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城镇化发展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1-28 12:12:27

城镇化发展论文

城镇化发展论文范文1

(一)生态文明理念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想基础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保护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遵循自然规律,从而使人自身获得发展。新型城镇化强调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绿色和循环经济、增加环保投入、重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开发等,实现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使城镇化过程中的经济发展与生态良性循环相适应。因此,生态文明理念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的,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城镇,逐步转变以过度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方式,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这正符合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持续动力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崭新的文明阶段,它以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基本特征、以解决人类现实生存危机为使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只有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才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提升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环境质量,使人们安居乐业,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城镇化建设中去。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有力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持续动力和重要保障。

二、湖南省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城镇化随之起步;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摆脱了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步入了一个较快发展时期。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湖南省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就,城市数量、城市规模、城市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有了较快的发展,由乡村湖南向城市湖南转变。

(一)城镇化进入加速期

湖南省城镇化进程起步相对较晚,城市化进展也比较缓慢。数据表明,从1950—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由28.4%上升到41.3%,而中国由11.18%上升到19.39%,湖南由8.0%上升到12.7%,其中的差距显而易见。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湖南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1.5%上升为2013年的47.96%。与此同时,城镇数量快速增长,城镇数量由1978年的154个上升为2012年的1131个,县级市由1978年的7个上升为2012年的16个,地级市由1978年的3个上升为2012年的13个。目前,湖南城镇化率已经逐步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期,预计湖南城镇化水平将继续保持每年约略高于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于2015年超过50%,正式步入城市时代。

(二)城市群成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

城市群是实现区域非均衡发展、效率优先的主要空间载体,也是推进湖南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长株潭城市群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比较成熟的城市群,是湖南省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核心区域,而“3+5”城市群的建设,更是大大推进了湖南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提升,成为解决湖南大中小城市与城乡协调发展的最好空间尺度。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长株潭城市群以占湖南省20.86%的常住人口,创造了湖南省43.01%的GDP、52.46%的工业增加值、43.18%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313.59亿元,占湖南省的39.79%“;3+5”城市群以占湖南省61.25%的常住人口,创造了湖南省78.77%的GDP、超过90%的工业增加值、75.02%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636.78亿元,占湖南省的68.75%。

(三)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

近年来,湖南坚持产业优先发展,采取多项措施做大做强工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优化。2000年,湖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1.3∶39.6∶39.1,呈现出第一产业比例过高、第二产业比例不足、第三产业处于低工业化背景下的“虚高”状态的特征。到2013年,湖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7∶47.0∶40.3,呈现出“二、三、一”型产业发展的优良格局,第二产业实力强劲,第三产业发展形势良好,这些都为湖南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相适应,湖南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以长沙、株洲、湘潭等为代表的城市开始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为主导产业的新型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

(四)城镇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近年来,湖南省城镇建设投资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完善。2013年,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18381.4亿元,是2000年的17.24倍,主要投资领域有制造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其中,城镇投资16211.1亿元,同比增长22.8%。同2012年相比,投资增速较快的行业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速为68.8%;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达到51.8%;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的投资比2012年增长40.2%。比较2012年与2000年的数据,道路长度由4739公里增加到10367公里,人均拥有道路由7平方米增加到13平方米,污水处理率由27.3%增加为85.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8.3%增加到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5.1平方米增加到8.8平方米,垃圾处理能力由4427吨/日增加到17004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50.5%增加到95.7%。基础设施功能的日益加强使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大大提高了城镇综合承载力。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湖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分析

湖南省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期和工业化中后期的重要阶段,面临发展和保护的双重压力。受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惯性等因素影响,湖南省存在城镇化质量不高、资源消耗较大、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面临巨大的阻碍和挑战。

(一)缺乏科学的城镇规划

湖南大多数城镇缺乏科学的规划,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一是城镇建设缺乏整体性和长远性规划,功能定位不清晰、不准确,空间布局不科学,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二是把城镇化等同于城市建设,不顾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资源禀赋,打着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旗号,大面积乱批乱占土地、挤占农田,建设城市新区、产业园、科技城等,热衷于形象工程建设,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极大浪费。三是把城镇化片面理解为城镇规模的扩张,任意扩大用地规模,导致城镇成为一个钢筋水泥的世界和一个个建筑物的堆砌,浪费了大量土地,严重制约了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湖南省土地扩张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从土地面积来看,2012年湖南省地级以上城市的市辖区土地面积为19424平方公里,比1998年增长了18.82%;其中,建成区面积达到1229平方公里,是1998年的2.35倍。从人口来看,1998年,湖南省地级以上城市的市辖区总人口为1026.27万人,2012年末的总人口为1362.7万人,人口增长率为32.78%。市辖区的人口密度由1998年的628人/平方公里增长到2012年的701.55人/平方公里,增长了11.71%。由此可见,湖南省地级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增长较快,远远超过总人口和人口密度的增长。由于城镇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导致城镇化规模扩大与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耕地数量和质量呈下降趋势。

(三)能源结构亟需调整

目前,湖南省能源结构仍然是以高耗能为主,节能降耗工作面临巨大压力。从能源产业结构来看,湖南工业内部主导行业以高耗能行业为主,且集中度较高。2013年,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全省能耗比重达78.9%,规模工业增加值居前五位的大类行业中,有3个行业是高耗能行业。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湖南省规模工业的消费结构一直以原煤为主,2013年原煤消费占规模工业比重为49.4%。原煤的能效低、浪费大、污染重,以原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既不利于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节能降耗。但是,湖南目前不具备大量使用石油、天然气而抛弃原煤的客观条件,原煤消费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有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推动能源消费8000万吨标煤,而湖南省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是由2013年的47.96%提高到2015年的50%,因此,如果能源结构没有得到调整,湖南城镇化建设将进一步推动钢铁、建材、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带来规模工业能耗的大幅增加。

(四)缺乏配套的政策制度

新型城镇化建设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但目前还缺乏与之配套的政策制度。一是仍然把经济增长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地方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唯GDP论英雄、不惜牺牲环境保增长的观念未彻底转变,导致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悖离。二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环境要素的稀缺价值被严重低估,导致资源开发过度和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约束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破坏环境的成本较低。四是城镇化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尚未建立,城镇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及决策缺乏有效方法和途径,环保民间组织监督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缺少话语权。

