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国服务贸易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4 14:50:47

中国服务贸易论文

中国服务贸易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 服务贸易是提供无形商品的一种贸易方式,在全球化日益盛行的今天它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它的发展也是我国对外贸易取得结构性发展的标志。本文探讨了中国服务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关健词]服务贸易 结构升级 瓶颈 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贸易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过程称为服务输出,购买他人服务的一方称为服务进口。国际服务贸易结构也正走向高级化。 中国的服务贸易近年来也有了显著的增长,这反映在服务贸易结构上的升级上面。最初的时候我国的服务贸易仅仅是劳工输出,进行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结构升级之后成为了含有高智力附加值的服务了。 一、服务贸易的特点 一般人们所说的贸易大都指的是商品贸易,是以商品这种实物为媒介的贸易。与国际商品贸易比较,服务贸易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服务贸易是无形的,是无形贸易的一种,具有不可触摸性、不可储存性和不易运输性,因而导致服务出口方式多样化。 其次,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往往是同时发生的,通常无法将服务进行再转让和套利活动,所以服务的生产和出口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是服务的进口和消费过程。 第三,服务贸易的对象主要是智力,如专利、版权、法律和会计等,且贸易过程中通常不涉及服务所有权的转让,仅与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有关。 第四,服务贸易更多地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服务机构的跨国设置,国际间的服务交换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都与资本、劳动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密切相关。 第五,服务贸易的统计数据在各国国际收支表中显示,而在各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没有显示。对服务贸易的监控不能通过海关监督和征收海关关税的方式进行,而只能通过国家立法和制定行政法规来达到目的。有些项目下出口的服务,进口国消费者不能在本国国内消费而只能到服务出口国去消费(如境外消费)。 二、我国服务贸易的瓶颈 虽然我国的服务贸易近年来有了显著的增长,但是由于基础的薄弱和发展时间有限,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第一,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服务业是发展服务贸易的基础,服务业的严重滞后影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作为重要的出口领域,对我国经济发展做贡献的潜力仍有待发掘。 第二,国内服务业生产力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我国服务业生产力水平较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部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而且这些劳动密集型部门本身发展层次又较低。 第三,服务贸易管理落后并且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协调也妨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目前,中国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和协调主要由商务部负责;这种管理体制在一段时间里对服务贸易的发展管理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发展有很多的缺点,如中央和地方在服务业国际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的差别性,服务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商务部管理多头、交叉且力量分散,容易造成行业垄断等。 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服务业的供给能力相对于国民经济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服务业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自然和劳动力资源上,其产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其知识、科技和资本含量都比较低。 第四,服务贸易管理落后并且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协调也妨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1)目前,中国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和协调主要由商务部负责;这种管理体制在一段时间里对服务贸易的发展管理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发展有很多的缺点,如中央和地方在服务业国际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的差别性,服务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商务部管理多头、交叉且力量分散,容易造成行业垄断等。(2)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服务业的供给能力相对于国民经济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服务业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自然和劳动力资源上,其产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其知识、科技和资本含量都比较低。 三、改进的对策 我国日益融入到全球一体化是对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严峻挑战,也是推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良好机遇。 第一,加强政府作用,打破壁垒,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壁垒林立,据关贸总协定统计,全球服务贸易的壁垒有2000多种。《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贸易规则也承认了这一领域管理贸易的合法性,规定彼此感兴趣的国家进行双边谈判,讨论服务业市场开放问题。因此,我国作为《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缔约国应该重视利 用政府谈判,打破壁垒,发展服务贸易,我国政府对本国的服务贸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国经济贸易发展中生产力要素的组织协调者,政府必须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第二,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为服务贸易奠定坚实的基础。重点发展:(1)投资少、收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如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和文化卫生事业等;(2)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主要是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以及为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服务行业;(3)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主要是交通运输业、科学研究事业、教育事业和公用事业等。 第三,分层次逐步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仍有不少制约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因素,故而决定了中国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应结合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根据我国服务业的具体情况,稳妥、慎重、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地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 第四,制定适度的服务贸易保护政策。凡涉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和国家机密的极少数部门或项目,应采取明令禁止的政策,不开放,不允许外资进入;凡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人民生活安定的重要部门或项目,允许开放,允许外资进入,但不允许外商独资或控股,要规定其股份的最高界限;除以上两者外的绝大多数一般部门或项目,要安全开放,实行自由化的政策。 第五,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要明确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范畴;我国商务部作为服务业政策的归口管理部门,其宏观管理职能主要是规划进出口发展战略,制定或参与制定贸易法律、法规,对外协调与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关系,并落实“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 可见,为出口而进口,以引进促出口,能够增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部门,拓展服务贸易发展空间,改善出口结构。服务贸易是新世纪重要的贸易形式,中国想由一个贸易大国变为一个贸易强国发展服务贸易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中国服务贸易论文范文2

