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注册会计师知识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06-30 10:13:35

注册会计师知识总结

注册会计师知识总结范文1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考试改革;注册会计师专业教育;影响和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关系变得日益紧密,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必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我国现行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和执业的注册会计师水平都达不到这个要求,迫切要求针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进行改革。所以财政部在前期改革――公允价值企业会计准则和风险导向审计准则改革的基础上,于2007年启动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高等学校注册会计师专业作为培养未来注册会计师的专业,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联系非常紧密,必将会受到这次改革的影响。笔者作为常年工作在注册会计师专业教育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对此深有感触。

一、CPA考试制度改革的目标、指导思想及其主要内容

(一)CPA考试制度改革的目标及其指导思想

2009年1月1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方案》,对此次改革进行了总结。方案提出考试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和《职业会计师国际教育准则》为指导,提升考试理念、充实考试内容、完善考试方式,建立起符合终身学习理念和充分体现胜任能力评价要求的考试制度,促进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和执业水平的提高,使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与国际普遍认可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相趋同,将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打造成中国注册会计师走向国际的“通行证”。

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认真总结和继承过去17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工作的基本经验和成功做法,通过比较、分析、提炼、消化、吸收,在充分借鉴有关国家和地区会计师组织的考试经验的基础上,实现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在改革实践中,充分体现行业发展对行业人才建设的根本要求。

(二)CPA考试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包括报名条件、考试阶段、科目设置、实务经历要求等基本制度,考试命题、考试评卷、考试合格标准等考试质量保证制度,以及考试组织、考场设置、考试纪律等考试组织管理制度。这次改革主要涉及注册会计师考试基本制度,主要内容如下:

1 将注册会计师考试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专业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要求。

第二阶段,即综合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与职业道德,有效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

考生在通过第一阶段的全部考试科目后,才能参加第二阶段的考试。两个阶段的考试,每年各举行1次。

基于第二阶段的考试侧重于考查考生的胜任能力,建议考生在参加第二阶段考试前注意积累必要的实务经验。

2 调整考试科目

在现行考试制度5个科目的基础上,进行分拆、补充和整台,对考试科目作以下调整:

第一阶段,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6科。

第二阶段,设综合1科。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科目均不设英文附加题。

3 调整成绩有效期

第一阶段的单科合格成绩5年有效。对在连续5年内取得第一阶段6个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发放专业阶段合格证。

第二阶段考试科目应在取得专业阶段合格证后5年内完成。对取得第二阶段考试合格成绩的考生,发放全科合格证。

二、CPA考试制度改革对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教育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对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教育的影响

当前,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越来越成为社会万众瞩目、万千学子心之向往的名牌专业,因此很多高校设置了注册会计师专业。这其中既有中注协资助的全国22所重点大学或老牌财经院校,也有省属地方本、专科院校与职业技术学院。每个高校的具体情况不同,这次改革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主要影响有:

1 对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影响

从前面的改革目标中可以知道,中注协将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定位于考生走向国际的通行证;尽量将CPA考试制度与国际趋同。在这里,趋同的不仅是考试制度,事实上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改革和新的审计准则改革的主要特点也是与国际趋同,可见中注协对注册会计师的定位已经有所变化。虽然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中注协对注册会计师的定位并不完全一致,但作为培养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行业人才建设的一项战略工程的注册会计师专业应当紧跟注册会计师发展的方向,对相对陈旧的培养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

2 对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

这次改革中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单独出来成为一门全新的课程,这对高校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高校的注册会计师专业所采用的课程体系设计主要是以全国注册会计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指定的注册会计师专门化系列教材为依据,包括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高级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税法等课程。这个课程体系相对陈旧,主要以会计专业知识为主,并不包含《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程,也没有企业管理知识、信息系统知识、商务沟通技能等方面的课程,而这些课程却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注册会计师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虽然学校根据各个专业或自己的具体情况,按一类学科设置了一些学科类通修课程,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知识体系的不足,但却不能保证培养高级人才对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的需要。因此在此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只知会计,而不知管理和沟通技能。不能胜任在复杂现实环境中进行审计的需要,也不能胜任事务所的管理的需要,更别谈走向国际。

3 对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教学方法的影响

这次改革别强调注册会计师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现有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在职业教育和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学生只需记住考试所覆盖的基础知识即可,争取较高的考试通过率成为教师指导学生的动力和压力。因此在教学上往往表现为手段单一,满堂灌,重理论、轻实践,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创造力的培养,强调知识的记忆、缺乏独立思考自主研究的能力,缺乏有效沟通、团队合作的训练,从而制约了人才的培养。显然,现有的教学方法是不能满足新时期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要求的。

(二)应对注册会计师改革的一些措施

高等学校是培养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的摇篮,应当根据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情况和本校注册会计师专业的现实状况,进一步采取措施,以应对当前注册会计师的改革。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调整注册会计师专业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注册会计师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高素质、能够走向国际的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会计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所需的知识,以及如何获取这种知识的能力,因此,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培养能够进入会计师事务所从业的会计人才,更是培养具备从事会计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并能够终身学习的会计专业人才。只有拥有这种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才符合国际上对职业会计师职业技能的要求,才具备在开放的会计市场上与其他国家拥有会计高等教育背景的人才的竞争能力,才能为学生将来获得国际上的职业会计师资格认证打下基础,才能为学生将来获得国际上广泛的认可做好准备。

2 完善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培养计划

专业的培养计划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应当反映市场对注册会计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的要求。按照《职业会计师资格要求国际指南》的规定,职业会计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组织和管理企业的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会计及相关知识。相比之下,现有的注册会计师教材体系侧重于会计及相关知识。对于未来的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而言,掌握专业知识是很必要的,并且要加强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及应用,但是仅掌握这些是不够的。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审计,并已广泛地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环境,每个客户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并对客户所在的行业有一定的了解,能够针对具体的问题独立地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所以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沟通交流、计算机等都应当进入专业培养计划的核心课程。同时要提供广泛的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3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素质是注册会计师专业教学质量的灵魂。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调整后的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一方面要引进一批有海外工作经验或者学习经历的教师,他们懂外语,对国际惯例和会计的处理方法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能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针对这次改革的要求和本校该专业的具体建设要求,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比如开展教师的海外交流培训计划,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特别是对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培训。注重教师知识的更新速度,因为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特别快的行业,所以要让学生具有竞争力,必然要求学生具有较新的专业知识,而老师的知识的更新正是其实现基本的条件。

4 改进教学方式,积极推动核心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瞬息万变、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只有具备良好学习能力的学生才是合格的。因此注册会计师专业应当大力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注册会计师专业要将传统的“以教室为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介教材为工具”的封闭式、单向传输的课程教学模式,逐步改造为“以生活为环境、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开放式、双向互动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教改计划,稳步推进。比如,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应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积极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并开展讨论、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

5 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培育

注册会计师专业教育并不等同于一般的会计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能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对被审计单位复杂多样的会计处理工作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因此在注册会计师专业中应当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活动。学校应该通过课堂案例分析、专业实践活动、专门课程学习、专题研讨与交流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都有重大的作用。学校应当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去实习。

