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城镇现代化建设集锦9篇

时间:2023-10-25 10:30:31

城镇现代化建设

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1

关键词: 农村 党组织建设 城镇化 农业化

【分类号】:D267.2

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出的奋斗目标。作为农村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在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加强其自身建设,切实肩负起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这一重要历史使命,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要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去推进落实,这是新时期我们党赋予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神圣使命。

第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发展思路,强调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切实肩负起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历史重任。

第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保障

第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引擎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实践要中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形势,通过大力培养和发展政治素质好、懂经济、会管理的党员和骨干分子,从而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共同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二、在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进程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还面临着许多新形势和新要求。

第一,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新的历史环境和任务,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具有适应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执政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只有提高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的能力,才能增强自身的领导力、战斗力,将党和国家关于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观念、新思想、现代意识灌输给村民,用先进的科技发展农业、用先进的观念武装农民,最终才能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这一目标。

第二,在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必须要有更加融洽、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农村党组织在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只有提升其自身在农民群众中的号召力、影响力,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才能更加有效地引导和服务农民群众。

第三,在推动党内民主发展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仅需要经济发展的支撑,也需要政治发展的支持,特别是需要民主发展的支持。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进一步通过发展党内民主,来有效推进农村基层人民民主的发展。

第四,在转变传统思想观念中面临的新形式和新要求。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社会,要使农民实现观念转变,我们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应率先实现自身观念的更新,引导农民党员带头实现观念的转变,从而带动农民群众在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破除传统观念,接受新理念、新思维、新模式,跟上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三、在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就要适应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适应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要求,努力在转变农村党组织服务理念上有新的更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适应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就要破除一切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陈旧观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走城乡一体化道路。一要树立以政治建设为根本的理念。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通过抓好自身政治建设,使其成为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二要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从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和工作大局出发,把工作着眼点放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放在经济发展上,为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三要树立以社会建设为保障的理念。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要统筹抓好社会各项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紧紧依靠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做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

第二,适应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努力在提升农村党组织服务能力上有新的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强弱,决定了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成效。要通过加强班子、干部、党员队伍建设,增强组织管理、引领发展、带头致富和服务发展能力,推动农村党组织创新发展。一要强化组织管理能力,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二要强化引领发展能力,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三要强化带头致富能力,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筑设计;创新发展

当前我国城镇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55.88%。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观察,在工业化基础上出现的城镇化是人类现代城市文明的主要客观表现,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我国的城市化又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比如资源匮乏、交通堵塞、人口膨胀、贫富分化等棘手问题。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在中央高层的指导下发生了一系列积极变化。例如扩大就业、巩固内需、完善社会福利等。但由于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过快,很多城乡建设出现建设效率低下、豆腐渣工程等现象。在城镇化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是党和人民对建筑行业永远不变的要求。时至今日,中国的城镇化已经不能再单纯追求速度,中国的城镇化建设迫切需要提高工程质量,注重建筑内涵,让中国的建筑行业重新回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我们要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建议,多开展行业技术交流,坚决打击建筑行业内的不合法现象,不仅要总结建筑行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贡献也要反思当下建筑行业的不足之处。

二、中国传统城镇化的负面影响

1、城镇化不只是土地的城镇化,更是对“人”的城镇化当前中国城镇化的最大障碍就是户籍制度,如果按照户籍类型来分,中国的城市化率不到50%,虽然我们将大量钢铁、水泥、土地等资源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但对于城市人口,尤其是在城市打工的农村人口没有提供完善的社会服务。即使在基建开发方面,许多大城市也仅仅是凭借着政府政策“红利”才得到发展,大片农村的基建工程被荒废,造成城乡发展非常严重的不平衡。2、传统城镇化大量牺牲农民利益由于我国人口红利正在逐渐被消耗殆尽,人工成本激增导致工业成本大幅增加。在工业利润被大量挤压的背景下,各级政府开始缩减对各自所在地区工厂的行政补贴,转而“进军”利润更大的房地产领域。在这些背景下农村居住土地被大规模剥夺,农民被迫迁移到城市中去,又因为无法适应城市生活而陷入了持续的贫困当中。3、传统城镇化对城市居民有负面影响由于我国城镇化扩展方式太过粗放、市场经济不完善,贫富分化严重,由双轨制所导致的社会不公平加剧,都加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负担。所以,我们应该把目光转向中小城市,尤其是在社会服务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加大投入力度。4、欠缺现代城市文明观念由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过于注重硬件并且扩张速度过快,而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观念还没有改变,现代城市文明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同,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低下,难以进行维护,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使用价值。因此,有必要加强现代化城市公民教育、现代城市文明宣传,配合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城市居民行为,循循善诱并耐心引导。

三、新型城镇化为建筑行业带来的机遇

虽然面临着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城镇化毕竟是中国建筑行业难得的机遇。我们要对中华文化保持自信、更要对中华文明保持自信,中华民族也是有城市文明的,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有着很崇高的地位。在建筑方面,有许多中国独有的建筑特色是非常实用的、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继承。尤其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体现出来的人文主义精神需要我们用现代的建筑工艺来重新体现。同时我们还要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建筑工艺,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建筑文化,用各个民族的文化因素来丰富我们国家的建筑文化。

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理念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城镇化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是颠覆性的,城镇化将人们从传统的农业生活方式过渡到现代的工业生活方式,这两种生活方式无论是从行为动作上还是从思想理念上都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当下中国处于城市化浪潮中的人们来说,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们的思想发生错乱,未来的不确定性使人们陷入迷惘。无论人类社会的城镇化是人类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城镇化终究是由人来实现的,最终必须为人服务。城市不应该只是少数贵族有权居住的宫殿,而是应该平等拥抱每一个参与建设的人。在城市居民住宅建设中,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应多采取小户型、高性价比构建样式。在建房屋一定要保质保量、舒适宜居、绿色环保、坚固耐用。不仅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提高相应的社会服务质量。比如完善义务教育、医疗保障、社会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这就要求我们紧紧跟随现代城市建设思维,城市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以发达的实体产业支持城镇化,形成一个能够满足城镇居民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产业链。有实体产业和公共服务作为支撑的城镇才可以聚集人气,而不会只是一座座只有楼房建筑的“鬼城”。中国的城镇化受制于中国工化业程度的不足,由于过去受政策支持而粗放扩张的城镇化缺乏相关产业支持,政府一味地好大喜功、盲目扩张,导致建筑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低下。无论是居民住宅楼的建设还是经济开发区的建设都要根据自己的禀赋特点做长远的城镇发展规划。城镇规划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必须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在产业规划和生产力布局相衔接的基础上做好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才能吸引老城居民向新城转移,吸引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在满足新城居民安居乐业的基础上,新城区居民才能够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充满积极性,从而提高新城的宜居性,形成良性循环。

