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集锦9篇

时间:2023-09-10 14:49:48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范文1

1 高职院校德育途径具有其特殊性

高职德育应建立完整的体系已是目前德育界的共识,高职德育体系构建中的要问题无疑是确定德育目标,因而也最为研究者关注,但在德育工作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仅确定了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德育途径是德育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人们往往会把德育途径和德育方法混为一谈,尤其是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确定了德育目标后,往往是先思考德育内容,紧接着就思考德育方法。有了内容和方法就可以去操作了,不必去想途径问题。实际上德育途径是德育工作中一个相当“物质化”的存在。它是为了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采用一定的德育方法进行一定德育内容的教育所必须使用的渠道。它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过程的承载体。德育途径是客观存在的,在整个德育体系中,德育途径是最实在的。没有途径,内容、方法、过程都无所附着。加强对德育途径的研究,更好地把握其规律的特殊性是德育取得良好效果必然要求。

德育途径丰富多彩而且差异很大,它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客观性指德育途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教育现实中的一种实实在在的重要德育因素。但是这种客观存在不一定被德育工作者完全认识,德育工作者往往根据自身不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对德育途径的不同认识,因此它也就具有了主观性。高职德育工作者自觉地,力求科学地认识德育途径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当德育工作者对德育途径及体系有了整体把握之后,势必增强在德育工作中对德育途径进行选择的自觉性。根据不同的德育内容选择适合的德育途径,这肯定有利于提高高职德育的实效性。

整合并构建高职德育途径体系有利于发挥德育途径的整体效能。高职教育及其任何一个学段,都有其相对固定的德育途径,高职德育工作者把握了这些途径,可以在德育工作的整体计划中,结合不同的德育内容、方法使用不同的德育途径,使其所有作用都发挥出来,没有由于缺乏认识而被闲置的途径。这对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当然是有利的。同时德育工作分别考虑使用各个德育途径的时候,必然会进一步对德育内容、方法及过程深入审视,思考其整体运作的适应性,合谐性,使德育工作更符合客观,增强其实效性。

2 高职德育七大途径的特殊性

德育途径一般从总体上按空间特点分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基本途径,以学校德育途径为主,但这三大途径的分类过于概括、笼统,缺乏具体的实践意义,因此需要进一步按德育途径的性质特点对学校德育所经常运用的途径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类,目前成熟的分类方法提出了包括课程、实践、组织、环境、管理、咨询和传媒七大类途径。

2.1 课程类途径

就课程类途径来说,高职的德育课程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课,这一点与其他普通高校并无不同,但从高职德育目标的职业性出发,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裁减、增删,突出职业性特点,思政课程分别对应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和心理教育,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有重点,如思想教育主要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职生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通过这一途径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法纪和守纪观念、良好的职业心理等。

学科教学课程指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的学科课程,这也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其中各门学科都包含着许多德育因素,要树立全员德育的思想,在进行学科知识教学中挖掘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明确每次课的教育目的,准确提炼和寻找学科德育的切入点,发挥德育的间接性、渗透性优势,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实践证明这是取得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2.2 实践类途径

实践类途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接受教育的渠道。高职德育中必须充分发挥好高职优势,紧紧抓住实习这一高职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不放。

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要胜任岗位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而实习正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渠道。实习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着眼于巩固理论知识,培养操作技能,形成熟练技巧,完成“授业”任务,同时也是一个通过实践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的综合教育过程,具有“传道”功能。通过实习,可以增进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专业的思想情感和学好专业本领的坚定信心,可以使学生形成热忱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情感,养成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习惯,一丝不苟履行职业职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环境设施与实习内容中产生美感体验,直接受到美的陶冶和感化,培养起丰富的审美想象力,以及对美的造型、结构和组织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在高职德育工作中,依照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和亲身体验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独立自主地学习探索,从而提高思想觉悟、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兴趣爱好,锻炼意志品质,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它包括由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公益劳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共建活动等,也包括家庭实践活动,还包括社会中的实践活动如勤工俭学、德育基地开展的活动、社区服务等。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几个与课堂教学不同的特点,第一是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第二是活动内容的广泛选择性,第三是活动主体的参与体验性,第四是活动系统的社会开放性。通过社会实践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是德育的十分有效的途径。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明确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江泽民2000年3月1日《光明日报》)“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

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无论是教学和教育都不得不十分重视实践的途径,这是一个仍有待开发的极其重要的领域,是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长期关注并探索的领域。

2.3 环境类途径

环境类途径指充分体现德育意识、影响学生个体品德形成的客观存在的德育环境。大致可分为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

人际环境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交往的氛围。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级与班级间的关系,不同专业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环境因素都是学生品德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平等、合作的关系是影响学生潜能发挥和道德品质发展的制约因素。例如教师学生关系是师生形成团结向上具有凝聚力的集体的纽带。众多实践研究表明: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师生关系模型。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目的,富有教育民主和人道主义,它强调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成长负责,民主、平等合作的与学生交往,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符合他们发展特点和教育要求的灵活多变的有效方式。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教育观念和素养的综合反映,是提高德育质量的基本保证。

文化环境指学校、家庭、社会(社区)的文化氛围,它包括两种相互融合的物质和精神的存在。其中,精神存在往往通过物质存在而传递,而物质存在又通过其意义体现精神的价值。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这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设施建设:教育教学设施建设和规划;二是净化,通过劳动使校园干净整洁;三是绿化;四是美化,有花坛草坪,假山喷泉,雕塑外还包括布置的环境。如宣传橱窗、校训校歌、名人肖像、广播室等,都具有无声的教育作用,有利于树立榜样,弘扬祖国传统美德和科学的价值观念;五是风气:学校安静的学习环境、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有条不紊的教学秩序等等,这些,必然对学生发挥感召力,身在其中的学生受到道德文化的熏陶。

2.4 组织类途径。

所谓组织类途径即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所组成的集体。它包括高职院校中的政党及群众组织。

(1)党组织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党的工作具有突出作用,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力量。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人才,而人才的核心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这就必须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因此,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工作是极其重要的渠道。在高职院校中,普遍设立了党委,各系建立党总支或支部,以保证办学方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党在学生中发展党员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措施。

(2)学生的群众团体组织

①共青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基本任务是配合党组织和学校行政组织,团结全体学生开展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活动。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发挥在德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②社团组织,一般是高职学生为培养各种能力、挖掘潜能、发展兴趣特长、开拓知识面,以自愿的原则组成的学生群体组织。包括服务型、学术型、艺术兴趣型等,大多是学生自觉、自愿、自主的开展活动,是他们施展才华、自我表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好场所,作为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当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③学生党校,是在高职院校党组织的领导下,由共青团支部推荐优秀团员和申请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的学校,对于培养青年骨干力量、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十分有益。

2.5 管理类途径

管理类途径即把影响德育根本任务及其质量的诸要素加以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

(1)学校德育管理

学校德育管理指学校领导对学校德育系统、各类德育组织及德育过程进行预测、规划、组织、指挥、监控,合理配置德育资源,改善德育条件使德育活动顺利进行,从而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德育质量的过程。学校德育管理的特点第一是整体性,包括组织协调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保证德育的顺利进行。组织协调各德育要素的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保证德育的有效性,组织协调德育各途径的关系及人、财、物的合理调配;第二是教育性。管理也是育人的一种特殊形式,管理过程是德育过程的管理,因此要根据德育目标来进行,管理人员的思想言行和态度都应做到对学生有教育意义。

(2)班级德育管理

班级德育管理指辅导员班主任实施教育教学计划,落实学校各项管理措施、协调本班任课教师的教育工作,协调教师与学生及学生干部的关系,沟通学校与家庭和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它包括班主任辅导工作和学生的自我管理工作。

2.6 辅导咨询类途径

辅导咨询类途径即教育工作者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与技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与教育、咨询对象进行信息交流并建立某种人际关系,帮助教育,咨询对象解决认知过程中知与不知的基本矛盾,消除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有效适应环境的过程。辅导咨询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辅导咨询这一特定方式,将心理教育的方法――情绪疏导、认知调整、行为矫正与德育方法――正面引导、典型示范、舆论导向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咨询辅导包括集体咨询辅导和个体咨询辅导。