6 加强外语教学和国际交流的力度,为学生走向国际做好准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加,注册会计师走向国际是大的趋势。高校的注册会计师专业应当发挥自己的高校优势,组织优秀教师,加强外语教学力度,积极开展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国际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选拔外语水平较高的学生进人该专业学习,在提高大学本科英语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毕业生对外语的要求水平,比如可以考虑要求英语六级;继续增加专业课程中使用优秀国外原版教材的比例,提高双语和英文教学的质量,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沟通的能力;开设国际商务课程,介绍国际商务的惯例、文化和礼仪,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理解世界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背景、法律制度和社会习俗,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和开放思维;在中注协现有的境外实习项目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己拓展学生境外实习的单位。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玉峰,陈晓丹,张南妮,注册会计师考试发展方向[J]会计之友,2008(8)

[2]郭晓梅完善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育模式的思考[J]中国,王册会计师,2006(5)

[3]周兰,吴金龙,注册会计师考试改革之我见[J]现代经济,2008(7),

[4]韩晓梅 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育的思考[J]中国征册会计师,2008(6)

[5]李铁群地方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及其构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7)

注册会计师知识总结范文2

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现状分析

(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现状目前,我国现行的评价方法是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自2006年起制定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评价办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根据此《评价办法》,每年对事务所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并公布综合评价的有关信息。本文总结了自2005年至2009年的相关评价指标(见表1),借此来分析我国对会计师事务所综合竞争力的评价现状。从表1中可以看到,2005年总收入的高低是评价事务所竞争力强弱的唯一标准。2006年形成了包括总收入、注册会计师人数、培训完成率等在内的五项评分指标。而在2007年,添加了两项辅助指标,分所数量和从业人员数。2008年在2007年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合伙人(股东)人数、注册会计师年龄结构、注册会计师学历结构三项辅助指标。2009年与2008年相比一方面公开了总收入中的审计收入,另一方面对注册会计师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整。

(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现状分析 会计师事务所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逐步完善,体现出会计师事务所无形资源的重要性。而无形资源来源于企业拥有的智力资本,智力资本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推动企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企业获得价值增值和竞争优势的源泉。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综合排名盼评分指标,并没有很好的体现智力资本的另外两个构成要素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因此,要真实的反映会计师事务所综合竞争力,必须针对行业自身特点,构建一套基于智力资本的评价指标,这将对评价会计师事务所的综合竞争力和未来智力资本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智力资本的会计师事务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直接或间接向客户提供服务的机构,拥有丰富的无形资源,并且具有信息的不对称性、人员的流动性、知识的依赖性和权益的交叉性等特征。而这些特征无一不与智力资本密切相关,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过程实际上就是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过程。

(一)人力资本――会计师事务所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 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本分为通用人力资本和专用人力资本(余玉苗,2002)。通用人力资本指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会计和审计工作的一般人员,而专用人力资本指对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人。会计师事务所主要从事的是审计服务,其最终服务产品是审计报告。在这一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注册会计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决定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与经验风险,并由此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王善平,2002)。因此,注册会计师是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的核心资源,是会计师事务所获得竞争力的源泉。而对于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评价指标的设计主要从员工能力、态度和创造性出发,主要围绕注册会计师展开(见表2)。

(二)结构资本――会计师事务所整合人力资本的支撑 会计师事务所的结构资本是蕴含在事务所的硬件(分所数量,信息和网络系统,知识库等)、软件(制度和政策,组织文化和学习等)和业务,它体现了会计师事务所发挥人力资源资本和创造价值的能力。会计师事务所的结构资本是影响其人力资本效率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环境因素。会计师事务所的结构资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系统效率的提高对事务所发展的重要意义。因而,会计师事务所的结构资本不仅是事务所不可或缺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要素,而且是会计师事务所整合人力资本的重要支撑。会计师事务所结构资本的评价指标如表3所示。

(三)关系资本――会计师事务所实现价值的保障 会计师事务所的关系资本作为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从业人员与客户、市场和其他主体之间关系的价值。会计师事务所在拥有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基础上,关系资本为其实现市场价值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会计师事务所在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获得知识,发现缺点与不足,提升自身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变化,调整业务内容和未来发展方向。会计师事务所关系资本评价指标如表4所示。

会计师事务所是―个智力资本的集合体。人力资本是核心,是会计师事务所获得价值增值和竞争优势的基础;结构资本是支撑,为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的发挥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关系资本是保障,体现了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与结构资本相互作用的结果一实现市场价值。会计师事务所智力资本三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是其获得综合竞争力的源泉。

三、基于智力资本的会计师事务所竞争力评价指标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竞争优势排名的评分指标,并没有很好的体现智力资本的三个方面,特别是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而在会计师事务所财务资本和智力资本指标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观念的转变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源泉和维持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虽然人们对智力资本创造价值的认识日益加深,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并没有确认智力资本的有效机制。而在披露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信息时,难免涉及到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些不愿透露的内部信息。因此,实现财务指标与智力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指标首先遇到的是传统理念向智力理念转变的困难。

(二)人力资本的流动性人力资本是会计师事务所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而人是人力资本的唯一载体。注册会计师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拥有最为核心的人力资本,注册会计师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到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而人力资本的流动性也给人力资本的准确测量带来很大的困难。

注册会计师知识总结范文3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职业技能;考试;执业:价值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9年1月15日以会协[200915号文件印发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简称《考试改革方案》),对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其中令人关注的是注册会计师考试将分为“两个层级”(即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综合阶段考试内容主要是对考生综合知识的考核和综合能力的测试,包括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注册会计师职业环境中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能力,并测试考生保持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等综合能力,而这正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关于职业技能的定义。笔者认为,将职业技能作为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一个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制度价值。

一、真正落实了《注册会计师法》关于实务经历的要求

当前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主要是专业知识,报名条件中对学历要求较低、对专业没有限制,也没有实务经历的要求,更没有职业技能的考试内容。在取得全科合格证的考生中,有很多是非会计类专业的毕业生,或者是从事会计、审计以外职业的人员,他们没有从事过审计等鉴证工作、甚至没有会计实务经历的,不具备执行注册会计师业务的职业技能。

虽然《注册会计师法》第9条明确了申请注册会计师注册的实务经历要求,即“从事审计业务工作二年以上的”,但是(1)在申请注册提交的材料中仅要求提供“二名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注册申请人从事审计业务二年以上证明表”,该材料不能证明“注册申请人具备胜任能力”;(2)即使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业务工作二年以上”,也并不一定代表已经训练成了必要的职业技能。《考试改革方案》将职业技能作为考试内容,可以排除不具备职业技能的人取得全科合格证;并使全科合格证取得者既具备了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也具备了更加重要的一定的职业技能,贯彻落实了《注册会计师法》关于申请注册会计师注册的实务经历规定。

二、体现了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职业导向

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一项执业资格考试,有很强的职业导向(为注册会计师行业选拔和培养人才)。当前注册会计师考试以考专业知识为主,与职称考试没有什么区别,不能测试出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专业素质情况;《考试改革方案》将职业技能作为考试范围,更加明确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选拔和培养注册会计师”的方向,使得没有实务经历的考生将很难通过职业技能的考试。

