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集锦9篇

时间:2023-07-28 17:01:54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1

关键词:心理疲劳;大学生;体育学习;应对措施

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往往会出现自身主观体验的倦态,如此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体育学习的开展。因此,有必要针对大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心理疲劳的内涵、特点、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以逐步优化体育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体育学习中心理疲劳的内涵与特点

在大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疲劳,主要指的是因体育学习异常紧张,或练习方式枯燥、简单、多次重复所引发的心理焦虑、不安与疲乏之感。心理疲劳并非由大学生的身体能量消耗所引发的,而是由其主观体验所引发的一种心理倦态,不利于体育学习效率的提高,甚至会引发学生出现厌倦、冷漠等不良反应。心理疲劳多表现为如下情况:学生的动作反应及速度减慢,难以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对学习活动积极性不高、心不在焉,下课后恢复精力、生龙活虎,在运动和训练过程中态度勉强,不愿耗费过多体力、精力投入体育学习中,有些学生甚至出现厌学、畏学,一上体育课就头痛,见到体育教师就躲避等情况。

体育学习中的心理疲劳,主要具有如下特点:1)心理疲劳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的某一项心理机能运转过度所引发的,但所引发的结果并不单纯地局限于这一项机能,还可能会对其他机能产生波及。例如,当大学生出现心理疲劳等情况时,其主观体验为乏力,继而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减退,焦虑、烦躁、易怒,对于原本并不相关的外界刺激也会变得更为敏感,有时甚至由于对某一运动缺乏应有的认识、兴趣,继而产生了消极、厌倦的情绪;2)心理疲劳会导致大学生运动能力迅速降低,使其运动行为意志被削弱,这也是其无意识保护自己的结果,因此,心理疲劳会导致大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及行为消极;3)体育学习产生的心理疲劳在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会进入恢复性的调试阶段,有可能复原。交错进行休息和疲劳有助于学生心理机能的改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尤其是耐受力。适度锻炼和适应措施可以有效减缓学生的心理疲劳现象。心理疲劳产生后如果不能经历恢复阶段或者恢复不彻底,容易造成疲劳极限的发生,进而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出现负面效应。当学生在技术学习中产生疲劳极限时则有可能出现失误。

二、大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疲劳的成因分析

导致大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出现心理疲劳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心理方面的原因、二是生理方面的原因、三是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

(1)心理原因

首先,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促进学生外化为行为的驱动力,而体育学习的动机也是大学生保持良好的体育学习热情、兴趣及积极性的根本来源。部分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动机,势必会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足、态度冷淡,这是导致大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大学生缺乏稳定的情绪。在开展体育运动过程中,很多大学生由情绪主宰自身的机能,不稳定的情绪会对其行为造成干扰,甚至引发行为偏差。若长时间处于情绪不稳的状态,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活动很难有效、连贯的开展。若被迫训练或学习,将会导致其产生严重的心理疲劳,致使其出现行为失误,甚至引发运动伤害等安全事故。最后,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佳也会诱发大学生心理疲劳的产生。体育课程包含师生间的情感、理智、行为等方面内容,是一个体现人际交往的动态过程,而师生关系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在师生间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倘若师生间存在裂缝、隔阂等不良关系,会导致学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下降,心理状态长期处在紧张的状况下,最终影响体育课程的学习。

(2)生理原因

若大学生身体状态不佳、生病、过度疲劳,他的身体会感觉到不适,如此情况之下,自身的生理机能迅速降低,会出现恐惧、心烦、焦虑,甚至出现间断性的眩晕、气虚、耳鸣、腿软、呼吸短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乏力等不良状况。若此时仍继续进行运动,将会导致其心理调节机能超负荷运行,继而引发心理疲劳问题。不仅如此,视、听、触、压、运动、平衡等感觉器官会不规律反应,加之缺乏应有的锻炼,在对学生的运动感觉器官进行纠正的过程中,极易引发自身的心理疲劳。

(3)教学原因

造成心理疲劳的因素很多,例如课程内容过少、信息的刺激过弱、技术能力要求过高、课程缺乏创新性、设计程序过于复杂、动作技术要求过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够等。此外,体育教学的质量、进度、运动量大小、程序化、运动技巧与规律以及操作水平高低都会成为教学原因。

不仅如此,体育学习的时间、周期长短也可能引发心理疲劳。学生在从事某种单调、高频率的重复技术动作而处于无意识状态时,极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当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时,若不及时调整,会导致技术动作的错误率上升,失去平衡,甚至产生心理疲劳,进而出现偏差的行为。学生在恶劣的环境中学习时,产生压抑心理的概率大大增加,形成思维错乱、情绪低落的学习状态,而这些环境包括噪音、灰尘、强光、潮湿、脏乱等。

三、大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疲劳的应对措施分析

为了避免或缓解大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疲劳问题,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1)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

体育学习动机是激发大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动力,是一种动态的推动机制和指导源动力。在体育学习中,学习动机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大学生的思维保持在一个较为活跃的状态,指向性的完成学习任务,注意力的集中能力也能得到提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激励学生,采用多种激励手段,多种激励技巧混用的方法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院校要制定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措施,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课程价值的认同感和重视感,调整其学习心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促进个性化发展,树立良好的体育学习动机。

(2)增强心理诱导

教师应善于增强学生的心理诱导,尤其是对于情绪焦虑、低落,或人际关系有欠和谐,继而存在较大心理压力的学生,可以采用谈话诱导等方法,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己的信心,使其能够科学地认识、分析、解决各种问题,顺利地调节自我情绪状态,改善自己的心境。在谈话过程中,应结合学生身心特点,采用灵活、有针对性的方式开展,还应注意循循善诱,悉心指导。

(3)科学安排教案,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

教案的安排要按照科学化的方式进行,一般是由简到繁、逐步深入,一些高难度技术动作的练习时间不应太长,可结合分解练习方法和适量练习方法。此外,新颖式教学法能有效减少重复动作和练习,减少学习中的乏味和枯燥,使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激发,求知欲望进一步提升,消除心理厌烦和疲劳,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环境的好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效果,易产生心理疲劳和厌烦心理。消除不良干扰因素,改善教学环境能克服上述难题。根据校园的场地情况和学生的基本条件,对教学环境进行合理规划,以安全、整洁、科学和舒适为基础,迎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的需求,促进新陈代谢,缓解心理负担和压力,从源头对心理疲劳进行预防。

(4)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和学生人格平等,因此,在知识认识、技能掌握及形成过程中,容易出现行为“共振”、心理“共鸣”。要求教师必须善于畅通良好的交往渠道,构建多层次、多指向性的交往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控因素,充分彰显教学过程中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避免学生出现心理疲劳。同时,应注重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树立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做到义利统一、竞争协作、开拓创新,顺应时代要求的同时,满足体育教学的要求,是在新时期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师的使命和职责。另一方面,应加快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传统的单一化运动技能传授人员转变为学生综合发展的促进人员,由传统的体育教学管理人员转变为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引导人员,建立起学生自主、协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培养其终生体育意识与能力。此外,还应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其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5)加强教学管理

在体育教学目标制定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及其可行性,构建短、中、长期目标及不同学生的个人目标,使学生能够产生良好的心理预期,并从思想、态度方面端正学习目标,保持正面、积极的态度,避免挫折感、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并在达到目标后获得成就感与自信感,促进自己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如此,教师还应结合不同项目、学生个性、体能、心理方面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避免课堂枯燥、乏味、单调,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及个性需求,使其产生主动配合教学工作的意愿,继而提高学习动力。例如,可以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结合学生具体情况,选择迫逐、变速、跑走交替、倒退、接力跑等多种形式,还可带领学生爬山、越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体育学习心理疲劳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教师和从事体育教学的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大学生体育教学的质量,以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基准点,改善教学环境,合理安排教学方案,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预防心理疲劳的产生,制定应对心理疲劳的措施,发挥体育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连成, 张力为, 刘嘉蕙, 刘浩. 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运动动机之间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21(33): 1102-1105.

