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ISSN:1672-9455

  • CN:50-1167/R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年第17期杂志 文档列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论著
2495-2496

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与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鑫; 任明岗; 常盼; 王建榜; 王西辉; 吴娟; 张学策; 张静; 于军 单位: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陕西省心血管内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 西安710038

摘要:目的探讨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血红蛋白(Hb)的相关性。方法测定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283例HFpEF住院患者入院时的NT-proBNP、Hb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HFpEF患者中,贫血患者NT-proBNP水平与Hb呈负相关(r=-0.278,P〈0.05),而非贫血患者NT-proBNP水平与Hb之间无相关性(P〉0.05);(2)HFpEF患者中,NT-proBNP与Hb相关性的变化趋势不受性别影响。结论 HFpEF患者应联合检测NT-proBNP与Hb,从而为临床诊治心力衰竭提供一定的依据。

2497-2499

广西地区慢性病患者肠道原虫感染现状分析

作者:胡缨; 邓雪连; 史吉莹; 李艳文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南宁530021;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病区; 南宁530021; 广西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南宁530021

摘要:目的了解广西地区慢性病患者的肠道原虫感染情况及临床特点,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6年3-8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3例慢性病患者进行肠道原虫的病原学检查,并调查分析感染情况。结果受检者中肠道原虫感染124例(20.56%)。共检出5种肠道原虫,感染率分别为人芽囊原虫17.08%、溶组织内阿米巴1.49%、蓝氏贾第鞭毛虫0.82%、结肠小袋纤毛虫0.50%和人毛滴虫0.66%。感染人群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感染率最高(33.33%);消化系统疾病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余慢性病类别组(P〈0.05)。感染者多有不良卫生习惯且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结论广西地区慢性病患者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肠道原虫感染,应将肠道原虫的病原学检查列为常规检测项目。

2500-2503

临床病理因素评分对T2N0M0期胃癌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康争春; 李勃; 蔡慧; 马立业; 于恩达 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普通外科; 上海200433;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河北秦皇岛066100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T_2N_0M_0期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建立临床病理因素评分,预测T_2N_0M_0期胃癌患者预后。方法收集2006-2013年收治的经根治性手术切除的T_2N_0M_0期且随访资料完整的21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行生存率比较,采用Cox模型做多因素分析,找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建立T_2N_0M_0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判断该病理分期患者的预后。结果患者的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69%、87.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3cm、分化等级差、血管或淋巴管浸润、神经侵犯、CA19-9≥37U/mL、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2.3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等级差、血管或淋巴管浸润、神经侵犯、NLR≥2.3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利用上述4个临床病理因素建立临床病理因素评分,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发现临床病理因素评分可以有效预测T_2N_0M_0期胃癌患者预后,低危组5年生存率为98.46%,10年生存率为98.46%;高危组5年生存率为78.82%,10年生存率为70.59%。结论分化等级差、血管或淋巴管浸润、神经侵犯、NLR≥2.3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病理因素评分可以有效预测T_2N_0M_0期胃癌患者生存状况。

2504-2506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绿色通道标本周转时间改进与分析

作者:刘辰庚; 李蕾; 张雁冰; 王培昌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检验科; 北京100053

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绿色通道检验标本的周转时间(TAT)等质量指标,以考察绿色通道标本检验路径TAT质量目标的实施效果,为持续改进提供支撑。方法以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绿色通道患者作为绿色通道组,以相应的普通急诊患者120例作为普通急诊组,统计开具检验申请单、标本采集、标本接收和报告发出4个时间段的TAT;分析各检验指标的阳性率、复检率、TAT超时原因和临床反馈指标。结果 97.5%的绿色通道标本的检测结果均在目标TAT(30min)内发出,绿色通道标本各个时间段的TAT及总TAT均明显高于同时间段普通急诊标本(P〈0.05);绿色通道溶栓患者血常规的白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同时间段其他绿色通道患者(P〈0.05);绿色通道溶栓患者的凝血检测结果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急诊患者(P〈0.05)。结论该科绿色通道标本的TAT控制取得了较好效果,达到了预定的质量目标,较好地支持了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治。

