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ISSN:1672-9455

  • CN:50-1167/R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论著
1-2

基于质控数据用Top-Down方法评定凝血检验项目测量不确定度

作者:崔明; 鞠少卿; 保方; 景蓉蓉 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 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目的 探讨自上而下法(Top-Down法)结合质控数据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凝血检验项目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Top-Down方法,收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2015年连续6个月的室内质控(IQC)数据和10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卫计委)或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EQA)回报结果,评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bg)等3个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 日本Sysmex公司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PT、APTT和Fbg,利用IQC数据结合国家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EQA数据评定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分别为4.10%、5.46%和4.71%;利用IQC数据结合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EQA数据评定的uc(%)分别为3.96%、4.38%和6.17%,均小于按CLIA′88设置的目标不确定度。结论 采用Top-Down法结合质控数据对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PT、APTT和Fbg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可反映该方法通常情况下的测量不确定度,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3-6

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IL-3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茜; 张平安 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 武汉430063

摘要:目的 比较感染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后患者血液T细胞亚群及血清白细胞介素-32(IL-32)水平的变化,探讨HBV对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感染科就诊的328例乙肝患者(包括急性乙肝患者53例,慢性乙肝患者189例,乙肝合并肝硬化患者45例,肝癌患者41例)及67例健康者,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分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L-32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测定乙肝患者血液中HBV-DNA的载量,比较各种不同类型乙肝患者的T细胞亚群和血清IL-32水平,以及它们与HBV-DNA载量的相互关系。结果 (1)患者在感染HBV后,CD3^+和CD4^+T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8+T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P〈0.05),CD4^+/CD8+T细胞比例也明显降低(P〈0.05);各指标的变化程度与肝脏病变的程度呈正比,并且与HBV-DNA载量呈正比(r=0.05,P〈0.01)。(2)乙肝患者血清IL-32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急性乙肝患者的IL-32水平最高,但IL-32水平与HBV-DNA载量无明显相关性(r=0.00,P=0.45)。结论 HBV感染人体后会严重扰乱免疫系统,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IL-32可能参与了细胞免疫应答,但与HBV-DNA的复制调控没有太大的关系。

7-9

C3、C4和β2微球蛋白水平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朱宇芳; 饶群; 江华; 曹红; 润袁敏; 张海燕 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441021;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输血科; 442000

摘要:目的 探讨补体C3、C4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7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轻度脓毒症组和重度脓毒症组,根据28d后患者的生存状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补体C3、C4和β2-MG的水平并与18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血清中补体C3、C4和β2-MG联合检测在脓毒症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患者补体C3和C4水平显著降低,且重度脓毒症患者C3和C4显著低于轻度脓毒症患者,而β2-MG水平与C3和C4呈相反趋势(P〈0.05);C3、C4和β2-MG联合检测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的AUC(0.76、0.75和0.87)。死亡组脓毒症患者C3和C4水平低于生存组,β2-MG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C3、C4和β2-MG联合评估脓毒症预后的AUC值为0.91,优于各项指标单独评估的AUC(0.67、0.71、0.85)。结论 C3、C4和β2-MG联合检测在脓毒症诊断和预后评估中有重要价值,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10-12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小花; 李思雨; 陈涛; 陈华根; 陈宇宁 单位: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610500

摘要:目的 对新都区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LABSTAR plus全自动血液培养仪对血培养瓶连续监测,对阳性标本及时涂片和转种,用Micro Scan Walk/Away-40plu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排除8例假阳性干扰,1 570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共135株,其阳性率为8.6%。其中有革兰阳性菌58株(42.96%),革兰阴性菌72株(53.33%),真菌3株(2.22%)。检出率高的病原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头孢西丁、阿米卡星等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莫西沙星敏感。结论 该院的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性差异较大,监测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避免抗菌药物滥用。

13-15

邯郸地区癌症治疗费用当量值核算与分析

作者:周海平; 张学强; 张延红; 李水富; 周海英; 高晓波; 陈万青 单位: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 056001; 河北省邯郸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056004; 河北省邯郸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综合监督执法局; 056004;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 北京100000