四、生态文明指导下的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坚持生态文明的指导,解决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走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

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要求,着力发挥湖南的发展潜力,科学制定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湖南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形成生态良好、功能定位准确、产业布局合理、区位优势凸现的新型城镇化格局。第一,在制定规划之前,要进行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要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使城镇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第二,坚持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原则,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加强对历史文化古迹和自然风貌的保护,促进古城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第三,强化规划的指导性和约束力,加强城镇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土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合理进行空间开发,影响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生态走向。第一,实现片面追求城镇化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向开发与保护并重转变,把开发和保护结合起来,制定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保护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等,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系统的共同发展。第二,根据节约集约和总量控制的原则,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的规模、结构和时序。提高土地的保有成本,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闲置土地的清理处置力度,鼓励合理开发利用地上及地下空间。第三,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步缩减农村居民点用地,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向城镇流转,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第四,实现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的市场化流转,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农村用地的整理、农民的搬迁和指标交易,激发农民清退闲置废弃宅基地的积极性,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促进城镇集约用地。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湖南突破资源瓶颈、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速高耗能的火电、水泥、钢铁行业等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降低能耗,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第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低能耗、高附加值、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明显优势的先进装备制造、汽车、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做大做强。第三,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加快洞庭湖区域、衡邵盆地、张家界等地区石油、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的勘探和利用工作,争取在短时期内实现湖南页岩气开发和综合利用。第四,大力支持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开发,促进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四)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营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实现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第一,加大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城镇交通、供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第二,综合整治流域生态环境,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推进城镇绿化美化,建设生态农业,构筑良好的城镇生态基础。第三,加快轨道交通、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设,形成以公共交通网络为主体、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尤其是要优化公共交通线网,形成一个以市区或县城为中心,辐射城镇边缘及居民小区、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公交网络。第四,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以及建筑材料生产之中,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

(五)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城镇化发展论文范文2

【关键词】旅游业;城镇化;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农村城镇化主要是指通过县城及县城以下的小城镇(农村)实现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从乡村景观向城镇景观转化的过程。同时,人口城镇化的发展也表现为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向现代化进行的转变。在此进程中,农业非农化、工业化、现代化是经济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已有的经验和实践表明,乡村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工业促进型。这类小城镇乡镇工业发达,基础设施较好,以工业小区的发展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农民通过“离土不离乡”的途径实现城镇化,例如苏南、浙北地区;(2)集市贸易促进型,这类小城镇的发展特点是以市兴城,属于传统商品的集散地、集市贸易区,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改善,拓展市贸范围,增大城市密度,进而发展成为以市场交通为主的区域性小商城,如浙江义乌等;(3)旅游促进型,这类小城镇一般都是名胜古迹,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而形成小城镇,如黄山的西递、宏村等;(4)交通促进型,这类小城镇一般处于交通枢纽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可利用流动人员较多,运输成本低下等条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5)城郊型,这类小城镇地处大中城市近郊,具有优越的地理优势,借助大中城市,发展服务型行业或大中城市扩散的工业,进而发展成为卫星城。(6)工矿服务促进型,这类小城镇或农村大多处在大中型工矿企业附近,通过建立为工矿企业服务的第三产业,完善自身的基础设施,成为为工矿企业服务型的小城镇,如淮南、淮北地区的矿区等。

安徽省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业对部分地区的城镇化促进产生了极强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实施的旅游黄金周更是一剂效果明显的催化剂。本文依此剖析旅游促进型对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旅游业促进旅游区城镇化的主要途径

旅游业发展至一定水平则需要城镇化水平的再提高以使自身再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为小城镇带来了外部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得自身的传统文化在外来的冲击下被异化或成为强势文化保存下来。旅游业不仅把外部的事物引了进来而且也让自己的眼光看的更远,时刻让自己明确市场的需求变化不断的完善自己,同时不断地提高城镇化水平,以适应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来看,旅游业对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主要表现为:

1.旅游业改善了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使城镇化整体的综合水平得以提高。例如在皖南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中,为提高各古村落之间的可达性、各旅游景点的串联性,解决随旅游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问题,提升旅游层次,政府和相关组织(如开发商等)在旅游区修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旅游业的兴起为古村落的居民带来了便捷的交通和顺畅的通讯等。旅游业通过大大改善古村落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城镇化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打下了基础。

2.旅游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村民的收入得到增加,提高了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据相关统计显示,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皖南西递村民的人均收入由1978年120元已经增加到1999年的4600元。旅游业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村民提高了经济收入。同时,旅游业的“出、住、行、游、购、娱”等的发展也带来了其它行业的繁荣,促进了整个风景区的经济发展。

3.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和价值观念,促进了与现代社会的对接。在开发初期,村民在旅游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较低下,不能很好胜任这一工作,所以开发商和政府在开发前期将对村民进行培训以提高村民的素质进而适应旅游的需要。在笔者对皖南宅坦村的调查中,有89.2%的村民表示自己愿意进行培训以满足旅游的需要。古村落被发展旅游业,这些村民认识到自己的“破房子”原来是块宝,也认真对“破房子”进行了保护。从这可以看出,旅游业使得村民的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并且也使村民的价值观念朝着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4.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古村落村民的从业结构由原来的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向农商结合的模式发生转化。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皖南的“西递、宏村和南屏村民务农比例由原来的41.8%、57.8%和57.1%分别变为36.3%、56.7%和54.1%,其中西递变化最大”;“西递、宏村和南屏村民经商的比例分别由原来的7.7%、14.4%和6.3%上升为23.1%、20%和10.4%,西递的上升幅度最大。”因此,旅游业会使村民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发展。

5.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多种文化的冲击,使农民的视野得到开阔。旅游业的发展会使古村落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在当地村民与游客的长期接触中所产生的。村民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则会不断探索与适应游客的文化,使村民的视野得到开阔,同时村民们的认识水平也上升至新的水平,为城镇化的发展在思想上打下基础。

三、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的互动机制

旅游业的发展会为城镇化的发展带来动力,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会为旅游区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在二者的关系处理上要明确一些问题。

