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集锦9篇

时间:2023-09-19 16:20:25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范文1

关键词:技术创新;现代林业;市场经济;问题;创新点

前言

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林业是目前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为社会的稳步前进提供动力。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林业必须做好技术创新工作,实现科技型林业,这也是林业发展转型的突破口。因此,林业单位开始加强对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视,并在引进先进林业技术的同时不断创新适合自身发展的林业技术。不过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和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经验的欠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使得林业技术创新很难推动现代林业的发展,这些问题应该引起相关人士的思考。

1 当前林业技术创新中面临的问题

1.1 创新意识欠缺,资金投入不足

自从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以来,林业实现快速发展,并且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外部发展环境的需求,林业单位必须重视林业技术创新,但是由于我国林业都集中在比较偏远的地区,使得创新意识比较缺乏,而且林业工作人员已经适应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理念,所以没有兴趣进行林业技术创新,始终还是沿袭着过去的林业发展模式。虽然有些林业单位已经认识到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而且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技术创新,但是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和高素质人才的帮助,使得相关工作很难进行下去。

1.2 体制建设滞后,主体地位不明确

当前我国林业基础创新主要依靠林业高等院校以及相关的科研机构,而在具体的工作中林业单位参与度不高,而且只投入比较少的科研经费,这就导致整个创新过程比较混乱,使得科研成果和林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不一致,这不仅不会促进现代林业的发展,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作为林业单位必须确定林业技术创新在整个林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把林业技术创新和林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才能够帮助林业产业快速地实现经济转型,实现现代林业的快速发展。

1.3 科研成果过少,成果转化率过低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我国林业的科技成果比较少,而且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也比较低。这已经成为林业技术创新的限制因素。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林业对创新意识的提升并不重视,而且国家对林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也比较少,缺乏相关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林业技术创新队伍,以及提高林业单位人员的素质,已经成为林业部门应该关注的重点课题。

2 林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2.1 转变观念,加大资金投入

思想观念决定着行动。培养林业工作者们的创新意识,转变传统工作模式理念是落实林业创新工作的首要问题。为此,各地区的林业工作站可以通过开设讲座,发放林业技术宣传单等方式加大林业技术创新的宣传力度,也可以建立林业示范园,将林业技术创新带来的新技术应用其中,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林业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果,帮助提高人们的创新意识。为了保证林业技术创新的质量,政府要加大相关的财务支持,并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金的投入。

2.2 完善机制,确立主体地位

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完善的林业技术创新机制。当前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经营效果不佳、林业人员收入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林业单位应该建立并完善林业技术创新机制,进而解决所存在的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林业的市场竞争力。林业企业是林业经济发展的主体,林业企业的相关需求和林业发展的目标紧密相连,在现代林业发展中融入林业技术创新,能够有效地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2.3 加强培训,建设创新队伍

针对我国林业技术科研成果较少、高素质的科研和管理人员欠缺的现状,林业技术创新工作先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并且技术创新能力过硬的技术队伍。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工作。例如以林业工作站或林业企业的名义邀请林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讲授林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知识。也可以组织技术人员参加社会和网络上的培训课程,加深对林业技术创新知识的理解。可以通过调整薪酬结构和奖惩机制等提高林业企业和林业工作站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和挽留力度,使更多的高素质科研管理人员参与到林业技术创新工作中来。

3 林业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3.1 帮助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为了促进林业更好的发展,国家提出了林业应该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这也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要措施,但是当前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病虫害的威胁以及林业产品不符合市场等现象。在实现林业技术创新以后,林业的发展从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数字化方向转变,并逐步实现了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对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光照、温度等的合理化控制,进一步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而且林业技术创新还包含很多培育技术、林木恢复基础以及荒漠化防治技术等,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发展的密切结合,帮助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传统林业模式下林业种植的品种都是传统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成活率低、生长时间长、易发生病虫害等缺点,很难满足当前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所以,林业单位要想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创新林业技术,培养新型林业品种,进而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林业技术创新,可以实现新型林业品种代替传统林业品种,提高了林木成活率,进而有效地优化林业的发展结构,增加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林业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3.3 优化林业产业的人员结构

人员是林业技术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的主体,所以作为林业单位应该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的人员结构。传统的林业发展模式中人员主要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开展相关的工作。自从实现林业技术创新以来,不仅减轻了林业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林业人员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在加强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使得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完善。当前新型的林业发展模式不仅体现在人员素质的提升,还体现在人员结构的优化,帮助当地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为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帮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尽快实现林业的绿色化和规范化。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林业技术创新,进而实现了现代林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出了当前林业单位的指导地位。尽管在林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足,影响到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所以林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林业工作人员也应该加强团结意识,共同进行林业技术创新工作,进一步实现林业产业结构的转型,促进现代林业的稳定发展,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辛晓梅.浅谈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J].科学与技术,2014(10).

[2]李家琳.林业技术创新的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范文2

【关键词】新形势 网络技术 发展 创新

1 网络技术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1.1 网络技术的优点

网络技术把一些原本分散的资源给整理了起来使更多的资源得到了共享。现今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运用很多方式开通上网的功能,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提高了人们工作的效率,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地点。且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广的平台,人们从这个平台上获得的资源不仅仅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还可以进行比较大的文件传输,节省了很多资金与成本。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输的速度也在不断的提高,适应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

1.2 网络技术的不足之处

网络技术是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迅速发展开来的,当然会存在一些缺陷:一些网络漏洞会经常在网上出现,这些漏洞有时候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经济等方面的损失;网络上还会有一些黑客的存在,黑客悄悄潜入用户的电脑中,来窥探盗取用户的个人资料等,极大的破坏了网络的秩序。一些大型企业运用电脑进行数据管理时由于代码错误造成经济损失,且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私人电脑也越来越普遍,这就为电脑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更多的空间。如何保护好自己的私人电脑不被病毒侵略,如何消灭掉隐藏在电脑内部的病毒与木马程序是需要我们进行思考与解决的。现今网络技术正在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且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网络技术的发展,让网络技术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2 当下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在网络技术这一方面也在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数据更新。早期的大型笨重机器无法进行快速的运算与传输,这个问题在现在已经解决了:当今绝大多数的计算机已经可以进行高速的运算与文件数据传输。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靠自身的努力,也重视与发达过家经验的交流,我们积极的吸取西方发达过家的先进技术,并对其加以改造变成我们自身的技术来加以运用。在技术交流这一方面我们也在不断进行交流与合作:定期派出专家团队去到发达国家进行交流学习;培养专家学者团队进行专门的学术与理论研究;定期开展实践活动,丰富理论知识……只有不断的学习交流才可以不断提高网络技术的应用性能。当然,在现在网络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分布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网上订餐、网上付款、网上交易等等,这些都在提醒着人们网络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但也需要我们注意在进行网络技术的应用时,按照规定的操作进行相应的处理,保证电脑的正常运行。

