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7:57:50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 艺术治疗 发展性艺术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

一、艺术治疗的原理

心理学家认为表达是人类的本能,人们可以通过艺术活动中的表达来达到身心和谐。而艺术治疗正是“以艺术活动为媒介,以心理理论和艺术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咨询师、来访者和艺术作品三者关系来发挥作用。”

艺术治疗(art therapy)最初仅包含绘画等视觉呈现方式,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研究者逐步将范围扩大至音乐、雕塑、舞蹈、沙盘、心理剧(角色扮演)、即兴创作等各类形式,此为广义的艺术治疗,统称为表达性艺术治疗(expressive therapy),其中又以绘画和音乐两种最为常用。由于人们的思维大多以视觉为主,一些被压抑的创伤性经验用语言无法提取[1]。这成为降低言语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作为非言语治疗(nonverbal therapy)的艺术治疗很好的突破了言语表达的限制。

早期的艺术治疗主要以治疗性为主,常用于精神疾病及严重心理问题的康复中,如医院、精神卫生康复中心、特殊学校等。随着人本主义和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发展和实践,艺术治疗开始分化为治疗性和发展性两种取向。本文中的艺术治疗是指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与潜能开发为目标的发展性艺术治疗。

艺术治疗重视对艺术作品的分析与解读,认为从事艺术活动的人会将情感和内心冲突投射至艺术成果中。其中应用最多的是绘画分析技术,如续笔画、学校动态图、画人测验(DAP)、房-树-人测验(HTP)、八张卡片重复绘画测验(8CRT)等。通过对绘画作品比例、布局、线条特征、色彩使用、阴影描绘以及细节的分析来解读人的心理状态。而艺术治疗理论学家Eidth Kramer认为,即使不对艺术治疗的成果进行投射技术的解释,艺术治疗操作过程本身也能导致积极的改变[2]。如大声的歌唱与呼喊、对柔软沙具的抚触和摆弄、颜料的倾倒与挥洒、对硬质材料的折叠与搓揉等,从事艺术行为本身在较安全的氛围中使来访者重新面对冲突,重新整合人格,通过领悟与升华释放压抑的情绪和原本不太明了的思绪。

二、艺术治疗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

教育部制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中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发展性艺术治疗正向、积极的取向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立足教育和发展的目的十分契合。

艺术治疗在国外学校心理咨询中应用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显示出独特魅力。上世纪70年代美国首先把艺术治疗理念引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干预性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针对有行为问题的学生采用绘画教学为主的艺术治疗,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和人际沟通能力。日本则为辍学儿童提供绘画、雕塑等艺术治疗,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并回到校园[3]。

目前艺术治疗在我国发展较缓慢,部分教育者开始尝试在特殊学生群体中进行艺术治疗,包括情绪障碍、经历创伤以及自闭倾向的儿童。将艺术治疗应用于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认为艺术治疗有助于受到创伤儿童的情绪稳定并促进意识行为的发展[4]。易红等的研究显示绘画艺术治疗可以显著提升城市留守儿童的自我概念,改善社交功能[5]。将发展性艺术治疗应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较少,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创造性地探索和实践适合中小学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与模式。

发展性艺术治疗能够通过表达促进个体对自我的探索和领悟、对情绪的觉察和调控,提高人际交往及环境适应能力。艺术治疗具有非语言表达、支持关系安全稳固、情绪体验与认知思考整合等特点,填补了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空白,是对以语言为最主要载体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补充。

小学低年级学段或学力不足的学生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理性思维能力、情绪体验能力发展不完全,即使主动来访也无法准确的描述事件和表达情绪,笼统、含糊、抽象的语言较多,缺乏“具体化”常令心理辅导老师无法判断。艺术治疗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能够帮助低龄学生较快的澄清问题。

此外,由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许多学生的认知中走入学校心理咨询室意味着心理或“精神”不正常,因此主动来访的情况较少,多是由班主任或家长带入心理咨询室。在这类情境下学生的防御心理非常强,言语类咨询效果不大,甚至会起到反效果。艺术治疗平和的表象和有趣的内容能够降低学生的抵触心理,有利于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三、发展性艺术治疗的应用范围

艺术治疗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可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多样、形式丰富。发展性艺术治疗适用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辅导内容、不同社会需求和情感需求的儿童与青少年[6]。

把艺术治疗引入常规心理活动课,可以发挥艺术治疗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任和支持的氛围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艺术治疗还能以活动渗透的形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常用的个体心理辅导、朋辈辅导中应用。在艺术类课程、主题班会、兴趣小组等各类德育活动中,也可融入丰富的艺术治疗元素。在学校教育背景下,艺术治疗还具有融入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教学中的独特优势。这不仅符合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也符合艺术治疗应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功能与价值实现。正如鲁道夫所言“艺术治疗同时是一种艺术教育”,如音乐治疗常用的“热身-聆听-分享-重构”环节就与音乐课堂学科教学模式不谋而合。

1.学业困难

在学业困难学生的辅导和提升中,艺术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孟沛欣等的研究认为艺术活动的各项环节可以提高注意力、抽象与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言语表达能力等认知能力[7]。

同时,艺术治疗包含表达、创造等元素,在从事艺术活动时,心理健康教师常能发掘平时不易发现的学生性格与能力的强项。如果能够及时鼓励强化,帮助学业困难学生建立自信心,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培养的自信心及获得的情感支持可以延伸到其他学科和生活事件中。

2.自我认识

青少年阶段保持心理健康、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的核心就在于如何看待自己。而现实生活中中小学生由于自我认识偏差引起的过分自负或过分自卑较常见。小学高年级和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分化与整合、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自我是此时重要的心理发展任务之一。

艺术治疗作为有效的心理测验和咨询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防御机制,引导学生对自我的深入思考和顿悟(insight),改善自尊水平,主动发挥内在的积极能量,实现自我价值[8]。如“自画像”的创作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认识自我的不同角度,引发对“现实我”和“理想我”的思考。

3.同伴关系

在攻击、人际交往困难等行为问题的干预上,艺术治疗比传统心理咨询中使用的正强化、创造良好环境等方法简便,比单纯的说教和惩罚有效。毛丽娜关于艺术治疗对儿童攻击性的干预实验显示,绘画、音乐可以起到宣泄恐惧、焦虑、冲突等负性情绪的作用,戏剧、故事讲述的艺术治疗则通过直观展示人际交往过程提供儿童习得和模仿人际交往技巧的机会[9]。

团体艺术治疗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间的人际互动、观察与合作,丰富交往手段和表达方式,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同伴交往产生的问题尤为适合。长期进行的艺术治疗团体可增进团体内成员的交往。在校园生活中较难建立良好同学关系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群体归属感和稳定的心理支持,自发地助人自助。另外,艺术治疗活动提供了一种合理的宣泄负面情绪(如愤怒、敌意、悲伤)的方式,避免将不良情绪带入人际交往而引起的同伴关系问题。

团体艺术治疗能够丰富朋辈辅导、主题班会等活动的形式,其中心理剧已被引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心理剧取材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表现形式的多样化迎合了学生的兴趣。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对内心世界的洞察,体验到了不同的反应方式,有效促进对他人情绪和想法的理解与接纳,从而改善同伴关系。

4.家庭关系问题

Kwiatkowska在20世纪70年代将艺术治疗引入对家庭关系问题的治疗中,认为家庭是学生的来源及归属,孩子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湖南省教育厅2009年立项课题研究显示,绘画艺术治疗具有促进单亲家庭亲子交流的积极意义[10]。

当前中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家校联系,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其中又以亲子关系最为关键。将艺术治疗融入亲子活动,创造了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探索的机会。学校心理辅导老师以积极的态度引导亲子沟通,在共同完成绘画、泥塑、剪纸等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形成新的关系,体验新的乐趣。

发展性艺术治疗主要讲视野聚焦在个体内在的积极品质上,期望促进个体的自我领悟和自我完善。与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较常用的焦点短期模式相比,艺术治疗需要较长的周期。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尽快的回到常规的学习生活中,因此要避免冗长的讨论与分析,尽量达到“短时高效”。

由于艺术治疗理论基础和实践活动起源与西方,在我国中小学应用中需避免全盘照搬西方的模式和活动内容,而应致力于“本土化”,探索更贴近中国学生思维习惯和审美取向的艺术治疗活动。东方文化自古就有修身养性、身心和谐的概念,传统文化中绘画、音乐、建筑等东方元素都为艺术治疗在学校的应用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此外,虽然艺术治疗可应用范围广泛,但仍是专业性较高的工作,对参与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活动场地、器材等有较高要求。在活动前需根据学生的学段、认知水平、团体动力等确定活动目的和理论基础,选择合适的艺术活动内容,活动中也应根据个案的变化灵活处理,避免艺术治疗过程的僵硬化,切忌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

参考文献:

[1] 魏源. 国外绘画心理治疗的应用型研究回顾[J]. 中国临床康复, 2004,8(27)

[2] Kramer E. Art as Therapy with Children. MA: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71.

[3] 钱初熹. 国外心理治疗取向的中小学艺术教育及其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6(7)

[4] . 艺术治疗――促进孤残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J]. 社会福利, 2007(6).

[5] 易红, 王祝康. 绘画艺术治疗在城市留守儿童心理干预中的应用[J].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3(2).

