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进出口贸易理论集锦9篇

时间:2024-01-03 16:57:50

进出口贸易理论

进出口贸易理论范文1

[论文摘要] 本文论述了对外贸易理论发展的过程,介绍了学术界对对外贸易是否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状况与争论,并着重分析了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原理。

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增长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又起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几乎所有的经济增长理论都会涉及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从晚期重商主义学派到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绝对利益论,再到后来的比较利益论、要素禀赋论以及剩余产品出路说和“经济增长发动机”学说等都认为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当然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根据有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事实,对传统理论关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提出了置疑。如普雷维什的“中心—论“;巴格瓦蒂的“贫困化增长”模型。他们认为,当今的国际经济体制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地带,中心控制,发展中国家只能依附于中心国家。

一、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吗

从上面的对外贸易理论的发展来看,也可以看出对于对外贸易是否促进经济增长还有争论,主要存在促进论,阻碍论和折衷论。促进论的代表是罗伯特逊,他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命题,而普雷维什则以“中心—论”表示反对。

为了支持各自的理论,经济学家也对对外贸易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由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国内外大批学者运用我国的数据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大都支持外贸,特别是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因为进口贸易也是对外贸易的一方面,所以也有很多学者把目光转向进口贸易,考察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对外贸易究竟是促进还是阻碍了经济增长,不同国家或者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情况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我们可以得到的启发是:要对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重新进行审视,不能一味崇拜出口,也要重视进口贸易的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重视出口而排斥进口,认为进口会减少gdp的增长,从中世纪的欧洲重商主义学派就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有这样的看法,包括重商主义的“奖出限入”,贸易乘数论也认为出口会带动经济的增长,而进口会抵消这种作用,而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x-m),明显的告诉人们净出口增加国民收入。直到近几年,才有学者看到进口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出口贸易确实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的一些新情况值得我们深思、重视。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国际原油价格、粮食价格上涨导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给我国加工制造业带来的冲击,使得国内的许多制造业企业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对出口加工类的企业打击更大,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减退,出口增幅下降。由于我国的出口产品多为低端产品,高新技术含量有限,我国的制造业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所以出口贸易是否对我国经济增长继续有重大的作用还值得我们去探讨,而一直为人们所忽视的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被重视。

二、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进口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最早要追溯到亚当·斯密,他认为出口带来的收益以及换回本国需求的产品没有机会成本的付出,因此必然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后来的大卫·李嘉图也指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获得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材料,就能稳定物价,阻止利润下降的趋势,保证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正因为如此,才有人提出美国能保持如此久的高增长低通胀发展,中国廉价的商品输入是原因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新贸易理论将进口贸易作为主要因素来解释技术进步,认为进口贸易是促进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通过进口技术先进国家的产品,可以使其包含在产品中的先进技术扩散到本国,工业后发国家也可以通过进口贸易,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国内的劳动生产力。对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具体如下:

1.进口贸易促进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进口国外的先进的机器设备等中间产品,可以提高国内相关产业的生产效率,“干中学”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来掌握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利用技术的溢出效应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通过进口国外的产品,会给国内企业造成压力,促使他们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学习创新。

2.进口贸易有利于稳定物价。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获得较便宜的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料,资源,可以抑制物价的上升,保证利润。这一点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表现的较为明显。

3.进口贸易与fdi相互促进。随着进口国进口额的加大,出口国企业为节约成本,绕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会直接到其国内投资;而fdi的进入又会派生出间接的进口贸易,而且会带来技术和管理上的新理念。

无论对外贸易是促进还是阻碍经济的增长,我们都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尽管在现在的国际分工下,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会处在不利的位置,受到发达国家的控制,但我们仍然不可否认,对外贸易是不可避免的,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拉动作用的,我们一定要坚持开放,融入全球的经济发展当中去。

当然,现在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出口贸易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然而我们也忽略了进口贸易的作用,这也是笔者为什么单独介绍了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进出口贸易理论范文2

(一)对外贸易规模由小到大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28年间,对外贸易增长了12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1年的23年间,对外贸易增长近25倍,年平均增长22•1%;加入WTO后,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对外贸易赢得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机。2004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再破2万亿美元大关。2002-2008年,进出口总额增长4倍多,年平均增长为25•9%,七年进出口总额占中国60年进出口总额的70%以上。60年来,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升。1950年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0•9%,到2008年达到8%以上。中国的出口总额经过30年徘徊到1990年列第15位,2001年列第6位,2004-2006年居第3位,2007-2008年上升到第2位,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由不合理到相对合理新中国初期,出口商品的80%以上是初级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则主要是机器设备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改革开放后,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战略性转变,1980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接近出口总值的一半,1989年上升到71•3%。从根本上扭转了大量出口初级产品来换取工业品进口的落后局面。进入90年代,机电产品成为进出口的主力军。1990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17•9%,到1998年,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达36•2%,成为中国出口第一大类商品。同期,机电产品进口占进口总额的45•6%。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进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发生变化。2002年至2008年七年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进口的平均增速分别高达36•8%和2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重从2002年的20•8%上升到2008年的29•1%,进口比重从28•1%上升到30•2%。

(三)对外贸易额由逆差到顺差中国对外贸易差额经历了从小额逆差到微量顺差再到巨额顺差,从外汇极度短缺到成为外汇储备全球第一的历史性转变。1950-1977,其中头6年全部为逆差,平均年逆差约8•5亿美元,其后年份为小额顺差或逆差;1978年以来,对外贸易顺差大幅增加。1995年对外贸易顺差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2005年一举突破1000亿美元,2007年突破2000亿美元,2008年接近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大幅增长,2008年末达到1•9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四)贸易伙伴由单一到多元建国初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国际市场是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70%以上,其中对苏联的贸易额约占半。80年代末中国提出了“市场多元化”战略。经过多年的努力,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目前中国的贸易伙伴已遍及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08年,中国前十位最大的贸易伙伴依次为: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韩国、台湾、德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对这10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额合计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78•4%。

(五)自由贸易区建设由少到多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2003年以来,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得到大发展,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和渠道。中国与五大洲2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2个自由贸易区,到2008年占到中国对外贸易额的1/4以上。中国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凸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诸多自由贸易区建设如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中-新加坡自由贸易区等的带动效应。同时拓展跨地缘优势,建设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中国正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包括沙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和巴林6国)谈判建设自由贸易区议案。

