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已经成为解决农户分散经营困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

主要特征包括:一是适度的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高于传统的农业家庭经营规模,无论是专业大户还是家庭农场,其经营规模都高于一般的农户,并且能够实现对自身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取得较好的规模经济效益;二是集约化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的小规模家庭经营相比,具有优良的物质装备,比较高的生产技术,具有现代的管理意识,对资源要素进行集约利用,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的利用率都很高;三是专业化生产,专门从事农业生产,能够实现对自身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投入要素的使用率;四是市场化程度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按照市场的需求安排农业生产活动,能够实现和市场有效地衔接,商品率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传统的农户。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及问题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状

随着外出务工数量的增加,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以及政策上的调整和支持,使得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持续上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和农业产业化的经营。

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发展方兴未艾,农村出现了大批的专业大户。由于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大量的养殖散户退出,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快速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土地股份合作、联合社、资金互助合作、加工等多种合作社形式,成为组织农户生产、发展农产品加工、对接龙头企业、开展市场营销的有效方式。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国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流通、建基地、强产业、培育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把培育龙头企业群体作为促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

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发展进入新阶段。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产前农资生产、购销企业和产后农产品运销企业开始大举进入农业生产的领域,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农户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一大批的农户提供农资和产品购销等服务的组织迅速地发展起来。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范文3

关键词:家庭经营;产业结构;现状;存在问题;调整措施;**

农民家庭经营是指以农民家庭为单位独立地或相对独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家庭经营能够充分利用劳力、资金、劳动时间等生产要素,调动成员主动性与积极性,灵活安排农业生产,可以与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物质技术条件、不同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适合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家庭经营的特点与优越性决定了其会长期存在。产业结构是指家庭经营各业的构成及各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促进家庭经营的健康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传统家庭经营模式逐步表现出生产规模小、农村资源要素得不到有效配置、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地位低、缺乏竞争力等问题,导致生产弱化,制约农村经济发展[1-2]。现以**省**县为例,对农民家庭经营与产业结构进行探讨。

一、农民家庭经营与产业结构现状

**县位于**省北部偏西,毛乌素沙漠南缘,按照地形地貌可分为南部丘陵沟壑区、中部梁峁滩涧区、北部风沙滩水区。全县总土地面积5088km2,耕地面积8.67万hm2,辖22个乡镇,214个村,6万农户,农业人口26万人,16万农村劳动力,户均人口4.3人,户均劳动力2.7人,户均耕地1.45hm2,人均耕地0.33hm2,其中南部丘陵沟壑区人均耕地约0.4hm2,中部滩涧区人均耕地约0.33hm2,北部滩水区人均耕地约0.27hm2。

**县主要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80%以上,主要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户占5%左右,主要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户占15%左右,在第一产业内部,主要从事种植业的农户占70%左右,从事种养结合的农户占30%左右。

农民收入主要由家庭经营收入、报酬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4个部分构成。据2009年在全县南部、中部、北部抽样调查,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为5433836元,报酬性收入为1814760元,财产性收入8160元,转移性收入为419170元,收入合计7675926元,人均纯收入6343.7元。

不同区域家庭经营收入差异较大。南部山区由于地域限制,自然条件差,传统的农业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等局面尚未改变,遇雨年份收成好,干旱年份收成差,甚至绝收,主要从事小杂粮生产,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转移性收入和外出劳务;中部滩涧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土地广,主要从事马铃薯、玉米及部分小杂粮种植,农民收入较好;北部滩水区,自然条件最为优越,土地少,主要从事玉米、蔬菜、种养结合的高效农业生产,农民人均收入为全县最高。2009年抽样调查显示,北部地区人均纯收入8019元,中部地区人均纯收入5481.9元,南部地区人均纯收入3933.4元。

不同产业构成家庭经营收入差异较大。种养结合农户年户均纯收入达4万元左右,单一从事种植业农户年户均纯收入2万元左右,外出劳务的农户年户均纯收入3万元左右,滩水地区从事蔬菜产业的农户年户均纯收入6万元左右;主要经营第二产业农户的年户均纯收入15万~20万元;主要经营第三产业农户的年户均纯收入8万~10万元左右。

二、农民家庭经营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2.1农村资源配置效率低,导致资源浪费

全县户均耕地为1.45hm2,2.7个劳力,主要从事玉米、马铃薯生产,以平均每年每公顷投入劳力180个标准工日计算,每个家庭农户年合计投工260.4个标准工日。按每个劳力年劳动时间以250个标准工日计算,每个家庭经营农户年仅需劳动力1.04人,则有1.66个劳动力处于剩余状态,劳动力利用率只有38.5%,导致农民收入低。全县劳动力还存在季节性过剩,特别是冬闲,劳动力利用状态总体上表现为春秋集中种植收获季节紧张。在北部滩水区,从事蔬菜产业的农户,以每户经营0.4hm2露地菜、0.2hm2保护地菜计算,以平均每年每公顷投入劳力600个标准工日计算,0.6hm2仅需360个标准工日,单蔬菜一项劳动力利用率就提高到53%,农民收入较高。

2.2产业结构不合理,营销体系不健全,产业链条短

农民家庭经营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在第一产业内部,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农民家庭经营中的二、三产业大多以工程建筑、商饮服务为主,从事农业领域的农资供应、农产品营销、加工等所占份额较少,农民在农村产业结构中只扮演生产者角色,主要在农产品初级生产环节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导致劳力资源利用不合理,在市场营销体系中,家庭农户这个终初端市场主体以高价购进生产资料、低价出售原产品为主,营销环节利益流失严重。

2.3分散经营,缺乏规模效益

土地产出较高的北部滩水地区,以户均种植0.67hm2玉米计算,产量13.5t/hm2,平均售价1.8元/kg,平均收入2.43万元/hm2,生产费用6000元/hm2,纯收入1.83万元/hm2,产出投入比达3∶1,经营商业的一般利润比例占10%,按经营1季农业可经营10次商业周转周期计算,经营农业效益远高于经营商业,而由于农户缺乏种植规模,以上单一从事玉米种植业的家庭农户年户均纯收入只有12200元。

三、发展农民家庭经营与产业结构调整措施

3.1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

坚持合作社法,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引导发展物资、技术、信息、生产、营销等合作互助经济组织,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家庭经营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和谐升级。

3.2推行农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效益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推进农地流转,合理配置土地、劳力、资金等农村资源要素,推进规模经营,使家庭经营实现规模效益。

3.3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家庭经营健康发展

一是发展二、三产业,发展农产品包装、储藏、加工、信息、品牌等营销体系,培育农产品有形市场,延长产业链,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实现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二是第一产业内部协调各业比例,在发展主导产业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种养结合及蔬菜产业,提高劳动力利用率;三是发展劳务经济。

3.4提高劳动者素质,适应生产力发展

**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文化程度仅占9.8%,初中30.09%,小学40.4%,文盲18.99%,农民文化科技水平不高,一方面,使得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新品种的推广受到限制,难以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另一方面,缺乏新知识、新思想,也使得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就业困难,难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需加大农村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农民素质。

参考文献:

[1]陈秉谱.甘肃省农民家庭经营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1999(9):37-39.