[2]解缤, 姚家新. 专业运动员心理疲劳和心理耗竭的社会学成因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 15(25): 234-237.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2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即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对于青少年而言,劳动能力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其生活自理和将来从事某一职业自食其力的重要基础。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态度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是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下关于小学生乃至大学生“高分低能”、劳动能力薄弱甚至不会生活自理的报道屡见不鲜。为深入学习贯彻有关“三爱”的谈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部2013年9月了《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的意见》,2014年1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创造有效形式、形成长效机制”,将“三爱”教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入开展“三爱”教育需要掌握学生“三爱”的基本现状。小学阶段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阶段,那么,当前小学生是否热爱劳动呢?小学生的劳动技能状况到底如何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专项调查,以期为家庭与学校开展劳动技能教育,深化国家课程改革提供实证依据。

本研究采用自编《小学生劳动技能调查问卷》,经试测修订后的问卷除学生基本情况外,包含劳动态度、劳动机会、劳动知识与技能和劳动品质四个维度,其中前三个维度涉及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学校劳动与社区劳动四个方面,劳动品质维度则以学校劳动中较为典型的值日情境为内容进行设计。在样本选择方面,考虑东中西地区分布,从北京、山东、山西、河南、广西、四川六个省(市)随机选取12所小学3~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1681份,回收有效问卷1656份,有效率98.5%。有效被试中,男生841人,女生778人(其中有37人性别信息缺失);城市地区学生1105人,乡镇地区学生551人。此外,三、四、五、六年级有效被试分别占总样本数的22.4%、27.7%、32.4%和17.5%,问卷题型以封闭式回答为主,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排序题。

二、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生的劳动态度总体良好

小学生是否爱劳动呢?调研结果表明,九成小学生认同“劳动光荣”和“劳动重要”,七成小学生觉得自己爱劳动,八成小学生责任意识和助人意识较强,小学生的劳动态度总体上是良好的。本研究中,小学生的劳动态度包括小学生的劳动喜好和小学生的劳动观念与看法。首先,在劳动观念方面,九成小学生觉得劳动光荣(91%)、掌握劳动本领重要(90%);七成小学生觉得自己爱劳动(72%)(见图1);其次,在劳动喜好方面:在自理劳动方面,六成小学生喜欢洗自己的袜子(62%);在家务劳动方面,七成小学生喜欢在家拖地(72%);在学校劳动方面,七成小学生喜欢在学校做值日;在社区劳动方面,如果有机会,近七成学生喜欢参加社区里的义务劳动(68%)。这表明,当下小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积极的劳动态度为其形成劳动能力奠定了基础。但还有两成小学生虽认为劳动光荣,可是自我报告并不热爱劳动。这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有关系,需要循序渐进引导,不能操之过急。

调研还发现,小学生在劳动活动中的责任意识和助人意识总体上也比较突出。为了解小学生的劳动品质状况,本调查以在学校值日为典型情境,分别设计了三个问题,考察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助人品质、责任心及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首先,在回答“在学校值日的时候,如果和你在一起值日的同学生病没上学,你会怎么办”这一问题时,80%的学生选择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替同学做值日”,表现出较强的责任心;12%的同学选择了“找别的同学来帮忙”;7%的同学选择了“只管完成自己的任务”。

其次,在回答“如果你不是值日生,但是有值日生请你帮忙做值日,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时,77%的学生选择了“不管是谁请,都会热情去帮助”,表现出良好的助人品质;11%的学生选择了“如果这位同学帮助过自己,就帮助他”;6%的学生选择了“如果喜欢这位同学,就会去帮忙”;其余的学生选择其他。

最后,在回答“在学校值日的时候,如果和你在一起值日的同学去操场玩耍而没有值日,你会怎么办”这一问题时,50%的学生选择了“坚持独自做完值日”;47%的学生选择了“先把玩耍的同学叫回来,再一起做值日”;1%的同学选择了“自己也去玩,不值日了”,其余的学生选择其他。

在完成小组值日任务时,五成同学不会被其他人的缺席干扰,表示会坚持完成任务。另有接近一半的同学选择“先把玩耍的同学叫回来,再一起做值日”,这表明这部分同学考虑到了管理、监督和提醒不完成任务的同学,具有一定的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生的劳动机会整体缺乏

小学生的劳动机会是否充足呢?调研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劳动机会整体缺乏,其中,传统手工劳动机会严重缺乏。围绕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学校劳动(包括值日和手工劳动)和社区劳动,本次调研设计了部分劳动机会问题对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在自理及家务劳动、学校劳动和社区劳动几方面共有22个项目。小学生“经常”参与比例达到与超过六成的项目仅有4项。此外,半数以下的小学生“偶尔”或“从来没有”参与的项目有15项。可见,小学生劳动机会总体上是缺乏的,而且手工劳动机会严重缺乏。相较而言,小学生在学校值日的机会、自理及家务劳动机会多于其手工劳动机会和社区劳动机会。(见图2)

小学生整体劳动机会缺乏,这与长期以来劳动技术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有关系。同时,与家长重视孩子的学科成绩,忽视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有意或无意地剥夺了孩子们自理劳动及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有关系。

(三)小学生的劳动技能不均衡

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怎么样呢?调研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劳动技能不均衡。小学生对贴近生活且技能简单的劳动技能掌握较好,如会独立扫地、拖地、整理房间的学生接近或超过了90%,而对与自身生活联系不太紧密或技能较为复杂,需要专门设备与工具、同时涉及安全问题的技能,如切菜炒菜、使用针线及缝纫机、十字绣等技能,掌握状况不佳。例如,66%的学生会做一些剪纸手工,64%的学生会用螺丝刀拧东西,54%的学生会用针线缝沙包,50%的学生会用针线钉扣子,而会编一些中国结、使用缝纫机及做一些十字绣的学生不足30%。(见图3)

此外,与小学生的自评状况相比较,实际技能掌握状况并不乐观。例如,91%的学生自我报告会独立拖地,但仅有44%的小学生将拖地步骤正确排序。当然,我们不排除,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会受到阅读能力的限制,知道怎样做但没能正确排序,这一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还需要注意,会拖地和能把地拖干净也有差距。“会”说明其基本知道相关劳动常识,但不等同于完全掌握该项劳动技能。因此,不能简单将小学生自我报告的劳动技能掌握状况等同于其真实的劳动技能掌握状况。

(四)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掌握状况具有城乡、性别差异

调研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掌握状况具有城乡、性别差异,女生的劳动技能好于男生,城区学生的劳动技能好于乡镇地区的学生。本研究选取了小学生自评问卷的第三部分“以下事情你会做吗”,即劳动技能自我报告部分,将20道题目的选项赋分,“会,可以独立做”赋3分,“需要大人协助”赋2分,“完全不会”赋1分。赋分后将各题目得分加总,即为小学生劳动技能得分。以城乡、性别为自变量,进一步考察了部分影响小学生劳动技能的因素。

