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人际沟通的策略集锦9篇

时间:2023-06-01 11:33:04

人际沟通的策略

人际沟通的策略范文1

沟通策略需要诊断,企业才能与时俱进的确立正确的定位策略、媒介策略和传播策略,才能实现传播对象选择最准,传播媒介选择最优,传播效率实现最大。

品牌沟通策略诊断架构

品牌沟通就是将品牌所具有的价值、品质、精神、文化通过企业人员对市场策略的运用而使消费者理解、认同与融合的管理过程。这一过程从总的来看由三大因素来确定(如下图),即品牌策略的各要素、品牌内部沟通和品牌外部沟通,只有三者达到同一声音、同一行为,品牌沟通的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一是品牌自身策略诊断。指与品牌沟通与传播相关的沟通人群定位、沟通媒介选择、沟通信息要素等正在实施的策略。

二是品牌外部市场沟通诊断。指品牌策略在市场的实际表现效果及整个消费者对品牌各种策略的认知与理解情况。

三是企业内部沟通诊断。指品牌各种策略在企业决策层、执行层、渠道商各个环节的认知与理解状况。

品牌策略

品牌策略本身是品牌沟通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沟通就成为无源之水。在诊断沟通的效果之前,对品牌策略本身的诊断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品牌策略本身就出现了偏差或错误,则沟通就失去了起码的意义。因此,沟通策略诊断的第一步是检核品牌策略本身是否是来自于市场的实际,是否有其存在的顾客基础和环境基础,比如:

品牌价值的消费基础是否存在?

品牌文化的社会基础是否存在?

崇尚品牌所具有的价值及文化的消费群体是哪些?

品牌核心价值的产品支撑点是什么,这个支撑点的利益优势与市场差异何在?

确定品牌策略自身,也就是确定品牌需要参与对外与对内沟通的要素,即需要将品牌的哪些要素传播给消费者和内部员工及渠道,并希望得到何种反馈。

从沟通的角度来考虑,品牌策略需要参与的内容有:

1、品牌的定位。在制定品牌策略时,品牌是的消费者是谁。在这里需要确定的是,品牌定位可能囊括了品牌下所有产品系列的定位,如果品牌下整个产品系列分别定位于不同人群,则可能品牌是属于大众化的。这时需要通过人群背景特征与具体消费产品的对应分析来进一步诊断产品的定位。

2、品牌的联想。这是测试品牌沟通效果时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综合的反映出品牌在沟通过程中的内容、元素、方式、手段等各要素的消费者反映。通过测试消费者对品牌的联想来综合判断沟通是否出现偏差及偏差何在。

3、品牌的形象。品牌的形象是在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各个环节中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的综合印象,品牌的形象是品牌要素的综合反映,好的、与企业目标相一致的品牌形象的确立是品牌沟通中需要达到的关键目标。

4、品牌的个性。品牌的风格与个性通过品牌的宣传、人员的行为、产品的包装、代言人、名称等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品牌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中不能形成独特的、与产品和消费者相适应的个性,品牌策略本身也是有问题的。

5、品牌的价值和主张。品牌价值是品牌能够和消费者沟通的基础,也是整个品牌策略的基础。由于消费者随着社会文化、生活水平、成长周期等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需求和偏好,因此对品牌价值的认同也在不断的变化,品牌的价值从心理到物质可以分为许多层次,有的价值是不变的,有的价值是可变的,因此品牌的价值要不断诊断,以确定沟通的结果。

6、产品的各要素。消费过程是最好的体验品牌的过程,因此产品本身的各要素都参与同消费者的沟通,从基本的物质利益、物理属性、包装到终端表现、价格、促销等。这些因素在诊断品牌的沟通策略时都需要得到重视。

品牌策略的外部市场沟通诊断

1、诊断品牌定位是否成功

诊断指标:品牌定位与实际消费群体的一致性。

通过对整个消费群体的抽样调查,寻找市场实际消费中品牌的主流消费群的背景特征(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生活形态等),确定这个主流消费群是否与品牌的定位群体相一致,或者说分析品牌的定位群体的消费量在该定位策略实施前后是否得到了增长。如果相一致或者说定位群体消费量在增长,则说明品牌的定位策略是成功的,否则就需要修正定位策略或者沟通策略。

2、诊断品牌的价值策略是否成功

诊断指标:品牌价值、品牌主张、品牌利益在主流消费群中的认可程度。

通过抽样调查的形式,分别检测品牌价值、品牌主张和品牌利益在整个消费群及定位目标群中的熟悉程度、吸引程度、信任程度和理解程度。通过四个度的检测结果,一是判定品牌价值、品牌主张和品牌利益点是否具有可沟通性,即能否与消费群实现有效果的沟通;二是判定品牌价值、品牌主张和品牌利益点在多大程度上对主流消费群的购买与消费行为产生了影响。比如,一种品牌的核心消费群定位于16-30岁的年轻女性,如果通过调查,我们发现16-30岁的女性对品牌价值、品牌主张和品牌利益的熟悉度、吸引度、信任度和理解度并不比其他性别及年龄段消费者的四度认知结果所占比例高,则证明品牌价值、品牌主张与品牌利益并未对目标消费群的购买与消费行为产生影响,也即价值策略本身或相关沟通策略是失败的,没有对目标群体产生任何效果。

3、对品牌定位与价值传播错位的原因诊断

诊断指标:各种传播因素对定位与传播的影响程度

对于品牌定位与实际消费群不相符合、品牌价值并未得到核心消费群认可两种现象,形成其原因比较多,要把握住沟通传播的要害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就需要通过诊断来判断主要的影响因素何在。

一般来说,造成上述两类现象的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判断:

第一、价值定位是否相符。诊断品牌所传递的价值观念与主张是否与目标消费群的生活价值观相统一,品牌价值的产品利益点支撑是否与消费者的现实或潜在需求相统一。在诊断中,可以直接通过消费者生活形态或消费形态的调查来获取。

第二、媒介选择是否恰当。诊断品牌传播选择的媒介是否是目标消费者最常和最易接触的媒介,品牌传播选择媒介的时段和地点是否是目标消费群最常接触该媒介的时段和地点,品牌传播的内容是否与该媒介相匹配。

第三、形象表现是否一致。诊断传播元素、广告口号、代言人、形象推广活动、标志、符号等实现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要素是否在传递同一信息,是否被理解为同一思想。

4、广告相关要素的诊断

由于广告是传播与沟通策略的核心,对品牌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更深入、更准确的诊断广告传播效果,除了对其传播内容、选用媒介、信息一致性等因素进行分析外,还需要对广告传播的一些基本技巧与方式进行诊断。

第一、广告的内容触动点是否最佳。广告要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就必须寻找到触动消费者的关键点,让消费者有突然觉醒的感觉,令其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从“注意”到“兴趣”并形成“记忆”的认知转换。

对于每一种价值利益的诉求,消费者都有一种“特点”的直接认知、“价值利益”的理性认知、“价值利益”的感官刺激和感性认知。

比如,对于一个橘子,其产品特点是“含维生素C”;带来的直接价值利益就是“吃了不易感冒”,有利于“身体健康”;消费者直接的感官反映就是“家里人要吃橘子,多吃就健康”;那对于一个家庭主妇,就会想到“我是一个好妈妈、好妻子”。

这四种不同的层次都是对品牌价值利益的传播,但却对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市场、不同的消费者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触动,创意点选取在哪,就决定了对消费者的触动程度。

第二、广告形式的兴趣吸引度。即广告的调性、风格在“广告信息爆炸”的环境内在多大程度上能吸引住眼球和目光。比如“娱乐性”、“新奇性”、“恐惧性”、“时尚性”等等。

品牌策略的企业内部沟通诊断

品牌的内部沟通是企业内部的事情,因而往往被企业所忽略,企业所关注的主要都集中在公开的大众传播和沟通渠道方面。然作为一完整的品牌沟通策略,内部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没有好的内部沟通,就没有好的内部执行。而内部员工(市场人员、销售人员、服务人员、渠道成员)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而这种沟通是面对面的沟通、是体验式沟通、是最能得到信任的沟通。

企业开展品牌策略内部沟通,就是要保证品牌策略在内部各环节得到充分的一致性理解、得到一致性的执行和良好的管理。品牌的终端展示与宣传、业务员和促销员的介绍、各种市场活动的实施都需要围绕品牌策略展开。

一旦品牌的精神与价值、形象和个性在市场中得以确立,品牌管理组织的形象、企业人员的形象都需要与品牌形象相一致。使品牌的人格联想、组织联想、商誉联想、消费者联想达到完美的统一。如此品牌的沟通效果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和体现。

因此品牌策略的内部沟通诊断的方式与外部沟通诊断方式一样,就是对内部各层次员工、合作伙伴、相关利益群体进行调查或访谈,来确定品牌在内部是否得到了沟通、沟通是否达到了效果。同时,在外部沟通策略诊断中发现的许多沟通不畅或偏差的问题也许就是因为内部沟通不畅造成,通过对内部沟通的诊断也可以对外部沟通的许多结论或原因起到补充和解释的作用,更利于发现事实真相。