3 网络技术的创新

现阶段我们已进入了web2.0的网络时代,该阶段的互联网具有社区网络,内容聚集和聚合,mashups(交互网络应用的一种),网络媒体及音乐等特征。综合现阶段的成果考量,笔者归纳出了这样一些网络技术创新方向:

3.1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近年来在应用上得到了一些创新。人类已经开始在网站上逐渐运用一些低级形态的人工智能,例如亚马逊逐步在自己的门户网站中运用人工辅助搜索技术Mechanical Turk,同时执行任务管理。再比如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人脸识别技术,它通过使用细胞和神经网络自动建立了崭新的脑样计算范例,并辅之以计算机远远超过人类的计算速度,使得原本一些看上去遥不可及的疆界正逐步被打破,人工智能正一步步的得到实现。

3.2 网络电视

在线视频或网络电视近年来在互联网世界里爆炸般的显现,这使得我们几乎快要忘记在数十年前这还是一项遥不可及的新型技术。网络电视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它还有许多有待开发的广阔前景。在下一个十年里,网络电视将取得更大的进展:更强大的流媒体、个性化的用户体验、更高的画面质量等等。现有的主流电视网(有线电视、全国广播电视等)如何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做好自身的转型将会是一个更严峻的问题。

3.3 移动网络

移动网络作为一个前景巨大的网络应用技术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智能机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几乎在年轻人中间做到人手一机,就是移动网络技术普及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未来的时间里,将会有更多的移动网络技术创新得以实现。例如近年来重点研发的定位感知服务就是一个创新点,它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为用户定制个人推送消息。例如当你逛商场时会收到超级市场的优惠信息,驾驶时会自动定位到所在位置等等。根据有关研究人员的预估,现有的智能机设备将存在十年以上,直到移动网络技术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3.4 语义网

提到互联网络的创新就不得不提及语义网,虽然语义网至今还没用得到广泛意义上的运用,但单单是理论上的创新观念就足以振奋人心。语义网涉及的是机器之间的对话,是网络智能化的核心技术之一。一旦电脑装上了语义网,复杂语句语义的优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是语义时代何时才能到来呢?构建语义网的一些构件已经逐步成型,例如OWL,RDF等等,相信语义网的实现也已经指日可待

本文简要的分析了网络技术在新形势下发展前景以及网络技术的创新问题。虽然网络技术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仍然需要网络技术行业每一个人的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网络技术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军.网络时代下的社会管理创新[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3(03).

[2]张健明,刘芳,李晗,于凯,曹开云,沈世勇,刘珊,罗晶.网络时代上海社会管理创新研究[J].科学发展,2012(11).

[3]王艾青.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关系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5(08).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范文3

【关键词】先进机械制造技术;创新;发展;分析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工业生产是人类社会创造不可缺少的,而机械制造是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机械制造技术是人类必不可缺的学科,而现今的机械制造技术是向着高科技、自动化、高效化,节能化发展。

1 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现今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由于起步比较晚,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较大。

1.1 管理方面

西方先进国家大多采用计算机综合管理,对组织和管理制度、生产方式的发展比较重视,相继推出了按时生产、迅捷制造、精益加工、并行工程等管理方法和理论。反观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采用了计算机综合管理技术,多数小型企业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

1.2 设计方面

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设计上投入很多不断采用先进科技,采用新的设计方法。现在西方国家大范围采用计算机作图作业(CAD/CAM),大多数企业开始采用无图纸作业。反观我国,采用的计算机辅助比较少大多采用纸质图张作业。

1.3 制造工艺

西方发达国家在制作工艺上大多采用高精密加工、微型机械加工、纳米技术、电磁加工、激光加工、微细加工、电磁加工、复合加工等高科技方法。但是这些先进技术在我国尚未完全普及,一些先进技术还处于理论开发阶段。在精密仪器制造工艺上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

1.4 自动化技术方面

西方发达国家在机械制造技术中大范围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加工系统、柔性加工单元和计算机集成系统,实现了制造技术的高度自动化,我国自动化技术尚在起步阶段,没有完全普及,大部分还在试验阶段,无法投入生产中。

2 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

2.1 面向工业方面

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能在多个方面体现,如:产品的研发、产品的开发、产品的制造、产品的维修等方面,这些部分组成了一个技术总体。大范围的采用先进机械制造技术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缩短制造工期,降低制造成本。大力发展先进机械制造技术能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提高综合国力,而且可以让机械制造行业得到大力发展,提高业内效率,加大企业利润。

2.2 面向新挑战

在21世纪初,工业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先进机械制造技术。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是从普通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先进机械制造技术不仅有着普通机械制造技术的优势,而且还对一些弱势技术进行了改革创新,将高科技元素融入到制造业的每一个地方。高科技的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是面向21世纪巨大挑战而生的。

2.3 面向系统工程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包含诸多技术,有:自动化技术、精密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在普通制造技术和一些高新科技的基础上,先进机械制造技术逐渐成为跨越物质、信息、能量的系统综合工程。

2.4 面向全球竞争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市场全球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将自己的资本,高科技技术作为输出抢占市场。我国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的机械产品也走出世界面向全球客户,在竞争激烈全球市场,机械产品想脱颖而出必须加强竞争力,而发展先进机械技术可以加大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企业在全球的地位。

3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及发展

3.1 网络化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并且在全国普及,在机械制造和经营上面网络给技术的推广和产品的推广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利用网络可以使原材料和产品的交易可以跨国进行。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将产品的开发和经营同时发展,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便利。

