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干部在线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7:59:54

干部在线教育论文

干部在线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建党80多年来,分别以、邓小平、和同志为核心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其所处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阶段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先后倡导和推动了一系列重大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运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从地方到全国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认真总结、概括我党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对于在新农村建设条件下开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农民为基本着力点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农民是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威功经验和基本规律。这也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反映了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指导人们正确行动的实践哲学。在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武装广大农民,并通过多种渠道、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农民对自然、自我和社会的辩证认识,提高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一条重要绍验,就是通过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阶级斗争理论教育,来启发其阶级觉悟,强化其阶级意识,进而引导农民阶级形成了摧毁“旧世界”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中国革命取得彻底的胜利奠定了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相反,“”的出现及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中一条教训就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割裂了思想和马列主义的关系,肢解了思想的科学体系,混淆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界限,从而,毒害了一大批有革命热情、但理论识别能力相对缺乏的农民群众,严重危害了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而全面地纠正了“”及其此前的“左”倾错误,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我党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要求用共产主义教育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强调“逐步提高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使人人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党、爱集体的社会主义农民,团结一致,为实现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奋发工作”,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农村开展了蓬蓬勃勃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农村的社会主义阵地得到加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党在探索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以马列主义和思想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组织农民学习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学习党中央的文件精神,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帮助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调动了农民参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性。十六大以来,我党针对部分农民群众存在诸如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理想信念淡化、精神支柱动摇、精神状态低迷等不良倾向。积极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生动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增强了农民群众对党的依赖感和信任感。

党的发展历程表明,什么时候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什么时候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能取得巨大成效,达到预期目的。而什么时候忽略或放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什么时候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遇到巨大困难或挫折。

二、坚持以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基本准则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都要围绕党在每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来进行,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从80多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得出的一条成功的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中心工作是武装斗争,根本任务是领导人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着这一根本任务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积极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和战斗精神,动员农民参加革命,进行武装斗争,为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初,党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实现革命转变、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等任务上来,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觉地服从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教育上来,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和工农联盟教育,部分地清除了农民的小农意识和私有观念。“”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成了各项工作的总指导,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得不服从于“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这一总路线的需要,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被严重扭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它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消极作用,在这个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了“空头政治”。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全面拨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与此相适应,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将重心转移到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来,围绕着使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这一中心工作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帮助广大农民学习理解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培养辛勤劳动、共同致富的思想观念。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从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注意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的教育、社会主义公共道德的教育、社会主义法制的教育,着力培育农民的市场参与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市场风险意识和市场约束意识,引导农民和农业走向市场,实现农民和农业与市场的充分结合,促进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十六大以

来,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自觉地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展开。由此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从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服务于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要求,把支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立足点,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同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重大措施结合起来,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同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为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保持党同农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事实证明,当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主动面向和自觉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时,就会取得重大成就,大有作为。而当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和脱离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时,就会无所作为,甚至会造成重大损失。

三、坚持以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为基本出发点

农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农民问题的实质就是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农民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切身利益问题是否得到保障,是否得到解决,是否得到发展的问题。因此,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所在、根本所在,也是做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广大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获得土地。因此,党一成立,就在其《第一个纲领》和《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分给贫苦农民”的主张;第一次革命国内战争时期,党将彻底解决土地问题确定为当时的主要任务之一,并提出了“无代价的没收地主租与农民的土地,经过土地委员会,将此等土地交诸耕种的农民”的主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1928年12月制定的《井冈山土地法》中,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并在1929年4月制定的《兴国土地法》中基本确立了“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思想;抗日战争时期,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确立了以“减租减息”为中心内容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党在1947年9月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中规定“废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建国初期,党在《法》中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由此可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作为解决农民问题的中心工作来抓,并在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完善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些路线、方针和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从事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革命的胜利进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从广大农民急于脱贫致富的实际出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一系列体现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策,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逐步转移,改善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但是,随著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土地产权主体不清、产权残缺、农户承包经营权的不稳定性等弊端也逐步显露出来,阻碍甚至严重抑制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党开始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党制定了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表明:党在农村能够最大限度地赢得农民群众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十分重视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因此,新农村建设条件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发扬我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从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出发,做到听民声、察民情,走八农民的世界,倾听他们的疾苦、体会他们的困惑:要交民友、连民心,深入群众内部,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排民忧、解民难,要从农民群众的最盼、最需出发,想农民之所想,干农民之所盼,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坚持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基本方向

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农民的文化素质越高,接受、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越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越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注重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也是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之一。

大革命时期,党通过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参加夜校、识字班,通过讲演、新剧和壁报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开设了夜校、半日学校和业余补习学校等各种各样的工农业余文化教育组织,这对于中央苏区扫除文盲,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起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的“冬学”教育,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共中央的精神和指示,更好地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活动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边区输送了大批的干部。建国后,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解程度,党组织宣传员向农民宣讲总路线课程,并采取讨论、演讲、广播、板报、墙报、山歌、快板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宣传,使群众既学文化知识又关注政治,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逐步理解了总路线的精神实质,保证了农业合作化的顺利进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党在农村普遍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文明创建活动,注重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十四大以后,党通过发展农村教育,设置农业科技咨询点、畜牧咨询服务点、“庄稼医院”,举办培训班,建立科技示范户等方式宣传科学思想、传授科学方法、普及科技知识,帮助农民掌握科学、信任科学;同时通过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建立阅览室,文艺汇演、书画展览、体育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推动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较好地满足了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党的十六大以后,党充分利用“文化、卫生、科技、法律、计生五下乡”、“万村书架”、“村民书柜”等有效载体,建立农村文化室、农村业余文化队等阵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普及科技、法律知识,使农民的政策理解水