二、巨大成就的理论与战略保证

60年对外贸易巨大成就的取得具有客观必然性,也是中国特色国际贸易理论和中国特色对外贸易战略的不断优化、形成合力的必然结果。

(一)中国特色国际贸易理论的保证

理论来自实践,同时又对实践产生反作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对外贸易理论主要引进于前苏联,此时对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持否定态度。加之世界政治二元化格局,形成东西方对峙的两大阵营,人为地把统一的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市场体系分割成“社会主义大家庭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与“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致使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空间十分狭窄。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呼唤中国化的国际贸易理论问世。邓小平基于中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客观趋势,依据中国的国情,科学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建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观点、思想和理论。其基础理论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外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大块组成,其应用理论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帮助中国发展对世界有利;一国两制、共同开发;利用好中国这个大市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等六大观点组成。邓小平的国际贸易理论不同于马克思、列宁和前苏联的国际贸易理论(时代不同、任务不同、内外部环境不同、世界经济走势不同),更不同于西方古典和现代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它所回答及解决的问题和重点,不再是国际经济贸易产生的原因、比较利益的获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发挥,而是围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针对国际经贸关系中存在失衡的现状,突出地解决当代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贸易条件的改善,二是贸易利得的公平分配,三是反对贸易歧视。因此,以邓小平中国特色国际贸易理论指导中国的国际经贸发展更符合中国国情,更能促进中国国际贸易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对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本着外为中用原则,从抵制-引进-借鉴到运用之路。由于中国对国际贸易理论理解不深、与中国国情结合不够,它们在产生正面效应的同时,带来了负面效应(中国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的不少问题,或多或少地与其有关)。

(二)国际贸易战略的保证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对外贸易的战略是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兼容互补的模式。这一战略模式要求:沿海地区和出口竞争能力较强的轻纺行业以推行出口导向为主;其他地区和出口竞争能力较弱的重化工行业,以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为主。兼容互补战略模式的战略重点,在出口贸易战略方面,要求合理安排出口产品结构,大力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和完善出口产品生产体系;在进口贸易战略方面,把进口的重点放在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及软件上,实行以进养出,把来料加工出口作为发展中国出口贸易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中国拥有10多亿人口,国土辽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实行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综合兼容的战略模式,较之实行单一的出口导向战略模式更符合中国国情,促进了对外贸易的较快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进入实施“大经贸战略”的新阶段。大经贸战略指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产品、资金、技术、劳务合作与交流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生产科技、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外贸、外资、外汇、外援等各种经贸活动相互融通、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一种战略构想。中国是潜在的贸易强国,中国对外贸易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世界经济的走势。大经贸战略正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主动顺应国内“两大转变”和国际“三大潮流”(经济市场化、经济国际化和经济信息化)的要求而提出的。实践证明,它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极大的推动效应。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起,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进入全方位开放和发展的更高阶段。中国加入WTO后,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从而要求:(1)中国对外开放从自主单向开放变为相互双向开放;(2)从政策导向开放变为按照WTO规则要求开放;(3)从货物市场开放变为服务贸易市场和技术贸易市场的开放;(4)从适度保护贸易政策变为协调管理的一般自由贸易政策,即通过谈判确定中国在贸易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对外贸易的管理,逐步实行贸易自由化。

三、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回顾历史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在于运用逆向思维和反思,找准影响和阻碍中国对外贸易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害问题,那就是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非科学性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非均衡性。

(一)关于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型

外贸增长方式转型是中国由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之关键所在。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型已卓有成效,但依然存在许多非科学性,若掉以轻心,让分散的非科学性聚集起来,将引致中国外贸增长方式的倒退。外贸增长方式转型中的非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尚未摆脱对外贸增长方式转型的认识误区。认为转型只是指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那什么是集约型呢?一般认为,集约型即质量型、资源节约型、科技高含量型。上述理解是欠科学的。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外贸增长方式转型包含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以及由外延扩大再生产型转变为内延扩大再生产型两个层面的要求;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集约型和内延扩大再生产型具有复合和综合的特点。在内容上,它们包括生产进步、科技进步、管理进步、信息进步和教育进步的全面要求,不能简单地把集约型(或内延扩大再生产型)等同于质量型、节约型和科技高含量型;在实现过程上,它们是一种动态要求,不是静态指标,而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不能简单地以近期出口业绩等指标加以衡量;在目的和手段、过程和结果上,它们体现出既管目的又管手段,既管过程又管结果的有机整体和高度统一,不可分割,更不可对立起来,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只管结果而不管过程。二是尚未走出速度和数量的惯性漩涡。对外贸年增长速度,以及对对外贸易总额最大化、对外贸易顺差最大化和外贸企业利润最大化表现出由衷地偏爱。以为只要把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提高起来,把对外贸易总额增加起来,对外贸易效益就会提高,国民从中得到的社会福利就会增加,转型的目标就会实现,而淡化了对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危机的洞察、防御、化解和转嫁能力的培养。应该看到,速度和数量不过是外贸增长方式转型的直观现象,转型的科学标准和实质性要求,是以应对危机、化解风险的潜在素质和能力作为衡量尺度的。国际贸易是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国家、货币汇率、消费偏好和贸易规则等的制约。任何一个国家(甚至包括有独立关税的地区)都可以通过更换外贸政策,出台贸易规则而不费吹灰之力地把中国外贸企业创造的效益减下去,把他们的损失转嫁给我们。因此,中国外贸及其企业的抵制压力、规避风险、化解转嫁的能力大小,理所当然地应成为转型成功与否的客观标准和核心标志。

(二)关于外贸发展的均衡性

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是绝对的。发展方式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发展状态的稳定性和均衡性具有决定意义。在理念上,既要看到中国飞跃发展的可能性,学会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又要承认“自然是不能飞跃的”,即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在长时间内和整体上,更多的发展形式是渐进的。因此,中国跨越式发展之后,必须实现从均衡到不均衡再到新均衡,即回到稳定和协调的均衡状态,以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对外贸易也不例外。应该看到,中国在外贸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大量非均衡现象,集中表现在:第一,国家在宏观政策,如行政手段、贸易差额目标、出口导向战略、对外贸易依存度、“两个”市场安排、贸易利得、国民待遇等方面,存在失衡:偏爱行政手段、偏爱贸易顺差、偏爱出口导向、偏爱对外贸易依存度及国际市场,偏爱贸易利得和偏爱外国国民(超国民待遇)的倾向;轻视市场机制与行政措施均衡、贸易顺差与逆差均衡、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均衡、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对内贸易依存度均衡、贸易利得与规则利得均衡,以及中国国民待遇与外国国民待遇均衡。第二,企业在微观策略,如发展战略设计、市场营销渠道布局、“三大贸易”(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内部结构比例和发展速度等方面,存在失衡:重出口、重发达国家市场、重传统货物贸易,轻进口、轻发展中国家市场、轻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第三,行业协会在中观协调,如行会规则、监控系统和措施、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排名奖励等方面,存在失衡:明显地倾向或偏爱于外贸出口的有功之臣,重业绩轻德行,重“荣文化”轻“耻文化”,重“战文化”轻“和文化”,使外贸企业之间摩擦日益加剧,很难造就出规模经济给全行业每个成员带来协调发展的和谐局面,更值得警惕的是在外国采取歧视政策面前,形成不了合力;在外部不经济效应扩散面前,表现出软弱无力,致使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社会成本加大。

进出口贸易理论范文3

关键词:对外贸易 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前言

专业化是国与国之间贸易产生的基础,现代经济又明显的依赖于国家之间、企业之间、个人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亚当斯密与大卫 李嘉图成为了最早发现这一现象并提出伟大成果的学者,他们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从技术差异角度说明了贸易产生的缘由,构成了古典贸易理论;针对古典贸易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对其进行了补充和说明提出了要素禀赋定理,其与里昂惕夫悖论以及特定要素模型共同构成了新古典贸易理论;进入了当代又有学者结合之前的理论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重叠需求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成果共同构成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本文会对以上提出的贸易理论进行逐一说明。