五、推进低碳城镇化建设

城镇所需要的资源是由城镇外部输入的,城镇消耗资源而形成的排放物多半会留在城镇内部,对城镇内部环境造成破坏并且也会对城镇外部环境造成污染。现代化城镇建设必须以低碳环保、环境友好为原则,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也尽量要做到绿色环保。完善城镇公交建设,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量。鼓励居民使用自行车出行,建设自行车专用车道,提供自行车租用服务。让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依托自然,让现代化城镇保留住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

六、结语

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经济建设

[DOI]10.13939/ki.zgsc.2016.51.235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政府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在我国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当前阶段,我国的经济正飞速地发展,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机遇,也是挑战。

1 新型城镇化的认识

何为新型城镇化?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并非只是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集中的简单过程,同时存在着诸多必须考虑的因素:如城镇区域规模增大、软硬件设施的同步提升等,而新型城镇化就是依据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同时结合我国实际的国情探索出的一条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城镇化道路。

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目的就是逐步减小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有效运用城镇化这一有利武器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农村新社区,加强农村与城市间的交流沟通,有效解决农村发展滞后的不利局面。以城镇为出发点,带动农村产业发展,让农村经济活跃起来,让农民富裕起来。但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某些地方完全背离城镇化的发展宗旨,为了建设而建设,忽视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虽然城镇建设得很漂亮,但是并没有带动周边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关的配套设施也不齐全,是一种相当严重的浪费。

2 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数量众多,我们曾经以占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总人口的20%而感到自豪,这的确是一个惊人的事实,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农村产业相比之下却明显落后,“三农”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解决,“三化”的现也步履维艰。而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破解这一难题,因此,“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下成为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以下对于新型城镇化重要意义展开论述。

(1)城镇化为实现“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保障。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并非独立发展,而是有着紧密联系的,新型城镇化为工业化发展提供所需的人力、财务等发展要素,有效解决农村土地约束问题,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为农村转移城镇人口提供工作岗位与生存条件。新型城镇化发展有效破解了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难题,既保证了农业发展,又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空间;城市经济发达,农村相对滞后,城镇化大力发展拉近了城乡间的差距。

(2)新型城镇化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逐渐由内需向外需转变,新型城镇化发展为其带来了新的活力。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同时为我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新的动力。尤其在过去一些年,某些地市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重工轻农,大力发展工业,地市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摘掉了落后的帽子,但是这高速发展的背后却掩盖着一些问题,比如环境遭到污染、耕地受到损坏,在我国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提高的背景下,一些皮毛、化工等高污染行业逐渐没落,经济发展受到重大打击,高速发展背后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此时,人们才真正意识到,不以牺牲农业、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式。

(3)新型城镇化发展让我国经济发展得到有效均衡。虽然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飞速发展,但城镇化水平不高,据权威统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应与城镇化建设水平成一定比例,如人均生产总值达2000美元时,城镇化的建设应达到60%以上。而我国人均生产总值虽然已经超过2000美元,但城镇化建设却远未达到60%,因此,城镇化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块中有所失衡,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弥补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

3 关于新型城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3.1 注重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念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并非只是单纯的农村人口转移至城市,是包含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社会信息化的良性发展过程。面对以前只注重发展而忽略环境的不良发展应该警醒,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城镇化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已然悄悄来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城镇会得到蓬勃发展。

3.2 采用紧凑型的城镇发展战略

在城区内就有着不少的城镇,这些城镇有些人口稀少,但是空间并不小,这给城镇发展带来了发展的空间。当然,也可以利用城市空间建设新型城镇,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往往就采用这种模式发展城镇经济,但这并非对于任何地方都适用。如一些地方纯粹为了发展而发展,利用城区空间大建特建,形成所谓的“鬼城”,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应避免这一不良现象的发生,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也侵占了不少良田。因此,走紧凑型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使公共设施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如公交、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3.3 注重城镇化的产业化发展

老百姓常说“无工不富”,意思是没有产业的支撑就不会富裕起来。同样,对于城镇化发展来讲,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不可或缺的,没有产业的城镇化犹如纸上谈兵,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国内也经常出现“人为造城”这一说法,花费了大量资金结果建造了一座空城,难以维持正常的经济运转。所以说,在城镇化发展之初,政府就应合理规划适合当地经济的产业结构,摆脱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放弃功利性建城的目的,打破拆迁―开发―农民住进楼上这种城镇化发展的不良模式。要注重城镇的产业化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4 注重农业发展

城镇化发展是让农民向城镇转移,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是其根本,在城镇化发展过程,农业是其前提条件,因此,农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并非对立,而是紧密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首先保证农民的根本利益,严禁农业生产受到破坏,这是国之根本。因此,我国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城镇化建设的科学合理地发展,同时也强调了农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对于耕地开发要求极其严格,保障土地所有者的利益。

总之,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是一件利国利民、造福百姓的大工程,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关键的步骤。城镇化有效促进了我国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均衡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还应注意生态的保护,不能为了发展动摇农业的生产,而要合理规划适合实际情况的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辜胜阻.非农化及城镇化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4

推进以质量为关键的城镇化

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率快速提升,2013年我区的城镇化率达到58.7%,但存在着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如何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同时更注重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代表、委员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推进城镇化规划要先行,这是代表、委员们对提高城镇化质量的一致认识。呼伦贝尔市张利平代表说,城市建设要突出规划引领,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城镇化发展的新要求,编制具有超前性、阶段性和科学性的城镇发展规划。兴安盟代表苗银柱说,城镇体系规划要突出全域统筹的理念,构建中心城市、特色县城、重点集镇、新型村庄四位一体、城乡联动的现代城镇体系。

有的盟市代表坦言,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有限,使他们屡屡面临僧多粥少、有心无力的发展困境,影响着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城镇化质量。呼和浩特市长秦义在增强首府综合承载能力方面建议,全力推进自治区和呼市两级政府共同建设“大呼和浩特”。加大对呼和浩特新机场、轨道交通、快速路环线、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和人口承载力。

在过去的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城镇化率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率,土地利用方式粗放、综合效益不高。对此,包头市代表说,严格管理城市建设用地,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收益。对清理出来的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进行分类处理或有效开发。提升现有城镇化建设项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水平。推进农村住宅用地集约化,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实现农村非农建设用地集约化,坚决守住耕地红线。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城市高楼林立、马路宽阔、广场宽大等物化内容一度是人们判断城镇建设水平的直观标准。随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强化,人在城镇化中的地位被逐步提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这次两会代表、委员的又一共识。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这首先要求打破户籍制度的藩篱。对此,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马明代表说,公安部已明确提出实行差别化策略,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自治区将结合实际做好政策的衔接和落实工作。

