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工作人员健康管理集锦9篇

时间:2023-06-08 15:16:07

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范文1

一、企业健康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当前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的思想正逐渐的发生着改变,人们原来越重视自身的身心健康。一些职业人士除了追求基本的劳动报酬以外,更加看重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员工更加希望自己在企业工作不仅可以实现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促进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目前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人员快速流动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因此,企业要想稳健、和谐的发展就必须意识到员工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尽可能的去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企业通过加强员工的健康管理,可以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关怀和理解,让员工对企业产生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了企业的和谐发展。

(二)有效的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风险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保证人力资源的稳健发展。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竞争中除了综合知识水平的竞争以外,还包括员工健康管理的竞争。身心健康是员工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基础。由于社会的激烈竞争,很多员工的心理压力都比较大。尤其是企业的销售部门,有的销售员为了完成个人任务不惜采取不道德的手段,这对于企业员工关系的维护和发展是不利的。企业通过加强员工的健康管理,及时的发现员工的心理和生理问题,以防员工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由此,企业在留住人才的同时又可以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加入企业。从而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风险,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企业要想员工能够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效用,就必须重视员工的健康管理。无论是生产型企业还是经营型企业,员工都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员工在工作中是否能够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员工自身的健康密不可分。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员工数量非常多,工作部门也多,使得企业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员工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工作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压力和身体压力,直接降低了企业的出勤率,从而企业的正常工作任务以及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降低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因此,企业加强员工健康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从而使得员工积极主动的去完成工作任务,推动企业效益的实现和增长。

二、企业加强员工健康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企业的健康管理部门

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者要认识到员工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的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为此,企业要不断的完善企业的健康管理部门,设置专门的健康管理部门负责开展员工的健康管理工作。健康管理部门负责统筹规划企业的健康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的团体医疗保障服务、企业的医务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以及维护、促进员工的健康等。企业在开展医疗保障服务和医务管理工作时可以采取与医疗机构合作的措施,这样既保证员工获得专业的医疗健康服务,也给企业的健康管理减轻了负担。

(二)促进企业的全方位健康管理

企业的全方位的健康管理要求企业除了重视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安全以外,还要求企业重视对工作环境的管理。为此企业内部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健康管理办法,去督促企业有效的实施各项健康管理工作,同时也可以对企业健康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以及时的发现企业健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企业适时的调整健康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同时企业在健康管理时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和促进活动,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掌握工作中基本的安全防护知识,认真贯彻和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工作标准。此外在企业内部可以建立员工健康档案,以便企业及时的了解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帮助员工制定促进身体健康的生活和工作计划。

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范文2

2006年5月28日,二十五岁的华为员工胡新宇在连续加班之后患上脑炎,因抢救无效死亡。

“胡新宇事件”引起了媒体、企业和社会的极大关注,“过劳死”、“加班”、“床垫文化”等成为最出镜的热词,一时间华为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为了目标不惜牺牲的“群狼文化”受到空前置疑,之后华为舵主任正非也以“竞争文化”替代了一直代表着华为精神的“狼群文化”,可见这起事件在社会上的反响以及对于华为品牌的影响。

在此之前的2月25日,东软集团张东在周末加班时因心脏病突发猝死。之后又有报道:“27岁的IBM女员工宁倩黄金周探险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因体力不支,对沙漠缺乏了解,不幸遇难身亡……”

人们感叹,2006年为什么屡屡发生企业员工的意外事故?其实,企业员工猝死,企业管理人员由于压力过大或积劳成疾发生意外的事情每年都有,只是没有被如此地高度关注过。要说今年的额外关注,或许更多地体现在对“过劳死”、“员工健康”等背后问题的深度思考,尤其是一个之前并不引人注目的“健康管理”概念被屡次提及。

那么什么是“健康管理”呢?“健康管理”和企业员工的“意外事件”有多大的关联?它有什么样的管理意义吗?

从个人健康到组织健康

一起起“意外死亡”的背后,折射出企业对于员工管理的缺失。企业管理不是单纯的就战略、企业文化、流程、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制度制定、监督、执行,企业管理不但要为企业获得利润负责,也要为企业规避风险、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负责。

德鲁克在他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说:“21世纪,组织(包括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将是知识工作者及其生产率。”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个人”被再次大写。员工和管理者,不再是一个职称和职位,而是对组织、对自身的一种责任。管理者以及知识员工对于组织而言,越来越被视为创造价值的主体,是一个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由此,知识员工、管理者作为个体的价值与组织的价值越来越紧密地被联系在了一起,如何提高管理者的劳动生产率?也就成了应对21世纪管理挑战的关键话题。而答案有时并不来自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范畴,“健康管理”应时而生。

健康管理是通过对特定人群进行健康数据的采集、动态对比和综合分析,实现对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科学评估,根据评估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疾病治疗方案或健康促进方案,并负责指导、跟踪该方案的有效执行,从而实现健康的良性循环。

企业健康管理的宗旨是通过从生理、心理、社会多角度来系统地对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健康管理,从而降低企业医疗保健费用支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忠诚度,为企业创造效益。属于人力资源的工作范畴。

知识员工以及管理者,作为自然人的属性在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个人的健康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医疗保健的范畴,而是与组织的健康有密切关联,从而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管理话题。管理的终极目标――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样被赋予了管理者健康的医疗保健的含义。目前各行各业高度竞争,企业往往都是高负荷运转,在追求“高效低成本”的指导思想下,“一人多岗,一岗多职”成为一种普遍的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方式。透支明天的工作方式成为普遍现象。中关村人力资源协会在2004年对中关村园区的白领作出的健康水平调查表明,有75%的人处于亚健康水平;过度疲劳、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严重困扰知识人才的健康。健康这个基本条件竟然成为企业和个人发展的最轻易的赌注和最没有成本的代价,其结果损失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同时也给企业组织带来生产效率、利润甚至是能否正常运营的问题,可见很多时候个人健康影响并决定着企业组织是否健康。

健康管理进行时

目前大多数国内企业对于“健康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是体检,是员工福利。其实“健康管理”是一个管理体系。一般情况下,在企业内,由于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工作强度、工作情境均趋于相近,类似于“过劳死”类的健康问题将不仅仅是某个员工出现的健康问题,而很有可能将引起多个员工集体暴发“健康事故”,在企业内形成一定的恐慌,直接面临诚信危机,降低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及忠诚度,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

因此,引入企业健康管理势在必行,把企业员工健康作为企业资产的一部分进行管理,建立管理目标,设定考核机制,与绩效进行挂钩,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物理损伤”,保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员工健康管理是个系统和综合性很强的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在推行健康管理时必须有高层的支持并且有专门的执行机构,配备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以保证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和顺畅运行。比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员工健康管理:管理理念的革新、员工健康计划、心理培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等。另外EAP(员工帮助计划)、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建设、健康保险等的引入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一些国内企业已经意识到员工健康问题,特设了健康辅导人员为员工提供服务,如百度的首位健康辅导师已经上岗。由第三方EAP(员工帮助计划)机构来担任相关健康管理的工作,既专业又能最大限度地打消员工不必要的顾虑。除了一些跨国企业在华机构之外,不少大型国内企业,如联想,在几年前已经引进了EAP计划。而在发生张东猝死事件的东软集团,也在事后表示将适时引进该计划。“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所以健康管理需要医疗保健、心里咨询、社会保障等系统的多方努力。