由于注册会计师考试含金量高、声誉高,取得全科合格证就意味着其在会计基础理论知识方面的高水平。当前很多大企业在选拔或招聘会计主管、财务总监等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时均将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作为一个条件,并且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惯例;这种做法虽然不是很合理,实践证明确实也是有利于工作的,因为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本身就有一种说服作用,没考取的人(即使其会计专业素质更高)会对考取的人有一种尊重,他会服气、愿意去服从考取的人的领导:在会计人员中也习惯的认定全科合格证持有者担任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因此,很多考生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也并不是为了从事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而是想通过考试为自己“镀金”的,为自己以后就业、晋升创造条件。也有众多的执业注册会计师没有终身职业的理念,将会计师事务所当做走向企业高级财务管理岗位的跳板。《考试改革方案》将专业知识考试难度降低、增加了职业技能的考试内容,将注册会计师考试改革成为选拔和培养注册会计师的途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社会上“注册会计师考试是选拔和培养财务总监、会计主管的考试”错误认识;可以减少不打算从事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考生报考注册会计师的动力;可以增加执业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荣誉感,坚定终身从事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信心;这样以来,也就会减少当前存在的不在会计师事务所专职执业的挂名注册会计师现象。

三、促进执业注册会计师提高胜任能力

职业技能作为考试内容对执业注册会计师提高其胜任能力也可以起到促进作用。考生要想顺利通过职业技能考试科目,一般会选择到会计师事务所从事注册会计师业务实务,这就对会计师事务所提出了为其安排“师傅”的要求;同时对作为“师傅“的执业注册会计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胜任能力上的要求,因为如果自己没有较高的胜任能力,就无法胜任辅导考生、评价考生绩效的工作任务,无法有效地指导考生掌握职业技能。有能力指导考生掌握职业技能、辅导其通过职业技能考试,将成为该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胜任能力甚至执业质量的一个标志(类似于高校研究生导师),可以促进会计师事务所重视和加强职业继续教育,促使所内执业注册会计师为获取“师傅”资格或者做一个更称职的“师傅”而树立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掌握更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

四、有利《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施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确立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明确了审计准则的原则导向,对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注册会计师不能仅满足于《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按照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因为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视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具体情况、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运用职业判断来确定审计程序;除了审计程序以外,风险评估、重要性和测试项目的确定、评价审计证据和得出审计结论等等都依赖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职业判断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和职业谨慎,否则即使详尽地执行了审计程序也可能是违反了审计准则的规定,要承担法律责任;审计准则还要求“对需要运用职业判断的所有重大事项,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推理过程和相关结论。”审计准则不能一劳永逸指出的解决审计中将会出现的任何问题的方法,注册会计师需要灵活运用审计准则,结合审计准则的规定针对具体情况创造性地使用审计程序,才能到达审计目标。原则导向的审计准则没有规定适用于所有被审计单位的具体的、详细的通用审计程序,决定了审计不是机械的套用审计程序的简单劳动,而是具有高强度和高灵活性的复杂劳动,也就决定了注册会计师不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遵循一定的职业价值观、道德和态度,更为重要的要有较高的“应用审计准则”、“逻辑思维”、“职业判断”、“职业怀疑态度”等等职业技能,能够在审计实务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应对包括舞弊在内的各种重大错报风险,这也是注册会计师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源泉。《考试改革方案》将职业技能列为考试内容,无疑是符合《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精神,也是有利于得以真正贯彻施行的。

五、对当前不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的执业环境有很强的针对性

注册会计师知识总结范文4

【关键词】会计职业;会计师;复合型人才

有人说:“未来还需要会计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未来不仅需要会计而且会计人员扮演的角色会更加重要。然而未来所需要的会计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会计肯定有着很大的区别。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如果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时刻关注会计的动态,必将成为历史前进的牺牲品。古往今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知识水平的提高,有很多职业确实消亡了,也诞生了很多新的职业。那么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诞生的会计这样一个古老的职业会不会被新的职业所替代,还是会计会获得新的力量拥有更广阔的前景呢?

要想了解会计职业的未来首先就要看一下会计职业的现状。国内会计行业按工作性质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做会计的”,即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披露的狭义上的会计人员,全国大约有1200万人;第二种是“查会计的”,包括注册会计师和政府、企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资产清算评估人员,全国目前大约有8万名注册会计师以及为数不少的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第三种是“管会计的”,也就是总会计师或“CFO”,全国大约有3万人。现在的就业状况是初级会计人才供大于求,而中高级会计人才成为抢手货。美国相关机构的调查显示,2005年美国最好找工作的专业当属会计专业,未获得注册会计师(CPA)资格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年薪在3.5万至4.5万美元之间,在纽约这样的大都市能达到5万美元。工作几年后,他们如果跳槽到大公司当一名普通职员,或到小公司担任管理者,那么年薪将升高至5万至7.5万美元。当然,前提是他们要获得CPA认证。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目前会计职业需要的是中高级人才。从我国的从业人数来看,绝大部分会计人员都在从事一线工作,即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的披露。依目前IT行业的发展速度会计也完全可以实现“自动化”,现在称

“会计电算化”,仍然需要有专门的会计在计算机上输入相关的分录,随着会计软件的发展完全可以实现只要将原始的数据录入计算机,系统便会自动做出分录――生成凭证――出具报表――提供财务分析数据,并同时提供相关的文字说明及视频、语音资料。而原始数据的录入工作很大程度上可能不再完全依赖专业的会计人员,每个岗位的一线职工也可以从事这项工作。举例来说:假设销售人员把产品销售出去后将销售的数量、单价等相关内容输入会计软件当中,系统就会自动根据这些数据来完成凭证――报表――财务分析数据这一系列工作,管理人员打开系统就会看到自己想要的数据,其他的数据也是一样,采购员录入采购数据,车间生产人员录入生产数据,仓库保管员录入入库、出库的数据等等,整个流程都可能由其他行业的人员来完成。那么现在1200万左右(以后还会增加)从事会计核算的会计人员将何去何从?

