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大学教师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30 10:38:29

大学教师论文

大学教师论文范文1

1.反思性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美国心理学家Posner曾在1989年提出了经典的教师成长公式,即教师成长等于经验与反思之和。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作为一门实践课程,众所周知英语需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其语言技能。因此,学生的学习成果才是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评价方式。教师在对材料进行组织,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参与性加以考虑,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设法调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究自身的教学效果,对学科发展的动向时刻留意,对教学反馈的信息着意收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自身的业务能力进行提高。优秀的教师往往会在信息的积累过程中不断反思,改革教学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这点来说,反思性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是其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是知识的传授者外,还是一个学习者。教师一方面要着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另一方面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使教与学齐头并进。反思性教学能够帮助大学英语教师认真思考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对自己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能够根据反思的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改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达到理想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3.反思性教学能够增强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责任感。大学的不断扩招,加重了英语教师的授课任务和工作压力,使他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科研任务。反思性教学这种通过反思和解决问题来提高教师能力的理论,能够帮助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实践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观察,对某些问题的反思、实施和验证有利于增强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为其论文撰写和科研提供素材。此外,反思性教学会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反思性教学中可以增强大学英语教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

二、基于反思性教学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进入20世纪后,广大教师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逐渐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如何通过反思性教学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前大学英语教育研究中一直被强调的问题。在终身教育的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的作用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对新的观点和方法进行探讨,改进教学的同时提高自身水平。总体来说,在反思性教学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从如下几点入手:

1.在教学中始终保持反思意识。随着我国政府对英语课程标准的提高,目前进入大学的新生基本都已经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无论听、说、读、写都基本能够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学生入校后对英语课堂的期待是教师能够教给自己什么,大学英语教师也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反思自己的教学如何才能符合学生的期待。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始终保持反思意识,要有职业危机感,能够根据现有知识结构不断地进行调整、充实和提高以胜任更具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与当前个性化、专业化的教学需要相适应。大学英语教师应将教学当成教学实践与反思不断循环发展的过程,对自己的教学不断地进行反思。根据自身所处阶段和需求的不同,对自己欠缺的知识结构认真反思并以开放的心态加以弥补,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也可以是教师的作用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等,通过反思来促进自身专业的不断发展。

2.对知识结构进行整合,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随着社会对高水平、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不断高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开始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开设了各种不同的英语专业方向。这个发展趋势促进了英语专业类型和专业方向的丰富,但同时也给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带来了新的挑战。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通常包括三部分,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但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显示出了一定问题;一些英语教师的跨学科知识结构尚不够全面,学科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很难真正培养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部分大学英语教师教育理念落后于时代步伐,有待加强实践性知识的学习等。面对种种问题,大学英语教师必须立足时代的变迁和学科范式的转变,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全面地重新整合自身的知识结构,转变以往单一的教学理论方法为跨学科、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研究理念,对专业发展目标进行清晰的界定,促进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3.通过对话与合作寻求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大学英语教师虽然同教一本书,但由于不用坐班,各个教师之间通常联系较少,基本处于“互不干涉”的状态,使大学英语教学成为一种封闭式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十分不利。大学英语教师应对这种教学方式加以反思,认识到彼此工作的相似性,从而加大彼此的对话与合作,通过集体共同研究和探讨解决问题,寻求彼此的共同发展。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协作”,为彼此提供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对自身较好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进行分享,通过观摩示范课等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开阔自己的视野,学习对同一问题的各种不同处理方式;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应在专业发展中认识到自己的身份———教师和学者,即大学英语教师除了英语教学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将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促进自身教学模式从技能型教学向研究性教学转变。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参加和组织教改实验,对各种教研、科研论文进行撰写,将教学过程中反思的问题上升为研究主题并投入到研究和行动中,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完成理论研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大学教师论文范文2

一、“大学教师师德主体化发展”的界说

大学教师个人和师德的关系,一端连着大学教师自我运动的变化,一端连着教师职业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是两种运动的“交汇区域”。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大学教师自我及大学教师职业角色、职业行为都会发生变化,因而两者构建出不同的关系。

“大学教师师德主体化发展”(下文简称“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对未来社会中大学教师个人与师德关系的描述。主要内涵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对师德的价值判断。未来的师德无论在其内容还是在其功能上,都必须肯定并保护大学教师的合法利益;肯定个人存在的神圣性。但必须反对“唯我论”和“忘我论”的师德。“唯我论师德”认为,师德是由个人决定的,对自我有利就遵守,否则就不遵守。“忘我论师德”则认为,一个人必须为他人牺牲自己,必须把他人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上,必须为他人而活着。为他人奉献是人存在的唯一正当性,自我牺牲是师德的最核心内容。

第二,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大学教师个人对师德自觉态度的集中描述。大学教师不是把师德看成外在于自我的“客观”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而是把师德作为“自我”重要的一部分,主动、热情、自觉地修养师德。

第三,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对大学教师个人与师德关系正在发生的及将来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化过程的高度综合,指明其发展的趋向。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由国家政策来调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明确并肯定,个人与组织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日益增多,因此,个人道德,包括师德的主体地位必将为时代所强调。

“师德主体化发展”内涵的三个方面是相互支撑的,前两者包溶在师德主体化发展过程之中,师德内容及功能的变化是大学教师个人自觉对待师德的前提。师德主体化发展过程与市场经济对人的解放,特别是对个人的解放相联系,与现代社会中平民个人的崛起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师德主体化发展是现代社会对个人肯定的具体表现。

二、师德主体化发展的有界合理性

H·A·西蒙认为,社会事物主要是“人为事物”。“人为事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边界,越出边界将失去合理性;而看不到边界内的合理性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边界内的合理性在内容上既包括了人对社会事物发展的愿望、希望、理想,又包括了客观事物本身的特性,是人对社会事物的设计,是人主观能动性及客观事物规律的统一。这对探求师德主体化发展的合理性边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教师个体和师德”的关系,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学教师与自身的关系;一是大学教师在职业范围内与他人、与“事物”的关系。师德主体化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大学教师个人在这两大关系域中主体地位的确立。我们可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其有界合理性。

(一)师德主体化发展与大学教师自我发展

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中,人意识到自我对生命本体承担的使命。那么,这种“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使命”是何?马克思认为其“使命”就在于“个人自由发展”,形成“自由个性”,〔1〕具体体现在伦理道德领域则是追求幸福。幸福是生活的本意,是生命的目的。现代伦理学对幸福进行着艰苦而又深入的探究,从其研究成果看,如下几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幸福应站在·所·有·的·个·人·角·度,而不是·部·分·的·个·人·角·度,即必须肯定所有的个人价值,让每个人都拥有自身、拥有幸福。

——幸福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生活,道德在人生幸福中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此,我们可以大致描述出师德在大学教师自我幸福中的位置:师德处在大学教师人生事业和道德的“交汇区域”。

从幸福的角度看,师德只有在“自我、事业、道德”三者中保持适度张力,帮助自我的事业域的扩展,在道德域中的提升,才能增进人生的幸福。如果师德过分张扬道德,过分张扬事业,或者过分张扬两者,必然造成对自我的直接或间接的“压迫”,从而破坏自我的幸福。

