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德育自我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12-07 12:07:03

德育自我总结

德育自我总结范文1

一、 建立各种组织,大力构建管理网络。

拥有坚实高效的健全组织是任何一项工作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本着“智育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分别建立了校内德育工作网络和校外德育工作网络。在校内,除建立起一支由校长、政教主任、团支部、年级组长、班主任,政治老师等构成的德育工作队伍外,还建立学生会组成的《日常行为规范》监督队伍;在校外,建立了一支德育基地、团委、妇委、优秀家长等组成的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校外辅导员队伍。这样,从领导、教师、到学生,从老干部、优秀青年到热心教育的家长,都纳入了学校的德育管理网络,从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庞大的工作体系,有效保证了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 制定各种制度,规范健全管理机制。

为了能形成一种激励机制来保障学校德育活动正常地、深入地 开展,在德育方面我们建立了三大制度:活动制度、信息反馈制度、考核制度。

通过一年的实践,证明了以上制度的实施是可行的、合理的、 科学的,它既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同时又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开展德育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明白了各自的目标和责任,从而化压力为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各自的岗位上,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为学校德育工作出谋献策、出力流汗,最终使德育工作走上规范化。 制度化、现代化的轨道。

三、开展多种活动,注重强化德育过程。

1、政治课、班会课。为了保证政治课的质量,学校要求备好课、上好课。团支部经常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来推动班会课的进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推动优秀的班集体建设。

2、规范升旗仪式,认真做好国旗下讲话。每周一次升旗,全体师生都认真参加,仪式安排规范、严肃,讲话人员、讲话内容事先做好安排,内容均作记录,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升旗仪式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打好德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它不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同时还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心理品质和价值观念,以达到个性发展的健全高尚人格的目的。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学生德育、益智、 健身、审美、促劳的主渠道。我们充分依据各科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有机、适时的思想渗透。我们要求教师平时认真学习德育文件,更新德育观念,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平易近人、善解人意,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产生积极自学的情感体验,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从小体验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品学兼优的人。

4、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充分发挥三结合教育功 能。我校充分利用家长学校、校外德育基地向家长、社会各界人士阐述三结合教育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利用家长学校上课日,向家长们进行了有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系列讲座,还邀求校外辅导员来我校作了多场关于法纪知识、交通安全、家庭教育、革命传统、社区文化等方面的讲座,并且通过录象、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来教育激励学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精。我校坚持法制教育不放 松,紧紧依靠学校少先队组织以及各条线,认认真真、切切实实地加强法制教育,专门聘请从事法制工作的有关领导担任校外的法制辅导员,经常举办各类法制教育讲座和展览,开展“法制在我心中” 的系列主体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学校法制教育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同时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差、心理能力脆弱、娇生惯养、劳动观念淡薄的孩子建立个人档案,坚持正确引导,重点扶持,让他们感受学校的关怀与温暖,从而能正视现状,树立信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1) 小编推荐与 【三结合教育工作总结】 关联的文章: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6、紧紧抓住团支部,开展各种常规工作和活动。团支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扎扎实实地建设好团支部阵地则成为学校德育阵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团委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培养了一批批能干地的小干部。学校还建立了五项检查,天天打分周周总结、评分,并颁发流动红旗。通过有力的措施和师生的共同努力,校园变得干净了,语言变得文明了,行为变得礼貌了,学习更加勤奋了,一个个良好、健康向上的、团结互助的班集体也形成了。

四、重视多方评价,切实提高德育实效。

为了让师生们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价值,看到自身的工作成绩, 我校加强了对德育工作的评价。

首先,建立一个由学校、家庭、社会参与的评价体系。其次建立了一个可以量化的评价考核体系。为了能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集体与个人的工作成绩,我们根据可操作性、可行性原则,结合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将考核目标进行量化,分别给予学校的各项工作与活动一个具体的分值,从而出台了一系列考核细则和评定办法,这样,既为领导正确决策创造有利条件,又为期末总考核提供了现实依据。

一年来,我校德育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好的成绩。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落实好德育各项制度,开展好德育各项活动,使德育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推动xx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前进。

(2) 小编推荐与 【三结合教育工作总结】 关联的文章:

德育自我总结范文2

作者简介: 李斯霞(1978—),广东梅州人,广东金融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德育。

[摘 要] 道德叙事是中西方历史上都存在过的优秀德育模式,它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对受众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价值传递。在当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日益陷入枯燥说教的情况下,重新引入道德叙事这一古老传统,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提供一种优良高效的模式。

[关键词] 道德叙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德育模式 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1)05-0037-03

doi:10.3969/j.iss.1671-5918.2011.05-019[本刊网址] http://www.hbxb.net

中国当前的道德教育体系,过度重视道德理论的灌输与传递,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接受习惯与兴趣爱好,这让道德教育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这种填鸭说教式的德育模式对受教育者道德养成所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作为以培养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加强大学生自我道德修养的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授方式一直是该门课程的教师们积极探讨的问题之一。

一、道德叙事概述

(一)道德叙事的含义

道德叙事是教育者为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采取讲故事的手段来传递丰富、鲜活的教学内容,从而潜移默化地来达到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和方法。其题材来源十分广泛,可以是寓言、神话、童话、歌唱、英雄人物、典故,也可以是教育者的自身经历或者他人的经历。人类古代的道德教育,无论是东方的《论语》、《孟子》,还是西方的《圣经》、《荷马史诗》等,都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的。它将人类最为朴素美好的道德价值观念通过故事的形式传递下去,激发人们内心深处最基本的道德遵从欲望。

(二)道德叙事的方式

1.道德叙事的题材。道德叙事作为一种古老的德育模式,有其特定的取材方式。其所阐述故事中的形象总是生动鲜活而全面,让人能够自觉浸润在其高尚道德情操的陶冶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道德规范的传递,也是一个平等交流而非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受教育者在其中所受的影响总是通过自觉判断而非死记硬背产生的。因为教育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道德叙事总是从生活中取材,通过适当的加工或拔高,让受教育者感受到道德故事中的人物就是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一个个鲜活的人。当然,道德叙事的题材可以有多种,并非局限于生活中的故事,也可以是寓言、神话、童话、典故等,这类题材是对生活故事的提升与适当的神化,但其所要展示的道德规范总是贴近于人们的生活的,所以总能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2.生命叙事是道德叙事的重要模块。生命叙事是道德叙事方式中十分重要的模块,是道德叙事的主要应用形式之一。生命叙事就是对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或生命中的某段历程进行叙说和诠释。叙事主体由于讲述的是自我或者对自我影响十分巨大的生命历程,因而在叙事当中总会倾注大量的情感,讲述的总是些值得追忆和反思的经历,并且总能够激发听者的强烈共鸣。听生命故事的人总是带有一种探轶别人生命历程的好奇心,渴望与别人分享生命历程中的种种快乐与忧伤。分享的过程也是价值判断标准产生的过程,听者通过对叙事者的讲述用善恶标准进行自觉判断,从而在善与恶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当然,作为培育祖国下一代的德育课程,所讲述的生命故事总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就算是消极的也应该是积极故事的反衬,是能够让受教育者从中自觉做出积极的道德选择的。

3.道德叙事主题的提炼。新品格教育者认为,听道德故事只是为我们达成品格教育的目标提供了某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现实化转变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受教育者需要在建构故事主题的基础上理解故事的道德主题与寓意。因此,道德叙事在德育课程中的应用不仅是简单的讲述故事,所述内容还应该紧密围绕某一德育主题进行,让受教育者在感受道德故事的巨大感召力的同时,能遵循施教者的教育思维,达到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主题是从故事文本中提炼