健康管理是未来企业的必修课

“健康管理”在2006年似乎成了一个时髦的东西,放眼北京各大目之所及的各类广告,能和健康沾上边的都加上管理,称为健康管理,此类以体检中心、大小医院、会员服务类的单位如某某银行会员卡部为代表,能套上健康的一概不错过。自诩为“在健康、医疗事业中不断奔跑的人” 的北海医院营销总监周嫘,不无担忧地说,健康管理机构与体检机构目前鱼龙混杂,健康管理的概念是一个综合概念,是对一个组织的健康的全面管理,不是打着健康牌的简单服务。健康管理在国内已经初具一个产业雏形,需要健康管理机构有其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

首先,健康管理解决的是健康方面的问题,终极目的是通过管理(也就是干预),帮助被管理者实现健康良性循环,得以实现组织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那么,打造和设计出健康管理机构的业务模式及盈利模式,就显得更有现实意义。

在国外,企业健康管理的概念相对成熟,让我们看看Morgan Stanley是怎么做的。首先,Morgan Stanley的每一位员工都有自己的医疗保险,保险费用由Morgan Stanley支付,当员工出现疾病问题而就医发生医疗费用时,员工的医疗费用由其医疗保险机构进行支付;同时,该家医疗保险机构和美国著名的健康管理机构Mayo Clinic签订合作关系(合作费用由医疗保险机构支付),Mayo Clinic为企业员工进行健康跟踪及健康管理服务。

Mayo Clinic为Morgan Stanley员工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由第三方保险机构付费,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企业依法为员工购买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机构为了降低赔付率及赔付风险,请Mayo Clinic专业健康管理机构对Morgan Stanley通过健康管理的方式对健康风险实行控制。

在国外,健康管理是作为健康险公司控制赔付风险、降低赔付率的一种工具,健康管理与保险、医疗形成一个闭环体系,通常是以保险为整个体系的起始端,链接医疗及健康管理,医疗作为健康险机构的服务提供商,而健康管理机构同样为健康险机构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其主要通过对人群或个人进行健康跟踪及健康风险追踪、分析及评估,进而健康险公司依据这类评估进行产品投入市场前的险种设计及实现销售后的风险控制,从而降低健康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另外,健康管理机构还可根据风险因素提供各类医疗及保健服务,实现健康管理机构本身的盈利。

关于“健康管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推进,我们看到已经有一些机构和专家在进行着相关努力。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的副总裁饶征认为,外部的商业环境让以往的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发生了变化,这是趋势。员工的身体、心理等健康问题,直接导致对员工绩效的影响。从管理咨询本身就会对企业的这种现象进行相关管理方向的调整,比如,帮助企业设计带薪休假制度,对员工的心理和情绪方面给予相应的辅导,给员工进行职业规划的设计。管理咨询不再是单纯对管理流程和专项管理进行管理服务,更多的会考虑人的不稳定因素对各项管理可能造成的影响和破坏,以便规避风险,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劳动生产率。

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主任王海燕认为,保险公司在险种供给过程中,起到的是承担风险、控制风险和分摊风险的作用。支出最少的经营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健康保险中,参与人不仅包括保险人与被保险人,还涉及到医疗服务机构。医疗服务机构行为对改变疾病风险的损失概率或损失幅度影响很大。可见保险公司发展健康保险必须走医保合作之路,共同控制医疗服务中的衍生风险,健康管理理论的应运而生为医保合作提供了理论技术的支持。

北京都市未来研究学院院长汪晓来已经在操作个人健康数据库,并提出了健康与生产力的概念。

另外,第一届“健康管理”大会在北京召开,保险业和医疗的异业整合已经开始。但遗憾的是缺少了管理咨询的参与,健康管理一定是需要跟企业的具体管理相链接的,整合管理咨询、保险、医疗这三个不同产业的资源,搭建一个健康管理提供商与健康管理受益方(企业)共同的利基平台,或许是中国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方向。

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范文3

关键词:基层医院;健康管理;探究

健康管理是对个人以及群体的健康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并提出健康咨询和指导,同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部过程[1]。健康管理和传统医学模式不同,其将疾病事后治疗转变为事前预防,因此可有效降低健康风险以及医院资源的浪费,增加人们的将抗寿命并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探究基层医院如何构建健康管理模式,从而使得基层医院的品牌形象以及社会影响得到提升,进而为医院创造良好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1 基层医院开展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1.1防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高健康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近年来,我国慢性非传染疾病发病率高达20%左右且不断呈现上升趋势[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脂代谢异常等,具有不可治愈特点,且危害较严重,其致死率以及致残率高达85%,因此,在医院实施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健康管理是以预防为主为基本思想,对个体或群体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并对患者进行治疗干预与连续追踪,达到降低风险以及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的目的,同时,也可使患者尽早发现患病并加以治疗,有效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1.2防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彰显基层医院公益性 近年来,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成为广大医疗机构的共识。相关资料表明,通过在基层医院设立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部门,并适当应用对应技术,并对健康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可有效展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等工作。

据2012年卫生部联合相关部门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通知显示,基层医院已逐渐成为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场所。基层医院可将常见多发病以及该病危险因素与医院实际内容相结合,以健康管理为主要方案预防并控制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增加医患之间的交流,使诊疗过程更为规范、遏制疾病发生等优点,在防控的同时,可有效彰显基层医院公益性[3]。

2 基层医院开展健康管理的构建措施

2.1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健康管理知识 工作人员以及群众掌握全面且细致的健康管理知识是有效开展健康管理的重要前提,但目前广大群众对健康管理知识掌握匮乏,大程度的降低健康管理的作用。针对此现象,医院应该开展相关宣传教育,①可加强共工作人员健康管理的工作意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②可有效提高群众的健康管理意识,使其了解更多关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群众自我管理意识,进行相关保健措施,也可使其及时进医院进行检查以及治疗干预。开展宣传教育措施可以是建立相关网站,提供健康管理知识,也可通过举办大型专题讲座,或者印发资料,达到普及健康管理知识的目的,使人们意识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引起其对疾病防控的需求,从而提高其参与健康管理的主动性。

2.2增设机构以及设备,进行人员岗前培训 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在医院设立相关机构,基层医院可发挥自身专家以及设备等优势,设立具有优势的健康管理中心,同时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健康体检以及健康管理相整合。设立机构之后,增添设备也是开展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医院可向一些较为专业的健康管理公司学习,固定健康管理的工作场所,配备计算机、能量监测仪、评估与管理软件以及实物量化模具等设备,并分配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指定工作。另外,在对群众进行健康指导以及咨询时,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为全面的疾病知识,因此,为确保工作人员的高效性,岗前应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并全面的培训,使得工作人员的技术达到标准水平,使其严格进行健康管理工作,进而促进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

