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集锦9篇

时间:2023-12-27 10:43:41

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

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范文1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小学语文 教学 利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当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正由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逐渐向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迈进。多媒体技术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多了一种全新的更为生动更为直观的方式。

一、多媒体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的有利影响。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节约课堂时间。

课文板书设计相当重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但有的板书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免去了很多抄写的时间,节约课堂时间。

比如我在讲《草船借箭》一文时,彻底改变了以往只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中的重点字、词、句的传统做法,将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历史人物如诸葛亮、曹操、鲁肃、周瑜等人物的介绍、性格描述、人物形象以及《草船借箭》的多个视频片断一起整合到课件中,使学生的认知面不再局限于课文中那些单调枯燥的文字上。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多角度、多层面上理解文中的思想内容,在愉悦的体验中感知知识、探究知识、接受知识。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拓展教育空间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开拓学生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想象是创新的翅膀,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大胆创新,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呈现出各种生动有趣,灵活多变的画面,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驱使他们更积极地开展创造活动。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主体保持浓厚的兴趣,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才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电化教学集形、声、色、光于一体,既可以具体地表现静态形象,又可以生动活泼地表现动态的全过程,还能使概括的语言具体化,间接的问题直接化、抽象的文字形象化,符合学生的兴趣要求。比如说,在教授说明文单元里的《松鼠》一课时,我制作一个课件,上课一开始首先播放FLASH短片,生动的卡通形象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看完之后我让他们总结松鼠的特征,学生们兴致勃勃,课堂气氛得到了很好的调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弊端

电化教学如此神乎其神,却也要用得适时合理方可。如果在教学中过分依赖以声像功能为主的多媒体课件,努力与语文教学目的本身背道而驰。那么,依然弊端连连:

(一)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影响和示范

教师的课堂上的语态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的语言、动作、眼神甚至微笑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能增强教学效果,增进师生的感情交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容易忽视教师的板书和示范,这不但会降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追求,还影响了师生的情感交流。运用多媒体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大屏幕上,交流基本是在学生与屏幕之间进行。而语文学的是如何从语言中体会感情,如何用语言表达感情。如果在语文课上没有了教师的激情引导,缺少了语文课应有的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和沟通,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会被割断。

(二)盲目追求艺术美感 华而不实

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范文2

关键词:建筑材料,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244-02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高等学校得到越来越广泛地推广和应用[1]。《建筑材料》课程是建筑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课时少、内容多且各种材料的性能影响因素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在《建筑材料》课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多媒体毕竟只是一种现代教育手段,相对于传统课堂,多媒体技术又暴露出一些弊端。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避免其弊端,使之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建筑材料》课程特点以及传统教学的不足

《建筑材料》课程是建筑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建筑材料的知识,为提高工程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和降低工程成本奠定理论基础。而建筑材料品种繁多,性能各异,而且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材料更是不断推陈出新,学生要掌握和分辨材料之间的性能特点和生产工艺比较困难。其次,《建筑材料》教材中大多是叙述性内容,理论计算较少。《建筑材料》课程中实践教学由于其重要性占了一部分课时,使得理论课授课内容无形中增多,仅靠教师的描述很难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传统教学方法又以教师板书讲课为主,学生被动听讲还要做大量的笔记,不但浪费时间,还会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在《建筑材料》课程中的应用优点

1.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筑材料》这门课课时少内容多,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传达给学生精、准、多的信息,仅仅采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授课方式显然满足不了要求[2]。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合适的课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章节构造,加强主次内容的分辨,对于一些次要内容只需一带而过,节省课时,重点及难点则可以用一些图片或动画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墙体材料”这一章中,烧结砖分为普通烧结砖、烧结多孔砖和烧结空心砖。单凭教师口述,学生很难理解和区分各种烧结砖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但是如果把各种砖的图片一一列出,使得学生有一个感官认识,教师再进一步讲解,学生就会很快掌握各类烧结砖的区别。利用多媒体技术快速、准确、大容量的特点,在课堂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教学,既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时间,又加大了教学信息的容量、讲练的密度,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2.丰富课程内容,补充材料新知识。建筑材料行业近几年发展迅猛,绿色建筑材料、节能建筑材料、舒适性建筑材料以及高性能建筑材料等新型建筑材料不断应运而生,随之出现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新规范、新标准等使得课本上的内容更是跟不上专业的发展,造成课本与现实的脱节。因此,将大量最新的建材信息传递给学生,多媒体技术便是最好的选择。这种新技术融合了文字、图片、声音及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可以将专业的最新动态快速、及时、准确、生动地告诉学生。例如“混凝土”这一章,教材上只讲到普通水泥混凝土及少量其他品种的混凝土(高强混凝土、纤维混凝土等)。而混凝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除教材上的内容外,还融合了多学科知识的各类新型混凝土,如生态混凝土、自修复混凝土、自清洁混凝土等,将这些处于材料科学技术前沿的新型混凝土介绍给学生,既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又可以引发学生更高的探索求知欲。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主,教学内容的安排、讲课的方法等都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加上《建筑材料》课程的内容繁杂,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觉得枯燥乏味,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被扼杀[3]。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失去了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如果教师能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富有创意的画面、动态的演示、丰富的影视资料,则可以给学生最直接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例如木材这一章的教学,可以用图片直接展示各种木材不同的纹理图案以及木材相关的制品,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而展示一些木材的家装应用实例图片,更可以让学生产生共鸣,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创新教育思想。