摘要:目的 了解农村癌症治疗及相关费用当量值不同层次数量,分析癌症费用的结构和水平、不同层次类型癌症治疗费用的成因与合理性,为制订有效的癌症防治策略,减轻癌症导致的经济负担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研发的癌症治疗及相关费用指标体系,运用随机抽样选取癌症死亡、临终病例,收集癌症治疗及相关项目费用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模型核算费用。结果 癌症治疗及相关费用:农村3.55万元,卫生院2.63万元,肿瘤医院3.29万元,县医院4.42万元。统计出邯郸以食管癌为首的癌症发病谱和死亡谱,发病率增加,肺癌接近食管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癌症病例构成:男性69.68%,女性30.32%;60岁以上62.19%,40~59岁34.37%,39岁以下3.44%。发病数排在前5位的癌症是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肠癌。结论 农村乱求医费用较高,卫生院设备少治疗简单费用低,县医院设备检查较多费用高,肿瘤医院专业强疗效好费用较低;邯郸地区西部经济条件好,相关费用高于东部;要减轻癌症费用负担,需要建立早筛查、规范治疗、减轻经济负担的策略。

15-15

什么是LIS系统

摘要: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网络,实现临床实验室的信息采集、存储、处理、传输、查询,并提供,分析及诊断支持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其主要任务是协助检验医师对检验申请单及标本进行预处理,检验数据的自动采集或直接录入,检验数据处理、检验报告的审核,检验报告的查询、打印等。

16-18

沧州地区734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析

作者:马晓博; 赵静; 吴伟华 单位: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061001;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061001

摘要:目的 探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变迁。方法 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该院新生儿科确诊的败血症病例734例,依照血培养采集时间将病例分为3个阶段,比较病原学特点和药敏特点。结果 (1)3个阶段感染病原体大类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79 3,P〈0.01),革兰阴性杆菌比例逐年下降,真菌感染比例逐年上升;3个阶段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3 0,P〉0.05),以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为主。(2)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非常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比较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逐年上升。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中主要病原体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非常低,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逐年上升;真菌感染率逐年上升。

19-23

GP73、AFP-L3、GPC-3和DCP联合检测在低浓度AFP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验证

作者:赵运胜; 王春华; 高芹; 廖飞; 张丽娜; 崔辰莹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检验科; 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066300; 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16

摘要:目的 考察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GPC-3)和异常凝血酶原(DCP)联合检测对低浓度甲胎蛋白(AFP)原发性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低浓度AFP小肝癌患者50例,非肝癌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60例及健康对照者40例。用酶联免疫分析定量检测各组人群血清GP73、DCP和GPC-3水平,微量离心柱分离AFP-L3,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总AFP和分离洗脱液中AFP-L3浓度,并计算AFP-L3占总AFP的比例。结果 各组血清GP73、AFP-L3、GPC-3和DC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组4种标志物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单项检测中GP73诊断小肝癌的灵敏度、准确率和曲线下面积最高,分别为72.0%、86.7%和0.826;GPC-3特异性最高,为98.0%。4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8.0%、94.0%、88.7%和0.867。结论单独检测GP73和AFP-L3对低浓度AFP小肝癌的诊断价值较高,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价值,用于低浓度AFP小肝癌的辅助诊断。

24-26

胸腔积液ADA、IFN-γ、TNF-α与胸腔积液沉渣DNA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黄晓磊; 宋晓东; 张娜; 路希维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结核病医院; 116000

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胸腔积液沉渣DNA(TBDNA)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经诊断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62例患者作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另选取62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患者作为对照(非结核组为恶性胸腔积液),采用酶比色法检测ADA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FN-γ和TNF-α,采用PCR定性检测TB-DNA。计算4项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的ADA、IFN-γ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P〈0.05)。ADA、IFN-γ、TNF-α和TB-DNA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的单独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的检测阳性率(P〈0.05)。4项指标联合检测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P〈0.05)。4项指标联合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9%和93.5%,均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ADA、IFN-γ、TNF-α和TB-DNA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可以作为早期诊断与鉴别结核性胸膜炎的重要参考指标。

27-28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宋宏伟; 季伙燕; 王建新; 王惠民 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目的 评定手工分类计数各型白细胞的不确定度。方法 采集3份血样,各制备3份血涂片,由3名不同实验员分类计数。研究加样体积、人员间差异、细胞分布类型和数值修约对白细胞分类计数不确定度的影响,先计算每份血样各型细胞各因素的不确定度,再根据不确定度传播律将各分量合成得总不确定度。结果 3份血样各型细胞所占百分比从大到小顺序均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1号、2号、3号血样各型细胞合成不确定度分别为7.9%、8.8%、5.1%、4.3%、3.8%;7.4%、7.4%、5.2%、4.5%、3.8%;7.6%、6.4%、5.7%、4.3%、3.8%。结论 除1号血样的淋巴细胞外,所有血样各型细胞合成不确定度大小均与其占细胞计数总数的百分比大小呈正比。