2507-2510

Biosystem系统上ACR相关指标参考区间的建立

作者:黄玉霞; 杨渝伟; 邹明; 吕强; 池继敏; 张红梅; 唐敏; 俸家富 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检验科; 成都610041;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621000;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四川绵阳622750

摘要:目的建立Biosystem检测系统上尿清蛋白(UAlb)、尿肌酐(UCr)及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的参考区间。方法 3 418例健康成人按WHO-GDB2000和我国年龄分段标准,分为不同性别的青年组(18~40岁)、中年组(〉40~65岁)和老年组(〉65岁)3个年龄组。用Biosystem检测系统检测UAlb和UCr水平,并计算ACR,进而建立相应的参考区间。结果除男性中年组与老年组ACR水平外,不同性别和年龄健康成人ACR、UAlb和UCr水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ACR水平上升,UAlb、UCr水平下降,三者的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C28-A2文件要求,建立Biosystem检测系统不同性别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的参考区间,(1)ACR:男性≤11.00、12.39、13.37 mg/gCr,女性≤13.63、14.62、15.30mg/gCr;(2)UAlb:男性≤18.00、17.21、14.87 mg/L,女性≤17.63、13.44、12.50 mg/L;(3)UCr:男性为0.40~2.47、0.34~2.32、0.29~2.00g/L,女性为0.28~2.20、0.26~1.97、0.25~1.55g/L。结论尿中清蛋白存在形式多样,不同检测体系其结果可能不同。因此,各实验室应根据性别和年龄设置自己所用检测体系的参考值范围。

2511-2514

槲皮素通过HMGB1/TLR4途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作者:曾瑜; 查克岚; 奚雪梅; 李家富 单位: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400054;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四川泸州646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飞医院心血管内科; 610093

摘要:目的探讨槲皮素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6只6~8周龄ApoE-/-小鼠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脂组和实验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建立AS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Toll样受体4(TLR4)在槲皮素抗AS中的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 (1)高脂饮食12周后,HE染色显示,主动脉壁内膜增厚,斑块于内膜表面突起,其中由脂质和坏死崩解物质混合而成;AS模型建立成功。(2)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在高脂组中HMGB1和TLR4表达呈强阳性;随着药物剂量的增高,蛋白水平出现一定程度下调(P〈0.05),呈剂量依赖性。(3)RT-PCR检测显示,HMGB1基因在16周时,3个剂量组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LR4基因在8、16周时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时间依赖性。(4)ELISA检测结果显示,高脂组的HMGB1和TLR4蛋白表达呈强阳性;随着药物剂量的增高,蛋白水平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调(P〈0.05),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结论槲皮素具有抗AS作用,其作用与药物剂量、时间具有相关性。HMGB1、TLR4的蛋白和基因表达下调,可能是槲皮素抗AS的分子机制。

2515-2517

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患病率调查

作者:李波; 王启常 单位: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 长沙410000; 长沙爱尔眼科医院; 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DON)在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群体中的患病率。方法通过糖尿病社区筛查和糖尿病眼病门诊筛查,经免散瞳眼底照相筛选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DON患者,分别计算社区筛查和糖尿病门诊中DON在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群体中的患病率,并计算DON在上述两个糖尿病群体中的总患病率。结果社区糖尿病免散瞳眼底照相筛查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DON患者105例(123眼),社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DON在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为6.23%;糖尿病眼病门诊经免散瞳眼底照相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诊断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DON为76例(91眼),糖尿病眼病门诊中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DON在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眼病门诊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0.36%。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DON在上述两个群体中的总患病率为7.50%。结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DON在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社区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眼病门诊患者中的患病率较高,且其可严重损伤视力,早期和定期的糖尿病眼病筛查可及时发现DON,从而降低对患者的视力损伤。

2518-2520

几种常见饮料作口服阴性对比剂在MRCP检查中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黄兴涛; 肖明盛; 谭炜; 吴媛; 梁秀梅; 祁磊; 刘德素 单位: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 400062;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 400062

