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集锦9篇

时间:2022-10-14 08:47:37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1

一、我县城镇发展概况及特点

二、我县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缺乏聚集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差,绿化覆盖率较低;自来水普及率不高,断头路多;环卫及消防设施不足,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滞后,公共服务设施还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产业基础总体薄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低,南部乡镇和北部乡镇发展不平衡。城镇文化气息不浓,大多特色不鲜明,城镇应有的凝聚力、感染力、辐射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产业缺乏拉动力。近年来,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县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七个一”支柱产业,但受科技创新能力低、产业链条短、品牌不响、实力不强、行业恶性竞争等因素影响,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无法形成真正特色工业主导产业,不能有效带动相关一、三产业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同时,城镇产业用地布局分散,各类性质用地区别不明显,工业用地偏少,不能形成一定规模的服务需求,影响到第三产业发展。

3、规划缺乏制约力。在建设规划上投入较少,规划编制资金短缺,规划内容深度不够,科学性不强,没有把城镇规划与区域规划、产业规划、经济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规划建设只是对“自发无序”建设的改进,缺乏协调统一的区域性规划指导和调控机制,城镇间、城乡间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结构趋同、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效应。一些城镇规划约束力弱,建设随意性大,市场寄生于道路,沿主干道线型排列,形成只见新街、不见新镇的现象。建筑形体空间缺乏艺术效果,风貌趋同的问题比较突出。

4、政策缺乏推动力。一些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加以调整,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政策规定没能适时完善,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一是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合理流动。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现象普遍。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进城务工人员没有享受到城镇就业人员在就业、创业上的优惠政策,没有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三是现行的土地制度制约,不少农民认为“土地是最牢靠的保障线”,不愿放弃拥有的土地经营权,导致了征地难,影响了城镇建设。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根据调研分析,经过深入思考,我认为,××城镇化应遵循的总体思路是:发挥县城和中心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县城为核心,按照“中心隆起、沿线组团、错位发展”的原则,通过中心城市到重点镇的聚集效应的逐级传导,递次推进,最终形成中心牵动、轴线辐射、城乡一体的城镇群、产业带、经济圈,形成县城、中心镇、集镇链接配套、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为加速××崛起构建重要载体,为突现追赶跨越提供发展动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四个坚持”:

1、坚持规划先行,把城镇起点做“高”

一要大气做总规。高起点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要按照“生态环境优、山水特色明、文化品位高、现代气息浓、带动能力强”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动,深化规划的统筹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编制出功能明确、错位发展的县城、重点镇、一般镇和集镇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统筹解决资源重复和分散配置问题,实现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同时,要倡导“阳光规划”,扩大公众参与范围,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

二要精细编详规。抓紧制定产业布局、交通路网、修编土地总体利用和基本农田保护等各类专项规划,并搞好各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在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抓紧做好建设用地控制性详规,着重加强对城镇新区、重要地段、重点组团的详细规划和设计工作,把能看得准的先做了,看不准的先放着,给后人留下空间。同时,要做好水电气、通讯、环保、防洪、绿化、防震减灾、历史文化保护等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适应××大建设大发展的需要。

三要严格抓落实。规划向来有“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的说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充分发挥规划对城镇发展的引领和调控作用,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坚决克服规划与建设“两张皮”的现象,决不能让规划成为“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必须维护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严格落实“一书两证”制定,对未办理“一书两证”的违法建设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使规划与建设无缝对接。建立城镇规划联合执法机制,整合城建、城管、国土等部门的力量,成立规划巡查大队,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日常巡查工作,做到关口前移、源头管理,分片包干、每日上报,把各类违反城镇规划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2、坚持突出重点,把城镇规模做“大”

一要铺好路网拉框架。路网是城镇的骨架与血脉,影响着城镇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引领着城镇发展的方向与框架。首先,要强攻主动脉。重点建好新区骨干道路,畅通新老城区资源流通,拉近主副中心的空间距离,拉开城镇发展框架。其次,要打通断头路。结合组团开发与老城改造,打通断头路、丁字路,健全微循环,完善城区路网,使城区道路真正形成环状循环、连贯顺畅。

二要建好基地育亮点。坚持做大城镇规模与做强城镇实力相结合,根据总体规划,按照“规划先行、产业支撑、设施配套、打造亮点”的要求,结合地方实际,加快推进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吸引农民进城务工,把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建成城镇的发展新区,农民进城的就业区。

三要统筹建设强承载。加快推进老城改造,依托现有建设格局,着重改善交通状况,扩大绿地面积,改善人居环境,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加速“城中村”改造,统筹城乡资源,盘活存量资产,推动城镇发展。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统筹城镇供水、供电、供气、污水管网等公共设施对接,加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殡仪馆等公共设施建设,尽快启动“村村通公交”,加快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

3、坚持产业支撑,把城镇实力做“强”

一要搞好产业布局。根据区域经济特色,突出城镇产业功能,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产业体系建设。按照“统一布局、分工协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错位发展、集群集聚,统筹发展、互利共赢”的指导思想,由有关部门启动产业一体化编制工作,统筹制定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划分各自重点发展产业,明确产业定位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尽量避免产业发展重复投资现象;各乡镇根据“三大圈层”发展规划,加快修订和完善本地的产业总体发展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认真做好园区工业布局规划,加强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衔接,项目向园区集聚,关联产业向龙头企业集聚,大项目、大企业向园区集结,走项目产业集聚之路,加快工业强县进程,实现产业对城镇发展的支撑。

二要培育优势产业。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坚持招商引资与发挥能人优势相结合、与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相结合、与培植新兴产业相结合、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推进重大基础设施相结合、与争资立项相结合,着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产业集聚发展,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三要壮大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是城镇功能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志。要根据国家《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精神,城镇新区建设要充分考虑服务业发展的需要,规划确定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出台具体配套政策,推动服务业加速发展。加强商业网点规划管理,建设培育商品交易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配送、新型商贸业态、大型购物中心和电子商务。加快旅游观光、生态农业、休闲娱乐场所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加快旅游业发展。

4、坚持改革创新,把城市机制做“活”

一要加快投融资机制改革。资金匮乏是制约××建设的“瓶颈”,仅靠财政投入远远不够,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力度。首先,实施多元化、多渠道战略,用好、用活、用足“四块钱”:即招商引资、引进外面钱,争取国债和省市项目资金、争来上面钱,盘活资产、激活闲置钱,启动民资、聚集零散钱。其次,按照“土地支撑融资、融资支撑建设、建设支撑发展”的原则,善于经营土地,建立有形市场,真正形成“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第三,按照“适度举债,加快建设”的原则,进一步整合资产,打捆包装新项目,继续争取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同时按市场化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将供水、供气、公交、污水处理、市政管网、城市路桥、公共广场等项目建设推向市场,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及外资参与建设经营,形成多元化主体结构,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二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一是改革户籍制度。实行全县城乡户口管理一体化,在一定范围内试点,逐步取消二元制户口管理模式。继续放宽户口迁移限制,积极为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创造有利条件,鼓励高素质人才进城镇经商落户,共同繁荣城乡经济,推进城镇发展。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优化配置职业教育资源,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打造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基地。实行城乡统一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推行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对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创造条件,使新落户居民在子女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原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三是改革土地使用制度。要在依法、自愿、有偿、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在经过批准以后进行出租、转租、置换、作价入股(或出资)等形式有序流转。按照“社会保障换承包地、住房补助换宅基地”的思路,采取置换或回购退出宅基地,实施“新居工程”、享受廉租住房、自主购房补贴等办法,鼓励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流转承包地”,进入城镇或农村新型社区居住。让有能力、有知识、有头脑、高素质的农民规模经营土地,使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实现农业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

