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集锦9篇

时间:2023-05-23 17:28:03

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

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范文1

为了提高本人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根据学校安排,特拟定个人学习计划:

一、培训内容:以《新时期师德教育》和“八荣八耻”为主的“师德教育”培训;以《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及反思》为主的“新理念”培训;以《校本研修面对面》和《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为主的“新课程”培训;以《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为主的“新技术”培训以及骨干教师培训。

二、参加培训时间:年月——年月

三、学习、培训活动安排

1、集中学习培训

按照学校《培训计划》,准时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学习培训,认真做好学习笔记;虚心接受授课教师的辅导;认真完成授课教师布置的作业。

2、自主学习

利用空闲时间自学,认真做好笔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课件。

四、达到的目标

1、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按时参加省统一考试,力争取得好成绩。

2、通过集中培训、自主学习、专项活动、专题讨论、师德论坛、案例分析、自我反省,对照检查、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更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关爱学生,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

(二则)

一、指导思想:

重视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学习,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始终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计划目标:

通过自我学习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熟悉《课标》、教材,掌握教学常规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尽快适应新教学岗位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力求达到:

1)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案规范,符合基本要求。熟悉所任学科《课标》,教学工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3)熟悉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管好课堂,完成学校分配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

4)熟悉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5)把握教材重难点,自如地驾驭和处理教材。

6)开展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三、措施及方法:

1)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

2)按学校继续教育指南,自学规定的继续教育教材。

3)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

4)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经验文章等。

5)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考核登记。

以上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只是目前我的初步设计,未尽之处将在学校具体工作安排下,自主学习、集体集中学习过程中加以完善和弥补。

(三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市、县教育局有关教育发展和师资培训方面的文件精神,坚持“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理念;坚持“以教师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坚持“以教师专业化为目标”的理念、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首”的理念,通过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二、工作目标

以“创造适应于学生差异的教育,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为理念,以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专业素质为宗旨,以校本研修为基础,以新师德、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这“一德三新”为重点,以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为价值取向,通过三年努力,逐步形成一批专业能力强、在市县有影响的专家型教师;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教育质量上乘的市县校三级骨干教师团队;一批刻苦钻研、积极进取,能承担起“实验性、示范性”学校教学任务,产生几门在市县有一定发言权的强势学科,能为学校特色发展和铸造教育品牌提供优质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工作任务

1、全员培训

对于市、县开设的基础性学习课程,要求全员参加并按时完成学分,以期提高全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对于基础性学习课程中的实践课程,在全员参加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岗位有所侧重地参加。

2、骨干培训

与市县普教系统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相衔接,以县学科带头人工作室为载体,积极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学校市县校骨干教师团队的培养

3、学历进修

根据县教育局要求和我校实际,三年内,80%教师达到本科学历。

四、培训对象与任务

1、培训对象

目前,我校培训对象共58人,其中中教一级教师10人。专任教师55人。

2、学习任务

(1)总体上说各级职称的教师必须完成规定的基础性学习课程的研修任务,修满学分。

(2)基础性学习课程中的实践课程是本轮培训任务的重点所在,是校本研修的主体内容。学校通过加分形式,鼓励教师积极完成实践课程的选修及研修模块。此类学习经历将作为骨干教师评选的优先条件之一。

(3)鼓励中教一级以下职称的教师积极进取,在完成基础性学习课程的同时,主动参加发展性学习课程的研修学习。此类学习经历将作为骨干教师评选的优先条件之一。

(4)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校师资力量,发挥资深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师徒带教帮助中青年教师完成各项研修任务。

五、实施策略

1. 组织落实

(1)校师资培训领导小组

校长是本轮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由校长引领,组建校师资培训领导小组。主要成员由专管员、网管员、校教科研负责人、骨干教师代表组成。领导小组每学期始末定期召开一次例会,布置任务,总结经验。日常事务由专管员辅助校长联络协调处理。

(四则)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为了把自己培养成具有新课程理念,具有执行新课程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课程研究和开发能力的高素质教师,确保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高效实施,课题实验的需要,为使课题研究和继续教育工作更加有序,特制定本年度个人培训达标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新时期师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结合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为目的,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新理念,强化师德素养,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促进学校事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二、具体目标

通过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风尚。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行风,使自己成为公民道德的楷模,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三、培训内容

1、时事政治教育: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将学习、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教书育人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开创教育教学改革新局面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政策法规教育:以《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学习内容,进一步提高法律素质,懂法、守法、用法,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进程。

3、职业道德教育:以《新时期师德修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学习内容,学习优秀教师群体的先进事迹,把爱与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

4、教育理论学习: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教育新课程通识培训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理论知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重点,加强教师新理念、新课程和新技术的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5、加强对《新时期师德修养》《校本研修面对面》《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的学习。

四、培训形式:

以集中培训、校本培训为主,教师自学、反思为辅。采用上课、听报告、观看录像,开展专题讲座、问题研讨、案例剖析、师德论坛、社会实践、写反思体会文章等形式进行。

五、培训时间

师德的养成是教师终身的实践课题。师德培训只是利用部分时间理解师德的本质内涵,认识师德的实践要点。因此,初拟培训时间不低于50学时,其中集中培训20学时,自主学习20学时,反思学习10学时。

