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档案管理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0 16:11:36

档案管理学论文

档案管理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文书工作档案管理教学特征教学改革

引言

文书与档案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文书,“经国之枢机”,“政事之先务”。文书的系统整理和保存,最终使档案形成,有了档案,人们就可以“疏通知远”,了解历史。档案,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文书与档案是人类社会本身发展的需要,文书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书的延续。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在秘书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是高校文秘、行政管理等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关键技能模块,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和操作性。现代社会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学特征表现为:在理念上应尽力适应社会上相关职业岗位群对秘书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新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要着力从学科体系建构、理论知识完整向注重实用、知识精讲、侧重实务操作转变;在教学方法上从学科式、授课型教学方法向技能型、训练式、体验式教学方法转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建构系统的学科体系,具备完整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公务文书协作处理和档案管理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尽快胜任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

然而当前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教学工作往往立足教材,以阐述文书学与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论知识为主,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甚至没有见过档案柜、架、盒等实物,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视专业技术能力的实践培训。一旦参加实习或工作之后接触实际问题,又要从头学起,因此课程教学的目的难以达到,专业特色也无从体现。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文档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实际问题,例如文件和档案数量日益增加,给保管和提供利用带来困难。传统的管理方法直接影响了文件和档案的质量等。这些实际问题要求在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过程中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一、转变教育观念,完善课程体系

传统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学理念的弊端是有目共睹的:“老师讲,学生听,从理论到理论”。因此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首要前提是转变教学观念。要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方针,切实遵守学有所用、用有所长的原则。从培养实用性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人员入手,在讲授档案资源的利用、文档一体化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前提下,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密切联系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领域最新的动态、资料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岗位需求设计专业培训能力模块,在边教学边实践的基础上,安排理论知识学习后的集中实习周或实习月,系统训练涉及该课程的所有操作技能,强化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积极探索研究,改革教学方法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的课程设计从总体上讲要以实用为原则,以必需和够用为尺度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上不局限于条条框框,强化针对性和实用性,将教、学、用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作了如下尝试:

2.1编写修订教材教材是学科知识的基本载体,学科发展的程度、深度应该在教材上体现出来。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教材,包括一部分针对高职院校编写的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大多是对本科教材或档案专业教材的简单“改良”,只是泛泛地罗列一些理论知识,对于实践环节和工作场景的模拟几乎都没有涉及到。针对这一现象,根据社会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特点,在传统的教材基础上,我主动追踪文书与档案工作相关知识的发展前沿,结合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有关电子文件的形成、处理、鉴定、归档,新的档案归档载体的使用和介绍等新兴问题,多方面整合知识资源,修订编写了顺应文秘专业特点、实用性较强的校本教材,这样做不仅保证了知识的前瞻性,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学有所用,为学生提供职业环境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事实告诉我们,科学知识并非一成不变,有些知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被认识和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看问题。

2.2加强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科学规律加大了教学实践过程中实践训练的比重,以此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并在课程中体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再认识理论、发展理论”的基本思路。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应改革过去纯理论教学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实习实践的教学力度,实训实践课时数应占40%以上,将平时的所有实训、实践课都结合相应理论教学,在适当的时机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同时用一个学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书档案的办公现场进行实习,实现理论在实践中的升华。实习实践的基本形式可以打破传统,可以到学校的文书与档案课程实验室、学校综合档案室或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强化学生对文书与档案工作的直观认识与切身感受。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对课程以及相应的实习实践教学进行课题分解,确定每个实习实践课题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所需课时,灵活设置相应环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欲,提升实习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2.3探索新型教学方法

2.3.1范本教学法俗话说:“熟记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范本学习和借鉴他人的长处。教师可以收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不同类型的文书范本和档案范本,在此基础上适当加以修改和加工,作为案例以小组讨论、分析答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当前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领域最前沿的规定以及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2.3.2情境教学法面对没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学生,打破枯燥无味的教学桎梏,情境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现代社会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使教育与人的生活紧密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重点教师创设相关场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在模拟中体会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讲授“收文处理”这一知识点时,设置如下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秘书、主管领导的角色,绘制收文登记簿和文件处理单,将收文处理的程序一一进行演练;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指出其中的正确与不足之处;然后由教师作点评。通过情境模拟,使学生对收文处理工作有了直观的认识,掌握了收文处理工作的基本处理环节,与纯理论式讲授相比,情景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3.3实物演示法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教学,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文书与档案教学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一旦出示实物,学生便能豁然领悟。例如在讲解“档案保管的物质条件”这一章节的内容的时候,可以结合知识点给学生展示档案盒、小型缝纫机、塑料螺钉、起订器等专业工具,同时也可以充分挖掘网络、报刊杂志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展示档案库房、缩微品阅读复制设备、易耗低值物品等的相关图片资料,把枯燥的理论介绍变成直观生动的形象演示,更加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为学生所接受。

2.3.4参观学习法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前往地区、县市的档案馆参观,将档案馆、档案室变成我们的第二课堂,通过实地观摩学习加深学生对档案馆的库房建设、检索工具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切身了解。同时也可以学习现代数字化、科学化的现代档案信息处理技术,如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通过网络为相关单位进行档案全文信息查询业务等服务。除此之外,通过参观也能使学生学习档案工作人员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对档案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对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往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着片面性,例如重理论,轻技术,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知识应用;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偏重于理论水平等。为了弥补这些缺陷,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正确定位和有机结合,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要加强宣传,转变人们的观念,一是要转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将培养计划纳入议事日程,制定相关的政策,将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转变专业教师自身的观念,树立竞争意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中去。对于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文秘专业的教师,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到秘书岗位进行专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并为他们获得文秘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职称提供实践和机会;对于从行政转行过来的教师,可以给予他们进修学习的机会,引导鼓励他们开展学术研究,提升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此外,还可以从有关单位引进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第一线的高素质人才,寻找、鼓励并帮助优秀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通过他们把积累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行业发展的信息和新观念带入学校,帮助在校任职教师开阔眼界,了解市场需求,从而提升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因此,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人才也是提高“双师型”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师队伍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将先进的教学改革理念有机地融入到传统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与时俱进的专业技能,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文书档案管理人才的需要,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工作者的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改革还将继续深入开展,我相信,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教学改革之路必定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王文亮.浅论高职教育秘书专业《档案管理学》的教学改革[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1.

[2]张小玲.“双师型”文秘教师队伍的建设[J].秘书杂志.2005(12).11-14.