开发商、政府与社区居民三方的关系。例如皖南的故村落较多,黄山市徽州区的部分乡镇是在外开发商的投资下进行的古村落开发以发展旅游业的,这在村民中引起了不满的情绪。村民们大多抱怨“自己的油水干嘛分给别人”等等。政府在这方面的解释则是“为了便于管理和解决资金问题,实现‘别人发财,我们发展’的目标才采取了这种模式”。在对古村落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古村落的社区居民和当地政府是影响旅游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古村落其自身,对社区居民而言是他们赖以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他们提高经济收入的聚宝盆,对当地政府而言则不仅是他们行政的下属单元也是他们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古村落未进行开发之前,当地处于长期的经济发展滞后情势中,因此古村落的开发对社区居民和当地政府来说无疑是他们致富脱贫的希望,两者在追求古村落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这一点是一致的。社区居民想通过旅游开发为其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而政府则想通过旅游开发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但是在古村落开发过程中,开发商、政府和社区居民之间经常产生矛盾,行动很难一致:一方面地方政府将古村落租赁给开发商进行开发或组成乡镇企业进行旅游开发,开发商一般很少考虑居民的利益,加之乡镇企业管理体制的落后,使得古村落居民产生很大的不满;另一方面,社区居民自身从事旅游这一行业的素质和技能低下,很难参与古村落的开发规划设计,因此古村落的开发规划一般很难反映出社区居民的需要,从而减少了居民的从业机会,并且造成居民对古村落保护和规划的淡泊。这样,一些居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惜破坏原有的古建筑物私建旅舍和酒店或自己制造旅游纪念品以欺骗旅客。此时,若政府单方面采取强制措施,则会造成居民与政府的紧张对立,进而使得开发商很难与居民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抑或甚至造成古村落旅游环境被污染直至恶化,以致经济秩序混乱失控。

若要处理好三方关系,在古村落

旅游开发中此三方应建立起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首先,不管政府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旅游开发,都应在前期对村民进行旅游技能的培训和再教育以提高个人素质,为将来居民从事旅游行业打下基础;其次,政府和开发商应广泛收取居民的意见并把其纳入旅游规划中去,这样才能激发村民的参与;最后,政府和开发商要就确实提供多少岗位给居民达成协议,以真正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使村民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旅游,支持旅游和爱护古村落的环境,从而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确保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惠生,王效端.论加速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途径与对策[J].管理教育学刊,1996,(4).

[2]李凡,金忠民.旅游对皖南古村落影响的比较研究———以西递、宏村和南屏为例[J].人文地理,2002,(5).

[3]张超.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原则与对策[J].学海,2002,(5).

[4]钟卫,郭洞.看古村落的保护[J].小城镇建设,2000,(7).

[5]冯兰瑞.21世纪加快城市化的明智选择[J].战略与管理,2004,(1).

城镇化发展论文范文3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

所谓产业集群通常是指属于同一产业领域的公司、企业,因为某种资源的互补性或者同一性在空间地理位置上进行集聚、整合从而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区域,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大规模的产业集聚会带来巨大的外部经济效果。它的核心实质是一种生产组织方式,是加快推新型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二)新型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是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传统含义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而新型城镇化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兼顾农业、粮食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是城乡统筹、城乡互补、产城互动的协调发展。相比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包含的范围更广,含义更为丰富,更为注重发展质量和全面协调发展。

二、产业集群和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产业集群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即具有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最大程度的整合资源,最终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良好效果。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新型城镇化为产业集群提供发展要素和产业环境,二者是相互促进作用,共同发展,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一)产业集群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基础。

产业集群的外部性作用会导致各企业之间相互共享资源,加大对原材料的投入,优化生产技术,节约生产成本。首先,在技术外溢作用下,吸引大批投资商来涌入产业集群,刺激相关产业的集聚和发展,进一步扩大外部经济效益。劳动力市场的放开,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减少人员流动损失带来的风险。其次,产业集群带动整个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大量涌入,对当前相配套的公共设施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促使政府相关部门会不断增加和完善与产业链相关配套公共设施,提升城市竞争力。再次,产业集群的聚集,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政府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优化发展的政务环境改善本地区的制度和市场环境,打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市场秩序向着合理有序的发展方向进行。最后,产业集群对土地的大量需求,进一步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的地理空间,进一步影响着城市日常生活。促进了金融、餐饮等服务业产业的崛起,同时又会出现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负面问题,一方面致力于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恪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坚持治理环境。在两个举措并肩齐驱下会进一步优化城镇的空间结构。

(二)新型城镇化为产业集群提供要素保障。

有位经济学家曾说过人类历史上有两件历史性革命事件,除了美国的信息高速化外,就是21世纪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都需要物质保障,都离不开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包括:资本、技术、企业文化等因素。而硬件设施则是指:土地、劳动力、生产机器设备等要素。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就是把硬件要素经过生产技术深加工,转变成以商品或者服务的形式完成。企业的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注入资本、技术、人力等要素,一旦供应链出现断裂企业则无法生存,更谈不上规模聚集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它凭借自身的特殊优势资源可以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如土地、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集群规模小,效益不明显。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产业集群规模较小,产业链条较短,集聚效应不明显。横向对比来看,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大多数是规模很小的。市场激烈的竞争,利润的减少,使他们不敢扩大生产规模,只能维持企业发展的现状。集群产业创造的产品附加值低、在市场上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少。纵向来看,产业集群各自之间缺少必要的合作和交流,经济效益比较低。在资源共享,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通过互利合作、强强联合的方式也是一种实现共赢发展的有效方法。

(二)创新不足,投入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企业的成败在于能否创新,在企业特殊困难时期,更需要有这种精神。一味的在模仿中求发展这是不长远的做法,目前我国部分产业集群缺乏创新精神,存在大量同类产品,换汤不换药。只谋求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实现销量的增加,而不改进技术,创新产品种类,企业产品营销人员对营销观念和方式也比较落后。假冒伪劣、山寨、以次充好,却以很少了独创性的特色产品来博人眼球,吸引广大客户群众。曾有人以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以研发投入项目做过一个调查比对,得出的结论是: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所占比重少之又少。研发投入少,企业更新慢,制约企业的发展速度,这基本上是所有产业集群的通病,即便是一些来龙头企业也不例外。不进行创新、不增加研发投入的力度妄想实现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都是空想主义。

(三)社会环境的约束。

存在中国千年的户籍制度一直都没有彻底的取消限制,依旧成为广大进城务工者的一块心病。而户籍制度的改革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意义重大。户籍制度它不仅限制了人才的流动和吸收,而且给务工者带来极大的困扰。一方面务工者会考虑自身的情况,另一方面会考虑到子女入学问题,户籍问题一直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从长远来说对产业集群发展有重大负面作用。