六、具体措施

1、专题讲座: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专题讲座。通过专题讲座培训,了解国家新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新程体系的主要内容,关心、参与我校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

2、网络培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坚持把师德师风的整改贯穿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对照《规范》的要求,针对整改中查找出来的问题,制定出相关的整改措施,建立更为细致的师德师风要求,加强新技术的学习。

3、自修反思: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在前期贯彻实施的基础上,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法》、《教师法》和《规范》等要求,认真对照检查,撰写自我剖析材料。

4、校本培训:以学校为主阵地,结合自己教学中的实际,深入研究和解决问题,促进自己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

5、课题研究:在参训过程中,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应用到教学中后要总结摸索经验,注重个案的研究,通过动手写作教学案例,成为真正的反思性实践者。

(五则)

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因此,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便成为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为响应上级部门对教师要求的号召,切实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在学校及上级培训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学习和自修,争取在短期内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提高。现就我自己的继续教师学习作如下计划:

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范文2

随着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农村德育教师的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素质已成为十分重要和迫切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重视和发展在职培训。就农村德育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在职提高机制的形成,推动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一、农村德育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提高我国农村教师素质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但是,培训的目标、方法等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农村德育教师的培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完善的体制。主要表现在:

1.领导部门重视不够,农村德育教师专门培训制度不健全

当前,不少农村中小学的领导,对教师的职后培训认识不到位,没有很好的理解上级的相关文件精神,相关的教务人员也是应付了事,对教师培训不重视,敷衍应付,走过场,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措施,管理乏力,流于形式。对农村德育教师的培训就更难形成制度和机制。 虽然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得到了国家社会的重视,但是,教学实践中,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中小学仍然注重升学率,思想品德课、政治课得不到重视。有的学校都是班主任或其他教师兼课,缺乏一支独立的德育教师队伍。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培训中,也就只重视主科,即使有思品课和政治课的培训,也是新课改、新教材的学习或是为了提高学历的学习等。很多地方的教师能到县城听听课就已经很不错了,就更缺乏有目标、有计划的系统体制建设,致使农村德育教师素质提高缓慢,严重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2.培训工作的观念落后,方法单一,内容脱离实际,缺乏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由于领导不重视,使得培训工作中培训者和参训者对在职培训均持消极态度。培训机构不更新观念,教育思想陈旧,缺乏对农村中小学德育状况的充分了解,课程长期囿于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内容,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相脱节,与教学实际脱节,有些培训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为了完成任务,甚至根据自己的师资情况来设定培训内容,更不可能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这根本不能解决教师急需的更新观念、调整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了解教改新成果等要求,很难做到培养教师实际教学能力,为农村教育服务。许多地方的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参加培训就是为了得证书,而不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效果,甚至部分教师往往采取一些非正常的手段以获取一纸证书,缺乏终身学习的观念和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精神,不能在培训中主动学习,锻炼能力。

3.缺乏高素质的专职培训师资队伍

作为农村教师的进修培训主要是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由县教师进修学校承担。长期以来,由于对进修培训工作缺乏重视,致使投入不足,进修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知识老化,严重影响培训的质量。有的进修校甚至只有管理人员没有基本师资,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职教师就更没有,虽然参训教师对培训寄予很大的希望,但往往是失望而归。高素质的农村德育教师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成为提高农村德育教师素质的关键。

4.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

农村教师培训中最大难题是经费筹措问题。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要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要切实保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本经费来源,并积极探索经费来源的其他有效渠道。”但是,很多农村地区难以落实。主要原因在于地方经济落后,拨不出相应款项,再加上缺乏对教师培训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就很难有足够的经费。同时,学校生源逐渐减少,教育经费日益困难,有的学校早已负债累累,连一些正常的教学和教研活动都捉襟见肘,更无法拿出经费派人到外地学习或参加培训,即使能派人出去培训,也轮不到思想品德课政治课教师。加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较低,自己也无法承担培训费用,因而造成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培训经费的严重不足,素质的提高缺乏后劲和动力。

二、农村德育教师培训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重视和加强农村德育教师培训体制的确立和建设

《教师法》规定:“广大中小学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培训的权利,履行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义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为教师进修培训提供系统的服务和组织保障。同时,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关键是提高农村德育教师的素质,这是关系祖国未来,民族振兴的头等大事,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必须制定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的农村德育教师的培训计划,并形成各方达成共识的长效机制。从经费的划拨与筹措到教师队伍的完备、从培训的教材到培训内容的规范、从教学条件的改善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从县级培训到与城市携手等方面,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能和迫切任务予以落实。没有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保障,农村德育教师的培训不可能落到实处,要提高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2.注重培训的观念更新及内容、方法的创新

提高德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是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大问题,培训者和参训者都应有足够的认识。培训机构要更新观念,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注重强调教师的自身发展观和价值观,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培训机构要形成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专职的师资队伍,不但具有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这是培训工作的必备条件。农村德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对知识和农村教育事业的追求来充实自己,从而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德育教学工作中去。