在我们师德建设的历史和现状中,由于对“个人”的误解或漠视,较少从个人人生幸福角度审视师德的合理性。在这种状况中,师德的基本结论有:

——道德事业外在于自我客观存在。对自我而言,道德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圣性,事业具有无限重要性。自我与道德根本上是“遵循”或“不遵循”的关系。自我与事业根本上是“敬”与“不敬”的关系。

——社会强调并鼓励大学教师遵循道德,热爱教育事业。

表面上看,社会的用意是在通过强调事业和道德的重要,促使大学教师自我致力于事业扩展及道德修养,以而提升自我。但由于道德与事业不以“自我”为目的、为指向,因而历史地看,这种师德实际上导致大学教师将师德作为赚取名利的工具,使师德虚伪化。

逻辑地看,道德和事业虽是人生幸福中极重要的部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自我表演”的舞台。舞台再重要总不能比演员本身重要。再者,我们强调大学教师对道德及事业的自觉,如果离开了自我主体这一前提的自觉,则是自修式自觉而不是自主自为式自觉强调打磨砍削自我以适应事业和道德发展的需要;自主自为式自觉强调道德和事业本质上为人生服务,是因为人生才需要道德事业,不是因为道德和事业才需要人生。从未来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必然日益承认并肯定个人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师德对大学教师个人的建设作用,促使“个人的高度发展”。

(二)师德主体化发展与教书育人

大学教师个体不只是固守着人与自身的关系,还需要向外扩展,与他人、与物等“对象”建立起“关系网络”。大学教师个体对社会承担的角色也包括在这“关系网”中。对于现代社会中个人与其“对象”的关系,马克思曾从反面揭示其病态的存在。他说:“在现代,物的关系对个人的统治,偶然对个性的压抑已具有最普遍尖锐的形式,这样就给现有个人提出了十分明确的任务。这种情况向他们提出了这样任务:确定个人对偶然性和关系的统治,以之代替关系和偶然对个人的统治”。〔2〕据此,他区别了“有个性的个人”和“偶然的个人”,并更进一步地指出:“现实个人的价值在于他能够使自己的存在对象变得对自己有价值。”〔3〕这是我们分析大学教师个体与其社会角色的关系时根本的价值所在。

大学教师,就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言,最根本最久远的是教书育人。按马克思对个人与其对象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不仅仅是自我牺牲和自我付出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建构自我,促使自我自由发展的过程。舍弃后一面,则教书育人便构成了对个人的“统治”及对个性的压抑了。两者相比较而言,教书育人对教师个人构建的作用更为基础。这是现代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学对教育本质的深入研究揭示出大学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对学生最具教育意义的,不是客观的知识而是大学教师自身。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4〕“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的堆积。”〔5〕因此,教书育人活动只有推动大学教师自我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的发展。师德是大学教师教书育人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只有当它充分促使大学教师个体成为“有个性的个人”时,它才具有更深刻的教育意义。换一种说法,就是要促使师德的主体化发展。

大学教师教书育人有其特殊性。按约翰·S·布鲁贝克的观点,这种特殊性在于大学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材料是高深学问,即教书育人是围绕着高深学问进行的。因此,大学教师与师德的关系不能不受高深学问性质的影响。高深学问的性质中有两方面是极为重要的。其一,高深性。高深学问反映知识发展的前沿,处在人类已知与未知的交接地带,对社会而言,能进入这一领域中的始终是少数。因此,这个领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治。其二,双重性。高深学问无论对人还是对社会,既可以促进其发展又可以阻碍甚至破坏其发展。因此,如C·P·斯诺所言,科学家因为知道高深学问而具有一种直接的个人责任,一种比一般公民大得多的个人责任。对于这种责任,他们应具备的道德,不能以“服从”和“忠诚”为基础。因为“忠诚很容易转化为顺从,而顺从常常是怯懦和谋求私利的借口,极而言之,服从也可能是这样”。〔6〕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以忠诚和服从的名义犯下的罪行是骇人听闻的。二战时,德国许多科学家,其中有许多是大学教师正是基于服从和忠诚才去研究细菌战的。人类发展到今天,科学和技术已进入高度发达的阶段,其建设作用和破坏作用同时成长。我国也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阶段。大学教师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生力军,也是科学技术走进社会的重要中介力量,因此,他们对高深学问的态度就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促进师德主体化发展的思考

师德主体化发展不能没有外部社会条件的支持,从其外部条件看,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市场经济生活的不充分性。现实的经济生活是师德主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场经济在我国只有极短的历史,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真正受市场规划和市场力量所支配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或者说是一小部分,行政权力大量介入经济活动中,形成权力经济及市场经济共存的局面。因此,市场经济对个人的解放作用受到了权力的极大抑制。

(2)社会文化支持力度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如梁漱溟先生所言,个人淹没于重重伦理关系之中,不见有个人。而近现代以来,一谈个人,便以为只有西方的个人主义的个人,认为是在中国实践西方的个人主义。而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个人主义在现阶段力量较为弱小。因此,在现阶段,社会文化力量对师德主体化发展正面支持力度弱而反面的抑制或错误引导力量则不小。

师德主体化发展不但需要社会外部条件,同样需要内部条件。从内部条件看,现阶段也有不少困难:

(1)师德主体不成熟。台湾学者杭之曾言:当今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大多数自觉不自觉地保存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种缺乏独立人格的历史传统甚至无限地将其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在不遗余力地接受西方文化中无意识地建立起像西欧知识分子一般的“知性之自我反省”的传统。不仅如此,今天的知识分子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处在大众社会、大众文化之价值的控制支配之下。〔7〕

(2)道德自我约束机制软弱乏力。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德治,并且以修身为本,因此人格、道德、政治三者合而为一。如龚自珍所言:“是道也,是学也,是治也,则一而已也。”〔8〕近现代以来这种局面并没有太大改变。在社会实际运行中,道德问题往往转化为政治问题再用政治手段解决。道德屈从于权力,权力排斥道德。

师德主体化发展是一历史的展开过程。在现阶段,为促进师德主体化发展,我们认为应注意如下两方面的建设:

第一,加强政治法律建设,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明确政府、高校各自的职责权益,将师德建设工作主要交给高校。

第二,高校要努力建设师德自我约束机制,抑制“唯我论师德”的发展。师德主体化发展并不是说高校可以不管师德建设工作,高校在师德建设中承担着重要工作,在现阶段要致力于师德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这主要取决两方面,一方面如前分析的师德自我约束机制弱,另一方面师德约束机制对个人与组织、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为此,高校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的师德建设、校规校纪建设等,通过多方面建设,有效抑制日益泛滥的“唯我论师德”。“唯我论师德”是目前最严重的错误师德倾向。

参考文献

〔1〕黄克剑·个人自主活动与马克思历史观·《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2〕〔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88、515页

〔4〕〔5〕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3、4页

〔6〕C·P·斯诺著、纪树立译·《两种文化》·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第216、217页

大学教师论文范文3

大学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是大学教师专业化是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指大学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授大学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大学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这一发展过程的实现强调大学教师自身主动的学习和努力,同时,良好外部环境的创设也是大学教师专业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