一、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是从生产技术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影响的。只不过,在古典生产函数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因此,生产技术差异就具体化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生产率差异就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起因。

(一)绝对优势理论

“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时所花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其核心思想是:贸易之所以发生,其基础在于各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因此各国应当专业化生产并出口那些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那些其贸易伙伴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虽然斯密的理论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但是它不能解释现实中所有国家之间国际贸易的基础,特别是当一个国家在所有部门的生产成本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话,用“绝对成本说”就无法解释,因此比较优势理论应运而生。

(二)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从更一般的意义上,论证了各国依据劳动成本的相对差异(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认为生产成本取决于劳动投入,商品的生产成本或价格与其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核心思想为A国在X商品的生产上相对于B国具有比较优势,指A国生产一单位X商品与生产一单位Y商品所投出的劳动量之比小于B国同类之比。这同时意味着, B国在Y商品的生产上相对于A国具有比较优势。 一国可以在两部门同时具有绝对优势,但不可能在两部门同时具有比较优势。

二、新古典贸易理论

(一)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最早是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和俄林(Bertil Ohlin)师生二人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等人不断加以完善。核心思想: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而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异是由生产成本的差异造成的,同时各国生产同种产品成本的不同,是由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所造成的,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又是由他们要素丰裕度的不同所造成的,各国生产要素的不同丰裕度和各种产品所需要的要素比例的不同,使得各国在生产相同产品时,分别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或纯价格优势,并且最终实现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二)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1.里昂惕夫之谜指资本丰富的美国却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这一结果与H-O理论恰恰相反。

2.解释:有效劳动(effective labor)由于劳动素质各国不同,在同样的资本配合下,美国的劳动生产力约为他国(比如意大利)的3倍,因此若以他国作为衡量标准,则美国的有效劳动数量应是现存劳动量的3倍。从有效劳动数量看,美国应为(有效)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而资本在美国则成为相对稀缺的要素。

(三)特定要素模型

根特定要素模型的理论,贸易的最终要素价格会达到均衡,其主要发展罗辑如下:与封闭条件下的生产均衡相比,开展贸易以后,将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商品。那么国际贸易将促使该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由于价格上升,所以出口部门的劳动报酬超过了进口部门。这必然引起劳动由进口部门向出口部门转移。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出口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力将下降,而进口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力则上升。于是出口部门的劳动报酬开始回落,进口部门的劳动报酬开始回升。随着劳动的在两个部门间的流动,两个部门的劳动报酬又重新趋于一致,最后达到新的均衡。

三、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一)重叠需求理论

核心思想: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收入水平与需求结构决定的。由此可知收入水平越接近,重叠需求也就越大,则产品的潜在市场需求越广阔,那么通过出口贸易就可获取更多好处;相反收入水平差距越悬殊,则很多国内产品相对国外市场来说要么太低劣、要么太高档,重叠需求就越小,那么就很难通过出口贸易开辟国外市场。

(一)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意义在于:无论国家间是否存在相对价格差异,规模经济(规模效应的作用)会促使各国厂商专门生产某些产品,而非独自生产所有产品,然后进行相互交换。这样就可以获得规模经济的利益,也不伤失消费多样性。因此,规模经济是有别于比较优势的另一种独立的国际贸易起因。其从根本上讲是解释产业内贸易的一种贸易理论。

四、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自产生之日起就经过无数学者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从要素禀赋的基础上来看日本对中国出口方便面是一个悖论但是后来的重叠需求却可以很好的解释之一现象,同样现行的国际贸易理论内容同样也不尽完善,这需要一代又一代贸易人在实践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彭徽.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逻辑:贸易动因、贸易结构和贸易结果[J]. 国际贸易问题,2012,(02):169-176.

[2]庄惠明,黄建忠.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化:维度、路径与逻辑[J]. 国际贸易问题,2008,(11):123-128.

[3]德. 国际贸易理论新框架与中国外贸发展思路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

进出口贸易理论范文4

【关键词】国际贸易 中国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性 作用机制

1.贸易增长的绪论

1.1 古典贸易理论。主要是由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构成,而比较优势理论又是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出于利己的目的会产生社会物质的交换,交换又产生社会分工,从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使社会财富增加;对于国家而言,每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其具有绝对优势条件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从而促进该国及世界经济增长;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每个国家都应该按照自己具有的绝对优势条件进行生产、分工和交换,最大有效地利用本国的资源和资本,从而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1.2 新贸易理论。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主要取决于国内需求,因为如果没有国内需求,生产者就很难了解适合国外需求的商品,或者要花昂贵的代价才能得到国外信息,这就不能生产出具有出口优势的商品;需求偏好相似的程度又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流向与流量,需求偏好相似程度越大两国间进行国际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

1.3 新型贸易理论。新兴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的原因作出了新的解释,它认为分工所产生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相互冲突是贸易产生的原因,将外生的比较利益引入模型,把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起来,使贸易理论的核心重新回到规模报酬递增上来,是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2.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2.1国际贸易与资本积累。经济发展一个基本条件是生产要素,资本要素,特别是资本的积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产各种要素,劳动力一般比较丰富,所以生产的核心因素是资本的积累。在这里,国际贸易的作用不仅是商品与商品的简单的交流,随着国内的生产因素,包括资本货物和技术管理的软要素商品交易所短缺。

2.2国际贸易与闲置资源的利用。早期的亚当?斯密有关“剩余产品出路”(Vent for Surplus)学说以及本世纪 30 年代罗伯特逊提出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Engine for Growth)命题,都是根据当时的落后国家也有很多农产品和原材料,闲置资源,一旦被先进工业国家的进口刺激,会导致使用这些闲置的资源出口产业的迅速扩大,从而推动增长整个国民经济。

2.3 国际贸易与比较利益。国际贸易将一国的生产厂商置身于全球的范围来考虑生产,从而扩大市场容量,以实现规模经济生产,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国际贸易一直能够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这是因为国家之间的贸易,有利于个人市场国家的组合成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这个统一的世界市场远比在国内市场的任何国家大得多。

3.中国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的现状

3.1经济增长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中国的经济形成有几个显着的特点:第一,提高经济开放度,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具体表现逐年扩大;其次,有利于扩大区域发展差距,发展中经济东部沿海地区的步伐,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中西部落后地区。三是经济1978年至2002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数倍于发达国家; 这些特点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特别是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那么在开发过程的第一件事和中国的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现状有一个了解。

3.2国际贸易增长的整体性与区域差异性。从集成的观点,中国的对外贸易改革已经证明是有效的。外经贸改革初期发展缓慢,但它是一个必要条件,随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在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对外贸易依存度也逐年上升,由1978年的9.8%上升到2002年的50.2%,其中出口依存度由1978年的4.6%增加到2002年的26.3%。同时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和比重不断上升,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排名第22位,占世界贸易总额比重1.1%.其中出口总额排名为第19位;到了2010年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就上升到第3位,出口总额在世界各国出口贸易的排名也上升到了第5位。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实现了快速增长,贸易和出口商品结构,也有高档和多元化发展。