作者:杨亚娟 肖文锋 张佺举 摘 要:论述了经济全球化时代,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全球化;服务贸易;中国经济 1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表现为贸易与市场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首先是货物贸易的全球化,然后才是服务贸易的全球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服务贸易的发展有其不同于货物贸易的独特趋势。 1.1 服务贸易发展的高科技化趋势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服务贸易也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呈现出知识化和高科技化特征。世界服务贸易以高新技术为载体,使得服务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过去十年中,许多新兴服务行业从制造业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服务经营行业,其中技术、信息、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发展最快。高新科技的发展,不仅使得世界服务业的发展不断地高科技化,而且也使很多传统的产业和传统的服务都被高科技手段所武装,金融的电子化、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电信业务的数字化都体现了世界服务贸易的高科技化趋势。 1.2 服务贸易发展的非平衡化趋势 世界服务贸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其不平衡性也不断加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区间的非平衡性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是和经济发展的水平紧密联系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体现在世界市场的份额上,还体现在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存在大量逆差,而发达国家则有大量的顺差上。二是部门间的非平衡性发展。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性,不仅体现在总量方面,而且体现在结构方面。从世界服务贸易的结构比例来看,世界服务贸易的进出口额中,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所占的比重一直在60%左右,而电讯、建筑、保险、金融等其他服务所占的比重一般都低于10%(除了其他商业服务之外)。 1.3 服务贸易壁垒的隐蔽化趋势 由于服务贸易的特殊性,关税保护方式并不适用于对服务贸易的保护。但是,由于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要求,各成员国必须加快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于是,为了保护本国的服务业,各国纷纷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M.J.Trebilcock和R.Howse(2005)把各国所采用的服务贸易壁垒分为四类:直接明显的歧视性壁垒、间接但明显的歧视性壁垒、直接但明显中性的贸易壁垒、间接但明显中性的壁垒。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签署之后,上述第一种与第二种壁垒由于其明显的歧视性,其作用也受到限制。因此,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主要在第三、第四种不太明显的方式上下功夫,比如制定一些不利于外国竞争者的行业标准;政府在安排服务支出的时候,优先考虑本国企业;对本国服务出口实行隐蔽性补贴、减免税等,这些做法都使服务贸易的壁垒隐蔽化。 2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 2.1 服务业出口与我国的经济及贸易地位不相符 衡量一个国家服务贸易的国际地位有两个指标:一是各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世界排序;二是一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份额。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1995年服务出口额居世界前一位的是美国,出口额为1895亿美元,中国居第16位,出口额仅为184亿美元,不及美国的1/10。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排名从1995年的第16位上升到第9位,但与主要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从各国服务贸易额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例来看,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的大国,进出口总额在世界排名第3位,但服务贸易出口额却仅排在第11位。2000年,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额为266亿美元,仅占世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的2%,这与我国的贸易大国地位不相符合。 另外,从各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占本国总出口额的比重来看,大部分发达国家均在20%以上,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仅占出口总额的15%,可见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滞后于一般商品贸易。 2.2 服务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服务贸易不仅发展相对滞后,而且结构也欠合理。在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行业结构中,所占份额最大的前三项依次是旅游、其他商业服务和运输。这样的结构,表面上与国际服务贸易 的出口结构是一致的,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中旅游所占的比例过大,2003年、2011年分别占到49.12%和52.38%。由于我国旅游及运输业之和已经占服务贸易总出口的60%以上,其他服务贸易出口所占的比例相对比较低,如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专利服务等的出口比重与世界相比明显偏低。从进出口总体行业结构中可以看出,我国出口依然以劳动密集型出口为主,进口以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为主。在出口方面,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较快,在出口份额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但与其在进口份额中所占比例相比,仍然偏低,处于比较劣势状态。 2.3 服务业缺乏比较优势,竞争力不强 康承东根据比较优势指数计算公式计算了我国2000年和2001年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指数。从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来看,2000年和2001年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分别为-0.1043和-0.0928,均呈现出负数状态,表明这两年中,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在整体上处于比较劣势,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从行业上看,两年中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零的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而一向被认为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运输和建筑服务的比较优势指数也呈负数状态。 3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探讨 3.1 加快服务业对内开放的步伐 加快服务业的对内开放,意味着打破原有的封闭状况,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进入和退出。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部门如电信、银行、保险等,具有很强的垄断性,这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公平竞争秩序,而且导致服务业创新不足、效率低下和竞争力缺乏。这些行业也是我国加入WTO谈判中,主要缔约方要求我国开放呼声最高的部门。在这种条件下,服务业的大幅度开放和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势必对国内服务业造成严重冲击。因此,在服务业全面对外开放的同时,必须实行对内开放,降低国内市场的垄断程度,适当放宽对内资企业的审批标准,允许国内有条件企业投资这些行业,通过充分的国内竞争来鼓励创新,提高国内企业的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为我国服务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创造条件。 3.2 加强服务贸易立法,建立系统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 在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中国香港、新加坡和韩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发展服务贸易和开放服务市场方面都有一套严格的法律规定。因此,我国应加强有关服务业的立法工作,按照GATS的有关规定,制定统一的《服务业外商投资法》。当外资服务业对国内服务业造成重大损害或有损害威胁时,能按照法规及时采取相关的保护手段,如服务进口保障、国际收支平衡的例外等。另外,对于我们已经承诺开放的服务领域的现行立法,应该按照GATS的规定进行全面的审核和修改。对那些已经承诺开放但尚未立法的服务领域,应按开放的程度、开放的时间进程等做出统筹安排,避免出现立法上的无序现象。 3.3 健全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加强国家对服务贸易的宏观管理 由于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广泛,而且服务业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所以发展服务贸易不是单独的行业、部门和企业所能办到的。我国应迅速建立一个权威性的服务贸易宏观管理和对外开放协调机构,从战略角度制定出中、近期的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战略和策略。这个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全国服务出口的政策、法规和战略;负责与国外进行多边或双边服务贸易谈判;监督国家给予服务出口企业的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统计和掌握国际、国内服务贸易的基本数据和市场状况等。