[2]李晓婷,刘基林,郭小辉.云南省呈贡县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2):109-110,128.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范文4

关键词:农村商品流通 农产品商品化 农村商品经济

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新的发展战略思路,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提上了我国当前最重要的国事日程。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八部门于2005年8月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农村新型流通方式,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的目标,并部署在全国部分县市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6年2月,商务部又《关于实施“双百市场工程”的通知》,指出国家将重点改造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着力培育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国家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经济的新政措施,是否能够改变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经济落后的基本现状,进而实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繁荣是本文的思考内容。为此,笔者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市场普遍存在着农产品商品化率低、农资供应不畅、生活消费低迷的现象,并且这些现象在传统流通体制和消费观念的影响下正逐渐形成恶性循环,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发展中不利的现实因素。

我国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关键在于理顺和建立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与日用消费品供应等流通渠道的互动关系,惟有如此,才能形成我国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和市场机制。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侧重于城市化建设和城市商业的发展,与日新月异的城市繁荣相比,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经济的发展却明显滞后,这种强烈的反差成为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的缩影。

农产品商品化制约农民购买力提高

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和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水平,关键取决于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这也是发展我国现代农村商品流通经济的根本基础。农产品商品化是实现农民增收和提高农民购买力的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没有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的建设也就只能是无源之水。

按照国家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的三分之一。剔除农村的区域性发展差距、贫富差距和统计偏差等因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更加偏低,有的甚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如北京市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为7860元,而西部山西省柳林县和中部湖南省新化县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仅为1515元和1536元,全国一亿多每天收入不足一美元的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我国农民这种现实的经济收入状况,决定了他们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依然只能是处在维持生存需求的范围之内。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相当程度在于我国农村农产品商品化水平严重低下的状况。

从我国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结构来看,当前农民收入中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性收入比例普遍偏低,非农性收入比重日渐增大,农村居民的实际购买能力低下。在我国中部的许多农村地区,农民的农业生产性收入不到总收入的50%,大部分经济来源于外出务工所得的非农性收入或其他经营收入;而在中、西部偏远地区,还有相当部分的农民群体依然在从事着自给自足式的农业生产,他们除了因基本生存需求而进行简单的商品交换外,其他生活需求通过简单的农业生产实现自给,基本被排除在现代市场流通经济的循环体系之外;即使在粤、闽、浙、苏、鲁等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同样有不少偏远农村的贫困区域,农民的收入结构大体相近,而“城乡两重天”的状况仍然存在。由于农民收入结构中相当部分的收入来源于农村本土之外,而这些外出务工农民的生活消费需求只有通过城市实现,使得农村居民实际购买能力原本低下的状况显得更加突出。

从我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现实水平来看,农产品生产以家庭小规模方式为主,农产品交易以简单的交换形式为主,农产品价格就市而不随行,这种商品化程度低下的状况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水平和实际购买能力的提高。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初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和农业生产的效率,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民吃不饱饭的问题;而就建立现代农业商品经济而言,虽然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了,国家也多次通过市场调节方式对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分步放开了对水产品、蔬菜、水果、生猪、麻类、糖料等多数农产品的价格控制,但农村目前普遍存在的个体生产、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严重地分化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力量,使之在农业商品经济关系中处于极其弱小的地位。笔者在农村地区农产品商品化过程的调研中发现,农户个体在农产品的种植生产之初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少有效市场信息和专业技术的依托指导,生产出的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缺乏品质检测和分级分类标准;进入农产品销售阶段后,农民根本没有定向的目标市场和销售对象,全凭自己肩挑车拉运到附近集市出售。例如在中部的许多农村地区,农户在天亮前将蔬菜从地里刨出整好,然后挑着上百斤的担子走好几里甚至十几里山路,赶在清晨时上市销售,运气好一天就可卖完,能够收入几十元,否则晚上还得挑回去,自己吃不了或当地市场饱和买不出去时就只能喂猪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造成很多上好的成品蔬菜最后却成了不催肥的猪饲料。

农业生产手段的传统落后和农村土地资源的分割经营,很难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这种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规模生产、信息指导、组织水平、特色发展的农业生产状况,直接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商品化和农民购买力水平的提高。当前,除加快我国城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硬件规划建设外,逐步推进初级农产品的升级加工,着重提高农民在农业商品经济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和维护好农民在农村商品流通交易中的应得利益,大力提高农村居民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这无疑是建立我国以农产品商品化为基础的农村商品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

农村日用品流通重在整肃市场环境

农村日用消费品的流通作为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承担着保障和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商业职能,而理顺和建立适宜农村日用品流通发展的市场环境,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和解决“农民放心消费、商人规范经营、政府监管有序”的三大关系问题,这也可以确立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商品流通领域中市场环境的整肃目标。通过对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环境的整肃,保证农村居民在其相应的购买能力范围内可以放心消费商品,商人在法律规定的许可范围内合法从事商品经营,政府主管部门在履行法定的职责范围内实施有效市场监管,从而促进我国现行农村商品流通机制向一个互制互动、有序良性的循环机制转变。然而从当前我国农村日用品流通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农民买廉、商人贩假、监管缺位”的市场环境状况非常普遍,农村市场环境在受到买方和卖方的双重制约下大都处于原始或初级的市场阶段。从现实状况来看,目前影响我国农村日用品流通市场环境主要存在三大要素矛盾:

一是农村居民的购买力水平与现实生活需求和理性消费意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廉价的生存需求是多数农民选择商品消费的主要动机。由于受购买力水平的限制,商品价格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决定农村居民消费的首选要素,而对商品最重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往往局限于直观感觉,尤其对商品可能存在的潜在品质与安全问题大都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有的明知是假冒伪劣商品也同样购买消费,唯一的原因和充足的理由就是价格低廉,“只求价而不求质,只求有而不求好”成为农村地区消费者的普遍消费心理。其实,在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依然处于温饱阶段、甚至有些地方还吃不上饭的情况下,这种状况的出现并非异常。如果没有相应购买力的支撑,就无法实现农村居民正常的生活需求和提高他们的理性消费意识。换言之,要满足农村居民逐步提高生活品质的现实生活需求和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必须建立在相应条件下的一定购买力水平基础上的。

二是商业经营的利润期待和市场条件与农村居民现实生活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农村商品流通的商业价值在传统模式下难以正常实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吸引商业资本进入农村的最基本驱动力在于商业资本对市场的利润期待。如果在基本利润期待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商业资本就很难主动地流向农村。随着我国以统购统销模式的原有农村供销合作社体系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以农户个体兼营为主要特色的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模式,整体呈现出“散、乱、差、小”的市场特点,那就是网点分布随意散乱而缺乏合理规划,经营环境差而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经营面积普遍偏小、品种单一,有的农家小卖店就是几百元钱的投入甚至经营与生活不分,缺乏专门的经营人员和基本的商业常识,他们的经营动机只是在不脱离农业生产的同时,通过附带经营以获得一些额外生活补贴,无税收、工资、租金等经营成本负担,经营的投机色彩较强。即便这样,许多农村小卖部也存在经营困扰,即村民邻里间的信用赊欠问题,有的甚至连初始资本金都赊欠出去了,归结原因,还是受制于农村居民的现实购买力水平。这样一种市场条件,难免对商业资本的自然流入带来负面影响。

