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历史教师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5 10:43:11

历史教师论文

历史教师论文范文1

历史学教学论教研室认真落实学校 十五!发展规划和教学工作会议精神, 在历史学学科教育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方面, 做了大量的基础建设工作, 学术找到了一条课程改革与教学实习实践的方向,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以教学立项促进课程改革, 以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一)科研立项进入新世纪, 教研室抓住机遇, 以教学科研究立项为切入点, 积极申报自治区和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教学研究项目, 加大教学研究的力度,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部级期刊从2000∀ 2006年, 我们获准 高师教学手段改革与探索!、 历史教育学教学研究!、 历史教育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研究!、 历史教育学(蒙文教材) !、 历史教育学课件研制!、 #历史教育学∃主干课程建设!、 比较历史教育学研究(教材) !、 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教材) !、 中学历史教材分析!、 新世纪高师历史教育学系列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等涉及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10项教学研究课题立项, 并获得研究经费数万元。

(二)教学研究

在课程设置方面, 根据历史教育学学科特点开设了3个层面的课程: 第一层面为历史教育教学理论课程(包括学科研究动态、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方法手段模式研究等), 第二层面课程为教师职业技能强化训练的实践课程( 包括教师职业应具备的各种教学技能、中学教材分析及活动课设计、现

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 第三层面课程为深化扩大教育视野的选修课程(历史比较教育学), 形成了合理的课程结构。

在教学内容方面, 重新修订了所开设课程的大纲, 更新了教材, 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授课, 深化了教学内容, 把教师的科研成果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教师编写教

材, 2005年编写了蒙古文#历史教育学∃教材, 使蒙语授课生有了蒙文教材划。#中学历史教学技能训练∃、#中学历史教材分析∃两部教材也列入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二学位教材建

设研究项目, #比较历史教育学∃列入了内蒙古师范大学蒙文教材建设项目。

在教学方法上, 以精讲为主, 注重教学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思考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动口、动手能力及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采取 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

法, 请中学历史教师传经, 组织学生观摩中学历史课和教学能手评比活动, 让学生在比较学习中领悟教与学的道理;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给学生上台讲授的机会。在教师指导下、

采用学生自讲、自查, 同学间互学的微格教学方式, 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 开阔学生思维, 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来观察、分析、研究、评价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在教学手段方面, 教研室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将90%课程制作了课件。随着蒙古文软件的开发, 从2002级蒙语授课班学生开始, 学习制作蒙古文历史课件, 不但提高了学

生制作教学课件的能力, 教学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在制度建设方面, 加强了教育实习的科学管理力度、制定了科学的监管措施, 形成了制度化管理的工作, 尤其是在学生学业考核方面, 比较早地探索过程考核模式。( 1)建立了标准化试卷库。根据大纲的修订, 2004年编制了6套试题和标准答案。( 2)根据学科特点, 期末考试实施闭卷、开卷各占50%制度。( 3)从2005∀ 2006学年的第三学期开始, 将出勤、平时讨论、提问、演讲、作业等成绩列入期末考试, 实习2: 4: 4分数段, 平时成绩占20%,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占40% (闭卷考试),编写教案、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能力考核占40% (开卷),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和学习的积极性。( 4)对于中学教学技能训练的考核采取单项训练成绩与综合训练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5)对于中学教学技能训

练严格把关。由指导教师和院领导组成5- 7人参加的评价小组, 每个学生的课堂教学都要经过评价小组的集体评价, 不合格的学生不许参加教育实习。( 6)教育实习的总成绩由在校技能训练成绩、中学教学实习成绩、班主任成绩和教育调查成绩组成。教学实习成绩取决于平时表现、编写教案、课件制作、听课、评议、课堂教学效果、批改作业、点评等的综合考查,使考核更公平, 杜绝了给印象分的片面性。

(三)科研成果

教学科研立项推动了教研室的教学研究。最近5 年, 教研室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围绕本科教学, 编写和修订了历史教学论!、 比较历史教育学!、 中学历史多媒体课件制

作!、 中学历史教材分析!等4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编写、出版了#历史教育学∃蒙文教材; 根据新课程标准撰写并出版了全区中小学使用的地方课程教材#内蒙古历史∃; 发表了#课

程认识: 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谈起∃、#1999年高考试题答卷分高中历史如何适应了3+ X高考改革的需要∃、#高考答题技巧: 从2006年高考文综38题考生答卷谈起∃等

文章, 为我区高考文科考生和高中一线历史教师提供了指导。同时, 还以教育硕士% 历史专业研究生教育为平台, 指导中学一线历史教师撰写并发表了#问题探究式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思考∃等论文。

二、强化技能训练力度、积极探索新型的教育实习模式教育实习是高师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必不可少

的教学实践环节, 也是教师职业教育的特色。面对学生人数大量增加, 学生素质下滑的新形势, 为了保证培养的质量, 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 以教学论教研室的专业教师为核心, 组建一支稳定的中学教学实习的指导教师队伍。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 教学论教研室教师的4名教师和10名有指导中学教学经验的专业课教师, 形成了团结合作、优势互补的指导技能训练和实

习的团队, 每位指导教师指导技能训练和中学实习的学生人

数在15人左右, 有效地保证了技能训练和实习工作的质量。

第二, 加强了教育实习的科学管理力度, 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流程。每年实习前做好实习前的一切准备

工作, 联系好实习学校; 指导教师的确定, 学生的分组; 实习计划的拟定; 经费预算; 实习前的动员大会、进入学校的见面会

等等环节上都作了较详细的部署。规定指导实习的院方教师最少听实习生2节课, 中学教师2节课, 由院系教师与中学指

导教师(专业课、班主任教师) 最后商定实习成绩。

第三, 以 信誉!建立了长期, 较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选择与巩固, 为教育实习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在实习

基地的选择上, 我们首先考虑初中历史教学, 因为初中年级容量大, 实习生上台讲课机会相对多; 其次考虑中学学校领导的重视与中学历史教师的指导水平和热情; 再次选择离学校近、对实习学生安全的学校。因此, 除了附属中学外, 学院还与呼和浩特三十六中、三十五中、十八中、蒙古族中学和乌审旗蒙中、杭锦旗蒙中先后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2001∀2005年, 我们为3所中学培养了4名教育硕士% 历史专业研究生。我们指导教师的辛勤劳动、责任心, 直接影响着我们一届又一届毕业生。所以我们在实习中对实习生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为人师表等方面高标准严要求, 赢得了实习学校的信赖。