4.我国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发展的对策

4.1 积极促进加工贸易出口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我国出口加工产业的转型发展,首先要建立多层次的加工贸易体系,使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具备完善的承接产业转移政策配套体系、完整的加工制造配套体系及完整的物流配套体系,为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创造良好的政策、加工制造及物流运输环境。其次积极结合“十二五”规划外贸政策,加快我国加工贸易出口转型升级,注重延长加工贸易增值链及提高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逐步实现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由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为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提升我国在外贸加工贸易生产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

4.2 优化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出口贸易结构,推动出口贸易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的方向转变、由成本竞争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首先要保持现有的出口竞争优势,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提升我国出口贸易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减少污染重、耗能多及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其次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出口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及生物等战略性出口新兴产业,使战略性出口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

4.3 努力提高引资水平。加大引资力度,扩大引资规模,总体思路是:抓住机遇,用好政策,广开门路,重点突破,积极有效合理地吸引外资。首先,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鼓励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的机遇,进一步拓宽引资渠道,尝试利用外资的新方式。要多争取国外贷款,尤其是外国政府和金融组织的优惠贷款,更要积极主动争取联合国的某些援资助。

参考文献:

[1]黎孝先,王健.《国际贸易实务(第五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进出口贸易理论范文5

一、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国内外关于“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的一般动力、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显着。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着重于对外贸易能否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上。

(―)国际贸易视角的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和绝对成本说开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先河。他的动态生产率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理论代表了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初思想。剩余产品出口理论认为,对外贸易使得一国剩余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增加了各国福利,同时由于各国市场的扩大,刺激了各国增加生产,改进技术,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推动了经济增长。

近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人大卫.李嘉图在其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书中指出,即使一国各个行业的生产都缺乏效率,成本没有绝对低于他国的产品,但是通过国际贸易仍能得到经济利益:比较成本学说应运而生。李嘉图从进口可以平抑物价的角度论述了对外贸易可以保证英国工业化的资本积累并促进经济增长。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表明,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弥补国际间生产要素分布不均衡的缺陷,使各国都能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贸易各国的生产率增长均得到提高。

与H-O理论推断相反的“里昂惕夫之谜”揭开了贸易自由化理论的新篇章。约翰.穆勒首先明确区分了贸易利益和发展利益,促使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分析方法由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转变。此阶段主要理论有需求偏好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美国经济学家巴格瓦蒂于1958年提出“贫困化增长”理论,认为出口较为单一且大量的开放型发展中国家,由于改善某些出口商品的供应能力会降低其世界市场价格,也就是经济增长可能使贸易条件恶化,从而造成该国经济贫困化。

20世纪上半叶,凯恩斯主义盛行,掀开了宏观经济学的历史篇章,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和国家应对经济实行干预的观点。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哈伯特、劳森、梅茨勒等人将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提出了国际收支调节的乘数分析法。其结论是一个国家通过贸易顺差所获得的收益与贸易顺差量成正比,与对外贸易乘数成正比。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创立了规模经济贸易学说,用以解释二战后经济增长迅速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特点。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默里?肯普在其1964年出版的〈〈国际贸易纯理论》一书中构建了“肯普模型”以证明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此时出现的新贸易理论还有不完全竞争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说明了资源禀赋和技术相似的国家间以及行业内贸易急剧上升等新国际贸易现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马克斯?科登则将对外贸易与宏观经济变量联系起来,从供给的角度剖析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关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率影响的理论被称为“供给启动”论,该理论特别强调对外贸易对生产要素供给量的影响和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

马库森和斯文森(MakusenandSvenson,1985)将技术作为外生变量以研究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即使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技术的差异也会引起同行业产品之间的贸易。“技术外溢”、“干中学”以及“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理论是将技术视为内生变量来分析其作为生产和贸易发展的结果对贸易模式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代表人物克鲁格曼和卢卡斯。

总之,一国的资源和技术水平决定其在国际贸易与分工中的地位,加强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可以缩短各国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成为保证该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手段。同时,“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战略贸易理论”等新贸易理论也为如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引入了新思想。

(二)经济增长的一般动力

经济学界将投资、消费与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表述了经济增长原理。经济增长理论一般以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的途径以及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从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到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保罗?罗默(PaulRomer)和罗伯特?卢卡斯(RobertLucas)在肯尼迪.阿罗(K.Arrow)“干中学”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将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罗默1990年提出的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是:(1)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2)大部分技术进步是出于市场激励而导致的有意识行为的结果;(3)知识商品可反复使用,无需追加成本,成本只是生产开发本身的成本。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理论,鼓励新知识的积累以及知识在经济中的广泛运用,促进了高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已让位于知识和技术进步。罗伯特?卢卡斯发展了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的假设前提是:人力资本,不同于有形资本,它能够不断增加边际收益而不是递减边际收益,因此人力资本允许经济无穷地增长。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动力是,摆脱了新古典增长模型技术进步外生化的束缚,认识到了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极为重要的,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将人力资本扩充到物质资本的概念中来,构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增长引擎理论,又称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认为贸易不仅是简单地把一定数量的资源加以适当配置的手段,它实际上是通过对外贸易把中心国家的经济成长传递到其他国家,即中心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引起的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大量需求,引发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二、实证分析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运行的环境及体制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因此,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

经济增长原理历来是经济学界最为关注的问题。

(-)研究范围及主要观点综述

当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热点问题后,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和不同层次进行实证研究,促使我国从贸易大国发展成为贸易强国,为经济寻找到新的增长模式。

首先,大多数学者从全局的角度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与对外贸易的关系进行论证。兰宜生、孔恫恫(2006)通过实证,证明了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提出应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广泛地参与多边或区域经济组织,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田素华、尹翔硕(2006)从限制经济持续增长的要素约束入手,探求对外贸易在克服制约经济增长的特定要素约束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我国选择合适的对外贸易政策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对策建议。

其次,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出发,验证服务贸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胡勇(2008)通过实证检验服务贸易对浙江GDP增长的影响,发现浙江服务贸易出口会促进经济增长,进口则会制约经济增长。白雪飞、岳金梅(2007)利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辽宁省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项因果关系,即辽宁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但推动作用较弱。

第三,从服务贸易角度,探寻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增长模式。唐宜红、林发勤(2009)认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增长模式的四点问题,即:一是我国整体贸易结构还不合理,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二是货物贸易的增长是粗放型的,以数量扩张为主;三是货物贸易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不利于技术创新;四是服务贸易本身竞争力不强。此外,从加工贸易角度分析,王珍、齐艳霞、王惠钦(2007)对加工贸易增长模式对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扩大内需,降低对外依存度;积极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在金融和财政上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增加境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以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

第五,从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角度分别进行论证。黄凌莹(2008)对我国1978年~2006年的进口贸易与国内生产总值两个时间序列进行协整分析,结论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并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得出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姚树洁、韦开蕾(2007)发现,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大的正面效应。