[3]梁健平.浅析技校《文书与档案管理》的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7(7).85.

档案管理学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教学档案是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学校有价值的材料;文章从高校教学档案的内容、教学档案的特点、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几方面论述了对高校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论文关键词】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

高等学校教学档案是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学校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材料,其内容非常丰富。高校的教学档案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它是反映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高等学校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故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

1系部教学档案的内容

(1)综合类:主要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文件;学院规划实施计划、教学要点、教学工作会议的记录、简报等材料;学院制定的各种教学制度、规定、办法、条例以及教学工作的文件;教改项目的立项报告;教学工作的数据统计、分析资料;每学期评教评学的相关材料及教学检查的记录、总结。

(2)教学管理类:教师教学有关规程、教学工作检查、评估有关材料;教师教学任务安排及开课有关资料、教师教学情况调查表、教学质量检查、师资建设规划、实施情况,教师进修培训材料;学籍管理材料;学籍变更材料;课程安排表、学年校历。

(3)教学业务类:重点课程及一般课程建设的规划、实施方案、总结等有关材料;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进度计划、教学任务书、教学日志等有关资料;教材建设、教师自编或主编教材及使用教材的目录;教师制作的CAI课件等资料;优秀教师讲课的典型教案、教学模型、标本,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材料;教学实习有关材料;各种考试试卷及试卷分析材料;学生的毕业论文及评审意见;学生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有关资料,考研相关材料;教师业务档案;教学仪器设备材料等。

(4)教学研究类:各类教改项目及科研课题的立项申请书、实施计划、成果及总结以及获奖的申报材料和奖状;获院级以上的教学成果类的申报材料及奖状;教师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目录。

2教学档案的特点

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的客观反映和总结,故除具有一般档案的属性外它又有自己的特点:

(1)内容广泛:一方面学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招生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办学领域不断拓宽,新学科、新专业不断涌现,使得教学档案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另,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高校除了设置相应的德、智、体几方面的课程外,随着专业的增多,多学科互相渗透、交差不断加强,使的教学内容多学科性越来越明显,与之相适应,档案材料也越来越丰富。

(2)材料来源较分散:高校教学档案来源于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两级教务教学活动,即有上级和学校下发的有关教育教学的有关文件,又有主管教学的教务部门形成的关于教学改革、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学科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的材料,同时还有系部在日常教学中形成的教学档案。

(3)归档时间不同:文书档案是按年度归档,而教学档案是按学年度进行归档的,归档时间从上一年的9月1日到当年的8月31日。

(4)高校的教学档案统一按国家教委办公厅的《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进行。

3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材料收集较困难:因部分教学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认为教学科研成果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应该由自己来管理,担心材料会遗失,或担心档案部门立卷归档后自己利用不方便。故对上交档案材料有抵触情绪,使的收集起来,有一定困难。

(2)系一级的管理困难:由于系部无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故材料的收集、整理、移交都是由教学秘书兼着,由于有些教师不配合,就会造成资料的不完整和档案材料的不延续性。加上有些系部认为系部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对档案材料只要用时有就可以了,无须按什么规则整理归档,导致教学档案整理、分类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使得教学档案整理、分类缺乏系统性与关联性。

(3)资金紧缺:系部收集到的材料并不能马上移交,因经费不足有些系部连一个像样的档案柜都没有,故造成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后与移交前这一段时间无处可放,容易遗失而选成档案材料的遗失。

(4)人员紧缺:一般高校系部都无专职档案管理员,由教学秘书兼任,而教学秘书的主要精力在教学上,加上大部分没有受过档案专业培训,因而少有精力去将教学档案收集整理完整,这样将造成教学档案整理分类缺乏系统性、准确性,致使移交到档案馆的材料不规范,给今后的利用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4加强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1)从系部教学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各系部由于档案工作规范化程度低,管理不到位,系、教研室两级档案管理、存档部门职责不明,归档机制不健全,导致文件材料重复归档、不归档、漏归档现象较为普遍,亟需在科学划分系部档案类目的基础上,明确系、教研室档案的建档、存档和管理职责,加强对系、教研室档案工作的指导和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开展对系部、教研室档案工作的指导与业务培训,定期开展对系部档案工作的督查,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加速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2)档案材料应当随时收集、随时整理档案工作应当形成一种周期性的自查、自评、整改和自建的长效机制,以此为档案管理日常运作机制提供质量上的监控与保证,避免把问题都积压到一件中心工作来临前仓促解决。

(3)完善档案制度建设,据《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统一的档案管理办法和分类体系,使档案分类走上统一化、标准化。

(4)归档要求:凡需归档的教学文件材料,必须遵循教学文件材料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归档材料之间的联系,据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原则进行系统整理;尽量采用原件,规格相对统一;一般用计算机打印,不能打印的则要求用碳素墨水或蓝黑墨水书写,字迹要工整,图文清晰,并装订成册,以利长期保存;教学档案材料一般要求长期保存。教学日历、教学任务书、课程安排表、学生实习有关材料、教学检查座谈记录、听课记录、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各种考试试卷、实验报告等则要求保存五年以上;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应于每学期期末对本单位的教学档案进行及时的清理与归档。立卷人应按文件材料自然形成的规律和便于利用的要求,进行系统整理、组卷、并编页号、卷号(盒号),填写卷内目录、备考表,拟定案卷标题,注明密级和保管期限,并于每学年度结束后对所有教学档案进行汇总,装订后,按学年度排列进柜管理存档。

(5)收集工作必须贯彻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遵循教学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按归档范围分类收集;必须保证归档教学文件材料收集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系统性;所收集的教学文件材料按各大类的分别积累,进行预立卷,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6)利用现代办公技术,实现教学档案现代化的管理。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不断增大,如果仍依靠长期沿袭的手工方式去处理日常教务工作和管理教学档案,就不可能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故利用现代办公手段,实现教务档案的电子化、网络化管理,有利于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邓绍兴,陈智为.档案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档案管理学论文范文3

在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发行的过程中,逐步留存了一系列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这都是高校学报管理工作的重要凭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化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普及,在高校的学报管理中,尽可能地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可以更进一步完善学报档案资料;其次,从使用期限上开看,数字化的手段可以延长凭证的保存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价值;最后,高校档案网络化的前提是标准化。标准化是资源共享的捷径,可以避免学报人力、物力的重复浪费,方便了相关部门的参考、查询,把一些难以找到的资料变成大家可以共享的数据资料,因此,为高校学报档案管理提供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这些档案资料的再使用价值,已经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1目前学报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报档案的信息网络化管理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如何做好这一工作,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本校的学报档案管理模式结合起来,利用互联网、局域网、计算机、扫描仪、数码产品等实现对档案资源的收集、存储、检索和管理,是摆在学报管理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针对现状分析,目前的学报档案管理中还存在如下问题以及不足之处:

1.1.1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方面,学报编辑部的主要工作是编辑、出版、发行,因此也大多数编辑人员把精力重点到学报质量上,对“存档”工作意识较为淡薄,认为不是“正事”只要做好编辑校对工作就行了。长此以往,造成了管理人员对学报档案管理规范不了解,工作不积极的现状。这一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使学报档案工作成了整个编辑出版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另一方面,学校档案管理部门作为一个教学辅助单位,长期得不到学校的充分重视,往往由非专业人员构成,因而在工作难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这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常常不是学习档案管理专业的人员,对这一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在这一岗位上也不能及时得到相应的正规培训,大多都只能做做收集原始资料、整理档案等初步的工作,对学报档案简单地进行整理分类、建档保存的基本操作,缺乏进一步对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专业素养。其次,由于服从学校的人事安排等原因,高校的学报档案管理普遍存在管理人员变更频繁、长期不固定等弊端,这样往往会导致学报档案的资料管理工作缺乏一致性,学报档案残缺不全、时间上缺乏连续性等,最终的结果就是等到要调用数据时难以找到原始资料,无从查证。

1.1.2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亟待转变

由于高校的主要任务在于教学和科研,因此学报档案管理人员往往会认为自己是教辅人员,工作即使再努力,也不会得到领导重视。这种思想观念的存在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经常出现人员“在岗并不爱岗,在职并不尽职”的现象。这种情况常常会导致两方面的问题:其一,相关人员难以安心本职工作,忽视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情绪。其二,在岗人员缺乏上进心,因而也就缺乏钻研业务的精神动力,学习新知识的动力不足,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这一职能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将学报档案整理归类并编写卷综等存储备查,可以说,人员观念的陈旧保守和不思进取是高校学报档案管理存在的最大问题,在思想上习惯于传统的简单管理模式,业务上依赖于手工操作方法,对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由于许多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收集到的档案资料长期束之高阁,很少有人问津,既没有很好地分档归类,信息化处理文本信息、学报档案信息更是无从谈及,难以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价值。就现状来看,许多高校学报档案管理工作囿于种种原因,大多仍然停留在收集、分类、归档、保管等基础层面上,无论是档案管理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应用以及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具有较大的难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可以说,提高学报管理的整体水平已经是当前高校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不容忽视。

1.2信息化学报档案管理的优势

学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宏观信息的掌握及领导阶层的决策分析。只有正确的数据资料才能导向科学合理的决策。随着国家对高校科研成果的进一步重视,学报档案的重要性也得到近一步体现。学报档案是学报发展历史演变轨迹的一种定格;所以,学报管理工作要得到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就少不了档案作为支撑材料和参考依据。学报资料都有作为档案保存的价值。从学报档案的性质来分析,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的优势。(1)学报档案具有一次性建立、长期使用的价值。学报管理部门为学校建起信息化的学报档案,学校即可多次、长期使用。(2)学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更有利于科学管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档案资源的在存储和调用方面的优势是传统的纸质文本所无法比拟的。(3)系统完善的档案也便于数据分析,在需要时,可以为校方及更高层领导决策层提供更为全面真实、准确可靠的数据资料。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大数据时代,高校可以利用高校学报资源与当地政府、企业加强联系,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例如,帮助地方政府、企业出专刊,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寻求足够的资金来源。这一切,都依赖于学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由此看来,运用信息技术来处理、保存学报档案已经是一种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这一举措有利于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学报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2信息化学报档案管理策略分析

2.1建立健全机制促进人员素质的提高

信息化的学报档案管理模式,首要的是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从建立相应的创新激励机制入手,从进人用人制度、工资分配制度、奖金奖惩制度等入手,将个人业务素质的提高作为考核职工的重要指标,有效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创造性,使其充分发挥潜能。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信息化档案管理效率高低的关键,也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只有转变观念,摒弃那种认为档案管理部门就是一个消化、安排闲置人员的部门的观念,从引进人才的业务能力开始作出明确要求,并加强在岗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档案管理知识、信息资源的处理能力,使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备相关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

其次,学报档案信息化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忽视不断学习就无法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就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而言,要想适应新时期对这一工作的要求,就不能安于现状,需要正视个人在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抓住时机,不断充实自己的档案学专业知识和网络化管理知识,提高档案管理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应注重将计算机网络与档案管理相结合,提高个人对专业软件的应用能力,注重学报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存储、处理、调用、分析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条件具备的人员还应该积极参与学报档案系统管理软件的开发、调试,建立稿件数据库、作者数据库、审稿专家数据库等,提供准确、快捷数据资料,给学校管理部门,档案的信息服务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最后,做好高校学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尤其要重视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有效保障,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有效准则,健全有效的规章制度保障了我们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可以规范各方面的行为,例如学报档案原始数据的收集、制作、整理、归档、保管等,电子登记簿登记内容的规范性及统一性等。有些问题在传统的档案管理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有一些问题却是随着信息化的过程逐步产生的,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及时处理,因而有效的制度保障至关重要。

2.2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学报档案信息

高校学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首先重视信息的标准化。关于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李杰在相关论文中指出:“是指在实现档案实体管理逐步转向信息管理的过程中所必须依赖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其内容归纳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档案信息采集标准化;(2)档案信息存储标准化;(3)档案信息管理标准化;(4)档案信息网络标准化;(5)档案信息管理软件标准化。”这五个方面是学报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与以往的历史档案不同的是,随着高校学报的发展,高校的学报档案也呈现了不少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在使用过程中,很多档案数据资料需要及时更新和增加是高校学报档案的一个特点。这就要求相应的学报档案数据库的管理要实现保证学报档案信息的实效性,档案信息与学报期刊发行同时更新,同时,还要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检索功能,将期刊发行时间、卷数、期数等档案管理中的各个要素都作为检索条件,来编制有效的检索工具,最终实现提供高效、便捷的查询服务的目标。如果在管理上不采用信息化的手段,传统的手工编制的文本信息很难做到同步调整、更新,更无从谈及及时的资源共享。这就要求学校学报档案管理人员学会使用各种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及时收集各类档案资料,及时录入,及时更新数据,才能保证资料的时效性和使用价值。