人际沟通的策略范文2

【关键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沟通问题;策略建议

1.企业营销中的沟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管理者对企业营销和企业沟通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企业开始强调营销和沟通的重要作用并采取一定措施和手段改进营销中的沟通环节,但是多数企业的沟通环节依然存在或多或少的各类问题,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有效沟通。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的沟通障碍和企业对外沟通存在障碍。

1.1企业营销中内部沟通存在的问题

营销部门与非营销部门缺乏沟通;管理者思想上的不重视;员工没有主动沟通的意愿;内部沟通渠道及反馈机制难以落实;对营销部门的定位不准确。

1.2企业营销中对外沟通存在的问题

客户反馈渠道不畅;企业诚信缺失和过度承诺;员工沟通意识不强并且缺乏沟通技巧;信息传播中的噪音干扰;沟通中缺乏品牌针对意识

2.企业营销中出现沟通问题的原因分析

2.1企业自身原因

组织层级和管理机制的缺陷;缺乏良好的沟通组织文化和有效沟通渠道;考核制度不合理;缺乏全过程营销的意识;营销工作的方向不正确

2.2外部环境原因

地区文化差异影响企业营销推广;政府政策导向和行政命令的干预;沟通的特殊性和媒介形式的局限性;竞争对手或部分媒体的刻意干扰;消费者个人原因导致的沟通障碍

3.企业应对营销中沟通问题的策略

企业进行涉及市场营销的沟通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在提升企业的涉及市场营销的沟通能力时,要从企业内外部同时开展改革创新活动。

3.1内部沟通策略

(1)调整企业内部组织架构

企业要提高营销效率,必须建立以营销为核心的组织结构,需要在整合企业内部资源的基础上使企业从以公司运作为导向,转向以客户、消费者为导向。

(2)塑造鼓励沟通的企业组织文化、提倡员工全员参与内部沟通

企业内部需要根据企业营销发展的需要塑造轻松坦诚的沟通氛围,改变“官本位”思想,提倡双向沟通,只有塑造出开放沟通的涉及市场营销的沟通环境才能使得企业营销工作顺利完成。

(3)改善营销的沟通渠道、形式和环境并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沟通网络

丰富领导与员工的沟通渠道,建立多样的各部门间的沟通联系。利用多样化的渠道营造出和谐开放的沟通氛围,同时建立完善的沟通监督机制,保障沟通渠道的全方位畅通。

(4)改善薪酬、考核和激励制度

完善薪酬体系和改革考核制度是企业营造沟通氛围的重要因素。企业应完善各个部门与销售利润挂钩的薪酬体系,使得各个部门的利益与营销环节相关联,激励员工参与到营销环节的沟通中,为企业营销计划出谋划策。

(5)制定科学的内部沟通策略,培养全过程营销的整体沟通意识

在涉及市场营销的沟通中制定内部涉及市场营销的沟通的总体战略是企业营销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和导引,企业要树立全过程的营销和沟通意识,从企业营销发展的实际制定战略,深入了解员工的想法和客户的需要,设立完整的沟通机制,在宏观上把握企业涉及市场营销的沟通的顺利开展。

3.2对外沟通策略

(1)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沟通习惯

在市场营销沟通过程中,企业需要正确对待文化差异,保持积极沟通心态,培养跨文化的理解力,对员工进行跨文化培训,使得员工在沟通过程中注意消除文化异同造成的不利影响。

(2)维护与政府、媒体和同行业参与者的良好关系

(3)合理选择媒介形式并及时关注媒体的不当行为

(4)丰富客户沟通渠道特别是客户意见的反馈渠道

企业与客户沟通的渠道形式是多样的,合理利用各类沟通渠道将为企业提升自身价值带来益处。在原有的常规渠道基础上,创新利用网络等新型渠道进行客户沟通。

(5)重视企业诚信意识并维护好企业品牌形象。

4.策略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4.1内部调整策略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机构调整中必须充分调研和广泛吸收员工意见;在培训和改革中注意调整员工情绪,向企业员工解释说明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合理性,化解和消除企业改革的员工情绪阻力;注重改革的可视性和实际性,让全员意识到改革的进行,看到改革的效果,为员工树立改革的信心和勇气,破除个别利益团体对改革的阻碍。

4.2外部沟通策略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一切改革策略的实施均应该以能提高企业营销能力为基准;注重营销中的沟通与企业其他环节对外沟通的相互支撑;重视客户的实际体验。

5.结论

企业在涉及市场营销的沟通过程中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内部涉及营销环节的沟通和外部的市场营销沟通,这其中牵涉到内部机构调整、员工能力培训、管理者意识提升、完善沟通制度;对外联系中的客户沟通、渠道建立、政府联系、媒体宣传等。市场营销本身具有其复杂性,企业在营销中的沟通更是对企业的市场营销环节起到基础性作用,有效沟通才能实现市场营销能力的提升,才能使企业在未来激励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宏勋,李仁军.我国石油企业资产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1316

[2]张杰.石油销售企业内部沟通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3,10:8083

人际沟通的策略范文3

关键词: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

一、跨文化管理沟通概述

1、管理沟通的概念。管理沟通是指在各种管理活动和商务活动中,沟通主体(沟通者)基于一定的沟通背景,为达到一定的沟通目标,在分析沟通客体(沟通对象)的基础上,将特定的信息或思想、观点、态度传递给客体,以期获得预期反应效果的全过程。

2、从管理沟通的概念表述可以看出,管理沟通与其它沟通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沟通的主体是人或社会组织。与人—机沟通和机—机沟通这两类沟通活动更本质的区别在于管理沟通的主、客体均是人,因而,它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沟通,即不仅是信息的单纯传递,还包括思想、观点、态度的交流。在某种场合下,情感交流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管理沟通的效率和效益。

(2)沟通发生在管理和商务活动中。并非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属于管理沟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交流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要求,所以也需要沟通的区别在于沟通的背景是明确的、特定的,即一定是发生在管理活动或商务活动中。因而沟通的目的性更明确,对对方的反馈期待更高。

(3)管理沟通是有沟通媒介的沟通行为。管理沟通的高目标性,决定了管理沟通是发生在有着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主体之间的沟通行为。

3、跨文化管理沟通。跨文化管理沟通是处于两种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或外部人员间进行的管理性质的信息沟通。对外资企业而言,沟通能力非常关键,它要让全体员工不仅要意识到国家间的差异,同时还要用一种共同的语言交流,在承认差异和要求一致之间不断保持平衡,需要员工不只简单地从单一的世界观出发处理事情,而是能理解不同的思想,并在它们之间架起桥梁。

二、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的主客体策略

1、沟通主体策略。在沟通中,要使沟通双方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这得从认识自己开始,沟通者首先必须要客观地认知自己,界定自身的沟通地位,依据沟通目标,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和策略。

(1)我们在管理沟通中通常是通过优势给对方以“我是对你有帮助的”和“我是有价值的”心理暗示,从而赢得对方的肯定,使得沟通顺利开展。认识自己的优势就是为了更好把握沟通的机会和展开沟通。

(2)弱势通常是我们在管理沟通中导致失败的致命因素。这里的弱势是指文化风险,也就是是指因文化差异及其组织间的缺乏了解而对文化整合和正常业务经营构成的威胁。所以我们在管理沟通中一方面要较好的发挥优势,一方面我们还要不断的规避弱势和克服弱势,把弱势淡化或转化成优势。

(3)人的成功主要由知识、技巧、机遇三大因素决定。“机会只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除了具备过硬和更多的知识,擅于把握有效沟通等技巧,还要能够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

2、沟通客体策略。制定沟通客体策略是沟通的第二个重要环节,沟通中的障碍一方面来自信息发送者,另外一方面也来自于信息接收者。因此,在制定沟通主体策略的同时,客体策略的制定也同样重要。成功管理沟通的本质是换位思考。如果说主体沟通策略主要是解决“知已”与“自控”的问题,那么,沟通客体策略要解决的是“知彼”和“激发”的问题。 三、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跨文化的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每一个沟通策略的制定包括以上论述过的沟通主体策略、客体策略、渠道策略均要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具体的沟通策略时,都必须考虑国家、地区、行业、组织、性别、民族、团队之间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组织要想从跨文化的交流中获益,就需要解放思想,正视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策略主要有:

1、正视差异,求同存异。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跨文化冲突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在跨文化冲突的背景下以积极心态来寻求发展。冲突往往带给人不适的心理感觉,因此人们往往不愿正视冲突,甚至逃避冲突。其结果不但冲突得不到解决,而且个人目标也难以实现。应对跨文化沟通,我们要正视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以“求同存异”的理念去解决冲突问题。随着国际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劳动力多样化的发展,要做到求同存异,首先要能准确地判断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其次,要洞悉文化的差异及文化多样性所带来的冲突的表现形态:其三,在明确冲突源、个人偏好和环境的前提下,管理必须能够选择合适的跨文化沟通的方法和途径。

2、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根据不同文化相容的程度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个不同层次:

(1)文化的平行相容策略。这是文化相容的最高形式,习惯上称之为“文化互补”,就是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并不以母国的文化或是开发国的文化作为子公司的主体文化。

