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产业发展特征集锦9篇

时间:2023-05-28 09:44:01

产业发展特征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1

[关键词]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趋势;产业结构软化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0461(2010)01-0042-05

[收稿日期]2009-09-16

[作者简介]张明哲(1983-),男,河南南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世界经济。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

现代产业体系最早是由中共十七大提出的,是一个中国语境下的概念。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1]

1.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针对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新变化以及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一次提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但对于什么是现代产业体系,十七大报告中并没有明确的论述。中国政策研究部门和理论界对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进行了多维度的解读。下面将对其中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简要的评述,进而探讨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内涵。

2007年11月新华社发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解读十七大报告。该文对“什么是现代产业体系”作出了初步的回答:“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过程。”[2]该文比较清晰地提出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从改革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采取措施,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2008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公布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该决定明确界定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定义:“现代产业体系是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3]该定义开创了全国省级决策部门的先河,体现了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进步和发展要求。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中心陈建军教授认为:现代产业体系可以被认为是产业体系的一个子集合,即被纳入“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那些产业,应该具有更多的“现代元素”;这些“现代元素”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即符合“两高两低一自主”(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耗能、低污染、自主创新)的那些产业。[4]

向晓梅从系统论的角度定义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可以看作是产业在横向联系上具有均衡性和协调性,在纵向发展上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具备良好的制度素质、技术素质和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形成良好互动,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国际产业发展相衔接的产业链完整、优势集聚、竞争力强的产业系统”。[5]该定义强调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特殊的产业系统,这个产业系统具有产业链完整、产业优势集聚、竞争力强等特征。

综上所述,现代产业体系是相对于传统产业体系而言的,其目的是实现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其核心是一个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的系统,是中国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产业载体。

2.国际视角下的现代产业体系

国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现代产业体系”的概念,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等发达国家兴起的产业体系,实际上就是现代产业体系。

国际视角下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发达国家的产业体系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而在第三产业中,包括金融中介服务业、文化信息服务业、生产服务性产业的比重在50%以上;其次,发达国家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所占比重不大,但是绝对量不小,科技含量高。比如,尽管美国工业比重只有16%,但产业科技含量非常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基本上都已经转移到其他国家。

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在现代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服务业的价值链越来越长,服务业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将是大势所趋。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拓展新的空间,而且还通过对工业、农业等其他产业部门的融合、渗透,促使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因此,从国际视角看,现代产业体系是一种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占较大比例、第二产业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体系。

二、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

现代产业体系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可持续性、市场适应性等特征。

1.创新性

创新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动力特征,创新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第一推动力。现代产业体系的创新不是在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中完成,创新一方面同具体的产业状态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创新又要受到相关的支持系统发展情况的制约。一个完整的创新系统应该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通过多维度的创新来化解产业发展中的瓶颈。

所谓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家把一种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导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6]技术创新的目的是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并实现产业化。技术创新通过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新兴产业的兴起和落后产业的淘汰等,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传统的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的]化。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新产业的不断出现无一不是技术创新的结果,继而引起产业体系的重大变革,形成一定时代语境下的现代产业体系。

制度创新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产业创新能否获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企业大幅度地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促进了企业制度创新。许多企业打破传统的组织分工理论,将企业最关键最基本的管理工作和作业程序进行再设计,从而使成本、品质、服务、速度等方面的绩效大幅改进,增强了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2.开放性

开放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效能特征,开放性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目前各国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的整体,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使区域间的产业体系联结的紧密度大大提高,一个区域产业体系的升级也就与区域外的供给和需求结构的关联度增强,凸显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开放性。

当前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分工格局呈现出紧密联系的金字塔结构。[7]美国等发达国家位于国际分工的最顶层,一方面大力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信息产业和以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 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另一方面, 把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和一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汽车、电子等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 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战略目标。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通过大量吸收发达国家的投资,承接美、日转移出来的重化工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使经济增长有了新的推动力,并促使产业结构迅速升级。比如,新加坡充分利用跨国转移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经历三次结构转型,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融合性

融合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结构特征,也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这种融合首先是表现在信息技术对包括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在内的所有产业的渗透和嵌入;其次是服务业对工业、农业的融合和渗透,从产业的发展到产业链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以及农业的融合已经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趋势;第三是各产业内部更低层次部门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第四是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文化为基本元素的软资源的投入将成为创新的主要源泉和产业发展主要动力,如品牌价值提升和创意产业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现代产业间的融合互动将会程度更深,范围更广,层次更高,产业更具生命力。

4.集聚性

集聚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空间特征。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过程就是产业的空间结构不断调整、产业集聚化、最终形成产业集群的过程。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8]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基于产业链的联系、运输成本的节约、公共设施成本的分摊、信息沟通的便捷和包括技术扩散效应和学习效应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正的外部性,产业集群成为国家、区域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之一。

高新技术园区是现代产业体系集聚性特征的重要体现。信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直接导致了信息产业等高科技产业的出现。这些产业在一定的地域内聚集,形成上、中、下游机构完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充满创新活力的有机体系,就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高科、台湾新竹园区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创办高新区,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挑战,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是连接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纽带。在高新区中创新的思想可以得到孵化,企业之间的合作更为频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可以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地区竞争优势。

5.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标志性特征。现代产业体系通过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高质量、高效益和低消耗、低污染是现代产业体系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发展必须强调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力争做到制造业所提供的产品全寿命周期少污染和无污染、资源低耗及可回收和循环利用,用最小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来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

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主导产业服务业以及新兴产业形态如信息产业、创意产业均有助于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量,降低人均废物排放量,有效缓解人口通货膨胀率所带来的能源紧缺、资源枯竭与生态环境危机。根据有关计算,互联网使全球劳动生产率提高300%,信息的自由交流和更大范围内的共享,提高了政府企业公众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经济繁荣、社会公平等目的,由此节约能源近50%。[9] 现代产业体系强调知识、信息、智力的作用。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中,不仅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资源消耗,减少了资源消耗,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成为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9]

6.市场适应性

市场适应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不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跟随需求层次的升级规律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和动态性。[10]现代产业体系不断适应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应经济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在满足市场需求新潮流中占据有利地位,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高效益和高增长。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技术进步速率的加快、消费者需求个性化、多样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市场需求也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多变性和动态性, 现代产业体系必须不断适应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结构的上述发展趋势,使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更具有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近年来不断得到发展的模块化生产方式和网络化组织形式,可以理解为对需求多变性的一种适应性变革形式。

三、产业结构软化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趋势

如前所述,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导向的系统。产业结构软化(the Soften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趋势。产业结构软化,是指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的消耗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知识的消耗增长,与此相适应,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地位日益被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结构软化至少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指在产业结构的]进过程中,软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出现了所谓“经济服务化”趋势;第二是指在整个产业结构]进过程中,对信息、服务、技术和知识等“软要素”的依赖程度加深。因此,我们着重从产业结构服务化、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化、产业结构融合化和产业结构国际化四个方面分析和把握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软化的发展趋势。

1.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进一步减小,第二产业比重也逐步下降,而第三产业比重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从世界平均水平看,1995年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为65%,2006 年则上升到69%。美国服务业在GDP 中所占比重从1995年平均72%上升到2006年的77%,提高了5个百分点;同期欧元区和日本服务业所占比重均提高了4个百分点;而中国服务业在GDP 中所占比重仅提高7个百分点,2006年平均为40%。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服务化趋势非常显著(见表1)。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推动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是指以专业知识或技能为基础的、服务产品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的服务行业,具有顾客专业化、雇员知识化、手段高科技化、产业高增值性、高渗透性等特征。1986年~2005年20年间,全球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4.9万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9.8万亿美元;其中,市场导向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全球收入增长了两倍多,从1986年的4.5万亿美元增长到2005 年的11.5万亿美元(以2000 年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高达4.8%,远高于其他服务业2.7%的增速。以美国为例,1995年~2006年,美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上升了4.4个百分点,2006 年达到76.5%。而其中,包括金融、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等在内的知识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美国知识产业中83%以上集中于金融、保险、信息与通信、企业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成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2.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化