四、加快产业集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解决当前产业集群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进行突破。

(一)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主线。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可持续发展是永恒主题的理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大力创新。坚持创新发展驱动的战略部署,结合本地区资源禀赋条件、经济与产业的差异,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能结构。不断适应市场发展需求。鼓励倡导企业技术创新,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改善经营管理,更新技术设备,不断优化产能,使之形成产业集群规模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二)以两化融合为动力,加速双轮驱动。

坚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扩大开放领域,摆正自身的位置,借鉴吸收优秀的发展经验和教训,结合自身特点,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完善内外联动,实现企业、社会、人民三体利互共赢。

(三)深化制度改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城镇化发展论文范文4

关键词:城镇化现状问题城镇建设多元化用地需求

一、县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亦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口户籍政策导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造成**县农村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压于经济发展水平。

1.1城镇化水平较低

由于**县特殊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区位和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作为一个灾害频繁的贫困县,造成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发展比较缓慢。城镇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集聚阶段。到2000年底,只有8个建制镇,城镇化水平为16.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4个百分点,非农业人口比重为10.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4个百分点。

1.2城镇的量少,人口规模小

全县33乡镇中,仅有8个建制镇,其中城关镇、黎集镇、蒋集镇、郭陆滩镇、往流镇、陈淋子镇等六个镇为老城镇,由于大多数乡的经济实力较差,乡改镇的步伐较慢。城镇分密度2.7个/千平方公里,远低于全省4.1个/千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城镇不但数量小,而且规模小。县城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和第三产业滞后,尚不能很好地直到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经济功能薄弱,总体规模偏小,建成区面积只有19.6个/千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7.73人,占全县总人口11.63%。与160多万人口大县地位很不相称。多数乡镇基本以单一的行政中心为主,并有传统农产品加工的乡镇企业和小规模的集市贸易,集聚能力和服务功能薄弱,职能单一,处于低层次发展阶段。城镇规模小影响了城镇职能作用的发挥,难以承担带动全县发展的重任。

1.3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一是道路狭窄,建设标准低,交通拥挤;二是自来水普及率低;三是排水设施不完善,下水道普及率低,很多建制镇未铺设排水管道,污水排放及处理问题严重;四是环卫、通讯、环保设施、广播、电视、教育、园林绿化设施、消防、防震等综合防灾设施及停车场地等配套设施不完善,难以吸引企业和农民向小城镇集中。

1.4沿公路布局的不合理性。

许多小城镇主要是依托过境公路发展后,形成了“要想富,占公路”的观念,使得许多小城镇的建设沿路拓展,公路不仅有小城镇内部道路和过境交通的双重功能,而且沿路形成商业市场,难以形成小城镇的完整形态和合理布局。

1.5农村城镇化的表面性。

一是小城镇职能仍处于发展的初级水平,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其主要职能仍停留在为周围农村地区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行政及文教服务的初级阶段,经济的主体仍然是农业,小城镇集聚要求的第二、三产业还处在资要地位。

二是土地松散,**县小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普遍偏高,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的比例较大,“一户一楼,一家一院”的传统农村型居住方式仍是目前小城镇居民普遍采用的居住形式,从而导致土地松散,人口松散。三是规模偏小,集聚功能偏弱。80%的小城镇人口规模在5000人以下,起点低、规模小,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制约了二、三产业集中区的形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小城镇的就业机会不多。

二、县城镇发展趋势

2.1**县城镇发展步入快车道,城市建设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

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为: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农步扭转。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已成必然趋势,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城市化已提升到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

当前县域经呈出一主两副四重点的城镇体系分布格局,即形成以县城为中心,段集、三河尖为二翼,以黎集、蒋集、胡族、往流为支撑,以一般乡镇为节点的职能结构完善,组合有序,功能互补,层次分明的城镇体系网络,县域经济的发展正处于起飞阶段,城镇的发展处于极化过程,县域内各种经济资源要素都在向县城集聚,城市处于快速膨胀过程。

2.2城镇建设投资呈现多元化

建设小城镇的关键是解决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但基础设施的投资较大,资金从何处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已走出一条成功道路:即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施经营城市战略来推动小城镇发展,走以地建城、以城养城的市场化路子。对经营性土地一律实行公开拍卖制度,几年来通过拍卖土地,积累资金上亿元,有力的支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盘活存量资产,运用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建设设施的使用效益,以存量资产吸引增量资金,大胆引进外资。通过有偿转让道路、公厕等城市公共设施经营权,对城市道路、路灯的广告进行招标,出让公益设施冠名权,获得城市维护资金。县城建设已形成企业,民间投资,政府等多元投资机制。

2.3城镇规划成为指导城乡建设良性发展的有力支撑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全县**个乡镇都已委托具有规划资质的单位完成新一轮的整体规划(2000—2020年),城镇规划编制的完成,避免了小城镇低水平重复建设,明确了小城镇的功能定位,突出了自然及人文特色,充分发挥各地的种种优势,为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用地需求预测

2000年底**县城镇化率只有16.8%,城镇人口**万人,按照规划到2020年如果城镇化水平达到45%,全县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那么全县将有**万人由农村迁居城镇,按照人均占地**平方米算,还要新建、扩建城镇建设用地55KM2,其中县城人口由17.7万人增加到35万人,建设用地将增加到24KM2;乡镇镇区居住人口将由8万人增加到38万人,建设用地将增加到69KM2。扩建城镇建设用55KM2盯当于又要占用土地8.25万亩土地,这的确是个很庞大的数字。城镇化、工业化需要占用地,一方面靠城市内部挖掘与改造老城区,提高建筑高度,充分利用“三维”空间。另一方面要通过科学规划,尽量利用山坡地、填谷造地来解决重大工业项目、基础设施、占用耕地问题,特别是盘活农村老宅基地。

参考文献:

[1]张秋琴,周宝同,孙婷,犍为县城镇化发展趋势及其用地需求分析者[J].建筑大学学报,2006.7.

