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集锦9篇

时间:2023-12-06 11:13:16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1

为贯彻落实科技部《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实施方案》、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贯彻落实科技部《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实施方案》等的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科技局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政办发[20*]30号),充分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示范与引领作用,扎实推进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出我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充分发挥科技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示范和引领作用,紧紧围绕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改善生态的总体要求,以“科技富民、惠民”为核心,以现代农业、生态产业、乡村社区化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实施特色农业科技示范等工程为突破口,从村、乡镇、县市区三个层次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培育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新农村的科技典型。

二、发展目标

到“十一五”末,重点培育30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15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3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市区;使示范(试点)区域内科技进步贡献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民收入增长率等有较大幅度提高,科技型涉农工业有较大发展,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快,社区建设与教育、医疗、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较大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努力成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

三、基本原则

(一)突出区域优势特色。围绕大蒜圆葱、肉蛋鸭、奶肉牛、瓜菜等十大特色产业,以“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或“一县一业”为重要内容,推进优势主导产品和特色企业向示范(试点)区域集中,建立企业研发机构,聚集高新技术,培育特色优势名牌产品,形成产业群(链)。

(二)坚持技术综合示范。发挥科技在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改善生态等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强技术集成应用,提升创新与科技服务能力,形成多种科技活动整体推动示范(试点)的格局。

(三)政产学研金民结合。加强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的政策性引导。优化农村科技创新环境,引导各类科技人才到示范(试点)一线创新创业。明确示范(试点)的技术依托单位,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利用市场机制、产学研结合,为示范(试点)服务。利用农业科技贷款,吸纳民间资本,推动示范(试点)工作。

(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培育“科技能人”,带着农民干。立足农民实际需求,尊重农民意愿,提高农民协作程度,激发农民对科技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增强农民使用技术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农民享受科技带来的富民、惠民成果。

四、重点任务和示范内容

(一)重点任务

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重点推进七项任务。

1、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以强化产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科技为载体,实施以“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或“一县一业一特色”为重要内容的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县工程,建设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加强“政产学研金民”结合,有针对性地引进、转化先进适用技术成果,促进专业化发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产业开发综合效益。

2、强化技术集成应用,引导现代农村社区发展。围绕农村社区化目标与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强饮用水安全和污水处理、农林生态和农民生活环境整治、资源能源节约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建材和建筑、低成本卫生设备和药物特别是中医药、低成本文化设施和民俗文化保全、社区规划建设和村镇优化布局、社区和村镇动态监测和功能提升等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发展设施相对优良、环境相对优美的现代农村社区。

3、开展重大应用技术研究,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围绕农村、农业发展中的重大应用技术问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示范(试点)单位联合进行科技攻关,解决良种、良法、加工、农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建材、节能型建筑、循环生产、农业节本技术、健康种养殖技术、土地修复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重大应用技术问题,获得一批实用技术,进行技术推广。组织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建设市级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基地,推广粮食丰产技术及操作规程,辐射面积100万亩。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信息平台、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及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构建科技知识进村入户的实时服务信息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科技、政策和市场等信息服务,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开展数字化乡镇科技示范(试点),加强农村社区信息化技术、社会事业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进农民生活信息化。优化信息服务质量,丰富信息服务内容,提高基层科技管理部门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5、强化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星火培训基地(学校)和各类职业学校的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对示范(试点)单位开展农业科技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多层次、多形式开展面向农村的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种养能手、经营能人、技术“二传手”等“科技能人”,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和影响,使周围的农民掌握一些实用技术,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

6、构建农村科技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坚持多元化方向,结合实际,引导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等农村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示范推广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大院、博览交易会等新型科技服务模式,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立制度化的技术支持渠道,建设咨询服务专家队伍,引导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形成农村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

7、大力发展涉农工业。以工业反哺农业,工业拉动农业为目标,鼓励非农企业大力发展涉农工业,培育大宗农产品用户企业,进而拉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增加农民就业。在涉农企业中建立省级研发中心,培育成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示范内容

示范村(试点)、示范乡镇(试点)、示范县市区(试点)分别重点实施以下内容。

1、科技示范村(试点)。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推进“科技入户”;加强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进“信息入户”;加强科技咨询指导和农民适用技术培训,推进“服务入户”。发展“一村一品”,促进特色产品或产业上水平、上规模,培育科技型企业。培养一批科技带头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有条件的地方,集成相关技术,发展村级社区。

2、科技示范乡镇(试点)。加强技术引进和扩散,发展“一乡(镇)一业”,引导特色优势产业规模扩大;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一乡(镇)一基地”,开展绿色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进农村生产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一乡(镇)一服务站”,培育农村科技中介服务组织、模式或平台,开展适合农民需要的科技与信息服务;依托现有资源,发展“一乡(镇)一课堂”,开展农民科技培训。通过技术的集成支持,发展生活功能较好的乡镇中心社区。

3、科技示范县市区(试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专业化、经营产业化和服务信息化,形成示范样板;加强技术转化和创新,培育一个以上主导产业,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布局的优化和规模的扩大,引导发展产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建成市级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县);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不断增强科技管理部门的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民转移就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发展产业基础较好、综合功能较完善的中心城镇社区,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镇和乡村的协调发展。

五、申报条件与组织管理

(一)申报条件

申报示范村(试点)、示范乡镇(试点)、示范县市区(试点),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1.围绕本地新农村建设的全面需求,提出了明确的科技发展目标、发展优先顺序、实施步骤和保障条件。

2.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较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较高,围绕当地资源的加工利用确定了明确的主导产业。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代表性和发展基础,发展经验在其所代表的类型内具有推广意义。

3.科技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科技工作特色明显,科技环境优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8%以上。

4.农民科技意识较强,科学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原则上要具有“科技能人”或科技型企业带头人。

5.所在县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和政策措施有保障,出台了贯彻落实政办发[2006]114号、政办发〔20*〕30号文件的政策性文件,围绕本地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技术依托单位,形成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直接领导、科技主管部门具体协调和推动的工作机制。

6.制定了示范(试点)具体实施方案,并配备开展示范(试点)所必须的经费和相应的促进措施,明确了技术依托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有相当技术创新实力的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等,多学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依托单位优先),方案切实可行,管理和运行机制规范。

7.示范(试点)要首先列入本地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范围;示范县市区(试点)的选择要与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情况、科技型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特派员、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区、星火技术密集区等结合考虑。

8.严格落实中央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和政策,特别是中央有关土地和环保的要求。

同时申报示范村(试点)、示范乡镇(试点)、示范县市区(试点),还应当具备以下指标条件:

1、示范县市区(试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县级财政收入达到3亿元以上,县域GDP达到100亿元以上,县域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同级经济总量的20%以上。

2、示范乡镇(试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乡镇GDP达到5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同级经济总量的50%以上。

3、示范村(试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村级经济总量的80%以上。

(二)组织管理

1、申报单位

示范(试点)的建设单位分别为村民委员会、乡镇或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单位必须具有明确的技术依托,并编制示范(试点)实施方案、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和技术依托单位合作方案。申报单位为县市区人民政府。

各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区域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实施方案,并组织专家对各建设单位提交的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填写审核意见,择优推荐申报市级示范(试点)。

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各地申报的材料进行论证,符合条件的认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乡镇或县市区(试点)”,并择优推荐上报省科技厅。对已列入市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区、星火技术密集区或科技特派员试点单位等优先考虑。

2、支持方式

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将以项目为载体,各地根据实施方案选择新农村建设技术示范项目,项目实施期限原则为2-3年,项目承担单位应以技术依托单位和示范(试点)相关单位联合为主。市科技局拿出专项资金,将视组织实施和投入情况,择优支持。

3、实施的评估和验收

1)市科技局对我市的示范(试点)进行宏观指导、动态评估和监督,并统一部署验收。

2)各县市区科技局负责本区域示范(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具体管理,落实配套支持经费,对示范(试点)进行年度评价,编制年度执行情况报告,确保示范(试点)目标的完成。

3)年度评价和动态评估的重点是任务落实、组织管理和经费投入等方面的情况。市科技局将每年公布评价或评估情况。评价或评估结果将作为确定相关涉农科技计划对有关市下一年度支持力度的重要依据。

六、保障措施

1、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科技局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政办发[20*]30号),将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内容,结合当地实际,制定高水平的新农村建设示范(试点)规划及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七大科技支撑工程。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以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高技术农业和培育科技型龙头企业为重点,实现示范(试点)的突破,构筑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

2、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各县市区政府、市直涉农部门以及农业科技园区、涉农大企业制定促进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工作的政策措施。鼓励非农企业进入涉农工业领域,增加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为示范(试点)工作注入活力。

3、设立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专项,围绕发展特色产业,突出科技支撑作用,开展示范(试点)工作。充分利用农业科技贷款,为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市科技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向新农村建设倾斜,优先支持示范(试点)工作。开展示范工作的各县市区、乡镇及村要提供充足的匹配经费,保障任务完成。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2

一、目的和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驱动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旨在为我县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繁重任务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以此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为发展现代农业,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提供科技支撑。

2、为确保粮食安全,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3、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4、为培养新型农民,增强农民致富能力提供智力支撑。

5、为改善农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科技支撑。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技富民为主题,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主线,以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为目标,围绕现代农业、新兴产业、农村社区、城镇化等重点,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提高农业和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农村科技进步,优化农村科技环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促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大幅度地提高农村科技示范推广能力和服务能力,提升农民整体科学素质,为提高农村生产力,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生态环境等提供有效引领和有力支撑。

2、具体目标:

——强化技术集成与应用。推广一批成熟农村适用技术,提高农产品深加工的能力,培育农村科技型企业,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兴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强化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转化应用一批成熟、先进适用的技术,培育和建设一批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介机构和星火学校,以及农村信息化基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强化科技综合示范。引导建设一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村,使之成为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三、主要举措和保障措施

(一)主要举措

围绕我县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整合资源,集中力量,重点推动以下六项举措。

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搭建农业技术创新和服务的平台,不断增强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优势,建设一批农业科学重点实验室,提高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产学研结合,建设一批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农业技术工程化、产业化能力。

——支持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产值在1亿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其建立和健全研发机构;鼓励农村中小企业引进科技人才,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合体,不断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能力。

——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以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等为依托,开发现代农业关键技术,重点加强动植物新品种选育、高效种养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农业高新技术等研究,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共享平台建设。

——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建设2个农业科技园区,按照民营体制、专业特色、技术示范、辐射推广的原则,帮助其提高技术含量,提升科技水平和整体效益,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的孵化器和示范场。

2、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集成应用,培育农村新兴产业。

加强科技成果的集成应用与推广,培育农村新兴产业和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深入实施星火计划。星火计划以“一县一业、一乡一品、一民一技”为方向,以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为主要内容,培育一批农村资源型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生产经营的专业化。优选一批具有相对特色、处在发展期和有一定发展前景及带动作用的产业,支持其开展产前、前中、产后全程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带动一批农村资源型特色产业的发育和发展。重点支持*麻鸡产业发展,进行品种和品质改良,开展现代农业技术的集成和示范,提高*麻鸡科技能力建设,使其成为农业科技产业的品牌。