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化是指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一方面,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在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增加(见表2);另一方面,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加速了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目前,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中,使制造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以至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

过去十几年中,科技发展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广使用推动了经济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经历了20 世纪90 年代末的爆炸式发展后,以更稳健的步伐得到推广普及。信息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在组织、技术方面创新的战略性工具。据统计, 25个OECD 国家中有89%的企业使用互联网。OECD 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越来越依靠信息通信技术和企业服务。1995年~2005年,澳大利亚、丹麦、瑞典、英国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的0.3%~0.7%归因于对信息通信技术的投资和使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其全面升级,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制造业成为推动美国经济扩张的第一大产业。事实证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但使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服装业、建筑业正在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使钢铁、汽车、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可使其日趋信息化和知识化。新技术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传统产业的衰落速度,使部分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命力。 而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而言,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进行工业化,必须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带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新兴国家不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力度,致力于长期培育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而另一方面,短期更为有效的则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知识化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新型工业化,以便缩小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

3.产业结构融合化

产业结构融合化,简称“产业融合”,又称“产业结构重叠化”或者“产业边界模糊化”,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11]传统的以单一技术为基础的产业界限在产业融合中越来越不清晰,原有的以单一知识及其技术作为产业的划分标准遇到了强大的挑战,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产业结构变化势不可挡的潮流与趋势。

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内,产业融合以不同的方式]进,最终将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并构架出融合型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融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渗透融合、延伸融合和重组融合。渗透融合是指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它产业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如生物芯片、纳米电子、机械电子、航空电子、生物电子、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延伸融合是通过产业间的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往往发生在高科技产业的产业链的自然延伸部分;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延伸和渗透,如第三产业中相关的服务业正加速向第二产业的生产前期研究、生产中期设计和生产后期的信息反馈过程展开全方位的渗透,金融、法律、管理、培训、研发、设计、客户服务、技术创新、贮存、运输、批发、广告等服务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和作用日趋加大,相互之间融合成不分彼此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组融合主要发生在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或同一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是指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或服务在同一标准元件束或集合下通过重组完全结为一体的整合过程。现代产业体系下的重组融合更多地表现为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的、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的重组融合,融合后生产的新产品表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如模糊智能洗衣机、绿色家电的出现就是重组融合的重要成果。

4.产业结构国际化

产业结构国际化又称“产业结构无疆界化”,它是指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通过产业构成的核心要素的国际流动,冲破国家疆界限制,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转换的过程。[12]随着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知识产业的兴起,逐渐出现了全球性产业,发展突破了地区和产业的界限,推动着全球范围内现代产业的发展,引起了世界新的产业革命和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浪潮。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变动的这一特征打破了产业结构变动局限在一国国内的传统格局,出现了产业结构变动无疆界的新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赖越来越强,产业结构的开放度不断提高,任何一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都不再可能局限在一国一地来完成,而必须依据要素禀赋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参与国际产业大循环,借助产业国际化转移来完成。产业国际化转移是指产业在国家或地区间转移的经济现象,它主要是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实现的。[13]为取得全球竞争优势,发达地区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纷纷将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广到全球,以产业海外转移为手段,进行大规模的结构重组和升级;发展中国家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战略,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扩大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以加快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度化。互动发展的共同需求为产业国际化转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其规模在扩大,发展在加快。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07-10-15.whj.smx.省略/ReadNews.asp?NewsID=3082.

[2]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 [N].南方日报(网络版), gd.省略/gdgk/gdyw/200807/t20080728_60362.htm,2008-07-28.

[3]陈建军.关于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考――以杭州为例[J].浙江经济,2008,(17):43-45.

[4]向晓梅.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J].港口经济, 2008,(9):42.

[5]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6]华 民.“入世”后中国如何参与国际分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4):9-14.

[7][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8]陶长琪, 陈文华.新概念经济[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9]李 .文化经济跨越增长的极限[J].思想战线,2007,(1):60-66.

[10]李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路经选择: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及其支撑要素互动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1]马 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2,(5):78-81.

[12]MBA智库百科[EB/OL].网址省略/.

[13]游霭琼.产业转移的国际化与广东产业结构调整[J].南方经济,2005,(5):37.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Modern Industry System

Zhang Mingzhe

(Graduate School of CASS, Beijing100102,China)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2

关键词:辽宁;产业结构;第三产业

基金项目:该文系辽宁省科技厅2007年计划项目“辽宁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对策研究”(2007401009)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第三产业可分为流通和服务两大部分,具体又可划为四个层次: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和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同时还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军队和警察在内的为社会需要服务部门的四个层次。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表现,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中,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进一步完善辽宁的经济体制、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促进辽宁的腾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第三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政策、资金和人力等方面的投入,近年来辽宁第三产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99年的1,649.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647.46亿元,增长了2.82倍。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第三产业近年来年增长幅度都超过10%,2004年后增长幅度加快尤其明显,如2007年的增长幅度达到了13.87%,2008年高达15.12%;从各产业的从业人员的分布上看,辽宁1999~2008年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持续上升,从1999年的35%上升到2008年的41.2%;从就业结构变化趋势来看,辽宁的工业化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第二产业没有吸收劳动力,而是排斥劳动力,辽宁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转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二、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辽宁第三产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和我国比较发达省份的第三产业发展相比,现阶段辽宁第三产业的发展仍处于滞后阶段,这直接阻碍了辽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制约了辽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辽宁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中凸现出来的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1、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偏低。过去10年,辽宁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总体规模仍然不大且占GDP的比重偏低。2008年广东、江苏、山东三个省份第三产业增加值均超过万亿,辽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647.46亿元,仅为广东、江苏、山东的一半甚至更少。2008年全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0.1%,辽宁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4.5%,低于全国水平,排第20位。第三产业是考察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已经达到70%左右,如美国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4.5%,2008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为73.25%,辽宁与发达国家及发达省市相比,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差距仍然很大,说明辽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状态。

2、区域间第三产业发展不均衡。大多数情况下,第三产业是在第二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发展的。作为全国重工业基地的辽宁省,总体城市化水平较高,但长期以来,由于辽宁各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劳动力分布不均,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不一样,因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仍有明显的差异。辽宁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其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主要集中于大连、沈阳两个市,沈阳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639.04亿元,大连为1,293.04亿元,而朝阳、阜新、葫芦岛、盘锦、铁岭都未超过百亿元,前后两者相差十几倍。丹东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1.43%,沈阳为48.41%,而本溪、盘锦不到30%。城市间差距拉大,不利于全省经济协调发展。

3、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还需增强。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转移。我国政府也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据世界银行数据库的资料显示,2003年美国按三次产业划分的就业人数比为2.5∶21.6∶74.7。辽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有所上升,但由于辽宁当前城市化进程和市场化程度都较低,以及第三产业中信息传输、金融保险、技术研发等行业对从业人员都有较高的技能要求等原因,辽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及发达省份,第三产业中真正能够有效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就业的行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还未被挖掘出来。

4、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层次低。尽管辽宁第三产业增长较快,但其结构层次未相应提高。按国家统计局对第三产业划分的四个层次进行统计,2000年四个层次的比重分别为53.9%、29.3%、10.2%和6.6%,2006年分别为48.3%、33.5%、11.1%和7.0%。可见,辽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很小,各层次增加值占第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变动幅度不大。第一层次流通类部门下降了5.64%;第二层次生产和生活服务类部门增加了4.2%;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的服务类部门上升了0.9%;第四层次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类部门上升了0.4%。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第三产业以金融、信息、咨询、科技等为主的第二层次的部门明显不同,近年来辽宁仍然以常规性的传统商业、生活业为主,第一层次保持着第三产业中的主导部门的地位。且表现出劳动密集型行业(社会服务、房地产业)的发展快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金融、保险业),市场赢利性行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电业)发展快于非市场化行业(教育、卫生和科学研究等)的发展特征。这说明辽宁第三产业是在一种低水平上的扩张,结构层次比较低,这种内部结构不利于辽宁第三产业自身发展或国民经济发展。