2.7 传媒类途径

传媒类途径即以不同方式传播一定社会信息的媒体渠道。广播、录音、书籍、报刊、影视、录像、图像等均属于传媒。根据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传媒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调查研究》课题组调查结果得出结论:第一,影响青少年品德发展因素的结构程式发生了变化,由“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变成“大众传媒、同辈群体、学校、家庭”,其中大众传媒成了青少年信息来源最广,对思想品德影响最深刻的第一影响源。第二,青少年的文化空间大体上是围绕传媒的范围。第三,高职学生中拥有电脑率,已经上网率和会上网率均大幅上升,占被调查青少年中的绝大多数。以电视和电脑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构成了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巨大影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网络中信息超载引发的思想观念的偏差;信息垃圾引发的道德伦理问题;信息沉溺引发的人格缺损;眷机情绪引发的认知惰怠等消极因素的蔓延。我们应该重视大众传媒影响的正负效应,着眼于创造有利于学校德育的传媒环境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控。

3 结论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范文2

[关键词]德育;整合;德育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7)05-0028-03

德育要素是指构成德育活动一切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德育主体、目标、内容、方法、过程和途径等。现代德育仅靠单一要素或各要素处于松散状态就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整合德育要素,发挥德育要素功能,德育才具活力。德育要素整合就是将各种德育因素有机组合成整体,使其系统化,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最佳教育力。

一、德育主体的“集合”

学校德育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德育主体的“集合”,就是对德育主体进行优化组合,组成各层教育体,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格局。

1.德育主体的“教育集”构成

从学校整体考虑,教师主体可“集合”成决策体、辅助体和实施体三个教育集。决策体有:党委决策层,负责德育方案制定;学生处、教务处是执行层,负责德育方案的执行与实施。实施体由学科教师、班主任、团委、学生会组成,负责德育方案的具体落实与德育效果评价,其中学科教师开展学科德育,班主任组织班级德育,团委、学生会开拓活动、实践德育。政工、行政人员和教辅、后勤人员集合为辅助体,负责将德育方案落实在日常工作、生活各环节。其中政工人员进行舆论育人,行政人员开展管理育人,教辅、后勤人员实行服务育人。

学生主体“集合”为基础体、活动体和补充体三个教育集。基础体由班级构成,实施班级德育;活动体由学生会、团委组成,实施活动德育;补充体由学生社团、实践小组、志愿者小队等结成,实施实践德育。三个教育集有序开展德育活动,学生自我教育丰富多彩。

2.德育主体“集合”的德育实践意义

教育构成“教育集”模式,德育形成了责任明确、相互补位、协同育人的格局,为“全员德育”实施奠定了基础。“全员德育”的理论研究已很深,实践也很丰富。限于篇幅,笔者仅强调两点。

一是“全员德育”要充分发挥教师影响力。教师影响力是教师与学生交往所体现的影响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它由权力性影响力即教师地位职务和资历年龄优势与非权力性影响力即由教师品格、才能、知识和情感等产生的影响力所组成。德育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尽量给学生以积极的、说理的、健康的、有启迪的影响。也就是说,要以诱发学生内因为根本,因为各种德育因素只有通过学生主体内化,才能变成经验、形成能力、成为稳定心理特征而上升为素质。

二是“全员德育”要有效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作用。首先是课内教育与活动要凸现主体陛,使其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引发思考、训练能力、自主发展的过程;其次是课外教育与活动突出学生自主性,使其成为学生自主设计、组织、参与、提高的过程。

二、德育目标的“聚合”

德育目标是德育过程培育的学生品德规格。德育目标“聚合”是将德育目标结成“目标链”而成体系,以有效发挥德育目标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1.德育目标“聚合”成体系

总体上说,德育目标有纵向和横向结构系统。远期、中期和近期目标构成纵向结构系统,总目标和分目标构成横向结构系统。而德育抽象与具体目标、理想与行为目标、群体与个体目标则分别贯穿在纵、横目标群中,由此构成一个横向贯通渗透、纵向分层递进、内部有序组合的德育目标结构体系。

从培养规格角度看,德育横向目标群由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目标构成。其中,政治素质目标是根本,思想素质目标是导向,道德素质目标是核心。德育纵向目标群由学段(或年级)目标组成,它们相互衔接,逐渐递进提升。而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目标则贯穿在纵、横目标群中,构成学生的品德规格。

2.德育目标“聚合”对德育实践的启发

以往德育在德育目标操作上存在着否认宏观整体目标和漠视微观具体目标两种偏向,导致德育目标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相分离,德育实践目标缺失与错位,德育效果低下。德育目标“聚合”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发挥德育目标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一是实施德育目标管理。德育目标管理是将德育目标素质化和主体化,其核心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转化。如远期目标近期化,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抽象目标具体化,以激励学生奋发进取;理想目标行为化,以连接学生生活和行为;群体目标个体化,以立足学生实际需要。

二是实施德育目标方法。德育目标方法指运用具有刺激性的目标因素来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其本质就是运用目标的激励作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德育目标显现“导向性”。制定德育目标不迁就不降低要求;引导学生参与,增强学生义务感;当目标受阻时,指导学生客观分析原因,修正目标。其次德育目标具“操作性”。德育目司咛迕魅罚易于实际操作,使之成为学生的真正追求;德育目标既有一定难度,通过努力又能够实现。

三、德育内容的“融合”

德育内容是用以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政治思想道德观点、原则和规范体系,直接体现德育方向和培养规格。德育内容“融合”就是使德育内容形成一个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融合性的体系。

1.德育内容“融合”方式

从整体性角度看,中小学德育是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四种教育。其中,思想教育是先导,政治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为基础,法纪教育是保障。四种教育形成了相互融通的内容整体,共同作用于“教会做人”德育目的。

从层次性角度看,德育的思想、政治、道德、法纪教育是内容层次分明的结构系统:第一内容层是基础文明与基础品质教育,为学生成为合格公民打基础;第二内容层是职业文明与公民品质教育,为学生成为合格的职业公民打基础;第三内容层是主流文明与政治品质教育,为学生成为优秀公民奠定基础。

从结构角度看,德育内容虽然随社会变化而发展,但德育内容内部却有相对稳定的道德观、政治观和历史观三要素构成“内容结构”。德育实践中,教育或从政治观,或道德观,或历史观某一要素开始。

从融合角度看,德育主旋律融入时代气息,使主旋律教育更具新意;传统德育内容融于现代,使德育内容具有时代性;国际德育内容融于民族,逐步创造人类共同的先进道德。

2.德育内容“融合”给德育实践的意义

“融合”的德育内容构成了类型独特、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体系,十分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提升。德育内容整体性的实践要求:不断拓宽富有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如创新意识、生态道德、合作精神、心理素质、终身学习观、科学价值观、信息道德观、经济伦理观等都是现代德育拓展的内容。

德育内容结构化的实践要求: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德育内容侧重不同。社会稳定阶段以道德观教育为重心,社会不稳定阶段以政治观教育为主体,这是德育社会体现。学生成长不同阶段德育内容侧重不同。少年期道德观教育居主导地位,青年期德育重点是政治观教育,成年人历史观教育成为主导方面,这是德育个体的有效发挥。

德育内容层次性的实践要求是:德育内容“适度”是增强学生接受性的前提,德育内容把准“基本”是获得德育实效的要求,德育实践因材施教是德育成效的关键。

德育内容融合化的实践要求是:将科技道德、生态道德、经济伦理、网络伦理、合作精神教育融入主旋律。

四、德育方法的“综合”