3.2 全球化

全球市场上,机械技术的竞争也日常激烈,一些传统企业在这种竞争力下一些企业会无法适应导致破产,剩下的一些企业面对这种日趋强烈的竞争必须做出转型和改革,开拓市场。

3.3 虚拟化

机械制造技术的虚拟化意思是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模拟和检测。产品虚拟化技术检测的主要工作是检查产品加工的方式是否合理,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优化生产的工艺、降低生产的成本,并且对产品的生产计划和产品的物流情况等等进行一系列的仿真。从而达到确保产品的生产周期,及时找到产品的生产缺陷的的效果。

3.4 自动化

机械制造技术的研究方向是自动化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灵活技术的方面。自动化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制造虚拟化,全球化,网络化。

3.5 绿色化

机械制造的绿色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绿色化,采用绿色的设计,选用绿色环保的原材料,使用绿色的制造设备和绿色的工艺与包装等等使产品也绿色化,这样的绿色产品在使用或者回收再利用时将十分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与能源的有效利用。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状况的探讨,得出了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需要进行创新的结论,这种创新要面向当今社会工业的发展,要符合我国和谐社会与新型工业化路子的发展趋势。而上文提出的全球化、绿色化、虚拟化、网络化、自动化的制造技术的创新将推动机械制造技术迈向更深远的发展。这种种创新型的发展趋势势必会加强全球的技术和科技的沟通与交流,我国要在机械制造技术上加强钻研与不断创新的精神,并市场为导向,合理的配置机械制造技术资源,以环保低碳为理念。

【参考文献】

[1]晓誊.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森林工程,2011(3):42-44.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范文4

关键词:红枣;加工;龙头企业;技术创新

红枣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果品,有着约4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全国已有133.3万hm2枣树,主要集中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5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全国枣树共有800余个品种,主打品种为制干与加工品种,其中名优品种上百个,尤以金丝小枣、赞皇大枣、稷山板枣、临猗梨枣、交城骏枣、太谷壶瓶枣等著称。山西省是我国红枣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根据2006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资料显示,全国红枣总产量为246.308 7万t,其中山西省为50.3万t,约占全国总量的20.4%,位居全国第二位。目前,山西省从事红枣生产加工、销售经营的企业共有200多个,其中以太原市汉波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山西恒丰实业有限公司、山西天渊枣业有限公司和山西天骄食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红枣加工龙头企业依托红枣产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将生产、加工、销售连结起来,初步形成了红枣产业化链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山西枣业经济的发展。而技术创新是指一种将新技术、新工艺,或者新的服务引入市场,实现其商业价值的过程。它包括新发明、新创造的研究和取得成果的过程,还包括新发明、新创造的应用和实施过程以及这些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的扩散过程。因此,技术创新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动力之源,也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 红枣加工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

没有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带动,就没有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实践证明,在红枣产业化发展战略中,只有以工业化的思路引领红枣经济、用工业生产方式推动红枣产业化发展,才能延伸红枣产业链,全方位提高红枣产业的整体效益。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山西省的红枣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迎难而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上规模、上水平、创名牌、创高效”的目标,增强和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并且有着以下6个方面的特点:①做强做大龙头,增强带动作用;②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加工品质;③加强基地建设,形成产业特色;④不断研发产品,满足消费需求;⑤扩大营销网络,打造枣业航母;⑥投资高科技产业,谋求可持续发展。

2 红枣加工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山西省红枣加工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确实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相关政策落实不够到位、监管不足造成市场秩序混乱、条块分割使得涉农部门统一管理存在缺失等方面。

2.1相关政策落实不够到位

促进果品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发展、市场体系建设等的相关资金投入、信贷扶持、人才培养、技术转让等政策落实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红枣产业快速发展。而红枣加工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基础不牢固,企业资金需求矛盾日益加剧,这些问题都制约着红枣行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加之政府对红枣加工科技投入不足,社会投融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用于科技活动的资金在绝对和相对数额上都极为有限,资金瓶颈现象十分突出,加工企业科技投入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较大的研发效益,致使企业科技实力不强,科研机构力量薄弱、规模小、人员少,最终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现象。

2.2市场开发不足

红枣产业发展的根本希望和制约点都在于市场,其中包括国内外枣产品当前的市场容量和对未来市场的开拓水平。这些年,我国枣产业的发展总体上看是发展数量大有成效,但发展质量急需提高,市场开拓严重滞后。枣产品的国际市场一直局限于华人圈,在有50亿人口的非华人世界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是因为出口的干枣、蜜枣等传统产品不符合非华人消费习惯,而以营养见长具有巨大市场需求的鲜枣和功能性枣食品还没有真正打出去,目前枣产品出口量还不到总产量的1%。有关资料表明,2006年全国红枣出口总值为l0 717万美元,然而早在1996年全国红枣出口总值就达到过12 468万美元。

2.3条块分割使得涉农部门统一管理存在缺失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对农业及其上下相关产业的调节管理是分而治之、各自独立的,红枣产业化的完整产业链被人为地割裂开来,分别由农业、商业和轻工业等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它们各自都有各自的利益所在。调查中发现,涉及红枣产业的部门多而分散,每个部门只管其中的某一方面,要想了解有关红枣的全部内容,至少需要跑六七个部门,而且由于各部门各自为政、分工不清,导致有些职能相互重叠,而有些职能无人问津。显然,这种条块分割、部门分治的管理体制是不利于红枣产业发展的。

3 加快红枣加工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步伐的建议

通过对红枣加工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要加快山西省红枣加工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步伐,红枣加工龙头企业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继续走产业一体化发展道路,在优化品种与产业布局、扩大红枣出口贸易、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建立红枣调控机制等方面狠下工夫。