第六,从国际知识溢出、技术进步角度进行探讨。魏婷(2007)以Coe&He1Pman的经典计量模型为基础,以我国的进口贸易为国际技术溢出的渠道,考察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主要选取了进口前十位的贸易伙伴国或地区)的技术溢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最后,从贸易开放度和贸易自由化角度进行分析。黄新飞、舒元(2007)通过实证研究说明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并不会直接带来长期的经济增长,因此单纯依靠贸易的增长很难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郭熙保、罗知(2008)认为,贸易自由化通过经济增长对减轻贫困的影响度随贸易自由化程度加深而提高。

进出口贸易理论范文6

[关键词] 新贸易理论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中国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新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进而从新古典贸易理论到新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不断遭到严峻的挑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超过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发达国家之间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比重上升等。对此,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一筹莫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斯蒂格利、克鲁格曼、格罗斯曼以及赫尔普曼为主要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创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吸取了以往诸多贸易理论的合理因素,发展出自己的理论,这一理论被称为“新贸易理论”。起初新贸易理论旨在用实证的方法解释贸易格局,填补传统贸易理论的逻辑空白,后来发展成为以规模经济和非完全竞争市场为两大支柱的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

新贸易理论在企业生产具有规模经济、国际市场的竞争是不完全的、国际技术外溢等假设上,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观点。

1.国际贸易形成的根本原因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商品价格差异是贸易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相对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要素价格差异是等价的,但由于技术因素的引入,两者与相对商品价格差异不再等价,相对要素禀赋差异与经济规模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贸易的根本原因。反过来说,即使两国间没有要素禀赋的差异,由于经济规模的不同也会出现贸易。这就解释了战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大增,直到今天占世界贸易额的60%以上的现象。

2.贸易构成和贸易量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两国间只存在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要素密集度相似的产品的贸易)不可能存在。现实情况却不然,不仅许多产业内(如小汽车、机械、电子)等存在着大量贸易量,更有甚者,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更快。新贸易理论引入了相异产品的概念来建立贸易模型。就总的贸易量而言,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决定产业间贸易量)和国家相对规模(决定产业内贸易量)共同决定了贸易量。

3.贸易利益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当存在着要素禀赋相对差异的两国分别进行不完全专业化生产,各自发挥比较优势,然后进行贸易,双方都能获利。这种静态的贸易来自专业化生产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新贸易理论则指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经济不可能达到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资源最佳配置状态,只能在一种次优状态下运行。但相比于各国自给自足的情况,开展贸易后,全世界的总体福利水平提高。

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本质上说,新贸易理论是将传统贸易理论的相对要素禀赋原理修正为相对要素禀赋和规模经济优势原理,较好地解释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新的贸易现象。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它替代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争论的实质是干预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争论。

二、新贸易理论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贸易理论是贸易政策制定的依据,理论发生变化必然导致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尽管新贸易理论家一再强调“新贸易理论最初绝非是政策导向型的”,但新贸易理论却在理论上为贸易政策提供了支持。贸易理论家们和许多政府就借助新贸易理论所提供的分析工具或局部结论,努力寻找那些适合于不完全竞争的新的贸易政策。在这种努力中,最引人注目的和最具争议性的贸易政策就是战略性贸易政策了。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规模收益递增基础上的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贸易政策从本质上说并不是关于战略性产业的贸易政策,但却是一种有利于促进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政府有效干预的对外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由布兰德(J.A.Brander)、斯潘塞(B.J.Spencer)、克鲁格曼(P.R.Krugman)等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贸易政策理论。自产生之初,就由于它为政府干预对外贸易提供理论依据而倍受关注。支持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观点有两个:一个是利润转移的论点;另一个是外部经济的论点。

1.利润转移

利润转移论点是以内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该论点主张政府通过关税和配额等进口保护和出口补贴等出口促进政策,加强本国厂商的竞争地位,扩大本国厂商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以外国向本国转移利润为直接目的。其政策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用出口补贴为本国寡头厂商夺取市场份额;二是用关税来抽取外国寡头厂商的垄断利润;三是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有效手段。

2.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论点则是以外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该论点认为某些产业或厂商能够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出口扩张,但由于这些外部经济不能完全被该厂商占有,因此,这些产业或厂商就不能发展到社会最优状态。如果政府能对这些产业或厂商给予适当的保护和扶持,则能促进这些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能力,获得长远的战略利益。

总而言之,新贸易理论政策认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政府可以借助生产补贴、出口补贴、进口关税、研发补贴、保护国内市场等措施扶植本国战略性产业的增长增强其国际竞争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转移国外垄断厂商的超额利润、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

三、新贸易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启示

中国在对外贸易实践中一直主要采取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发展战略。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性。而新贸易理论为我们的贸易政策提出了许多新思路。例如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提出了一个“战略性贸易保护”的问题。国际贸易的新理论并不告诉我们应不应该保护的问题,而是为了我们贸易政策的选择提供了更多需要考虑的问题。

新贸易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启示如下:

1.重视培育国家竞争优势

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在于国家的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要以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为基础,应大力发展高科技、优化产业结构。我国创造产业的竞争优势,首先需要用科技对原有的比较优势产业进行改造,使其具有竞争优势,但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成为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领头产业;其次是发展新的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带动全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获得国家的竞争优势。所以,我国的对外贸易,不管是实施出口替代战略,还是进口替代战略,都始终要把提高产业结构水平做为重点。

2.重视国内市场

巨大的国内市场可以形成企业的规模经济,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可以缓冲出口不利时的风险,也可以容纳下大量进口商品以免国内产业受到毁灭性的冲击。对国内市场的适度保护有利于培育本国战略产业的竞争能力。我国的外贸发展必须以努力保护而非损坏国内市场为代价,即在努力扩大出口的同时,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对国内市场进行适度保护。

3.重视规模经济的作用

从实际情况来看,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以培养和获得:资源禀赋竞争力、规模竞争力、资本竞争力和技术竞争力。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可以增强国际竞争的能力,但目前我国多数企业规模小、相互分工缺乏、平均成本很高,这削弱了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使国际竞争能力下降。所以,培育我国外贸企业的规模经济迫在眉睫。

4.重视发挥政府的作用

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可以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国家对主导产业的支持,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有利于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可以保护国内市场,促进外部经济产业的发展,重视对高级要素的培育,有利于尽快获得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吉昌:论新贸易理论与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浙江学刊,2001.1

[2]宁冬莉: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经济问题,2004.8

[3]王建福:新贸易理论及其政策的适用.特区经济,2005.8

[4]徐栋霍俊卿: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对中国外贸政策的启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1.6

进出口贸易理论范文7

关键词:会员制;文化贸易;需求相似理论;文化贸易结构

中图分类号:F752.省略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7 600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文化贸易①(①文化贸易总额包括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和文化服务进出口总额。2006年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03.2亿美元,文化服务进出口为26.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为129.7亿美元,其中出口47.9亿美元,进口81.8亿美元,文化贸易逆差33.9亿美元。与庞大的货物贸易额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比,我国的国际文化贸易发展滞后。突出的问题是:文化贸易进口大于出口,缺乏能够吸引人的、占领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尤其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品牌性文化产品。

中国有着天然的人口优势,使得中国成为文化服务的巨大市场。国内现有的文化产业生产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与之相反的是,国外文化大国却通过其文化服务竞相抢滩中国文化市场,大量的外国文化软件产品和文化服务机构进入中国市场,造成中国文化贸易的巨大逆差。