来的,是核心价值的体现。如果受教育者不能够从故事中自觉归纳出主题,则该道德叙事在某种意义上是失败的,仍需要施教者进一步提炼主题,将主题与故事情节紧密结合,在适当的情节节点将主题展示出来,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

(三)道德叙事的作用

关于道德叙事的作用,詹姆斯•威尔逊认为:“道德故事以三种方式对我们产生影响:第一种是传递一种道德信息。故事传递的道德信息绝大多数都是因果论的性质,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故事鲜明生动让人经久不忘;第二种是激发道德情操(moral sentiment)。故事激起了我们体验他人承受的巨大不幸,或者体验他们取得胜利的喜悦,而这正是我们在日常环境中难以经历的。故事帮助我们体验他人的生活,唤起我们的热情,激发我们的道德情操;第三种扩展思想视界。故事扩大了我们的思想‘视界’,使我们可以超越时空,与人类的普遍性相协调。”

因此,道德叙事的内容大都展示着一种善恶皆有因果的论调,总是通过表现善的美好和恶的丑陋来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向善,培养善良的道德品质。其故事总是让人们在给予最基本的人性善恶判断的基础上,对更深层次的善恶做出自觉地扬弃,养成高层次的道德标准。这些故事能够激起人们内心行善积德的美好愿望,激发大家的同情心和怜悯心,唤起大家对社会道德的责任感和维护道德的使命感。道德叙事的题材总是取材于生活,有些经典的故事,经过一代代教育者的不断改编,十分贴近受教育者的接受空间,具有巨大的道德感召力,让受教育者总是感觉到与自己的生活很相似,故事中的道德模范十分令人神往或亲切,是在演绎自己的人生历程,总能让受教育者在其中找到许多相似性,引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在感受故事的趣味性的同时自觉扬善弃恶,总结出一些人性的闪光点供人生慢慢消化。

二、道德叙事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意义

(一)道德叙事应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可行性

道德叙事作为一种德育模式,意味着德育从呆板走向鲜活、从填鸭式灌输走向言传身教。道德叙事提供了一种具有强大感召力的道德行为样板,供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故事的趣味性的同时总结出应该遵从的道德范式,十分符合受教育者从感性认识中升华出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走向实践的思想认识规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的内容,是德育专家们根据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要求,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的基本现实,总结出来的理性规律。而道德叙事则是通过叙事的方式将这些条理化的理性规律演化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道德故事,重回到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感性认知上来。由此可见,道德叙事应用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不光具有可行性,还将为该门课程的教授提供一种更为生动形象、更易为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教学模式。

(二)道德叙事能够帮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摆脱枯燥

当前大学的道德教育,多流于形式化,学校不重视,老师也大多抱着应付了事态度,德育课堂形式主义泛滥,走过场成为了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共同心态。如此下来,老师不用心教,讲课只是一个漫无目的的知识灌输过程;学生不用心学,学习课程知识也仅为应付考试,形成恶性循环,课程的开展就必将变得枯燥无味。所以,引入道德叙事这一生动鲜活的授课模式,通过选取富有感召力的、能激起学生强烈情感共鸣的道德故事,再适当运用课程情景设置等营造课堂气氛的手段,能将整个课堂的气氛从沉闷变为活跃、从枯燥变为生动,起到激发教师授课兴趣和学生参与积极性的良好效果。(三)道德叙事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德育需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道德修养。因此,目前教条灌输式的德育方法仅能够为应付考试提供考生和材料,完全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道德叙事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讲述的是一个个生动的道德故事,把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位,是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道德叙事不强制要求学生从故事中总结出教师要求达到的道德传授目标,而是通过讲授善的美好和恶的丑陋来让学生自觉扬善弃恶,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道德叙事通过讲述一个个古今中外鲜活的

道德故事,将道德标准暗含其中,即起到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的作用,又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见识,还提高了学生感知世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将道德叙事应用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三、道德叙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作为解决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和心理健康等问题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承担了十分重大的社会使命。因此,在教材编写过于注重理论编列、知识与生活存在差距的前提下,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让该门课程的教学不流于形式、课程内容不过于乏味、课堂气氛不陷于枯燥,师生互动频繁,学生所受的潜移默化多于知识性的灌输。

(一)道德故事的选取在引入了道德叙事这一鲜活的德育模式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心理,选取有感染力的、能够引起大学生情感共鸣的故事,如前文提到的生命叙事等。该门课程的教学,最终目的应该是达到价值观上的共享和认同。因此,道德故事表达的价值观念,是要能够为大学生所认同的价值观念,若将违反大学生基本善恶观的价值观念强加给他们,则再优良的德育模式,也无法起到价值共鸣的作用。

(二)课堂气氛的营造

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更需要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激发大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这是因为该门课程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体系,它不以培养大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为目标,而是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其中,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全的人生态度课堂气氛的营造,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例如可以在课前就为该次课程设置一个前提,让学生们在该前提下对所要进行的道德叙事进行讨论,陶冶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唤起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教师还可以通过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情绪,来调动和感染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作用,它能引起学生愉快的肯定的情绪体验,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又是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的情绪背景,能使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在教学中发生共鸣”。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情景模拟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德育自我总结范文3

一、让德育教学走进生活

一直以来,我们只是在思想上重视德育,而在行动上却顾不上德育。即使“抓德育”也往往是例行公事--讲大道理、唱高调、说空话、应付了事,让学生们面对这种看似感情充沛、情绪激昂、实际却苍向无力的德育教育,如何接受!其实,德育教育并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只要我们把思想教育融入到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岂不省去了许多唱高调、说空话的时间,特别是语文课,许多课文向我们讲述真善美的感人故事,故事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就是孩子们的学习榜样。他们有的是舍己为人的英雄,有的是保家卫国的功臣,有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领袖,有的是不贪私利的正人君子……只要课堂上老师带学生们走近他们、融入他们、孩子们幼小的心田就会悄悄播种一颗正义善良、高尚的种子。

二、丰富多彩的班会课聚焦孩子们的心

班会课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能否利用得好,对班集体的发展、对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前一段时间,我们班便学习军营班会中“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形式开班会,由于学生对军人特别崇拜,对军营生活特别向往,所以班会开得特别成功。我们把桌椅摆到教室后边,按座次席地而坐(班会前特地嘱咐每人自带座垫),总结一周的各项工作情况,特别是思想工作。当班干部总结完班务情况后,剩下的时间就是自由总结思想情况的时间了。总结思想情况分两步:第一步是自我批评。首先,由认为自己思想有问题的同学主动上前谈一下自己的思想问题,然后其他同学再对其认识不足的地方给予补充,最后由老师小结。第二步是批评。批评就是针对那些没有发现自身思想问题的同学们了。批评的第一个环节是发现身边同学的思想污点,然后大胆的当众揭发并批评其行为。(当然这种批评要有铁一般的事实为前提)第二个环节是使被批评的同学认识到自己的思想问题并当场认错,然后老师与同学们再加以评论总结,就这样我们的班会每次都是在下课铃的催促下,老师再允以“下周继续”同学们才竟犹未尽地散去。

三、走出教室上德育课

长期以来,一本薄薄的“思想品德”课本就是学校德育的全部内容,再加上简单地看看、谈谈、想想的教学模式,使得德育教育收效甚微。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走出教室放下课本,从课本以外更加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补充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走出教室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根据不同的课题开展不同的活动。