中国服务贸易论文范文3

摘 要: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迅速,中国服务贸易也在快速发展,但是竞争力仍较低。用波特“钻石模型”对中国服务贸易进行分析,就主要的四方面: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程度深入进行探讨,并且对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出对策。 论文关键词:服务贸易;钻石模型;竞争力;对策 1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 1.1 当今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 1994年4月,117个国家和地区在包括《服务贸易总协定》(简称GATS)在内的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上签字。GATS于1995年1月1日与《建立WTO的协定》同时生效。GATS是服务贸易领域中形成的第一个全球性多边法律框架,借以在透明度和逐步自由化的条件下消除服务贸易壁垒,扩大国际服务贸易,促进贸易各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标志着WTO体制较以往的国际贸易体制更完善。 当今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为活跃的领域,1980年到2006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7674亿美元扩大到53304亿美元,期间增长了5.9倍。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份额从1980年15.7%上升到2006年的17.9%。 同时,国际服务贸易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服务贸易的结构进一步调整 长期以来,服务贸易领域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随着全球新科技浪潮的推动发展,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到服务业上,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金融等服务行业不断涌现并迅速扩张,世界服务贸易正逐渐由传统的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传统服务贸易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 (2)发达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地位逐渐上升 服务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不平衡。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亚洲地区的服务贸易是世界上最具增长活力的地方,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长率。而中国和印度的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快于其它亚洲地区。 (3)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同时,服务贸易壁垒形式更为隐蔽,手段更加多样化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下,各国在经济势力强的部门和经济状况良好的时期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而在幼稚产业或衰弱产业部门和经济窘迫的状况下实施保护主义政策。鉴于服务产品的非储存性,产销不可分离性,不容易监管等特殊性,各国都在保护着本国的安全,如限制外国服务提供者的数量,限制外商股权参与的比例,限制服务交易数量等。 1.2 中国在世界服务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国际服务贸易呈现以欧美为主的格局,发达国家在金融、电信、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贸易领域体现出更强的竞争优势。从单个国家来看,美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出口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贸易盈余国。另外,在WTO公布的2006服务贸易出口排名数据当中,只有中国和印度是进入前十名的发展中国家。 近年来,随着中国服务贸易的不断增长,其占世界服务贸易比重稳步上升。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达到914亿美元,排名第8位,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3%;在进口者排名中,中国位居第6,服务贸易进口额达到1003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3.8%。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市场高度集中,服务贸易进出口前十位伙伴国家(地区)占有3/4的份额。其中,中国香港、美国、日本为前三大服务贸易伙伴。 2 波特“钻石模型”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开尔.波特在《国家间的竞争优势》一文中对国家竞争优势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波特指出,一国特定产业能否取得成功或者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取决于四个关键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程度。这四项因素正像一颗钻石的四个基本面,通过紧密结合形成核心优势,构出了竞争环境所需的框架前提。此外,政府行为和机遇作为另外两个辅助因素影响着上述四个要素,也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着影响。 2.1 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主要有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初级劳动力等。而高级要素有人 力资本、知识和科学技术、服务业经营管理等。目前,我国自然资源和初级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长期以来在国际旅游业、海洋运输业和劳务输出等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产品的提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各服务业都在不同程度上缺乏高级资源要素。 服务消费在生产中完成,要求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存在某种形式的接触,这就对服务贸易的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今世界服务业的竞争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初级要素的影响越来越小的,反而对知识、人才、通信手段等高级要素依赖性却越来越大。国际服务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力资本的竞争。中国的人力资本状况就不容乐观,尤其是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和知识型服务业所需要的外向型高级人才紧缺,培养机制不够完善,这使得我国在当今世界服务贸易量大的金融、保险、咨询和专有技术等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领域处于劣势地位。 2.2 需求条件 一国服务贸易的扩张,必须基于充足的国内需求。波特的理论进一步强调了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获取所起的推动作用。本国的需求会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改进,服务生产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市场国际化随之加快,国际竞争力才会不断提高。 在我国,以保险为例,由于保险种类有限,公民的保险意识较差,随着金融服务市场逐步开放,外资保险公司不仅带来了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也带来了崭新的保险理念和众多的保险产品,这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消费者的保险知识,刺激了他们对多功能保险产品和高层次保险服务的需求。作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这是其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有利条件。 2.3 相关和辅助产业 相关和辅助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的国内产业,其发达和完善程度关系着主导产业的产品成本、品质和信息交流,从而影响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一国的服务业就是一个大的关联行业群。如运输业的发展无疑会推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电信业的发展更是金融、保险和咨询业发展的基础。 我国服务贸易的支柱为运输和旅游项目,以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服务行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金融、保险等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落后。服务市场结构过于单一,必然导致对某一市场的过度依赖,一旦该地区发生经济波动就会对我国的服务贸易形成巨大冲击。在国内地区结构观看,沿海地区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较发达的经济体系,服务贸易规模较大,在运输、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领域有较明显的优势。中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其现有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服务贸易所占的份额极小。 2.4 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程度  国内竞争程度高的国家,企业所受压力大,技术改进与服务创新的要求迫切,有利于建立国际竞争优势。纵观我国国内各服务企业,意识较为封闭与落后,甚至一些大型企业眼光仍然停留在国内,尚未实施跨国经营企业。另外,我国服务业长期处于一种竞争不充分的状态下,垄断经营现象严重,缺乏合理的市场竞争。如邮电部长期以来对我国基础电信业的垄断;即使有外资银行的加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对我国商业银行服务业的垄断等。这种垄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服务业以及企业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服务领域总体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影响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制度的引进,阻碍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另外,政府拟定政策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而往往许多自然垄断的行业由政府垄断经营,其管制表现在对某行业的人为进入壁垒,过多的行业准入限制,遏制了服务业的充分发展。因此,大部分主要以国有成分为主的中国服务领域,缺少必要的市场竞争,降低了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尽管一些服务部门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要真正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样会受到较严重的冲击。 2.5 政府行为和机遇 当今社会,政府的作用日益重要。政府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引入外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善管理制度等优点,为我国服务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环境,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加入WTO是发展中国服务业,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机遇,中国应积极支持国内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而不断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我国服务贸易立法不完善,缺乏一些基本的行业性法规或法律,这样会影响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健康发展。再有,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仍存在有关职能部门在对外贸易管理上责任不明确,交叉管理,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等问题。此外,服 务业由于管理落后造成对服务业统计不规范,对服务业的定义、统计范畴,以及划分标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及国际惯例不一致,使得统计数据在全面性和准确性上尚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都是阻碍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造成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非均衡现状。 3 增强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建议 我国应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的有利于同国际服务贸易惯例接轨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积极开拓国际服务市场,促进我国服务贸易优化升级。 3.1 加强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 应客观地根据我国国情、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服务贸易法律原则,构建我国服务贸易法律框架。中国作为GATS的成员国,应当以GATS为原则制度,国内有关服务方面的条文应该与国际法规相接轨,减少我国现行服务贸易法律与服务贸易总协定规范的冲突。以规范和约束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政府应及时对外公开立法法规、法律政策,并增加法规的可操作性,确切地落实到具体工作上。针对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仍存在的问题,应明确或建立国家统一的服务贸易综合的管理机构,确立其管理的范畴,平衡各服务业主管部门的利益;明确服务贸易各行业主管部门应负职责,按照国际国内服务业行业的法规条文进行管理,统计和掌握本行业的情况。 3.2 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优化服务业行业内部结构,为服务贸易奠定坚实基础 服务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劳动就业的增加,为国内创造更多就业的机会。同时,综合国际服务贸易的趋势、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具有良好发展态势的服务部门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改造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服务理念、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提高我国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应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对于能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出口服务业要扶持其发展。同时,对于我国目前比较劣势明显,而且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服务产业,要给予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促进中国服务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3.3 内外并重,渐进有序地对外开放 开放国内服务业市场,推进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国家垄断。通过竞争鼓励创新,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的效率和国家竞争力。重视国内需求,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及管理、资金,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服务领域。创造条件鼓励国内服务型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办市场,建立营销网络,提高国际服务业的市场份额。“引进来”和“走出去”相互结合,服务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将会得到一个新的发展。但就服务业部门之间而言,不可能没有一点保护的开放,要采取适度的隐性保护措施,循序渐进。服务离不开国家的管理,实现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并不能完全脱离国家的管制,在公平竞争环境的前提下,中国实行贸易自由化应保持适度的原则,保护本国企业和国民的利益,有选择,分步骤地开放我国服务市场。 3.4 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的服务素质 目前,我国虽然人力资源充足,但熟练掌握国际规范的人才较缺乏,这无疑是影响经济长足发展的薄弱环节。我国应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人才信息库和人才服务机构,加大投入各种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品格素质,增加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5 以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出口的突破点 中国巨大的制造业市场、优质低廉的劳动力尤其是日益普及的通信设施以及入世之后在服务领域不断加大的开放力度,使其成为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重要目标国之一。200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为299.93亿美元,比05年增长了37.8%。 在新一轮产业转移和跨国公司全球生产要素重组中,我国可以通过承包软件开发等远程服务、招商引资、对外投资以及外派劳务等途径,获得外包服务,进一步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知识结构多元化的优势,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我国更有效地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努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易[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5]程大中.中国服务业的增长、技术进步与国际竞争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中国服务贸易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对外投资

根据WTO分类,服务贸易包括过境交付、消费者移动、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四种方式,即服务贸易竞争力应指一国服务业出口和对外投资能力。因此,通过运用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计算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来评价一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至少忽略占很大比例的商业存在模式的服务贸易。因此,较全面评价一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还应考虑服务业对外投资及由此引发的商业存在模式的服务贸易。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中美跨境和商业存在模式(某国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对外国公民的服务销售模式)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以期为中国鼓励服务业对外投资而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出建议。

中美总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 为全面比较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笔者对两国跨境模式(BOP模式)和商业存在(附属机构模式-Foreign Affiliates Trade)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见表1)。 表1显示,1996年,美国FAT模式服务贸易总额首超BOP模式,2005年是后者的1.3倍;2002年,顺差额首超BOP模式,2005年是后者的2倍多。中国BOP模式服务贸易总额远低于美国,且处于逆差地位,即中国跨境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远弱于美国。 因中国整体对外直接投资严重滞后,所以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及FAT模式服务出口也很滞后、竞争力极其薄弱;FAT模式服务进口方面,即在中国境内的非金融类服务业外国附属机构境内销售收入,2005年总计739.74亿美元, 2006总计913.2亿美元,远远低于美国水平。总体而言,中国在FAT模式服务贸易方面处于明显竞争劣势。 中美双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服务业FDI比较分析 为深入分析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笔者分析中美双边服务贸易(见表2)。表2显示,无论是BOP还是附属机构模式的双边服务贸易,中国竞争力均远远落后于美国,特别是附属机构贸易模式,中国更显薄弱,2005年逆差额2倍多于BOP模式。 无论是总体还是双边服务贸易额,美国两种模式均处于竞争优势,且FAT模式强于BOP模式;中国两者均处于劣势,且FAT更劣于BOP模式。鉴于FAT模式已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形式和趋势,所以需对FTA模式的来源——服务业FDI进行比较(见表3、4、5)。

表3、4、5显示,无论是服务业FDI总额,还是双边服务业FDI额,美国都远高于中国,使得美国FAT模式服务贸易发达于中国。美国服务业FDI处于净流出地位,而中国处于净流入地位,故美国FAT模式服务业处于竞争优势,而中国处于竞争劣势。 美国鼓励服务业FDI的政策 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表明,某国服务业FDI对其服务贸易竞争力,特别是对占主导地位的FAT模式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因此,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薄弱的中国应借鉴美国经验,通过促进服务业FDI来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一)重视国内服务产业发展,并重点进行产业培育 美国服务贸易和对外投资之所以发展迅速,与其国内发达的服务业分不开。服务业已是美国经济中最庞大、发展最快的部门。美国支持 服务业发展的措施很多,较有特点的是: 主要通过宣传、立法、设立专门机构等手段,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健康、迅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为使国内服务产业发展服从服务贸易全球战略发展的需要,适度放松反垄断限制。注重国防工业,特别是军民共用技术对国内相关服务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确定重点服务产业并保持其竞争优势。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特别是自实施“国家出口战略”和“服务先行策略”以来,其服务贸易和投资的产业发展重点愈益清晰,即将促进重点放在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旅游、商务与专业技术服务(包括环保、能源等)、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教育服务、影视娱乐、电信服务等领域,并由商务部分别与能源部、环境保护署、卫生部、教育部等相关机构及行业协会组成专门小组,采取针对性促进措施。