然而,进城农牧民市民化,根本问题不在于形式化的户口本,而在于进城后能否留得下、稳得住、有事干、生活好。鄂托克前旗代表说,我旗对转移农牧民实施一套住房、一份工作、一份社保、一份补贴、一份土地收益、一份教育奖励的“六个一”配套工程强化保障。政府还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有效安置转移农牧民就业,确保转移农牧民“移得出、稳得住、有事干、能增收”。

城市文化内涵和生态文明,是人们对城镇化建设更高层次的期待。乌海市代表说,我市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发展循环经济,注重生态恢复和治理,全力做好山、水文章;同时特别重视打造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文化品位已成为城镇化过程中对居民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

推进产城融合的城镇化

推进城镇化不能人为“造城”,许多地方曾单一地扩张城市,因缺乏产业支撑及相关配套设施薄弱出现了“空城”“、“鬼城”等现象。对产城关系问题,代表、委员们从不同视角发表了见解。

和林县代表针对城镇产业定位问题建议,应综合考虑本地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放在更大的区域内统筹考虑,合理定位主导产业。和林县要着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云计算产业基地、新型产业基地、休闲观光度假基地。

张建国委员建议,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注重在城市群内配置、整合产业分工,让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以及农村形成分工合理、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并注重城镇化与产业化齐头并进。

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5

一、城镇建设中历史人文精神的价值蕴含与价值创新

《墨子》说“百工从事,皆有法度”。这一法度既是规矩、技艺的,同时在高端上又是精神、理念的。随着城镇文明历史的不断演进,现代城镇文明的形成,其“硬件”设施建设的作用正愈来愈围绕着文化、生态、环保和生活便利来进行。城镇文化建设既是现代城镇文明必然构成的一部分,能够渗透在“硬件”“软件”设施与功能的建设之中,与此同时,也是它具体、外在、动态的鲜活呈现,可以形成具有一定差异性的“城镇个性”,增加其自身的“城镇认同”,从而臻成为一种内在与外在相互融合的城镇文化个性。

在现代城镇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历史文化资源并不是作为一个“附属”或者“添加”的因素来显现它价值存在的――即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城镇文明构建元素,并且这一元素基于的是借助自身的价值创新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蕴含。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转换与价值创新,在整个城镇建设的过程别是在它后期的发展变化中,能够影响到发展变化的实质结果和这一结果持续的存在与运行。这是因为,“城镇个性”作为城镇化发展、城镇建设的一种高级形态,历史文化资源的创新进入,成为了这一“城镇个性”最为重要的人文基础,成为了城镇建设“城镇认同”的价值核心与价值聚集力;在科学、不断创新的条件下,历史文化资源转换为当下的文化资本和文化发展优势,是现代服务业、现代产业成为城镇建设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支撑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在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成为人们主流需求的时候,历史文化资源到资本到优势的转化,可以成为大众文化需求与消费的内容来源,可以成为城镇建设科学发展、人本发展重要的人文标志和具体的精神理念。

二、历史文化资源与城镇建设的内在关系和当下构成

我省历史文化资源悠久丰富、积淀富赡。“河北文化”的内容来源基本上有四个方面:燕赵文化与红色文化、“太行山前文化带”、“河北大运河文化”和沿秦唐沧一线的“海洋文化”。这样四个历史文化资源,是我省强化“城镇认同”、形成城镇文化个性的资本驱动力与现实构建基础。

燕赵文化、红色文化,成为河北文化历史、现状与未来的精神价值来源;“太行山前文化带”“河北大运河文化”是在物化存留、非物质遗产和现实的影响力上,显现着自身资本和转化的价值意义;而沿秦唐沧一线的“海洋文化”则兼有以上两者在精神内化与精神外化上的价值特征。在燕赵文化、红色文化这样一个基本来源上,它所形成的“坚韧勇为、科学创新”的现代人文精神内涵,如果能够被预置成为公共性的精神价值取向,就会成为城镇建设在“城镇认同”、文化个性形成上的驱动力量和核心支撑,会使公众产生一种深切、确定的精神价值依赖。“太行山前文化带”作为燕赵文化的具体呈现,是我省城镇建设在现代城镇文明构建上重要的内容来源和内容基础,这一文化“丝带”的历史形成,为我省形成丰富多彩而又错落有致的现代城镇文明、城镇文化“风景线”埋设下了人文根脉与文化基石。“河北大运河文化”为运河两岸及其腹地,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城镇文化个性形成的历史文化资本,它在城镇建设的进程中,对具体的“城镇个性”“城镇认同”的转化形成有着现实而实质的构建力。沿秦唐沧一线的“海洋文化”,它作为我国近现代工业的发轫与遗存、海岸休闲旅游的蓬勃发展、当下战略新兴产业的转移建设以及海洋经济的迅猛崛起,使得这一地带的城镇建设在文化个性的形成上彰显开放、吸纳、拼搏、向上的精神资质。

三、“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文化个性形成的价值呈现

人文价值理念要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城镇文化个性的形成在“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中,应有具体、不同的价值呈现和鲜明、差异化的人文风貌。

“太行山前文化带”,将我省远古文化、古文化、近现代文化在文化渊源、文化传统、文化遗存、文化活动、文化精神上联系在了一起。它在城镇建设文化个性的形成中呈现出的价值意义,一是它能够为具体的城镇建设提供丰富的内容来源和多样的形式选择,可以凸显具体的城镇文化蕴含和“城镇个性”;二是能够产生出文化价值意义上的关联效应和聚集效应,既林林总总、变化多样而城镇文化审美趣味盎然,又文化之脉相连、精神要义共有而形成城镇建设的空间布局和统一发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流,“太行山前文化带”涉及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剧目、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民俗等等多个方面。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转换与当下激活,不仅可以成为属地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标识,而且能够参入到城镇建设的“软硬件”之中,在具体的城镇建设文化个性的形成中,成为它一种动态、鲜活和可被人感触感知的人文呈现。