德育方法是实施德育活动各种方式与手段的综合。德育既要解决学生懂与不懂问题,更要深入解决其信与不信问题,这是德育独特性。

1.德育方法“综合”的结构

一是对方法结构层次作“综合”,总体把握德育有原则方法、方法论方法和具体方法三个层次;适用对象把握德育有群体教育、个体教育和自我教育三类方法;素质培养把握德育有知识教育、情感激发、意志锤炼、信念形成和行为养成方法等。二是对德育方法构成要素作“综合”,有德育思想方法与活动方法、德育施教方法与测评方法、德育内容型方法与过程型方法三类。三是对德育方法构成体系作“综合”,德育过程方法体系由思想品德信息获取、信息分析、教育决策、教育实施、教育检查、教育调节和教育总结方法构成。德育要素方法体系由德育主体教育法、客体教育法、环境优化法、信息传播法构成。德育内容方法体系由思想、政治、道德、法制教育法构成。德育途径方法体系由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体教育法构成。德育层次方法体系由德育哲学、德育原则、德育具体方法组成。德育对象方法体系包括德育群体、个体和自我教育方法构成。

2.德育方法“综合”对德育实践作用

德育方法“综合”构成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方法系统,这对德育主体践行德育提出了很高素质要求。德育是培养人品德的活动,教育方法只有同教育者人格相结合才能发挥功效;德育是一种价值引导活动,而德育方法针对性又特别强,运用主体要有很强的选择能力才能因材施教。德育方法“综合”对德育实践指导意义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发挥德育方法的效能。德育方法效能的有效发挥在于:一方面思想方法与活动方法一致、施教方法与测评方法吻合、内容型方法与过程型方法融合。另一方面是教师整体转变德育方法观,不断创新启发法、务实法、自教法、适度法、身教法、内化法,以真正解决学生信与不信问题。

二要运用“发展性”自教方法。以往德育的自我教育方法过多地运用了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类“约束性”方法,学生主体性受到压抑。倡导“发展性”自我教育即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活动,理想人格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三要引入思想调节方法。思想调节或称心理调节,是以师生双向交流为主,随时随机进行的对学生个体思想的疏通活动。教师对学生个体特殊思想问题运用特殊方法给予及时疏通为“他调”,其方法有个别交谈、热情关怀、情感渗透、因势利导、和风细雨等;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来达到思想情绪的适时调整叫“自调”,其方法有自我观察、分析、说服、规劝、批评、克制、惩罚、赞许、鼓励、总结等。

五、德育过程的“并合”

德育过程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活动流程。德育之所以要重视过程“并合”,是因为没有科学的德育过程就没有德育的科学性,德育效果总是寓于德育过程中,只有德育过程的不断积累学生才能形成良好品德。

1.德育过程结构体现完整性

整体上德育过程由教育影响学生、学生接受影响、学生心理运动、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四个具体过程构成。从德育实践要素看,德育过程由主体、客体、中介和环体四要素构成。

德育过程结构的完整性告诉我们,德育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过程。其德育实践意义在于促使外在教化和内在省悟有机结合。如增强德育的生活性能使外在引导与内在约束、自律与他律有效结合;教育遵循个体道德素质发展规律能加快他律走向自律、盲目走向自觉。

2.德育过程A段体现有序性

微观上德育过程由问题与准备、沟通与启发、转化与提高、解决与评价四阶段组成,其有机性体现为各阶段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循序渐进。

德育过程阶段的有序性告诉我们,师生交流是一个双向沟通过程。其德育实践意义在于推行心理自由式德育,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师生思想碰撞,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体验,在没有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情况下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3.德育过程环节体现教育性

动态上德育过程的“教育性”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三环节显现。晓之以理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环节,动之以情是学生思想矛盾转化的关键环节,导之以行是学生知行统一的关键环节。

德育过程环节教育性告诉我们,学生品德形成是在知、情、信、意、行各要素发展方向不断地由不平衡到平衡的矛盾运动过程。其德育实践意义在于以培养学生知行统一、言行一致为德育落脚点。其途径有发挥教师的身教性,深入学生生活中指导,以合理制度为依托、规范思维与规范行为相结合。

六、德育途径的“组合”

学校德育课程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而显性课程又有直接课程与间接课程两种形式,由此构成了德育直接课程、间接课程和潜在课程三种途径。德育是直接、间接和潜在途径综合起作用,共同推动其整体功能的发挥。

1.德育直接途径――思想政治课功能挖掘。德育直接课程指学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课,如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道德课等,是一种通过直接课堂教学来实现德育目标的德育途径。

德育直接途径挖掘的德育实践意义是:有效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其中,求真是德育直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取向,求善是德育直接课程教学的人文性取向,求美是德育直接课程教学的艺术性取向。坚持教学的科学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价值取向,实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才能完成德育直接课程的使命。

2.德育间接途径――学科引发、活动感化的组合。德育间接途径主要指以学科教学和活动为载体进行的德育活动,它通过各学科课堂引发和活动感化来达到德育目标。

德育间接途径组合的德育实践意义是:以学科德育为学校最经常、最基本、最丰富的“育人工程”。学科教学中以内容、方法、情境与学生思想品质、意志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联结,引发学生去思、去悟而有所获。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范文3

(一)使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重视的是社会价值,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不够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选择取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可以促进教育途径有效地发挥作用。现在很多高校重视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现实生活的适应性,也就是教育大学生要遵守法律和社会规则,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格发展的影响,阻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只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单向的灌输,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因为受到传统思想政治理念的影响,很多高校在具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过程中仍然是单向的灌输,使教育者成为主体,受教育者成为客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非常独立、自主,强调对个体的尊重。所以,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进行合理的界定。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应该在激励指导、把握方向上得到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应该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体现出来。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重视群体的需要,忽略个体的需要现在,很多高校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进行选择时主要考虑的就是群体的需求,主要是为了使群体统一性的要求和目标得以实现,忽视了大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这样,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是被动的,大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尤其是新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导致了他们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很强的个体意识。同时,他们对新兴事物很感兴趣,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判断、决策。所以,在对教育的观念进行更新和创新以后再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受教育者本身的需求结合在一起,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适应性的前提下,尊重个性差异和需求,重视大学生每一个单独的个体适应社会的需求,有效地激发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进行创新

(一)加强班风建设

班风建设就是建立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展现出来,逐渐成长为一个人才,更加具有自我意识。可以建立一个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教育目标体系,以此为平台,学校在对学生的接受目标充分考虑以后,以学生从高中过渡到高职教育的规律为基础,重视新生入学的教育阶段,实现学生成长的目标;为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的成人;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重视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促进学生的成才;尊重学生的个人追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促进学生的成功。

(二)有效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教育者的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发现大学生身边的榜样,并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这样会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心灵文明、学业文明、就业文明、生活文明的教育体系。心灵文明教育重视的是促进学生内心的健康发展,重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心灵文明教育中有效地将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公民的基本道德融入进去;学业文明重视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文明,推进学生的建设,促进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并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按时上课、交作业等,在学业文明教育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生活文明重视的是规范学生课余生活的行为,主要涉及文明住宿、文明交友、文明娱乐等的教育,指导大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学校在发现大学生身边的榜样以后就要以富有感染力的形式展现出来,进行宣传,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三)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社会化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是克服人的异化状态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过程。与之相同,要想从根本上改进和创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大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要将学校、家庭、社会有机融合在一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社会化程度。学校要积极调动自身、家庭、社会教育人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因为这些人都会和教育主体接触,都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所以,可以建立一个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最大化地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人力。以这个全方位的平台为基础,充分掌握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活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和大学生的接触层面,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创新和家庭合作的途径。例如,在假期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有效地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家庭教育融合在一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可以在每年开展诚信教育月、基础文明教育月两个主题活动,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规律要准确把握,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成功,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这个各活动为平台,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都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同时对活动进行创新,将教育融入比赛等。例如,可以邀请成功的学者等到学校举办讲座,学生在听讲座的过程中就会感受到成功的不易和时代的变化,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五)公寓作为大学生的主要生活空间,也要在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有关调查显示,一个大学生在宿舍度过的时间占在校时间的2/3,也就是说公寓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生活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要延伸到这个空间,促进大学生快乐地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所以学校要以学生的公寓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基地,然后将先进文化引进公寓,将心理健康教育引进公寓,将法纪安全教育引进公寓,将信息化服务引进公寓。例如,可以举办宿舍文化节等活动,在活动中可以进行以宿舍为单位的体育比赛、演讲比赛等,还要评比出“和谐宿舍”等,增进宿舍成员之间的感情,使大学生在愉快的宿舍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范文4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误区;革新途径