(二)加大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创造并保持服务业竞争优势 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人力资本/技术密集型已成为服务产业的主要属性,人力资本/技术对保持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高水平的教育投入和人才的引进,为美国带来丰裕的人力资本,美国已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最具优势的科技人才队伍,促使为美国服务贸易提供竞争优势的产业基础持续得到发展,发达的服务业又反过来促进和扩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使得美国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保持优势地位。 为争夺国际市场,使美国跨国公司在与国外公司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美国政府充当为其跨国公司在研发方面保驾护航的角色,如制订出一定的科研计划,采取各种措施推动跨国公司科研与开发的发展;通过延长跨国公司研究与实验机构的课税减免,来鼓励跨国公司进行科学研究,推动新型科技产品的开发,以便使美国的跨国公司能够在技术上领先别国,从而为跨国公司提供创造和发挥比较优势的机会和手段,增强美国跨国公司国际竞争力。

(三)提供资金扶持与援助,为跨国公司提供“基础支持” 利用各种渠道和机构对私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资金扶持和援助是美国政府的一贯政策。 金融支持。美国进出口银行的对外货款业务中,有两项贷款是专门支持跨国公司向外直接投资的:开发资源贷款和私人对外直接投资贷款,即对跨国公司给予贷款,帮助扩展业务,提高在国外的竞争力。1971年成立的海外私人投资公司主要有两项业务:为海外投资企业提供投资保险和对私人投资者提供融资活动。 因中小企业开展海外投资面临更多风险,所以应更重视对其开展海外投资的鼓励和保护。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就日益重视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如建立小企业发展中心,对高科技小企业提供资金援助及实行小企业技术转让计划等。 税收支持。税收政策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而提供税收优惠则成为政府鼓励私人资本进行跨国投资和经营的重要手段,也是美国政府鼓励和支持公司向国外扩大投资的重要工具,如除与许多国家在双边协议避免双重征税外,还通过分类的综合限额税收抵免、延迟纳税制度、在税收协定中不列入税收饶让条款、经营性亏损结转制度、在进口关税减免制度、国外投资收入优惠税率等方式鼓励和促进企业开展海外直接投资。 设立扶持企业海外投资的政府性基金。如“TDA基金”作为政府资助私人海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之一,其主要职能是通过资助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定向考察、特许培训、商业研讨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技术辅助等,增强美国公司的对外竞争力,帮助美国公司获得海外商机。其中,资助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费用约占美国贸易发展署整个预算的77%。

(四)建立海外投资保障制度,保障跨国公司对外投资 美国于1948年首创官方海外投资保证制度;1969年,美国再次修订《对外援助法》,规定设立直属国务院的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PIC)。1971年1月,海外私人投资公司正式开业,从此确立沿袭至今的由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管理海外投资保证业务的体制,即海外投资保证制度,对美国的私人对外直接投资承担特别风险和综合风险保险,如禁兑风险、征用风险、政治暴力风险,大大减少企业海外投资风险,促进跨国投资事业的发展。

(五)为海外投资者提供系统、完善、可靠的信息服务,以降低投资风险 美国政府主要通过国家行政机关或国内特别机关驻外使领馆所设的经济与商业情报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等机构形成的信息网络为企业提供从项目考察设计、论证到组织实施全过程的信息咨询 服务等来实现对投资者的情报服务。

(六)与企业密切合作,注重务实性、技术性促进措施 美国商务部等主要贸易促进机构除注重通过立法、设立专门机构等手段,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和促进机制,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健康、迅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外,特别注重与企业间密切合作,更多地应用深受服务出口和投资企业欢迎的务实性、技术性促进措施:如大量通过派出政府与企业联合商务团组,包括利用类似于召开美中商贸联委会等双边贸易协商方式开展游说与促进工作,以及举办各种商务对接、商务会议、展览等商务促进活动,帮助企业寻找商机;针对服务出口和投资不同于商品的不同特点,举办大量技术性、务实性很强的专业培训活动,帮助分析出口和投资目的地国家的市场和投资做法、消费趋势及习惯等,以帮助中小服务企业提高服务出口和投资技能等。

(七)改进跨部门合作及与各州的合作,提高促进与服务效率 1994年后,美国贸易促进协调委员会专门组成由各部门专家组成的服务业出口工作小组,主要集中进行跨部门合作与协调:数据采集与分析;共同确定为推动促进工作所必须的各服务行业的专业技术与专家人选;研究建立与民间企业最为有效的联系与沟通办法;共同制定在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的出口促进活动计划与方案。由于服务贸易涉及面很广,有许多州的法律在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规定与双边谈判或多边谈判存在矛盾,因此,“国家出口战略”还要求联邦政府与各州及地方政府官员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结论 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中国无论是在BOP模式还是FAT模式服务贸易上均处于劣势地位,且后者的劣势更为明显;而美国服务业对外投资发达对其服务贸易,特别是FAT模式服务贸易国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中国应把握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特别是服务产业国际转移和FAT模式服务贸易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通过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产业、丰裕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等高级生产要素、确定重点服务产业并实施战略性产业政策、建立和完善企业海外投资综合服务网络、建构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充分合作、协调互促的服务产业出口和海外投资促进体系等,以推动中国服务产业海外投资,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1.郭根龙,服务贸易自由化和竞争力[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中国商务部服贸司.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

3.中国商务部服贸司.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

4.李敏,美国、法国、日本鼓励对外投资税收政策比较[J].涉外税务,2006(8)

中国服务贸易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PPS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出口

 

一、引言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2000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4743亿美元,到2008年则高达25632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5倍多,进出口贸易总额以年均16.3%的速度增长,大大超过了同期国民经济的年均约11%的增长速度。其中,出口贸易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保持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作用日趋显著。正因为目前的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为保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出口贸易的增长问题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货物进出口总额进行不等概率抽样(PPS抽样),抽取了8个省市作为研究样本,以此来预测2008年我国各地区出口贸易总额及抽样方差,并与简单随机抽样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以期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为宏观决策层更准确地把握各项促进出口政策的实施力度提供依据。

二、PPS抽样方法简介

从抽样发展的历史来看论文服务,最初提出的是代表性样本,这是一种主观有意识的抽样。但是,这种方法无法计算抽样误差,因此进一步发展到等概率随机抽样,以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元处于平等地位,有同样的机会被抽中,从而可以科学地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当总体单元之间的差异不大时,简单随机抽样是简便的、有效地。但是当总体单元之间的差异非常大时,简单随机抽样效果并不好,例如,要反映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大型企业对城市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因而在抽样中是否抽中这些企业,对推断总体的结果也有很大影响。而对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是否抽中则无足轻重,因而在抽样中如果把它们处在同等地位,显然也是有缺陷的。因此就需要引入不等概率抽样。

1、不等概率抽样的基本含义

不等概率抽样是指在抽取样本前给总体的每一个单元赋予一定的被抽中概率。不等概率抽样分为放回与不放回两种情况。在有放回的不等概率抽样中,最常用的是按总体单元的规模大小来确定抽选的概率。设总体中第个单元的规模度量为,总体的总规模度量为,则该单元的抽选概率应为。这种不等概率抽样称作按与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英文为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简称PPS抽样。但是,总体单元大小的度量往往不止一个,比如度量一个企业的大小,可以是资金大小,也可以是产值或销售额的大小,还可以是人员的多少,因此通常用表示规模大小的抽选概率。由于每个单元均有被抽中的概率,,因此也称作PPZ抽样。