三要加快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城镇建设的高标准,来源于高起点的规划建设和高效率的管理。要尽快建立健全城镇的执法管理机构,充实管理队伍,建立起正常的管理秩序。明确乡镇政府的城镇管理主体地位,尽快协调解决好“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问题,健全和完善与城镇规模及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综合管理机构,实施综合管理、统一执法。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聘请经济实力较强,管理经验丰富的物业管理公司参与小城镇的管理。总之,要按城镇的标准,积极探索城镇管理的有效模式,加强城镇的净化、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我县城镇化水平。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二)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形式,它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立项、完工到产生社会效益,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从20**年起开始担任乡镇的主要领导,经历了镇区建设的全过程,镇区从杂乱无章到现在的三纵四横的基本格局,从没计划的建设到聘请省设计院设计中长远规划,从窄小的的街道到现在的宽20米的两条共长5公里的主街道,从低矮瓦房到鳞次栉比的商业服务区,处处凝聚了党委政府的心血和汗水,但现在看到对全镇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的拉动作用,从内心感到欣慰。下面我就近几年关于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拉动镇域经济的增长谈几点体会。

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表现在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具有投资功能,又能营造一种新的消费环境,两者交互作用,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的拉力。

3、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了人口从农业中分离的步伐,为实行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条件。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转移了大量的农村人口,而且为农业的规模经营、集约管理创造了条件,农业人口的减少,提高了农民人均土地占有面积,相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拉动了农民的消费。“农民进城”数量的增加,使本地农民有条件、有可能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4、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了乡镇企业的集中,通过规模经营,招商引资等方式拉动了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使村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城镇交通、通信、商贸、学校、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的逐步配套,城镇功能的日趋完善,为乡镇企业提供了服务保障体系,促进了工业园区的形成。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科学规划,兴建了2平方公里的工业小区,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对企业实行专线供电,吸引了100多家非公企业和360多家个体私营企业,形成聚合优势,集结发展。目前区内形成了机械铸造、刺绣、磨料、细木板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培植了10家年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此外,新型城镇化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环境的优化,使之成为招商引资的聚宝盆,吸引了外部企业的青睐,纷纷洽谈入驻。

5、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了现代文明。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现代文明之风的熏陶,人们不再局限于培养普通的体力劳动者,而是着眼于长远目标,迎接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因此文化教育发展资料的消费悄然膨胀。2010年底镇区建有大型广场、群众文艺宫、镇办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群众娱乐活动场所,全镇自发组织文艺剧社30多家。群众对文化娱乐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历程表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拉动建筑材料的消费需求,建筑工人的生活消费;住宅建设可拉动装饰装潢及家庭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新型城镇化建设本身还包括生产类投资,这些经济支撑系统的正常运行又拉动大量生产资料的消费;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了市场体系,拉动商品交易量的扩大;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其建设主体提出更高的要求,拉动居民的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消费,可谓新型城镇化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关联度高,影响面大,显示了强大的经济拉动力。

当前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许多新的机遇。一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广大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有了一定的物质积累,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正确引导农民建房,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顺民心,合民意,必将大大加快经济增长的步伐。二是当前国家正在想方设法启动消费,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启动点之一,抓住机遇,完善政策,必将加快经济的发展。三是XX镇新型城镇化建设起步早,基础好,思路清,在全省有较大的影响,变压力为动力,乘势而上,必将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再上新台阶。对于这些机遇,我们认识是清醒的,行动是及时的,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结合不够紧密,就新型城镇化抓新型城镇化的情况多。对新型城镇化拉动经济的作用认识不足,在经济建设尤其是在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载体作用不力。

二是政策措施不到位,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严重匮乏。在前一阶段,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由于现在都是吃饭财政,财政缺乏调节手段,镇本级财政拿不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各项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深化改革,树立产业观念,加快实施以新型城镇化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

新型城镇化不仅是生产力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产业建设。因此,必须转变视新型城镇化建设投入为非生产性投入的观念,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产业来抓,象抓产业建设一样搞城镇建设。应当认识到:第一,城镇建设对基础设施所作的投入,带动了建材业、建筑业、运输业、机电业、流通业等众产业的大发展;第二,它有效的利用了土地资源,并开发了闲置的土地,培植了新的财源;第三,它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和就业空间,开辟了发展经济的新天地;第四,它的许多基础设施投入本身也是经经济发展的必须的保证。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三)

从20**年9月份开始,笔者利用工作闲暇对全国各地城镇化建设成效突出的地区进行过考察和研究,同时对晋、豫、陕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试点区域进行过调查和了解。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对城镇化做出了具体的战略部署,为城镇化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在大量的阅读和学习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城镇化理论与建设的论述后,我们深深地感到中国目前的城镇化建设时机已成熟,而且意义重大,十分必要,同时也感到各地的城镇化热存在着很多问题和隐患,值得社会各界关注。

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的概念,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五个层面:一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城乡一体化条件下的城镇化,是以新型农村建设为前提和基础的农村城镇化,从而实现城市、城镇、农村规模、功能互补、结构合理的新型城镇化;二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城乡统筹,以工业化、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带动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共同发展、互动发展,相得益彰;三是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是节约集约、生态宜居,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依托农村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优势,挖掘当地资源,发挥当地优势,通过就地城镇化、集中城镇化、提升城镇化(改造提升现有小城镇)等多种方式,顺潮流,应天时、用地利,建设舒心、自然、宜居、特色的新型城镇;四是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在于产业,以订单农业、家庭农场、农家旅游、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推动农业发展;五是新型城镇化的目的是发展,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挖掘土地流转的优势,实现农业得发展,农村有活力,农民得实惠的目的,真正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笔者通过梳理城镇化的历史轨迹,进一步揭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历史演变的结果和时代的产物。本文提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经历过四个发展阶段:**年-**年,全国上下的城市化是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来推动城市化进程;**-**年,以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等来推动城市化进程;**年—**年,城市化全面开展,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开发区为动力来推进城市化进程;**年10月,***全会后,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扎实推进,尤其后来出现的撤乡并镇,新型社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民拆房盖楼,把城镇化建设推向高潮,主要特点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镇化。

笔者指出,之所以搞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因为过去的城镇化建设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没有做到以人为本,不征求农民意见,不顾及农民需求,不考虑农民的富裕程度,不着眼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二是地方、部门利益作祟,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盲目圈地扩城,倚靠土地拉动经济的粗放增长,造成人为地制造城市化现象严重;三是形式主义严重,工作作风浮躁,土地城市化现象突出;四是农民被市民,农业正常生产经营受损,农民的土地被占用,农村劳动力进城,农村没有资金注入,农业生产力水平下降。

笔者指出,城镇化的作用是无需置疑的,城镇化建设的意义有目共睹,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一些偏差也是正常的事情。但地方政府有责任把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到中央精神上,把它建设成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惠及民生、让老百姓拥护的轨道上来。这也是各级政府和广大专家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新型城镇化应该赋予“三农”以新的内涵,即农村环境的城市化、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农民身份的城镇化。既要让农民们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实惠,又要让农民们有事干,更应该让他们的身份城镇化,尽可能让农民与市民享有同等的权利。要保证农民耕地承包权和宅基地的所有权,防止耕地减少后出现粮荒。

二要遵循客观规律,统筹城乡发展。要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就地、就近城镇化,建设合乎农民心愿,适合农民生存环境,便于生产和创业的城镇化。要以“输血为主,造血次之。政府主导,农民自发,全社会参与,治标与治本结合,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市民包容农民”的理念统揽整体工作,保证粮农增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加农业补贴,使之成为发展农业的有效政策工具。