三、辽宁第三产业发展对策

经过多年的发展,辽宁第三产业从规模、数量以及质量上都较以前得到较大发展,但与发达省份相比较,仍处于劣势水平,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一定问题。究其原因体现在:辽宁经济发展水平未达到足够带动第三产业的水平;银行、电信、保险、铁路和航空运输等服务业领域维持着较高的行政垄断地位;辽宁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比重普遍明显偏高;省内各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等。但我们也看到,辽宁在区位和人才方面有着发展第三产业的先天条件。未来应在大力发挥现有优势的同时,注重第三产业其他增长点的培育,变潜在优势为发展优势。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但事关辽宁在全国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也对全省经济的发展后劲有着较大的影响。未来加快辽宁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优化产业结构,适当调高第三产业比重。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从本质上取决于总体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一二产业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因此,发展第三产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一二三产业协调互动发展的重要性,必须进一步合理调整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工业化,加快农业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由速度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长期以来,辽宁的二次产业在产业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发展第二产业所需的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的规模和数量也最大,尽管如此,大规模的要素投入所获得的经济增长空间却极其有限,其解决就业等问题的效率远不如一三产业。因此,从长期来看,应进一步调高辽宁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使辽宁经济的产业结构在比重上趋于合理化。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袭卷全球的情况下,更应该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第三产业上,以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就业,以就业的增加、失业的减少来确保辽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2、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科教和人才优势。当前辽宁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并开始迈向国际市场,尤其在第三产业方面存在发展优势。辽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交通便利。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为辽宁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区位条件,应通过沈阳-大连城市群的建设,在旅游、会展、金融等领域确立其高层次第三产业在东北的领军位置。另外,辽宁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沿海省份之一,贸易伙伴已经遍及世界217个国家和地区,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10多家在辽宁投资。辽宁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较好,一批在国内较有影响的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也为辽宁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目前,应努力实现现有优势第三产业在管理方式上与国际的接轨,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不断升级。同时,在人才机制方面的创新以吸引优秀毕业生留下来也是未来各级政府及企业需要长期不断总结的问题。辽宁应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机遇,实施科学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充分发挥辽宁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科教和人才优势,形成合理的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布局,从而保证辽宁经济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3、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辽宁现有的第三产业结构不足以支持辽宁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更难以适应全球化的要求。辽宁需要建立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企业的技术能力,鼓励企业和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开发,以市场化为方向,解决第三产业长期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活力和动力问题。此外,政府应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诊断服务体系、技术信息网络等公共品的投资,建立健全法规体系、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创造高效有序的生产服务市场环境,在这些非盈利服务上加强财政投入,明确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良好的市场秩序。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业务。电子商务的出现无疑给服务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无论是早期的B2B、B2C、网上商店,还是新兴的“威客”一族,都使服务业向便利化、快捷化迈进了一大步。网络打破了现实世界的物理限制,解决了时间、空间、成本等因素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以“威客”为例,“威客”是一个在网上出售智力成果并获取报酬的群体,类似于日常所说的“点子公司”。不同之处在于,做一名威客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只要适时参与网上竞标就有可能获得收益,既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又无运营风险。同样,招标者也省去了大笔的中介、咨询费用,只要把待解决的问题和悬赏金额挂到网上,就会有天南地北的“威客”竞相为其解难。买卖双方在网上都实现了零成本交易,大大活跃了信息咨询服务行业。“威客”的兴起对第三产业中的其他行业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利用网络资源扩展业务,完善网上服务质量,以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实现第三产业繁荣的重要方式。

5、加快以软件业为代表的新型第三产业发展。软件服务业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兴高科技产业,这一行业不仅利润可观,而且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极大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提高地区的软实力,对区域经济有相当的关联带动作用。在沈阳,以东北大学为中心的信息软件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大连对日本的软件开发外包服务也已取得相当大的成绩。因此,辽宁应把用信息技术升级第三产业放在首要位置,千方百计突破新兴第三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政府应着力为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构建平台,采取规划指导、资金扶持、高效服务等有力措施,出台相应的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出口政策、创业政策、教育培训政策、采购政策等,加快辽宁软件产业发展速度,使软件业成为辽宁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沈阳建成国内一流的软件产业基地。

(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温蕾.浅论辽宁省第三产业发展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8.21.

[2]张兵.辽宁省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4.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3

一、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的类型特征

版权产业集群是全球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流通最迅速、对创新和创造成果的应用最迅捷的地区。它们通过经济文化发展轴线相互串联,星罗棋布地构成了全球版权经济的空间网络。版权产业集群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智力成果和知识资源为集群凝聚的核心,以创新为动力,建立受版权保护作品的创作、生产、传播、使用和消费基础之上的产业组织形态。由于版权产业集群的主体是企业,依照企业管理中的知识理论,可以将版权产业集群的形成类型划分为知识宽度型、知识深度型和知识强度型三种类型。

知识宽度在版权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核心在于把知识的获取、共享、创新和应用建立在开放的平台上。基于破解区域经济发展瓶颈或高度匹配区域行业特征的知识宽度型集群着重于打破区域行政壁垒,以版权创意资源的开发整理与重塑为主体,以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新为驱动要素,从而能够有效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市场的配置,往往成为政府经济调控的战略重点。

知识强度在版权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核心在于推动基于知识产业链升级及契合或引领市场需求的消费升级。知识强度型集群主要通过对要素结构、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综合优化与配置,在基于产业本身知识价值链基础上展开分工与合作,在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向上倾向于以“产城融合”开发模式发展版权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共享,有效节约了版权产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了版权产业发展效率、推进了文化产业的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有助于版权功能的发挥。

知识深度在版权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核心在于推进隐性知识创新及隐性知识显性化所创造的产业附加值。隐性知识创新是版权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是形成知识深度型产业集群的重要路径,它是高度背景化和个性化的知识信息,集群中的隐性信息实现了各个具有不同创造能力和技术知识水平的创意企业依靠组织内部公开的界面规则或关系契约,在创意设计、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实现灵活的专业化分工和松散的耦合,形成非线性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网络合作关系。这种多层次的、灵活的网络关系既发挥了集群中创意要素协同创新的作用,又实现了企业间知识的播、共享、吸收和整合,使集群弥漫着“产业空气”。

在全球分工中的治理者或跨国企业形成的集群网络中,发达国家以知识为核心,通过外包版权产业的非核心环节,利用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成本较低的优势,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构筑高端环节的进入壁垒,控制了版权产品利益格局和价值链分配,使我国版权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被动位置,其核心障碍正是因为缺少创造核心知识产权和创新隐性知识方面的竞争力,即基于知识深度和强度的版权产品开发不足。

二、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特征

版权产业集群的形成由经济、文化、政治等多重因素驱动和影响,既具有一般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驱动因素,又具有因版权对文化原创力,尤其是排他性资源的挖掘与创造能力的更高要求表现出的独特性驱动因素。从总体上看,地缘驱动、资源驱动和成本驱动分别是驱动版权产业集群成长的核心要素,它们主导着集群区位选择、业态选择和商业模式选择与重塑。

以地缘驱动为主要模式的版权产业集群,核心是通过资源配置实现集约化发展。版权产业集群在地理空间上的形成,来自于历史偶然性与循环积累的双核驱动。把空间经济思想引入经济分析的克鲁格曼将最初的集群形成归于历史偶然性和循环积累的双重作用,即集群的产生首先是基于某一地区历史发展中的偶然因素形成发展萌芽,而后经历了“路径依赖”阶段发展壮大,最终经过长时间“积累过程”形成成熟的集群。