第四, 强化了学校教学技能训练的验收工作。到中学实习之前, 有4周的学校技能训练工作。对于该项工作, 采取了指导教师分组指导, 全院集中验收和抽查验收的对策。教育职称论文投稿每位指导教师对于自己指导的学生, 进行为期3周的个别指导和训练, 然后在第4周由院领导和全体指导教师组成的蒙、汉两个验收组与两个班级的学生一起, 分别观摩蒙、汉两班学生的课堂教学。根据评分细则, 由验收组为每个学生打分, 进行为期一周的验收。这样做虽然加大了指导教师和学院的工作量, 但确保了学生的训练质量。2004年, 有两名学生在由学校团委、教务处组织的学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

历史教师论文范文2

关键词:历史教师;专业化成长;拓展专业知识

如何让老师教师更加专业化教学是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的重点。如何让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再现他人,与别人进行交往,探索世界,学会继续不断地、自始自终地完善自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的总体要求。本文主要从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以促进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等几个方面分析介绍了如何提高历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方法。

一、历史教师要拓展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专业的历史教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高中历史教学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本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

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是教师教学的前提,高中历史教师要学会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所授高中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

近年来,在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方面,也出版了一些专著,例如,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新课标资源库?历史卷》,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新课程历史地理教学案例与评析》等;同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历史教学专业期刊上也刊载了高中历史新课标方面的许多学术论文和经验文章,这些都是教师专业学习值得借鉴的资料。

2、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

作为一名专业的高中历史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是教学最基本的保障。首先专业教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课标所涉及的主要专题史、地区史和史学理论知识等。

高中历史教师只有完整、系统、扎实、精深地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只有深入透彻地了解高中历史新课标所列的主体教学内容及相互间的关系,才能明白它们在高中历史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才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观全局地分析教材。

3、应具备宽阔的学术视野。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它涉及到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例如,“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等专题。这些都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专业教师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宽阔的学术视野,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才有参与历史学术问题讨论的能力,使自己的专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有相当大的影响,一位专业能力扎实、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教师教出的学生自然成才的几率高很多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提高教学基本技能的同时,尤其要注意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1、提高历史教学反思能力

对教学而言,教师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可能带来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改进。可以说,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今,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经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一条重要标准。

何谓教学反思?简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地位的提升大有帮助。

反思性学习是高中历史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比如,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所定的本节课的目标理解得如何?学生对本节课会有哪些疑难点?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是否符合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等。

2、提高课堂课程资源的运用能力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包括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第一,提高历史课程资源利用能力

老师要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以生动的语言、得当的肢体动作、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其精深的历史专业知识和对所授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深厚的专业能力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勾画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去吸引学生,或者运用多媒体效果进行教学,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历史短片。

第二,利用好高中学生资源。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运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一些关于历史课程资源,如收集历史故事、外出旅游参观历史遗址时的照片、报刊杂志中有关的历史文章等。并进行课堂讨论、组织历史辩论会和故事会、编制历史剧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深入理解。

3、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课例教研和课题研究是高中历史教研的两种主要形式。

课例教研就是以“课”为研究对象的教研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课堂实录,即对课堂教学的全程记录。课例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没有关注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其行动缺乏理论的支撑,也缺乏科学的、系统的设计。因此,教师在课例教研的基础上,还须提升为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在科学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解决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系统、有序的研究。

综上所述,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是研究者。从历史学科来说,研读史家的学术论文,对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不失为一个极重要的途径。研读史家撰写的论文,不仅能够了解何为学术论文;而且也能进一步审视学术论文是如何写成的,通过研读史学论文,使历史教师逐步掌握史家是如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史料来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历史解释的。让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接受历史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历史教师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1-0076-0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和实施,要求“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高中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专业素养方面的要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主体是广大的高中历史教师,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课改实施的进程和成败。

一、拓展历史学科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凸显学科特色的专业特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它包括:史学知识、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史学观念、史学研究动态、史学思维等。

第一、应具备系统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这是历史教师最基本的素质。高中历史新课程采取中外历史合编和专题化的课程结构,以模块为形式,打破了以往按时代纵横相间的通史编排体例。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首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专题史、国别史和地方史等知识。将全球历史、中外历史放在一起研究。对于各个模块中出现的交叉内容,只有具备完整、系统、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明确教学主题内容,明白它们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

第二、应具备广博的其他文化知识。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各种知识均有所涉略。如语言、政治、地理、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诸多学科,只不过高中历史教学偏重于了解和为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层次,不求达到专业层次而已。历史Ⅲ中的“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等专题即是鲜明的体现。

第三、深入学习史学和历史教学理论。史学理论对史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毋庸置疑。对于历史教学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如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等就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新课程倡导高中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有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近年来,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如赵恒烈、金相成等编著的《历史教育学》,齐健等编著的《历史教育价值论》,王宏志编著的《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等,都是很有见解的重要资料。此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及聂幼犁、赵亚夫、杨宁一、曹大为、冯一下、陈伟国等写的相关文章都对我们的教学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第四、掌握史学研究方法。传统史学研究方法是“论从史出,论由史证,史论结合”。对高中历史教学也同样适用。比如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这是个结论,为什么这样说呢?知道了这个结论是怎么由事实论证来的也就明白了鸦片战争的始末。再如胡适所主张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也是经常用的方法。比如说“皖南事变后,中共什么以斗争求团结?彻底决裂?

第五、更新史学观念。高中历史教师须了解史学研究范式并尝试用科学的历史观整合学科体系。固守成见,视野狭窄,不符合现代教师的要求。目前中国史学界出现多种史学范式,形成了以唯物史观为主导,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并存局面。史观在教材编写和高考试题中的体现非常明显。如2008年文综全国卷一 15题:梁启超对“科学万能说”的认识,即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科学是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又能祸害人类。

二、关注现实问题,开阔国际视野

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历史教学是服务于现实的。当今在世界上大国兴衰问题、全球化问题、中美关系问题、国际合作问题等等,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敏锐地捕捉信息,开阔国际视野,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对现实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历史教师论文范文4

薛伟强(山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1.激发兴趣的度

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历史本身有情节、有时序,人物命运跌宕起伏,社会形势风云变幻,是生动活泼的。在英语中代表历史的单词“History”本身便包含故事(“story”),甲骨文中“史”字本意即记事者(“史官”),引申为被史官纪录的事。换言之,故事性是历史学科特质之一,是历史教学必须重视的规律,当然,其中也不可缺乏思维的含量。仅注重趣味性,容易饥不择食,与教学主题契合度不高,或流于形式,达不到培养历史思维和能力的效果。若兴趣激发不足,缺乏有血有肉的史实,学生也难以理解一些现象。