[6] 陶琳瑾. 绘画治疗与学校心理咨询:一种新视野下的整合效应[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11(17)

[7] 孟沛欣,郑日昌,蔡焯基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团体绘画艺术干预[J]. 心理学报, 2005,27(3)

[8] 蔡宝鸿. 绘画自我分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J]. 考试周刊,2007(29)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范文2

中国的“文学美学”是20世纪中国学者具有世界学术意义的创新之一。认识文艺美学的中国原创性,要从关于这门学科的学科定位入手。不理解文艺美学为何物,当然就不会认识文艺美学的中国原创意义。的确,关于“文艺美学”是否成立,作为一门美学学科是否合法存在的问题,从这一门学科刚刚形成开始,就有不少争论。时至今日,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文艺美学是一门“假学科”。2000年,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而在这个研究基地需要挂上由教育部颁发的机构铭牌时,却发生了一个问题。在当前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作为中国的一个部级研究基地,应当面向世界,其机构的铭牌上理所应当印制这个机构的中英文名称。英文名称的写法,显然应当使用国际流行的英文说法。然而目前在国际学术界没有“文艺美学”的学科称谓,在英文写作里没有“文艺美学”这个对应的词或词组,而文艺美学却是在中国学术界流行了几近20年的、令不少学人反复使用的学科名称。我个人也十分关心“文艺美学”如何翻译为英文的问题。因为翻译不仅是词语的语种变形,而且是对术语意义的阐释,是公开向外界传达交流的信息。在外国人并不知晓“文艺美学”、缺乏正常交流的语境里,如何把“文艺美学”译为英文呢?最后的结果是把“文艺美学”翻译为literary theory and aesthetics。literary theory在中文里现在普遍称为“文艺学”,而aesthetics则通译为“美学”。经过这样的翻译,无疑是告诉英语学术界,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并且持续流行的“文艺美学”,就是西方学术界的“文艺学和美学”。翻译者显然有对“文艺美学”的思考和诠释,似乎还有在文艺美学的建设中,把文艺学和美学结合为一门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理论预设。然而,这样的翻译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在西方学术界目前的观念里,文艺学和美学虽然有密切联系,但是依然是两门独立的学科,英语学人很容易认为中国的“文艺美学”等于既研究文艺学,又研究美学,即既是文艺学,又是美学。 显然,在英语学术界没有现成的对应词语翻译的情况下,这样的翻译误读是不得已之举,我们目前并没有资格去责怪翻译者。它还说明,我们对文艺美学的学科性质还缺乏深入的理解和稳定的解说。这种情况在中国目前通行的学科中是罕见的,属于另类。其实,另类的出现和存在往往是对常规、常态的偏离和突破。合理的另类就是创新。细想一下,中国现代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学术学科的设立和命名,即我们所认为的学科常规、常态,基本上都是对西方近代学术体系的引进。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特定岁月,西方强势文化改写了中国的学术文化的历史,中国在各种原因的推动下,系统地引进了西方学术文化的体系性结构。“美学”一语,就是王国维从亚洲最早引进西方文化的日本的相关“汉字”译法直接搬过来的。在这一时期引进的还有哲学、伦理学、文学理论等等学科命名。至于文艺学则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按照苏联对文学理论的称谓而流行的。由于哲学、伦理学、美学、文艺学等等是从国外学科名称翻译而来的,那么现在的中国人要把我们的哲学、伦理学、美学和文艺学的学科名目介绍给外国人,只要运用翻译成中文所依据的外文词语就行了。在文艺美学的名称翻译上遇到的难题,恰好说明文艺美学这一学科在中国现在的西方学术学科体系中,是一种不可融入近代西方学术文化体系的另类。 还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是,在文艺美学的英文译法literary theory and aesthetics中,连接文艺学(literary theory)和美学(aesthetics)的是一个并列连接词“与”、“和”(and)。这样的翻译方式似乎把文艺美学当作两个学科的共同属有领域,从学科分类逻辑顺序来看,不大能够讲通。然而,如果从文艺美学既有文艺学的学科特性,又有美学的学科特性而言,这样的翻译方式又有一定的意义(注:本文认为把“文艺美学”翻译为literary theory and aesthetics的意义在于显现出一种“间性”意识。我个人以为翻译为aesthetic of literature and art,也许更为妥当。)。 这使我想起了俄国理论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文本间性理论。其实,我们可以按照巴赫金的理论把文艺美学理解为文艺学与美学的对话性的理论构成,是一种涉足于文艺学和美学之间的间性理论。人们非常重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文本间性理论,但是主要从文本分析的角度予以重视。其实,巴赫金理论的新颖之处在于突破了西方长期以来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理性规范,提倡在逻各斯规范的分类体系中,寻找各个不同类属的事物、话语、文本之间的对话联系、间性联系。他在对话理论和文本间性理论中,实际上也提出了对于在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引导下形成的近代学术学科分类框架进行解构和重组的设想。这方面的思想,还没有受到重视和关注。 近代西方学术学科在分类上,采取的是本体论的划分方式。一个独立的学科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独特性甚至惟一性,就是这门学科存在的基础。这种顺应近代工业化日趋细密的分工而形成的观念,自然有其长处,但是它却摒弃了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天然联系这个事物存在的根本基础。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着整体的关联,但是人们在研究具体事物时又不太可能把此一事物与世间的每一个别事物之间的联系一一考察,这正如我们在读书时,不可能把有史以来的每一部书都读完。这并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巴赫金充分考虑到学科设立的两难境遇。他提出了一个深刻的思想,就是每一个学科都处在“边界”上。他说:“某一文化领域(如认识、道德、伦理、艺术等领域)作为一个整体所构成的问题,可以理解为是这一领域的边界问题。”“……只有在不同视角的边缘上才产生对这一视角……的迫切需要,这一视角才能为自己找到可靠的根据和理由……”“然而,不应把文化领域看成是既有边界又有内域疆土的某种空间整体。文化领域没有内域的疆土,因为它整个儿都分布在边界上,边界纵横交错,遍于各处,穿过文化的每一要素。文化具有的系统的整体性,渗透到文化生活的每一原子之中,就像阳光反映在每一滴文化生活的水珠上一样。每一起文化行为都是在边界上显示充实的生命,因为这才体现文化行为的严肃性和重要性,离开了边界,它便丧失了生存的土壤,就要变得空洞傲慢,就要退化乃至死亡。”“在这一含义上我们方可说,每一文化现象,每一单独的文化行为,都有着具体的联系;可以说它连着整体却是自立的,或者说它是自立的,却是连着整体的。”[1](p323) 巴赫金在这里提出的思想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孤立学科分类观念的挑战和颠覆。虽然“文本间性”(intertexttuality,或译为“互文性”)这一说法由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娃正式提出,但是法国学术界一致认为克里斯蒂娃是借用了巴赫金的思想。托多洛夫说:“为了充分说明意思,我在这里更喜欢使用互文性这个词,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在介绍巴赫金的文章中使用了这个词。”[2](p258)统观巴赫金的著作,特别是从上述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巴赫金不只是认为文本之间存在着“间性”,而且一切事物、一切人、一切学科、一切文本都处于对话关系的“间性”之中。学科有自身的分工,但是每一学科所关注的研究对象并不是封闭的,这些研究对象所处的位置不是一个有疆界与其他学科判然有别的空间实体,恰恰相反,这些研究对象始终处在各门已经形成的学科的“边界”之上。因为“认识行为所接触的现实,是已经用前科学思维的概念加工过的现实”[3](p324),一门学科的认识对象,实际上是各门学科都要触及的现实,学科的划分把整体的现实割裂为几个部分。学科之间的距离和间隔,是单独学科审视现实的盲点,其中的间隔就是学科“间性”存在的根据。学科“间性”的存在,必然会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中出现“间性”学科。如果说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学术学科的形成主要是受社会分工,特别是工业化以来日趋细密的社会分工的影响而形成分类形态的学科分化,那么随着人们对分工的分割性认识的深化,往往在分工所形成的间隔、甚至在鸿沟上树立起连接间隔、填平鸿沟的“间性”学科。 其实,美学在西方的出现正是一门“间性”学科的出现。虽然鲍姆加登早在1735年就使用了aesthetica这个词命名于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的学科,但是正如英国学者鲍桑葵所说,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才使美学“把问题纳入一个焦点”[4](p232),使这门学科走向成熟。《判断力批判》所奠定的美学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就在于美学是连接认识论和伦理学的桥梁,美是真与善的“间性”。康德指出在传统哲学里,“按照哲学分别为理论的和实践的,纯粹哲学分别为自然的和道德的形而上学,它们将构成理论建设的全部工作。”“在理论的阐述里,对于判断力是没有留有特殊的部门的。”[3](p7)然而,判断力却是在认识中,“介于悟性与理性之间的中间体”,“在必要的场合能够临时靠拢两方的任何一方”[3](p4)。从康德关于“美的分析”的理论来看,他对“纯粹美”现象的“无功利”、“无利害”性质的分析,揭示了美学这一门独立学科之所以要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自身的疆域。没有无功利的美感,便没有审美的主客体关系,也就没有美学研究的特定对象。 然而,审美的判断力又同时与对真理探求的悟性和实践的理性连接在一起,判断力不可能脱离悟性和理发而单独存在。这就是说,在单独的认识论哲学,或者单独的伦理学中研究真理和道德问题时,其研究对象本身就联系着审美活动、审美现象,但是由于学科的规定性,学科特定任务的限制性,认识论哲学和伦理学不可能在那时候去讨论美学问题。于是认识论哲学和伦理学在面对整体对象时就留下了一个间隔的空白。这一个领域就是康德认为的美学的研究领域。这显然是此前认识论哲学和伦理学留下的一个“间性”空白。一个新的学科就在此处树立起来了。可以说美学是认识论哲学和伦理学之间的“间性”学科。这种“间性”在康德美学中也有明确的揭示。他在“美的分析”里,把“无利害性”作为纯粹美学的基本性质,但同时又指出在世间存在的具体审美现象往往是“依存美”,是同认识论所寻求的真理和伦理学讨论的善的功利有一定联系的。因此康德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把崇高范畴作为美范畴的延伸,从而提出“美是道德的象征”的命题[3](p201)。当然,对于康德在“间性”中确立美学位置的认识,首先还是巴赫金。巴赫金在有关康德的讲座中指出,“康德把空间视为事物而总处在空间表象的边缘上;这一精彩的审美视角说明康德所指的始终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视野空间”,而不是几何学空间,“所以‘美学’这一名称意外地找到了根据。”[5](p530) 文化的空间不是几何学的空间。在文化的空间中,一个学科无非是一个在整体文化语境中,对作为整体的世界对象的一个视点,一个认知和阐释的立足点。因此现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不可能把文化空间布满,不可能覆盖得严严实实,学科之间在空间位置上存在着许多间隔、空白。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和需求的增长,一些新兴学科必然会在“间性”中出现和成长。特别是全球文化空间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立体。它是不同时代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不同生活样式、文化形式的交织与交流、对话与对抗的网状空间。在当前这个文化空间中的创新性发现,就是对于一个新的交流语境的发现,就是对于在已成格局中学科之间能够重新进入的“间性”的发现。 我认为,中国的文艺美学的创新性就在于它从对西方美学和文艺学的引进中,在以中国原有的诗文评、画论、乐论的艺术批评传统的对话中,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对话空间中,发现了一种“间性”,提出了一种中国学人进行美学研究的新思路、新规范、新视角。

