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民法典相关课件集锦9篇

时间:2023-07-30 10:18:08

民法典相关课件

民法典相关课件范文1

关键词:新课改;信息技术;历史课程;新课标

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学指导思想,应设立三维目标,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整体和全面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世界、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以学生“会学”为目标,注重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改变为由他们自己探索知识的过程?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历史教学的理念也得到更新,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被引入历史教学之中。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教学工具,结合投影仪和合适的多媒体课件,就可将教师的教学意图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可以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

一、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新课程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上资源浩如烟海,内容极为丰富。笔者进行教学时利用网上资源,剪辑图片、下载课件进行知识的整合。如导入本课时,笔者将古希腊神话、体育、艺术、哲学、建筑等文化领域的图片宙斯化身公牛将欧罗巴载往克里特特岛、掷铁饼者、雅典学园、苏格拉底、雅典卫城等设置成网页“辉煌的古希腊文化”并配以声音解说。让学生在浏览古希腊文化的同时,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身临其境感,进而设问:“是什么因素造就了古希腊如此辉煌的文明?”引出孕育古希腊文明和决定古希腊文明成长历程的因素是其民主政治。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带着问题、带着好奇开始对历史知识的探索和学习,通过感知历史达到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的升华,这是以往传统教学不可能做到的。

二、巧妙制作多媒体课件,培养协作精神

在授课前,笔者将本课知识内容设置成3个相关的知识链接:“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与影响”。根据班级学生的组成,把学生分成3个学习小组,每一组认领一个知识链接,准备课件的制作和演示。课堂上各小组展示课件。

如“古希腊民让政治形成的条件”小组在课件中运用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图,配以声音讲解:“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邻爱琴海,海岸线崎岖,开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正如柏拉图所说:“文明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正是这样的海洋环境成为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半岛上山峦起伏,河流众多,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独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形成众多小国,无法形成地理上的政治中心,不适合统一国家的形成,有利于独立自治的城邦的形成。独立自主、小国寡民的城邦,需要民主以凝聚人心,正心这种城邦体制成为孕育古希腊民主的摇篮,而雅典民主政治则是希腊民主政治的代表。看着动画演示的古希腊地理、地形、地貌,听着如诗如歌的旁白,学生知识了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是古希腊的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小组在课件中将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制成表格,通过不同改革者设置的主要组织及职能的变化,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表现:公民的参政权一步步扩大,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在今天依稀能看到,如集体管理、多数人决策、选举公职人员、轮流执政、投票表决等。让学生在动态的知识再现与演讲中掌握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和取得的成果,体会古希腊开创的民主体制是对全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与影响”小组在课件制作中运用一幅幅漫画,将内容设计为一个个问题,如:公民里克为什么愿意参加公民大会?里克参加公民大会时可以携带妻子一起参加吗?运用陶片放逐法,里克能真正体现自己的意愿吗?你从里克的民主生活会发现什么问题?等等。进而分析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少数人的民主,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和立场。其民主政治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奠定基础。但由于是少数人的民主,必然导致政治的腐败和社会动乱。最终雅典民主政治逐步衰落,伴随周边马其顿王国的兴起,希腊灭亡。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弄清了希腊民主政治的本质及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在制作课件中,搭建了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合作、生生与教学媒体之间的互动,指导学生将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分析、综合、归纳,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或结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利用网络的交叉功能,培养创新能力

历史课程要求“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信息技术的网络具有良好的交互性。针对信息量大的历史课,利用自己制作的网站进行教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难题,通过在网上建立管理信息资源库,设计相关链接和BBS论坛、网上阅读、讨论、展示和答疑等方法,通过人机对话加强师生、生生与教学媒体之间的互动,指导学生将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分析、综合、归纳,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或结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古希腊民主政治”教学中,笔者将本课的教学思路设计成“古希腊民主政治”学习网页,把学生制作的课件进行组合加工,将整节课分成学习新知、延伸新知、答疑解惑三大块。“学习新知”里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知识梳理、史料精选(文字类和视频类)、课堂测试等。“延伸新知”里补充一些与古希腊民主政治相关的“经济现状以及思想文化”内容,让学生将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综合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答疑解惑”中将学生容易误解的知识以及难以理解的知识设计成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将整理过的内容挂到网站,利用网络交互功能,对知识不断更新,进行新授课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中的思想教育

民法典相关课件范文2

由于历史高考命题严格贯彻课程标准的思想,强调能力目标的检测,努力达成以考试评价推动教学改革的意图,自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关注对学生学科技能的培养。在历史必修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强调知识点落实的教学方式,尝试将技能培养纳入平时的教学任务。

技能目标是历史课程核心目标之一,但是在高中必修课程的教学中,不少教师认为,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基本的历史知识,等到高三复习课时,再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许多教师在平时的备课中,虽然列有能力培养目标,但这些目标大多形同虚设。我们在一线教学中常常看到,不少中学生在高一阶段历史考试成绩非常好,他们对历史学习也很自信。可是到了高三阶段,学生陡然感到历史课的学习变难了,考试成绩也不那么乐观。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必修阶段主要进行的是知识接受式学习,考试也多以知识点识记为考核目标,学生只要记住教科书结论,一般考试分数不会差。但是高三阶段,能力测试的重要性提升了,学生发现即使背熟教科书结论,在考试时也常常不知道如何解答题目。就学习速度而言,知识学习的速度比较快,而技能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学习目标落实的速度比较慢。如果教师把学习周期较长的技能培养目标,放在高三复习课中去落实的话,为时已晚。鉴于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将技能培养视为教学目标,关注学生技能的发展。

历史教科书中的知识点包括两个类别:一是史事性知识点,一是史识性知识点。对史事性的知识点,学生的理解难度不大。至于后者,教师多采用简单呈现材料,或者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或者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印证教科书观点的话语),或者从教科书中找出正确结论的语句。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教科书为什么这样说,虽然学生背熟了教科书结论,却不理解结论得出的依据或者结论与前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一旦学生面对“新材料”“新情境”的考试题目,往往感到棘手难为。

教科书知识是一种静态知识,话语比较抽象、简略。简单依据教科书平台,既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科书结论得出的依据,以及结论推理的方式,又难培养学生的学科技能,尤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人教版必修一中有这样一段话:“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乍一看,似乎一点不难懂。但是仔细琢磨,理解这句话并非易事:什么叫最初的基础?雅典民主的理论与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雅典民主政治与雅典文化成就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这些疑问,仅仅依靠教科书文本我们是无法解决的。

课程改革推行“一纲多本”,不同地区的学生使用不同版本的教科书,高考命题的基本思想是不再以某一版本的教科书为蓝本进行,而是以贯彻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命题原则之一。所以,死抠书本知识点的教教科书方式已经失去了时代的意义。

所谓理解是指学生能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合理建构自我认知,把握信息蕴含的意义。历史学习中的理解是一种间接理解,它常常需要经过复杂的思维过程,要求把握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即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物能够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理解所涉及的多为概念性知识,需要学生在已获得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本质特征的初步认识。例如:对于某一段历史的学习,如果学生能够解释其中的历史概念,说明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阐明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能够将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归类,从历史信息或历史现象中归纳概括出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能够围绕主题自己收集相关的历史信息材料,概述该段历史发展的线索;能够判断历史人物行为动机等。如果学生能够做到上述诸方面或者多数方面,可以说学生理解了该段历史。

理解是高层次认知技能中最基础的一种类型,它是分析、应用、评价等更高层次认知技能发展的基础。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过程,均是理解技能培养所必需的,它们是理解技能的子类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如果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产生的背景、特点缺乏明晰的理解,要想让他们独立分析、评价某一历史问题并非易事。因此,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是历史教学的切入点,既牵扯到能力目标培养的达成,又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的落实。

历史理解的基础在于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如果学生对某些历史概念不理解,他们在解题时就会不知所措。把握历史概念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解题技能。因此,教师应重视历史概念的教学。

不少老师误以为,学生能够流畅地背诵教科书原文就是理解,其实不然。所谓概念的理解,是指领会概念的本质特征,对所理解的对象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如果学生能改变课本原有的表达方式,或者重新对语言材料加以改组,另用简洁、抽象的话语进行概述,这才是理解。

每一个历史知识概念都有它特定的历史结构、性质、内涵和外延,教师应从这四个方面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辨析历史概念。学习历史概念时,需要从概念的特点、本质或性质等视角抽象出历史概念的特征,从而揭示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理解离不开具体的时代背景,教师应结合具体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清晰认识这些概念。如果学生对历史概念发展的过程、特征和线索缺乏整体的纵向联系,其认识易发生偏差。例如,对宗法制概念的理解上,人教版导语说:“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人民版导语说:“中国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岳麓版导语说:“靠宗法制的血缘纽带维系统治秩序并非长久之计。随着周王与诸侯、诸侯与大夫之间的大小宗关系日益疏远,靠宗法分封制维系的权力格局逐渐解体……建立一个皇帝具有无上权威的中央集权制度就水到渠成了。”并且,各版本教科书在秦代之后,均不再陈述宗法制的内容,主要谈论的是中央集权制、郡县制,似乎在秦汉后,宗法血缘关系退出了中国政治舞台,地缘关系成为中国社会的基础。其实,秦代之后,“从地方组织来看,郡县制取代了宗法式的层层分封制,但乡里之制并未取代宗族组织,而是形成了以宗族血缘组织为内核,以地缘乡里组织为外壳的两式的社会基层组织。从国家组织看,官僚体系开始建立,但以国君为首的统治者仍是宗法式的家族统治,官僚们只是附庸而已。因而,国家的实质仍然是宗法血缘关系下父家长制大家庭的放大,自秦到晚清也都如此”。①概念的教学,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概念发展的历程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抓住概念的时代特征,辨析概念的本质或性质,以准确诠释历史概念的含义。例如,宗法制是由父系氏族公社家长制演变而来,是氏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以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制目的是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地位,强化王权,维系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其确立于夏,发展于商,完备于西周。秦代之后仍保留宗法制的残余,对各王朝均产生不同层次的影响。这一定义就比较全面,抓住了宗法制概念的本质。该概念所叙述的宗法制的特点、对后世的影响,教科书没有提到,需要教师提供信息,引导学生去认识,否则不利于理解宗法制的概念。