2.史料运用的度

历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史料是研讨历史问题的根据,是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的重要媒介,使用史料须保证科学性。应当尽量使用一手材料,且要提前辨析考订。以程度而言,教学使用的史料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运用史料的量也须适度,史料应当是辅助教学,为学生解读教材、开阔视野提供原料。将史料变成分散的知识点,不利于突出主题,不利于历史知识的完整化,教师应当有目的地使用多样化的史料,营造一个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利用证据尝试进行重建过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拓展学术的度

史实史实,史料更新史料,史家辩驳史家,史观批评史观,其中任一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新的观点、结论出现,这些因素还会产生叠加效应。故中学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学科中变化最迅速、最猛烈,历史老师理应是充电频率最高的老师。对于历史教育者而言,照搬教材和教参是最忌讳的。无论是学科特性、课标要求,还是专业发展、应对高考,关注研究新观点、新成果对于中学历史教师都是必然。

4.关照现实的度

历史教学关照现实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引导理性反思,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其中同样涉及度的把握问题。提供多视角的材料,营造相当的历史氛围,回到历史现场去探究历史问题,学生才能有更多、更深的体验,没有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便不会有对现实的超越和创新。

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来源于长久的专业积淀,历史学是历史教育的根基和源头,是最需要拓展的专业知识。兴趣激发、史料运用、学术拓展及现实关照在一节好的历史课里是相辅相成的,其核心和原点仍在历史本身,科学运用史料是好的基础,适度激发兴趣是好的形式,适量的学术拓展及适时的现实关照是好的深入,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质疑、反思及批判,点燃思想的火花。学生的心灵一旦获得解放,其潜力会远远超科想象。当然,既要长久吸引学生,又要不断完成教学目标,这并非易事,需要下很大功夫。这正是教学艺术的魅力所在,每个教师通过努力都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且将其发展完善。当历史教师坚持不懈地引进多元叙述,一以贯之地引领理性思考,锲而不舍地触发生命与生命碰撞,长久持续的冲击学生的思想,人性、自由、真理等人文精神便会渐次潜移默化,这也是历史教育的最高追求。

李继(成都树德中学历史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将学生认识结构和学科知识结构融合,以科学眼光构建优质课堂评价标准,已成追问“什么是一堂好课”的习惯思维。当我们把视角转向审美,一堂好课不就是让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享受到愉悦感觉的课吗?回顾近十年的历史教学生涯,曾经受到过的“高度评价”总是如风掠沙,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记,而真正让人感觉很享受的课堂记忆,是曾经在课堂上不经意间生成的一阵阵掌声。

或许,同学们的掌声源于,他们察觉到我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向他们袒露了我对生命的真诚;亦或许,我文字材料刚好迎合了高中学生,在“自我同一性”寻找中艰难与迷惘;或许二者都有。某段不经意的文字,把某段悲壮的历史与教师的生命感悟同学生的心灵成长汇聚一起,就诱发一场热烈的掌声。有位学生在毕业后,在寄给我的明信片上这样写道:“你让我觉得特别好的,不是成绩的角度,而是上课传递给我们的思想,这种思想不是一种无建设性的嘲弄,而是给了我很多启迪,对我影响深远。”

殷跃明(河南省鹤壁高中历史教师)

“一节好的历史课”应该是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特别是能很好引导学生按历史学科特点和历史学科思维方法获得启迪。历史课尤其表现为故事性、时序性、情境性、探究性、趣味性。历史老师要善于利用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背景、原因、内容、过程、性质及影响。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历史课要把历史事件、现象放在一定的时间坐标中。历史是活生生的,历史课选取典型材料分析探究更有历史感。有的人认为,历史课就是讲故事。此观点片面。历史课不只是讲故事,还要引导学生探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从中受到启迪,做真人,做有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

刘道梁、李莉(分别就职于广州市萝岗区教育科研与发展中心、广州市开发区中学)

对教材的准确解读对于讲好一堂课非常重要。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重要教学资源。对于学生来说,教材是他们掌握系统知识的主要工具。从他们感知教材开始,知识也随之积累,感知越丰富,观念也越加清晰,对概念和知识的理解也就越容易。对于承担着引导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责任的教师来说,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对教材的领悟程度更是关系到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备教材”――搞清楚教材文本“说什么”,知道教材文本“想要说什么”“应该说什么”,正确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层内涵,把握其价值取向。当然,教材的解读,不是单纯对教材内容的狭义解读,而是结合学生自身发展以及学校、社会背景下进行的整体解读。因此,教师还要“备学生”“备教学环境”――根据特定的学生群体,学校所处的特定环境进行备课,并结合以上因素思考教材文本应该“怎么说”。

李磊(江苏省徐州李集中学历史教师,中学二级教师)

史学理论是个宽泛的概念,与历史理论既有交叉又有区别。一般来说,其涵盖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历史文献学、历史编纂学,以及史学史等内容。在这些理论当中,历史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则“集中叙述和分析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和认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方法,注意点在历史认识活动的主体自身的认识能力及其限度的科学估价,和提高这种能力的正确途径、必要手段的探寻上”(参见姜义华:《史学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它们与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历史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当今高考命题的“专业化”趋势,也符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制定的提升高中学生若干学科素养、特别是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要求。所以,在课堂中做到科学合理地渗透这些理论知识,也应成为“一堂好课”的参考标准之一。

目前,“学术化”“专业化”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势。在历史研究性学习课上,教师固然可以指导学生开展系统性的主题研究活动,并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的熏陶。然而,研究性学习模式在现阶段的课堂上毕竟难以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常态,且课时数量也不足,所以,提升学生史学理论素养最可行的途径就是放到常规的历史课中进行。如何将历史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等内容科学合理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呢?最好的做法是“润物细无声”。引导须遵循科学严谨的方法,还须注意内容的主次秩序。教学中完全可以避开专业性较强的理论,引导学生“就事论事”,即根据教材的观点来思考支撑该观点的背后历史观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在不同史学研究范式的指导下,历史研究将得出不同的历史认识,历史认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将历史认识和史学方法论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不宜机械地将理论系统整体植入课堂教学。