同时,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流程以及质控标准对健康管理工作的展开也具有一定意义。严格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可将体检、评估、干预以及评价一体化,减少错误以及漏洞的发生,促进健康管理的顺利进行,并提高健康管理质量。同时,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使得健康管理更为规范化以及个性化,最终达到防控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的目标,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此外,基层医院在进行设备配置、人员培训等方面遇到成本不足问题时,可向有关部门申请帮助与支持,从而获取足够的项目启动资金,促进健康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4]。

2.3建立相应奖励机制,鼓励医患积极参与 由于基层医院健康管理的工作人员不能正确认识健康管理的重要意义,再加上公众对健康管理知识的缺乏,使得健康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因此在普及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可以增添相关奖励机制,以鼓励医患以及参与和配合健康管理工作。具体措施可通过对展开健康管理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2.4提高后续服务,规范健康管理 目前,虽然很多医院都相应开展健康管理工作,但由于国内人口基数较大,健康管理工作流程不连贯,使得健康管理难以全面普及并出现健康管理工作形式化等问题,例如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出现错误以及漏洞,还有后续服务质量差等问题[5]。基层医院健康管理工作人员应利用医院丰厚的医疗技术资源,建立一个集健康咨询、宣教、监测以及评估等一体的健康服务体系,及时将体检人员的资料归档,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体检人员的身体变化情况,及时发现体检人员的异常情况,从而加以措施干预,进而降低慢性肺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有效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

3 结论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开展健康管理可有效改善群众生活质量,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展现基层医院的公益性,基层医院可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增设机构以及设备,进行人员岗前培训,建立相应奖励机制,提高后续服务等措施构建健康管理模式。虽然现在健康管理还处于发展期,作用不够显著,但在医疗工作人员以及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其长远效果非常可观。

参考文献:

[1]贺媛,迭君,康健周,等.对构建大型企业健康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2,5(1):57-58.

[2]杨秀峰,张登彬.基层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探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5):114-115.

[3]霍立顺.健康管理对基层医院冠心病患者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1(25):84-86.

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范文4

论文关键词:大健康;人机环管;管理体系

大唐鸡西第二热电公司在2010年创建之初,就将“健康”纳入北方绿色电厂建设“四大标准”之中,并围绕人、机、环、管四方面提出“大健康”理念。所谓“大健康”包括“人员的健康”、“设备的健康”、“环境的健康”和“管理的健康”。公司领导层认为:“只要企业和员工拥有健康的理念,所有不健康的思想、行为、隐患和疾病都是可以预防、控制和治理的。只有让健康管理服务于企业和员工,才能保证企业及员工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公司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人力资源部配备了专职健康管理人员,通过完善各级健康管理责任制,切实保证健康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

一、坚持以“人”的健康为本源,提升员工综合素养

员工是企业第一生产力资源,员工健康是企业获得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世界卫生组织曾为健康下过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1.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公司每年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并为每名员工建立终身健康电子档案,档案对员工每年身体各项指标向好向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近两年公司通过体检发现4名重症患者,通过跟踪体检、制定干预措施、发放健康促进书,使其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公司经常举办健康知识培训班和健康专题讲座,聘请医疗专家为员工答疑解惑,派发“健康宣传单”和制作发放健康手册,定期利用手机短信对员工进行健康提示和疾病警示。公司员工食堂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症状员工群体设立饮食专区,搭配营养套餐,确保员工饮食健康。公司组织成立了羽毛球、自行车、登山等协会组织,每日清晨组织员工做广播体操,经常性举办各项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通过有效的运动健身提升员工身体健康水平。

2.关注员工心理健康

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和健康专职人员能够经常深入生产现场和员工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和关注基层员工的思想动态,对心情抑郁或烦躁的员工,部门领导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心理疏导。针对基建期和投产初期员工加班较频繁的情况,公司聘请心理医师为员工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有效释放员工的压力和紧张情绪。

公司出台各项重大举措都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职代会联席会议等方式让员工周知,每季度召开总经理联络员会议,鼓励员工参政议政,进行民主管理。公司强制员工带薪休假,每年组织优秀员工及其家属进行疗养,各部门之间不定期组织联谊会。公司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和项目,为员工解除后顾之忧,使其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3.引导员工道德健康

公司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及时录制和传播企业内部管理案例,让员工深入了解什么是美与丑、善与恶。公司还通过组织系列创先争优、反腐倡廉、先优模范事迹讲座,使员工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人员使用上,公司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将道德建设放在首位,每年开展360度测评,通过上级、同级和下级进行的评价,使干部员工时刻注意约束自身言行,保持良好形象,引导全体员工树立健康的伦理观、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搭建员工健康发展平台

公司紧密围绕北方绿色电厂战略发展思路,大力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在人力开发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实施了岗位资格达标、导师制、内训师、持证上岗等培训和激励机制,并历时十个月开展了《鸡西第二热电公司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建设项目》。将全体员工分为四个族群:管理干部族、运营支持族、专业技术族、生产技能族,分别建立了发展通道。通过进行员工优势测评分析、搭建任职资格体系、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员工成长积分、实施业绩考核等机制,将“小人事管理”转化为“大人事开发”,为员工在技术和管理上打通横纵向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公司通过两年的摸索,在员工健康管理方面,逐渐形成健康管理制度化、健康体检人性化、健康档案智能化、健康跟踪经常化、健康宣教日常化、健康防护多样化的六位一体健康管理体系,提升了员工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坚持以“机”的健康为基础,扩展企业盈利空间

机器设备是电力企业重要的生产资料,有效保障设备的健康和利用率,对于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提升企业盈利空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超前预控确保设备健康

公司成立以点检定修为核心的设备管理体制,配置各专业点检员20余名,成立以专业点检长为首的设备资产管理小组,在设备的资产成本管控上下功夫,通过与计算机软件的有机结合,为每台设备建立经济分析档案,加强对设备管、用、养、修的成本分析和过程管控,通过周期性的跟踪、检测、分析、判断,为设备日常管理和维修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将“检修治理”为主的管理理念提升到以“监控预防”为主,规范设备的管理行为和管理程序,实现资产设备的可控在控及其效益的最大化,使设备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优。

2.优化指标提升设备利用率

公司从入厂的每一克煤、每一克水开始进行管理,以最低的损耗、最大的功效将每一克煤和水的能量充分利用,将之转变为产生效益的二次能源——电与热。公司增加成本统计和分析的细度和深度,通过对每日投入和产出的计算,找出正负差异,指出问题存在的主要因素,以此实现成本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和控制。公司通过实施“两全、双挂、三线”业绩考核,在各值之间开展指标竞赛,达到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降耗、增加收益的目的,为企业继续创造利润增长点。2011年公司实现了即投产、即稳定、即供热、即盈利的良好业绩。

三、坚持以“环”的健康为载体,营造企业发展氛围

环境健康与电厂生存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已经日益引起社会各界重视。本文重点谈一谈社会环境、生存环境和生态环境健康对企业的影响。  1.社会环境健康

电厂作为一个生产单位,处于相对弱势的社会环境当中,企业必须通过有效的社会活动和公共关系,扩大社会影响和社会地位,积极争取有利于企业的优惠政策,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2.生存环境健康

