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集锦9篇

时间:2023-11-22 11:06:01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范文1

>> 新时期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困难因素分析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再思考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形势探析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对策研究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的利好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中的道德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关于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困难分析 关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成因分析 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剖析及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聋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制约因素研究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分析与就业指导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策略分析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分析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分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教育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自从我国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逐年增加,而就业率却呈现出连年下滑的趋势,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心理问题,以及就业市场不成熟和就业观念较落后等因素有关。要想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树立大众化就业的新观念,通过政府和高校的共同努力,为大学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新时期 大学生 就业困难 因素

随着我国教育机制的不断改进以及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择业自和择业机会,同时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使得高校毕业生这支宝贵的人才队伍,到祖国最需要的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国家,发挥更大的贡献。

1.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存在误区

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误区,主要表现为:首先,过分注重文凭、强调工作经验。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过分强调工作经验,认为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进入工作岗位后不能及时创造效益,所以在招聘过程中常常打出必须具备2年至5年不等的工作经验要求,致使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很难很好的就业,其实多数用人单位却忽视了大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可塑性,其实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岗前培训,多数大学生便能胜任工作;其次,部分单位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再次,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2.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自身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诚信问题,有报道称,在一家招聘单位收到的80多份大学毕业生自荐表中,竟有十多人同时为一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二十多人同时为某班的班长。另外,一些学生在签约后屡屡违约,也成为当今大学毕业生不诚信的主要标志之一,这些都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其次,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不能摆正自己的合理位置,期望值过高,片面追求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所在地等因素,使得毕业生择业的心态趋于现实化和功利化,而很少真正考虑到自己的能力范围、兴趣爱好、特长优势以及内在潜力等。第三,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或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等方法来使想办法自己捧上“金饭碗”,而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不能亲自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从而与就业机会擦肩而过。

3.我国高校教学存在误区

我国目前高校存在不少问题,例如:许多重点大学的教师一般都重视科研教育,而对本科生教学的责任心不强,讲课采取满堂灌,不顾学生到底有没有听懂、课后也不进行辅导、考试标准设置的也不严;对教育内容及方法掌握不到位,专业知识面比较狭窄,对于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不明确,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等等,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但由于各高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科调整、专业设置仍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这些因素都进一步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4.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新变化

新时期下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了不少新变化。首先,我国高教市场逐步向国外资本开放,各种形式的外国教育机构都可以进入,产生了更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机构,提供了更多人才短期培训的机会,不少教育机构还与国内大学进行联合办学,这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本土高校大学生就业增强了不少的竞争对手。其次,人才市场更加偏重“好”“热”型专业。所谓的“好”“热”型专业,是指当前就业市场较紧缺的专业。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对大学生的专业偏好更加看重,有专长的复合型人才是用人单位竞相争聘的热点。再次,海外归来学子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冲击加剧。近几年来,留学生回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直接挤压了国内大学生的就业空间。

5.结束语

在新时期下,不管是高校在校生或者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都要真正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优先选用什么样的人才以及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什么,要根据这些来不断的完善自己。其次用人单位招聘时对大学生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才能更好的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真正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

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范文2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表现

当前一些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经常表现出一些自身存在的缺点:如择业时“眼高手低”、求职技巧差、缺乏团队合作能力、职业目标不明确、专业技能不强、心理调适能力较差等。综合以上表现,本人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在就业观念上期望值过高;在就业心理上承受能力不强;在就业竞争力上水平不高;在就业规划上比较欠缺。

二、高职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在就业观念上期望值过高

主要表现:一是薪酬期望值高出现实市场行情,一味追求稳定收入和高收入;二是工作环境期望值过高,只选择发达地区、工作环境好的大企业,而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造成学生薪酬、工作环境期望值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缺乏对就业现实形势的了解,对自我的职业的发展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再加上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安排呵护下长大,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业选择仅仅局限在个人的理想职业目标。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成本连年上升,使很多家长和学生出于经济投入和收益差距的考虑,难以接受较低薪酬的“底层”工作,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

2.在就业心理上承受能力不强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不良心理表现主要有:浮躁、焦虑、抑郁、自卑、盲目从众等等,这些不良的心理表现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合适的定位,从而导致了就业困难。

(1)就业焦虑心理。产生焦虑心理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是毕业日期越来越接近,工作还没着落,学生难免会为之焦虑。第二是家长和老师总是灌输学校是单纯的、社会是复杂的理念,使有的学生对进入社会后的人际关系感到恐惧,心里也会产生焦虑。如果毕业生对这种焦虑体验过度或持久,就会形成就业焦虑心理,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2)就业自卑心理。不少学生本来是由于高考考得不理想才进入高职学校,刚入学的新鲜感很快就消失了,继而产生的是自卑和茫然。强烈的自卑感一直困扰着他们,就业时面对用人单位提出的各种条件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应对,而是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名牌学校的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卑心理,不敢正面对待就业问题。

(3)就业抑郁心理。一些大学生频频向其理想中的单位投递求职材料,但很少接到回音,从满怀希望到希望破灭,使他们的情绪低落,心情紧张而压抑,有的甚至对求职失去了信心。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抑郁心理,反而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3.在就业竞争力上水平不高

(1)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实践技能。高职学生很多在基础教育阶段成绩就不优秀,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睡觉,作业抄袭,三年下来对本专业知识掌握甚少,更不用谈实践技能。再加上学校在教学设置方面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缺乏针对学生实践技能提高的教学安排,导致学生空有知识而不会应用,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2)综合素质不高。一些学生仍然认为在大学学好专业知识就可以了,因此很少担任学生干部工作,对社团活动也不感兴趣,只追求学习成绩。这样就容易造成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不足。而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是学习成绩好而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用人单位并不欢迎。