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具有相应的在大学教学实际教学能力。这是专业化最基本的能力。(2)具有教学设计的独创性,能有效地组织大学课堂教学。+-(3)能在大学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总结和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大学教师职业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二、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树立大学教师专业化的新理念,关注大学教师教育信念、专业精神的培养。大学教师专业化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要让教师及整个社会认识到大学教师是种专门的职业,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改变社会对教师职业具有一定替代性或是准专业化等模糊看法,要认识到大学教师是个专门职业,大学教师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次,作为教师专业化理论内涵的组成之一,大学教师的教育信念反映的是大学教师对教育、学生以及学习等的基本看法,形成之后,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教育信念在大学教师专业结构中位于较高层次,它统摄大学教师专业结构的其他方面。因此,应该对大学教师进行信念和信仰教育。要自始至终把教师作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人来看待,强调教师自我生命活力的体验和专业满足感,增强对教师专业内在的、执着的热爱之情,这样才能将情感内化,形成稳定的个人品质和正确的教育信仰。

(二)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训练,突出大学教师专业化的特色。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训练在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着先导作用。大学教师的知识应该是双重性的,应是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统一。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大学教师要求既有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又该通晓教育科学知识,了解教育规律,掌握大学教学技能,避免只会专业知识不会教授知识的情况发生。据说在一所高校,校长聘用了北京某名牌大学的博士来任教。这博士在授课过程中,不太注意教学方法,学生给他提了些建议,后来校长找他谈话时,他还说:这些学生是什么水平?难道我堂堂一名牌博士还教不了他们?在很多大学,教师都是只顾自己搞科学研究和忽视大学教学能力培养的,加上很多大学在招聘教师时把学历作为唯一条件,这就导致很多大学老师有很渊博的知识却没法传授给学生。虽也有些教育学知识在现实中却不会运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大学教师应该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的训练,加强自己的大学从教能力,实现学科专业水平与教育专业水平的同步提升。

(三)建立大学教师专业标准,实行严格的大学教师资格评定制度。大学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建立严格的大学教师教育资格认定制度。一方面,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尽快制定出台《大学教师教育机构认定制度》、《大学教师教育水平等级评估制度》、《大学教师业务评定制度》等,并在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大学教师教育资格认定机构来研究和制定大学教师资格标准,负责对高校教师进行资格认定。大学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要坚持高标准,通过全面考核,成绩合格,具备大学教师资格,有教大学的能力,具有大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人才能加入到大学队伍中来。因此,要提高大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师范院校和各高校本身不仅要重视新教师培养,还要高度重视大学教师的职后培训。要根据大学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专业发展各阶段的不同要求,全程规划和总体设计职前培养、新教师岗前培训和职后培训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等各个方面,使其前后连贯,相互沟通,有机衔接,实现大学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四)培养大学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专业自主性。自主学习又称自律性学习,是相对于他律性而言的。其基本含义是学习者对学习的进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充分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自主学习是大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条件。柏拉图说过:“凡是自动的才是动的初始。”真正优秀的大学教师都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意识,能反思、能调整、有灵性、能适应,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转识成智的能力。独立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意识对大学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大力提倡培植大学教师成长的自我教育意识,使广大教师能不断地主动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构建,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21世纪的大学教师除了掌握自己学科的内容和必要的教育技能技巧外,还必须有一种"扩展的专业特性"。包括:有对自己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的质疑和探讨,以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有研究自己教学的信念和技能;有在实践中对理论进行质疑和检验的意向;有准备接受其他的教师来观察他的教学并就此直接或间接地与他进行坦率而真诚的讨论。另外大学教师必须树立科学创新意识,要不断进行反思,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剖析。自我反省是提高大学教师职业道德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应该经常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省,对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严肃的批评和及时的纠正。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新旧教育思想观念的冲突下,及时地进行自我剖析、开展自我批评,是消除各种消极影响和自觉净化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2).

[2]王志林,沈琪芳.论教师自我教育意识[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

[3]刘珊慧,周国平.高等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4]赵萍.关于教师职业专业化问题的几点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5)

大学教师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积极性的激励问题,从理念、目标、心理、创新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对青年教师采取尊重激励、期望激励、物质激励和综合激励等科学激励的方法,使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教师职业是一个高压力职业。英国的调查表明:有1/5~3/5的教师感受到巨大的职业压力。美国的研究显示:有78%的教师感受到职业压力,有37%的教师有严重的精神紧张和焦虑状况。我国的研究者也认为:教师的职业压力比其他职业群体更为严重。与此同时,由于受价值观念、社会思潮、社会地位、利益分配,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一些青年教师业务不精深,不注重知识更新,安于教一本书,照本宣科,对工作缺乏热情,甚至产生厌教、弃教的心理。当现实生活与他们构设的理想化前景不一致时,还会造成心理的不平衡,产生逆反心理,表现出抵触情绪和感情偏激等现象。

外在的竞争压力、高度自我期许带来的持久压力和社会因素影响;以及激励机制建设的滞后导致了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偏低。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对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激励,是一个复杂的、多变的动态系统,高校管理者要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主要特征灵活运用激励理论,不断寻求激励的新手段、新方法,促成高校青年教师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激发他们的积极进取热情,进而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最终使学校的整体事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1树立新理念,进行尊重激励

古今中外的领导者,无不懂得尊重人的需要,他们总是通过尊重人的价值去争取员工的合作,去提高组织的凝聚力。所以对高校青年教师也要给予必要的尊重。一方面要注意研究青年教师在自尊方面的需要和特点,尊重青年教师的人格,设法满足他们的自尊需要。另一方面学校组织、领导、同事和学生要给予青年教师充分的尊重,尊重他们的进取心、好胜心和创新精神,尊重他们在缺点、弱点中埋藏着的优点、长处和闪光点。只有这样,青年教师的优点和长处才能得以更好地发挥,从而更具有进取心和创造性。

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和“以能为本”的管理新理念。“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实质是尊重人、相信人、理解人。这是现代管理的出发点,也是激励高校青年教师的基本出发点。对于力求学有所成、才有所用、业有所优的高校青年教师层面来说,应对他们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当青年教师在教学或科研做出成绩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当他们工作发生差错时,领导要主动承担责任,同时寻找解决困难的出路。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呈现出真正的宽松和谐的氛围。这是促使高校青年教师钻研业务,努力工作,教书育人取得最佳成绩的关键之处。

“以能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进步使“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学校管理中变得更具有操作性。尤其要在用人上克服对青年教师的不信任、不重视和不放心的传统观念,按照“选贤任能”原则,大胆地启用青年教师担任教学科研负责人,有意识地把青年教师推上教育管理和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引导学有所长、教有特色的年轻人相继走上中层管理岗位,把少数有突出能力的青年人推上校级领导岗位。

2把握目标,进行期望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威克特?弗隆在期望理论中提出,当人们预期他们的行动会带来既定的成果,并且这种成果对他们具有吸引力时,才会做某些事情以达到组织设置的目标。因此,心理学认为,期望是心理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期望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力量,推动人们的行为向着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努力。所以,应给青年教师创设既远大又切实的奋斗目标,当高校青年教师对某项活动及其结果的效用评价很高,而且估计自己获得这种结果的可能性很大时,那么领导者用这种活动和结果来激励他就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对高校青年教师使用期望激励时要尽量抓大多数青年教师认为效用评价最大的期望值,不能泛泛抓一般的激励措施。依据心理学的划分,人有3种期望心理即报酬期望、成就期望和机会期望。高校可以通过这3种期望的有机结合,来诱发青年教师的工作动机,激发其内心的积极因素,如建立适合青年教师创新性工作特点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绩效考核成绩核算工资等以此实现有效的报酬激励。引进竞争机制,引发青年教师强大的行为内驱力,以获得对工作成果中个人贡献的感受,以此实现成就激励。建立青年教师培训、深造、考核和任用制度,使每一位青年教师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获得同等的个人发展的机会,形成有效的机会激励。

