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集锦9篇

时间:2023-09-19 18:52:06

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

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范文1

关键字 高校 大学生 就业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就业制度由原来的对毕业生“计划分配”转变为现在毕业生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在赋予学生更多自的同时,也赋予了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自。另外,自1998年扩招起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市场的需求,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同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如过分注重工作待遇,在求职过程中弄虚作假、毁约现象严重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也影响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大学生就业中进行就业指导和服务之外、必须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大学生就业期望值高,就业观念落后。多数大学毕业生往往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常常表现出一种盲目心态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对发达地区趋之若鹜,对落后地区则退避三舍,向往国家机关和大型企业,对基层单位、私营企业不感兴趣,缺乏艰苦创业、自主创业的精神。

第二,毕业生及家长某些错误思想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及家长仍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就业观念上他们认为读了大学就应当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有一份待遇丰厚的稳定工作 不敢面对就业中的风险追求保险就业,还有人把毕业后就业看得过重认为 一次就业定终身,认为只有到正规部门上班才算就业等,这些思想中的不切实际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正确的就业选择

第三,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出现就业诚信危机。在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中,一些大学生不是从提高自身实力出发,而是挖空心思用一些虚假材料包装自己,假造各种荣誉证书、资格证书和考试成绩,杜撰子虚乌有的社会实践经历及学生干部履历等;部分大学生不能严肃对待就业合同,在和用人单位签约后随意毁约,这不仅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秩序的混乱,也使大学生的整体诚信度下降。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思想素质。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认识到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同时,在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调节大学生的心理,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和发展潜力,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舒缓他们的就业焦虑情绪,减轻他们的就业压力。

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第一,建立一支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辅导员、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对学生的理想信念、责任意识、价值取向、学习态度、职业规划、社交技能、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方面进行指导。

第二,将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结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计、编写、授课,把大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带入课堂,根据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

(二)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

高校要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为大学生分析全国宏观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确立合理的择业期望。把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宣传的重要内容。通过社会实践、讲座、报告等形式,使高校毕业生树立以热爱祖国、艰苦奋斗为荣的观念。同时,以多种形式对高校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动员,大力宣传当代大学生在基层创业成才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校园氛围。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一,加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择业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每个大学毕业生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希望到自己满意的单位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学生的这种职业理想应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要把正确的职业理想与务实的就业定位结合起来。

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范文2

农业高校

大学生

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面对“金融海啸”和“就业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尽可能给诸多个性鲜明的大学生一个共同的公平的起跑线;必须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必须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必须坚持总揽全局、统筹兼顾的方针,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业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接。

如何在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真正地、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农业高校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是当前农业高校教育领域里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面对“金融海啸”和“就业难”,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给诸多个性鲜明的大学生一个共同的公平的起跑线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是大学生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金融海啸”,经济变差是近两年来不争的事实;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更是一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教育“热点中的热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成长中的烦恼”中的烦恼。“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有2700万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每年净增70万人左右[‘〕。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64万人;2009年达61I万人,比2008年增52万人;但就业市场却是有减无增,2008年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应届高校毕业生能否找到饭碗,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f21。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对象是大学生,是诸多个性鲜明的“人”,如何更好地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率、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之光普照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旨所在。作为农业高校教育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生为本,服务至上”,关心其疾苦,考虑其需求,尽一切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业高校毕业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层层落实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大胆解放思想,更新工作方式,创新就业服务手段,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改善就业招聘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因特网,实现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建立就业信息库,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性,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对方的供需信息,避免盲目性,降低毕业生就业成本,保障学生各项权益,尽可能给诸多个性鲜明的大学生一个共同的公平的起跑线,给农业高校大学生中的“每一棵小草”以开花结果,张扬主体意识、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让农业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公平[’〕。

二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激发其创造潜能,必须改变“千人一面”的传统就业指导模式,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因此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又好又快发展。

(一)必须更新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激发其创造潜能

从事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尤其要注意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小农经济条件下根深蒂固的“权力本位”,“重管理,轻服务”,“重共性,轻个性”,“重从众,轻创造”,“功利性、工具性、季节性、一次性”等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克服服务内容单一陈旧,方法简单生硬等缺陷[’],着眼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农村、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成材就业的新要求—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以人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首创精神,注重激发学生发展的潜能: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意见与见解;尊重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尊重学生的创造成果。要根据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配合学校有关部门适时修订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计划,为大学生就业把握好方向,确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和招生导向,科学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结构,当好人才培养的风向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秉承和拓展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农业教育非实践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的办学宗旨,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克服“在黑板上种小麦”、光说不练的天桥把式,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能力与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改变“千人一面”的传统就业指导模式,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拓展能力,具有发展潜质和主动竞争能力的高校大学毕业生[’〕。

《二)必须坚持面向全体与面向个别相结合,职业生涯的常规教育与专门规划指导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的全程指导

我们所办的教育,不仅仅是面向青少年学生的教育,而应该是面向全社会、全体人民的教育;不仅仅是对在校在读期间负责的教育,而应该是对人的一生负责的教育;不仅仅是面向少数尖子生的教育,而应该是面向所有受教育者的教育。从横向看,是惠及人人的“普世教育”;从纵向看,是伴其一生的“全程教育’r[6]。所以,在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应该消除三个误区:消除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对毕业生指导的误区;消除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就业知识与技巧指导的误区;消除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学生毕业阶段指导的误区。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马克思的观点—学校教育就是“通过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包含两个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但又不可分割更不能相互代替的方面。第一,“学生综合素质的积蓄过程的指导—就业的准备性指导”,即既要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方面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常规教育,又要在专业发展方面要给予个别的或特殊的指导,通常由全体教育工作者来完成;第二,“劳动就业基本知识与具体操作层面的指导—就业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即除常规教育外,还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对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包括职业设计与规划、职业教育与培训、社会认识与市场分析以及就业方法与技巧等方面予以有针对性的专门规划和指导,通常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来完成。面向农业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面向农业高校全体学生的教育,面向农业高校全体学生的就业指导,向社会化的下一个阶段—社会输送合格的公民“坯子”,这是农业高校高等教育的职责;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定位和学科侧重,对于学生将来的社会就业和职业发展大有裨益,以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和科学化的就业指导更好地为农业高校大学生服务,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设计、自我决策、自我发展和自我心理调适,主动提高其职业发展能力、竞争能力、生存本领,让每位农业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上都能寻求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是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追求〔’〕。