我们的德育课不但要教室,还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德育教育甚至是每一件事情的好坏,检验的新技术只能是实践。《中央中央关于加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使学校德育环境与社区环境有机结合。以班级为单位采取自由结合的形式,组织若干个服务小组,形成社区服务网络。利用周未时间开展活动。制定社区服务有关精神、发挥主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我们常与敬老院交警大队等挂钩,让学生轮流做好事,开展”献爱心“活动。今年”六一“我们班儿童捐款爱心,我们的口号是”省下一点钱,献上一片真诚心“我们把所有捐款在”六一“节的前一天送给了县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有的孩子还为老人们送去了滋补品,更多的是带给老人们的一句句暖心窝的问候,使爷爷奶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儿孙绕膝的欢乐。

走出教室使孩子们的天地更加广阔,相对而言,教师的工作难度提高了,但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老师的工作一头系着民族的未来,一头系着千百个家庭的幸福,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责无旁贷。

四、德育测评――无形的思想有形的效果

德育教育的测评不需要口试也不需要笔试,只看学生的行为给以适当的分数,这个分数测评将与其他科目的分数加成为本次考试的总成绩。测评时间非常灵活,教师可相安排,例如有一次,我见有低年级的小同学在操场上自由活动,便给我班孩子留下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到操场上带小弟弟或小妹妹一起玩耍。然后我便拿了事先预备好了的成绩单,边观察学生们的表现边填写成绩单。德育测评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它能反映孩子们的一种品质,一种思想,它就是一份上好的德育试卷。

德育自我总结范文4

幼儿的德育一定要培养好,因为很多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作为幼儿老师,任重道远,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0幼儿园德育工作个人总结最新范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幼儿园德育工作个人总结1我们幼儿园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幼儿园德育要求和本园德育工作计划,确立“以德治园、以法治园”的思想,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线,以培养幼儿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为目标,拓展德育教育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成为讲文明、守纪律的孩子,全面提高教师思想素质、道德修养。

一、加强理论学习,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1、加强理论学习。

园领导及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经常带大家学习有关开展德育工作的文件、先进人物事迹,观看反腐警示录,明确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2、重德育环境营造。

注重本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宣传栏的作用,及时宣传德育活动。把文明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常规活动中。要求各班教师以“争做文明小主人”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同时加大投入,对园环境进行改造,建造了幼儿舞台,使幼儿园环境呈现美化、亮化、儿童化、情趣化的特点。

3、每周开展德育教育。

利用每个星期的升降旗时间,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根据季节、节日特点有重点的进行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让幼儿了解粗浅的德育知识,增长幼儿知识。

二、实行分级管理、分层负责

幼儿园德育工作形成了园长室,班级、教师的管理网络,进一步明确班主任、值日教师职责,把教师的公德行为、工作的事业心、责任心、态度作风等作为列入年终考评细则,以确实达到督促、提高的效果。

三、在系列化的活动中进行品德教育。

3—6岁的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党出现反复,所以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内容该做到系列化,也就是说要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使幼儿的品德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培养。因此本学年初我们就先制定好计划,按照计划对幼儿实施有计划的品德教育,才能保证幼儿思想品行向良好方向发展。

1、本学期开展《爱国》主题活动,儿歌、歌曲、绘画等形式激发幼儿热爱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情感;

还与社区手拉手开展“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通过活动,孩子们知道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国家。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活动最后用一首“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作为结束,使本次活动达到高潮,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喊着“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2、重阳节,我们围绕着“爱,从身边做起”为主题,进行了尊老、敬老、感恩、回报一系列活动。

活动当天,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制作手工花送给爷爷奶奶们的同时,还不忘记幼儿园里的爷爷奶奶,入园一年多了,每天都是吃着他们烧的饭菜长大的,为表心意,孩子们都将自己做的手工花献给了他们,并送上祝福。这是一个登高望远、是一个属于敬老爱老的日子,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培养孩子尊老、敬老、爱老的品质,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3、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园开展蔬菜的种植体验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各种植物种植的乐趣。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带上锄头、铲子、水桶等工具来到幼儿园内的种植园开始秋季播种。老师指导孩子们翻土、挖坑、下种、浇水等劳动技能,小朋友忙得不也乐乎。小小种植园一会就洒满了各种蔬菜的种子。从种子播种之后,孩子们总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去观察种植园的变化,每次观察,孩子们总会惊奇的发现各种植物都在发生不同的变化,在孩子们精心管理下,小小种植园里的植物长出了嫩芽。

幼儿园德育工作个人总结2幼儿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为人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大班幼儿正处于学期晚期,是由学期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的承上启下的时期,因此,我们抓住这一重要时期,培养幼儿诚实有礼、敢作敢为、谦让合作、关心他人的优良品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将德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

把品德教育安排在幼儿日常生活环节之中,注重品德教育的随机性。日常生活幼儿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为幼儿提供了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机会。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进餐、入厕、洗手、睡觉,整理等要占去一半时间,我们充分捕捉各种教育时机,将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放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孩子生活自理的初步能力,并从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例如:早晨来园时,注意培养幼儿使用礼貌用语;通过常规训练和严格执行生活制度,培养幼儿遵守纪律、诚实、勇敢、自信、关心他人、爱惜公物、不怕困难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组织幼儿轮流做小值日生,来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及为他人服务的良好品德以及幼儿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自由活动中我们同样注重幼儿与同伴的友好合作交往能力。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吃东西的时候小椅子摆正,不掉面包渣、饼干渣等;午睡时教育幼儿睡前将脱下的衣服叠整齐,并迅速入睡。离园活动:要求幼儿不追逐、不吵闹,将自己的东西整理好,等父母来接。

总之,"生活即学习",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随时都有教育的契机,老师们在密切配合中始终坚持从点点滴滴,时时刻刻入手抓好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对幼儿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二、把德育贯穿在各种教育活动中。

注重品德教育的系统化,在实施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各领域教育密切联系、不可分割。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他们还学会了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成为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三、结合节日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结合各种节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些适合幼儿的主题活动,主要以游戏化为主,中间渗透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如"感恩"节,我们提议幼儿每人做一张卡片送给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并写一句你最想说的话。教育幼儿要感恩周围的人,孝顺父母,尊敬爷爷奶奶。

四、开展家园同步教育,将德育延伸到家庭。

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需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加强对幼儿思想品德的教育,保护幼儿健康成长。我们通过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家长会议、家长开放日及家园联谊活动来进行教育活动。

1、进行"五爱"教育的时候,我们要求家长们不给幼儿看内容不健康的电视、电影、书刊、画片,不给他们穿奇装异服,不烫发,不带项链、戒指、耳环、不染指甲,不涂口红等等。

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教育。

2、现在的孩子自私、任性、霸道的有很多。

于是,我们通过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多给孩子有利增强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的实践机会,培养幼儿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热爱集体、艰苦朴素的好思想,及初步的劳动习惯。

3、家长、教师必需行为正确,做幼儿的榜样。

家长和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幼儿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不许孩子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环境,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我们会抓住每一个有利的时机,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他们顺利进入小学、走向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幼儿园德育工作个人总结3幼儿园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幼儿园德育要求和本园德育工作计划,确立“以德治园、以法治园”的思想,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线,以培养幼儿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为目标,拓展德育教育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成为讲文明、守纪律的孩子,全面提高教师思想素质、道德修养。

一、加强理论学习,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1、加强理论学习园领导及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经常带大家学习有关开展德育工作的文件、先进人物事迹,观看反腐警示录,明确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2、重德育环境营造注重本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宣传栏的作用,及时宣传德育活动。