就像原来的一线操作工人需要学习自动化知识一样,现在的会计人员也要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理念。未来的会计职业简单、重复性的劳动极有可能会被计算机取代,会计人员将从大量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创造、掌握更先进的知识使会计能更好地为经济服务。从现有的会计职业来看主要有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CPA)、注册税务师(CT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英国特许会计师(ACCA)、法务会计师、财务高管、资产评估师、注册金融分析师(CFA),除了这些之外还有ERP人才。目前的会计电算化仍然需要有专业的会计人员从事一定的数据录入及会计核算工作,不能实现会计的完全“自动化”,所以需要大量的ERP人才(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人才是ERP人才中的一部分)来从事这项工作,以早日实现会计的完全“自动化”。在无忧工作网上,笔者发现用友软件、神州数码、SAP、宇泰软件等从事企业信息化软件开发的企业对ERP实施顾问都有很大需求。据ERP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侯炳辉估计,目前国内合格的ERP实施顾问不过千人,这相对于我国需要信息化的几十万家企业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用友公司培训总监杨宝刚对此深有体会。他说,用友每年有3万家U8(ERP产品)新用户,如果其中1万家用户需要用友来做实施,一个用户平均需要2个星期,而每个实施顾问一年的工作日只有50个星期。那么目前用友公司100多名实施顾问远远不够。按正常情况,用友需要400多名ERP实施顾问。推而广之,全国有2600万家企业,假设需要实施ERP的企业有800万家,那么至少需要ERP实施顾问32 000人。作为会计人员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ERP实施顾问,从知识层面上讲,必须有财务知识、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从经验上看,要有一定的企业管理实践,了解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从技能上看,还要求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再看注册会计师(CPA),我国目前大约需要35万名注册会计师,现在实际具备从业资格的不足8万人,且其中一大半得不到国际机构的认可。在未来10年熟知专业业务和国际事务的人才更为抢手,拿到注册会计师资格后年薪可达5万至10万元以上。所以作为会计人员应尽可能精通专业知识,考取注册会计师(CPA)证书,以在未来的会计领域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除了注册会计师(CPA)还有注册税务师(CTA)。目前,全国通过考试取得注册税务师的已达到62 000多人,其中执业注册税务师超过了2万人。全国已有税务师事务所2 600多家,从业人员近6万人。我国开办此类考试历史虽短,但发展很快。它已成为继注册会计师以后又一个炙手可热的执业资格。中国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后,政府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转变职能,相当一部分工作可能要由中介机构来做。因此,税务中介机构会面临很好的机遇,注册税务师这个职业也将火起来。注册税务师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帮助别人做税收筹划,也就是帮助企业节省开支,这项工作在国外非常普遍。在欧洲,税务咨询业的产值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近一个百分点,注册税务师是一个受欢迎的职业;在美国,税收咨询业年产值在1000亿美元左右;在日本,注册税务师的数量达7万多人。会计职业的另外一个前景就是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CIA是目前国际审计界惟一公认的职业资格。中国已有400多人通过CIA考试并获资格和证书。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对高水平的专业内部审计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个行业可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内容、优良的职业发展机会和诱人的工资待遇。除以上的职业外,会计人员还可以选择英国特许会计师(ACCA)。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主任胡玉明认为,会计只有成为企业战略实施系统的主要部分,会计行业的未来才能更好地发展。在21世纪,会计行业的资格证书是否有生命力,关键在于它能否解决从“如何做会计”到“如何用会计”的问题。事实上,在计算机程序的辅助下,“如何做会计”的人才早已过剩,而“如何用会计”的人才――即那些能立足国际视野,从会计信息看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并知道如何改进的人才极为短缺。所以会计人员可以通过英国特许会计师(ACCA)的课程掌握经理人的战略思维、国际视野和市场意识,要能够解决企业现实的审计、财务、会计、税务等问题。安然的分崩离析和安达信的迅速倒闭,令商务调查和法务会计的重要性空前突出。受此影响,市场对法务会计师(Forensic Accounting)的需求迅速增加,薪酬行情也逐渐看涨。据悉,在美国,初入行的法务会计师月薪在3万美金左右,资深的法务会计师月薪可达11万美金。

我国的法务会计刚刚开展,还处在萌芽阶段。法务会计是一个复合型学科,同时涉及会计、审计、法律、管理、金融等多个领域。法务会计师的知识结构就像一个三层的大蛋糕:最大的底层是坚实的会计专业背景;中层部分是包括审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和欺诈调查在内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小的上层部分是对法律环境的基本了解;蛋糕最上面的糖果则代表较强的沟通技巧,包括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法务会计师可在两个领域大有作为:会计商务调查和诉讼支持。在商务调查领域,法务会计师就像一名侦探,不仅要调查挪用款项、冒名员工等低层次欺诈现象,还要致力于发现、检验财务报告中的欺诈行为。在诉讼支持领域,法务会计师则需要在对财务活动进行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向司法机关提讼。所以法务会计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另外,财务高管目前也是稀缺性人才,许多企业不惜出天价年薪从海外聘请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曾有浙江企业愿出百万元年薪招聘财务总监,并不惜重金委托猎头代为物色,但最终因未有合适人选而放弃。所以会计人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成长为优秀的财务高管人才。

与财务联系比较紧密的还有资产评估师。中国资产评估行业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而建立起来的,随着中国资产评估事业的发展,评估师力量不断加强。截至1998年底,执业的注册评估师已有1 4000多人,从业人员近6万人,授予资格的评估机构已达3 800多家,评估行业已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中介服务行业的重要成员之一。而要成为资产评估师对于会计人员来说,除掌握扎实的财务知识以外还需掌握机器设备、资产组成方面的知识,要精通法律。由于资产评估师在我国起步也比较晚,需要逐步完善但也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CFA是“注册金融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的简称,它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称号,由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学院”(ICFA)发起成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对注册金融分析师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要想获得CFA的证书也须通过严格的考试,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伦理和职业标准;财务会计;数量技术;经济学;固定收益证券分析;权益证券分析;组织和管理。除了一部分财务知识之外,会计人员需要掌握金融和组织管理的知识。

总的来说,未来的会计职业要求会计人员不能再局限于进行会计核算领域,一定要掌握全面的经济和管理、计算机、法律及金融知识,成为复合型的人才,才能在未来的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胡玉明.高级管理会计[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注册会计师知识总结范文5

关键词: 地方注协; 会计师事务所; 做大做强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和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中注协了《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行业在深入实施行业人才战略、准则国际趋同战略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行业发展的第三大战略——做大做强战略。这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恢复发展20多年来,面临的又一次重要的发展契机。虽然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主要依靠其自身力量,但行业协会的帮助、指导、协调和服务也是不可或缺的外部保障因素。推动行业做大做强,是注册会计师协会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

一、黑龙江省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现状

(一)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弱

至2008年底,全省会计师事务所多达280多家(含外省事务所的分所),注册会计师2 400多名,平均每个事务所不到10名注册会计师。从黑龙江省注协公布的2007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30家信息看,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规模最大的也仅有56名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人数在50名以上的事务所仅有2家,占6.67%;注册会计师人数在20-40名的事务所仅有4家,占13.33%,其余各所人数均在20人以下。另外,黑龙江省2007年度收入排名第一的事务所,其收入也仅有1 128万元,只占全国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100名排行榜中最后一位(重庆康华,2 208万元)的50%。自有综合排名以来,全省没有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进入中注协公布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100名排行榜。显然,如此众多的事务所,已经造成了省内审计市场的饱和,同时还面临着外省事务所的强大竞争,各事务所之间通过压价等不正当手段获取业务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审计市场的正常秩序,影响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业形象。

(二)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匮乏

首先是高端人才的极度缺乏:中注协首批30名行业领军人才中,没有黑龙江省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全省注册会计师中有硕士学历的只占总人数的3.08%,有博士学位的占0.12%,本科以下学历的占59.58%。其次,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结构老化,青黄不接现象严重。全省50岁以上的注册会计师占总人数的40.43%(大部分是其他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而30岁以下的仅占2.08%。会计师事务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企业,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是其发展的根本,人才的合理年龄结构是其不断更新知识、开拓创新的保障。黑龙江省会计师事务所目前的人才状况已经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如省内事务所的执业范围单一,大部分事务所的业务都局限在审计、验资和资产评估等传统业务方面,而属于拓展业务的管理咨询等业务所占比重很小,近三年全省事务所的审计、验资、资产评估业务收入都占到了总收入的90%以上。