4.在就业规划上比较欠缺

不少学生在面对就业的十字路口时,茫然无措,不知何去何从。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缺乏对职业目标的规划与准备。一方面,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在人生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虽然很多学生都知道“职业生涯规划”,但并没有深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来科学规划出可行的职业目标,并对各个职业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预见性,导致这类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比较盲目。另一方面,有的学校也不重视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设计指导。首先,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安排上,课时少,上课时间基本在晚上;其次,授课教师大多没受过相关的专业训练,空谈理论,上课气氛沉闷枯燥,使大部分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不重要”,在上课时经常旷课去做其他事情。最终使这种“就业指导”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三、针对学生就业困难提出指导性对策

1.完善就业指导课

就业指导课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了解就业程序、了解就业形势、掌握求职技巧,还要帮助他们调整就业期望值,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保持良好的求职心态,增强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1)重视就业指导课,提高教学质量。要把就业指导课列为学生的必修课,从入学至毕业,分阶段、分重点地为学生提供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各方面的指导。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一要加强对当前就业指导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二是可以直接聘请专家主讲就业指导课。在条件成熟时可以成立就业指导专业教研室,为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供制度保障。

(2)授课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接受效果。例如:邀请往届毕业生现身说法讲述自身的求职体会;开展面试模拟实践。通过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接受效果。

2.开展职业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就业心理承受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使学生迅速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尽早进入新的社会角色。从大一开始应在就业指导课中安排职业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对新生的心理特性、人格、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培养心理调适能力。还可以通过团体咨询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他人和外部客观世界,完善自我。要注意对职业指导人员进行心理学知识的相关培训,建设完善的职业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个体咨询,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并给予相应的解决建议。

3.注重社会实践训练,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用人单位不仅需要专业知识优秀,更需要技能过硬的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在平时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就要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引导学生按照职业需求来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与专业技能相关的竞赛来强化专业理论、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强化专业技能资格认证,保证学生能顺利获得“两证”: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提高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同时开展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活动。一是尽可能为每位学生创造“顶岗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公司实习的过程中对未来从事的行业有全面的认识,并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二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去打工求职,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4.引导学生明确职业定位,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要加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拟定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充分利用人才网络测评,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职业素质测评,找到适合自己性格、个性和兴趣的职业方向,然后以测评结果为依据编写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还要通过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稳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加大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培训指导力度,在学生制定职业规划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给予及时科学的指导。

以上是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规划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指导对策。当然,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更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以及学校和企业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涂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2]刘宝昌.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

[3]方丙丽.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心理原因分析及对策[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4).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范文3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对策

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就业问题上。因此,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不仅解决学生的前途问题,而且对推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帮扶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对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目前,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群体。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观原因

1.招生规模扩大

高等院校招生收费制度的改革和实行并轨招生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呈跳跃式增长的态势,与之相矛盾的是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数量却增速有限,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总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对广大普通学生已经构成威胁,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而言则难上加难。

2.就业成本攀升

随着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谋求职位时,在搜索职位信息及自我包装等方面的花费都逐步升高,另外还有不菲的隐性人情关系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经济问题主要表现为:差旅费、正装费、电话费甚至简历制作费,很多学生为了减轻经济压力从而导致信息闭塞,由此也使他们在就业中失去许多公平竞争机会。

3.社会资源稀少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是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成果,是社会的进步。然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才招聘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的原因,在联系就业单位问题上明显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双向选择变成了单向选择,这有违择业的公平性。

(二)主观原因

1.就业期望值过高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多来自农村和山区,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过于期望“读书改变命运”。在求职思想上,更是注重就业地域和待遇,将目光都投向经济发达城市、薪水高的三资企业或工作稳定的企事业单位。但就业的心理压力和就业难的现实,却让这些学生发现自己在就业、择业面前的无奈和无助。

2.综合素质不高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不同,他们在英语、计算机、知识面和文艺特长方面和其他学生有一定差距。在校期间较少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未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和能力较差。这与企事业单位招聘需求的能力要求有一定差距。

3.就业心理脆弱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自闭、敏感和焦虑。因此,在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出现,进一步引发了不良心理情绪,并且往往加重自卑心理,缺乏竞争勇气、自信心。在参加招聘面试时心理负担过重,忐忑不安,不善于展现自己,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面试效果。

二、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整个社会不容回避的热点问题,这一问题涉及国家社会、高校和学生三个主体。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毕业,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群策群力,从国家与社会、高校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三个层面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支持体系。

(一)国家和社会支持体系

1.完善相关就业政策

国家通过疏通就业渠道,规范就业市场,完善就业法规,改革劳动人事、户籍管理制度等对毕业生就业从政策上帮助;通过法律、行政手段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以保障人才的公平竞争,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保证,消除就业市场上性别、籍贯、相貌等就业歧视现象。

2.营造平等就业环境

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观念,树立理性、科学的用人观,尊重每一位大学生的自然特性和人格特征,抛除性别、学校名气、学历等方面的偏见,积极接受大学生,广纳贤才,遵循人职匹配理论,做到“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为每一位应聘的大学生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

(二)高校支持体系

1.经济资助层面

一是落实好常规性的帮扶手段。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财力支持是党和政府一贯采取的救援措施,具体包括在校期间生活困难补助、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从经济上保证学生在校期间顺利完成学业;二是设立就业专项援助资金。学校面向广大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实行签约报销路费的优惠政策,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免除因路途遥远、花费较多而带来的各种负担,鼓励学生只要有希望就要勇于尝试。