(2)隐去两者的主体文化,和平相容策略。就是虽然跨国公司中的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两者文化的巨大不同也很容易在子公司的日常运作中产生“文化磨擦”,但是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却刻意模糊这种文化差异,隐去两者文化中最容易导致冲突的主体文化,保存两者文化中比较平淡和微不足道的部分。

在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活动中,由于文化的多元化,会导致方法和途径的多样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文化多元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在同一企业内部,可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一个企业可能会同时与不同国家的外商打交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差别化管理将是跨文化沟通中一个有效的途径。差别化管理首先要求管理者为所有不同文化背景的雇员、客户、合作者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公平的意愿,而不考虑他们在性别、种族、年龄和其他特征方面的差异:其次要注意遵守法律和制度,按照既定的、为大家所公认的规则行事、避免因疏忽法律规定而出现投诉行为和相关损失;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根据工作地所处的社会主流和非主流文化的特点,考虑双方的文化偏好,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人际沟通的策略范文4

关键词: 商务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策划训练

商务英语口语课程着重对学生利用英语的这一语言工具实现商务信息交流技能的培养,体现的是特定商务背景下,为完成特定交际目的而基本的问讯介绍和陈述的语言能力,如进行公司介绍,产品说明,报价,询价,征询要求,陈述意见,等等,是在商务交往中进行沟通和促进贸易的基础。商务英语口语相比普通英语口语更注重实用性,属专门用途英语,应在普通英语口语达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不同的商务目标情境下,利用所学的商务知识,准确分析问题,并使用正确流利的英语口语(包括跨文化交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学习策略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三大策略理论即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y)、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y)和社会/情感策略(Social/Emotional Strategy)不断为英语教学提供新的视野和方法。

本文尝试从Oxford的8步训练入手来构建商务英语口语的测评手段及评估学习策略训练对于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有益促进因素。根据Oxford(1990:204)针对学习者的特征提出了一个8步的训练模式:

1)决定学习者的需要和可支配的时间,

2)选择好要教的策略。

3)考虑采用整体策略训练。

4)考虑动机因素。

5)准备材料和活动。

6)进行“完全知情的训练”。

7)评估策略训练。

8)修订策略训练。

笔者在仔细分析了Oxford的模式后,在其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基于商务英语口语学习者的策略训练模式,从而使得策略训练更具有对商务英语特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一、训练步骤

1.通过问卷或访谈等形式找出学生在进行商务英语口语表达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现有对学习策略的了解程度,以判断学生针对该课程具体需要的策略引导。

2.在学生问卷表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要教的策略。具体而言,所选策略至少包括能促进口语表达的认

知策略,帮助学生监控口语表达模块的元认知策略,检测学生对口语表达商务语境和人际意义实现的情感策略三大

类。

3.根据学生目前的能力水平来设定合适的教材,或者编写特定的课程讲义。并使教材的内容和讲义的内容符合策略训练的目的,并具体体现在每一章节和每一个知识点中。

4.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对策略训练的反馈,并积极实施控制性策略训练。控制性训练要求学生比较和评估所教策略,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其策略意识,不断诱发其学习的内因,从而达到自我管理、自我监控的目的。控制训练可分解四个步骤:首先,针对每项向学生训练的策略进行讲解,解释该策略的定义并说明训练的理由,告诉学生何时使用该策略。其次,针对教材和讲义内容实际示范新策略,并提供机会指导学生练习使用新策略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最后,在单元小结处由教师引导学生对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自己评价练习。当然根据Oxford,这种控制性训练既可是单独的、短期的,又可是整体的、长期的。

5.在学习告一阶段之后,要通过测试、问卷、访谈等形式对策略训练的效果进行总结性评估,具体考察训练对学生口语表达、商务沟通、学习策略的影响、学习态度的转变等方面的影响。

6.根据二次做出的问卷结果重新审视所采用的教材或讲义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对策略训练中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区分,针对共性问题要修订或完善策略训练,这可能需要回到第一步。而对个性问题则要考虑与特定学生座谈来明确问题,从而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

针对上述设计的6大步骤,笔者以河南科技大学外语学院大三商务英语方向学生为研究对象。向3个班共112人做了一次问卷。

二、策略训练前调查问卷

不明确交际的实际意图。

相关话题中商务知识的缺乏。

不知道个别词汇的表达。

不知道什么样的表达式是合适的。

无法明白对方的话语,从而没法回答。

反应太慢,无法流畅表达自己观点。

不知道如何引发话题,如何结束。

对话轮的转换缺乏技巧。

在表达的过程中过于紧张以致于忘词。

精神太紧张,以致于无法考虑表达的人际意义。

极易受环境影响,无法转移完整交际任务。

三、对学生能力的评估

通过初次调查问卷,基本了解到了学生中对于商务英语表达所遇到的问题,基于商务口语的实际性,笔者把学生问卷的情况大致分为三个大类,六个小类如下:

1.完全不能实现交际意图。

(1)性格原因,本身即缺乏沟通能力,不但英语基础薄弱,而且母语的表达比较差,性格比较内向。

(2)有一定沟通能力,但英语语言基础薄弱,导致无法把脑海中形成正确意图用英语表达出来。

这两类学生所占比例都比较小,反映的问题非共性问题,而是个性问题,这类学生往往在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上都表现较差,因此不但商务口语这门课程,其他所有课程的学习效果也往往很差。因此,解决这类学生问题的方法和

手段应该是以扭转学习态度问题为主,改善学习方式问题为次。

2.能基本实现交际意图,但效果差。

(1)英语语言基础良好,但缺乏人际沟通技巧:导致表达的内容虽能正确反映信息,但由于没有采用正确的用词、语式、甚至预调导致人际意义的传递产生负面意义。比如“you should accept this deal,you will satisfy our products”这些表述都能显示对对方的强迫,从而引发对方反感,导致交易意图难以实现。

产生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表述者没有相关人际沟通经验,或者缺乏对语言本身言外之意的理解,对语言的人际功能技巧掌握很差。

(2)有一定的人际沟通倾向,但语言表述不准确,导致错字、别字较多。这些学生往往能够注意到自己的语言的得体性需与交际的环境相一致,在沟通中也能体现尊重和平等等意愿,但由于英语的表达能力太差,在称呼、语法、语调上出现基础性语言错误,尽管态度友好,但表述的质量却很差。

产生这类问题的学生一般都是比较聪明,平时也能表现出较强的处事能力,但就是学习毅力不足,学习态度飘忽,英语基本功不扎实,但也应看到这些学生是最具可塑造性的,也是学习策略训练的最大受益者。毕竟良好的交际能力是沟通的基础,而语言只是载体。

3.能基本实现交际意图,效果一般。

(1)语言基础良好,有一定的人际定位能力,但对交际中涉及的商务背景知识缺乏深度的了解,因此虽然表达流畅,语言得体,却言之无物,内容空泛,一旦涉及复杂的商务交际内容,这类学生将丧失优势,退回到上面的层次。

这类学生,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好学也很聪明的学生,不但在商务英语方面,在其他方面也同样优秀,应该说就商务口语的一般性表达而言已可胜任,但由于商务背景知识的缺乏,表达的深度和实际能力会在特定语境下成为瓶颈,对这类学生要加大商务专业知识的讲解,以及商务素质的培养。

(2)语言基础良好,有一定的人际定位能力,但对表示的形式上过于随意,这类学生往往属于极其聪明,有一定天赋,学习态度却比较飘忽的学生。这些学生比较聪明,很容易掌握口语表达的基本内容,又能很好理解交际意图和商务背景知识。但由于过于自信,导致自己随意编排表述的内容,岂不知商务口语的表述基于具体的语境都是有一定模式或惯例的,商务口语表述得过于随意或者夹杂一些自己的评论,看似流利,其实画蛇添足,反而有损于交际意图的实现。

对这类学生可以采用模块化训练的方法,加强其规则意识,使其明白商务交际也是一种有严格规则的博弈,不允许个人意志的自由发挥,并强化随意表达的负面影响,从而引导其表达的规范和得体。

4.训练对策。

针对分析的学生所产生的这些问题除可以在不同阶段,在系统按授课计划对所有学生实施全部下列14项学习策略训练外,针对不同类的学生还可采取分别不同策略进行侧重性训练。

5项元认知策略:预先组织、自我评价和自我谈话,自我监控有计划地复习。

7项认知策略:预测、整理归类、笔录、想象、建立表达模块、联想发挥和推断。

2项社交/情感策略:寻求解答、合作学习。

完全不能实现交际意图,如下表:

能基本实现交际意图,但效果很差,如下表:

能基本实现交际意图,效果一般,如下表:

参考文献:

[1]岑海兵,童彦.外语教学中的语言学习策略培训[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3).

[2]程晓棠,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丛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戴炜栋,束定芳.试论影响外语习得的若干重要因素―外语教学理论系列文章之一[J].外国语,1994,(4).