2006年中国主要的文化贸易伙伴分别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这六大文化贸易伙伴都是高收入水平国家或地区,人均收入水平是中国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根据瑞典经济学家林德(Linder, 1961)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影响不同国家之间贸易格局的主要因素是国内需求特征,因此,各国应该与具有相似需求的国家存在大量贸易额。

如何扩大我国的文化出口贸易?文化贸易的情况是否符合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呢?本文将通过对中国2005年文化贸易的国别贸易结构进行实证检验,说明文化贸易情况偏离了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从检验结果得出未来中国扩大文化贸易出口的有效途径。

二、中国文化贸易结构的计量经济分析

1・为什么需求相似理论不完全适用文化贸易

需求相似理论又称重叠需求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林德于1961年在其论文《论贸易和转变》中提出的,主要用来解释工业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服务贸易是货物贸易的延伸,文化服务的出口结构、流向及贸易量的大小决定于本国的需求偏好,而一国的文化服务的需求偏好更决定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这是由于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文化服务的出口建立在国内基本需求基础上,并先为本国消费者所接受。其次,文化服务的出口流向、贸易量取决于两国需求偏好的相似程度。最后,一国文化服务的需求偏好取决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平均收入水平越高,对文化服务消费需求的质和量都会提高;平均收入水平越高,对服务的需求也越高。因此,两国人均收入相同,需求偏好相似,两国间文化服务贸易范围可能越大。但如果人均收入水平相差较大,需求偏好不同,两国文化服务贸易则会存在障碍。

一国在满足文化服务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可以从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大致相当的国家获得出口该类服务所必需的经验和效率,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是最大的。

但是,文化贸易具有不同于货物贸易的两个特点:一是表现在平均收入水平仅仅决定文化贸易的交易数量,不决定文化贸易的内容。货物贸易交易的是有形产品,而文化贸易交易的是无形产品,这种产品的消费与供给是同时进行的,而且,文化贸易的内容取决于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情结”,这种“情结”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因此,文化贸易在收入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不会有货物贸易那样大。二是文化贸易比货物贸易更有可能发生在相邻国家市场,因为文化传播具有地域上的便利性和文化趋同性,文化趋同又表现为边境附近的文化接受的渐进性。渐进式国际化经营的产业往往是国内外需求偏好相似的产业,产业一开始往往表现为国内经营,待国内市场饱和后或因偶然机会(被动地)才向外延伸到相邻国家市场,而后才是全球市场。基于以上原因的考虑,有可能存在需求相似理论不完全适用文化贸易的情况。

2・对中国文化贸易偏离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实证检验

文化贸易结构是否符合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与贸易国的国民收入水平是否高度相关呢?本文将对中国2005年的文化贸易情况进行分析,分析中国文化贸易结构对该理论的符合程度,从而从实践上检验需求偏好、收入水平与文化服务出口贸易扩大是否具有一致性。

(1)中国文化贸易逆差的现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编制的《2005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我国在主要的文化产品贸易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逆差。除了录音带是我国完全出口、数码激光视盘的出口明显大于进口外,其他的都过分依赖进口。最严重的是版权贸易中的软件和电视节目,只有进口而没有出口;其次是期刊的版权,进口量是出口量的374.5倍。还有一种情况必须引起重视的是,虽然有些品种的文化产品逆差不大,但是,由于文化产品在文化认同性方面要求很高,所以,我国出口的许多文化产品大多流向单一,对世界文化贸易的格局和世界文化发展的格局起不到应有的影响。

(2)中国文化贸易国别流向分析。根据中国2005年国别文化贸易结构分析,中国文化贸易的伙伴集中在北美、欧盟和亚洲,中国与美国、欧盟、香港、台湾、日本和韩国的文化贸易占文化贸易总额的75%。中国2005年人均GDP为1300美元,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而文化贸易的六大贸易伙伴如美国(37460美元)、日本(34063美元)、中国香港(25163美元)、中国台湾(13252美元)、韩国(11915美元)、欧盟(26046美元)都属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根据林德需求相似理论的观点来看,中国与下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应该占较大比重。而从结果来看,初步判断中国的文化产品贸易情况与需求偏好理论有较大出入。

(3)计量经济分析。

第一,模型的建立。根据2005年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国别情况,对中国文化贸易伙伴国(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与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差额绝对值的对数、三类收入水平的国家①(①由于中国文化产品贸易伙伴国集中在高收入国家,上中等收入国家贸易量极小,为便于计量虚拟变量分析,将上中等收入国际和下中等收入国家都归为中等收入国家。)、前二

者的乘积,以及中国与各国文化贸易总额的对数构建回归方程,前三者为自变量,最后一个变量为因变量,检验三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

LnXM =C (1) +C (2)×LnAVGDP+C (3)×CLASS+C (4)×GDPC  (1)

其中, LnXM为中国与各文化贸易伙伴国进出口总额的对数, LnAVGDP为中国文化贸易伙伴国国民生产总值与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差额绝对值的对数,代表贸易伙伴国的收入水平; CLASS为依据世界银行按收入将各国分为三类,代表贸易伙伴国的收入类别; GDPC为CLASS与LnAVGDP的乘积,代表贸易伙伴国的收入阶段;本文构造CLASS和GDPC虚拟变量的目的在于考察收入结构对文化贸易额的影响。

为了初步判定各个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为模型设计做出初步规划,对各变量作滞后2期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

从表1的检验结果看,中国文化贸易总额和贸易伙伴国国民生产总值与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差绝对值因果关系不强;收入类别和收入阶段是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变化的原因;这说明中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在一定程度上受贸易伙伴国收入类别和收入阶段的影响。但是,直接对上述变量进行普通统计描述,以对模型进行修订,得出图1散点图和表2统计描述表。

由图1 (散点图)可以初步判断:中国与各国文化产品的贸易额和国民收入差距基本没有相关关系。初步判断现实中国的文化贸易情况偏离了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上述两种统计描述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究竟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是否能够对中国文化贸易结构进行较好的解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

第二,计量经济分析。由Eviews4.1对中国文化贸易结构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出回归方程如下:

由上述统计指标可以看出LnAVGDP、CLASS和GDPC均未通过T检验,模型拟合优度相当小, R2也太小,显示出模型对现实的解释力度不强。总体来看,该模型对中国文化产品进出口国别的解释能力较差;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不能完全用于解释中国的文化贸易状况。

接下来通过对残差进行检验,以反映该模型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残差检验结果说明模型的拟合方式符合计量经济学的规范,模型本身设定并没有问题,变量未通过统计检验的原因在于其自身的解释力度较低,这说明中国文化贸易的情况确实偏离了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三、中国文化贸易偏离需求相似理论的原因探析

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文化贸易情况偏离了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导致这种偏离性的原因是由文化贸易不同于一般货物贸易特征决定的。本来,不论是在意识形态还是在文化传统方面,西方国家都不应该是中国文化产品的主要进出口流向地,而实际却出现了这种贸易状况。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移民”可改变消费者行为,消除民族国家的文化“情结”,从而改变文化消费内容,扩大两国之间的文化贸易。