平、科学文化水平大大提高。

历史经验表明,在农民占绝大多数的中国,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加强对农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以及先进科学文化教育,加强对农民的政策法规、科技服务、文化知识和医疗卫生等基本常识的教育,引导农民学习知识。掌握技术,增强本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五、坚持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为基本要求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也就是说党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关键在于党的干部。农村党员干部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桥梁和骨干,他们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肩负着直接联系、宣传、组织、团结广大农民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农民群众中去的重要责任,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党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民群众中的感召力和号召力,直接影响党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干部在线教育论文范文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视频会议结束之后,镇党委召开党委会,对此次会议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讨论,对目前的党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同时对继续做好党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了安排和部署。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通过自学、集中学习、集中讨论等方式,学习《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等书籍,学习,学习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系列文件和领导讲话,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领会党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真谛。

二、加强贯彻,做好党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落实。

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坚持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贯穿始终,做好党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落实。强化正风肃纪,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严格教育管理干部,对软、懒、散的领导班子进行整顿,对存在一般性作风问题的干部,立足于教育提高,促其改进,在活动中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要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或有关方面严肃查处;加强制度建设,体现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的要求,对单位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已有制度进行梳理,坚持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制度,抓紧制定符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制度,推动改进工作作风常态化长效化;组织召开老干部参加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会议,听取对单位领导班子、机关作风的意见建议;认真开展谈心活动,单位班子成员之间要互相谈心,领导干部还要与分管单位或群众谈心,谈心要敢于正视个人存在的问题,坦诚交流思想,诚恳对待群众意见;组织召开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既深刻剖析和检查自己,又诚恳地开展相互批评,明确整改方向。

干部在线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 邓小平;群众工作;群众路线;指导意义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既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因此,必须深化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的认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而邓小平同志关于党的群众工作方面的重要论述,不仅能深化我们的认识,而且对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

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关于党的群众工作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

1、关于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群众工作决定政党、政权的兴衰。邓小平认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主要依靠的是人民的力量基础。1957年4月,邓小平在甘肃省、兰州市干部会议上作报告时,指出“脱离了群众,任何英雄也办不成事情。共产党员要与群众同甘共苦,这是我们的老章程。”

2、关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邓小平始终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1994年,邓小平在修改党的章程过程中,指出共产党成为先进部队,在于“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

3、关于自觉贯彻群众路线

1956年9月16日,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具体讨论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内涵,指出党的群众路线即在态度上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作方法上,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关于提高群众工作本领

(1)遵循党的群众路线,转变理念,端正态度。1956年9月16日,邓小平在修改党的章程时,强调了“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本身就要求党的领导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骄傲,专横,鲁莽,自作聪明,不同群众商量,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为了自己的威信而坚持错误,是同党的群众路线根本不相容的。”“如果不从认识方法上解决党的主张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问题,那么,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仍然不能真正地解决。”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遏制享乐主义和奢靡腐败之风。面对享乐主义和奢靡腐败之风的严峻考验,邓小平强调了严惩腐败、加强廉政教育和保持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

(3)提高领导者的领导素质,避免。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在讨论脱离群众问题时,指出“我们脱离群众,干部特殊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干部搞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我们的同志如果对个人的、家庭的利益关心得太多了,就没有多大的心思和精力去关心群众了。顶多只能在形式上搞一些不能不办一办的事情。现在有少数人就是做官当老爷,有些事情实在不像话!脱离群众,脱离干部,上行下效,把社会风气也带坏了。”

(4)实事求是,克服形式主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邓小平认为“形式主义也是。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工作要踏实些,什么工作都是一点一滴堆起来的。踏踏实实不会妨碍积极性,轰轰烈烈的局面是无数的人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二、邓小平关于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的现实指导意义

重温邓小平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是认识要到位。邓小平同志强调,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离不开人民群众,因为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无一不是依靠人民完成的。而且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党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离开了群众的英雄办不成事情,离开了群众的中国共产党同样也办不成事情。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做群众的学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是态度要端正。邓小平同志强调,党的群众工作要求党员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骄傲、专横、鲁莽、自作聪明、强加于人都是不可取的。广大党员不仅在工作中要强化服务意识,而且在工作之余也要认真省思,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必须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要求,讲真话、动真格,敢于自揭其短、重新认识自我,明确自己和群众的关系,敢于揭短亮丑,把握实质问题,拿出符合实际、针对性强的举措,不能避实就虚、避重就轻。

三是领导要带头。邓小平同志认为,党脱离群众,干部特殊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前“”问题也主要存在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由领导带头,将起到领头羊的示范带动作用,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更有成效。因此,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充分认识到自己首先是一名普通党员,以平等的心态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活动,自觉接受监督,提高认识、深化学习、加强实践、践行承诺、示范下级,力求把作风问题真正解决。

四是方法要灵活。邓小平同志强调,对待群众工作,工作方法与手段应灵活、多样、权变,从而增加工作效率。因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应灵活多样,除了结合实际抓学习教育、直接到群众中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建章立制,还可以强化外部监督。可以发挥好新闻媒体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加强舆论监督,营造反腐倡廉良好氛围;应提供多种平台、畅通反映渠道,加强群众监督,让群众参与到其中并检验其成效。

五是敢动真碰硬。邓小平同志强调,惩治腐败是整党的一个重要内容,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高层腐败。因此,当前我们仍然必须保持反腐高压态势,绷紧反腐高压线。要“真打”,对腐败分子动真格,提高反腐制度执行力;要“狠打”,不论腐败分子党员领导职务多高,只要碰触了腐败高压线,就一定追查到底,弄清腐败事实,给予严厉打击;要“善打”,要认真总结反腐防腐工作经验,从实际腐败事实出发厘析腐败原因,对症下药加大反腐工作创新力度。

六是创设廉政氛围。邓小平同志强调,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因此,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必须加强廉政文化教育,抓廉政教育,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筑牢各级领导干部抵制腐朽文化侵蚀的思想防线,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文化氛围,让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13.

[2] 毕春.试论邓小平同志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贡献[J].理论界,2006(4)32-33.

[3] 邓卫红.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重温邓小平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2012(10)68-70.

[4] 耿庆彪.论邓小平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贡献[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5(8)8-11.