三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专业教育指就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对学生实施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的除职业性和专业性以外的那部分教育,它的内容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它的实质是“和谐发展的人”的培养。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只有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健全的人、“和谐发展的人”和负责任的人,才是大学完整的教育,才是对学生将来就业最好而有效的指导川。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曾指出:“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

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的人。”而中国的大学恰恰陷人技术至上的误区,一味强调学生技能培养,缺乏对人的心灵和谐的关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事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尤其要言传身教,并配合各科任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襟;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帮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价值观判断是非,学会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学习和思考,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川;引导青年学生克服几千年来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农耕文化积淀形成的“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自私狭隘心理,弘扬中华文化精华,“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优其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反对文化虚无主义观点,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增强报效祖国的自豪感。

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范文3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告知性;识记性;操作性

教学改革是学校一切改革的核心,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已提到高教改革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高等教育直接承担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高等教育无疑也要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但在不同的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构成与内涵是有明显区别的,尤其在智育方面更是如此。大致地说,中小学智育主要是进行各门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高校则更主要是进行专业知识能力的教育养成,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中小学教育的结果是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高等教育则是要将学生培养成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个任务,主要依赖高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得以实施。当然,高等学校要培养的是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业务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必须始终坚持德育首位的思想,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德育首位是就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而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等教育在时间和内容上毕竟还是以专业教学为主,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所占份额最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把占时间最多,内容比重最大的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做得更好些,则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改善专业教学的需要提出来的,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是否到位的关键问题。

按照普通高校的传统做法,与专业有关的课程一般分三大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分法是按照课程内容的性质及与专业的关系而定,自有它的合理之处。然而,高职院校的教学却有着与普通高校不同的地方,它强调以培养技术

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在教学中不要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只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因此,普通高校传统的专业三大类课程模式与职业大学的教学实际,是存在着不协调的地方。

如果我们不按学科内容性质划分课程,换一个角度从对学生要求的角度来看问题,即站在要求学生掌握些什么、掌握到何种程度的立场上对待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我们以为,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大体可分为告知性课程、识记性课程、操作性课程三大模块,由它们组成高职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主体,这是就课程体系的设置而言;而具体到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样可分为告知性知识、识记性知识、操作性知识与训练三个部分,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针对不同部分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标准。

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高职高专教育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要求,三种类型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功能与作用大不相同,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份量也不相同,对教学方法手段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

关于告知性课程,我们的理解有这样两层含义:首先,它们是与专业相关的一些基础学科与周边学科知识,既与专业的知识或技能有一定的联系,又是相对独立的学科。将这样一些课程内容告知学生,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其次,是一些当前不一定立即用得上,但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和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有所帮助的学科知识。把它们告知学生,是对学生素质的一种培养,是为了他们将来的发展后劲作铺垫和准备。同时,也对那些专业不对口的学生就业有所帮助。这方面的教学虽无立竿见影的效果,却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间成为新思路的触发点或出发点,也是不可忽视的。比如应用文科专业的管理学、心理学、思维科学方面的知识,大致可归入此类。

关于识记性课程,大致是指那些学生必须熟记在心的学科知识,它们为学生奠定了必备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专门人才,而专门人才首先必须具有比较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出专业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和相关能力。没有较丰厚的专业知识储存,所谓的技能与能力只是空谈,所以,专业知识的积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比如外语,如果没有掌握大量的词汇和必要的语法知识,听说读写能力又从何而来。还有那些专业学习必须熟记的法规、规范、条文、定律、公式及工作程序,也只能靠“死记硬背”,别无他法。识记性课程涵盖的大多是某一专业的最基础的知识,如果学生不牢牢掌握,将导致缺乏专业基本常识,更谈不上专业能力及运用。

关于操作性课程,是指那些主要必须落实在实际操作应用方面的课程。高职院校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让学生熟练掌握职业岗位(群)所具备的能力与技能,最主要就靠这类课程的教学来支持。因此,这类课程大都是专业主干课程,应该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能独立操作与运用,获得比一般院校学生更多的实际训练。可以说,这个层面课程的教学,是高职教学区别于一般院校教学的特色之一,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靠这一层面课程的教学与实训去落实。此类课程一定要突出“应用”,务求熟练,造就学生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使人才培养真正落实到位。这类课程包括外语的听说、文科的应用文写作,财会类的会计实务、建筑工程类的施工技术等等,其他一系列的实践实训教学环节也应归入此类。

告知性课程、识记性课程与操作性课程的合理配置,构建起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体系。告知性课程传授的知识,当然不仅包括本专业的一般知识,还涉及到相关专业乃至新学科知识。通过告知性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对宽广的知识面,这对他们今后就业的适应性和持续发展能力创造了可能条件。识记性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熟练掌握是学生今后从事职业岗位工作的基础条件,而且也是形成职业岗位能力和技能的必备基础。操作性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讲求实训,在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念。因为它是在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应用操作教学与训练,所以比通常的师徒相授层次要高出许多。而且有许多的实训项目结合社会实际进行,所以它既摆脱了学院式教育的限制,又贴近了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要求。三类课程构成高职课程体系的三个主要模块,合理配置构建起高职教学的课程体系框架。