城镇化发展论文范文5

1.国家政策优势2013年底《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颁布,规划指出: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遵从“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三个原则,按照“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这表明,我国已将“新型城镇化”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强调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积极推动城市公共服务,逐步形成大中小型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也迫切需要谋求新的转型发展。与此同时,《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以城乡基层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强对公共图书馆布局的统筹规划,按照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建设原则,在“十一五”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基层图书馆全覆盖,形成比较完备的国家、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六级公共图书馆设施网络的要求也体现了国家对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2.城镇化发展为公共图书馆带来资金支持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的实施,国民经济稳步增长,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十二五”时期,国家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充足的资金支持,办馆条件明显改善。2012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达1058.4万平方米,是1979年的12.2倍,而且此面积还在继续增加,同时,一些地区积极探索通过建立乡镇社区分馆、流动图书馆和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形式,逐步形成了固定设施与流动设施相互结合的图书馆设施网络。

3.群众的文化需要我国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预计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可能达到60%,这就意味着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起根本性作用的因素就是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城镇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文化建设在城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图书馆作为城市记忆与文明的承载工具,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彰显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培养城市精神,提高城市综合竞争能力,推动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越高,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就越强烈,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就越高。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乡村人口加速向城镇聚集,会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和文化效应,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城镇化的发展必将有力地促进人们对文献的新需求,极大地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和社会效益,使公共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成为必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社区服务设施的发展,属于中小型图书馆的社区图书馆成为了城镇化的必然产物,也满足了越来越多的市民的文化需要,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也对消除城镇图书馆资源使用不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4.中小型图书馆建设的平台优势中小型图书馆的建设除了有政策支持以外,文献资源日益丰富、公共服务日趋完善、信息化引入图书馆管理等等都为其发展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首先,文献资源丰富,截止2012年,公共图书馆文献总藏7.89亿册件,数字资源总量超过880TB,初步形成了包括纸质文献、数字资源、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缩微文献等各类型资源在内的、较为完善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其次,公共服务日趋完善,公共图书馆不断创新服务形式,通过举办各种形式、各类主题的讲座、展览,推广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的,实施流动服务、自助服务、拓展服务的服务模式,帮助扩展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最后,信息化的引入推动了社会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我国约80%的中小型图书馆都实现了自动化管理,计算机设备的引入,方便了人们从海量信息中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而且信息化的引入为图书馆资源共享带来便利,数字化图书馆的推广已经覆盖全国,提升了各级图书馆的数字服务能力,也促进了图书馆和全社会文献典籍的收藏、保护和利用。总之,城镇化为公共图书馆建设提供了需求和内在动力。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推进城镇化战略中的作用,有助于在城镇化建设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中小型图书馆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建设对策

一方面,城镇化为中小型图书馆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另一方面,中小型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也体现了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发展[3]。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必然要消除城乡区域图书馆资源使用不均衡的现象,因而,中小型图书馆的建设对男足人民群众的文化追求,均衡城镇区域间图书馆资源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小型图书馆的建设也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由速度扩张到质量提升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

1.重视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在过去的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造成一些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配置与城镇化发展的水平不匹配的现象。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发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各地应将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城镇政府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努力建设好街道、社区、乡镇图书馆等中小型图书馆,实现公共图书馆网络的全面覆盖与普及,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城镇科学发展的理念。

2.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进程日益加快,公共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等的建设推广,形成了公共数字文化设施网络。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借助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全媒体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中小型图书馆的发展有很大空间。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日益向基层扩展,各地公共图书馆建立起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中心和乡镇基层服务点,全国“数字化社区”的建设发展迅速。“数字文化社区”是以数字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志性应用。它利用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整合利用公共图书馆、艺术院团、文化共享工程等多渠道的文化信息资源,建立起融资讯查询、艺术欣赏、文化传播、交流互动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数字新平台。以“数字文化社区”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符合时展的特点,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加快基层中小型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要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全面布局公共文化事业,加强各级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统筹规划。根据城镇人口分布情况和图书馆服务半径,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网点的合理布局,以城乡基层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强对公共图书馆布局的统筹规划。当前,图书馆事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在基层,要下大力气抓好基层图书馆的建设。积极整合乡镇社区分馆、流动图书馆、自助图书馆等各类中小型图书馆的资源,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广泛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对城镇居民的全面覆盖,让百姓可以随时随地走进图书馆、使用图书馆,让图书馆真正成为百姓身边不可或缺的公共文化场所。

4.创新服务手段,优化服务模式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动服务创新,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积极探索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服务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延伸服务,向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资源和服务,全面提升中小型图书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率,增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首先,不断提升中小型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内容与质量,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惠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其次,在实现均等普惠的公共服务基础上,加强面向农村基层、特殊人群的文化服务。再次,建立各级图书馆的分层服务机制,在全国形成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大力开展讲座、展览、培训、读书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后,将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作为提高服务质量的核心,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开展盲人图书馆、少儿图书馆、主题图书馆等专业图书馆建设。

城镇化发展论文范文6

(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需求巨大

推动示范小城镇居住社区、示范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三区联动”发展,是天津农村城镇化战略的重点内容,是解决农民安居问题和发展小城镇支撑产业的主要途径。“三区”建设项目,涵盖住宅、路网、电网、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园林绿化、应急减灾等多个系统,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潜在融资需求巨大,将给银行业机构信贷、投行等业务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根据近期天津农村城镇化发展规划,要分批建成54个示范小城镇、31个示范工业园区、100多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60万亩高水平设施农业基地。以示范小城镇为例,会涉及683个村、100余万农民,估算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完成投资1500亿元,目前已基本建成22个示范小城镇,45万农民迁入新居。未来几年,天津第四、第五批32个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仍需投资1500多亿元,扣除项目资本金,尚需从金融机构融资近1000亿元,规划建设的示范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等基建项目也有巨额融资需求。目前,天津仍有270多万本地农民、200余万外地农民工未纳入城镇化规划。根据天津城镇化的实践经验,向城镇转移一位农村人口需投入28万元~30万元,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成本应摊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因此,从长远看,天津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融资需求。

(二)产业转型升级金融服务需求旺盛

新型城镇化离不开现代产业的支撑。随着天津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产业在GDP中的占比已降到1%左右,二、三产业迅速发展,中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产业升级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非常旺盛。以示范工业园区为例,31个园区累计签约项目2046个,入驻企业达到6500多家,总投资605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9亿元,后期仍需投入资金超过4300亿元。未来几年,各工业园区将引进更多企业,拟吸纳一百多万人就业、实现销售收入1万亿元以上,金融服务需求更大。而且,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将成为天津的重点产业,商业、物流、餐饮、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蕴含巨大商机。此外,天津市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40家)、农民合作社(4000多家)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90%以上的农户已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亟需银行业提供高质量的配套金融服务。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产生的金融需求,将为银行业机构拓展信贷、债券发行、财政资金托管、小微企业服务等业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农民市民化蕴藏丰富的金融资源