干部在线教育论文范文4

1.设专栏强势推出

2013年7月10日《大连日报》在一版开设“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栏,并在“开栏的话”中说道,“我们寄望通过我们的报道,汇聚推动教育实践活动的正能量,为全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开设专栏当天,就报道了《市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人员会议召开》《大连超前谋划———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行预热》等新闻。接着,动态多、密集型、重量级的关于“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闻报道,不断见于报端。如2013年7月12日一版头条通栏标题刊发《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汇聚推动大连科学发展的正能量》,同时在一版发表社论:《牢牢把握党的生命线确保实效取信于民》,其中强调: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既要完成“规定动作”,也要创新“自选动作”,体现教育实践活动的“大连特色”。一方面,要深入开展机关转作风“四服务一提高”主题实践活动。就是认真履行职责,立足岗位服务;走进基层群众,主动上门服务;转变机关职能,优化公共服务;深化政务公开,推进阳光服务;切实加强实践锻炼,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市级和市管党员领导干部蹲点调研活动。就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在集中教育期间,沉到基层,走进农村、社区和基层单位开展蹲点调研,实现零距离沟通,做到面对面接触,开展心贴心交流,了解民生,解决具体问题,指导工作。

2.用专题系列聚焦

为了宣传报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连日报》注重以专题形式聚焦这一主题实践活动的热点问题。如推出“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报道。既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工作经验报道,又有理论观点的宣传报道。2013年7月24日《大连日报》推出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一文,有理有据、深入浅出地讲出了“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因为它强调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关系党的性质、宗旨的根本问题”;“是因为它强调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体现了党领导人民的根本方法”;“还在于它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基础和保证”;“群众路线的思想观点和工作方法,始终是党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方针,是使党同最广大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是在一切工作中克故制胜的传家宝”。

3.以多种形式做好

为了宣传报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连日报》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做强。不仅有会议报道、工作报道,而且有取得成效成果报道;不仅有文字、图片报道,而且有网络、互动报道;不仅有热点、焦点的问题报道,而且有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成果报道等。如2014年1月29日《大连日报》A2版,《抓整改落实下猛药出重拳———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综述之二》,报道了“市发改委:切实推进改革创新”、“市财政局:提升财政服务效能”、“市建委:搭建‘三大系统’提高建设市场管理水平”、“市行政服务中心:全力提升行政服务水平”、“市纪委:重拳解决农民身边的腐败问题”等。及时推出大量的不同类型的不同行业的先进典型,促进了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如2014年3月31日《大连日报》一版刊出《“公平正义、执法为民是我的最高追求”———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郭有利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一》,并配发了编者按,其中讲道:“作为模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重大典型,郭有利的精神与事迹就是一面‘镜子’。在我市目前正深入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用郭有利这面‘镜子’经常照照自己,扬长补短,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增加法治意识,提高工作能力。在持之以恒的学习实践中,勤政为民,忠于职守,俭朴清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

二、强势报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活动从2013年7月10日主题活动开展,至去年10月8日收官,《大连日报》仅在开设的“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栏上,就刊发稿件438篇,88万余字,数量多,质量高,有声有色地筑起了宣传舆论阵地。

1.评论引导

评论既可体现一张报纸的质量,更能体现一张报纸的正确导向;既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更是报纸指导性的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大连日报》十分注重发挥评论引导作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就及时推出了系列评论。如2013年7月15日一版刊发《依靠人民书写城市新的光荣与梦想———一论扎实开展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接着,7月17日一版刊发《创新“自选动作”体现“大连特色”———二论扎实开展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中讲道:“做好‘自选动作’,必须结合大连实际,体现‘大连特色’,使‘自选动作’有特色、有亮点、有赞声。要结合今年年初在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中开展的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机关转作风‘四服务一提高’主题实践活动———认真履行职责,立足岗位服务;走进基层群众,主动上门服务;转变机关职能,优化公共服务;深化政务公开,推进阳光服务;切实加强实践锻炼,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领导干部要走进农村、社区和单位,与百姓实现零距离沟通,做到面对面接触,开展心贴心交流,了解民间疾苦,倾听百姓所愿,解决具体问题,指导面上工作,提高“自选动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7月19日一版刊发《坚持把活动总要求贯彻始终———三论扎实开展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把开展活动的“总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之中。7月22日一版《坚持把解决突出问题贯穿始终———四论扎实开展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限制形式主义之风,重在务实;狠刹享乐主义之风,重在奋斗;狠刹奢靡之风,重在清廉。7月24日一版刊发《拿出整风精神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五论扎实开展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出了“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在于党员干部能不能深刻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能不能动真碰硬揭短亮丑,能不能深挖根源触及灵魂,切实把整风精神贯穿到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7月26日一版刊发《领导干部必须立好标杆带好头———六论扎实开展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坚持理想信念,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7月29日一版刊发《敞开大门把群众请进来———七论扎实开展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明确指出开门搞活动,要听取群众评议,要向群众问计,要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从2013年7月10日开始为“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设专栏,到7月底,仅20天时间,在一版连发7篇评论,质量之高、力度之大、影响之广、效果之佳,不言而喻。

2.观点解读

为了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主题宣传报道,《大连日报》十分注重理论宣传、观点解读,利用《大连日报》“观点”版,不断推出专家学者的理论解答、观点解读等文章。如2013年7月15日《大连日报》“观点”版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十报告新思想解读”专栏,刊登《在继承和创新中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一文,论述了“十报告把纯洁性建设首次上升到党的建设主线的高度,是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纯洁性是先进性和执政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先进性是执政能力的灵魂和保证,执政能力是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目的和任务”。《大连日报》“观点”版上,还有“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学习体会文章。如2013年8月1日《大连日报》“观点”版上《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一文,既讲了党的群众路线具有优良传统,又讲了党坚持群众路线取得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等,接着,8月6日刊登《科学把握党的十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要求》,8月8日刊登《深刻认识新形势下聚焦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8月13日刊登《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和重大意义》,8月14日刊登《坚持唯物史观践行群众路线》,8月20日刊登《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及历史地位》,8月21日刊登《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夯实执政为民基础》,8月27日刊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8月28日刊登《坚持科学发展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等。也是在一个月之内,就能以高质量的连续不断的专家学者解读理论观点,指导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不仅凸现出党报强势宣传报道这一主题实践活动的力度,而且彰显出党报发挥党的“喉舌”和传播作用的深度、高度及广度。