资源驱动因素下形成的产业集群主要以盘活版权资源的方式实现产业的专业化发展。从传统文化中寻求载体,是文化产业创新的重要路径。例如在厄瓜多尔的西格乔斯,许多手工艺人生产陶瓷、编织品,并重新按照老德样式、设计和传统颜色制作服饰。在叙利亚的阿勒颇,微型及小型企业在小城镇地区聚集,用三千年传统的古法生产绿橄榄肥皂。这些传统文化色彩浓厚、工艺特色鲜明的地区能够在其特殊产品的独特品质上创建集体知识产权,并在对传统产业进行有效改造的同时,创造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集群。在我国,许多传统文化色彩浓厚、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地区,以传统方式的文化传承优势结合自然资源排他优势,将传统形式的生产活动在市场化的环境下转化成为版权商品,其集中生产创造与消费的自发聚集,逐渐构成了特色集群的发展雏形。

以成本驱动为主要演进模式的版权产业集群,是集群降低成本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所有集群发展中必须面临的共性问题。正是因为经济活动主体的合作交易往往能够在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上达成共识,这种基于社会网络信任基础的合作分工,既维持了集群稳定,又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了集群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不仅可以度过集群成长初期的困境,或缓解在集群遭遇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压力时的被动路径,也是大多数版权产业集群增加市场收益的主要方式。

但应当明确的是,在版权产业集群的驱动要素中,地缘、资源和成本尽管是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但单一因素无法主导版权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三规融合”为导向的集群设计,是集群升级的制度原点。然而在现实发展中,因为土地稀缺资源的区域发展模式缺少有效调控手段,名义集聚、实则分散的现象普遍,在现实中符合概念标准的产业集群集中度低、特征不明显,亟待寻找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版权产业集群特征的新成长动力。

三、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特征

版权产业集群是版权产业的一种空间经济形态,集群的分布规律既符合版权产业要素集聚和流动的一般规律,又与区域发展尤其是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和分布紧密关联。版权产业集群形成的紧密型关联体和松散型关联体,共同构成了基于知识的社会经济系统。根据版权产业集群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层次,可以归纳为城市群的点网结构、区域内的圈层结构和集群内的线性结构三种形态。

点网结构是基于增长极理论的空间分布结构。通过版权产业集群形成的集聚效应带来的要素高度集中、经济快速发展和文化消费活跃等,构成了区域增长极。增长极成为城市群中重要的创新节点,它们就如同“经济马赛克”一般,呈现出星罗棋布的分布格局。串联这些创新节点,便构成了以区域为单位的创新网络。版权产业集群的点网结构往往以集群形成区域增长极为节点,通过跨区域资源配置和流通的区间布局为市场半径,以整个城市群或城市圈为空间,形成产业网络。

圈层结构是基于中心地理论和产业空气理论,在区位比较优势的作用下形成以版权产业集群为圆心的区域中心地。版权产业主导企业的活跃度,不断吸引着相近或相似产业(企业)的集聚,企业在分工与合作的市场机制中,形成适合产业创新和集体学习的产业空气。由此,区域内逐渐形成了以版权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圈层结构。在圈层结构中,集群往往在基于“向心力”形成生产集中和居住集中后,达到一定的区域要素承载的饱和状态,从而再进行基于“离心力”的分散,最终在区域内形成相对稳定合理的版权产业集群布局。从群居到群聚,从居住性集群到生产型集群的转变,版权产业集群实现了集群单一围绕中心城市或中心区域集聚的转变,即通过“向心力—离心力”的均衡式空间分布方式,实现了城市功能组团的拓展,缓解了中心城区或城市核心区域用地紧张、资源稀缺、成本高昂等现实问题。

线性结构是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以版权产业主导企业为核心形成的产业导入形态。版权产业是以“智力成果权”为资源,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产业形态,其产业链的结构也依托产业特性,以版权形象原创为起点,构建了“创作——生产——传播——使用——消费”的线性产业模式。因此,集群内部的版权企业之间分工与合作的出发点是线性链条上的某一环节或某几个环节之间的知识共享。这种共享又可以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形式。前者是集群内企业基于产业上下游分工与合作形成资源互补性合作的产业组织方式的过程,后者则是随着社会分工与集群和产业链之间互动性的加深,集群的分布规律从单一的、静态的串联式产业链合作逐步演化为复合的、动态的并联式协作的过程。

从版权产业集群的空间特征看,城市群中跨区域的版权产业集群围绕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形成点网结构,构成版权要素的协同创新和版权资源的统一配置,提高了版权产业效率;区域内的版权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企业形成圈层分布的空间格局,而主导企业以较高的版权因子和关联企业之间形成有序的线性分工与合作。正是由于点网结构、圈层结构和线性结构在版权产业发展中的有机互动,使版权产业的资源配置和要素流动打破了二元经济地理结构,在区域空间上产生了新的格局,从而优化了版权产业的组织形态。随着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城市群时代,跳出行政属地,以全球市场为资源配置和要素流通的半径,建立基于版权合作的城市群合作组织与相关制度安排,是版权产业集群新空间秩序构建的基本原则。

四、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路径

以产业集群的方式发展版权产业,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推进版权产业集成创新能力,但不容回避的是,当前版权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诸如版权产业集群空间的集聚黏度不强,集群创新性与互动性不强,集群价值链层级不高和集群竞争力释放不足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源自集群制度针对性不强,从而造成了集群内的企业主体缺少协同创新的积极性,难以激发版权创新的动力,二是源自集群政策针对性不强,从而造成了集群企业之间因缺少产业关联度而形成松散合作体。同时,由于政策限制,集群往往在一定范围内单兵作战,成为封闭的容器,本地网络的僵化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弊病,使集群失去了逐鹿全球的市场竞争力。因此,针对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研究制定适合版权产业集群驱动特征和空间特征的集群政策,研究制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高,充分利用和发掘版权资源及区域禀赋并以此为基准,设计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的集群控制性详细规划,成为当前版权产业集群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从“产业政策”走向“集群政策”和从“产城割裂”走向“产城融合”的集群引导措施和集群建设路径,将有效破解集群制度创新瓶颈。一方面,以产业集群政策代替或优化补充产业政策,不但可以促进区域版权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而且可以有效规避因为过度关注规模化扩张而忽略了集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误区。版权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产业集群的共性规律,同时基于文化对智力成果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的格外强调,版权产业集群往往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地区的发展落地和产业轨迹,集群政策的设置旨在“以集群空间为载体,通过制度上的空间构建与突破,实现对经济要素的引导和吸纳,从而创造出不同于其他区域(非集群空间)的生产力提高与释放过程”①。另一方面,新城市发展观要求集群功能的集约化、企业的集聚化和服务的专业化,“产城融合”这一集群发展模式,是版权产业集群破除发展定势,打破权利意识的封闭心态,从“功能集群”走向“文化集群”的重要路径,它可以在最大范围内实现产业依附于城市、城市服务于产业的功能融合,使版权产业集群与城市成为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规划的实施,更加注重生产、生活功能的协同与土地价值最大化的复合,将推动版权产业集群成为城市重要的功能区。以“弹性规划”的发展理念设计未来集群发展框架,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中,为文化功能的拓展和文化价值的发挥,预留更多的公共空间,是版权产业集群规划和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

当然,版权产业并非必须以地理集中为唯一空间组织方式,随着版权产业集群发展步入深水区,集群内企业不可避免地因为集群存在“路径依赖”和“路径锁定”等一成不变的合作模式带来的弊病制约产业发展,集群的万能模式再一次受到挑战。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集群发展模式的成功与否有赖于创造性的变革、知识的积聚和基于竞争的淘汰机制,仅仅靠企业之间的地理集中只能形成松散型空间布局。地理集聚固然降低了交通运输和能源成本,获得了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经济,但依靠压低成本的竞争模式难以为继,并终将是面临淘汰的低端道路。而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推进,以核心版权为价值凝聚的虚拟协作网络将成为新的产业集成模式。