——打造绿色农业科技品牌。加强绿色无公害农业技术研究,重点加强对优势特色产业有针对性技术的提升,着力扶持4个绿色农业品牌,并以品牌为基础,在高起点上开展与国内外的科技合作,唱响我县绿色农业科技品牌。

——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加强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转化,配合农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机构,加快科技成果推广,推动农村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3、加快乡村社区科技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

应用示范一批城镇建设的先进技术,推进农村社区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开展农村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技术示范,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开展农林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农村清洁能源、农村环境治理等技术的转化示范,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开展农村社区和城镇建设技术应用。大力开发应用农村社区、集镇规划与建设技术、农村住宅建筑与生活环境综合整治技术。

——加强农业生态技术示范。组织开展农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治理等技术示范,着力解决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技术问题。同时,加强现代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研究开发,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养保相结合。

4、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优化农村科技发展环境。

进一步探索科技服务“三农”的有效机制,着力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引导农村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加快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科技和专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具备条件的科研机构转制为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支持科技人员创办各类科技服务组织,广泛开展技术指导、示范、推广、咨询、培训等服务,建立一批农业专家大院,培育一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

——加大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和推广力度。重点支持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融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与转化活动,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农村创新与服务中的作用。

——发展农技110等信息服务模式。加强资源集成和共享,促进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电话传呼、手机短信、专家现场服务等多种形式的融合,推进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

5、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和科普活动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

把培养农村实用科技人才作为重点,以提高农民自主增收能力为目标,以培训平台建设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方式,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乡土科技人才和农村劳动者。

——推进星火科技培训网络建设。以县有星火学校、乡有星火课堂、村有星火带头人为目标,建设2~3所星火学校。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培养一批青年星火带头人和一批有一技之长的农民,以及适应农村需要的信息员、经纪人等一大批科技服务从业人员;开展农民企业家、管理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培训,造就一批乡土管理人才和能工巧匠。

——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活动,传播科技知识,推广农村实用技术;鼓励运用多种传播手段,面向农民开展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6、加强技术集成应用,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

选择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发展水平、不同文化民俗背景等各具代表性的农村,有针对性地筛选先进成熟技术,开展集成技术应用与示范,支持一批乡镇、村,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

——引导建设一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结合星火技术密集区和小城镇建设,选择一批有区域特点、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乡镇开展技术示范。通过科技项目引导,大力推进特色产业、乡镇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提高乡镇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科技含量。

——引导建设一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因地制宜,集成优势,选择一批村开展技术示范。重点加强对村建规划、产业发展、信息服务、科技培训、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发展、农村社区建设以及科技咨询等方面的引导,建设一批科技示范村。

(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营造环境。全局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农村科技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高科技局的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切实做好我县科技创新的政策的制订和落实,健全表彰奖励制度,对在农业农村科技开发与推广应用,支撑和引领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发展模式;启示

农业科技园是农业技术凝结与辐射的载体,承担着市场与农民连接纽带的任务,发挥着区域经济增长极的重要作用。西方经济学者将“经济增长极”理论引入到空间经济地理研究中来,解释和预测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传导机制及区域经济如何进行结构和布局,发展农业科技园区,更需要以增长极理论为中心,对园区建设模式、辐射能力,以及带动地方周边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带动。科技创新是当前各产业都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以农业及相关产业也面临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加强产业能力提升,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农业科技产业园的发展模式,也应融入到科技创新要素中来,提升园区发展能力。国家农业部、科技部等部门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重视和着手布置农业科技园区试点与建设。安徽省委、省政府更是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目前安徽拥有部级农业科技园区15个,居全国首位。因此,探索以创新为支撑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新模式,指导安徽省农业科技园区对周边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示范与推动作用,具有较为鲜明的现实意义。

1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历程简述

20世纪90年代,我国借鉴国际经验开始探索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和进程也从此展开。

1.1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

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仍然具有计划经济体制延续的相关特点。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业经济发展体制不断变革,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鼓励和刺激农业生产积极性为要务的农业活动得到推动,同时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下基础。

1.22001年~2005年

这一时期是国家农业科技园正式试点建设阶段。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借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充分认可前期在全国进行的农业科技试点建设取得的成绩。并在此基础上,以《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和管理办法(试行)》的和实施为契机,国家科技部、中科院、农业政策性银行等联合开展部级农业科技创新园区的建设工作,加大资源要素等投入的规模和力度,全面指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科研院所机构等加强农业创新。2003年开始,国务院办公厅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通知,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建设用地管理,国家科技部牵头,集中开展农业科技园区治理和优化工作,对试点建设的国内各农业领域的创新园区开展自查整改工作,成效显著。

1.32006年~2013年

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步入全面推进阶段。从总体来看,随着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布置的清理整顿工作进入尾声,相关管理部门出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等文件,进一步强化了园区规范管理和高效运行。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的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发展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做出了突出贡献。以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为代表的世界经济危机复苏阶段,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以科技为引领,陆续启动35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

1.42013年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进入“降低增速、提高质量”的重要发展阶段,国际国内对我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预期愈加强烈。“增长持续放缓”预期敦促各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不能再依靠单纯扩大出口规模取得经济效益,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大提升农产品出口贸易“核心竞争力”成为构建和提高农产品出口质量的特色发展路径。2013年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成立,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向社会化管理迈出坚实的步伐。

2我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的特色

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宏观历史条件下,目前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大多以产业集群的方式在农业科技园区内共存。从产业集群自身的发展和现有模式来考察,集群本身并不能保障持续创新活动的自我实现,农业科技园区的建立也只是为科技创新的涌现提供了外部条件,但要把潜在的创新可能性转变成现实的创新成果,必须有创新机制作为激发。因此,探索园区管理机制创新及其实现路径,理清园区不同建设阶段应采取何种管理模式,实现园区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探索园区要素利用机制创新及其实现路径,找到既能保障农民合法利益,又能促进土地、技术等要素的长效使用机制措施等问题的解决方式,是各地市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一环。我国当前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和建设特点,可以总结为“新型农业企业的不断涌现”、“新型农业技术的不断升级”、“新型农民的不断培育”。

2.1新型农业企业的不断涌现

通过试点并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园区,成功汇聚农业高新技术人才、引进和培育了一批现代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不断探索“园区+专家+农户”、“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家庭农场”等多种模式,带动农业周边产业升级,进一步促使农产品加工业、生物质能源、农业信息服务、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以增长极为源头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和深度。截至2015年,全国各农业科技园区引进企业总数近7000家,仅部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就达到2700家,全年企业产值近5000亿元,成为重要的国家税收上缴来源。引进各类龙头企业的同时,也引进和利用了大量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入,对科技园区周边的交通、运输等非农产业形成重要扶持,提高了农业产品加工、出口的经济附加值,不断发挥现代科技手段在农业经济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附加值和经济产出的增加,同时增加了从业农民收入,积极刺激和调动了农业生产积极性,充分有效地发挥了各地区特色农业的生产优势。

2.2新型农业技术的不断升级

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建设,主要以科技为主线,信息交流为纽带,示范推广为手段,通过建立各类科研平台,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研发,依托部级、省级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平台,吸引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入驻园区,有力促进了农业、科技、教育与“三农”紧密结合。以往的传统农业都是靠人力和物力来实现的,农业科技园就反其道而行,运用新技术来彻底改变传统农业,以投入最小的人力来实现最大的利益。比较常见的高新技术有很多,例如无土栽培种植蔬菜水果,干净卫生,又不需要大量土壤,或者大棚种植,改变冬冷夏热的限制条件,最大限度地让农作物生长等。不同地方的农业科技园,引进的技术不一样,以适合本地的发展为重要依据,当地适合生产水果,有市场,有人愿意买,就应该以引进水果生产技术为主体。以山东烟台为例,由于水资源短缺,从农业发展的长远考虑,必须引进以节水技术为主要核心的人员、设施或设备。本地需要什么,就引进什么,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农业技术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根据烟台农业经济发展报告现实,通过引进新型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的灌溉面积已接近年均四百万亩,每年节水约为4亿立方米,挽回经济损失超过3个亿。

2.3新型农民的不断培育

农业经济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加大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育与教育,提高农民的生产和技术掌握能力,才能在农业科技创新中有所作为。在培育新型农民方面,通过建立星火基地、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专家大院、科技超市、农技110等多种方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模式。由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设立农业园的基础设备,由农民自己商讨是否有能力承包、盈利和亏损都是由自己负责、自己独自管理。或农业公司形式,签订双方土地承租合同,让投资方个人开发并管理。让农民掌握现代化管理经验,成为园区发展的主体,园区在高素质农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下,成为有规章制度的农业性企业,以大规模生产的集约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吸引农民进行独自生产。新型农民的不断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园区的创新发展,使之有潜力和动力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部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比较分析——以典型园区为例

3.1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建设模式

从当前我国各批次建立的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来看,抽离本质的共性,可以分为政府引导与推动模式、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型发展模式。3.1.1政府引导与推动发展模式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起步较晚,在试点建设初期,主要以政府引导与推动发展模式为主。政府在园区发展过程中起到政策指导、平台搭建、汇聚人才、吸收技术等作用。随着经济领域对生产要素性质和内涵认识的加深,以人才、技术、管理为核心的生产要素集聚创新,成为政府推动各类各级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的主要方向。政府机构中的科技职能部门,如科技局系统、农业委员会系统等,成为政府指导和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实施者。通过举办大型研发企业对接会、农业经济与产品展示会,或农民技术培训等形式,加强和引导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企业、科技创新型机构的对接,一方面吸引技术,一方面展示自身具有的产品优势,宣传和打造地方农业经济产品品牌,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与形象,为本地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园区在农产品生长环境、自然资源较好利用、农产品供给稳定性等领域不断加强合作。随着生物与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不断引入,政府主导的科技园区开始向以科技创新型园区发展模式不断转化。3.1.2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发展模式龙头企业成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并带动园区向高端产业链不断升级,已成为当前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发展趋势。特色产业则是因地制宜地利用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取长补短,发挥优势的重要体现。我国农业产业历史悠久,农产品种类丰富程度在全球首屈一指。丰富的农产品在早年却因没有深加工、产量不能规模化或手工作坊式生产难以为继等原因,在宣传、扩大影响等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可数之处,从而导致各地区各省份农产品生产和出口较少,没有响亮的品牌,不为人所知。龙头企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成为补充和完善政府主导和推动发展模式的重要一环,龙头企业也具有一些政府无法或不能进行的市场功能,从而通过该模式进行建设发展的园区很多都取得了较快的经济效益,比如扬州市部级园区高邮司徒科技园以当地水产品和水禽产品为优势,开展水产养殖,以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等。从特色产业的发展来看,以龙头企业带动周围中小企业,形成集聚——扩散的中心效应,不但能延伸产业链,同时也可掌握和占据产业链,形成合力,辅以政府相关的优惠政策,可以达到企业、园区、农民三方共赢的最优制度安排。3.1.3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农业经济领域受到区域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为深刻,随着全球经济趋势总体下滑,各国都开始将农业科学技术的引入和提升作为要求本国各类农业园区发展的首要任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农业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创新型园区发展模式也在大量涌现。无论是政府主导和推动,还是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若想在当前市场竞争中取得稳固优势,都需要加强本园区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国家科技部对各园区进行年度考核,也都把创新能力作为重要指标,其中包括创新人才的引进、创新产品的研发、国家和国际发明专利的拥有量等。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型园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科技研发能力的扩散与推广。