三是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地域广阔和网点分散与政府实施有效监管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政府监管部门难以保障农村市场在公平竞争基础上的有序经营环境。在对各地的市场调研中笔者发现,当前不少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当地农村商业网点的监管职能基本处于缺位状态,农户个体经营的流程就是从周边县镇集市以较低价格批发回商品,带回乡后再出售给村民消费,从中赚取批零差价。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工商、税务、质监、卫生等主管部门由于农村市场的点多面广、地处偏远,均难以保证连续有效地履行法定的监管职能。这种监管缺位带来的直接后果,使得农村市场成了名副其实的假冒伪劣商品倾销地,无疑造成了对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环境的不良损害,显然也对正规商业资本介入正规经营形成了一定的市场难度和障碍。 转贴于

因此,我国在推进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的同时,需要面临一个对农村市场环境的整肃过程。一个良好的农村市场经营环境的培育形成,在于农村居民具有与其消费需求相适应的购买能力、商业资本规范的经营行为和政府连续有效的市场监管,并在消费需求、购买能力、商业经营和政府监管等要素间形成一个有机互动的市场机制。而在当前状况下,如果农村市场环境条件不能得到根本改观,而只是通过采用单纯的补助方式人为地推进农村商品流通网点的建设,也将难以带来农村市场的真正繁荣和市场体系的长续运营。

农资产品流通模式有待规范创新

农业生产资料作为专门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特殊商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率水平,并关系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的提高,因而农资产品流通同样是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中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农资产品流通领域大量存在着假冒伪劣、肆意涨价、服务性差、监管乏力等市场混乱现象,这种现象普遍涉及到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基础性农业生产资料领域,已经成为破坏我国农业生产和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严重祸害。因此,在我国现有农资产品流通模式中,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在供应来源、质保检测、销售渠道、技术指导、价格监督、售后服务和损害赔偿等环节,都有待于通过创新机制进行调整规范,在切实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和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规范适应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农资产品流通新秩序,这理当成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

首先,应当加大对农资产品研发、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专项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为农资产品的高效流通创造良好宽松的市场环境。相对其他行业的产品,农资产品是专门面向农业生产服务的特殊商品,其最终的消费使用者是农村居民这一社会经济的双重弱势群体,这就决定了农资产品政策需要实行有别于其他商品的低利低价调节政策,否则无异于对农民的间接盘剥,从而造成更深的社会不公,毕竟农民在通过繁重而廉价的劳动承担着解决全民粮食供应安全的重责。为此,国家应当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方式,加大对农资产品研发、生产、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扶持,以转移支付和二次分配的形式实现对农民的利益补偿,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其次,应当突破现有对农资产品流通发展的体制障碍,调整放宽对农资经营主体的不合理限制,国家应将工作重点转向对市场主体资格和规范经营服务的管理监督,鼓励农资生产厂家直接面向农村开展销售经营和技术指导。国家通过制定对从事农资经营的准入条件,强化事前监督和培训制度,以保证农资经营主体应有的基本专业素质,并从进货渠道、运输储存、特品管理、技术指导、售后服务和责任追究等环节实行规范监管,鼓励农资生产企业进驻农村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同时,针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目前的经营状况及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制定单行的法规或条例,以法律的形式从生产和经营两方面确保农资产品市场的规范发展。

再次,应当积极培育和重点扶持专业性的农资经营企业,鼓励和帮助他们采取连锁经营的形式扩大经营网络,为广大农民提供规范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服务。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不同于其它普通商品的经营,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非最终消费功能、隐性化专业技术含量和滞后性风险后果,因而农资产品的经营主体应当具备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条件,在农资经营企业中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接受农耕育种、栽培、养护、农机维修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在规范市场秩序上,应当完善农资市场监管体系,继续加大对从事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经营行为的处罚力度,从而较好地保护农民群体和正规经营者的正当利益。同时,鼓励和帮助专业农资经营企业在农资流通领域积极采用连锁经营等现代商业形式建立营销网络、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资经营企业走向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合理地规划我国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模式,对于增加我国农作物产量、推广农作物改良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根据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状况,强化农资产品流通模式的规范创新,逐步使我国农资产品流通体系形成以经营企业为主体、专业服务为内容、农民利益为中心、政府监管为保障的特殊农村商品供应体系。

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探析

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建设规划,重点在于解决农村居民的购物便捷和消费安全问题,从而满足农民群众对日渐增长的物质生活标准的实际需求。同时,根据我国长期以来城乡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所存在的客观差距,在规划和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的市场流通体系中,应当采用实行全国市场一体化的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这是因为在区域面积和居住人口上占我国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村地区,原本就是我国商品流通市场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不应当采取二元结构模式分割处理城乡商品流通问题,否则只能分化和加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的鸿沟;而采取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正确处理好农村商品流通问题,无论对国家、企业还是城乡居民都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并且将对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发挥重要的作用。

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的基本内容,就是在全国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前提下,根据城乡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实行相应的商品供销配备机制,将城市供应日趋饱和的成熟消费商品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导向农村市场逐渐拓展和转移,确保农村市场商品的物美价廉和消费安全。事实上,在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民收入比例从1984年的1.84:1扩大到2005年3.22:1的情况下,如果期待在短期内消除这种长期发展失衡造成的收入与消费差距根本不可能,国家政策也只是抑制和缩小这种差距而已,这就决定了我国城乡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基础差异性将长期存在。而实行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结构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我国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实际状况,当城市高消费能力支撑下的高商业利润商品趋向饱和后,在商品生产工艺逐渐成熟和产品质量逐渐稳定的情况下,大规模的商品产能和市场有限需求所带来的行业竞争加剧,必然推动商品生产成本和流通利润的下降,经历市场竞争去除利润泡沫规模化生产商品,这应当成为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流通商品的基本构成。

实行全国市场一体化的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有利于国家对全国商品流通市场实施统一的政策和监管,可以通过整合现有产业资源减少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投入,并有利于在城乡发展差距逐渐缩小的不同时期实行有效的动态调整。对此,不应主张制定城乡两套政策标准专门针对农村市场研制生产所谓特殊的消费商品,反对以降低原料等级和原料成本等偷工减料方式为农村市场生产劣质低价的专属商品,防止人为地将大众商品区分为“城市商品”和“农村商品”;而应鼓励通过去除过度包装、降低流通费用的方式减少商品生产流通成本,简易包装的质优价廉商品不仅农村市场需要,而且同样会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同时,随着农村居民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在这种全国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可以适时动态地调整城乡商品流通市场的发展布局。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范文5