(齐骥,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4

[关键词]数字出版;产业联盟;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G230;G124[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11

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技术环境下,在多元化出版态势的推动下,数字出版产业表现出极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传播影响力呈指数增长,催生了一系列的新兴出版业态。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已经规划了中国出版今后10年的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而数字出版是迈向新闻出版强国的重要支撑。目前,数字出版复合工程等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各种与数字出版相关的技术将得到研发,我国新闻出版业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已经到来。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正在全力推进数字化发展进程,用高新技术装备整合新闻出版业。2010年1月,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等非纸介质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作为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五项重点任务之一。[1]2010年9月出台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我国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的总体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为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整个中国新闻出版业的数字化改造正在进行,一系列重大数字出版工程正在实施,我国的数字出版面临着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目前相关研究多为微观研究,本文站在宏观的角度,对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特征、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对数字出版的未来走势进行展望。

一、中国出版产业数字化发展特征

1.数字出版的产值跨越式增长

《2010—201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2]显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从2006年到2010年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年增长4973%。数字出版产业总体收入情况:2006年为213亿元,2007年为362.42亿元,2008年为556.56亿元,2009年为799.4亿元,2010年为1051.79亿元,2010年总收入约是2006年的5倍。手机出版、网络游戏、互联网广告、电子书、博客、电子期刊、网络报纸、网络动漫等是重要的产业业态。2010年,手机出版的产值为349.8亿元,网络游戏产值为323.7亿元,互联网广告产值为321.2亿元,电子书产值为24.8亿元,博客产值为10亿元,互联网期刊产值为7.49亿元,数字报纸(网络版)产值为6亿元,网络动漫产值为6亿元,在线音乐产值为2.8亿元。其中,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和手机出版成为数字出版产业中名副其实的三巨头。

2.数字出版的新业态快速发展

世界范围内的出版格局和出版市场正发生着显著变化,传统的新闻出版企业加快了数字化转型,互联网技术服务商、数字技术商、移动通讯商正向内容产业进军,一个新的产业形态——数字出版产业已经形成。目前,比较成熟的数字出版产品有电子出版物、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手机游戏、互联网游戏与动漫等。随着第五媒体受众的飞速增长,我国的数字出版业态更是快速增长,手机报、电子书、微博等新媒体形态迅速融入广大群众的生活,成为影响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媒体形态。

(1)手机出版表现抢眼。手机出版以其信息海量、互动、便携、多媒体等优势飞速发展,日益成为新生力量。以手机阅读为代表的无线移动阅读方式逐渐成为数字阅读方式的主流。2010年我国手机用户超过7.8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有2.77亿。[2]手机出版在近两年的增长速度接近300%,是增长最快的数字出版业态,远高于传统出版和其他数字出版形式。手机出版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包括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报纸、手机小说、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动漫等。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5

1面塑艺术的审关特征

(1)造型奇特的形式关。面塑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它的造型趋于圆润饱满,注重作品精、气、神的传达。在人物的塑造方面有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脊背、美女的腰之说,即塑造人物作品时通常会突出文官满腹经纶,武官魁梧挺拔,老人脊背弯曲,女性杨柳细腰。

(2)丰富多样的内容关。传统面塑来源于生活,所以其塑造的内容也多贴近生活,这种传统面塑作品有面塑寿桃、面鱼、面羊、花糕及花鸟虫鱼等。随着面塑的不断发展传承,其艺术性和审美功能日益凸显,渐渐成为一种艺术品。面塑艺术性的增强使得面塑作品中更多地融入了艺术家的情感和喜好,这样面塑的题材内容也更加广泛,更加贴合时代要求。如以仕女,红楼梦、水浒传中人物,流行的卡通漫画,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神九升空,奥运等为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

(3)和谐、统一的色彩美。中国民间用于婚庆嫁娶、逢年过节等民俗传统的面塑作品大都色彩浓烈、艳丽,着色大胆夸张,不拘泥于现有实物的颜色。虽然这些面塑作品色彩对比强烈,但搭配巧妙,给人一种热烈、淳朴又和谐统一的关感。以收藏为主的面塑作品更注重色彩的多样性与渐变性,这类作品更加强调色彩的和谐、统一,也更加贴近自然。

(4)求吉纳福的寓意关。面塑艺术作品大部分都蕴含着人们企盼如意吉祥的关好愿望,多数都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例如祝寿面塑中的寿桃、松鹤延年等蕴含着健康长寿的意思;结婚面塑中的一对燕子则有比翼双飞的意思;在寓意吉祥的面塑作品中鱼是常见的,代表富裕、年年有余。

(5)简单、纯粹的材料关。面塑作品的材料简单、纯粹,以面粉、糯米粉为主,以蜂蜜、棉糖为辅,再根据造型需要点缀红豆、绿豆、红枣、芝麻等果实。民间传统面塑作品大都以这种完全可食用的材料制作面成,这样制作出来的面塑作品就既有观常价值、民俗价值也具有食用价值,一举名得。

(6)淳朴、自然的工艺美。面塑艺术的工艺淳朴、自然,全凭艺术家一双灵巧的双手辅以简单的工具,制作面成。即使在机械化程度如此高的现代社会,面塑艺术仍保留着最淳朴、最自然的工艺,每一件面塑作品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作品,都是面塑艺术家精湛技艺与内心情感完美融合的产物。

2向塑艺术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1)面塑艺术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日益艰难。面对面塑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困境,我们应该认识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也是一种保护。当今社会面塑艺术走产业化、市场化之路是一种必然趋势。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6

关键词:通用航空;产业链;模式

中图分类号:F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4-0098-05

航空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近10年来,我国航空产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以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为例,据相关资料显示,2012年基地航空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36亿元,年均增长26%以上,产值位列全国同类产业园第一。其中国家大型客机60%以上的工作量、大型运输机70%以上的工作量,都由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完成。但在我国整个航空产业发展战略中,通用航空产业的突破发展却始终是一个难点,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贡献微乎其微。目前,我国“十二五”规划已将通用航空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通用航空产业被誉为“下一个汽车产业”,将成为国内发展前景最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因此,认真研究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特征、关键问题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通用航空产业是包括通用航空器研发与制造、通用航空机场建设与运营、通用航空人才培养与培训、通用航空服务与综合保障等庞大的产业体系。它和公共航空运输构成国家整个民用航空产业的两翼,在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通用航空产业也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唯一没有放开发展的产业,预计2020年的产值将达到万亿,蕴含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在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支持下,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初步布局了一批通用航空产业基地,聚集了一批重大发展项目。但与国际上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强国对比,仍处于发展初期,在产业布局等方面具有明显特征。

(一)通用航空产业布局现状及特征

通用航空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4283美元,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经济标准。目前,国内依托航空产业积淀和区位优势,掀起了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热潮。其中,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是2004年国务院第一个批准的部级航空产业开发区。截至2012年底,各地规划设立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园区)共计38个,其中,国务院批准设立9个,地方政府批准设立29个,分布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

当前,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布局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把通用航空产业融入区域航空产业整体发展之中。一些航空制造基础好的地区,如西安、沈阳、哈尔滨、安顺、成都等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就是依托中航工业集团骨干生产企业建立起来的。二是依托机场和自身资源,发挥临空经济效益,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一些航空制造产业薄弱的省份,根据自身资源优势,以民用航空机场为中心,打造专业化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如,江西南昌着力打造以低空无人驾驶飞机为主要产品的航空科技产业园;天津民用航空产业基地源于空客A320组装线及中航直升机公司落户而建立;广东珠海通用航空产业园基于政府规划,利用机场和地理优势,成功举办航空会展,吸引国际通用航空产业转移而建立。三是产业布局各自为政,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已经出现重复建设、盲目跟风等现象。