3.深度报道

《大连日报》不仅以动态新闻的形式,及时跟进全市的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而且更注重对这一主题实践活动进行深度报道。如2013年8月28日《大连日报》在一版的《融入群众接地气真心实意解民忧》一文中,对大连市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蹲点调研进行深度报道:“零距离融入群众”、“沉下去摸透实情”“、面对面征求意见”“、实打实解决问题”、“净化心灵受教育”。2013年9月9日《大连日报》在一版的《对百姓的牢骚竖起耳朵耐心听把百姓的关切开动脑筋认真办“六步法”让民意诉求通过“彩虹桥”坐上“直通车”》一文中,深度报道了“联系群众:民意诉求坐上‘直通车’”、“服务群众:群众由‘发牢骚’变赞扬”、“长效机制:解决难题形成‘六步法’”。《大连日报》在“编者按”中说道“:发源于甘井子区红旗街道彩虹社区的民主议事‘六步法’,2012年被市委在全市推广后,受到广大群众普遍欢迎,成为我市创新社会管理和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多次受到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的肯定。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市进一步在各社区推广‘六步法’,力求形成大连开展群众工作的品牌。”群众路线呼唤更多畅通民意的“彩虹桥”,需要各级政府更“用心”一些,注重体察民情关怀、倾听民声关注、解决民生关切。《大连日报》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诸多的深度报道,问题挖得深,成效写得实,既有全局性,又有思辨性,因而可读性强、影响力大。

三、不断彰显新闻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党的群众路线是思想“活的灵魂”,在新的历史时期,群众路线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并被提升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必要条件。《大连日报》立足于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使群众路线始终蕴含于常态化的新闻工作中,用新闻的特殊力量,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彰显春风化雨的功效。

1.在体现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入、扎实”上下功夫

《大连日报》积极发挥地方党报的担当责任,积极在求深入求扎实上下功夫。如2014年3月11日在《大连日报》“观点”版上,刊发《创新工作方法坚持好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一文,通过“增强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中更好地转变作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等,推进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入。2014年4月28日在《大连日报》“要闻”版上,刊发《深学细照笃行———全市学习贯彻“三严三实”要求和焦裕禄精神综述》文章,通过“深学深思,以先辈先进精神为镜锤炼党性作风”、“细查细照,争做焦裕禄式好党员好干部”、“笃行笃改,作风建设的脚步永不停止”等,报道了全市主题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同时做好主题实践活动的跟进报道。2014年5月22日《大连日报》刊登《同频共振解民忧上下联动惠民生为扎实推进全市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大连市委综合各基层单位征求意见情况,积极顺应民心民意,研究决定了6个上下联动、集中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文,“一是关于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建设和停车难问题”,“二是关于部分市政界内无灯路、道路维修及危险挡土墙治理问题”,“三是关于社会养老问题”,“四是关于建立清欠农民工工资长效机制问题”,“五是关于为社区工作减负问题”,“六是关于基层党群活动阵地和办公服务设施建设问题”。让广大群众看到问题和困难的解决,看到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在体现带领群众致富上看发展

在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连日报》注重报道党员干部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享受改革红利、实现“中国梦”的发展变化。2014年2月24日《大连日报》刊登了《她的一颗深情心紧贴群众脉搏———中山区桃源街道长利社区党总支书记张丽萍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二三事(一)》,接着2月25日《大连日报》刊登之二《她是凝聚民心的“优质磁”》,2月26日又刊登之三《她是失业居民的引路人》,系列报道了张丽萍视居民为亲人,感情上融入居民,生活上服务居民,竭尽全力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她关爱贫困家庭,扶助特殊群体,创建服务群众工作法,畅通民意沟通平台……她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示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对群众路线的执着坚守和服务群众的无私情怀,为我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树立了典范。3月2日《大连日报》,又报道了《中山区8个街道51个社区推广张丽萍工作法“三种精神”树立党员干部学标杆》;5月4日《大连日报》,又以《学习张丽萍榜样履诺为人民服务》为题,报道了中山区广大党员学习身边典型的实践活动;5月15日《大连日报》刊登了《领头雁没钻钱眼里众乡亲腰包鼓起来———记全国劳动模范、山海丰村党总支书记于泽文》一文,报道于泽文“带着群众干,让乡亲们腰包鼓起来”“、围着群众转,让乡亲们生活好起来”。

3.在为民便民惠民上见成效

干部在线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群众路线;实践;功能;制度;文化

2013年5月9日,中央下发了《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6月18日,书记出席中央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出全面动员部署。高校开展群众路线实践过程中存在诸多阻力因素,唯有建构一套科学的制度体系,才能破除实践障碍,形成群众路线为主的组织文化,保证高校群众路线的长久实践。

一、高校群众路线实践的内涵

(一)高校群众路线实践的新阐释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把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写进了。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其理论精髓是不变的,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应该与时俱进,丰富发展。刘云山指出“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几个重要点,只有理解这几个点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暗含着二维结构――先锋队(党)与群众,党的依靠力量是群众,群众的组织引导者是先锋队(党)。高校作为一个由管理者、教师、学生组成的有机共同体,其中党员干部是管理者的主体。因此,高校群众路线的二维结构就是党员干部管理者――师生群众。高校群众路线实践,就是要求高校党员干部管理者应全面贯彻坚持以师生为本的群众路线,坚持 “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发挥党在群众路线中的主导作用。