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目标内容,把文明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常规活动中。要求各班教师以“争做文明小市民”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同时加大投入,对园环境进行改造,栽种了上百盆花,建造了幼儿舞台,安装了三件大型玩具,使幼儿园环境呈现美化、亮化、儿童化、情趣化的特点。

3、每周开展德育教育利用每个星期的升降旗时间,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根据季节、节日特点有重点的进行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让幼儿了解粗浅的德育知识,增长幼儿知识。

二、实行分级管理、分层负责

幼儿园德育工作形成了园长室,班级、教师的管理网络,进一步明确班主任、值日教师职责,把教师的公德形为、工作的事业心、责任心、态度作风等作为列入年终考评细则,以确实达到督促、提高的效果。

三、把“三生”教育融入幼儿园五大领域

今年3月开始,我园在大、中、小班全面开设了“三生”教育课程,由各班班长任教。通过两次教材教法的培训,让教师掌握了“三生”教育的目的、意义,认识到只有让幼儿通过参观、郊游、体验、讲解、探索等方式的活动,才能把“三生”教育真正融入到每个领域,同时建立了幼儿园、家庭、社会合作的模式。每个班设立了宣传栏,绘制了教学要求表格、评价体系,开展了防震、防火演练。通过“三生”教育的开展,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有爱心、感恩之心、有责任心、正义感,教师也明白了“三生”教育是使人真正成其为人的教育,要着眼于幼儿的成长、成才。

四、结合祖国六十华诞开展主题活动

在建国七十周年之际,我园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活动。

1、抽调十六名教师进入教育系统的百人合唱团,参加县上主办的歌颂祖国歌咏比赛。

2、10月份各班开展了唱爱国歌曲,讲英雄人物故事等主题活动,让幼儿产生崇敬英雄,热爱祖国的情感。

3、教职工将在11月9日举行以祖国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树立大家对祖国的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

一年来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家长的支持配合下,我园德育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但也有不足之处,如德育教育制度还不够完善,德育教育制度还需要更加细化等。

下一学年德育工作目标

1、继续加强学习,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实效性。

2、落实、完善各项德育制度。

3、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

4、开展爱国诗歌颂读赛。

5、各班开展文明礼貌之星评选活动。

6、邀请法制副校长召开法制讲座。

幼儿园德育工作个人总结4在忙碌和快乐中结束了这一学期的工作,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真是有喜也有忧。我由衷地感到幼儿教师工作真是实实在在、默默无闻、不求索取的工作!这使我更深地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职责的重大,使我更对这份工作加深了热爱。

今年我带的是小班,与孩子们朝夕相处共同生活的的日子里,有悲也有喜,有累也有汗,但的是快乐与幸福。这份快乐与幸福是孩子们给我的,我爱孩子们,孩子们也爱我。正因为有爱而满心欢喜,也正因为有爱让我与孩子的心交融在一齐,让我对班中的每个孩子也有了更深地了解。虽然有时也会因孩子的调皮而埋怨、烦躁,也会因他们的不听话而失态、发脾气。虽因工作的忙碌而感到很累,但对孩子的爱让我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职责感:比如我会想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孩子引路,像妈妈一样爱护他们、教育和保护他们。这种强烈的爱不断激励着我去真心拥抱每一个孩子。与他们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在爱的校园里。我始终想着他们都是还未加修饰的好玉、等着我去雕饰,他们虽表面不光滑但内心纯洁无邪。我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加以百般的职责感去教育他们。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责怪,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爱护。我想只要我用自己的心认真地去爱,那么孩子们将是最最最棒的。

在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幼儿园的各项制度,与同事和睦相处,不懂的就问,做到不早退、不旷工。还用心参加园内外的各项活动,服从领导安排,努力用幼儿教师职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全心全意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因小班孩子年龄小,刚入园时,很多孩子都哭闹不止,生活自理潜力也较差,因此我们把重点放在稳定幼儿情绪,帮忙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我们的精心教育下,孩子的自理潜力有了很大提高,例如原先大部分孩子经常穿错鞋,此刻已经有了很大改善。这一学期以来,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班幼儿学会了自我照顾:例如会正确使用自己的毛巾、杯子、养成垃圾扔进垃圾桶的习惯等等、懂得与小朋友之间友好相处、懂得与老师及长辈打招呼等等。

在教研活动中,我认真投入,认真学习。并认真学会很多的东西,如: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做到规范、正确的操作演示,教具的设计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等等。透过自我反思与实践,我觉得自己只要坚持认真学、认真做,并阅读一些自己订的幼儿读物,去图书馆翻阅一些有关幼教资料,上网查一些有关幼儿教学的资料等等,我必须会把幼儿工作越做越好的。

作为新世纪、新时期的教师,我认为还要继续学习增长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只有思想的切实转变才能确保教育改革的持久和深入。尊重幼儿,关注每个孩子的教育发展,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理念我都要时刻记心中。去捕捉幼儿有价值的热点,我务必进一步深入学习、探讨研究。

在家长工作方面,我还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并利用早、晚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进行谈话。这样既让让家长及时了解了孩子在园的表现,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幼儿现状带给了有利的条件。

在生活中我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班里的每一位幼儿,留意他们穿脱衣服等状况,细心照顾幼儿,并注重为幼儿营造一个舒适、健康、温馨的生活环境,以减少孩子们对家长的思念,并让孩子们能够身心愉悦、健康、快乐的成长。正因为实实在在的付出,不仅仅得到了家长的认可,还赢得了家长的信任。

虽然这学期既忙也很累,但收获确很多。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的乐趣,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我在享受收获的同时也将这学期存在的问题认真思考尽力想办法解决,争取把日后的工作越做越好,使孩子们更喜爱幼儿园,把幼儿园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更爱和老师小朋友们在一齐,培养活泼开朗的下一代!我正以百般的毅力去为下一学期更好地工作而努力着!

幼儿园德育工作个人总结5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不经意中,又一个学期接近了尾声,这意味着我们和孩子们要给“小班”画上句号了。和孩子们在一齐的生活总是那样令人回味,他们的纯真与质朴常会唤醒我们的完美童心,可完美的时光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悄悄地溜走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不禁回想起一学期来与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收获的点点滴滴……“为了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这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动力。在一学期中,我们竭尽自己的努力,倾注的热情,踏实、勤奋地完成了一学期的工作。现将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

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工作不是单独的说教,它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对他们进行教育。

晨间活动:我们教会幼儿简单的礼貌用语,如早上主动跟老师说“早上好”回去说“再见”,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增强礼貌意识。

1、课间活动:在这时,我们教育孩子要相互关心、互相照顾,帮忙他们复习课上所学的资料;

要学会谦让,好玩的玩具大家一齐玩。[由整理]

2、进餐: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指导幼儿独立进餐,吃饭时不掉米粒、不剩饭菜,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放好,让幼儿克服“饭来张口、衣来生手”的不良习惯。