在中国语文中第一个使用“文艺美学”一语的,是台湾尉天@①集结、编辑王梦鸥研究西方美学的论文集所定下的书名。《文艺美学》一书初版于1971年,由台湾新风出版社出版,1976年改由台湾远行出版社出版。此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论述西方文学和文学批评,下篇谈论西方自康德以来的美学。从下篇的文章来看,虽然对西方美学重于介绍,但是王梦鸥根据西方美学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美学思想体系,并且着力于用这些美学思想来解决文艺和文学的最基本的问题。因为“文艺美学”一语是出版论文集时作为书名而存在的,因此书中的文章不可能来论述“文艺美学”的含义,但是据我的猜想,尉、王二位先生将此书书名确定为“文艺美学”,是表达这样一种看法,文学“之所以成为艺术品之一,则因同是服务于审美目的。是故,以文学所具之艺术特质言,重要的即在这审美目的。反之,凡不具备这审美目的,或不合于审美目的,纵使有个文字系统或构成,终究不能算艺术的文学”[6](p131)。此书的合作者的目的是为了提倡用美学去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目的”,即艺术美,这个意图是十分明了的。 从王梦鸥《文艺美学》一书可以看出,王氏已经在把美学与文艺学(文学研究)置于一个人文学科的平台空间之上,寻找两者的“间性”,即两者对话、交融的学术空间。美学所研究的范围,比文艺学更为广泛。它不仅研究包括文学在内的艺术,而且还研究自然美、社会美等等,文艺学单在对文学的研究上就又研究文学的审美特性,还要研究文学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要研究文学的生产机制等等。一相比较,便可看出,美学与文艺学可以共享的学术空间,就在于研究文学美(或可包含艺术美)。而王梦鸥的《文艺美学》本身就是一部以研究文学美为特色的著作。王梦鸥认为,文学脱离不了“文字、表现、美”这三大要素,而美的要素则统摄文字和表现[6](p29)。“所谓文学也者,不过是服务于特定审美目的下之文字系统或文字的构成物而已。”[6](p131) 王梦鸥《文艺美学》的间性特征还表现在他融汇了中西美学的传统,在中西美学对话、交流的学术空间中,寻找新的学术生存空间。王梦鸥早年留学日本,翻译了不少西方美学著作。而他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在《礼记》和《文心雕龙》的研究上。由于具有学贯中西的学术根柢,他在《文艺美学》中评介西方美学时往往将被评价者同中国传统美学的代表人物和代表理论加以比较。他在论述柏拉图的美学时,将其思想同司马迁、周敦颐相比较,在论述贺拉西《诗艺》时,又将其与陆机《文赋》比较。这种比较研究贯串于《文艺美学》全书。在比较研究中,王梦鸥形成了融汇中西美学的研究文学美的理论观点。他一方面吸收了西方美学关于美形成于“主观合目的性”与“客观合目的性”的结合上,认为“我们知道,文学美的存在,乃系于主客所构成的完全合目的性之关系上”。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西方文艺学关于“文学是具象的描写”、“情感形象化”之类的说法,并不足以概括文学美的特质,而必然改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来概括。“我们必须明白,改为意境之后,那形象已经不是本来的形象,换言之,意境也者,是由客观依其自身法则,呈现为合目的性的结果,与主观的目的性相配合而后形成的东西。”[6](p185)融汇西方美学,回归中国美学传统,就是建构新的文艺美学的“间性”学术空间。 10年以后,王梦鸥等提出的“文艺美学”在大陆又重新提出。大际的提出者是胡经之。关于胡经之对于建立文艺美学学科的学术贡献,我已经写过《理论创新潮流的先觉者》一文。这里主要想强调胡经之提出建立“文艺美学”的初衷是,把“系统研究艺术活动的审美本质和审美规律”作为这门学科的主要任务。而这一点,实际上是与王梦鸥《文艺美学》一书的主旨完全一致的。当然王梦鸥当年无意于建立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也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响应。在大陆的情况则不同,在1980年昆明中华美学学会年会上胡经之提出建立文艺美学学科之后,立即得到全国美学、文艺学研究者的广泛认同和响应。20年来,由于中国大陆学者的努力,文艺美学作为一个既定学科的存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事实。 荷兰学者杜埃·佛克马认为,每一个新的时代都有产生新的美学、文艺学的形态的需要。但是一种新的理论形态的诞生和合法性存在,必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他说:“似乎有三种主要的标准可以用来评价科学陈述。众所周知的原则首先就是认为,一个命题如果符合它要描述的经验事实就是正确、有效的。和事实相符的陈述变得合理。其次,一个命题可以根据它与那些被认为有充分根据的理论的一致性而被视为有效。在这种情况下,陈述的合理性基于它与当前时兴的理论的相容性。最后,一个命题可以根据它在特定的一个研究小组内部得到接受而被视为有效。因而陈述的合理性建立在某种一致性的基础上。”[7](p437-438)具有陈述合理性的新的理论,就具有合法性。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曾繁仁在讨论文艺美学所面对的新的事实时指出:“从国际上看,美学与文艺学已经完成了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型。由古代的和谐美转到现代形态的对精神生存状态的改善的追寻。同时,也由对美的思辨的思考转到对艺术作为精神家园作用的探索。而我国从新时期开始,美学与文艺学研究也逐步开始了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其重要标志就是由对美的抽象哲学思考转到对文学艺术的更为实际的研究,然后再深入到理论的更深的层面,探讨美与艺术所蕴涵的深厚人文精神。随着我国美学由抽象思辨艺术研究,以及由哲学逻辑到人文精神的转变,也带来了对我国古代传统的优秀美学与文艺遗产的显著关注。因为,我国古代美学与文艺学遗产,极少抽象思辨的理论,更多的则是对具体文艺现象的体悟,而且极富人文精神。”[8](p71)以上概括准确地说明了中国文艺美学面对的新的研究事实和新的理论的相容性。文艺美学一经提出以后,研究者众多,就不仅仅是“一个小组”而已,在国内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研究队伍,已经得到中国学术界的认同。 目前对于这门学科的内涵的认识逐渐明晰。不少学者都一直认同文艺美学作为学科的交叉性和边缘性,这种交叉性和边缘性就是巴赫金所说的“间性”。曾繁仁提出,文艺美学是美学、文艺学、艺术学3门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而且具有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新的资源、新的体系、新的精神的学术内涵。比如,他在论述“新的资源”时说:“我国当代的美学、文艺学与艺术学从研究资源上各有其特点。美学主要借助西方的理论资源与近百年我国的研究成果。文艺学除了借助西方理论资源,主要以文学作品为其研究对象。艺术学的理论资源来源于西方概念,同时兼及各个部门艺术。而文艺美学学科在资源的利用上应包容以上3个学科的所有范围,因而更加宽泛。也就是说,文艺美学学科所使用的资源包括西方理论范畴、中国当代成果、中国古代美学与文艺学的优秀遗产,以及各类部门艺术的成果。特别是当前具有广泛影响的电视文艺与网络文艺。”[8](p72)从他提出的5个新的内涵来看,实际上也是采用了“间性”视角,去发掘美学、文艺学、艺术学三者交流、对话的“间性”空间,在文学文本与艺术文本、现论与传统理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几个层面的“间性”中进行新的学科建构。 我赞同金元浦关于注重研究学科“间性”的说法。他说:“对话交往理论作为一种过程体现着人类精神视野的不断融合。从当代社会生活和文学实践来看,这种对话交往包含主体间、学科间、文化间、民族间互相作用、互相否定、互相协调、互相交流的间性。这种间性是对话实践所达到的主体之间、学科之间、文化之间、民族之间共同拥有的协同性、约定性、有效性和合理性。”[9](p7)对“间性”的认识和发现,是当代学术发展、创新的一个突破口。中国文艺美学的出现,就是“间性”发现的产物,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文艺美学,也要从进一步发现“间性”着眼。从王梦鸥到胡经之,再到国内无数文艺美学的研究者,以及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说都是对“间性”的重新发现和阐释、陈述。新的时代是在“间性”中发现、创新的时代,文艺美学学科的出现给了我们以启示,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这门“间性”学科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m].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 托多洛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m].蒋子华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3]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 鲍桑葵.美学史[m].张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 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m].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6] 王梦鸥.文艺美学[m].台北:新风出版社,1971. [7] 马克·昂热诺、杜埃·佛克马等.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8]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编.文艺美学研究:第一辑[c].济南: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2002. [9] 金元浦.“间性”的凸现[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马右加忽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范文3

关键字:幼儿园;教学;非语言艺术

中国分类号:G61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幼儿园教育做为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幼儿园教育中,由于受教育者的年龄较小,教师往往无法仅靠语言实现与幼儿的沟通与交流,这个时候,非语言艺术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与幼儿进行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时,语言的作用往往可能收效甚微,教师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等非语言艺术反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非语言艺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