3.2不同发展模式的特点及比较——以典型园区为例

3.2.1政府引导与推动发展模式政府引导与推动发展模式,重点在政府,主要是依靠“政府办园区”。政府办园区,相比较其他两种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而言,更加注重宏观性和外部效应。宏观性体现在政府将园区的主要建设内容与当地长期经济发展规划联系起来,强调远期建设前景。外部效应体现在政府将园区的建设重点、资金投入和使用方向等方面不仅着眼于将园区建设好,还要顾及投入和产出能否带动周边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尽量发挥园区经济效益和公益性作用。例如,南京农业科技园区就是南京市政府推动和引导下的发展模式,并取得了促进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加快成果转化的良好效果。寿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设施农业为主体,现代农业科技为载体,通过政府投入,在土地使用和技术引进领域加大投资力度,从而促进周边农村的经济发展。3.2.2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发展模式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发展模式,重点在龙头企业培育与特色产业开发。无论是企业培育还是产业挖掘,基本原理都是依据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原理,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达到以特色产业辐射与带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例如,安徽阜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把园区建设重点定位为发展城郊型特色高效农业示范产业、现代型农业加工物流示范产业、集约型高产优质粮食示范产业三大主导产业。3.2.3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模式,重点在技术研发和提升园区科技创新能力。这类园区大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或科研院所,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共同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以部级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广科研成果提升园区科技创新竞争力。例如,安徽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人才、技术、金融、信息、市场等创新要素紧密结合,以中药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为主要建设目标。江苏句容高效农业科技园,则采取依托农业科研院所,引进技术、新品种,并对从业人员和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增加农民收入。综上,我国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存在一定差距,但总体发展方向是不断向农业科技创新以及挖掘产业潜在竞争力为趋势,大力发展技术创新型园区是未来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关键。

4部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对安徽经济发展的启示

4.1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要想处于世界一流地位,必须优先发展先进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开发和发展农业高新技术,要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运用科学方法,发展农业科技园。应从顶层设计到技术层面均开展创新活动,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的角度,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将农业科技园区打造为人才汇聚、高新技术集聚和产业竞争力高企的农业经济能力提升与扩散基地。制度创新,应从企业现代产权制度为突破口,农业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并进一步成为园区主体,相比工业企业而言难度更大。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化波动加大,涉及食品安全、土地安全等敏感领域,从而培育一个现代农业企业,必须要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经营视角,扩大眼界。技术和机制创新,则要求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要紧跟科技发展潮流,不断与科技发展融合,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有所作为。建设模式创新,要求园区在传统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优势,不断生成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

4.2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

充分利用高校资源,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举办绿色建筑人才培训活动,搭建平台,促进人才交流与合作。创新考勤管理,使农业科技园从业人员培训更加规范化、标准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应积极进行成果研发和转化,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身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尤其是农业类院校,应把实验室或工程中心中研发的农业技术新成果、新产品,投入到当地农业科技园区进行孵化、实验,积极对接,形成产出效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更应着眼于高校人才或大学生创新创业,把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平台合理高效地利用起来,依托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解决企业劳动力资源短缺和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共赢局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要放低身价,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不怕到农业田间吃苦的精神,以投身到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中来。

4.3借鉴国际经验加强交流

客观分析国外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的经验,有针对性地帮助和计划省内各地区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比如,在高效节水领域,可以借鉴以色列建设农业园区的经验,加大集水设施的建设,提升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废水的循环利用等。在低地区域发展农业,可以借鉴荷兰政府经验,在设施农业中,以农工商综合体创造农业发展重要渠道。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农业生产和科技园区建设经验,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重点,依托政府的大力支持,依据独特的地理优势,完善园区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申秀清.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机制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

[2]王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研究——理论、模式与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3.

[3]蒋和平.农业科技园的建设理论与模式探索[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

[4]罗伟雄.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1.

[5]刘笑明,李同升.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国际经验及国内趋势[J].经济地理,2006(6).

[6]蒋和平,张春敏.国际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深圳特区科技,2005(10).

[7]唐仁华.农业科技园建设的必要性的发展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01).

[8]林青.区域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能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

[9]杜彦坤.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绩效及政策环境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1(3).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农民科技需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特点

建议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可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丰硕但是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还远没有发挥出来据统计我国每年有2万多项科技成果5000多项专利成果产出但转化为商品应用的低于5%耀10%我国每年通过省部级鉴定的农业科技成果有6000多项而转化为生产力的仅为35%耀40%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70%耀80%水平[1]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接受者应用者和最终采用者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动力农民科技需求得不到满足将大大限制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占据主导地位农民接受和使用新的科技成果的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推广成效[2]农业科研成果从研发到具体使用于实际生产中的过程也需要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必须以农民的实际生产需求为前提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民对科技成果的需求受其本身的经济状况生活条件文化素质心理因素和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

1当前我国农民的基本状况

1.1经济现状

在我国农业属于弱质产业近年来国家取消了农林特产税给农民发放农业补贴但农业效益仍然较低当前农民的家庭收入来源结构单一家庭经济收入增长缓慢大多数农民家庭收入来自小规模的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耕地分布零散土地面积小种植和养殖的规模较小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易受自然条件影响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近几年的农用物资如化肥农药种子种苗等的价格不断上升使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同时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导致增产不一定增收农民纯收入增长缓慢总体上讲我国绝大多数农民都是刚达到温饱水平资本积累水平较低

1.2生活条件

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一般短则需要几个月长则几年才能收益近年来非农产业的逐渐崛起大多数农民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年轻力壮的农民劳动力都进入工厂工作其在工厂工作的工资比农业种植所得来的效益要多得多并且当月就有收入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城进厂工作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留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其理论基础知识薄弱思想固化具有安贫守旧从众等心理对新技术接受力较差[3]部分贫困山区自然资源贫乏农业生产缺水土地干旱严重土地荒芜面积较多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基础设施建设底子薄许多水利设施老化损坏有些还没有通电通网通公路信息闭塞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从而阻碍了农民增收

1.3文化素质

据大多数学者研究表明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技术素质普遍不高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但总体上仍然偏低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我国农村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1.62%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只占0.5%农村劳动力缺乏系统的培训据中国信息时报显示中国农民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4]

1.4价值取向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

其对农业科技信息的关注度低袁对科技的认知和操作能力理解程度普遍较低个人价值观和信念受到自身生活环境和交往人群的影响缺乏科学知识和正确的导向在接受新的科技成果时往往具有盲目性在选择农业科技新技术新产品时主要以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的选择因素农民面对各种风险如产业结构趋同自然灾害市场价格变化等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弱因而大多数农民采用新技术时持保守和谨慎的态度在见到采用者获得实际效益后才决定是否采用新技术价值观念上大多数倾向于目前的短期利益安于现状从众思想较强大多数农民满足于现在的种养方式对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并不关注盲目相信传统的生产实践经验

2农民科技需求的特点

我国农民的经济特征和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对农业科技成果需求的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科技需求表现出新的特点农民采用的技术重点产业由粮食转向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农户技术来源渠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同地区农民技术水平的差距也在扩大

2.1相对分散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我国人均播种耕地0.16hm2每户耕地平均0.61hm2每个务农劳动力耕地只有0.49hm2[5]而且分散在4耀5块地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所面临的是分散经营规模极小的农户根据调查现阶段有77.8%的农户迫切需要能够增加产量的科技成果有65.0%的农户需要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科技成果有51.5%农户需要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的科技成果有35.7%农户需要能够减轻劳动强度的科技成果[6]

2.2多样化

农业是一门综合性的行业其涉及农林牧副渔加工等行业与金融财政水力气象科研环保运输农机等诸多部门存在广泛的联系相应地农业科技成果也渗透于农业的各个行业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还受到农户自身特征家庭收入土地特征农产品经营种类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农户的技术需求结构也不是单一的黄玉银[7]对我国13个省411个县5439户农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最迫切需求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农户最多占37.9%最切需求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需求的农户占25.2%最迫切需求施肥技术的农户占10.7%农户对果树畜牧蔬菜等方面的技术需求也各不相同对不同种类的农业技术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农民比较关心的是产前产中的各项农业技术同时对养殖技术信息技术也较为关注

2.3更新成本低

经济效益周期短由于农民生产规模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弱加之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要使农民有效地规避风险这就要求农业科技成果更新要做到成本低周期短效益快才能加快推广速度扩大推广范围降低推广成本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3建议

3.1提高科技成果质量

提供给农民的科技成果要求兼具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技术难度少技术成熟实用等特点这样进步农民会率先试验获得成功后就会带动周围的农户采用反之科技含量不高产生的经济效益低农户不会乐于接受和采用甚至抵制且不成熟不实用的技术将会大大打击农民薄弱的经济承受能力挫伤农民接受新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农业新技术研发部门应以研究轻简高效适用的农业新技术为主以降低农民学习和掌握运用农业新技术的难度提供给农民科学技术必须是成熟实用的只有针对农民的生产需求为农民提供行业内成熟完善的科学技术才能够避免农业技术推广成效不佳的困境先进成熟的科学技术也能够迅速帮助农民在短期内脱贫致富奔小康同样先进成熟的技术能够使农民减少不必要的投人和生产成本负担能够帮助农民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盈利当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取得一定成效时会吸引更多的农民模仿和学习从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及成效

3.2优化科技成果推广方式

据有关调查农户最喜欢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方式是农技员专家入户指导其次是科技培训和电视报纸再次是向亲朋好友和承包大户请教选择网络和典型示范的较少[8]因此在科技成果推广过程中政府要加大对农民采用技术的智力支持注重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指导产前组织专家对市场需求潜力进行预测引导农户正确决策产中委派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实现优质高产产后及时多方开通销售渠道实现农民增产同时也能增加经济收入切实降低农民采用新技术的风险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应重点围绕农民迫切需要的技术展开并通过专家讲座现场会科技示范活动等形式将新成果送达农户手中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9-11]

3.3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是农业技术成果进行转化的主要动力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越高其推广的效果就越好广为农民所接受的科技成果推广方式是农业科技人员和专家入户进行农业科技指导因此要重视并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通过多方面多渠道提升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建立一支结构最优技术精湛数量众多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以确保农业技术推广效果

4结语

农户作为农产品生产的市场主体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采用中应充当主角由农民自主决策自行决定农业科技成果采用的方向和重点这是市场化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农户作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采用的主角农业科技成果就必须满足农户自身的利益和需求任何农业科技成果都是以农业科技成果需求方的应用为最终归宿只有在具体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应用一项农业科技成果才真正实现了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5

参考文献

[1]岳福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制约因素分析[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5145-48.

[2]韦志扬.我国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袁35249页冤309714-9716.