培训机构在设计培训内容时,要深入到农村中小学教学第一线,从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和德育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现代信息社会对农村人才的思想道德要求出发,力求融合观念、知识、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技能,依照各地不同情况和特点,编写教材。要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和应用,把计算机知识、技能和辅助教学的培训作为实现全员培训目标的突破口,切实提高教师获取信息、知识和接受新技术与新方法的能力。同时,作为德育教师,青年心理学、课堂教学艺术、师德修养、时事政治等课程必不可少,这样,紧密联系实际的培训内容,才能使教师不断更新观念,调整充实自己,真正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整体素质。

在培训的方法上,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的灌输方式,要提高培训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针对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讲课缺乏科学性和生动性,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主要采取系统指导讲授的方法,根据教学理论和德育课的教学法,对某一课堂进行有声有色、生动形象、逻辑严密的教学示范,参训教师反复的训练,直至得心应手;针对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各自的不同情况选择自学的方式和相关教材,采取自学自交的方法。这样,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训教师就能把参加培训同自我发展结合起来,独立思考,系统学习,自我提高;针对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差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课题研究的方法,即通过注重引导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合作研究。一个课题为中心,组织参训教师收集资料、阅读书籍、调查访谈、讨论研究等,使之在研究中获得理论,了解熟悉科研过程,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能力。方法还有很多,但一定要符合实际,并且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把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培养成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者。

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范文3

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区委、区政府各部门,区级、区属各机关党委(党组),各街道党政组织,区各人民团体党组,各有关单位:

《**区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已经区委、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市**区委员会

**市**区人民政府

2019年7月4日

**区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津党发〔2018〕3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明确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为首要任务,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为基本前提,以提升教师素质能力为核心内容,以理顺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为强大动力,以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为基础支撑,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二)工作原则

——确保方向,突出师德。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

——统筹规划,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优先谋划教师队伍建设,优先保障教师队伍建设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抓住关键环节,优化顶层设计,推动实践探索,破解发展瓶颈,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把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作为真招实招,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的重要举措。

——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根据各级各类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定向发力,确保实效。

(三)目标任务

到2022年,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更加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更加通畅,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教师地位待遇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显著增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培养造就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的良好局面全面形成。

二、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一)

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配齐建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与学科、年级组等负责人“一肩挑”。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教师党支部书记校级集中轮训。

二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内容,系统开展“四个自信”专题教育,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建设10个**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主题教育,深化“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抓实支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党员教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四是深化“五好党支部”创建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规范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党费按时足额缴纳等常态化管理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党支部换届选举制度,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实行年度发展教师党员计划单列,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

五是完善“双培养”机制,由学校各级党组织书记和党员行政负责人、党员学科带头人联系优秀教师,实行“一人一策”,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

(二)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职业道德

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

一是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树立先进典型,宣传教育名家、名师和新时代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加强师德宣讲团建设,形成强大正能量,树立优者从教的职业导向;建设10个**区师德涵养基地,强化师德实践。

二是加大教师表彰力度,按照有关规定表彰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激发教师职业荣誉感和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展区级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评选,打造教育品牌,奖励贡献突出的教学一线教师。

三是严格执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加强师德师风考评监督,建立教师个人诚信档案,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

四是实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在教师职务晋升、考核评优、岗位聘任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制定《**区教育系统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方案》,持续开展中小学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课专项治理活动,防止教师队伍中出现“微腐败”现象。

三、坚持完善体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能力

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培养层次,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行培训学分管理,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

一是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面向全体中小学校长,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打造高品质学校。重点开展骨干校长培训和名校长研修,支持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形成办学风格,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二是按照“分级负责、分类培训、需求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形成结构完备的领军人才、名教师(校长)、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新锐教师的五级优秀人才体系,培养和聚集10名部级人才、100名市级人才、1000名区级中青年骨干人才、100支教学科研团队,形成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有效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

三是强化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明确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按照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10%用于教师培训,保障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制定《**区教育系统第六周期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建立**区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制度,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大数据管理。制定**区优秀教师出国(境)培训研修规划,支持优秀教师出国(境)培训研修计划的实施,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

四是建立教师专业荣誉体系,激发教师专业活力。加大教育名家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是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应用培训,培养一批智能教育引领者,推动一批“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验学校建设,实施优质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六是推进“追求卓越”幼儿师资培训项目,鼓励幼儿园与师范院校协同建立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采取集中培训与跟岗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幼儿园教师。

七是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加强职业院校校长和骨干教师人才梯队建设,推进职业院校教师专项培训,培养职业教育教学名师,打造专业化的教学团队。

四、坚持深化改革,完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

(一)健全教职工编制管理机制

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

一是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岗位、职称总量、比例结构等核定到区教育局,并根据我区教育实际实行动态调整、统筹使用,具体使用情况报区机构编制和人力社保部门备案。制定《**区教育系统编制统筹管理实施方案》,落实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采取教师编制配备和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缓解幼儿园等师资不足问题,满足教育快速发展需求。

二是严格教师准入,提高入职标准。创新教师入职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标准,推行新任教师持教师资格证书和培训合格证书“双证”上岗制度。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办法,充分考虑教育工作特点,创新专业教师招聘办法,在面试环节突出试讲、说课等能力测试,提高面试分值比重,招聘适教、乐教、善教的教师。