非语言艺术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教学艺术,其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辅助语言艺术,增强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与交流

在幼儿时期,幼儿准确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还比较差,往往不善于用语言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态度,也不善于根据不同情景运用恰当的语句向对方作出应答。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除了语言艺术,教师还应辅以非语言艺术,如:手势、目光、表情等,来弥补语言的不足,使语言的表达更为浅显、易懂,从而顺利实现幼师与幼儿思想与情感的交流与互动。

(二)吸引幼儿目光,集中其思绪与注意力

好动和贪玩是儿童的天性,这种天性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幼儿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固定信息源上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要想尽可能长时间的抓住幼儿的思绪与注意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更多恰到好处的非语言艺术,如,手势、目光、表情等,不断变换注意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以维持幼儿对事物的新鲜感。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非语言艺术往往要比语言艺术的影响和作用更为深刻、对幼儿的内心情感的激发也更为强烈。

(三)维持课堂教学秩序,提高课堂管理水平

儿童贪玩和好动的天性决定幼儿园课堂秩序必然无法像高校教学一样井然有序,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秩序加以维持,这种维持,除了直接的语言表达外,非语言艺术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例如:当教师发现有幼儿长时间自玩或闲聊时,向其投以殷切希望改正的目光,能起到阻止幼儿讲话和引导其注意力的作用。这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往往要比直接的语言表达更为委婉,也更容易被幼儿接受。

二、非语言艺术的主要构成

教学过程中的非语言行为依据不同的标准主要分为面部语言、手势语言、身姿语言等三类。

(一)面部语言

面部表情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非语言交际手段,其往往通过眼部肌肉、面部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达各种情绪,如:愉快、轻松、悲痛、委屈等等。人的面部有数十块肌肉,能够产生极其丰富的表情,表达内心的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园教学中,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幼儿更为关注教师的表情,因而,教师面部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能牵动幼儿的注意力。

“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语言能辅助有声语言,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美化教师形象,充分反映教师的气质和人格,因此,面部语言是沟通师生心灵、实现教学艺术美的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之一。

(二)手势语言

手势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人们通过手掌和手指的位置、形状来表达思想情感或传达命令,手势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体态语言形式之一。

在人际交际中,人们常常会在语言之外借助各种手势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或传达某种指示和命令。而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多样的手势可以加强教师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幼儿的视觉、听觉不断变化集中点,获得新鲜的刺激。由于手势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其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很强,往往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幼儿的思绪,表达和交流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

(三)身姿语言

身姿语言属于人的躯干所发出的信息,身姿语言信息在塑造个人形象、职业形象,准确传递信息方面的作用非常强。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其一举一动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举手,一抬足,都要注意与自己的身份相称。

著名教育家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加里宁曾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做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举一动往往体现出他的气质和涵养,无形中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到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大方、得体、自然、不做作。

三、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现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要以教育为基石。幼儿园教育做为教育的首要环节,在人一生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由于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往往不善于主动地与人交谈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态度,因此,幼师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非语言艺术的辅助作用,结合幼儿的实际特点,准确把握幼儿的心思,以实现与幼儿思想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总而言之,非语言艺术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教学艺术,在教学中,教师的面部表情、举手投足、身姿体态始终随着他的有声语言向幼儿传递着各种信息。在课堂上,非语言交际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通常比语言交际的作用还要大。因此,教师应该学会运用一些非语言交际行为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非语言艺术只要运用得当,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尹琳,幼师“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中的非语言艺术,教学园地,2009;

[2]周颖,柳彬,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的困境及超越,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

[3]段鹏飞,贾龙真,浅议非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科教创新,2013;

[4]赵堪培,交际的语言和非语言艺术,外语教学,2005;

[5]高明,柳颖,李复然,浅谈非语言艺术在教学中应用,读与写杂志,2011;

[6]吴红勤,教师的非语言艺术――谈礼仪在教学中的运用,消费导刊・教育时空,2008.2;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范文4

我国表演艺术的对外传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我国表演艺术的对外传播积淀和延传了一系列独特的思想、文化、观念、政策、制度以及行为方式,这些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传统”。考察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代中国表演艺术的对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目的和传播路径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鲜明的政治色彩,形成了本文所称的政治传统。这种政治传统本身并无所谓优劣褒贬,其存在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和思想渊源。

传统发生于过去,却支配着现在,影响着未来。新中国成立以来,直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够从我国表演艺术对外传播的实践中窥见这种政治传统或明或暗、或深或浅的痕迹。近年来,我国表演艺术的对外传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我国表演艺术对外传播史中的政治传统,不仅有着学理的旨趣,更有着现实的意义。基于此,本文拟从历史出发,围绕古代中国表演艺术对外传播的政治传统,梳理其历史表征,探究其思想渊源,进而检视其在现时代的衍变和转向。

一、政治传统的历史表征

关于我国古代表演艺术的对外传播,今人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文献记录,是有关周穆王出访随演的传说。周穆王是西周王朝第五代国王,据《穆天子传》记载,他在公元前964年带领一支庞大的乐队,经河西走廊来到中亚的“玄池”,向当地的部落酋长展示了规模盛大、持续三日的音乐演出,是谓“天子三日休于玄池之上,乃奏广乐,三日而终,是日乐池”(《穆天子传》卷二)。这从某种意义上印证了我国表演艺术的对外传播有着久远的历史,并且从一开始就和君主的对外政治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从散见于各种典籍中的历史记载来看,我国古代表演艺术主要有着境内传播和境外传播这两种对外传播模式。境内传播就是通过“乐宴来使”等方式,使得来到中国的域外人士观摩、学习和认知中国表演艺术,进而将中国表演艺术带回自己的国度;境外传播就是通过“外派使臣”等方式,将中国表演艺术带至域外,从而实现传播的效果。这一来一往的传播之中,都带有较为明显的政治特征。

(一)境内传播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国力昌盛,加之从中土通往中亚乃至西亚的“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中国与西域诸国之间往来频繁,这一时期的跨地域艺术交流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民间流行乐舞百戏,也称“散乐”,是一种包括了杂技、武术、魔术、角斗、音乐、舞蹈和滑稽表演等多种形式的串演。这种表演艺术形式深受外国使者的喜爱,汉朝统治者也经常举办十分盛大的演出招待外国来使,以展示中国的繁盛和富裕。欧阳询《艺文类聚》引《汉武故事》说:“未央庭中,设角抵戏,享外国,三百里内观,角抵者,使角力相触也,其云雨雷电,无异于真,画地为川,聚石成山,倏忽变化,无所不为。”所捕述的就是汉武帝时期为招待外宾而举行的一次演出。

“乐宴来使”盛大之极,当属隋炀帝。隋炀帝爱好乐舞,又好大喜功,他“总追四方散乐,大集东都”(《隋书?音乐志》)'以实力雄厚的宫廷乐舞团队为基础,经常向西域来的使者展示盛大的表演场面。据《资治通鉴》记载,“(隋炀)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丁丑,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资治通鉴》卷一八一)绵延五千步的戏场,通宵达旦的整月演出,仅乐器演奏者就有一万多人,可见演出规模之大,使得西域客人看到如此盛景之后纷纷“嗟叹”,“谓中国为神仙”。隋炀帝这样做的目的,即在于“以示中国之盛”(《隋书?裴矩传》)。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有着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实力。这种国家实力,不仅仅是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力量,而且还包括文化影响力,亦即使一种发展程度较高的文化自然流向另一种发展程度较低的文化的力量。正因为此,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纷纷派出众多的使臣、留学生和学问僧来中国访问和学习。唐朝政府不仅以歌舞盛会招待他们,还为他们提供学习中国文化艺术的机会。以日本为例,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在学习中国汉字、儒学和佛教的过程中,也使中国表演艺术在日本得到了一定的传播。现存日本的一件唐代弹弓上,就有漆绘图案反映了当时顶竿表演的场面。在日本的奈良古都书院中至今收藏着许多中国古代舞蹈的道具。据田边尚雄《东洋音乐史》统计,仅唐代乐舞输入日本的即有十调48种,其中就有著名的《破阵乐》、《春莺啭》和《兰陵王》等乐舞。

(二)境外传播

在中国古代的国际交流中,不仅域外各国遣使来华,中国历朝历代也会派遣使臣出使外国。这些使者在出使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将中国的音乐、歌舞等表演艺术传播于所到之处,使得各种表演艺术获得了对外传播的机会。例如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宋太宗时王延德出使西域高昌国,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表演艺术在西域诸国的传播。明清时期,外派使臣更为频繁,大批使臣被派往朝鲜、安南、琉球诸国。例如,中国政府定期派遣使团前往琉球岛国,行使册封、授印、诏谕、赏赐和吊祭等礼仪。从明洪武五年(1372年)首次派使者到琉球,到清光绪五年(1879年)的507年间,明清两朝24次册封,共派出正、副使43人。中国册封使及其从客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艺术对外传播的主体。他们大多为受过教育的高级文官,有着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艺术造诣,在琉球居留期间,他们或受邀授课讲学,或交流切磋才艺,不仅传播了中国的书法和诗歌艺术,也传播了中国的乐器和曲谱。

除了外派使者,另外一些与政治相关的活动也间接促进了中国艺术播撒至域外,例如和亲、屯田和战争。以汉朝为例,和亲是用以处理西域关系的重要政治手段,如汉武帝时先后派遣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与乌孙王国和亲联姻。在和亲的过程中,常常会有由乐师和艺人组成的表演团队作为嫁妆,陪伴公主一同进入异国他乡,在客观上使乐舞百戏有了输入西域的契机,对中国表演艺术的对外传播有着积极的作用。秦汉时期的屯田制也间接促进了表演艺术的对外传播。汉武帝派张骞二使西域,打通了中亚交通,随后武帝在河西设郡并移民屯田?进一步巩固了“丝绸之路”东西段的连接。秦汉及其以后设置的屯田制,使得大量屯田区的军民将中原的乐舞带往西域周边?得以与当地文化艺术融合。此外,战争也会造成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例如汉末中原战乱,不少民众沿着丝绸之路向西迁徙避乱,使得中原的乐舞百戏向西域流传。