[3]陈斐康松康涛.试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和对策[J].科研管理200425123-28.

[4]吴晶晶.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成效显著[N].中国信息报2007-10-15002冤.

[5]付华超杨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2-23.

[6]陆文龙王丽娟王晓蓉等.天津市农民科技需求意愿调查与实证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145-9.

[7]黄玉银.基于农户需求视角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转变研究[D].南京院南京农业大学2014.

[8]冯林芳.基于农民需求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完善研究院以余姚市为例[D].杭州院浙江农林大学2015.

[9]李世平南灵.制约农户科技有效需求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J].粮食经济研究2000537-39.

[10]李晓明龚传胜李冬等.大力开展农业科普活动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院基于安徽省农村科普活动的调查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171-74.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5

互助县是青海省农业大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多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农业部门紧紧围绕农业生产,以农业结构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农业实用科学技术,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规模,切实抓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县乡农业科技工作者为该县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

(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改革开放以来,该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断加强,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业系统目前有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子经营管理站、农机推广站、农机管理站、农业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农业生态能源站、农广校、农机校、农产品检测中心、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4个良种场等15个事业单位和18个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

(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取得的成效近年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紧紧围绕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切实抓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内容逐步从抓生产向生产、流通、市场一齐抓转变,广大科技人员为全县农业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1.以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育、示范和推广为重点,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多年来,先后培育和推广了互助红、互麦11~15号小麦;培育了下寨65等马铃薯品种;近几年又成功培育了互丰010等杂交油菜,同时,引进推广渭薯8号、青薯2号、陇薯3号、大西洋等专用性马铃薯品种和青杂1号、2号、3号、5号等杂交油菜。全县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0万亩,杂交油菜种植面积30万亩,全县良种化程度达92%以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2.以设施农业建设为重点,提高土地劳动生产率和效益。近几年,通过财政大力支持,全县日光温室建设由2000年1056栋发展到目前21000栋,面积达10500亩,种植作物由黄瓜、西红柿等普通蔬菜向食用菌、玫瑰花等生产发展,亩纯收入达8000~10000元,是种植大田作物的10~20倍,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3.以农业技术推广和良种补贴为重点,促进了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近几年,在省财政厅、农牧厅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以优质杂交油菜、优质马铃薯、优质蚕豆、特色蔬菜等生产基地建设,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以示范基地、示范区田为重点,建立重点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和示范田达3万多亩,在示范基地和示范田建设上布局合理,集中连片,运用配套综合农业技术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相结合,与订单农业相结合,与特色制繁种相结合,农机农艺相结合,示范田建设科技含量高、长势好、产量高,为全县农业生产特色化、区域化、规模化发展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总之,近几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农业项目投入,使该县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引进、选育、推广优良新品种、新技术,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了全县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三)当前存在主要问题

1.服务功能滞后。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服务呈多样型特征,但农业服务仅限于技术宣传、培训、指导等范围,而在信息提供、销售中介、统防统治、代耕代播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大。

2.信息服务功能滞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交替出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缺乏相应的信息收集和的仪器设备,造成信息传递不畅、不快等的问题,制约了向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也制约了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二、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路及对策

1.稳定和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充实专业技术人员一要引导自学,加强实践,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新技术的实践,总结经验,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每年要举办农技推广人员集中培训班,聘请省上的专家教授集中授课,解答生产中的疑难问题。二要开办学历教育。由县农广校继续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开办农学专科本科函授班,全面提高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三要组织外出学习培训。分期分批组织技术人员到外省和本省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参观学习、培训,开阔眼界,提高技能。四要补充全日制农业院校的毕业生,不断增强农技推广队伍。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6

发展农业科技的十项战略对策

1.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

既积极推进改革,又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点。一是优化专业结构,使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科技力量配置科学合理,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产前,特别是产后的科技力量;二是优化布局,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建立以生态类型区为基础的新型科研组织体系;三是扩大开放,更多的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引进资金和先进的设备、设施。

2.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的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在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下大力气把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3.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针对农业产业化对技术的需求,筛选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适当引进进行组装配套,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成果推广计划、星火计划,大力推进农村的科技进步,积极引导东部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出效益。

4.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一是突出应用研究,努力解决严重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难题;二是抓好基础研究与基础性工作,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特别要抓好基因工程、光合作用机理、杂交优势机理和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工作;三是要加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农业高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四是要针对21世纪养活16亿人口对技术的需求,抓好超前研究与技术储备。

5.建立一个宏大的、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国的人口多,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还很低,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大。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拥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体系。

6.加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由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企业等部分组成。针对农业科技多头管理、重复和分散的现状,建立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将农业研究开发机构分为技术开发类、科技服务类和基础公益类三大类,采取不同支持方式。技术开发类机构转变为科技企业或进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科技服务类机构转变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公益类农业科技工作由政府以项目和基地的形式给予支持。对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队伍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形成国家、地方、企业、民营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择优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培养一批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家。

7.抓紧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

通过信息体系的完善,使科研单位更迅速方便地了解农业生产实践对科技的需要,使生产经营单位更容易地了解和得到农业技术信息,促进科研面向生产、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8.抓紧建立农业标准体系。

尽快制定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内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

9.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作为科研成果转化和农科教结合的突破口。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按照实现农业区域布局合理化的要求,在中央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下,依靠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一批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10.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

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各级政府、全社会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特别要增加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拨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到20世纪末,使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0.5%~0.7%以上;到2005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

突出科教改革重视三项任务

1.战略重点和布局

在科技项目发展上,不断总结成就,寻找差距,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重要农业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进行攻关。

"十五"期间的重点和布局。"十五"农业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农业新阶段对科技的需求,在原有增产类技术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有关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对技术的需求。拟着重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对科技的需求,大力发展以大幅度提高单产和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的增产技术。(2)针对我国农产品品质较差的现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品种结构,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的优质技术。采用自主开发、引进、消化、吸收、转化等多种途径,尽快改变我国目前的农产品质量不佳的状况。(3)针对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的要求,发展以加速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的高效农业技术,着眼于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等方面,开发新技术,开拓新产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4)21世纪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将是国际农业竞争的热点,要针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力加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加速实用化、商品化、产业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5)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公益性强的特点,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性建设工作,特别是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部门的长期定位观测和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开展以农机、节水灌溉机具、肥料、农药、农膜为主的支农工业技术研究,为农村科技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条件。(6)发展以生态建设和保护环境为主的林业科学技术。开展生态林业、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动荒漠化综合治理。(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以改善环境为主题的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体系。(8)针对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发展区域性综合配套技术。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优势,促进全国农业快速、持续、均衡发展。为提高西部大开发的起点,"实施农科教战略西进紧急行动"。

中远期战略重点。(1)充分利用生物的遗传潜力。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动植物新品种,重视资源与环境问题。(2)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3)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今后,应因地制宜地加强灌溉农业、节水农业、雨养农业和旱地农业的基

础理论

研究和关键的配套技术研究。(4)食物安全、国人营养和健康。(5)提高科学种植与养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动植物综合生产力。(6)改进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大力发展农产品保鲜、加工、储运、包装、销售和综合利用等技术,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技术保证,尤其要重视发展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7)关注转基因动物和植物的研制和生产,使我国农业紧跟世界高科技先进水平。此外,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等也都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方向。(8)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的实际,利用信息社会即将到来的有利时机,把农业生产中的"软件"部分,特别是管理水平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2."十五"期间体制改革问题

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以结构调整、机制转换、人才分流、制度创新为重点,从农业发展的需求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的特点出发,调整农业科技力量的布局,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制建立的步伐,以改革促进发展。

转制改革的方案设计框架。农业科研机构转制将按照分类指导,抓大放小,适当归并,促进发展的思路,积极有序地推进。

分类指导。目前对农口不同类型的科研院所,应根据其不同特点,进行院所定位,分类指导。对从事农业、林业、气象、水利水文资源、生态环境、大江大河治理,防灾减灾、节水灌溉以及重大工程技术等公益性研究及应用基础性研究的科研机构,按非营利性机构的机制进行运行和管理;对从事成果推广、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专业培训、分析测试、质量标准等的科研机构,要转变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或中介机构;对具备研究开发优势并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或具备产业开发能力的科研机构,要转为科技性企业或进入企业。

抓大放小,适当归并。根据未来农业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和目前科研单位专业结构分布情况,应在专业重组,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重点依托综合性科研机构,稳住一支高水平、精干的农业科研队伍。保留若干个研究院,按非营利机构运行,由中央管理;归并若干个科研单位,按非营利机构运行;若干个科研单位转为企业;若干个科研单位转为中介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若干个科研单位进行结构性调整并转化。

促进发展。通过改革,进一步促进科研院所的结构调整和机制转变,同时,配套进行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的改革和创新,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农业科技发展,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有利于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

组建和完善国家、部、省(市)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科技园示范区、开发区、高科技集团等。近期将主要依托农口各部门的直属研究院所,联合有关院所、高校,通过组建部级或地方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科技园示范区、高科技集团等科研机构,集聚农业最优秀科技人才,围绕关系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和技术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在科技的使用上进行革命性变革,重视发挥科技的综合作用,借助综合国力,深层次地改变农业生产的重大机制问题。

由传统的粮食开发机制转向大食物开发机制。由于我国食物资源的丰富多样和人口众多,通过科技的作用,使尚未被用作人类食物的资源成为人的食品以及创造出新的食品种类,其革命性变革的巨大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由传统的种植业二元结构机制转向三元结构机制。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转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这是挖掘饲料潜力,增加我国优质饲料的重要途径。

由传统的耕地资源开发机制转向整个国土资源开发机制。我国广大的丘陵山区、草地、海陆水面和滩涂都可发展各具特点的农业产业,特别是通过高新技术的运用,可以开发出人类未曾有过的农业产业,前途不可限量。

由传统的农产品简单加工机制转向多次增值的现代化农产品制造业机制。使农产品在农村多层次地利用,形成巨型的现代化产业。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从以下九个方面的比较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农作物品种

我国拥有丰富的品种资源,但在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的深度如抗性基因的发掘利用,野生种、边缘种优良特性的利用,利用生物技术保存种质资源和人工创造新种质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资源鉴定和品种资源工作体系也不够完善。另外,在良种繁育体系与制度方面,不如发达国家规范化、科学化。

作物生理化研究,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个体、器官或细胞水平上,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

栽培技术

目前我国的耕作栽培技术体系仍停留在常规耕作技术与经验上,同国外开展的以计算机为主的规范化、定量化栽培比较,还有相当差距。在利用化学调节剂调控作物生长发育方面,有的专家认为与国外的差距有15-20年。

在土壤肥料方面,免耕与少耕理论风靡全球,而我国的土壤科学基础研究还很薄弱,施肥方法落后,世界先进国家的肥料利用率稳定在50%-70%,而我国只有30%-40%左右。

防止作物减产科技

据专家估计,我国植病生物技术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至少相差15年以上。在昆虫行为机制、害虫与寄主植物关系、害虫与天敌间的生理、生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农产品产后运输、贮藏、保鲜、加工设施和技术也有很大差距。据估计,北京因粮食储藏条件而导致虫蛀、霉烂和其他侵害损失的粮食总和达500万公斤。每年约有15%的生鲜果蔬损耗掉,直接经济损失达两亿多元。