钱金燕(威海环翠国际中学历史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历史教学》开辟专题讨论――一节好的历史课,看到各位老师从不同角度观察好课,联系自身教学实践,我想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谈谈一节好课不可忽视的视角。2008年我获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经历理论学习过程中以及之后学生团体辅导,让我认识到,学生心理形态各异,要在初中实施有效的历史教学,需要建立在初中生不同的心理差异之上。总体来看,初中生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其成熟性主要表现为他们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其幼稚性主要表现在其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初中生的思维虽然已经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较低,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期;由于辨证思维刚开始萌发,所以,思想方法上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及表面性。而具体落实在不同年级学生心理方面,又有着微妙的区别:初一学生从小升初,幼稚型多于半成熟性;初二处于青春过渡期,矛盾性叛逆性更突出;初三处于思维价值观刚刚确立期,更体现一种思考性。如果用历史教材的知识来作为评判标准的话,初一学生注重的是“是什么”;初二学生关注“不是什么”;初三学生则追究“为什么”。

针对初一至初三各年级不同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们也有不同的侧重。初一年级以“考古实物”作为课堂吸引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立足点,让学生在对历史文物取证过程中获得对历史学科知识的信服感;初二年级以对教材知识真伪的论证为史料教学突破口,让学生明确知识的正确与否必须有历史真相的支撑,让学生在对知识的质疑、颠覆与重建中获得知识的征服感;初三年级则以具有辩证性的历史情境为引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施与之相关教学模式,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考证证据,得到多元化的结论,从而树立起历史辩证思维,获得对历史的认同感与尊重。

张芳(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历史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历史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具有人文性。一堂好的历史课就该体现人文关怀和爱国情感,体现“以史为鉴”的特点,能让听课的老师和学生获得一种享受,一种人生的体验。只有以知识交流为目标,以情感交流为基础,情感交流使知识交流顺利开展,同时又使知识交流得到升华的课堂才是一节好课,才能体现历史的学科特色和人文特色。

刘永红(广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历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不少小组合作探究不够真实、自然,没有实效,流于形式,缺乏一种逻辑上水到渠成的流畅感。建构主义之支架式教学模式主张通过脚手架(即支架)建立概念框架,在概念框架的某个节点上设置问题情境;建构主义之抛锚式教学模式主张抛出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锚”,促进学习者和其他成员在合作过程中达成知识的构建。教师,尤其是高中教师更要注意寻找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能切入点,让小组合作活动不只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更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高中历史课堂上把哪儿作为“支架”的问题节点,才能最大化地实现小组合作探究的意义学习呢?

1.在“学科核心知识”处

去繁就简,去枝取干,每节课紧扣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确定核心知识,设计一个有价值的学习主题,围绕着这个主题筛选史实,步步剖析,促进学生不断加深理解。

2.在“教学难点”处

教学难点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心理发展,找出介于学生现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心智、个性的发展。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特点、教学规律、历史学科特点和课程标准要求,在保证专题内部历史知识系统、完整的前提下,确定教学难点,对课程标准进行“二次开发”。

3.在“逻辑链断裂”处

教学的逻辑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罗伯特・施佩曼指出:“我们不是孤立地,而应从前瞻后顾的行为关系中认识每一个价值,这也是价值认识的特点。”

历史新课程采用模块专题式结构,虽突出了主题,但淡化了时序,不利于学生对复杂问题的理解探究。“新历史科”教育观主张: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建构关于过去人事的论述,可以说是一推理学问。即历史教学是一种史料教学,需要教师补充完整史实,帮助学生把支离破碎的“史料”拼凑起来,在时序和逻辑上还原出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我们可以巧妙地将教科书的缺漏问题转换成能够刺激课堂讨论的问题。如在学习“宋朝通过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措施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时,由于初中已学过宋朝历史,又篇幅有限,有的教科书就省略了“陈桥兵变”一环,不少学生不易理解上述结论,需要教师搭建一个平台,帮助学生思考、理解,将探究逐步引向深入。

4.在“历史与现实衔接”处

当代教学理论视历史教学为一种具有历史性、地域性、情景性的文化现象。只有当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吻合时,教师确定的问题才能让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产生求索的渴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只有当学生认识到学习“对我关系重大”并“与我的生活紧密相连”时,才能很好地融入学习之中,把新知识和熟悉的知识联系起来,把当下和以前联系起来,把新知识和自己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

5.在“需要思想升华”处

历史教学是“史料”教学,史料本身是没有思想的,我们教师要善于发掘史料的价值,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能揭示本质和规律性的问题,强化人文底蕴,刺激学生的思维向多个方向发展,增强历史的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学生眼中的一节好课

(以下学生观点由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赵登明提供)

霍晨铭同学:一个学生眼中的历史课需生动、引趣、凝练。以苏联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例,老师叙述时娓娓道来,同时在黑板上画出区域地图,写出图式板书,使学生一目了然。在叙史时力求简明,投入感情。评价历史时既向学生提出问题,也启发学生大胆阐明观点。上课结束时引发学生课后思考,查找相关资料。老师不仅教书,而且以德育人。

刘峻宗同学:一节好的历史课的形成有诸多相关联的因素。一个富有教育热情的教师是首当其冲的必要因素。古语有“将为兵之胆”,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学习动力。首先,是教师贴近学生的表述方式;二是历史线索的层次分明的讲解,给学生建立起一个“轴线”历史概念性的“模型”。所谓一节历史好课的组成,大致如此,其余的则要靠教师独特风格所形成的独特教学魅力。

王佳琦同学:老师在讲述历史知识点时,融合了当时的事件与人物,客观剖析历史。如老师在讲现代中国历史时,结合自身经历,运用诙谐的语言阐述事实,使人轻松的理解历史时代特征。同时,讲当今世界局势,使人深刻理解等。

郗若伊同学:对本课内容的积极扩展和延伸,找寻历史唯物主义规律,引发人们的思考与感悟。

王禾同学:最好的历史课应是一场看似混乱实则清晰的思维碰撞,从教师清晰而明了的讲解和引导中,体味历史的因果。

韩志周同学:一堂好的历史课,应当能够启发同学们的思维。例如讲到辛亥革命,它的成功与否就众说纷纭。老师向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学生也可以支持或反对,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为自己的观点找到论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历史思维就潜移默化地养成了。

王子元同学:一名好的历史老师,在讲明知识点的同时,应该也全身投入这段历史中,生动形象地描述,甚至讲到兴奋处唱一曲陕北民歌,以“角色扮演”还原历史场景。这样的历史课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同学们历史学习的兴趣,使我们不仅更好地牢记了知识点,也能在理科学生的题海中寻找到心灵的休息之所,一起享受到历史以及历史课带给我们的无尽思考。这样的历史课就是最精彩的、最成功的一节好的历史课。