一、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校教学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思想不断的被深化,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现代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化与发展,迫使高校进行体育教学理念及模式的革新,在不断改革的进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陷入了一定误区。首先,部分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其次,教学的手段过于单一,高校体育教学设施不够完善,相关体育教学实践难以有效的开展。体育教学在学生成绩的评定方面存在不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低下,体育教学的实际成效甚微。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误区及革新途径研究

(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误区

1.教学理念缺乏科学性

高校体育教学理念集中反映了学校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态度及观念,是教学活动内在规律的整合,有利于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指导着学校体育教学按期完成。由此可知,教学理念具有系统化及理论化的特征,对学校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目前,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学理念的具体确定方面存在巨大的误区,首先,应试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缺乏一定的素质教育理念,人们思维模式的固化造成体育教学理论层面陷入误区,教学实践开展过程中,理论框架的搭建不够完善,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难以体现。其次,就体育教学实践操作层面而言,由于科学理论导向及支撑作用的欠缺,造成操作行为具有明显的盲目性特征,即理论建构缺乏明确的时效性,最后,就学科层次而言,我国体育教学隶属于副科范围,学校及学生在思想上对体育教学实践不够重视,体育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较低,影响了体育教学理念的确立,实际教学理念的实用价值低下。

2.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存在误区

高校体育教学实践的有序开展依赖于科学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模式的建构以一定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思想为指导,是对教学活动中各要素间整体功能及内在联系的整体把握,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有序性、稳定性及固定性,是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结构框架及既定程序的集中体现。现代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应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导向,依据社会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在教学模式选择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下,体育教学改革实施实际成效较小,教学模式的实际功能退化现象严重,在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方面依旧沿袭传统的达标检测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综合组织的提升。教学内容以传统的项目为主,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及个性化需要,差异化教学难以实现。

3.体育教学发展取向存在误区

高校体育教学在发展取向上存在一定的误区,由于没有正确思想的指导,教学改革实践在路径选择、发展方向及目标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普遍存在取向不明的现象,致使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效性不强。

4.体育教学改革运用操作手段存在误区

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操作手段的x择关乎整个改革教学实践计划的实施实际成效,是高校改革理念的几种反映。操作手段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改革的实际成效。就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而言,主要的操作手段有改革计划的制定手段、改革开展的实施手段、监督手段、组织手段及修正手段等。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计划制定手段是改革的基础,计划实施手段是改革完成的有效途径,组织手段是改革的保障,监督手段具有规范及修正的功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操作手段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任何一方面存在漏洞或者缺陷都会造成整个改革计划的难以实现,使得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陷入误区。

(二)高校体育教学革新新途径

1.强化素质教育理念,摒弃应试教育思想

为避免高校体育教学革新陷入误区,应不断的强化素质教育理念,摒弃应试教育下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与束缚,高校体育教学实践应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基础,遵循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在体育教学理念设计过程中将适应性、导向性及规范性作为主要的理念选择标准。

2.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基础选择教学模式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教学实践过分的彰显形式,改革的实际成效甚微,科学教学理念的指导作用难以有效的发挥。高校教学模式的构建缺乏科学性,因此,高校应从社会实际需求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合理选择体育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及发展,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完善,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实际的成效及意义。体育教学应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个性化发展,倡导终身体育的思想及理念,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以实事求是的思想为指导,消除改革中功能主义思想的影响

为保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健康式发展,避免部分人员以改革之名谋求个人利益,应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消除功利主义的影响,采用科学的手段及方法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高校体育教学中应引入开放式的教学理念,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4.优化教学模式及体育课程的设置

为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形式主义的束缚,高校体育教学应积极的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采用多元化的而教学模式,从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出发,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打破传统模式下以班制及系别为依据的规模化教学,实现学生自主选课、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及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途径。体育课程内容的具体设置应依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设计,教学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依据市场需求、学生兴趣、学生个性特征及认知水平等变化等进行及时的调整。学校应通过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也可通过与其他高校联合的方式进行开放式教学,体育课程的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及实用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的推进,但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及模式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陷入一定的误区,为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教学应结合社会及学生的实际需求,以科学的理念的为指导,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最终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闫莉莎.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误区与修正途径[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8:78-79.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范文5

关键词:素质教育;战略管理;阶段实施模型;教育系统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1)05-0148-05

一、素质教育过程模式是一个战略管理过程模式

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但教育界和学术界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存在片面化的问题,比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风问题、能力问题,大都会习惯性地将指责放在受教育者的身上,或者应试教育体制上,而不能把问题放大到整个教育系统进行研究。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是直接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1],这种思想对教育起着导向的作用,但它不应该只局限于突破应试教育,因为从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注意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但至今大学生的种种问题仍然存在,研究素质教育大多仍着眼于学生方面的问题,而忽略了学生的教育环境和所处教育系统的作用。笔者以为,素质教育在实践中要取得实际效果,必须弄清素质教育过程模式的本质内容,并立足于整个教育系统进行实施,才能真正地预防和解决大学生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显然,基于战略管理的思维提供了理解素质教育过程模式的新角度。

战略是组织长期发展的方向和范围,它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调整资源配置从而取得竞争优势,实现利益相关方的期望[2]。从战略管理角度看,在教育事业中素质教育描述了教育的方向和理想状态,其实质是教育的战略选择问题,素质教育实施过程就是基于战略管理过程模式而进行的。

战略管理过程分为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三个阶段。战略制定是基础,对战略实施和评估起到指导作用。战略制定包括战略选择和将战略转化成可以实施的具体目标两部分。事实上,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战略选择,素质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将这种抽象的战略转化为可以实施的战略目标。为此引入两个战略管理的概念:愿景(vision)即理想的未来状况;目标(objective)即实现使命或愿景的过程中必须达到的明确业绩目标[2]。

二、素质教育战略目标分析

(一)素质教育的内容分析――愿景到目标的转化

素质教育愿景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其达成需要智力教育和非智力教育。智力教育在我国教育史上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非智力教育,许多心理学家、管理学家做过相应研究,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家比较推崇的非智力教育理论,管理学家则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情商理论。这两种不同学派理论都证明人的成功越来越多地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其中人本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指出,健康的人格应具有如下7个特征:(1)自我拓展的能力,健康的成熟人有许多朋友、许多兴趣,会把自己积极投入到自身以外的一切必要活动中;(2)人际关系融洽,健康的成熟人与周围关系和谐,没有嫉妒心和强大的占有欲;(3)自我接纳和情绪上的安全感,能接纳一切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挫折,在不幸的遭遇面前仍能坚强地站起来。在失败中,能够清晰地分清楚事实,并能在积极的意义上肯定自己,以使自己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4)现实性的知觉,客观看待现实;(5)洞察自我,对自己所拥有的、缺乏的和自己所希望的都能清楚明白,能够分清楚真实状态和理想状态;(6)具有工作能力和技能;(7)一致的人生哲学,有自己的目标定向,有自己的生活信条和处世原则[3]。从以上特征可知,健康人格已经包含情商的具体内容(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智力教育以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来体现,非智力教育以人格教育来体现。由于智力教育已经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本研究将重点阐述非智力教育的目标和阶段性。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看,健康人格状态是一种教育目标陈述,这与战略管理的愿景(即理想的未来状况)相似,为了获得这一愿景,将健康人格的培养分解成通过各种途径可以达到的目标,并对目标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控制,才能够实现健康人格特征所体现的状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笔者将健康人格的获取分为两部分即基本人格教育和健全人格教育。其具体目标、实施途径、特征如表1。