1我县农业投入品经营基本情况

至2005年6月,我县有农业投入品经营企业340余家,其中农药化肥企业240余家,种子经营户100余户,分布在全县37个乡镇及部分行政村。其中乡镇政府所在地占80余户,占总数量的23.5%,其余大部分分布在人口相对集中和交通相对便利的行政村。所经营的化肥品种有50余个、农药品种有100余个、种子品种有50余个,基本满足我县农业生产的需求。

2我县农业投入品经营及从业队伍的现状

2.1经营渠道多样化。从过去单一的供销系统独家经营农资产品和农业系统经营种子,到目前供销系统、农业系统及部份个体经营户(主要是种子)三驾齐驾的格局。我县目前所有的农业投入品经营企业中,农资系统占142家,占总量的59%,农业系统占98家,占总量的41%,同时也形成了一批松散型的规模经营企业;种子个体经营户18家,占全部种子经营企业的18%,其余则由农业三站和农资系统经营。市场的多样化促进了农业投入品经营的竞争格局。

2.2经营品种系列化、配套化。过去的农业投入品经营企业所经营的产品,要么是农药化肥,要么是单一的种子。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种子、农药、化肥、农用配套设施等一系列品种,为消费者提供一条龙服务。

2.3网点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农业投入品经营网点已从乡镇所在地向规模行政村和交通相对方便的自然村发展。据统计,农业投入品经营企业75%以上分布在行政村。由于网点众多,市场竞争加强,商家从单纯追求销售数量转为服务质量的提高,送货上门、缺货预约、夜间营业等等,部分资金实力较好的经营户还在农忙季节对困难农民赊货,大大方便了消费者,同时也发展了自己,扩大了影响面。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

2.4经营人员法制意识增强,专业知识逐步得到提高。从过去的单一经营体制发展到现在的多元市场格局,经营者法律法规意识逐步增强,专业知识也得到进一步充实。一是管理部门举办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参加的人数比例逐年扩大,自觉办理上岗证的人员也逐年增多,持证上岗比例从过去的85%左右扩大到2005年的98%。进货时严把质量关,从主观上杜绝假冒伪劣,行动上遵守法律法规。

同时通过近几年管理部门组织的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经营者的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充实,从过去单纯的卖货到现在能为消费者提供使用知识、注意事项及技术咨询,自身的信誉也等到了提升。

3我县农业投入品经营存在的问题

3.1经营规模偏小、流通体制不健全、发展壮大难。我县农业投入品经营企业从数量来看已基本满足广大农民生产的需求,但总体规模小,大多处于分散状态,难以抵御市场风险。据调查,大部分经营企业的注册资金都在5万元以下,从参与调查问卷的133经营企业显示的数据,60%的经营户年经营额在10万元以下,10-20万元占26%,年经营额在30万元以上的只占14%,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更是凤毛麟角,全县只有2户。

企业规模小,加上流通体制不健全,就很抵抗市场风险,同时也不能产生较好的经营效益,也难以不断壮大自己。

3.2经营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经营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是我县农业投入品经营队伍的一个弱点。所有经营人员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只占总数的35%,40岁以上的占65%,其中50岁以上的占总数的30%,60岁以上的也不在少数。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占63%,其中部份还是小学文化;高中以上文化只占总数的37%。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势必难以适应市场千变万化,同时在日常经营中也很难有作为。

3.3经营队伍不稳定、经营年限短、变更频繁。经营队伍的不稳定,也是制约我县农业投入品经营发展壮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经营者没有长期打算,干一年算一年,从2003-2005这三年中,农药化肥经营企业转让或者关门歇业的有近30家,占总数的12.5%;还有部分设在行政村的经营点处于半歇业状态,主要表现为货源不足、经营无规律等,一些松散型联合体因无制度约束,分合频繁。

目前我县所有的农业投入品经营企业(以农药化肥经营户为例),经营年限普遍较短。从参与调查的情况看,经营年限在5年以下的有50户占40%,10年以上的35户占27%,其余为中间类。

3.4无序竞争现象严重,货源渠道混乱,产品质量不容乐观。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条件放宽后,在一定程度繁荣了市场,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但现在的农业投入品经营企业大多是承包性质,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加上经营行为准则的缺乏,无序竞争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

竞争是市场规律,它可以起到优胜劣汰、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降低商品价格的作用,使消费者等到实惠。但无序竞争所带来的后果是产品质量的下降、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等现象,加上目前部分经营者进货渠道混乱,进货随意性大,甚至靠流动批发商,致使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给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留下可乘之机,管理部门查处的伪劣农资产品和种子案件,货物的来源大都来自于不规范进货。无序竞争严重影响了农业投入品经营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最终的受害者是农民消费者入。

3.5专业性不强、经营品种混杂,不利于专业化经营体制。由于以承包经营为主,规模小,大多数没有形成专业经营体制,他们在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和种子的同时,兼营日杂用品、日用百货;一些行政村的经营点还有兼营副食品现象存在,甚至有主业变付业。根据我们对参与问卷统计,同时兼有经营日杂用品和日用百货的农资产品经营企业有75户,占55%,极易产生安全隐患。

3.6农业投入品经营行业利润低,物价不稳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九十年代中期,由于市场刚开始转型,经营农资产品利润大,经营企业发展快。而近几年市场基本饱和和竞争的激烈,利润已大不如前,一些大宗产品甚至出现保本或亏损。其中化肥的零售利润已不足3%-5%,农药和种子也仅在8-10%左右,加上生产企业成本不断攀升,价格不稳定,涨价频繁。以尿素为例,在2003年下半年吨价还是1300元左右,到2004年上升到2000元,上升幅度近54%,2005年又创新高。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

3.7无证无照经营现象多,冲击合法经营企业。由于一些人法律意识淡薄,加上我县地域广、交通不发达、监管部门协调不够等原因,一些乡村小店无证无照经营农业投入品现象非常普遍。他们大多经营规模小、无长期打算,时常出现坑农事件,特别是种子质量问题尤为突出,但出现纠纷以后消费者往往无法得到合理解决。据我们调查,几乎三分之一的行政村有无证无照经营农业投入品情况,不完全统计,多达365户。这种现象的存在,除了容易发生坑农事件外,由于他们大多是经营食品小百货的小店,也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4农业投入品经营的管理对策

农业投入品市场健康稳步的发展,除了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还必须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模式和适合于我县的经营思路,以及部门协作、行业自律和经营人员素质的提高,具体就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经营人员守法意识和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科技宣传、咨询等机会,宣传农业投入品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假冒伪劣产品的识别知识,以提高经营者遵法、守法的自觉性,使各级领导支持、重视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工作;引导广大消费者自觉维权,利用96323这个举报投诉平台,抵制和举报假冒伪劣产品,形成一个强大的舆论压力和监管机制。

4.2加大政府财政经费的投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我县的农药、化肥、种子经营的管理机构主要是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以我们现有的人员配置、执法手段难以适应我县面广、点多、交通不便的现状,从而不能对所有的经营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除了我们自身的素质和执法水平亟待通过不断学习、交流和实践来提高外,地方政府应重视农业行政执法队伍的基础建设,加大财政投入,从而保障执法经费、完善执法手段、提高执法能力、稳定执法队伍。