朱智豪同学:历史课不仅要有老师幽默地讲评,也要有一段相关的历史视频,这样的立体教学会使学生享受于听历史课,并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加深。

王炳韧同学:最好的历史课堂应该是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去表现特定历史事件的完整过程,进而生动地讲述,全面多角度地再现历史情景,从而让学生清楚且深刻地了解历史,树立正确地认识历史、借鉴历史,才是历史教学的方法与目的。

崔家维同学:一节好的历史课,应该将中国历史和外国历史联系起来,比如,我们能够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吸取历史经验与分析其不足之点,为祖国明天的建设贡献力量。

赵致远同学:一堂好的历史课,要能宏观地从整个大历史分析,揭示本节课历史事件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对历史规律的掌握,客观分析历史的方法,厚积薄发的人文清怀,使学生通纵览古今、心怀廉耻,身行礼仪。

梁源同学:一堂好的历史课,不仅要将书本上的知识将清楚,还要将其背后隐含的历史背景和专有名词解释清楚,使同学们不死记硬背知识而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从历史认识的批判性思维培养角度讲,要介绍对同一问题的各种不同观点,要鼓励同学们拥有多元的历史观。

许潇同学:历史课不被打上“枯燥”的标签,我认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点,可以借助历史文物、遗迹、视频或文字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更轻松地学习历史、亲近历史、深入历史。

孙英辰同学:一节好的历史课应该给学生建立起整体史观,使所讲历史事件的国内外背景、前因后果立体地呈现给学生。

历史教师论文范文5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为了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好地备战2013年的高考,2012年6月底,笔者组织了淮北市四所省示范高中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共199人进行了模拟测试。为了保证测试效果,尽量缩小和高考实战之间的误差,虽然笔者选择了各校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的文科实验班学生作为测试对象,但测试暴露出来的问题依然令笔者大跌眼镜。

命题者选取了涉及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范式问题,以学术视野俯瞰高中课程内容,在总结中国人追求现代化历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该如何应对世界的挑战。命题者希望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希望看到有创意且论证严密的观点,进而以此引领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但学生答题的现实和命题者预设的理想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反差,折射出存在于中学历史教学现实中的偏差。

问题1:199人中,没有一个人选择“另有观点”,没有一个人能够提出与“冲击—反应”模式不同的中国近代史的解释模式。(当然,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题目中的“运用材料中的史实”)

问题2:23人明确表示反对“冲击—反应”模式(15人),或认为该模式观点片面(8人),占总人数的11.5%。这其中只有10人能给出反对的理由,占总人数的5%。但理由无一例外都是干巴巴的一条:“外因决定论”的错误。至于其他解释,如“西方中心论”“逻辑论证上的矛盾性”“预设前提”等等,无一人涉及。

问题3:选择赞成“冲击—反应”模式的,占总人数的88.5%,但在如何“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方面漏洞百出。具体表现以下几点:

(1)简单抄题,不会评析。基本没有什么评论,更甭提“评析”了。既没有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对比分析近代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也没有从“器物—制度—文化”被逐次认识的角度深入分析西方的冲击怎样促进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深化。

(2)有史实无观点。部分学生自始至终未能清晰表明自己的观点,含糊其辞,罗列史实,甚至没有观点,对题目中要求的“观点明确”把握不够。不能充分提炼与运用材料所提供的答题信息,绝大部分同学都只是根据图片的提示,把“冲击”和“反应”中的史实一一对应起来,把图示中的重大事件用文字再重新描述一遍,依次罗列五次“西方的冲击”所导致的“中国的反应”。

(3)有观点,但缺乏史实支撑,而且有的观点明显偏离材料本意。

(4)史实与观点明显不符,分明是反对这种模式,但史实论证都是突出西方冲击的作用。

(5)缺乏思维力度。仅仅满足于完成观点到史实的罗列或做出平行的结论,对该模式的深层内涵理解不够,缺乏思辨精神,缺乏论证的理论高度。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理想与现实两张皮的现象呢?是教学出现偏差?学生基础太差?老师引导不够?还是命题者过高估计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弄清问题的缘由方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经过认真思考,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1.缺乏学术背景,无法做到高屋建瓴

为什么199名学生中没有一个人能够提出与“冲击—反应”模式不同的解释模式呢?为什么学生反对“冲击—反应”模式的理由仅能列出一条“忽视了内因的决定作用”呢?为什么学生不敢清晰表明自己的观点,含糊其辞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重材料训练,轻史观培养。师生缺乏学术背景,无法做到高屋建瓴,遇到超出教材范围带有学术性的问题,只能平视或仰视。在平时授课和高三复习时,中学历史教师虽然会用“冲击—反应”模式解读中国近代史,也对“近代化史观”与“革命史观”有所了解,但有多少人做过系统的学术梳理呢?有多少人知道“西方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三种模式:‘冲击—回应’‘传统—近代’和‘帝国主义模式’”?②有多少人知道“20世纪以来,海内外对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话语模式:一是‘冲击—反应’模式……二是‘侵略—革命’模式……三是‘早期启蒙’模式”?③有多少人知道“费正清‘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在70年代以后受到批判,被美国另一中国史专家柯文的‘中国中心观’所代替”?④有多少人知道“费正清‘冲击—反应’模式的局限性在于‘西方中心论’‘逻辑论证上的矛盾性’‘过分强调文化因素’‘预设前提’”?⑤……即使有人知道,又有多少老师认为为了应对高考,需要向学生粗线条地介绍“中国近代史的解释模式”?即使老师偶有涉及,又有多少学生真正用心去记、去想、去思考?

有不少人反映这道题“超纲”了,其实,高考并不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学术研究,只是要求中学历史教师了解基本的学术动态;高考试题也无意深究考生的学术观点,而更在意其是否能自圆其说。《课程标准》就特别强调,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①这道运用史料创设情境的小论文题,真正凸显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让学生在考试中充分体现主体性和建构性,是对新课程理念的最好的诠释。既与高中课程方案相吻合,又符合高中历史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不仅没有“超纲”,而且正是践行了《考试说明》强调的思想。②对照《考试说明》,反思一下我们的高三历史教学,是不是眼界太窄了,过于功利了,只顾就题论题了?!