(三)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

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不仅会影响到事务所的正常运转和稳步发展,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的失控,削弱执业风险控制能力,增大执业失败的可能,严重影响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质量。目前,省内部分事务所(如一些规模较大的所和外省大所的分所)认识到了内部治理对于事务所发展的重要性,尝试建立了初步的决策机制并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但依旧存在机制不够完善和科学、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而大部分小型事务所,股权比较集中,事务所的决策权基本掌握在事务所负责人手中,他们或认为没有必要考虑内部治理机制问题,或不具备进行相关制度建设的知识和能力;再有事务所严峻的生存状况,也使这些事务所的决策层无暇顾及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设。当事务所发展到一定规模,内部治理薄弱所导致的后果就会凸显。2000年左右,黑龙江省已拥有3—4家具有独立执行证券相关业务、初具规模并具有良好声誉的事务所,但是,由于股权分配、员工激励、利益分配等内部治理机制的缺失或无效,使这些事务所几乎在一夕之间业务、人员纷纷流失,消失在了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第一次合并浪潮中。自此,黑龙江省再没有具有独立执行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事务所。

注册会计师知识总结范文6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重要意义

http://

审计质量之于审计工作,好比产品质量之于企业:产品质量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

1、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是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作用的决定因素。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审计不仅要为社会查错纠弊,反腐倡廉,解决或促进解决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而且要从更深层次评估和分析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提出意见或建议,服务于党政领导宏观决策和管理。审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水平。

2、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是衡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的最高标准。与实行审计监督的根本目的相适应,会计师事务所采取的一切举措,开展的全部工作,其最终落脚点就是为了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因此,衡量和评价会计师事务所各个方面的工作,尽管有不同的尺度和标准,如领导班子水平、注册会计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事务所管理水准等,但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其审计质量是否符合审计规范和独立审计准则,是否达到审计目标的要求,是否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作用。审计质量的高低因而也就成为评价和衡量会计师事务所全部审计工作的最终和最高的标准。

3、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是推动注册会计师审计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审计工作已经进入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寻求进一步发展的新阶段。但从总体上说,我国审计工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许多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审计质量问题。同时,与国家和社会对审计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望相比,审计工作也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关键还是审计质量问题。因此,只有切实提升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水平,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才能适应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注册会计师审计事业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才能早日融入世界审计的主流。

4、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是树立会计师事务所形象的内在要求。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良好的形象是最好的无形资产;对于一个事务所来说,良好的形象是开展工作、履行职责最好的保障。会计师事务所的形象,决定于政府和公众对其工作的认可程度。而只有保证审计质量,审计才有作用和效果,失去了这一点,审计形象也就无从谈起。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内涵特征

deagenlo(1981)曾将审计质量归纳为“发现”和“报告”会计报表错弊两个方面的内涵特征,具体地说,就是:①审计师是否能够发现会计报表存在的错弊(审计质量的技术性特征);②审计师是否能够报告已发现的会计报表错弊(审计质量的独立性特征)。审计质量由此可以表述为:当会计报表存在错弊时,审计师发现并报告会计报表错弊的联合概率。正如不同产品之间具有质量差异一样,不同审计师或同一审计师向不同的客户提供的审计服务也有质量的差异,质量的差异表现为发现并报告会计报表错弊联合概率的大小。概率越大审计质量越高,反之则越低。

1、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技术性特征。当会计报表存在错弊或重大错弊时,注册会计师能否发现错弊是能否报告错弊的重要前提,可见技术性是构成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审计技术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1)技术因素。即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教育程度、专业技术素养、职业谨慎态度、专业判断能力以及所使用的审计技术方法等等。在审计职业的发展过程中,上述各个方面都长期受到各国审计界的高度重视。审计技术方法的不断改进,审计准则与技术指南的不断完善,各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建立以及我国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考试制度等等,无一不是旨在努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提高注册会计师发现会计投表错弊的概率;(2)经济因素。即会计师事务所投入审计过程的经济资源。事务所投入审计过程的经济资源主要包括用于聘请和培训注册会计师的费用及投入各个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成本。就前者而言,受专业教育越多、技术水平越高、经验越丰富的注册会计师要求的报酬越高,他们发现会计报表错弊的能力也越强。就后者而言,由于对于任何一个具体审计项目来说,审计过程实际上就是审计证据的收集与分析判断过程。审计证据的收集需要成本,而且一般而言,证明力越强的审计证据所需的成本也越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不断完善,不仅企业的组织结构、经济关系以及交易方式等日益扩大。所有这些都不断加大着注册会计师收集审计证据的难度和进行专业判断的难度。难度的增大意味着成本的增加,而且包括注册会计师职业后续教育和培训成本的增加。事务所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资源投入审计过程,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就无从谈起。

2、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独立性特征。独立性是审计服务本质的要求,也是影响审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众所周知,注册会计师实际上是由公司管理当局聘请(或解聘)和付费的。也就是说,注册会计师的经济命脉基本上是掌握在公司管理者手中。因此,在将注册会计师作为经济人的假设之下,被管理者掌握了经济命脉的注册会计师如何能够不屈服于管理者的压力,自主地报告审计发现的问题便引起了广泛的怀疑与争论。也正因为如此,独立性这一质量特征才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有人认为,在现行制度安排之下,注册会计师从心理上没有可能保持客观,即使是最诚实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也难以避免。审计失败是审计关系的自然产物。更多的人则认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只有在严厉的外部监管和高额的经济赔偿之下才有可能实现。但是,不论是监管还是经济赔偿,都只是外部因素,不是导致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性的内在动因,因而无法解释在外部监管制度和经济赔偿制度产生之前,审计独立性从何而来。注册会计师是否具有保持独立性的内在动因呢?benston(1975)、deangelo(1981)和watts&zimmernan(1983)等人的研究认为,在没有外部监管时,在有效资本市场中,市场参与者将有能力预测或感觉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程度,并将这种感觉反映在聘请该注册会计师的公司的股价中。也就是说,被市场所感觉的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对注册会计师的客户具有经济价值,这种经济价值通过股价的变动来实

转贴于 http://

现。因此,公司更愿意聘请独立性程度高的注册会计师。由此,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对注册会计师也具有经济价值,这种经济价值通过注册会计师在竞争市场上得到更多的业务机会而实现。这种被市场感觉的审计独立性,就是注册会计师的声誉。正因为声誉对客户和对注册会计师都具有经济价值,所以注册会计师具有保持独立性从而建立良好声誉的内在经济动因,声誉是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本,声誉越好的事务所其声誉资本价值越大,创造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也越强。审计独立性作为审计质量的内涵特征,只有程度高低的差别而没有“有与没有”的差别。任何注册会计师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独立,要求受聘于公司管理者的注册会计师在发表审计意见时完全不受管理者意愿的影响也是不现实的。审计独立性程度的高低差别是构成审计质量差别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三、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