“河北大运河”有着遗址、城址、码头、窑址、寺庙、会馆、石刻、炮台、茶庄、钱庄、古民居、工业遗产、近现代重要史迹等350余处各类文化遗存,“河北大运河”就是一条自然、历史、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等相互集合、相互融通的“活着的”遗产走廊与生态走廊。如在沧州推进城镇建设的进程中,大运河文化不仅仅是作为现代城镇文明形成的文化“母体”,而且在建构现代城市体系、进行城镇建设、推动文化事业产业的振兴发展上,也极富精神文化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又如在邢台、邯郸大运河文化的城镇文明的价值转换与建设利用上,由于这两个城市的临西、大名、馆陶等部分河段保护得力、保存完整而景色优美,能够成为它们文化个性在城镇建设长久规划上的一个基本支撑点。值得注意的是,运河文化作为河文化的一个分支,它形成了开放中贯穿、流动中积蕴、发展中推进的文化精神和人文态度。在“河北大运河文化”对城镇建设的具体作用上,它的共有、变化和开拓能够在这些城镇的相互发展中产生“聚变效应”,同时又为各自“城镇认同”、城镇文化个性的形成提供规划与对策的精神基点和行为准则。

沿秦唐沧一线的“海洋文化”,与生俱来就涵有着开放、拼搏、包容的人文质素,它在燕赵文化整体的现代构建中,正愈来愈显现出当代人文禀赋的优长和优势。唐山是我国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有着第一台蒸汽机车“火箭号”的铸造、第一支企业股票的发行;秦皇岛在我国古文化中,就作为本土空间的延伸之端,在人文价值的构成上蕴含着面对海洋的开放和期盼;沧州渤海新区的建设,已经着力构建成为环渤海湾临港经济的“增长极”、亚欧大陆桥新通道的“桥头堡”,城镇文化个性开始放眼于跨区域、跨国际视野。沿秦唐沧一线的“海洋文化”,涵盖着工业文化、港口文化、休闲文化以及更为具体一些的“曹妃甸现象”、大洼文化、评剧文化、滩涂文化等。这成为秦唐沧城镇建设开掘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资源、创设文化个性品牌、拓展城镇文化内容与空间的坚厚基础。

据世界相关城市(镇)化发展报告内容显示,城镇建设的结果是以现代城镇文明的形成作为条件的,而这一条件的形成则必然与“城镇认同”、文化个性的当下呈现紧密相关。“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需要的是城镇建设在人本功能化上的现实实现,需要的是在人本功能化的实现中坚持城镇文化个性的确定和彰显。

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6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庆达投资集团董事长孙太利做客中国经济网时表示,城镇化要防止,小城镇一定要防止“空心化”,坚持持续健康发展。他建议,城市建设应保持有效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应在建楼前规划好,一个镇一个主题,一个镇一个特色,打造出自身的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西主委钱学明指出。新型城镇化有三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人的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不单单是将户口转到城里,还要在很大程度上为其解决住房问题。二是土地的城镇化。目前,土地城镇化快于人的城镇化,不能单纯征收土地,而应该破解整体拆迁难题,这是新型城镇化应解决的问题。三是新农村的问题。过去农民盖了不少房子,但是没有规划,反而占据了粮田,造成有新房没新村的现象。一旦到城里打工,农村的房子空下来,在城里又没房住。

全国政协委员、新大陆集团总裁王晶就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几点意见:一是应由政府主导制定好战略规划,二是城镇化房地产开发前一定要想好农民的出路在哪里,三是城镇化进程中应突出地方特色、发挥县域经济优势,四是有序培养人口素质,五是保持生态、绿色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星牌集团董事长甘连舫做客中国经济网时,就新型城镇化提出两点建议:首先,新型城镇化不能一哄而上,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规划为主导,各种所有制的经济体参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盖房子,要避免单纯造城、造镇,应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政府要主导新型城镇化的统筹规划。新型城镇化必须要有产业支撑,与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工业化相结合。新型城镇化必须有一套产业规划,使该规划足以支撑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杨王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孙跃明表示:城镇化,决不能拷贝现在的城市模样,把现有的大城市病带到小城镇,否则就不会成功。新型城镇一定要有特色、功能全,小城镇间要有差异,小城镇与大城市要有差异,不能干城一面。

全国人大代表、威海市市长张惠说: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不能一窝蜂建大城市,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威海在全国率先推行社保市级统筹,逐步打破各类保障待遇的身份限制,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村委主任张家胜说:城镇化不一定非得是农民涌入城市,把村镇建得和城里一样好,也算新型城镇化。农民涌入城市不仅让“大城市病”越来越重,也掏空了小城镇和农村。必须让城和镇协调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钟瑛认为:城镇化不能以牺牲三农为代价,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时,必须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要通过新型城镇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三农问题解决。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黄石市市长杨晓波认为:不能因为居住地不同、户籍不同、职业不同,就不能均等享受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改变目前城乡差距过大的现状。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葫芦岛市四家村党委书记张文成说: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要积极创建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机制,想方设法让农民持续增收。要支持农业现代化,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发展壮大一批特色城镇。

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7

 (城乡一体化部分)

 一、两大平原区基本情况

我省***、***平原区域面积28.93平方公里,城内包括11个市的51个县和农垦9个管理局的114个农场,593个小城镇(276个建制镇和317个乡集镇)、6272个中心村和28829个自然屯,人口2367万。行政村数量多、密度高、主导产业主要为农产品种植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区域为农垦系统以现代化农业为生产为主,已初步形成的农场为中心的小城镇规模,经济基础较好,城镇发展空间较大,其它城镇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撑,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基础设施配套能力较弱,乡镇以集贸经营为主,城镇吸纳、转移农民能力十分有限、区域城镇化率较低。

二、两大平原区域一体化工作推进情况

2010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了《黑龙江省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方案》,方案明确了我省发展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总体思路。推进工作分为启动阶段(2009年至2010年)、加速推进阶段(2011年至2015年)和巩固提高阶段(2015年至2020年)。目前,在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方式创新方面着重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科学编制城乡规划,为城镇化建设指明方向,在全国率先完成377个市县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省66个县(市、区)完成了《县(市、区)城镇村居民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开展了沿乌苏里江四县(市)《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和《县(市)城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全省已编制完成《县市城村镇体系规划》25个、《小城镇总体规划》783个、行政村建设规划4349个,规划编制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二)深入实施城镇化试点工程,努力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重点推进两大平原区域内百镇试、旅游镇的“三供两治”及绿化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城镇的承载力。目前,百镇试点镇开工项目   个,完成投资    亿元,旅游名镇开工项目  个,完成投资   亿元,已有   个县完成三供两治项目。