2.囿于教材体系,没有做到“用教材教”

为什么高达88.4%的同学选择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呢?从教材本身来说,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因为教材就是按“冲击—反应”模式编的,教师就是按“冲击—反应”模式教的,学生就是按“冲击—反应”模式学的。例如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的标题是“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下设“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第8课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非常系统地勾画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中西历史的发展脉络,非常直接地将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纳入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冲击之中,非常清晰地印证了“冲击—反应”模式。再如,从二战后一直到60年代末,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差不多成为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主流,大多数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学者们都把鸦片战争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这种划分表明这样一个观点,即“中国近代的革命肇始于中国跟西方的接触。西方对中国的武力侵略,西方思想和现代技术的输入是这场革命的原动力”。③因为“冲击—反应”模式强调的是西方之“冲击”的决定性作用,所以只能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④以教材为依托,中学历史教师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传授模式是:外部冲击导致内部变化(破坏性的变化和建设性的变化),导致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学生高中三年都是在这种教材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熏陶下成长的,所以对于“冲击—反应”模式,他们很难提出反对意见,更遑论“另有观点”了。平时老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都只是依赖于所使用的教材版本,拘泥于教材的表述,只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没有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把教材转化为学习材料,训练学生多角度地看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怎能指望学生在考场上面对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呢?正如安徽省历史教研员徐贵亮老师所言:“奉历史教科书为圭臬,对教材知识、结论的固化与墨守,对教材以外史识、史料、史论和史观的视而不见,不仅不利于历史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对学生知识观、历史思维和视野的开放与拓展也是极为不利的。”⑤

3.思维能力不足,难于做到创新发展

本题的答题要求是“评析”,即分析和评论。“分析”是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评论”是指批评或议论。“评析”本是带有总结性的认识,是分析持这种观点的原因和实质。但很多学生的回答却有史无论,仅仅罗列了某个方面的史实,没有用史实去说明自己的观点,没有将史实和观点之间建立联系,没有做到史论结合,甚至是毫无根据地乱发议论。不能把对问题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论认识层次,不能从理论上分析为什么持某一观点,以及这一观点的本质特点是什么。限于知识背景和答题能力,学生对“冲击—反应”这一模式唯有迎合,难以突破。只能就事论事,很难做出命题者所期望的有创意的分析、评论。

历史思维既要有证据,又讲究逻辑。没有逻辑的思维必然是混乱的。①要把证据逻辑化地表达出来,需要平时有目的地进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基本方法的训练。进行这方面训练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根据材料分析得出结论,而不是围绕结论附会材料。但是,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脱离材料抽象分析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则听得“一头雾水”,还美其名曰:培养思维能力。其结果,除了给学生又生硬地传授了一个结论,再次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之外,别无所获。②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面对高考命题改革,我们所能做的应当是尽快适应而非单纯抱怨。重视高考就应该研究高考试题,从优秀的高考试题中,领悟命题者在教学方面的引领意图,从中分析教学的差距,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史观教学,关注学术动态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从高考全国卷命题到地方自主命题都很重视联系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以此为命题素材,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分析问题,以考查其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虽然引进了史观,但基本上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的。而且因编撰工作客观性因素的制约,教科书的观点难免存在着滞后性,因此,关注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应该成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的必修课。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利用教学杂志、专业图书、互联网等,搜索有关特定历史主题的研究资料,了解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将其适时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命题改革的导向是迫使中学历史教师大量补充学术资料,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强调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全面解读历史。

2.勤于阅读思考,完善知识结构

如何应对层出不穷的高考新题型?怎样了解日新月异的学术成果?如何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实际?除阅读外别无他途。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主动吸收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新成果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与复习备考中来。③阅读有助于旧知识的更新,有利于学术视野的开阔,有益于理解力的提高,使知识结构更趋合理。读书的广度决定人生的跨度,读书的深度决定人生的力度,读书的厚度决定教学的高度。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而不爱读书的老师,也是没有希望的老师。面对高考命题改革,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广泛阅读,厚积薄发。

3.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高达88.4%的同学选择赞成“冲击—反应”模式也说明平时的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中学历史教师没有充分做到带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学生面对新情境、新问题束手无策。纵观近年来新课程高考一些历史试题的材料或结论,常有突破教材束缚、质疑教材观点的情况,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释或说明,这代表着高考历史命题的趋向。已逝的过去无法“如实再现”,历史只能透过史料证据来重新建构。因此,所有的历史在本质上都是对过去的一种解释。教师的教学是一种解释,教科书的表述也是一种解释。研究者所处的立场不同,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时代背景与学识水平的差异,也会影响到同一个人对同一个历史问题的评价。④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探究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①因此,课堂上要求学生记忆的应该是那些基本史实,而不应当是历史认识。中学历史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理解,教师不应当只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当是问题探究的引导者和方法的指导者,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学生而言,要改变过分依赖教师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要积极思考、分析历史知识,特别是要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到史论结合,做到在历史思维中的逻辑推理有史实依据。要以问题为主线,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教会学生整理思路,注意思维的层次性、逻辑性和整体性。②

4.练习历史论文,学会论证问题

《考试说明》对考试的内容作了概括性的描述,它特别强调要“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其实,这就是对小论文题型所作的提示。历史小论文的特点是用史实论证,有论点、有论据是小论文的基本思路。④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对试题信息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是解答小论文试题的前提条件。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就是全面、准确地理解试题所呈现的图文内容和命题意图。首先要读懂试题探究的学术问题的范围,即依据试题提炼出一个完整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其次要读懂设问的角度;最后是解读试题的要 求。在具体的习题训练中,要注意避免将开放性的小论文试题当作列举题解答,只会罗列史实,不会表达观点;要通过不断变换材料、变换视角练习“小论文”这种题型,树立信心,把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形成一家之言,言之成理,把观点进行提高和升华。要注意做到答题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文字通顺,逻辑性强。在表达过程中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将自己的思考融入文字中,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述有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真能像第41题的“冲击—反应”模式那样,高考命题的“冲击”导致中学历史教学的连锁“反应”,引导中学历史教师加强史观教学,关注学术动态;勤于阅读思考,完善知识结构;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引领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那真是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幸事!