期望激励过程中要注意:一是期望激励的渐进性。所谓“一年入门,三年懂行,五年成熟,七年显才能”,教师的所有进步都是外在教育和内在进取两大互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应科学地为青年教师设计近期、中期、长期的奋斗目标,同时应强化其每一阶段的使命内涵,以光荣的使命感来驱动其奋发进取;二是期望激励的调适性。倘若期望值过高,盲目乐观,实现不了,会产生心理挫折,如果缺乏信心,期望值过低,又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所以应及时帮助青年教师调整期望值,采取“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以便适应变化了的外界环境。这样有利于潜能发挥,克服消极因素,强化行为动机。

3调节心理。进行物质激励

人的行为不单纯受思想、观念、立场的支配,还要受到情感、意志、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激励的过程,实质是通过外部刺激使教师把内在的心理需要和动机转化为实现目标的外在行为过程。青年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阶层,由于心理、客观外界的刺激因素而导致其严重的角色压力和强烈的内心冲突,加上教师“奉献”应多于“索取”的职业特点,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高度关注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从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根据青年教师的心理偏失,按照青年教师需求的不同,建立柔性的薪酬制度,比如,设计具有差别化的激励性工资、福利、保险及津贴等项目是提高青年教师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可适时增加青年教师的工资,进行工资晋升、晋级;及时给予医疗保险、意外保险、养老保险;准时发放奖金、岗位补贴、津贴等等;可根据青年人的不同需求偏好,采取菜单式福利的办法,由他们自主选择福利项目,各取所需。通过以上方式,不断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待遇,在提薪、晋级、评奖、评优等涉及青年教师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上务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并且激励要有足够力度,对有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一定要予以重奖。

4创新手段,进行综合激励

不断寻求多元化的激励新手段、新方法不仅是改进学校管理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调动青年教师积极性的关键所在。在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除了重视贯彻利益驱动原则,注意发挥物质激励的积极作用外,针对当代青年教师人心思新、人心思上、人心思进的特点,始终牢记列宁同志提出的“少玩弄行政手段、少发号施令”,对知识分子“要手段异常慎重和灵活的态度”地教导,不断地寻求激励机制的新手段。

4.1以“自我实现”激励为前提。满足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实现需要,就是创造条件让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上有所建树,在事业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所有潜能。青年教师往往喜欢挑战性的工作和创造性的活动,挑战自我的成功是他们最大的乐趣。

在安排青年教师工作时不仅应考虑他们的能力和兴趣,也要注意使工作的要求和目标富有挑战性,以激励他们最大的工作积极性。如在教学中给青年教师压担子,适时开展教学考查、考核和评优、最佳课堂评比等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参与科研课题,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撰写学术论文,组织学报、校刊开辟专栏为青年教师;对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出成绩的青年教师及时予以表彰;鼓励青年教师自己组织“青年教师研讨会”等l8J。另外,要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在学校党政工、校级、中层的领导层面中要有一定数量青年教师,在学校教代会、职代会中增加青年教师代表名额,以及设校领导接待日和公开校领导信箱,听取采纳青年教师的一些合理化建议等,使他们得到自我发现、自我价值实现的愉悦,从而更加努力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积极性。

大学教师论文范文5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建设中创立,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政治优势,具有良好的实践品质。“群众路线”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具体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是“群众路线”的内涵表述,也是方法指南。正如在1943年6月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我们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4]。这也就告诫我们,在做群众工作时要接地气,戒空谈,要走到群众中去,观察、倾听和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的情绪,研判他们的需求,并以此作为工作出发点。“群众路线”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路线”的工作要求。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紧紧依靠群众,尊重群众智慧。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清除、形式主义的诟病,始终与人民群众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取得好的工作实效。“群众路线”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价值导向。“群众路线”最基本的价值立场是“一切为了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把群众放在心上,摆在眼前,真正关切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把为大多数人谋福祉作为根本宗旨。坚持这种价值立场,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就能取得成效。

2大学教师的专业实践及其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大学教师是指以教师身份生活在大学教育场域内,从事教育教学等专业工作,并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道德对此承担职业责任的人。大学教师的专业实践,是指大学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在专业场域内,遵循专业道德,运用专业知能,开展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大学教师的专业实践具有专业性、主体间性、创造性、教育性等特点。大学教师专业实践具有专业性。其专业性源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特征。教育教学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专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凸显。大学教育教学活动也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它要求对大学教育教学实践承担专业责任的大学教师具有相应的资质。要求他们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前接受相关的专业培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养成相关的专业道德。要求他们在实践中能熟练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能模范遵守专业道德规范;要求他们承担相应的专业责任。大学教师的专业实践具有主体间性。大学教师的专业实践不是“主体-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实践,而是“主体-主体”之间的交互式实践,具有主体间性特征。“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双向互动,双重融合的关系,是不同主体通过共识关系表现出来的相关性和一致性。”[5]大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大学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他们相互交往,双向互动,共联共生。他们在共同的实践场域中交往与对话,分享彼此的经验,实现共同的成长。大学生群体能最真切,最具体的感受自身的教育和发展需求,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实践智慧。大学教师在专业实践中,要勇于向学生学习,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主动感知和理解学生的状态。这样才能在专业实践场域中,在师生的主体往中,实现知识、技能和品德在主体间的增值性流转。大学教师的专业实践主要是教育教学的现实活动,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道德”,“道德被普遍的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6]大学教师专业实践的教育性,要求其在从事专业实践中承担道德责任,需要进行道德示范、道德引领和道德培育。为此,大学教师在专业实践中,要遵守专业伦理规范,展示道德行为,要对自己的实践内容、实践方式进行伦理的设计和考量。大学教师的专业实践是创造性的实践。教育教学活动是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间展开的活动,活动中常常是教师个体面对学生群体。每一个大学生个体都是一个鲜活的、复杂的存在者,他们作为存在者具有意向性、文化性和差异性等特征。大学教师面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需要有不断走向未知的勇气,有处理偶发事件的智慧。每一个教育教学场景的处置和转换都体现着大学教师专业实践智慧和创造性。

3“群众路线”对大学教师专业实践的启示

“群众路线”既是正确认识论,也是科学的方法论。对做好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大学教师在专业实践中应该汲取“群众路线”的智慧,借鉴“群众路线”的理念和方法,更新专业实践观念,优化专业实践过程,加速专业发展。