从上述史实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表演艺术的对外传播有着一以贯之的政治传统。这具体表现为,一是在传播主体上,政府及其官员构成了重要的传播主体,虽然同时也存在着为数众多的民间主体的传播行为,但是官方无疑占据着对外传播的主导地位;二是在传播目的上,政治目的是对外传播的主旨所在,换言之,艺术对外传播常常是出于展示国力、炫耀国威、德化蛮夷、威压海外的目的;三是在传播路径上,艺术对外传播与国家的政治活动特别是外交活动紧密相关,艺术与政治相互交织、融为一体;四是在传播动力上,艺术的对外传播是以国家实力特别是政治实力为后盾,这也是“国家强则传播盛、国家弱则传播衰”的原因所在。

二、政治传统的思想渊源

古代中国表演艺术对外传播的政治传统,背后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一方面,儒家思想所倡导的礼乐制度,使得“乐”与国家政治有着天然的联系,即所谓“乐与政通”;另一方面,传统思想中的“天下观”和对外关系中的朝贡体制,使得文化艺术成为对外交往中“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左传?僖公七年》)的重要工具,即所谓“怀柔远人”。

(一)乐与政通

礼乐制度起源于约公元前11世纪的“周礼”。随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的确立,礼乐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中国数千年来的政治文化的基础。周礼本是在原始巫术礼仪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其核心是尊敬和祭祀祖先,以便形成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等级制度,并从中衍生出一套包含了仁、义、智、信、忠、孝、悌、廉等伦理范畴在内的“礼”。周初“制礼作乐”所深藏的思想就是,表面上是为祭祀而进行的原始乐舞活动,根本目的则是为了协调现实统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乐”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是诗歌、音乐、舞蹈、杂技等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有着大众参与性、娱乐性和通俗性,比较适于大规模展示和现场交流,具有极强的感染效果和教化作用。“乐”尤其是仪式性的乐舞,本身已经成为“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历朝历代都将乐舞看作是与国家政治制度紧密相关的大事,即如《乐记》所言的“乐与政通”。

这种思想观念表现在艺术传播上,有着两个主要特点:一则是“功成作乐”的内容选择;二则是“乐宴来使”的场合规定。中国历代都有以雅乐舞来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惯例,即《乐记》所谓之“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例如唐太宗为歌颂自己的武功而创作了著名的《秦王破阵乐》。而且,在大大小小的祭祀、朝会、庆典和宴飨等公开场合中,官方都有使用这些乐舞的具体规定,当这些乐舞表演发生在对外交往中时就产生了对外传播的效果。

(二)怀柔远人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下观”,就是西方汉学家所说的“中国的世界秩序观”。正如《诗经》中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在这样一个总合的世界中,中国居于中心地位,“四方”则为“四夷”,从而构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同心圆。这种思想观念在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实践中,就表现为带有中国中心主义和中国优越感色彩的“朝贡体制”。朝贡体制一直作为中国封建王朝开展对外官方关系的基本模式,直至近代才被“条约体制”所完全取代。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在构建和维系天下秩序的过程中,天子应该秉持“王道”而摈弃“霸道”,应当“以德服人,,而不能“以力服人”。正所谓“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礼记?中庸》)。孔子也说,“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统治者相信,礼乐能影响观礼者,并使之在心中确认统治者的德行与权威。即如费正清所指出的,“中国人往往认为,外交关系就是向外示范中国国内体现于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相同原则。礼乐结合,使得艺术表演成为统治阶级的礼仪制度的一部分。基于此,礼乐的对外传播便成为通过“文德”来“怀柔远人”的重要手段。

总之,历代统治者早已认识到,乐舞可以感化人的内心,并有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功能。具体而言,古代统治者之所以对外传播本国的表演艺术,或许是因为要以乐舞作为一种仪式,达成两国间的协议;或者是出于天子统领天下的优越感,意在表现自己的威仪,并以乐舞教化“四夷”;或者是因为音乐常被视为国家兴亡的晴雨表,试图以乐舞来表现太平盛世;或者是为了通过乐舞来向外界表明和宣扬天子的功德;又或者是为了表现天子“与民同乐”的形象……这些心理或者说动机,最终都能够找寻到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即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表演艺术的对外传播可能会呈现出新的形式和样态,但是其政治功能和外交作用则是一以贯之的。

三、政治传统的现代衍变

有趣的是,如果我们把古代中国表演艺术对外传播的历史和建国后我国表演艺术对外传播的实践对比来看,不难发现两者在传播的表象上的相似之处,亦即对表演艺术对外传播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的强调。新中国建立后,出于国内外政治局势的考虑,我国表演艺术的对外传播带有较强的政治目的,传播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更多地依仗官方而非民间,所传播的内容也呈现出明显的政治化倾向。但不同的是,现代政府往往会以国家政策的形式对传播行为进行规范化的指引,并最终上升为国家战略,由相应的组织和机构加以贯彻实施。

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急需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于是,在“文化先行,外交垫后”的外交方针政策下,政府主导了一系列涉外艺术表演活动,使之成为国家外交的途径之一。例如,中国京剧院、上海京剧院等文艺团体纷纷被派往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进行访问演出。同时,剧团的国营化也使得表演艺术的对外传播具备了体制上的支持。

在这些“文化外交”活动中被津津乐道的一次是,周恩来总理在1954年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瑞士日内瓦会议时,亲自策划了一次电影招待会,向外宾隆重推介了建国后拍摄的第一部地方戏曲影片――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一次把越剧带到国际上,使越剧走向世界”。后来,这部电影戏曲片又被送往捷克斯洛伐克、爱丁堡等地参加国际电影节和艺术节,都获得了一些奖项和好评。这次文化外交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推动中国越剧不断走向世界舞台。在此影响下,中国越剧代表团于1955年应邀赴民主德国和苏联访问演出,四年后又在越南刮起了。r越剧风”,紧接着又让香港居民为之倾倒。

1958年,文化部组织中国戏曲歌舞团出访欧洲七国。筹备会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一些中央高层领导参加了剧目的挑选和审查,选定俞振飞和言慧珠为主要演员,演出剧目为《百花赠剑》和《惊变?埋玉》。半年之间,访欧演出团先后去了捷克、瑞士、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英国、波兰七个国家二十四个城市,共演出一百零二场,观众达九万多人次,最后转道莫斯科回国。“这次出访,与其说是文化交流,不如说是一次政治性很强的外交活动。当时,西欧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还没有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通过文艺演出,不仅可以增加与各国的文化交流,更重要的是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扩大新中国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艺术传播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建国之初对外传播表演艺术时,在内容选择和传播做法上往往过于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这对于长期对中国持偏见和敌视态度的西方国家而言,更容易招受他们的抵制,而无益于艺术的传播。特别是文革时期“样板戏”的传播,其政治色彩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集中反映彼时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八部“样板戏”,被政府“不遗余力”地向海外宣传,“但凡有国外贵宾或代表团来访,‘样板戏’都是外宾必看的文艺节目,有时甚至组织来访贵宾集体观看”。

四、政治传统的反思与转向

实际上,并非只有中国在对外传播本国文化艺术时才具有政治传统,有鉴于表演艺术对外传播的重要政治功能,世界各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并加以扶持,常视其为文化外交的重要部分。各国在对外传播表演艺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上的色彩和目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元老艾伦?杜勒斯说过,“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在运用这种手段处理美苏“冷战”问题而尝到“甜头”之后,美国充分认识到艺术交流在构建国家“软实力”方面的作用。今天的美国不仅抢占了世界上最强大的传播阵地②,而且不失时机地扶植和利用自己的表演艺术对世界各国发挥文化影响,宣传积极正面的美国形象,通过改造大众意识来建立政治霸权。当政治外交过于敏感时,文化外交往往能在政治防线之外迂回渗透。例如2008年,在美国与朝鲜就核问题进行紧张的对立和谈判时,纽约爱乐乐团在美国国务院的推动和朝鲜方面的邀请下赴朝鲜演出,完成了一次文化外交上的“破冰”之旅。

在当代,世界各国纷纷成立官方或半官方的艺术管理机构,建立健全艺术补助机制,扶持本国表演艺术的对外传播活动。例如2003年7月,美国国务院文化外交咨询委员会成立,其宗旨是为国务卿提供文化外交政策的建议。在一些“政治一统型”国家(如中国和法国),都单独设有文化部并联合外交部来管理国际艺术交流事务。例如法国的艺术行动联合会(Association Fran?aise d’Action Artistique)即专门承担和服务于该国各种国际艺术交流的业务,它具有鲜明的官方色彩,大部分经费来自政府部门,所以它“无论在表演艺术或视觉艺术的国际交流,皆扮演财务支持者的关键角色,惟其决策深受法国官方、特别是外交部及文化部的影响”。这些机构有效推动了本国艺术家或艺术团体参与国际交流,也资助和举办了一系列大型的国际艺术表演活动。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各国也越来越重视通过其官方代表来促进文化艺术的对外传播,进而实现特定的政治目的和对外战略意图。这有利于解决文化艺术对外传播中的“排异”问题,避免其他国家对“意识形态”方面内容的敏感和猜疑。因此,同其他文化手段一样,表演艺术对外传播中的政治色彩往往被掩盖起来,变得越来越不明显。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往往更倾向于选择通过政府鼓励或支持民间文化项目的方式来开展对外传播,如政府资助或授权非政府组织来举办文化交流活动。这在给艺术交流更多自由空间的同时,实际上也能更好地实现其政治目的和功能。

有鉴于此,当前中国表演艺术的对外传播必须要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面临着从政治目的向多元目的、从官方主体向民间主体、从单一路径向多元路径的转变。