高校学报档案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管理,还需要注重数据信息的及时性。一方面在于信息的采集,要求利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将原始资料转化成数字化档案资料,数字化存储是档案信息化的基础,要使档案信息能够及时实现数字化转换,这就要求学报档案的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操作各种现代化的设备、仪器,及时采集各种档案资料,制作并录入电脑中,形成数字化学报档案。只有这样,才便于利用计算机进行分类、检索、分析,建立起完整、准确的档案数据库。另一方面要注意信息的维护和及时更新,档案管理的关键在于数据库资料要随着学报状况的变动而同步更新,最终达到通过互联网及校园局域网等实现对学报信息的统一管理。

原始档案经信息化处理之后,再利用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利用校园网来实现数据信息的传递与共享,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完整的学报档案的电子数据,便于专业人员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整理、运算、分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报档案的利用效率。学报档案信息要为高校的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以便决策者能够从多角度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便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及时获取信息、准确把握科研和教学的发展成果,为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资料。

2.3利用校园网真正实现信息一体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资源日益朝着丰富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信息集成自动化程度将迅速提高,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是未来全球信息服务发展的基本标志。”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也使高校办公自动化得以现实,因此在高校学报档案管理工作中,有必要利用先进的数据库以及网络技术实现高校学报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利用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实现区域内的信息共享和数字化输入输出,在保障信息安全和资料保密的前提下,实现和国家主管机关、各院校之间的信息自由交流、查询、下载,这将是高校学报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学报档案的管理就必须要注重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要遵循国家标准,并借鉴社会上相关行业的管理标准和经验,不能因为自己是高校,就忽视了行业内信息化的发展;其二则是要借用学校其他部门的技术力量,办公自动化要与档案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档案部门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信息技术问题,因此,搞学报档案管理不能闭封自守,要打破高校档案工作的僵化封闭局面,尤其是注重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和信息传输技术,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在充分满足学报档案管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在校园网上及时公开学校期刊出版、发行情况,这一做法,有利于全校师生对本校学报资源的关心和了解,也有利于增强师生各方对学校科研和教学成果的关注和关心,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关爱学校等校园文化的建设,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结语

档案管理学论文范文4

医学档案资料与医学科研成果密切相关。作为医学档案记录的主要对象,医学科研成果往往包含了研究人员的心血和付出。这些成果具有知识产权,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必然要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对于记录了具有特殊价值的医学报告、临床资料及相关的文献等档案资料,需要根据国家保密法为其设置相应的保密等级,确保这些医学科技档案在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保密及限制保护措施。医学科研档案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对有关医学研究的资料、成果等进行收集、系统分类和编研,其基本原则一方面是要确保医学科技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要最大程度地开发好、利用好医学档案的价值,为医学事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的健康提供帮助。

二、以用户需求为最终目的的医学科技档案管理方式的建立

为此,依据本部门的工作状况,并结合笔者多年的科技档案工作经验,理解相关文献,对以用户为最终目的的医学科技档案管理方式的建议和探索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提高档案意识

有意识才会有自觉的行为,才会有目的的行动。首先,我们需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不仅需要重视档案的保存和管理,更需要对医学科技档案的利用价值有明确的认识。档案管理部门要更新服务模式,努力开发医学科技档案资源,并建立相应的平台(如数据库和网站等),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此外,档案室还应积极主动地向外界宣传馆藏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可利用的档案资源,以广泛吸引潜在的档案利用者,使档案的利用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二)完善管理体制

所有的行为必须要有规范,而管理体制就是这些规范的保证。要提高医学科技档案的利用效率,就必须要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医学科技档案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的有力保证。立足于档案利用者的实际需求,建立健全档案服务机制,丰富档案利用服务手段和方法,为各类人群提供多样和个性化的服务。我国各档案室为人们提供的服务主要有档案信息查询、借阅以及信息加工等,相对比较单一,也不够简便。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档案利用服务中,可以使得档案信息的查询和利用更加方便,也更符合当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可以有效地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员、医务工作人员等用户人群,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加强档案室基础建设

无论是保存、管理还是利用,基础建设都很关键。加强档案室基础建设也是提高医学科技档案利用效率的有力措施。各档案管理部门应采用多种手段强化基础建设,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档案室基础建设。

1.优化档案室环境安静、整洁的环境可以让医学档案利用者更专注地研究档案中的资料和信息,而宽敞明亮的场所也使档案室可以同时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在合适的地方为用户们提供打印、复印等服务也可以为有需要的档案利用者提供便利。

2.增加馆藏资源储量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医疗实践中产生的医学科技档案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一些科研人员的需求。各档案室应注重资源共享,引进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重要档案资料供研究者使用。

3.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提高档案利用效率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化是未来医学科技档案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中可以显著缩短档案利用者查询相关信息的时间,获取资源也变得更为简便。通过建立专门的档案资源网,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检索和利用档案室内的资•395•源,而不用到档案室,省去了不少麻烦。档案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

4.对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科学分类可以使用户的检索更加准确快速。档案室应充分了解各个档案的内容,并从多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对于医学科技档案,应根据专业、学科的差别对其进行详尽的分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功能全面的检索系统。通过这种方式,档案利用者可以对各类档案有初步了解,并根据自身需求,准确定位需要查询的档案资源,避免了无谓的时间浪费。

(四)调整档案编研体系

提高医学科技档案的利用效率还需要重视档案的编研工作。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对于医学科技档案的编研提出了新要求。档案管理者需要充分发掘医学档案的潜在利用价值,并根据当时的医学研究发展情况,适时提出相关编研课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挖掘各类档案信息资源,编研出一系列具有高利用价值的成果。这些编研成果应具备高度的实用性,可以对医学科研和医疗实践进行指导。

(五)重视人才培养

信息时代的到来带来了知识大爆炸,现代科技的发展深刻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知识型管理人才是强化医学科技档案管理水平,提高档案利用效率的重要基础。随着档案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技术的发展状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应对快速变化的档案管理局面,提高医学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医学科技档案包含的信息量丰富,只有熟练掌握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更好地建立和利用医学科技档案数据库和检索系统,帮助科研人员迅速准确地搜索到其需要的信息,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六)建立面向用户的新型应用平台