3.1优化品种与产业布局

因地制宜的适当控制发展速度和规模,加快品种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做大做强鲜食枣产业。扩大中、早熟品种的种植面积,尽快实现周年、亚周年供应;适度控制制干品种规模,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大力开展传统枣产品改造升级和功能性食品开发,实现产业深层增值。要扩大金昌枣、骏枣1号、矮化梨枣、大果梨枣、不落酥1号等优良品种的面积,这些枣的平均单果重都在30 g以上,最大单果重达80 g,而且大小均匀,是我国目前红枣中优良的大型或特大型品种,有着很高的栽培价值。今后应合理调整干、鲜食品种的比例,逐步增大鲜食品种份额,同时注意不同成熟期的搭配。要把技术队伍培养列入议事日程,尽快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红枣管理队伍,不断提高经营水平。

3.2扩大红枣出口贸易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红枣在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胃肠恶性肿瘤等方面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并可使人精力旺盛、延年益寿。红枣加工企业要加强研发,不断推出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新品种,以满足国际市场对红枣产品的需求。为鼓励企业出口,提高红枣加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应建立面向企业的进出口银行或在进出口银行中专门设立企业部,切实解决企业国际经营的融资问题;政府应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必要的信用担保,或者通过补贴利率发放出口信贷,减少企业产品出口风险,扩大企业出口比例。检验检疫应及时向红枣加工企业提供国际市场的出口商品信息,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政策引导、信息咨询,包括指导企业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并且派员深入红枣加工企业按照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企业从对原料基地管理、生产环境布局、生产过程控制到产品的检验、包装、储存、运输等全过程进行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以提高加工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保证红枣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性的同一标准生产、产品的同一质量指标要求成为必然趋势。

3.3加大对科技扶持的力度

在红枣产品的延伸加工方面,历史上中国北方以自然晾晒的干制品为主,南方以加工果脯为主,其他主要红枣制品包括枣酱、枣粉、枣片、枣酒、枣茶、枣醋、枣泥等,缺乏高科技含量的产品。高附加值是发展方向,但技术瓶颈无法解决。比如枣粉冲剂,可以像咖啡一样速溶。已经有企业开发出了相关产品。但一直无法解决纤维素沉淀的难题。精深加工实际上仍然是有名无实,至于从枣中提炼保健品、药品、胶囊等,都有产品线,但市场对此反应颇为冷淡。红枣加工企业应与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设一流的企业研发中心和实验中心,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科技后盾。而作为政府来讲,应加大对红枣加工企业的科技投入资金,建立科技投入机制,加强与科技研发机构的协作,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政府应通过发放技术改进补助金,给予红枣加工企业贷款,提供新技术企业保险;也可通过财政、税收和金融投资等方式,为红枣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优惠政策和风险资本。同时,还应加强对这些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培训等服务,包括为红枣加工企业在专利申报及使用方面提供便利。

3.4建立红枣调控机制

农业产业化是以农业生产为发端的经营活动,是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农业的特性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农业产业化不能完全置身于市场竞争中。它需要必要的政府调控,但政府的干预也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来定。一般来说,在市场发育不足和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的干预应是因势利导地促进市场发育和帮助完善市场,并尽力为农业产业化的潜在参与者提供有关市场前景和供求潜力等方面的预测信息,以利于他们能更全面地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有较多的了解,从而尽早作出恰当的决策。因此。政府应加大调控力度,从总体上、宏观上去认识、规划、处理红枣产业化方方面面的发展问题,找到红枣产业化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使各环节得到互相协调,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4 结束语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范文5

关键词:技术创新;大数据;双螺旋模型

一、引言

自2013年被确定为“大数据元年”以来,大数据应用已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伴随着数据规模和类型的剧变、数据存储成本的迅速下降、数据采集更加密集和广泛,学术界和企业界开始站在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大数据的价值。2008年9月,《自然》杂志推出了名为“大数据”的封面专刊,随后IDC(2011)描述了大数据的“3V”: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实时性(Velocity),之后又加入价值性(Value)来描述大数据特征,称之为“4V”[1]。麦肯锡(2011)将大数据定义为无法用常规软件收集、储存、处理、分析的庞大数据集。Forrester突破了以往单一对数据本身描述的局限,通过数据价值实现的角度将大数据定义为数据存储、处理和访问的流程与业务目标的集成。国内学者涂子沛在其专著《大数据》(2012)、《数据之巅》(2014)中反复表达“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2]以及“推崇知识和理性,用数据创新”的观点,并描述了未来对于建设“SmartCity”的构想[3]。孟小峰(2013)指出大数据研究的火热,并不能代表研究的深入,相反大数据的研究还处于一个非常起步的阶段,还有诸如关键技术、利用方式等很多基础性的问题需要解决[4]。大数据的发展和进步是以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主线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存储是拉动大数据发展的“三驾马车”,这三项数据技术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才能进一步发掘大数据的价值潜力。由于大数据具备准确预测趋势的能力、从海量数据中萃取有应用价值信息与知识的能力以及对市场技术需求方向突出的把控等能力,使得技术创新的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数据分析、挖掘和存储本身作为技术手段也需要进行创新。因此,大数据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朱东华等(2013)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面向技术创新管理的双向决策模型,以期提升我国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在大数据环境下提取知识与观点的能力[5]。赵亮等(2015)通过大数据的收集和预处理、大数据存储、创新源数据可视化以及创新应用子项目的实施,实现对技术创新评估预测、风险把控能力的提升[6]。针对大数据与技术创新有关文献的梳理,不难看出,在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对于各类技术创新具有较大的提升作用,而“大数据”概念下作为技术支撑的数据技术同样需要创新,同时也需要对数据技术的创新进行管理。对于大数据和技术创新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作用关系,论文尝试以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研究工具,提出大数据———技术创新双螺旋模型,从而厘清在大数据与技术创新作用关系中的动力因素,以达到大数据与技术创新共同发展进步的目的。