[4]胡郑辉.英语学习策略[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人际沟通的策略范文5

【关键词】跨文化 有效沟通 知识管理

“走出去”战略已经成中国大多数企业面临的严峻的挑战,它既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总趋势的需要,也是继续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经济的要求。实现“走出去”战略,中国企业要有能够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优质价廉的产品,和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营销理念。然而,无数国内外企业的经验证明,“跨文化”障碍将是实现“走出去”战略遇到的一个重要的矛盾和冲突。

中国企业和营销管理人员遇到的国际性的交流与沟通,将越来越重要而频繁。交流、传播与沟通本来就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教育、价值观念、语言、行为举止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因而,在“跨文化”营销沟通中,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理解与融合的障碍。显然,跨文化营销沟通(crosscultural marketing communication)成为中国企业不可忽视,必须注重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 文化因素对营销沟通的影响

荷兰著名文化学专家霍夫斯坦特教授认为:“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特鲁克也指出:“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观、传统与习俗的支配”。所以不同的地理环境、物质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文化,跨文化营销沟通便可能出现沟通的障碍。

沟通是人们进行意见或思想交流的一种方式,它是人们通过共同的符号系统(口头的和非口头的)互通意思的过程(Gail.E.Myer,1973)。沟通的过程通常由八个部分组成,即信息发出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通过一定的符号进行编码变为信息,经过一定的途径(人员的和非人员的)或媒介传递给信息接收者,后者经过解码使信息变为可理解的意思,接收者收到信息后将做出反应,最后,接收者的部分反应将反馈给信息发出者。因为意思要转换为某种符号,经编码后才成为信息,因此信息要经过一定的描述才能被解码,接收者才会理解。这个描述过程随着语境(人、文化和环境)的不同而不同(Borden,Borden,1991)。而一切信息的编码只有合乎(语言)符号系统的文化规范才能被正确理解。因此,国际营销专家(Jeanne和Hennessey)提出国际营销经理除懂得自己本民族语言系统外,还要懂得自己所处的社会价值观以及社会对其言行的制约。营销管理人员之所以能比较顺利地与同一个社会文化集团内的顾客、中间商和各类公众沟通,是因为他们共享其母语的语言系统、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然而,跨文化营销沟通的困难,在于沟通双方属于不同的社会文化集团,他们可以使用同一种语言媒介,但自觉或不自觉地表达了不同的含义和价值观,符合了不同的行为规范。沟通一方传达的信息意思,而另一方收到的信息却与原意大相径庭。例如,美英两国代表就某项业务进行谈判,同一句话,“tablingaproposal”,美国代表的意见是他们“要推迟决定”,而英国代表的理解是他们“将马上采取行动”。又如,美国营销经理在谈判成功时,做了一个表示OK的手势,而法国南部的谈判对手确理解为“此交易微不足道”。再如,我国出口产品金鸡牌饼干和山羊牌羊毛衫,英文译名为“cock”和“goat”,而这两个英文单词还有另一个含义,就是“色鬼”。由于译名不当,使英语国家的顾客产生文化误读,望而生畏,使出口注定失败。以上例子说明一个单词、一个手势、一句话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难怪美国市场营销权威Philip Kotler说:“对大多数企业而言,问题不是要不要沟通,而是说什么,对谁说和如何说”。

“语言是文化的镜子”。国际营销人员只掌握跨文化语言,而不懂制约语言的环境、赋予语言特定的文化内涵,实际上并没有具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要减少对跨文化语言的误解实现有效地沟通,作为跨文化的营销者,既要对他文化深层内涵的学习和理解,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又要让他文化的顾客、中间商和形形的公众了解自己的文化。不仅要承认文化差异的存在,而且要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在跨文化营销沟通中有意识地选择对方容易理解的编码方式,选择适合对方口味的传播媒介,“用顾客的语言表达和理解”(盛田昭

夫),培养恰当表达和理解话语(口头语和非口头语)的能力和技能。

二、跨文化营销的沟通障碍

文化由语言、传统和价值观念、教育、行为态度、美感、人工的物质要素和社会组织等要素构成(Zinkota和Rondainer,1993),而价值观念则是文化内涵的核心。如果不能充分理解文化丰富的内涵,把握正确的价值观念,就无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更无法真正理解各种文化行为和消费者行为。

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来规范其多数人的行为和态度(Boeden,1991)。跨文化的价值观念差异产生人们认识上的差异,价值观念又通过激发动机间接影响认识系统。不同的价值观念有不同的期待、欲望和需要,这便决定了不同的营销文化,对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会有不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当文化价值系统发挥作用时,它便产生激发力,影响着人们的感觉、态度、行为举止和选择标准。因此,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类似的行为态度,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态度。

例如Tse,Wong和Tan1988年所做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五种亚洲文化价值观念对同一商品属性重要程度的评价就不一致,日本人、台湾人和香港人认为衣服的美学属性最重要,而新加坡和韩国人则认为其功能属性最重要。又如,同一个词“成熟”(maturity),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中,其含义是能表述真实的自我,能摆脱他人的影响和限制,以及能独立面对他人和现实,因为这体现了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但在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念中,“成熟”的含义则是一个人已趋向于与家庭、社会以及工作单位的协调一致,体现了中国人集体主义、重人际关系的价值观。同样,不同的价值观念对颜色、式样、表情、行为等会有不同的评价和理解。价值取向的异同决定了评价标准异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社会成员只要其价值取向相同,他们对同一品牌、同一产品形象的评价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即价值取向相同的文化对产品品牌有相同的评价标准,这就为国际市场细分和营销沟通组合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好的、有价值的、得体的或被期待的,营销人员就会期待自己习以为常的文化规范得到对方的认同。直到在跨文化沟通中发现一句客气的话竟使对方不快(如问西方人的收入、年龄等隐私);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竟引起对方反感。如我国某医疗机械厂厂长与美国老板商谈引进“大输液管”的合作生产意向,并已约定第二天签约。签约前,热心的厂长邀请美国老板到车间看看。该厂车间整洁有序,美国老板边看边赞许地点头。然而,因为厂长将一口痰吐到了墙角并用脚去擦一擦,就是这一举动使得美国老板拒绝签约。中国厂长提了一个关心的问题,而美国老板避而不答,并且不辞而别,中国厂长这才意识到出了问题。的确,问题就出在文化上的差异意识,无意中破坏了对方认为得体的行为规范。上例就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厂长与美国厂长在文明行为上的文化差异,中方厂长认为随地吐痰习以为常小事一桩,而美国老板则认为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综上所述,跨文化营销的沟通障碍主要表现为文化上的障碍,即语言文化内涵、语言环境和传统习俗等因素形成的沟通障碍。因此,营销管理人员在跨文化沟通中,不能只以本文化规范作为解释他文化的出发点,以及作为引导行为的标准和进行判断的根据,必须站在他文化消费者立场,充分理解他文化的深刻内涵、语言环境及其评价标准。

三、跨文化营销有效沟通的建议

跨文化营销沟通障碍是客观存在,然而并非是不可逾越。有效的跨文化营销沟通与文化融合,取决于国际营销企业及其管理人员对跨文化真正的理解,以及有效的参与、沟通与和融合。

1、深刻理解跨文化的含义

没有对跨文化的真正理解,也就不会有跨文化营销成功的沟通。美国管理学家戴维・A・利克斯曾说过“大凡跨国经营的失败,几乎都是仅仅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基本的或微妙的理解和体会所招致的结果。”通常,跨文化理解包含了以下两个最基本的含义:

(1)要理解他文化,必须理解本土文化。跨文化沟通人员必须先理解自己的文化,对自己的文化模式、文化背景、文化精华和糟粕演变的理解,从而树立动态的和关联的文化观。这种文化的自我意识使得在跨文化沟通中,意识到本土文化与他文化之间存在文化异同参照系统。同时,还要努力消除“本文化中心主义”,即不能认为自己的文化优于他文化,用本土文化的范畴和价值观念去判断评价他文化,对他文化存在偏见和歧视。

(2)必须基于“文化适应”。文化适应要求人们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摆脱本土文化的约束,调整、适应他文化,从他文化反映原文化。但对他文化既要“入乡随俗”,又要“处之超然”,否则就会盲目落入另一种文化的框框之中。这是国际营销人员面临的最大挑战。

为促进营销人员的跨文化理解,形成高效的跨文化沟通,需要有意识建立各种正式和非正式、有形和无形的跨文化传播组织与渠道;建立营销调研组织对文化的主体--顾客、中间商和公众以及他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同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如文化同化法、敏感性训练法和实地经验法对营销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沟通的技能。

2、建立和完善融合的文化沟通模式

国际营销沟通的跨文化参与及融合,是指通过跨文化理解,达到跨文化的和谐,建立一种具有东道国特色的营销沟通模式。“它应该使自己的跨文化成为一种长处,在各个管理职能、结构和政策完全超越国家和文化的界限并不可能,也不可取。真正需要的是在相互影响的各种需求中求得动态的平衡”。