档案管理学论文范文5

整理和编辑,建立“体育档案”用时则取之,不用则存之。

关键词:体育档案 管理 运用

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建立健全的体育档案,既是学校规范体育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又是学校对体育工作重视程度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有利于体育教师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扩大知识领域,阅读收集教学参考资料,并根据需要选取合适的材料用于体育教学中,更有利于全面开展学校的体育工作。

一. 体育档案的内容

学校体育档案的内容非常之多、之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上级部门及学校有关体育的文件。

2. 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体育课本、及相应的体育教学参考书。

3. 体育专业用书,如体育理论、运动生理、运动心理等教学理论书籍;体育词典、运动竞赛规则等工具书。

4. 学校有关体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体育工作计划。体育法规包括《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5. 各年级常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体育教学计划、教师教学教案和教学笔记,体育课成绩质量分析汇总表等。

6. 学生身体素质和达标档案册。

7. 学生参加早操、眼保健操、课外活动等考勤登记表。

8. 学生体检表及病免、请假证明材料。

9. 体育课教案及器材出借、成绩考核和出勤情况资料等。、

10学校运动队训练档案,包括:运动员档案、训练计划、考勤、竞赛成绩等。

11学校每年举办的各类竞赛资料,如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球类比赛、长跑比赛、跳绳等。

12教师自编的教育教材内容。如体育理论试题、大课间操资料等。

13教师各类获奖情况档案,如论文、基本功比赛、培训证书等。

14学校体育组的科研档案。

作者简介:邱海龙(1976- ),男,浙江鄞州李关弟中学教师,现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5体育教学相关报刊、杂志及摘抄、复印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

16学校体育领导小组、体育组及其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要求。

17其它,如学校对体育场地改善和维修、学校器材配置、学期体育经费的开支、体育教师的待遇等。

二. 体育档案的整理和分类

由于学校体育所收集的材料内容广、教材大、数量大,加上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必须根据学校与教学的实际需要加以整理、分类、汇集成册或加工成资料库,并编排年月、次序和目录,以便在体育教育工作中提供查阅和上级领导各部门的检查、参观。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教学需要,我校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理和分类的。

1. 按材料内容分,如校内同一运动竞赛类(学校运动会、各种小型竞赛)、活动类(早操、课外活动)等。

2. 按时间顺序,对不同类型材料进行整理,一般学校以一学期或学年为一单元进行材料整理。这类档案可参加《两个条例》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建档。

3. 按实际情况需要整理。除上述两种或在上述两种整理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对经常要使用或较有参考价值、可重复使用的资料进行单独组卷。如达标、合格表的成绩册、教师的教案及教学记录、摘抄的图片资料或剪辑的网络资料、照片等。

4. 按上级部门的要求来分,如:按两个《条例》的备查目录分类建档。

三. 建立体育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1. 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牵涉的内容广、影响的面大,因此,做好体育档案工作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在收集、整理建档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长期性、整体性、有序性、创造性的原则。

2.档案建立后,需加强管理,最好建立档案厨,将资料分类放置档案盒子

内,记录所存档案的类别、目录及时间。

3. 合理使用并及时更新或充实内容。对有时限的或不再适合当前教学形式的内容应及时装订成册,归案入档案(加编号),以便日后检查或其他用途备用。而对那些理论性知识或政策法规、计划要注意当前教育动态和形式变化结合本校、本教研组的工作特点及时调整,以便能更好的指导学校体育工作,以适应新的体育教学要求。

4. 保存档案要规范,材料要完成。通常学校体育档案的目录等要依照“档案法”要求,规范、清晰、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也有利于查找和收集,整理。

四. 建立学校体育档案的意义

1. 使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正常化、规范地开展,有利于宏观调空学校体育工作。

2. 体育档案的建立把学校领导的办学思想、体育教师的工作情况以书面形式体现出来了,同时也推动了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体育教师能力。

3. 有利于体育教师将零散的材料系统化、将实践的经验理论化,同时随着档案内容的增加,也丰富了体育教师的知识,为开展体育教科研活动指明方向,并提供大量的经验资料。

4. 有利于促进学校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档案的建立可促使各项体育活动长期、规范地开展下去,从而一方面不断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体育教师组织开展各种

教育教学活动。五. 运用体育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1. 要及时、经常性地把收集、整理的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并建成档案,运用时要结合教学、训练等,以参考为主,以推动为目标。

2. 要以档案为准绳,规范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深入地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3. 要把学校体育工作档案作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督促体育教师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的指挥,不要把它做一种摆设或作为应负上级部门检查的内容。

摘要:为了更好地进行总结,运用体育档案,必须对资料进行分类、收集、

整理和编辑,建立“体育档案”用时则取之,不用则存之。

关键词:体育档案 管理 运用

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建立健全的体育档案,既是学校规范体育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又是学校对体育工作重视程度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有利于体育教师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扩大知识领域,阅读收集教学参考资料,并根据需要选取合适的材料用于体育教学中,更有利于全面开展学校的体育工作。

一. 体育档案的内容

学校体育档案的内容非常之多、之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上级部门及学校有关体育的文件。

2. 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体育课本、及相应的体育教学参考书。

3. 体育专业用书,如体育理论、运动生理、运动心理等教学理论书籍;体育词典、运动竞赛规则等工具书。

4. 学校有关体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体育工作计划。体育法规包括《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5. 各年级常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体育教学计划、教师教学教案和教学笔记,体育课成绩质量分析汇总表等。

6. 学生身体素质和达标档案册。

7. 学生参加早操、眼保健操、课外活动等考勤登记表。

8. 学生体检表及病免、请假证明材料。

9. 体育课教案及器材出借、成绩考核和出勤情况资料等。、

10学校运动队训练档案,包括:运动员档案、训练计划、考勤、竞赛成绩等。

11学校每年举办的各类竞赛资料,如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球类比赛、长跑比赛、跳绳等。

12教师自编的教育教材内容。如体育理论试题、大课间操资料等。

13教师各类获奖情况档案,如论文、基本功比赛、培训证书等。

14学校体育组的科研档案。

作者简介:邱海龙(1976- ),男,浙江鄞州李关弟中学教师,现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5体育教学相关报刊、杂志及摘抄、复印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

16学校体育领导小组、体育组及其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要求。

17其它,如学校对体育场地改善和维修、学校器材配置、学期体育经费的开支、体育教师的待遇等。

二. 体育档案的整理和分类

由于学校体育所收集的材料内容广、教材大、数量大,加上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必须根据学校与教学的实际需要加以整理、分类、汇集成册或加工成资料库,并编排年月、次序和目录,以便在体育教育工作中提供查阅和上级领导各部门的检查、参观。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教学需要,我校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理和分类的。