当然,告知性课程、识记性课程、操作性课程的区分,只是就课程内容与教学目的要求所作的大致划分,也就是说某门课程归属何类,是对该课程的内容主体与主要目的归类。因为在任何一门课程中,都可能存在告知性知识、识记性知识、操作性知识与训练并存的局面。但是必须承认,三种知识的构成及份量在不同课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每一门课程的教学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中,如能对各门课程作出基本定位,然后根据定位情况,对课程教学目的、内容、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我们的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就会明确一些,具体一些,操作起来也会比较顺利,对高职课程体系的改革也会比较落实。

在高职的整个课程体系中,从份量上看,告知性课程与识记性课程必定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为它们毕竟是专业教育的基础,虽然只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但在现代社会中,每一种专业总要涉及到方方面面,现代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应该呈“金字塔型”,而不能是“竹竿型”的。所以,专业相关知识掌握的广度与深度,对个体的成才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而告知性知识与识记性知识对学生成才是奠基性的因素。不过,因为课程性质与知识性质的区别,从对学生的要求来讲,一是了解,二是熟记。操作性课程,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院校此类课程的比例要大得多,也要求学生都能熟练掌握。但对具体的学生来讲,却可以因人而异,鼓励学生在某一方面冒尖,因为学生各有特点,在应用能力、技能方面要求学生面面俱到、齐头并进也是不可能的,应该鼓励学生在较全面掌握的前提下突出某些专业技能,造就掌握绝活的尖子,这也不无好处。

课程性质不同,教学方法手段应有较大的区别。大致而言,告知性课程可较多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不过,既然该类课程的教学目的同时担负着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任务,那么,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思维就成了一个事关教学效果的重大的问题。因此,该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核心知识进行讨论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可行有益的办法。识记性课程既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某些知识,讲练结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让学生边学边练,既达到识记的目的,又能融会贯通相关知识。而且,经过了练习这个环节的训练,知识的掌握更为牢固。操作性课程的教学目的既然是培养学生掌握岗位(群)的专业技能与能力,那么,实训则必须真正落到实处,只有经过实践,知识才能转化为技能与能力。实践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环境,因此,在教学实训中,应创造出一种实际情境氛围,有可能的话,则应该将之推向实际工作情境,因为实际工作环境的许多相关因素是学校所不具备,难以完全设计出来的。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对许多学校来讲都是一个薄弱环节,一个难点,但却不可或缺,必须花大力气加以解决。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当然还有许多,此处只能是开个头,引起大家注意。

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范文4

“必需、够用”的观点认为,职校“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必需、够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它有四方面的问题,一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基础的动态生成性;二是忽视发展的因素;三是忽视默会知识的存在及其难以度量特性;四是没有理清认识论中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一、“必需、够用”没有认识到基础的动态生成性

一般意义上的“必需、够用”观念认为:要进行实践性操作,必须像盖楼一样先打下“楼基础”。以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为例,在“楼基础”观点下,我们教学生打下“基础”——许多美学知识,以及Photoshop软件中各个菜单命令和工具按钮的作用——最后才用实例进行“应用”学习,巩固对以上知识的认知。以上的思想和教学过程仍然是学科化课程观的反映,强调“准备性”的“学科知识”的量要恰到好处,貌似以“够用”来限制这个量,其实我们又不得不为了这个量而低效工作,以期达到“必需”。我们应该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指导下进行理实一体化的项目教学,在基于情境的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动态发展基础,动态学习所谓的“基础知识”(例如美术知识、相关菜单命令和工具按钮的作用)。姜大源曾说:“把职业行动知识的掌握作为构建基础的核心,把具有扩展基础功能的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不必为学科知识基础的不足而担心,而要为行动知识基础的突显充满信心。”

二、“必需、够用”忽视发展的因素

“必需、够用”忽视了知识的更新。例如,完成一项工作需要“五个”知识支持,“必需”反映的是必要条件,那么你必须先掌握这“五个”知识;“够用”反映的是充分条件,你掌握了“五个”知识就够了,没有必要再多学“第六个”知识了。但是,这样的情况要建立在如下的假设之上才有意义:一是这项工作是很具体明确的,其内涵、方法、工具等等一些要素不能在时间维度上变化;二是工作者永远只从事固定的工作。显然,这种假设很难成立。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岗位的工作内涵和技能要求都在较快地发生变化,使得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成为“易变性职业生涯”。由于个人兴趣、能力、价值观和工作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或组织经营环境和内部政策的变化,使得员工会经常性地主动改变或被动改变自己的职业(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发生变化,首次就业时掌握的知识技能已经不能胜任。

如果把知识比作一个几何上的无限平面,那么个人学习到的知识是这个平面上的一个圆,这个圆越大,接触到的未知知识就越多,就会越感到自己“无知”,主动或被动地继续学习的愿望会更加强烈。如何能说学习到的知识是“够用”呢?事实是习得的知识越多,越会觉得“不够用”。当然,上述观点主要是否定“必需、够用”思想引起的教学观上的偏差,并不否定学习某些准备性知识。

三、“必需、够用”忽视默会知识的存在及其难以度量特性

“必需、够用”的观点认为:作为“基础”和“准备性”的“知识”是“明言知识”,只要达到“必需、够用”的程度(事实上是难以界定的),就必然会促使技能的顺利发展。然而,职业院校的许多教学内容包括某些通常意义上的“基础知识”是具有“默会”(缄默)性质的。

理论课和实践课,表面上兼顾了学科知识和技能操作,实际上已经把理论知识想当然地作为明言知识从所在的工作情境中孤立出来,人为地割裂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真正丰富的基于情境的实践。基于情境的理实一体化学习应该是全程性的,而不是硬要打好“必需、够用”的基础再去实践。“必需、够用”是一种尺度,虽然没有具体指明到底何为“必需、够用”,但它是以确定的工作任务为参照标准来对知识进行度量,然而它最多度量了明言知识,却难以度量默会知识。因为默会知识的重要特征是“不可明言性”,其一大特点是难以度量。默会知识融于实践活动之中,不是语言和命题所能尽述的,只能在行动中展现,被觉察、被意会。许多经验和技巧往往难以表述,通常通过类似学徒制的言传身教和亲身反复实践来传递。