(二)高校群众路线实践的功能

2013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是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强大动力、改进作风转变职能的重要机遇。”群众路线为高校建设提供方向保证、力量源泉和领导方法,是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群众路线为高校改革发展提供方向保证。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过曲折历程,时至今日,对高校发展究竟“为了谁”这一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把握。一切为了群众,为民办学是高校改革与发展中各级党组织应该牢牢把握的根本方向,要重视师生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 其次,群众路线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力量源泉。一切依靠群众,告诉我们要办好高等教育,就必须依靠师生。去行政化一直成为国内教育界呼声很高的议题。去行政化的本质是放手发动群众,实现教授治校。高校汇聚了众多的人才,应该充分调动师生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志讲过,校领导心中装着学生,这所大学就有希望。 最后,群众路线为高校改革发展提出了方法论指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应该成为高校党员干部管理高校、引导高校发展的根本方法。高校党员干部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找到真问题;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从群众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避免教条主义与闭门造车。充分了解广大师生的迫切需求,充分发动广大师生的群策群力,才能保证政策的合法性、适应性。

二、高校群众路线实践的现状

(一)高校群众路线的实践现状――以A、B、C三校为例

自2013年6月全国高校启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W地区各高校积极实践群众路线,在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破解制约学校内涵发展的难点问题上取得了初步成效。课题组对W地区3所高校(1所省属重点本科,1所市属重点本科,1所国家示范高职)进行了调查发现:A、B、C三所高校紧紧聚焦“”问题、通过成立群众路线实践领导小组、开通群众路线专题网站、组织各类专题学习会、实践推进会、意见征集会、群众座谈会等途径查摆问题,并修改旧制度、制度新制度以巩固实践路线的成果,具体措施见(表1)。

(二)高效群众路线的实践成效与影响因素

近一年多的群众路线实践成效显著,W地区3所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宗旨意识、群众观点得到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问题得以纠正;一批与师生群众和学校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突出问题得以解决等。调查组以信任度、满意度为指标,分别检视党员干部群众路线实践行动影响与效果,对A、B、C三校师生群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群众路线实践有力地提升了党员干部在师生群众心中的形象,提高了信任度。党员干部开展群众路线的一系列实践行动,解决了多数师生的合理利益诉求,满意度大幅度提升(见表2)。

表2 A、B、C三所高校群众路线实践前后群众信任度、满意度调查

时间

效果 群众路线实践前 群众路线实践后

A B C A B C

师生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度 63% 67% 64.5% 85.9% 84.8% 83.9%

师生干部对党员干部的满意度 67.6% 71.3% 77.6% 79.7% 87.1% 86.4%

尽管群众路线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形式主义并没有彻底根治,对高校民主管理的影响仍然存在。在调查组访谈过程中,一部分群众反映“中央的群众路线思想是好的,但在实践中有变味的趋势,走群众路线,变成整治群众。一些制度的修订不但没有变得科学,反而更加不合理。”以A校绩效工资改革为例:A校近几年发展迅速,特别是学校科研取得巨大进步。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科研整体水平,A校在绩效工资改革过程中,加强了对教师科研水平的考核比重,导致一批教学突出型教师的工资待遇不升反降,严重打击了教师认真教学的积极性。 分析原因,我们认为影响群众路线实践成效的主要因素有:第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缺乏对群众路线思想的认同。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有相当部分高校党员干部对和平时期的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在工作中放松了这方面的要求。 第二,缺乏制度保障,目前高校群众路线实践处于探索阶段,很多配套制度没有跟上,阻碍了群众路线的实施。 第三,受限于目前高校管理体制的限制,高校的体制本质是高校内部各个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权力、利益分配和权力之间的协调关系。体制不合理,则权责不明,给群众路线实践带来诸多困难。

三、高校群众路线实践的长效机制

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管理者践行群众路线,为实现高校有机体的整合提供了价值规范与方法指导。脱离群众路线的实践,则会引起校园混乱与冲突。冲突理论认为化解高校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与对抗,保证群众路线的长久实践,根本方法是制度约束。制度带有全局性、稳定性,管根本、管长远。 “”问题都是积弊顽症,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也容易出现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现象,破解作风问题反复性和顽固性的难题,制度是最管用的办法。此外,在社会学制度主义看来,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制度与文化是一种适宜性逻辑,制度建设不仅包括了规范性的制度,同时也应包括文化-认同要素,培育群众路线组织文化是制度建设的最高境界。

(一)建立健全师生群众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制度

“一切为了群众”,要求把广大师生的利益放在首位。首先,要制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工作制度。高校党员干部要深入教师办公室、学生课堂、学生寝室,了解师生的利益诉求。 其次,要建立畅通的师生群众利益表达渠道的工作制度,信息化时代,高校党员干部既要充分开发利用信息化工具,如微信、热线电话、微博、电子邮件等,让师生群众畅所欲言,又要保证师生群众有更多的与领导面对面座谈、交流反映的机会。 最后,要建立健全利益协调补偿制度。所谓众口难调,面对广大师生的不同需求,既要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又要及时对少数人利益受损的情况予以适当补偿,以维护高校的公平正义,促进高校的稳定发展。

(二)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

“一切依靠群众”,高校广大师生是我们党员干部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要相信并组织师生群众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一方面要扩大师生群众参与决策的机会和条件,使广大师生更多地参与高校决策。对于涉及面广、事关学校改革发展大局、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在决策前通过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专家学者、派、教师学生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另一方面要组建教授决策智囊团的建设,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专业团队在决策中的作用,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专业化的建议。

(三)建立健全执行监督制度

美国学者艾利用森(G.Alison)指出:“在实现政策目标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制度执行是否充分,一方面取决于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更取决于是否存在对制度执行的有效监督。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高校制定的各项政策制度,必须在执行过程中接受广大师生群众的监督,并不断根据师生群众的意见进行修改,使之逐步完善。既要从制度规定上明确师生的监督权力,又完善高校信息公开制度。保证师生群众关心的热点、重点问题全面深入的公开,党员干部办事的程序、制度,真实准确的公开。此外,党员干部要善于利用信息化平台,搭建有效的监督平台。