1. 按材料内容分,如校内同一运动竞赛类(学校运动会、各种小型竞赛)、活动类(早操、课外活动)等。

2. 按时间顺序,对不同类型材料进行整理,一般学校以一学期或学年为一单元进行材料整理。这类档案可参加《两个条例》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建档。

3. 按实际情况需要整理。除上述两种或在上述两种整理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对经常要使用或较有参考价值、可重复使用的资料进行单独组卷。如达标、合格表的成绩册、教师的教案及教学记录、摘抄的图片资料或剪辑的网络资料、照片等。

4. 按上级部门的要求来分,如:按两个《条例》的备查目录分类建档。

三. 建立体育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1. 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牵涉的内容广、影响的面大,因此,做好体育档案工作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在收集、整理建档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长期性、整体性、有序性、创造性的原则。

2.档案建立后,需加强管理,最好建立档案厨,将资料分类放置档案盒子

内,记录所存档案的类别、目录及时间。

3. 合理使用并及时更新或充实内容。对有时限的或不再适合当前教学形式的内容应及时装订成册,归案入档案(加编号),以便日后检查或其他用途备用。而对那些理论性知识或政策法规、计划要注意当前教育动态和形式变化结合本校、本教研组的工作特点及时调整,以便能更好的指导学校体育工作,以适应新的体育教学要求。

4. 保存档案要规范,材料要完成。通常学校体育档案的目录等要依照“档案法”要求,规范、清晰、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也有利于查找和收集,整理。

四. 建立学校体育档案的意义

1. 使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正常化、规范地开展,有利于宏观调空学校体育工作。

2. 体育档案的建立把学校领导的办学思想、体育教师的工作情况以书面形式体现出来了,同时也推动了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体育教师能力。

3. 有利于体育教师将零散的材料系统化、将实践的经验理论化,同时随着档案内容的增加,也丰富了体育教师的知识,为开展体育教科研活动指明方向,并提供大量的经验资料。

4. 有利于促进学校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档案的建立可促使各项体育活动长期、规范地开展下去,从而一方面不断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体育教师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五. 运用体育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1. 要及时、经常性地把收集、整理的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并建成档案,运用时要结合教学、训练等,以参考为主,以推动为目标。

档案管理学论文范文6

发展形势和环境背景下,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想要高效利用档案,管理档案,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要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更需要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二、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具体方法选择

想要科学、规范化管理档案工作,开展档案管理事业,就需要结合档案管理工作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结合信息化等一系列发展背景,从而选择有利于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和策略。

(一)丰富档案管理工作理念,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机制

档案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体现就是管理工作机制完善,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离不开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强化现阶段所实施的档案管理责任制度,优化档案管理运行机制。同时有效结合具体发展需求,强化责任意识,结合管理内容,建立适合我国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发展和监督完善的机制,通过科学管理档案工作理念的不断丰富和深化,从而逐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二)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信息化推动科学化

结合信息化发展要求,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这不仅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是档案管理工作自身管理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也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通过建立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最终能够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三)加强档案日常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利用档案潜在价值

想要有效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就要定期针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检查档案时,重点确保档案管理的完整性与规范性,要针对档案管理要求,建立相应标准,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一并解决。要持续有效规范完成档案管理工作,重视档案管理潜在价值,充分发掘、利用档案管理潜在的固有价值。

(四)完善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有效提升档案管理人才体系建设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作用更加重要,而信息化发展水平和速度不断加快,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利用一系列现代化科技手段和档案管理技术,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和要求,完善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形成固定有效的档案管理人才体系建设。

三、结语

档案管理学论文范文7

教学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及发展的重要资料,它包含文字、图表、视屏等各种资料,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最真实、可靠的资料,教学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对学校有重要的意义,教学档案的科学、规范化管理能有效地推动中职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1.教学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

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主要是管理教学活动中的资料,包括教学类、管理类及综合类三种档案。第一,教学类档案,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课程的设计、规划、实施方案及实施的情况;教师教学的课程标准、课程安排、教学任务、教学进度、教学培训等;教师课件的设计、教学案例、教学模型;学生使用的教材管理、教师编辑教材的使用情况、考试试卷的来源、试卷的分析总结等。第二,管理类档案,主要有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考察、教学评估材料的收集、教师教学档案的整理、学生课程表的安排、教师课程资料的准备、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教师进修材料的准备、学生学籍的管理等。第三,综合类档案,主要有相关教育部门对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教学文件、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的考察、学校管理制度及学校的课程设置等。

2.教学档案管理的特点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中职学校教学的重要后勤保障,对中职学校教学有重要的作用,教学档案的特点有:(1)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专业性高,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学校会设置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学科,由于各专业培养的人才不同,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课程安排、学生使用的教材及教师的课程资料也不相同,各专业的教学档案也不相同,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有很高的专业性。(2)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来源比较广泛,在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相关教育部门对学校教学文件的下达、学校本身的实验室、科研室、教学管理部门、学生服务部门、后勤部等许多部门都会给档案管理提供丰富的资料,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有广阔的资料来源。(3)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形式具有多样性,中职学校的教学存在多样性,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资料也存在着多样性。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有文字、图表、电子稿、视屏光盘等多种形式,学校教学档案资料的多样性,也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教学的多样性。

二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教学档案是学校形象的代表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来源于学校的发展、改革等过程,真实地记录了学校在教学、管理、运行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是学校形象的代表。通过学校的教学档案,可以明确地了解中职学校的发展、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情况;也能帮助学校总结教学经验,准确地定位中职学校的价值。同时,科学的教学档案能有效地提高中职学校的形象,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招生工作和学生的就业。

2.教学档案管理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记录着许多成功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经验,教学档案的合理运用能给教师教学指明方向,督促教师在学习成功经验的同时,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有力的监督部门

目前,在我国的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中,缺乏专门的中职教学学校档案管理监督部门。中职学校的档案管理一般都是受相关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由于教育部门比较重视学校的教学工作,对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检查不严格,忽视了教学档案对中职学校的重要性。

2.教学档案收集资料不全

由于中职学校的部分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不是专业性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重视档案资料的收集,在收集资料时经常丢三落四,不能有效地收集到完整的资料。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对资料进行整理时,不注重资料的分类管理,将资料随便地放在一起,极大地降低了教育档案资料的完整性,造成了教学档案的不完整。