这种平衡过程的展开就是跨文化参与和融合的沟通过程,有许多成功的跨国经营企业,就具有在这方面的成功尝试和经验。例如,美国迪斯尼乐园总部在建日本东京迪斯尼乐园的营销沟通过程中,他们同时注意了美国和日本的文化背景,既考虑到日本游客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同时也看到了他文化价值观的变化。特别是注意到东京迪斯尼乐园的目标顾客大多是战后出生的中青年人,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较大,甚至对美国文化有一种狂热。在营销沟通中就着意宣传东京迪斯尼是地道的美国文化,一切标识是英文书写;食品是原汁原味的美国风味;设备全从美国进口;所有旅游景点与美国迪斯尼乐园毫无二致。结果,因促销符合日本游客的价值观,沟通效果十分显著。所以,国际营销企业不仅要通过对跨文化的理解,跨文化参与及融合的“文化适应”过程,而且应当建立适合跨文化营销的沟通模式。

3、创建学习型企业强化跨文化知识管理

文化源远流长,他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同时跨文化营销沟通也会表现在跨文化知识的方方面面,以文化形态容纳更多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与生态环境信息等等,寓于跨文化交流、传播与沟通之中。因而,本文化与他文化的冲突,常常会表现具有:文化冲突会出现在心理、情感、思想观念以及生活习俗之中,使矛盾和冲突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甚至要在较长的时间才表露和显现;不同质的他文化隐含着非线性错综复杂的状态;其矛盾和冲突的核心集中表现为价值观上的差异等方面的特征。因此,跨文化营销的传播与沟通,是一个使不同质文化和谐与交融的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创建学习型企业强化知识管理,是当代企业发展的总趋势。然而对于跨国经营企业,还必须将“跨文化”纳入和作为企业学习和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强化跨文化知识学习与管理的任务,根据企业推出产品、服务与国际市场的文化要求,不断建立和完善他文化相关的知识体系,在于从不同的文化中寻求能够体现他文化的精髓,形成有效的跨文化知识学习与管理有机结合的机制。加强对跨文化营销知识的调查与研究,组织跨文化营销知识培训,培养和造就大量的跨文化高级人才,形成强有力的跨文化营销的团队,增强企业与全体职工对他文化环境的适应能力,不断进行跨文化营销沟通创新,为推行全员跨文化知识营销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深厚的跨文化融合的底蕴和功底,促进企业在跨文化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

总之,实行跨国经营、全球营销型企业,面临的是具有文化差异复杂变化的经营环境,必须加强企业跨文化管理。一般地说,跨国经营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中,文化因素对企业运行来说,其影响力是全方位的、全系统、全过程的。在跨文化管理中,要以充分理解跨文化的丰富的内涵,承认本土文化与他文化差异的事实,是保证跨文化营销有效沟通的前提。同时发扬中国跨文化营销的光辉传统,采取符合跨文化营销市场环境的经营策略,也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的跨文化营销因素。中国历来主张“以和为贵”和“和而不同”,是指导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发扬和研究本文化与他文化和谐兼容,在当代企业跨文化管理中的应用,是发扬光大优良传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日本的著名管理学家伊藤肇认为“日本实业家能够各据一方,使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经典的影响力,功应居首。”另外,采取正确的跨文化营销策略,是创造跨文化营销有效传播与沟通和谐氛围的重要保证。一般可供选择的策略有;如本土化策略、文化创新策略、文化相容策略、文化规避策略、文化渗遗策略、借助第三方文化策略等。本文所探讨的是跨文化营销的有效沟通问题,而沟通的背景确是一个复杂的跨文化知识学习与管理的问题。因此强化企业跨文化综合管理,是跨文化营销的有效沟通,以跨文化营销制胜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美)桑德拉・黑贝尔斯、李业昆译:《有效沟通》,华夏出版社,2005年。

[2] (美)马尔科姆・沃特、郝继涛翻译:《跨文化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3] 蔡建生:《跨文化生存》,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

人际沟通的策略范文6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沟通;沟通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月22日

一、沟通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管理沟通能力是一项软技能。有效的管理沟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许多工作都需要互相沟通,尤其是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在与其他人或其他部门进行工作接触时,管理沟通技能的发挥显得尤为重要。

(一)沟通是信息、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沟通技能的运用。沟通的前提条件要做到尊重、信任和理解,而沟通又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及相互协调。沟通不只是单纯的信息的传递,还是思想、情感的交流,仅凭信息的传递不能够根本性地改善管理工作,只有做到真正的思想、情感的交流,信息沟通才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一,沟通作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良好有效的沟通能够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更加通畅、信息交流更加充分,进而达到实现管理目标的目的;第二,沟通作为思想交流的主要方式,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促进观念的转化,将消极观念转化为积极观念,并最终形成团结协作的动力和行为。而沟通则恰好可以促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相互理解,使双方利益保持最大程度上的一致,加速企业的发展;第三,沟通作为情感联系的有效途径,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情感是人际关系的纽带,维护和谐圆满的人际关系就在于沟通。在管理沟通过程中管理者必须建立真诚的情感沟通基础,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用情感唤醒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造热情,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沟通是实现激励员工和提高管理者领导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管理工作实践中,沟通与激励是可以相互作用的,沟通作为组织内部的协调职能,本身就具有激励员工的功能。首先,有效的沟通能够满足员工被尊重、被理解、被认可的情感需求,具有情感激励的功能;其次,有效的沟通可以缓解员工工作以及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具有减压激励的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发展,企业员工所担任的角色开始发生转换,人们不再是一味的满足于高薪水、高福利等物质待遇,更多地要求能够主动参与到创造性实践活动中,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利用沟通作为实现激励员工的途径,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和整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其沟通能力来衡量。因为管理工作主要是与人交往,整个管理工作是否顺畅,完全依赖管理者是否与被管理者进行了有效的沟通,而管理者的领导能力也是通过其在被管理者心理和行为上的积极反应来体现的。因此,沟通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提高管理者的领导能力:一是信息沟通可以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能力,进而提高领导能力。信息沟通有助于管理者掌握更全面的信息,做出科学决策,并对计划和策略进行及时调整,避免失误的发生;还有助于被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领导者所做出的决策,促成领导力的实现;二是管理沟通的民主程度是影响组织管理的重要因素。管理者的管理风格越民主,沟通的开放性越强,员工才有可能对工作或是对上级的满意度越高,那么,员工离职的可能性就会越小。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沟通具体策略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的活动及其过程设计,目的在于解决企业管理中出现的某些具体问题,维护企业正常高效地运转。每项管理沟通活动都有其合理且明确的针对性,这是因为每个企业的内外条件、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因素都互不相同,虽然在管理沟通上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是每个企业的管理与管理沟通均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化特点。这就要求在设置企业管理沟通的模式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具体企业的实际情况,符合该企业的实际管理需求。

(一)制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的战略目标,完善沟通机制。战术的制定依靠的是战略的决策,要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必须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这样企业的管理沟通活动才有方向和动力。所以,企业应该根据总体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来制定企业人才资源管理沟通的战略目标。即根据企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管理沟通的未来发展趋势,企业人才资源管理沟通的战略目标应该是: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和氛围,提高沟通效率,努力形成适应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发展和体现现代企业管理人文关怀的沟通模式,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首先,要建立全方位的沟通体制。沟通也需要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良好的沟通体制应该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全方位的沟通体制,形成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多层次沟通对话体制;其次,建立健全沟通机制。沟通机制的建立健全主要应体现在制度的构建上,要在制度上明确企业的变化、部门界限及功能地位,维护企业组织的协调性,通过制定沟通计划、健全沟通制度、积极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等,来保证沟通的有效进行;再次,要注重创新沟通机制。沟通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沟通机制的创新。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沟通机制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基础和条件。要利用传统沟通与现代沟通相组合的方式,合理编配,实现有效沟通的目标。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要重视并善于沟通,掌握和改善沟通的技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是企业管理沟通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也是管理沟通中的主要当事人,管理者的沟通能力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沟通效率。所以,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沟通培训,帮助管理者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念,提高其沟通能力,进而达到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沟通水平的目的。第一,加强管理者沟通能力的培训。要注重管理者表达、倾听等多方面沟通能力的培养,人力资源管理者沟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沟通技巧的培训,例如语气、行为、态度等,这些都是个体沟通能力的养成因素;还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训,企业文化可以整合沟通要素中的信息背景,有助于形成沟通主体稳定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以及心理结构,增强彼此间的沟通程度。第二,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学会面对面交流。沟通必须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沟通方法,虽然沟通的方式越来越多,但面对面沟通交流的重要作用一直而且也无法被取代,这是由于人的感情特性所决定。第三,侧重人力资源管理沟通中的蕴含思想。管理沟通方法的有效运用必须依靠正确思想的指导,思想是行动的先驱,管理沟通思想是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的核心,只有把握住这个核心才能把握住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的基本理念,从而更好地开展管理沟通工作。

(三)企业要改善并建立通畅的人力资源管理沟通渠道。通畅的沟通渠道可以使信息快速而准确地传递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让各方都能获得全面有效的信息,而且一旦出现信息偏差的问题,管理者可以及时进行措施调控,纠正偏差,引入正轨。同时,也可以防止负面信息给企业管理带来的不良影响。具体方法如下:一是合理改善组织结构的形式;二是让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人力资源管理的决策决议;三是任命企业专家担任企业的行政要务等。

综上所述,必须充分认识到沟通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完善企业沟通机制、培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沟通能力、建立通畅的人力资源沟通渠道,以确保沟通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有效进行。

主要参考文献:

[1]曾亚锦.试论沟通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积极作用[J].现代商业,2010.35.