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民市民化。天津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保护农民利益和解决民生问题,从而带动农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以华明镇为例,农民原有宅基地和房屋估价为5万元左右,通过宅基地换房,三口之家可在示范小城镇置换90平方米左右、价值50万元以上的商品房,家庭财产收入大幅增加;同时,被安置的农民还享有集体企业股金、商铺租金、养老金和薪金等“四金”保障,收入水平远远超过城市居民平均水平3。2011年以来,天津开展了两批“三改一化”试点工作(涉及141个村、40余万农民),即村改居、农改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股份制企业和农民市民化,着力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真正实现医疗、养老、贫困救助等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转型农民、新市民不仅在社会保障、投资理财、自主创业等方面需求众多,而且在购置生产和生活用品、旅游、教育等方面的消费性支出将大幅提高,将为银行业机构开展社保资金托管、养老金、企业年金、创业贷款、消费金融等业务提供良好机遇。

二、天津农村城镇化贷款投放满意度分析:基于AHP方法

根据天津城镇化建设特点、农村产业发展情况和数据可得性实际,本文将农村城镇化贷款满意度分析的对象确定为两大典型类别4:(1)示范小城镇居住社区、示范工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三区”基建项目;(2)园区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设施农业项目等城镇化配套产业经济主体。

(一)农村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

“三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天津银行业贷款投放的重点领域。其中,示范小城镇和工业园区贷款增长迅猛。2012年末,银行业机构向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投放的贷款余额为485亿元,同比增长48%,比2007年末增长31倍,支持小城镇项目29个;示范工业园区贷款余额为113亿元,同比增长36%,比2010年增长94%,支持项目28个(见图2)。两类贷款快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示范小城镇、示范工业园区均由政府融资平台运作,过去几年房地产市场火爆,宅基地换房后节省的土地(多处于近郊区县)出让收益较高,能实现项目资金预算平衡,信用风险相对较低。但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主要依靠园区经营主体(多数为民营企业)内源融资。2012年末,银行业机构向此类项目投放的贷款余额为27亿元,同比增长10%,远低于示范小城镇和工业园区贷款增速。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园区所占土地多数属于农村集体土地,办理抵押融资仍存在介入障碍和政策风险,例如大部分农村集体土地仍未完成确权,而我国《担保法》明确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

(二)农村城镇化配套产业经济主体贷款

近年来,各银行业机构大力支持示范工业园区内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设施农业项目等小城镇配套产业经济主体,天津城镇化发展产业支撑能力显著增强。2012年,银行业机构向上述三类主体投放的贷款余额为253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工业园区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贷款增长很快,增速分别为79%和37%,但设施农业受制于农村土地抵押难等因素,融资满足率很低,贷款增速较慢。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城镇化贷款满意度分析

层次分析法是将多个因素作为一个系统,进而将其分解为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的系统方法。本文根据各银行城镇化贷款的投放情况,加上相关主体对贷款投放数量和质量的满意程度的评分来设计评价体系。通过构建贷款满意度因素判断矩阵,分析当前银行业贷款投放与城镇化融资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相关经济主体对贷款满意度的评价体系包括四个指标:(1)对贷款质量的满意指数;(2)对贷款数量的满意指数;(3)对贷款品种的满意指数;(4)对银行贷款创新能力的满意指数。据此构建贷款满意度因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后对所有值进行归一化处理。模型中A/B分值越高,说明经济主体对该项贷款情况的满意度越高,反之则满意度越低;计算出的权重值为归一化后满意度评分值,分数越高,说明经济主体整体满意度也越高。为了使分析更加直观,设定标准分数T的满分为10分:贷款质量满意度得分为T*10=2.886;贷款数量满意度得分为T*10=4.356;贷款品种满意度得分为T*10=1.61;贷款创新能力满意度得分为T*10=1.148。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经济主体对贷款数量的满意度最高,说明当前银行业对天津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较大。但是,各银行还需要在贷款产品、贷款服务方面加强创新,尤其要增加更适合农业园区、设施农业等薄弱环节的贷款品种,提高对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园区、企业的贷款质量。

三、天津农村城镇化基建项目风险分析:基于信贷决策模型

天津农村城镇化在给银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和外部政策环境也给银行业带来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作为天津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主要项目——示范小城镇、示范工业园区的基建项目融资需求巨大,投资周期较长,盈利能力较弱,现金流入“前低后高”,而且主要由区县政府融资平台承担,还款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和未来土地出让收益,客观上使银行业在服务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风险。

(一)天津农村城镇化主要基建项目的运作模式

天津示范小城镇和示范工业园区均有各区县政府组建投融资建设公司统筹运作,具体职能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建设项目实行统一管理,负责项目规划区内土地整理,包括办理前期手续、工程招标;二是负责项目投融资,以建设项目土地出让金政府收益及其他资产收益作为贷款偿还来源;三是负责依法将土地出让金政府收益用于平衡项目建设资金。

(二)城镇化基建项目贷款决策模型的构建

本文拟构建一个银行支持农村城镇化基建项目的贷款决策模型,具体分析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成本。假设1: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提前赎回等因素,贷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假设2:银行投放贷款可获得的预期收入为E,贷款本金为B,合同利率为i,还款期数为n,投资总期数N,实际利率为R。假设3:区县政府融资平台是天津农村城镇化项目的运作实体,但对借入的资金没有处置权,贷款资金的使用和偿还均由政府统筹安排,贷款能否如期归还主要取决于地方财政实力和未来土地出让收入的高低。在项目法人实际缺位、地方债务逐步压缩、融资平台监管政策收紧、未来土地出让收益可能走低等情况下,潜藏着较大的信用风险。因此,假设贷款违约概率为P,贷款违约损失率为L;假设4:某个城镇化建设项目可能存在多个投融资主体(实际也存在),银行需要承担协调不同经济主体的组织成本C1;假设5:城镇化建设项目由政府主导,银行可能承受各类附加的行政干预和市场阻力,产生一定的阻滞成本C2;假设6:城镇化项目投融资主体是追求利润的,需要一定的排他收益来保障稳定的预期收益,银行需要承担一定的排他成本C3。