二、双螺旋结构理论

双螺旋结构模型起源于生物学中的DNA双螺旋结构,生物学家为了研究人类的遗产规律,从人类遗传密码———“基因”的角度出发,提出并绘制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首次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利用该模型,人类直观地认识到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路径,并对人类遗传信息复制上升的互融联动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生物分子学领域,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由两条主链和碱基对组成,两条主链相互盘旋形成类似于“麻花”状的螺旋结构,而碱基对位于螺旋内部,两两对应。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就决定了生物体的不同性状,而在DNA双螺旋进行发展进化之时,碱基对的不同组合以及排列顺序就确定了未来生物的发展走向。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在管理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融合的二元关系,为了清晰地描述这种关系,管理学中引入分子生物学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进行描述,从而形成了管理科学中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质量管理学家戴明通过对计划———执行———检查的研究,提出这三个步骤不是原地循环往复的,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于渤(2008)将知识创新双螺旋作为企业知识创新过程,指出创新的过程需要经历一套复杂的过程,最终实现自我超越的知识螺旋转化[7]。管理科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结合提炼出螺旋式系统方法论,又称作螺旋式方法论。该方法论指导双螺旋结构模型在管理领域的应用,而其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精神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演变的过程,通过螺旋内部重大影响因素的互相作用,循环使用不同的方法,推进事物有序的发展,最终达到事物发展的某种目标。

三、大数据与技术创新双螺旋模型及分析

1.大数据与技术创新双螺旋模型对于各类技术创新,大数据提供了庞大的样本数据分析预测、精细的市场技术需求定位、详尽的技术创新需求对象画像刻画等服务,使得技术创新的效率大幅度提升。而数据分析、挖掘和存储是推动大数据自身发展的核心技术,这些技术的创新也将直接影响到大数据对其他技术创新的拉动作用。利用双螺旋结构模型研究大数据与技术创新相互作用关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论文提出大数据———技术创新双螺旋结构模型(BigData--Tech-nologyInnovation双螺旋结构模型;BT双螺旋结构模型)。依据BT双螺旋结构模型,本文将大数据与技术创新视为两条主链,即“大数据链”和“技术创新链”。这两条主链的相互作用是依靠碱基对进行链接的,为了推动“大数据链”与“技术创新链”的发展增长,碱基对的不同搭配,相互作用,促进BT双螺旋模型的不断发展。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存储是推动大数据发展的技术核心,技术创新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指导,以技术创新管理理论指导数据技术的创新,从而实现BT双螺旋模型的发展。故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存储和技术创新管理理论作为碱基,进行两两配对。图1BT2.大数据———技术创新双螺旋模型分析BT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将大数据与技术创新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作为两条主链进行分析。各类技术的创新需要在大数据以及大数据相关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同样的,大数据自身数据技术的创新又归属于技术创新范畴,需要相关技术创新管理理论来给予指导和管理。BT双螺旋结构模型需要向纵深发展,就必须要经历双螺旋结构的破裂———复制———重组———再破裂这样的一个循环过程,从而循环往复,推动BT双螺旋模型不断发展。碱基一: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需要通过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和知识,因此,数据挖掘技术是大数据未来发展的一项核心技术。凭借数据挖掘技术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与知识,可以为技术现状进行评估、技术创新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技术创新源进行汇总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碱基二: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是通过对现有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总结并对所分析对象提供相应的预测。该技术是连接数据与结论的重要桥梁,通过分析技术可以顺利地将“冷冰冰”的数据转化成为有价值的结论成果,碱基三:数据存储技术,存储技术是数据挖掘技术与数据分析技术的基础。信息时代的数据不仅仅是结构化的数据,更多的则是非结构化或是半结构化的数据,大量的数据需要有存储空间,并且要做到随用随取,这样才能使得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碱基四:技术创新管理理论,数据技术的不断革新需要从管理学的角度给出指导性的建议。大数据的三项核心数据技术本身作为一种技术手段,需要进行科学的发展,在数据技术的创新过程中,离不开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协助。大数据链与技术创新链作为BT双螺旋模型的两条主链担负着不断进步发展的使命,以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和技术创新管理理论为碱基对负责对两条主链的发展进行指导。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碱基对必须是A-T,G-C进行定位搭配互补,而在BT双螺旋模型中,通过借鉴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碱基对互补理论,从而进行多元轮回式的互补结合。BT双螺旋模型中的碱基对不再像DNA双螺旋模型那样必须定位对象式的配对,当进入破裂阶段,大数据链与技术创新链进行分离,两主链破裂时连带自己链条上所携带的碱基一并分离。进入到复制阶段,各碱基进行复制,也即各项数据技术以及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推广应用。而后,进入重组阶段,碱基随机两两结合,重新配对,在不同的空间、时间进行不断的随机结合,就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映。从而在不同随机两两碱基结合的过程中,产生创新,发挥动力作用,就如同图2所示地推动BT双螺旋模型向纵深方向进行发展进步。

四、结论与展望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范文6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因子分析;对策建议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1]。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随着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加快,我国正从世界制造业基地向世界制造业中心转变,技术创新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加之广西正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后所带来的双重机遇和挑战,这更凸显了广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迫切性。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问题,近年来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谢吉亮、彭灿(2012)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地级以上城市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和横向比较,揭示了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特征[2]。白俊红、江可申等(2008)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出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探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而对相关企业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其采取有效策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依据[3]。任远、吕永波等(2013)对技术创新能力区域评价进行了界定,通过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省级区域综合评价,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地区分布特征,提出了实施差异化战略和创新极辐射的区域创新模式,以期为我国区域经济和技术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4]。吴永林、赵佳菲(2011)以北京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以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消化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为构成要素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北京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5]。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入手,客观的评价分析广西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和潜力,对提升广西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指标选择

结合广西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本文采取横向比较的方法,选择了全国除以外的三十个地区的数据与广西进行比较,以便通过对比分析找到广西在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

本文主要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研究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转化能力三个方面考虑。选取8个指标作为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8个指标分别为:X1:R&D机构数(个)、X2:R&D人员全时当量(万人)、X3:R&D经费内部支出额(亿元)、X4:研究与开发机构课题数(万个)、X5:高校科技服务课题数(万个)、X6:专利申请授权量(万件)、X7: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X8:技术市场成交额(亿元)。

2、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3》,结合前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整理,然后进行数据的中心化处理。

3、分析测度

3.1因子分析

利用SPSS19.0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是:KMO检验的测度值为0.717大于0.6,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等于0.000,于是判定通过检验,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通过计算,共提取2个公共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4.070%(大于80%),因此从原来的8个指标中提取的2个主因子能够代表所有指标的信息。

3.2计算因子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研究

运用统计软件SPSS19.0软件,得出成分得分系数矩阵,根据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得因子得分函数:F1=-0.056X1+0.272X2+……0.242X8;F2=0.287X1-0.012X2+……-0.073X8