四、“必需、够用”没有理清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必需、够用”的隐含思想还有:先打下理论性基础,再进行实践性操作,确保理论性基础是先于实践打下的,并且是“牢固的”和“不多余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和理论的根本关系。从大方向上说,人们认识世界的“顺序”应该是“先实践、后理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先实践、后理论”是一种普遍而自然的认识论,却常被人们忽视。在职业院校的教学中,实践和理论是交织的,是互动的,我们应该在行动体系平台上突出实践的作用,在行动中学习,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实践中获取和总结知识。

以上四方面综合起来看,“必需、够用”在教学观上长期影响着中职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中职毕业生技能单一,不适应岗位技能的变化哪怕是较小的变化,中职毕业生往往缺乏发展潜力,只具有单一岗位(任务)的即时工作能力,缺乏职业群的适应能力,缺乏对未来可变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从而影响毕业生的良性就业、发展性就业。

“必需、够用”本想突出“实训”或“实践”的重要性,但是,至少这种提法容易被实用主义随意解读,容易使中职的培养目标成为急功近利地单纯注重首次就业率,单纯重视“以就业为导向”而忽视“以服务(长期可变职业生涯)为宗旨”,使得中职毕业生的求职就业与个人发展不能统一。建议做到如下几点,一是避免“必需、够用”的提法;二是深入研究可变性职业生涯、默会知识、行动导向教学法等课题;三是延长中职学时,或者打通中高职,使得职校生能够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打好持续发展的基础。

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范文5

关键词:机械专业;专业素质;教学内容;就业教育

随着我国机械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企业对机械专业中专生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从往届机械专业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比较狭窄,实践知识相对欠缺,对实际生产中机械加工的感性认识更少,这些因素造成毕业生专业素质不够理想,工作能力的欠缺,学生下企业后普遍感到所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因此,我们要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设计,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专业发展后劲。

一、合理选择专业教学内容

学生要为实用、有用、管用而学,教师要为学生的实践活动而教,否则中专学生教育就失去了特色和生命力。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在中专的专业教学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其合适与否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但目前中专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与生产实际相左,所以应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选择。

1.专业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教学内容选择的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着眼于职业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顺利就业,着眼于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因此,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即既要以科学的理论和事实为依据,又要考虑所学专业特点和自身的基础条件;(2)综合性原则,即要尽可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应用,进而形成能力,提高素质;(3)差异性原则,即在保证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差异性;(4)实用性原则,即应当面向实际经济生活,面向生产第一线,直接为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5)创新性原则,即所选教学内容具有时代前沿性、先进性。

2.专业教学内容选择策略

(1)及时更新职教理念

教学内容选择时应当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从一定意义上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必将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主旋律,并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始终。

(2)切实满足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选择必须并尽可能覆盖学生的知识范围及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必须贴近生产实际,贴近职业岗位,满足专业相关岗位或岗位群核心技术能力和综合专业素质要求,以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

二、专业教学及学习形式的优化组合

进行专业教学和学习,根据时间和地点来分,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学校里进行,二是在企业里,在实践中进行。这两种情况各有长处与缺陷,因而需采取优化组合的方法。

1.在学校进行专业教学和学习

在学校进行专业教学和学习,主要是完成基础理论和理论到实践的中间环节的学习。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教师的悉心指导,学校也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基础教学的质量也能得到切实的保证。其最大的不足是学生对生产实际了解较少,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就业岗位实际的应用能力不易得到保证,也受到学校实施设备的限制。

2.在企业进行专业教学和学习

在当今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和双向选择职业背景下,这种专业教学和学习为广大学校所采用。其特点是:虽然学生的实践知识丰富,能结合企业的实际要求进行学习,但学校在管理上存在相当的难度,教师的指导难以得到保证,学习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必须采取如下两项主要措施:

(1)严格企业和所学专业知识相关度的选择审核

对企业和所学专业知识相关度,专业教师必须从适合度、实用性、先进性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核,必要时指导教师到生产现场,会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联合进行审核,以确保企业和所学专业知识相关度能达到专业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2)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

必须建立学生定期回校的制度,汇报学习进度,解决学习中碰到的疑难;必须建立教师定期回访制度,教师利用多种机会到企业检查学生实践学习进度,并根据实际,提出具体的意见与建议,以及时解决日常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疑难。

三、在专业教学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1.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企业,一项工作往往由几个人,甚至几个部门共同完成,因而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相当重要,因此必须在专业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在专业教学和学习中既可以体现合作小组成员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又可以增强合作者之间的竞争

意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也是培养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首先我们要更新观念,积极创设质疑环境,激发学生质疑兴趣;其次,通过多角度思考进行疑问、逆向思维提出疑问、联系实际引发质疑等进行质疑方法的指导。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仅仅学习知识是不够的,而要学会应用知识,更要学会创造性地应用知识。首先教师应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而不是囿于教材的定论和教师的思维;再次,教师应对学生的创新予以肯定,并在成绩的评定上给予激励,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四、重视中专学生毕业设计的效果和答辩的成绩

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到中专学生毕业设计的效果和答辩是教学最后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检验学生是否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是否达到毕业设计教学要求的必要方式之一,也是检验学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是否具有毕业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还是检验指导教师指导态度好坏与指导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之一,更是检验学校教学质量高低、培养模式合理与否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应充分重视毕业设计答辩工作,并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来抓。

参考文献:

[1]王德发.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机械职业教育,2002(5):12-13.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顾春.中国素质教育实用全书.北京开明出版社,1997.