(二)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通用航空产业与世界发展强国相比,如同30年前的中国汽车产业一样,还处在发展探索初期。虽然早在2006年,我国民航运输总量已居世界第二,成为名副其实的航空运输大国,但是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步伐却严重滞后。以美国为对比,2012年,美国通用航空产业产值约1500亿美元,我国不足5亿美元。在作业时间、企业数量、机队规模、从业人员、机场数量等主要发展指标上,美国分别是我国的约470倍、8倍、200倍、110倍和70倍,这和中美之间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的对比极不匹配,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各项发展指标均处于绝对劣势地位。可以看出,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缺乏比较优势,产业发展十分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作业时间、机场数量少。飞机飞不起来,产业发展的其他问题就无从谈起。二是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尤其是飞行和机务人员缺乏已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人才不足成为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但在看到差距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是航空制造大国,产业链长,企业配套率高,尤其近几年航空产业高速发展,在创新研发、关键零部件制造、维修培训方面开始占据具有较高利润的产业链环节。只要发展模式正确、产业政策到位,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完全可以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市场需求问题

稳定并增长的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外在动力。通过对未来市场的需求预测分析发现,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国际市场缓慢增长,可持续发展有强劲的市场支撑。但是受国内市场环境不成熟、国际市场环境多变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未来的具体需求规模不确定性很大。

1 国内市场需求。2010年1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对外《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政策的调整使通用航空产业迎来了快速增长时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用通用航空飞机进行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据国家民航局预测,未来10年通用航空产业将增长20倍。据调查预测,近期通用航空产业的国内需求主要集中机驾照培训、低空飞行体验、公务机等方面。但是,由于发展环境困难、行业自身成长缺陷、消费观念改变等问题,通用航空的现实市场相对经济社会现实需求的滞后效应严重,产业发展任重道远。因此,要充分发挥现有优势,贯彻“以飞行带市场,以市场拉产业,以产业促发展”的发展理念,大力扶持飞行培训,巩固已有市场,完善市场体系,逐步把通用航空市场做大做强。

2 国际市场需求。与我国类似,新兴经济体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印度、巴西、俄罗斯等都有较强的需求潜力。但是欧洲、美国、中东产油国由于经济低迷、油价下跌,需求不断萎缩,恢复需要较长一段时间。以美国为例,2012年美国通用航空产业产值下降14%。国际许多通用航空企业看好中国大好商机,不遗余力采取各种手段挺进中国市场。而我国通用航空企业规模小、力量薄弱,一旦国家实施低空开放政策,允许国外通用航空企业进入国内,势必带来巨大冲击。在目前国内需求旺盛、国际需求总体低迷的情况下,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应立足长远,找准关键需求,真正走向市场,实现全面发展。

(二)产业发展供给问题

产业发展的供给问题就是要抓住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占领行业制高点,为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虽然我国近几年航空工业有很大发展,但是部分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仍然落后,在通用航空产品研发上几乎空白,集群化“民”的进程还很漫长。

1 供给主动权问题。按照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规律,通用航空产品的创新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维修培训等环节是利润最大的核心环节。因此,要充分利用我国在军用、民航运输飞机设计研发的经验,加长我国在通用航空产品研发制造上的短板,牢牢掌握行业发展的主动权。要汲取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和大飞机项目的历史教训,克服短期盲目合资、依靠技术引进,长期发展却被动受限的短视行为。

2 资源整合问题。目前,我国中航工业集团生产要素中劳动力技能、资本配置、技术装备等较为合理,只要政策引导,科学整合,完全可以保证国内通用航空整机、零部件供给,并且具有一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立足自主发展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技术引进、合作开发,承接发达国家通用航空产业转移,系统掌握通用航空飞机制造的部分关键技术和主要配套技术,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产业链,为持续供给通用航空产品与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3 管理创新问题。由于通用航空产业辐射力强,产品制造涉及材料、机械、电子等诸多行业,受相关支撑产业影响较大,因而其供应链结构复杂、稳定性差,需要达成动态联盟、战略采购、客户关系、并行开发等先进管理共识。通用航空产业与相关产业协同难度很大,所以其协同不能完全依靠市场,需要市场机制与政府主导相互结合、共同作用。

(三)产业发展环境问题

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运营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1 运营环境问题。一是机场问题。通用航空机场要求数量大、类型多,既有运输机场、军民合用机场,也有通用航空固定或临时机场。但是我国机场是处于国家垄断地位的重要基础设施,能够为通用航空飞行提供服务的很少。二是油料供应问题。处于垄断地位的中国航油公司没有足够人力物力经营通用航空油料市场,其独家垄断又阻断了其他企业进入航油市场的可能性。加之通用航空机场用油报批程序复杂,物流环节多,成本负担重,根本无法保证油料正常供给。三是低空空域飞行管制方式和手段落后,通用航空机场通信、导航系统建设不完善,给通航飞行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2 政策环境问题。通用航空由行空域复杂,要受到民航和空军双重管理。虽然低空空域开放政策的出台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空域规划不合理,85%左右空域用于军用,现阶段进行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距离科学的空管体系、法规体系和运营体系尚存相当差距。二是飞行计划审批程序复杂、时间长、限制多。三是军民之间通报繁琐、复杂。

3 市场环境问题。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虽然起步早,却是国家严格管控行业,几十年的发展没有形成一个完备、成熟的外部市场和内部运行机制。一是民航业内部对通用航空认识不足,投入不够,长期重运输航空、轻通用航空。二是许多通航企业飞机老旧,人才外流,机制不顺,动力不足,效益低下。三是外商投资、民间资本虽然对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市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观望多,实质投资少,说明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还不成熟。

(四)产业发展的价值链问题

通用航空产业属于高关联行业,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高风险、高效益特征,其产业链由制造、运营、维修、物流、培训与其他衍生产业组成,这些产业之间互相交叉、协调运转。通用航空核心产业集群主要包括三条产业链条,即通用航空运营产业链、制造产业链和综合服务保障产业链。总体看,通用航空产业可在以上三个产业链上形成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从而促进区域内的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

1 通用航空运营产业链,分为旅客运输链和货物运输链两类。旅客运输链是集航空运输、旅游、酒店为一体,是在通用航空运输业与旅游业中建立的产业链。货物运输链主要包括航空仓储、货运、货物运输、分拨包装等物流环节。

2 通用飞机制造产业链,分为飞行器制造产业链和特种设备产业链。飞行器制造产业链包括飞行器研发、制造、维修等环节。特种设备产业链主要包括特种设备的研发:制造、维护等环节,用户涵盖航空公司、机场、空中交通管制、航空油料等,如民航特种车辆、登机桥等专用设备。

3 通用航空综合服务保障产业链,是指围绕通用航空运营业务需求而构筑的空中交通管制、航空公司运营、机场运营以及油料航材供应、地面保障服务、航空教育培训等产业。

在以上三个产业链中,通用飞机制造产业链是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基石。我国航空制造业基础好,工业体系完备,完全可以抓住研发制造这个龙头,从战略高度掌握产业发展命脉和主动权。

三、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我国第一个集航空技术研发、航空装备及整机制造、航空人才培养、航空零部件加工配套、航空保障服务为一体的部级航空产业开发区,在陕西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布局中,处于全产业链的主导地位。截至2012年底,已有36家通用航空配套企业聚集于此,分布在航空新材料、航空零部件、航空设备制造等领域。基地企业内部相互配套、循环发展态势开始形成,初步构建出通用飞机研发、装配,零部件与整机加工制造,航空人才培养,航空旅游博览等比较完善的通用航空产业集群。在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模式选择上,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选择的发展模式具有一定代表性,即应选择“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服务先行,制造跟随”的发展模式。

(一)政府主导

在政策法规、产业规划、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上进一步加快改革,整合资源,优化环境,出台扶持和鼓励政策,给予产业补贴和税费减免,鼓励支持民间资本投资通用航空产业,并最大限度地给予政策优惠,让企业有钱赚,形成良性发展。一是政府铺路搭桥。体现在为通用航空设置监控雷达,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建设通用航空机场和飞行服务站,提供气象、飞行支持和其他方面的帮助;制订飞行训练计划,普及航空教育,奠定人才基础。二是“规划先行”。通过政府主导改革,重组整合,推进通用航空企业成立,并给予适时产业扶持和优惠政策,有一定基础和实力后,再全面推向市场。