人际沟通的策略范文7

中国在NASDAQ上市的SOHU、网易、新浪的股票能在最近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涨幅惊人,这要归功于对未来业绩良好期望而促进在NASDAQ“盘小是金”股价的攀升,业绩回归的本质在于网络的盈利模式与传统经济的渗透与结合,本文揭示了网络经济的运作本质与规律来寻求获得更多的网络与传统经济的沟通结合点,而该结合点意味着新的利润增长点,网络盈利模式存在的本质原因在于改变了沟通的方式,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种沟通方式:

1)改变传统状态下的人与人的沟通方式,网络平台的不同催生不同的沟通关系,而不同的沟通关系意味着不同的盈利利润增长点,腾讯QQ、易趣、同学录(CHINAREN)、网易的同城约会、彩信杂志、MTV音乐、在线互动游戏其实都是网络主要基于改变人与人沟通方式的平台,上述相应的沟通平台其实都在运营着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QQ提供了人与人除了直接见面、电话(即时沟通)以及电子邮件、留言(跨时沟通)以外更含蓄的人与人沟通的方式,提供了似乎更为神秘、更为隐私、更放肆、更经济的人与人沟通空间,“看不见、摸不着”变为一种某些人喜欢的“必须”的沟通需求方式、一种时尚以及腾讯的竞争优势。易趣(EACHNET)实际是在运营人与人的拍卖沟通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点在于改造传统意义上的商品拍卖关系,围绕这种独特的盈利利润价值链,易趣要注意的问题是必须要进一步整合好信用中介、物流、沟通目录平台、提成佣金系统的促成交易与利润增长点的环节,否则,一切交易都将成为网上的过家家游戏而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拍卖盈利模式,同学录在网络上的细分市场平台选择了同学班级,改变了传统同学之间的毕业后沟通方式,同城约会的盈利模式在运营着类似交友或恋爱见面的沟通关系,其因为大大拓展了人与人结识新朋友的自由机会而获得价值,网易的在线互动游戏提供了人与人远程互相游戏的沟通关系而获得价值,网络沟通的平台的性质取决于沟通关系的挖掘与界定,这种“挖掘”出来的关系其实本身是不用挖掘的,因为它一直存在你的身边,就好象如果没有网络,你一样要打电话而非透过“QQ”和朋友聊天、互相凑在一起而非通过“在线游戏网络”打牌、找中介而不是“易趣”卖你不想要的商品以及通过婚姻中介而非通过“同城约会”寻找心仪的对象,人与人沟通的关系实际上是永远存在的,只不过网络将这种关系从时间与空间上重新界定罢了,网络运营企业的唯一的任务是围绕这种关系构建必要的关键竞争优势而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2)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关系,网上的“沃尔玛”EBEY是提供网上无疆界的超级市场而获得价值,改变了超级市场与顾客基于商品购买的沟通关系,使得顾客不分时间限制与空间移动而能够满足购物需求。携程旅行网(CTRIP)、ELONG凭借与旅馆业形成的非对称的价格谈判势力为个人提供了便宜方便的旅馆预订服务乃至旅游产业价值链上的机票预定、旅游咨询的增值服务,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个人与旅馆之间单纯的预定沟通关系,独特的运营模式与携程品牌的崛起促使它有机会进一步整合旅游传统行业价值链,以提供便宜的预定交易价格以及便捷的交易方式而降低顾客交易成本为核心能力而实现旅游产业交易一体化捆绑利润。当当网上书店取代了传统的书店与人的购买沟通方式从而成为新的购书时尚集聚地,购书渠道的变革而得以削减的零售价格以及购买流程的便利性成为新的购书驱动因素从而为顾客创造了价值,试阅机会的提供、网上书评的互动、分类规模检索成为当当网站维持新的沟通关系需要加强的竞争优势环节。门户网站SINA的热点新闻的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个人了解新闻的沟通关系,网络搜索引擎百度、GOOGLE、YAHOO改变了人们传统上去图书馆查黄页检索资料的沟通关系,降低了个人的搜索成本以及企业的“被发现”成本而创造价值,游戏巨擎任天堂设立网络玩家游戏反馈版块直接与游戏玩家建立基于在线咨询交流的沟通平台而获得互动的玩家忠诚度的竞争优势。前程无忧网(51JOB)改变了传统的招聘企业与人才的沟通方式,品牌推广、招聘、人才的测评、猎头服务、人力资源技能培训与传播、HR体系外包成为前程无忧维持新的互动沟通关系而需要打造竞争优势环节,新的沟通方式因能降低招聘与被招聘方的沟通成本而获得利润价值。招商银行导入的一卡通、一网通银行盈利模式实际上改变了银行与个人传统的存款沟通方式,较于其他大型国有银行而言,招商银行的传统存款渠道沟通方式处于劣势,招商银行的策略是将竞争范围转移到新的沟通平台,利用沟通平台的变革促使招商银行迅速获得初期的竞争优势,招商银行下一步的挑战在乎于如何应对其他在传统沟通平台依然占有绝对优势但在新的沟通平台上奋起直追的强大竞争对手,上市融资的成功使其不用过分担心用于扩张的资本资源问题,最重要的是,招商银行是否已经重新审视战略从而获得新的竞争优势。联想的“关联应用”技术试图变革多方面的基于IT产业的涉及个人、企业与社会信息之间的沟通方式,其主要的竞争对手显然会是标准而并不是单个企业,与具有类似技术的国际标准平台DHWG(数字家庭工作组)的竞争过程中,竞争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实际上却是价值链下游的IT、家电厂商与消费者而不是制定标准者本身,竞争的胜负有时并非取决于对技术应用前景趋势的判断而在乎于市场究竟用谁的技术。种种的沟通关系其实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只不过沟通的方式因网络技术发生变化,利润获取点也会根据不同的沟通关系而有所不同:

一、通过服务、商品的直接提供而产生利润,EBEY、当当网站、携程旅行网、网上咨询服务收费、网上广告收益属于此类,但利润的收取来源可能来自顾客(如当当网站、招商银行的网上个人转帐系统、短信传递、彩信杂志、交友点数),也可能来自满足顾客需求的企业或在网上做广告的企业(如ELONG向预定旅馆收取佣金与SINA向网站登广告的企业收费、GOOGLE对加入的搜索企业收费、51JOB向招聘企业收费)

二、是基于整体网站价值链的利润移动而获得核心业务的利润,网易的新闻版块提供免费浏览服务但却因此吸引更多的眼球来消费有偿在线游戏、同城约会点数积分、短信传递、铃声下栽等盈利利润项目,搜狐的电子邮箱实行免费策略但却锁定了大量用户以获得广告收益以及短信传递收益,而的电子邮箱是收费的,原因是搜狐与盈利利润点选择策略是不一样的。

三、是建立服务的竞争优势组成部分从而获得全面的系统利润,如任天堂的在线咨询游戏服务、售后服务网上投诉、微软的在线软件帮助、UPS全球快递的在线运输状态查询。

3)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与企业沟通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不同企业的沟通关系,这种沟通关系催生了阿里巴巴、美商网、环球资源的盈利模式,主要运营企业供应与采购之间的沟通关系,该类网络企业存在的价值就象插座集线器一样,提供联接供应链的两端的沟通平台,该类企业的成功取决于盈利战略执行效果,即围绕这种关系企业需要致力于构筑在产品目录数据库、全球品牌宣传、基于跨国采购的技术与经营咨询、帮助客户成功而不仅仅卖产品、价值链两端客户的培训、平台运营策略的各个环节的竞争优势,而这些环节是基于沟通关系的性质来决定的。第二种沟通关系是基于企业内部的沟通,这种沟通方式则催生了SAP、金碟、用友,思科网络、ORACLE的盈利模式,形成一个基于企业内部运营的庞大的网络联接体系,并逐渐开始外延至外部市场或供应链的整合,未来的盈利模式的机会我想会出现在企业内部沟通与企业外部的沟通的整合过程中。

传统电子商务充斥着B—TO-C、B-TO-B的标签符号称谓,人为的笼罩着令人生畏的商业背景词汇而令人难以接近,实际上,网络电子商务的本质就在于沟通的方式的改变,而沟通的关系其实一直存在的,沟通的关系一直存在于传统的经济中,当我们仅仅关注如何吸引眼球的魔力而忽略真正的盈利点在哪里时,“阳春白雪般体面的烧钱”无异于在兴奋的创造悲剧,当NASDAQ的股价跌到快要摘牌的时候,才开始反省早已存在自己身边的沟通关系原来是可以用网络的沟通方式来运营的,去现场体验吧,与兴奋的网络生存者一起生活几天比CEO们满头雾水的研究调研报告效果强,有时大量的调研报告无非在证明人果然有两只耳朵。电子商务的盈利战略必须要和传统经济寻求结合点,这种结合点意味着新的盈利利润点。新的网络经济因为沟通方式的变革而称为新的网络经济,而界定沟通的关系则要在传统的经济下实现,沟通的方式与关系的确定为需要构筑的竞争优势的环节提供总的战略指导方向。