2.能力提升层面

一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根据大学生活的特点,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和就业技能的指导,并结合相应的实践平台和活动平台,系统帮助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就业择业心理调试以及面试技巧和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进行求职演练,增强求职信心,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二是做好勤工助学工作。在保持原有的劳务型勤工助学岗位外,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更多参加技术型、脑力型的勤工助学。例如:设立创新奖,鼓励他们参加“U势界”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科研水平,而且还能带动一批学生自主创业,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宏观驾驭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三是加强校企合作。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加强与企业联系与交流,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以项目化运作为手段,开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训,定期提供培训岗位,进而丰富培训内容,拓宽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档次,切实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1]四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大学生“三下乡”平台,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积极参与服务集体、服务社会、献身祖国的实践活动,更好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既能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交往技能,增长社会阅历,又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3.服务支持层面

一是建立就业心理援助机制。通过设置就业心理援助机构,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同时,在开展工作时要善于分析他们的就业心理,帮助他们消除消极的情绪,积极地进行心理引导,使他们摆脱消极心理的影响。[2]二是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完善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就业相关政策,组织招聘会和宣讲会,及时帮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求职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向学生大力宣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大学生应征入伍”等项目,以便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三)学生自助体系

1.学会自我调适,提高就业自信心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要善于寻找和发挥自身优势,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行业单位,勇敢接受社会的挑选,敢于用自己的实力同其他同学竞争,在竞争中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做到自立、自强、自重;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不因一时的就业挫折和困难而悲观失望,学会在挫折中培养自己的意志,提高就业自信心。

2.加强自我提升,提高就业竞争力

就业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关键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更应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主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就业技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专业素质,全面发展,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竞争型、开放型、通用型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3.认清就业形势,树立理性的就业观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要认清就业形势,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树立理性的就业观,确立适当的就业期望值,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转变就业观念,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待机而发的择业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3]

参考文献:

[1] 王波,仲国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三线援助”模

式的探索[J].高教与经济,2009,22(3):54-57.

[2] 陆莹.浅析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索

[J].企业导报,2011,(10):33-34.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范文4

自 2003 年大学扩招后的第一批本科学生毕业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教育部在每年各类高校就业工作会议和文件中,都着重强调要高度重视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和援助工作。就高校而言,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对于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为了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及其成因,我们面向浙江工业大学等浙江省内 10 所高校的 1000 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存在就业困难的人数比例占 42. 7%。可见,就业困难群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重点从就业认知和就业现状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就业认知包括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及所持的就业态度,还包括大学生对理想工作地和行业的选择期待。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看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持悲观态度,有 75. 8% 的就业困难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超过五成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正常。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论是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都倾向于杭州和浙江省内其他县市,这与高校生源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浙江省经济活跃的态势相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行业选择方面,无论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首选的三个行业方向依次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但是,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的比例仅为非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比例的二分之一。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观念和基层就业心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为改善和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思路。

就业现状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在求职准备和求职实践中的实际状况,通过比较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差异,从中可以找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实际求职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在职业规划目标方面,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仅有三成的就业困难学生表示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非就业困难学生中有一半以上了解,甚至非常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可见,对职业规划目标的了解程度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实状况,对职业规划目标的定位和了解越清晰越符合自身的状况,在求职过程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要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但要做到知己,还要做到知彼。即除了对自我职业目标的明确定位外,还要了解专业、职场状况,抓住有利时机为自己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在问卷调查中,将近一半的就业困难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就业困难群体中对职场了解甚至非常了解的人数比例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人数比例的二分之一。对专业了解和职场了解的欠缺,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求职空间。

从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并非单因素作用的结果,也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并长期作用的结果。我们将这诸种因素归为四类主要矛盾,以此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就业形势的开放性与就业观念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

当前,随着经济转型的基本完成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保持开放性特征。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基本保持平衡,影响人才流动的各种因素公开透明。即便如此,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对就业地域的盲目热衷、对基层就业的盲目排斥,造成了就业观念的盲目封闭。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由于生理、心理、学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持过分消极态度。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将就业困难归因于外在就业形势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屡屡受挫。同时,狭隘的就业地域选择和行业选择观念,更加剧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弱势地位,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优势群体越强、弱势群体越弱的“马太效应”。

人才需求的时效性与人才供给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高等教育作为根植现实、面向未来的事业,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全球经济生命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需求成为人才流动的航标。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复杂的、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发展中某一元素的微弱变化也将有可能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急剧变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变迁的“蝴蝶效应”。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体制的相对滞后性,自然暴露出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法抓住人才需求的时效性特征,“因师资设专业”、“发展容易上马专业”等现象比比皆是。这种闭门造车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人才供给的相对滞后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客观因素。

就业能力培养的弱习得性与就业能力运用的强实践性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和产业机构的升级,对实用型、服务型、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方面与就业市场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时普遍存在有知识、缺能力的现象,这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尤其突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了解,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目标职业环境不了解的“三不了解”状况。因而,在大学阶段片面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相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而学生最缺少的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就业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实践性的就业能力,正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所最欠缺的能力,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关键因素。

求职竞争的高风险性与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缺乏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而难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在求职过程中简单地以他人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由此产生了盲目攀比心理和依赖心理,造成有业不就的现象。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因主观上求职态度消极、求职竞争能力较弱和客观上求职时机不利等现实因素,造成求职竞争中的屡屡受挫,进而导致心理失衡和出现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心理失衡和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求职竞争中低承受性的具体表现,显然不适应人才竞争的高风险特征,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内生因素。

二。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和成因分析,初步掌握了该群体的系统结构。为了帮助和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系统状态,挖掘该群体的就业优势,创造可能的就业机遇,克服就业弱势,规避可能的就业威胁,我们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策略。