首先,从中国文化输出角度来看,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消费主要由两部分人群构成:一是一部分需要了解中国的西方人,西方国家首先是中国的货物出口流向地,伴随着巨大的货物贸易量,了解中国包括中国文化,成为搞好对华贸易的重要条件,这样,文化产品贸易量的增加是自然的。二是移民及其后代。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移民90%是流向西方国家的。移民对于母国文化的自然的亲和力,使其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这也导致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地域结构特点以及与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相违背。美洲是中国移民增长最多的地区,在20世纪最后10年中,移民美国和加拿大的中国人数增长很快,超过了500万人,占中国海外华人移民总数的14%。欧洲的中国移民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有了显著的增加。目前大约有40万中国人合法居住在西欧各国,欧洲华侨华人总数有148万人。大洋洲也是一个中国移民聚集较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至2006年,大洋洲各国约有华侨华人90万人。非洲大陆的中国移民目前才13万人,大部分集中在南非等30余个国家。移民的上述分布情况,与文化产品出口流向正好对应,客观上形成了中国文化产品的主要的消费人群,自然也就与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不符。

其次,从中国文化输入角度来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文化贸易领域具有绝对优势,占据了世界文化贸易总额的75%,发展中国家在总文化贸易量中所占的份额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西方文化产品正在影响现在和未来部分中国人的文化产品消费偏好。任何产品在市场上销售都面临消费者的消费偏好问题,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深层次上取决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种建立在明确的世界观之上的信念体系。长久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就非常重视在他国培育西方的意识形态理念,并在发展中国家争夺文化市场,在发展中国家培育自己文化产品的忠实消费群体。

从中国本身文化出口的现状来看,文化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尤其是产业集中度过低,规模经济的影响力更是微乎其微,而很多文化发达国家对外的文化出口都主要是集中通过少数几个文化巨头完成的,要与之竞争,并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经济上没有雄厚的规模是难以与其抗衡的。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在生产、销售等环节形成了一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如好莱坞的成功,归根到底是市场营销的成功。相比而言,中国的文化产业之所以至今还没有在世界市场形成有效的竞争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世界市场观念,盲目地陶醉于国内市场的庞大,结果不仅使内容的生产缺乏原创的想象力,而且使国内的文化消费资源在国际文化产品面前大量流失。

四、启 示

一个真正的大国,不是通过成为所谓的“世界工厂”就能强大起来的,还必须拥有影响并引导这个世界的文化力量。而这文化力量,首先就表现为我们有多少文化产品能够出口到国外,使外国的消费者对我国的文化产品产生消费依恋心理。但是目前我们没有什么可供出口的,我们在这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甚至已经远远落后于韩国、新加坡这些新兴市场国家了。从初级生产要素到高级生产要素升级的国际贸易模式来看,只有三流的国家才只去开展货物贸易,而二流的国家却开展服务和技术贸易,一流的国家去开展文化贸易。只有在技术、服务贸易,特别是文化贸易引导下的货物贸易才是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造福于民的贸易。

通过本文的实证分析和经济学分析,得出未来中国文化贸易的流向应该是和我们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和地区,而不是差距相近甚至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因此,未来应重视培育发达国家市场,一方面,通过有效的营销方式改变发达国家消费者行为,另一方面,重视移民政策的影响力,强行文化输出,移民成为输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扩大我国国际文化贸易是贯彻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载体,把我国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蒋伟・文化产业:国际贸易竞争的新领域[J]・商业研究, 2003, (16).

[2] 赵有广・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及其原因分析[J]・国际贸易, 2006, (10).

进出口贸易理论范文8

中国自入世以来一直都面临着继续改革进出口体制,降低关税,大幅度削减与取消非关税壁垒,进一步提高市场开放程度的问题。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当前世界各国的贸易政策中,推行贸易自由化和实行贸易保护是并行存在的。任何一国制定贸易政策是以本国的利益而不是以全世界的福利为基点的,其贸易政策的选择必然会受到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需要等因素的制约。发达国家尚且不会实行绝对的自由贸易政策,毫无保留地开放市场,中国则更不例外。那么政府应当如何制定贸易政策?怎样的贸易政策才能对经济发展起到适当的保护与支持作用?这些都是当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函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立论主要基于以下事实:1、传统贸易理论已经不太适合用来指导二十一世纪中国提高本国福利与促进国内就业;2、中国已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我国所面临的问题是:制定怎样的贸易政策才能既适应世贸组织的规则和框架,又符合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需要;3、我国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的,这为中国在这种倡导自由贸易的多边贸易体制下展开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手段寻找到了一定的空间。4、一些发达国家己经成功运用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目前实施这一政策可能会存在劣势和障碍,但是已经有规律可循了。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洋为中用,他为我用。这些事实都指出在中国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现有的贸易政策一般与传统的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的思想相符合,保护政策多以传统的幼稚产业保护论为依据。但在西方理论界,近几十年来,随着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基础上的新贸易理论的兴起,作为该理论在这个领域的延伸和拓展,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完全竞争假设,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假设,给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思想。今后,如果在制定贸易政策时能够借鉴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思想,并将其与传统理论结合起来,干预性贸易政策的制定就有了更为合理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践意义。而本文正是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为依据,探讨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

这样一个多边贸易体制下如何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问题,发掘政策手段的运用空间。旨在通过介绍和分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基本内容、实施条件和政策效应,为其在中国的应用提出一点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詹姆斯·布兰德(Jam。5Brander)和芭芭拉·斯潘塞(BarbaraSpen。er)最早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做出了探索性研究。布兰德和斯潘塞(BranderandSpeneer,1981)认为在面临外国寡头垄断的条件下,进口国可以利用关税抽取垄断租金,从而提高本国厂商的竞争能力;而后布兰德和斯潘塞(BranderandSp。n。er,1983)论述T补贴对国民福利的巨大作用,提出一种解释在不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上政府对本国厂商用R&D补贴或出口补贴等“产业战略”政策进行政策干预的论点;布兰德和斯潘塞(BranderandSpenCer,1985)认为,出口补贴能够改善本国厂商在同外国厂商的非合作竞争中的相对地位,扩大它的市场份额,加强本国厂商的竞争能力,从而扩大本国的福利水平;克鲁格曼(Krugman,1984)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提出在市场有寡头垄断,并且两国市场相互分割、存在规模经济效应的前提下,本国政府通过贸易保护(关税或配额)全部或部分地关闭本国市场,赋予本国厂商在特定市场上的特权地位。这样一方面扩大了本国厂商的生存空间,受保护厂商的销售会增加,边际成本会下降;另一方面,降低了外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外国企业的销量减少,边际成本上升。本国的这种保护措施会增强本国厂商在第三国市场上的竞争力,达到了促进出口的目的。