1、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是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传统观点认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包括两个方面——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职业行为中要求:“在公共业务领域中的会员(执业注册会计师)在提供审计和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当保持实质上与形式上的独立。”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道德守则也要求执行公共业务的职业会计师(执业注册会计师)保持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主要依赖会计报表判断投资风险,在投资机会中作出选择。如果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之间不能保持独立,存在经济利益、关联关系,或屈从外界压力,就很难取信于社会公众。因此,针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存在的问题,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时应保持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不得因任何利害关系影响其客观、公正的立场。

2、专业胜任能力。作为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能够胜任承接的工作。“专业胜任能力”既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又要求其经济、有效地完成客户的业务。事实上,如果注册会计师缺乏足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提供专业服务,就构成了一种欺诈。当然,注册会计师依法取得了执业证书,就表明在该领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但能否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只有自己才清楚。这意味着,一个合格的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充满信心,更重要的是,必须清醒认识到在专业胜任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不承接自己不能胜任的业务。如果注册会计师不能认识到这一点,承接了难以胜任的业务,就可能给客户乃至社会公众带来危害。注册会计师作为专业人士,在许多方面都要履行相应的责任,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就是其中之一。

注册会计师知识总结范文7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的成因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不强;注册会计师难以维护客观、公正的原则处理执业过程的问题;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参差不齐,专业判断的质量不高;会计师事务所的股东和注册会计师自身品德不高,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较大等。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缺乏

    众所周知,注册会计师职业赖以存在并且得到不断发展的信条和灵魂就是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最主要特征,也是保持其职业操守的根本所在。然而,在我国,由于收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注册会计师普遍缺乏独立性。据统计,“脱钩改制”后我国有50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6万多名注册会计师。不少会计师事务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不是以提高审计服务质量占领市场,而是采用低价竞争策略和支付回扣、佣金等方式,甚至以丧失独立性为代价,对企业管理当局言听计从,以求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群体在社会地位、职业操守等方面的局限性,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实质上的独立性,这是导致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缺失的根本原因所在。

    2、注册会计师素质参差不齐,职业道德总体水平不高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晚,与注册会计师制度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目前,我国执业的注册会计师和行业从业人员队伍中,从职业素质上看,注册会计师年龄结构不如意,年龄偏大的缺乏必要的现代会计知识,年龄小的刚从大专院校毕业,缺少实践经验,因而缺乏“领军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注册会计师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由此看来,不少注册会计师不具备必要的敬业精神,漠视造假对职业信誉的影响,对一些必要的审计程序不按准则的要求执行,审计风险很大,更有一些注册会计师目光短浅,不惜以损害事务所信誉乃至行业形象为代价,主动参与造假。

    3、对注册会计师监督力度不够

    我国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沿袭了行政体制,属于政府干预型管理体制,由于行业利益的软约束和信息不对称,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还不够,从而难以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容易引发更为严重的财务信息失真和审计造假问题。但是时至今日,真正针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应该承担的民事责任诉讼案件仍然很少。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因审计造假而受到的查处责令赔偿概率较低,即使被发现,受到处罚的力度也较低,因此,造假的成本仍然远远低于造假的收益。可见,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由上述的职业道德问题看来,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工作。注册会计师的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渐进的培育过程,需要注册会计师自我完善,行业协会的积极培养,以及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和职业环境的逐步改善。

    1、相关法律的完善

    完善相关法规建设,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得以贯彻落实。首先,完善相关配套法规,建立起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体系,进一步修订《注册会计师法》等法规实施细则,保证注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能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业务。其次要衔接好各法律之间的关系,明确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的法律责任,使法律能真正起到保护守法者的合法权益。

    2、执业环境的完善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个人修养,社会环境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执业环境是保障注册会计师客观、公正执业的必要外部条件,而要想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当务之急就是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体制。规范会计市场,加强行业自律建设,设定最低收费标准,用市场机制引导按质论价,限制低价无序竞争。加强社会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力度,对于弄虚作假的企业和个人公开曝光,使违法事件无处可逃。整合各事务所资源,走规模经营,发展集团会计师事务所。

    3、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加强继续教育和培训形式

    进一步完善行业准入与禁入制度,严把行业入门关,不仅从学历上,还要从思想道德方面进行考察,从根源上减少各方面素质不过硬的人。而对职业道德的培训教育应该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在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或有关后续教育中设置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使注册会计师具备专业知识和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职业敏感性。

    综上所述,人们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的认识,要理性全面地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分析调和的方式,既要从我国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因素出发,又要结合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因素。要解决目前的问题,应该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以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注册会计师知识总结范文8

作者简介:

副教授,硕士,从1992年起开始从事会计职称考试培训,从1 993年起从事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工作,多次参加全国注会考试阅卷工作。中华会计网校(www.chinaacc.com)著名辅导专家。

2006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又一天天临近了。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审计学的考试,我们对2006年审计的变化及重点、难点进行剖析。

一、2006年审计教材的主要变化

总体来讲,2006年审计教材在内容上没有大的变化,主要是一些小的修改。其具体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第一章审计类别中增加了对按目的和内容分类的介绍;

2.第一章增加了审计方法的内容;

3.删除了审计目的的内容;

4.第二章增加了其他鉴证业务的内容,使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更加完整;

5.删除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的内容。

二、重点、难点剖析

根据近三年的考试情况分析,2006年审计考试仍是注重审计理论结合实务,以实务为主的考查方式。为此,我们建议考生关注以下重点内容:

1.明确风险导向的审计思路

在今年教材的第一章中增加了审计方法的内容,明确了审计的方法从账项基础审计发展到制度基础审计再发展到风险导向。考生应特别注意的是在今年的考试大纲中要求考生掌握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基本原理,这就意味着考生应明确风险导向的审计思路。

根据有关风险导向的审计准则,我们可以将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思路归纳如下:

第一,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足够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而在这一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的询问、分析程序以及观察和检查程序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就是风险评估程序。

第二,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这里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

尽管我们提醒考生关注到风险导向的审计思路,但考生也不必为此过于担心,因为审计近三年的命题思路就已经体现了风险导向。例如,我们近年主要考查的分析性复核和内部控制,这都是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2.审计质量控制

审计质量控制是近年经常考查客观题的知识点,但也可以考查简答题。考生应把握好质量控制的含义、全面质量控制的内容以及全面质量控制与项目质量控制的关系。

现行的审计质量控制基本准则将来要被新准则中的《业务质量控制》和《历史财务信息审计质量控制》具体准则所替代。尽管新准则在内容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该准则的本质仍然是保证审计准则得到执行,最终保证审计质量;而且新准则中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核心内容仍然包括职业道德、审计业务的接受与保持、工作委派、指导监督与复核、咨询和监控等。新质量控制准则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一,强调了项目负责人对审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第二,增加了意见分歧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等内容。

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的内容已经连续4年考查了简答题。在2006年的考试中考生既要把握好客观题,也要掌握好简答题。为此,考生应掌握好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的内容。应做到根据题目所给的资料,分析判断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是否违反职业道德。