(二)推进教师岗位职称制度改革

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实现职称与教师聘用衔接。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强聘后管理,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

一是规范教师聘任制改革,统筹管理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提高中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二是深化岗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实现职称与岗位聘用有机衔接。按照生师比与班配比结合的方式计算教师岗位总量,适当提高专业技术高级岗位设置数量,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岗位动态调整机制。

三是完善教师职称评价标准。建立符合中小学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德才兼备、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要条件。

四是加强聘后管理,细化考核办法,规范考核程序,用好考核结果。不简单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等评价教师,杜绝形式主义的考核检查。

(三)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行教师聘期制、校长任期制管理。

一是探索实施义务教育教师“区管校聘”,完善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机制,健全激励措施,加强过程管理。实行教师走教制度,对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含走教教师)给予相关补贴。落实银龄讲学计划,鼓励身体健康、乐于奉献的退休教师到基层学校支教讲学。

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制定《**区教育系统引进优秀人才及短缺专业人才实施办法》,满足我区对优秀及紧缺人才的迫切需求。建立公费师范生接收机制,为公费师范生预留编制岗位,加强公费师范生入职竞岗力度,强化公费师范生考核。

五、坚持完善政策,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确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强化保障和管理,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一是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在核定中小学绩效工资总量时,要统筹考虑本地区公务员上年度实际收入水平,学校所在地调整公务员工资待遇时,必须同时间、同幅度考虑中小学教师,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二是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将岗位职责和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发放依据。加大对工作量、实际贡献和工作绩效的考核,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特殊教育教师倾斜。制定**区教师绩效奖励考核分配办法,将特殊教育补贴费标准提高到按本人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30%发放。

三是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突出教师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落实教师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拓展校长职业发展空间,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加强中小学校长考核评价,完善优胜劣汰机制。

四是完善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民办学校要与教师依法签订合同,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保障教师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保障和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科研立项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

六、坚持狠抓落实,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区委常委会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教育、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要形成合力,全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落实。

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区级财政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完善支出保障机制,确保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优化经费投入结构,优先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紧迫的领域,重点用于按规定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制定严格的经费监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强化监督问责。有关部门要将教师队伍建设列入督查督导工作重点内容,并将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真正取得实效。

附件:**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任务清单

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范文4

以邓--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市教师培训方案的精神,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新一德”要求和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着眼于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建设更加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服务于课程改革的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使教师成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为培养具有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打下基础。

二、总体目标

1、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推出一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

2、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切入,促进全体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知识更新与拓展。

3、加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4、建立健全有效合理的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青年骨干教师”。

三、具体目标与任务

1.全员培训

目标:通过培训,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推出一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杜绝违规的教育行为。促进全体教师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的转变。

内容:政治思想与师德教育,教改新动态,新课程与教学策略。

方式:讲座、研讨会、考察等,并与自学相结合,侧重于实践活动(力求结合学校实际,为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服务)。

时间安排:每周一政治业务学习,3月17日、4月14日、5月12日专题培训。

职能部门:校长室、教导处、及各教研组。

2.学历教育

目标:鼓励教师参加本科进修,继续提升学历层次。

内容: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

方式:自我进修。

3.新教师岗位培训

对象 工作未满三年的新教师

目标 为使刚毕业到校的教师尽快适应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育教学业务,胜任岗位工作,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内容及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学校管理制度、班主任工作、教育常规、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艺术等。在学校安排下,青年教师要骨干教师为师,认真向师傅请教,主动请师傅指导班主任工作,听评课和检查教案。

活动形式:采取报告、讲座、观摩、讨论以及师徒结对等相结合的形式。

步骤及时间  上岗锻炼,全学年。

4.新课程培训

目标:进一步领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转载自文秘范文http://www.kt250.com,请保留此标记。)想、改革目标以及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帮助教师了解各学科课程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建议,使教师能以此为依据,在对教材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制定相应的教学及评价策略。

内容:各级新课程培训学习材料等。

活动形式:讲座、研讨观摩会等,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

5.教研活动

目标:通过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内容:1)每学期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各科《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常规》及有关小班化教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文章等(不少于四次)。

2)继续加强校内、外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有计划,每次活动有主题,活动有记录考勤。

3)每学期组织全校性教学研讨活动。各学科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共同探讨教法与学法,不断丰富认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每学年请有关的专家、教研员等来校做专题讲座。

活动方式及时间安排:

1)每学期开学前,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内容(1)的学习。

2)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教研活动,方式:观摩、考察、研讨会。

3)每学年进行优秀论文、经验总结、优秀备课组评选。

4)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

四、组织机构

组 长:林 新荣

副组长:叶宗宝 郑蓓蕾

成 员:各教研组长。

承担的任务:

1)全面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

2)负责校本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考核工作。

3)整理、留存有关继续教育的资料、考核成绩,建立培训档案等。

五、保障措施

1、设立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构建学校校本培训管理网络。建立由校长和资深教师组成的咨询小组,对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培训过程进行指导。

2、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每学期请有关的教育专家、教研员来校做专题讲座。以备课组为依托,开展切有实效的教研活动,推进学科教学建设和小班化建设;以各类培训班、研修班为依托,开展青年教师培训活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范文5