再以各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便可得到广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其计算公式为:F=0.42819F1+0.41251F2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综合得分,并求出各地区的综合排名,计算得出的结果为:北京综合得分1.70,排名第一,广东综合得分1.36,排名第二,江苏综合得分1.34,排名第三,……,广西综合得分-0.31,排名第20。

4、结论分析与建议

4.1结论分析

通过前面因子分析法的定量分析,可以看出广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特点表现为:2012年,广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综合排名第20位,虽然处于第二层次,但是排名比较靠后。说明广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虽然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全国的范围来看,跟沿海的省份还有一定的差距。

4.2建议

(1)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技术创新是通过各方面人才的共同努力完成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人才是关键,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不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一个不容忽视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才的引进,特别是海归优秀人才的引进,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海归优秀人才对国际前沿技术较为熟悉,而且一般也比较重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海归优秀人才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潜在的影响。

(2)优化广西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环境。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带来的优势,深化两广合作,打造以南宁为中心的高铁经济圈,实现“市市通高铁”,建成以南宁为中心的快速铁路网,缩短到周边城市、周边省会城市和国内主要中心城市的时间。

(3)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特别是自主创新和消化吸收经费的投入,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参考文献

[1]杨东奇,杜军.基于因子分析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175-177.

[2]谢吉亮,彭灿.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J].技术经济,2012,02:30-35.

[3]白俊红,江可申,李婧,林雷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8,03:108-114.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范文7

关键词: 区域经济技术创新效率 差异性 实证性分析

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创新激励机制与政策等的不同,各地区在创新效率上也存在差异。经过分析表明,我国区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梯度变化与结构差异性特征。根据帕累托效率原理,社会资源在最优配置条件下才能实现最充分的利用。因此,地区创新资源优越并不能代表该地区的创新效率是有效的,实现了帕累托效率最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区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分析,找出哪些地区的创新效率是有效的,最近几年各地区创新效率发生了哪些变化,区域创新效率是收敛的还是发散的。通过对区域创新效率的静态比较与动态效率变动趋势的判断,可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BC2模型、曼奎斯特指数模型(Malmquist)进行实证研究,以测度创新产出的静态效率和动态演变趋势。

一、DEA评价方法及理论模型

1.DEA基本理论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Charnes等于1978年提出的评价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的效率评价方法,已成为管理科学、决策分析等研究领域中一种常用的且重要的分析工具。决策单元的选取一般要满足具有相同的目标和任务、相同的外部环境、相同的输入输出指标等条件。

DEA分析的第一个理论模型是C2R,它是由Charnes等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初始的C2R模型是一个分式规划,当使用1962年由Charnes和Cooper给出的C2变换(Charnes-Cooper)后,就将分式规划化为一个与其等价的线性规划问题。由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可得到C2R模型的对偶规划,该对偶规划的经济含义是:它与生产可能集和相应的生产前沿面相联系。判断一个决策单元是否为DEA有效,本质是判断该决策单元是否落在生产可能集的生产前沿面上。

2.DEA方法的应用步骤

DEA分析是根据运筹学中的优化思想来处理输入输出问题的,本质上它是一种绕开生产函数进行多投入多产出相对效率评价的非参数分析方法。DEA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首先确定评价目标;然后构建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决策单元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有效的生产前沿面;最后根据各决策单元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状况确定各决策单元是否为DEA有效。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样本数据的处理

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模型有效的基础,工业企业区域创新效率在现实经济中是通过一系列投入产出指标来衡量的,关于企业创新效率的测度指标学术界尚无统一认识。我们在借鉴国内外学者有关技术创新效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构建了评价技术创新效率的指标体系。

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成果主要表现为新产品的增加或产品的改进、发明专利的涌现、新产品产值的增加、利润的提高等。无论如何,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最终都会体现在现实的产品或服务上。专利产出是衡量工业企业投入产出的重要指标,专利拥有量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原始创新能力,也能折射出这些成果的市场应用潜能。近几年,学者们开始尝试以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产品销售收入等作为考察技术创新产出的新指标,但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并不能全面反映出创新成果的经济价值和商业化水平,而新产品销售收入却能较好地衡量技术创新产出的成果,是衡量产品创新的最直接经济指标。借鉴朱有为、徐康宁(2006),王伟光(2003)等的研究,本文选择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衡量创新效率的实际产出指标。

三、DEA静态效率比较分析

1.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从我国整体来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综合效率普遍较低,年综合效率均值只有0.397。2008年全国综合效率值只有0.430,仅比2001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仍有57%的提升空间。从技术创新综合效率的时序变化趋势来看,2001―2008年期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效率虽有所提高,但期间波动性较大,存在阶段性变化规律,基本呈“下降-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发展趋势;分时间段来看,自2001年以来,我国技术创新效率均值呈逐渐下降趋势,到2004年降低到0.357的低谷,2006年稍有回升,2007年达到一个峰值,之后呈波动中增长的发展趋势,2005-2008年期间,技术创新效率年均值相比2001―2004年期间均值提高了3.8个百分点。

一个地区具有良好的创新基础条件,是判断地区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具有较好的创新支撑能力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讲,创新支撑能力主要体现在重大研究开发机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设施方面。东部地区有科技机构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最高(25.3%),西部地区最低,中部地区略低于全国,稍高于西部地区,可见中部地区企业创新活力较活跃。但是,科技活动人员人均拥有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分别比东、西部地区少6.6万元和1.4万元,微电子控制设备占生产经营设备原价的比重也均低于东西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段差距。可见,中部地区工业创新的技术设施方面相比东西部地区处于劣势,这是造成其创新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尽管我国区域间技术创新效率差异较大,但创新效率差距却在逐年缩小。其中,东部与中部间的效率差距由2001年的0.359降到2008年的0.306,缩小了6.3个百分点,东部与西部间的效率差距由2001年的0.268下降到2005年的0.213,之后三年差距有所扩大,但自2007年之后呈缩小趋势,波动性相对比较大,效率差距总体呈缩小趋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全国及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相比2007年均有小幅下降,均下降了1%左右,其中东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这充分反映出创新效率是个相对值,短时间内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创新产出相对有所下降,新增加的创新资源还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致使创新效率相对下降,具体原因还要结合各区域内部效率差异、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进行综合分析。