4.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

2006年的审计考试大纲中要求考生明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由于注册会计师执行的会计报表审计最终是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发表意见,这也就注定了区分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的重要性。应该说,注册会计师只是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鉴证人,并不是保证人,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才是会计报表的保证人。考生应特别关注在被审计单位舞弊和违反法规行为中区分管理当局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在这里考生应明确:第一,注册会计师只有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实施审计,保持合理的怀疑,才能履行好审计责任;第二,注册会计师无论怎样努力只能做到合理保证。

5.审计具体目标

(1)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

这部分内容属于重要的审计理论。考试题型也多样化,既可以考查客观题,也可以考查简答题甚至综合题。但近年的考试中,单独考理论的内容比较少,对这部分知识的考查主要是理论结合实务,也就是要求考生应做到将认定目标理论与重要项目的实质性测试程序相结合,融会贯通。例如,2005年考查的第四个简答题针对所列示的各项认定,代注册会计师列示出为实现各认定的审计目标应实施的最常用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在新的《审计证据》准则中将原来的五认定改为按各类交易和事项、期末账户余额以及列报和披露进行区分。这部分新准则的内容,在教材中以国际准则的形式来反映的,并在2005年的考题中已经进行了考查。

(2)审计具体目标

审计目标是基于审计总目标和管理当局的认定推论得出的。要实现审计目标,必须实施具体的审计程序,最终才能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考生应将审计目标理论与会计报表各业务循环的具体审计实务(10~14章)相结合,融会贯通。这部分知识可以考查各种题型。例如,在近几年的客观题中经常针对注册会计师要实现的审计目标,列示若干审计程序,要求考生指出其中恰当或不恰当的审计程序等。

6.明确注册会计师的计划审计工作

在2006年的考试大纲中要求了计划审计工作,这是新审计准则中的一个具体准则,以替换现行的《审计计划》具体准则。根据《计划审计工作》准则,注册会计师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时应当计划审计工作,使审计业务以有效的方式得到执行。该准则的主要内容包括:初步业务活动;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

7.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

该内容是近年考试的重点,各种题型均可能涉及,特别是近年在综合题中涉及分析性复核具体的运用。考生应掌握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如何通过分析性复核确定审计重点领域。例如,在2003年和2004年的综合题中都考查了结合利润表及其相关资料,要求考生指出审计的重点领域。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性复核,从而发现异常趋势或波动,进

而确定为重要审计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测试程序,以合理发现会计报表中重大的错报和漏报,最终发表适当的审计意见。新审计准则中《分析程序》具体准

则与现行的《分析性复核》具体审计准则在本质上没有重大的变化,新准则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在内容上较原准则也更细致。

8.审计重要性

属于重点、难点和考点,各种题型均可能涉及。考生应掌握:第一,审计重要性的含义;第二,审计重要性的运用。尤其是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如何确定会计报表层重要性水平和账户交易层的重要性水平。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如何考虑重要性。该审计准则没有重大变化。

9.审计风险

新审计准则将风险模型改为:审计风险=会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该模型虽与现行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有一定的变化,但考生在今年的考试中可以将现有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合并视为会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

考生应掌握:第一,审计风险的含义(客观存在的签发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和可接受的签发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第二,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也就是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第三,检查风险的评估。

考生还应明确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会计报表使用人能容忍的错报越大,则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已审会计报表中有重大错报未被发现的可能性就越小。

10.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理论知识属于重要的知识。考生应明确内部控制要素,应将内部控制理论与各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实务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同时,考生还应把握好对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例如,2005年的第二个综合题,资料中描述了注册会计师所了解的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要求考生能够指出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提出改进意见,进而确定控制测试程序,指出涉及的相关认定等。应该说,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有重大缺陷和执行失效的地方,就是会计报表存在或很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漏报的领域。内部控制及其测试的相关新审计准则与现行准则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1.审计抽样

2006年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审计抽样。而且在近几年的考试中客观题和综合题均涉及了审计抽样的知识。考生应掌握好注册会计师如何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中确定样本量,如何选取样本,以及对抽样结果的评价。

12.各业务循环主要账户的重要实质性测试

属于重点、难点和考点,各种题型均可能涉及,近几年所占分数较多,充分体现了突出实务的命题原则。考生应注意:第一,将主要账户的认定目标理论与实质性测试程序结合;第二,掌握好函证、监盘、截止测试、分析性复核等程序;第三,还要特别注意掌握好有关的会计知识。

13.特殊项目的审计

特殊项目在历年的考试中都作为重点进行考查,各种题型均可能涉及。考生应掌握期初余额、关联方及其交易、或有事项、期后事项、持续经营等特殊项目的审计程序以及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同时,对特殊项目中涉及的会计知识考生也应掌握好。

在新审计准则中《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持续经营》、《关联方》这几个准则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期后事项》具体审计准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其中资产负债表日到审计报告日期问的期后事项变化不大。

14.审计报告

(1)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考生应掌握好调整分录的编制。

(2)审计报告内容。考生应掌握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和各种类型审计报告的格式。

(3)审计报告类型。考生应特别要掌握好综合题,最终应能够确定意见类型,草拟审计报告。考生应掌握各种审计报告类型出具的条件及专用术语。

在历年的考试中审计报告类型的确定都是综合题必考的知识,例如,2003年和2005年均考查了调整分录的编制和审计报告的草拟;在2004年的简答题和综合题中也考查了审计报告类型的确定。

15.验资

(1)审验程序

属于重点、难点和考点,各种题型均可能涉及。考生应掌握出资者以货币、实物、无形资产出资时,注册会计师应执行的审验程序。在此要注意产权转移手续、利用前其他注册会计师和专家的工作、以前的出资情况等问题。

(2)验资报告

注册会计师知识总结范文9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规模;比较;建议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0年度,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超过8000家,执业注册会计师超过8.5万人,从业人员近30万人。可见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整体水平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全球会计行业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2007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2009年10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又批准同意并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通知》,对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引导作用。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该如何做大做强,如何健康发展,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国外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发展现状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前景具备一定的启示性,因此,笔者将对中、美、英三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进行比较,以期为我国事务所规模化之路提供一点参考。

二、有关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衡量的文献综述

对于如何衡量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国内外业界基本上达成了共识,笔者对所阅读的文献进行归纳,事务所规模的衡量标准主要为以下几点:

1、根据事务所收入的多少和结构进行衡量

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是其为社会提供服务所得到的产出,是衡量事务所规模的重要依据。Moizer and Turley(1989)、易琮(200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2003)、黄洁莉(2011)等都将事务所收入作为一个重要标准来衡量事务所规模,这也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衡量方法。

2、根据事务所人力资源的多少进行衡量

人力资源是会计师事务所最重要的经营要素之一,要做大做强,人的因素影响最大。因此,根据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人数、合伙人人数、专业人员数、全体从业人数也成为很多学者对其规模进行衡量采用的重要标准。例如,张岚(1998)提出,会计师事务所是典型“以人为本”的企业,将技术、知识、体力集于一身的事务所员工是企业第一生产力,是最具价值的企业资源,他们是事务所赖以生存的资本。Brocheler et al(2004)检验了荷兰1930-1992年间审计市场中人力资本对事务所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事务所成立和延续阶段教育程度对绩效影响正相关。