摘要:目的探讨几种常见饮料在磁共振胰胆道成像(MRCP)中降低胃肠道液体干扰的可行性。方法 (1)体外试验:将10种不同品牌的饮料及4种不同浓度(4、6、8、10g/150mL)的绿茶分别盛入14支20mL注射器内,以纯净水作为参照物,然后行MRCP扫描,筛选出对降低胃肠道液体干扰最明显的饮料用于临床试验。(2)临床试验:对12例健康志愿者于口服绿茶前、口服绿茶后10min行MRCP扫描,观察并比较胃、十二指肠信号丢失情况及胆道系统图像质量。结果 (1)体外试验显示几种常见饮料中,4种不同浸泡浓度的绿茶对降低胃肠道液体干扰最明显,考虑到口感因素,故选择4g/150mL的绿茶用于临床试验。(2)12例健康志愿者口服绿茶后10min胃、十二指肠信号丢失,胆总管、胆胰壶腹、胰管及胆囊的图像质量均优于口服绿茶前(P〈0.05)。结论绿茶作为一种安全、廉价、易获取、口感好的饮料,能够降低胃肠道液体对MRCP图像质量的影响,可应用于临床。

2521-252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主要影响神经功能改善的因素分析

作者:冯小鹏; 叶自力; 陈翔 单位: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 516003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溶栓治疗后24h主要影响神经功能改善的因素。方法选择162例该院急诊内科、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的病程〈4.5h患者,收集静脉溶栓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改良Rankin评分,以及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危险因素、治疗时间,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神经功能改善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在162例患者中,36.4%的患者主要神经功能得到改善;主要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很少出现在年龄≥80岁和有心房颤动的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影响主要神经功能改善的独立因素为年龄≥80岁(OR=1.8,95%CI:1.5~3.2)和心房颤动(OR=2.7,95%CI:1.8~5.6)。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溶栓后24h内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大多数出现在年轻及无心房纤颤的患者。

2523-2525

MALDI-TOF质谱仪进行临床酵母菌鉴定的方法学评价

作者:李艳君; 董蓉; 赵强元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检验科; 北京100048

摘要:目的探讨MALDI-TOF质谱仪用于临床酵母菌鉴定的优越性,为临床真菌感染提供早期诊断、治疗的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临床分离酵母菌206株,分别用MALDI-TOF质谱仪、VITEK2 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和显色培养法进行鉴定,以内转录间区序列测序结果为最终确认结果。比较MALDI-TOF质谱仪、VITEK2 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和显色培养法鉴定的准确性。结果 3种方法鉴定酵母菌的准确率分别为VITEK2 Compact鉴定仪82.5%,显色培养法67.0%,MALDI-TOF质谱仪92.7%。MALDI-TOF质谱仪与VITEK2 Compact鉴定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MALDI-TOF质谱仪与显色培养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MALDI-TOF质谱仪与VITEK2Compact鉴定仪、显色培养法相比,具有快速、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优点。

2526-2527

免疫球蛋白E在Kimura病诊疗评估中的意义

作者:黄南; 程熠; 王迪; 祁姗姗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过敏反应科; 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 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 武汉430030; 湖北省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 430030

摘要:目的评估免疫球蛋白E在Kimura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3年确诊为Kimura病的27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及预后,并分析免疫球蛋白E检测的特点和意义。结果 27例患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均显著升高,但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水平并无明显升高。经治疗好转后,患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对于慢性软组织肿胀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E的总体计数及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筛查可能有利于Kimura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疗效判定。

2528-2530

16例消化道MALT淋巴瘤的内镜下特点及临床表现

作者:李春霞; 兰春慧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 重庆400042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以及内镜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6例明确诊断为MALT淋巴瘤的患者。结果消化道MALT淋巴瘤的好发部位以胃体为主,胃体部10例(62.50%),其次为胃部多部位受累3例(18.75%),胃窦部1例(6.25%),食管1例(6.25%),直肠1例(6.25%)。病变内镜下表现类型以溃疡型多见(8例,50.00%),其次为隆起型(4例,25.00%),平坦糜烂型(3例,18.75%),凹陷型最为少见(1例,6.25%)。幽门螺杆菌(Hp)感染阳性率为75.00%(12/16)。结论消化道MALT淋巴瘤内镜下表现多样。胃MALT淋巴瘤与Hp感染密切相关。溃疡型及隆起型易在内镜检查时发现,但平坦糜烂型及凹陷型由于与其他炎症性疾病难鉴别,很难早期发现,故早期诊断率较低。在临床工作中需提高对年轻患者及早期MALT淋巴瘤患者的重视,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531-2533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在临床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罗伟; 周学文; 谌树清; 高应萍; 马奎; 王静; 易曼 单位: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武汉430079