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范文6

[关键词]职业规划;大学一年级;必要性;紧迫性

[DOI]10.13939/ki.zgsc.2016.22.20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校的选修课程,其组织开设时间,一般为大学期间的最后一年,也即毕业的时候,在这个时间段开设,因为大多数学生面临工作以及考研阶段,为此,大四开设有必然的矛盾性,这会使很多学生在真正需要参加工作的时候,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深感迷茫,同时也会导致很多由于工作失利而抑郁,更甚者,会发生其他更严重的事情。究其原因,是大多数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还无法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就连毕业的时候是工作还是继续深造等大众性问题,在毕业之后都深感迷茫,为此,为了使得大学生提前树立职业角色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自我职业能力,应尝试在大学一年级就开始职业规划课程。该课程的开始,一方面是当今社会形势下对大学生提前适应社会、明确职业规划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大学新生自身树立职业方向、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自我潜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诉求,为此,本文从大学一年级开设职业规划必修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两方面进行阐述,期望该课程能够惠及学生,同时对学校在后期课程不断创新和尝试的过程中,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或者建议。

1 职业规划的内涵及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通过学校和学生个人相结合,对大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和总结,其主客观条件主要包括诸如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价值观以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最终使得每位大学生都能够确定自己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做出行之有效的课程安排。对高校来说,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安排,一方面,使得大学在课程设计方面相对更加完善,从而对于大学教育大纲的安排,能够具体落实到实处,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大学开设职业规划课程,能够根据市场的一些变化,加强学校自身在以后的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一些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这样对于学校后期的就业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铺垫作用,对于后续学生的择校、择业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1]更值得一提的是,让更多的大学生学习与自身智慧潜力相匹配的专业课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出社会和院校更多的顶尖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以及学科带头人。对大学生自身而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或者说是职业规划课程,其开设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剖析自我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专业特长,结合市场环境的需要,制订相对完善的有关方向性的计划,这样对于学生自己的发展来说,也具有很好的作用。简而言之,大学生入学时期正是其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在此阶段,每位大学生都需要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关键性的决策,对其未来职业方向和职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明确的职业目标,增强其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意识,真正实现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增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使其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不会碌碌无为,而会在工作当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小小成就,从而建立自信并取得最后的成功。

2 大一新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必要性

依据现有的大学教育体制,高校一年级新生对专业的选择是没有主动权的,所学专业是否是自己智慧潜力所在是不确定的,是否可以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做职业测试和职业规划,发掘个人的潜力所在(国内一些中学开设的特长班就是为了发掘学生的潜力所在),让天生我材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让人才喷涌而出。笔者的建议是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只修基础课程,这为大一新生开设任何一门选修课程,都增加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真正意义上,在大一时期就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有其很大的必要性,主要是囿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据权威资料统计,现在大学毕业生,5年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岗位的人数可能不到50%,10年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岗位的人数可能不到20%,通过进一步采访,发现绝大多数原因,是由于职业规划不清楚,而且这种不清楚往往是在进入大学的伊始,因为缺乏相关课程的学习,使得其无法对于未来职业市场的前景以及自己的职业方向,有一定程度的把握。[2]第二,相关资料进一步显示,大学应届毕业生首选的职业是与本专业相关的一部分学生,后来有很多转到非本专业岗位,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没有在本专业相关岗位上做出较好成绩来的人。第三,目前一些大学开设的职业规划课程,由于开设时间一般都在大四,开设时间短,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实质性地为大学生真正找到自己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职业方向,更多的人可能终其一生,做了很多的职业,考了很多的职称,但是到头来最多只能做一个基层管理人员,但是,戏剧性的一幕往往是一些从事着非本专业的工作,却走到了职业的巅峰。这三个现状,使得大一新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有了很大的必要性,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当今社会就业形势的新要求。随着我国大众化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人数开始大幅增长,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无法满足现有毕业生的需求,迫使学校用科学的发展观念,进行就业指导的创新,高校就业指导方面的创新,无外乎工作机制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创新两个方面。工作机制的创新,主要是针对高校管理阶层,真正能对大学生后期就业有帮助的,主要是教学内容的创新,这方面最核心的变化是由单纯的就业指导向学生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方向转化,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咨询和服务,培养他们对职业的认知能力,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3]因此,单纯的就业指导向学生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方向转化,势必会在高校构建相对完善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为此,当今社会就业形势,大一新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意义重大。

(2)社会的需要要求对大学生职业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生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各行各业的员工的诸多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员工的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其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然而,大学生主要是基础课程的学习,教会其学习和思考的方法,但是相关的专业知识,早已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样,针对大多数企业在具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讲求效率的原则,无形当中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也会增加,因为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根本不了解自己的专业,对于自己的专业将来所从事的行业,也不是很清楚,更别说对相关技能的熟练程度了,因此,现有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基本上是无法胜任相关工作的,可见,在当今社会对大学生职业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提前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于大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技术和能力,认清职业环境,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这样,大一新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一方面,该课程的开设的关键正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举措;另一方面,该课程的开设能够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提前进入工作状态,熟悉工种。总之,基于社会对大学生职业能力要求的提高,在大一开设职业规划,能够使学生适应市场需要,意义重大。

(3)大学生提前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上述存在的问题方面,也指出,一些从事着非本专业的工作,走到了职业的巅峰,而从事本专业的大学生,往往只是中层或者基层管理人员甚至是普工级别,因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结果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大学生对自身职业潜能和职业前景不明朗。据调查显示,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大学一年级新生,在入学初期,就存在学习动力不足、自我定位不准确,同时又对前途感到迷惘、缺乏对未来职业目标的规划。因此,要从大一开始通过职业规划课程,能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又能够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而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合理规划职业发展,充分发掘各自的职业潜能,努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 大一新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紧迫性

上述也有涉及,建议高校在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只修一些基础课程,而到下学期开始由学生申请专业,大二再进入专业课程的选择和学习。这样的一种学习状态,使得在大一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带来了时间上的紧迫性,正是只有大学一年级不开设专业课,所以才有时间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大学一年级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了解到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情况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需要。[4]另外,大一新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紧迫性,也来源于当下有的大学生,在进入到大学开始,就放弃了学习的兴趣,沉迷游戏或者不断兼职,这些都是目前较为严重的现状,为此,应该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应聘过程中紧张、语无伦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表现出不理想的状态,为此,针对职业生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也有较强的紧迫性。

4 结 论

面对人生大舞台,追求成功是人的本性,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由于其接受过高等教育,对未来的事业充满期待,并愿意努力,但是成功仅有主观努力是不够的,还需正确的择业方向。针对大学一年级特殊的心理状态以及课程安排时间的特殊性,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此,本文从高校开设职业规划内涵和意义,以及大一新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必要性、紧迫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而使大学生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让大学生在毕业后,一上岗就能熟练地为企业创造效益,也给自己的成长插上翅膀。更能让高校培养出更多的各学科领军人才和社会各阶层的高精尖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调研及应对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09(5):35-39.