首先,在传播目的上,要从单一的政治目的向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目的转变。也就是说,政治目的要与经济目的、文化目的并行。这是因为,单纯的政治和外交目的不足以形成对外传播的强大合力,在通过对外艺术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的同时,不能总是自费“走出去”。在文化艺术“走出去”的同时,也要“引进来”,形成深层次和高水平的文化和艺术交流。不能只重产业却不重文化,片面强调经济动力,忽视文化艺术本身的特点和要求。

其次,在传播主体上,要从官方主体向民间主体转变。在以往的传播模式中,官方主体构成了主导的甚至是唯一的传播主体,其优点在于传播的规模大、资金足、效果明显,但是其缺点在于政治色彩过浓,他国的传播受众可能产生排斥心理,而且常常表现为单向的文化输出,缺少国内外人民间的互动性,使得整个传播过程给人一种刻板印象,这也是中同以往通过官方组织对外传播表演艺术的一个总体特点。今天的对外传播和过去相比变得越来越频繁和深入,传播主体已不再能局限于官方,而应当有效地调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这样的民间力量。相比较而言,民间主体参与和主导的对外艺术传播具有形式多样、灵活高效的优点,可以充分动用地方资源、反映地方特点,并且能够实现国内外民众间的平等交流和互动沟通,因而能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范文5

舞蹈艺术赋予时代性、教育性,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舞蹈本来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农村生活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要让艺术生活化、平民化,在高埗镇我们组建村妇女舞蹈队,让群众拥有自己的娱乐生活,让舞蹈艺术进入社会基层,让舞蹈艺术与乡村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二、舞蹈艺术在乡村发展现状分析

为满足村民活动和休闲的需要建立了村妇女舞蹈队,让居民走出家门,融入到群体活动中。镇舞蹈队为乡村舞蹈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目前的各村购置了音响等设备、请来了舞蹈老师现场教学,乡村舞蹈因此在高埗镇日渐盛行。在舞蹈队组建之后,随着参加舞蹈人数的增多,各村都充满了活力。秧歌、交谊舞、广场舞、扇子舞、快乐腰鼓,晚上的文艺汇演,极大地激起村民的参与热情。对参加舞蹈的妇女来说,改变了她们的仪表、气质。在优美的音乐中陶冶情操,身心陶醉在舞蹈的韵律之中,使人调整身心,逐步消除情绪障碍,取得心态平衡,性格也开朗起来。舞蹈队的队员们互相教授舞蹈动作,互相学习,交流心得,村里的人际关系也融洽、和谐起来。然而在舞蹈队组建之前,农村的文化活动却相对单调。除了看电视,就剩下打牌、打麻将、聊天了,单调的娱乐活动,使得农村失去了活力。一些不良的风俗习惯,如、迷信不断地兴起,人际关系也日益冷漠。镇上文化建设比较落后,文化档次不高,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乡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文化建设严重滞后。

三、舞蹈艺术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

在以往的记忆中,乡村妇女往往是压抑保守的象征。如今,目睹了农村妇女的新风新貌,短暂极具冲击力的舞蹈是乡村文化建设文化软实力崛起的一个象征。不仅能够提高乡村妇女的修养,还具有调节人际关系,推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1、提高自我修养作用

经常参加舞蹈,进行形体训练,在体形塑造方面也是有益的。舞蹈可以改善体型体态,使得动作日渐轻巧灵敏,使体态丰满、和谐、匀称,使形体符合一定的健美标准。在心理调节方面,跳舞能使人调整身心,逐步消除情绪障碍,以取得心态平衡,保持乐观的心情,以饱满的情绪再度投入紧张的学习和工作。随着乡村舞蹈的不断发展,它可以逐步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欣赏水平、艺术修养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2、调节人际关系作用

舞蹈有个体舞蹈,也有集体舞蹈。舞蹈艺术不仅是自我娱乐,同时还能将散乱的群众组织起来,村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多,对村民生活中交流感情、促进团结、维护社会秩序、建立和谐社会都有相应的作用。它具有独特的动员作用,在集体活动中充分调动人们的参与情绪,鼓动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乡村内部的文娱活动建设中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村民对集体文化的归宿感,有利于塑造和谐健康的乡村精神风貌。针对在十八支舞蹈队的人际关系做了一些调查,发现:舞蹈艺术能够缓和人际矛盾,联络情感,发挥着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3、推进社会进步作用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网站翻译 功能对等 艺术高校 学院简介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国际教育在中国蓬勃发展。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54.45万人,来华留学生规模突破44万。由于互联网在国际信息交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教育、交流及合作越来越依赖中国高校的英文网站。普通高校普遍设有英文网站,艺术高校在英文网站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在文化部与各省共建的7所艺术高校中,仅有南京艺术学院与上海戏剧学院拥有完善的英文网站。伴随着国内外艺术交流逐渐发展,对艺术高校英文网站建设的需求也愈发强烈。

一、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最早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在其专著《翻译科学探索》中提出。奈达认为,目标受众的反应是评判翻译优劣的标准,即译文施加于目标受众的作用是否与原文施加于原受众对等,具体主要涵盖了形式、风格与意义对等三个方面。形式对等追求译文在词汇、句式结构及语法等方面与原文贴近。风格对等则对译者要求较高,需要从不同文化、语言习惯等背景中谋求平衡,实现译文给目标读者带来与原语境相似的感受与信息。意义对等是功能对等理论最根本的要求。意义对等需要译者对原文有正确、透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呈现符合目标受众语言、文化背景的译文。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需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第一,译文自然,即译文除了提供信息,还应符文目标受众的语言习惯;第二,表达形式合理,译文应符合其使用要求以及行文规范;第三,内容忠实原文,译文应真实传达原文所呈现的信息;第四,实现与原语境相对等的作用,译文对目标受众的作用应与原文对原受众的作用对等,这也是功能对等理论中最为核心的原则。

二、高校英文网站

高校网站作为最快捷、全面的校园信息平台,不仅为校内师生交流、互动提供了方便,也对外展示了校园学术成果、学科设置、新闻、文化、风貌等方方面面。随着国际教育的发展,高校网站也成为了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媒介。因此,建设一个完善、合理的英文网站越来越重要。

一般来说,国内艺术高校网站基本内容可划分为以下五个方面:历史沿革、资源优势、办学特色、课程设置以及奖项与荣誉。历史沿革部分主要介B了学校的创办背景以及学院、机构的设立和发展。资源优势部分旨在宣传学校在师资、教学设备、政府支持等层次的优越性,向目标受众展现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办学特色部分通常采用箴言的形式,体现了学校管理的核心价值。学科设置是高校网站内容最为重要的部分,除了具体阐明了专业、课程的设置与特色,还包含了一些科学研究项目。奖项与荣誉介绍了学校师生所取得的科研、艺术方面的成果,纪录了学校所取得的成就。国外艺术高校网站则通常具有以下四个特征:第一,文本旨在彰显高校特点,以及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的优势等。至于在国内高校网站中占据了大量篇幅的学校历史沿革、知名校友等则较少详细阐述。第二,语言风格精简、直白。特别是学院介绍部分,句式、用词都比较简单,有利于受众直接、迅速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第三,描述与说理等措辞较为客观、实际,倾向于直接引用数据、案例来体现学校的某一特色、长处。第四,国外艺术高校往往会设立专门的版块或者页面来展示学校师生所创作的艺术作品。

三、艺术高校网站翻译分析

功能对等理论认为,译文应发挥与原文相对等的功能,即译文对目标受众的作用应与原文对原受众的作用相同。艺术高校的英文网站应与其中文网站一样,给目标读者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国内高校英文网站,其内容主要来自于高校中文网站。在这一转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文本结构,结合受众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差异,对原出一定的编辑与调整,从而实现在中、英文中的功能对等。可采取的方法有删减、改编等。如广西艺术学院网站中“现今我院聚集了院长雷务武(教授)……莫小真副书记,现有教职工6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1人”,考虑到受众主要是对学校有一定兴趣,同时对该领域优秀教师不太了解的外国人,在翻译时可以适当删减前半部分对于老师的介绍。鉴于艺术高校的独特性,其网站内容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艺术类专有词汇。“桃李杯”、骨胡、《绣球女》等奖项、乐器、作品名称在翻译时都需要首先查找相关背景资料,拥有了一定的正确认识之后才能翻译的合理。例如骨胡,即马骨胡,作为广西特色乐器,是一种二弦拉奏乐器,在翻译其名称时可以借鉴同为二弦乐器的二胡,《新英汉词典》中,二胡被翻译为“erhu fiddle”,骨胡可被相对应地翻译为“guhu fiddle”。除了艺术专有名词外,网站翻译的过程中还包含许多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如“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红歌会”等。这类文化负载词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转化,才能令目标受众明白其具体含义。很多学校为了突出其出色的教学、研究条件,会专门介绍校内所设有的“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因而在翻译时,类似的文化负载词会经常出现。在中国高等教育系统中,“部级”意味着这一示范中心拥有政府支持,无疑是一种优势。但是在西方国家的传统观念中,办学能力、科研水平等与国家支持并无直接联系,如果把其中的“部级”直接翻译为“national”,并不能令目标受众认识到示范中心的优越性。因而将“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翻译为“a lead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demonstration center in China”更合适。同样的,“中国红歌会”中的“红歌”一词,应结合具体背景信息来理解,不能直接翻译为“red songs”。“中国红歌会”是江西卫视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推出的节目,因此“红歌”是指歌颂祖国、纪念革命的歌曲,可以被翻译为“revolutionary songs”,在译文中传达出与原文相对等的信息。

国际教育的飞速发展促使高校英文网站建设迫在眉睫。学校简介作为网站主要内容,其翻译尤为重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文本功能以及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实现不同语言中的功能对等。

参考文献:

[1]Munday,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s Applications[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2001.