三要分享改革成果,配套体制机制保障。要让城里的资本、技术、人才、信息与农村的土地、劳动力以及自然山水有机地相互配置与整合。农民职业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尽快由农业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变,再向公民社会转变。农民的收入由土地上的收入为主尽快向外出打工财产性收入以及第二、第三产业收入为主。要统筹城乡发展,在税收、教育、卫生、养老、就业机会、公共财政、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政治、经济待遇等方面要公平、正义。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在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方面要有所突破,要让农民们以“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为主。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2

一、对*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分析

建区设市十六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对经济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到20*年底,全市有123个乡集镇,61个建制镇,其中部级重点镇5个,省级试点镇48个,县城以下乡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98平方公里,乡镇平均建成区1.1平方公里、人口3000余人,平均66平方公里分布着一个小城镇。恩阳镇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4.5万人,是全国重点小城镇。清江镇近几年来城镇房屋建筑面积以每年5—10万平方米,人口以年均500户、2000人的速度增长。

(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通过抓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功能完善,小城镇成为人口、经济、社会等资源的重要集聚点,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辐射点,成为农村和城市的重要结合点。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形成起到了聚集作用,对产业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对农村人口的转移起到了吸纳作用。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全市小城镇常住人口达到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7.1%。比如,乐坝镇总人口7680人,城镇人口达到6100人,城镇化率达到80%。白衣镇十年来镇区面积扩大8倍,城镇人口增加6倍,达到1.2万人,占总人口的35%。

(三)基础和服务设施明显改善。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市场等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到20*年底,全市乡镇建成主要交通公路232条,里程12*公里;建成区道路硬化率达到70%;乡镇通电率100%;60个乡镇建有集中供水厂(站);所有建制乡镇开通固定电话、移动电话,60%的乡镇开通网络;建成了一批综合农贸市场、专业市场、经营超市,促进了物流的初步形成;恩阳、清江、乐坝、涪阳和兴文实现天然气管道集中供气;地处深山的空山乡实现了“五通”。

(四)镇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加快增长,特别是建制镇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乡集镇。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旅游型、工贸型、商贸型、农产品加工型小城镇。据不完全统计,20*年,全市小城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4亿元,其中二产业6.47亿元,三产业10.63亿元。如,乐坝建镇十五年来,坚持以工业、商贸为主导,去年底工业产值超过1亿元,占GDP的80%以上,三次产业比重为4:43:53,提供税收超过2000万元。涪阳镇兴办12家超市,新建1万平方米综合商品交易楼,吸引了一批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客商,个体户达到250户,带动了以涪阳、陈河为中心的通江银耳、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

(五)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我市部分小城镇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红军文化。长赤、毛浴、沙溪、光雾山(桃园)、得胜等镇具有光荣的红色历史,深厚的红色文化。白衣古镇以上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著称。恩阳古镇以红军文化、特色民居远近闻名,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十大古镇。水宁寺、白衣、毛浴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清江、曾口、涪阳、铁佛等21个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镇。

尽管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规划明显滞后。城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规划滞后于建设发展的需求。全市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率仅为27%,绝大部分小城镇没有控制性详规,更没有小区规划。已有的小城镇规划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总体布局与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小城镇规模偏小,90%的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其他乡集镇不足1平方公里,大多停留在农村居民点的层次上,辐射带动能力弱。城镇建设缺乏特色风貌,缺乏文化内涵,缺乏城镇品味,基本上是一条水泥路、一排卷帘门,“千镇一面”的火柴盒式建筑,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由于自身财力薄弱,多元投入机制尚未建立,相关配套政策不到位,投入明显不足。一方面,乡镇政府性债务沉重。据对恩阳、清江、曾口、白衣、元山、驷马、诺水河、广纳、涪阳、乐坝、大河、光雾山12个小城镇的调查,除涪阳已消化全部债务外,其余11个镇政府性债务达到1.25亿元,最少的乐坝镇为140万元,最高的驷马、恩阳达到2200万元,平均达到1000万元以上。制约了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功能的完善。另一方面,路、水、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不配套。沿公路建设的乡镇,公路与街道功能不清,以路代街、以街代市现象突出;多数乡镇未实现雨污分流,未集中进行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管网建设严重滞后;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缺乏;燃气普及率仅为0.1%。

三是缺乏产业支撑。城镇经济总体效益不高,产业发展普遍存在产业规模小、链条短、水平低的状况,产业支撑能力弱。不足以刺激基础设施的快速改善和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的有效积聚,城镇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弱,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同时,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对外交流合作有限,对外开放的水平低,仍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不强,借力、借势、借资金、借技术发展尚未真正起步。

四是集镇管理水平不高。城镇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的需求,政府主管部门调控能力较弱。规划应有的指导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作用发挥得不够,随意性明显,重建轻管的现象比较突出。小城镇违法建设屡禁不止,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准确把握小城镇建设在城乡统筹中的功能定位

城镇化直接体现着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不可逾越的阶段。发展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途径。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增强发展的紧迫感。

(一)发挥小城镇的中心地位作用。小城镇是一个行政区域的中心。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一头连农村,一头连城市,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是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在该地域系统内发挥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中心地位作用。小城镇的发育程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为此,必须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

(二)发挥小城镇的聚集作用。城镇化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专业化的结果。当前,大中城市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产业升级等多方面的原因,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而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满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低成本需要;有利于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相对集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利于解决农民离土不离乡,起到维护社会稳定和扩大内需之功效。建设小城镇,可以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可以发展一个地方的生产,繁荣一个地方的经济,富裕一个地方的百姓。

(三)发挥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工业文明向农村扩散,离不开小城镇,城市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以小城镇为基地,才能尽快为分散的农民所掌握、所享受,先进的科学技术很多要通过小城镇向农村传播。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小城镇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带动作用,对农村产业的辐射作用。

(四)发挥小城镇促进对外开放的作用。扩大对外开放是农村进步的强大动力。小城镇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作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起步晚、起点低、积累少,招商引资难度大,更应该加快建设农村小城镇,充分发挥其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像乐坝镇多年来重视抓小城镇建设,促进开放开发,吸引了大量外地和当地人务工经商,兴办企业,镇域经济迅速发展壮大。

(五)发挥小城镇促进科学发展的作用。要确立抓小城镇建设就是抓发展的思想观念。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作为体现以人为本、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作为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实现人口、经济要素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动,立足特色资源,打造产业集中区,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

三、加快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舆论导向。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形成广泛共识。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落实市委重大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需要,是推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需要,是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也是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需要。根据*实际,应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市、县中心城市,完善功能,提升品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一手抓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坚持城乡统筹、合理布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创新体制、突出特色,把城镇化与农村工业化、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增强小城镇的发展活力、发展后劲。

(二)坚持规划导向。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规划要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按照起点要高、规模适度、分步实施的要求,提高规划水平。明确小城镇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节约资源、突出特色、个性发展,体现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切实避免“千镇一面”的雷同。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的选址、规模、标准和设施配置,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新型城镇。一要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二要搞好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包括控制性详规、小区规划、管理建设规划以及基础设施配套的规划;三要搞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小城镇规划与产业布局规划、教育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有机地衔接起来,更好地发挥小城镇的基础潜力、产业潜力。四要严格实行规划控制,增强规划的严肃性,保障规划的连续性、权威性。