再如2015年天津高考历史卷第12题,让考生从制度层面分析南北朝时期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主要原因。答案只给出了一个,即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其实宗法制所体现的继承制度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南北朝时期,一方面尽管社会动荡,但君位的嫡长继承制基本未变。在“家天下”的政治格局下,嫡长制把选择继承人的资格限制到一个人身上,一定程度降低了权利转移时政治振荡的频率。②宗祧继承扩展到政治领域,统治阶级可以像在宗族中继承祖先一样,在政治领域继承父祖的地位。③皇权的至高无上,促使掌权者采用各种措施确保统治区域的稳定与扩大,避免进一步的分裂。同时,“宗法制所包含的对等级、尊卑、责任、义务等方面道德和伦理关系的评价体系,帮助人们很快地建立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国家政治伦理, 减少了人们因社会地位不平等而产生的对立和摩擦, 为自然而然地形成大一统社会的分层结构和人们之间的有序关系提供了思想源泉和保证”。④这一观念对隋唐统一也起到了思想上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上,血缘亲族是任官从政的先决条件,世袭罔替,代代相承”。⑤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垄断朝纲,就是这种贵族政治的残余。隋唐时期,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官僚政治完全代替贵族政治,从此大一统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显然,天津卷给出的答案使历史简单化了。

目前高考历史试卷在命题时,非常关注对考生历史概念掌握情况的考查。例如,2014年全国课标文综I卷中的第26、31、34题,主要考核考生对宋明理学、计划经济体制、新经济政策等历史概念的理解情况;2015年全国课标文综I卷中的第33、34题,实质是考核考生对内阁责任制、罗斯福新政等历史概念的理解情况。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还需要学生尝试去理解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特点、本质、影响或历史意义。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达成上述要求?尽管我们常说:当代社会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其中的联系,更好地利用历史知识去分析、看待当今诸多的社会问题呢?这似乎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其实,如果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理解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特点、本质、影响或历史意义,上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把握、理解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需要学生透过历史的表象,抓住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出现的背景因素,结合它们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既要深入当时的时代,神入历史进行思考,又要居高临下、站在历史发展的长时段,透视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特点与本质,才能体会到历史与当代之间的关系,形成分析问题的眼光。例如,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如果仅凭借教科书内容,学生可能会认为,分封制是里,宗法制是表,掌握西周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分封制,各版本必修一课本对分封制的介绍要详于对宗法制的介绍似乎就是明证。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关键在于学生没有理解什么是宗法制。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两者相辅相成。不理解宗法制、分封制各自的特点、本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很容易产生上述误解。如2014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4题,题干给出了“天”在古代中国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皇帝举行祭天大典、官员百姓祭拜祖先等一系列信息,让考生对此分析,归纳出材料所反映的主题。关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史学界研究认为:“第一,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第二,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政权合理性的依据。第三,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①如果学生理解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这些特点,该题的答案非常明显:秦以后政治上虽不强调宗法制,但是宗法血缘关系始终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主流。统治者祭天目的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官员、百姓祭拜祖先是古代宗法血缘关系的延续,这是一种家庭人伦秩序。《论语》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所以,孝有益于统治者巩固政权。统治者鼓励官员、百姓祭拜祖先,反映了秦汉以后统治者希望借助于人伦秩序维护政治统治。如果学生理解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便能够很好地理解许多社会问题,如为什么中国与西方会出现不同的文化特点?为什么在中国实施民主法治会那么艰难?为什么中国会存在家长制的残余?为什么广大民众内心一方面会崇尚明君,一方面又渴望民主、反对专制?为什么人们会迷信权威?等等。显然,深刻理解历史对于历史学习意义重大,不仅能够认识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本质,还能够获得一个分析社会问题的眼光。在这样的对历史反思过程中,一方面利于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科技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在历史学习中,如果学生能够把握教科书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把握历史人物行为的动机和效果,把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把握历史现象的结构和功能,把握论点、论据间的逻辑联系,那么,我们说他基本理解了这段历史。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教科书某些结论的得出与历史观有着密切的关系,应提醒学生不能仅从历史事件表面的发展来审视历史事件的影响,还应结合历史观,去分析这些历史结论得出的原因,以加深对教科书某些认识结论的理解。

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学生的认知技能可以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目前高考命题也大体按照这一分类来测试考生的认知技能。历史教师应熟悉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具体内容,按照技能训练的要求在教学中落实学科技能的培养。

高层次认知技能中的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等均有各自的子类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这些子类型出发,对学生进行认知技能的应用训练。

例如,“理解”认知过程包括解释、举例说明、分类、概括总结、推理、比较和阐述等子类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笼统对学生进行理解认知的培养,学生可能会产生思维上的混乱。相反,以子类型技能培养为主线,有助于学生从具体的视角把握理解技能的要求以及各子类型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在理解认知过程的子技能中,解释技能要求学生能够将某一信息、概念等从一种表现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这种转换需要学生使用自己的、精炼准确的话语去概括;举例说明要求学生根据某一概念的定义特征,选择或列举与该概念或原理特征相一致的例子;分类或归类要求学生将某一事物或历史现象划归为某一类型;归纳是从呈现的信息中,提取出抽象的主题或得出相关的结论,发现本质信息,并用简短的话语表述;比较技能强调对信息及比较要素做出处理和综合,发现两个事物、事件、思想、问题或情境之间的类似性和差异性;推理是指根据一系列实例,学生发现实例之间的关系或特征,要求选出正确的关系或原理;阐述要求学生运用某一因果模型,对某一历史事件爆发的原因或影响做出最佳的说明。理解技能培养的关键是比较、归类技能,因为这些技能有助于学生辨别历史事物之间的不同,理解历史事物属于的类别。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比较、归类等方式,利用材料,组织学生去辨别比较信息中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帮助学生深入观察,发现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识别事物的特点,进而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概括总结信息内涵的主旨。

因此,教师需要把握技能运用的技巧,通过具体的材料信息,帮助学生辨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特点与本质,将理解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如何进行历史评价等策略方法,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例如,在历史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如果发现学生按照书本原话来解答历史概念,应继续追问,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对某一概念进行重新解释。如果学生能够做到,基本表明学生对这一概念有了自己的理解。再如,推理技能的培养,需要学生解读所面对信息的特征,根据学科知识,发现信息中不同因素的影响,然后推测信息特征的关系,并对这个关系进行解释,推测其可能发生的变化。

教科书文本抽象,缺乏足够的细节,利用教科书文本去培养学生的技能不太容易。鉴于目前历史高考灵活运用材料考核学生的学科技能,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有价值的材料,培养学生高层次的认知技能。

高层次的认知技能如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教学中合理运用材料都可以培养。笔者试举一例,就如何利用材料对学生进行归纳、分析等技能的培养予以说明。

雅典还在变成工业和商业的城市以前就组成了一个单一城市领导周围比较广阔农村地区的国家。我们有理由推测,这个城邦的务农的平民,初期还算不上是城邦的公民。史料表明,梭伦改革以前,这些平民的处境是贫困而悲惨的。

直接民主制度唯有在领土狭小的城市国家中才有可能。在这些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

希腊城邦政制,不许有单个政府首脑统一领导下的无所不能的行政权力,使得公民大会或议事会只成为“陪衬”这个行攻权的“清谈”的议会,这是直接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法庭也是由公民大会选任的,法庭也得对公民大会及议事会负责,重大讼案的上诉和终审机构是公民大会本身。

希腊移民,通过民族混合和其他途径,如在小亚细广泛吸收了先进的古代巴比伦文明。

――《顾准文集:希腊城邦制度》

1.归纳、概括技能的培养

利用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技能,教师应注意提供的材料最好要有三层以上的要素信息。如果只有一层、两层要素信息,学生一看即知材料的内涵,是不利于归纳能力培养的。

如何进行概括总结,首先应找出关键信息,判断信息的主题内容(在具体的考试过程中,常常不需要学生去判断主题内容,大体上考试提出的问题就是主题内容,要求学生围绕主题内容去辨别关键信息)。一旦明确主题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使用一句话概述出材料反映的主题或历史信息、历史现象的本质。上述材料中,第一段是说梭伦改革前的雅典平民不是公民,第二段是说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是互相依赖的,第三段是说公民大会是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段是说希腊城邦制度的发展吸收了其他先进的文明。综合起来,材料反映的主题就是: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

2.分析技能的培养

分析通常是理解的深化,也是评价的前提,在完成分析认知任务过程中,理解、分析、评价技能常常交互在一起进行使用。分析技能包含3个子技能:区分、组织、归因。目前考试中对分析技能的考查主要放在归因分析的考查上。归因技能常常与区分、组织技能相结合,要求考生先对信息要素进行区分,再进行组织归纳,然后有效地进行归因。所以,归因技能的培养,材料中最好能够有区分、组织的要素信息,便于学生在区分、组织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归因。

在分析过程中,区分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的核心思想、目的、观点、价值观等,能够区分出相关与无关的信息,把不相关、不重要的要素排除在外;组织要求考生说明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与整体结构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于材料蕴含的观点、目的、价值观等的作用;归因是在上述基础上,分析并发现材料蕴含的目的、观点或价值观等,判断出现的原因。

一般而言,分析技能的操作大体分为三步:第一步是确定与主题内容相关的信息,区分材料中的事实与观点信息,即注意区分材料中的描述性信息和人们对问题的评论信息。要求避免受主观先见的约束,明确分析问题的目标,尽可能发现信息中的其他因素,搞清楚材料信息中所隐含的信息内容。第二步是简述该问题的表现形式。这一步骤常常需要学生联系所学过的内容,结合材料判断问题的范围,考虑与问题有关的所有因素,即问题与哪些事有牵连?它涉及哪些人?问题可能导致的后果等。第三步是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要求辨析材料中哪些是问题产生的原因,哪些是问题本身的特征。

以上述材料为例,雅典城邦民主制度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呢?回答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依据材料,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该问题,首先应区分材料中与主题相关的信息:梭伦改革前的雅典平民不是城邦公民,表明雅典民主制的形成始于梭伦改革;狭小的城市国家才有可能形成直接民主制度;希腊民主制度的形成,与民族融合和吸收各地先进的文明有关。接着,需要考虑与该问题有关的因素:希腊的地理环境、工商业的发展、平民的斗争、各地民族与文明的交融等。然后思考这些因素可能造成哪些后果。最后,围绕问题,整理概括出雅典城邦民主制度形成的原因。

分析原因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利益分析法、内外因分析法、根本原因分析法、平衡分析法等。利益分析法就是首先确定材料中或问题中的利益的主体及其性质,区分利益的轻重、大小、层次和地位,排除非正当的利益。内外因分析法强调,历史事件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外因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辨析内因、外因,有助于发现问题产生的关键。根本原因分析法认为,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层面的,在原因的背后还有产生原因的原因;对原因进行层层分析,有助于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平衡分析法指出,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供给与需求之间应保持均衡,即相互协调,一旦失衡,容易产生问题;运用平衡分析方法,有助于判断材料中是否存在失衡的社会现象,进而分析出影响社会协调的因素。例如就业问题,如果社会上失业人数较多,必然打破社会关系的平衡,对社会经济、社会稳定等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当然,这些分析方法有时可以相互通用,具体选择用什么方法,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因问题、材料的不同而不同。