4.3重视岗前培训,规范经营行为,加强行业自律。为规范市场,对农业投入品经营实行一定的准入制度,对经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应该成为一个经常性的制度,经培训合格才能上岗。一是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使经营者知法、懂法、守法;二是专业知识培训,使经营者掌握一定的经营理念、懂得假冒伪劣产品的识别方法、能指导农民科学用肥用药用种;同时引导经营者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合理公平竞争,不卖假劣产品,提高服务质量。

4.4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品牌经营,推行信誉承诺制。要使农业投入品经营得到长足发展,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借鉴连锁超市经验,推行连锁经营和品牌经营,改变现有规模小、散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的现状。我县可以发展2-3个连锁实体,推出2-3个经营品牌,实现经营连锁化、品牌统一化、进货渠道规范化,从根本上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同时推行信誉承诺制,一旦发生质量纠纷,可以进行有效的监督举报、投诉和索赔。

4.5加大违法查处力度,严惩违法行为。对零售环节杜绝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抽检力度,严把流通关。除了平时不放松的同时,积极开展“绿剑”集中行动,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屡次违法不改的经营户从严处罚,特别是对经销明令禁止销售农资产品行为要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对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的经营者在处罚的同时,要通过各种媒体予以曝光,增强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增强管理机关的影响面和威慑力。

4.6开展诚信企业建设活动,增强经营者的诚信意识。在做好市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和重视培训等工作的同时,联合工商、质监等有关职能部门,开展诚信企业建设活动,对守法经营、信誉好的企业授予“诚信企业”称号,奖优惩劣,籍以增强经营者的诚信守法意识。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

4.7加强部门协作,共同规范和繁荣市场。农业投入品的市场监管除了农业行政执法机构外,应联合其他执法部门,如工商、质监等,共同探讨一套长效管理模式,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范文6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原因;对策;云南巍山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372-02

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打破传统农业观念和小农经济的束缚,以开放的社会化大生产的观念和经营方式,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企业化生产、现代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实现农业和现代经济的融合,使农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产业优势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产供销和种养加相结合,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的经营形式,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加农民收入,让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1农业产业化概述

1.1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的本质之一是实现从粗放型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农业是一种投资大、风险大、收益低且不稳定或者很少赢利的产业。根据规模经济的理论,农业经营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1]。而集约型经营方式是实现这种目标的前提条件。市场经济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随着社会化、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第二、三产业中的部门直接参与农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的程度也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加工、销售、消费,形成一条龙式的产业链。农业要成为赢利的产业,就要跨行业、跨地区、跨产业经营,实现市场化、社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

1.2农业产业化模式

在不同的地区,其农业资源条件和特色也不同,因而农业产业的发展类型或模式不同。但是,不管在什么地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都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农业的企业化经营,将产前、产中、产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开发的模式大致有市场和科技导向型、商品基地改造重组型、产业链双向延伸型、中央市场带动型等4种基本类型。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论选择何种模式,其核心与实质是使产业的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各方不同利益得到合理体现。任何人都不能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

1.3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方式和目的

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方式和目的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使农民真正得利,这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目的是使农民不仅获得生产环节的效益,而且能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从而使农民富裕起来,这是推进农业产业经营的宗旨。二是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转化为商品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这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的。三是农业科技贡献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四是农产品的生产与市场流通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是实行农业产业化链条的首要环节。五是以“龙头”企业来内联千家万户,外联2个市场为引导,带动、辐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中枢。六是有一批主导产品、一批龙头企业、一批服务组织、一批商品基地。

2巍山县农业产业化现状

巍山县是一个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农业自治县,是“九五”期间国家确定的全国592个贫困县之一。全县总人口30.17万人,农业人口28.06万人;国土面积2 200 km2,耕地1.90万hm2,其中,水田8 500 hm2,旱地1.05万hm2。近年来,全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力求把规模调大、品质调优、链条调长、效益调高,取得了一定成效。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改变过去农工贸分离、产加销脱节的体制,加大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全县引入和发展了农业产业化企业6个,依托大型企业2个,在巩固该县啤大麦、油菜、蚕桑和种子产业化4个传统优势产业项目的同时,加快发展亚麻、除虫菊、日本萝卜、日本杂豆、玫瑰茄等6个新兴产业项目,为推进该县的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和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大仓兴源食品厂、巍山县阳光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巍山县鸿泰绿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巍山县民权麻业有限责任公司、腾达亚麻有限责任公司、大理啤酒厂、中植生物科技开发公司等企业在巍山的发展,壮大了该县的龙头企业队伍。亚麻实行订单收购,使巍山县产业化发展呈现出主导产业日趋明显、龙头企业不断发展扩大、市场体系初具规模、合作组织得到发展、订单农业开始起步的特点。

3存在的问题

目前,巍山县的农业生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其他先进地区及州内的县市相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总之,当前该县的农业仍处在传统的手工耕作型阶段,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格局尚未形成,农业产业化发展遇到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总体规模小。由于受经济、文化、环境等条件的制约和自然资源、生产规模的影响,小而散、档次低的问题突出,上规模、上档次的少,带动力不强。二是加工能力弱。加工环节薄弱,不仅限制了对初级农产品的消化吸收,同时也造成了农业产业链不长,难以实现拉长销售时间、拓宽销售空间和加工增值。三是利益联结松。由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还停留在以产品买卖关系为基础的低层次产销合作上,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企业返利于农户的很少。四是政策到位难,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业生产、市场运营等诸多部门,由于对农业产业化的理论认识不到位,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要性认识不足,合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尚未形成[2-3]。

4原因分析

通过认识农业产业化,结合巍山县的发展经营情况,认为造成该县产业化难以再上新台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一是观念陈旧,思想不够解放。二是缺乏明晰的思路,由于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明晰的发展思路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如何发展本地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没有规划,影响了产业化发展。三是扶持力度不够,政策不到位。四是自然条件差,起步迟。与沿海地区比,该县地处边远山区,区位优势相对较差,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开拓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五是产业化雷同。产业规划上存在一调就多,一哄而上的情况,资源和区位优势没有显示出来,缺主导产品和优势品牌[4]。

5发展对策

要使农业产业化经营真正起到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巨大作用,必须在推进农业产业经营过程中着力提高竞争力。有了竞争力,农业就可以和别的产业并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的弱质性,提高农业的投资收益和比较收益,从而提高农业的自我积累能力和发展能力。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竞争力。

5.1引导扶持,制订规划,实行倾斜政策

巍山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仍在起步阶段,尤其需要政府的扶持引导,在政策、资金、协调、服务等方面制订优惠政策与措施。各部门要形成合力扶农,特别是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的制订和落实,更要各部门同心协力[5]。

5.2突出优势,优化结构,形成主导产业

要拓宽视野,站高角度,找准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巍山县农业的比较优势在于农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基础比较好、传统优势产业得到巩固和发展。今后要根据县内地理资源状况,积极开发具有乡土风味、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在“特”字上做文章,使之发展成为新的优势产业。要加强内联外合,组建一些大型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其在资金、技术、管理及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开发利用县内丰富的农业资源[6]。