1.城区优于乡镇。调研以小学生家庭来源(城区、乡镇)为自变量,以其劳动技能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城区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显著优于乡镇地区小学生的劳动技能(城区平均数54.82,标准差7.66,标准误0.23;乡镇平均数51.72,标准差7.47,标准误0.32;T值为7.807***,***p

2.女生高于男生。调研以小学生性别为自变量,以其劳动技能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女生的劳动技能显著高于男生的劳动技能(男生均数52.33,标准差8.06,标准误0.28;女生均数55.31,标准差7.04,标准误0.25;T值为-7.933***,***p

三、对策与建议

(一)引导家长放手还孩子劳动的机会

调研发现,小学生的整体劳动机会比较缺乏,尤其是家务劳动、手工劳动机会严重缺乏。我们的孩子知道劳动光荣,知道掌握劳动本领重要,但是参与劳动的机会却太少,真正掌握的劳动技能也不足。目前,不少家庭存在剥夺孩子劳动机会的现象,当孩子们主动选择做家务的时候常常会碰壁。调研访谈中有孩子们反映,当自己兴致勃勃想学十字绣、编中国结的时候,家长往往是婉言劝阻而让孩子们去学特长班或者英语、奥数班,这就自然减少了孩子们体验与学习劳动技能的机会,长久下去,孩子到了中学、甚至大学仍然不能自理就积重难返了。因此,学校有责任做好家长的引导工作,一是引导家长明确劳动重要的观念,把培养孩子的劳动品质和劳动技能置于孩子全面发展和立足社会的高度;二是引导家长及早放手,把收拾书包、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日常劳动机会适时还给孩子,在生活中养成孩子勤于劳动的习惯。同时通过小步子、多循环、及时表扬的方式教孩子逐渐学会相关劳动技能。

(二)开发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

小学阶段劳动技术教育缺乏的现象客观存在。无论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还是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乃至拔尖创新人才,都应以加强中小学生职业陶冶教育,提高中小学生基本的劳动能力为基础。学校教育首先要从立德树人和民族复兴的高度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其次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探索新时期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学校在开发劳动课程内容时可结合以下几点:一是阶段性,即各学段各年级的劳动课内容要与各年龄段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相结合;二是生活化,即在劳动相关课程中体现学生当下和未来生活所必需的劳动知识与技能;三是因校制宜,即在国家和地方课程基础之上,结合城乡地域特点和文化传统,将某些劳动技术教育项目如串珠、编中国结、茶艺、刺绣、蔬菜种植、果园劳动等开发为校本教材。当然,学校还要结合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和开展劳动技术教育,配备必要的场地、设施、设备、材料以及劳动技能教育专兼职教师,并保证适当的劳动技术教育课时。

(三)探索学生劳动品质与技能形成的有效途径

在劳动技能教学中,教师的示范、讲解与学生的自主体验有机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校的实践经验表明,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积极开展实地考察、参观访问、见习与模拟以及利用手工制作、产品推介、养殖种植等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和劳动热情,并使学生体验运用自己的劳动技术和本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当然,一些学校通过组织班级、年级和校级“劳动技能小能手”“值日明星”等技能大赛和评比,在活动中及时表扬爱劳动的孩子,并注意在劳动课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助人为乐等品质的做法也是值得推广的。■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3

农民工人力资本生成研究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民工对于农民工的称谓多种多样,例如民工、进城务工人员、新市民等。农民工一词最早由张雨林教授于198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中提出,随后被广泛使用。多数学者认为,相对于其他称谓,农民工一词可以更好地涵盖这一群体。学者们对于这一概念的界定,主要从身份与职业角度来进行。许经勇、曾芬钰认为,所谓农民工,就是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即其农民身份还没有或未能得以转换又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经营乃至居住生活。贺汉魂、皮修平指出,农民工指的是那些在城市中从事工业活动但保留农民身份的人。农民工这个概念是国家将公民划分为城乡两种身份的政策实施的结果,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刘小年在对各种农民工称谓的缺陷进行分析后指出,农民工就是在当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计划经济让位于市场经济,经由农村流向城市的、那一群在职业与身份上的农民与工人的奇妙结合体。赵曼、刘鑫宏认为,农民工是以农民的社会身份承担产业工人职能的流动性劳动群体。从政府部门角度来看,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指出: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广义的农民工,既包括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也包括在县域内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

(二)人力资本、农民工人力资本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传统的物质资本论,将人的知识、健康、技能等也视为一种资本,自其产生以来便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期间,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人力资本的概念做出了解释。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是通过投资形成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健康所构成的资本~Is3我国学者李建民将人力资本分为两个层次:从个体角度,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之和;从群体角度,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群体每一个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在对各种人力资本概念进行分析后,兰玉杰指出,人力资本是凝结在人体之中,投入到生产中的知识、技术、能力、健康、个性、内驱力和努力程度等因素的价值总和,它是一个具有价值的存量。它以劳动者的异质性为前提,反映了人的观念、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要素的稀缺性以及相应的市场供求关系。就现有研究来看,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对象集中在企业人力资本,包括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企业员工人力资本,对于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研究却有待加强。在明晰人力资本概念的基础上,作为人力资本属概念之一的农民工人力资本,认为是指体现在农民工身上的、能够带来经济收益的、对农民工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的自身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等有价值因素的存量。根据农民工人力资本功能与性质的不同,进一步将其分为就业型人力资本与创业型人力资本:就业型农民工人力资本属于一般性人力资本,较接近于普通企业员工人力资本,是指农民工本身所拥有的劳动能力,包括体能、技能等;创业型农民工人力资本属于异质性人力资本,主要指在经营管理方面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人力资本,与部分企业家人力资本相类似。现阶段农民工人力资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低学历;二是缺乏职业培训;三是医疗保障缺失;四是迁移存在众多制约因素。

(三)农民工人力资本生成生成即产生与形成的意思。人力资本的形成、积累、提高、生产以及开发等可视为人力资本生成的同义表述。人力资本的生成是一个过程,需要通过相关人力资本投资。毛四方等认为,人力资本生成是指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即人力资本生产的过程。周冰把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称为潜在人力资本,通过实践干中学形成的人力资本称为实际人力资本。认为人力资本的形成有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在实践中学习,即干中学另一种是通过书本学习抽象理论知识,先形成潜在人力资本,然后再进行实践应用,将潜在人力资本转化成实际人力资本。该研究仅仅将人力资本视为完成工作的经验能力,忽视了人力资本应为一个人的整体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意识、工作能力、健康状况等。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农民工人力资本生成是指各投资主体通过教育、培训、医疗保健、迁移等人力资本生成途径对存量较低的农民工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从而提高农民工的知识水平、增强就业与创业能力、改善健康状况、形成现代思想观念的过程。这一生成过程又可分成两个阶段:农村阶段与进城务工阶段。舒尔茨曾经提出,改善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El质量,提升知识水平。人力资本理论为解决农民工问题,改善农民工生存状况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要重视农民工人力资本生成问题的研究。