教师在运用材料进行教学时,应辨析材料的类别,选择更能启发学生思考与发展技能的材料。一线老师喜欢使用领导人在一些纪念日场合所发表的言论,或者教科书课本上的话语。严格来说,这样的材料在教学中主要是用于印证教科书结论或某种观点,对于提升学生的技能帮助不大。

培养学生的分析技能,还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材料与信息,围绕材料中的错误分析、观点认识的立场、论点论据的关系等细节设计思考问题。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下列问题:该段信息中有哪些推理错误?什么信息误导了作者?是怎样误导的?如何纠正这一错误认识呢?作者所站的立场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有没有其他立场?为什么有人认为这一立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等)?什么论据支持了该论点?这些论据存在哪些局限性?恰当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时,具体应从什么角度、从哪些方面去分析问题,进而掌握分析技能实施的要求。

3.应用技能的培养

应用技能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某一具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如2015年Ⅰ卷第41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中提供的公式,将其应用到分析问题过程中。面对这类任务或试题,学生应已经知道采用何种方法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例如,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虽然有“评价”字眼,但不属于评价技能,而是应用技能,即学生运用相关的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方法,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应用技能的培养呢?大体也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讲清楚解决某一问题所需要的方法。例如,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唯物史观的方法,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环境与背景去考察,要历史地看问题,坚持全面性、客观性、辨证性等;不能仅用道德来衡量一个历史人物,而应根据他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所起作用来进行评价;应坚持效果第一、动机第二的方式;在阶级社会中还应坚持阶级分析方法;采用方面论(按人物一生所从事的活动来具体评价)、阶段论(把人物的一生分成若干个阶段来评价)、重点论(抓住主要活动进行评价)相统一的方式,最后得出一个整体评价。按照这样的方法去评价历史人物,就属于应用具体的方法解决问题。其次,教师应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进行演示,使学生知道应用技能在实践中是如何操作的。需要老师们注意的是,由于高中必修课本采用专题史编写的方式,几乎没有多少涉及历史人物活动的信息,在必修课阶段对学生进行历史人物评价方法的教学,一定要注意提供相应的材料信息,补充历史人物主要活动内容。第三,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将所学到的技能知识迁移到具体的实践中。当前市场上的中学生历史课后练习册品种繁多、良莠不齐。需要教师精选或者根据学情,灵活设计、选择适合学生技能发展的作业题。有意识地通过平时的作业训练,使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技能,能够迁移到课后的练习中,掌握并发展高层次的认知技能。

再以上述材料为例,如果提出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城邦制度如果说还有不少长处,那么所有这些长处在它变成帝国的时候,几乎全都转化成为反面的东西,成为丑恶不堪的东西了”,①请你评价雅典民主制度的历史作用。那么,如何具体操作呢?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评价,一般是从效果上进行分析,主要包括3方面的分析内容:事件的定性分析、事件在当时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合雅典民主制度,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是一种直接民主制度,它适用于小国寡民,当雅典打败波斯向帝国发展时,意味着统治区域的扩大,雅典仍然坚持本地区的民主,无疑会遭到其他城邦的反对,这是材料暗含的信息。此外,直接民主本身有弊端,各版本课本对此均有所陈述。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到伯利克里时代,即帝国时代,也是其走向鼎盛时期的过程。对此正面影响,教科书也有叙述,不过教科书没有叙述雅典民主制在当时并不为人们所看重,例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就对民主制进行了批判。这需要我们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事件的影响或作用,主要有近期影响与长期影响,前者是从当时的时代来分析,后者则是从历史发展的长期性或者大历史的视角去看待历史发展的。雅典民主制度对后代历史的影响主要是观念上的,西欧近代民主制的发展并不是在雅典民主制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另辟蹊径。当我们确定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因素与解决方向后,下一步就是根据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做出结论了。

4.评价技能的培养

评价是基于一定的准则和标准进行的判断。在评价技能的考核中,需要考生注意评价对象的特征(包括正面和负面特征),并对照评价的准则和标准做出判断。评价技能涉及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认知技能。2014年历史高考全国I卷第41题就涉及对评价技能的考核。

高考在命题中测试考生的评价技能,表明命题者已开始关注对考生批判性思维的考查,这值得一线教师注意。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技能的类型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教科书编写是否存在问题进行评价,一是对问题解决(如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案是否存在问题进行评价。对于前者,需要理解某段历史发展的线索、特点,认识到该段历史的本质,然后结合教科书编写侧重点,分析判断教科书编写存在的优缺点或课文整体设计水平的高低。对于后者,需要结合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方法,分析这一评价方案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解决的方案是否存在问题进行评价这一题型,早几年高考已涉及。前文已述,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不属于评价技能,而属于应用技能,但是判断分析某人对某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否符合唯物史观的要求,则属于评价技能。

进行评价技能的培养,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评价离不开一定的准则与标准。准则是做出评价所依据的原则,一些常用的准则包括质量、效果、一致性等。标准描述的是评价对象在每一条准则上的好坏程度,可以是定量的(信息数据是否足以说明问题),也可以是定性的(方案是否优秀)。评价时需要将标准应用到准则上,例如,评价某一观点是否正确,我们需要分析:结论是否可以由论证的前提得出、论证的材料是否存在矛盾、信息数据是否支撑论点、论证过程是否充分有效等。②

民法典相关课件范文3

[中图分类号]C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03-0062-07

一、本课立意、结构和特色

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中,希腊的民主与罗马的法制分别是两种重要的政治制度的典型代表。它们是西方历史的源头,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东方文明截然不同的制度。民主制度对古代希腊文化的繁荣有重要的意义,尽管它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政治文明的建设,正确地分析和认识民主与法制曾经发挥过的积极作用与不足,这对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国情不同,使世界各国选择了不同的政治制度。政治文明没有优劣,只有适合还是不适合。对于希腊民主制度产生、发展及评价,从古至今就有不同的看法,赞赏者有之,批评者有之。对于刚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世界观与价值观正处在形成时期,学会对民主政治的理性分析和辨证思考,对于他们人生的顺利发展至关重要。

基于以上认识,本课教学的基本立意为:通过古希腊民主形成的条件、过程及评价的学习,全面、辩证、客观地认识到民主制度的优与劣,明确民主与法制、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成为积极作为又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在本课的结构中,以3个“说话”为主线,分别设计了“一、鞋合适吗?――让脚说话”“二、改革成功吗?――让史料说话”“三、民主一定好吗?――让史实说话”这三个问题。“让脚说话”是通过民主制度形成条件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制度必须与国情相结合;“让史料说话”是通过民主制度确立过程的叙述,使学生掌握主要的历史知识与培养史料的阅读、阐释等能力;“让史实说话”是通过民主制度影响的讲解,使学生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具体地说是要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了解古希腊的政治、经济、地理、人文环境及对民主政治产生的影响;

2.识记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1.提高历史核心素养,从材料中评价改革,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2.在比较中认识不同的国情就会产生不同的政治制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民主政治是古希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2.民主也有弊端与局限性,要反对过滥的大民主。

教学重点:希腊民主政治的内容

教学难点: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评价。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人]

师:我们用了4节课的时间学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感受到了中华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源头。那么,西方文明的源头在哪里呢?

历史是公平的,当世界跨入文明时代门槛的时候,它给了东西方两个伟大民族以同等的机会,让它们各自创造了一种国家制度,并分别成为后世的楷模。邦国和城邦,它们一个是帝制的渊薮,一个是共和的源头,但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

问题:材料中西方文明的源头指哪里?

师:对,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

一提到希腊就有一种家园的感觉。那么大的欧洲,能把那么小的希腊当做自己的精神家园,关键就在于她对欧洲文明精神的塑造,欧洲文明的核心浓缩起来就四个字――民主、科学,而民主思想正是希腊留给欧洲的珍贵遗产。

师:这段评价的关键词是哪几个?那我们再看看雪莱评价的关键词是什么:

我们全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我们的艺术,根源都在希腊。

师:两位大师如此的评价,肯定有他们的依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琴海,走进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意图:导人新课一般要简明扼要,直奔主题。对上节课与本节课的衔接要自然,要指出它们的联系或区别。两种文明、两位大师,可以让学生温故知新,激发起他们学习的欲望。

师:东方中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西方的希腊却是民主政治。让我们站在世界视野之中,以大历史观为武器,把专制与民主放在手术台上,解剖其政治构造的差异,探寻导致专制和民主政治分野的历史奥秘,感受东西方不同政治发展路径对各自命运的影响,为今天的发展提供历史的借鉴。

民主政治为什么诞生在古希腊?或者说,民主政治适合古代希腊吗?让我们来探究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

(一)鞋合适吗?――让脚说话

我们先通过一个表格(见页下表),思考为什么中国与希腊创造出不同类型的文明。

师:表格让我们一目了然,原来是经济、政治、地形等方面的不同,使两个国家根据自己不同的国情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如果我们将表格内容再具体化一些,或者补充一些,我们的认识与理解可能会更深刻些。

1.经济:平原少、土地贫瘠,使希腊人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和发展。古希腊海岸曲折,众多海湾良港,为工商航海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易形成平等、自由等观念;

2.政治:被群山所分割、阻隔的小块平原,有助于形成古希腊天然的政治单位――小国寡民的城邦。该状况为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政治这一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3.价值观念:商品经济须以平等作为交换原则,商业贸易的进行与发展亦要求有相应自由的环境。平等观念的形成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建立;

4.民族精神:小寡民的城邦一旦由于人口的增加而无法负荷时,希腊人就到海外去建立殖民地。殖民运动练就了古希腊民族勇于开拓进取、善于求索、创新的民族精神;

5.人文素养:古希腊较早就产生了智者学派,高举起人文主义旗帜,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大师引领着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

意图:分别由学生朗读五部分内容,培养他们的朗诵能力,拓展他们的视野。对于高一新生,只是让他们初步感受一下这方面的内容,不求深刻的理解,也节省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师:大家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说出希腊文明有哪几个基础?