(二)素质教育阶段实施模型分析

素质教育具有阶段性。教育界学者提出了一个融合生理、心理成长的成长路径即为“成人―成才―成功”,笔者采取这一路径将各个阶段应该受到的教育活动进行梳理,形成素质教育阶段实施模型。

由图1可得,“出生―成人”为素质教育第一阶段。教育内容为基本人格教育和基础知识教育。通过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学习将来职业教育所需要的文化基础并具备听、说、读、写等基本沟通技能。同时这个时期人格教育是不能缺少的,人格的形成素质教育阶段实施模型来源于遗传因素、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3]。基本人格教育愿景就是“成人”即具有一定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能够较客观地认识自我、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法定成年人。将这一愿景分解为基本人格教育目标的两方面:一是社会性及他人;二是自我。基本人格目标是人格愿景的具体描述,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可行的途径,因此目标及获得途径就是素质教育中人格培养的两个层次,并且缺一不可。基本人格教育目标为:(1)遵守基本行为规范和道德;(2)人际关系的沟通交往能力;(3)自我认识和接纳的能力;(4)对情绪的认识;(5)理想的向往。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获取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获取:知识传递,比如将社会的基本行为规范和道德底线讲授给学生,将与情绪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这种知识的传递可以了解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活动体验是人格形成的重要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部分。自我、社会与他人的交织总是通过社会的各种活动来体现的,通过被动和主动的活动体验,学生们能够感知来自各个方面对内心的影响、造成的矛盾冲突,从而有意识地去思考自我、他人和社会。

第二阶段“成人―成才”阶段,此阶段教育愿景是要使学生成为具有基本的生存技能和能力、独立性强且具有稳定的健康个性特征的“准社会人”。要达到这一愿景,需要两方面的教育:一方面,智力教育的重心从文化教育转移到职业教育,通过学校课程的学习,以及职业实践的锻炼,使学生有基础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基本人格教育使学生具有初步人格特征,但这时会带有理想化色彩,随着年龄的增长,即将步入社会,人格中必须去掉理想化而成熟化。因此这一阶段人格教育为健全人格教育,通过这种教育为学生们走入社会做准备。健全人格教育的目标为:(1)基本的政治意识;(2)对现实社会的客观认识;(3)人际社会适应能力;(4)自我悦纳能力;(5)自我情绪管理能力;(6)人生目标与信念的确定。目标获得途径有三:一是知识传递;二是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及思考,相比第一阶段的活动体验,这一阶段的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思考,并且能够让学生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行为;三是自我修炼,这是富有个人主动性的环节,除了环境给学生带来的各种实践活动,学生主动地、坚持不懈地对自己心理和行为进行自省,将使学生能够提升自己,这时学生的个性将显露,呈现出和谐的稳定状态。

第三阶段“成才―成功”阶段,成功即为理想目标的实现。在这一时期,受教育者已经是性格稳定具有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要达到成功的巅峰,两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一是机会,二是终生学习。机会在管理学上的定义是正的外部环境要素,即有助于主体完成目标的有利因素[2]。机会的发现或获取离不开个人理念,也就是常说的意识,这种意识的获取来源于对环境的正确分析。此时,学习已不再是获得学历、谋求就业的手段,而是为了适应和驾驭未来社会的需要[4]。通过终生主动的学习,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生存能力,同时能够有较高的情商,当机会来临时能够整合各种资源以获取成功。

三、素质教育实施者分析――教育系统的组成和环境分析

战略管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是一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具有目的性,各元素在实现目的的前提下,相互调整实现最好的效果。系统可以分为封闭性系统和开放性系统两种类型,封闭性系统不受环境影响;开放性系统与环境保持紧密关系即它与所处的环境互动同时又相互依赖[5]。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教育功能的完成即是教育系统目标实现,其环境及组成元素如图2所示。

(一)教育系统的组成

由图2可知,教育系统主要组成元素为家庭、学校、企业、受教育者四个部分,其中家庭、学校、企业又是这一系统中的子系统,教育系统目标就是完成教育后代的使命。学校毫无疑问是教育的承担者,但是家庭和企业也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承担者。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典故,这些都说明家庭教育对受教育者的重要性。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企业亦分担教育者的角色,企业的工作是由人来完成的,追求持续竞争优势成为如今企业管理的目标。而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也许是当今唯一的竞争优势[6]。员工创新能力提高,需要企业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其进行培训。因此受教育者在教育系统中应该接受三种教育:小环境的家庭教育、亚环境的学校教育和大环境的社会教育。

(二)教育系统的环境分析

在开放的教育系统中,教育者角色的承担者――家庭、学校、企业依赖于其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技术、法律和社会文化等因素。这些环境因素毫无疑问对教育者会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影响到被教育者和教育取向。比如,新经济使国界几乎失去了意义,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教育系统中的每一个角色都会受到来自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技术进步使许多低技能蓝领工人失业,就业机会向知识工作者开放,这足以使家庭中的教育者(父母)的处境变化;新事物不断出现,法律条文制定和修改的滞后使职业道德的教育成为必须[6];同时今天的民主政治下,许多年轻学生缺乏合理的政治意识,认识极端化。

由教育系统分析可得,素质教育由教育系统中不同部分来实施完成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教育系统的每一部分(受教育者,家庭、学校、企业)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他部分,没有任何一个部分能完全脱离。

四、基于战略管理思维的实施素质教育对策思考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待目前教育所出现的问题,必须抛弃局部的观点,从全局出发全面审视。为了切实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从战略管理角度审视,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该统一以下几个方面认识。

(一)素质教育是全面教育,需要教育系统中每个部分充分发挥作用

由素质教育的战略目标分析可以知道,全面教育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为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全面的,不仅包括智力教育,也包括非智力教育,不仅包括知识的传递,也包括能力的培养,从这一点来讲中国教育过多地重视智力教育而理所当然地忽视非智力教育,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生活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肯定会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眼高手低”。所以一些中、小学校为追求高升学率,采用语文、数学课占用体育、音乐和美术等健全人格所必不可少的活动体验课的做法是弊大于利的,对他们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笔者只能认为是自欺欺人的谎言。第二层含义是素质教育实施由教育系统中所有元素来承担,而不是某个或某几个。过去人们认为教育是学校和受教育者的事,从素质教育阶段实施模型可以得出,成人―成才―成功任何阶段的教育以及任何一种教育都不能偏废。前一阶段的教育是后一阶段教育的基础,后一阶段的教育是前一阶段的深化。家庭教育在受教育者的基本人格培养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终生学习对成功者来说是一种学习能力。因此,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外界教育并举才能行使完整的外部素质教育功能。目前,家庭教育只是体现抚养的功能,家长把教育职责全部推向学校;企业缺乏良好的人力资源的规划,职工生涯的设计,只求短期利益,对员工不培训或只做形式的培训,将员工出现的问题都推给高校,这都是应引起重视的偏见。他们的这种做法恰恰是忽略了自己所应该承担的那部分责任。学校虽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实施者,但不能包办实施整个素质教育。

(二)要充分调动、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

除外部教育实施者以外,受教育者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实施者。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者的形象和作用被理想化,教育方式单一化,灌输和说教成为教育的主要方式。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已被长时间的灌输行为所压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年级的增长呈下降趋势[4]。在当前的形势下,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学生毕业时重要的不是他们拥有的知识量,而是能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为此,作为素质教育战略实施的重要主体,他们必须从一个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一个更加主动、自主的学习者。只有调动受教育者作用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促进学生形成自主需求、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使素质教育的内部教育功能得以实现,并使自我教育真正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一种行为。

(三)教育方式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转变为传递知识与提供知识的教育服务相结合

从素质教育阶段实施模型可以看出,素质教育目标不是通过传递知识这一途径就可以实现的,它还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关,需要主体的活动体验和思考。同时非智力教育与家庭背景、个人成长经历有关,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只有考虑不同学生的环境、性格、行为为他们提供(准备)相关的知识,才能满足他们个性化的发展。这种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才能真正地帮助每个学生获得合适的教育。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的变化,家长们也许并不具备相关方面的知识来完善自己,学校作为主要的教育机构有必要对家长提供相应的知识,为学生人格培养建立一个良好的支持系统。