尽管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并不占有普遍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但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优势,为该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从群体属性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本质上仍然属于大学生群体,尽管在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适应状况,但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与此同时,他们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对非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总体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这几个方面的优点,使得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确立了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如此良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只要善于把握政策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等优势,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就业前景。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主要体现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作为享有人力资本优势资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虽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拥有学历优势和政策保护优势,但是在外界赋予的优势外衣保护之下,大学生若一味地把自己禁锢在象牙塔中,只偏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的习得,只注重个性的过分张扬而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只注重自我感觉的过分良好而忽视社会的现实需求,便很难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大学生群体内部就业竞争力加大; 地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导致传统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在外部竞争环境的威胁面前,大学生若不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直接沦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困难一族。这说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要想在就业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群体优势,敢于、勇于面对就业市场上的各种威胁。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劣势,主要表现为就业观念的封闭性、就业能力的弱实践性、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这些劣势遇到外部环境的不理想,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陷入最不利的就业境地。对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工作; 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力度,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适时调适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对该群体的关注和帮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誉,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为此,我们除了要充分挖掘该群体的优势以外,还要善于辩证分析该群体就业过程中的劣势,规避劣势带来的求职威胁,帮助把握一切可能的就业机遇。

就业机遇的创造需要高校、政府和毕业生自身的通力合作。首先,从高校的角度来看,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态度,高校在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注意引导其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并做好相应的求职准备,以在时间上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理想工作地和理想行业选择的狭隘倾向,高校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其职业价值观趋向现实性,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摆正自己的就业定位和心态,以在价值导向上为其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所学专业和目标职场不了解的薄弱之处,高校除了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通识教育外,还要加强校内外的沟通和合作。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实习实践环节,利用校企合作、暑期社会实践、模拟实训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充分参与到职场体验中去。其次,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大学生“两项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入伍政策、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等的实施,为转变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培养赴基层就业的职业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导向功能,为拓宽大学生的职业目标视域创造了更强大的政策支持空间。除此之外,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实施了不同类型的就业帮扶援助工程、寒门学子就业推荐和专场招聘会、就业困难群体“一卡通”措施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了条件。再次,从毕业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对自身的理性定位、对专业和职场的准确把握、对就业形势的正确判断、对就业心理的适时调适,以及脚踏实地的努力实践,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的劣势,规避就业威胁,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徐礼堂: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策略研究》,《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 年第 2 期。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困难群体;就业

近年来,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随之在高校中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他们或“有业不就”,或“有业难就”,或“就业困难”。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他们处于相对弱势的境地,目前已成为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瓶颈”之一。因此,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认真做好他们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种类

1.学习能力欠缺类。有关数据表明,用人单位在考察、选拔毕业生的因素中,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占50%,也就是说,学习成绩优秀、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相反学习成绩差,甚至拿不到学位的毕业生择业机会非常有限,自然就沦为就业困难群体。然而,学习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由于择业期望值高、择业心态不端正等缘故,也可能由优势群体变成就业困难群体。

2.经济状况困难类。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有20%至25%是贫困生,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占8%至20%。贫困大学生不仅在学业上可能因为贫困而丧失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机会,在就业上也可能因为贫困而与好工作、好待遇失之交臂。另外,由于经济压力大,不少贫困生学习成绩较差,综合素质较低,就业竞争力不强,加上社会关系少、急于缓解经济压力而对未来的工作寄予较高的期望等原因,导致贫困大学生成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主力军。

3.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类。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用人单位在考察、选拔毕业生的因素中,个性特征、谈吐表达、形象气质的权重占到50%以上。自卑、胆怯、不善于表达等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交际的毕业生,由于不能与用人单位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而错失就业良机,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4.身体疾病缺陷类。虽然身患疾病或身体有残疾是天灾人祸,不属于求职者的品质因素,但是用人单位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还是将这类毕业生拒之门外。近几年,因健康原因引起的供需双方打官司的事例也不在少数,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签订的就业协议中,约定毕业生身体因素的条款也屡见不鲜。

5.专业适用面窄类。当前,高校存在着专业设置过窄过细,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等因素,使得人才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与某些专业的需求旺盛相比,有些专业却僧多粥少、竞争激烈,有些专业甚至无人问津。一部分因选择了所谓“长线”专业或社会需求量少的专业大学生在就业时,却不得不面临着择业困难的尴尬局面,无奈地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6.性别差异类。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只招男生”也成为不少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条件之一。“性别歧视”使得男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导致女大学生就业相对较为困难。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分析

1.家庭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的偏差。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即使孩子已经成年,还是事事由父母包办,这些学生往往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较差,遇到一些困难无法应对,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就业机会。二是家庭条件的两极分化。部分家庭条件优越的来自大城市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期望值过高,把择业目标定在少数热门单位,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而部分来自偏远地区和困难家庭的毕业生就业时由于来自家庭和周围的有效信息较少,所以就业的难度较大。同时,由于其家庭对教育投入的经济压力较大,所以父母对子女的就业期望值也很高,这无形中给学生们的择业观念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2.学校方面。一是高校的办学理念落后。改革开放30年以来,虽然高等教育不断地进行改革,但目前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上仍没有真正实现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中心,仍然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评价学生偏重于知识量的考查,忽视潜能的挖掘和个性的发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不强。二是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目前高校发展普遍追求大而全,在专业设置上不能及时、灵活地反映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专业设置雷同,特色越来越弱化。不少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需求脱节,脱离实际,市场滞销的人才不断推出,市场急需的人才又不能及时提供,由此势必造成人才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造成人才的分布不均。三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滞后。学校不重视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许多学校基本没有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有的虽然安排了兼职教师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但往往是泛泛地针对就业政策方面的问题进行辅导,而没有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特长、不同心理学生的特点,进行就业的规划与指导。