植物生物技术

目前国外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程度相当高,形成产业的产品主要有:细胞和组织培养产业,如花卉、草莓、荔枝等试管苗和脱毒苗;微生物农药,如苏芸金杆菌;生物技术农产品;兽医治疗药物和防治疫苗品;农用诊断试剂;家畜胚胎移植技术;单细胞蛋白;人工种子和胚芽等。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仍然较低,研究设备和手段,工业化生产还相当落后,生物产品商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还不够。

畜牧业科技

目前我国畜牧业科技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总体上落后10-15年。特别是在畜牧业基础学科研究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明显。有些研究还几乎是空白。

农田灌溉技术

瑞典、英国、奥地利、罗马尼亚、法国等国的喷灌面积均已超过80%,美国、俄罗斯约为40%,美国微灌面积到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达到总灌溉面积的3%,以色列灌溉面积中约2/3为微灌,1/3为喷灌。我国在地面灌溉方面,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无论在材质、性能、自动化程度等方面与世界先进

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尤

其是自动控制设备方面差距更大。

农业机械化技术

从大量生产的现有产品来看,机具性能、质量技术水平,只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的一般水平或5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亦即落后30-40年。

在应用方面,农业机械化程度,机耕率为80%,机播率为77%,机收率为70%,而发达国家则全面实现机械化。

农业信息技术

计算机进入我国农业领域仅有10多年的历史,但从世界范围看尚属起步阶段,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比较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应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农业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林业科学技术

我国现有的林业技术水平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至少落后20多年。科学技术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1.2%;人工林林木每公顷蓄积只有33.3立方米,远远低于我国森林总蓄积每公顷平均83.6立方米的水平;全国有林地面积只占全部林业用地的50%,而美国为95%,瑞典为98%,日本为96%;我国的树木利用率很低,树林出材率只占全树的25%,而林业发达国家已从原来的全树利用发展到全林利用以至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利用;我国每公顷森林年均净生长量仅为2.7立方米,而德国是6立方米,芬兰是4立方米,美国和日本是3.1立方米。

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紧迫性

1.适应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

由于以育种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为主导的农业技术革命的带动,到20世纪中叶,农业得到高速的发展。相应地,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导致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新材料、航空与航天、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的兴起,使农业面临启动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并将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这次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将导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再次振兴。

2.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客观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生了两次革命性进展。第一次是农业家庭承包制的建立,理顺了农村的经济关系,是农业生产力巨大的全面释放,奇迹般地快速达到农业生产的成倍增长,为终止我国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创造了根本条件。第二次是乡镇企业的广泛兴起,使农村进行了历史性的产业大调整,农村工业占全国工业增幅的主要地位,开拓了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出路,把农民引向小康。这两次革命性进展,已各持续了一段时间。现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将以突出科技为特点。

3.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方针、道路一些基本问题的客观需要。

我们应着眼于以下几个在20世纪尚未解决好的基本问题:

缺乏可靠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科学技术还没有真正成为农业强有力的第一生产力,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很好消除,等等。

4.及时解决农业发展中面临现实矛盾的客观需要。

农产品质量差、农业效益低,是当前一个突出问题,它导致农民收入低,结构调整难。在"入世"之后,对农业的挑战更为激烈,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显露出来。在未来人口增长和需求多样化进程中,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更加突出。乡镇企业技术推动的发展后劲不足。乡镇企业是农村非农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由于产品升级、布局调整等问题,使其发展面临转折时期,难度较大,减弱了农村经济实力,成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战略思路和目标

1.战略指导思路。要切实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方向,促进科技与经济和市场的有效结合。坚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的有机衔接和有效配置,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既要加速常规技术的组装配套、大面积推广,又要力争使农业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或集团;既要抓好农业增产技术,又要加速发展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技术;既要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高级管理人才,又要培养一大批农业科技企业家,并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总体目标。

"十五"期间要把为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作为核心任务。

到2005年,使我国农业科技关键领域科技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五年,科技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气象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5%、35%、55%、55%和60%以上,农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到2020年,农业科技的基本任务是:满足食物安全的技术需求。为实现粮食总产达到六亿吨、肉类总产6500万吨,人均日摄入能量2500大卡、蛋白质75克、脂肪75克等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7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发展设施农业则是实现这一战略任务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也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作为中国农业工程技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设施农业技术是产业最有效的生产要素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以中国设施园艺为例,30多年来,技术进步已经获得了全面突破,正在进行和已经完成的科研项目及成果数量近700项[2],一个庞大、独立、融合了多学科、多门类科学和知识的技术体系正在发展中形成,并越来越体现出动态性、开放性、自组织性等复杂系统的特征,有必要建立技术分类的理论和方法,从更加系统、科学的角度对技术进行分类,以指导中国设施农业技术的战略、研发、选择和应用。虽然中国学者对设施农业技术进行了一些综合研究和归纳[3-7],但在对设施农业技术全貌的把握上还比较模糊,对体系的揭示还不够完整、深入和科学,专门针对技术分类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科学发展的现实证明,给对象以正确的分类,把握不同类对象的特殊矛盾和特殊运动规律,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完备的分类是建立完备学科体系的前提[8]和技术进步的基础性工作,在宏观、微观上都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仅对推动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设施农业技术发展战略制订、学科建设、工程集成应用、标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乃至设施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1技术分类的范畴

总体上,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主要由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和工程技术[9]三大部分组成,这是其宏观层面的共性特征,还不足以体现设施农业技术的层次结构、专业特点和时代特征,在当前以可持续为总要求的现代农业发展阶段下,需要在广义设施农业概念的基础上,对其技术所涉及的要素进行科学分析,从而确定技术分类的范畴。

1.1设施农业的广义概念与定义

从生产对象和外延方面看,广义的设施农业主要包括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2个方面[10]。传统设施农业的概念和定义往往局限于生产过程[11-13]。但从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发展的内涵来看,需以设施农业整个产业链为基础、从设施农产品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全过程出发,在广义上对其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即设施农业是为农产品商品化各阶段提供最适宜环境和条件,以摆脱自然环境和传统生产条件的束缚,从而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经济、社会、环境)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经营活动,具有目标商品化、途径全程化、环境可控化、效益全面化的特点。从世界温室装备技术发展趋势[4]和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2,14]看,就充分印证了此概念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技术分类中也要体现并贯穿这一概念。

1.2设施农业与技术的广义要素

在传统农业长期存在的条件下,设施农业始终是一种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涉及的要素也应当是广义的,即不仅针对生产工具,还要针对生产者、生产对象和生产环境(自然与社会)。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也要体现出这种特点,即将其作为一个涉及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的广义技术系统[15],使之成为一个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区别的技术实践、技术产品、技术方法、技术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技术文化、技术精神等要素共同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16],这种广义化的演变就如同工程概念已经从最初的土木工程发展到当今的文化精神工程一样。当然,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是主流,但也应尽量体现人文技术的精神,因为对于设施农业,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和生产者素质是充分发挥技术效用的关键,也是转变设施农业发展方式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1.3技术分类的范畴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是在设施种养殖生产中实际应用的技术,或者说是应用科学知识或技术发展的研究成果于农业生产,以达到摆脱自然环境和传统生产条件束缚的工程化手段和方法。为使技术作用有效发挥,其应当有助于形成技术集成化、装备工程化、模式标准化、管理现代化[17]的模式并充分体现出现代农业工程的内涵,即不仅是以其他部门的技术来为农业服务,而且要着重研究解决农业本身作为工程的问题[18]。因此在确定技术范畴时,要将一个在不同层次上具有完整功能(实现商品化)的设施农业工程作为技术依附的主体和对象,以服务于整个生产过程作为主要的技术特征,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设施装备发挥效用作为表现形式,以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全面化作为技术的时代特征,将符合上述要求的技术、工艺、材料、产品进行分类研究。

2技术分类的原则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是一个复杂系统,作为要素的各类单项技术间相互联系并相互作用、集成后表现出设施农业工程的特定功能,并在合理的结构下体现出超越单项技术简单叠加、系统功能被放大的整体涌现性[19]。为体现这种系统特征,需要在技术分类中体现以下原则。

2.1层次性

复杂系统是由多个下级子系统耦合而成,因此分类时要从不同层次上揭示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结构与功能,获得在内容上较为完整、在结构上具有相对自稳定性的技术分类体系。在层次的划分上,本着提高基础层次稳定性的原则,使分类层次由低到高自稳定性逐步增加,而开放性和动态性则逐步减弱。

2.2稳定性

在内容上,要根据设施农业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历史轨迹、未来发展趋势等,从众多技术中提炼出基础性、独立性、结构性、长期性的组成要素,尽量使分类后的技术分支具有鲜明的个,并可以融合趋势性、阶段性的共性技术来提高自身的水平、强化自身的功能;各层次上的技术须在整体上形成内容相对完整、结构相对稳定的体系,使设施农业功能在不同层次(档次)上得到充分发挥。如节能(含新能源)、人工智能、机械化等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热点因服务于多种功能、结合于多个技术种类,在功能上缺乏个性和独立性,因而不能单独构成技术分类的基础层次。

2.3开放性

开放性是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基本特征与本质要求,也是保持其动态性和成长性的前提。作为一个融合多领域科学技术的应用型交叉学科,设施农业技术体系需要一定的开放性,以保持知识积累、技术增长、实践运用的动态平衡。因此在技术分类的不同层次上要保持技术内涵和外延的开放性,使技术系统能在充分吸收技术环境积极因素的基础上,提高自组织水平和技术进步效率,如分类内容上要保持一定的前瞻性以便对新兴技术的吸收,层次上不宜过多,要为层次的延伸提供空间,分支不宜过细,要减少技术内容消长而造成的系统不稳定。

2.4现实性

由于技术的目的在于合乎规律地改造客观世界、以指导实践为落脚点,因此在技术选择上,要以在科学上的成熟度和在实践中的应用度作为主要考量标准。分类中要注重对产业技术的归纳总结,即那些真正进入生产过程的技术,它们不仅在技术上是成熟的,而且是经过了技术系统的整合,以及经济核算和制度制约的技术[20];对那些还处于发明向技术转化或技术向产品转化阶段中的技术则作为“潜力”型技术处于次要地位,在未来技术系统的成长中再获得明确定位。

3技术分类的方法

3.1技术支撑关系说明

由于技术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作为典型交叉学科的开放性,在科技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其技术内容和结构也不断调整以适应外部技术环境的变化,由此造成了研究者对其技术类别、技术阶段和技术特性等认识上的困境,特别是相关前沿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等与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体系本身的关系,将某些阶段性的技术形态(如节能、信息、物理农业等)作为分类、总结的依据,而不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合理框架内显示诸多新技术的地位与相互关系。从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来源、支撑特点、发展动力来看,其长远性、基础性的支撑在于来源于实践、科学、已有技术中相关技术的独立或综合应用,并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影响,在形式上表现为常规技术和高新技术。常规技术在产业共性技术的影响和制约下维持技术体系的基本结构、属性和普遍运动规律;高新技术在前沿技术的引领下对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产生阶段性影响,促进其技术结构的优化、进化乃至跨越式突变,呈现出特殊的运动规律。各类相关技术的作用关系如图1所示。