3、根据事务所拥有的客户资源进行衡量

事务所另一个重要的经营要素是其拥有的客户资源,因此,根据其拥有客户的数目、规模对事务所规模进行衡量也成为了很多学者的选择。例如,耿建新、房巧玲(2005)发现我国本土大所与“四大所”相比,“本土所”虽然在人力资源的数量上并不亚于国际“四大”所,在客户数量上也占有一定优势,但平均客户规模和以业务收入比例衡量的市场份额都大大低于“四大所”。杨永淼等(2007)发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在大客户市场上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另外,李树华(2000)、王振林(2002)、原红旗、李海建(2003)等也采用了这种思路。

4、综合运用多个指标对事务所规模进行衡量

事务所要做大做强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因而,不能仅从一个或两个方面考虑事务所的规模,而要综合考虑以评价一个事务所的规模化程度。例如,韩晓梅、徐玲玲(2009)就综合审计市场、发展途径、收入等方面比较了“四大”与“非四大”的规模化。

三、中、美、英三国百强事务所规模比较分析

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是指事务所组织或活动所具有的格局形式或范围,它不仅仅指事务所人数、收入和利润的增长等数量指标,更重要的是质的规定性,即事务所人员的素质、行业整体素质以及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等。下面笔者将主要通过收入规模、收入结构、CPA人数及分所数量等四方面对中、美、英三国百强事务所的规模进行一个比较。

1、收入规模比较

收入反映了会计师事务所产出的多少,是衡量事务所规模的重要标准。表1是2010年中美英三国百强事务所收入总额的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用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6.7695)和人民币对英镑的汇率中间价(10.2182)将美国和英国的收入总额换算成了人民币。

表1 2010年中美英百家会计师事务所收入比较

项目 中国 美国 英国

收入总额 2,310,382.64(万元) 42,570.12(百万美元) 1,012,945(万英镑)

折算为人民币(万元) 2,310,382.64 28817842.73 10350474.6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2010年按综合得分列全国前100家的事务所年总收入约230.04亿元,平均每家为23103万元。而美国2010年前100家事务所的收入总额约为2881.78亿元,为中国百强的12倍;英国2010年前100家的事务所总收入为1035.05亿,为中国百强的4.5倍。可见,中国百强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总量与美国、英国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数据,美国百强事务所2009年度为2899.45亿元,总额是中国百强事务所的14倍,而在2010年度仅为中国百强事务所的11倍。可以看出,2010年中国百强事务所的发展速度超过了美国百强事务所。与2009年相比,2010年我国事务所前100强收入规模有所提高。2009年100家中收入总额超过5亿的有11家,2010年有12家。说明中国“本土所”的业务规模在不断扩大,反映了其良好的发展趋势。

2、收入结构比较

收入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务所是否做到了健康稳定的发展,也是事务所规模化的一个重要标准。表2为中美英三国前五十强事务所的业务明细。

表2 中美英三国前五十强事务所的业务明细

项目 非审计收入总额 业务明细

审计鉴证 管理咨询 税务服务 其他

中国 1,546,040(万元) 17.45% 82.55%

美国 21,538.51(百万美元) 46.9% 32.28% 16.68% 4.14%

英国 69,583.5(万英镑) 32.33% 23.82% 24.53% 19.32%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审计业务,2010年前百强审计收入占到了80%以上,而美国和英国的审计收入比重均未超过50%。反映出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结构仍然呈“一支独大”的状况,收入结构不合理。随着审计业务的“玻璃天花板”效应日益临近(韩洁、徐蕊,2010),传统业务领域竞争日益激烈,单一的业务结构必然会成为制约会计师事务所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为了拓展事务所的业务空间,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事务所必须要大力发展非审计业务,以形成自身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3、员工规模比较

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是会计师事务所最重要的经营要素之一,其中包括CPA的人数、年龄、学历以及从业人员、专业人员等方面的因素。表3为中美英前50强事务所CPA人数的比较。

表3 中美英百强事务所CPA人数比较

项目 中国 美国 英国

CPA人数 20,796 121,807 45,086

CPA平均人数 416 2436 451

从表3可以看出,美国百强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人员人数为中国的5倍左右。另外,英国的CPA人数与中国相当,而英国的总收入为4.5倍,可见其人均创造的价值要远远大于中国。据相关资料显示,美国总从业人数为184,429人,CPA人数约占总从业人数70%。因此,在人力资源拥有的优势方面,中国与美国、英国差距十分明显。但从近两年的发展趋势来看,2010年中美英三国注册会计师人数都有所增加,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整体规模在逐年扩大,“本土所”与“国际所”都很重视人力资源占有优势的形成与培养。

4、分所数量的比较

分所尤其是异地分所数量可以反映会计师事务所在地域方面的扩张能力。表4为中美英三国前50家事务所的分所数量统计。

表4 中美英三国前50家事务所的分所数量

项目 中国 美国 英国

分所总数 403 1146 804

分所平均数 8 23 16

从表4可见,中国的分所数量无论从总数上还是平均数量上都与美国和英国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事务所规模还很小,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业务拓展潜力还很大。虽然,据中注协公布的数据可知,我国事务所前100家分所数量有所提高,由2008年的413家提高到了2009年的518家,说明我国事务所业务拓展能力有所提高,也反映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实施做大做强战略的初步成效。

四、建议

1、做强与做大相结合

成熟的市场往往是强者越强,这也给我国内资事务所做大做强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与美国、英国的状况比较,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目前的状况是一个格局不稳定的状况,在未来必然会出现一波合并的浪潮,少数事务所将占据大部分市场。另外,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存在着显著的规模溢出效应,这些规模溢出效应来自于客户对知名事务所的信赖,知识共享带来专业胜任能力上的提升,专业胜任能力带来的范围经济。所以,先做强还是做大并不是一个选择题,做强有利于企业在发展壮大中掌握主动权,做大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

2、拓展业务领域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非审计业务所占比例非常低,而美国和英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服务领域十分广泛,涉及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各个层面,这是我们值得借鉴的一个重要经验。因此,内资事务所一方面要苦练内功,拓宽注册会计师服务非审计业务的能力与水平,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尝试新的服务领域。

3、实施人才战略

事务所要做强最大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有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因此,内资事务所要特别加强注册会计师和从业人员关于前沿知识的培训,要培养员工熟悉国际化业务,同时引进新的国际服务项目和国际技术,拓展国际业务,帮助中国企业寻找国外市场,为外资企业提供会计、税务、法律、管理咨询等服务,不断提升内资所的国际知名度。

注释:

①由于AccountancyAge只公布了英国百强事务所前50强的详细信息,为增强可比性,笔者截取了中国和美国前50强的信息进行比较,下同。

参考文献

[1]2011美国公共会计公司百强榜[J].中国会计视野.

[2]2011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211.167.229.177/cicpa/public/publicindex.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