3.用人单位方面。近几年来,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逐渐压缩岗前培训的投入,所以对毕业生的要求条件越来越苛刻:除了性别、相貌等因素,他们一看学校的牌子,二看学历层次,三看学习成绩,四看综合能力。同时他们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毕业生一专多能,在专业技能强、外语好、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前提下,还要求具备其他辅修专业知识、社会经历等等,希望毕业生一到岗位马上能发挥作用、独当一面;只要男生、不要女生;只要本地生源、不要外地生源,等等。

三、高校针对大学生中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举措

1.强化就业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就业引导教育,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消除“天之骄子”的优越感,调整就业期望值;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改变一个职业定终身的“铁饭碗”的观念,认识到市场经济的风险必然会引起就业的风险。还有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就业竞争观,主动投身到就业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帮助学生理性认识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我,客观分析自己的性格、专长、爱好、学历、知识背景等,既要认清自己的优点,也不能回避自己的缺点,据此规划自己未来几年的职业走向及眼下求职的目标,树立正确就业观念。例如,对学习成绩优异、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学生,要帮助他降低择业门槛,调整就业期望。而对身患残疾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大胆地适应职场竞争环境,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才学和技能。

2.强化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的现状,一方面学校要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校学习期间,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与专业相关或与未来从事的行业有关的工作,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弥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要为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搭建锻炼平台,例如,多举办语言类、思辨类活动来不断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以各种刊物、报纸等作为阵地,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多举办集体性活动和团体性活动,让他们在人群中学会沟通,培养团队精神,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在第二课堂举办相关的活动如英语演讲、辩论、计算机技能比赛等,培养基本的英语和计算机技能。

3.强化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要将就业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有机结合,在就业引导同时开展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培训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求职挫折,增强自身的社会心理承受力,以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挑战。例如,对于那些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经济压力大、学习成绩差、身体缺陷的学生以及在求职中存在自卑、胆怯、畏惧心理的学生,可邀请有关人员对其进行就业政策和心理知识的专业辅导,帮助他们缓解因就业带来的心理压力,鼓励他们确立自信心,提高就业竞争力;而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因为攀比、虚荣、理想主义等问题导致就业困难的学生,要通过思想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咨询人员的共同努力,帮助他们调节就业心态,客观评价就业形势和自身状况,重新建立切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值。

4.强化队伍建设,科学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为有效减少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数量,要不断探索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改进方法,使高校就业指导课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要切实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要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指导工作队伍,其中既要有丰富就业指导经历的心理学或法律方面的专家,又要有专业的形象指导师和就业技巧培训专家,还要有企业人力资源经理、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部负责人等等。要科学规划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体系,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角色互换及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求职技巧、工作技能、人际交往和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的能力。

5.加快高校教育改革进程,扩大就业市场。高校扩招,不能降低教育质量;高校设置的专业及课程,不能脱离社会的需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滞后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高校必须面向市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提高教育质量,拓宽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努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真正实现“产销对路”,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 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周平.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研究――以南通市高校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学院,2006.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教育投资;教育期待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现象及原因

随着高考制度改革,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多,但是,大学生的素质以及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近几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率正逐年呈下降趋势,不少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一些大学生宁可在大城市做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去小城市;宁可在家等待高薪轻松的职业,也不愿意去尝试那些从底层做起的职业;宁可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也不愿意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

2.我国的就业状况呈学科专业性差异,据统计,工学的就业率达到92.5%,管理经济学的就业率达95.2%,理学就业率高达98.1%,文学的就业率到达92.3%,而法学的就业率仅仅达85%,与其他专业的就业率相比低很多,从整体来看,管理类与理科类就业率要比文科专业的就业率高。

3.就业状况呈学历层次性差异,“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英语六级”目前成为一些企业招聘人员的基本要求。继去年劳动力市场出现“重经历、轻学历”的现象后,今年一些行业开始把“橄榄枝”抛给工作经历少的高学位人员,企业对求职人员的学历、经历要求出现明显的层次性。

4.目前,一些企业在招聘人员时会关注应聘者的家庭背景,了解通过家庭给企业多少收益,这样使得很大一部分寒门弟子无法进入工作单位,为社会做出贡献。

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一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然而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不一致。

2.准备不足,生涯模糊。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3.依赖性强,创造力弱。我们经常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经常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

二、教育投资演变的趋势

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论是人民大众还是国家政府机关都把教育看做是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初期,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事业也顺应向前发展。这足可以表达出3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可喜变化与成果。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群众的求知欲望也随之日趋强烈和迫切,看到旧校舍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从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办学高潮。各校都建起了新校址或新校楼,学校设备设施、办学规模日臻完善,学校面貌日新月异。 但是,随着大学生就业率的不断降低,不少家长开始考虑孩子新的出路,相应的在教育上的投资正在减少,从而着重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

三、就业困难对教育投资的影响

随着大学生就业率的不断下降,以及随之出现的各种相关问题。很多的人开始对高考,大学有了不同的认识。对其的重视和热衷度逐渐下降。 家长觉得教育费用难以承受,这是当下的社会现实,补课费、择校费、住宿费、生活费等让不少家庭吃不消。这一现状的形成,有政府投入不足和监管不力的责任。比如,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各学校之间发展极不均衡,优势学校凭借良好的教学条件,收取高额的择校费;学校在食宿方面投入不足,学生的住宿费用过高等。而监管不力使得一些学校乱收费,又加重了家长的负担。