3.1领会“群众路线”精神,更新大学教师专业实践观念大学教师的专业实践观念是大学教师对专业实践活动的过程及要素所持有的相对稳定,具有评价性、导向性的认识。大学教师的专业实践观念主要包括:专业实践主体观、专业实践活动观、专业实践的价值观。大学教师的专业实践观念直接影响实践行为和实践效果。大学教师可以领会“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汲取“群众路线”的实践智慧,更新专业实践观念。专业实践的主体观是指大学教师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持有的对活动主体的认识和看法,回答的是“谁是主体”和“如何看待活动主体”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主体观,是做好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有了正确的活动主体观,就能在实践中发现主体,尊重主体,并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群众路线”可以帮助大学教师开启发现之眼。大学教师在专业实践中可以汲取“群众路线”的智慧,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发现和尊重专业实践的活动主体,更新专业实践的主体观。“群众路线”在处理社会发展主体观的问题上,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吸取“群众路线”的智慧,审视大学教师的专业实践,我们就不难发现大学教师的专业实践的核心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是大学教育教学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大学教师在专业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和牢固树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调整和改进专业实践方式,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主张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时,并不否认政党或者精英人物的历史作用,他们认为精英人物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凭借自身的知识和意志等方面的优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样,我们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否定大学教师的作用,更不能消解大学教师的主体性。大学教师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大学教师专业实践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大学教师的专业实践是主体间的实践,大学教师和大学生是大学教师专业实践活动中的两个系列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大学教师的专业实践活动才能顺利、有效实施。专业实践活动观是指大学教师对专业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式的认识。主要回答大学教师在专业实践中“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有正确的实践活动观就能保证在实践中过程不虚,方式有效。“群众路线”主张“一切依靠群众”,这一主张对大学教师树立正确的专业实践活动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教师的专业实践实质上就是大学教师指导和帮助大学生自我建构。大学教师在专业实践活动中要依靠大学生,发展大学生。树立专业实践的民主观念,积极营造实践中的民主氛围。专业实践的价值观是指大学教师对其专业实践价值的设定和认同。要回答大学教师专业实践“为什么”的问题。树立了正确的专业实践价值观,就能保证专业实践活动主题不偏。“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这对一切社会性实践活动具有普适性。大学教师在专业实践中就要秉持提供“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追求,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基本的实践活动价值定位,坚持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专业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2运用“群众路线”方法,优化大学教师专业实践过程“群众路线”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具体的工作方法,把“求真务实”作为基本的工作策略。大学教师在专业实践中可以借鉴“群众路线”的方法和策略,形成自己的实践策略。大学教师要运用“从群众中来”的方法,加强学情分析,研判学生需求,找到专业实践活动的逻辑起点。运用“到群众中去”的方法,专业实践面向学生展开,大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认知特点、情绪状态,适时调整自己的专业实践方式。结合学生的生活世界解释、演示高深专门知识和技能,达到“视界融合”,完成专业实践责任。运用“群众路线”的实践方法,还要求大学教师有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投身专业实践。不为一时一事的名利所扰,潜心于专业实践。在实践中,自觉求规律之真,自觉务立德树人之实。

大学教师论文范文6

学习是自我发展的基础,多去旁听教学名师或有多年授课经验的老教师上课,学习他们授课的优雅台风、如何把握教学内容的轻重点、与学生的交流方式等,是一种能最直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方式。正如父母的品行耳濡目染着身边的子女,观摩优秀教师的授课也会深入影响青年教师今后的执教风格。因此,尽量多向几名优秀教师学习,吸取他们各自的优点,不至于总受同种风格的熏陶而无法自成体系。同时,青年教师亦应主动多请不同层次的老师来旁听自己上课,在提醒自己努力备课、提高上课质量的同时,亦可实战性地获得他们提出的宝贵意见,这样便可有的放矢地改正不良授课方式,完善自我。

2看:看视频,看书籍

如今网络资源丰富,获取方式便捷,许多挑战传统授课的教学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学生接受。比如国际名校的公开课、TED、可汗学院、Corsera等,许多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共享、学习。青年教师可以多看看国内外名校、名师的授课方式,尝试采用一些符合现实情况的创新方法,既让学生对新鲜授课方式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亦更大限度地挑战教师的自我改变能力。另外,青年教师应多利用时间阅读专业及以外的书籍。一个教师的个人魅力往往能带动学生对一门课的学习兴趣,而魅力的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位老师对这门课程的熟悉程度以及课外知识的渊博程度。闲暇时多看书,增加自身的知识贮备,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有趣味性和生动性。

3练:练习备课,参加教学竞赛

充分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练习控制备课的时间,既要充分又要懂得及时停止。先要明确一门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与作用,然后构建好课程的总体框架,再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最后精心选择教材和参考资料,进行教学设计,可以针对每一个课程主题累积一套教案,适当延伸地讲述知识点。一位心理学教授说,每次教授一门课以后讲课内容都或多或少要改变,经过6-8年后它们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因为一个领域在变化,自己的想法也在不断发展。白岩松采访斯坦福大学的名誉校长时问道“:教授,您从教几十年,在教学中最快乐的是什么?”这位教授答道:“上完课后有学生站起来说我那个问题讲错了。这说明教师备课仍存在疏漏,而且学生也在认真听讲、仔细思考。”因此,青年教师要以正确的态度接受自己上课时犯的错误,要及时更正、调整,边教学边修改教案边提高自己。另一方面,参加教师教学竞技比赛是自我提升的捷径。多参加一些教学类比赛,特别是针对青年教师的活动,通过比赛可以系统、集中地学习到要上好一节课或一个知识点要采取什么手段。同时,可观察比赛对手如何上课,可从他们身上学习到自己不具备的优点。

4聊:与学生交流

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无论是十几个人的小班还是面对上百人的大班授课,教学的过程始终贯穿着互动。而互动除了在课堂上,课堂外与学生的聊天、谈心也是一种有效的互动。如今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有主见,但又因网络等各种方式给予的信息量过多而容易迷茫,难以抓住重点。因而青年教师应常在课间或课后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听课感想,对课程的期望,认识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的状态,可以使教师有针对性地更正自己的授课风格和方式,使教师由教学中的独白者变为教学中的对话者。

5思: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圣人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古人亦以一日三省来不断完善自我。青年教师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也要经常反思、经常回顾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以此警醒自己、改善自我。有效的反思方式有许多,诸如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像法和档案袋法。结合现状,录像法和总结法较为普遍采用。青年教师可录制自己上课的过程,在课后自己观看,发现不足;同时,及时对一天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其他有经验的老师共同分析。长此以往,既可提高教学质量,又可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

6总结

大学教师论文范文7

关键词: 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指导作用 质量

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能集中反映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理论水平的高低,更是对各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客观的检验。近年来,由于高等院校的扩招,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资源日趋紧张,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在教师和学生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现象[1,2]。如一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过多、选题不当、一题多人等,致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院、系革新现有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机制,完善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对指导教师诸如资格、权责、考评、奖惩及培训提高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细化对毕业论文的选题、撰写要求、书面格式、毕业论文撰写过程的管理及检查监督、答辩和成绩评定等环节的规范,从而使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有章可循,使教师明确职责,使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和管理具有可操作性。

指导教师具体承担着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授业解惑”之重任,毋庸置疑,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度重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善于挖掘指导教师的潜能,有效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意识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高的前提在于认识观念的提高。认识的提高,不仅仅对大学生而言,对指导教师亦如此。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不仅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而且是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培养阶段,是所学知识深化和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它不仅担负着向大学生传授知识和技术,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文献综述能力、实验(设计)及计算能力、外文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任务,而且影响学生的世界观、工作作风和综合素质。对此必须有充分认识。认识的提高要体现在责任意识的强化,要把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放在与课堂教学的同等甚至更高的高度,要把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作为自己的职责,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切实履行指导职责。