2、PPS抽样的实施方法

PPS抽样的实施方法有累积总和法、拉希里方法、规模累积等距抽选的方法和分裂法,本文这里选用规模累积等距抽选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累积和的基础上采取等距抽样的方法。具体如下:

设总体单元数为,其规模度量分别为,论文服务,…,,进行累积,直至。若欲抽取样本的容量为n,则先求得等距抽样的间隔,然后在之间随即等概率抽取一个数,假设为,则所在的单元代码区间相应的单元即为被抽中的单元。以后每隔个度量值,即等数字所在的单元代码区间的相应单元,即为被抽中的单元。

这种抽样方法的特点是当所有单元的度量时,它是不重复的抽样;当某个时,则第i个单元有可能被重复抽中;当时,则第个单元肯定会被重复抽中。这种方法抽取样本比较容易,每个单元的被抽中概率与的大小成比例,因而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

3.Hansen-Hurvitz估计量

(1)总体总量的估计

1943年,汉森和赫维茨对PPS抽样提出了估计总体总量的估计量为:

其中为入样的第个单元的变量值,为第个单元根据其规模大小的入样概率。通常情况下若以该单元包含的元素单位为度量时,,其中,是总体总量的一个无偏估计量。

(2)方差估计量为:

三、实证分析

1、数据收集与处理

各地区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货物出口总额 单位:万美元

 

地区

2007年

2008年

地区

2007年

2008年

全 国

121777576

143069307

河 南

837492

1071890

北 京

4892639

5749961

湖 北

817294

1170891

天 津

3807405

4210299

湖 南

651540

841288

河 北

1700041

2400412

广 东

36931609

40566447

山 西

653249

925312

广 西

510916

734744

内蒙古

294439

359185

海 南

136446

158720

辽 宁

3532409

4206950

重 庆

450721

572205

吉 林

385706

477163

四 川

860596

1313249

黑龙江

1225712

1680624

贵 州

146547

190078

上 海

14384611

16914514

云 南

476828

498441

江 苏

20360978

23802941

西 藏

32636

70757

浙 江

12826397

15429623

陕 西

467525

538082

安 徽

881373

1136411

甘 肃

165866

160135

福 建

4993757

5699184

青 海

38591

41910

江 西

544459

772666

宁 夏

108567

125837

山 东

7511011

9319479

新 疆

中国服务贸易论文范文6

关键词:迪尔道夫模型;服务贸易净出口;货物贸易净出口;生产贸易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2049

一、引言

从1971年“服务贸易”概念在经合组织一份报告出现以来,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增长,但是现在国际服务贸易并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于是理论界在寻求建立完整的服务贸易理论体系的基石――国际服务贸易纯理论。

在建立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的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是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否使用于服务贸易的争论,关于这个问题,理论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是以R迪克(R.Dick)和H迪克(HDick)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比较优势理论不适用于服务贸易;一种观点是以萨皮尔(ASapir)和卢茨(Lutz)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完全适用于服务贸易,他们认为比较优势说是普遍有效的;第三种观点介于前两种观点之间,它既肯定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对于服务贸易的适用性,同时也承认具体理论在解释服务贸易上的缺陷,主张在利用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服务贸易时,必须对传统理论进行若干修正①,在传统理论框架内研究服务贸易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巴格瓦蒂(Bhagwati),迪尔道夫(Deardorff),琼斯(Jones)和伯格斯(Burgess)等。

迪尔道夫(Deardorff)在HO模型的基A上证明了比较优势是适用于服务贸易的,并且得出结论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整体是互补均衡的;1989年梅尔文(JamesRMelvin)提出,当开展服务商品贸易的时候,出口服务的国家必然在货物贸易上存在逆差,服务出口国在货物贸易上表现为逆差,反映了服务部门的比较优势。

国内学者们在研究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互补性时,主要结论有两种。一种是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不互补。比如:陈兆军(2001)认为广义的要素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但是产品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不存在确定的互补关系。②另一种为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即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存在互补性。谢康、李赞(2000)借助TSP软件包对89个国家和地区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的数据(1980―1995)进行了分析,得到结论,符合服务贸易顺差时,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逆差时,货物贸易顺差这一假设的概率为066。③郑辉、张捷(2008)表明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导致贸易比较优势出现新的变化,贸易同时涵盖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在服务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在贸易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并掌握贸易模式的选择权,而且此时的贸易平衡将是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互补下的总体平衡。④本文的特点主要是在迪尔道夫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从服务贸易和生产贸易两方面来考虑与货物贸易的关系。

二、迪尔道夫模型

1984年,迪尔道夫(ADeardorf)先是分析了国际贸易理论用于服务贸易的局限性,他运用标准的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通过改变其中的个别约束条件,率先成功地解释了国际服务贸易是如何遵循比较优势原则的⑤。迪尔道夫模型有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比较优势是适用于服务贸易的,而且在国际贸易格局中,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具有互补性。在迪尔道夫的模型中,对两国封闭状态下、自由贸易状态下及半封闭状态下的服务贸易进行分析,发现服务贸易仍然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并且和货物贸易形成互补。世界主要进出口国家(地区)的服务贸易余额和货物贸易余额,服务贸易顺差的大国美国、英国等,一般货物贸易逆差严重,2014年,美国服务贸易的顺差额233593亿美元,但货物贸易逆差分别达到792015亿美元;而货物贸易顺差的诸如中国,2014年货物贸易顺差为38295亿美元,而它服务贸易逆差1501亿美元。

第二,在服务贸易中,出口的既可以是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也可以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上面迪尔道夫第二、第三方面的叙述中了解到,首先在服务贸易中,生产要素是可以跨国移动的,其次当A国为管理要素丰富,而服务产品为管理要素密集型产品,那么A国在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A国既可以在管理密集型商产品S的生产上对B国保持比较优势,也可以在管理要素的生产上保持比较优势,又有可能同时在产品S和管理要素上保持比较优势。

三、迪尔道夫模型在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互补性中的实证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服务贸易的总量飞速增长。本文以中国的数据为例,通过服务贸易净出口与货物贸易净出口、生产贸易净出口与货物贸易净出口的关系来看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互补性。

(一)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净出口互补性

以下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数据来源与模型选取

本文选取的是1982―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净出口额和中国货物贸易净出口额,数据均来自WTO数据库。由于回归模型本身不能检验因果关系的存在性,因此本文选取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法。由于本文研究的是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互补性,以中国的数据来验证,因此设置服务贸易净出口SNE、货物贸易净出口CNE两个变量。

2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净出口变化趋势图从下图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的逆差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我国货物贸易顺差也持续增加。1982―2004年,我国服务贸易的逆差额较小,增长缓慢,在这个阶段,我国货物贸易的顺差额也缓慢增长;2004―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快速增长,逆差额巨大,2014年达到了1501亿美元,而这个时期,我国也拥有巨大的货物贸易顺差额,在2014年为38295亿美元。

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净出口是息息相关的,服务贸易的逆差越大,货物贸易的顺差也越大,进一步地,用Eviews7来检验我国服务贸易净出口和货物贸易净出口之间的相关关系。

我国服务贸易净出口与货物贸易净出口的变化趋势图

3平稳与协整检验

首先对变量SNE、CNE进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所选的时间序列SNE、CNE都是不平稳,而CNE的时间序列在经过一阶差分后在1%的显著水平下处于平稳,而SNE、CNE二阶差分后在1%的显著水平下处于平稳,因此综上知,在SNE、CNE时间序列中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一些不平稳的时间序列,它们的组合可能是平稳的,因此,我们对SNE与CNE做协整检验。结论是,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SNE与CNE协整检验的似然比即迹检验统计量数值中,SNE与CNE之间只有一个协整关系。因此在SNE与CNE这组的时间序列变量之间变动趋同,可以对它们回归和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由检验结果可以知道,在滞后期为1、2的情况下,CNE不是SNE的格兰杰原因概率分别为00608和01817,大于5%,所以接受原假设;但是在滞后1、2的情况下,SNE不是CNE的格兰杰原因概率分别为00024和00037,小于5%,拒绝原假设。即货物贸易的净出口额几乎不会对服务贸易的净进出口额产生影响,但是服务贸易净出口额的变化会显著地影响货物贸易净出口额。