(四)人格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不能只停留在“两课”的范围内

由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分析可知,教育环境对教育实施者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整个社会处于道德转型和价值转型过程中,社会伦理、道德观念都处于紊乱状态,导致人们道德选择的多样性,虽然人格教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教育者所认同,但在实施过程中,高校通常是把它纳入“两课”教育的范畴。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同时也担负着对学生职业的培训。道德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仅靠两课来实施,这无疑会将道德教育与生活、工作割裂开来,使学生在认知与行为方面很难达成一致。作为专业课教师,我们深深体会到专业课对道德的涉及,比如在新经济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这说明环境的变化导致某些道德准则也在发生改变,因此专业课中对道德以及人格教育相应方面的讨论和引导将在人格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即切实地将“做人”的教育贯穿到“做事”的教育之中[8]。

(五)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素质教育战略理念和正确实施是素质教育目标实现所不可缺少的两部分,当正确的理念树立之后,教育的实践活动转而成为教育的重点。教育实践活动是复杂的,知识传授和活动体验及思考是非智力教育的两个途径,对于素质教育系统中不同部分以及不同的阶段,素质教育实施的活动是不一样的,因此教育系统的每个部分应根据自己的阶段实施目标去思考达到目标的具体途径或获得能力的渠道,并切实的实施之,这样才会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形成或产生效果的,而不是空谈或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张楚廷. 素质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J]. 中国高等教育, 2003(15): 23-24.

[2]格里•约翰逊, 凯万•斯科尔斯. 战略管理[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1.

[3]赖寿华. 性格即命运[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6.

[4]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心理素质:成功人生的基础[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5:7.

[5]李东. 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8.

[6]斯蒂芬.P.罗宾斯, 大卫.A.德森佐. 管理学原理[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1.

[7]李敏.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分析[J]. 教学研究, 2005(11): 482-485.

[8]朱其训, 朱春花, 邵卫旭. 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其实现途径[J]. 华东经济管理, 2005(11): 118-120.

A Study on Aptitude Education Process Mode

in the Perspective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Thoughts

ZENG De-zhi1, ZHANG Wei-guo2

(1.School of Economics,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hongqing 401120,P. R. China;

2.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P. R. China)

Abstract: Aptitude education is widely advocated in education circle while it is seldom implemented in practice. In order to solve the formalization and ambiguity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ptitude education, the authors hold that personality education is the main part of non-intelligence education in aptitude educ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thoughts. Meanwhile, a three-stage aptitude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model was raised. Combined with the viewpoints of education system, several aspects were pointed out to be paid atten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ptitude education: joint effects of composing parts (school, family, educatee, and firms e.g.) of education system; educatee’s involvement; change from indoctrination to service of aptitude education manner; and insufficience of college “two courses” in aptitude education etc.

Key words: aptitude educ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model in stages; education system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范文6

摘 要 体育课程资源是学校体育课程开设的前提,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而言。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不同种类和具有不同价值的体育课程资源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提供资源保障。文章在课程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阐述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谈到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关键词 体育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原则 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体育课程资源是活的教材,合理利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隐藏在课程中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来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应遵守哪些原则,开发的重要途径有哪些,现就这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

要想给“课程资源”下个准定义,我们首先要把“课程资源”这个概念弄清楚。徐继存等课程专家对课程资源的定义是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一切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即使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我国学者吴刚平认为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虽然每个专家对课程资源的描述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资源是课程的来源,课程实施的支撑条件。2.它体现了为实现课程资源目标,课程资源需要经过不断地筛选、评价、加工才能进入课堂。

(二)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

由于我国体育课程资源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有关文献中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并不多见。依据课程资源概念的分析结合体育课程的特征,学者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而形成体育课程的因素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体育的课程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但是无论多少丰富的资源,都必须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原则,通过适当的途径,进行开发、筛选、加工和利用,才有可能成为学校体育课程。因此,明确体育课程资源的原则和了解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尤为重要。

(一)健身性和文化性相结合的原则

“健康第一”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课程设置的基本出发点。如果不能有利于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根本目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价值。开发利用的资源包括丰富的体育文化含量,突出其文化价值,如参与、协作、竞争、拼搏、创新等等。

(二)科学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时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不仅遵循学科的发展规律,反映本学科的新进步和新成果,还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同时,要充分考虑学校实际的情况,如教师的专业结构和素质能力、学生的体育基础和体育需求、以及学校的场馆设施、财力等具体的情况。

(三)优先性和兴趣性相结合的原则

开发时应认真研究,优先开发已经具备条件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课程内容,同时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对内容、方法、环境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

三、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每一个学习领域目标细分为若干个水平目标,并对如何达到某一水平目标提出若干活动建议或内容建议。这就给学校、教师和学生留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和空间。说明,不管选择什么样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多种多样,一般而言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基本途径。

(一)开展当代社会途径

不断的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者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体育基本知识,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

(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深入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及为实现自己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目标这个过程中获得的各种体育课程资源,包括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体育活动经验与体育课程教学经验。以及开发和利用相应的实施条件,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三)鉴别和利用校外体育课程资源

校外体育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个单位有体育特长的人员或体育场地器材等体育课程资源,不但要大力开发,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财富

(四)验证体育课程资源

任何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都必须经过教学实践的验证,才能检验出体育目标是否实现。因此,应提倡和鼓励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结果来证实所选择课程资源的有效性,从中选择最佳的资源加以利用。

四、结语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的开发程度决定体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对体育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以上三个原则、四条途径,根据各地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广开思路,挖掘课内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体育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们在体育教学中的作业。

参考文献:

[1]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2] 徐继存等.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学.

[3] 耿培新,李志刚.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与利用的研究[J].体育教学.2005(3).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范文7

教师的素质是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理论依据,只有教师水平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探讨影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和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总结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学院 体育教师 专业发展 影响因素

高职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力量。高职体育教育的研究是基于高职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主要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教师的来源结构和外聘教师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既有教师主观的影响因素,又有客观的外部条件的制约。分析影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可以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我国高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如何,在国内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是比较缺乏的。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湖南省20所高职学院在职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 份,回收有效问卷175 份,旨在了解高职学院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影响因素,分析高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高职学院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外在途径和内在途径两个方面。外在的途径包括教师专业发展机构、教师在职学校、教育模式培训机制。这种途径不是直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而是从宏观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加以调控,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内在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指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如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自主教学研究、终身教学意识等,它源自于教师自身的需要、以及自身对实践的追求。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及方式目前在学术界没有明确提出。在对湖南省高职学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影响专业发展途径的现状:教学观摩、自学、各种教研活动、培训进修、教学竞赛、以教学促进科研、教学反思、攻读更高学位等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教学观摩和自学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原因可能是第一,通过观摩式的交流和学习,教师更容易在具体的教学、评价中得到直观的经验和认识,更能从教学观摩过程中找寻出问题的来源和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能在此过程中借鉴同行与同事的上课风格来更新本人的教学内容。第二,自学是所有教师都可以通过自身来进行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体育教师已经形成了终身教育学习的思想和氛围。相对于其他方式的途径来讲,自学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比较灵活多样。体育教师的工作任务除了教学,其职称的评定与体育科研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以教学促科研也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体育教师此类人群中缺少专家型教师的领导,缺少提升教师发展的氛围。

2、高职学院体育教师专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主要受到个人、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调查结果显示,影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学校条件限制;教师的职业理想受到冲击,个人发展动力不足;学校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抑制了教师内心蕴含的积极进取意识;科研素质和科研工作环境等。学校领导的思维和态度对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也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学校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抑制了教师内心的进取意识。选择“学校条件限制”压力的教师达到73.7%,学校条件是影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统计的结果来显示,45.3%的体育教师认为学校有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措施,有30.7%的体育教师认为学校措施不落实或没有,还有24.0%的体育教师认识模糊。其中衡量办学的主要因素是可支配的经费多少和教学活动所需的硬件设施。