3、午睡:教育幼儿睡前将脱下的衣服叠整齐,并迅速入睡。

4、离园活动:要求幼儿不追逐、不吵闹,安安静静等父母来接。

二、优化教育活动,使幼儿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人

在开展幼儿园德育活动时,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德育活动要改变形式化、单打一的现状,与各科活动有机整合,开展综合性活动,要走到儿童生活中去,重感悟、体验,并充分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激活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幼儿探究性研究、终身发展的潜力,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做人与处世。我们不是透过灌输让幼儿掌握道德知识,而在于幼儿的实践和亲身体验。我们采用日常渗透、游戏、情境表演、幼儿主体参与的方式进行,鼓励幼儿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人。如在幼儿游戏中渗透德育资料:给老奶奶让座、帮小弟弟穿衣。组织幼儿参加自助餐、玩具大家玩等活动,从中幼儿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一个个故事的表演则让幼儿体会到了助人、关心他人的乐趣。在活动中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幼儿园德育活动不枯燥乏味,幼儿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这有助于幼儿将外在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三、密切家园配合,注意品德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在幼儿生活和成长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与幼儿之间有着密切的情感依恋,家长是幼儿模仿、认同的主要对象。透过与家长的直接交谈、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及时把教育信息、各项活动安排等资料传达给家长,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并主动配合,共同做好幼儿的品德培养教育工作,强化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效应,会更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发展。

四、注重幼儿园德育的隐性资源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是好模仿的,外界事物的影响容易在儿童身上发生作用,但儿童的模仿是无选取性的,儿童的是非观念很薄弱,不可能只选取用心的事物去模仿,我们感到幼儿园应加强德育隐性资源的建设。因为隐性的德育资源具有潜移默化性和可模仿性,它能时刻无声无息地影响幼儿,能起到润物无声的功效。建设好用心的德育隐性资源能给幼儿带给正面的、用心的模仿对象,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并能逐步将学得的道德经验内化为自己的品德行为。因此我们透过挖掘、建设幼儿园隐性的、潜在的德育资源来提高幼儿园德育的实效。我们把幼儿园隐性德育资源分为物质环境和人际关系两类,物质环境包括园容园貌、活动室墙面和区角环境,在物质环境的创设中,我们渗透了用心向上的思想,以生动、可感、搞笑的形象塑造幼儿可模仿的对象,让幼儿在不经意间受到道德的熏陶。人际关系主要是指师生关系和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幼儿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老师成为他们一日活动的组织者,成为他们模仿学习的主要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影响孩子良好行为的构成,为此我们加强了教师师德行为的建设,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要求教师用高尚的行为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以自身用心、正确的行为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构成。在用心向上的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变得自信、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助人等优良品德。

德育自我总结范文5

为全面贯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国家、省、市、区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区教体局师德专题教育的部署,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强化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大力宣传表彰优秀教师典型,帮助广大教师深刻理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二、教育内容

(一)集中组织教师收看教育部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经验交流暨师德专题教育启动部署会议视频。为及时传达教育部会议精神,省教育厅将会议视频制作成光盘。我校在暑期放假之前,集中组织收看教育部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经验交流暨师德专题教育频,深刻领会专题教育目的和要求,切实增强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我校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践行关于“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要”等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做融合养成行动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

(三)强化教师“四史”学习教育。各单位要将“四史”学习作为广大教师思想政治“必修课”,结合建党百年系列庆祝活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强化“四史”学习教育。要组织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专题组织生活会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生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教师和领导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积极为师生排忧解难。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奋斗史、理论创新史和自身建设史,学习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要用好红色资源开展学习教育,向教师推荐精品学习素材(包括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电视专题片《人民的小康》《百年风华》《红船》、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山海情》及《光荣与梦想》《觉醒年代》《大决战》《功勋》等“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重点剧目),用好优质培训资源,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国情教育培训和高层次人才理想信念教育培训,拓展渠道、创新形式,充分激发教师学习内生动力,做到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四)开展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宣传学习。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人民教育家”“时代楷模”、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优秀教师、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深入寻找挖掘并广泛宣传学习教育世家感人事迹。组织受表彰的教师先进典型、在乡村学校工作满30 年的教师代表等深入教师中进行事迹宣讲、作师德专题报告,开展交流座谈等,面向广大教师生动讲好师德故事,用身边的榜样传递师德的力量。同时,通过组织教师观看优秀典型事迹纪录片和以优秀教师为原型创作的影视剧,如《黄大年》《李保国》《一生只为一事来》等,激励广大教师见贤思齐,引导广大教师从“被感动”到“见行动”,在教育系统掀起争做“四有”好老师的热潮。

(五)引导教师学习践行新时代师德规范。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结合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认真组织在教师中开展准则的宣传解读和贯彻落实,帮助广大教师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准则内容,做到全员全覆盖、应知应会、必会必做。将学习准则作为必修内容,全面纳入新教师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日常培训,抓实学习督导和效果测评,确保每位教师知准则、守底线。

(六)集中开展师德警示教育。寒暑假期间违规补课、乱办班多发易发,持续在全区开展寒暑假期间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集中治理工作。结合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集中治理工作,定期召开师德警示教育大会。以教育部、省教育厅和我市、我区公开曝光或处理的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分类介绍师德违规问题和处理结果,引导教师以案为鉴。结合师德违规问题,对照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强调课堂教学、关爱学生、师生关系、学术研究、社会活动等方面的正面规范和负面清单,引导教师以案明纪。学校出现师德违规问题的,要在会上详细通报师德违规问题及处理结果,组织教师讨论剖析原因、对照查摆自省,做到警钟长鸣。对违反师德行为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坚决予以解聘;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工作安排

师德专题教育贯穿2021 年全年,突出明师德要求、强“四史”教育、学师德楷模、遵师德规范、守师德底线,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强化系统组织、分类指导。

(一)动员部署阶段(6 月下旬)

我校要成立师德专题教育领导小组,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开展动员部署,明确意义和学习内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到广泛动员、积极宣传、深入人心、全员参与。

(二)学习教育阶段(7 月至11 月)

我校要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广大教师开展有计划安排、有形式创新、有学时要求、有时间节点、有督促检查、有效果总结的系统化学习教育。学习内容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整理汇总的《学习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摘编》《“四史”学习教育资料汇编》《新时代师德规范》《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为主,以结合实际丰富的各类优质学习资源为辅。相关学习资料(电子版),可通过教育部门户网站、“中国教育”APP、“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教育——教师栏目设置“师德师风教育”专区、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网和“河南师德”微信公众号查找、下载。

(三)督促检查阶段(7 月至11 月)

我校结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项准则以及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进行自查自纠,建立问题台账,形成自查报告。镇中心学校成立师德专题教育领导小组,对我校师德专题教育开展情况及成效等进行督促检查。

(四)系统总结阶段(10 月至11 月)

我校于7 月4 日前,总结师德专题教育开展情况和阶段性成效报送镇中心学校;于10 月29 日前,将师德专题教育总结,包括总体情况、开展形式、组织班次、学时要求、工作成效、特色案例、长效机制等报送镇中心学校。

四、组织领导

(一)高度重视,统筹推进。我校要充分认识师德专题教育的目的意义,高度重视,提高站位,将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列入2021 年工作要点,结合实际,制定专题教育活动方案。制定并结合“四史”学习教育方案,紧抓“党史学习教育”主线,按照“制定方案系统学、党员干部带头学、结合活动重点学、引导学生一起学”总体要求,组织广大教师开展系统化学习教育活动。活动要注重形式创新,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具体要求,覆盖全体教师,力戒形式主义。

(二)教育引导,协同推进。把师德专题教育与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切实提升广大教师政治素养和师德涵养。广泛组织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新进教师,在教研组、年级组、基层党支部等范围内开展专题座谈研讨,交流体会、深化认识。同时,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分类做好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儿童的教育引导,学做融合、知行合一,立足教书育人一线,践行弘扬高尚师德,为学生讲“四史”、与学生一起学“四史”、把“四史”内容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素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德育自我总结范文6