以上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模型,后来又有许多学者对他们作了多方面的扩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伊顿和格罗斯曼(EatonandGrossman,1986)在考察了不同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假设下的最佳贸易和产业政策后发现,如果国内外的寡占企业间采用“古诺模型”方式竞争,那么出口补贴就可以用来向本国企业转移利润。并且他们认为只有当本国的企业数目不太大时,出口补贴是合理的。迪克西特和格罗斯曼(DixitandGroSSman,1986)考察了经济存在多个寡占行业时的情况。结果表明:一国通过出口补贴来支持某一行业寡头企业的扩张和与此相联系的利润转移必然伴随着其他寡占行业企业的收缩和利润损失。如果政府可以判断出哪个行业的企业能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或租金,它就会对该行业的企业给予特别的支持。但事实上,选择此类行业所需的信息很难获取。迪克西特(Dixit,1988)应用“校正”模型的方法评估了战略性进口政策在美国汽车行业实施的效果。他考虑了关税是惟一政策工具和对进口施加关税的同时对本国企业给予生产补贴两种情况。他发现运用这些政策工具可以使本国的国民福利提高,但这种福利收益是很小的;比较起来,关税与补贴并用时的福利要高于单独使用关税或补贴时的福利。但即使是在前者的情况下福利的提高也并不大。拜德温和克鲁格曼(BaldwinandKrugman,一988)分析了空中客车一波音的竞争,欧洲的补贴虽然使美国的福利受损,但欧洲也没有获利。同年,拜德温和克鲁格曼又以半导体行业的一种产品16K动态随机存储器为例,对“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进口保护的确起到了促进出口的作用。

国内方面,夏申、张谦、吴一心(1995,1998)等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思想作过介绍;张磊(1997)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有效推行的外部条件的考察和张永林(1999)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目标、效果及实施条件的分析;许统生(1999)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模型进行了研究;唐永红(l999)把战略性贸易政策同中国的政策实施实践联系起来;胡昭玲份002)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证研究等。总体看来,我国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研究刚刚起步,在理论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于实证方面的研究则更为欠缺。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进出口贸易理论范文9

【关键词】出口贸易;低碳化;述评

虽然受到世界经济形势低迷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是高出口引起的高碳排放问题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往的研究突出消费扩张、资本投资等因素的作用,相对忽视出口增长因素,但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出口贸易对我国碳排放的重要影响。

一、出口贸易低碳化的理论研究

关于出口贸易低碳化的理论研究,最早源于国际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在经典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进行的拓展。国际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研究大致可归为两条思路:一是贸易的环境影响效应理论。Grossman and Krueger(1991)最早使用贸易—环境一般均衡模型,从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对环境的影响出发,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并成为其后该领域学术界的研究范式。随后一批学者(Stevens,1993;Runge,1993;Panayotou,2000)对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例如Copeland 和 Taylor(1994,1995)利用南北贸易模型对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了两次深入的理论分析,认为贸易自由化使环境标准较高的发达国家的环境得以改善,而环境标准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加剧,且改善程度低于加剧程度,从而贸易对环境的总效应为负,但这一结论有待各国贸易的检验。国内主要针对环境与贸易的理论研究较少,多是借助贸易—环境理论进行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如陈昭,徐世长(2010)就基于An-C-Tayor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对外贸易与环境质量进行了检验。二是基于H-O理论,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基础上的研究。如Hillman and Bullard(1978)在H-O理论模型中加入能源解释变量,研究国际贸易与能源消耗的关系问题。曲如晓(2009)将环境要素引入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了环境外部性及环境成本内部化后对国际贸易福利效应的影响,以及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相互交融的经济效应。可以发现这两类研究很少论述出口贸易与碳排放的关系,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出口贸易低碳化的政策研究

出口贸易低碳化的政策研究还较薄弱,尽管国外提出了出口贸易低碳化的发展目标,但是专门的政策工具还不多,尤其是很多政策实行时间不长,用于检验政策效果的数据可得性不强。因此,更多的是对对外贸易低碳化政策目标设定和不同政策的成本收益评估方面的预测研究。一般采用不同的数量化模型模拟各种政策效果,其中运用较多的模型就是MARKAL(Market Allocation)模型(Hamilton D L et al,1992)和CGE模型(Masui,2006)。Fischer and Newell(2008)评估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推进创新与促进新能源的不同政策及其相对有效性。

在国内,陈文颖等(2004)建立了我国的MARKAL-Marco模型,模拟分析了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而王灿(2005)则运用CGE模型分析了我国实施碳减排政策的经济影响,得出在中国实施CO2减排政策会有助于能源效率的提高,但同时也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实践层面,英国能源白皮书提出了清洁能源、能源效率等相应的对策;美国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引入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建立新型碳金融市场。Stern(2008)分别从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国际碳市场、减少毁林的资金问题、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政策方案。

三、出口贸易低碳化的经验研究。

近年来关于我国碳排放的研究逐渐增多,胡初枝等(2008)基于EKC模型,采用平均分配余量的分解方法,构建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对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动态演进进行了分析。郭朝先(2010)运用双层嵌套结构式的结构分解分析即SDA方法对1992—2007 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进行了分解。陈昭(2010)在Antweiler,Copeland and Taylor(2001)创建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面板协整技术,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研究了中国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得出对外贸易的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为负,加剧了环境污染。叶震(2011)基于随机投入产出模型对CO2排放系数进行了估计。

国内还有其他学者均用了不同的方法和数据,对影响我国碳排放的规模、结构和技术等因素进行了分解,这些研究各具特色,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数据来源不足造成因素不能完全分解;对我国碳排放诸如区域经济差异因素、国际能源价格因素、进出口贸易结构影响,以及能源供给与转换效率等因素的影响还未能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

另一部分经验研究是关于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及其对全球碳排放总量的影响。Shui and Harriss(2006)、Liu et al. (2009)、Li and Hewitt(2008)分别研究了中美、中日、中英的隐含碳排放问题。Weber and Matthews(2007)认为我国的碳泄漏、碳出口导致我国的碳排放增加,从而印证了“污染天堂假说”。国内学者采用不同方法和数据,得出了相近的结论,认为碳排放随着贸易密度的增加而增长(刘强等,2008;齐晔等,2008;张友国,2010;许广月等,2010;任力等,2011)。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在低碳约束的对外贸易环境下,尚未明确出口贸易低碳化的理论框架,环境战略、新技术采纳没有通过利益驱动因素的中间环节与微观主体决策联系起来。第二,目前有关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的研究大多是在线性关系先验假设的前提下进行的,对这两者之间是不是线性关系缺乏严格的经济计量检验,而较少应用反映误差修正调整速度不一致的非线性协整模型研究两者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较少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定量、动态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第三,在使用投入产出方法测算隐含碳时,未能正确调整投入产出表而导致测算结果出现较大误差,对贸易结构的研究缺乏时序角度的变化分析。

随着低碳化浪潮的推进,气候变化越来越受到关注,更多的学者投入到低碳经济与我国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中,但是更细化到出口贸易和碳排放的关系,以及近年来有关出口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的政策效果研究还很缺乏,如何将出口行业转型过程中的碳排放变化与低碳政策结合起来研究,更好地发展我的低碳贸易之路,是之后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领域。

参考文献:

[1]Grossman M., Krueger B. Environment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J].NBER WORKING PAPERS SERRIES 1991,(NO.3914).

[2]中国对外贸易与碳排放——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1(3):75-81

[3]陈文颖,高鹏飞,何建冲.用MARKAL-MACRO模型研究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3):34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