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文明特别是大江大河流域地区的文明,希腊文明的经济基础是相对发达的商品经济,政治基础是城邦体制与民主政治,社会基础是公民队伍的存在,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则是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它们构成希腊文明的基本方面。

――祝宏俊

师:依据下面这段材料说出希腊文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总的来说,在考察雅典民主政治的成因时,我们应看到当时雅典社会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等一系列条件的复杂的综合作用,这些条件相互间紧密联系。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我们可以认为雅典社会不同于古代东方文明国家的那种特殊的生产方式是促成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根本原因

――宋景田:《有限的民主,历史的遗产

――古代雅典民主制度评析》

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看来,有什么样的国情,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上什么山,就唱什么歌;什么样的地就种什么样的苗;什么样的苗,就结什么样的果实。原来,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鞋是否合适,别人没有发言权,必须让脚说话!

意图:古希腊文明形成的条件应该是本节课的难点,许多问题史学家也没有达成共识。所以,课堂处理应言简意赅,否则可能越说越乱。同情决定制度,尊重他国的选择,应该是本问题教学价值观的落脚点。

师:古希腊能够创立民主政治制度,除了上面我们分析的原因与条件外,还有三位改革家的持续的、卓越的努力。他们的改革取得了哪些成功呢?让我们一起探究:

(二)改革成功吗?――史料说话

师:同学们的观点我赞同。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史学工作者如何评价这三次改革的成功:

废除债奴制,使平民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厄运,稳定了平民集团,为雅典民主奠定了牢固的阶级和社会基础,亚里士多德把这一条评定为梭伦采取的最具民主特色的措施之一。四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两个无财产资格限制的新国家机关,平民成为司法的主人,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创举。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公民等级,开辟了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取得政治权利的途径。

――郭燕红:《“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教学案例》

问题:此改革成功在什么地方?

克里斯提尼改革一是以地域原则代替了血缘原则,基本上肃清了氏族贵族的影响。二是以五百人议事会代替四百人议事会作为最高行政机构,五百人议事会成员不再按照血缘而是按照地域原则经抽签选举产生,议员的当选没有财产资格限制,对所有等级公民开放,这说明公民参与政权的范围空前扩大。三是陶片放逐法的创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在民”的思想。克里斯提尼改革使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李凤:《关于克里斯提尼改革和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确立的理解与思考》

问题:此改革成功在什么地方?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机构的权威性与职权的明确性加强:“津贴制度”利于提高公民的参政能力、保障公民的参政权:可以说伯利克里时期通过扩大公民参政基础、完善民主机构、完善保障体制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最大化来保障雅典的进步。

――马巧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为例》

问题:此改革成功在什么地方?

师:看来,评论者对三次改革从不同的评论角度出发都肯定了改革获得了成功。如果将三次改革作为整体来评价,改革获得了哪些成功呢?

从制度层面,提出了一套如何使公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制度设置。这包括权力机构的集体协议制,每一项具体的权力掌握在权力彼此平等的若干人手中,没有人拥有超越同僚的权力。官员选拔的选举制和抽签制,这使得少数人无法操纵官员选拔。官员任期的短任期制,可以有效地防止少数官员滥用权力。这种制度设置使得政治权力被碎化,分散到尽可能多的人手中,从而为人民掌握提供了制度保证。

一是在民的思想已经比较明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执政官员是人民直接选举的;二是分权限任的民主原则,管政的、管军的职权分开,任期有期限;三是依法管理,城邦所有公民依法活动;四是人民可以监督的机制,无论谁都要受到监督,对渎职的可以弹劾,公民有权参加陪审法院。这些原则为后来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宝贵的基础。

――宋景田:《有限的民主,历史的遗产-古代雅典民主制度评析》

师:上述史料或评论,多方面地讴歌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它是雅典人的智慧,也是人类的宝贵遗产。但任何制度都有它的两面性,有进步,也就会有局限。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在哪些方面呢?

意图:首先将教材改革内容的知识罗列出来,让学生说出其成功的地方,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然后,将史学工作者的评论再给学生,拓展学生视野,提升他们的史料阅读与信息提取与阐释能力。

(三)民主一定好吗?――让史实说话

师:民主到底有什么局限性,让史实说话:

1.丑老头之死――苏格拉底之死

师:如果从外貌看,谁也不会把苏格拉底和智慧二字联系起来。他秃顶、有须,鼻子扁平,双眼突出,身材矮胖,希腊人把他比喻为又老又丑的森林之神。相貌与智慧同他一个时代的孔子差不多。

苏格拉底壮年时期,雅典民主制面临危机,社会道德滑坡,公民各行其是,政客摇唇鼓舌,法庭审判不公,彼时的雅典犹如一匹驽马。苏格拉底对此深为不满,欲将满腔学识用于拯救雅典民主制危机。他把自己形容为一只牛虻,整天不停地刺痛雅典人,唤醒公民的意识,给他们提建议,揭露人们内心的无知和虚伪。有人一纸诉状把苏格拉底告上法庭,罪名是不承认国家公认的神,而引入新神,更大的罪是腐蚀青年,要求法庭将其判处死刑。没想到,他毫不屈服:苏格拉底在法庭上高声申辩:“只要我还活着,还有力量,那我是不会停止我的哲学活动的――询问我所遇到的任何人:你,我的朋友,一个伟大、强有力、智慧的城邦雅典的公民,你不可耻吗?――大积金钱,追求名声,却不关心智慧、真理和灵魂的改善?”苏格拉底态度坚决,以嘲弄的口气激怒了大部分陪审员。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

师:苏格拉底为何会被处死呢?是审判的程序有问题吗?请大家注意:“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这些地方。从中我们可以认定不是审判程序问题,而是如“激怒”“抽签”“随机”这些地方出现了问题。陪审团的成员未必具备政治素养,是多数人的暴政导致了苏格拉底的死亡。作为智慧化身的苏格拉底被视为民主象征的公民陪审法庭判处了死刑,这种结果的不公正恰恰充分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内在痼疾,这就是民主泛滥的恶果,它可以断送一个人,也可以葬送一个国家。

师:民众法庭以360票通过了对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当时苏格拉底的亲友和弟子们都劝他逃往国外避难,均遭他严正拒绝,当着弟子们的面从容服下毒药。在苏格拉底看来,任何人的地位都不得高于法律。如果不征得国家的同意就擅自离开,就是破坏法律,损害国家。一个公民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没有权利这样做。因此,苏格拉底坦然赴死,既遵守了城邦公民的法律,又捍卫了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尊严。可以说,苏格拉底是用自己的身躯托起了一个公民自由人格的责任与使命。

2.美少女之活――弗里娜之活

师: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洛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损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

从材料看,“按法律当处死”的弗里娜,因辩护人“动情的言辞”“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判其无罪”。显然陪审团违背了司法的理性原则,由多数人的意志和人情道义超越了法律,使得法律的刚性作用失灵。

――赵邵俊:《浅谈“弗里娜之活”的原因》

师:试想,一个按律当死的女子因为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便可判其无罪,法律被视若儿戏!这样的审判与其说是法律的悲哀,不如说是民主制度的缺陷。

两位被告均被指控为渎神罪和腐蚀青年,虽都面临着死亡的厄运,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前者被判处死刑,后者却被宣告无罪释放。难道是他(她)们的性别、容貌在起作用吗?

古希腊法律在很大范围内仍然是非成文法,根据个人感情衡量和处理纠纷几乎成为一种常态。指控的罪名能否成立,取决于控诉双方的辩论和陪审团投票的多少,而非事实本身。法律的内在价值就是理性,民众的情绪一旦介入司法,其感性情绪与司法的理性价值必然产生悖论,最终导致法律的理性价值缺失以及刚性约束力的弱化。无论“苏格拉底之死”,还是“弗里娜之活”,归根到底,他们都是受民主“绑架”的司法制度的“软肋”造成的。因此当时的历史学家如是说:

希罗多德认为,民主制的一个弱点是众人情绪容易受能言善辩的政治家的影响,“显然愚弄多数人比愚弄一个人要容易”。

――希罗多德:《历史》

问题:上述材料你得出什么结论?

师:看来,不能一味地颂扬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它也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还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看问题更全面,更客观。随意是它的弱点,狭隘性也是它的一个致命弱点。绝对的民主和绝对的自由,从而破坏了民主政治的正常运作。

意图:“苏格拉底之死”和“弗里娜之活”是两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从他(她)们的“死”与“活”鲜明对比的史实中,学生很自然会悟出古希腊民主的弊端。事实胜于雄辩,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材料工:

材料Z:在公元前445年,伯利克里恢复一项旧法:“其父母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这样,全权公民自42000人剧减为工4000人。试想一个占总人口不到千分之一的人群,统治着1000万1500万居民,这是何等薄弱的民主!

――刘永:《古希腊民主制的探索和反思》

材料3:在这样的露天场所,准时集会的效率、发言的效果都值得怀疑,一般的公民即使与会,可能参政的形式也只能仅限于聆听、投票。只有那些有影响力、又具有演讲才能的精英,才能参与大会的实际性的议程,对决策具有真正的影响力,“有证据表明,这样的人大概不会超过20人”。

――张文伟:《论古代雅典政治体制中的精英政治特征》

材料4:直接民主虽蕴含着民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但却无法处理好多数与少数、群体与个体、民主和自由的关系,它实际上也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而错误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因参与者众多,落到个人头上的责任则变得轻微,从而鼓励人们再次犯同样的错误,或者错误根本不被认为是错误。因此,雅典必然走向衰落,直接民主也必然为近代的间接民主所取代。

――袁廷虎:《从自由角度看雅典民主的弊端》

问题:上述四个材料你得出什么结论?

师:再请大家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古代雅典民主与近代西方民主有什么区别?

雅典民主制度:只有男性公民享有公民权。实行的是单纯的、直接的民主,公民大会是不受制约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时少数异己分子包括社会精英均处在被排斥的地位。

现代西方民主制度:所有成年人均享有公民权。实行代议制度、政党政治和分权制衡,力求在大众意愿和社会精英(包括与大众意愿相左的少数人)之间维持某种平衡。

――龚月萍:《浅探古希腊民主政治c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异同》

师:既然古希腊民主有这么明显的弱点,我们今天学习古希腊民主政治有什么历史意义呢?

你如果不读中国历史,就不知道中国为什么伟大:你如果不读世界历史,就不知道中国为什么落后。从一定意义上说,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改造过程。

――郭富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师:原来是要学,改造基因。同学们,黑人民权领袖路德.金曾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公民本身。”“中国梦”只能依靠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持续、理性而坚韧的努力与民主意识的合法表达才能实现。在座的诸位"00后”们应该如何做呢?