4.促进任课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由于材料行业发展迅速,关于建筑材料的新知识需要不断补充,多媒体课件虽能更有效地传递知识,但毕竟容量有限。这就促使教师对建筑材料的新知识有要充分地了解,才能从大量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中进行搜寻和筛选,选取最合适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而为了制作出完善的课件,除了不断提升建筑材料的专业知识以外,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多媒体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善《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

三、多媒体在《建筑材料》课程中展现的弊端

1.过分强调形式,忽略教材内容。有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时候,过分强调多媒体的形式,制作的课件眼花缭乱,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4]。然而,多媒体技术的初衷是为了辅助教学,是对教学内容的一个补充,生动的图片或者动画是为了引发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兴趣,加深知识点的印象,如果附加过多的无关信息,形式过于繁复,容易导致学生主次不分,反而干扰了教学。

2.照搬教材内容,课件枯燥无味。有些教师制作《建筑材料》课程的课件时,只是将书本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变成电子稿,上课时虽摆脱了黑板的束缚,但又受到了多媒体的束缚。这样的课件,其实并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则一成不变,不能结合教材做到因材施教,不能针对学生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教师为图方便直接使用课本配备的课件,这样的课件虽与课本相匹配,但教师为了迁就课件而失去了自己的授课方式,不能真正反映教师授课的目的,反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3.过分关注多媒体,忽略师生互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有的教师过多地关注多媒体,而不注意观察学生的教学反应。有的教师则只是一味地操作多媒体,而无暇从讲台走到学生中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会使整个课堂成为“填鸭式”教学,忽略教学中应有的师生互动环节,反而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建筑材料》教学改进措施

1.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升专业知识,提高课件制作水平。教师在《建筑材料》的教学过程中占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加大自己的信息储备,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尤其建材行业发展如此迅速,如果教师不积极参加专业培训,补充新知识,必将导致教学的空中阁楼[5]。其次,专业课的教师并不主修计算机,对于多媒体技术的掌握一般,只有积极参加相关多媒体应用和制作的培训,才能真正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制作出符合课堂实际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2.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多媒体技术在《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中虽有多种优点,但并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要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建筑材料》课程中有部分内容是需要计算的,这些内容就必须通过板书认真详细地为学生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要点。除此以外,建筑材料的样本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因此只有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才能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强调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模式,加强师生交流。《建筑材料》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科学地运用,因此任何教学模式都应以学生为主,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应时刻注意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结合课件进行提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发学习。除使用多媒体课件之外,还应使用多方面的语言表达形式,如肢体语言、眼神、动作引导等,带动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

综上所述,21世纪的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综合型的实用性人才,《建筑材料》课程因其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建筑材料》课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利于加强教学的时代性、竞争性和开拓性,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建筑材料》课程培养实用性和应用性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秀昌,宋建新.多媒体技术及应用[M].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魏彩春,黄海涛,张华.多媒体技术在建筑材料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2):105.

[3]尚莉.浅谈多媒体教学中的人机关系[J].科技教育创新,2010,(11):230.