火力发电企业总会对周边生存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企业要积极实现对粉尘、烟尘、噪音、废水、灰渣等污染的综合治理和利用。鸡西第二热电公司在建设初期,就同步建立了上下游循环经济产业链,在上游建立了煤炭筛选厂,在下游建立了粉煤灰综合利用公司,既增强了企业盈利能力,又使生存环境绿色、环保。

3.生态环境健康

公司努力将厂区建设成为集自然生态、人文生态、景观生态功能为一体的标志景观,设计了厂区内部绿化,办公楼、职工生活区域、山体护坡、水塔区域、厂区内道路等人工平面绿化与自然立体绿化,进一步拓展了绿色电厂外貌景观。在视觉管理上,设计了走廊夹画、荣誉墙、索引牌、笑脸墙、仿真沙盘、功勋墙、企业文化展厅、数据监控中心、多功能报告厅等,从而形成多层次、复合型生态景观。

四、坚持以管理健康为手段,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管理健康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是企业全员、全方位、全面管控的体现。大唐鸡西第二热电公司通过精细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积极查找管理漏洞,提升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管理的健康。

1.精细化管理

公司管理层要求每项工作都精准精细,确保效果,突出计划管理和刚性预算管理,严控计划落实、执行情况,细化各项成本开支定额标准与预算控制目标,用完整、准确、及时的数字说话和考核,有力强化了部门和员工的执行力。

2.信息化管理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全方位地设计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通过“全面管控一体化系统”手段来改变工作方式和流程,实现企业信息化、流程化管理系统的全覆盖。目前公司已完成企业门户、VR系统、MAXIMO、MIS、SIS、两全绩效考核管理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FMIS及核心业务一体化、燃料管理系统的开发和上线运行工作,通过计算机语言实现100余个部门业务流程,提高公司综合运作和管理能力。

3.规范化管理

制度建设是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公司从建立健全制度着手,建立并修编完成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共计430余个,通过抓点带面,规范员工的行为,自上而下,由简到难,强制规范,从制度上、流程上保证了公司各项业务的安全、顺畅。公司成立企业内控部,通过日跟踪、周点评、月评价等方式,全面建立违章行为、生产指标、文明生产、部门绩效曝光台,既监督了企业重要工作的进程,还对公司各部门月度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客观评定,做到有理有据,有标准有考核,为公司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发挥积极作用。

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范文5

关键词:三门核电;职业健康监护;健康;安全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013-02

1 前言

三门核电的职业健康监护是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三门核电自成立起,就进行了员工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特别注重对操纵员的医学监督。三门核电参照1990年5月19日开始实施的核安全导则《核电厂运行期间的辐射防护》(HAD103/04)中对于核电厂运行期间的医学监督和检查的目的、组织和职责的相关规定,同时参照《职业病防治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和《核电厂操纵员的健康标准和医学监督规定》等国家有关法规和行业标准,不断学习和借鉴同行的经验,逐步建立三门核电职业健康监护体系,为三门核电的安全建设及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健康保证。

2 三门核电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和任务

三门核电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

2.1 对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三门核电对于所有员工,在上岗前都要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和工作适任性健康评价,目的是防止有职业禁忌症的人从事相关工作,因为电离辐射是核电厂的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所以要求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上岗后每年还要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和工作适任性健康评价,对于解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离岗时也必须进行健康状况的评价。

2.2 保证和促进工作人员健康适应于员工的工作条件。通过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职业禁忌症,调整合适的岗位,保证员工的健康情况始终适应于其所从事的工作岗位。这样既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又有利于核电厂的运行安全。

2.3 提供在职业或事故辐射情况下有用的原始资料。要进行异常照射情况下的医学干预,如应急照射前和照射后的医学干预,必须有原始资料做参考。通过收集和整理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史、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婚姻史、家族史和各种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归档、分析和评价,能够确保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为核电厂运行管理者在应急情况下的迅速决策提供依据。“在内、外照射超过规定值的超限照射或怀疑有超限照射后,必须寻求医学咨询”时,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医学处理意见或建议。在涉及到职工就医、职业病诊断、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甚至于医学法律诉讼时,完备的原始健康资料也是非常宝贵的参考数据。

2.4 改善三门核电员工群体的健康状况,促进电站安全。对健康资料进行群体健康评价,有助于了解三门核电员工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变化趋势,从而相应的调整职业健康管理政策,修订职业卫生相关程序,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疾患,消除或减轻已经发生的不良健康因素,使三门核电工作人员的整体职业健康状况不断改善,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心理和身体素质,促进电厂安全。

3 三门核电医学监督组织

三门核电目前实行公司级-处级-科级三级管理体系,医学监督功能设立在三门核电有限公司保健物理主管部门。

保健物理主管部门还负责管理三门核电现场医务室。三门核电现场医务室采用委托经营管理的模式进行运营,以实施现场急救及快速转运为主要职能。现场医务室采用24小时不间断轮班制度,为三门核电的现场急救、核事故医学应急和医学监督工作提供支持。

三门核电附近的宁波和台州当地医院具有较好的医疗条件及技术力量,能够很好的配合三门核电做好健康检查、非放射损伤救治和核事故医学应急工作。

作为多家核电站核事故场外应急医疗救援医院的苏州核工业总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具有先进的医疗设施、设备、条件和丰富的放射损伤临床救治经验,是三门核电实施放射工作人员医学监督和放射损伤救治的重要后援。

4 三门核电职业健康监护的实施

三门核电职业健康监护的内容主要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工作适任性健康评价,以及健康档案的管理、群体健康评价、信息反馈和医疗保障措施等。

4.1 上岗前的健康检查:上岗前的健康检查一般分为3步进行:首先,三门核电招聘新员工时,对于候选人在组织面试和考核前,必须通过一般员工所要求的健康检查,排除健康状况不符合基本要求者;其次,新聘员工报到后,立即组织健康复查,对于拟安排放射工作的新员工,还要按照《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GBZ-2002)的要求,进行包括电测听、肺功能、淋巴细胞染色体、微核等特殊健康检查,对于达不到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员工,在上岗前即调整到非放射工作岗位,对于常规健康检查仍然有不确定因素者,补充其他特殊检查项目以便进一步确定。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健康检查,可以保证三门核电的工作人员在上岗时是完全符合健康要求的,严格的上岗前职业健康监护,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也从源头对健康和安全进行了控制。

4.2 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三门核电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一般每年进行一次,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操纵员的特殊健康检查、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其他员工的常规健康检查和针对女员工的妇科检查。

操纵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由具有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格并具有较高医疗水平和条件的苏州核工业总医院具体实施。除了满足核电厂放射工作人员的常规健康要求外,还进行诸如电测听、肺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微核、非特异性酯酶、甲状腺功能等特殊检查,特别是心理测试,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评价标准,不能用于诊断,但对于核电厂筛选具有较高心理素质的操纵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门核电引入中核集团开发的核电厂心理测试系统,为员工提供发现心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目前整个系统在试运行和不断的建设完善中。