(三)坚持政策导向。充分发挥政策的威力和效应,推动小城镇建设。一要制订和落实优惠政策。进一步放宽农村居民到城镇的入户条件;在小城镇范围内收取的土地出让收益、城市维护建设税和配套费,除按规定上缴集中调剂使用的部分外,其余应全额返还给乡镇,用于小城镇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改革城镇公共设施的价格机制,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费、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价格,逐步实行企业化运作;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允许不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按照“等质等量,就近方便”的原则进行土地调整交换;运用灾后重建的政策,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步伐;充分运用村居民自治手段,推进小城镇开发。二要建立财政引导、民间投入、外资进入的多元投入机制。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资金向小城镇建设倾斜;积极争取信贷投入;实行以地生财、以财建镇,最大限度盘活土地资源,以特许权经营(BOT)、转让资产权益(TOT)方式及资产收益抵押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经营好城镇有形和无形资产,可将市政设施的使用权、经营权实行市场营运,通过转让、拍卖城镇空间、广告经营权、线路经营权、设施冠名权等获得收益;积极利用世行贷款建设重点镇,争取供水设施和历史文化名镇专项资金扶持小城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个人和外商投资建设和经营自来水厂、燃气、公共交通、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城镇基础设施,或者经商兴办乡镇企业。

(四)坚持产业导向。兴镇必兴业,兴业才能强镇。小城镇发展必须以产业为依托。应当因地、因镇制宜,找准主攻方向,发展主导产业,避免“小而全”。要通过产业布局、产业规划、产业政策来引导集镇的发展,制定有利于促进二、三产业集中的扶持政策,引导龙头企业、经营者向小城镇汇集,形成产业集中区,形成生产要素聚集地,既壮大镇区经济实力,又增强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功能。比如,曾口、恩阳、江口镇可以规划为工业园区;又如,光雾山、诺水河、白衣镇可以建设旅游园区;再如,乐坝、清江、巴州镇可以发展商贸物流园区,涪阳、大河、驷马、尹家、铁溪等地可以规划发展农产品加工园区。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

一、全县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基本情况

1、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加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乡文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采取有目的、有重点的帮扶工作,对文化资源相对缺乏的乡镇加大了文化设施投资建设力度。投资47万元,在山寨乡建成了集图书、娱乐、大戏台于一体的文化站,建筑面积达到562平方米。投资100万元建成安口镇文体活动中心。投资125万元,建成西华文化广场及综合文化站。其他乡镇结合小城镇建设,加大文化设施投入力度,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搭建平台。开展送图书下乡活动,对西华、山寨、神峪等乡镇文化站补充新书1800多册,乡镇文化站存书总量达到11万多册,部分乡镇文化阵地的作用逐步显现。同时,网络等文化开始向农村发展。在县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先后投资1.4亿元,建成了体育场、人民广场、南汭河风情线、秦皇祭天广场等大型公众娱乐场所,投资3000万元的“三馆两中心”已完成主体工程,今年年底可投入使用。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投资1400万元,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平移转换试点工程,已有500多户居民看上了数字电视。文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加强,为进一步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2、由政府牵头组织的文化活动成为城乡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活动,每年牵头组织的春节文化活动内容丰富,群众参与性和娱乐性较强,春节期间社火表演、元宵节灯展、焰火晚会、曲子戏演唱、秦腔演唱等系列活动接连上演,吸引了大量城乡群众观看。多次在人民广场举办大型文艺演出,继XX年9月陕西银河歌舞团和XX年9月中国煤矿文工团两次大型演出之后,今年8月,成功地举办了中国..莲花台秦皇祭天文化旅游节会和“奥运城市行---走进”大型文艺晚会,邀请国内知名演员登台演出,以庞大的阵容,高档次的节目,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民群众前来观看,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大力推进“文化进城”活动,“卡拉ok大家唱”、职工联谊舞会也在县人民广场开展,为炎炎夏日下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3、群众自发性文化活动比较活跃。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视机、影碟机等现代化娱乐设施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有线电视逐步向农村推广,部分农村群众也和城里人一样能欣赏到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在条件较好的乡镇,由群众自发组织的歌舞活动开始流行,受到人民群众的极大欢迎。以居民聚居地为主要活动场所的社区文化活动逐步得到发展,尤其以文化街社区为代表的社区文化活动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这种由社区工作人员组织,社区人民共同参与,以秦腔演唱和反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人和事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演义形式,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4、以书法、绘画为代表的艺术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以书画创作和交流为主的文化活动发展迅速,相继多次举办有影响力的书画摄影展览,展出了反映社会发展不同方面和时期的书画摄影作品上千幅,提高了我县书画创作水平,为我县人民群众文化和艺术品位的提升、培养人们的审美观念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5、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间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对历史悠久、原生态特点明显,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学术价值的曲子戏、陶瓷工艺、花儿、芦苇画等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申报,其中曲子戏已被国家正式列入部级的保护项目,使沉寂多年的民间戏剧又焕发了生机,春节期间演唱曲子戏的乡镇逐步增多,上关乡水联、山寨乡峡滩等村农民群众自发组织演唱曲子戏,表演水平逐步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我县在繁荣城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工作上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城乡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

1、群众性文化活动创造性不高,生命力不强。一是受传统思想、封建思想的影响,部分群众自身缺乏必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在农村,长期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习惯,加上受信息闭塞,部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推出的新作品较少。以广场文化活动为例,虽然广场文艺演出经常举办,但许多节目多次重复上演,甚至几年前编排的节目现今还在演出。三是经营文化的水平较低,引领群众性文化发展的经营企业太少。除县秦剧团外,全县几乎没有群众性文化经营企业,传统曲子戏尽管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但因缺少“领头”,其影响力还较小,文化企业的传唱和发扬还不够大。

2、农村文化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个别乡镇对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片面的认为“发展经济是硬道理,文化建设是软指标”,“搞经济是挣钱,办文化是花钱”,群众性文化娱乐场所较少,部分乡镇文化站因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紧张,不能正常开展工作,形同虚设,村民很少看书、看戏、看电影。狭隘的思想观念、投入的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瓶颈。

3、符合大多数群众消费需求的文化设施相对较少。县城“四馆两中心”未投入使用,许多群众无法借阅图书和报刊。同时,文化体育活动设施也有待改善。在农村,大多数乡镇文化站设在乡镇府院内,成为“乡镇干部活动室”,因没有专门的书店、音像租售店,缺少文化体育活动设施,人民群众读书看报、开展活动极不方便。同时,农村绝大多数村社没有通有线电视,收播的频道极少,群众接受文化的范围受到制约。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城乡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

4、开展文化活动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和人才队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文化活动因缺少资金而难以开展。如文化馆主办的县级刊物《汭水》在近十年的办刊历程中,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其生存与发展,因为资金不到位,去年被迫停刊。同时,随着乡镇机构改革的深入,机构精简合并,农村文化站与乡镇府合署办公,文化站干不专,大部分人身兼数职,忙于乡镇日常工作,群众活动成效大打折扣。因为缺乏专业人才和文艺骨干,使群众文化活动服务能力难以提高,组织和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的能力欠缺,使得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大大降低。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努力提升我县城乡人民文化生活水平:

1、深度挖掘秦皇祭天旅游文化和民间曲子戏非物质文化内涵,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企业。把旅游产业开发和发展文化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整合文化、旅游、县志、档案、文物等部门的专业技术力量,组织离、退休干部中和社会上熟悉历史、热爱文化事业的有志之士,组建成立专门班子,在深度挖掘与有关的秦汉文化以及民俗风情、宗教信仰、民间艺术、地方饮食等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组建莲花台艺术团等经营性文化企业,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充实“秦皇祭天第一坛”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引领群众性文化的发展。