(三)城镇化基建项目贷款决策模型简析

从以上公式可见,银行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项目面临各类风险和成本,只有保证E>O,银行才有贷款投放动力。因此,如何有效分摊和缓释城镇化基建项目的融资风险和各类成本,明晰地方政府、借款人与用款人之间的“借、用、还”和“权、责、利”关系,有效规避地方政府和投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减少项目运作的协调成本和阻滞成本,保证资金的优化分配和高效使用,形成资金的良性循环和回流机制,是解决农村城镇化基建项目融资困境的关键。

四、支持天津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融资需求巨大,服务需求多样,涉及业务众多,需要政府部门、银行业机构、金融监管部门等共同努力,在严守风险底线的基础上,综合发挥各类金融业态的力量,积极稳妥地推进。

(一)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

建议政府部门利用财税政策和财政资金杠杆,以部分机动财力做引导,面向社会募集组建“城镇化建设基金”、“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等,撬动民间社会资本支持城镇化建设。综合运用银行贷款、理财、信托计划、融资租赁、中期票据、私募债券、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拓宽城镇化建设融资渠道。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城镇化建设和市政设施管理营运,缓解政府负债压力大、融资平台受限多和资金运用效率低等问题。

(二)规范项目运作,严密防范城镇化贷款的信用风险

地方政府应在地方债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运作城镇化建设项目。要根据区域国家政策和城镇化发展需要,明确产权独立的城镇化项目建设和承贷主体,合理界定政府与项目建设和承贷主体的风险分配、责任归属和共同目标。应特别重视加强对项目建设和承贷主体的运营授权管理,明确资金使用和监控责任,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确保项目规范、高效运作。银行业机构应加强客户和项目准入管理,所支持的城镇化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土地规划、环评要求、土地平衡和资金平衡测算条件,严格落实项目资本金、担保增信和资金监管等条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银行业机构要与地方政府、项目单位加强沟通联系,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和投资情况,防止项目超预算,确保项目工程顺利推进;严格按照项目施工进度划拨资金,采用受托支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督促地方政府与项目单位处理好与相关利益主体(如周边农户)的关系,降低协调和阻滞成本。

(三)加强金融创新,提高城镇化配套金融服务能力

银行业机构应优先支持天津环城四区经济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综合收益较好、潜在风险较低的城镇化建设项目。重点发展财政金融、金融IC卡、养老金、电子银行等无风险业务,满足城镇化带来的财税资金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电子支付结算等金融需求。积极发展投资银行、住房金融、消费金融等风险较低业务,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转型农民和新市民投资理财、买房置业、日常消费等提供便捷的服务。择优支持相关产业融资业务,例如运作相对规范、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微企业,等等。

(四)加强政策支持,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和长期产业支撑,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薄弱环节。推动“三农”发展,要以提升农村经济组织的自身实力为根本,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形成金融、产业、财税、投资等优惠政策合力支持的良好局面。完善政策性的涉农贷款融资担保体系,鼓励银担深化合作,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健全涉农贷款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打通制约农村资产抵押融资的“确权颁证、价值评估、抵押登记和流转处置”等四大瓶颈,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信用环境,推动金融机构与“三农”经济共生共荣发展。

(五)加强监管引导,推动银行业与城镇化共生共荣

城镇化发展论文范文7

(一)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安徽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强,设区市数量仍相对较多,竞争力总体较弱,集聚要素能力亟待增强。2013年,合肥经济总量为4672.9亿元,经济首位度为24.5%,位居中部第3位,低于武汉的36.7%,长沙的29.2%,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芜湖经济总量2099.5亿元,不足合肥的1/2,城市能级仍然偏小。安庆、蚌埠、阜阳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不大不强,无法形成对周边小城市的带动效应。其他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弱。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

(二)城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安徽城镇化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大,皖江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皖北地区、皖西地区水平偏低。2012年皖江示范区城镇化率为54.0%,皖北六市城镇化率仅为40.8%,差距高达13.2个百分点。皖北仅淮北、蚌埠两市的城镇化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区域水平差异大,对城市功能的发挥及城市群的培育产生了较大影响。二是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皖北地区水资源较为缺乏,地表水仅占全省总储量的18.7%,城市人口密度却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对皖北城镇大量集聚人口形成制约。

(三)城镇化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解一是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目前,安徽土地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滞后,城乡之间仍处于二元分割的状态,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不协调,制约了公共资源在城乡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影响了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二是投融资体制改革亟待推进。地方政府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土地资金、银行贷款三个渠道筹措城镇化建设资金,缺乏多样化、多层次的融资渠道,很难在资金市场上筹措到匹配的资金。政府正在探索与民营资本合伙经营等新型融资模式,但由于规模小、领域窄、风险高等原因,现阶段也难以满足不断攀升的城镇化融资需求。

二、未来安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城镇化水平将快速提升根据战略部署,到2020年,安徽城镇化率将从目前的47.9%提高到60%,实现从“乡村安徽”到“城市安徽”的转变,完成由城镇化中前期向中后期的历史性跨越。随着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城镇户籍人口的比重也将持续上升,半城镇化现象也将逐渐弱化。

(二)城镇化更加注重质量提升我国已明确要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其关键就是要更加注重城镇化的发展质量。未来安徽城镇化发展将更加注重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凸显徽风皖韵的城市内涵。

(三)城镇化发展凸显以人为本未来安徽将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解决的最大难题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户籍制度改革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十分艰巨。

(四)城市群建设将持续发力未来安徽长三角城市群、江淮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皖北城镇群等发展将进一步加速,城市间交通通讯更加便捷,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地理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城市关联度不断提高,城市群发展将更具活力。

三、安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城镇化与四化同步发展安徽城镇化发展必须立足于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促进城镇高端要素集聚,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创新支撑与人才支撑。稳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将大量的农民从农村中转移出来,有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拓宽信息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务。

(二)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安徽农业人口众多,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安徽要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放开中小城镇落户限制,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落户。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三)不断提高城镇服务功能完善城镇功能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增强城镇辐射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要进一步增强合肥、芜湖双核城市的综合承载力,防治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城市贫困、住宅紧张等城市病。鼓励发展县城和小城镇,进一步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镇公共服务,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坚持传承优秀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塑造地方特色,彰显徽风皖韵魅力。