二、生成途径

(一)教育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初期,舒尔茨、贝克尔等人即强调了教育在促进人力资本生成中的重要性。教育作为最基础、最重要的人力资本生成途径之一,在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生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水平整体偏低,转移就业职业技能不强,已成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现有观点认为,农村教育水平低、政府教育投资不足是阻碍农民工人力资本生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力资本存量多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产 生着重要影响。王迅通过对当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应从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大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力度、增加对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投资三个角度来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建议,并指出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才能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李勋来、李国平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形成机制存在巨大缺陷,主要是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我国长期实行倾向于城市的教育投资体制,忽视了农村的教育发展,致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长期投资不足,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

随着基本素质的提高,教育也可以通过其他生成途径促进人力资本的生成。王子、叶静怡以北京市农民工为样本,通过所受对教育进行分组回归,验证了接受过更好教育的农民工在工作中人力资本积累的速度较快。 毛毅、冯根福利用2000、2004和2006年中国营养调查数据探讨受教育程度对健康状况的影响,证实了受教育程度对健康状况总体上有正相关影响;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之间呈倒U型关系。表明了在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整体偏低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受教育年限将有利于农民工健康人力资本的生成。张苏、曾庆宝通过对教育的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效应的相关国外文献的综述,分析了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的认知人力资本及健康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认为教育不仅惠及受教育者本人,还会通过代际传递作用对后代的人力资本积累产生重要影响。

(二)职业培训(包括干中学)经过正规学校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对农民工来说并不实用,农民工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是建立在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能基础之上。职业培训是农民工人力资本生成的最直接方式,经由此种方式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是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所最需要的。国外学者阿罗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的干中学模型,认为干中学会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贝克尔强调了在职培训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培训分成一般性培训与专业培训谢长青,李晓燕从完善农村综合教育体制改革的角度出发,认为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迁移,农村劳动力教育要求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提高农村现有人员和潜在从业人员的思想、文化、技术素质。谢欣露认为,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而言,较高层次的产业结构可能会加速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通过干中学来提升人力资本。[1阳杨新铭等运用2003年天津农村家户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培训对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具有显著的正作用。接受过培训的劳动力收入高于未接受过培训的2。以上认为,对于长期处于封闭状况下的农村劳动力来说,外出流动过程中的职业培训、干中学等因素,对流动者人力资本生成来说是不可估量的。

针对我国现阶段农民工人力资本所存在的问题,刘秀琴、欧晓明等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的供求分析,认为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上仍然过剩,但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提出了改善这种情况的根本途径是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利用现有职业学校教育资源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安秀芳、凌云指出:我国人口现状决定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向应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相对于正规学校教育而言,更具针对性和实践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指出教育培训、成人教育、在职培训及企业大学将成为未来高中后教育的主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认为,完善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培训必须贯彻城乡协调要求,强化以人为本理念,立足我国农民工数量大、公共资源有限的实际,着眼于长效机制的建设,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并健全与此配套的服务体系和培训制度。

(三)迁移农民工迁移本身并不能够直接促进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生成,但可以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调整人力资本分布的稀缺性,因而可以使人力资本获得最有效的利用,增加了农民工学习培训的机会,并能更好地通过干中学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与积累。早在1994年,李实在分析何种原因致使我国农村教育投资收益率低的现象中,即认为除了农村教育质量偏低以外,主要还在于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受到了很强的制度性限制。侯力认为,劳动力流动不仅使现存的人力资本能够得到有效的配置、不断增值,同时也使人们更加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从而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增加人力资本存量。董理考察了劳动力迁移对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通过把劳动力迁移的选择性特征和劳动力的异质性引人一个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得出了欠发达地区受教育劳动力实现迁移的概率越大,临界的个人学习能力越小,从而选择对教育进行投资的人越多。[263表明随着迁移概率的加大,会刺激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的投资。迁移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秦秋红认为,迁移虽会提高农村劳动力个体的人力资本存量,但考虑到大部分农民工都有两个以上的子女,相比之因疏忽管教而造成下一代人力资本的损失是得不偿失的。现如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严峻性也证实了上述结论。

张永丽、刘富强通过对西部地区8个样本村调查所获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人力资本的形成存在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积极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由于大量竞争的存在迫使流动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二是可以获得更多的干中学

机会;三是流动收入提高了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支付能力;四是促进了思想观念的更新,开阔了视野。而消极因素主要体现在城乡二元体制对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限制了合理竞争的机会,从而对人力资本的生成起到了消解的作用。刘文、阮荣平等的研究也持有相似观点。

(四)医疗保健健康人力资本是最为基础的人力资本,是其它形式人力资本存在与价值实现的先决条件。作为人力资本的天然载体,农民工个体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以及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何亦名、姜荣萍认为,工伤造成人力资本的加速折旧,成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隐患。谭永生认为,卫生保健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是个人劳动能力形成的基础,劳动者良好的健康状况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力资本实现保值和增值的重要保证。江永红指出,劳动者身体健康状况是构成人力资本存量的一部分,一国医疗卫生投资(健康投资)的多少影响着其人力资本总量水平。白菊红指出,人El健康状况的改 善意味着生病时间的减少和生命的延长,从而能够供给更多的工时,相对地增加了社会劳动供给数量;同时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也使劳动者生产能力提高。健康状况的改善还会促使劳动者更多地进行教育、培训、迁移流动等其他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健康投资可以导致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

我国现阶段农民工医疗保健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刘朝臣、鲍步云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村医疗卫生环境有了大的改善。但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我国医疗卫生开支占GDP的比重较低;二是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三是医疗服务的市场化和服务费用的上涨,广大农民对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逐步下降;四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政策惯性,政府用于医疗卫生的公共支出严重偏向城市对农村投人比重不断减小。 E33]韩俊指出,农民工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劳。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4

关键词:劳动参与率 经济活动人口 措施

劳动参与率,反映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中,是指劳动者参与社会生活的比例,它与劳动力的供给有着很大的关系。在人口总量和社会资源的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较高的劳动参与率可以带来大量的劳动力供给;相反,降低劳动参与率则会减少劳动力的供给。当前全球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老龄人口数量的逐渐增长,劳动岗位对合格的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大,导致了劳动力供给不足,限制了经济的持续增长。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发现,推进女性劳动人口参与就业比起推动老年人参加就业要显得容易很多,同时,女性劳动率的提升,带来的是家庭的更加和睦稳定,进而带来社会的整体稳定。

1 劳动参与率

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所占劳动年龄人口的份额比例,这是衡量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参与指标。从经济学理论和各国的经验中来看,劳动参与率反映出的是潜在的劳动者个人对于工作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偏好,它受到教育、婚姻、生育、家庭结构、产业结构、技术进步、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仅在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之间,甚至是在同一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时间段,都会呈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性。

2 江苏省女性劳动参与率现状及分析

我国的劳动参与率整体状况要比世界水平要高,与同处于亚洲的韩国日本相比也高出很多。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相对较高,文化程度水平和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这就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各年龄段人口的劳动参与率较高。

国际惯例中,女性劳动年龄人口是指处于15-55岁之间的人口。人口作为劳动力最主要的资源库,而由于受到计划生育或者国家政策等其他原因,每年都会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据统计,江苏省女性自2002年-2011年这十年间,整体女性劳动年龄人口处于增长趋势。2005年女性劳动人口达到最高,达到2527.97万人,2006年-2009年期间一直稳定在2450万人以上。当前,江苏省女性劳动年龄人口处于丰富的阶段,对社会的经济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图2.1可见,自2002年-2011年这十年间,江苏省女性劳动参与率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女性劳动参与率在2011年达到最高60.91%。这意味着,江苏省女性参与劳动的比例在逐年增加。2008年是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一年,尽管如此,江苏省女性劳动参与率并没有因此而下降,而是按照一定的趋势继续增长,比上一年增长了4.02个百分点。由此,我们可以推断,2011年之后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依旧保持上升趋势。