随着科技的进度和发展,面临德育教学的研究,教师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目前传统的德育工作中简单目标,提高处理科技目的的能力,充分处理好人与社会可以自然和谐的发展的新理念、新构想。以“新理念、新思路、新文化、新教学”为主要教学目的培养中职学校在德育上的教学研究。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建立要培养可以再德育工作上教学的教师需要其自身有一定的教学素质。具有较为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有丰富的品德教学知识,熟悉我国的历史,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热爱祖国,有高度的民族使命感,把个人的人生理想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发扬民族精神,以国家的经济利益为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利益,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了解国家政治局势,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拥有这些素质的教师才能胜任德育工作的教学与研究。

(二)德育工作的一体化理论将德育工作的研究以对学生培养自身的价值理论和价值观点、自觉的遵守社会公共品德建设、将社会的公德、职业的准则、环境保护道德、国家法律规定相结合,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国家、学校之间的关系,热爱为人们服务,有较高的精神理论思想,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崇尚合作教学,培养良好的人际处理关系,热爱自然资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可以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紧密的结合起来,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态度理论基础来学习。

(三)德育工作对于创新教育的双重影响在德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开发处理好事宜的教学研究环境,大力培养创新精神,使其可以有较开阔的视野,较高的改革处理观念和急迫的创新欲望,对于已有的传统道德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可以了解学习,独立思考其主要优缺点,面对现代社会的不适应性有哪些,对已有的德育理论进行研究和突破,研究其理论意义,开拓知识改革,提高创新意识,增强竞争进取机制,敢于突破旧有的陈规,探索真理,不拘一格的创新人格理论思想,加强学生面对挫折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抗压性、挫折性的能力,提高其坚定的创新素质。

(四)引导学生德育上的自主学习理论德育教学工作的宗旨是要激发学生在品德上的自我认识,自我总结和自我规划,这有利于其自我能力的培养和面对复杂的社会影响思路,能够很好的处理和判断,选择合适的处理办法,学习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品质,抵制腐朽的思想,抵制不了的诱惑,将进步的道德理论知识和合理的行为规范相结合,处理好自我学习,自我培养、自我发展的最终目标,这有益于人格的塑造和愿望的实际要求,坚持处理好在实际社会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实践其学习到的品德思想,抵制和处理好自我品德的优化和提升。

二、创新德育工作中的教学形式

教导者需要按照社会规律的发展需要,结合实际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德育上建立新的目标和新的发展思路,将发扬民族的传统道德品质外还需要与先进的文明精神相结合,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现代社会的改革和文化的创新带给学生的独有的带有民族色彩的,生活化的创新精神理论基础和内容体系。

(一)结合统一化的国内外德育创新方法通过对已有的本国品德教育的研究,学习世界各文明的优秀道德成果,二者相互融合,形成适合目前科技进度下,新社会、新世代的发展。我国的道德理论是经过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形成完善的体系,通过大量的诗词文献、生活杂记、人物传记等流传下来,被后世学习和推崇,在强烈的民资精神、民族自豪感的启迪下,结合世界优秀的道德理论,使之成为符合我国国情的新的民族现代道德理论,从当今的优秀民族精神中寻找其溯源,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影响着创新思想的成长,道德教育的创新,需要汲取优秀的国外思想,结合本国原有的思路和新的发展进程,加以整合和发展,形成可以适应本国发展的有特色的新的优良传统道德体制,这有益于新形势下,新思路下我国社会道德的合理发展。

(二)从实际出发、突破旧有框架结合实际,构建社会的道德内容和教学质量,了解学生们的个人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将道德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构建适合的、有特色的优质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内容,将德育内容落实到社会生活中,真正的发挥其可能带给人们的人生精神、人生认知、人生肯定和发展的提高。

(三)系统化德育工作的发展系统化的德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是建立在一个开放性的合理性的稳定系统中的,我们不断的从经济变化中汲取创新的思路和创新的教训,结合学生自主的创新个性,在保证其总体德育发展规程的前提下,发展其特有的个性品质。

三、创新德育工作中的教学方法

德育自我总结范文7

【关键词】 小学德育管理 系统工程 计划 实施 检控 总结 创新

小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方向,客观上要求小学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端正办学思想,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基于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必须加强德育管理。现代小学德育管理的任务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加强和改善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德育工作体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实现德育目标。

德育管理是现代小学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德育管理的科学化、最优化是建立系统化、层次化、网络化的教育工作体制,促进德育工作更加顺利、有效地实施的重要保证。小学德育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四个基本环节。

1 计划的制定

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是在国家关于德育工作的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德育目标及任务而采取的规划步骤。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科学的管理和实施过程,因此,一个详尽、周密而具体的工作计划,可以使德育工作有序地进行。制定德育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1 制定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小学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缺少它就象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的船只一样,一切德育活动将无处着手。小学德育工作目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结构,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总的要求,也反映了一定时期人才培养的总的向和总的趋势。德育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同时,为了便于实际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把总目标进行分解,制定出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德育目标。

1.2 制定德育工作的内容及实施步骤。德育工作内容应根据小学的德育目标来确定,使内容符合于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当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及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等放在重要位置。同时还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接受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原则确定实施步骤,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1.3 确定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是影响小学德育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针对德育的固有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以及发掘学生自我教育的潜力,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才能增强德育效果。此外,计划阶段还要充分考虑小学生好动、争强好胜、经验不足和体力不强等特点,注意德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意外事故,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2 组织实施

小学德育工作的组织实施,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实际过程,是德育工作的核心步骤。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2.1 建立健全小学德育管理网络和统一的指挥系统。学校应建立在校长领导下的,由校长、党支部(总支)书记、部分师生员工、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等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是组织校内外各方面的力量,协调校内各组织、各职能机构以及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关系,宏观指挥并指导德育工作的进行,监督检查各方面的工作,做好德育质量的评定以及总结等工作,这是进行德育工作的组织保证。

2.2 开辟多种教育途径,使德育在学校教育中无所不在。在新的形势下,以往的仅通过思想品德课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单一途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要求,因此,开辟德育工作的多种渠道和多种途径已是大势所趋。学校除了上好思想品德课外,还应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和全体教职工的作用,把德育寓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寓于课外和校外活动之中,寓于社会实践和劳动中,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学生不应仅仅从教师那里获得德育知识,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家庭、社会(包括各种媒体)、集体等也是对他们进行德育的重要力量和媒介。同时,更不可忽视小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由此,建立全方位的、立体的德育体系,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成为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系统,时刻都在影响着、教育着学生们,使他们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由懂得小道理到懂得大道理,由不知道怎么做、不应怎么做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认识自己到认识别人、认识社会和整个世界,为逐步形成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打下基础。

3 质量检控

德育质量的检查与控制是德育管理的中继过程,也是对德育工作与德育成果验收的必要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 制定德育工作的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衡量工作及成果的尺度,没有它,就失去了参照度,也就无法做出科学的评价。制定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标准应根据小学德育的目标及国家颁布的相关规定,如《小学德育纲要》中的德育目标、《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好学生标准》及学校制订的《文明礼貌常规》等。另外,小学教育的总任务、小学生年龄特征也是制定标准的依据。德育的质量标准可采用阶段性指标和综合指标来衡量。其中前者指的是德育教育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德育工作与成果的考核标准。德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标准化工作,因此,一定要符合小学的实际。此外,为了便于检查评定,标准本身一定要明确化、系列化、层次化、具体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2 加强德育质量的检查与控制。德育质量的检查是通过调查统计、测量等方式对学校或班主任德育工作与德育成果的质量进行分析、检查的过程。检查可分为平时检查与阶段检查,全面检查与专题检查等,并把通过检查所获得的实际资料和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从教师、学生、德育资源、德育手段、德育管理及德育环境等方面寻找影响德育质量的各种因素。然后制定相应措施,进行有效地控制。德育的质量控制是通过对影响学校德育质量多种偶然因素与系统因素施加干预,而使德育质量向理想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德育的质量检查是德育控制的基本依据。