(三)以失去三棚一草改造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人民环境。

大力开展城镇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改变城镇面貌,制定出台了《全省撤屯并村规划纲要》总结推广了城乡一体化型、宅基地置换型、新型压区型、村企共建型和屯镇新建型五种模式,全省撤并自然屯770个,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四)积极推动场镇共建试点工作,按照规划一体、管理一体、社会事业一体、组织推进一体、政策趋向一体的原则,制定省级政策的支持政策,全局推进鹤山农场与双山镇、双农场与   德镇两个场镇一体化试点建设。目前,双-鹤、双-  一体化建设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双-鹤一体化建设总投资1.62亿元,完成了公路、供热和居民安置小区项目,双-  一体化建设总投资4.4亿元,完成了居民安置小区、公路、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在管理体制上实现了干部交叉任职。

三、两大平原区域一体化发展目标

按照统筹规划,强化衔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先易后难、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基本原则,到2015年两大平原区现代城镇体系趋于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城镇产业支撑作用显现,县城(试点镇)集原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到2020年,两大平原区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公园区型、商贸型、旅游型小城镇、农业现代化产业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良、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县城、农垦、森工城镇和特色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实现区域城镇化。

(一)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到2015年,撤并3700个自然屯,重点打造建***、红兴隆、北安等区位优势明显的中心城镇,城镇化率达到62%,到2020年全省累计撤并5700自然屯,全省要打造30个5万元人口的小城镇,70个3万人口的小城镇和200个1万人口的小城镇、城镇化率达到65%。

(二)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健全,到2015年区域为县城、中心镇及中心村供水普及率90%,县城供热普及率70%,中心镇供热普及率50%以上,县城供气普及率60%,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60%,中心镇污水处理率30%,中心村污水处理率20%,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0%,中心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30%,中心村垃圾无化化20%,县城中心镇及中心村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

到2020年,区域为县城、中心镇及中心村供水普及率95%,县城供热普及率80%,中心镇供热普及率60%,县城供气普及率70%,县城污水处理率70%,中心镇污水处理率40%,中心村污水处理率30%,县城污水处理率  。县城中心镇及中心村覆盖率达到30%以上。

(三)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中心村收入7000元,城乡居民居住面积28平面,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中心村收入11000元,城乡居民居住面积30平米。

四、两大平原区域一体化推进措施及政策建议

两大平原区域涵盖了我省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以及油田、矿区、农垦、森工四大系统,结构层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中,应科学规划城镇功能布局,合理确定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逐步形成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互初、布局合理和理有序的现代区域城镇体系。

(一)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建设体系

以哈尔滨市区、齐齐哈尔市区、大庆市区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应重点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利用资金优势加大对周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利用信息技术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革城乡发展。构筑以工业为主导的新型经济结构,以工业化全面振兴农村经济。以鸡西市、绥化市、黑河市等为代表的较发达地区,应重点壮大县城经济、增强县城经济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县城区位特点,多形式发展县城经济,其它不发达地区应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投入和机制,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化承载能力

坚持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重点推进城镇道路、三供两治等项目建设,省级建设财政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镇土地出让金返还机制,整合国民对保障房、棚改工程、泥草房改造、三供两治等专项资金国,采取招商、贷款贴息、特许经营、合资工作,向城镇化建设倾斜,加大市场化工作力度。

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优美乡村;生态理念;本土风貌;传承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现状与问题

1.1背景现状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的“六大原则、九大要点”,“以人为本,生态低碳、节能环保,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等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未来乡村文明建设的核心。而“科技兴民、科技强国”()的战略变革将对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的同步发展,尤其对加强乡村风貌保护,注重文化传承,提升城镇建设质量,具有积极引导、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现阶段,我国的东、南部地区已步入大都市圈的区域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时期,过去的快速城镇化所造成的千城一面、乡村风貌破坏、文化传承断裂等文化与文明冲突问题,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社会转型、产业升级、资源统筹、城乡一体、特色发展”中必须面对和综合解决的大问题[1]。

1.2概念观点

乡村概念在优美乡村建设与文化传承中,需要从以往的建设思路中规避各类“城市问题”,总结、萃取并创新本土乡村建设与文化传承模式,推进“民生为本”、“化城入乡”、“坐地入城”、“多核聚居”、“绿野分隔”[2]等新型城镇化风貌建设与文化传承的理念与模式。同时,把“天人合一居,聚落耕读画”与“霍华德田园城市”生态意象的合理内核相融合,探索“城市文明下乡、乡土文化入城”的交互城镇化路径。

1.3范畴途径

根据各地“十二五”乡村总体规划建设纲要 [3],从城镇化视角切入空间形态,研究“乡村肌理、建筑风貌、民俗文化”的要素与特色,探讨风貌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新途径:(1)注重对欧美、日韩等城镇化发达国家的城乡考察、调研资料作“历史演进、现状问题、模式途径、文化传承”的系统分类解析,形成对乡村风貌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正确认识与全局观念。(2)基于本土乡村环境条件,把生态低碳、人性化发展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成果消化、凝练成为乡村风貌建设与文化传承的规划理念、设计模式和建设途径。(3)围绕乡村现状问题,梳理乡村系统结构关系,在对本土乡村进行不同形式的实地调研,分析汇总问题后,推进模式创新并以点带面地解决乡村辖区中人与建筑空间、自然生态环境的本质问题。

1.4问题研究

通过国内外调查的对比研究,汇集的主要问题为:现代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与传统乡村空间依然存在文化错层(传统国学尚未现代化)、文明错位(西学东渐并成为我国城市文明的主导)、审美异化(城乡审美价值取向的巨大反差――技术与消费美学取代传统自然美学),从而导致现代许多村镇“历史肌理无文,建筑风貌无脉,民俗尚美“崇洋”、城镇形象雷同”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整体规划、系统控制、重点突破”的建设模式,对“乡村空间、建筑风貌、环境氛围、民生意象” 做综合考量,用前文提到的“概念、观点”去统领“乡村建设与文化传承”。

2乡村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

2.1国内外乡村风貌建设动态

2.1.1发达国家城乡村风貌演化

2012年8月,通过对 “英、法、瑞、德、意、美”等欧美国家的城镇化演化历史、现状、问题进行的实地考察、对比研究看到:世界现代城镇快速发展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约1775 年)、经历工艺美术运动,形成德国“包豪斯”现代设计思潮、模式、方法,迅速演变成为国际化城镇体系并不断拓展。可以说,现代城镇化是以现代工业化为动力,以现代设计为推手,从早期英国的“圈地运动”,到后期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世界性的工业化浪潮推动快速城镇化,以多维的特性助产业激聚并伴随着大规模农村人口流动,促使城镇化以相近的模式“撤村并镇、小城变大市,大市变都市并向都市圈的巨型城市”蔓延。