意图:四则材料,充分说明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弱点也看到了民主制度的继承与发展;最后一则材料充分说明了本课学习的意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三、备课回顾

《古代希腊的民主制度》是人教版必修一中教学难度较大的一课。难在老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与学生对世界历史的相对陌生。学生刚刚由初中升人高中,还习惯于听故事、画书、背诵、开卷考试的学习方式上。因此,作为从高三下来的老师,切忌设计得过于深奥。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历史核心素养应该是教师教学的核心与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

民法典相关课件范文4

一、大学语文课程地位、性质及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

(一)大学语文课程地位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在培养大学生母语素养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的众多公共必修课,如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在高校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大学语文长期处于边缘化,成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鸡肋”。造成大学语文的尴尬境遇,原因是多方面的。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更加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并相关的文件,如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转发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明确指出:“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然而,各高校由于师资、生源、学校性质等方面差别巨大,因而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和要求不尽相同。许多高校大学语文课时少且还是选修课,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自己视野不够开阔,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多数学生为了获得学分的一门课。为了改变大学语文的处境,让学生真正热爱这门课,除了高校更加重视这门课程外,教师还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师自身素质上下功夫,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拉回到课堂上来,让学生思想观念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大学语文课程性质

大学语文是一种母语性高等教育,以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质为目标,综合素质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文章及文学作品的鉴赏,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一是通过对各类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因此大学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是二者的统一体。

(三)大学语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

汉语历史悠久,书面语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载体。它用汉语的书面符号——汉字来记载历代的文明成果,使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传承,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这些文化遗产主要表现为历代的经典文献。学生在学习历代经典作品中,体味到汉语的美,深入地认识和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体现在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生态度、道德品质等多方面。这些内涵溶于历代经典作品之中,也流传于当代的民俗、民间艺术中;这些民族的精华经过历代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当今兴起的国学热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要让国学走入中小学课堂,让国学知识普及到学校,使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得以传承发扬。大学语文以学生阅读历代经典的书面文本为主,教师在课堂通过经典文本的讲解,并通过与学生互动讨论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对传统优秀思想文化有更多了解。学生在阅读这些有血有肉的经典文本时,心灵被触动并产生共鸣,使文本的思想内涵植根于心田,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不仅学习了优秀的经典文献,受到美的熏陶,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服务于当今社会。

二、如何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大学语文要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应找准自己的定位,改变以往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模式,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大学语文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启动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计划,中华民族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创未来。大学语文应当适时地抓住这样的机会,利用自身作为培养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课程的地位,发挥其以文本具有直观、感性、审美的特点来引导学生的优势,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母语高等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大学生广泛阅读中华典范作品,汲取其精华,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于母语教育,让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使学生母语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领会优秀作品的内涵,让经典作品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如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有雷海宗《专家与通人》这篇短文,这篇文章虽然写于1940年,所谈论是治学上“专”与“通”的关系,但对当今社会及大学生仍然有着重要意义,其思想内容十分深刻。文章从学术上称谓的“专家”联系到治学及人生方面的“通人”,把做学问与做人统一起来,这与《中庸》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相契合。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后受到感染,更加明确学习方向和人生目标;文章反映了高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具有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把培养他们成为身心健康,关注社会、热爱生活的“全人”,这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体现。大学语文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要想使学生达到提高母语能力和素养,提升人文素质的目的,这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可以为学生列出经典文献书目,让他们广泛阅读哲学、历史、文学、民俗乃至古代医学、科技等典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

(二)教师应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在大学语文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的学识和涵养直接影响到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大学语文教师一般是中文专业毕业,他们所学的是文学专业或语言专业,要担负起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担,培养其具有较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质,任务是艰巨的,需要教师有较好的综合素质。所以,只依靠本专业的知识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不断学习,增强历史、哲学、思想、艺术、民俗等多方面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身传统优秀文化的素养,以更好服务于教学的需要。

(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联系现实,把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二者的传承关系

大学语文课程以往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单向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方法,既使学生失去了思考问题的机会,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导致课堂教学事倍功半。要改变这一情况,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堂上起引导作用,让学生思考问题,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联系现实问题,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结合起来,找到二者的共同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精华,我们应从优秀文化中汲取有利于国家、社会发展,有利于个人品德、人格、情操形成的要素,使这些要素在当代能够得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基本精神要加以继承与宏扬。国家正在提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包含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对传统文化的高度提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把传统经典作品中的思想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找出二者的关系,使学生在鲜活、生动的经典作品中更加准确、深入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这可以摆脱学生只靠死记硬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条目,而对其丰富内涵无法生动、形象理解的弊端,并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进行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束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汉语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家汉办的倡导下,我国已在世界各地创办了众多的孔子学院,世界范围的一股“汉语热”正在兴起。外国人通过学习汉语来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大学生有责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大学语文应紧跟时代步伐,作好课程的科学定位,克服以往教学方式、方法中的不足,发挥自身优势,以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把课程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体现出本课程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罗小如 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民法典相关课件范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法律基础知识 作用 运用效果

在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案例教学法即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辅助教学,以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知识,并自觉运用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对法律基础知识这门涉及一些相对抽象法律理论的科目,是一种极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当下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的作用

1.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案例教学由于可以将比较抽象的知识予以具体化,而且相比于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能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必将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注意力的集中,从而可以很好地保证和提升教学效率。

2.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鉴于法律理论抽象较难理解这一情况,借助丰富生动的案例开展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的法律知识点,均通过相应的案例进行理解,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通过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这一循环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达到对知识较好程度的吸收效果。

3.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可以借助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展开教学活动,利于学生熟悉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法律案例,对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如果注意在教学中选用丰富典型的案例,对学生全面地把握各种社会法律现象具有实践性意义。

二、提升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运用效果的方式

1.选用经典富有实效性的案例,利于法律理论的精准阐释

运用案例教学法应选用典型的案例,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盲目选用并不十分贴切的案例,对法律理论的阐释不全面,或者阐释不够准确,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降低课堂效率。教师在选用案例时,应充分拓展视野,不仅要参照案例教案书上的相关案例,且应密切关注当下最新发生的、更具实效性的案例,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知识。如,在讲解刑法相关内容时,可以以今年水落石出的赖长青案为例。由于当下信息渠道的畅通,学生一般对赖长青案件已经耳熟能详,教师此时若选用此案例,将案件的来龙去脉再进行细化讲解,以此来阐释法律理论,可加深学生对刑法相关知识的理解。借助最新的案例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且可帮助学生比较透彻和精准地掌握法律知识。

2.选用生活化的案例,利于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

在案例的选用上,教师还应注意选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更加生活化的案例,通过熟悉的环境以及熟悉的人物形象,不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且可以让学生为自身敲醒法律警钟,明晓如何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帮助学生明白如何处理相似事件,提高学生面对社会以及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较大裨益。在讲解民法时便可以选择具有生活化的一些案例,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以下有关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的案例:春节期间,小朋友王某在燃放鞭炮时,不小心将马路边的一家商店引燃,店主张某自己迅速脱身,但却并不积极采取扑救措施,临近居民赶来帮忙时,张某不仅不感谢,反而还制止:“没事,烧吧,我已经入了保险了,这商店我早想改头换面了。”最后消防队伍赶到扑灭后,商店的东西已经所剩无几。当张某匆匆赶到保险公司领取保险时,却被保险公司以张某没有遵守法律中的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应积极采取抢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化的相关规定,而拒绝在弄清人为扩大化数额之前给予赔偿。借助以上案例,可以让学生明白在保险合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民事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制约、共生并存的,任何一方不认真履行合同的相关法律性条文,都会受到对方平等权利的约束,而必定承担相应的义务予以平衡二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张某没有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参与抢救,而是任事故扩大化,造成的损失按照法律合同,必然受到保险公司具有的权利的制约,必然要承担相应的损失。这种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动案例,必然会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并能通过案例,让学生自觉树立起法律意识,在平常的生活中成为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3.组织课堂案例讨论,拓展学生法律视野,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法教学中,为提高运用效果,以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应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组织教学,而课堂案例讨论教学,对于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热情,有着重要作用,并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知识。首先,教师应选用合适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案例的选取一则要与课堂法律知识紧紧照应,再则不应过于深奥,应选择具有普适性的案例,以让所有的学生均能参与到讨论中。其次,应尽量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提高讨论的效果,并能创造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自由平等地展开讨论,能无拘束地各抒己见,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再次,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动脑自主思考,并最终将具有典型性的想法汇总出来,利于全班学生均能了解适宜的法律解决途径,以拓展学生的法律视野,并同时提高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利于他们自身素质的提升。

结语

在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法律理论素养的提升,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借助经典富有实效性的案例、生活化的案例,以及课堂案例讨论的教学方式,均可以加强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的运用效果,促进法律基础知识学科教学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银建.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6)

民法典相关课件范文6

【关键词】软件工程 网络 教学软件

一、导言

在当代,软件设计的需求量很大,并且人们需要在它的环境中受教育[1]。软件工程(SE)是这样一个工程的分支,它运用计算机科学和其他科学及工程的分支来提供人们一个构建软件的方法论,以确保在预测的成本和进度内完成设计任务并保质保量。许多享誉世界的大学,包括雅典民族技术大学(NTUA)也开设了软件工程课程。

雅典民族技术大学的电气科学系和计算机工程系从1986年开始首先对第期的学生开设了软件设计的入门课程。该课程的组成部分有:讲座、讨论、科研项目、学习教材。每个星期有一个两小时的讲座,同时增加一小时分配给学生关于课程教材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处理适当的大型科研项目可以获得许多经验。学习的教材是由一本希腊语编写的名为“软件工程简介”的课本[2],和近期的修订本文献组成。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却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问题。在希腊大多数大学中讲座出席者照例不是强制性地参加,于是在逐渐减少,经常参加讲座的学生只占不到50%的比例,这主要是因为许多学生已经开始从事专业活动。但是对学生而言,在课余或讲师固定的办公时段之外的时间,要与讲师沟通交流(例如提问和得到反馈)尽管被相当看好却是件很困难的事。而且,教程的必修课程变化得太快以至于课本都失效了。

近来信息与计算机技术(ICT)在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多媒体系统领域的发展使以上问题得到了引人注目的解决方法。它可以在一台中央电脑上存储教学材料并允许众多学生通过个人计算机连接到局域或广域网进入系统。相关的问题也可以利用同步或异步的通信得到处理[4]。利用信息与计算机为基础的开放和远程学习(OLD)作为一种教学教授方式增加到传统的教学中,是克服后面问题的方法。