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范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语文教学;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利”

当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它集中了生动、形象、容易感知的优势,为初中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师生共同享受了现代化教学的资源。教师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真正服务于初中语文教学。

1、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不容置疑,多媒体技术教学具有无比的优点,优化课堂教学,冲破了时空限制,促进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提供感知对象,拓展想象思维的范围;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引发学习的动机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调动起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节省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加课堂内信息的容量。语文是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语文教学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是语文信息的变换过程。必须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有限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增辟课堂信息传递的途径,提高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课堂的密度。例如讲述《春》时,多媒体课件演示:一阵悦耳的笛声,从不同的角度飘入一片桃花的背景之中,接着出现作者的头像与简介,让学生在对作者的形象有一个感性认识,对作者的情况有一定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补充作者的其他情况,让学生对作者有更深的认识。头像与文字的渐渐隐去,五幅小画出现了,这就是课文中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用鼠标有选择需进行播放连续的图画、视频图像、动画。多媒体技术把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起了学习的兴趣,拓宽了信息传递的途径,增大了课堂信息容量。

2、创设情境,拓展思维想象空间

初中语文课本的范文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本。陶冶了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学习这些文章时,仅凭借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是不行的,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对生活的体验欠缺。多媒体技术通过有声的画面,生动、形象、具体,轻松地把学生引入文章描绘的意境,突出文章的主题,加深理解文本,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提升审美能力。例如讲述《敕勒歌》时,多媒体课件演示:一些静止的画面对应着诗里描绘的天山、草原、牛羊,学生看过之后反应不大,教师引导学生:诗中描绘的天山、草原、牛羊的颜色怎样?这幅草原画面的主体景物有哪些?它们占的比例有多大?这些图画中还应加点什么呢?

顿时,学生情趣盎然,展开思维想象的翅膀,说出草原景象:广阔无垠的蓝天下,有一片一望无际碧绿的草原,微风轻轻吹拂,丰茂的草木府垂摇曳,绿波此起彼伏,一群吃草的白羊群时隐时现。草原与蓝天之间镶着的紫色远山,勾勒了天高地广的宏伟景象。随后出现与学生想象的有关草原景色的录像,让学生看到雄浑豪放的北国草原,共同感悟诗的美。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维想象,牛羊是草原图画的主体,是绿色锦缎托出的明珠,是画中的诗。作者不是把主体死板地画在那里,不是一开始就看到,直到末了时隐时现:风吹草低,现出了牛羊,风吹草起,隐没了牛羊。那么,草原深处有多少牛羊,有多少美的事物,是放牧牛羊的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是天真活泼的姑娘,是踏着牧歌的小伙子?......学生徜徉神游于这个广阔的空间,领略这首诗的神韵妙境。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弊”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具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必须有效利用取得最佳效果,恰当使用,不能画蛇添足,产生不良效果。

1、阻碍师生情感的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激活思维,形成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和思想火花的碰撞,多媒体技术让语文课充满人性的特点荡然无存。例如讲述《苏州园林》时,多媒体技术演示有关园林的图片,教师忙于让学生观察,讲台上认真地操作,一遍遍地演示,忽略了学生的存在;学生目不转睛地看着,忽视了教师的存在,师生之间情感交流荡然无存。结果是教师与学生处于“目中无人”的境界,师生“对话”被冷冰冰的多媒体技术取代。

2、造成思维的单一化

多媒体课件演示的内容是教师选的,使用的素材是教师搜集的,课前为学生准备了一个“笼子”,然后就是要花时间把学生一步步引入 “笼子”,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行为主宰课堂的一切,学生的思维是被动的。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移情、激趣,传统的教学朗读,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复现等都难以让学生入情入境。多媒体技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渗透到学生心里,让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教师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去模仿,让学生学得惟妙惟肖,那就形成了思维的单一化。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对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难道一句话一段文字只有一种读法吗?显然不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是辅助教学、服务教学的一种手段,有着巨大的魅力。一定把握好,决不能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掌握要领,深思熟虑,确定一节课哪一环节需要使用,哪些环节不需要使用,切记不可简单地堆砌、滥用。不能为赶时髦而滥用。

参考文献:

[1]李转巧.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新西部(理论版),2013,21:164+137.

[2]史志峰. 浅析多媒体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9:68.

[3]史志峰. 浅议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7:81.

[4]李小英. 试论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13,03:48-49.