[2]Nida,E.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Reiss,K.& H.J.Vermeer.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M].Tubingen:Niemeyer.1984.

[4]范勇.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中国高校英文网页中的翻译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公司,1998.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范文7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 调查与分析 接触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095-02

为客观真实地了解新疆艺术类大学生接触网络现状与特点,2010年11月至12月,笔者所在的新疆艺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调研组开展了“新疆艺术类大学生接触网络现状”调研工作。本文中的数据均来源于此次问卷调研结果。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座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昌吉、伊犁、喀什、乌鲁木齐、石河子等地区8所高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6份,问卷回收率94.5%。从学生基本情况的调研结果上来看,本次调研覆盖的民族类别、政治面貌、年级专业、生源及家庭背景等方面比例是适中的,问卷的结果应该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状况。现将有关内容归纳和分析如下。

一、基本状况及其特点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新疆艺术类大学生接触网络的状况比较复杂,与非艺术类大学生相比,具有较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艺术类大学生上网频率高,但绝大多数学生不赞成通宵上网。调查显示:93.4%学生均有上网的经历,其中,汉族学生仅有4.1%、民族学生仅有2.5%回答未上过网,说明艺术类大学生上网的比率非常高,民汉学生经常上网的比率为42.8%,接近调研人数一半。调查还显示,一、三年级学生上网比例高于二、四年级,在所列的艺术专业中,音乐、美术和影视戏剧专业学生比其他艺术专业上网频繁,来源城市和城镇的学生上网的比率远远高出来自农村和兵团学生。调查数据还显示:有59.7%的艺术类大学生不赞成通宵上网,男生赞成通宵上网的比率高于女生的比率;影视戏剧专业赞成通宵上网的学生较其他专业的学生多,赞成率超过了不赞成率;四年级学生赞成通宵上网的较其他年级的学生多,赞成超过了不赞成率。说明艺术类大学生绝大多数不赞成通宵上网,但因专业和年级不同略有个别不同,表现出艺术类大学生的更加个性化特征。

2.艺术类大学生上网目的多样,但绝大多数学生注重思想性。对网络中不健康内容调查显示,有52.3%的艺术类大学生浏览过,有47.7%的学生“从不看”网络中不健康内容,男女学生浏览不健康内容的比例接近,其中从不浏览网络不健康内容的女生有36.1%,男生有11.6%,女生的比例接近男生3倍;舞蹈专业的学生从不浏览网络不健康内容的比例高于浏览过网络不健康内容的比例,与其他艺术专业的学生刚好相反。调查还显示,在实现网络服务中,有75.7%的学生浏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59%的同学浏览新闻,查找学习资料,获取有用信息,25%同学网上聊天,13.6%同学与家人、朋友联系,收发电子邮件。说明学生上网的主观上是想利用网络学习,但另一方面存在利用网络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对娱乐休闲类信息选择有强烈倾向。这些说明,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在网络信息选择上与实际动机存在明显差距,虽然上网目的多样,但绝大多数艺术类大学生还是注重网络思想性的。

3.艺术类大学生网恋发生少,但绝大多数学生不反对网恋。调查结果显示:有16.6%的艺术类大学生有网恋经历,有83.4%的学生没有网恋经历,其中女生没有网恋经历的人数高于男生人数;有73.8%的艺术类大学生不反对甚至可以接受网恋,仅有26.2%的学生不能接受网恋;有26.2%%的学生同网友见过面,34.3%学生有过或者正在谈恋爱经历,有21.3%的学生是通过网上认识恋人的,有43.6%的学生认为网络上可能甚至可以找到真正的爱情。这些数据说明,艺术类大学生网恋发生少,但绝大多数学生不反对网恋,甚至相信网络上可能甚至可以找到真正爱情的学生也较多。这种现象表明,有的学生可以在网络社会中与从未谋面的网友联系,但不善于与现实环境的人进行沟通或者不适应周末的真实环境,造成学生人际交往中可能会产生的紧张、孤僻、冷漠等人际交往障碍和其他一些心理问题。

二、原因分析

事实表明,调查数据充分显示出了新疆艺术类大学生接触网络的具体状况和特点。新疆艺术类大学生接触网络之所以会呈现上述状况和特点,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网络给艺术类大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场地。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广泛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引起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形成了人类社会的第二生存空间。从调研的结果来看,艺术类大学生作为现代人的一个组成群体,同样不可避免生活在网络社会之中,他们既是现实的主体,当然也应该成为网络社会的主体,网络社会发展在促进人的主体性朝更高层次发展的空间。与非艺术类大学生相比,艺术类大学生更关注主体个性发展,他们更喜欢在网络社会环境中完成主体个性的成长与发展,表现在年级越高上网比率越高、对网络的要求也越高。

2.艺术类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思想活跃,不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由于社会的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社会意识形态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各种社会思潮和生活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对艺术类大学生产生影响,一些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价值取向通俗化、功利化,注重个人利益,轻视国家集体利益,注重金钱实惠,轻视理想追求。艺术类大学生爱好广泛,竞争意识强,思想比较活跃,想象力丰富,富有创造性,但却不知道如何规划未来,普遍对前途感到迷惘,容易使他们在校期间无所事事,易于到网络中去寻找目标。此外,艺术类大学生由于专业特点,许多学生专业能力较强,文化基础却很薄弱,更多地关注专业技能的学习,对公共文化课极不感兴趣,不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

3.网络监管与引导的缺失导致艺术类大学生上网的盲目性更高。由于年龄、社会阅历、知识水平等所限制,大学生往往对浩如烟海的网上信息缺乏选择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告诉我们,正面的东西不去占领,负面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正确的信息得不到捕捉,不良的信息就容易形成市场。而网络监管与引导的缺失,导致艺术类大学生网络使用没有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在网络中更容易表现出不良自主性,即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动机,在网络社会中为所欲为,放纵自我,作出有悖于网络社会规则的行为,如:浏览不良信息、散布黄色信息、错误言论,甚至充当网络黑客。同时,还会使学生养成不好的上网学习习惯,出现沉迷于网络娱乐、一味追求虚拟感官刺激,甚至导致网络成瘾,形成对网络的盲从性或工具性。

4.个性鲜明但缺乏合作意识,导致艺术类大学生网恋率更高。艺术类大学生一般强调个性化发展,加之授课方式主要采取一对一个别授课、分组上课等主要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是独自练琴、练声、练笔、练功、练画等,因而容易养成一切从个人实际出发,从个人才能的发挥、个人利益的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考虑问题的思维方法,进而形成“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的思想。同学间缺乏交流与合作,从而导致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淡薄,也给寻找恋人带来障碍。与此同时,网络社会又成为艺术类大学生拓展人际交往重要工具与手段,使学生对网络社会的交友比在现实环境中更广泛和频繁,通过网络使自身的不良情绪有了传递和表达的对象。这些给艺术类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寄托感情与进行交友、寻找恋人等,都提供了虚拟的可能。

三、对策与建议

1.切实规范网络建设。调查中发现,在大学生看来,建立和完善宣教网站、培养专职网络工作者、规范和引导各种论坛、设立专门机构以及加强网络监控是建立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环节。调查结果还显示,虽然大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所选择,但更愿意在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中接触到扩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如时事评论、心理咨询、在线思想交流和中华传统文化等。因此,第一,在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时,必须重点考察他们的道德品质、知识水平、网络沟通能力和网络应用能力。第二,要加强时事评论、心理咨询、在线思想交流和中华传统文化等板块的设计和建设。第三,坚持发表正面引导文章和批驳错误言论双管齐下的网络舆论建设方针。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引导机制,营造正确高效的网络舆论氛围。

2.着力开展网络教育。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广泛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引起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形成了人类社会的第二生存空间。从调研的结果来看,艺术类大学生作为现代人的一个组成群体,同样不可避免生活在网络社会之中,他们既是现实的主体,当然也应该成为网络社会的主体。网络社会发展在促进人的主体性朝更高层次发展的空间,我们要更多关注艺术类大学生主体性发展,更多关注他们在网络社会环境中主体性的成长。在大学四年学习中,二年级是接受文化和专业理论通识教育的重要阶段,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量比较大,要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拓展,创造条件扩充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充分利用网络摄取知识和信息。

3.加强日常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除了加强必要的理论教育外,应该加强艺术类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引导,尤其要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网络使用的正确引导,针对他们在网络中表现的不良自主性,即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动机,在网络社会中为所欲为,放纵自我,作出有悖于网络社会规则的行为,如:浏览不良信息、散布黄色信息、错误言论,甚至充当网络黑客。因此,要发挥网络在大学生学习、成才中的作用,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参与网络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发挥网络资源的最大效益。同时,还要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上网学习习惯,正确处理学习与娱乐关系,避免沉迷于网络娱乐,一味追求虚拟感官刺激,导致网络成瘾,形成对网络的盲从性或工具性的现实选择。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上网的管理和教育,同时要加强学生自我教育。

4.积极探索网络社会的情感导向。从调研数字分析,网络社会是艺术类大学生拓展人际交往重要工具与手段,学生对网络社会的交友比在现实环境中更广泛和频繁,研究网络社会学生的人际交往,便于掌握学生思想和感情动向。在前面调研中我们也发现,艺术类学生对不良情绪的传递和表达首选对象是朋友,关注艺术类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感情与交友,并积极引导网络择友和交友,是对学生进行网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课程教学在注重技术传授同时,还需要任课教师从学生身心成长的角度出发,注重引导学生在人与人亲情、友情、爱情等道德情感与平等互助、协调一致的道德关系。

综上,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新疆艺术类大学生接触网络的频率虽然较低,阅读的内容也相对单一、健康;但网络的影响依然存在,在不断干扰着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需要大家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1.何清文,黄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前沿,2008(5)

2.岳爱武.网络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探析.当代教育论坛,2009(1)

3.王汝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微.电化教育研究,2007(6).