二、加强自身素质,提高指导能力

毕业论文(设计)涉及知识面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对指导教师要求比较高。指导教师不仅应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要提高指导能力,首先,要加强实践性环节的锻炼,要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实习、参与工程项目设计等方式和途径,深入生产和工程实际,在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经验,为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要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为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积累丰富而有益的经验。再次,要加强学习,积极关注相关学科最新科研动态和学术成果,开阔眼界,使指导工作有一定的高度。最后,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汲取别人的好经验、好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指导效果。

三、严格要求,切实保证质量

做毕业论文(设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走向社会开展调研,搜集有关材料,需要上图书馆、资料室查阅文献,需要进实验室、机房处理信息,时间跨度大,活动地点变化大,给指导教师的管理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做好管理工作,第一,要体现计划性。要对学生查阅文献、进实验室、撰写论文三个主要阶段的工作划定明确的时间表,并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都清楚自己正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使整个工作有章可循,思路明晰。第二,要检查落实。可以通过定期召开汇报会的形式,听取学生的进度汇报,辅以现场检查和指导,掌握每一个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对进展不顺利的学生要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对那些精力不集中,或是拖拖拉拉、敷衍了事的同学,要严肃给予批评,督促其迎头赶上。第三,按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模板严格要求,规范论文(设计)的撰写。要求论文(设计)理论分析透彻清楚,实验数据准确无误,插图规范清晰,文笔流畅,层次分明,图文并茂。

四、加强人格修养,做到教书育人

毕业论文(设计)也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作。在指导工作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品才学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要特别注意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提高政治思想素质。要以自己高度的事业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去感染和教育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综上所述,指导教师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要教师对毕业论文工作高度重视,正确选题、认真指导,大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水平定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田春莲等.提高理科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与实践.高等理科教育,2011,(6):152-155.

大学教师论文范文8

摘 要: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文艺学理论建构过程中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论、如何看待西方文论?高楠教授认为,中国当下的文艺学建构有三个基础:中国传统文论,西方文论和中国文学实践。一方面需要“西论中化”,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要坚持中国文论的主体性和主导性。只有体现本国、本民族特色的文论才能够和西方文论平等对话,走向交往融合的未来。

关键词 :文艺学;理论体系;建构;主体性;主导性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7-0003-04

高楠(1949-),本名高凯征,辽宁沈阳人,198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现为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辽宁省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文艺思想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担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等职。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模范教师。主攻方向是文艺美学、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在文艺心理学、生存论文艺学和写作思维等方面多有创见,主持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已出版专著19部,代表作有《蒋孔阳美学思想研究》、《艺术心理学》、《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学阐释》、《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文学道德论》等。其中《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文学道德论》入选2014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光明日报》等学术刊物及国内外学术会议上百余篇。

收稿日期:2015-05-10

基金项目:2014年度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背离和导入:西方文论汉译过程和接受研究”(编号:LN-007-B)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高楠(1949- ),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研究;王亚光(1971- ),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沈阳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学理论,英汉对比与翻译。

王亚光(以下简称“王”):非常感谢高老师接受采访。中国文艺学体系建构是您一直关注的一个话题,您在多篇论文中及几部著作中,都谈到既构成中国文艺学体系建构的资源性根据及思维性根据,又成为这一建构的困惑与纠葛的两大问题,即中国文论传统与西方文论转换性构入。那么,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在建构文艺学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传统的文艺学理论,怎样处理与外来的西方文论的关系呢?

高楠(以下简称“高”):你说的这两大问题,确实是我十几年来不断思考的问题,他们不仅是多年来在中国文艺学体系建构中历史地形成与提出的问题,而且是当下不断产生重要影响的问题。中国正经历着文学与文论大规模建构的风暴,先前的一套稳定的模式,在质疑与批判中松动、解构、重组。既有的价值体系被打破,新的价值体系还在形成的过程之中,这注定是一个各种思潮激荡的时代。21世纪中国文艺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围绕“转型期文艺学理论建构”这一问题域展开。当下文艺学体系建构的核心问题就是文艺学传统如何继承转化,外国文论如何借鉴。具体地说,中国文艺学的多元建构需要回答如下理论难题:如何对待涌入的西方学说,如何对待传统,以及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自己的文艺理论思想体系。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思想理论大规模地涌入,这一方面让长期受到禁锢的人们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同时也让很多中国学者失去了自信和自我。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承认西方理论在认识的角度、表达的严谨等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也要认识到理论实质性地说就是学者们对一个地域、一个时期的某一实践领域的经验的总结、概括和提升。从民族或国家的角度说,理论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只是对世界认知角度及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已。

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它规定着这个民族的生存方式,也体现在我们的生存之中。马林诺夫斯基找到的民族生存的文化密码,马丁·霍利斯发现的生存的文化模式,冯·皮尔森探索的民族生存的文化规则,都是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同时规定着人们的生存的传统。要想更好地认识传统,要采取“融合”式研究的方法, 一方面要倾听当下的历史回音,在历史中去叩问当下的意义;另一方面,要实现传统的现实敞开及阐释的个性敞开。立足在当下,才能够回望历史,也才可以展望未来。对于中国文艺学建构而言,传统就是当下延续着的传统的理性思维及其汉语表达形态。

中国文艺学或文学理论是否有自己的思想体系,这对于建构中国文艺学的主体性具有根本意义。如果我们在传统中没有自己的思想体系,那么我们的文艺学或文学理论传统就失去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存在根据,也根本谈不到跟国外同行开展平等的交流对话。中国的文艺学思想体系植根于中国悠久敦厚的文化传统,这一传统基于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强调宗法血缘关系、天人合一的体验和人伦理性,其精神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体验、尚用、生化、中和、浑融、重礼、守仁等等。

概括地说,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必须抓住机遇,不能固步自封,要敞开胸怀扩大对外交流,同时还要捍卫自己的主体性。中国文艺学主体性的根基就是中国的文论传统,中国文论传统非常稳定,具有极强的自我调整和异质同化功能。中国文艺学有自己的思想体系,体现为一种“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思维机制,对应于意-言-象-境的思维表述方式。这套思维机制与表达方式,当下仍在文学实践及文艺理论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常常自然而然地发挥着,亟待向自觉层面提升。

王: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中国的文艺学建构有两个基础,一个是中国传统文论的根基,另一个就是西方文论的理论资源。比较而言,当下中国文论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西论中化”又怎样实现呢?