2、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搭建平台。一是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设施建设,拓宽投入渠道,加快“三馆两中心”建设进度。二是加强乡镇文化站阵地建设,逐步建成集图书阅览、广播电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和培训为一体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三是加强村级、社区、公共场所的文化设施建设,设立专门的文化娱乐活动室,购置图书、音响、报刊杂志、体育器材,方便群众参加文化体育活动,活跃人民文化生活,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文化活动中来。

3、加强文化活动及文化市场的监管,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一是把好文艺演出活动和娱乐场所的审批关,对于没有演出资质的文化团体不予审批,对于以赢利为目的的文艺团体应加强引导并规范其活动,有的放矢地搞好监管。二是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管好网吧、音像制品、图书报刊、室等文化消费市场,制订相关管理办法,做好运营商的教育工作,使其规范、文明运营。三是对打着民间文化团体的旗号进行表演的流动表演团体要严加管理,坚决清理城市中存在的庸俗、不健康的街头文化,积极引导群众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软件支持。搞好群众文化活动,不光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更需要一支懂业务、有能力,能起到引领、带动作用的文艺队伍。因此,搞好群众文化工作必须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对乡镇文化专干的教育培训力度,使其能适应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需要。二是对长期从事群众文艺的专业人员,在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和奖励机制,使其能更好地发挥带头和引领作用。三是对于业余文艺工作者,加大培训力度和积极的引导,使其融合到群众文化工作中,壮大群众文化工作的队伍。

5、进一步加强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繁荣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一是在大力开展春节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送文化下乡等系列活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丰富和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二是在农村以文化站为依托,广泛开展文艺表演、书画比赛、社火表演、卡拉ok演唱、家庭舞会、戏曲演唱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解决农村文化活动单调的问题。三是在城乡举办有影响力、参与性强的演、展、赛活动,在邀请省内外知名大型文艺团体来我县演出的同时,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举办群众自身参与的文艺活动,培养群众的参与精神,形成全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新风尚。

教师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老干部服务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2016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评估前的思索

最新关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全区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6最新市民传统文化意识调研报告

江苏2016年度省文化厅“三解三促”调研报告

基层消防部队警营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县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城乡文化链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4

该报告的主编、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世界城市发展的经验和中国国情来看,大城市的郊区将会成为吸纳主要新增城镇人口的主力。

城市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主体工程

《经济》:《中国现代化报告2013:城市现代化研究》是《中国现代化报告》的第13本年度报告,为什么把报告主题确定为城市现代化?

何传启:现代化既是我们的国家目标,也是中国复兴的必由之路,城市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中国城市人口比例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也进入城市社会成为社会主体的发展阶段。2012年,全球城市人口比例超过50%的国家已经达到了116个。这说明,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了城市时代,城市现代化研究具有全球意义。

该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即主题报告:城市现代化研究;评价报告:世界现代化评价;附录:图表和附文。其中,主题报告包括三章:第一章是世界城市现代化的基本事实,分析过去300年的进程,预测未来100年的趋势;第二章是世界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原理;第三章是对中国城市现代化的理性分析。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在给报告做序中指出,根据中共十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借鉴世界城市化的历史经验,中国城市发展将进入质量与规模并重、经济与环境双赢发展、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采用“大城市主导型”城市化路径

《经济》:发展经验证明,世界城市化的路径既有大城市主导类型,也有小城市主导类型。中国呢?

何传启:世界城市化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传统城市化和现代城市化,其中现代城市化经历了工业城市化、社会城市化和服务城市化三个小阶段。欧美发达国家大约是18世纪启动工业城市化,19世纪末进入社会城市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进入服务城市化阶段。不同阶段的发展模式有很大差别。

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城镇化将要进入一个城镇化与郊区化同步推进的阶段。未来40年中,中国人口流动会出现一种“双向流动模式”,即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向郊区和郊区外的乡镇流动;郊区人口既可以向城市流动,也可以向郊区外的乡镇流动。这是一个人口集中化和人口分散化同时进行的过程。可以推测,2030年前后,中心城市人口比例将经历一个从上升到下降的拐点,2045年前后,郊区人口比例将超过中心城市人口比例。到2050年,大约30%―50%的中国人有可能住在郊区。未来40年中国郊区人口比例会持续增长。

《经济》:从世界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和中国国情看,这本报告给当下实施的新型城镇化会产生哪些影响?您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城市现代化的客观发展?

何传启:报告认为,目前中国城市现代化程度属于世界初等发达水平,正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位置。报告提出了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路线图和政策建议。根据世界经验和中国国情,中国可以采用“中度城市化”模式,城镇化率将会从54%上升到80%左右,农村人口比例将从46%下降到20%左右。

未来40年,中国可以采用“大城市主导型”城市化路径,大城市数量将从125个上升到340多个,大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将从21%上升到48%;中城市数量将从108个上升到约360个,中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将从6%上升到16%;小城市数量将从420多个上升到930多个,小城市和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将从23%下降到约17%。

在2010年至2050年期间,中国人口空间结构将发生两次转变。第一次是从农村社会向城市化社会的转变,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大约发生在2011年至2020年期间。第二次是从城市化社会向城乡动态平衡社会即郊区化社会的转变,郊区人口超过城市人口,预计发生在2045年前后。人口可以自由迁徙,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双向人流达到动态平衡,那时人们的生活会很幸福。

城市化规律、国家政策和社会选择将会对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城市化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社会选择是有理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国家政策。如果国家政策符合客观规律和中国国情,那么,这就会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反之相悖。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5

7月26日,在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海南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强调,新型城镇化既是当前扩投资、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动力。要坚持从省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

海南省将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导”的原则,规划和实施一批城镇化重点项目,突出扶持建设50个左右的特色风情小镇。据了解,今年省政府已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人民币,重点扶持海口云龙、文昌龙楼、定安龙门等特色风情小镇的基础建设。

从海口市出台《关于探索统筹城乡示范发展的建议方案》到全省制定《海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从建设“统筹城乡示范镇”到扶持特色风情小镇。仅2013年上半年,无论规划还是实践,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都成了海南省经济工作的热点和重点。

为此,海南省还聘请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以及北大、清华、中科院等机构相关领域的专家,着手共同制订《海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相关规划。由海南省政府印发的《2013年海南省科学规划年总体实施方案》,明确科学规划年的10项大任务,其别强调要把海南作为一个大城市,专门编制《海南省总体规划》和《海南新型城镇化规划》,这也是当前海南省实施科学规划,以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最迫切、最重要的工作任务。截止今年年底前,海南省还将完成《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的修编定稿。

聊城30多项考核指标

山东省聊城市政府提出,到2015年聊城城镇化率要达到50%左右。其中,今年要达到43%,2014年要达到46%,2015年最终实现50%。这样算来到2015年,聊城中心城区将实现建成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的“双百大城市”的惊人目标。为此,聊城市“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要求每月1日各县市区政府有关部门,上报城镇化工作进展情况。其中,今年县市区城镇化工作考核指标项目,主要有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数、月新增)、建成区面积(总数、月新增)、城市建筑面积(月新增、同比增幅)、城乡建设投资(同比增幅、城市建设投资、村镇建设投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投资、同比增幅、新增廉租住房补贴户数、新增廉租住房开工套数、经济适用住房开工套数、公共租赁住房开工套数、限价商品住房开工套数、城市棚户区改造开工套数、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总数、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套数)、城中村拆迁、农村社区建设、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镇化发展规划编制进度、示范镇建设补助资金投入等。