(四)建立健全激励评价制度

有效的群众监督能够及时发现高校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的歪风邪气,但制止问题,还需权益激励与责任惩罚兼容的均衡制度。首先要改进高校党员干部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联系群众考评制度。群众路线贯彻得怎么样,师生利益维护得怎么样,广大师生群众最有评判资格。改变过去封闭式、自话自说的考评模式,增加师生群众评价在党员干部考核中的分量,把师生群众的认可度作为考核党员干部德能勤绩的重要依据。 其次,要不断创新奖优罚劣的激励制度。对服务群众好、群众公认的党员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群众意见较大的党员干部给予通报批评、免职处理,对问题严重的党员干部,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五)培育以群众路线为主要内容的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习俗和做事的方式,它影响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以群众路线为主要内容的组织文化包括:观念层面,即党员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制度层面,各种制度设计中能够体现群众路线及其要求;行为层面,在组织日常运行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群众路线实践文化,在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心理凝聚和创新激励等方面将对高校党员干部产生巨大的作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党员干部在群众路线的价值观缺失。培育以群众路线为主要内容的组织文化,可以通过4R路径:R1入眼,指组织文化的认知。可以将群众路线文化内涵写入高校管理规章制度、宣传手册中。R2入脑,指组织文化的认可。通过系统、长期的党员教育培训,使群众路线成为高校各部门的共识。R3入心,指组织文化的认同。借助分专题进行讨论,分层级进行研讨,征文、演讲等比赛,故事征集,成果汇报等形式,让群众路线文化核心植入人心,让全体党员干部认同群众路线。R4入行,指组织文化的践行。文化在本质上是源于实践、体现实践的精神性要素。各级领导干部要对照群众路线的实践要求,带头践行群众路线。

参考文献

[1] 李国,陈宇,粟道平,闫春萍.“群众路线”的新阐释:二维结构与高校的实践[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2] 傅立民.群众路线与开放大学建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1.

[3] 邓聿文.近几年来群众路线弱化的原因[J].理论导报, 2011,04.

[4] 本报评论员.只有化为制度,才能巩固成果[N].人民日报,2013-07-21.

[5] 杨曼.以制度建设保障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

[6] 戴安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及其机制构建[J].重庆社会科学,2013,06.

[7] 朱国云.培育以群众路线为主要内容的组织文化[J].群众,2013(10).

干部在线教育论文范文6

为进一步加强村级“先锋在线”信息点建设,不断提升全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水平,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意见》(皖办发[2006]33号)文件精神和市委组织部有关工作部署,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先锋在线”信息点规范化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的意义

“先锋在线”信息点是远程教育“电视上网”工程的终端接收站点。加强信息点规范化建设,对于健全“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构建和谐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先锋在线”信息点规范化建设具体要求

1、组织设置规范。一是成立村级远程教育领导机构,明确村党组织书记负责制和村两委成员职责,制定远程教育实施方案;二是确定一名责任心强、工作负责的村干部作为“先锋在线”信息点管理员,负责管理、维护信息点远程教育设备,按计划组织开展远程教育各项活动,认真填写《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活动登记簿》;三是结合“双培双带”示范基地建立远程教育科技示范基地,以党员能人、致富能手为基础,建立村级远程教育教学和服务队伍,带头学习新技术、运用新技术、传授新技术。

2、管理制度规范。一是结合实际制定“先锋在线”信息点设备管理制度、管理员工作职责、村两委学习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在线广播”播放制度,严格按制度组织开展远程教育各项活动;二是有远程教育年度活动计划、村两委干部月学习计划和全村党员培训计划,并认真落实。

3、硬件配备规范。除省委组织部统一配备的专用宽带网线、调制解调器、宽带数字机顶盒外,各信息点均需配备一台34寸数字电视机,有条件的可以配备电脑、打印机、广播设备等,同步实现“电视上网”、“电脑上网”和“广播上网”。

4、活动室布置规范。一是党员活动室正门前悬挂“先锋在线信息点”标牌,标牌由区委组织部统一制作下发;二是远程教育设备一律安放在党员活动室,方便党员群众学习;三是“先锋在线”信息点各项制度做成展板悬挂于党员活动室醒目位置。

5、档案资料规范。信息点远程教育档案要分类整理、及时归档。档案资料要齐全,档案内容要充实。特别要注意图片、影像资料的收集和保管。

三、充分发挥“先锋在线”信息点在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把“先锋在线”信息点建设成政策学习的阵地。在切实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质上下功夫,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党的基础知识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定期集中组织学习培训;把实用技术、创业技能、公共卫生等知识作为党员干部的选修课,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从业特点,自主安排学习。村两委干部每月集中学习不得少于两次,每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两小时,要有学习笔记;全村党员集中学习每年不得少于四次,每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两小时,学习要有计划、有要求、有考勤、有记录、有讨论、有反馈。

2、把“先锋在线”信息点建设成科技致富的阵地。在切实提高党员干部致富本领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把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与组织群众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辐射功能,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去,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一是结合本村实际按产业类型定期组织党员群众收看、学习农业实用技术,每年不少于4次;二是村远程教育教学和服务队伍利用远程教育科技示范基地向广大群众推广新技术、传授新技术,每年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

3、把“先锋在线”信息点建设成信息服务的阵地。在切实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上下功夫,积极发挥远程教育终端设备的信息服务功能,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信息帮助。一是远程教育设备要随时向党员群众开放,管理员要热情帮助、指导村民检索信息;二是有条件的信息点要结合区、乡镇、村中心工作,定期下载、编印远程教育期刊,在村务公开栏和村民居住集中的地方张贴,远程教育期刊每个月至少编印一期;三是主动为村农业大户、致富能手等提供市场动态和供求信息,使他们能够运用市场信息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规模。

4、把“先锋在线”信息点建设成文化娱乐的阵地。在切实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先锋在线”播出平台和网络的文化娱乐功能,丰富广大干部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构建和谐农村。一是利用“先锋在线”播出平台及网络中丰富的电影、电视资源,定期组织有兴趣的村民特别是老人收看;二是开通“在线广播”的信息点要精心组织节目,按时开放广播,认真组织开展为70岁以上的老人生日送歌、为有婚嫁喜事的村民送歌活动,同时为广大村民提供点歌服务,在全村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