我们有机会在一个名为“EONT:运用新技术研发开放远程学习的实验”、在苏格拉底方案下由欧洲联盟部分捐资的欧洲合伙项目中开展关于以信息与计算机为基础的开放和远程学习方法可以丰富课堂教学[5]有效性的实验。我们就目前的“软件工程简介”课程开发网络教育课件,即一组专为万维网设计的学习资源,主要是为了寻求对传统教学的补充而不是代替它。

学生仍然被提供印刷的教材(课本、近期的文献等),并且他们的评定是依据小组项目中表现的能力及期末考试的结果两个平均方面。作为讲座和印刷教材的补充,学生可以接触网络课件,其中包括新增版本的电子版教材和网上相关材料的有效链接。而且,我们的网络学习环境将网络论坛和班级管理结合在一起为异步通信交流提供了便利的途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陈述了对于在我们新型的网络学习环境中教授“软件工程简介”这门课的观点。文章的结构如下:在线课程教材的内容设计所采用的基本原理将在第2节内容中说明;第3节将描述丰富教学授课模式的结构;第4节介绍的是含有在线课堂笔记特色的网络教学软件;最后,第5节叙述了从对丰富教学授课模式评估中得到的结果,而第6节则是结束语。

二、课程原理

人们总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并且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而必须实施各种方法。在这些方法的施行过程中,他们借助于工具和仪器,也就是他们为了完成目的而结合的系统,我们称之为人工系统。所以人工系统是人类的结构设计,其典型的构成阶段方式。

从此我们看出,在现实生活中必须实施各种各样的方法从而找出作为解决问题的施行方法。这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三大部分:人为部分、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分别由人、计算机和各种仪器来操作。这就是专家需要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系统地表达并解决问题的工作,同时这也是系统工程师将问题解决方案划分为上述三部分的工作。然后系统工程师在与构成这三个支系统的人为设计师、软件设计师、硬件设计师的合作中,将其整合,从而整个认为系统就形成了。

三、评价结果

我们以五分制,也就是5分为最高分而1分为最低分的标准,得到学习效果测评的平均分为3.25。一方面,从这是网络课件的第一种开发形式来考虑,这个分数是相对较高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丰富的教学讲授模式效果才只是达到一个中等水平。这主要还是由于学生更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学生表示,与ICT形式相比,他们更倾向于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但是,他们也提到,ICT模式可以允许他们按自己的进度去学习,并且不需要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其次,倾向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他们的选择也和网络教学软件的设计及Nov-NLE系统的发展与管理有关。他们表示在网络软件教学中尤其是在线课堂笔记中需要更多的例子,这一点被认为是教学材料缺乏互动性。学生更喜欢阅读印刷式的课本或挑选在线课堂笔记的一些部分打印出来。

定性分析数据也说明学生发现丰富的教学模式更易于、直观地学习。案例分析比在线课堂笔记有用得多,因为它让学生对相对较大项目的发展和相关文件有了实际的经验。

很显然在将来,由于定期修改、扩展和更新网络教学课件和教学模式的可能性将为教学需求和各种学习风格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受访者强烈认为有必要在该模式中融入以计算机为媒介形式的合作学习方法的电子研究以及发展网络图书馆的网站和网络杂志,这样他们可以找到相关的学习材料。还有一些其他的评论更多的是说将课程材料收集起来分析,以便修改并发展出更有效的教学模式。

四、结束语

民法典相关课件范文7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此题考查了考生对雅典民主和罗马法概念的理解。如果考生认为民主和自由是密不可分的,自然会将C选项排除,而A选项基本不构成干扰,因此B和D选项就会成为考生考虑的答案。实际上,若雅典法律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就应禁止和防范所有自杀行为,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而D项考查的是罗马法中的自然法原则,并非希腊,因此本题的正选恰恰是考生容易排除的C项。

在现代社会中,民主与自由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然而,古典民主不等同于现代民主,政治上的民主不代表一定有个人的自由,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2题的命制,切中了中学历史教学的软肋,也促使中学历史教师思索,对于教材中一些概念过于简略或缺失的地方,应如何在课堂上给予适当的拓展和阐释?中学教学中针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如何结合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加以运用?课堂教学中针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如何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消化理解?对于高考中一些重点、热点甚至每年必考的考点,我们如何备考?笔者以雅典自由与民主为例,以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2题为切入点,试图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面对该题,考生为什么多数感到困惑?诸多原因究其一,是没有理清自由与民主的关系。而翻开现行高中四套必修教材,并没有关于这一关系的论述。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民主和自由的概念加以思维拓展。

自由与民主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一对孪生兄弟。民主作为一种政体形式,与君主政体或寡头政体相对,通过依照宪法建立国家机构、人民选举、代议立法等制度原则来体现人民对国家的终极享有和行使。而自由取决于个人在社会所处环境内能够按照自己喜好来行事的范围和程度。二者虽有很大关联,却不可混为一谈。

1.自由是民主的前提

从本质上来说,“自由乃是人自觉自主的活动,是人达到支配事物对象和自身命运从而不断实现自身特质的过程”。①对人来说,维持生命的存在是人自我实现不可移易的事实。人基本的物质权利只有得到充分实现,人的生命的丰富性才得以生成并展示出来。同时,人又是自然界中唯一有思想、有自我意识的动物,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自我表达,相互交流。自我表达赋予人作为人的尊严,赋予人成其为人的独立人格,这就是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自由。人只有在充分的物质自由和精神自由的生存状态中, 才会真实地感受到生活的充实和生命的美好,因此,人的自由是人的生命追求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价值,也是人自身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总体上讲,自由是民主的前提。民主之所以离不开自由,首先是因为民主的主体是不能没有人身自由的。民主政治是一种所有享有公民权利的人都能参加的政治活动,它的主体是具有民利的公民,公民作为政治主体只有在人身享有充分权利自由的时候,才能真正没有束缚地投入民主活动。如果一个人连个体的自由都得不到保障,他要参加民主这种比较高级的政治活动几乎是不可能的。可见,民主的主体是否充分享有自由权利,是民主能否进行的核心。

就其实质而言,民主就是通过一种比较合理的机制,将不同阶级的不同利益要求磨合在一起。只有在人们自由地发表看法、平等地交换意见的基础上,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程序才能健康地进行。只有在每个人的自由得到充分保护、每个人的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下,一个民族的知识才能不断扩充,一个社会的物质财富才能不断增长,一个国家的制度才能不断地更新。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自由,自然就谈不上民主。

2.民主是自由的保障

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同时也离不开民主的保障。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认为:“一定程度的个人自由是民主政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反过来看,民主政治运作的长期后果可能是扩大和加深个人的自由。在某种意义讲,自由是民主的特有美德。如果人们关心自由,把自由当作终极的社会价值来加以关怀,人们同样也应该关怀民主的命运。”②人活动的社会性表明,人的自由并不单纯表现为抽象的人性意义上的自由,更重要的表现为具体的社会意义上的自由。在现实中,每个人所遇到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只能为他的自由提供一种现实可能性,但由于主体条件和能力发挥的不同,个人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所获得的地位及其对外的支配性权力就不同。外在的权力支配总会导致现实的不平等,而现实的不平等反过来又阻碍着个体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由并不是无限的。只有建立民力内在和外在的制约与监督体系,每一个人的自由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只有建立民利诉求的稳健通道,每一个人的自由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只有形成个人、团体和社会彼此之间的协调机制,每个人的自由才不至于成为其他人自由的障碍。所以,“民主实际上就是实现自由并调控它的一种政治机制,是保障自由之车前行的制度化安排”。③

民主与自由在现代社会中密不可分。但是过分强调自由,民主就会遭到破坏。民主是按照少数人服从多数人进行决定的机制,这本身就包含着少数人的某些自由必须向多数人作出让步,如果只强调少数人的自由而反对多数人的意见,民主就无法实现。自由与民主的结合,就体现为法治。孟德斯鸠认为:“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④在民主社会中,没有离开法律的民主,也没有离开法律的自由,民主必须按照法律的程序化原则来运行,自由也必须受到法律的界定与限制,如此,民主与自由才能得到有序的发展。

但仅仅理解了这些关系,仍不足以明白命题人的立意。因为古典自由民主与现代自由民主是不同的概念,不把握雅典自由的特点,就不能认识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在现代民主政体下,个人自由如言论、结社、信仰等大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而为了争取更多的自由权利,人们往往会制定更健全的法律来保障民主。因此,在法律的调节下,民主与自由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在雅典民主制度下,公民的个人自由会受到限制吗?

1.公民的自由属于城邦

现行高中必修教材都对民主的主体做了严格的限定,即民主的对象只为成年男性公民。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鼎盛时期,雅典“总人口40万人中,奴隶20万,公民16.8万,外邦侨民3.2万”,到公元前4世纪中期,“雅典奴隶总数已在30万人以上,比5世纪至少增加50%”。①显然,构成雅典居民人口大多数的是奴隶,而奴隶并非自由人,他们不是民主的对象,而是被民主的对象,从这个角度来说,古典时期的雅典民主绝非是人人享受自由的民主,雅典的民主实际是奴隶主自由公民的特权民主。

当然,奴隶没有个人自由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也很容易理解。可关键问题是,享有民主特权的自由公民就有个人自由了吗?