摘要:目的探讨六西格玛(6σ)质量管理在临床定量检测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方法 (1)收集该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EQA)及常规检测质控标本检测结果。(2)以EQA各项目靶值百分差值的均值作为偏倚估计值;去掉离群值后计算常规检测质控标本CV%作为不精密度估计值;计算各项目σ值和质量目标指数(QGI)。(3)根据各项目的σ水平及QGI指数情况评价检测性能、判断误差类型及给出恰当的Westgard质控方法。(4)采用Excel绘制标准化σ性能验证图。结果 (1)全部项目中σ〉6的项目有1项,占7.69%;σ为5~〈6的项目有2项,占15.38%;σ为4~〈5的项目有3项,占23.08%;σ为3~〈4的项目有1项,占7.69%;σ〈3的有6项,占46.15%。全部项目σ平均值为3.63。(2)分析性能未达到6σ的12个项目中,11项(91.7%)QGI指数〈0.8,需优先改进检测精密度;有1项(8.33%)在0.8~1.2,需同时改善准确度和精密度。(3)除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外,其他项目均应使用多个质控规则组合的方法以提高误差检出率。结论 6σ质量管理用于临床定量检测简便而实用,值得推广。

2534-2536

血清CRP和IL-6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作者:李玉茹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南楼检验科; 北京100853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确诊为STEMI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2h抽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CRP和IL-6水平,并随访患者,探讨不同血清CRP和IL-6水平与患者PCI术后血栓形成、冠状动脉血流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高水平CRP和IL-6患者急性血栓、亚急性血栓、1年内血栓、2年内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应的低水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CRP患者收缩期峰流速(SPV)、舒张期峰流速(DPV)、时间速度积分(CTVI)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VR)分别为(15.8±3.9)cm/s、(33.9±5.1)cm/s、21.7±2.8、3.9±1.8,明显高于高水平CRP患者;低水平IL-6患者SPV、DPV、CTVI、CFVR分别为(15.3±3.2)cm/s、(32.5±5.6)cm/s、20.4±2.1、3.8±1.1,明显高于对应的高水平IL-6患者。高水平CRP患者PCI术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21.7%,术后1年、术后2年主要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分别为30.0%、36.7%,明显高于低水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IL-6患者PCI术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20.0%,术后1年、术后2年MACE发生率分别为31.6%、38.3%,明显高于低水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水平CRP和IL-6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高、预后差。

2537-2538

妊娠晚期储存式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何晓峰; 杜飞; 蔡毅; 祝伶俐; 黄友; 关伟东; 舒虹 单位:三峡大学人民医院输血科; 湖北宜昌443000;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武汉430071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储存式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三峡大学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5例Rh(D)阴性妊娠晚期孕妇进行研究,在分娩前1~3周采集自体血液200~400mL,储存在储血冰箱待分娩后回输,比较采血前后及输血前后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RBC)变化情况,以及新生儿结局、采血与输血不良反应。结果 35例孕妇均顺利采血,采血过程中2例孕妇伴有轻微头晕症状,其余孕妇无不良反应。胎心监护未发现胎儿不良反应。采血后孕妇RBC、Hb、Hct水平下降,PLT水平增高,但采血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例孕妇进行血液回输,无异体输血孕妇。回输前后孕妇RBC、Hb、Hct及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输过程中未发生过敏、发热及畏寒等不良反应。新生儿体质量2.53~4.08kg,平均(3.27±0.54)kg。Apgar评分10分26例,9分9例,平均(9.74±0.27)分。结论储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妊娠晚期孕妇中应用安全、有效,可缓解血源紧张,推广价值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