2.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结构差异性分析

随着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各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均有了明显提高,2008年各地区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相比2007年有所提高的地区比重在50%以上。创新效率提高幅度超过6%的地区主要包括宁夏(14.7%)、吉林(11.5%)、广西(8.3%)、甘肃(8%)、贵州(6.5%)、湖北(6.2%)6省区,这几个地区多属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辽宁、山东、江苏三省创新效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4%―6%之间),但提高幅度不是很大。由此初步得出结论:后发地区具有比较强的“追赶效应”。

3.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差异性分析

(1)规模效率的区域差异性特征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创新能力强势地区存在创新效率偏低的不协调发展格局,本节结合地区实际、规模效率值与纯技术效率值就创新综合效率偏低原因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从总体来看,在样本考察期间,全国规模效率均值呈“先降后升再降再升”的变化趋势,(不考虑2008年),与综合效率均值保持了同步变化。

从规模效率值的时序发展趋势来看,样本期内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规模效率均值只有2003年、2005年在0.8以下,其余年份均在0.8以上,2007年规模效率达到了0.916的历史最高水平。其中,2003年40%的地区规模效率值低于0.8,之后几年规模效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到2008年只有30%的地区规模效率水平不足0.8。但这一比例也是相当高的,这表明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区域科技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区域生产力发展必须建立在高科技实力基础上。总的来看,各地区工业企业规模效率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反映出各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配置结构得到较大改善,投入结构比例逐渐趋于合理,东中西部地区平均规模效率水平也表现出与全国相同的变化趋势。

(2)纯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性特征分析

由各地区工业企业历年纯技术效率的发展情况来看,全国及三大区域的纯技术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差距较大。从三大区域工业企业纯技术效率的对比来,东部地区8年纯技术效率均值几乎是中西部地区的2.2倍左右,区域差距较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纯技术效率间的差距呈缩小到逐渐变大的发展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均值差的发展变化趋势。从各地区纯技术效率的情况来看,2008年各地区纯技术效率达到有效而综合效率却未能实现有效的省份只有三个,即江苏、浙江与广东。2008年这三个省份的纯技术效率水平均达到了有效水平,但综合效率值分别为0.532、0.959和0.494,仍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总的来看,各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水平均普遍较低,尤其是纯技术效率水平,提升纯技术效率水平是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区域间创新效率差距较大,池仁勇(2004)、沈能(2005)等也得出了相同的研究结论,不同的是,本文研究发现我国工业企业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呈东高、西中、中低的发展格局,这与区域创新能力存在发展的不协调性。

目前区域间企业创新效率差异明显,差距较大,但从时间变化发展趋势来看,区域之间的创新效率差距在逐年缩小。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中部地区追赶速度较快,与东西部地区的效率差距在逐渐缩小。那么,这种效率差距是否会一直持续或进一步缩小呢?我国区域间企业创新效率的发展趋势又将会有怎样的变化?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政策决策层全面把握区域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动态,就区域内企业所处的创新阶段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四、Malmquist动态效率比较分析

区域创新效率是技术创新资源布局合理性的直接体现,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彭国华,2005;李静等,2006;郭庆旺等,2005),区域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分析是区域创新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是反映动态效率变化的主要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三方面,包括自身创新效率的改善,技术进步的推动及规模效应的影响。目前,区域创新动态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侧度主要运用参数法和非参数法进行测算。具体包括:乔根森指数法、生产函数法、常替代生产函数、索罗余值法、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法、Malmquist指数分析法等。其中,Malmquist指数分析不需要设定具体函数形式或分布假设就可以得到前沿函数,也不需要对参数进行估计。在创新动态效率的分析中Mamquist指数分析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已有很多国内外学者采用Malmquist指数来考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

参考文献: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范文8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 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 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 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 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 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 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 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 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 Y=L∕[1+A?exp(-B·t)] )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 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 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 t为时间自变量, 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 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 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 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 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 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 这样, 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 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 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 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 其中, 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 避免了其缺点, 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 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 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 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 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 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 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 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 所以, 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 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 往往带有主观性,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 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 以克服自身的不足, 更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要,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 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 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 (2) 经济效果; (3) 社会效果; (4) 风险性, 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 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 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 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 同时, 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 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 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 均处于研究之中, 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 (1) 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2) 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范文9

[关键词] R&D 技术创新 企业 科研机构 因子分析

一、引言

现今,科学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世界经济竞争推动各国积极进行产业创新升级,研究与发展产业已不仅是学术范畴内的概念,而且是现实经济中的一个新兴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和环保等领域内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其产业化,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经济结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技术创新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企业在R&D中的主导地位愈发凸显,R&D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R&D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

据统计,全球科研经费总额从1992年的1.3万亿美元增加到1997年的1.8万亿美元,科技研究发展投入的增长率比世界经济增长率高出27%,尤其是发达国家科研投入所占比重更大。在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R&D费用占到了销售收入的5%到15%,处在发展前沿的电信、生物制药等一些行业R&D投资占销售收入比重甚至达到20%到30%。因此,国际上已将R&D作为评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标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投入局面逐步打开,经费支出的总额增长很快,以年均不低于15%的速度增加,其增速远远超过大多数OECD成员国。近年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发展势头强劲,企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关切,对R&D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呈现出系统化研究的趋势。但从R&D的人员和经费支出按活动类型来看,我国R&D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基本都是以科研机构为主,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能力较弱,使企业市场竞争力低下,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本文在国内外R&D以及国内R&D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我国技术创新产出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R&D投入之间的关系。鉴于R&D投入衡量指标的多重性,首先对所有R&D投入指标通过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各自的综合指标。其次,建立技术创新与科研机构和企业R&D投入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通过统计软件Eviews3.1进行回归分析,来观察R&D投入的不同组合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本文的结论部分针对实证结果分析现实情况,对我国企业R&D投入的前景加以预测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实证分析