英国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教授戴维・赫尔德在其《民主的模式》中说:“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为共和城邦作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这就是说,“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公民享有权利和义务,但这些权利并没有分散到个体手中,而义务也不是由一个以维护公民个人利益为目的的国家来推行的。事实上,他们只有公共的权利和义务”。②古代国家并不像近现代国家,对于公民而言,公平的只有参政。无罪的人,只要被认为妨碍了城邦的利益,国家就可以惩罚。

陶片放逐法就是其中的典型,只要公民大会投票时在陶片上刻上名字,无需证明此人的过失与罪行,只要票数超过6000,他就被流放,所有的一切即遭剥夺,雅典有许多大将如阿里斯第德都在被放逐之列,从现代的民主自由观念来看,这种制度无疑是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野蛮践踏。此外,即使是在行使民力的过程中,公民在议会中投票、充任官员,也都是在尽他该尽的义务,遇到有争执时,雅典禁止公民保持中立,他必须随一派竞争,“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去其公民权”。③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雅典政治理想中的平等和自由观念与今天政治思想中的自由主义观是完全不同的。城邦的本质是公民集体,公民积极参政被视为美德,所以城邦与个人是没有严格界分的。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解释了这一切:“个体只有在属于城邦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④城邦群体的意志和利益高于一切,个体应该完全从属于群体,是没有脱离群体之外的自由的,政治自由与其说是一种权利,不如说是一种强制的义务,这样的自由只有在追求和获致一个绝对的集体目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2.私人行动受到城邦干预

现代西方民主思想中的核心理念,本质上认为人类是分散的个体,有不可让与的主体权利和个人自由,在政治生活之外,公民还有着其他的生活领域,公民的政治生活并不比其他的生活更重要、更优先,而且这些生活领域与政治生活孰重孰轻全由公民自己来断定,任何人都不得否认这一“私域”的存在,也不得强制性地干预公民的选择。可古典民主却与此大相径庭。

在古代雅典民主下,政体的民主并不代表个人的自由。雅典国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制度虽屡次改变,但公民的政治自由一直属于城邦,个人自由受国家支配的程度也并未减少,公民的一切事物,都必须服从于城邦。对此,法国历史学家菲斯泰尔德・古朗士列举了很多例子。比如,公民的身体属于国家,有保护国家的义务,雅典规定服兵役的时间是终身。私人生活也不例外,雅典可以禁止工作,禁止妇女旅行携带三件以上衣袍,“父母不能随意令其子从国家指定的教授读书与否,因儿童不属于父母而属于城邦”。个人也无信仰的权力,他必须信服城邦的宗教,否则即是对国家不敬,会被重罚。因此,“古人不曾知道私人生活自由、教育自由、信仰自由,由此可见,在所谓几乎神权的祖国或国家之下,个人算不了什么。……一谈及邦的利益,则人民生命毫无保障”。①因此,雅典民主对城邦的权力没有任何理论的限制,只要是公民大会授权通过的,城邦就可以干预任何私人行为。该题C项正是告诉我们,不要用现代的自由观念来衡量古典自由。

由此可见,在古希腊,民主政治即人民的统治,强调的是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以及公民在政治生活中近乎绝对的平等权利,所有这些都在城邦的掌控之中,而城邦制度中却缺乏相应的法律形成有效的监督与规范。所以,民主必然会最终堕落到极权专制。这表明,直接民主虽蕴含着民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但却无法处理好多数与少数、群体与个体、民主和自由的关系,它实际上也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而错误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因参与者众多,落到个人头上的责任则变得轻微,从而鼓励人们再次犯同样的错误,或者错误根本不被认为是错误。因此,雅典必然走向衰落,直接民主也必然为近代的间接民主所取代。

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从自由角度认识雅典民主的弊端?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阐释清楚直接民主的概念。一般可将直接民主理解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身份的重合,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直接参与管理公共事务,而不通过中间环节(如代表或政党组织)。其突出特点是“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

在今天,直接民主往往是个人自由与民主最大化的标志,但在古代雅典直接民主却无法保证个人自由。如何将这一令人费解的概念让学生深入理解,笔者认为,教学中必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而生动的案例又比枯燥的说教要高明得多。在传世的古希腊史料中,有大量具体的人物、事例,中学教师不妨选取与教材有联系的典型案例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判断。如案例1:

雅典名将阿里斯泰德是马拉松战役的指挥官,战功显赫,曾担任首席执政官,素以“公正者”著称,公元前483年经公民大会投票遭放逐!据说投票时有个文盲农民把陶片递给正好坐他旁边的阿里斯泰德代为刻字。阿里斯泰德大奇曰:“您都不认识他,为何赞成放逐?”农民答曰:“经常听人歌颂他为‘公正者’,很烦人,干脆放逐了算了。”据说,阿里斯泰德真的在那块陶片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而且他真的就此服从判决,离开雅典,没想到过发动军事。因为他知道,发动军事也没用。军队不会跟他走,虽然他在军队中享有崇高威望。强大的雅典军队,只服从公民大会。因为,雅典军队的所有士兵,都是“雅典公民”。这就是雅典的“人民统治”,近乎独裁的力量!

学生根据以上案例材料,可以认识到原来陶片放逐法并非如教材中所说是完全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它在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并成为维护民主政治有力武器的同时,也形成了“人民的独裁”,是多数人的暴政。由此,学生就可以认识到,在古代雅典公民完全从属于城邦,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对城邦有怎样的贡献,只要城邦认为你有罪,哪怕这种判断是错误的,你也必须承担这个错误的后果,而这一切,正是由于直接民主无法保证公民的参政素质导致的。如此一来,学生既对“直接民主过于泛滥”这一说法有了直观的了解,也在对陶片放逐法的思考中训练了辩证思维,一举两得。

笔者认为仅仅有以上的案例还不够,还可以补充案例材料继续加深理解,让学生融会贯通,如案例2: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于自己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苏格拉底为何会被处死呢?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可以做出大胆猜测――雅典的审判存在问题。教师可以追问,是审判的过程有问题吗?学生通过“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可以判定,不是审判的程序问题。教师再追问,那是什么问题导致苏格拉底之死呢?并提示学生关注一些重要关键词,如抽签、随机等等,学生在此基础上就能得到结论,陪审团的成员未必具备政治素养,是多数人的暴政导致了苏格拉底的死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追问,1000多年后的学者为何会说苏格拉底之死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呢?学生可能无法一下得到答案,教师可以再辅以下列案例:

来雅典讲学的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结果其著作被公焚,这个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句话影响西方哲学史两千年的伟大哲学家被控“不敬神”,只好逃离雅典并死于途中。

伟大的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10年也因“不敬神”被,不得不自动离开雅典前往马其顿,最后客死异乡。

在上述两则案例材料的提示下,学生应该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普罗泰戈拉和欧里庇得斯仅是发表了自己的言论就被驱逐,这样的民主制度显然是不能保证个人言论自由的,苏格拉底正是为了捍卫自由而死。此时,教师应该不失时机的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再提升:既然民主不能保证自由,那么我们今天应该用什么来保证公民的自由呢?可以再出示一段材料:

在古代希腊各共和国,特别在雅典,普通的法院都是由许多的无秩序的人民团体组成的。他们所作的判决,几乎常是胡乱的,常是决定于一时的宗派意见或党派精神的。①

出示该材料的意图是提醒学生关注雅典的陪审制度,并让学生明白雅典民主中虽然有司法程序,可却并不能保证司法的公正,更不能通过法律来维系民主与自由的协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出不同结论,但教师在总结时,一定要突出一个因素的作用,那就是法律。因为“人类天生自由、平等和独立,不能剥夺任何人的这些权利,非经本人同意,不能令其受制于他人政治权力……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这是因为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①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们今天加强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对雅典直接民主和个人自由的概念有更加感性的认识,还可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历史问题,认识到古典民主并非完美无缺,并理解法律对民主所起的保障作用,从而为进步学习近代欧美民主制度创造条件。

关注高考,研究命题,这是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职责。由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新课程新增考点,选中的概率较高。以近四年全国各地新课标高考试卷(每年约17套)为例,关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内容,2011年共出现了6题,2012年有2题,2013年有7题,2014年有6题。新课标全国卷,分省命题的江苏、山东、重庆、福建、海南等省份出现的比例较高。因古希腊民主与罗马法同属一个单元,命题往往非此即彼,在现行惜题如金的高考模式下,这样的考点绝对是高频考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一主题给我们的启示?又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

1.视角转换,是高考命题用之不竭的法宝

新课改后高考已历经几年,如果仅从雅典民主制度的内涵、意义、价值等等去考查,无论命题者立意如何高远,总不免似曾相识。因此,转换思维甚至“标新立异”就成了必然。

民主的雅典却未必有个人的真正自由,这是雅典民主制度的一大弊端。辉煌一时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最终被湮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这与民主制度自身的不足有莫大的关联。命题者正是从“弊端”立意入手,以“自由”的视角考查考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

综观近几年高考关于雅典民主的试题,其中考查民主弊端的就多达一半。即使是考查民主的弊端,视角也不一样。如以自由为视角,除上文所列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32题外,2013年安徽卷第19题,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27题和2010年上海卷第32题等,都以此为立意进行考查。还有以法律为视角的,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第32题:

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销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试想,一个按律当死的女子因为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便可判其无罪,法律被视若儿戏!这与妇女政治权利、平民权益无关,它也符合当时严格的司法程序,这样的审判与其说是法律的悲哀,不如说是民主制度的缺陷。类似这样的试题还有2011年山东文科综合卷第14题等。

此外,还有从直接民主入手考查民主制弊端的,如2013年广东卷文综第18题: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的人便要流放海外,就像雅典名将、首席执政官阿里斯泰德因为经常听人歌颂他为“公正者”很烦人,也要流放海外,这不正是雅典民主制的悲哀吗?同样,2013年重庆卷第10题也是考查通过陶片放逐法将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泰米斯托克利放逐海外。

由此可见,即使同样考查“弊端”,不同的视角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自高考恢复以来,历史高考在命题思路上先后经历了“知识立意”“能力立意”阶段,从2007年开始“以新课程的正式实施和新课程高考正式启动为标志,历史高考命题进入“素养立意”阶段”。②因此,无论是新授课教学还是高考复习,打破思维惯性,努力提升学生学科能力素养,努力培养学生多角度、多视野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才是重中之重。

2.史料教学,是课堂教学取之不尽的源泉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先生说:“史学便是史料学。”历史,是人类对自己文明中的人、事、言的延续记叙,是个动态空间中的静态时间概念。历史学,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的知识形式。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同样不可或缺。

从历史知识的本质而言,史料是我们通往过去的媒介,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我们就是“透过史料”来认识历史的。历史叙述必有所据,而这“言之所据”即由史料所提供。课堂教学中,通过史料教学可以呈现材料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也需要通过史料探索这种途径,增强论从史出的历史感;也可通过史料学习,分析材料以培养学生提高阅读水平,树立严谨治学的态度,对材料进行质疑、辨析,引发学生探究意识,培养独立思维能力与深入探究精神;还可以通过史料学习,学会运用史料做为证据解决历史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学会用历史的观点、方法和立场,全面、客观并发展地认识、评价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地分析现实问题,指导实践活动。

高考体现了出稳中求变、稳中出新的原则,它以主题与能力立意,注重“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也再次说明抱着教科书不放的历史教学,早已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与追求,重材料、重情景、重理解、重思维,才是历史教学与命题的方向,而这一切必然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显得极为重要。