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成长的动力要素和驱动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的职业理想受到冲击,造成理想缺失。社会现实使相当一部分教师职业理想和教育教学行为出现了分化,体育教师个人发展动力不足。

(3)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生涯中的“高原现象”使教师出现发展中的停滞。在影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观原因调查中发现,有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工作经验丰富”,有的认为“各方面素质己很强了”,所以忽视了自身的专业发展。这部分教师主要集中在具有一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和教龄十年以上的教师中,他们分别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90%和80.2%。

(4)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大多忙于教学与训练,很少钻研理论知识,重技术,轻理论。调查中显示体育教师科研发展能力与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主观上,体育教师自身专业态度存在一定问题,这种习惯与在学校学习体育专业时“重教育,轻研究”等观念无不有一定的联系。大部分体育教师不能坚持撰写论文,即使有写也难于发表。同时,在有写论文的体育教师中绝大部分并不是主动撰写论文,而是因为学校的各种评比与论文挂钩。事实上,体育教师科研水平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高职院校起步晚缺乏体育科研方面的机构与指导,缺乏学科带头人,或科研氛围不浓。其次教师其家务事繁杂,教学任务繁重,比赛繁忙也影响到科研的发展。

(5)在影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个人因素方面,经济条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工资收入不高的青年教师来说出去培训一次对他们经济造成一定的压力,尤其是承担养家育子重担的教师更是这样。

3.结语

①体育教师应该注重自我成长,坚持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扩大自身的知识范围。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和学术研讨活动。促进体育教师知识的更新,提高竞技运动科研能力。了解国内外的发展趋势与动态,从而在教学中积极采取对策,提高和促进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②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出发点是教师,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我们不能脱离教师所处的具体社会和学校环境来研究其发展。要推动体育教师发展,学校需要建立有活力的激励机制,加强学术氛围,培养学科带头人,形成一个科学术的体育团队,提高体育教师对工作的兴趣和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鼓励体育教师进行科研和学术出版活动,可以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如建立教师基金或寻求协会、政府多方面的支持,同时学院应该积极转变职能,从管理转向服务,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待遇,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信心。

③体育教师肩负着科学、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的艰巨任务,提高全民对学生健康的关注,社会必须意识到树立强身健体的良好社会风尚是体育教师不容忽视的责任,使体育教师专业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参考文献:

[1]赵亮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方式 内江科技 2010.2

[2]潘健17普通高校在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体 育 学 刊 2009.7

[3]李德松 影响中年体育教师专业再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体育师友 2010.2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范文8

关键词:初中教学;管理;途径

与高中生或大学生相比,初中生的自律性较差。为了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初中教师应该借助适宜的途径,开展初中教学管理工作,以此保证教学课堂的规范性和实效性。为了实现提升初中教学管理质量目的,教师应该从整体角度选择途径,以此促进初中生的良性发展。

一、现代教学管理观念的应用

在传统教学管理观念的影响下,初中学校的教师大多认为:年级组长、教导主任等人员为初中教学管理工作的责任人,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少主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为了加强初中教学管理,初中学校首先应该将执行教学教师的观念调整为现代教学管理观念,即每一位教师都有参与到初中教学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工作任务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日常工作中管理教学活动、教学设备以及学生;另一部分则是负责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服务。当教师形成现代教学管理观念之后,初中教学管理工作的责任被分成多个小块,进而更容易实现提升教学管理质量的目的。

二、适宜初中教学环境的创设

从本质角度来讲,开展初中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目的是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对此,初中教学管理工作的加强可以从适宜初中教学环境的创设途径入手。该途径的应用需要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来实现:(1)教学工具调整方面。教学工具对初中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经费、教材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初中学校所使用的教学工具与实际教学工作之间存在适用性问题。对此,初中学校应该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完成教学工具的调整和更新。(2)教学氛围营造方面。为了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目的,教师可以针对实际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出适宜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语文课程《桃花源记》一文时,教师可以提前从网上找一些以大量盛开的桃花为内容的照片或者视频。在正式进入教学步骤之前,先为学生播放图片或者视频,并利用适宜的导语提升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

三、外部力量的融入与应用

对于初中学校而言,初中教学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十分复杂,仅仅依靠学校本身的力量很难高质量完成。对此,初中学校应该将更多的外部力量融入自身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如通过与当地教育部门的沟通实现充足管理工作资金的拨付,为初中教学管理提供支持;通过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构建有效的监护机制,使得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的学习生活得到有效的衔接;通过与社会各个机构的共同形成合理的监督机制,使得社会机构能够对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合理性进行有效监督。

四、学生对管理工作的参与

从以往的初中教学管理工作来看,教师对学生的单方面管理可能会引发学生对教师形成较为严重的惧怕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和态度会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为了提升初中教学管理质量,可以将学生融入管理工作中。例如,将课外活动的人数清查、管理自习课纪律等任务交给学生来完成。这种提升学生权利的方式不仅能够实现教师繁重管理的有效分担,还能提升学生对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正确

认识。

五、初中学校管理队伍管理能力的提升

加强初中教学管理的本质途径则是提升初中学校管理队伍的整体管理能力。当整个管理队伍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发生提升之后,学生学习的规范性、教学设备等因素的管理质量都会发生相应提升。对于初中学校而言,其管理队伍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应用以下几种措施实现:(1)加强教师的培训再教育。相对于这种方式而言,教师本身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而培训再教育则是一种能够较快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管理能力的有效措施。对此,初中学校应该在重视该措施作用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再教育机会。(2)教师绩效管理评价制度的完善。目前我国大部分初中学校的教师绩效管理评价制度内容较少,其无法产生对教师产生有效的约束作用。对此,应该将合理结合绩效管理与教师晋升机会等内容的基础上,对该制度进行完善。

对于初中学校而言,教学管理的加强有助于学生的良性发展。为了实现该目的,初中学校应该从应用现代教学管理观念、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将外部力量融入并应用到初中教学管理工作中等措施,实现提高初中教学管理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金刚.完善初中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范文9

关键词:教师培养模式;目标;变量

教师的培养不仅取决于未来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意向和努力,也取决于教师自身能否获得更有助于其学习和发展的条件。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旨在从外部提供这种有利条件,以增强教师培养的效能和质量。本文拟在理解教师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对影响教师培养的可控性核心变量进行分析,试为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一、教师培养模式的内涵

教师培养相对于培训而言,它指向职前。由于教师的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因此我们不能期望教师教育能在几年的时间内将未来教师塑造成一个个成熟的专家型教师。适当的期望是通过这一教育过程,使他们能养成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毕业后就能初步胜任学校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又能帮助其奠定终身、自主发展的坚实基础。

然而,不同时期人们的教师观不尽相同,对教师素质也有着不同期望。本文的“教师培养”特指通过教育,使志愿成为教师的受教育者达到“中小学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身心和行为品质的基本条件”。在“教师基本素质与我国教师培养基本模式研究报告”中,我们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个体需求等方面对教师基本素质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在认识教师素质的基础上,抽象出五个基本范畴,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知识、教师的能力、教师的个性品质或人格特质。同时认为,各范畴的基本内涵分别相对独立,各有一个多层面的结构;而不同的素质范畴之间则有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的结构体系。教师的“整合型”素质结构体现着教师职业所需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两方面的基本要求及内在联系。

教师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是确认并分析那些影响教师素质养成的重要变量,从而寻求问题解决的核心所在。由于这里仅仅强调为未来教师提供有利于其基本素质养成的外部条件,因此主要分析那些能够由人为因素决定的变量。特别是那些能够通过教育决策者的主观作用改变或调整的变量,即“可控性变量”。从教师的培养过程来看,影响教师基本素质养成的可控性核心变量主要包括:培养途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机制、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政策配套措施等。