[2]向欣.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8(9):39-43.

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范文7

【摘 要】随着国家对考证的不断规范和完善,证书也会与持证者的素质和能力成对应关系,资格证书成为求职者的“敲门砖”。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堂教育之外取得一些合适的计算机专业资格证无论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或是就业及工作都显得十分必要。它能使中职生适应多重性的就业形势的需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职学校学生计算机考证的必要性。

关键词 中职学校;计算机;考证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它强调的是有一技之长,注重实践技能培养,能直接从事相关行业和专业工作,适应于社会需求,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就必然要求中职学生在毕业工作的时候,除了有中专教育的学历证书,还要有能够证明其应用能力的技能证书。计算机考证使中职生在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之间找到了有效平衡点,当前的中职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某些脱节。基于此,本文结合中职学校分析学生计算机考证的必要性。

一、中职学校学生计算机考证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会上的计算机考试证书名目繁多,其考试的特点、内容、适合人群及社会认知度都是不同的。因此,中职学校在考证培训过程中面临学生学习、培训教材、教师教学的一系列问题,如何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学到专业技能,又能考取职业资格证,必需认真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其原因。

二、中职学校学生计算机考证的必要性

1.有利于加强教师的业务水平

计算机等级考试不仅是考学生,也在考教师。首先,一个学校申请了某个认证考试考点,必须组织教师培训学习,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统一要求的考试,教师也会自觉地去了解考试信息,学习考试大纲,了解考试题型,进而指导学生复习,为学生辅导。在该过程中会学到以前读书时未学到的知识,特别是实践操作能力,通过组织等级考试,可以积累教学实例,大大提高教学水平。

2.教学目标统一,较全面地考核学生知识水平

中职学校的考试少,难度低,形式单一;教师自己教、自己出试题,质量不高;评分不客观,信息不反馈。导致学生没有压力,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师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同一个学校,常出现教师教学进度、教学重点不同的情况。如果采用等级考试的教材,明确规定学生学完计算机应用基础必须通过等级考试,这样,教师和学生目标定位就很明确。另外,计算机等级考试分笔试和机试,既能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又能测试实践操作能力,一举多得。

3.获取证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中职学校的毕业证书社会认同普遍不强。如何检测中职学生文凭的“含金量”呢?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可作为学生升学、用人单位选人的重要参考。笔者认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考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很全面,也很有针对性。

4.考证是顺应人才需求多重性和学习型社会发展的要求

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出现了人才需求的多重性。这种人才多重性表现为技能型、技术型等。这必然需要一种更为合理、更能联系实际的系统的经过培训确认的人才认证。显然,考证是最合理的人才认证方式。中职学校学生在中专学习时期完成符合人才需求多重性要求的考证,必然会成为企业的抢手人才,能迅速给企业带来可观回报。

中职学生考证本身也是一种新的“专业+技能”的科学施教模式,是对当前中职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足的有效补充,也是将学生学科知识与社会实际有效衔接的体现,它在最大程度上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之间找到有效的平衡。中职学生通过培训学习获得证书,本身就是对一个人掌握知识、技能的肯定,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这些持证中职生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计算机考证的管理

根据我国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实行就业准入制是政府维护公民利益的一项举措,职业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就业准入制要求从业者必须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计算机类的企业认证相对而言,认知度要大的多。学校通过考证促学,组织精兵强将进行考试培训,一方面使学生真正学到一些实用的技能,另一方面也确确实实为学校的创收工作增加了力量,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韦昌贵.中职计算机考证培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文科爱好者,2012

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范文8

中职教育的定位就是培育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等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中职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企业。以2006年为例,全国共有中职毕业生348.25万人,其中在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工作的人数占255.04万人,占73.23%。应该看到,中职生不可能不对大学生热衷的公务员,村官等职位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受教育程度低,没有参与竞争的机会。

就业稳定性差

中职生由于就业时年龄尚轻,心理还不够成熟,再加上所受教育程度和就业层次较低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中职生对初次就业的单位忠诚度较低,这就导致了中职生很高的离职率,就业稳定性差。当中职毕业生被问到“您期望在目前工作单位的服务年限”时,超过九成学生的中职毕业生回答最多一年。

当前中职生的就业现状

(一)定位不准,期望值过高

首先,就业形势定位不准。很多中职生没有意识到就业环境的恶化,一线蓝领工作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随着国家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越来越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要求高素质劳动者,必然带来劳动者需求总量的减少,与此同时,下岗失业人员和高考扩招产生的大量高校毕业生也涌入求职队伍,庞大的求职队伍与有限的工作岗位必然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如果说中职生对没有技能的农民工而言尚存优势的话,那么在面对高职和本科生时,中职生的优势将消失不见。

其次,能力定位不准确,期望过高。很多中职学生对自己的技能过高估计,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中职学校的定位就是一线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技能,但是毕竟技能有限,大部分属于低端的基本技能,有很多工作岗位必须经过培训才能胜任。

而且技工类的职业是需要很强的实践经验的,只有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才能获得精湛的技能,同时才能获得丰厚的待遇。很多刚毕业的中职生过高估计自己的技能,择业时期望过高,难遇理想职业。