3.学术研究,是课程改革生生不息的动力

中学课堂,要不要进行学术研究?也许毋庸置疑。以本文所列举的新课标全国卷第32题为例,课程标准对自由与民主的概念未作要求,教材中对自由民主也无描述和探讨。如果仅以课标和教材内容为准,教师在教学中可能很少会把自由的概念引入古希腊民主的教学。实际上,笔者在听课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许多中学教师自己也不理解自由与民主的区别。可史学界对古典民主与近代民主的研究成果颇多,对民主和自由概念进行阐释的论文论著也不在少数,如果中学历史教师能多关注一些学术界研究的成果,在教授本段内容时,就很容易引导学生对相关的观点进行探究思考,让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雅典民主的局限。但是,由于历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不够,教学中就难免捉襟见肘,草草了事。因此,历史教师只有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只有不断的完善自我的理论修养,从学术角度看课标、看教材、看试题,我们才能摆脱死教书的现状,才能真正完成历史教学应该完成的使命。

民法典相关课件范文8

一、借助互联网终端,把历史典故当作开启高效课堂的按钮  

一节课,从预习、导入到中间环节,都可以用历史典故贯穿起来。教师可以采围绕历史典故设计教学过程,按照“学生课前预习寻找典故——教师课堂导入介绍典故——学生课堂展示讲述典故——师生课堂小结感悟典故”这个流程设计教学案。通过安排学生课前借助互联网寻找典故(或历史故事),可以让学生以发现的眼光,在互联网上走进历史,探寻典故(或历史故事)的缘起、进程、作用,为课堂展开深度学习奠定基础;导入环节介绍典故(或历史故事)时,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有侧重的放大某个情节的信息量,通过渗透、隐喻、留白等形式,凝聚学生的关注点,引发学生兴趣点;课堂展示环节学生讲述典故,可以在检验学生借助互联网自主寻找、整合资源的情况下,给学生展现个性化、自主化学习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归纳、分析、表述能力,随机调整“导学”重难点及破解的方法;课堂小结的落脚点放在感悟典故上,可以让学生借助从互联网上了解到的资料,通过不同人从不同角度解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碰撞,帮助学生提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水平,逐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例如,学习《春秋战国的纷争》时,我要求学生课前从互联网上搜集1-2个与春秋战国社会发展关系比较密切的典故,做到上课时能声情并茂的讲述出来。由于这段时期涉及到的典故比较多,当学生借助互联网查寻的时候,需要对从互联网上搜集到的众多典故,按照“关系密切”的标准进行甄别,这种放手让学生探究的办法很富挑战性,学生会带着兴奋、挑战的心绪快速投入到任务中。上课的时候,我给学生介绍了我从互联网上找的“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两个典故(理由是它们与赵国的兴衰较密切),播放完这两个动画小视频后,从ppt课件链接到能够找出这两个典故的互联网文本名——“历史典故:春秋战国时期的40个典故,你知道几个?”。之后,是学生提供链接点,展示他们寻找和选择的典故(文本或动画小视频),并简述选择的理由。学生争先恐后的抢发言权,他们罗列出了“负荆请罪、卧薪尝胆、破斧成舟、百家争鸣……”等多个典故,每个同学都讲述了自己选择的理由,课堂气氛格外活跃,学生争论的也非常热烈。

这样一来,学生们会主动把教材中提及到的史料与历史典故进行全方位对接,每个学生在聆听他人讲述选取理由后,头脑中都会留下较深的印象,这节课的目标很快就达成了。

二、借助互联网终端,把历史典故当作驱动学生思维的导航 

预习、导入时,由历史典故入手,可以刺激学生的兴趣点,为课堂学习起到铺垫作用;课堂环节推动进程中,历史典故还可以起到促进学生深度思维的作用。历史教材的“过去时”特点较明显,常常会给学生“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感觉;会让学生认为只需要“知其然”就行了,记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就结了;致使学生对史料的印象还只是停留在较为肤泛的层面上。教师如果把历史典故借助互联网引进过程推进的节点中来,就会改变学生对学习历史知识惯常的认识观,进而改变他们的学习习惯,达到加深印象、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如,在学习“唐太宗李世民”时,这部分知识的重点应该放在了解“贞观之治”上,经验告诉我,直接的去接触重点,机械的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会让学生形成深刻印象,效果并不理想。如果换一种教学思路,从ppt课件中链接到互联网文本名“宣武门事变”,让学生先了解一些课本没有提供的内容——李世民登上皇位的血腥过程、采取什么手段开创出“贞观之治”的盛世,就会让学生对唐朝的繁荣产生更全面、更深层的认知,对李世民审时度势的能力、治国理政的能力产生更深、更全的认识,甚至会对皇权的更迭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对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也大有裨益。

通过这样的链接拓展,历史知识就不再那么静态、古板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不再觉得单调、机械了,课堂被动学习的面貌就会转变为主动思索和探究了。

三、借助互联网终端,把历史典故当作净化学生心智的明灯

学习历史知识只是手段,目的在于把握精髓,从中汲取养分,形成正确的认识观、学习观、是非观、人生观、世界观,进而学会做人做事。然而,这对于初中生来说,单纯的通过对教材史料的学习,很难达到培根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的高度。如果在教学中借助互联网适度的介入历史典故,引领学生去感悟历史,达就可以达到启迪学生智慧,净化学生心灵、濡染学生人格品质的作用。

如,在学习“吴越之争”时,教师可以从ppt课件中链接到互联网文本名“卧薪尝胆”,通过带领学生阅读文本+观看动画小视频,从侧面了解越王勾践复国的坚强意志,就会对“立志”与“成事”之间的关系引发深层思考;在学习《三国鼎立》时,从ppt课件中链接到互联网文本名“乐不思蜀”,通过让学生阅读文本+观看动画小视频,了解刘禅的昏聩,学生就会对贪图享乐的危害产生深刻认识;在学习《岳飞抗金》时,可以从ppt课件中链接到互联网文本名“精忠报国”,通过阅读文本+观看动画小视频,对岳飞生平作进一步的了解,学生就会对民族英雄的可钦可敬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自然地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

采取互联网辅助教学的形式,可以超脱教材的局限,通过跨时空的往返穿梭,能够让史料更具立体感、更多人性味、更富启迪性,便于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产生润物无声的影响,利于学生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汲取成长发展的正能量。

民法典相关课件范文9

论文关键词:高职,中国旅游文化,教学改革,实践途径

引言

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的指导精神和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下,应不断探索适用于市场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断培养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本着终身教育的原则,让学生不仅在学校接受教育,而且在职场上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笔者在学习教育部16号文件,领会其精神,并结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所做的尝试进行探讨。

高职旅游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造就所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国旅游文化》是旅游专业重点专业课程之一。因此,《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质量影响高职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影响旅游人才的质量。

一、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目前的中国旅游文化课主要是介绍各地山水、各历史时期的一些文化遗迹、风俗、民俗、民间艺术等内容,仅停留在介绍层面上,很少从深层次产生的原因、原理上上去探究,没有深挖其内涵,这样易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以及影响学生发挥其潜质与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其次,教学理念不明确。《中国旅游文化》课的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了历史、建筑、文学、宗教、艺术等,即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财富,以及创造文化的自然环境和时代背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课程定位,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先明确这一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过去《中国旅游文化》一直被认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其科学依据。但是针对不同专业又要有区别得对待,在针对旅游管理专业中导游与旅行社方向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服务实践能力中,中国旅游文化对其专业理论指导的作用非常明显和必要。因此,笔者在针对导游与旅行社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将课程定位为专业技能课。

二、教学改革实践的总体思路与实践途径

(一)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训学时数

为了实现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明确课程定位,将《中国旅游文化》作为专业技能课,从整体调整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学习学时数,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转换能力。以前《中国旅游文化》总学时数为54,其中实训学时数为18,现调整实训实时数为27。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八大实训项目(如图所示),实训项目明确,针对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定位准确,针对各章主要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与实践的能力。

实训项目

实训基本内容

本实训涉及以下具体的知识点

实训要求

实训项目一:黄鹤楼(建筑文化专题1)

1、整理黄鹤棂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导游词

2、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分析探讨黄鹤楼为何种旅游资源,其资源评价,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如何?

3、分析了解黄鹤楼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1、黄鹤楼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

2、黄鹤楼的主要历史渊源、历史文化价值;

3、黄鹤楼建筑特征;

4、黄鹤楼为何种旅游资源;

5、黄鹤楼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二: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文化专题2)

1、整理课前查找备用的有关资料;

2、结合所学中国建筑文化知识,分析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3、分析总结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思想。

1、中国民居的主要建筑类型;

2、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3、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思想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三:苏州古典园林例证分析---拙政园(园林文化专题)

1、介绍中国园林的分类法;

2、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巧;

3、分析了解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的艺术特征。

1、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分类;

2、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3、私家园林、江南古典园林之一的: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探析。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四:茶文化专题

(茶艺实证)  

1、对课前查找备用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能运用所学茶文化基本知识;

2、熟悉茶的主要分类,中国主要名茶的特点;

3、介绍一种名茶的茶艺;

4、分析总结茶文化之茶艺与茶道的内涵与核心。

1、茶的主要分类;

2、中国名茶的特点(茶品)举例;

3、一种茶艺具体演示程序;

4、茶艺与茶道的内涵与核心

1、学习、了解一种茶艺

2、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五:中国酒文化专题

1、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概况;

2、中国酒的主要分类;

3、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4、中国名酒品鉴举例。

1、中国酒文化的历史与发展概况;

2、中国酒的主要分类;

3、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酒趣、酒器、酒德、酒礼、酒楼、酒旗、酒联、酒令、酒诗);

4、中国名酒鉴赏知识

1、分析总结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2、个人独立完成实训报告。(针对本专题实训,鼓励小组或个人制作课件、讲解演示)。

实训项目六:民俗文化专题

1、端午节习俗由来简要介绍;

2、举例分析民间端午习俗的文化内涵;

3、寻找主要端午活动,举例分析主要活动内容;

4、演示并介绍:整理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图片、音乐所制作的小组或个人课件。

1、民俗文化的概念及主要分类;

2、端午习俗由来与主要民俗表现;

3、分析了解主要端午活动内容重点:旅游地端午民俗文化特点)。

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七:旅游文学艺术专题

利用课件介绍你熟悉的(例如你家乡的)旅游文学艺术:

1、历代描写你家乡(或其某一景观)的诗词、游记文、旅游散文、传说轶闻、名胜楹联等;

2、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如书画、雕塑、戏曲等

针对本专题实训,鼓励小组或个人制作课件、讲解演示

实训项目八:中国宗教建筑赏析——武当山(宗教文化专题)

1、整理武当山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导游词

2、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分析探讨武当山为何种旅游资源,其资源评价,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如何?

3、分析了解武当山建筑特征、宗教文化内涵

1、武当山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

2、武当山的主要历史渊源、历史文化价值;

3、武当山建筑特征;

4、武当山为何种旅游资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