但是,从表2.1可以清晰的看出,江苏省从业女性的文化教育水平比较低下,九年义务教育还未结束,便有很大的一部分人投入到社会,开始了个人的职业生涯,仅有24.7%的从业女性接受过高中及以上的教育。

由图2.2中,我们可以看出,2011年江苏省女性劳动从事的行业数量多达20多种。但是,女性从事制造业方面的人口数量占到总人数的47%。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制造业通常对于文化程度水平的要求比较低,一般都需要重复式的流水操作,而我省从业女性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其次是教育事业,占到总人数的13%,这说明女性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提高。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的人员仅占总人数的1%,说明女性中高学历人才的数量仍然很少。

3 江苏省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动的因素分析

江苏省女性劳动参与率逐年上升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3.1 人力资本增加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

随着妇女受教育和劳动技能的不断提高,使得更多女性在工作领域具有更多的竞争力,譬如教师、护士等职业;伴随着同工同酬、反歧视法、女权运动的兴起,让女性的职业目标得到很大改变且在劳动力市场上能够得到更多的劳动机会;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不仅增加了就业机会,而且减轻了劳动强度,适合女性工作的岗位越来越多;大量先进的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及社会协作化程度的提高让很多家庭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家庭生产时间相对缩短,这无疑增加了女性的空余时间;计划生育的实施,女性生育率的下降,减轻女性的负担。如上所述的种种人力资本的增加,使得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处于不断提高的状态。

3.2 工资与工龄挂钩的工资制度推动劳动者尽早就业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便开始实施了工龄津贴这一方案,一直被延续至今。尽管经历数次变革,企业在分配工资制度中相继确立岗位工资制度,能力工资制度,但工作年限仍被企业特别是国有的垄断企业用于制订工作薪资的重要依据。很多女性为提高工作年龄,放弃高学历的教育,尽早的开始工作,从而提高工作年龄的时间。这一举措也增大了女性的劳动参与率。

3.3 教育普及程度较高,女性地位受到重视

封建落后的重男轻女思想的改变,给农村女性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与空间;新闻媒体多渠道加大对义务教育的宣传,增强家长及适龄女性观念转变的积极性;社会各界的帮扶计划,大力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困难家庭的顾虑;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女性就业的问题,免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现代女性思想转变,都希望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现状。我省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较高,义务教育普及率也呈现较高趋势,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也普遍提高。当今社会,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在逐步增强。因此,良好的教育机会,使得现代女性的观念发生根本改变,女性走入劳动市场的时代就此打开。

3.4 女性劳动保护法规的完善

2012年,国务院通过并公布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突出了对女职工孕期和哺乳期的特殊保护,填补了国家性骚扰立法的空白。该规定从三个方面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作了完善:一是调整了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二是规范了产假假期和产假待遇;三是调整了监督管理体制。这都说明国家对于女性在职场所遇到的一系列事情都有了一定的法律规定,让女性能够安心工作。这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上升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4 提升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政策建议

劳动参与率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过高的劳动参与率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过低则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江苏省的现况,我们应继续保持现有的女性劳动参与率状况,且要继续鼓励女性积极参与社会劳动。

4.1 完善儿童保育措施或政策

如今,尽管幼儿园的数量在持续的增长,但仍然缺少面对三岁以下的儿童的托管机构,使得一些已婚女性不得不退出劳动力市场回归家庭。如何保障这部分女性就业的问题,首先应考虑的就是建立儿童保育方面的公共服务,让3岁之前的孩子能在一个安全且让人放心的地方培育,减少父母的压力,从而女性能够回归社会参与劳动。

4.2 创造公平就业机会

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力市场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整体状态。对那些处于劣势的女性群体而言,能够拥有与男性同等的工作机会与条件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善这一情况。①贯彻性别平等观念,以达到真正的男女平等;②构建平等的教育体系,提高女性的文化素质与就业技能,减少就业歧视现象;③增强自身的平等观念,内化的两性平等意识;④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社会监督,保障职业女性权利。

4.3 发挥人口政策的积极作用

我国现执行的人口政策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中国的人口政策,最关注的则是人口数量问题,最主要的努力应该放在控制人口数量上。大部分妇女所要经历的生育期是成为影响已婚女性群体劳动参与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女性在怀孕后的产假,意味着她们的职业将会因此中断;并且,生育次数的增长也制约着妇女群体劳动力市场的有序发展。所以每个家庭应结合主观和客观因素,制定合理的生育计划。由此可见,继续推行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推动中国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提高是有必要的。

4.4 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

我省女性劳动参与率虽在不断上升。但是从表2.1我们可以看出,女性从业人员中受教育程度不容乐观,主要集中在初中、高中这一个阶段。图2.2中我们可以发现从事制造业的女性占女性劳动总数的47%,这也说明女性的教育水平偏低,从事的行业多为手工制作,而高学历高文化的行业人数太少。总体的文化程度偏低,与女性的自身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有着直接关系。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来改变这样的现状。一方面,针对还未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女性,可通过改变教育观念以及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鼓励其接受更高教育,来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另一方面,对于已经结束教育,过了义务教育年龄的已经进入社会的女性而言,可通过岗前培训、继续再教育等使得她们继续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扈青.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04):158-159.

[2]张车伟,蔡翼飞.中国劳动供求态势变化、问题与对策[J].人口与经济,2012(04):1-12.

[3]马忠东,吕智浩,叶孔嘉.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力增长:1982~2050年[J].中国人口科学,2010(01):11-27.

[4]邓婧宇.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因素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7):57-58.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5

    【关键词】人力资本 理论教育 人力资源投资

    人力资本理论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兴起,无疑推动了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解释力。舒尔茨关于人力资本这样定义,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人身体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贝克尔在他的《人力资本》一书中这样定义:这一学科研究的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这种活动就叫做人力资本投资。笔者认为,人力资本指包含在人体中的被生产出来的生产手段;它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并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

    且不论人力资本到底该用哪种语言描述,我们只要简单的看一下人力资本的含义以及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的相关概念,不难发现,教育人力资源投资是在整个人力资源投资体系中是有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一、我国人力资源受教育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如何将众多人口转化为能够使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源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教育能够改变和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命运,也能够改变和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其在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但中国的人力资源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资料表明,我国15岁以上国民受教育年限仅为7.85年,2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42年,两项平均仍不到初中二年级水平,与美国100年前的水平相仿。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人口所占比例较高。中国2000年25—64岁人口中受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者只占18%,受初中以下教育水平的占82%,受小学及小学以下教育水平者比例高达42%。每百人中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不足5人。从这些数据看来,高等教育人口数量偏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劳动力受教育比例的偏低,导致高层次专业人员和劳动熟练工人严重缺乏;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又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劳动力产业结构失衡,产业、行业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00年我国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的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44年。第二产业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难以支撑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2000年,我国金融、保险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3.19年,是第三产业中受教育水平较高的行业。但与日本相比,我国这些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仍旧与日本相差0.8年。因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程度也不能够完全适应现在产业、行业结构升级的要求。

    二、我国教育人力资源投资现状

    针对当前中国人力资源受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对教育本身,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以及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而数据表明,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 的比重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和中等收入国家,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按照公共教育经费的分类,我国大中小三级教育投资的比例也很不合理。