显然,要降低家庭教育费用,政府必须首先尽到责任,但公平地说,家长盲目进行教育投资,也是造成当下教育费用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家长在教育方面盲目投资主要表现为:其一,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管孩子是否有兴趣、是否擅长,强迫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补习班,孩子一年到头没有节假日。期望值过高,不但造成家庭教育负担沉重,而且还因剥夺了孩子的成长快乐,使其容易产生厌学心理,降低学习效率。其二,相互攀比。有的家长不是根据自己家庭和孩子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如何进行教育投资,而是看别人的孩子学什么,也让自己的孩子学什么;看别人的孩子转学,也要想办法将孩子送到所谓的好学校去。结果钱花得不少,收效却不佳。大学生就业困难使很多家长在面临这些困难时逐渐减少教育投资,同时培养孩子多方位多角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忠.教育与就业关系的转型: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A].南京师大学报,2009年3月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范文7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再就业;困难;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01

本文主要从当今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满之后的就业难点出发,对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再就业的对策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全国各大高校因为扩招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就业难”问题,现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天之骄子”。因此,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及和谐,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和实施和有组织的、有计划地“大学生村官”计划。通过一些列的考试选拔工作把具有一定世界眼光以及相应文化知识的优秀大学生引向我国的基层农村,帮助他们就业的同时,不断加快解决我国所遗留的“三农问题”。总而言之,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氛围中让大学生“村官”更加深入我国农村,把有优秀大学生不断引向国家基层的这个做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之后,如何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依然是一个值得我们社会各界人士认真商榷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再就业的困难

根据我国近些年对大学生“村官”心理的初步调查以及分析来看,在我国的大学生“村官”中,尤其是即将任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当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造成了他们的再就业困难:一是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村官”把到村任职这项工作作为是“曲线就业”的一种铺垫,虽然着眼长远但却从不立足当前,有一定的“混日子等机会”的思想;二是受我国当地农村自然条件以及财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在经济发展状态下相对显得较为滞后,在大学生“村官”流动问题的去向方面,一般政策仅仅局限于国家公开考录的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选聘以及在当地继续留任或者转入当地的见习岗位等四条不同的流动渠道,但是却没有给任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提供出一些自主创业的优惠条件;三是现在的大学生“村官”在激励机制以及整个系统方面还不是很健全,也导致了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存在了一些不良思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进而导致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四是现在大学生“村官”的服务合同期限较短。一般情况下,大学生“村官”的服务合同期限为3年,如果续聘1年之后,也就只有4年的期限,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在4年的服务合同期间内对本地的乡情、村情以及社情虽然能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工作期间也掌握了一定的当地基层的工作方法,但是却因为合同服务的时间较为短暂,即使他们有一技之长,也发挥不出他们应有的作用,加之大学生在服务期满之后再就业还比较的困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在工作时候的积极性,不利于大学生“村官”队伍的稳定;五是服务期满之后的大学生村“村官”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的时候一般不能够有效、充分的发挥他们在服务期内在基层工作时候的长处,因此,很难做到“人尽其才”。

二、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再就业的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优化大学生“村官”管理措施

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制定和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办法》、《关于选拔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服务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的制度规范,尤其是对大学生“村官”在选拔工作、培养以及使用、管理、待遇、监督考核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作出相应的明确规定。大学生“村官”所在的各县乡单位也先后制定和出台了大学生“村官”相配套的管理机制。不仅如此,大学生所在的单位要积极的实行相关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并由大学生所在的乡镇党委根据该生在平时的工作状况以及现实表现,分别采取述职以及民主测评等不同方式对该生进行综合的评定以及思想工作的鉴定,并依据相关的综合评定结果,对优秀大学生“村官”进行表彰奖励,方便今后用人单位在挑选时进行考量。

(二)强化、培养、帮带,大力提升大学生“村官”的能力和素质

不断加强大学生“村官”在任前以及任中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把大学生“村官”列入正式的干部教育以及培训的中长期规划中来。在培训的过程中,还要邀请一些县、乡、村的领导以及外地优秀大学生“村官”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介绍自身经验,现身说法,并经常组织当地大学生“村官”到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较好乡镇进行实地的参观考察工作,让大学生“村官”在掌握当地政策法规、实用技术以及基层工作经验方法的基础上,取得较好地成效。

(三)加强信息支持,拓宽就业渠道

针对当今大学生“村官”在获得相关就业信息等渠道方面较窄的实际困难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因此,相关乡镇的组织人事有关部门可以通过电视、电话等现代化渠道,为当地的大学生“村官”提供国家、地方公务员考试、特岗教师等岗位考试的招考信息,与此同时,还要积极的推荐一些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参加选调生考试,进一步的拓宽大学生“村官”的就业面。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为了解决越来越多优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如何构建出大学生“村官”就业的系统工程,如何引导当今大学生正确对待“村官”之后的就业问题,是我们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范文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现状原因措施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冲击到中国经济,同时也影响到大学生就业。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持续多年,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始终没能很好地解决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表现在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表现在大学生失业率不断攀升。大学生就业面临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用人单位又找不到合适人才。面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高等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就业意识等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政府也要及时调整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改革就业指导工作方式,促进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力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的就是大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就业岗位在不断减少,就业率明显下降。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1. 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就业难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很难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合适岗位,而且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抗风险能力较弱,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更削弱了其吸纳大学生的能力,这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很多地方出现了研究生挤占本科生岗位、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岗位,甚至大学生与农民工“抢饭碗”的现象。

2. 专业设置不对路

“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冷门”专业“人才短缺”的现象严重。比如我国目前从事制造业的大学生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制造业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由于制造业引进、承制居多,创新、发展不够,中高段产业比较空缺,从而使得大学生难以在其中成规模、可持续地就业。另外,我国第三产业处于不够发达阶段,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导致了对大学生的需求严重不足。

3. 传统观念的束缚

受“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及社会舆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相当多的大学生及家长,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尚未普遍确立,还停留在重眼前、轻长远,重城市、轻农村,重就业、轻创业的就业观念上。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和县级以下农村及城镇就业的比例明显偏低,而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则出现“求职扎堆”现象,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和条件艰苦的地区工作,就业期望偏高,人为地加大了就业难度。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这不但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 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的不合理