四、切实加强对远程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规范化建设“先锋在线”信息点,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各乡镇党委要高度重视,明确一把手职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进行宣传发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先锋在线”信息点规范化建设顺利实施。

干部在线教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高校;党的群众路线;党组织;领导干部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党深入开展的实践活动。这是中国共产党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原则在我国实践的思想结晶,这一指导思想也始终贯穿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也需要高校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实践活动中践行。

一、要按照党的群众路线要求不断推进高校党组织建设

第一、高校党组织的建设要更加注重实践性。马克思说过:“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人民群众对一个政党的评价和认可,不在于其提出来的理论有多么深刻,而在于这个政党为群众办了多少实事,行动上贡献了什么。马克思、恩格斯也说:“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所以高校作为一个教书育人之地,其主体都是代表着最高智慧与思想结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在党组织建设过程中,更应该做到知行合一,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在党的群众路线贯彻的过程中,教育只是一个方式和方法,最重要的是把所教育的内容和理论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实践才是教育的目的和归宿,是人民群众最能感受得到的。这就要求高校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党员干部要以实际行动做好先锋带头的作用,避免形式主义作风的影响,从学校的实际、教师的实际以及学生的实际出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层层推进,做到身体力行,知行合一,这才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实践性”的体现。

第二、高校党组织的建设的工作要坚持长期性。党的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由中央政治局负责部署的,大概要进行一年左右的时间。在这整个过程中,要做到善始善终,但是,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生命线,不可能有终点,要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并具有连贯性的工作。高校党组织要把这次群众实践教育活动作为一个契机,由此延伸下去,一边学习一边教育,一边教育一边实践,一边实践一边总结,最终能落实成为一项具有长效机制的制度。这样的长效机制是有利于密切联系教师和学生的,包括服务师生的机制,规范校园建设的机制以及高校党员干部的评价机制等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只有长期性的实践才会取得有价值的实效性。

第三、高校党组织的建设的工作要具有时代的创造性。我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是继续发扬党的先进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党的先进性的要求和内容也在不断的变化,是具有时代性、发展性的,这给党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但归根结底党的宗旨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先进性的体现既要恪守这样的宗旨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这样的要求具体到高校的实践中来说就是要做到以所有广大师生的利益为本,把师生的根本利益作为高校党组织建设中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激发广大师生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是最具有创造力的地方,大学生是最具有创造力的一个群体,只有走进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才能最大限度的发现和发掘学生的创造力。

二、高校领导干部自身要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高校领导作为校园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力量,只有自身积极的践行了,才能在决策与工作中始终保持与广大师生的血肉联系,才能积极调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第一、高校领导要积极完善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知识的教育,做到理论的自觉。群众路线的基本含义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虽然简单的一句话,但是这其中的含义需要我们深刻的理解,而且,这个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也是经过党和人民不断的实践而提出来的。第一次出现“群众路线”一词是1929年的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一封指示信中,到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不管在什么时期,什么阶段,都要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工作路线,作为高校的领导必须深刻理解这一内涵才能在具体的实践中保持与广大师生的血肉联系,真正的服务师生。

第二、高校领导要积极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做到行动的自省。党的群众路线要求我的工作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作为高校领导则要做到“一切为了师生,为了师生的一切”,一切以广大师生的实际作为决策的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在高校,广大师生才是活跃校园环境,创造高校成绩的主要力量。一方面,只有深入到师生的具体生活中才能够真正了解师生的需要,才能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帮助扶持每一个困难的学生、实实在在的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才能做到关心每一个教职工的生活和健康,因为教职工的健康和发展就是学校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另一方,高校领导干部自身要廉洁从政,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用党的章程和纪律要求自己,因为高校领导干部是广大师生眼中党的形象,对师生的影响,特别是正在成长的大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高校领导要自觉地接受党组织和广大师生的监督,做一个知行合一,让党和广大师生都满意的干部。

总之,对于一个政党来讲,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是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人民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工作路线,是党在具体的工作中争取群众,发动群众,团结群众的重要依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一个积极的,并具有长期性的活动。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重地的高校,要有效利用这次契机,从各个方面抓好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林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要[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干部在线教育论文范文8

一些人认为现阶段群众路线教育就是全部工作重心,其地位高于一切。这种观点不能正确把握理论与实践关系,属于认识论范畴的错误观点。其表现为人为地将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工作割裂开来,片面夸大前者的作用,泛化其影响领域,占用大量的业务工作时间进行群众路线教育。这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已经出现过“两张皮”现象的故伎重演,即人为地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割裂开来。这种思想和行为带来的后果就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影响甚至削弱了业务工作。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恰当位置应该是回归思想政治教育本位,它和业务工作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业务工作有各自的内涵和外延边界,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从二者的作用来看,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只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部分内容,它只能对部分业务工作产生部分影响;同样,并不是每一项业务工作都要有特定的政治思想的指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只是业务工作应有的思想内容之一。从对经济社会作用的表现形式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理念的隐性方式,而业务工作则采取实体的显性方式。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业务工作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前者为后者提供思想支持,后者为前者创造物质条件。不能抛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只谈业务工作,那样会迷失方向;也不能抛开业务工作只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那样就会失去基础,造成“空谈误国”的严重后果。

二、关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体认识的误区

一些基层党员认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领导干部,不是普通党员。这种认识分不员和群众的界限,源自于党性的缺失。其行为表现为:在活动中满腹牢骚,释放出一些抵触情绪,对活动的内容不愿深入思考。其结果就是对学习内容浮光掠影式地解读,对整个活动应付了事。“群众”的一层涵义是指人民大众或居民的大多数,即与“人民”一词同义;“群众”的另一层涵义则是指未加入党团的人,表示“党员”与“群众”相区别,“干部”与“群众”相区别。“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是党的优良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既是指干部,也是指共产党员,活动的指向就是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因此,干部和党员要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高主体的自觉意识,认同并积极支持此次活动,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自律性和主动性,发挥创造性。