5结论

经过上面的实证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是互补的,即拥有服务贸易的顺差的国家,货物贸易一般为逆差;而服务贸易逆差的国家,货物贸易一般为顺差,而且服务贸易的顺差会导致货物贸易的逆差。

(二)生产贸易与货物贸易净出口的互补性实证分析

生产贸易是一种中间投入而非最终产出,因此,它提供的是市场化的中间服务(非最终消费服务),并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的特点,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和我国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本文将生产者服务定义为包括运输服务、通信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宣传、其他商业服务在内的各类服务,以 PSNE 表示生产贸易净出口,本文选取的是1982―2014年中国生产贸易净出口额和货物贸易净出口额CNE、PSNE的数据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CNE的数据来自WTO数据库。

首先对变量PSNE、CNE进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再对PSNE与CNE做协整检验。原假Or=0表示没有协整关系,备选假设r=1表示有一个协整关系,从结果中可知,PSNE与CNE之间只有一个协整关系。因此在PSNE与CNE这组的时间序列变量之间变动趋同,可以对它们回归分析。

经过上面的实证分析,我们得出结论,生产贸易和货物贸易是为互补的,即拥有生产贸易的逆差的国家,货物贸易一般为顺差,这也更证明了迪尔道夫的模型,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生产贸易的净出口与货物贸易的拟合程度更高,互补性更强,比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紧密性更高。

四、结论与建议

本部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具有互补性

根据文章中对我国服务贸易净出口和货物贸易的净出口的实证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逆差每增大1个单位,货物贸易的顺差就增大391个单位,并且服务贸易净出口的变化还会影响到货物贸易净出口的变化。也就是说,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整体上是平衡的,服务贸易顺差的国家一般货物贸易为逆差,服务贸易逆差的国家货物贸易一般为顺差。在对生产贸易净出口和货物贸易净出口的实证分析中,发现生产贸易净出口和货物贸易净出口之间的拟合程度更高,也是因为生产贸易大部分是为了方便国际商品贸易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比如运输业、保险业等,这也验证了迪尔道夫模型的结论。

(二)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内部结构升级

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严重,却又有着巨大的货物贸易顺差,政府要协调好两者的关系,计量结果显示服务贸易会影响着货物贸易,因此可以通过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来改善货物贸易的结构,这样既可以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也可以促进货物贸易的结构升级。与此同时,政府也应改善服务贸易的结构,文中的数据表明我国在服务贸易中的运输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服务上逆差较为严重,我国需要加大这些产业的资金投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这些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因而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实力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注释:

①杨圣明,刘力服务贸易理论的兴起与发展[J].经济学动态,1999(5):50-55.

②陈兆军对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互补性问题的再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4):48-53.

③谢康,李赞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兼论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实质[J].国际贸易问题,2000(9):50-55.

④郑辉,张捷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互补性及贸易平衡新解[J].国际经贸探索,2008(5):63-67.

⑤杨圣明,刘力服务贸易理论的兴起与发展[J].经济学动态,1999(5):50-55.

参考文献:

[1]杨圣明,刘力服务贸易理论的兴起与发展[J].经济学动态,1999(5):50-55.

[2]谢康,李赞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兼论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实质[J].国际贸易问题,2000(9):50-55.

[3]陈兆军对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互补性问题的再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4):48-53.

[4]汪素芹国际服务贸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4-56.

[5]郑辉,张捷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互补性及贸易平衡新解[J].国际经贸探索,2008(5):63-67.

[6]公维丽,孔庆峰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因果关系研究――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 学报,2010(2):5-9.

中国服务贸易论文范文7

[关键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服务贸易

[中图分类号]F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9-0186-03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决定着本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阶段。中国服务业全面市场化改革始于1992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2001年又提出了全面发展服务业的决定。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仅为44亿美元,但到了2009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873.1亿美元,是全球服务贸易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经由传统的工业制成品贸易逐步向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贸易模式转变,服务业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对外贸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对服务业贸易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是我国服务业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但是目前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显得尤为不足。在现阶段加强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对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稳定增长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国外研究现状

Robert C.Shelburne and Jorge G.Gonzalez(2004)计算出了27个OECD国家1992-1998年的IIT指数和MIIT指数,得出IIT指数和MIIT指数分别为0.75和0.60,同时研究了美国多边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情况。FariborzMoshirian,Donghui Li,Ah-Boon Sim(2005)运用产业内贸易的新贸易理论分析了美国金融服务的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证明,要素禀赋、人均收入、金融业的FDI、金融部门的经济规模、美国与其伙伴的贸易集中度以及市场开放度等因素对金融服务的产业内贸易具有积极影响,而且,实证结果显示,美国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活动降低了美国金融服务的产业内贸易水平。Mosesmuse Sichei,Chris Harmse,Frans Kanfer(2007)依据1994-2002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南非与美国在服务贸易部门的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结果显示,南非与美国的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与货物贸易的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相似,特别是两地区在人均收入和市场规模方面的差异对产业内贸易有消极影响。同时指出,美国对南非的直接投资对于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有积极贡献。Yu-qing Xing(2007)分析了从1980-2004年中国与其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和日本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的动态变化。指出了中日与中美之间产业内贸易的主要领域,并分析出了美国和日本对于中国的直接投资对于中美和中日的双边产业内贸易的促进作用。

2.2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早期我国的服务业与世界同期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相比落后较多,服务贸易在整体贸易中的比重也不大,所以对于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很少有人关注,直到2005年之后,随着我国服务业对世界的逐渐开放,以及服务贸易在整个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我国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才逐渐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所以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从2005年才开始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两篇文章,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曾国平,胡新华,王晋在论文《对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状况的测算与分析》(2005)中对我国服务业整体和内部各部门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运用静态衡量G-L指标以及动态衡量MIIT指标两种指标,对于中国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量和分析,首次给出了衡量我国产业内贸易程度的量化的数据。通过对于数据的分析指出了我国服务业中的不同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李伍荣,余慧在论文《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统计与中国实证》(2006)中讨论了服务贸易的两种分类,分别为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简称BPM5),以及由GATS给出的服务贸易主要包括四种交易方式。指出BPM5为更好的服务业贸易统计数据。同时对于我国1997-2004年的服务业的13个项目的G-L指数进行了测算和统计,指出了我国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各个项目有着显著的差异,并提出了对于我国发展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政策建议。

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对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学术成果也越来越丰富,其中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与某个经济体之间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

2007年之前的我国学者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大多把中心放在对我国单方面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上,缺乏有针对性的对我国与其他经济体在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方面的比较研究,2007年之后,我国学者逐渐把目光投向了这一空缺的领域,进行了针对我国与具体某个或某几个国家之间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蔡宏波在论文《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比较》(2007)中归纳、整理以往多种产业内贸易衡量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出较为全面、科学的产业内贸易评价体系,通过对中国和东盟主要5个国家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各种指标的测算,合理判断和比较了目前两地区服务业整体、部门间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崔日明,陈付愉在《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2008)中通过对2001-2005年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G-L指数的计算和分析,得出中日服务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结论,并且运用TC值说明中日间各个服务贸易部门的出超和入超情况,并运用以上GL和TC指数分析了总体中日间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情况,同时分析了中日各个服务业部门的贸易竞争力,最后给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