5.3建设基地,辐射带动规模发展

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合理配置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搞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形成集约化生产格局。

5.4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该县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的实际情况,每年都有针对性地安排1~2个全县农业生产作用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扶持,力争在3~5年内使全县农业基础的设施建设有一个质和量的飞跃。

5.5加快农业经济组织创新和改革

要加快农村经济组织创新,为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提高农业竞争力提供有效的载体和组织形式。要深化改革,加快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以形成合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5.6组建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链条农业,推进一体化经营

要按照“高、大、外、强”(高起点、规模大、外向型、辐射强)的原则组建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四大功能,即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增值和综合服务功能。通过引龙头、借龙头、建龙头等措施大力发展以精深加工为重点的龙头企业。

5.7增强服务意识,发展品牌农业

增加科技投入,加大农科教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专业市场建设,完善信息网络,扩大宣传,树立品牌。巍山县农业生产历史悠久,许多农产品在州内颇有名气。在保持数量和质量的同时,切实树立农产品品牌意识,精心打造自有品牌,发展品牌农业。今后还应加大商标注册的力度,以争先获得商标注册权。

5.8搞活流通,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的健康发展

要坚决克服重生产、轻流通的落后观念,高度重视市场开拓,坚持“销”字当头、营销开路的经营理念。要积极培育和完善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农村商品市场和各类批发市场,鼓励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和运销业[7]。

5.9科教兴农,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一是通过一园带多园、一村带多村、一人带多人,在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实施良种工程。三是实施抓好教育和信息服务工程。要大力开展科技教育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种养水平。建设县、镇、村三级乡村电子信息网,使电子信息网成为农民及时了解各种信息和供求信息的致富园。

6参考文献

[1] 王艳.淮北市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9):382,385.

[2] 王国宇,方明.川东北丘区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0(24):38-39.

[3] 袁纯清.切实加快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J].村委主任,2010(4):4-5.

[4] 林锋.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的农业产业化探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7):70-72.

[5] 王丽瑞.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业产业化[J].职大学报,2003(1):58-60.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范文7

关键词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对策;四川成都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341-01

加快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既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1]。2005年初,四川省成都市调查了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发现:“空壳村”无集体经济收益的比例达35.24%,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能分配兑现到农户手中的仅占39.33%。农民靠天吃饭现象仍普遍存在,因此推行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势在必行。

1 成都市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现状

2003年,成都市为推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种植大户集中,采取了入股、租赁、转包等方式,并进一步落实完善了相关鼓励扶持政策。2007年底,成都市农用土地流转面积达15.71万hm2,占农用土地总面积的21.5%,其中耕地流转面积达11.39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2.3%;全市农用土地流转3.33 hm2以上集中成片规模经营的面积达到9.73万hm2,占农用土地流转总面积的64.1%,平均增收9 000元/hm2以上。2011年底,成都市耕地流转面积累计达17.81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1.9%,比2007年增加6.42万hm2。全市耕地规模经营1.33 hm2以上的总面积为14.89万hm2,土地流转受让方共计34 601个。

2 取得的成效

相比个体经营,成都市现阶段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一是优化利用土地资源。土地规模经营是通过土地流转和集中,促进土地、劳力、资金、技术、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改变粗放型的经营模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资源的作用。二是有利于机械化作业,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解决了土地零碎分散、条块分割的问题,从而便于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节约土地生产成本。规模种植较常规种植在耕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收打等方面一般可节省费用750~1 500元/hm2。三是提高土地种植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化。大多数土地流转受让方都实施规模经济,非常重视对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根据市场组织生产状况,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和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流转的土地通过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程度,推进了产业化进程。四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扩大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去,不仅可以得到稳定的土地出让金,而且可以放心地从事其他经营或外出务工,同时还可以在流转的土地上务工,从而增加收入[2]。

3 经营模式

成都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户采取转包、互换、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并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根基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成都市积极探索推广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公司、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土地银行”、“大园区+小业主”、业主租赁、“两股一改”等7种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促进了各类要素向农村农业聚集,为推动成都市现代农业跨越发展激发了强大活力。

4 面临的问题

4.1 贷款难,保险难

一是有效抵押物的缺乏,导致土地规模经营面临“贷款难”问题。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规避自身金融风险,不愿意向农业企业发放贷款。二是农业是一项承受着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的弱质产业[3],农业保险的滞后,则会导致土地规模经营抗御风险的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4.2 土地流转不规范,规模经营缺乏人才

一是土地流转管理工作亟待加强。土地流转管理机制不规范,少数土地流转操作不符合规定,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二是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人才短缺。据调查,在土地流转受让方中,文化素质低下、驾驭市场经济能力较弱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提高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4.3 长效利益得不到保障

调查发现,农民流转土地的意愿受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影响有所减弱,多数情况下,在保证土地租金到位的前提下,部分农民不反对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企业规模经营。但是,由于规模经营的质量和效益问题,农民的长效利益得不到保障,势必引发纠纷[4]。

5 对策

5.1 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

我国的农业保险模式主要有3种:政府全包型、完全市场型和尚未实施的“政府推动,共保经营”新模式[5]。而就成都市目前的情况看,可以借鉴第3种新模式,探索试点农业保险“共保经营”方式,实施互保合作。

5.2 拓宽农业规模经营融资渠道

一是市、县2级政府每年可以从农发基金中划拨一部分作为种植、养殖类农业规模企业担保的专项扶持资金。二是鼓励部分有条件的区(市)县政府按照“政府扶持、银行合作、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组建农业信用担保公司,降低贷款门槛,可以有效缓解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5.3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工作

一是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管理服务体系。三是积极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

5.4 培育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管理人才

一是努力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制定出台促进农业企业家脱颖而出的激励政策。三是加大培养和造就农业企业队伍力度。

5.5 完善农民利益分配的长效机制

将土地流转价格与农产品价格挂钩,形成流转价格合理增长机制。为保证土地规模经营中农民可以长效增收,政府需建立合理的监控机制,尤其是要切实维护农民共享流转土地因政策和市场因素升值的利润,改变土地流转价格现状,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土地权益[6]。

6 参考文献

[1] 范永玲.对实现农业规模经营途径的探讨[J].河南农业,2010(5):57-58.

[2] 杨国玉,郝秀英.关于农业规模经营的理论思考[J].经济问题,2005(12):42-45.

[3] 李忠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形式若干问题的思考[J].农村经营管理,2005(11):20-22.