3.2技术分类方法分析

在人类当前认识水平和技术固有特点的双重影响下,技术定义不是唯一的[21],针对不同领域技术分类的方法也不统一,即技术个性的差异影响了共性分类方法论的确定。从供给技术的宏观层面,按照客观物质在工程中的流向,工程技术可分为资源(材料、能量、信息)、采集加工(探测、采集、运输、加工)和制造(建造)3个方面[22];上世纪80年代,有学者提出了按照技术过程和技术形态进行分类的原则[23];在技术创新概念引入中国后,人们开始在技术形态的3个层次(技术发明、生产技术、产业技术)上进行技术分类;在建筑新技术中,有学者根据技术论和技术创新论的原理,从技术成因、技术研制目标、技术发展进程和生产要素[24]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比较上述分类方法,在原则上可以充分借鉴,但在技术分类后的相对稳定性、具象性和指导性方面还略有不足,需根据行业和技术领域的特点加以选择和完善。

3.3技术分类方法选择

由于每一项设施农业工程技术都是以数门基础学科为理论基础、以多个应用技术和生产技术为条件,如湿帘降温系统就涉及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多个基础学科和应用基础学科。因此按照技术属性和技术形态来分类不仅会形成过多的技术交叉、也难以反映技术的目的,而应将设施农业工程本身作为主体,按照设施农业广义定义、广义要素和分类范畴的界定以及设施农业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目标,将实现设施农业的完整功能作为技术分类的基本依据,在设施农业技术分类原则的要求下确定分类的方法和形态。

1)横向技术链条

由于设施农业的完整功能有赖于产业链的有效运转和设施农产品使用价值的最终体现,因此将实现设施农产品商品化的过程作为技术目标实现和技术效用发挥的主要途径,将技术链作为产业链的基础和重要内在依据,使技术内容涵盖设施农业产业链的全过程,以此为特征在不同层次上横向展开。

2)纵向分类层次

为简洁、清晰地揭示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采用线分类法[25]进行纵向层次划分,即将设施农业工程技术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成相应的类目,并排成一个有层次的、逐渐展开的分类体系。在层级数量上,采用大类、中类、小类、子类4个层次,分别反映设施农业工程技术链条、技术环节、技术功能、具体技术手段等属性,层次关系如图2。

3)技术分类定位

具体技术定位需遵循前文所述的稳定性原则,尽量使不同层次上的技术点都具有独立和鲜明的个(特别是较基础的分支),在横向形成并列关系,因此原则上以主要属性和最显著的功能作为分类的依据,而对那些具有多种创新思路、可以发挥多种功能的技术,则按照其主要属性进行分类定位。如湿帘系统在温室或畜舍中兼具降温和加湿的功能,但生产实践和功能实现过程上须以通风为前提,因此将降温作为其主要属性进行分类;其他如遮阳保温幕、定比施肥器等也须依照其主要属性进行分类。

4设施园艺工程技术分类

以设施园艺为例,按照上述方法对其进行技术分类。

4.1横向技术链条

设施园艺产业链主要包括“育种、生产、贸易”[26]3个主要环节。为使产业链与技术链充分契合,在工程技术所涵盖的范畴上要注重技术的相关性。在“育种”链条上以工程化、商品化的籽种技术为主,在“贸易”链条上以产地物流、产地加工和质量控制等与设施农业生产紧密衔接的工程技术为主。

4.2纵向分类层次

1)大类(技术链条层次)

是反映技术链条特点的基础层次,主要是维持产业链有效运转的相关工程技术,包括与产业链直接对应的专项技术体系和为维持整个产业链正常运转所需的公共管理技术体系,具体包括种苗工程技术、设施生产技术、产地物流技术和综合管理技术4个大类。具体内容比较稳定,受其他技术变化的影响不大,见表1。

2)中类(技术环节层次)

是各技术链条中体现其基本特征的主要技术集合,包括相互关联的中观技术环节,揭示技术服务的主体与主要行为特征,如种苗工程技术包括籽种、育苗2个环节,产地物流技术包括内部输送、分级、洗净、包装、贮藏保鲜、追溯6个环节等。该类别具体内容会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较大。

3)小类(技术功能层次)

是实现各技术环节特定功能的层次,包括实现各种微观技术功能的综合性技术行为、技术方式,揭示了各环节下技术功能特点和实现功能的基本流程和构成,如种苗工程技术(大类)中的籽种技术(中类)包括育种技术、种子检测、种子加工等,设施生产技术(大类)中的环境调节技术(中类)包括增温、降温、调光、调湿、通风、供水、调气、保温等。小类技术综合性强、受技术变化的影响很大。

4)子类(技术手段层次)

是实现微观技术功能的具体技术手段,包括构成各种技术行为和方式的具体技术措施或方法,进一步揭示出技术功能的具体实现过程,如种子加工技术(小类)包括清选、分级、干燥、消毒、包衣、包装等技术,供水技术(小类)包括净化、消毒、储水、输水、保水等。子类技术种类丰富、手段多样,受技术变化直接影响,动态性、成长性很强。4个层次的技术分类见表1。

4.3具体技术定位

按照前文提出的具体技术定位原则和方法,将设施园艺技术进行详细分类,如表1所示。

5技术分类的应用

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技术分类研究初步揭示了技术体系的全貌以及内部构成、相互关系。在实现研究价值的过程中需要完成由手段到目的的跨越,并在以下技术发展的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具体应用。

5.1技术仓库构建

技术模式是形成设施农业发展模式和进行装备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而技术仓库的构建是形成技术模式的必要前提,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分类可以有效地指导整体或局部技术仓库的构建,并为相关数据库、信息化软件平台、专家系统等技术模式支撑体系的研发提供基础性的指导。

5.2技术发展评价

技术对产业的影响并不是单个技术对个别区域或使用者的影响,而是结构性的作用和影响。某一项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影响整个产业的水平,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因此分析并发现这些技术点将对完善作为产业结构基础的技术结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技术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时期各类技术的作用分析和多层次权重设定,不仅可以判断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也可以发现影响整体技术水平的关键技术点,作为技术发展战略的方向和重点。

5.3学科发展完善

学科交叉已成为知识创新、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27],设施农业作为典型的交叉学科在专业分支的设定、专门知识的积累和专业人才的储备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面临着将不成熟学科建设成为成熟学科的历史任务和挑战。科学合理的技术分类,可以在专业设置、研究方向把握、复合型科研教学人才培养方面提供全面系统的指导,特别是通过分类过程中对技术内在矛盾关系的揭示,对解决不同学科间融合与支撑的难题、形成设施农业“大学科”格局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5.4技术战略实施

技术战略的核心是技术选择与组织实施,不仅影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设施农业产业发展,也对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能力和组织绩效产生显著的正相关影响[28]。保证技术分类的完整性、科学性以及技术评价的客观性是技术选择的前提,也是技术集成和完整实施的保证,在此基础上,不仅可以对产业共性技术进行较准确定位、对标准体系的实施勾勒框架,也对相关边缘学科的布局和发展提供方向。

6结论与讨论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8

关健词 高校信息平台;农业科技推广;成效;思路

中图分类号 F30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304-03

Effect of College Information Platform on Promoting the New 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

ZHANG Wei 1 WANG Chun-ping 2

(1 The Inspection & Testing Center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 Security of Luoyang City,Luoyang Henan 471009; 2 College of Agronomy,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Abstract In order to search for the best theories and strategies of 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 and agricultural conditions at home and abroad,the college information platforms,including the specialist information platform,technology information platform and students information platform were put forward.Effects of the three platform informations in agricultural techniqu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ree information platforms were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in agricultural extension,which had significant roles in promoting the 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At the same time,agricultural extension development way were advanced.

Key words college information platform;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effect;thinking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研究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导[1]。许多学者在农业发展、科技传播、农村和谐建设等方面做了广泛的研究[2-6],其中赵惠燕等提出社会性别敏感的参与性科技推广模式,这一模式开创了农业推广模式的先河,提出了新的理论、新的模式,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快速应用[7-9]。创新是农技推广的动力,是农技推广事业发展的生命。探索新的农业科技推广方法,对大学而言,就是如何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如“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如何把大学的资源有效地利用,探索大学科技推广的新理论新方法,使大学迅速由社会经济边沿跨入社会经济中心,为全面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做出积极贡献。

1 国外几种典型的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

1.1 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目前,美国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已达80%,农业科技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也高达75%以上,位居世界前列,这得益于其独具特色的农业推广体制。其主要特点如下:一是较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美国国会通过摩尔里法案,规定在全美各州成立农学院,即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无偿拨给土地,成立以农业科技为主的州立农学院或大学,开展农业科学教育,为农民提供各种新技术和成果。二是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紧密结合,联邦、州和县3级结构层次分明。农业研究、教育与推广合作局主要是协调联邦农业部有关部门、全美106所州立大学和私人机构等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此外,联邦农业部还在各州设有120多个专业研究院、所。在州一级,有州立大学,其大学农学院内设有农业试验站和州的农业合作推广中心,农业试验站在本州范围内设有多个试验基地,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和示范。州农业合作推广中心除了负责指导和管理全州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外,还承担其他职能,如青少年培训、家庭消费引导、自然资源保护管理和社区经济发展等。在县一级,设有州立大学派出的农业合作技术推广办公室,全美国近3000个县设有其机构。三是联邦、州、县和其他机构共同承担农业推广经费。总体上,联邦政府承担经费占13%、州级政府占63%、县级占14%,其他如合约和捐赠占10%。这部分由美国国会专门委员会直接确定项目和拨款。如虫害综合防控项目、全球性变化生物影响评估项目等。四是人员配置合理,精干高效。农业合作推广中心的负责人由所在州的州立大学聘用任命;各县的农业合作推广办公室的负责人由州立大学和所在县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实行公开招聘,一次聘用期为2年,每年进行述职考评。专业技术人员由所在大学的教授和研究员兼任。主要工作方式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技术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组织专家开展网上和电话咨询活动。各县的农业合作推广办公室人员工资和推广经费由州农业合作推广中心直接下拨,办公场所由所在县政府免费提供。州以下的农技推广机构人员数根据实际工作任务进行聘用。如美国犹他州农业合作推广中心工作人员为11人,在县级设有31个农业合作推广办公室,县级工作人员人数不等,人口多的县如盐湖城办公室达20人,少的县如东南部一些县为2~3人。所聘任的工作人员均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硕士和博士学位占有相当比例。有的还是农场主,如犹他州卡兹县的农业合作推广办公室的负责人是一位拥有农学硕士学位的农场主,平时兼营着自己的农场。