3.3 德育质量的评定。它是对小学德育工作与德育成果作出评价,并以德育质量为依据来衡量德育目标达成度的一项工作。科学的评定可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与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和学生的发展。要防止片面地以开展教育活动的次数多少和活动的热闹程度等表面现象来评定德育质量的倾向。

4 总结创新

一个周期的德育计划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总结,总结要以德育工作计划为依据,用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发扬工作中的成绩,寻找差距。因此,总结可以积累德育工作经验,提高德育管理水平。它不仅仅是为了回顾和总结前一段工作的实施情况,最为重要的是依据以往的经验,结合下一阶段的实际,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更加完美的德育工作计划。

德育自我总结范文8

根据县教育局教基39号《关于开展xx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常规管理工作检查评估的通知》精神,现将我校xx常规管理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德育教育育人之本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与完善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体制尤为重要。

每学期,我们健全以校长、副校长、少先队总辅导员、班主任代表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和管理,理顺学校党支部、教育工会、教导处、少先队组织在德育工作上的相互关系。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成为德育工作者,要在不同的岗位担负起育人的职责,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期初,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德育教育活动方案,根据方案拟订德育工作计划,并督促各班主任制订德育工作计划。平时,我们从如下几方面抓好德育常规工作:

1、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采取多种形式对教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并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学习。每周一下午教师例会时间,由学校党支部组织教师政治学习,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建立升降国旗、唱国歌制度。坚持每周一晨会时间升国旗,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向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以及“五爱”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3、充分发挥学校少先队组织作用。根据活动制度,切实保证班队会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要求每节班队会于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4、重视思想品德课教学,开齐开足课程,杜绝挤占现象,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要求其他学科教学注意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5、建立学校班队工作评比制度,此项工作由学校少先大队部组织,对照《班队工作量化考评细则》,根据各中队到校情况、守纪情况、卫生情况、学习园地及宣传栏出刊情况进行评比,发挥流动红旗的激励作用,期末根据少先队日查周评结果,分年级组评选先进中队,并予以奖励。此项工作锻炼了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学生文明习惯逐渐养成,集体观念大为增强,文明之花开遍校园。

6、每逢重大节日,抓住时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举办全乡性的“体运会”和“xx乡小学生艺术节”是我们的传统活动。

7、开办家长学校。通过家庭访问、家长座谈、普法知识讲座等形式向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普法教育,给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学期末,我们根据德育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认真撰写德育工作总结,将总结材料整理归档,作为德育工作考核的依据。通过努力,一个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已在我校形成。

二、常规管理常抓不懈每学期,我们在开学前召开行政会议,部署新学期工作,制定学校工作计划,安排日常工作行事历,认真抓好开学前准备工作,及时落实教学人员分工,制发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做好学生防辍工作。

平时,我们从如下几方面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德育自我总结范文9

[关键词]德育;整合;德育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7)05-0028-03

德育要素是指构成德育活动一切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德育主体、目标、内容、方法、过程和途径等。现代德育仅靠单一要素或各要素处于松散状态就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整合德育要素,发挥德育要素功能,德育才具活力。德育要素整合就是将各种德育因素有机组合成整体,使其系统化,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最佳教育力。

一、德育主体的“集合”

学校德育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德育主体的“集合”,就是对德育主体进行优化组合,组成各层教育体,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格局。

1.德育主体的“教育集”构成

从学校整体考虑,教师主体可“集合”成决策体、辅助体和实施体三个教育集。决策体有:党委决策层,负责德育方案制定;学生处、教务处是执行层,负责德育方案的执行与实施。实施体由学科教师、班主任、团委、学生会组成,负责德育方案的具体落实与德育效果评价,其中学科教师开展学科德育,班主任组织班级德育,团委、学生会开拓活动、实践德育。政工、行政人员和教辅、后勤人员集合为辅助体,负责将德育方案落实在日常工作、生活各环节。其中政工人员进行舆论育人,行政人员开展管理育人,教辅、后勤人员实行服务育人。

学生主体“集合”为基础体、活动体和补充体三个教育集。基础体由班级构成,实施班级德育;活动体由学生会、团委组成,实施活动德育;补充体由学生社团、实践小组、志愿者小队等结成,实施实践德育。三个教育集有序开展德育活动,学生自我教育丰富多彩。

2.德育主体“集合”的德育实践意义

教育构成“教育集”模式,德育形成了责任明确、相互补位、协同育人的格局,为“全员德育”实施奠定了基础。“全员德育”的理论研究已很深,实践也很丰富。限于篇幅,笔者仅强调两点。

一是“全员德育”要充分发挥教师影响力。教师影响力是教师与学生交往所体现的影响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它由权力性影响力即教师地位职务和资历年龄优势与非权力性影响力即由教师品格、才能、知识和情感等产生的影响力所组成。德育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尽量给学生以积极的、说理的、健康的、有启迪的影响。也就是说,要以诱发学生内因为根本,因为各种德育因素只有通过学生主体内化,才能变成经验、形成能力、成为稳定心理特征而上升为素质。

二是“全员德育”要有效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作用。首先是课内教育与活动要凸现主体陛,使其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引发思考、训练能力、自主发展的过程;其次是课外教育与活动突出学生自主性,使其成为学生自主设计、组织、参与、提高的过程。

二、德育目标的“聚合”

德育目标是德育过程培育的学生品德规格。德育目标“聚合”是将德育目标结成“目标链”而成体系,以有效发挥德育目标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1.德育目标“聚合”成体系

总体上说,德育目标有纵向和横向结构系统。远期、中期和近期目标构成纵向结构系统,总目标和分目标构成横向结构系统。而德育抽象与具体目标、理想与行为目标、群体与个体目标则分别贯穿在纵、横目标群中,由此构成一个横向贯通渗透、纵向分层递进、内部有序组合的德育目标结构体系。

从培养规格角度看,德育横向目标群由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目标构成。其中,政治素质目标是根本,思想素质目标是导向,道德素质目标是核心。德育纵向目标群由学段(或年级)目标组成,它们相互衔接,逐渐递进提升。而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目标则贯穿在纵、横目标群中,构成学生的品德规格。

2.德育目标“聚合”对德育实践的启发

以往德育在德育目标操作上存在着否认宏观整体目标和漠视微观具体目标两种偏向,导致德育目标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相分离,德育实践目标缺失与错位,德育效果低下。德育目标“聚合”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发挥德育目标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一是实施德育目标管理。德育目标管理是将德育目标素质化和主体化,其核心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转化。如远期目标近期化,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抽象目标具体化,以激励学生奋发进取;理想目标行为化,以连接学生生活和行为;群体目标个体化,以立足学生实际需要。

二是实施德育目标方法。德育目标方法指运用具有刺激性的目标因素来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其本质就是运用目标的激励作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德育目标显现“导向性”。制定德育目标不迁就不降低要求;引导学生参与,增强学生义务感;当目标受阻时,指导学生客观分析原因,修正目标。其次德育目标具“操作性”。德育目司咛迕魅罚易于实际操作,使之成为学生的真正追求;德育目标既有一定难度,通过努力又能够实现。