对其他员工的常规健康检查由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兼顾到三门核电的放射工作特点,在检查项目上,以《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为依据,参考以往健康检查中发现的健康问题,既达到了核电厂放射工作人员的一般健康要求,又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健康评价和随访。针对女职工的妇科检查,主要出发点在于关心妇女的健康和计划生育措施的落实,检查结果也归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定期健康检查的周期为每年一次,特殊情况针对特殊人群临时增加检查。

4.3 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对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离岗时还要进行必要的职业健康检查。对于核电厂来说,电离辐射是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应急情况下要进行必要的职业健康检查,将综合利用各种检查手段、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满足应急健康检查的需要。到目前为止,三门核电未发生过需要应急检查的相关事件。

4.4 健康档案的管理:三门核电开发了职业健康管理系统,确保所有工作人员的个人资料纳入管理系统的资料库,方便快速查询,应急使用。

三门核电个人健康档案主要包括个人健康档案清单、上岗前健康检查记录、在岗期间历年的健康检查记录、特殊作业要求的健康检查记录,健康检查结论表、放射工作人员工作适任性健康评价以及其他直接与健康相关的文件。

所有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由保健物理主管部门负责收集和保存,对健康资料进行整理后,形成健康文件,归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5 群体健康评价:三门核电的群体健康评价主要包括核电厂全体员工的基本健康状况、群体发病情况和影响群体发病的危害因素的分析及后续建议等几个方面。

员工的基本健康状况可以通过分析员工的因各类疾病缺勤情况、各类疾病的新发病人数、期末慢性病患病人数、某些疾病的高危人群情况等指标进行评价。核电厂群体发病情况则可以通过传染病发病率、慢性病发病率,职业病和职业中毒发生率、死亡率进行分析和评价。影响群体发病的危害因素分析,主要通过对健康检查异常结果的统计学分析,结合职业问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找出可疑的致病因素,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群体预防保健措施,促进整体健康素质的提高。

4.6 信息反馈:三门核电职业健康监护的信息,主要向3个方面反馈:首先,反馈给公司管理层和相关处室,目的是根据员工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职业禁忌症,调整适当的工作岗位,防止因员工的不良健康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次,反馈给员工本人,员工可以通过反馈情况提高个人健康保护意识,注重个人卫生,消除不良习惯,加强锻炼,促进自身健康,员工健康状况的改善对于核电厂的安全运行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反馈给职业健康检查医疗机构,及时调整和补充健康检查项目,重点关注异常健康状况,确保健康检查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健康随访的效果。

由于员工的健康状况属于个人隐私,三门核电在信息反馈措施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特别注意员工健康检查资料和健康状况的保密管理,没有职业健康管理工程师的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查询、借阅或复印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员工仅限于查询和复印本人的健康检查资料。

4.7 医疗保障措施:公司所有员工的医疗保障,全部纳入到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对于普通疾病,员工可以到所在地任何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院诊治。

对于放射损伤,三门核电及时协助这些患病员工转运到放射损伤专业医疗机构诊治,对于疑难、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或疾病前状态,考虑在适当的时候,邀请高水平的临床医学、放射医学、营养学、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来现场提供医疗保健及医疗信息咨询,必要时协助员工至相应的医疗机构诊治。

加强预防保健措施。对于常见的传染病,首先从源头抓起,防止病从口入,公司所有从事饮食服务相关的员工,都是经过严格健康检查和筛选,符合该行业健康要求者方可上岗,并定期检查和监控其健康状况;饮食制备过程实行严格的卫生措施。预防接种传染病疫苗,增强了员工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对于已患传染病或到过强流行性的传染病疫区的员工,实行严格的隔离、医学观察、预防和治疗措施。三门核电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在出现类似事件过程中能够快速、有效的进行反应。三门核电为员工提供丰富的体育活动的场所和器械,经常开展各类群众性的体育比赛和健身运动,保护和促进员工的健康。

5 总结

自三门核电开工建设以来,职业健康监护工作逐步从分散的、非系统的状态发展到比较规范和完整的体系,能够有效的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在较好的完成对放射工作人员医学监督任务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对电站所有职工的职业健康监护,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促进三门核电的安全。目前由于三门核电尚处于工程建设和调试阶段,还不能进行全员和全方位的高标准医疗保健服务,相信在三门核电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并实现产值后,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一定能够发展的更快、更完善,最终实现包括心理、生理、疾病前状态的预防、疾病的诊治、患病后的康复、社会健康氛围的建立等全方位的职业健康监护和医疗保障服务。

三门核电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其他电站职业健康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虽然已经基本形成了职业健康监护体系,但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三门核电希望能够继续加强国内同行的交流和经验反馈,在主管单位的组织和推动下,与国内其他电站一起,建立统一的、高水平的职业健康监护体系,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达到尽可能多的效益,促进员工的健康、核电厂的经济效益和安全运行共同发展。

国内各行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各种职业病发生及维权案例经常见诸媒体,希望三门核电的职业健康监护体系的建立经验能为其他行业提供参照,各个行业都能形成标准化的职业健康监护体系。

参考文献

[1] 国家核安全局.核安全导则 HAD103/104 核电厂运行期间的辐射防护,199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55),200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98-2002),2002

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范文6

关键词:员工;健康管理;外部环境

一、引言

员工健康管理已在中国发展起来。在21世纪初,员工健康管理已被引入中国,尽管时间不长,但是员工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发展还是相当可观的,不少地区都在逐步实行。但是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中国的员工健康管理水平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处于初级水平。针对员工健康管理而言,不仅需要企业内部包括管理者和员工自身不断努力,推动其发展,而且还需要企业外部的力量对其进行支援。在本文中,这种支援力量就是外部支源环境。通过对国内外员工健康管理的发展以及对中国市场经济环境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中国,能够推动员工健康管理发展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员工自身以及政府,其次还需要市场这个调节机制发挥作用。本文主要从外部支援环境这个视角解读如何推动员工健康管理发展,所以是从政府以及市场这两个方面发挥作用,具体来说,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支持和引导员工健康管理发展,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推动补充医疗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市场的推动作用使得第三方机构在推动员工健康管理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

二、外部支援环境如何推动员工健康管理的发展

1.政府政策环境

现今企业和企业员工对于员工健康管理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对其认识不够深刻,觉得它不是很重要或者想要好好发展它,但是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等。在中国来说,政府可以很好的帮助企业以及员工解决或者部分解决这些问题。下面将从政府政策引导以及政策支持这两个方面阐述政府针对员工健康管理可以做出的贡献。在政府政策引导方面,政府可以制定一定的措施鼓励企业选择具有员工健康管理体系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合作,避免与在员工健康管理方面缺乏责任感的企业合作;同时引导消费者在消费时考虑企业的员工健康管理体系认证与否这一因素,这就间接的促使企业重视自身的员工健康管理体系建设以及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也考虑这一因素。在政府政策支持方面,首先,政府可以制定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员工健康管理体系健全的企业给予减税的优惠;其次,可以出资支持企业对于员工健康管理的研究,对于企业在这方面的融资请求,可以适当放宽要求;最后,企业对于员工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存在能力不足的情况时,政府可以设立健康管理咨询机构或者鼓励社会团体建立咨询机构。政府在政策支持和政策引导方面做好相关工作,从而帮助企业解决在员工健康管理中遇到的一部分问题并引导企业建立并健全员工健康管理体系。