这其中,需要关注的一个现实是,在推进城镇化中,各个国家均把城镇化率作为富民强国的目标放在国家之间社会快速发展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竞争、博弈中去。而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借鉴,大多采取的是“先破后立、先污染再治理”――速度至上的策略,其建设过程对地球自然资源的掠夺浪费、对本国历史遗迹损毁以及对乡村风貌、地方民俗文化的破坏程度几乎是灭绝性的。

2.1.2国内快速城镇化发展状态

由于借鉴了英美国家城镇化的经验,又有毗邻日韩等国家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鉴,这使得中国现代城镇化起点高、速度快并呈跳跃性发展。有学者称其为“用3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建设,走完了西方国家近两百年的城镇化进程”。可以说,中国的城镇化模式走的是“拿来、照搬、借鉴、改革”的创新建设路径,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快速跨越,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9.4 %,提高至2013年的52.57%(2012统计年鉴);目前已形成以“京津塘、沪杭宁、广深珠”三大都市圈为辐射的区域城镇经济发展模式。

但是,这个“速度至上”的发展过程也同时为我国在世界的城市建筑业界创下若干个城镇问题的世界第一:城镇建设规模世界第一;建筑用钢,装饰耗材,建筑垃圾,建筑耗能,碳排总量等均创下世界第一(2011统计数字);同时城市风貌趋同、民族文化式微、传统文明消隐等问题已经成为伤及本根,到了乡村聚落――本土风貌与文化“细胞”存亡抉择的危急时刻。

2.1.3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村建设

从2013年随机抽取的国内“四省、一市”的城乡建设动态来看:(1)黑龙江省提出“近郊城市化、远郊城镇化、中心村社区化”的发展思路。努力建设一批生态宜居、聚商宜业、魅力宜游、统筹发展和具有龙江生态人文特色的美丽乡村和城镇[4]。(2)浙江省在总结十年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与不足的基础上,围绕“布局美、环境美、生活美、身心美”的目标提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质量,着力推进“四大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5]。(3)广州市站在“城乡一体、共同富裕”的高度,采取规划先行、全面普查的模式与途径,拉开广州全市1142个行政村“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序幕。围绕建设环境优美、生活富美、社会和美的现代化新乡村目标,开展“改造、复垦、置换”等盘活存量土地试点工作,达到集约节约、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互动互补,保持农村风貌元素和乡村文化特色,全力打造特色美丽乡村的目的[6]。(4)江苏省出台《关于扎实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见》,提出七个方面20条举措。强调形成聚焦“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便于转移人口入城、入籍的市民化、“同步协调”的城镇化、“生态优先的城镇化”、“空间文化特色突出的城镇化”。实现江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7]。(5)苏州市在乡村风貌“保留、保护”原则和城镇总体规划引导下,充分考虑丘陵、平原、水网等不同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因地制宜选址进行村庄布点优化,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需求。提出村庄原则上不得新布置工业,现有工业逐步向镇以上工业区集中,重点从产业发展方面考虑分为农业村庄和工业村庄[8]。体现“保护、利用、改造、发展”,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职能明确、特色鲜明的乡村体系和城乡空间格局[9]。

各省、市优美乡村建设、风貌保护与文化传承的策略规划,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内涵、提升质量”的原则、目标和方法,根据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的“原则与要点”,为今后新型城镇化在传承国学传统文化、保护乡村风貌,特色美丽乡村建设的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提高乡村现代城镇生活质量、注重本土民俗文化传承做好“提升、修复、再造”的准备。

通过调查、对比、分析后得出,苏州下辖的某些中小城镇和乡村除了出现现代城镇建设中的通病之外,尚存发展的共性误区:(1)“土地城镇化”、“规模城镇化”观念依然残存;(2)追求时尚的“民宅西洋化”依然盛行;(3)乡村空心化、老龄化逐渐加剧;(4)在治安、教育、户籍、医疗、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上没有及时跟进城镇化的步伐;(5)进城入职的农民未市民化,外来务工人员无身份、无归属感;(6)城乡土地与人际关系复杂化等等。

这些看似与风貌、文化无直接关系的因素,却是风貌和文化的载体,它们以各种有形、无形的态势呈现在乡村与民俗生活中,同样会深刻影响乡村风貌,阻碍甚至割裂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

2.2城乡一体的文化传承思路

优美乡村建设的思路是:用更新的观念来创建属于本土地方的“田园、生态”城乡风貌,达成“天人合一居、聚落耕读画”幸福生活的人居意象[10]。要求站在城乡总体规划的高度,通过保护三风:“保持自然风采、延续乡村风情、维育人文风尚”,重视传承三态:“创新建筑形态、丰富建筑情态、健全建筑生态”,强调营造三新:“竖立新民风、打造新民俗、创建新民生” ,对传统文化做系统化的传承。

本土文化传承的理念是:(1)拓宽基础。“关注农民生存的权益保障、关心农民生计的优化便利、关怀农民生活的文化娱乐”,完善乡村社区文化生活与公共设施条件、治理村镇环境的“脏乱差”,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创建自然和谐的优美环境。(2)更新模式。把现代城镇文明建设的条件、机制引入乡野农村,坚持“保护、传承、包容、和谐”四项原则;综合“空间规模、空间层次、空间形式、空间内涵、空间组织”的内容,做好城乡一体统筹建设,使苏州市下辖的城乡村落能够在各自的中心辐射下,形成“布局均衡化、层级合理化,空间人性化、风貌差别化”的内涵建设特色。(3)创新路径。梳理乡村的自然、人工与人文历史资源,在保护和利用现有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明晰城、镇、村历史街区、地段的肌理保护。控制大、中等城市,拓展小城镇、中心村、大聚落等城镇体系的级差。控制乡村规模、延续乡村文化。

2.3乡村风貌系统化传承模式与途径

2.3.1人田合一的有机增长

(1)“民生为本”的人性城镇化

围绕 “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发展的目标,重点关注民众生活质量和健康发展问题,降低具有历史风貌传承的原始聚落建筑细胞被替代分离,消除家族、宗族以及邻里关系被拆分、重组的同质化倾向。

(2)“坐地入城”的有机城镇化

“坐地入城”是构筑“资源统筹、农非互助、就近择业、居无迁徙、以业入籍、社保健全”的村镇聚落空间结构体系,与产业互补互促的就地城镇化,形成生态为先、表里如一的城镇化发展状态。由于采取“化城入乡”的新型城镇建设,激发了村镇经济活力,促使社会转型,在产业集聚、从业分流、社会保障、户籍管理、乡村社区运作机制建立健全之下,形成的生态有机城镇。农民可以在产业集聚与分工中因需入企,随机转型,“坐地入城,就地城镇化”。