(二)市场运作

要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价格机制、报酬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进入通用航空产业领域,采取吸收增量、置换存量、交叉持股、联合重组等方式,优化产权结构,增强发展活力。一是市场机制运作。在运作机制上,实行市场导向,减少政府监管,出台金融财税政策,减少通航企业负担。可以利用政府采购、技术转移和技术支持等扶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二是多方参与联动。提升民间资本参与通用航空产业的积极性,广泛吸纳民间资金;鼓励企业、个人修建通用航空设施,将民用机场定位于公共基础设施并全部免费;鼓励民间成立各种通用航空协会、俱乐部,培训人才,开展活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三)服务先行

以终端市场拉动生产是在现有通用航空产业政策条件下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实现突破创新发展的明智选择,特别适合于市场未充分发展的产业,符合目前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把通航飞机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只有考虑市场的实际需求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才能形成对通航飞机的现实需求,逐步带动通航飞机的制造生产,最终形成整个通航产业链。另一方面,服务先行能够与产业发展政策形成互动。我国通用航空产业之所以发展缓慢,最重要原因是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实际应用,缺乏使用价值及社会效益,使政策决策者缺乏主动改善行业环境的内在动力,而政策不足反过来又限制了行业的发展。多年发展的经验证明,在政策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状况。而对于航空飞行安全的担忧,会使决策者更为谨慎。服务先行能够通过区域试点,为通用航空产业协调发展积累经验,为政府决策提供宝贵帮助。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7

【关键词】纺织印染工业;机械加工;发展模式

纺织工业是我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纺织产业,尤其是印染行业的生产方式以“超高消耗、较低产出”“严重污染”“较低安全”的发展方式而“著称”。因此,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途径,建立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纺织工业,实现纺织工业的华丽转身。

一、我国纺织印染工业的发展现状

基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纺织印染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的地区,但是部分中西部地区虽然产量少,但是增长幅度却是极大的。我国纺织印染业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是极严重的,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对环境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纺织工业必须加强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

二、机械加工工艺的概述

(一)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特征的涵义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特征主要是对加工过程中所包含的加工目标、加工方式、以及加工设备等征候以及指标的准确反映。在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特征进行准确的描述时,为了能够突出重点,紧抓关键,更为了表达起来更简单,所以通常只会对它主要部分的特征内容进行描述及反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构成:一是输入特征;二是工艺特征;三是其他特征。如图所示: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特征的主要描述

1.工艺特征

工艺特征主要是对加工由粗到细这一阶段的变化特征进行反映。另外,量具、刀具等也可以认为是工艺特征。

(1)加工方法特征。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采用多种加工方式,但是只有选择最正确的才能更好的反映加工方式的特征。因此要遵守以下原则:一是同一种加工方式多次出现在机械加工工艺中;二是重要表面加工所使用的手段;三是使用特殊的加工方式。

(2)加工设备特征。这个特征主要是对和工艺方式相关的加工设备特征的反映。主要包括:专用设备、自动生产线、以及特种机床。

(3)材料解决处理特征。对零部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为了改变主要材料会对材料进行热处理。

(4)定位特征。这一特征主要是指产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次数最多烦人定位方法。比如进行表面定位以及内孔定位等。

2.输入特征

输入特征主要是对加工产品的开始状态和精准度要求的反映,这个特征严格来讲并不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特征,但是它却对整个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将其纳入工艺过程特征。批量特征主要是进行工艺制定的主要依据,对生产纲领的规模大小进行表述;毛坯特征主要是对毛坯的成形方式和主要材料进行表述;精准度特征主要作为确定加工手段和进行精准度检测的主要依据。

总之,机械加工工艺的出现对于棉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是极其有效的。机械行业及加工艺的发展,大大缓解了纺织印染工业的生产压力,减轻了纺织工人的工作量,不断地提高产品的质量。为纺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巨大贡献。

三、机械加工工艺在纺织印染工业的主要特点

1.机械加工工艺在纺织印染业进行智能化的生产

自从机械加工工艺应用到纺织印染工业中以来,现代的纺织印染工业采取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新型的能源材料和精准度高的全自动化的机械加工工艺为基础,根据加工工艺的加工方式和独特的特征,综合运用电、光、气、液等传感技术和变频调速等新技术研发了新型的、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设备,实现了纺织印染工业的全自动化生产和调节。同时,这些新型设备可以自行在线监测、错误警示、故障排除等工序,使纺织印染工业逐步实现智能化的生产模式。

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推动了无梭织机生产的不断进步,对于提高织机的速度和质量做出了贡献,智能化的生产模式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做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大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2.多种机械处理方法使机械加工工艺在纺织印染工业中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机械加工工艺中的金属切割原理以及加工工艺规程可以更好的对纺织中的产品进行切割和加工,以及车削的使用,极大的推动了机械加工业朝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机械加工采用最新的技术和设备不断地提高纺织印染工业的发展方式,这些机器的使用使纺织业的生产总量不断的增加。在新工艺的不断推动下,纺织印染业的产品总类不断地增加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新技术的不断指导下,生产出各种新型的产品,引领着纺织业生产的潮流,生产出更多的总类来带动纺织印染业的综合发展和进步;在新设备的使用下,可以大大的节约成本,利用现代科技促进纺织业的发展。

机械加工工艺的应用,是我国的纺织印染工业摆脱了传统的单一的生产模式,使其走上了现代化的生产道路,不断地向着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道路,促进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的总体生产水平。

3.机械加工工艺能够对多种原材料进行加工

随着现代机械工业在纺织印染业的发展,以及市场对纺织产品类型的要求不断提高,纺织印染业的加工原料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利用机械加工工艺,原料已从单一的棉与棉型化纤扩大到棉毛丝麻多种类型化纤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组合加工的纺织新工艺。在科学技术的设备的帮助下,不断的生产出总类繁多,花样各异的纺织产品。

总结

随着机械加工工艺在纺织印染业中的不断应用,我国的纺织印染业的水平也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与国际相比,依然存在着不足。因此这就需要不断地对机械设备进行研发和推广,从而促进我国纺织印染业的综合发展,与世界纺织印染技术相接轨,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范雪荣.纺织品染整工艺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8

[关键词] 产品识别 PI 产品造型 造型基因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5.036

一、前言

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影响下,企业的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但在性能、外观,甚至是营销手段上都一味地模仿跟风,使企业失去了自身品牌的内涵和特色。所以企业需要有效的产品设计策略,需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有明显的差别,需要创造一种能表现企业理念的独特的产品设计,来强化社会大众对企业产品的认知并建立良好的形象。

今天我们对“什么才是成功的设计”已不再是针对单个产品而言,而是指一系列产品的成功,甚至是一个公司乃至一个国家产品定位、设计、策略的成功。

二、产品识别(PI)设计与造型基因的概念

2.1 产品识别(PI)设计

“产品识别(PI)”设计是指将企业的全部产品按照“理念统一、风格统一”的原则加以系统设计,从而建立起的独特产品形象。是产品获得归属感和家族感,企业文化获得认同感,形成产品差异化的有效设计手段之一。产品独特的“特征”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独特的“特征”可以是外形特征、行为特征,也可以是材质的特征。比如,消费者一旦看到透明材质、水果颜色和独特的计算机外形,第一反应是苹果电脑,而看到双肾型形态的汽车通风口就会联想到宝马汽车的形象。

设计师通过分析企业文化的相关信息及用户的需求,提取产品识别设计中的特征元素,进而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形成产品识别特征,通过企业及用户对特征的解读最终获得接受和认可。因此,产品识别(PI)的设计是多方面感性语意属性的汇集,通过产品内涵性语意认知的差异不断表现出来,整合了产品的外部形象设计及内在特质设计,通过差异化设计形成可被用户感知的识别特征,成为传达给消费者的特定的设计;是把设计深入到企业的生命历程,扩大到企业的策略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中来。