高校专业设置调整滞后,脱离市场需求。一些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根据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是因人设专业,有什么老师设什么专业,专业和课程设置盲目,专业相似现象严重,与实际需求相背离,而社会紧缺、急需的一些生物、机械等专业却设置很少,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结果出现一边是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大学生,一边是招不到合适人才的企业。

2. 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目前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忽视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只管招进来,不管学生出去时能学会些什么,忽视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显得茫然,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3. 用人单位制度不合理

用人单位追求人力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不愿接收未经实践锻炼的大学毕业生。不少用人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单位,不愿承担培养人才的成本。在人才自由流动的体制条件下,一些单位担心培养的人才跳槽,怕相关投资打了水漂。同时,好多单位盲目地提高对大学生的要求,追求高学历,用人条件越来越苛刻,把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等都列入基本的条件之中,并且对大学毕业生设置实践经验、性别等障碍。另外,一些私营企业用人不但不签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等社会福利也没有,加之薪金较低,并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难以接受。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

1. 优化经济结构,创造就业岗位

大学生就业问题,与我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因此,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端产业,积极发展制造业和中高端产业,努力提高新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全面提高对高素质大学生的吸纳能力,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根本。金融危机爆发冲击了我国的实体经济,原有的产业结构使大学生有限的就业岗位受到严重的挤压。我国现在要做的是,在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产业链要向研发和销售等知识密集的各个环节延伸,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集群。这样的产业结构才能既需要大量的蓝领工人,又需要很多的高端专业人才,才可能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

2. 解决就业难,教育体制改革是根本

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问题是教育本身。很多高校办学没了特色,但是市场需求是多方面的。近年来,就业市场上的“冷热不调”现象引发了社会的思考与议论。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的矛盾、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教育体制改革是根本。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历史传统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客观实际,以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专业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等改革,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学校的配套发展,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除了课堂上开设比较多专业课程外,还要着重增加教学实践环节,强化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继承、创新、打造自己的特色专业,使其成为品牌。改变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办学专业设置趋同、学生品质趋低的现象。

3. 适应市场变化,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必须转变就业观念,而且要全社会一起转变。要树立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观念,这种观念就是一种在市场中、在社会中不断奋斗、自我发展的观念。国家在发展中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社会在发展中完善就业机制,大学生以发展的眼光选择就业方向,齐心协力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另外,大学生要降低心理预期,放下到大中城市工作、拥有较高薪酬和社会地位、工作稳定、环境宽松等就业条件,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在就业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根据时势变化,树立自主和多元化的与时俱进的就业观。

4. 政府加大优惠政策,营造就业环境

政府要充分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要提供充分的公共服务,加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制度的改革力度,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大优惠政策,同时继续出台一系列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进行政策引导,以营造其就业的良好外部环境。鼓励大学毕业生抓住西部大开发、城镇和城市社区建设、老工业基地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等契机,到西部就业,到中小城市和社区就业,到中小企业就业,到老工业基地就业。只要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在社会大天地里一定能找到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李武云: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2009,10:22-23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范文9

【论文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主要有学校、社会及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当前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是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超过600万,加上2007年、2008年待业的毕业生,数目更加惊人。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着高校今后的发展及社会的安定和谐。而体育教育专业因为专业性较强,专业口径相对较窄,而且除了体育院校之外,各大综合性院校及地方院校都在招生,招生数量远远超出了社会需求量等因素的影响,就业形势相对而言就更为严峻。本文就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原因从学校、社会及学生自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一些帮助。

1.制约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1 学校方面

1.1.1 培育机制与市场需求机制脱轨

近年来,高校一再扩招,体育教育专业的招生人数也是不断攀升,而与体育教育相匹配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位则处于饱和状态。这导致许多毕业生无法找到对口的工作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专业选择其它的职业,或者为了就业选择继续深造。而选择非本专业的这些学生,因为专业门槛限制,无法胜任那些必须有深厚专业功底的工作,只能从事些技术含量不高的简单的工作,更有许多毕业生因无法胜任非本专业的工作而被拒之门外。由此一来,来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人才积压现象越来越严重。就业市场需求有限,造成人才浪费,国家好不容易培养的人才因为没有就业机会而无奈放弃自己的专业而改行,甚至无法就业[1]。

1.1.2 课程设置老化,专业优势不突出

很多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才发现自己知识的匮乏。他们认为在大学里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这其中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及教师的原因。一方面,大多高校作为非盈利性的单位,不参与市场竞争,生源充足,又没有中学的升学压力,所以在自身的建设中难免懈怠,不注重教学质量,不因时制宜的调整本校的培养计划,不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2],从而造成学生所学知识无法与中小学改革以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接轨。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重复现象严重,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及就业方向相差不大,造成其它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抢饭碗的现象。加之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都是从大三才开始进入专项的学习,到了大四又要实习和找工作,真正专项学习的时间仅仅一年左右,这样学生的专项技术技能就不会太突出。与同一级别的二级学科运动训练专业及民族体育专业的学生相比,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所学知识全而不专,没有优势可言。因为专业技术技能不突出,很多用人单位更愿意要运动训练专业及民族体育专业的毕业生,而将对口专业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拒之门外。

1.1.3 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的系统性不强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始终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对就业问题的解决,不应仅仅在学生毕业前才开始,应把职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帮助体育专大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让学生能有准备的面对就业。然而,很多学校对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重视不够,部分学校虽有涉及但是还没有真正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重要性没有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得到有效的普及。有些学校只给毕业班的学生举办讲座或者在大四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将职业生涯规划缩为短短的几次讲座或几次理论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与成长的需求。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指导教师和学生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只有系统地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形式也比较单一,内容也较为笼统。大多采用在毕业生年级中开展讲座、政策咨询、谈话等形式,内容仅限于面试技巧、就业政策等,对结合体育教育专业实际及提高实践能力的指导较少。