(2)影响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分析

在对于影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因素的研究中,包含着两种主要的研究方向。

首先,针对服务业中的具体某个部门的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胡颖,韩立岩在《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2008)中研究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运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对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差异程度、市场集中度、

对外直接投资、两国间的直线距离以及旅游资源差异程度与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程度正相关;贸易不平衡度、市场规模差异程度、市场开放差异程度、跨国公司和其国外子公司之间的贸易流以及交通质量差异程度与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程度负相关。

其次,针对整个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整体分析和研究。姜颖在《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2007)中考察了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现状,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分析得出了我国服务部门的规模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度是影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孟祥娟在《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2009)中通过计算G-L指数、MIIT指数和HIlT指数及VIIT指数,从服务业整体和分行业的角度,对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现状进行了研究。运用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货物贸易和服务业开放度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人均GDP与产业内贸易水平负相关,创新性地对于影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选取了不同的解释变量进行了分析,引入了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服务业开放度以及人均GDP三个变量进行了分析。

(3)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效应研究

以前的论文研究的范围多集中在对我国经济的宏微观因素对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上,但是没有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对我国宏微观经济因素的反方向影响分析。任靓在《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2009)中分析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对于我国的反倾销效应、公司内贸易效应、服务业集群效应、公民福利效应、经济增长效应。对于进一步发展扩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保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3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的前景分析

我国学者对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时间还不长,所研究的内容和范围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没有像制造业产业内贸易那样充分具体。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还大多局限在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总体描述性研究以及对于影响服务业整体以及某个部门的因素研究。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突破:

3.1对于我国服务业进行横纵向全面比较

现有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情况实证研究过于单一和片面,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也只是从对我国单一性的研究发展到了针对我国与某个经济体之间的比较研究。同时,在对于我国服务贸易的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产业内贸易研究中还不够全面,在现有研究中只有系统的对于中日和中美间的双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对于中国与欧盟间以及东盟间的双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还没有或者不够翔实具体,缺乏针对与我国服务业主要贸易国之间的全面系统的比较分析,以及对具体行业采用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纵向梳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中国服务业各个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在国际范围内所处的位置。

3.2采用更加翔实充分的指标统计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

现有分析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时对于我国服务业的统计指标较单一,更多的是利用G-L以及MIIT指数衡量了产业内贸易的程度和范围,没有全面充分的衡量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竞争力。笔者认为可以从研究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文章中进行借鉴,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标体系来全面衡量我国服务贸易,这样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分析会更加具体充分。

中国服务贸易论文范文8

论文关键词:服务贸易,进口结构,经济增长,贸易逆差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已超过货物贸易。国际服务贸易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源,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显示,1982-2008年间,中国的服务贸易一直保持稳定增长,进出口总额由1982年的44亿美元一路攀升到 2008年的306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7.72%。2008年服务贸易出口额的世界排名由2007年的第七位上升至第五位,进口额稳居世界第五。

在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快速发展的同时,服务贸易逆差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下图是我国1982—2008年服务贸易差额分项的变动情况,其中nxcomm表示服务贸易顺差,nxtrspt表示运输服务贸易顺差贸易逆差,nxtravel表示旅游服务贸易顺差,nxother表示其它服务贸易顺差,表中数据来自国际贸易组织数据库。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服务贸易差额可以分为: 1982-1991年的贸易顺差阶段和1992~2008年的贸易逆差阶段。在前一阶段,我国服务贸易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出现了小额的顺差。1992年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后,我国服务贸易也由此进入了逆差阶段。从1992年服务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后,服务贸易逆差总体上呈递增的趋势,从1992年的不足一亿美元一直递增到2008突破一百亿美元。

图1: 1997~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差额的构成 单位:百万美元

从分项的情况来看,运输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除个别年份外,运输服务贸易逆差不断递增,在2003年突破了100亿美元。旅游服务贸易在整个时间段一直都是顺差,波动比较平缓,总体上看顺差呈缓慢递增的趋势中国学术期刊网。其它商务服务贸易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成为逆差,并且迅速扩大,但波动较大,并且其它商务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上来看是增长最快的一个部分,在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不断扩大,从1997年的36.62%递增到2008年45.55%。

二、相关文献简述

国内学者佟家栋(1995)较早探讨了进口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不同时期进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度不同,但总体上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陈家勤(1999)在研究中发现除了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如韩国、印度和巴西等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进口贸易的作用都大于出口贸易;徐光耀(2007)肯定了进口贸易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推动作用。认为扩大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国内短缺的能源、原材料,促进资源进口的多元化贸易逆差,将更加有利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朱维芳(2007)分析开放后我国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丝毫不亚于出口。熊凤琴(2009)考察我国生产者服务进口总值及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生产者服务总进口和新兴服务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运输服务进口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综合上述的研究文献,大多肯定了进口对于经济增长的的积极作用,甚至可能大于出口的作用,这与理论上判断一致。大多数文献是对进口总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缺乏对进口不同构成项目的细致研究。本文在我国当前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服务贸易逆差逐年扩大的背景下,对服务贸易进口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进一步分析,并就服务贸易逆差进行讨论。

三、服务贸易进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选取1982~2008年的各变量年度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各服务贸易进口数据均来自WTO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GDP数据来自UNSTATS。参照世界贸易组织对服务贸易的分类,本文将我国服务贸易分为三大部门即运输、旅游及其它商务服务,其它商务服务中一共包括八项,具体为通讯、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文体娱乐(包括电影等音像制品)和其他商业服务(包括会计、法律、咨询和广告等)。经济增长以我国历年GDP来衡量。各变量单位为亿美元,用美国劳工部公布的CPI调整为不变价格,取各变量的自然对数以消除异方差。用lngdp、lntrspt、lntravel、lnother分别表示经过上述处理后的GDP、运输服务进口、旅游服务进口和其他商务服务进口。

(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

1、在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传统上要求所采用的时间序列必须是平稳的,否则就会产生“伪回归”问题。但是在现实中,经济中的时间序列大多是非平稳的,为了使回归有意义,就要对其实行平稳化。而通常的做法是对时间序列进行差分,然后对差分序列进行回归检验,这样做的缺点是忽略了原时间序列中包含的有用信息贸易逆差,而这些信息对分析问题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用协整方法,而要进行协整就必须进行单位根检验。进行单位根检验的方法很多,如方法DF方法,ADF方法,PP方法,本文采用方法ADF方法。

表1 各变量平稳性检验结果

变量

类型(C,T,N)

DW值

ADF

临界值

结论

lngdp

(C,T,1)

1.8870

-1.2856

-4.3738(1%)

非平稳

lngdp

(C,T,1)

1.8806

-3.5114

-3.2418(5%)

平稳

lntrspt

(C,T,1)

2.1051

-2.5397

-4.3738(1%)

非平稳

lntrspt

(C,N,0)

1.9878

-4.6116

-3.7204(1%)

平稳

lntravel

(C,T,1)

1.8359

-2.7802

-4.3738(1%)

非平稳

lntravel

(C,N,2)

1.9640

-4.0562

-3.7497(1%)

平稳

lnother

(C,T,1)

1.6991

-2.2360

-4.3738(1%)

非平稳

lnother

(C,T,O)

1.7444

-4.8524

-4.3738(1%)

平稳

注:检验类型中C,T,N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中的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N表示不包括C或者T,表示一阶差分。

对各变量进行ADF检验,经过多次尝试,选择最佳滞后期和检验形式,得到单位根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所有变量序列都是非平稳序列;经过一阶差分以后,所有变量在5%显著性水平上都是平稳的,故它们都是一阶单整I(1),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协整检验。

2、这里根据Johansen的最大似然方法来检验lngdp、lntrspt、lntravel、lnother之间的协整关系,其中最优滞后期的选择,这里根据非约束的VAR模型的残差分析结合似然比检验法而得到,将模型最优滞后阶数取为2,检验结果见2。