4.胡针.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研究.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1(6).

5.李瑜.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教育管理对策分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1).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范文8

如果是学理上有问题,那么肯定是别人写文章一条一条地批评指正你,每个论点都将有严格的引用与逻辑论证。但伦理上出了问题,就是人家根本不想跟你玩了,单方面取消了对方作为道友平等交往的资格。如果之前跟你有点交情(甘阳),就会表示再这样下去就跟这个群体绝交;要是本来就没交情(买毕加索与国画的“土豪”),就会表示永远不屑于跟这种群体建立任何关系。

人的生命时间本就有限,而在物理时间的限定外,各种伦理关系又规定了人生哪些时间是“极有价值的”、“没价值但不可避免的”、“彻底被浪费的”。为了伟大的事业而进行严肃学理讨论,其可能性建立在这些伦理区域的基础之上,而当群体之间特定的关系崩溃,人心里的谋划就变为“还讨论有毛用?”――约架、、绝交、回老家结婚等选项就会成为可能实际上比“学理”更理性的选择。

通过与很多艺术家真人的接触,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并不深入的聊天中,有时艺术家会突然说“中国现在已经根子里烂透了”,说这种话的体制内外都有,成名未成名的都有。我通常把这种言论看作艺术家对自己作品的补充,因为下一个非蒙昧主义的事实判断需要大量的严格社会科学工作来支持,而这些艺术家应该对自己圈子之外的事情并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我认为他们描述的是他们自己的伦理经验,即他们接触交往的人让他们失望,他们之间的关系很败坏,让他们的现实生活“烂透了”,一种巨大的阻力在拖累他们创造出伟大的价值。

而另一些艺术家或策展人倒是从不下“烂透了”之类的论断。他们觉得现实还不错,作品也有得做,而他们同样没有大量的社会研究。他们下判断的来源也是自己的伦理经验――他们都有些在其他领域算是有几分卓越成就的朋友,可能彼此对对方的工作并不完全理解,却能高质量地一起聊佛学、聊罗尔斯、聊音乐。在这些需要见识与才干的话题中,他们能达成互相承认,承认对方是有点水平、有点意思的人;这样,即便不理解对方事业,也会选择相信这哥们的主业肯定会有价值,往后肯定能推动家国社会往高处走。

高明的文化创造从来是由个别的高手圈子来推进,这种“小圈子”是对高尚朋友的不断提纯形成的。竹林七贤都已经把一个时代能交往的上限提纯到个位数了,却还是不满足,《与山巨源绝交书》还是要写。在高质量的伦理关系中,《兰亭序》、《酒狂》玩着玩着就搞出来了;整个生成作品的伦理境域对了,东西就对了,多少低级的、刻意的、装饰的皆可以省去。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范文9

【论文摘要】随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院开展的英语教学改革在客观分析艺术类高职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专业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单位的用人趋势,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旨在探索构建更有效的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艺术类人才。  

 

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往往不太受学生的欢迎,而英语科目更是如此。学生对传统的英语听说教学兴趣不浓,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艺术类高职学生原先的英语基础较薄弱,沉闷的传统教学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加之“英语无用”的想法对学生的影响较深,他们分配在英语科目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就更加的少。为此,我部英语教研室吸取其他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经验,并结合艺术类院校的专业特色,提出以才艺表演类活动促进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使学生在准备节目的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我院面向全院学生举办的英语才艺竞赛已经举办了三届,比赛鼓励学生以英文歌曲、英文诗朗诵、英文舞台剧等节目形式参加,很多学生积极参加,大大提高了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并进一步促使他们更积极的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举办活动之余,我部在日常教学中也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一、分层教学 

前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分层教学就是以该理论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成若干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发展水平。 

我院是一所艺术类高职院校,而学生也有不同的生源类型。除了艺术类高考生外,我院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是普通高考生生源。因此,这一群体的基础较好,学习接受能力也较强,且具有很强的学习主动性。艺术类高考生中,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对英语比较有兴趣,且稍微有点基础、接受能力也稍强一点的群体。另一部分的学生就是英语基础较为薄弱,且对英语课程兴趣不是很大,接受能力较弱的群体。我们以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和学生差异等方面为主要依据,把英语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a层: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鼓励他们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b层: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鼓励他们参加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c层: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具备基本的日常英语口语交流能力,语音清晰标准,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 

在教学内容和教法方面,我们对不同的三个层面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策略。第一层面的学生往往英语基础较好,学习兴趣也浓厚,具备较强的语言接受能力和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在对这一层面的学生的教学上侧重英语语篇层次分析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加强西方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的英语口语应用能力和英文写作、翻译能力,全方位提高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能力。第二层面的学生尽管基础知识有点不够扎实,但自身对英语有兴趣,有学好英语的主观愿望。这层面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逐渐掌握教学内容,并将知识点内化为自身的英语能力。鼓励他们开口说英语,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第三层面的学生最主要的问题是英语基础薄弱,我们主要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不要一次讲授太多的知识点,以免降低教学效果而影响教学质量。 

二、文化导入 

美国的人类学家、社会语言学家古德诺夫(ward h. goodenough)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有着以下的观点: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了整个文化。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得不涉及到文化问题,在进行英语语言教学的同时也进行文化教学是不可或缺的。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从精神层面而言,它是某个文化领域的一种形态,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我院作为培养艺术类人才的高职院校,更要注重对学生文化底蕴的培养,否则,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艺术创造,脱离了文化根基的艺术形态就如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因此,对艺术类高职学生进行一定的英美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此外,《基本要求》中也强调高职学生应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中和业务活动中能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英语的实用性往往体现在文化积累和文化交际之中只有对英美文化有较深的理解,才能自如地进行英语交际,从而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目标。 

高职英语教学的文化导入过程往往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内容通常可以分为词汇知识和语用知识两大类。 

首先是词汇知识方面,在讲解内容时有时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如果逐字翻译某些词会使学生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因为有些词在英美文化中的涵义无法直接翻译成中文,而学生根据中国的文化传统加以理解往往不知所措。例如,as strong as horse这个短语逐字翻译学生会觉得有点奇怪,按照中文的习惯形容一个人强壮通常用“牛”这种动物,而英文里面则用的是“horse”。因此,在解释这个短语的时候应该讲解成“强壮得像牛一样”。英语里面有句谚语:“it rains cats and dogs”,这是形容大雨滂沱的句子。有些学生可能无法理解为何下雨会和猫狗有联系,进而影响到他们认记这个句子。老师如能这个谚语的来由,就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记住这个句子。据说在古老的伦敦,一场倾盆大雨后常常是汪洋一片,淹死许多流浪的猫狗,因此,雨水退后满街的死猫死狗,就像从天上落下来那样。如此一来,学生对这个句子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

其次,在语用知识方面,中国和英美国家在各自的日常交往中的称呼、问候、聊天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模式,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果中国的学生不了解这些差异而将汉语的表达习惯用语英语表达,则会有语用失误的现象产生。例如,在家宴请客人时,美国人认为主人占用了客人的宝贵时间,客人赴宴是对自己的尊重,所以在临别时对客人的赴约表示感谢而说“thank you for coming. ”这样的句子。在朋友会面时,中国人可能习惯客套地说:“改天到我家里来玩吧。”美国人的反应会比较直率,而对这种邀请通常持认真的态度,从而向你确认具体的拜访时间。这样便可能造成一个较为尴尬的局面。文化上的差异是造成理解错位的主要原因,因此,文化导入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开设时间较短,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应该根据课程要求和特点进行取舍,并且注意量的把握。并且要注意导入的文化内容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 

三、多种形式辅助教学 

心理学对人类记忆特点的研究表明,多种感觉器官的同时调动和参与将大大有助于记忆,这一点与现代神经科学对人类大脑研究的结论也是一致的。即大脑的许多皮层区域同时受到刺激,将会发生类似共振的效果,语言信息会相互传递、转换和处理,从而大大增强大脑的刺激强度,增强记忆力。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辅助教学,例如英文歌曲、影视作品等,使教学声形并茂。这些辅助的教学形式需要学生认真观看的同时仔细聆听,能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他们学习单词、词组的效率,且能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培养语感、加速语言习得。 

对艺术类高职学生而言,呆板沉闷的传统英语教学的效果远不如气氛轻松愉悦英文歌曲、影视欣赏环节给他们带来的语言和文化熏陶。艺术类学生对这些艺术表现形式往往很感兴趣,通常会结合他们的专业特点来对其进行分析并尝试采用英语来进行艺术创作,例如音乐系的学生会学唱英文歌曲、创作英文歌曲,影视戏剧系的学生会编写英语舞台剧剧本并乐于展现出来。我们为此举办的英语才艺竞赛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才华的理想平台,并以此为契机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英文歌曲和影视作品欣赏作为英语教学辅助形式可以弥补传统英语教学的不足之处。首先,能为学生提供地道的英美口语和纯正的英美发音。英文歌曲和影像作品通常反映说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展示真实的语言材料和场景,特别是影视作品所具有的强大情感感染力可以帮助学生对语言现象进行准确理解和记忆,从而促进英语学习。其次,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辅助教学手段,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到的各种语音影像材料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语调、语速隐含的其他意义,并有可能帮助他们改掉常见的重视语音语调,进而逐步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再次,学生可以通过影视作品欣赏了解英美国家非言语交际系统的作用方式。非语言交际包括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从声音的高低快慢到话语中的沉默都属于非语言交际的范畴。而这些要素是依附在某个特定的文化背景中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通常无法示范,需要借助影视作品欣赏这一教学环节来展开。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来使之完善。艺术类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更需要结合其教学的具体情况和专业特点以确定改革的方向之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向前,探寻更实用有效的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 熊晓雯.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 保山师专学报, 2006,(3): 80-83. 

[2] 叶少敏, 程彩兰. 视听说课与外语影视教学[j].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2001,(3).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