三、关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方式方法认识的误区

一些人认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方式方法就是照抄照搬固定模式,采取同样的方式,按照固定顺序经过几个固定环节,形成类似文本,达到规定目标。这是工作方式方法上的机械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表现。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固化为通过会议、视频和专题报告进行理论灌输,通过一改、二改、三改的实施方案统一行动,通过走马观花的参观、访问、座谈等形式来体现方式的多样性,通过查阅会议记录、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和指定书目上的阅读痕迹来督促实施效果。在活动中甚至出现了新“八股文”现象:写心得体会必须手写,书写的字体、字号、段落、字数严格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这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缺乏针对性,抹杀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成了彻头彻尾的形式主义。这不仅影响了党内思想政治的效果,在群众中也会产生恶劣影响,不仅不能改善干群关系,反而加剧干群关系的紧张。列宁在《怎么办》中提出了“灌输理论”,认为工人本身不会形成“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这一观点似乎成了我们党进行专门理论教育的直接依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理论教育只能采取单一的灌输方式。灌输理论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当时工人普遍的思想文化素质不高,阶级意识、政治意识并不强烈。在当代中国,党员的整体文化素质大大提高,而且大都经历了长时间的正面的意识形态教育。从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的高度来看,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大都有崇高的党性,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歪理邪说的能力。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无视党员人性化和社会化的一面。在信息化的时代,共产党员同样也是各种竞相角逐的思想文化所要网罗的受众之一。相形之下,形式单一、方法陈旧的的群众路线教育会给自身的传递效果带来不利影响。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我们党已经掌握了一些规律,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式,即学习文件材料、撰写心得体会、开展思想讨论、搞好分析检查、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整改措施、总结经验、建章立制等规定程序和分批次分阶段进行的方法步骤。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群众路线教育就可能或者应该单纯以某一次或某几次的活动范式为固定蓝本。中央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提出要求,找准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明确具体任务和推进措施,不能大而化之,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这为群众路线教育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其实,只要抓住了“群众路线”这个总纲,把握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主要内容和“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就可以而且应当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这一总要求本身就给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提供了经典范例。这就要求我们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遵循群众路线的原则方法,运用灵活多样的具体方法和操作步骤,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艺术和技艺,将那些有政治高度、哲理深度和生活广度的群众路线教育内容传递给党员干部。

四、关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效果认识的误区

干部在线教育论文范文9

一、学习目的

学习教育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全面系统、深入扎实的学习研讨,使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打牢思想根基,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反“”、改作风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加快推进全县交通运输事业安全、科学、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作风保障。

二、学习时间

3月10日至4月10日,利用一个月时间开展集中学习。1、3月中、下旬为交通系统集中上党课及开展大讲堂日;2、每周五下午为局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日;3、每周一下午为局属各支部集中学习日;4、周二、三、四下午为股室学习和个人自学日。

在集中学习阶段中要求将理论学习和征求意见及整改真正贯穿整个活动始终。

三、学习内容

围绕理想信念和党性党纪党风教育,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重点组织学习以下内容:

(一)文件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方案》和领导讲话;《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

(二)经典论述:《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历代中央领导关于群众路线和作风建设方面的经典论述。

(三)和有关规定:《》和党内规章制度,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县委“二十条”。

(四)电教片:组织观看党风党纪电教片。

(五)省情市情县情:省第十三届八次全会、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和县委十二届五次(扩大)会议暨有关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四、组织形式

采取集中、分支部、分股室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精读原文与研讨交流相结合、宣讲授课与电化教学相结合、室内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

1.局党委中心组。局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和股级干部参加,由活动办负责,集中学习和研讨不少于一周时间。

2.全体干部职工。以支部为单位,由各支部负责,每周不少于一次(星期一下午)学习,重点是县委规定的学习内容。

3.股室和个人自学。以股室为单位,由各股室长负责,每周不少于一次(原则上星期二、三、四下午),个人自学每周不少于8小时。

4.给老干部送学上门。结合老干部实际,采取派专人送学上门的办法,发放学习资料和学习笔记,由老干部支部书记彭检保同志负责,条件允许时,每周集中学习讨论不少于一次。

五、主要载体

1.领导班子及成员专题研讨。3月中、下旬,在集中学习阶段,围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方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参与活动的基本态度和打算先期进行一次研讨,在完成集中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4月上旬再进行一次专题研讨。

2.专题辅导讲座。3月中旬,邀请党校老师给全体党员干部做一次群众路线教育专题辅导报告,聘请本局先进人物讲授身边的事。

3.收看警示电教片。适时组织观看党风党纪等电教片。

4.革命传统教育。3月下旬组织一批青年干部职工(大约40人)赴井冈山干部学院进行学习培训,开展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

5.重温入党誓词。组织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增强党的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

6.主要领导讲党课。4月上旬局主要领导为全体党员干部上一次主题党课。

7.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知识竞赛。

8.“三联”帮扶。3月下旬组织领导干部到帮扶村(社)帮扶企业,深系户、拆迁户、困难户宣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了解种养情况,完善“百姓档案”,帮助联系户、困难户确定致富项目,解决实际困难。

9.现场实践。4月上旬组织有关干部职工到交通建设施工现场,就施工管理、质量监督、重点工艺及安全生产等要素进行现场学习培训和研讨,提升专业素养。

10.集中调研、广泛征求意见。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分4个组,集中2-4天时间,深系点,采取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充分征求交通战线干部职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乡(镇)、村、社领导和人民群众对县交通局领导班子及成员和一般专业技术干部在指导交通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

11.建章立制、立行立改。组织专人全面梳理已有制度。尤其是要针对各方征求到的意见和查找出的问题,修订制度漏洞,列出整改时间表,实施挂牌销号措施。

六、基本要求

(一)高度重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各支部、各单位,各股室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确保学习人员、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效果“四落实”。局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督促检查各项计划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