2.补充医疗保险

如今国家和企业虽然会为员工缴纳基本医疗保险,但是对于完全解决员工的健康和疾病问题还是不足的,需要补充医疗保险对其进行补充,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中国人看病负担过重的情况。通过补充医疗保险的发展,在中国建立并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从而给员工健康提供一种外部环境支持。具体来说,可以实行将基本医疗保险与补充医疗保险进行捆绑,如员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到达一定时间,即可免费享受补充医疗保险或者给予缴纳优惠。这样就可以减轻员工的医疗负担而且引导员工对于医疗保险的消费。因此,员工健康管理在中国更好的发展需要借助补充医疗保险在中国更好的建立和完善起来,从而促进员工健康管理发展。

3.第三方机构

员工健康管理在中国正处于逐步发展的阶段,它的发展要求在市场上建立比较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对于社会而言,健康管理服务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为社会提供更加专业的员工健康管理服务;对于企业来说,通过专业的服务公司,企业可以得到更加专业的服务和指导,使得企业员工健康管理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除了健康管理服务公司外,高校和研究机构也是第三方机构的代表。高校和研究机构对于研究方面有天然的优势性,而且他们的研究一般也都需要以社会实践作为依托,企业就是一个很好的“孵化场”,可以帮助他们进行调查研究。一方面,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开展研究的时候,需要去企业实践调查,这样是保证其研究具有实用性以及针对性的基础。从另一方面而言,现在的一些研究因为与社会实际脱节而缺乏现实意义,企业与高校或社会研究机构在这方面的对接,可以让研究发挥实际作用。高校和社会研究机构的的加入使得企业的员工健康管理在符合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更加具有专业性。

三、结论

身心健康的员工是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和保障,要想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员工健康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可以促进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发展共赢。对于企业方而言,在员工健康管理方面需要注重与政府以及保险公司、专业性的健康管理咨询公司对接,利用各方势力共同促进员工健康管理的发展。同时也要注意到,员工健康管理不仅需要企业的不断努力,还需要有政策环境,补充医疗保险和第三方机构等外部支援环境对其进行支持,这样可以使企业对员工的健康管理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朱皓.员工健康管理模型构建分析[D].上海市: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8

[2]姚烨申,吴亚春,王勇,曹政璐.我国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操作型员工健康管理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3, (7)

[3]赵洋,蔡璐璐.企业管理中的员工健康管理[J].经济论坛,2009,( 6)

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范文7

企业只有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重视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真正从制度上把健康管理列入人力资源管理范畴。

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需着力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基础工作:

一是企业员工健康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指的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通过系统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科学、系统地指导本企业职工正确地利用各种专业健康管理服务以满足自身的健康需求。需求管理要求依据本行业员工的需求来保障员工健康福祉实现的愿景,做到以人为本。

二是做好综合的职工健康管理。通过协调不同的健康管理策略来对企业职工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和福利管理。这些策略都是以人的健康需要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是有的放矢。

三是构建基于职工内在需求的企业健康管理体系。

企业健康管理系统的十大服务项目

1、健康教育管理

企业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健康理念教育与健康知识教育。观念改变世界,观念决定健康,企业健康管理,首先应该改变的是员工的健康观念;其次,企业应当根据员工的健康状况,开展一些针对性强的,包括饮食健康、办公室健康、心理健康等健康讲座以及包括疾病预警、运动、营养、心理指导等在内的个性化辅导。

2、健康档案管理

健康档案不是简单地将纸质病历记载的各项内容输入电脑,还记载了员工平时生活中的点滴健康相关信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收集员工的健康信息,不仅能记录病史、病程、诊疗情况,还可以完成以员工健康为中心的信息集成。

员工健康档案能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能在任何时间、地点为任意一个授权者提供所需要的基本信息,无论到哪家医院就诊或体检,都能提取到自己的以往健康档案。电子健康档案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将使医生会诊的时间大大缩短,质量大大提高。

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对企业员工健康状况的统计分析,量身定制最为合理、有效的健康管理的最佳方案。

3、“三预”健康管理

本文所指的“健康三预”,指的是健康预测、健康预警、健康预防。

21世纪医学已向预防疾病方向发展:健康重在保养,疾病重在预防。

就目前市场现状而言,健康预测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完成,而TDS全息动态健康监测系统,则可以通过对身体状况进行动态跟踪,对员工健康状况实行量化评估,准确、无创、无辐射、快捷、安全,是健康预警体系的重要工具。

4、健康体检管理

健康体检用于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根据以上检查结果,明确有无异常体征,进一步分析这些异常体征的性质。有些异常体征本身就是生理性变异,可以定期复查,有些异常体征可能是疾病危险因素,需要通过健康促进手段去干预和纠正;而有些体征则就是疾病的诊断依据,需要进一步检查和确诊。

企业健康管理体系中的健康体检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定制个性化健康体检套餐、针对员工的特点定期开设不同的专场服务等,例如企业高管健康管理服务、经理层健康管理服务、企业男员工健康管理服务、企业女员工健康管理服务、企业退休员工健康管理服务等等。

5、健康风险评估

健康风险评估(healthriskap-praisal,HRA)是一种方法或工具,用于描述和评估某一个体未来发生某种特定疾病或因为某种特定疾病导致死亡的可能性。它包括问卷、危险度计算、评估报告等3个基本模块。

以TDS全息动态监测系统为例,易健康的健康管理系统可根据健康监测结果,由专家对员工中存在的共性健康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

6、疾病管理

疾病管理必须包含人群识别、循证医学的指导、医生与服务提供者协调运作、病人自我管理教育、过程与结果的预测和管理以及定期的报告和反馈。它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医疗干预和沟通辅助系统,通过改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详细的医疗保健计划,以循证医学方法为基础,对于疾病相关服务(含诊疗)提出各种针对性的建议、策略来改善病情或预防病情加重,并在临床和经济结果评价的基础上力争达到不断改善目标人群健康的目的。

7、健康促进方案管理

根据企业每位员工的健康状况、工作性质、生活习惯等,实施针对性、个性化日常保健指导,包括但不限于体育锻炼、膳食营养、心理健康、疾病预防、健康调理等。

健康促进方案管理的核心是员工的生活方式管理。要重点关注员工的生活方式、行为可能带来什么健康风险,这些行为和风险将影响他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生活方式管理要帮助个体做出最佳的健康行为选择来减少健康风险因素。生活方式管理使用对健康或预防有益的行为塑造方法,促进个体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以减少健康风险因素。生活方式管理通过采取行动降低健康风险和促进健康行为来预防疾病和伤害。

8、健康动态跟踪

即对每位职员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据此提供专家心理辅导,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即情绪、行为及生理等方面症状的缓解和疏导,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增进其身心健康和管理决策的可靠性。