针对今年,示范镇城镇化工作考核指标项目,主要有城镇人口、建成区面积、规划编制(如产业布局、道路、供排水、绿化、消防等专业性规划编制进度)、城镇建筑面积、道路工程、园林绿化(完成投资、公园绿地建设面积、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给排水、集中供热、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目前,聊城有14个省、市级示范镇,全部示范镇的城镇化工作情况,均由所在县市区汇总后上报。这14个省、市级示范镇,分别包括5个省级示范镇和9个市级示范镇。2013年,市直城镇化工作涉及部门就有市住建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交通局等主要部门。

四川户籍改革先行

7月底,记者在四川省重点领域改革工作新闻会上获悉,继成都实行居住证制度后,下一步四川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户籍与居住证相互补充、有效衔接的实名制人口管理制度。

在户籍改革方面,四川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成都曾提出过实现城乡统一户籍的改革计划。在今年6月,发改委提出将在全国放开中小城市落户限制,四川则更进一步,宣布除成都市和民族地区外,全面放开全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落户限制条件,种种改革信号和动态情况无不明确地表示户籍壁垒正在被破除。

包括居住证政策在内的户籍改革,首先作用于实现城乡居民的平等权,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结合四川目前的城镇化发展现状,这一旨在平等权的居住证制度,对于四川的“新型城镇化”进程而言,将构成直接的推动力。更值得肯定的是,相较于传统的“城镇化”路径即新农村改革,这种在户改上作文章的城镇化策略,因其直指人口的市民化,而更具有张力和实际性。我国以权利和公共服务先行的方式助推城镇化,将有效地避免传统城镇化策略造成的权利落差,让落户更容易、权利更平等。对应着一个不同以往的思路,稍加思索可知,其结果必能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真正享受到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

重庆推进“产城融合”

作为一个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特殊直辖市,重庆市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新型城镇化”之路。今年年初,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在区县调研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时,曾反复强调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四届二次全会部署,在遵循“以人为本、城乡互动、产城融合、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突出特色和集群发展”的原则基础上,积极探索质量与发展并存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努力让市民的生活更美好、更安定、更温馨。“让市民生活更美好”,是重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追求的目标。通过开展“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步伐,努力实现人、城、产业和环境各方面的协调并进、共融共生,让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安民利民、富民惠民的过程。

重庆的产城融合的价值,就在于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支撑工业优化升级,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加快大产业、大功能、大人群的集聚融合。为了促进产城融合,使“孪生姐妹”的成长相得益彰,重庆力图通过促进产业、城市、生活与社会等功能的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大产业、大功能、大人群的融合集聚。由此可知,“产城融合”正成为今年以来,重庆各区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实践也证明,“产城融合”的价值,就在于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支撑工业优化升级,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推进城镇化的扩容提质。

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必然会给环境带来挑战。认真解决资源短缺、环境脆弱与城镇化发展的矛盾,建设低碳都市、绿色城镇,是城镇化提质的核心策略。为了向“绿色”要效益,将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今年以来,重庆市新组织实施绿色建筑22余万平方米,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小区283万平方米,悦来生态城成为国家首批绿色生态城区,中冶赛迪大厦也成为重庆首个“绿色建筑”。

海南建50个风情小镇

7月26日,在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海南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强调,新型城镇化既是当前扩投资、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动力。要坚持从省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

海南省将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导”的原则,规划和实施一批城镇化重点项目,突出扶持建设50个左右的特色风情小镇。据了解,今年省政府已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人民币,重点扶持海口云龙、文昌龙楼、定安龙门等特色风情小镇的基础建设。

从海口市出台《关于探索统筹城乡示范发展的建议方案》到全省制定《海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从建设“统筹城乡示范镇”到扶持特色风情小镇。仅2013年上半年,无论规划还是实践,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都成了海南省经济工作的热点和重点。

为此,海南省还聘请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以及北大、清华、中科院等机构相关领域的专家,着手共同制订《海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相关规划。由海南省政府印发的《2013年海南省科学规划年总体实施方案》,明确科学规划年的10项大任务,其别强调要把海南作为一个大城市,专门编制《海南省总体规划》和《海南新型城镇化规划》,这也是当前海南省实施科学规划,以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最迫切、最重要的工作任务。截止今年年底前,海南省还将完成《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的修编定稿。

聊城30多项考核指标

山东省聊城市政府提出,到2015年聊城城镇化率要达到50%左右。其中,今年要达到43%,2014年要达到46%,2015年最终实现50%。这样算来到2015年,聊城中心城区将实现建成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的“双百大城市”的惊人目标。为此,聊城市“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要求每月1日各县市区政府有关部门,上报城镇化工作进展情况。其中,今年县市区城镇化工作考核指标项目,主要有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数、月新增)、建成区面积(总数、月新增)、城市建筑面积(月新增、同比增幅)、城乡建设投资(同比增幅、城市建设投资、村镇建设投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投资、同比增幅、新增廉租住房补贴户数、新增廉租住房开工套数、经济适用住房开工套数、公共租赁住房开工套数、限价商品住房开工套数、城市棚户区改造开工套数、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总数、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套数)、城中村拆迁、农村社区建设、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镇化发展规划编制进度、示范镇建设补助资金投入等。

针对今年,示范镇城镇化工作考核指标项目,主要有城镇人口、建成区面积、规划编制(如产业布局、道路、供排水、绿化、消防等专业性规划编制进度)、城镇建筑面积、道路工程、园林绿化(完成投资、公园绿地建设面积、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给排水、集中供热、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目前,聊城有14个省、市级示范镇,全部示范镇的城镇化工作情况,均由所在县市区汇总后上报。这14个省、市级示范镇,分别包括5个省级示范镇和9个市级示范镇。2013年,市直城镇化工作涉及部门就有市住建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交通局等主要部门。

莱芜3年实现60%城镇化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6

一、调研基本情况

调研期间,我们实地考察了朱瑞将军纪念馆、泗洪雪枫墓园和宿迁日报“速新闻”移动客户端编辑部、宿迁市网信办、苏宿园区,到泗阳县李口镇八堡村走访慰问3户贫困户(分别是彭玉国,1969年3月出生,妻子于2012年患乳腺癌,儿子残疾;李训美,1958年1月出生,本人常年患病;李继山,1955年6月出生,家中8口人,2人痴呆、2人残疾)。

调研中,分别与李口镇干部群众、宿迁日报“速新闻”移动客户端编辑部编辑、宿迁市网信办工作人员、苏宿园区负责人等进行了座谈交流,广泛听取了县、乡镇、村等基层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还听取了宿迁市委宣传部,就贯彻落实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会议精神的思路打算和主要措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共三个方面的情况汇报,并与他们交换了意见。

二、关于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全省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会议之后,宿迁市迅速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并就深入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宣传部随即召开市直宣传文化系统负责人座谈会,对学习贯彻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分管部长牵头组成调研组,分六个专题开展专项调查研究。在总体思路上,明确提出以“五大提升行动”为主抓手,推动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具体为:

一是实施价值引领提升行动,进一步增强文化凝聚力。突出思想理论建设,扎实开展中国道路和“中国梦�6�1我的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启动实施“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宿迁”社科研究工程,有效凝聚思想共识。突出核心价值引领,围绕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抓好领导干部、企业家、青少年等重点人群,推动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以身边的榜样、感动宿迁人物评选系列活动为平台,选树一批弘扬传统美德、体现时代精神的“宿迁典型”群像。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揽,以宣传推行《宿迁文明20条》为切入点,大力推进文明倡导、文明劝导、文明规范和文明实践四大行动,打造具有宿迁特色的文明习惯和城市特质。突出城市文化塑造,把文化元素贯穿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把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始终,打造一批具有宿迁特色的文化“村、镇、片、区”,形成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体系。突出人文精神培育,制定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计划,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陶冶情操。大力弘扬宿迁精神、城市精神,激发引领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是实施舆论宣传提升行动,进一步增强文化引导力。放大主流声音,重点围绕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完善重大选题策划、社会热点引导等管理运行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聚力鼓劲。开展系列主题宣传,讲好宿迁故事,传播宿迁声音。建强主流阵地,坚持以全媒体发展为方向,重点推动“速新闻”移动客户端 、“鼎鼎有民”网站、“宿迁”官微矩阵三大平台连接互通、优势互补,打造最具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主流新媒体集群。培育健康网络文化,放大“宿迁网络嘉年华”品牌影响力,常态化开展建言献策、志愿服务、爱心捐助等十大类网络文化主题活动,巩固提升理性客观、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7

强化意识 组织代表学习培训

新一届五角场镇人大代表中,新任代表占76%。为使他们更快地进入角色、更好地依法履职,去年以来,镇人大重点开展了新一届代表的履职学习培训。通过举办初任培训班,不仅从思想上帮助代表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明确新时期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还从实践上帮助代表掌握议案、书面意见的写作方法,处理好代表工作与本职工作关系。共组织260人次的人大代表参加十精神专题报告会和各类培训班、学习讲座。

聚焦重点 组织代表开展视察

结合五角场镇开展的创建上海市文明社区、国际安全社区、上海市食品安全示范镇、居委会换届选举等重点工作,镇人大组织代表分批次对城中村闸殷村的整治与管理,中原城市广场等镇政府重点实事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专项视察;组织代表听取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情况汇报,实地查看黄兴花园、翔殷新村两个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推进情况,并对《城市居民委员会选举法》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确保42个居委会全部以直选方式换届选举一次成功;今年上半年又组织代表以听取专题汇报、实地查看、个别访谈、集中座谈等形式,视察食品安全卫生工作情况,并对政府部门派出机构开展工作评议。

开展调研 组织代表为政府工作建言献策

去年以来,五角场镇人大围绕镇党委、镇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镇人大五个代表组每年有重点地开展调研活动。代表组围绕镇域内的社会管理、市政建设、民生需求、公共服务、文化保护等工作设定调研课题,通过查阅资料、座谈走访、实地察看等形式,形成了《关于探索镇政府与企业共同平抑副食品价格》、《关于建立闸殷村长效管理机制》、《关于加强五角场镇来沪人员服务与管理》、《关于做好学生安全午餐供应》、《关于五角场镇“文化名镇硬件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等6篇专题调研报告并汇编成册。

深入一线 组织代表联系选民

为使代表更深入了解基层一线工作,五角场镇人大一方面组织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参与每周四上午的镇接待,至今共有103名代表直接参与接待来访群众520余人次;另一方面按照区人大常委会的统一要求,组织106名市、区、镇人大代表到原选区听取选民意见和建议,共接待选民412人次,收集到意见、建议170条。通过接待、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走访接待选民等形式,代表们不仅与选民“零距离”接触,直接听取社情民意并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馈,还为代表提出议案与书面意见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8

加快城镇建设创建文明城市动员大会主持词

同志们: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市“十五”计划确定的战略重点,创建文明城市是省委省政府和郑州市委市政府的明确要求。为了加快我市城市化进程,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研究,充分准备,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xxx市加快城镇建设创建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参加会议的有市四大班子领导;市直各委局及驻密单位党政正职、主管副职及二级机构党政正职;各街道办事处党政正职、主管副职,城管部门负责人及所属村委会、居委会书记、主任;市区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中小学校、大型商场、宾馆、饭店负责人;各乡镇党政正职、主管副职及创建农村垃圾管理先进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市委机关大院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安排部署全市加快城镇建设和创建文明城市的具体工作,并要以此次会议为标志,拉开我市全面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序幕。

今天会议的议程有4项:一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连渠同志宣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建设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意见》;二是副市长岳振杰同志宣读《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土地资产管理的决定》;三是市长林建刚同志作加快城镇建设创建文明城市动员报告;四是市委书记陈新贵同志作重要讲话。 下面,会议进行第一项,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连渠同志宣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建设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意见》; 会议进行第二项,请副市长岳振杰同志宣读《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土地资产管理的决定》; 会议进行第三项,请市长林建刚同志作加快城镇建设创建文明城市动员报告; 会议进行第四项,请市委书记陈新贵同志作重要讲话。 同志们,按照预定计划,今天会议的议程已全部进行完毕。李市长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建设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意见》,岳市长宣读了《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土地资产管理的决定》,林市长作了动员报告,最后陈书记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的内容很重要,关于会议的贯彻落实我再强调三点:1、召开会议,广泛宣传,层层动员。请与会的各单位的负责同志回去后,要立即召开相关会议,把今天会议的精神和下发的几个文件传达下去,层层动员,广泛宣传加快城镇建设和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要统一干部思想,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2、制定措施,研究方案,积极推进。各有关责任单位要对照今天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研究制订本单位的具体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今天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3、4月10日前各单位要将会议的贯彻落实情况和如何实施的具体意见以书面形式报送市委督查室和市政府督查室。 会议到此结束,散会。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9

(一)搞好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1。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要求,针对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形成了《宏观调控对**的影响及对策建议》、《关于在全市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的调查报告》、《**市粮食供求状况及政策建议》、《关于**市与部分中心城市居民收入、物价水平及经济发展关系的比较分析报告》、《关于加快我市有条件的农民转为城市居民的建议》、《**合理人口容量与人口规模调控研究》等数十篇调研报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认可,其中有多篇调研报告已上升为市委、市政府决策。

2。积极参与重大政策制定。为加快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完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积极研究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策略、措施,为健全城乡一体化政策体系出谋划策。草拟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成府发〔20**〕59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农用水保障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创新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项目管理、投资、运营机制,上报了《关于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意见》。

(二)注重科学谋划,把握发展方向

1.做好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按照国家、省的要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编制完成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经市十四届四次人代会批准后实施。目前,一批重大项目正组织实施,主体功能区统筹协调发展步伐加快,三大约束性指标的落实工作正有序进行。

2。做好城乡一体的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完成了《**市"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加紧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积极做好试点区(市)县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监督指导。抓好《**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规划》(20**~20**)、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沼气建设等规划编制工作。

3.协调专项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起草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计委关于全市"十一五"重点专项规划审批程序的通知》(成办发〔20**〕32号)。目前,全市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已进入整体报批阶段,其中《**市"十一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等10个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实施。编制完成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民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等。

4.配合做好区域规划编制工作。积极配合国家和省做好成渝经济区和**经济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与**经济区内其他城市的合作,推进成绵峨城际客运专线和成绵高速公路复线等项目进入实质性操作层面。协助省发改委于20**年11月23日在**召开了"**经济区规划及20**年工作思路座谈会"。