    7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高等教育急剧扩张,初等教育却相对萎缩的状况,这不符合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因而出现了教育资金的低效运作,尤其是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在三级教育之间的配置明显体现这个特点。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当前很多大学的大楼在国家教育经费的支持下建起来了,可是教育水平,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素质并没有和这些基建的发展同步;而另一方面,初等教育经费不足,有些地方初中生甚至不能完全入学,教师数量不够支持学校教育,严重制约的最基础的教育投资。

    然而高等教育经费的增加也只是相对而言的,高等教育经费短缺仍然是高等教育不能充分发展的重要原因。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是由政府投资支持,然而由于经济状况,物价上涨,通货等问题的存在,政府投资远远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年来,高校本身也在注重利用自身优势积极自筹教育经费,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社会对高校的赞助也在增多,这都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教育人力资源投资现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有关研究表明,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大于物质投资的收益率,教育投资的边际效益大大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边际效益。正如舒尔茨所指出,对人的投资带来的收益率超过了其他一切形态的资本的投资收益率。

    因此,迫切增加各项教育投资,努力改变我国教育投资现状,就成为了当前的重要问题。对于我国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当从我国目前适龄入学人口数量多、基础教育普及率尚待提高以及小学和中学教育经费投入相对偏低的具体情况出发,适当地提高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经费支出比重,并相对降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比重。另外,在教育经费总体向基础教育倾斜的前提下,注意使各类学校教育经费的分配比例亦日趋合理。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直接而密切的学校、专业等,要适当加大投资支持力度;而其他类型的学校和专业也要根据按照轻重缓急给予适当的投资分配比例。

    从劳动经济学上看,教育投资的加大可以在后续过程中收到更大的收益以抵消因投资带来的成本损失,而进一步的论证则更加可以证明这种正负相消的结果为正。也就是说,在中国当前的状况下,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可以提高整体国民素质,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则可以带来国民经济的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数量和质量上提高的结果,而人力资本理论则证实了人力资源对于推动经济增长的更大的作用,发达国家的例子表明很大程度上他们的经济增长都是由人力资本投资所带来的。而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本积累和增长的主要途径。

    综上所述,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或科技进步的源泉,在各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因而我国就应该在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加大教育人力资源投资力度。

    参考文献:

    [1]林莉芳.中国教育投资现状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2]教育部.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6

相关热搜: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学校不同于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学校的毕业生直接进入社会,服务于社会,作用于社会,所以,职业教育学校道德建设尤其重要。那么,职业教育学校的道德建设应该从哪里抓起呢?我觉得要从师德教育、学生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抓起。

一、师德教育

首先,职业学校教师要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吃苦耐劳,敢于直面生活中的困境。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线劳动者,毕业生要下工厂、进车间,与各种机械和劳动工具打交道,战斗在生产第一线。教师为人师表,拈轻怕重、厌恶体力劳动是不行的。有不少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其出发点就是教师工作轻闲干净,长长的假期,窗明几净的环境。这样的教师在普通中学是可以的,但在职教就不合格了,因为这样的教师会把内心对艰苦劳动环境的厌恶不自觉地传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成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厌恶沙尘的小资,这样对职教生的培养是不利的。

其次,职业教师的师德更应该提倡奉献精神。

职教教师一般都具有专业技能,有的拥有多个执业资格证书,如果他们在社会上兼职,大多收入不菲,作为得力人才,甚至供不应求。职教教师如果没有献身教育的精神,就会像歌星走穴一样,陷入名利场,把清贫宁静的教学生活放在一边。这样,以规模化办学的职教,在人浮于事的教育实况下,就会越办越糟糕。学生在教师的漠然和轻视中成长,很难成为有奉献精神和专心本职的道德良人,因此,职业教师的师德教育,要更加注重奉献精神,要求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全心全意带好学生。

二、学生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职教生的道德文化素质现状是:1、基础知识差,自信心严重不足,怕吃苦。2、道德意识淡薄,自私自利,不会辩证思维。3、没有建立完善的人生观、世界观,具体表现在不守纪律、小偷小摸等行为时有发生。这样的学生走上社会也许会为生计贡献热血和汗水,但绝不会以睿智的头脑来分析社会问题,作出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主动选择。我们希望经过职教学习改变现状、得到发展。

其一,职教生的品德教育应该重点放在热爱劳动上。

马克思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要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就必须给学生一个劳动的环境和劳动的观念。职教办学办到现在,有的仍然是黑板上养猪、黑板上做工,这是一个错误。让学生进入职教,就要引入一个劳动的环境,基本文化知识和道德的说教,没有半日劳动的艰辛更有说服力,况且,基本劳动技能也离不开动手苦练,因此,我提倡“寓教于劳”。

其二,职教生的品德教育应重点放在兴趣上。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寓教于乐,不能每天让学生听大道理、看空文字,要让他们把眼光投向社会、投向更广阔的生活,在各门文化课、专业课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内容。比如语文课的《赤壁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样的句子告诉同学,要杜绝小偷小摸的毛病,有起码的是非观念……还要创造多种形式、活泼有趣的课外活动,比如各种兴趣小组,还要热热闹闹地庆祝祖国传统节日,轰轰烈烈地表彰优秀学生成员,讲传统,树榜样,弘正气,立新风,让学生在积极进取、快快乐乐中完成对思想品德的完善。因此,我提倡“寓教于乐”。

其三,职教生的品德教育应重点放在责任感的培养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职教生也是祖国的未来、承前启后的下一代,他们也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是未来的创造者,要给他们希望,以大义为重,把祖国的命运和前途放在心上。对他们要讲国情,培养他们对祖国的感情,指出他们肩上的担子,让他们树立自信心、自豪感,激发他们的创造本能,自觉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学期里可以请回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做出贡献的毕业生到学校现身说教,讲讲科学家的故事、行业状元的故事,砥砺志气,培养情操,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因此,我提倡“寓教于责、寓教于志。”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7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求日益强烈。有数据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从1978年到2005年间经历了四次飞跃,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人数已达530万,我国的本科教育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但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突显,成为影响社会治安、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对此不能忽视。

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困难的原因

据有关统计,近年大学生就业率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见,近年来特别是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率下滑迅速,以前没文凭就业难,如今有文凭难就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如大学生的就业观问题、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宏观经济的需求影响以及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等等。在这众多的原因之中,笔者认为最为普遍和主要的是以下三点: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从1999年开始,我国的高等学校连续三年扩招,在校的大学生人数几乎增加了一倍,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大学生就业高峰,毕业生比2002年增加了67万人,总量达到212万,平均每个省区基本上都增加了1万多名大学毕业生。据教育部统计,2006年高校毕业生约为413万,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可喜成果,但在社会总体需求与往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毕业生供给的大幅度增加,尤其是专科生的增加使供需矛盾日显突出,从而给大学毕业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就业难。根据工作竞争理论的原理,劳动力市场存在两支队伍,一支是工作队伍,另一支是求职者队伍。工作队伍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对技能与生产力特征有所要求,队伍中的工作位置越靠前,对劳动者的要求越高,相应地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也越高。在求职者队伍中,学历层次越高,所在位置越靠前,获得工作队伍中靠前位置的可能性也越大。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使得毕业生数量增加,而工作队伍的规模并没有成比例地扩大,因此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求职队伍中的位置就会相对后移,其结果是导致这些毕业生工资水平下降甚至失业。