沟通的类型决定了所采取的核心战略盈利模式,未来的竞争趋势驱动某些活跃的网络企业已经有迹象开始向其他的沟通象限移动,腾讯正在试图进入企业级的QQ即时沟通细分市场,而环球资源早已不仅仅是一个产品买卖中介平台,环球资源通过出版专业的信息加工分析期刊、传播先进的管理技术以及举办企业出口运营培训来进入其他沟通象限从而帮助客户成功而获得持续的价值,结果是把竞争对手远远的甩在后面。一些门户网站正在逐步整合优化其旗下的子品牌频道组合而进入不同的沟通象限而获得全面的盈利增长,网易试图在网络在线游戏子频道领域的沟通象限实现强有力的竞争优势,网易全面导入无线生活战略从而充分与移动终端进行业务、技术、客户、品牌的协同,透过彩信杂志进入杂志沟通细分领域、透过与全球MTV音乐电视台合作进入音乐沟通细分领域、透过126大容量免费邮箱争夺竞争对手的邮箱固定客户以拓展其他沟通盈利领域、透过精英招聘进入招聘细分沟通领域,SINA在网页广告的企业与个人沟通象限想获得竞争优势,SOHU在女性频道细分个人沟通象限独树一帜,而上述的所有的传统沟通细分领域都一直存在的,却正在逐渐地被网络沟通平台所整合。门户网站同时又在丧失一些阵地,YAHOO曾想征服EBEY、亚马逊的企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基于商品交换的沟通领地,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在这个竞争又协同的过程中,当网络企业内部无法制造支持整体盈利策略的核心资源时,网站开始介入产业的整合来获取,并购的动机背后实际上是在整合渠道、技术、客户、品牌、资金甚至是国家政府政策牌照。在日益激烈的网络盈利模式竞争中,几乎所有的网络企业都想获得持续地盈利增长,在面对网络企业盈利战略的审视过程中,高级经理们依然存有很多困惑,有三条简单的原则是高层决策层有必要引起高度重视的:1、首先最重要的是莫过于制定一个清晰的基于沟通象限组合的业务发展战略,确定企业的核心盈利利润点究竟在哪里,CEO们要清晰的了解支撑网络核心盈利支持的驱动因素,研究是来自政策以及外部环境,还是来自客户忠诚度。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的业绩核心驱动因素壁垒高不高,能否持续获得增长。当很多网络平台也有资格发送短信时,说明该领域的竞争壁垒在下降,而假如大部分的收入又来自于该业务时,也就到了CEO要重新审视战略的时候。如果企业盈利的驱动因素仅仅是环境或政策所带来的红利,这种状态就好比搭顺风车,然而很遗憾车永远不是你的。2、确定支撑网络持续盈利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政策法律的发展趋势、客户的偏好变化以及竞争格局的变化,提前整合资源以培植新的核心支撑因素来获得未来的业绩持续增长,当所有的沟通关系都只在移动终端上实现时候,则意味着沟通的平台以及沟通的方式将发生重大的变革,也就到了CEO要重新审视战略的时候。当移动终端出现了彩屏化,技术的革新使得客户的沟通偏好(如“个人对企业”沟通关系产业杂志)在移动终端实现成为可能,就要尽快进入该细分沟通领域以获得消费群的心智模式品牌第一的位置,最终获得该领域竞争格局的优势。要避免“青蛙煮水”悲剧就要关注环境的变化,现在只是未来的过去,如今流行的网络沟通平台在未来都将被看成是传统的沟通方式。

人际沟通的策略范文8

【关键词】传播策略;传播要素;战略规划

“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美国行销专家拉里·赖特这样说过。品牌是企业通过行销和广告等手段在市场和消费者心目中所建立的产品形象和性格,是产品内在质量和外在特征的综合反映,代表了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一个服装品牌整体形象塑造是由品牌名称与标识、设计风格、制作质量、品牌内涵企业的经营作为等构成。构建品牌形象的过程绝非是一蹴即成的,它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必须遵循品牌发展的战略规律,避免品牌战略的浮躁和短期意识。在这个艰难的建设过程中,品牌传播无疑是一个关键环节,它是为了构建品牌、维护品牌和目标受众群体之间的来往关系所做的一系列整合的信息传播活动。

一、我国服装品牌传播策略存在的问题

尽管这些年我国服装企业在谋求自身发展以及与国际化接轨过程中生产的能力、技术革新等“硬性因素”方面已经有很大改善,但是对于品牌形象的塑造、理念的推广等“软性方面”缺乏全面深刻地认识,造成品牌定位不到位,致使竞争上出现种种不利。企业在品牌传播策略方面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播形式单一

按照“做企业就是做营销,做营销就是做品牌,做品牌就是做广告”的思维逻辑,国内市场上涌现出了这样的一大批企业,这些企业不但将广告传播认定为品牌传播途径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一味过分的去依赖媒体广告,而且严重忽视其他环节的紧扣联系以及互助关系,严重轻视建立消费者忠实度和赋予品牌生命力的环节,这些最终导致企业在这方面巨大的资金投入往往与实际宣传效果不成正比,造成企业资源巨大的浪费。在实际市场经验来看,的确有一些企业凭借广告传播的形式取得了效益,但他们的效益是暂时的、不稳定的,如果今后不在产品上下功夫,就很可能会摆脱不了广告宣传的羁绊而带来的风险,一旦广告暂停,销售就会下滑,在迫于这样的压力下,企业不得不继续花大钱做广告,由此造成盈利率的压力越来越大,对企业想实现长期发展的目标很不利。退一步说,如果暂且不考虑以上因素,单一的传播形式也会让企业在品牌传播中处于被动位置,不但要冒很容易被消费者厌恶的风险,而且也难以真正在消费者心中产生深刻影响。

2、传播策略缺乏新意

大多数企业的宣传信息多出现在电视和杂志的媒介,想通过它们以此来扩大品牌知名度或是宣传品牌的核心价值,除了传播媒介形式的单一以外,传播内容普通、缺乏创意使得品牌传播的预期效果往往远远低于实际影响。目前国内企业以品牌和企业文化为动力的服装产业还处于摸索和发展时期,企业对如何借助丰富的设计手段和鲜明的个性作为服装视觉传达语言来宣传服饰文化的认识不够。

对于一个品牌传播策略而言,它的创意并不是单纯停留在形象或表现形式层面上的创意,也就是说,尽管一个品牌的广告做的千姿百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能深入到消费者的内心去。我们之所以要不断挑战新传播策略的最终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消费者认知并且认可品牌的核心价值,在这方面进行策略的创意才是整个创意策略的关键部分。如果策划的传播策略与品牌价值相符而又富有个性,企业会得到数倍的回报,相反会严重毁坏品牌的形象。

3、过于强调功能性利益

一些国内品牌更多时候是乐于向消费者强调功能性利益, 而不是运用从功能利益拓展到相关的情感利益的策略。即使有一些品牌已经注意有强调情感利益的趋势,但多数没有能好好地洞察消费者的深层心理,没办法触动他们的内心。想要真正做得到洞察消费者心理, 则需要策划人员和品牌传播的管理者深入了解目标人群的生活、该产品在他们生活中的意义和角色等,要与消费者在心灵上进行沟通。企业将时间和精力大部分投在加强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广告创意上的想法,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如果是这样一味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忽略消费者的感受,是不可能实现与他们平等沟通的,更不可能让消费者打心眼里接受并受其影响。

4、缺乏整体战略规划

随着品牌服装市场的成熟,很多以往做的不足的方面已经得到改善,但整体来看,多元化的传播媒介和多变的传播策略,再加上企业急于求成的心态,让消费者在众多传播媒介的轰炸下似乎更加看不清企业对品牌做的定位,以及企业所想传达的品牌核心价值。品牌传播不是企业某一个部门的单方面努力,是需要公司整体的努力,是一个从顾客出发的全方位的事情。企业如果想做好品牌传播,必须把它提升到战略的角度,对品牌传播进行一个整体的战略规划,不能随意而为之,要着眼于长远利益,协调好公司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品牌传播的效率,与企业付出成正比,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二、我国服装品牌传播的策略

1、广泛采用话题营销策略

所谓话题营销,就是通过制造、引导公众关心的话题,形成关注热点,从而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化品牌传播的目的。正是有了网络传播作为基础,话题营销策略被重视,是品牌传播的一项重要策略。

2、采取行销沟通策略

行销沟通策略将广告变成一门沟通艺术,形成独特的广告思想和策略。行销沟通不是针对于销售诉求,而是致力于沟通。

3、重视传播媒体的品质

媒体是品牌传播的载体,企业在品牌传播时,对媒体的选择购买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选择媒体时,通常有两个指标,一是量的指标,二是质的指标。量的指标主要是关心媒体的受众数量,越多越好;质的指标则是关心媒体的品质,关心受众对媒体的评价,评价越高越好。实际上,这种评价就是媒体的品牌形象。重视传播媒体的品质,“媒体品质也是传播力”。