3.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强力的制度保证

目前,在我国的学校档案管理法中,没有专门的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制度,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使用的是高职学校的档案管理方式,虽然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安排、学生就业等方面与高职学校相似,但中职学校在教学目标、教学管理、教学模式等方面同高职学校有很大的差别,中职学校采用高职学校的档案管理方式,有时根本不符合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导致教学档案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

四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的措施

1.加强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监督

中职学校要加大对教学档案管理的监督工作,确保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能有序地进行,同时中职学校要建议相关部门,将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看作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列入日常工作检查中,对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奖励档案管理工作优秀的管理人员,批评违反档案管理制度的管理人员,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2.增强中职学校教学档案资料收集力度

中职学校要注意教学档案设备的更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档案资料收集时,要注意资料的健全度,以及档案资料的细节收集,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档案资料收集培训,不断地提高自身收集档案资料的专业能力。同时,中职学校要将先进的技术有效地运用在教学档案管理中,要严格注意教学档案资料的保密工作,做好档案室的防火、防盗工作,档案室的防火设备要齐全,档案管理人员要做好教学档案备份工作,确保档案室能有序正常地运行。

3.完善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中职学校要完善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结合高等学校的档案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档案管理制度,用严格的制度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中职学校要加大档案管理的监督力度,严格检查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对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的严肃性。

4.加强档案宣传工作

教学档案管理在学校发展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要充分地认识到教学档案的特殊价值,教学档案是一个成功的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中职学校要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用谨慎、严肃的心态面对教学档案,增强学校教师及其他职工的档案意识,让学校更多的教师了解档案、重视档案,营造一个关心档案、支持档案工作的良好环境。

五总结

档案管理学论文范文8

《办法》中增设“学生类”档案,突破了一直以来高校档案的界定范围,从而拓宽了高校档案的内涵和范围,意义深远。

1.彰显了“以人为本”和重视民生档案的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惠及民生,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我们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来,并在党的十上被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国家档案局依据所学发展观,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后,提出了“人的档案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新理念。在高校中,占主体地位的是学生,而不是领导,更不是校长,是学校主体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学生档案最重要,最有价值。增设“学生类”档案是对过去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的彻底否定,它有利于学生对其个人档案的查询和利用,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众所周知,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我国的人事档案是处在一种极度封闭的状态,过分强调保密,公民个人根本无权查看自己的档案,在高校中,学生也无权查看自己的档案,对于自己档案中的内容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一些学生档案中的不实之词致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得不到公正对待而贻误发展前途,以致影响一生的情况多有发生,而本人并不知晓其原因。《办法》明确提出并列举了学生档案包括的一些基本内容,并强调学生本人是档案形成的主体。对自己的档案享有知情权。符合现代社会人事档案必须阳光化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彰显了“以人为本”和重视民生档案的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2.有利于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体制的规范。《办法》实施五年来,纵观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现状,用一句话概括,仍呈比较混乱的状态。从表面上看,有的高校学生档案由各院(系)管理,有的是研究生档案由研究生院管理,本科生档案由学生处管理,有的由学校档案部门管理。这种不统一性必然使学生档案管理混乱,但这只是一种表象,而本质问题则是由于管理体制不规范而造成的。因此,《办法》在分析了高校档案管理混乱原因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高校学生档案归档案馆管理,这是既体理了学生档案的本质特征又符合档案工作规律的。实行高校档案馆管理的体制有诸多优势,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才优势。学生档案有其自身的特点,不仅需要专人管理,更需要有具备档案专业知识的人去管理。而学校各院(系)、学生处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兼职做档案工作,平时事务性工作就比较多,很难有专门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学生档案,突击整理学生档案是家常便饭,由于他们一段都不具备档案专业知识,因此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从近年来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档案利用反馈中提出的诸多问题中可以看到这种管理形式带来的各种负面后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只有高校档案馆的专门档案人员才能真正胜任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二是保管优势。档案馆以外的部门管理学生档案,一般将档案存放于普通的办公用房中,档案丢失、损毁时有发生,而高校档案馆有专门的库房和保管设施,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学生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此外,各部门管理学生档案的做法,导致各部门之间责任互相推诿,造成学生档案质量差、可信度低,降低了学生档案的利用质量,不利于学生本人和社会各方面的查阅和利用。

3.有利于实现高校档案馆藏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集中统一地管理党和国家的全部档案是我国档案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基本原则。高校档案是国家档案,而高校学生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是国家档案,必须由档案部门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各高校逐步建立了档案馆或档案信息中心,其目的就是实现对高校全部档案信息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维护高校档案的完整与完全。《办法》在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中,对学生类档案的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学校培养的学历教育,学生的高中档案入学登记表、体检表、学籍档案、奖惩记录、党团组织档案、毕业生登记表等。这些材料既包括了学生个人档案中的大部分内容,也包括了教学档案归档范围中的部分内容、即学生的“入学登记表、学籍档案、奖惩记录”等是比较完整的学生档案材料。校档案馆或档案信息中心以此为标准,可对学生档案形成院、系、班级进行指导,及时归档,保证学生档案信息的完整,并与学校其他档案信息共同构筑馆藏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实现高校档案馆藏资源的集中统一。

二、高校学生档案管理规范化的途径

高校学生档案要真正做到“档如其人”,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大学生本人在校期间的成长历程,其根本途径就是实现高校学生档案管理规范化。

1.建立并不断完善高校学生档案规范化的制度体系。《办法》对“学生类”档案的一些主要和基本的内容做了规定,这是十分必要的,有指导意义,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去收集和保管,各高校的做法不尽相同。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制度层面上做文章,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和较强操作性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体系,提出明确的任务目标和全面的归档范围,对产生学生档案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细化和提出基本规范要求,从而确保学生档案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安全性。虽然我国高校的规模、所有制千差万别,但各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明确由档案部门牵头,与各院系协同单位协作建立相应的档案工作制度去明确各自的职责。建立一个相对集中统一管理学生档案的不同模式。并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定期开展系统考核,强化过程管理和监督。