继续教育计划【一】为了把自己培养成具有新课程理念,具有执行新课程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课程研究和开发能力的教师,确保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高效实施,课题实验的需要,为使课题研究和继续教育工作更加有序,特制定本年度个人培训达标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新时期师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结合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为目的,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新理念,强化师德素养,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促进学校事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二、具体目标

通过学习,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风尚。

三、培训内容

1、时事政治教育:以 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将学习、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具有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教书育人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开创教育教学改革新局面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政策法规教育:以《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学习内容,进一步提高法律素质,懂法、守法、用法,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进程。

3、职业道德教育:以《新时期师德修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学习内容,学习优秀教师群体的先进事迹,把爱与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

4、教育理论学习:以《基础教育新课程通识培训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理论知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重点,加强教师新理念、新课程和新技术的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5、加强对《新时期师德修养》《校本研修面对面》《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的学习。

四、培训形式:

以集中培训、校本培训为主,教师自学、反思为辅。采用上课、听报告、观看录像,开展专题讲座、问题研讨、案例剖析、师德论坛、社会实践、写反思体会文章等形式进行。

五、培训时间

师德的养成是教师终身的实践课题。师德培训只是利用部分时间理解师德的本质内涵,认识师德的实践要点。因此,初拟培训时间不低于50学时,其中集中培训20学时,自主学习20学时,反思学习10学时。

六、具体措施

1、专题讲座:积极参加上级和学校组织的专题讲座。通过专题讲座培训,了解国家新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新程体系的主要内容,关心、参与我校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

3、自修反思: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4、校本培训:以学校为主阵地,结合自己教学中的实际,深入研究和解决问题,促进自己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

5、课题研究:在参训过程中,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应用到教学中后要总结摸索经验,注重个案的研究,通过动手写作教学案例,成为真正的反思性实践者。

继续教育计划【二】一、指导思想:

重视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学习,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始终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计划目标:

通过自我学习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熟悉《课标》、教材,掌握教学常规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尽快适应新教学岗位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力求达到:

1)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案规范,符合基本要求。熟悉所任学科《课标》,教学工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3)熟悉四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管好课堂,完成学校分配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

4)熟悉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5)把握教材重难点,自如地驾驭和处理教材。

6)开展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三、措施及方法:

1)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政治业务学习。

2)积极参加县组织的新课程培训。

3)按学校继续教育指南,自学规定的继续教育教材。

4)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

5)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经验文章等。

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范文6

2021法治安全教育心得体会有哪些?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守法,知法才能用法,知法才能护法,只有全体人民的法制意识加强了,才能实行依法治国,我们的国家才能不断强大。一起和来看看2021法治安全教育心得体会,欢迎查阅!

2021法治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让我深深的知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 ? ,这都是师德。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生“笑脸相迎”,对后进生“横眉立目”,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追逐短期效益,盲目地乱办班,乱收费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

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教育学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缺乏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体罚。一个心理品质有问题的老师我们怎么能寄希望他能教好学生。近年来的大量调查资料表明有相当多的老师有心理疾病。资料表明,老师把学生打成残废有之,让学生相互打耳光者有之,罚学生抄作业几十遍者有之,要学生吃屎者有之,等等,这些都是心理有疾病的表现。老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

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会使其在智力 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的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上课,尽管我们在课前受了委屈,我们也应该把这些抛在脑后。不应该把丝

毫对他人或领导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因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调整自己的心理,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从而保持自身良好状态的心理健康去影响学生。三是教育评估机制,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 质量观 管理观 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想讲以下几点:

一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二重视沟通,情感育人搞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这也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课堂上,先与学生进行沟通,问问他们想听什么,怎么讲才能调动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每一个学生都对学习有新的认识,不训斥学生,总是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责任心都很强,然而,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按理说现在的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与其父母相比,我们再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岂非多余,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生活在学校里的学生当然希望得到来自

老师的关心爱护。时常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会让学生感觉到长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作为学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作为教师,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2021法治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为加强系统专门化队伍建设,提高监管队伍依法监管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系统法制人员的业务水平,--日至--日,市局组织系统相关人员赴---开展法制工作培训,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虽短,但给我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五天来,我认真聆听了---等人就中国法制社会 职务犯罪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以及证据的基本理论等知识的讲解,增强了我的法律应用能力,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一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法制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建设一支过硬的行政执法人员队伍,加强法制理论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我们现阶段行政执法的过程中,虽说我们已经在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清理行政执法依据,不断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的力度和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手段,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事实上,在我们的执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上有一些不完备的情况或者漏洞,行政执法队伍业务水平有待提高,行政执法监督亟待加强等问题。而且,从行政执法部门人员的角度来说,只有整个行政机关的大多数人员都有了依法行政的思想意识,自觉地行动起来,这些自觉地的行动才会汇聚成一股汹涌的力量,推进依法行政事业向前发展。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加强法制理论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二 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地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这次培训,老师除了讲药品监管相关的专业法律知识,也讲了一些证据法 刑事诉讼法行政案件审理等相关的法律知识,这些法律知识由于平时在药品医疗器械监管中用得不多,所以也不是很熟悉。但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发现其实这些法律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关联,在处理一些案子的时候,需要对这些法律融会贯通。因此,我觉得平时除了要学习本部门的法律外,也要掌握其他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案件审查工作。总之,这次培训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提高工作的理解力执行力和创新力;而且也是对自己以往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