(三)做好试点探索,总结推广模式

1。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牵头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试点工作,探索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目前,在新都、青白江、郫县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已全面推开;牵头实施农村留守人群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项目,探索农村留守人员社会化服务方式。目前,全省在我市召开了现场工作会,国家发改委已派人进行了专题调研,肯定了牵头组织试点工作的方向和成绩;牵头组织承担了农用水保障工程的方案建议、管理办法、会议协调,以及市领导发言材料等大量前期筹备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该项目已启动实施;做好与大邑结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成功协助苏家镇引进了四川中心万邦猕猴桃种植加工项目。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洛带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工程建设进度,确保该项目在20**年底完工;抓紧做好第二座生活垃圾焚烧厂的项目选址和建设规模等论证工作,力争在20**年元月完成论证方案,并提出项目建设投融资方案建议报市政府。收集上报了**洛带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川化股份有限公司硝酸厂NO2分解消除、亚泥水泥熟料生产线低温余热电站工程等拟开展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并牵头联系北京华碳、上海日技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筛选、论证。

(四)推动体制改革,促进城乡发展

1。深入推进文化旅游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建立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大力整合文化旅游资源,起草了《组建文化旅游集团》的建议,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2。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参与了《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试行)》,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和规范入户政策,积极引导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

3。抓好政府特许经营权工作。认真履行市政府特许经营权协调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对《**市人民政府特许经营权管理规定》实施以来的特许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清理。草拟了《〈**市人民政府特许经营权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协调处理了有关政府特许经营权出让事宜。

二、加快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一)做好产业发展年牵头工作

1。制定加快产业发展年工作意见。代拟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发展年工作的意见》(成委发〔20**〕35号),确定了加快产业发展年主要工作内容及目标任务。会同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目督办研究下达了《区(市)县关于加快产业发展年工作专项督查调研方案及考核细则》、《**市市级部门加快产业发展年工作目标考核办法》,会同市政府目督办下达了《市政府部门20**年加快产业发展年工作任务》。

2。做好督查调研工作。做好市领导定点督查各区(市)县加快产业发展年的服务工作,多次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汇报加快产业发展年工作进展情况。按季度开展全市加快产业发展年督查调研工作及重大产业化项目的专项督查,形成全市各区(市)县加快产业发展年工作督查通报或专报4期,编制"加快产业发展年工作动态"46期,编制**地铁、四川炼油、**新客站等"项目信息专报"31期,其中4期动态和7期信息专报得到有关市领导肯定和批示。会同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目督办,坚持每月对254项全市三次产业的重大产业化项目专项工作目标进行跟踪和不定期督查。

3。抓好产业政策研究和产业信息工作。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市产业政策建议,目前已经完成CNG发展政策建议。起草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计委关于做好**市引导投资产业信息工作意见的通知》(成办函〔20**〕105号)。结合《**市产业投资导向目录》,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市政府新闻会、新闻媒体、政府公众网等形式,先后13次了15个行业的产业信息。

(二)拓宽融资渠道

1.做好资金争取工作。积极向国家、省争取资金47**4。6万元,其中国家资金42611。6万元,省上资金4453万元。积极开展创投工作研究,并就引进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充分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等方面拟订了政策建议。

2.落实开行政策性贷款。制订了《**市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成府发〔20**〕23号)。加强与开行合作,预计20**年与开行签订借款合同总额为200。**亿元,已执行政策性贷款17。14亿元,硬贷款35。85亿元,短期贷款13。25亿元。积极推荐重点项目与开行对接,确保落实152亿元软贷款合同。

3。积极借用国外贷款。督促区(市)县上报并纳入外国政府贷款备选项目规划的5个政府贷款项目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积极协助青白江区城厢镇、龙泉驿区西河镇、崇州市羊马镇、大邑县安仁镇等4个重点小城镇基础设施项目申请世行贷款4000万美元。

(三)抓好项目策划推进

1。抓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策划、包装了一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项目,包括农用水保障工程、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统筹建设工程等。加快金堂电厂一期工程项目核准工作;地铁二期工程年底将获得环保和国土有关批文后正式组件向国家发改委上报;1000万吨炼油项目《关于核准中国石油四川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的请示》(中油股字〔20**〕697号)已经中石油和四川省政府会签,将于近期上报国家发改委。抓好成绵峨城际快速铁路的前期论证工作,做好成彭高速公路延伸线前期工作,协调做好双流国际机场扩能前期工作,配合做好达成扩能提速改造工程的开工准备、**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选址。

2.加快重大项目的新开工和续建工作。中芯国际一期、市残疾人培训中心工程等项目竣工运行;攀成钢搬迁改造、地铁一期、北编组站、南部新区、天府广场改造及二环路改造、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迁建、市文化宫新建工程等工程加快建设;东大街东延线、新西兰猕猴桃基地一期等项目开工建设。

3。加大项目管理力度。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重点项目管理服务的意见》,在重点项目动态管理、协调机制、资源保障、考核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继续实施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向项目业主印发了《**市重点项目绿卡》,通过《重点项目跟踪服务联系卡》及时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会同市级具有项目管理职能的相关部门,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报件效率。进一步做好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和调整,向区(市)县有关部门及街乡延伸使用。争取纳入20**年省重点项目38项,经市政府批准确定的20**年全市重点项目投资达368。3亿元。

4.协调缓解要素制约。协调抓好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农网完善工程,目前均已进入收尾阶段。积极做好四川国栋集团秸秆热电联产项目、四川亚东水泥公司余热发电项目的前期工作。做好资金协调工作,开展了全市重点项目的融资需求调查,先后与在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了衔接、沟通。目前,建设银行已对11个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或授信支持,工商银行已与成绵峨城际客运专线、**石化基地、青白江物流园区等项目开展合作。会同市国土局建立了重点项目土地联系机制,积极协调重点项目业主在土地申报过程中的问题。

三、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确保又好又快发展

(一)认真制定年度计划

在年度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充分发挥年度计划落实规划的重要作用,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降耗、污染减排、耕地保有量、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财政收入等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年度计划中,并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同时,按照创新计划报告编制的要求,市十四届四次人代会上审议通过的计划报告,把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新三最"奋斗目标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年度计划中,并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来加以具体落实。

(二)加强形势分析工作

代市政府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形势分析工作意见的通知》(成办函〔20**〕181号),组织了3次经济形势分析工作,编辑出版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监测预测报告》3期。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经济运行情况,其中《关于全市近期经济运行情况的报告》、《20**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建议》等,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为领导决策发挥了参谋作用。编发了《**发展》7期,《情况反映》38期,收集整理上报并被市委、市政府党务、政务采用的信息有条次。

(三)加大投资监督力度

1、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制定《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上报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省预算内投资计划转下达和执行情况监督管理的通知》,严把投资计划转下达关,增强投资计划管理和执行情况监督力度。

2、认真清理新开工项目。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我市对列入国家自查名单的上半年122个总投资1亿元以上或重点调控行业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进行了清理,根据清理情况要求存在问题的项目进行停工整改。同时,以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为契机,切实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各项建设程序,加强新开工项目管理。

3、加大项目监管力度。对金堂幸福水库、都江堰市青城山特色小城镇基础设施等国债项目进行了专项稽察。对前锋数字电视测试仪器项目、郫县等地11个污水处理厂项目、高新区等地10余个"两所一庭"项目共计42个项目进行了调查和核查。完成中央投资农村项目、全省水利项目的稽察和检查,参与全市招标投标执法检查工作。做好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机关和系统建设

(一)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健全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了《行政过错追究责任制》、《行政效能投诉和告诫办法》、《新闻会议制度》、《市计委财务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出台了市发改委审批事项办事指南,提高了行政效率,展现了高效法治廉洁的政府机关形象。

(二)全面搞好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抓好班子和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利用各种会议,经常强调、经常要求,做到警钟长鸣;结合工作实际,深化廉政责任目标管理,认真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牵头任务;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和领导干部廉政工作报告制度,深入贯彻《党内监督条例》,搞好内部审计,加强财务监督。强化作风整顿,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