2.充实档案内容,提高档案质量。《办法》颁布以来,许多高校在学生档案的内容上,除保证基本的《办法》所列举的内容外,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沿着学生自身成长的轨迹,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丰富档案内容的各种有益尝试,体现高校素质教育的成果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从而实现“档如其人”的目标,这样形成的学生档案能够涵盖其全貌,为用人单位全面了解毕业生提供了准确真实全面的信息,同时也为学生本人在日后的成长发展提供了鉴借依据。各高校现阶段对学生档案的不断充实基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为表现情况,反映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二是身体健康情况,反映学生是否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三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反映学生的心理状态,个性倾向和职业倾向。四是技能水平记录情况,记录学生参加各种技能水平的鉴定,能力水平考试等。五是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及效果,记录学生在校任职情况及评价,参加大型活动,科技活动效果等,反映学生社会活动及社交情况。六是信用情况,个人信用是人们关注的重要品德,是现代社会关心的基本要素。经过不断充实,使学生档案更具个性特征,避免了“程式化”、“公式化”千人一面的档案现状。为了保证充实工作,高校应建立学生档案信息动态跟踪机制,及时收录学生各种全面信息数据,动态地记录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丰富学生档案信息资源。

3.运用现代科技推进学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当前,我国已进入信息化时代,高校招生、就业都已基本实现信息化和网络管理,学生档案在载体上已形成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存。高校应充分利用电子技术和网络优势,整合各方面信息资源,开发运用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和电子档案库,依托互联网建设学生档案管理与服务网站,为学生和社会提供各种学生档案咨询、查询等服务,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优势。

三、总结

档案管理学论文范文9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学档案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高校只有在具备了大量的、可靠的教育教学材料,并继承已有的教学成果,借鉴前人优秀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的情况下,才能够有节奏、有秩序、高效率地运行教育教学管理。当然,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思想就是源自学校的教学档案。

因此,高校应当充分注重教学档案的重要作用,致力于将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渗透到教学管理活动当中,建立并完善教学档案的管理制度。同时,高校教学规划的制定与改进、教材的选取与运用、专业以及专业课程的开设等的依据也是源自教学档案,这些依据将对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活动的成败造成直接影响。总之,高校教学档案是教学管理的重要资源,在教学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指导意义。

二、管理高校教学档案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更新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观念

在这个信息时代,档案管理信息化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而要推进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就必须要从思想观念上进行重视。作为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在更新自己的知识时,树立起良好的服务观念以及开发档案的新观念。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必须要树立起良好的服务意识,不能在停留在原来的思想上。为此,高校档案室必须要广大师生对知识以及信息的需求进行调查了解,并根据调查的情况加大相关教学知识、信息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力度,积极的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还必须让档案管理人员逐步的从传统的工作模式过渡到档案信息中心的工作模式上来,并在此过程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化意识,促进高校教学档案事业的现代化发展。

(二)改进高校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

高校的综合档案室要对学校的档案工作进行定期的、整体的、系统的监督与指导。作为档案室的工作人员,需要迈出档案室,深入分析学校各教学部门的工作规律,了解他们工作的具体内容,合理把握文件材料归档的范围,并根据分析、了解的结果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档案的收集计划,力争做到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有步骤、有计划、有实效。同时,档案室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各立档部门的工作动态有一个及时、准确的了解,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另外,教学档案室的工作人员还可以精选出一些收集齐全,工作规范,立卷质量较高的部门,组织其它部门参观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三)建设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

近年来,新的教育理念使各高校在办学方式、办学理念以及学科领域的建设等方面都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特色,这就使得高校的教学档案的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在教学档案的产生、整理、收集、利用等运转过程中,应当以档案管理的标准与法规为依据,有效实施科学化的管理,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达到规范化;同时,依据指标体系的要求,对于教学档案相关的支撑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收集与整理,使其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另外,必须完善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教学档案在高校教育管理教学活动教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从而形成具有实用价值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较强的信息材料,进而实现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四)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人才培养

档案人才是知识管理型人才。档案信息所具备的知识性与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的专业性决定了档案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是一种知识性的劳动。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会直接的影响到档案信息化建设。高校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强的技术性,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认清自己是否具备运用各种先进的档案管理工具、高效并准确获取各种教学档案信息以及其他的相关的档案管理所需要的的能力。

如今,很多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都不具备这些综合能力,他们要么是能够运用各种先进的档案管理工具而缺乏档案管理能力,要么就是具备档案管理能力却不具备运用各种先进的档案管理工具的能力。为此,高校必须要为他们创造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培训,努力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同时还必须要注意引进新鲜血液,聘请那些具备良好的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档案管理工作人才进高校从事教学档案管理工作。

三、高校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一)对高校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结构进行丰富、改善

要使得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就必须要要加强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工作,并尽可能的扩大档案的接收范围和征集门类,使得档案数量更加充足、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的合理。从档案室来说,需要对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改善,对单位的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对于档案馆来说则需要坚持馆藏教学档案的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在合理扩大接收范围的同时,还需要对所接收的教学档案的质量进行甄别、控制。

需要对档案补充机制进行完善,要广泛地开展档案征集的工作,必须要想方设法地对散存在社会和个人中的档案资料进行收集。同时还需要对馆藏结构中文书档案占主体的单一局面进行改变,并加强与各个专业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之间的联系,以此来促进教学档案资源的共享。

(二)积极拓宽高校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

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应当树立起竞争的观念、积极服务的理念、市场理念以及协同合作的观念等先进的观念和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切实关注学校以及广大师生对教学档案信息的实际需求,是档案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共享;二是要打破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常规范围,利用各种方式有效扩大档案室在学校中的影响力;三是注重开发档案室的新的社会功能,以扩大和提升教学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对学校发展的积极影响。

(三)加强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高校的档案馆(室)应该积极的根据自身的馆藏特色建立起档案信息数据库。数据库不仅仅是档案信息存储系统,它同时还是对已经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进行深一层的加工与组合后所形成的专题性的、高层次的档案信息的科学分类组合。通过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后,可以大大的提高查询速度,进而方便用户,同时提高档案信息的管理水平。

在21世纪,将各种资源与信息进行数字化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核心。档案管理现代化,就必须要是实现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俱进。要实现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就必须要建立起相应的规范与标准,同时还需建立起相应的信息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推进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四)加强建设高校教学档案的现代网络化

随着不断推进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教学档案有了新的形式,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档案逐渐减少,而以光盘、磁盘为载体的现代化教学档案在整个教学档案材料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管理的手段、方法上,以往的教学档案管理都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今天,为适应信息时代管理的特点和需要,不仅要实现档案资源的数字化,还要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开发或购买教学档案管理系统专用软件,建立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在教学档案的管理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开发光盘、联网检索和信息查询等服务,充分挖掘信息资源自身的综合性、积累性等优势,使我们所得到的相关信息重新达到优化组合的目的,发挥出更大的利用效益。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