二、教师培养模式中的可控性核心变量分析

1.培养途径。由于教师基本素质既包括学术性方面也包括师范性方面,因此,在教师教育的实践中通常采取“混合制”和“合成制”两种培养途径。

先看“混合制”。在同一机构中同时进行双专业的培养,有利于教育专业和学科专业的结合,而且教育实习、见习可在整个学习期间穿插、连续安排,因而便于使未来教师的基本素质形成有机的、整合的结构;但也势必出现相互挤占学时,压缩课程课时和课程开设门数的局面,最终影响教师两个专业的素质达成的程度。

再看“合成制”。一般来说,学生在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受到的教育专业训练和薰陶不如师范院校。另外,“合成制”的分段培养方式,还必须面对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方面的素质如何整合的矛盾。但是,按照“合成制”培养教师,能使未来教师具备广博的普通文化素养和扎实的学科专业修养,从而具有更好的专业发展后劲。

我们强调培养教师的基本素质,但这一“基本”不应从“低素质”去理解,而应从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以及为其终身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去理解。而且,这一“基本”概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提高而变化。因此,从“必备”和“后劲”出发,我们更倾向于采取“合成制”的途径培养教师。另一方面,从当前国际教师教育情况看来,“合成制”的培养途径是世界教师教育的主要趋势。例如美国的“大学+师范”模式、英国的“3+l”模式等都属于“合成制”模式。

在我国,随着教师专业化的理念逐渐为人们接受,教师教育日益走向开放,“开放”不仅意味着非师范院校参与到教师的培养中来,也意味着高校内部及高校之间的学科专业之间的开放,如师范院校的优势教育专业向非师范院校中想成为教师的学生开放,非师范院校的优势文理专业向师范院校的学生开放等。当前,我国的“合成制”培养途径比较典型的有:宁波大学、扬州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的“3+l”模式、北京师范大学的“4+2”模式等。

“合成制”中重要的是学科专业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两者如何分段,对教师基本素质中“学术性”与“师范性”两方面如何权衡,强调师范性方面的素质,则相应地应设置较长时间的教育专业培养期,反之亦然。另外,分段还应取决于不同层次的学校类型对教师素质的不同要求。一般而言,对高中教师学术性方面的要求显然应该高于初中教师,因此在分段上,应考虑高中教师比初中教师有更长的学科专业培养期。

2.课程设置。培养途径的选择,可从宏观上确定如何处理未来教师素质要求方面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矛盾,其中关键在于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课程以及这些课程如何安排。

在“合成制”培养模式中,“学术性”方面的素质一般由相应的各文理学科专业实施培养,因此这里主要探讨养成未来教师的教育专业素质的教育类课程的设置问题。

无论设置什么样的课程,都取决于人们对于课程价值取向的认识。一般而言,课程价值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求课程设置“合目的性”,也要求它“合规律性”。

“合目的性”指内容和体系应有利于教师的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的形成。根据我们的研究,教师在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与其作为教师而必须具备的整体基本素质一样,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考虑应该为未来教师提供以下领域的课程组合:教育教学理论领域;教育教学技能领域;教育教学管理领域;教育教学实践领域;教育教学科研领域。

“合规律性”指它应符合未来教师作为学习者的学习规律以及未来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规律。首先,从其学习规律来看,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总趋势是一个渐进一突变过程,即先渐进后突变”。学习者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其“心理结构建构的成效既受制于教师、学习内容及其媒体,也受制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只是众多的、有限的作用中的部分作用,这一作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量变的速度或学习的进程,但决定学生认识飞跃的因素却是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动作用或自组织作用”。因此,不仅那些既定的、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理论和实践应该成为教育类课程的内容,那些“有争议性的”理论和实践也可以适当地进入学习者的教材或教授的讲义。同时,应为学习者提供足够多的自主探究、实践的机会与活动,从而不仅有利于学习者知识与能力的转化、也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其次,从未来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律来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过程,教师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以及教育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等都需要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化思想和教师教育的“一体化”理念要求教师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的培训内容相互衔接又各有分工,在保证统一性的同时具有针对性。因此,作为职前教育课程,我们强调它有利于形成未来教师的“基本素质”。

布鲁纳在谈到编制课程时指出,应该“给予那些和基础课有关的、普遍的和强有力的观念和态度以中心地位”。这里所说的“普通的和强有力的观念和态度”,即是学科的“基本结构”、“一般观念”。因此,职前的教育类课程只需让未来教师掌握教育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把握其科学思想、方法,具备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通过初涉教育活动将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与学科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结合起来运用于教育实践。由于教师的基本素质是一个“整合性”的结构,它因其“专门的”素质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结合从而发挥特有的整体功能。因此,对于教师教育教学任务而言,重要的是未来教师应具有哪些素质要素、他们是否形成了“双专业”所要求的“基本结构”。只有形成这些“基本结构”,他们才能为“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大道”及终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课程实施。为了使开设的课程有利于未来教师基本素质的形成,必须构建适切的课程实施机制:

第一,课程整合机制。教师的素质结构是一个整体的、有机的结构,在“合成制”模式中,如果没有适切的课程整合机制,很容易造成“学术性”与“师范性”两方面素质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因此,在课程实施时,应打破课程界限,建立起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课程之间的整合不仅意味着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和相互渗透,也意味着两个专业内部的各课程之间的整合。例如,应加强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和教育科研课程三者之间的整合,从而为教师的理论、实践、科研之“三位一体”的整体素质形成创造条件,因为教师自主地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有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素质,同时也要具备反思与创新、行动研究等方面的素质。加强课程整合不仅要求对教师基本素质有着深刻的认识,也能洞察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灵活的选修制和学分制。由于未来教师应具有两个专业方面的素质,所以每一专业的设置应有相应领域的课程组合,各领域的课程组合则是形成教师整体素质所必需的。同时各领域都有相应的核心课程作为他们的必修课程,还应有相应的限定选修课程和非限定选修课程。学校决策者可针对未来教师将来从事的不同学校层次类型的教育教学工作,在限定选修课程中体现出差别。未来教师也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修习各领域的非限定选修课程。此外,学校决策者还应根据未来教师在校修习时间长短不同、将来从事不同学校层次类型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不同,分别作出不同的学分要求。

第三,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机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挑战,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改变过去单纯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培养未来教师的自主探求和主动反思等方面的习惯和能力。在教学中,应开展微格教学、课堂观摩等教学活动去丰富未来教师的情感体验。

为使未来教师在校期间学到的教育理论知识能初步的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获得真实教育教学环境的初步体验,学校应该与当地的中小学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把从事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校教师作为培养教师的重要力量。例如可以在中小学建立教师培养基地、和中小学结成伙伴关系等。

4.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为了保证教师素质的培养质量,应该建立一套从学校外部到学校内部的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

首先,从学校外部来看,随着教师教育的日益开放,教师教育机构的类型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因此,最为主要的问题是如何确保这些机构能够培养质量合格的教师。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制度的建设,应在借鉴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并完善。这包括建立和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制度、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以及教师教育机构质量评估制度等。

其次,从学校内部来看,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机制。课程考核与评价应以课程目标是否实现为衡量基准。教师的素质要求不仅包括知识,也包括能力和价值观等,为此,应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行为评价及课堂观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此外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还应提倡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5.政策配套措施。由于未来教师基本素质来自两个专业方面的要求,因此他们在校期间要付出的努力和精力比修习一个专业的学习者更多。另外,随着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提高,世界教师教育普遍有延长培养年限的趋势。如美国的《霍姆斯报告》提出,教师教育年限应由4年延长为5年;《卡耐基报告》也指出:干脆取消教育专业的学士学位,把教师教育延长到6年。在我国,随着教师教育的高学历化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日益普及,是否也需要适度延长教师培养年限以提高教师质量?

近年来,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上升的趋势,但教师专业化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努力的过程。为了吸引优秀生源,提高未来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应该制定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使四年本科学制内的和延长了学制的教师专业的学生能享受到一些相对不同的待遇。这些不同的待遇应该体现在职前和职后,例如在职前,可以通过学位授予上的变通、经济上的补助、提高上岗工资等级、实行进修券制度等作为提高教师素质培养质量的配套措施。

三、结语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