劳动力市场的不良分割在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中有一种高度一致的东部沿海倾向、大城市倾向和大企业倾向,在这些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中,职位竞争非常激烈,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相反,在西部地区、农村及乡镇企业中,用人单位想方设法希望吸引更多的人才填补一些重要的空缺职位,却得不到大学生足够的关注。这种情况导致了相当大一部分毕业生处于一种“摩擦性失业”的状态。这一现象可以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来解释,根据这种理论,有学者认为,在目前中国社会所处的经济转型期,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之间的劳动力市场是被分割的,并且这种分割更多地不是功能性分割,而是一种制度性(比如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户籍制度)分割。劳动力市场被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有可能获得相对较高的“分割性收益”,一旦劳动力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则各种分割性收益就无法获得。这种分割造成了劳动者在主、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障碍:一方面,在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对工作满意度低,归属感弱,工作变换次数多,他们很难直接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尽管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者可以较容易地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但一旦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便难以返回主要劳动力市场,于是他们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

大学生自身的不良就业心态有学者将这些不良心态归纳为五个方面的心理问题:(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的矛盾心理,有些大学毕业生由于实际的择业过程无法满足他们较高的期望值而内心矛盾重重;(2)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意识的依赖心理,有些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消极依赖心理严重,受挫时怨天尤人,以致陷于焦虑、紧张、烦躁不安之中;(3)自卑导致的焦虑和失望心理,有些毕业生由于性格较内向,又没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稍有失败就会情绪一落千丈,对就业悲观失望;(4)缺少主见随大流的盲从心理,有些毕业生对自身能力和社会需求缺乏清醒的认识,缺少自我选择和独立决断的能力,极易受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5)求闲怕苦、急功近利的名利心理。有些毕业生受市场经济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过于看重物质条件,过于注重享受。

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高校、社会三方面同时着手,共同努力。高校是沟通学生与社会的桥梁,应该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应该连贯性、系统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和服务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指导时间从学生进校伊始延伸到学生毕业离校一两年后,充分关心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职业适应问题,对其进行追踪指导。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

首先,要针对教育规模扩张的现状,完善多元化培养模式与多样化办学格局。多元化是高校扩招后的显著特点,高校应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落实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及时反馈和调整高校的培养结构及专业结构,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毕业生上。要细分需求目标市场,实现毕业生培养模式多样化,在培养方式上为每个学生提供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职业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识别与自我选择。在教学管理上要充分体现灵活性,要实行真正的学分制,落实弹性学业制,加大选修课比例,允许跨学科、跨系选课;推行双学位、双专业及辅修制度;组织特长班或联合班,培养各类尖子生及复合型人才。在教学中要体现生动性,改变长期以来单一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励和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给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提供实施渠道,使毕业生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所长。

其次,面对劳动力市场不良分割的现状,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关注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提高求职的成功率以及调整毕业生的就业观,培养创业精神两个方面。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原因。学校可以通过模拟招聘、现场参观、范例演示、课堂理论讲授等多种方式,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我,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要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比择业技能指导更重要的是培养毕业生树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应该适当降低高校毕业生“精英教育、精英就业”的期望值,教育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应该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独立自主地创业,既为自己安置就业,又为别人创造就业岗位。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特征、智慧潜能、风险投资常识以及获取这些素质与能力的基本途径和办法。

再次,针对毕业生的各种不良就业心态,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加强就业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启发学生用科学的手段更好地认识自我,化解不良情绪,以健康的心态迎接就业挑战。可以运用各种心理测评手段,对大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人格、职业能力倾向等进行心理分析,帮助他们正确判断自己的职业定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减少就业的盲目性。同时应该加强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教学质量衡量标准显得过于关注学生课业成绩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在不断发展的现今社会中,一个有竞争实力的学生应具备更为完善的能力水平。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与文化素质的身心健康的合格公民。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适应不同工作的就业能力。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做到科学、全面、合理,要充分考虑学生实用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最后,高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全面细致的就业信息服务。学校应使用各种手段为学生提供全面、快捷的就业信息,使学生能方便地在网上查找所需要的信息,同时还应设置专人定期为学生提供职位空缺信息、各类招聘及辅导活动资料、用人单位资料、职业讲座与面试技巧的录像资料等等。

由于规模的不断扩张,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已经从原来的政府分配就业转变为自主择业,已经不再具有以前那种明显的学历优势和政策优势,开始融入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双向选择市场。由于社会处于经济转型期,劳动力市场处于不良分割状态,导致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得不到足够人才的同时,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的众多毕业生“摩擦性失业”的局面,就业压力得不到有效释放。面对这样的困境,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注重对择业技巧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和服务系统。

参考文献:

[1]武卫红.从大学生就业看高校通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94-96.

[2]陈爱娟,廉永杰,弋敏.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84-86.

[3]赖胜德.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9-76.

[4]熊英.当代大学生不良择业心态分析及引导[J].改革与战略,2005,(1):79-81.

[5]卢红梅,李传刚.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归因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68-69.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8

一、职业教育发展及作用

(一)职业教育产生过程

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社会劳动者群体提升其劳动技能,进而提升他们的劳动效率,转变劳动者自身的生存状态,达到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通常职业教育的主要作用对象是从事于社会岗位生产型劳动的劳动者群体。

最初形态的职业教育是占代传统作坊中的学徒制度,小学徒们在固定的时期内抓紧学习技能,并且在作坊中工作,实现工学一体化,从简单的工作到繁冗的工作,逐渐掌握熟练的工艺技能。而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当今德国推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依然还有一定内容的保留。随着当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工业文明替代了传统的手工生产作坊,而人们的劳动技能提升,社会岗位对劳动者群体的数量需求逐渐增加,过去的师徒关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劳动的需求,因此,职业教育应运而生了。

(二)我国职业教育重要作用

1.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实现了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随着物质性生产资料的增加与科学技术的提高,必然会需要劳动者具有更高的生产技能。而物质性的生产资料的提升过程具有商业性特点,并且劳动者的专业技能提升也属于社会过程,是当代社会职业教育发展的成果。

2.通过提升社会劳动者的专业技能来转变其生存状态。我国整体人口素质依然较低,劳动者由于缺少专业技能,只能从事薪水较低的简单劳动岗位。而通过现代职业教育,能够让较低素质的社会劳动者提升其劳动技能,进而让他们可以去从事相对复杂的劳动。一方面,可以转变他们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

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来说,依然存在着一定差距。当前的研究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缺少较为科学的界定与划分,从具体方面来说:首先,对于西方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普遍采用“拿来主义”的原则,存在人云亦云的状况,并没有针对我国现状来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缺少这一领域的创新成果与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新论点。其次,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对使用典型教学案例不够重视,缺少系统性的分析能力与资源整合能力。再次,对于某些基础性概念缺少必要认识,甚至会出现误区,例如,院校教育模式与方式之间的关系概念混淆不清,对于一些教育类研究文献中将职业教育模式混淆为教学方式的现象普遍存在。最后,许多教学方式研究的文章是通过理论性的研究学者共同完成,部分内容脱离了实际情况,使得教学研究成果与当前教育实际不符。

(二)重视知识理论,忽略职业教育

当前依旧存在着推崇知识理论文化教育,忽略职业技能训练的传统观念,而我国职业教育的定位与目标是培养出较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模式;而这种教育取向与传统教育观念是相悖的。由于受到传统“重视知识理论,忽略职业教育”的巨大影响,职业教育自身的地位与作用并没有被完全接受,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不平等”的待遇,甚至会遭到歧视。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导致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规模失调严重,导致人们缺乏理智地去选择普通教育。