1.2 社会方面

1.2.1 社会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与体育教育专业相对口的工作有中小体育教师、社区体育指导员、体育俱乐部工作人员等。一方面,现今大城市的很多中小学体育教师已经饱和,而部分需要体育教师的乡镇的中小学由于只看中高考上线率,而对体育的重视不够。在这些学校,体育课形同虚设,对体育教师的数量及质量更是重视不足,即使非常缺体育人才,为了节省教育经费这些学校也不愿招收体育教师。另一方面,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开展还不普及,在城市的各个社区经常锻炼的人群较少,愿意花钱请人指导的人更少,很多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虽然考了社区指导员证书,仍无用武之地。而一些体育俱乐部、健身房虽然解决了一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但由于我国的体育产业在当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所需的人才毕竟是有限的。

1.2.2 就业政策措施灵活,但社会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歧视现象依然存在

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以及其他劳动力就业,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对原有的就业体制进行当的调整,但用人单位仍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政策。为了寻找更合适的人才,很多用人单位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对应聘者设置不合理的门槛,例如,不聘非名牌大学毕业生,聘非本地毕业生,不聘无经验毕业生等等[3]。而且随着近年来体育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的不断增多,很多单位在招聘时只要高学历的硕士生、博士生,甚至一些城市的中小学也打出了招收硕士生、博士生的牌子,在用人单位的高要求面下,既无经验、高学历,又非名牌大学毕业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连面试的机会都得不到。有些用人单位甚至依然存在对体育大学生“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歧视,认为体育大学生“只会跑跑跳跳,文化素质低下,无任何能力胜任工作”。所以在录取时同等条件下他们不愿要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而更愿意选择其它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没有看到体育大学生肯吃苦、敢创新、有激情等优点而武断地将其排除在外,对他们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  1.3 学生自身方面

1.3.1 观念更新不够,急功近利思想严重

在当前买方市场的就业形势下,许多大学生在主观意识上缺乏理性的判断与自我认知,没有将自己置于大众化教育及就业竞争的大环境中客观地评价和分析自身特点,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优势,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常出现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4]。在对用人单位进行选择时,一方面,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把目光集中在体育人才已经饱和的大城市,期望有较高的工资收入,不愿去真正需要体育人才的偏远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等。另一方面,很多毕业生只愿意去医疗、养老保障制度较好的学校,而对社会福利相对较差的工作却不愿选择。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这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思想,致使他们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事实上,很多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并不难,难的是找不到符合他们要求的工作。所以,从根本上说,这种不切实际的观念是导致他们就业难的思想根源。

1.3.2 专业口径较窄,专业素质不高

有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是由于感到自己升学无望,高考前临时改投体育,报考体育教育专业,由于选择专业具有盲目性或者对专业的预期不准确。对于所学专业内容、发展方向、前沿动态的不了解使学生对本专业兴趣索然,投入精力有限并由此对未来从事职业的迷茫心理。加之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相对于运动训练专业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专项技术基础普遍较差,进入大学后的第三年才开始仅进入专选阶段,专选时间仅1年多,与运动训练专业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四年的专项学习相比就更不占优势。因为专业素质不高,很多学生在毕业时,便有了跨专业工作的想法,这样在找工作时往往会碰壁,同时又可能会轻易放弃本专业可能的就业机会。

1.3.3 综合素质不高,社会竞争力不强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点,体育成绩相对其它专业的学生好,而文化底子较薄弱。而现在因为各地学校需要教师数量日趋减少,各地教育局也设置了入行门槛,要求毕业生在上岗前要进行入门考试,考试通过才有机会就业,这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除学校之外,很多单位在招聘时也要考试,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参加社会上的各种考试时普遍竞争力不强,除了公务员考试中需同时进行体能测试的岗位外,基本无任何优势可言,甚至是完全处于劣势地位。

此外,由于现今应试教育观念在较大程度上依然居于主导地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多,参加实践的机会少,大学四年,很多学校给学生安排的实习机会一般只有两个月,大部分学校是安排在大四的上学期,造成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欠缺,这也是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2.对策与建议

2.1 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

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本人角度来看,自我定位和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因此,学校应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观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改变“天之骄子”的态度,放弃“非国有单位不去,非铁饭碗不算工作,工资待遇非优厚不干”的思想。鼓励学生到基层、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工作,或先选择在报酬较低的单位就业,也可以从事灵活就业,包括临时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等,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以求更好地发展。并让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关键在于能否借此积累经验,为今后职业成功奠定基础。

2.2 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高校应在在客观分析我国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积极开展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认识职业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学习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手段,为未来职业的自我实现打下良好基础,从而拓宽其就业渠道,缓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同时,学校要做好毕业生就业的信息搜集工作,开展就业方面的政策解读、教育讲座等教育,并应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列为专门的学科,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充分做好各专业招聘会或学校的大型招聘会。

2.3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体育教育专业应突出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加强学生专项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注重抓学生师范技能培养及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建立教学实习基地的力度,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同时,高校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培养出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切实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

2.4 宣传专业优势,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学校要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来宣传体育的重要性及体育教育专业的特色、优势及行业影响力,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举办校庆、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等宣传学校的各种成绩,通过宣传活动使社会各界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改变社会对体育大学生的歧视现象,使用人单位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及毕业生,认识到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优势所在并根据需求选择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周清,赵艳兵.关于体育专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体育师友.2008(4):62.

[2]王雅丽,制约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研究.法制与社会.2009(8):235.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