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范文4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是不胜枚举的,我只选择其中的两点简要谈谈,试图能窥一斑而知全貌。

一、多媒体教学能更为有效地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

情景教学的核心内涵是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情景创设尤为重要。我们的高中生,虽然接受到的信息较广泛,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但由于缺乏一定的人生阅历,对于一个问题的理解或一种思想的领悟却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理解体会。对于文科类的学习而言,重在理解领会上,所以必须要去努力克服这一硬伤。此时,教师作为一个引领者,就需要将课本上的抽象的生硬的知识点形象化、具体化,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将那些晦涩难懂的思想、事件,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表现,才能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多媒体技术的恰当运用,在此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比如,我在讲授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引入了大型史政纪录片《复兴之路》中的相关视频资料来创设情境。视听相结合,再加上相关知识点的补充,使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并理解那段曾经逝去的岁月,更易于理解课本上的生硬的文字所包含的内容,也更易于进行情感上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尤其是《复兴之路》的前两集——“千年局变”和“峥嵘岁月”,按照历史发展线索,逐步呈现了中国在近代史上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如何在国家危亡之际开始了民族觉醒,如何一步步探索求民主的救国之路,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最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的。这两集视频资料与我们的课本内容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真正的画龙点睛,情感升华,激发兴趣的作用,也极大地体现了多媒体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被动学习方式,尽可能在教师讲授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让学生主动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点,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而多媒体技术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信息的呈现,让学生自主提炼相关信息和知识点,并进行合作探究,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例如,我在讲授必修2第六单元的《罗斯福新政》这一课的内容时,先给学生们播放了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之“(美国)新国新梦”中的相关视频资料,通过简单呈现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到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相关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了经济大危机的原因、表现、影响及当时美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结果,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记忆。然后播放了视频《罗斯福就任总统》并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新当选的美国总统,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你将如何实施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来摆脱困境,复兴经济?在学生利用五分钟时间自主思考并分组讨论的基础上,通过幻灯片展示了“国家干预经济示意图”,帮学生理清了思路,简化了记忆,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还有,比如在讲必修三第一单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内容时,先通过幻灯片展示相关历史文献记载,并让学生根据这些史料去自主探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及具体内容,再进行相关梳理。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又有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记忆,还做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真正体现出了多媒体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着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也不可否认,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与不断发展成熟,我们对其背后隐藏的危机,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就此,浅谈以下两点:

一、不当使用多媒体,教师就会失去在课堂上作为一个引导者的作用。

历史课堂的无穷魅力,要想让学生感悟、领会,主要依赖老师生动的语言、敏捷的思维和富于想象力的描述去牵引学生的思想、思维于字里行间,这样学生才会获得真实的阅读体验,达到“知文达理”的效果。然而,在多媒体被广泛应用的现代课堂上,老师们往往容易被牵着鼻子走,为课件所制约,常常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面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不予解答或所言含糊,解答不够清晰准确。整堂课只剩下教师和电脑的交流,课堂上教师也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程序上来,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弊端,缺少了师生之间的真正交流。

二、不当使用多媒体,会使课堂信息量太大,无法拓展学生思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准确把握。

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范文5

一、多媒体教学的含义

多媒体技术是90年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集语言、文字、静止图象和运动画图、视频等多种多样的信息载体为一体,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给学生以新奇、直观、形象感,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在以实验为主的化学学科中,对部分演示效果不佳的实验和难于表达的内容,进行计算机模拟演示和形象描述,给化学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活力,既增强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赋予化学教学更新鲜、更生动的魅力。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优越性

1.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具有定向、动力、支持和倾向性作用,它能使学生津津有味地学习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因此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2. 多媒体技术能将化学课本中的微观知识变为学生可以直观感受的知识。

新课改后的初中化学课本中涉及到许多微观世界的知识。而多媒体却可以利用其功能,将这些微观世界在电脑里立体地、多方位地、动态地表现出来,从而较好地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3.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更好地让我们做到因材施教。

多媒体为此搭建了一座桥梁:教师把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课件放在学校的网站上或自己的空间中,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自由选择相关内容,各取所需,并且可以多次重复观看。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 转贴于

4. 多媒体技术能简便灵活的模拟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多媒体教学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多媒体技术正在进入虚拟现实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高度交互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接近真实的多媒体环境,使学生成为虚拟现实的参与者。以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因为有了自信心,才有可能发掘出隐藏在自己体内的潜能素质。

5.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增加课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在教学中有大量的相关知识,由于内容的繁杂和交叉,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和调用功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画面和声音,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本外的内容或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变化,对重要的信息反复显示,把需要掌握的内容变成鲜明、生动的形象,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中。

三、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范文6

【关键词】多媒体 进课堂 初中数学 利弊分析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大幕拉开的形势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但和所有的科学技术一样,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同样存在利弊两个方面。下面,笔者将一一分析其有利与有弊的方面,探讨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水平。