9、健康保险管理

健康保险管理指的是企业与保险公司合作,为员工提供健康相关的保险。健康保险不仅可以让企业员工轻松享受更多服务,同时为企业省却不必要的额外医疗费用支出。

10、健康隐私管理

为了保护员工的个人隐私,健康管理服务系统还应设置员工隐私管理,员工可以自行决定自己健康信息的授权使用。在过去的20多年中,美国健康管理服务已发展成为健康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就个人健康隐私权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该体系也代表了个人健康隐私权保护的最高标准。企业在构建健康管理系统时,可以参照美国“健康隐私法案”,建立完整的隐私管理服务体系。

构建基于职工内在需求的健康管理体系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健康管理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事无巨细,企业全部包办,那么,对于企业而言,不仅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也有可能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因此,企业管理者该如何构建一套符合自身企业特点的健康管理体系呢?以下建议可供企业管理者参考:

聘请专业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作为企业健康管理顾问,量身定制企业健康管理服务。

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范文8

关键词:石油企业;一线员工;心理健康;服务机制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65-1285/c.2017.01.11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各群体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各种问题、矛盾交织在一起,导致人们内心冲突增加,心理疾病呈逐年上升的势态,焦虑、拖延、抑郁、强迫等心理问题成为时代流行病,对构建和谐社会和提升人民幸福水平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石油企业一线员工实行轮班作业,容易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影响身心健康;石油作业区大多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生活单调枯燥,加之工作环境差,条件艰苦,工作危险性大,劳动强度高,等等,这些因素都使一线员工承受的心理压力比一般群体大,该群体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5年,笔者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石油企业94名一线员工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企业一线员工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项因子均分都显著高于全国一般群体常模,经检验,8项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差异非常显著(p

一、石油企业一线员工主要心理健康问题缘由分析

1.市场竞争、企业重组带来的心理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低迷,石油企I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各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工作业绩考核、岗位竞争、收入差距等问题给石油企业一线员工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加上能源企业的不确定性,造成员工心理的迷惘、失落和危机感。

2.工作性质、环境相关带来的心理问题

石油企业一线高温高压、高风险的工作性质,连续、轮班作业,恶劣的工作环境,长时间单调枯燥的工作、生活,自身的知识、能力和岗位需求的差距,均给员工带来心理压力,容易滋生烦躁、易怒、焦灼不安等不良情绪。

3.安全生产责任带来的心理问题

石油企业生产一线工作任务重,安全责任大,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一线员工普遍存在怕出事故影响企业和自己发展的心理压力。

4.企业管理不善导致的员工逆反、隔阂等心理问题

由于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领导决策失误、奖罚不当等会使员工产生失望、失信和对立等情绪。如果不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会导致员工产生逆反心理、隔阂心理。

5.人际关系问题带来的心理问题

因不善处理与领导、同事的人际关系造成关系紧张;因野外工作与家庭角色冲突,引发恋爱、婚姻问题。石油企业一线员工野外工作性质使不少夫妻长期异地分居,造成夫妻感情不融洽,使子女在性格养成、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都可能导致员工产生心理问题。

6.员工个人因素导致的心理问题

员工个人的心理素质、对压力的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自我认知程度等都可能影响到其心理健康。

二、开展油田企业一线员工心理健康服务面临的困境

1.健康观念滞后,对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不足

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而目前我国对身体健康的关注远远高于心理健康,全社会对心理问题认识和重视严重不足。油田企业从企业管理层到企业员工,都普遍存在此类问题。

石油企业管理者的目标往往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或石油的最大获取量,因此其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增加员工的产出量方面,而很少考虑员工精神、心理层面的问题。有的企业没有认识到员工的心理健康对企业带来的人力资本收益,认为员工的心理问题属于个人问题,与企业关系不大,没有必要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较少的石油企业管理者意识到由于员工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开始关注和重视员工的心理问题,初步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个别企业引进EAP(员工心理援助)项目,系统地进行心理干预。大多数石油企业对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仍然浮于表面。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在消除对心理性疾病的偏见方面,中国比世界晚了15~20年。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世俗观和性格的影响,再加上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不到位,一线员工普遍不重视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不足,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存有种种偏见、担心或顾虑。有的员工即使意识到自己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但由于害怕别人知道、被人误解,忌讳向别人谈论自己的病情,不愿意寻求帮助;也有一些员工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有所顾虑,甚至讳疾忌医,过分强调克制、忍耐,掩饰自己的心理问题;还有的员工把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等同起来,把心理咨询当成精神病患的求医问药,认为患有心理疾病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这让他们在潜意识中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产生抗拒。

2.心理专业工作者数量不足,专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很少有国内企业设置专门的心理服务机构、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关注员工的心理问题,企业常把心理问题当思想认识问题对待,以思想政治工作代替心理教育与辅导,缺乏专业性。社会心理健康的专业服务途径也很匮乏,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治疗机构的力量都严重不足,心理专业工作者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按照美国每百人所拥有的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和精神护理人员数量推算,中国未来15年内,需要200万到300万名心理咨询师及相关工作人员,而我国目前只有不到4000名心理咨询师。在我国,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服务的从业人员不仅数量有限,而且专业化、规范化程度不高,能胜任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人才缺乏。心理健康服务不是一种经简单培训就能上岗的职业,需要从业人员具有健全的人格、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丰富的从业经验,而目前很多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鱼龙混杂,有的甚至根本没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工作缺乏专业性,服务效果不好。

三、在石油企业一线员工中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途径

1.加强宣传,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

尽管目前企业一线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健康已经产生了不良影响,但是员工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远远不够,员工的心理健康知识仍比较匮乏,甚至对心理问题有很多误解。因此,在油田企业一线员工中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要让一线员工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接纳心理健康服务,宣传是首要大事。心理健康服务不仅仅是解决员工已存在的心理问题,更应当帮助员工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树立员工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正确认识,鼓励员工在遇到心理困扰时能积极寻求帮助。

在石油企业一线员工中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可采用多种形式。如购买有关于心理健康的书籍、期刊、杂志;通过网络媒体,建立心理健康知识网站或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印制一些宣传资料、海报、卡片或口袋书等宣传品在员工中分发,让员工能方便、快捷地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宣传,效果更为直接有效;通过在一线员工中举办各类互动小活动,如放松训练、团队游戏等进行宣传,不仅能够使宣传效果倍增,而且会让员工对心理健康服务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印象,更有利于营造其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

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是一项持久而细致的工作,需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点点滴滴的积累,才能提高企业一线员工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使关注心理健康的理念逐渐深入每个一线员工心里,营造企业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2.定期调查,掌握员工心理健康状况

开展对一线员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初步诊断员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供客观的依据。建立员工心理档案,及早发现一线员工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指导,对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一线员工,进行相应的疏导与帮助,或安排其到医院进行心理方面的康复治疗。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可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配合使用的方法,二者各有利弊,可配合使用。问卷调查法相对来说更容易使员工吐露心声,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人员提供更真实的信息;而访谈法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一线员工的内心。