三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方法。学以致用,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应用,通过学习结合实际,立足岗位创优,把所学的东西转化为工作开展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工作取得实效的本领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这才是培训的根本目的。作为一名法制人员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已身上的责任更加重了,要确保每一件经手的案件均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法规正确;质量上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力求无错案的发生,使每一个执法案件都经得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应该说,这次培训使我认清了自己岗位的重要认清了自身的不足和努力方向,拓宽了视野,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职责,严把案件审查关,充分发挥法制员的作用。

四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但在当今社会里仍然充斥着各种诱惑,人的思想和观念难免会受到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与腐蚀。作为一名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人员,我们应该深知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的特殊性,面对各种诱惑,这就更需要我们能够摆正思想,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训中,老师关于预防职务犯罪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职务犯罪的危害性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必要性。通过培训,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彻底找出自己思想作风 制度 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增强自我的法律意识,能够做到面对诱惑不为之所动,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

现代社会是知识竞争的年代,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的知识,才能到达新的高峰。这次培训就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营造了”我要学“ ”认真学“的良好学习氛围。

2021法治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社会主义法制理论是为了更好的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此,我科积极组织全科同志加强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通过学习,本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我单位的具体实践。建设法治社会,必须不断推进依法行政,把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在各个方面 贯穿于各个环节落实到各项工作。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法治上的体现。要确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来自于人民的理念,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立法 执法 司法的各个环节上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民利益,做到为人民执法靠人民执法,保证把“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落到实处。

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范文7

2017年9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培训活动,此次培训是由学经验丰富且参与了新教材编写的孙民老师、徐文达老师和张冬芝老师给我们讲解,讲解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块:课程标准解读、教科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分析和教学建议。

培训中,我在孙老师的讲解下对新课标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新课标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德育回归了生活。它强调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道德产生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道德。在不一样的地区,不一样的家庭,不一样的人群,对于道德就应该有不一样的标准。教学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易感知的生活实际去进行教育,不可一味地用自己的思想实际去臆想和构建孩子的实际生活。课上学习尽量舒服化,并非要让学生“站如松、坐如钟”,因为学习姿势越自在,听课效果越高效。

新教材内容的编写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编符合国家对课程标准制定要求,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对有关基本知识编排和叙述,正确、合理、也符合科学性。教材中的知识点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来说较新颖、实用。通过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教材的内容是由哪些单元组成,各单元又有哪些知识点的组成,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张老师和徐老师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框架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通过张老师、徐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在三位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范文8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生;思想教育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必经途径,在继续教育中起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1]。我院作为吉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自2012年开始实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培训并轨的培养模式,此次并轨的最大优势是参与培训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达到毕业条件并培训合格之后可获得四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毕业后即可行医,大大提高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然而,住院医师大多是刚走出校门的本科生、研究生,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思想活跃,工作积极,渴望成才。但他们对当今社会出现的各种不良思潮、错误观念缺少应有的免疫力。因此,加强对住院医师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观,显得更为迫切[2]。我院一向非常重视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并一直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管理者的教育引导

1.思想教育学习讨论会

传统的思想教育形式往往存在单一、枯燥且脱离实际等缺点,通过近年来的探索,我院积极开展以讨论会为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管理者可以结合教育部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文件精神进行教育引导,定期开展思想教育相关主题的学习讨论会,以小组分组讨论形式开展,系统讨论医德医风、医学伦理等方面思想教育问题和体会,研究生也可以结合自身体会进行学习交流,师生互动,不断明确医德医术的重要性,严格要求自己,医术上精益求精,思想上不断完善,态度上积极热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将良好的医德医术内化为自觉遵守的准则,在平常学习工作中不断践行。

2.入科前集中培训

我院对进入临床的研究生入科之前实行集中培训,近年来,共培育研究生1123人次主要针对医德医风、专业素质、科研能力等多个方面。通过集中的学习和活动使他们明确医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与伦理道德水平,加深对基层医疗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努力将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医学事业接班人。培训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3]:

(1)医德医风教育:促使研究生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本职工作和患者保持很高的热情和责任感;

(2)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掌握相关的临床操作技能可以使研究生尽快适应临床工作,得心应手,树立自信心;(3)医疗法律法规普及:使研究生知法懂法,自觉遵守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3.医学道德教育课程

将思想道德作为一门研究生必修的医学道德教育课程,挖掘诚信道德的典型事例[4],阐述医德失范的真实案例,并在学习结束后对研究生进行理论考核,考核主要从社会公德、集体主义、职业道德、医学伦理、医患处理等方面进行,满分100分,结果上报研究生办公室从理论层面对其领悟程度进行考查,针对思想道德考试不合格的同学进行进一步深刻教育。借助这种方式,督促研究生重视学术道德,提高研究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二、导师的监督指导