2.3.2城乡一体的文明落地

(1)“化城入乡”的交互城镇化

“化城入乡”是自上而下地围绕乡村聚落与小城镇展开的交互城镇化。是经济转型后,“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11],“化城市功能为乡村职能,化科技手段为农业技艺、化城市达人为乡镇能手,化城市文明为乡村传统”。城乡成为能量、功能的双向交流体。乡村建设形成具有包容农田、农村社区和农产聚落的新型城镇、村落。而新建城镇的机体也被绿地农田系统限定和联接,成为田园、产业、聚落协同的生态城镇。

(2)“多核集聚”的生态城镇化

村镇聚落的有机增长与现代文明交互促进,构成新型城镇空间的“多核集聚”模式,是 “一城多核,核中有核、核外有核、核核分离、绿环联接”的生态城镇化形态。人城关系中透射出“大聚落、小庭园、微住宅”的原住聚落与保持相对完整的邻里乡情社区概念。以往的城市化 “多核集聚”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大城市模式套用城镇化,必然会导致城镇多核在争夺自然资源的扩展中“绿带消亡”而“核核粘连”。 “乡邻社区”的民俗风貌建设取决于“多核聚居”的生态化。围绕乡村聚落的“民生、民俗、民风”而展开的产业集聚空间规划,是一种坚持走中国地域、本土特色的生态规划。这种多核集聚因城镇聚落“核的属性”不同而特色发展。

2.3.3绿色优先的生态圈层

“绿野分隔”的自然城镇化

而以绿色边界限定的乡镇“绿带联接”,构成了“多核聚居”的有机疏散城镇发展形态,变身为“无边之城、无城之镇”,农民足不出乡,邻里不散、乡情不减。将因产业和重构的空间关系,化“农民为农工、化农民为工人、化农民为市民”,形成自下而上、自然转型入籍的城镇化。“绿野限定”的城镇建筑空间、形态生态化是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维持自然、拓展绿色,引导城镇自上而下的“文明”开发,呵护自下而上的“文化”传承。

3苏州美丽乡村风貌保护与文化传承策略

3.1注重内涵建设的风貌保护

做好苏州城乡一体的文化建设与传承规划,把握乡村的历史演化脉络,通过区域整合、系统分类,对空间形态、村落文脉、建筑风貌进行整体调查研究,建立分类资源库,梳理乡村坊区、街巷肌理特色,有序保护、谨慎推进,突出重点、持续创新。

建立以政令、法规、民间团体的风貌保护与文脉延续的管理机制,保护建筑遗址和遗产,以便在乡村发展中保持建筑文脉的上接下引,使古旧、新型建筑在形态与风貌的对立统一中做到交互对比、形神统一的无缝衔接。

城镇化中的人口聚集、城镇扩容,使得人、建筑与环境构成很强的“瞬时”流动性变动,时事文明尚未沉积、融会成历史传统而化育民众,新的文明成果犹如“碎玉落花”般袭来,令当今的缤纷文化如“雾里看花”。文化传承需要时事跟进,提高对文化价值的识辨能力。这其中的关键是对乡村民众的义务教育、职业培训,提高民众对继承传统、社会责任的信念责任和价值观念认同,促使综合素质提升。

3.2突出地域特色的文化传承

风貌保护需要从乡野环境、乡村建筑环境、坊区邻里环境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系统控制、重点保护和特色保持的方法,以彰显真实的本土自然、灵动的人工形态以及人文环境风貌与文化传承的关系。运行“补偿、转换、再造、创新” 的管理机制,还原乡土特色风貌的本来面目。

削弱甚至结束“啃资源、收门票、卖手艺”的传统旅游时代,“务实、创新”旅游产业,集“赏游、玩乐”和“体验、收获”于一体的“声闻、情景”旅游互动交流。把乡村农户聚居、乡村地方农产、特色种植养殖、民族手工技艺进行“遗产保护、遗迹追踪、遗物收藏”;推出“时点包租、入住落户、文创投资”等乡村旅游产品新途径,变“走马观花为坐享农乐”,变城市公寓“DIY”为偷得农宅“半日闲”。在蓝天白云下沐浴日光,在野花芬芳中放下思绪,享用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体、清纯的乡情、清洁的农产、清正的手工旅游副业等别具一格的乡土风貌与特色民俗文化大餐。

3.3苏州美丽乡村的特色建设

转变观念,总结以往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做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 “五位一体”的社会资源统筹规划,避免快速城镇化过程带来小城仿照大城市的尺度规模,村镇兴建大广场、景观大道等不切实际的城镇化,以及“追风、攀比、炫富”等各类弊端。处理好城镇建设中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关系,在生态维育中预测乡村空间、形态变化对地方民俗风貌带来的潜在影响,做好保护与传承[12]。

首先,杜绝城镇化发展中对土地、水体等资源利用造成“无序开发”,避免功能设置的重复建设[13]。在总体规划与综合管理上,确立形态统筹的理念,做到分类保护和创新建设并行发展。其次,村镇聚落必须根据自身的自然环境条件、区位经济特点,与区域乡村形成市辖之下的“城、镇、村”层级-位差,并做好包含乡村风貌保护与民俗文化传承的上位总体规划。依据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沿原有的村落肌理轴向做拓展延伸,空间扩容在规划的绿带限定中止步,形成一定规模的“核心”、特色各具的“核核”。其三,多核聚集的新型城镇空间形态由绿野、绿带、绿廊、绿点或绿色界面限定、分隔、联接、沟通和点缀,与水网密布的苏州水乡城镇空间形成层次丰富、功能多样、形态各异的乡村物质形态与空间,对连接大自然、沟通城乡空间关系起到良好的生态调节与装饰作用[14]。其四,采取自上而下、化城入乡的苏州乡村建设模式,更需要自下而上、“坐地入城”的绿野田园层级城镇化途径,变“摊大饼”为“多中心、核集聚”,变人为拓展城镇规模为绿野分隔、因势利导,以期造就具有苏州本土特色的乡村形象。

要做到民俗文化的传承,还必须健全“认同、保护聚落宗族关系,开发邻里乡情,创新建设社区文化风貌”机制,在保护、传承中发展[15]。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形象与风貌特征是因地制宜、因借随机、因势利导的精心规划与设计。这种设计因为具有传承中国历史文化、同化现代城市文明的特性,根源具足、传承有度且与时俱进,因此是一种“吐纳有序、兼容并蓄”的城镇化开放发展体系。