29-31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方法性能评价研究

作者:李元宽 单位: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检验科; 408300

摘要:目的 对比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循环酶法与酶比色法在同型半胱氨酸检测中的性能,了解和评价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方法。方法 对HPLC、ELISA、循环酶法与酶比色法4种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以及抗干扰能力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HPLC回归方程为Y=1.21×10^5 X-7.00×10^4,R^2=0.999 8;ELISA回归方程为Y=0.991 X+0.603 1,R^2=0.999 6;循环酶法回归方程为Y=0.998 X+0.605 5,R2=0.996;酶比色法回归方程为Y=0.993 X+0.605 7,R^2=0.999 4。HPLC、ELISA、循环酶法、酶比色法试剂实际测试精密度变异较小。胆红素(200mg/L)、乳糜微粒(0.5%)、血红蛋白(1.5g/L)、抗坏血酸(300mg/L)均不会对HPLC、ELISA、循环酶法与酶比色法造成干扰。HPLC平均回收率为91.4%;ELISA平均回收率为86.0%;循环酶法平均回收率为89.9%;酶比色法平均回收率为80.2%。4种方法测定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结论 在同型半胱氨酸检测中,4种方法线性范围有所不同,精密度较佳,回收率较高,且有着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32-34

乙型肝炎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区A1762T/G1764A突变检测的意义

作者:徐丹丹; 张曼; 吴黎黎 单位:解放军105医院检验科; 合肥230031

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区(BCP)A1762T/G1764A联合突变在不同疾病中发生的差异及其与乙肝相关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慢性乙肝(CHB)患者38例、乙肝肝硬化(LC)患者36例、乙肝相关肝细胞肝癌(HCC)患者74例,用巢式PCR扩增患者血清中HBV BCP区,直接测序法检测HBV BCP区变异,分析A1762T/G1764A突变与HBV复制、HBeAg表达和HBV感染不同阶段的关系,以及与HC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在148例患者中,A1762T/G1764A突变总体发生率为54.7%,乙肝相关HCC组中A1762T/G1764A突变发生率为79.7%,而CHB、LC患者分别为31.6%、27.8%,HCC组变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HB组(P〈0.05)和LC组(P〈0.05);A1762T/G1764A突变组HBV-DNA载量与非突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组A1762T/G1764A突变发生率为41.4%,HBeAg阴性组为73.5%,HBeAg阴性组变异发生率明显高于HBeAg阳性组(P〈0.05);HCC患者A1762T/G1764A变异组与非变异组之间无病生存期及总体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核心启动子区A1762T/G1764A联合突变与HCC发生具有显著关系,该变异与血清HBV-DNA的复制水平无关,但与血清HBeAg表达水平有关,与乙肝相关HCC预后无显著关系。

35-36

血清TuM2-PK、CEA、CA19-9和CA72-4对结肠癌的筛查价值

作者:杨刚; 唐丽娟 单位: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中医院; 642350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2-PK)、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和CA72-4对结肠癌的筛查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0例结肠癌、75例结肠良性疾病和90例健康人血清TuM2-PK,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CA19-9和CA72-4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肠癌组血清TuM2-PK、CEA、CA19-9和CA72-4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显示,TuM2-PK对结肠癌的诊断效能最高(0.83,95%CI:0.76~0.89),其血清水平为25.9U/mL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3.8%和86.1%。联合检测两项标志物,最优的组合为CEA+TuM2-PK,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78.8%、84.8%和82.9%。联合检测3种标志物,最优的组合为CEA+CA19-9+TuM2-PK,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0.0%、84.8%和86.5%。联合检测血清CEA+CA19-9+TuM2-PK+CA72-4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87.5%、83.0%和84.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和TuM2-PK更有助于结肠癌的筛查。

37-39

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吴海樱; 史菀萍 单位: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肾脏内科; 635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医师根据所用药物的应用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和B组,所有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同时行降低血压促进排尿和相关激素治疗。A组在行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基础上行大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治疗,B组在行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基础上行小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定量检查指标及血浆清蛋白等检查指标,然后对所有患者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 A组治疗后的24h尿蛋白定量值和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B组,血浆清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治疗后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缓解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任何剂量的低分子肝素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复发性肾病综合征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均可改善患者高凝状态,特别是大剂量地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除了上述优点外,还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缓解率。

40-41

胃癌患者组织中IL-1β、IL-6表达水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林洁 单位:湖北省松滋市中医院内三科; 434200

摘要: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组织中IL-1β、IL-6的表达水平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60例胃癌患者为观察组,60例参与研究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快速尿素酶法检测法分别检测两组胃组织中IL-1β、IL-6表达情况以及Hp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IL-1β、IL-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感染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Hp感染患者的IL-1β、IL-6表达与未受感染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β、IL-6水平升高可能导致胃癌的形成,Hp感染可能与胃癌形成具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