2.2 产品造型基因

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它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生物体亲子之间的相似性和继承性靠的就是基因的遗传作用。如果没有遗传,各式物种就不可能延续发展;同样,如果没有变异,地球上的各色物种就不可能有进化,也就不可能构成绚丽多彩的生物界。

产品的造型设计也是一个不断延续和发展的过程,所有新产品与以前的产品具有一定的联系,但又不完全一样。在造型设计的过程中对一些“基本造型”的反复应用,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也可以成为一种遗传,这些基本造型就是造型基因。造型基因是设计信息的最小信息单位,具有造型设最小的知识粒度。就是说,造型基因是对产品形态具体表达和约束的遗传性元素。类比生物学,遗传算法和设计中的一些术语,设计中的造型基因和自然中的DNA都是用来构造的基本元素,自然界中构造的是蛋白质,而设计构造的是产品形态。而在构造的过程中,自然界的基因型(genotype)是通过转录和逆转录来实现蛋白质的形成;造型基因则是通过基本元素的组合、拆分来构造产品的形态。

三、产品造型基因的内涵

正如自然界里由于相同基因组成规则的不同而发生同质异构现象一样;由于设计造型过程规则的多样性,相同的造型基因产生的形态也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3.1 造型基因的生成

产品的造型基因构造的是产品形态,因此对产品造型基因的分析是提取产品的形态特征、确定产品造型风格的过程,而特征与风格正是产品识别的基础,所以,透过对产品造型基因的分析,获取产品识别的造型特征元素,从而形成产品的视觉识别特征。

研究表明,同一个造型元素只要三次以上出现在同一企业的产品上面,我们就可以把它认为是该企业的产品特征。同时一个企业的产品特征还必须能体现出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性格。满足这两个条件我们就可以把这个特征视为它的造型基因。如图1所示。

(图1:产品造型基因提取示意图)

3.2 造型基因的遗传

产品造型基因的遗传性决定的是企业产品造型的延续性、家族性。遗传是企业最想要,也是重中之重,它标志着保持产品一贯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在消费者的心里树立产品品牌形象。

它将一类相同或相似的风格、细部特征,或延续或发展,持续不断地应用于企业的不同产品造型设计中,形成一个延续且统一的产品形象,引起用户的视觉注意并成为产品的识别特征。盾形水箱罩是最能体现Alfa Romeo造型特征的地方,其所有车型都延续应用了这一特征,因此这就成为了Alfa Romeo最重要的形态识别特征之一,如图2所示。

3.3 造型基因的进化与变异

产品造型的进化与变异决定了企业产品造型的创新性。变异是被迫的,就像物种的变异一样,都是环境改变的结果。产品基因的变异性是指人们对产品基因进行评价后采取优化措施,以获得或者适应某些功能需求引起的产品基因突变,从而衍生出具有新功能、新特点的新产品;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如果产品一成不变,终将被流行趋势远远地抛在身后。

3.4 造型基因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关系

企业产品如果只是延续前一代的设计则会给人一种一成不变没有新意的感觉,最终将被市场淘汰。而企业产品如果变化太大,每次新的设计都与前一代的设计风格迥异,则势必会给消费者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给产品识别带来很大的困难。如图3所示,纵坐标代表着企业产品的变异性,横坐标代表着企业产品的遗传性,企业产品的设计只有在变异性和遗传性之间向前发展才是企业产品设计的方向,也可以看作企业产品良好的进化过程。新产品与前一代产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者内在联系,新产品是前一代产品的继承和改进。

(图3:造型基因的遗传、变异、进化的关系)

四、结语

一个产品不用看它的商标,从它的整体风格和外观特征就可以识别出它的品牌,而它的风格和外观特征正包含与体现了这个品牌的文化特征,这就是产品设别(PI)设计,是工业设计的最高境界。在产品识别设计中,从典型产品提取外观基本特征运用到全系列产品并作适当调整,在以后的设计中不断地继承和发展这些基本特征元素,使它做到风格统一又各具特征。

参考文献

[1] 张文泉、赵江洪.汽车品牌_造型基因_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 葛晓菲、赵江洪.产品设计中的产品识别(PI)[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3] 童慧明.DI一一新世纪工业世界观.装饰.2002

[4] 王兴元.产品形象(PI)要素构成、评价及其塑造研究.商业研究,2000

[5] 杨 磊. 基于遗传基因的产品“族谱”造型基因探讨.包装工程,2010

作者简介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9

本论文分析了新经济条件下煤炭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探讨了这一运作特征对煤炭成本管理在预测、控制、核算、分析及考核方面造成的影响。管理学论文有很多类似参考供大家学习。欢迎前来研究学习。 新经济因素对煤炭成本管理的影响 在新经济环境下,生产条件的变化、高技术的运用,给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带来很大震动,特别是对成本和费用的管理影响至深。本文将透视笔者所在煤炭企业经济运行的特征,探讨煤炭成本管理的发展。 一、新经济条件下煤炭经济运行的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之互动的煤炭经济运行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具备以下特征: (一)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煤炭企业近几年在生产技术上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主要特征是生产者的自动化运用程度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生产安全监控技术投入,技术含量高的采掘机械广泛使用,在产量规模扩大的前提下,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 (二)产品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煤炭企业一直被认为是单一产品企业,地质赋存的资源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每个客户对煤炭产品的性质要求不尽相同,企业根据客户对煤炭产品的特殊要求,经过采、洗、储后,进行资源的配置,量体裁衣,最终达到客户对产品的需求。近几年配煤技术不断发展,煤炭产品个性化特征变得很明显。 本论文分析了新经济条件下煤炭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探讨了这一运作特征对煤炭成本管理在预测、控制、核算、分析及考核方面造成的影响。管理学论文有很多类似参考供大家学习。欢迎前来研究学习。 新经济因素对煤炭成本管理的影响 在新经济环境下,生产条件的变化、高技术的运用,给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带来很大震动,特别是对成本和费用的管理影响至深。本文将透视笔者所在煤炭企业经济运行的特征,探讨煤炭成本管理的发展。 一、新经济条件下煤炭经济运行的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之互动的煤炭经济运行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具备以下特征: (一)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煤炭企业近几年在生产技术上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主要特征是生产者的自动化运用程度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生产安全监控技术投入,技术含量高的采掘机械广泛使用,在产量规模扩大的前提下,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 (二)产品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煤炭企业一直被认为是单一产品企业,地质赋存的资源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每个客户对煤炭产品的性质要求不尽相同,企业根据客户对煤炭产品的特殊要求,经过采、洗、储后,进行资源的配置,量体裁衣,最终达到客户对产品的需求。近几年配煤技术不断发展,煤炭产品个性化特征变得很明显。 (三)销售市场化范围越来越宽广 煤炭市场从单一计划经济走出后,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涵。跨行业、跨地区扩大销售范围,一户一策的销售策略,依据成本制订的多样价格等诸多市场要素,要求我们利用成本的优势合理准确地反映出产品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份额。 (四)经营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 由于经济资源在一定区域中的流动和组合,资源的配置不再受体制、地区的限制。企业的重组实现了生产经营的区域化,企业的资本、人力、技术的流动化,使生产经营活动突破了空间的一定限制,可以使同样的资金投入取得的最佳经济效益,也使成本要素得到最佳配置。 (五)管理信息化交流越来越便捷 网络技术和数字计算技术大规模的应用,技术信息和管理信息相互结合,形成了有效的信息群。信息的生成、使用、交流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决策者可以很快将信息尽在掌握中,对生产经营管理进行适时决策。 二、煤炭成本管理的发展 新的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经营运作特征,必将影响煤炭成本预测、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的管理。这主要表现在: (一)成本管理理念的更新 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的新观念。所谓战略成本管理是指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