4结语

“文明向前看,文化向后看”。“文明重创新,文化重积淀”。风貌承载的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却是各种风貌综合动态的人文积累,并以传承的方式反哺、化育民众,让民众通过传统文化,再创新文明、展现新辉煌。因此,文化、文明必须通过物质的、非物质的载体和方式来彰显、弘扬,这样文明才可持续,文化才可传承并发扬光大。

苏州优美乡村建设与文化传承策略正是基于中国传统 “天人合一”的“聚落耕读”文化精髓,与西方“田园城市”意象的适用部分相向交汇、融合,使之在中国新型城镇化 “以人为本”的理念主导下,促使传统乡村在建设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充实内涵,保护、保持水乡风貌,并不断传承创新姑苏文化。

参考文献

[1] ,,. 走低碳新型城镇化道路[R].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华社,北京.2012(12)

[2] 文剑钢,文瀚梓.新型城镇化的基本问题探讨――以苏南城镇化与乡村风貌保护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南京2013(06):9-20

[3] 顾杰,宁春生,季瑞昌等.苏州“十二五”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A] . 2010-2012苏州市委农优秀调查报告文集.2013-05

[4] 黑龙江启动实施“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农民日报.2013-07-04-

[5]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为农村现代化探路.第一旅游网:.2013-01-18

[6] 毕征. 广州1142个行政村村庄规划一年完成 . 广州日报. 2013-04-10

[7] 江苏省下发文件推进城镇化 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3-02-03.来源:新华日报

[8] 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苏州市政府网站 /.2012-06

[9] 苏州启动新一轮乡村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修编 .新华日报.2013-6-24

[10] 孙施文.田园城市思想及其传承.[J]. 时代建筑 .上海,同济大学.2011 (5):62-67

[1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R].中国广播网.北京2013-11-12

[12] 邓东.当前我国城市设计发展的形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北京.2004,09

[13] 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苏州市政府网站 /.2012-06

[14] 苏州启动新一轮乡村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修编 .新华日报.2013-6-24

[15] 文剑钢,吕席金等.苏南新农村社区形象特色缺失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南京2012,11:37-43.

Research on Rural landscape protection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in the

Context of New Urbanization

Keywords

New Urbanization; Beautiful countryside; Eco-concept; Local Landscape; Inheritance Strategy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New Type Urbanization, how to resolve the emerging urban issues (resource reduction, environment contamination, landscape devastation, image loss, culture incoherency and aesthetic dissimilation) and maintain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wns and villages in Suzhou would be the focus study of Suzhou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By providing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urban and rural space in and abroad as the evidence, this research starts with “welfare as the prerequisite” and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troducing urban civilization to rural area, green division, multicore inhabita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conditions and issues of rural area in Suzhou, the systematic con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strategy of rural landscape is proposed.

[作者简介]:

文瀚梓(1984--),女,助教,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研究方向:城市设计,乡村规划

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9

文章主要从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发展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信息化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地方高校在以信息化发展为主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地方高校;措施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将信息、数据等资源不断整合,更加有利于推动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党的十也明确提出“推进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从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发展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信息化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地方高校在以信息化发展为主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措施。

1城镇化与信息化的相互关系分析

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城镇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依托,信息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为城镇化提供核心力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新型城镇化是信息化发展的空间载体,城镇化的过程一般伴随这产业、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发展要素的聚集,推动信息技术创新,提高信息化水平。新型城镇化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平台和巨大的空间,为信息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硬件环境,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从而成为信息化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另一方面是,信息化能够带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城镇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人才,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能够很好地位新型城镇化服务。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的模式就是“智慧城市”,将信息化发展理念始终贯彻于城镇化建设中,帮助城镇化走出一条更好、更正确、更科学的发展道路。

2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信息化之间存在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信息化之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融合度不够,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虽然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总体而言两者间的融合度不高。分析新型城镇化未促进信息化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不合理体制环境。当地政府制定的政策不适合信息化发展,包括信息产业政策、资源配置政策、人才流动政策等。在这样的政策影响下,企业的创先发展能力得不到提升,信息化技术不被使用。同样,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也导致学生培养不适合现行社会发展,优秀人才供给不足,无法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充足有力的人才保障。第二、信息化意识不强。信息化意识不强就会导致信息化推广缓慢,进而降低了信息市场的需求,不利于信息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是企业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等处于落后状态,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不高,导致城镇化对信息化促进作用不明显。第三、缺乏有效的链接平台,信息不共享问题突出。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效的连接平台,信息难以达到共享,很大程度上至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降低了与信息化的融合,导致信息化资源重复建设,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最终导致信息化的优势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总之,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的融合过程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外力的推动作用下发生的。当前,我国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的融合不够,导致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缺乏信息化的引领作用,信息化这一新动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功能发挥不足,使得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效率提升以及服务功能强化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

3以信息化为主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措施

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不断融合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信息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朝着生态、节能、高效、环保的方向健康发展。因此,在新一轮的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引领作用,推动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具体来说,融合的路径包括以下几条:

3.1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同步推进,需要以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为依托。在此过程中,要将大中小城市、小城镇以及新型农村社区统一规划,将信息化建设规划列入城镇化建设规划中,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范畴,逐步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以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产业推进功能以及社会服务功能。

3.2加快城市管理智能化发展充分发挥物联网、云计算、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在促进城市管理方面的作用,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的互联化、智能化、数字化,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建立健全电子政务系统以及电子政务应用平台,实现政务管理的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3.3搭建中小企业信息平台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城镇化经济发展中也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相比较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在人力、资金、技术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利用信息化的网络平台,建立行业信息发展聚集地,增加企业间的交流,通过公平公正吸引第三方投资,争取而做到产、学、研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提升企业的准入机制。当地政府可以借助网络进行中小企业学习培训,加强企业间帮扶与互利合作,给中小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保证中小企业迅速成长。

3.4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技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推广和应用需要专业人才的推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要以当地高校等院校为主,逐渐形成企业与地方院校形成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地方办学以服务当地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多开设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形成应用型院校,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着力为城镇化建设培养一批批优秀人才。信息化人才的队伍加强,提高了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从而能推动信息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4结束语

总之,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融合,构成一个现代化建设体系。在发展建设过程中要相互协调发展,把我当前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发展之间的问题,多方法、多措施、多渠道促进二者协调发展,以信息化促进新型城镇化跨越式发展,实现双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冯献,李宁辉,郭静利“.四化同步”背景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1).

[2]冯献,崔凯.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J].农业现代化,2013(3).

[3]李维刚,于丽瑶.新型城镇化良性发展的路径探讨[J].区域经济,2015(,8):93-94

[4]刘国斌,杨富田.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J].情报科学,2015,(1):49-53.

[5]张书成.基于“大数据”战略的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J].关注•观点,2013,(23):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