(四)加强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安徽生态资源丰富,但生态资源分布不均衡,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皖北地区水资源紧缺,城镇环境承载力极为脆弱,皖西大别山地区、皖南山区生态保护任务十分艰巨,都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城镇化。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下的形势下,安徽必须积极探索建立绿色低碳的城镇发展模式,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以耕地大量减少、资源大量消耗、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城镇化发展论文范文8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淮北市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2013年城镇化率58.6%,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但与我省合肥、芜湖等市及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地、矿统筹发展不够,城镇化的质量不高;中心镇规模普遍偏小,集聚度不够;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尽完善,承载能力偏弱;第三产业,特别是乡镇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缓慢,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明显不足。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市矿统筹协调发展,优化城镇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着力提升城镇化内在质量,构建以相濉主城区为核心,以临涣、百善、南坪等镇为基础,以新型农村社区为单位的城镇格局,引导和推进主城区、濉溪县、中心镇、一般镇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协调、一体化发展。1)在地、矿统筹上,淮北市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强化地矿统筹,统筹地上建设与地下资源开采。主城区重点治理东湖、中湖、南湖、相湖、乾隆湖,以绿道为串联,形成五湖连珠的生态公园;濉溪县城向东拓展尽量避免占压杨庄煤矿资源,向西发展应与刘一、刘二矿煤炭开采相协调,逐步治理塌陷区,形成以休闲娱乐为主,调蓄、水产养殖为辅的西部生态公园;市辖三区及濉溪县下属各镇,压煤村庄应及时搬迁,煤炭开采要反哺塌陷村庄搬迁安置,按照城市居住区或美好乡村的标准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化质量。2)在规模结构上,到2015年,城市主要设施指标和环境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建成区面积达到9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95万,建成皖北区域性大城市。形成主城区———开发区新区———县城———中心镇———农村新型社区为梯次的城镇结构体系,从而扭转城镇规模普遍较小、人口集聚程不高的不利局面。3)在职能定位上,主城区和濉溪县城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构筑交通同网,生态共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使其成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中心镇通过完善配套服务、强化产业布局,大力培育特色乡镇经济,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经济支撑;农村地区作为城镇化的重要支点,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和环境优美的优势,为城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在产业构筑上,以市开发区新区、龙湖项目区、凤凰山食品工业园、濉溪和杜集等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为载体,构筑产业发展平台,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的原则,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产业集聚,通过两者之间的有序互动和协同发展,加快产城相融,实现产城一体。不仅要把产业发展平台建成产业集聚程度高、科技创新能力强、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区域,更要建设成为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的城市新区。从而实现产业发展平台和城市之间的互促互动,为增强城镇的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创新体制机制,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有力保障

1.强化规划引导。

不断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强化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使规划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始终发挥引导和调控作用。

2.明晰城镇之间的产业分工。

坚持以产促城,以产兴城,用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建设,建立健全产业布局跨行政管辖区域转移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坚持错位发展,明晰产业分工合作,延长产业链,形成主城区和各乡镇之间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布局科学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3.建立区域一体化的综合承载体系。

把城乡一体化与美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把城市基础设施延伸到乡村,把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乡村,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重要基础设施一体化的综合承载体系,实现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一体化和同城化,不断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4.完善土地保障机制。

要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注重多规合一,坚持规划先行。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科学制定村庄合并和美好乡村建设的目标和时序安排,避免大拆大建,实现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以主城区、县城、中心镇、一般镇和村庄居民点为重点,探索建立土地指标分配机制,保障区域协调发展。

5.创新投融资体制。

城镇化发展论文范文9

【关键词】城镇化 工业化 协调发展

对河南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细化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特点,充实理论界对河南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城镇化领域的理论研究。有利于城镇化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理论地域特色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研究的扩展。“十二五”时期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河南省工业发展,使其在实现中原崛起中发挥支撑的作用,是当前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分紧迫而关键的任务。研究和解决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是破解长期以来制约河南省工业发展的“瓶颈”,促进城镇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进而推动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城镇化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又为面向广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聚地域组织模式,并为工业化要素的空间集聚提供了前提保障和基础条件,而城镇化的推进又反过来为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基础依托。因此,研究河南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测度

学术界主要使用实际测度和经验判断两种方法测度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实际测度就是运用标准公式计算或绘制图表,以此判断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钱纳里(1965)对90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与工业化进行研究,提出了人均GDP是衡量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并构建了钱纳里模型,指出人均GDP与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成正相关关系。经验判断通过经验统计计算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并与预先确定的标准比较, 文献的通过做法是计算IU比值(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之比)或者NU比值(非农化率与城镇化率之比),并与国际标准值进行比较,一般IU比和NU比是否接近0.5和1.2反应城镇化与工业化是否协调。

二、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计算IU比值(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之比)的方法实证城镇化水平是否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理想的城镇化过程是与工业化同步、协调发展,且相互促进,根据国际标准值法,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时,IU的值将接近0.5。河南省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的比较具体情况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城镇化率低于工业化率,2000~2012年IU值明显大于0.5,说明从事工业的劳动人口未能集中在城镇地区,这相对于工业化发展的程度而言,城镇化是滞后的,表明城镇化发展不足,总体趋于不协调。2006后年IU值开始大于1,上升趋势明显,说明大部分人口滞留于农村地区,未能完成市民化。2008 年IU值达到1.13,主要是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加大了投资,导致工业增加值急剧增加,而城镇化发展水平没有跟上,强化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失衡趋势。

表1 河南省2001~2012年城镇化率、工业化率及IU

三、结论与启示

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是解决内需不足和“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但是河南省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失衡。确保河南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健康发展需要了解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对河南省城镇化和工业化未来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和判断,才能提出利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河南省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在特定的环境下有着特殊的规律。目前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城镇化水平高与质量低之间的矛盾已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是否相互协调已经成为研究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孔凡文,许世卫.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分析与判断[J].调研世界,2005(8):45-47.

[2]辜胜阻,易善策,郑凌云.基于农民工特征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人口研究,2006,30(5):10-14.

[3]张小蒂,王永齐.企业家显现与产业集聚:金融市场的联结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10(5):47-53.

[4]施卫东.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上海为例[J].经济经纬,2010(6):1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