1.导师言传身教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导师的思想道德、处世哲学、治学态度以及成才经历都会对研究生产生影响。导师是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自己的学生,还要的是在思想上对他们加强引导。我院积极在研究生入学前组织研究生导师参与德育课程的教学,提高导师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能力,还把它作为遴选和考核导师的重要指标,强化了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为研究生树立高尚医德高超医术的榜样,对研究生思想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师生交流会

研究生导师应定期和自己的研究生进行交流,加强沟通,关注研究生思想动态,针对研究生生活和学习上的困惑进行指导教育,并定期举办师生经验交流讨论会,近几年,我院共举办院级师生交流会5次,参与人数约800人,会上师生之间畅所欲言,在鼓励研究生加强临床技能,树立良好医德,促进良好医风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3.学术实践活动

导师定期组织研究生参加医学专业学术实践活动,例如:填写活动内容通过这些活动,调动研究生钻研医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三、研究生的自我教育

1.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讲求利益,名利并重的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而且在一部分研究生的心目中已是根深蒂固。医院是救死扶伤、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行业,临床科室直接服务于病人,与病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在临床研究生教学中始终贯穿:在对病人实施医疗服务中,要求高尚医德与精良技术的结合,在诊疗工作中要求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5]。为提高研究生自我道德修养,举办了多次讲座和座谈会,深入到学生的中间,了解与研究我院研究生道德情况,建立道德修养评价标准,有针对的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水平[6],不断自省,不断总结自身不足。只有锲而不舍、矢志不渝才能攀登医学高峰,只有秉承踏实认真、兢兢业业的态度,献身医学事业,才能成为一名白求恩似的医务工作者,传承白求恩精神。

2.加强自律

研究生管理者的教育引导及导师的监督指导是他律,研究生自身的反省和自觉遵守才是自律,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水平,归根结底要靠研究生自身的努力。思想道德教育只有通过研究生内化为自我要求、自我约束,才能真正达到目的,实现从他律到自律升华。近年来,我院进行关于医学研究生医德医风自我管理的讲座2次,着重于将良好医德规范内化于心,并将其固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做一名具备良好医德医术的合格医师,这正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真正意义所在。

四、建立完善的思想教育体系

1.出版相关学习教材

相关医学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当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专业研究生并轨的特点[7],参与出版相关思想教育的学习教材2本,作为管理者、导师和研究生的学习依据和理论参考。

2.成立考核小组

成立了相关考核小组,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包括,针对思想教育形成完善的考核机制,定期对相关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进行学习教育,并组织考核评估,对表现优异的研究生给予表彰,对表现不佳的给予继续教育,努力使其达到教育的目标要求。

五、效果与体会

1.结果

我院通过规范系统的学习、评价、教育、反馈,对提高研究生医德医风、医学伦理、思想政治,自我修养等方面水平有积极作用。通过组织多次讲座,加强与研究生、导师之间深切的交流,了解研究生思想政治水平、发现和解决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切实的践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生思想教育管理的有效路径,在促进我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水平提高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2.体会

完善的临床医学应是一门技术与人文相结合的医学,而医学人文思想和理念的形成离不开医学思想道德教育。医学研究生是未来医学科研、教学和医疗工作的骨干力量,对其医学人文素质应该有着更高的要求。多年来我院一直努力探索医学研究生思想教育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力求充分发挥管理者、导师和研究生自身的作用,提高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促成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输送越来越多的优秀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旻敏.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可行性探讨[J].研究生教育,2011(9):118-119.

[2]王国栋,刘新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人文思想[J].2013(20):351-352.

[3]赵美玉,李强.临床医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教育和管理研究[J].德育研究,2010,(30):65-66.

[4]时玉平,李纯辉,付伟,麻吉河.研究生学术道德、学术诚信教育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1(21):126-127.

[5]何珂.浅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学伦理教育[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11-14.

[6]王学风.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45-48.

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范文9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69-0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者,是学校培养人才上水平、上质量的重要因素。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保证,而且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举措。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理念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是现代学校管理新的理论依据和生长点。[1]“以人为本”与“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它强调人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核心,关心人、理解人、激励人、依靠人,满足人合理的需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价值观。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学生和教师都是教育的主体,在教学的互动中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看,“以人为本”强调管理的价值取向从工作任务的完成转向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树立“以教师为本”的观念,确立与尊重他们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重视他们的需要,激发他们工作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关心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全面发展。一方面强调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强调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同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是管理者与教师之间为实现教育目标密切合作的过程,也是学校与教师协同发展的过程,它改变了传统人事管理对教师的命令、指挥与控制等做法,努力为教师创造各种发展机会与条件,给教师以热情的服务、积极的支持和真诚的帮助,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教师的组织向心力与工作效能。马克思曾强调:“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程度是和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2]。“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立场,是共产党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构建新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力资源培训培养模式