表2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特征值

似然比统计量

5%临界值

1%临界值

零假设(HO)

0.7575

55.3517

47.21

54.46

R=0

0.428289

19.9313

29.68

35.65

R≤1

0.2116

5.9532

15.41

20.04

R≤2

0.0004

0.0099

3.76

6.65

R≤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变量lngdp、lntrspt、lntravel、lnother之间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协整方程如下:

lngdp=1.7323+ 1.2506*lntrspt -0.9126*lntravel+0.7389*lnother

(0.2541)(0.1171) (0.3305)

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它已经是平稳序列,验证了协整关系是正确的。由方程可以看出贸易逆差,各个变量的协整关系是显著的,GDP与运输、旅游和其他商务的服务贸易进口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中国学术期刊网。运输贸易进口每增长1%,给GDP带来1.25%的增长;旅游贸易进口增长1%可以给GDP带来0.91%的负增长;其他服务贸易进口增长1%可以拉动GDP增长0.74%个百分点。如果其他商务服务、旅游服务和运输服务贸易进口同时增加一个百分点,会给经济带来1.08%的增长,这与大多数研究结论相同。上述实证结论也符合理论的判断:旅游贸易进口是单纯的消费性的支出,这种支出不会带来潜在产出增长,旅游贸易进口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其他商务服务贸易进口,包括通讯、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通过进口其它商务服务可以获得信息和先进的技术,从而引起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运输服务进口中有相当部分是生产所需要原材料、机械设备,这些进口的增加有利于生产,因此运输服务贸易进口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虽然上述实证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进口各项目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在这里使用Granger检验进一步讨论上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AIC和SC最小化准则,在进行Granger检验时选取滞后期为2,根据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原假设

F统计量

P值

Lntrspt不是lngdp的Granger原因

5.5429

0.0122

lngdp不是Lntrspt的Granger原因

0.9706

0.3960

Lntravel不是lngdp的Granger原因

5.74752

0.0106

Lngdp不是lntravel的Granger原因

2.4410

0.1126

Lnother不是lngdp的Granger原因

3.8491

0.0385

Lngdp不是lnother的Granger原因

0.4025

0.6740

Lntravel不是lntrspt的Granger原因

1.0597

0.3652

Lntrspt不是lntravel的Granger原因

3.5954

0.0464

Lnother不是lntrspt的Granger原因

1.5388

0.2390

Lntrspt不是lnother的Granger原因

1.4203

0.2650

Lnother不是lntravel的Granger原因

4.1290

0.0315

Lntravel不是lnother的Granger原因

0.9367

0.4084

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在95%的置信水平下,旅游、运输和其他服务的贸易进口都是GDP的格兰杰原因,而GDP不是旅游、运输和其他服务的贸易进口的格兰杰原因。同时运输服务贸易进口和其他服务贸易进口都是旅游服务贸易进口的格兰杰原因,而旅游服务贸易进口不是运输服务贸易和其它商务服务贸易进口的格兰杰原因。运输服务贸易进口和其它商务服务贸易进口不存在因果关系。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对中国1982~2008年的运输、旅游及其它服务的贸易进口与GDP进行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构成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运输、旅游及其它项目的服务贸易进口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在长期中,运输、旅游及其它项目的服务贸易进口如果分别增长1%贸易逆差,会分别给GDP带来大约1.25%、-0.91%、0.74%个百分点的增长;若均衡增长1%,会给GDP带来1.08%的增长。

2、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表明:运输、旅游和其它项目的服务贸易进口分别是GDP的格兰杰原因,但GDP不是运输、旅游和其它项目的服务贸易的格兰杰原因。这可能是由于服务贸易管理制度尚处于不断完善中,服务贸易行业垄断和专营现象比较普遍,单纯的经济增长不足以促进服务贸易进口的增长。

3、对于我国近年来不断扩大的服务贸易逆差,应该辩证地看待,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国外的运输服务,资金技术等需求增加,同时人们收入提高导致出境旅游需求的增加,因此现阶段服务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是一种现象;另一方面,在政策层面又不能无所作为,应该有针对性发展具有潜在优势的服务贸易产业。

参考文献

[1]杨正位.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危旭芳、郑志国.服务贸易对我国GDP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4,(3):75—79.

[3]孙茂辉.服务贸易对澳门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5,(1):67—71.

[4]潘爱民.中国服务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2):54—58.

[5]尚涛,郭根龙,冯宗宪.我国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脉冲响应函数方法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8):92—98.

[6]刘海云,余道先.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增长与结构失衡[J].国际贸易,2008(2):33-36.

中国服务贸易论文范文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8)02-0054-04

一、引言

当今世界,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最活跃的领域,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而金融服务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部分,对一国的发展乃至经济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国家经济体系的主线,还是国民经济中最敏感的部门,它能够灵敏地反映其他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因而,各国对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都十分重视。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服务贸易国际直接投资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对外投资最具说服力的理论是邓宁(Dunning,1981)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他认为一国企业能跨国投资经营的关键,在于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种优势的综合作用。这一理论现已成为指导当代国际直接投资行为的基础理论。Helpman、Krugman(1985)和Markusen、Venables(1998)等人发现在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内,金融部门FDI理论与金融服务贸易理论出现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趋势。Li等的研究表明,FDI对创造和生产金融服务发挥重要作用,FDI与金融服务贸易保持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P.Moshifian(2004)将金融服务贸易分为四大类:服务生产者与服务消费者都不移动的金融服务贸易;服务生产者移动的金融服务贸易;服务消费者移动的金融服务贸易;服务生产者和服务消费者都移动的金融服务贸易。第一种方式主要表现为跨境交易,而第二种方式主要表现为银行业和其他金融服务业的直接投资。他通过研究发现跨境金融交易和金融部门FDI已经成为金融服务贸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国内学者针对于金融服务贸易的单独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对服务业FDI的研究。吴彬(1997)认为我国跨国经营服务业的战略方向依次是:贸易业、金融业、运输和建筑等行业、餐饮业及医疗保健服务业。余江(2000)指出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服务业开放的启示,认为我国在大力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同时也要进行适当的保护。胡小娟、李波(2001)认为利用FDI要符合我国产业的发展目标。俞梅珍(2003)分析了服务业FDI迅速增长的原因及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启示。戴枫(2005)利用我国20年来历年服务业增加值与该行业FDI的资料,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得出FDI是促进中国服务业发展因素之一的结论,并分析了FDI对具体服务行业的选择变化。

二、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及利用FDI的现状

自从入世以来,伴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金融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也实现了稳步增长。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机构2806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37.47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8.6%,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外国银行在华23个城市设立了238家营业性机构,比人世前增加了43家,其中,外国银行分行共181家,法人机构14家。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845亿美元,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2%左右。外资银行所占市场份额尽管不高,但业务发展非常迅速。2005年,我国外资银行总资产达6353亿元,到2006年增长了29%,达到了8194亿元。2006年,中国已有中外合资保险机构41家,相比人世前也取得了一定增长。2005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额为80.54亿美元,2006这一数值增长到了104.17亿美元,增长了29.3%,但金融服务贸易逆差却扩大了35.5%,达到了90289.61万美元。

近年来,流入我国金融服务业的FDI规模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05年,FDI的合同金额达55144万美元。而2006年流入我国金融服务业的FDI又有新的增长,合同金额高达75972万美元。由表1我们可以看到2006年金融业实际利用FDI为29369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33.68%。从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金融服务业实际吸引的FDI正逐步增长,但是并不稳定,起伏波动较大,与其他发展较早的服务行业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三、FDI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

我国的金融服务业确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FDI,但这些FDI会对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下面本文将采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对这些影响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