(二)中职生就业观念落后

首先,从众就业观。从众就业观是指个体在选择职业时,由于受到群体或舆论的压力,不由自主的趋向于和多数人一致的现象。中职生由于年龄较小,心理还不完全成熟,加上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容易冲动,因此不能很好地给自己定位,更没有能力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结果,在求职时盲目地随大流,人云亦云,不顾客观实际,忽略了择业最为重要的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因素。还有部分同学发现别的同学签约了,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随意找家单位把自己签了,结果入职时才发现“人职不匹”。其次,终身就业观。终身就业观是指学生一次就业就是终身就业,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学生就业时就必须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发展前景、福利待遇、上升空间等等相关因素。在这么多条件的束缚下,毕业生必然变得谨小慎微,要么顾虑太多犹豫不决,错过机遇;要么就是先签一个单位在手,遇到好的再毁约。最后,攀比就业观。攀比就业观是指就业时部分同学因存在攀比心理而不考虑个人的具体情况,盲目签约的现象。攀比就业主要发生在那些嫉妒心强,爱慕虚荣的学生身上。一旦发现身边有同学签约了,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也会很快签约,而根本不去考虑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等是否与职位相匹配等问题。攀比就业观还容易导致大家都盲目追求大城市、大企业,结果好单位竞争激烈,差单位门庭冷落。

(三)中职生自身素质欠缺

首先,文化素质欠缺。文化素质是中职生成长成才的基础,良好的文化素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做人、做事。中职教育的定位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首当其冲的就是文化素质,然而,当今很多中职生文化素质欠缺,接人待物没有礼貌,语言表达能力弱,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种文化欠缺必然导致中职生道德情感淡漠,团队精神欠缺,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情况出现,而这些都是和中职教育目标相背的。其次,专业技能素质欠缺。中职生在文化素质的接收和运用方面都远低于其他学生,因此其就业优势主要表现在专业技能方面。但是由于我国中职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再加上师资力量和学校硬件配套设施等方面的缺乏,导致很多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远远弱于其该有的水平。特别是对数控机床、计算机、电子等专业来说,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远远高于理论。

(四)结构性失业增加就业压力

所谓的结构性失业主要是指劳动者因知识、技能和观念等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而导致的失业。中国以前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为主,大多数企业技术含量低,生存能力弱,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取竞争优势。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密集型产业受到强烈的冲击,企业只有通过裁员和消减招工人数来降低成本。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往往与这些密集型产业挂钩,以保证中职生的就业率。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势必要进行产业升级,这样就会产生人民难以接受的悖论,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缺乏,招不到能够适应产生升级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必须裁掉不能适应产业需要的冗员,同时,因为中职院校不可能及时做出专业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因此,结构性失业加剧了中职生的就业压力。

(五)中职生缺乏必备的求职技能

与其说中职生缺乏求职技巧,倒不如说中职生根本就不懂的运用求职技巧。求职技巧之所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原因是受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因为大部分人一直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觉得只要学好书本知识,掌握该会的技能就可以了,无须理会所谓的求职技巧。学校举办的求职技巧课,也只是流于形式,主要通过讲座和授课方式向学生传授求职技巧,但是一方面受师资力量的限制,很多学校的职业指导老师自己对求职技能都很陌生,讲课时只能照本宣科;另一方面,由于只是口耳相传,缺乏必需的实战演练,因此很难取得成效。求职面试是一件看似简单实则纷繁复杂的事情,如果不懂得应有的求职技巧,的确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社会,求职者必需要掌握“自我推销”的艺术,否则空有一身能耐,也只能负剑空叹了。

(六)中职生就业缺乏劳动保障

中职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是指保证他们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特长,立足就业岗位,在专业生产中良性、持续发展职业人生的效能保障运作措施。要想长效机制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不能仅仅依靠用人单位和就业者自己去履行职责,必须要劳动监督部门,政府部门和中职学校等部门联合起来才能确保就业长效机制良性运行。当前中职生的就业现状是中职生直接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加上就业形势的严峻,本就处于就业弱势地位的中职生往往受到不公正的劳动待遇。据教育部的一项调查显示,中职毕业生的劳动关系主要以事实劳动关系为主,其中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率不到15%,即使除了在试用期的毕业生后,仍有58.62%的学生未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中职生就业对策

(一)准确定位,脚踏实地

首先,认清自己。中职生要想准确定位自己,必须先认清自己,明确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就中职教育而言,中职生的优势在于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一定的技能,对用人单位的薪酬要求不高,但劣势在于文化水平有限,所掌握的技能比较单一、低端。就中职生个人而言,必须要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以及将来愿意从事的职业等等。其次,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特别是低端产业的劳动力竞争更为激烈,中职生必须摆正心态,抢抓机遇,遇到合适的岗位就要积极争取,要牢固树立在岗位上学习、历练、发展的思想,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初级劳动者。中职生就业时最为忌讳的就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觉得只有到大城市,大公司才是就业,但是中职教育的定位就是培养初级劳动者,所以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够走上高端岗位,所以中职生一定要善于自我调节和自我激励,做好立足基层,服务基层的思想准备,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努力进取,勇于克服各种苦难,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二)树立科学的就业观,适应社会需要

首先,合适的就业观。中职生在就业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准确定位,选择一个自己愿意从事的职业,这样才能将社会利益和个人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同时选择这样的职业可以更大程度的激励自己为之奋斗,也更有发展的空间,所以在择业时,一定不能盲目跟风,攀比斗气,而应该立足于现实,量体裁衣,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人职匹配的职业。

其次,多次就业观。中职毕业生普遍年龄偏小,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人生的起步阶段,所以不可能实现一次就业终身就业,何况如今社会瞬息万变,多次就业在所难免。中职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很难一次觅到优秀的职业,但是随着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劳动技能的提升,中职生可以选择自己更为理想的职业,也就是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