[4] 邱泽明.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对土地流转相关问题的思考[J].西部资源,2008(4):42-46.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范文8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现状,金融支持

党的十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坚持以家庭承包制度为基础,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从业者收入为目标,依据市场需求从事专业化生产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主要分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四类。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支持很难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如何改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金融支持的现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为了从微观角度了解陕西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现状和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本文于2015年7―8月在西安市完成暑期社会实践课题的调研工作。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通过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43份,获得有效问卷230份,有效回收率为94.7%。

(一)人力资本特征。在被调查的主体中男性比重高,占总数的94.8%;而女性仅占总数的5.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中壮年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41―50岁,其中40岁以下的占20%,41―50岁的占48.7%,50岁以上的占31.3%。在受教育水平上,各主体大多数为高中学历,占比46.9%,初中学历以下的占36.5%,大专学历占15.3%,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1.3%。各主体的平均务农年限为8.14年,其中5―10年的占总数的37.4%,10年以上的占总数的47.4%,而5年以下的仅占总数的15.2%。

(二)土地经营及流转情况。西安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自有土地面积不多,但是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其土地经营规模得以扩大。在土地流转的调查中,通过流转获得的土地使用权,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资产,以被调查的专业合作社为例,每户通过流转获得的平均土地经营面积为507亩,占总面积的88.2%。在土地流转期限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流转期限较长,其中5年以下的占比32.7%,5―10年的占比38.7%,10年以上的占比28.6%。

(三)农业生产及培训情况。在被调查的主体中,从事种植业的占46.5%。从事养殖业的占44.8%,从事种养混合的占8.7%。各主体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生产,占总数的77.4%,而非农业生产仅占总数的22.6%。同时,各主体生产积极性较高的占比54.4%,积极性非常低的仅占6.1%。在农业技术培训方面,80.9%的主体表示有参加过,仅有19.1%的主体表示没有参加过。进一步调查表明,培训时间一般维持在一个月以内,占比61.8%。而在金融知识培训上,91.7%的主体表示没有参加过,仅有8.3%的主体表示参加过。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金融支持的原因分析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的缺陷。区别于粗放型的普通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呈现出集约化和专业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特点。近年来,各主体对资金的需求特征有了新的变化,不仅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还需要购置和维护大型机械、设施大棚等固定资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在两个方面发生改变:一是资金需求金额增大。资金需求金额在30万元以上的占64.3%,其中30―50万的占31.7%,50―100万的占22.6%,100万以上的占10%;而30万以下的仅占35.7%,其中1―10万的比重最少,仅占7.4%。二是资金需求期限延长。资金需求在一年以上的占比66%,其中1―3年的占45.7%,3年以上的占20.3%,而期限在一年以下的所占比重较少,其中3个月以内的占3.5%,3―6个月的占12.2%,6个月―1年的占18.3%。上述结果表明,现有的金融支持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体系下的融资需求,快速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亟需更有力的金融支持政策。

由于发展阶段和政策环境的影响,尽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体发展态势较好,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一是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实地调研中,部分主体缺少管理制度,章程设计不完善,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缺乏规范的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标准,财务信息透明度低,无法接受成员的监督。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贷款时无法提供完整的财务资料,导致不能满足自身的融资需求。二是专业人才匮乏。我国农业专业人才数量有限,普遍农业经营者专业素养不高,人才的缺乏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实地调研中,部分主体表示农业科技成果转换、农产品营销和农业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而这些环节中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

(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供给落后。由于市场上没有形成良好的信用评级制度,银行等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而在政策上采取较高的准入门槛,从而导致当前的金融供给服务落后。根据调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主要面临三类问题:一是申请贷款困难。在被调查的主体中,高达86.4%的主体认为获得贷款不容易,其中8.6%的主体表示获得银行贷款非常困难,仅有5%的主体表示获得银行贷款较容易。二是贷款手续复杂。在实地访谈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反映银行的贷款手续繁琐,耗费的时间成本高,因而很多主体转而向亲朋好友借款或寻找民间高息借贷。三是抵押担保条件滞后。西安市的调查显示,虽然陕西省在逐步推进涉农抵押担保方式的创新工作,但是由于尚处在初级阶段,土地经营权抵押、大型农业机械抵押等新型抵质押担保方式并没有普及,现阶段仍以传统方式为主。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体现着金融服务的供给水平,而机构网点数量、ATM机和POS机等设施的数量分布是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在调查中,主要反映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金融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在访谈中发现,西安市部分主体所在地区仅有一家农村信用社网点,网点覆盖不足,限制了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二是金融机构服务的满意度不高。调查显示,63.7%的主体表示对当地金融机构的服务不太满意,只有36.3%的主体表示比较满意。可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知识素养不足,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存在较大问题,客观上也影响了金融机构支农的有效性。

(三)政府扶持政策的落实受到制约。自2014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支农政策,逐步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促进了现代农业体系的建成和发展。但是由于支农政策层层下达,中间环节缺少紧凑性和调节性,导致政策落实效率不高。一是农业补贴政策不到位。在调研中发现,经营主体并没有拿到流转土地的补贴资金,实际中土地所有者得到了这部分补贴,违背了补贴原则。二是政府信贷担保机制薄弱。从被调查的主体来看,只有41.5%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贷款时享受到政府的支农资金作为担保。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担保机制不健全,而政府的信贷担保机制又不足以承受现有的融资活动,进一步加大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风险。

在从事农业生产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面临着遭受自然灾害的风险,而农业保险作为对风险损失进行补偿的重要措施,特别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稳定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一是宣传力度不足。调研显示,各主体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较低,高达46.7%的被访者表示不知道有政策性农业保险,10.2%的被访者表示略有了解。二是覆盖范围较少。西安市的特色农业如苹果、猕猴桃等并没有覆盖政策性农业保险,这类主体面临的风险不能得到有效补偿,真正享受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数量较少。三是保费补贴较低。在实地访谈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反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并不能弥补遭受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费补贴的费用尚不足以弥补生产成本。可见,政策性农业保险正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其保障能力和赔付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对策建议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加强自身规范化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努力从自我规范做起,提高外部融资和内部经营管理水平。一是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制定切合自身发展的规章制度,完善组织结构体系,设立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准则,努力向金融机构提供完整的财务报表。二是提高自身的农业专业素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积极参加政府部门开展的技能培训,并多学习相关金融知识,重视政府部门颁布的农业政策,不断提高自身对相关农业政策的解读能力。三是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积极引进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营销和信息化服务等方面的农业专业人才,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保证农业主体的可持续发展。

(二)涉农金融机构要构建金融支持的网络。一是涉农金融机构应立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特征,适当增加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贷款利息,逐步开发和完善适合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融资方案。同时,逐步推进新型新型抵押担保方式的全面普及,探索开展农产品预期收入质押等创新业务。二是强化涉农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公司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多种金融支持的渠道,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三是优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银行机构网点覆盖空白地区,增加服务网点数量,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提高ATM机、POS机的渗透程度。四是政策性银行应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各主体的支持力度,并对金融服务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以期形成自上而下的现代农业金融支持的三级网络。

(三)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支农政策环境。政府要切实发挥职能,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认定标准,提高注册和审批的门槛,保证现代农业体系发展的质量。在农业补贴政策方面,国家和各级政府要严格遵循“谁种田,谁受益”的补贴原则,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真正享受到补贴资金,以此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方面,政府要加强宣传推广的力度,增加保险品种,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能力,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风险。同时,要逐步增加保费补贴金额,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保的积极性。在监督和管理方面,政府可以建立征信平台,解决政府部门、涉农金融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样不仅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乐芬、法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深层原因及化解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5(7):150―155.