1.研究样本和数据的选取

本文实证分析目的在于验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对于创新产出的贡献程度及其重要性。鉴于数据经济意义上的合理性和数据来源的可行性,本文以2000年~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为主要数据来源。由于科研机构和企业对于研发投入有自身不同的特点,因此本次分析分别以两者研发投入的人员、经费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998年~2006年全国科研机构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人员、科技费用、研发费用等作为自变量,以国家专利数作为研发产出的基本指标,重点研究科研机构和大中型工业企业不同投入与国家专利产出之间的关系。

2.指标的初步选择

在投入指标的选择方面,由于反映R&D投入的变量很多,如果只选取某个指标作为研发投入衡量标准,会导致结果的片面性。因此本文初步选取众多与研发相关的指标。

研发投入相关指标:对于科研机构而言,以科技活动人员数,研发折合全时人员、科技经费筹集额、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和研发经费支出作为初级指标。对于大中型工业企业而言,以科技活动人员数,研发折合全时人员、机构科技人员、科技经费筹集额、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和研发经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费支出作为初级指标。

研发产出相关指标:因为国家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是各种发明创造,所以本次分析以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数总和作为研发产出的基本指标。

3.指标的优化――因子分析

首先,我通过因子分析提取指标变量中的主成分,确定相关性较小的变量作为回归分析的自变量指标。以下是利用spss分析的结果。

表1 相关矩阵的KMO和Bartlett检验

从表1可知,Bartlett分别为64.962、122.160,其伴随概率p均小于0.0001,即表明两者的相关矩阵与单位矩阵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使用因子分析。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是用于比较观测相关系数值和偏相关系数值的一个指标,其值越接近1表明因子分析效果越好,现在值分别是0.750、0.730,意味着因子分析的结果十分理想。两个检验值显示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因子分析均是可行的。接下来分析完全变量解释和因子载荷矩阵。

表2完全变量解释

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表2按各指标贡献率大小递减排列,一般选择累计贡献率达85%以内的指标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故可得出经分析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原指标变量均可综合成一个指标。由于都是唯一的综合指标,因此可以由因子载荷矩阵直接命名为:科研机构研发投入、企业研发投入。

4.线性回归分析

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为回归常数,为回归系数,为扰动项。

在回归模型的基础上,通过Eviews统计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及相关检验,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表3回归模型拟合参数及其显著性检验

回归方程:

为消除异方差影响,本次线性回归以1/resid^2作为权重。

判定系数R是回归平方和在总平方和中的比例,消除自变量个数影响的修正的判定系数R2=0.998,说明因变量ROA的变化中有99.8%是由自变量引起的,判定系数和调整判定系数较大,回归估计标准误差小,模型拟合度很高。因此从判定系数检验可以看出该模型显著性较高,最终结论得结合其它检验共同决定。

方差分析对整个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根据F检验量为F=1817.737,其伴随概率为0.000,说明总体回归函数中各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极为显著。Durbin-Watson stat检验得出D为1.93近似于2,说明残差和自变量相互独立,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由各项回归系数的t检验值可以看出,所有伴随概率均小于0.05,表明每项回归系数均显著。

综合上述显著性检验,证明模型充分有效。

三、结论

1.基本结论

实证结果表明,三种主要创新性专利数与国家科研机构研发投入的回归系数是0.633,说明国家专利主要来自于科研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回归系数只有0.376,是科研机构回归系数的一半左右。从回归系数看,企业对技术创新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与科研机构的产出相比,企业研发力量相对比较薄弱。

创新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以及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创新必须要贡献时间和付出努力,承担相应的财务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风险,并获得金钱的回报、个人的满足和独立的自主。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所形成的“重引进,轻消化”、“重规模,轻创新”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大多中小型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创新技术来源于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即使有些企业拥有独立的研发部门,这些研发部门也没有真正融合到企业中去,成为企业整体的一部分。因此,我国企业还未真正实现创新。

在国外,企业是新技术、新专利的主体,研发工作主要在企业进行。据统计,发达国家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的研究开发经费占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的80%,而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份额只有23%。这样的投入比例造成科技成果和企业的生产经营脱节,科技成果很多,但是企业的新产品依然很少,缺乏竞争力。

2.建议与展望

科技创新企业投资价值的根本就在于发现和培养未来的赢家,就是发现选择极具潜力的高科技企业和优秀的企业家,给予其资金、技术和管理的援助,从而推动企业价值的迅速上升,提高这类企业的存活率。R&D活动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拥有和保持核心技术从而获得长期利润的源泉,因而R&D是企业积累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如今,企业越来越重视R&D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其管理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企业家的主体地位

企业家的主体地位不仅是指企业家在整个创新过程中的领导作用,更重要的是企业家本身就是企业的创新之一。企业机遇的把握,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实施都离不开企业家才能,企业家是企业创新的灵魂。

(2)研发成果和企业的一体化

目前很多企业已经拥有创新意识,主要表现为与科研机构和专业院校合作,但是在创新合作中须注意合作和交流。科研机构的成果运用于企业的生产实践并不是简单直接的过程,企业应该注重科研机构对于研究成果的支持,加强对科研机构或是院校的了解。此外,已经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例如拥有自己研发部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这类企业在创新时须注重研发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的沟通,把R&D融合到公司整体中,否则内在研发部门也只是设在企业的外部机构而已。

(3)技术引进渠道的拓宽

企业规模、竞争压力、技术引进、出口导向、技术专有等对企业R&D活动都有较大的影响。鉴于国外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较国内成熟,所以应该关注从国外或是外资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寻找企业之间技术合作和支持。

(4)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

基础性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泉,政府应该加大企业基础性研究的投入,适当给予一定补贴。此外,在中间产品环节可以给予一定税收优惠,支持企业创新。最后,政府可以充当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桥梁,解决“信息瓶颈”问题。

当然,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还有很多注意事项,本文只给出一些简单的建议。如今,企业技术创新已成为政治界、经济界和科技界等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R&D活动既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有力武器,也是国家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虽然目前国内技术创新大多来自于科研机构,企业研发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但是我国政府已经十分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并把自主创新作为指导国家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我国企业R&D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加之经济的迅猛发展,最终企业将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成果将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生产经营。

参考文献:

[1]史清琪: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