高:不是两个基础,而是三个基础:即中论传统基础、西论资源及思维方式基础、以及中国文学实践基础。中国到底有没有或应不应有属于自己的文学理论,这曾经是学者们争论的一个话题,争论的要点是文学理论的普遍性与民族性的关系。争论中常常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倾向,即文学理论的民族性应该服从或统一于文学理论的超越民族与国界的普遍性。而实际情况是,在这个民族与国家各有其是的时代,没有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学理论,也就不会有世界普遍性的文学理论。如果把西方的概念体系、逻辑思维方式和话语言说模式作为标准来判断,中国的文学理论传统确实有些另类。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进行主客二元的对立划分,没有从认识论角度去探讨世界的本源,认识世界的本质。中国传统看重的是一种基于体验的情感认知,“天人合一”、“物我交融”是体验式认知的前提。这种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与西方的不同,这直接导致了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的差异。西方文论对客体的描述力求客观、准确,强调科学、实证。中国文论则强调“言不尽意”,利用“取譬连类”的表达方法来表达思想。中国确实缺少西方长篇累牍、条分缕析的文学理论,但是基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实践,中国的学者也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理论言说体系。从最早的汉族文学批评对诗与舞的言说开始,先后有一系列的文论著述,探索中国文学实践与批评实践,并从中总结适合于中国古代文学实践与批评实践的经验,将之提升为一系列的概念、范畴及关系命题,并形成一套源于道、及于天、合于性、见于情、统于理、述于各种范畴的文论体系。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不乏真知灼见、完整系统的理论著述,当然,我们也要正视中国传统文论,在条分缕析,严谨论证及严密的逻辑推演上,不及于西方传统文论。但虽有严谨与严密的不足,却也有体验与融通的所长。因此是一种各有长短,有待互补的情况。

在中国文艺学当下和未来的建构过程中,借鉴西方的逻辑思维模式,提炼我们自己的概念体系这才是必须要坚持的。民族文学与艺术就应该选用反映本民族特色的概念来描述、概括和言说,西方理论有他自身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经济状况。况且,核心词的内涵也无法脱离其产生的语境。坚持用西方的理论体系推论与描述当下和未来中国文学状况,必然会产生削足适履的不适感。成功借鉴西方文论的前提是要实现“西论中化”,所谓“中化”就是要消化理解西方文论的理论内涵,不能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否则这种非主体性的接受不仅对接受本身不利,也会影响接受的效果。事实上,“西论中化”的关键就是“化”,而这个“化”的结果就是“现在”对西方文论的理解和接受。这个理解不可能等同于西方文论原本的内涵。要坚持西论中化过程中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的积淀形成的。它既是一种传统,又是一种身份的认同,是民族自觉意识的体现。文艺学的主体性建构主要体现为对传统的追溯与转换,主动借鉴西方文论的多元体系建构,在全球化进程中坚持文论的主体性。

王:在您多次撰文探讨“西论中化”的问题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理论的普遍性问题,也就是说,理论的真理性问题。是不是存在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理论呢?

高:西方传统认识论对这个问题的态度非常明确,即理论的真理性,就在于它揭示了世界及万事万物的普遍的、稳定的、恒常的性质,既然这类理论揭示是普遍的、稳定的、恒常的,因此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来理解,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理论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现象的概念化和体系化,是对具体事实的抽象和概括。理论也是反复实验、观察和体验的结果,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有其合理性,也具备真理的某些要素。但是理论并不是西方传统认识论的一成不变的真理,它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升而不断被重新认识,有些理论见解或观点可能会被推翻,被扬弃。鉴于此,理论的产生有一定的时间、空间、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定,因此一种理论的适用性也是有限度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后现代语境下各种西方理论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有些理论会在一段时间里被广泛接受和认同,而有些理论则只是昙花一现,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和社会生活的检验,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面临五花八门的西方文艺理论时,要有辨识能力,要尽可能了解一种理论生成的历史背景,正确认识它在西方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这样才能合理地做出判断,投入精力进行译介和研究。

王:建构世界交流中的主体性文艺学,一定面临各种问题和困难,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突围和求解呢?

高:全球化进程使得各民族对话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加,各个民族间的交流是以各民族的特性和主体性为基础的。一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认知才有资格和其他民族进行交流和对话,在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论交流中,没有民族与国家特色的文论是无法进入交流层面的。固然,所有的理论著作都是个别的、具体的理论著作,这使我们总是感觉族际与国际间的文论交流是个别的、具体的著作与论文的交流。其实,这只是交流的形式,就实质而言,真正交流与对话着的,是见于民族传统或国家传统的思维方式及其理论形态的交流与对话。如果一味地重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甚至连表达的方式也完全按他人的话语模式进行,那就失去了对话的基础和资格。在19世纪初到民国时期,西方文学和文学理论曾经作为启蒙和救亡图存的工具被引进和传播;新中国成立以后,因为特殊的政治取向,苏联文艺理论成为主要学习对象;在文革时期,与外国文艺理论界的交往被阻断;新时期以来,西方文论的译介如火如荼,大家急于了解新的思想认识,急于找到新的思想方法。回溯这一百多年的中西文论交流史,不难发现,都是我们在向西方学习,都是西方文论处于主导的地位。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文艺学的发展,首先要强化民族根性。世界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沟通,这个过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可以利用全球化的契机来弘扬民族文化,加强与世界各国各民族间的沟通和交往,增加了解,增进共识。挑战在于要坚持自己的民族根性,也就是国家或民族发展的现实历史性或历史现实性。民族根性是国家和民族的本体规定性,事关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是国家或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独立自主发展的民族主体定性。其次,还要在全球化语境中组构文艺学话语。话语表述是理论交流的手段和途径,学术交流需要一套特定的话语表述方式。上面讲过,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在学习别人的的言说内容,接受了别人的言说方式。自己的理论声音一直处于由西方代说或接着西方说的状况,更没有去发掘自己的话语模式,这样就失去了对话的基础。所以在当下,要唤醒我们的文论自觉,回到我们自己的文论元典中去发掘可以转化为今天的理论延续性的认知经验。从中提炼出当下世界共同关心的主题,用大家都能接受的表达方式或者话语模式来进行交流对话。

王:全球化是一个当下无法回避的话题,从您的研究来看,您在强调民族性及民族根性的同时,一直认为中国文艺学建构必须抓住全球化这个契机,各国学者的思想交流无疑会促进区域性的理论发展。那么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界限是如何界定的,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联呢?

高:确是这样,全球化进程为我们的特色性文论建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野和广阔的交流契机,主要的是使我们获得特色建构的取向。19世纪初,歌德首先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概念, 接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论证,最近西方学者又提出“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区域化”与“国际化”。这使得“民族”和“世界”成了一对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概念系统。回到“全球化”本身,应该更强调政治和经济的意蕴,而科技、经济的发展,乃至政治和军事的交流无疑会反过来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文学研究的“跨国转向(International Turn)”在上个世纪下半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却由来已久,只不过是没有从方法论和研究视角的角度把它概念化、系统化。事实上,西方文学中很早就有中国的元素,德国的存在主义、美国的实用主义、法国当代感性主义,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而中国的文化中自佛教东传也早融入了外国哲学因素,很多佛教术语早已经进入中国古代日常的话语体系之中。西方的文学理论在一百多年前就逐渐被译介到中国,在中国文论生成和构建的历程中发挥了作用。学者有自己的国界,但是思想是可以在学术界交流的。在通讯和交通如此便利的现代社会,完全不受外来影响的学者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的交往对话是文论建构的现实,也是未来建构的基础。交往对话的时代大幕已经开启,当下中国学者一方面要坚持自己的民族根性,构建交往对话的话语体系;同时要认真学习西方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推理能力。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摆脱“失语症”的尴尬。

王:高老师,在国内文革后的文学理论学者中,您的学术生涯开始的时间很早,大概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吧,那时您的《艺术心理学》几乎成了国内报考文学理论及文艺美学研究生的必读书。在您学术研究道路上,有怎样的心得可以跟青年学者分享,可供大家借鉴呢?