[2]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课题组.关于金融服务家庭农场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金融研究,2013(12):16―21.

[3]王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实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4(11):63―66.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范文9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命脉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不断完善,不论是从运作方式还是从组织形式来说,农业已渐渐从传统的发展模式走上了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农业上市公司很好的印证了这一发展趋势。农业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化企业中的“领头羊”、“龙头企业”,它的经营业绩、盈利能力和发展速度对推进全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自从一些资金力量雄厚,市场操作经验丰富的龙头农业企业上市以来,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经营业绩低下甚至滑坡亏损,经营业务分散化,“背农弃农”现象等问题严重打击了观望企业积极上市的信心,更进一步影响和阻碍了全国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已有诸多文献研究了关于农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现状、“弃农背农”原因以及发展能力等问题,但从盈利能力的角度去深究农业上市公司出现这些问题的文献还是比较鲜见。于是,本文从盈利能力的角度出发,从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四个方面分析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现状,使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对其盈利能力有正确的认识,以对农业上市公司改进经营业绩、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提升收益质量、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提供参考,以期对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进一步的发展有所帮助。

二、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一)数据来源本文所指的农业上市公司指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类的上市公司。据金融资讯软件显示,截止2009年底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共有48家,踢除数据不全、被ST和*ST的公司,有效样本为33家。

(二)指标选取 财务分析包括公司偿债能力分析、经营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四个方面的内容,鉴于目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呈现经营业绩低下甚至滑坡亏损、经营分散化甚至转型的现状,本主选择从上市公司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四个方面分析目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以使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从盈利能力的角度正确认识其盈利现状,从盈利能力的角度出发去改变这种令人堪忧的经营现状。有关指标定义如下:

经营盈利能力。经营盈利能力指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企业创造收益的能力,反映企业的经营盈亏现状,常用的指标主要有营业毛利率、营业利润率、营业净利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本文选择用营业净利率来分析经营盈利能力,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资产盈利能力。对资产盈利能的分析能够反映管理当局对企业资产的有效操控和运用,常用的指标主要有总资产利用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总资产净利率。本文选择用总资产净利率来分析资产盈利能力,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净资产盈利能力。对净资产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反映管理者运用股东资金为其创造财富的能力,常用的指标主要有净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每股收益和市盈率。本文选择用净资产收益率来分析资本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收益质量。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能力,同时反映了企业净利润中有多少是由现金保障的。在此选择用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来分析收益质量,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三、农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一)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一般对企业的经营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出、耗费和利润之间的比例关系来反应的,本文选择用营业净利率来分析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盈利能力。据金融资讯软件披露的2009年报表数据得到农业上市公司2009年营业净利率,如图1所示。2009年我国33家农业上市公司整体营业净利率的平均值为5.00%,大部分都维持在5.00%左右,其中大湖股份(600257)、登海种业(002041)、东方海洋(002086)、好当家(600467)、科冕木业(002354)、圣农股份(002299)等十家公司的营业净利率超过了10%,登海种业(002041)高达31.85%;景谷林业(600265)、民和股份(002234)、永安林业(000663)三家公司的营业净利率呈现负值,景谷林业(600265)竟低至-46.85%。从以上数据可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营业净利率还比较低,分布也比较分散,最高者与最低者差距甚远,自有资金的积累能力不足,但不乏有佼佼者起着示范作用,例如登海种业(002041)。农业公司在推进产业化进程中可以向行业领先者看齐,制定公司战略目标,改进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公司营业净利率,加速自有资金的积累。

(二)农业上市公司资产盈利能力分析 资产盈利能力是公司经济资源创造利润的能力,它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在此本文选取反映公司全部资产盈利能力的总资产净利率作分析,它反映公司从1元受托资产中得到的净利润。图2显示了2009年33家农业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净利率状况。依图可见,2009年农业上市公司总资产净利率比较分散,平均总资产净利率仅有3.64%,最高的登海种业(002041)为13.68%,而最低的云南景谷林业(600265)却是-14.14%,大多都分布在(0,11.00%],与营业净利率相应,民和股份(002234)和永安林业(000663)的总资产净利率也呈现负值,分别是-4.16%和-0.37%。相比而言,大多农业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净利率还是比较低,既有经营方面的原因又有财务方面的不足。农业上市公司应注意,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追求规模而忽略了资产的盈利能力,造成资源的无为浪费。

(三)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盈利能力分析 资本获利能力指企业所有者通过投入资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取利润的能力,可用的指标有资本收益率、每股收益、市盈率等,本文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来分析农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盈利能力。如图3,2009年33家农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17%,只有三家公司超过20%,同时也有三家呈现负值。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创造最高净资产收益率的公司再不是营业净利率和总资产收益率都是最高值的山东登海种业(002041),而是甘肃敦煌种业(600354),它的营业净利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98%和8.90%,但净资产收益率却是29.12%,这可能是两家公司的资产负责率不同而导致的不同的结果。其余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布结果与其营业净利率和总资产净利率不一致的结果也可以用同样的理由来解释。总体来看,2009年农业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还是比较低,相关上市公司在提高公司营业利润的同时,还应注意资本结构的调整,权衡好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创造更多的股东财富,不断提高公司的总体价值。

(四)农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分析 收益质量可以反映企业盈利的结构和稳定性。本文所选的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从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动态角度,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反映企业当期净利润中有多少是有现金保障的。一般来

说,盈利企业的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等于或者大于1时,说明企业的利润具有相应的现金流量为保障。图4显示了33家农业上市公司2009年各自现金净流量和净利润的概况,其中六家公司(新疆冠农股份(600251)、云南景谷种业(600265)、浙江山下湖(002173)、湖南新五丰(600975)、新疆中基(000972)、江西正邦科技(002157))的现金流量明显不能保证当期的净利润,盈利极具不稳定性。其余则能保证净利润的正常流入,同时也不乏现金流量远远多于净利润、盈利稳定性好的企业(山东登海种业(002041)、甘肃敦煌种业(600354)和福建圣农股份(002299))。可见,农业上市公司中接近20%的公司的盈利结构不合理并极不稳定,相关公司应该在提高盈利能力和实现现金均衡收付的同时注意盈利结构的适当调整,保证企业盈利的稳定性。

四、结论与建议

其一,从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可知,虽然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总体盈利能力是比较低的,甚至有的公司还出现负盈利和负现金净流量,而且现金流量不一定能保障盈利的流入。

其二,农业的弱质性和资本的逐利性要求农业企业的管理当局必须提高和改进其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多的财富。虽然农业上市公司总体的发展水平不令人满意,但是值得同业者深思的是33家样本公司中还是有业绩比较突出者和领先者存在的。

其三,盈利能力低下的公司可以集中利用公司现有资源向业内相对比较成功的公司学习,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控制公司经营规模,不断的调整和改进财务策略,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稳定其盈利结构,做好引导工作,为农业产业化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2]涂霖养:《农业产业化上市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年第12期。

[3]沈敏、倪晓敏:《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分析》,《大众商务》,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