最后,创业就业观。创业是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就业,因为它不仅创造了职业,满足了求职者自己的需求,而且向别人提供工作岗位,满足了他人的需求。中职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占有的资源,把握好创业的时机,关键是要有创业的决心和为之奋斗的激情。

(三)提升文化知识,强化技能,增强竞争力

首先,提升文化知识。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文化知识薄弱,也正因如此他们才选择上中职学校,学习一技之长。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是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是学校生存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营造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第二课堂,通过诗歌鉴赏、口语表达等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必须注重文化课程的比重,不能只重视技能教育而忽视了人文教育。

其次,强化技能。过硬的技能是中职生成功就业的根本保证,因为技能是中职生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中职学校可以在提升学生技能下功夫,改进设备,引进师资。实践出真知,要想提高学生的实用技能,必须通过多次反复的训练和技能娴熟的老师从旁指导才能成功。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提供相应的实验场所和实验设备,同时可以聘请企业工厂里的技术人员作为专业课程的指导老师,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技能,又可以使学生学习的技能接近实际需要,从而为就业打好基础。

(四)积极转型,主动调整,培养新型人才

产业升级和经济危机虽然会造成暂时的就业危机,但是通过分析发现,每次产业升级和经济危机过后经济都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过程,这必然导致巨大的就业市场。落后的产业模式在激烈的竞争中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要么进行产业升级,要么破产倒闭,中国以前的经济模式和产业结构已经难以为继,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中职学校在经历就业阵痛的同时也要看到机遇,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导致对新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和对失业人员的再培训,而这都必须通过职业教育来完成。中职学校想要抓住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解决中职生就业面临的窘境,就必须转变办学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适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中职学校把能力本位和素质本位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仅能掌握一种技能,从事简单的机器操作,而且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五)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求职能力

要想找到合适的职业,仅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很多中职学校虽然成立了就业指导部门,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职业指导队伍,所以收效甚微,再加上激烈的生源大战,很多中职学校十分重视招生工作,但却忽略了就业指导工作。殊不知,良好的就业是学校招生的根本,是学校得以发展壮大的前提。中职学校应该在学生刚入学时就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奋斗目标,激发学习热情,提升综合素质。职业指导课不仅仅要传授学生选择职业、获得职业、收集、处理招聘信息的方法,更要传授学生如何应对面试,赢得信任,推销自己的技能。特别是面试环节的训练,可以通过开展模拟面试来找出不足,提升技巧。还可以邀请一些企业的领导者,或者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来学校开展讲座,都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六)建立劳动监督机制

首先,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法律监督是最为有效的监督方式,只有有法可依,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才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中职毕业生在劳资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面对激烈的就业压力时,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在受到不公平待遇时,只能采取忍气吞声的做法。这就要求政府机关在立法方面为给予保护,完善健全劳动仲裁,劳动争议,劳动诉讼等方面的相关法律。

其次,充分发挥工会职能。工会是保护职工利益的群体组织,但是现在很多企业的工会组织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当职工遇到不公正待遇时,工会难以替职工讨回公道,甚至有的工会已经沦为企业主的附属机构了。工会职能的弱化导致职工对工会的不信任,遇到不公正待遇时只能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政府机构应该大力扶持工会组织,使其具有独立性,从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最后,社会监督。社会监督主要包括社团监督、公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等。要想彻底改变中职生的职业环境,单靠政府机关和企业工会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行业协会、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等全力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同时,中职生自己也要提升素质,提高觉悟,强化自身修养,养成自我监督的习惯,这样必然能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小结

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范文9

一、在财经类院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可行性

(一)生源质量的不断提高,为推行资格证书制度提供了必要智力准备

从2003年我国第一波扩招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日益凸显。而作为财经类专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依然是相对热门专业。根据近几年新生录取分数进行比较调查:财经类专业的新生录取分数仍然呈逐年上升之势。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等四大热门专业尤为明显。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统计、财税、经济信息管理、经济法等专业,也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随着生源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和接受能力的层次也相应得到提升。更易结合自身职业规划和现实社会需求,选择合适的资格证书。也为我们更好地实施和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了必要的智力准备。

(二)重专业、轻基础、轻实践的学习方式,为我们在财经类院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供了理论上的机会和支持

在财经类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有一种错误的思想意识,那就是教师和学生明显表现出来的重专业课程、轻基础课程,重理论课程、轻实践教学。对于基础课程(尤其是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普遍有轻视,甚至应付的心理和态度,对于实践课程,缺乏必要的正确认识,多为一时兴致所在,不愿深入学习和总结,使实践课往往流于形式,缺失了必要的实践经验积累。

(三)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专业化、经验化,为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供了可行性

财经类专业学生与社会需求的财经类专业人才之间存在匹配偏差,主要体现在学生自身的基础知识薄弱,动手实践能力偏差,而用人单位所要求的专业型人才,需要在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同时,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二、在财经类院校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四个步骤

(一)建立健全引导管理体制,为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供有力保障

在日益丰富的经济生活影响下,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下,逐步成为我们大学生主力军的90后学生,缺乏必要的自学能力和对外界事物清晰准确的判断力。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和引导,使他们正确理解和执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二)抓好基础教学,完成学生专业知识储备

专业知识基础,是社会录用大学毕业生以补充智力资源的最主要根据,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也是财经类毕业生保持高素质的关键内容之一。而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必须是在完成必要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基础之上进行,为今后学生踏入社会作出实践上的准备。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同时,引导当代大学生了解这种教育背景和学习方向,自觉地努力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完善自身专业学习,做好自身知识储备。

(三)加大实践课程,积累必备实践知识,也是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环节

通过课堂实践教学是指配合课程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道德意识。具体可采取组织各种诸如ERP模拟竞赛活动、暑假实践活动、社会调查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加强校外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这些实践课程的学习和培养,满足资格证书制度的社会工作经验需求。

(四)理性的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职业资格证书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