【作者简介】赵剑峰,男,1969年生,中学特级教师,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历史教师。

李广元,男,1971年生,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历史教师。

历史教师论文范文6

[关键词]历史;案例教学;重要性;必要性;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011-01

引言

案例教学主要是根据历史教学的目的和具体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案例分析,对于历史典型案例进行研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拥有了主动学习并解决问题的最终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让学生通过所接触到的历史案例来更加准确清楚地掌握历史知识,增加学生创新能力,贡献于社会。

一、案例教学应该重视案例呈现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于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方向的整体把握能力。以往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在教授历史知识的时候都是着重利用书本知识的传授作用,教师对于各种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和盲目地接受,同时也只能通过硬性记忆来掌握历史知识。但是历史案例就能够以形象生动的特征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历史知识,加强学生的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学生也可以更好地把握比较抽象的历史知识和不够明确的历史概念,让历史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这个时候就需要历史教学把典型的历史案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画面和资料的展示,如讲到《中华文明的起源》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对于中华文明进行思考,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可以通过图片等形式展示我国文明的发展历程,其中可以包括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的地方,包括许多证明的遗址等。然后可以通过展示来介绍我国原始的农耕生活,展示我国原始农耕的工具等来证明古代农耕的发展轨迹。之后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又一大进步,各个国家不断战争和统一的过程正是社会不断发展的趋势,或者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从古代到近代,从遭受侵略到民族统一,中华文明不断发展,拥有众多优秀的文明之外,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

二、案例教学应该重视小组讨论的必要性

初中历史案例教学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和现象为主要目的。同时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问题、问题怎么来的,同时还教会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对于问题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教师在这个活动中只是一个指导和组织的角色,更多的内容还是以学生为主。其主要特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问题的讨论和结论的得出这个过程,弄清楚结论得出的理由和原因,这样的话就与以往的教学中唯一的答案大大不同,这样得出来的可以不只是一个答案,促使问题呈多元化呈现出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使学生以后的工作也就奠定了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在对于问题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应该让学生在简短的实践内对于问题进行简要分析,给出自己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和理解。之后可以让小组进行讨论,因为个人对于这个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这个时候就可以组成小组研究和分析问题。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和理解不同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想法,同时也应该注意对于小组成员的观点和看法进行有效的回应以表示听明白或者还是对于其看法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个问题一定会有同学对于起源的时间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有自己的认识,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式辩论,大家可以畅谈对于问题的不同理解,同时也可以有序的对于不同意的部分进行辩论,让学生激发起对于问题研究的热情,争取创设一种积极学习的和谐氛围,让学生在案例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更加准确的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三、案例教学应该重视课堂总结的有效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利用案例教学是有效结合教与学关系的方法,让教师和学生积极对于问题进行互动,把问题分析和研究的更加明确。教师在初中历史案例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把关于主题的问题和案例合理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进行独立思考,同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关于问题的谈论和研究,最后对于问题进行总结,对于得出的结论进行归纳,这也是体现“教”的作用的具体体现。但是同时应该注重“学”的重要作用,以学生问案例教学中的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对于学生有效的进行启发,让学生养成主动提问、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初中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接触的不够多,缺少基本的基础知识,所以教师应该增加更多的教与学的互动。在学生对于问题进行谈论过后,教师应该根据讨论的结果对于问题进行总结,也可以让对于问题研究和理解比较好的学生进行总结,这样更加具有代表性,其他学生也能够更有效的接受。总结的主要内容应该围绕问题解决、讨论情况评价和研究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例如对于文中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问题,其最终的起源的源头主要集中在那几个地方,让学生对于起源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教师也应该对于学生的讨论进行有效的评价,让学生对于以后研究问题的方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最后应该让学生深深的感受到案例教学的特点所在,让学生能够通过案例教学来找到学习初中历史知识的最佳方法,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历史知识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历史案例教学的时候,教师营改增注意把握教学的方向,所有教学都应该基于传统的基本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接受全面的教育,养成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只有克服案例教学的各种局限性,才能够使初中历史案例教学更加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吴会蓉.略谈历史案例教学[J]. 中华文化论坛,2009,S1:281-283.

[2] 徐旭阳,周嵩.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初中历史教学改革[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70-72.

[3] 戴开柱. 中国法制史课程全程引入案例分析教学法的理论意义及其教学原则[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01:55-56.

历史教师论文范文7

关键词:史实教学;新历史观;人文精神

据调查,高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因素。反思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不得不思考高中历史课究竟该怎么上。优秀的高中历史课应当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对照上述历史课“四性”,反思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笔者发现历史教学中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加强史实教学

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忽视、削弱感知史实阶段,不自觉地抹煞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势必会影响历史教学效果。

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史实教学呢?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史实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要适当、适度运用多媒体教学。历史科学认识的是过去,过去的历史不再重复出现,即历史具有不可再现的特性。多媒体计算机是目前创设情境最有效的工具,它能把文字、动画、声音、图形、图像等多样化的信息汇集起来,与仿真技术相结合,便可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效果,为部分历史得以“再现”提供了可能。如“抗日战争”部分的内容,就可以整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把日本帝国主义怎样侵略中国、残害百姓的场面通过计算机“再现”出来,整个过程必将激起学生的愤慨,不用教师多说,已经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了。又如“西安事变”一课,由于涉及的史料内容比较多,分析处理西安事变的各种关系又比较复杂,如果一味地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既要展示史实,又要忙于分析当时形势的各种角色,可以说学生的认知容量是非常大的,一堂课下来,除了记笔记以外,还能学到什么呢?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还要注意适度。

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历史细节越清楚学习印象越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例如,我在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时,给学生讲了胡适印章的故事。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三天之后,胡适收到印章,发现上面刻的是“胡适的印”时,哭笑不得。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对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重要影响印象非常深刻。

二、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与方法

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教师教教材的现象,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奉为神圣,要求学生死背史实和结论,学生质疑意识缺失。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历史知识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是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虽然具有客观性,但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历史真实,可能个别史实也是谬误的。因此历史结论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我们更需要质疑。例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而今帝国主义是垂而不死,很多方面我们还需要学习借鉴。再如,经济危机在旧教材中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而今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来看,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哪个国家能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诸如此类,不再一一详举。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教师要有质疑的精神和尊重历史的态度。教师要勤于关注史学动态,积极查阅历史资料,敢于质疑、敢于探究考察。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承者,更要是历史的考察者和研究者。

其次是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05页的活动课: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讨论题目是: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看待?为什么?教材还给学生提供了有关资料、参考论文。通过这个活动课,使学生明白对辛亥革命评价有多种观点,但不管哪种评价都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在质疑探究中,还原历史真貌,做到历史主、客观两重性的有机融合。

三、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新历史观

不可否认,我们使用的旧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片面的、教条的旧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是旧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因此无论旧教材还是历史教师都存在新史观的缺失。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与时俱进,也不利于学生高考历史考试的发挥。在高校和中学最紧密的结合点――高考命题这个环节上,高校教师必定会把他们平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都融入了新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中的现代化史观等。