三、德育内容的“融合”

德育内容是用以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政治思想道德观点、原则和规范体系,直接体现德育方向和培养规格。德育内容“融合”就是使德育内容形成一个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融合性的体系。

1.德育内容“融合”方式

从整体性角度看,中小学德育是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四种教育。其中,思想教育是先导,政治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为基础,法纪教育是保障。四种教育形成了相互融通的内容整体,共同作用于“教会做人”德育目的。

从层次性角度看,德育的思想、政治、道德、法纪教育是内容层次分明的结构系统:第一内容层是基础文明与基础品质教育,为学生成为合格公民打基础;第二内容层是职业文明与公民品质教育,为学生成为合格的职业公民打基础;第三内容层是主流文明与政治品质教育,为学生成为优秀公民奠定基础。

从结构角度看,德育内容虽然随社会变化而发展,但德育内容内部却有相对稳定的道德观、政治观和历史观三要素构成“内容结构”。德育实践中,教育或从政治观,或道德观,或历史观某一要素开始。

从融合角度看,德育主旋律融入时代气息,使主旋律教育更具新意;传统德育内容融于现代,使德育内容具有时代性;国际德育内容融于民族,逐步创造人类共同的先进道德。

2.德育内容“融合”给德育实践的意义

“融合”的德育内容构成了类型独特、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体系,十分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提升。德育内容整体性的实践要求:不断拓宽富有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如创新意识、生态道德、合作精神、心理素质、终身学习观、科学价值观、信息道德观、经济伦理观等都是现代德育拓展的内容。

德育内容结构化的实践要求: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德育内容侧重不同。社会稳定阶段以道德观教育为重心,社会不稳定阶段以政治观教育为主体,这是德育社会体现。学生成长不同阶段德育内容侧重不同。少年期道德观教育居主导地位,青年期德育重点是政治观教育,成年人历史观教育成为主导方面,这是德育个体的有效发挥。

德育内容层次性的实践要求是:德育内容“适度”是增强学生接受性的前提,德育内容把准“基本”是获得德育实效的要求,德育实践因材施教是德育成效的关键。

德育内容融合化的实践要求是:将科技道德、生态道德、经济伦理、网络伦理、合作精神教育融入主旋律。

四、德育方法的“综合”

德育方法是实施德育活动各种方式与手段的综合。德育既要解决学生懂与不懂问题,更要深入解决其信与不信问题,这是德育独特性。

1.德育方法“综合”的结构

一是对方法结构层次作“综合”,总体把握德育有原则方法、方法论方法和具体方法三个层次;适用对象把握德育有群体教育、个体教育和自我教育三类方法;素质培养把握德育有知识教育、情感激发、意志锤炼、信念形成和行为养成方法等。二是对德育方法构成要素作“综合”,有德育思想方法与活动方法、德育施教方法与测评方法、德育内容型方法与过程型方法三类。三是对德育方法构成体系作“综合”,德育过程方法体系由思想品德信息获取、信息分析、教育决策、教育实施、教育检查、教育调节和教育总结方法构成。德育要素方法体系由德育主体教育法、客体教育法、环境优化法、信息传播法构成。德育内容方法体系由思想、政治、道德、法制教育法构成。德育途径方法体系由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体教育法构成。德育层次方法体系由德育哲学、德育原则、德育具体方法组成。德育对象方法体系包括德育群体、个体和自我教育方法构成。

2.德育方法“综合”对德育实践作用

德育方法“综合”构成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方法系统,这对德育主体践行德育提出了很高素质要求。德育是培养人品德的活动,教育方法只有同教育者人格相结合才能发挥功效;德育是一种价值引导活动,而德育方法针对性又特别强,运用主体要有很强的选择能力才能因材施教。德育方法“综合”对德育实践指导意义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发挥德育方法的效能。德育方法效能的有效发挥在于:一方面思想方法与活动方法一致、施教方法与测评方法吻合、内容型方法与过程型方法融合。另一方面是教师整体转变德育方法观,不断创新启发法、务实法、自教法、适度法、身教法、内化法,以真正解决学生信与不信问题。

二要运用“发展性”自教方法。以往德育的自我教育方法过多地运用了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类“约束性”方法,学生主体性受到压抑。倡导“发展性”自我教育即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活动,理想人格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三要引入思想调节方法。思想调节或称心理调节,是以师生双向交流为主,随时随机进行的对学生个体思想的疏通活动。教师对学生个体特殊思想问题运用特殊方法给予及时疏通为“他调”,其方法有个别交谈、热情关怀、情感渗透、因势利导、和风细雨等;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来达到思想情绪的适时调整叫“自调”,其方法有自我观察、分析、说服、规劝、批评、克制、惩罚、赞许、鼓励、总结等。

五、德育过程的“并合”

德育过程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活动流程。德育之所以要重视过程“并合”,是因为没有科学的德育过程就没有德育的科学性,德育效果总是寓于德育过程中,只有德育过程的不断积累学生才能形成良好品德。

1.德育过程结构体现完整性

整体上德育过程由教育影响学生、学生接受影响、学生心理运动、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四个具体过程构成。从德育实践要素看,德育过程由主体、客体、中介和环体四要素构成。

德育过程结构的完整性告诉我们,德育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过程。其德育实践意义在于促使外在教化和内在省悟有机结合。如增强德育的生活性能使外在引导与内在约束、自律与他律有效结合;教育遵循个体道德素质发展规律能加快他律走向自律、盲目走向自觉。

2.德育过程A段体现有序性

微观上德育过程由问题与准备、沟通与启发、转化与提高、解决与评价四阶段组成,其有机性体现为各阶段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循序渐进。

德育过程阶段的有序性告诉我们,师生交流是一个双向沟通过程。其德育实践意义在于推行心理自由式德育,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师生思想碰撞,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体验,在没有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情况下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3.德育过程环节体现教育性

动态上德育过程的“教育性”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三环节显现。晓之以理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环节,动之以情是学生思想矛盾转化的关键环节,导之以行是学生知行统一的关键环节。

德育过程环节教育性告诉我们,学生品德形成是在知、情、信、意、行各要素发展方向不断地由不平衡到平衡的矛盾运动过程。其德育实践意义在于以培养学生知行统一、言行一致为德育落脚点。其途径有发挥教师的身教性,深入学生生活中指导,以合理制度为依托、规范思维与规范行为相结合。

六、德育途径的“组合”

学校德育课程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而显性课程又有直接课程与间接课程两种形式,由此构成了德育直接课程、间接课程和潜在课程三种途径。德育是直接、间接和潜在途径综合起作用,共同推动其整体功能的发挥。

1.德育直接途径――思想政治课功能挖掘。德育直接课程指学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课,如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道德课等,是一种通过直接课堂教学来实现德育目标的德育途径。

德育直接途径挖掘的德育实践意义是:有效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其中,求真是德育直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取向,求善是德育直接课程教学的人文性取向,求美是德育直接课程教学的艺术性取向。坚持教学的科学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价值取向,实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才能完成德育直接课程的使命。

2.德育间接途径――学科引发、活动感化的组合。德育间接途径主要指以学科教学和活动为载体进行的德育活动,它通过各学科课堂引发和活动感化来达到德育目标。

德育间接途径组合的德育实践意义是:以学科德育为学校最经常、最基本、最丰富的“育人工程”。学科教学中以内容、方法、情境与学生思想品质、意志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联结,引发学生去思、去悟而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