人力资源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关键与重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不仅要重人才使用,更要强调培养,通过培训学习,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激发人的创造力,提升人力资源的创造价值。这启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是要加大培训、培养的力度。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新课程”设置再认识的培训培养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新课程)设置方案于2006年9月开始实施,课程由原来七门整合、减少至四门,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8年改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教学课时、教学与培养模式等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此方案实施以来,经过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当前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新课程”的性质、任务与重要性,以及对自身素质提高的新要求还认识不足,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这迫切需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新课程”设置方案意义与目的的再认识。要组织教师相互学习、讨论、研究教材的内容,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全体教师对“新课程”如何有效实施达成共识。要进一步明确课程设置与课程建设涉及到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总体把握,如对一个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把握,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总体把握等等。这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培养的基础和教材建设的前提,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依据。

2.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知识结构的培训培养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努力完善以下四个方面的知识:一是应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更深刻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华及其时代价值。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完整、准确地理解和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科学而系统的认识;二是应具有广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广泛涉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了解与跟踪学科知识的前沿与发展趋势。三是应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即哲学(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方法论、系统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与科学学方法论等。“方法与知识不可分割,方法本身就是一种由实践证实、又用于认识或实践领域的知识。”[3]四是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与政策,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象的新变化,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出现的新特点、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应紧跟理论前沿,创新教学方法,从解决当代青年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入手,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上下功夫。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培养应注重以上四个方面知识的有机统一,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检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对社会热点的各种理论难点进行透彻的讲解,抓住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本,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感染性与启发性,这样才能彻底说服人,也才能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马克思理论素养与教学科研水平。

3.“政治、业务与品德”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培养模式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需要特别强调将政治立场、业务能力、道德品质三者有机结合的培养与培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精湛的业务、高尚的师德与和谐的人格。人力资源的价值体现为业务能力与创造性,而人力资源的价值取向及产生的效果与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质、人格修养等密切相关。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尚的道德品质与和谐的人格,则其知识和技能所形成的人力资源价值,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反之教师若政治方向、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不正确、道德品质低下或有人格缺陷,则其人力资源的价值将对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和谐发展起消极有害的作用。当前,有些大学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而忽视对其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及优良道德人格的培养,这将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对此,学校须从战略高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政治、业务、品德”三位一体的培养与培训贯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全过程。

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校本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的模式

“校本培训是注重在教师的实际工作中形成与发展教育教学的素质与能力,开发与提升人力资源价值。”[5]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施校本培训就是立足本校的实际情况与特点,依据教师的素质、专业水平与不同需求,优化整合校内人力与物力资源来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自主学习、相互学习,提倡研究、讨论、互动、交流,在“教中学,学中教”。并通过青年教师助课、培训、“传帮带”等方式发挥老教师、名师、优秀教师在课程建设和培养青年教师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教育质量。同时,有计划地实施校外培训,如选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到中央、地方组织的培训班学习。此外应有计划地选派一些教师到其他院校进行进修与访学,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扩大教师的学术视野,汲取兄弟院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与水平。校外培训与校本培训有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两者互补、相辅相成,将两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对教师进行培养与培训,可充分开发教师的潜能,实现人力资源价值的提升,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三、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的建设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效能,进一步促进教师整体素质与教育质量的提升,还需要加强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建设与创新。

1.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制度建设与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应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第一,应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校党政领导与系、部协同管理的新局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组织保障;第二,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制度建设中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规划,为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指明方向;第三,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门管理机构;第四,以公开、公正、公平、科学、规范的原则,完善与创新评优奖励制度、职称评聘制度、科研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等。

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术梯队建设,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注重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术梯队,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具体包括:第一,年龄结构要实现老、中、青三结合。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中、青年教师充满朝气,具有时代感,且处于创造高峰,是知识创新、理论创新的生力军,是学科的优势所在;第二,学历结构应以博士为先导、硕士为主体,并着力培养学术造诣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具有宽广的胸怀与气度,富有奉献和协作精神的学科带头人与学科骨干,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始终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第三,知识结构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强调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应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构建一支学科交叉、知识互补的学术梯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集成效应,以承担重大的国家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第四,教师数量增加与质量提高相结合。考虑教师流动、自然退休以及学校规模扩大与功能扩展,要有后备人才的及时补充,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增加与质量提高相结合,以免影响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3.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柔性流动”相结合,促进人力资源价值实现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为教师提供宽广的学术发展前景,增强教师的学科归属感。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创造一个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事业不断发展的平台,形成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价值实现平台”[6],构建一种能够使教师持续贡献知识、智慧和才能的良好运行机制。同时,应正确看待教师流动,作为一种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人力资源,教师流动是正常的。一个有活力的组织,都需要有一定的人员流动比例。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较大或无序的流动是不可取的,会影响到教学以及学科的稳定和发展。正确的做法是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进行有序地“柔性流动”,其运作机制应注重以下三点:第一,主动与其他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硕士和博士的交流,避免“近亲”繁殖,促使不同特点、不同风格的教师之间进行学术的碰撞和交融,以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第二,引导教师校内流动,特别是有序地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不同类型教师之间的流动与优化配置,使人力资源价值得以实现。同时,创建由学科带头人领导的、富有创新能力的学术团队,吸引、聚集不同特点的教师形成合力;第三,营造和谐的、包容的学术环境与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形成一种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既竞争又合作的教师文化,为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力资源的价值实现提供适宜的土壤。

参考文献

[1] 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务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87.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5-367.

[3] 王 晖.方法论新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3.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