3.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培训与辅导

培是一线员工心理健康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首先,针对企业管理者进行培训。企业管理者通过参加和接受心理培训,切实感受心理健康的意义和力量,引起他们对自己和一线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提高管理者分析和化解自身及员工工作压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使他们能胜任简单的心理咨询和引导工作,有助于其在应对员工心理问题时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更好地为一线员工服务。其次,针对一线员工的培训。一线员工通过参加和接受心理培训,增强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的意识,澄清以往对于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的认识偏差,了解和掌握调节情绪、应对压力的知识和技巧,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有助于其建立乐观积极的心态,敢于应对挑战,有效工作、快乐生活。员工心理培训的具体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除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之外,更要重视对一线员工心理素质的训练和亲身体验。心理培训的具体内容要有针对性,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一线员工的需求。目前,企业心理培训中比较常见的课程包括咨询式管理、压力管理、情绪管理、阳光心态、自我觉察、子女教育、沟通技巧、人际关系调适、新员工适应、团队精神培养,等等。

4.搭建专业咨询平台,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

针对一线员工存在的心理问题,企业应聘请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向员工提供个别、隐秘的心理辅导服务,以解决他们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使他们能够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这个问题可能涵盖员工的工作、生活、人际关系、健康、婚姻、亲子等诸多方面,使其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员工进行心理咨询的方式主要有电话、网络、建立咨询室等三种基本形式,由专人值班,即时解决来访员工的心理困扰。员工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前两种咨询方式是非面对面的咨询,保密性比较强,减少了员工的后顾之忧,能够避免交流过程中的心理防御,这种形式常被员工所采用,但收效比较慢。而面对面的咨询比较深入,收效比较快,效果较明显。

5.优化一线员工工作软环境,畅通沟通渠道

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支持性的企业工作环境可以缓解一线员工的心理压力,对一线员工身心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油田作业区大多地理位置偏僻、条件艰苦、生活单调,企业管理者要给予一线员工更多的关心,改善组织内的信息沟通方式,畅通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一线员工的内心需求,对合理的要求尽量予以满足,实现不了的要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帮助解决一线员工的工作和生活问题,妥善处理一线员工反映的热点、难点及疑点问题,维护一线员工的根本利益。企业可以为一线员工建立人性化的办公活动中心,建立开放式互动交流平台并及时回应,善于发扬民主,给员工说话、发泄的机会,消除一线员工的疑问、误解和不满,让一线员工有心里话愿意找管理者倾诉,有困难愿意向组织寻求帮助,为一线员工营造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工作氛围。企业可为一线员工设立释放压力的场所,如运动场、发泄室、活动室,等等,配备必要的设施。大力支持在油田作业区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鼓励一线员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可建立篮球、羽毛球、健身操、、演艺、书法、绘画等文体协会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企业给予经费支持。让一线员工在单调的野外作业区能适当释放不良情绪,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6.培养企业心理健康综合服务团队

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范文9

    一、健康与健康管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来临,急性传染病已不再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祸首,取而代之的是慢性非传染病、心理疾患与亚健康状态。2002年5月,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指出:中国人口中有15%属于健康人群,15%属于非健康人群,70%属于亚健康人群。而几乎每个参与市场竞争的个体都或多或少患有慢性病和心理疾患。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学意义上的健康定义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性的完好状态。”同时,健康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生物-心理-社会学意义上的健康=15%的遗传+7%的环境+8%的医疗保健+60%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现代社会里的健康是可以通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预防保健的途径获得,而不像20世纪30-40年代时的疾病主要依靠医疗科技的进步而得以避免或减少。因此,当代企业才能进入一个可能实现成功的健康管理的时代,同时也满足了员工对自身健康的普遍追求。

    所谓健康管理就是一种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疾病因素进行全面干预,以实现“防患于未然”为目的管理过程,其具体做法是评价个人的健康状况,为个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治疗,最终使个体或群体保持可能实现的最佳健康状态。企业健康管理就是应用现代医学科技和信息技术从社会、生理、心理角度来系统地关注和维护企业员工健康。

    二、企业健康管理的作用与意义理论与实践表明,企业实施健康管理与“四两拨千斤”有异曲同工之妙,具体体现如下:

    1、企业健康管理能降低企业总医疗保健费用。美国的企业健康管理经验表明: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及个人都有这样一个秘密,即90%和10%。具体地说就是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而10%的个人和企业未做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原因很简单,实施了健康管理的企业,其员工的患病率、住院率明显降低,绝大部分的疾病风险都以各种方式被消灭在萌芽状态;即使万一患病,也会因为“三早”(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而很快得到痊愈。因此,企业在员工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总额明显下降。

    2、企业健康管理能大大减少员工因患病或健康事假而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由于实行了健康管理,企业员工不仅减少了自身患病的几率,其也会通过对家人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积极影响而降低他们的患病可能性。这样,企业健康管理既减少了员工的病假工时,又减少了其为照顾家人的健康事假工时,从而大大减少了因此而给企业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

    3、企业健康管理是一项吸引优秀员工的福利项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层企业家和优秀员工的加盟,在健康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的时代,企业的这项福利措施无疑会吸引许多既渴求事业成功也重视自身健康的优秀人才。这必将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之一。

    4、企业健康管理能显着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做健康管理的企业,员工人均年产出总值提高了50%以上。人力资源专家经过调研找到了原因:一方面,实施健康管理的企业员工更能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怀,更富有归属感和工作热情,这项福利更能吸引优秀的员工加盟企业,这样自然就会为企业注入更多的创新思路;另一方面,通过健康管理的实施,企业员工的身心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员工之间更加团结互助,而这能直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三、企业健康管理的主要模式

    目前,我国企业的健康管理服务主要由健康管理企业来提供,其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大型医药集团为依托的健康管理公司。如三九数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该企业在三九集团的背景下,联合三九医院、三九连锁药店,结合三九远程医疗系统,建立起一个连续的、全面的健康管理系统。它从个人健康信息的建档管理、分析、实施,到生病时的针对性治疗,再到治疗后的病情康复追踪,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其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包括以下10项:

    1、为企业提供健康普及讲座1次;

    2、免费为企业提供一名就近医院的健康咨询医疗顾问:员工平时有健康问题可以随时咨询;

    3、为员工建立健康档案;

    4、提供企业职业病防护方案和流行疾病预防方案;

    5、企业员工到合作医院看病免收普通挂号费(常见病);

    6、代办大医院看病挂号、专家号(大病),联系住院。定期邀请大医院专家专门会诊;

    7、优惠提供体检、疫苗接种、健康讲座服务;

    8、代办购买公司消毒、保健、防护用品、代办买药;

    9、代办商业医疗保险;

    10、其他服务:为企业领导聘请私人医生,为普通员工家庭提供家庭医疗顾问,家庭老弱看护等等。

    另一种是一些小型的健康管理机构。这种小型机构没有前者那样良好的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基础,故其服务内容相对单一些,通常重点是放在“养生与保健”上。即在建立了健康信息档案并进行评估分析后,主要通过各种调养手段改善参加者的身心状况。

    对于以上两种企业健康管理的主要模式,不同的企业应当根据本行业特点、本企业财情和员工健康状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健康管理模式(如需要,也可以针对企业中的不同员工群体实施不同的健康管理模式),与企业健康管理相关的具体职责应该由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来担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