1.2 日本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

日本早期的农业推广工作始于19世纪70年代,但直到1948年日本国会才通过了《农业改良助长法》,并开始依法建立农业推广体系,开展农业推广工作。50年来,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其主要特点如下:一是国家为主,农协为辅,机构简单,队伍精干;二是科、教、推相互协作,紧密配合;三是人员录用,工作考核,研修培训制度化。结合其特点,日本农业推广的主要的推广方法按对象分为4种:单个推广法、小组推广法、大众传媒推广法和混合法。采用混合推广法的占50%,但大田采用小组推广法的较多。

1.3 澳大利亚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

澳大利亚的农业推广工作是由庞大而有效的公共部门来开展的,具体到各州,推广工作的重点是生产技术转移,农业部一直是这种生产导向型农业推广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然而,近年来推广机构与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使现阶段澳大利亚的农业推广政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强调人力资源开发;二是注重群体推广活动;三是重视运用电子媒介传递信息;四是推广服务组织和经费来源趋向多元化。

现在参与农业推广的组织越来越多,除政府机构外,主要有农民组织、涉及企业、市场营销组织、咨询团体与个人、研发公司、合作研究中心、大学等。合作研究中心内部以及农业综合企业和公共部门之间普遍建立起了合作与合伙关系。私人部门在农业研究和推广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通常结合政府的项目在推广项目时不断增加投入。由政府资助的研究和推广项目已越来越多地由私人咨询人员和农业综合企业来提供服务。

1.4 国外较成功的农业推广体系的共同特点

一是层次分明,结构完善。 这些国家均有自上而下纵向的推广体系,实行垂直管理,每一级有明确的职能和相应的人员结构,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汇报制。同时,也注意经常性的横向合作和信息交流。二是经费来源以政府拨款为主,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协会组织承担费用的比例逐渐增大,但没有一个国家靠有偿服务解决推广体系的主要经费。三是加强农业推广的立法以法保推广,以法促推广。四是农业教育、科研坚持为推广服务。教师除了教学外,还承担部分的科研与推广任务,根据推广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并承担推广人员在职培训的主要任务。科研机构以推广部门反馈的信息为依据,确定研究方向,同时和教学人员一起解决一般推广人员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教学和科研单位还为推广机构在农民培训方面提供便利。五是重视提高推广人员素质。许多国家对推广人员都要进行职前培训,对在职培训的时限和内容都有详细的计划。

2 中国大学型农业推广体系的创新

对中国农技推广体系的特点,其他学者都有较为详细的报道[10-13]。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针对大学型推广体系提议建立高校信息平台,以促进农业科技的快速传播。

高校信息平台就是利用高校的人才、科技、学生传播优势,把教育、科研、推广紧密结合而构建的科技信息平台。该平台是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特点而形成的一个推广模式。把专家、技术和传播方式联合起来,能有效提高农业推广效率,同时通过农民反馈的各种疑问和需要,引导科技人员通过科学研究来解决,增加了该推广体系的综合效应,从而使农业技术推广成本更低,效果更好,提高采用新技术的速度,增强农业的竞争力。

高校信息平台是农业科技传播的重要平台,为农业科技传播提供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建立高校信息平台主要任务是解决技术、成果的棚架和科研、生产脱节问题。高校信息平台在实践中应包括三大部分:专家平台、技术平台和学生平台。

2.1 专家信息平台

专家信息平台是依据高校优势,集成农业各行业的专家及相应的成果,为农业技术传播提供辅助的专家和对接技术咨询服务的一种信息平台。对涉农的资深专家建立专家数据库,并根据专业特长分成不同的服务小组。每次根据不同的农业需要,临时抽取专家为农业服务。主要运行模式是:可以通过到田间地头、发短信、打电话、上网、电视、海报、报纸、小册子、培训等形式,将专家的信息应用到农村,把专家直接服务于农村,建立起互动的信息平台。

2.2 技术信息平台

技术信息平台由科研或教学单位提供,科研或教学单位掌握着最新的农业科技,了解技术的最适方法和使用的最佳效果的信息平台。在多年实践中,其主要运行模式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的:一是建立新品种育、繁、推技术信息平台;二是建立良种良法相结合的栽培措施的技术信息平台;三是建立稳定的培训教育基地和实践教育基地的技术信息平台;四是和农业政府部门合作建立无公害农产品技术信息平台。

2.3 学生信息平台

学生信息平台是充分利用高校的信息平台,根据不同专业、不同专长的学生划分成不同的科技传播小组,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农业技术传播中的一种信息平台。其运行模式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一是在学校注册的在校学生;二是往届已经毕业的本校的学生,并且现正工作在农业的各条战线上。

3 高校信息平台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成效

3.1 依托专家信息平台,进行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推广工作

依托专家信息平台,开展技术创新、技术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其主要经费来源为政府专项资金、企业研发资金等。主要表现形式为“专家+技术十企业”,或者“专家+技术+农户”2种。组成人员主要依据高校信息平台的专家信息平台为主,按照项目任务吸纳基层农技人员。该模式是大学科技推广的主要形式,不仅能够及时将最新的成果和方法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而且也能将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快速反馈到科研、教学当中,促进了“教学、科研、产业”的有机结合。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推广工作,已经为洛阳市农民节约大致1.05亿元。

3.2 利用技术信息平台,构建农作物生产的育、繁、推体系

3.2.1 利用农作物4级种子生产程序,构建农作物4级种子的育、繁、推体系。农作物4级种子生产程序是在进行豫麦10号的繁育推广过程中形成的种子生产新技术。其程序是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把种子分为4个类别,利用高校的技术信息平台来进行4级种子的育、繁、推工作。育种家种子是新品系在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即将审定为品种时,由育种者种子圃繁殖的种子,是由育种者直接生产和掌握;原原种是由育种者种子繁殖的第1代,由育种单位或授权的原种场负责生产;原种是由原原种繁殖的第1代种子,可由原种场负责生产;良种是由原种繁殖的第1代种子,可由良种场或特约基地负责生产。各级种子的生产,既可以由育种者和各级种子生产单位分工合作去完成,也可以由育种者所在的种子企业独立承担。应用4级程序生产种子,每一轮经历3~4代,进行限代繁殖。应用4级程序生产种子的过程中,种子的繁殖系数可提高到148以上,河南省每年可节约资金2.03亿元

根据各类作物的遗传特点和繁殖方式不同,“四级程序”又归纳为4种不同的应用模式,即自花和常异花作物的常规种模式、自交系杂交种模式、不育系杂交种模式和无性繁殖模式。

“四级程序”的提出和应用,体现了育、繁、推三方优势互补、利益分享、风险共担原则,使育种者、种子生产者和经营者形成合力,使体制改革沿着种、工、贸、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产业化道路健康发展,从而促进了良繁体系新框架的形成,因此,它给育、繁、推注入了活力,也必然推动整个种子工作的发展。其主要经费来源为项目组专项资金、政府资金等。主要表现形式有“专家+技术+企业”,或者“专家+技术+农户”2种。同时利用技术信息平台和学生信息平台快速的进行种子标准化的生产。

3.2.2 利用种法结合,提高旱地的粮食丰收。以技术信息平台为依托,以建立高效抗逆优质群体、提高水分增产效益为中心,以筛选和利用耐旱丰产品种为突破口,以改造现行技术,建立旱地小麦高产稳产技术新体系为关键,采用专题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试验研究与高产示范相结合等方法,结束了旱地小麦长期无当家品种的历史,在种法结合提高旱地小麦水分增产效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其主要经费来源为政府专项资金、项目研发资金等。主要表现形式有“专家+技术+企业”,或者“专家+技术+农户”2种。每年在洛阳市示范推广6.67万~10.0万hm2,若采取积极措施在全省乃至黄淮旱作麦区推广作用,则社会、经济效益更为显著。组织科研、教学、推广等部门开展协作攻关研究。

3.3 综合利用三大信息平台,加强无公害基地的建设

综合利用三大信息平台,结合农业政府部门,加强无公害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专家、技术和学生的优势,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跟踪服务,以保证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其主要经费来源为政府专项资金、企业研发资金等。主要表现形式有“专家+项目十企业+学生”,或者“ 专家+项目+学生+农户”2种。截至2007年底,洛阳市共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0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0个,洛宁县上戈镇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其中以苹果为主的无公害果品基地面积达到3万hm2,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到1.33万hm2,无公害中药材面积达到3.33万hm2,占中药材生产总面积的90%以上。无公害水产品基地面积达到1.1万hm2,无公害粮油生产面积达到33.3万hm2以上。

洛阳市嵩县在推广农业科技的过程中,协调发展农民专业社,登记的合作社有18家,注册资金1 000余万元,参股农民227人,申报涉农商标15件,新发展大粒樱桃种植面积达333.3 hm2、中药材种植面积200.0 hm2、朝天椒种植面积1 000 hm2、蔬菜种植面积达8 466.7 hm2。大粒樱桃、中药材、朝天椒、蔬菜种植四大特色农业使农民人均增收1 500元。

4 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思路

利用三大信息平台,促进高校与农村的连接,使高校有限的和无限的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发挥高校为农民服务的作用。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以整合资源与创新农技推广和服务机制为突破口,专家和学生直接到户(学校)、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理清了高校服务农业的思路,走出了高校和农村连接的一条新路。

4.1 以高校信息平台为创新理论,进一步完善大学推广体系的理论研究

高校信息平台理论是多年推广实践的总结,涵盖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部分研究理论和实践,是紧密联系“十一五”规划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具体表现。既然是新的理论,就需要更多的应用去检验,更多的知识去补充和充实。只有不断地对推广理论进行研究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发展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4.2 以农业政府部门为主导,以高校信息平台为纽带,建立三大平台的推广体系中心

在中国主要的农业推广体系:政府支撑推广体系、企业带动推广体系、大学型推广体系和协会组织推广体系。其中主要是以政府支撑推广体系为主,把高校信息平台吸纳进去,成立三大中心,发挥三大信息平台各自的作用,把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思想、新观念快速地传递到农村,变成农民的智慧和收入,加快先进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4.3 以高校信息平台为指导,多方筹措资金,构建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组织

在高校信息平台的指导下,推进公益性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改革,政府通过项目方式给予适当资助,为农民提供低偿服务。同时要做到农业科技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促进发展与规范运行相结合,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相结合,开展培训与合作交流相结合。以农业科技园区为主体的成果示范推广转化基地建设要加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定科技园区发展的优惠政策,以点带面,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

4.4 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出发点,拓宽高校信息平台服务内容,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

在搭建高校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引导出台农业院校服务于“三农”的一系列导向性措施,以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等的信息平台为依托创办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参与农村科技服务。改革现行的农业教育、科研与推广相互分离的体制,成立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创新教育投资体制,扩大教育的规模,集中社会资源,构筑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完善农民培训体系和贫困山区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4.5 以未来农业发展为落脚点,完善高校信息平台的建设,发展循环农业

以未来农业发展为落脚点,进一步完善高校信息平台的建设,发展循环农业。洛阳市制定的“十一五”循环农业发展规划指出,依靠政策手段、市场机制和科技支撑,引导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发展农业生物质产业,开发可再生能源,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加快建设生态家园,推进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到2010年,洛阳市循环农业发展主要指标将达到:农村户用沼气总量达到50万座,占全市农户总数的4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牲畜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达到90%;建立循环农业示范村200个;完善乡村物业服务站200个等。

5 参考文献

[1] 杜玉珍.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与思路[J].甘肃社会经济,2006(6):223-227.