(三)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一些职业院校的招生专业只是集中于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艺术设计、会计管理、汽修等专业,然而涉及医学、畜牧业等专业几乎没有。职业院校这种专业设置方式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变化进程,使得这些专业出现了饱和状态,而新的市场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部分职业院校之所以会出现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状况,就是因为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离,而根本出发点并没有针对市场实际需求,没有将学生就业问题作为院校专业设置的根本导向。

(四)现代职业教育育人目标定位存在误区

对于我国职业院校的广大生源,教书与育人问题已经十分突出。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中学时期多数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当进入到职业院校之后,应试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使得部分学生显露出厌恶学习、违反校纪等多种问题。然而,教师们难以对学生们进行正确引导,甚至会抱怨这些学生很难教。而一般教师的说服教育难以起到效果,从严处罚学生又会导致他们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引起强烈抵抗。因此,如何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成才,成为职业院校教师们亟待解决的任务。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人才培养观念与心理学理论角度着手,充分认识与理解学生群体,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很有才,需要帮助他们成才,就要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从细微着手来规划学生们的职业生涯,可以说科学有效的职业教育对学生们的一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五)现代职业教育社会服务不足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主要是以全日制院校学生为主的,而对于社会人员的短期教育培训功能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在近几年,虽然我国政府提倡,院校有实际行动,但是由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没有完善建构,因此,依然带有明显的学习教育特征。

三、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策略探析

(一)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

我们要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职业教育研究队伍,其中要包括在职业教育一线的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群体。对于现代教育方式开展全方位的深入研究,要从教育改革的实际需求出发,将职业教育的专业建构、专业课程改革、专业教材建设等成果从理论转化成为实践工作,在实践工作中实现优化发展。教育部门可以定期开展类似于专家论坛的交流活动,为我国来自职业教育不同领域中的学者们进行交流讨论构建广阔的平台。

(二)摆正现代职业教育中文化课程的位置

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扎实稳固的文化课程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学生的基础,也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的基础。并且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课程也面临着教育改革,需要通过专业课程整合、选修、必修等形式来组织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兴趣、个性化发展与实际需求,来加强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深入挖掘与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我们需要转变重视专业课程,忽略文化课程;注重专业技术培养,忽略文化基础课程教育;注重眼前就业,忽略自身未来发展的倾向;学生们要处理好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与文化基础课程两者之间的关系,让职业院校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强化我国政府统筹,进而实现教育资源整合

通过实践表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市场主导,而是要强化政府统筹功能实现健康发展。在现代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背景下,要想强化政府统筹工作需要一个好的载体——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办学模式。现代职业教育集团需要由国内重点职业院校带头,引导其他团体机构、企业与其他院校参加,以专业化发展作为纽带,进而共同创建实训基地,以校企模式作为发展重点,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四)树立专业技能实用、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观念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9

关键词:高职教育 供求现状 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人力资本理论观念的深入人心,各国对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位置也日趋重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但高职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高职教育供给不足,高职教育供求矛盾突出,这些需要我国高职教育有一个补偿性发展。

一、高职教育供求系统及高职教育供求均衡

1.高职教育供求系统

不同于一般商品仅由供给方和需求方组成的单一供求关系,高职教育供求系统包含着三大主体和两对既相互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供求关系。一方面,在高职教育服务市场上,个人和社会对高职教育服务的需求和高职教育机构提供给受教育者的教育机会构成了高职教育服务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另一方面,在社会劳动力市场上,社会各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需求和高职教育机构向社会提供的高层次人才构成了社会劳动力市场上高职教育产品的供求关系。高职教育供求系统图如下:

图 高职教育供求系统图

2.高职教育供求均衡

所谓高职教育的供求均衡,是指高职教育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在总量、结构和区域上的均衡。从不同的需求主体看,高职教育供求均衡表现为:一是高职教育服务的供给与个人、社会的高职教育需求之间的均衡,二是高职教育产品即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在总量、结构和区域上的均衡。

高职教育供求总量均衡是指高职教育供给数量和高职教育需求数量之间的均衡。总量均衡的实质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高职教育服务的供给与有支付能力的高职教育需求之间的均衡。主要从高职教育服务供求数量的均衡和高职院校毕业生供求数量的均衡两方面考察。“结构均衡是指高职教育供给结构与高职教育需求结构的均衡。其实质是高职教育供给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程度。”区域均衡是指高职教育的区域供给与高职教育的区域需求的均衡,包括高职教育服务供求的区域均衡和高职院校毕业生供求的区域均衡两个方面。区域均衡的实质是高职教育财政投入的平衡程度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程度。

二、我国高职教育供求现状

教育供求现状包括教育机会供求现状和教育人才供求现状,通过生源市场和人才市场数据来体现,衡量判断教育供求是否有效的客观标志可以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三个层面来考察。数量上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教育供给是否满足了个人对入学机会的需求,是否满足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劳动力和人才的需求。在质量上,要考察其是否满足了人们对教育质量的需求,包括社会及用人单位和个人。在结构上,就是要使得教育供给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专业结构的需求,适应人们对教育多种自主选择的需求。

1.高职教育机会供求现状

高职院校是教育机会的供给方,为学生提供教育机会,而愿意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才是真正的需求者。从招生数量上看,尽管每年高职的统招计划数量在逐年提高,但每年的实际招生状况不尽如人意。我国总体上教育机会供不应求,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远远高于招生计划。占总体招生计划一半的高职招生计划也同样如此,每年高职的实招数远远低于高职招生计划,虽然高职的招生数在逐年增加,但直到2008年高职院校招生人数才达到原定计划,即个人对高职院校教育机会的需求低于教育机会供给,可以说我国近期高职教育机会供求矛盾属于需求制约性供求矛盾。

2.高职教育人才供求现状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提供多少教育机会就会形成相应的受教育者的供给量。随着高校扩招,我国本专科毕业生数量在大幅度增加,从2004年的240万增加到2007年的448万,高职毕业生由120万增加到248万,都增加了1倍多。然而中国目前仍属人才奇缺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人口比例的5.7%,远低于其他国家,从理论上来说,我国大学生数量还满足不了社会需求。但同时又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以及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满足不了企业需求的问题。

三、缓解高职教育供求矛盾的对策

由于高职教育系统是由三大主体和两对供求关系共同组成的一个相对复杂的供求结构,因此,要解决高职教育供求矛盾、实现高职教育供求均衡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方面,高职教育机构不能只依据个人和社会对高职教育服务的需求招生,因为个人和社会对高职教育服务的需求往往高于社会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如果高职教育供给只注重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则会由于社会无法吸纳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而导致劳动力市场上形成人才高消费和学用错位现象。另一方面,高职教育机构也不能只根据社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招生,因为有些具有高职教育购买力的消费者,他们接受高职教育并非完全为了日后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更好的价格,而是出于个人经济以外的其他原因。”同时,从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增加高职教育服务供给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的普及化,对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生产力水平以及社会进步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从前面对我国高职教育供求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职教育供求矛盾主要体现为高职教育服务供求的总量失衡与高职教育产品供求的结构和区域失衡。因此,缓解我国高职教育供求矛盾的方向是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结构,加强高职教育对经济、社会的适应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