高: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家都很容易浮躁,特别是年轻学者生活、工作上的压力都很大。我考虑要想在学术上走得远、走得深,下面这几个方面需要多注意一下。一是要处理好学术研究和工作、生活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困难和矛盾,但是不要被这些困难和矛盾控制你的思维和精力,一定要留出空间给自己思考、阅读和写作。在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事务时,不要拖泥带水,要即时做出判断和应对。事情过去以后,就不要再左思右想,过去的就过去了。你该读书,就专心读书;该思考,就心无旁鹜。另外,对于与自己研究和工作无关的八卦,尽量不去关注,不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用在不相关或者无意义的事情上。二是读书要讲求方法,现在每年著作出版的数量很多,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是要讲求些方法。对于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一定要精读,拿我们文艺学的专业来说,西方理论著作,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必读的,他们是西方文论的思想渊薮;康德、黑格尔、席勒这些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也必须精读;此后,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的现象学也要谙熟。这些一流大家的作品要精读细读,反复咀嚼其思想内涵。读懂他们的原典,结合着读些对他们理论的解释性论著,以及运用他们的理论,解释和分析问题的有代表性的文章,就会读得快些,理解得深透些,这样就能纵向深入,横向展开,老辈学者称此为钻探式阅读、综合性收获,做到择其要而用之。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经典文论更要细读,中国古代经典文论常常是文史哲一体、诗文画一体。要带着当下文论建构的问题读,要与西方经典名著比较着读,要理解古代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方法。三是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先形成自己的思想,让思想引导你的笔端,这就能下笔如注,文思敏捷,写作就是一件快意的事情。这也叫立论在先。论从何而来?来于上面说的精读,以及对于实践进程的投入与把握,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如果自己预先没有想法,任凭你冥思苦想,也无法展开,那一定是很痛苦的。因此,多阅读,多积累,多思考,这才能有想法,才能立论在先。当然这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所以开始的时候重要的还是沉下心,慢慢积累。

王:谢谢高老师提点,相信这些经验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大学教师论文范文9

关键词:论文指导教师 毕业论文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060-02

1 引言

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导师)是指:“在毕业论文设计和论文撰写方面指引、支持、辅导、促进和帮助本科生的大学教师。”(任兴武,2004)导师对学生毕业环节实行全面负责制,负责论文选题、论文指导以及提出论文修改意见、答辩指导等。导师在整个论文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导师的指导工作主要包括:与学生一起拟定论文题目;指导学生搜集资料;指导学生拟定论文的提纲和撰写思路;审阅论文初稿,提出修改意见;对所指导的论文是否达到可以申请答辩的要求作出认定,对可以参加答辩的论文给出成绩。导师指导论文的方法主要有:导师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注意论文的理论依据,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导师一般只对论文中的原则性问题负责审阅,提出意见;有关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计算的准确性以及论文的结构系统性、严谨性原则上由学生负责,指导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但不能包办论文;导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对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技能)的运用指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创见。为保证论文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多数高等院校都制订了《毕业论文指导总则》,总则一般对导师的总体要求是:导师要认真研读和领会校、院关于毕业论文工作的具体要求和进程安排;导师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指导学生的论文,切莫敷衍了事;在论文撰写期间,导师应定期(平均每周不少于一次)与学生联系,予以指导和帮助;导师不能为其指导的学生撰写论文或提供现成的文稿等。可见,多数院校对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缺乏对导师本身的各项细化管理,这无疑是论文指导中不容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

2 对导师的管理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担负着重要的任务,毕业论文的成功与否与导师关系重大。此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教师检验其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绝好机会。加强对导师的管理,对学校、导师和学生来说都意义极大。那么,如何加强对导师的管理呢?

2.1提升对导师资质的遴选,推行“双导师制”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由本人申请,经学院学术研究委员会研究确定。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讲师(或相当于讲师)及以上职称的业务水平高的专业教师担任,助教或硕士研究生不能单独指导。此外,指导教师应有实际的研究和管理工作经验,工作作风严谨、踏实,为人师表。在指导方法上要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必须抓好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寓“教书育人”于整个毕业论文工作进程中。近年来,随着民办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遍地开花,各大高校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也进行了各层次的改革,其中一项较为先进的改革模式便是推进“企业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民办院校因其鲜明的注重实践性的办学理念,应通过多种渠道聘请企业经理、资深顾问、工程师等企业管理层人员参与到指导毕业论文工作中。并以重点专业为试点,逐步向全校辐射这种毕业论文的“双导师制”。通过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的模式,切实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紧密度。

2.2加强对导师的管理监督,推进过程管理体制

导师应明确毕业环节工作是大学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使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对此导师要提高和统一认识。正是因为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性,学校对导师的管理应常态化、制度化。同时,学校对导师的管理也应细化,比如:导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毕业论文选题,填好毕业论文的各项资料。每位指导教师平均每周不得少于一次对学生的论文指导,及时解决毕业论文环节出现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阶段考核和考勤。教师因公、事、病请假,事先应向学生布置好任务,或委托他人代为指导。推进对导师的管理监督特别是加强过程管理体制有助于从制度上保证毕业论文工作的有序进行。学校可以按照实际需要,设立专门负责毕业工作的督导组,组员由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负责的高级职称老师来担任。督导组需对各位导师的工作不间断地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填好监督工作手册,按时向学院、学校负责教学工作的领导汇报监督结果。有力的全过程监督有助于从源头纠正论文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切实提高论文导师的工作成绩。

2.3制定合理的导师惩奖考核制度,激发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目前,多数高校对导师工作考核是通过课时数来衡量的,比如指导一位毕业生的毕业环节工作,在学年末的教师业绩考核中该教师可加业绩分12分(即12课时),如该论文被评为院级、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则再酌情加3-5分的业绩分。而事实上由于导师工作的特殊性,12课时并不能完全体现导师的工作价值。首先,近年来高校毕业论文问题颇多。(刘庆元,2011;高钰,2010;杨志康,2010)责任心强的论文导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中付出了非常多的精力,有时远远超过自己做科研花的精力。其次,一刀切加业绩分的做法不能调动广大导师的工作积极性,挫伤了部分导师的工作热忱。学校应按照实际情况,对态度认真、工作负责且指导效果出色的导师加以物质和精神的鼓励,将其作为典型,激励广大教师向其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指导水平。同时对部分工作不负责任的导师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惩罚,如几年内不得担任论文指导教师,并限制其职称晋升。惩奖分明的导师制度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毕业论文导师的工作热忱,使他们将学生的论文质量看作自己教学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能在整体上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毕业生。

3 结语

负责任的导师是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的有力保障。导师资质遴选、管理监督、惩奖考核是民办院校教学工作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民办院校以生为本的教学服务型理念的重要途径。因而,民办院校要切实加强对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

质量。

参考文献:

[1]任兴武.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中的作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31-33.

[2]李正栓.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指导[M].第1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高钰.浅谈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6):71-77.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