新时代的要求推动高考的发展,迫使教师在使用历史旧教材的教学中要融入新史观。例如,我们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有必要融入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全球史观。中国近现代史反映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与冲突,中国近现代史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用全球史观审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变化也就成为新史观应用的范例。

四、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历史教师论文范文8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标准和历史各版本的教科书中都有一定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新课程改革,以及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如何体现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自己的意见。

1 改变高中历史教学观念,建构科学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历史教学工作者应该着眼于学生历史的素质提高,这才是我们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当然这一出发点就要求历史教师首先要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工作中,要以学生为本,改革以前的授课方式和方法,建构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历史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多样化和科学化。怎么样才能多样化呢?这要求我们高中教师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教学工作中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再加上历史教学过程中,大量史料的应用使得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因此,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才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和多样性。那么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比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洋务运动”这一节,新教材有意识地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寥寥数语,让学生很难对洋务运动进行全面的评价。如何对洋务运动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价?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全面的客观的认知,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中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新文化运动”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新文化运动前期成就没有做过多的描述和评价,但是在课后却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学生如果只根据课本知识无法对其作出充分的评价,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外多阅读相关史料加以分析得出答案。这个问题的设问是具有开放性试题的性质。针对这类问题,历史教师要有针对性选出来一些史料和相关著作让学生加以阅读,从而得出正确、全面、合理的结论。由此可见,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必须以此次新课改为契机,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有探究而出结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反思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为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学习目标,学生可以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教师不要随意评价和斥责,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要求他们言之有据!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第三,改变以往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真正地成为让学生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最后通过以上步骤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让历史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课程教材中新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其实就是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益探索。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对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对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当然,作为历史教师来说,还可根据教材要求开展其他类型的探讨性学习,例如辩论,收集相关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对人物进行正确的评价,或者让学生编演历史小话剧剧,等。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让历史教学充分融入学生。

2 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工作中,对于学生历史兴趣的培养是关键

有人对历史学习的情况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9%,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3%,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8%。这说明学生对历史的学习还有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在里面,尽管有一大部分学生不置可否,所以作为历史老师来说,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历史,让他们从中得到知识,是当前历史教师所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学生对历史感兴趣的原因有哪些呢?我想最大的因素是因为高中阶段语、数、英三门学科的学习任务繁重而且紧张,学生就把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降压缓解情绪的作用;在这就是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解,让学生感觉有意思,使他们产生历史好玩的感觉。从以上的因素来看,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没有养成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研究性学习。因为学生的直接兴趣跟老师的知识水平有关,如果老师不能满足学生这种直接的兴趣爱好,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如果一旦压力过大,学生就会感到历史乏味,那么部分学生会失去对历史课程的爱好。如何改善学生这种弊端?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让学生愿意学。如上面所述,首先改革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历史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多样化和科学化,让学生自己愿意去学习历史。从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教师论文范文9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人教版的初中历史教材内容设计更加符合当前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只要灵活使用教材,合理、科学安排教学活动,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的能力。历史内容虽然繁多,且呈文字形式,需要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理解记忆,并不是死记硬背;历史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它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内容繁琐,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和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中国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如若这些内容只靠学生的死记硬背的话,其记忆效果是短暂的而且也很容易被遗忘,因此,如何有效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是所有历史教育工作者一直探索的话题。首先,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片和动脑筋板块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所有学习动力的根本来源,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学习兴趣可以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被动吸收为主动探究。人教版的初中历史教材在设计上更加符合中学生的兴趣特点,教材中形象的图片和可爱的动脑筋板块,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彩色图片可以更加直观地吸引学生主动去阅读,而动脑筋板块则可以有效利用初中学生喜欢挑战、好胜以及希望得到称赞的心理特点,他们为得到老师和学生的夸奖,会主动去动脑筋思考这部分内容,这一点老师在课堂上要予以充分挖掘利用。其次,教师也可利用每课课前的“引言”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人教版的新教材中每一课课前都有一段短小精辟的“引言”,有的是联系上一节课、导入新课的内容,有的是承上启下,有的是对本课知识的简要概括,有的是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主动思考,有的是以故事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就是以“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开启本课关于夏朝的教学内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课程中的“引言”部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总之,只有有效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才能使历史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二、利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展开教学活动

历史知识并不是单一的,它与社会发展的整体格局是息息相关的,现如今很多的热点社会政治问题都是由历史问题演变而来的,包括如今的事件等等。因此,教师利用社会热点话题展开历史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了解当前中国发展状况,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局势等等,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回顾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对现在和展望未来,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与其他各国之间的合作或矛盾关系根源等等,比如新闻报道中经常提到日本政治人物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靖国神社的由来,以及中方为何提出反对和指责的声音,这种联系社会热点话题的教学活动,能很好地突破传统教学中的枯燥氛围;又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历史上的今天”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南京大屠杀、双十二事变等等这些特殊的日子,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这样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利用电影、电视剧,进行追根朔源,开展历史讨论活动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比较热衷于电影和电视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此为背景,展开教学讨论活动,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许多电影和电视剧在翻拍的过程中,会有意或者无意对历史事件进行篡改,也有很多电影或电视剧中出现历史知识错误等现象,比如,不同朝代的称谓不同,出现的瓷器年代错误,以及历史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等等,对此,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了解整个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分析错误的原因,不断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这种寓学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

课堂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而是要激发学生利用更多的课外时间主动去进行自主学习,不断进行探索、求知、求真。主动去发现电影、电视剧中存在的历史背景知识错误的地方,并积极去查阅相关知识,了解历史题材剧所隐含的历史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上能明显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提高个人专业知识素质的深度和广度。历史教学质量取决于历史教师对知识掌握的深度与广度,系统而全面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样,教师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学习态度,知识渊博的教师会很好地赢得学生的喜爱。为此,历史教师首先要广泛阅读历史书籍,如中外历史专著及教材,阅读通史、专门史及国别史,从横的方面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从纵的方面加深对社会历史的理解;其次,还应适当阅读古代史籍,如阅读二十四史、《左传》及诸子著作等,对于教师提高古汉语水平,理解历史文献,指导学生解答历史材料题,都是大有裨益的;第三,还可阅读一些历史通俗读物,关心历史教学和研究动态,订阅一些历史教学杂志,掌握最新信息,及时更新知识;第四,随着近几十年来大量文物考古的发现,历史教师关注文物考古方面的知识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拓展,以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