[2] 夏敬源.加快玉米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J].中国农技推广,2007(9):4-6.

[3] 王一线,贾明清.淮安市科技入户工程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农技推广,2007(11):8-9.

[4] 伍建平,王业官.基层农技推广的公益性与管理体制改革[J].中国农技推广,2007(1):11-12.

[5] 胡俊鹏,高翔,张显等.浅析大学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5(7):412-415.

[6] 刘志民,王树进,倪 浩.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J].农村现代化,2006(1):84-86.

[7] 赵惠燕,李东鸿,尚桂荣.提高科技推广效率的新模式[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99-102.

[8] 李东鸿,赵惠燕,田芙哗.社会性别敏感的参与式技术传播与科技扶贫探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会科学版,2006(5):25-28.

[9] 李科,赵惠燕,李振东.社会性别敏感的参与式科技推广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7):9740-9742.

[10] 林英.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探析[J].陕西农业科学,2007(5):139-141.

[11] 张耀钢.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的重大创新――“农业科技入户”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江苏农村经济,2007(5):6-8.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9

学科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包括学科理论、科学方法、技术手段等。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与社会经济重大需求的交叉点往往是新学科产生的“摇篮”和新技术发展的“起爆点”。对地方科研单位机构,学科既包含学术维度,还包含区域维度,是学术活动的基本单元。新形势下调整学科建设发展思路,转变农业科技创新方式,既符合国家科技计划改革的总体方针,也顺应农业科技发展新潮流,更是提升地方农业科研单位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的基础。

1.1加强学科建设是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应对国家科技计划改革的战略选择

当前,国务院正在全力推进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着力解决现有科技计划重复、分散、封闭、低效、资源配置碎片化等现象,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体系。改革的核心是更加聚焦国家目标,更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计划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和保障国家安全中的战略支撑作用。也就是说,今后国家层面的科技计划将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和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面向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地区农业发展需求,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如何在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层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学科建设如何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凝练全局性、区域性发展重大问题,是应对新一轮科技计划改革的关键所在。

1.2加强学科建设是地方农业科研机构适应农业科技发展新变化的重要途径

建国以来,地方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调整、区域产业发展的持续变迁和国内国际科技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已经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和具备一定优势的学科群。然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创新材料等新兴学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传统农业技术的升级,农业科技正孕育着新的革命。学科体系建设呈现2个特点:一是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种类越来越多;二是学科之间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科在加速分化的基础上高度融合,成为十分庞大复杂的学科体系,逐渐涌现出一系列交叉学科、横断学科,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这就要求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在传承历史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学科体系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对于农业学科来说,研究对象复杂,影响因素多,更需要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与合作实现创新。

1.3加强学科建设是提升农业科研机构支撑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能力的核心纽带

当前,现代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许多地方还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耕地、水资源制约加剧、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困难和挑战。传统的农业科研体系、单兵作战的科研组织方式、单项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难以满足农业“大生产”的需求。因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科技进步需要通过强化学科建设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强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能够有效带动产业发展、集聚科技资源,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

1.4加强学科建设是提升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依托

学科是科研单位开展科技工作的基础,是组织科研的基本单元,科研单位的人才、团队、项目、资金、平台等要素都需要依托学科建设而发挥作用。学科的结构布局、服务功能、发展活力决定着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方面的地位和水平。当前,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表现为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和学科水平的竞争。国内外许多有影响力的大学、研究机构的发展经验表明,只有拥有一批一流学科,占据某些学科领域制高点,才能吸引和积聚一批高水平人才、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基地和取得一批一流的研究成果。因此,加强学科建设,发展形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一流学科,促进科研质量和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是实现自身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

2中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来,地方各级农业科研单位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始终坚持学科建设的全局性和战略性作用,以支撑全国、省域、生态区域农业发展为目标,不断优化学科布局,调整学科方向,建立了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提升作出了卓越贡献。目前,我国已建设了较为完善的部级-省级-地市级三级农业科研体系,拥有近10万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人才队伍,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全国农业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显示,至2014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共有1069个,其中部属农业科研机构59个,省属农业科研机构462个,地市属农业科研机构548个。部属、省属、地市属农业科研机构数量分别占总数的5.52%、43.22%、51.26%。从行业来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机化科研机构数量分别占总数的59.68%、12.44%、10.48%、4.96%、12.44%。种植业农业科研机构职工数量最多,占总从业人员的64.48%,而农机化科研机构职工最少,仅占总从业人员的5.85%。在学科建设方面,我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已形成了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开发研究于一体和覆盖绝大多数产业的学科体系,依托学科建设,形成了一批稳定的科研人才队伍,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农业科技国家队相比,我国地方各级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竞争力还不够高,体现在学科建设上,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2.1学科特色和优势不够明显

我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普遍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不同机构之间学科重复设置现象普遍,甚至同一单位内部的学科建设同质化现象也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特色学科基本都是从传统粮棉油、增产型技术研究等衍生而来,学科基础比较薄弱,造成对学科的发展脉络、服务面向、成果积累等方面基础相对较差。不少特色学科发展定位比较模糊,很多都在被动适应市场,缺少学科建设的引导性和前瞻性。有的特色学科自身研究基础薄弱,同时又缺少相邻学科支撑、导致科研原创性明显不足,很难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2.2学科发展思路不够清晰

总体来看,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发展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和高层次的战略规划,导致学科发展思路不够清晰。一方面,部分学科尚未凝练成型,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有明显优势的研究方向,有的学科仍然围绕各级各类项目指南设定研究选题,学科自身发展及研究方向关联度相对较低,对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缺乏科学思考和系统规划,导致学科难以做大做强做优。另一方面,部分学科协同创新不够,难以形成合力。纵向看各科研机构内部研究单元之间缺乏有机协调,横向上学科间的相关支撑与融合不够,学科内涵和外延还须进一步明确。目前,虽然不少省份都在推进创新联盟建设,但这种协同创新机制仍然存在“拉郎配”、流于形式等问题,学科内“个体户”现象仍然存在,研究成果难成体系,学科集成创新优势难以形成。另外,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参与部级科技计划布局谋划的程度不高,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有限,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不多。

2.3学科人才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高水平科技人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但总体上看学科领军人才都集中在部级科研机构,地方农业科研单位战略型、领军式的学科带头人较为缺乏,尤其是省级以下农业科研机构缺少具有组织学科和带动学科的领军人才,在部级重要学术团体和有关学术机构中有较大影响的学术人物不多,某些学科后继乏人,缺乏学科稳定传承,学科带头人优秀后备人才、优秀青年人才还较为缺乏,人才断层现象比较突出。同时,学科团队建设任务也非常艰巨,地方科研机构主动设计学科梯队较少,人才成长和培养以自我发育和自主发展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地方科研机构学科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2.4新兴交叉学科发展较慢

前沿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与突破落脚点在学科,技术系统的集成与配套落脚点在学科的交叉融合。目前设施农业、食品安全等新兴学科在省级及以下科研机构发展起步较晚,底子较薄,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上能力有限,特别是在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缺少新的增长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支撑平台还显薄弱。多领域合作、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协同攻关的机制还没有建立,导致新学科的研究工作多以自发性和小规模为主,而且大多局限在一般性技术集成层面,使学科产出的成果难上水平。

2.5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事业发展的经费保障水平持续增高,不少省(区)如江苏、广西、湖北等省(区)财政还划拨专项科研经费用于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开展持续性的自主创新,地方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是,学科资源配置、经费投入较为分散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学科建设水平与建设效益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尚不健全,投入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特别是学科建设的任务职责和目标分解不够明晰,学科整体的统筹规划、调控不够,学科建设管理运行机制亟需进一步优化。

3进一步强化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的思路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科技体制改革有关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区域性、全国性重大关键技术需求,注重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实行与部级农业科研机构、同类型农业科研机构差异化的学科发展道路,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导向这一根本,强化学科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学科发展设计,强化农业科研组织方式转变和组织管理机制创新,以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高效配置自主资源为重点,大力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全力扶持新兴学科,着力培育特色学科,把学科建设的重点由学科数量扩张转移到学科内涵发展上来,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发展定位清晰的学科体系,建立目标明确和绩效导向合理的学科建设长效机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区域特点的现代农业学科布局,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科技支撑。为有效提升我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发展水平,提出如下举措:

3.1注重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

根据不同区域科研机构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依托优势软科学研究团队,组建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队伍,进一步加强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开展农业科技需求调研,科学凝练全局性、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选题、重大项目和政策建议,为学科发展提供指导。精心制定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学科发展定位和目标,科学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梳理把握学科基础和优势,切实加快学科建设步伐。

3.2注重区域性产业发展需求导向

紧密围绕区域性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科技需求这根主线,确定自身学科布局、选定学科方向、整合学科资源,确保学科建设能够有效回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建设形成与高校、部级农业科研单位差异化的学科建设发展道路。

3.3注重重大科研项目设计

围绕重大农业科技需求,主动策划重大科技选题,积极组织申报各类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同时,以重大项目实施为载体,强化大联合、大协作和“多学科集团军作战”方式,系统整合系统内外不同学科优势资源,重点突破和解决长期制约农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提升特色学科发展优势,突出学科特色,加强与国内外优势单位的联合协作,共同申报和实施国家重大项目,借势提升学科发展影响。培育一批新兴学科,坚持全球视野,把握学科发展前沿态势,密切关注新兴学科的兴起,敏锐地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选择能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或者研究方向在国内独一无二的研究领域进行攻关,以求取得突破。

3.4注重成果产出引领和实际贡献导向

从重大成果产出角度谋划学科建设工作,通过遴选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重大科研选题,建设重大项目库,争取国家主体科技计划的支持,不断提高项目占位水平和份额。建立学科内重大项目技术方案咨询论证制度,对技术路线设计、阶段性产出、目标方向调整进行严格论证考核。突出产业引导和学术引导,提升学科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的社会贡献力和影响力。通过推进成果要素建设,将成果培育落到实处,实现重大成果的连续产出和持续突破。

3.5注重学科发展人才梯队和学科团队建设

把人才队伍建设上升到事业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继续强化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引进和培养,不断创新人才政策,加强高层次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人才能干事、愿干事、做成事的人事制度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交流。围绕协同创新的重大科技任务,面向国内外公开选聘一批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与高素质的专业支撑辅助人才,为实现科技协同创新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3.6注重强化条件能力建设

加强平台建设与学科布局紧密衔接,充分考虑地域和多学科综合发展,通过鼓励联合建设和推进资源共享,建设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合作充分、运转经费充分保障的科研基地。加强平台共享机制的建设,按照“一体化”管理的思路,强化资源高效利用,放大已有资源效益。重视新建和已建平台的共享,明确平台共享的范围,保障平台共享运转的经费,建立将平台共享纳入考核的机制,提高基地与平台的利用效率。加强各级科研平台的申报力度,力争在国内有影响、区域有优势的平台申报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

3.7注重学科建设管理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