人际沟通的策略范文9

关键词:市场营销策略;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4P理论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9-0080-03

1964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销售学家麦卡锡(E.J. McCarthy)提出了著名的4P理论,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策略。由于4P理论是站在企业角度的观点,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罗伯特・劳特伯恩(Robert・Lautenberg)提出了与4P理论相对应的顾客4C营销新模式,即顾客需求与欲望(Customer needs and wants)、对顾客的成本(Cost to the customer)、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策略。本文将综合4P和4C理论,使之更好地应用于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中。

一、市场营销的涵义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目标定位

(一)市场营销的涵义

市场营销一词源于英语的“Marketing”,指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也指市场营销学。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市场营销是通过市场促进交换以满足人类需要和欲望的活动……交换活动包含下列业务:卖者要寻找买者并识别其需要,为其提供适当的产品,进行产品的促销、储存、配送和为产品定价等。基本的营销活动包括产品开发、市场调研、信息沟通、分销、定价和服务活动。”具体来说,即:根据消费者的需要生产出产品,对产品进行定价并通过一定的销售渠道将产品售出,最后是售后服务,其最终目标是留住老客户并不断发展新客户。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目标定位

目标定位对于企业至关重要,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各项营销策略的基本前提。

具体到高校图书馆,其目标主要定位在广大师生(有实力的可向社会公众开放和为企、事业单位服务等),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其中,按服务层次可分为: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按服务内容分为:教学、科研、自学、娱乐、自考及其它各类考试。

二、高校图书馆引入市场营销理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正变成资本的源泉,甚至比资本更为重要。信息产业迅速崛起,各类信息服务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图书馆的兴起,广大师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广泛。

在此背景下,多数高校图书馆依然停留在传统图书馆的服务上,被动地等读者上门。同时,由于缺少对自身的宣传,导致读者越来越少,从而造成了图书馆丰富资源的浪费,其社会效益更是无从谈起。

此外,当前图书馆正面临经费短缺,专业人才匮乏并流失严重的困境,以致走进“经费少读者少经费更少”的循环圈里。当务之急,要想留住用户,使图书馆走出困境,就必须引入市场营销理念,把一些市场营销策略适时地应用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中。

(二)可行性

与其它信息服务机构相比,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有着优秀的人才队伍和固定的读者群,各项工作更易开展。

三、营销策略的应用

(一)产品策略和顾客需求与欲望策略的应用

任何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都必须以顾客的需求与欲望为基础,这是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在图书馆,“读者第一”的口号早已提出,但真正能够做到的并不多。

高校图书馆的产品可分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两大类。其中,无形产品主要指服务,本文把它放入沟通策略中,此部分主要介绍有形产品。有形产品又可分为三类:一是纸质文献,包括图书、报纸和期刊;二是电子资源,如电子图书、光盘、数据库等,三是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实体设备。

1.纸质文献,尤其是图书,依然是当前馆藏的核心部分,因此,图书采购成为图书馆各个环节的重中之重。在“读者第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可用“专家选书”和“选书专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采购。在此基础上,馆员可以把图书进一步加工成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等以方便读者检索和阅读。

2.电子资源。在购买各种电子资源的同时,还可将一些纸质文献加工成数据库或自建特色数据库。例:天津商学院图书馆为了更好地发挥报纸的作用,并解决陈旧报纸储存难的问题,结合本学校专业设置,将其做成旅游全文数据库。

3.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实体设备,图书馆可根据读者利用情况,购买适量设备,以便于广大读者利用。

现代市场营销学阐述产品都会经历“产品生命周期”,即导入期、生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图书馆的产品和服务也是如此。因此,各高校图书馆要认清自身产品所属的阶段,以便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和服务。

(二)价格策略和对顾客的成本策略的应用

高校图书馆的价格策略,指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产品及服务制定的,既能为用户(读者)接受,又能为图书馆带来尽可能多利益的、合适的服务价格的策略。众所周知,图书馆是公益性机构,不以赢利为目的,但仅靠一定限度的拨款,已经很难满足图书数量的剧增和价格的上涨,图书馆经费严重短缺,进而也不能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图书馆可通过“降低投入”和“适当收费”两个方法来缓解这一问题。

1.降低投入。第一,联盟购买,即以图书馆联盟的方式共同与数据库等生产商谈判、购买。第二,馆际互借,各个文献提供机构之间相互借阅文献(返还性馆际互借)或传递文献(非返还性馆际互借),需要支付一定费用。馆际互借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因为任何图书馆都无力购买所有方面的书,同时也没有这个必要,各高校图书馆可根据自身收藏特色与其它学校之间开展互借活动,这样既可减少经费投入,也避免了资源的重复收藏。第三,积极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CALIS的出现为各高校图书馆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共知、共享的平台。

2.适当收费。第一,读者使用计算机、打印、复印等可适当收取费用。第二,对于馆员提供的高层次的服务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如进行课题查新,科研资料收集等复杂性劳动。第三,高校图书馆也可利用资源优势向企业提供有偿信息服务。

(三)营销渠道策略和便利策略的应用

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服务的渠道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读者到图书馆或通过网络获取服务。

1.读者到图书馆获取信息服务。主要包括借还书,阅览报刊,查阅工具书以及提出问题向馆员咨询等传统服务,看似简单,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开、闭馆时间固定,不能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二是对于一些新书和还回的图书应及时上架,保证好的图书能为更多的读者所利用,同时应对新书和流通率高的图书进行通报,供读者参阅。

2.读者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服务。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高校图书馆提供的网络服务也越来越多。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电子资源有知识导航系统、学位论文提交与检索系统、多媒体点播系统,古籍拓片示范数据库检索系统,北大名师档案,网络课程服务等。无论读者采用何种渠道获取信息,图书馆都存在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馆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差。首先,作为一个馆员要以为读者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为己任,主动了解读者需求并随时提供服务。其次,做好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根据用户需要,有目的、按时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主动发送给用户。

(四)促销策略与沟通策略的应用

促销是一种信息沟通,是一种说服性的信息沟通活动。如何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价值,以便使更多的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是这一环节的关键,高校图书馆的促销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1.宣传图书馆产品和服务,把用户吸引到图书馆。在新生入馆教育中推广图书馆资源;通过举办各种讲座、散发宣传册,或通过校园广播、校报等方式向读者推介馆藏特色和各项服务;搞一些互动活动,调动其参与到图书馆的积极性。

2.营造良好的环境。图书馆要在周围环境、建筑设计及馆内摆设等方面都创造出学术性与休闲性相结合的氛围,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向往。第二要求图书馆网页设计吸引人,内容丰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3.对读者进行培训。如信息检索培训,不仅提高了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同时在馆员与读者之间也有了很好的沟通,有利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开展。

4.售后服务。在为用户提供了信息服务后,还要进行跟踪服务,询问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直至达到用户最终满意。

5.反馈改进。对用户提出的意见,要认真分析并不断改进,真正与用户沟通好。同时,沟通不只是图书馆与用户的沟通,也包括馆与馆之间的沟通,只有更好地沟通,才能有双方与多方的共鸣和共赢。

四、营销策略在图书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馆员素质问题

馆员是提供服务的最直接的人,馆员的素质决定了其服务的水平,同时,馆员的水平也决定了其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做支撑,图书馆信息服务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必将成为图书馆事业的绊脚石。因此,各高校图书馆一方面要在人才引进上把好质量关,同时对在职馆员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再学习的意识。

(二)树立“用户至上”的思想,对读者提出的各种合理需求要尽量满足

读者是图书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没有读者,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因此,馆员在日常举止与语言上一定要适宜,遵守图书馆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三)收费问题

图书馆必须牢记自身职责,是以无偿服务为重心,有偿服务为辅,不能本末倒置,并且收费一定要合理,以只收取工本费为宜。

(四)人才流失问题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高校图书馆正吸引着大量人才,但在当前环境下,图书馆人才流失现象依然严峻,这必将影响图书馆高质量服务的实现。因此,各高校及图书馆一定要重视起来,制定各项激励措施,如高工资、福利待遇,并要做好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想馆员之所想,尽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之更加热爱图书馆事业,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五、结论

将市场营销策略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中,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各项服务的落实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虽然它不能解决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所有问题,但营销理念的引入必将提高图书馆的竞争意识,有利于提高其服务水平。可以相信,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将自己推向市场,必然会加速图书馆服务的信息化、社会化进程,以实现其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王信东,杭建平.市场营销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

[2]盛敏,元明顺,刘艳玲.市场营销学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

[3]高月起,段秀红.与读者合作――图书馆营销管理的新境界[J].图书馆学刊,2007,(2) .

[4]刘晨.美国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现状分析与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6) .

[5]甘伟,胡俊文.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中的营销策略[J].经济师,2006,(1).

[6]曹丽娜.刍议图书馆的营销策略[J].现代情报,2004,(10).

[7]宋丽萍,贾昆嵛.论信息市场环境下的图书馆营销观[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6).

[8]郑碧莲.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营销策略初探[J].现代情报,2004,(6).

[9]区少欢.图书馆信息营销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4,(6).

热门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