在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势下,多媒体的普及和推广力度的加大,多媒体进入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更是势不可挡,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教学课堂后,实现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途径,我们发现它不仅丰富数学教学的教学手段、减轻老师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可以通过借助现代网络的海量信息,进一步拓展数学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互动的兴起,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1 “多媒体进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利”分析

1.1 “多媒体进课堂”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进课堂与传统的课堂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进课堂具有强劲的优势,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多媒体进课堂”的逼真的声响效果、动态画面、丰富的色彩对学生不同感官产生有效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强化学习动机,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保持和有效运用。

1.2 应用多媒体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是连接小学和高中内容的桥梁,在这一阶段要学量抽象的数学概念。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是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也不易学,教师不易教。尤其是初中数学开始接触几何学,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利用多媒体独特的优势,借助多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分阶段动态演示,帮助学生不断拓展自己的立体感与动态感,进而使学生不仅能够对这些数学概念有清晰的认识,更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掌握一些学习技巧。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3 多媒体进课堂有助于教师教学的自我突破

传统教学模式下,历经几代教师的积淀,初中数学教学有了较为成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无疑对初中数学教师来讲是利弊共存。利的一方面是使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有稳中略有提高,弊的一面则是容易使教师产生依赖性,缺乏创新,。多媒体进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初中数学教学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进课堂对众多数学教师而言,必须突破运用多媒体手段上的瓶颈,才能实现数学教学与学生心理契合,受学生欢迎,进而不断提升数学教学水平。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进课堂之“弊”分析

2.1 教师与学生的依赖性

自从我校实施多媒体进课堂,数学老师常常使用多媒体上数学课,由于省了书,课堂容量增大、趣味性强,多媒体进入数学课堂可以说火热朝天。由此出现了教师与学生对多媒体的依赖现象。一方面,教师通过制作课件,使以往的重点、难点和抽象的概念讲解变得简单,长此以往,教师更乐意用课件的展示来替代教学中的“导”之作用,使多媒体成为主导,教师的讲解成为辅助。另一方面,学生在一次次的数学课堂中,有了多姿多彩的课件,一次次的强化,特别是通过翻看课件,可以很快地看到结果,使学生越来越难以静下心来去做演算,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脆弱,学生的数学水平没有得到真正锻炼。很显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一旦出现依赖性,将使多媒体进课堂成为初中教学之“弊”。

2.2 教学环境的不利变化

多媒体的使用为初中数学教学创设一个师生互动、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在我校,多媒体进课堂后,我校的数学老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是花更多的时间去备课、研究教材,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查找课件、制作或选择课件上。到了课堂,教师所做最多的事情也是点点鼠标,敲敲键盘,偶尔老师指点一两句。以往那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无疑会减少,教师成了一名课件的播放员与解说员。与此同时,在这种数学教学环境中,学生感觉是看了45分钟的电影不是在上数学课。这样的教学环境,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被计算机替代,教师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难以生成,学生积极的发言也在连续的放映中逐步减少,数学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2.3 教师自身多媒体技术低的负面影响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众多数学的专业软件也为数学教学与学习提供了多种的选择。从我校的实际来看,尽管多媒体进入课堂是事实,但据我了解,数学老师对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只是处在一个层次很低的初级阶段,初中数学教师对多媒体与计算机的应用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 PPT一直是我们学校数学老师制作的主要软件,而会使用初中几何画板等专业软件数学教师屈指可数,那些更为有效也更为专业的数学软件的应用更不用说。教师多媒体技术低,使一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容易出现应付了事,甚至粗制滥造现象,使多媒体的应用不仅没有给数学课堂带来好处,反而使传统教学的优势也丧失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伤害非常大。

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范文7

关键词:高职物理;教学工作;多媒体技术;优势;弊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265-02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现代市场对职业人才的需求越发明显,且综合能力要求更为严格。高职教育,已经将提高质量作为整个教学的关键和重点。高职物理,是工科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此课程的开展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的任务,所以必须确保其与时俱进。多媒体技术,开始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教学进行举例,综合高科技手段、教学资源,是确保教学体系完善和开展的必要手段。多媒体技术自实施以来,起到了形象性、先进性以及高效性等多方面的优势、特点,成功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直接推动高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实现。但是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越发突出。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多媒体技术实施的利弊。

一、高职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分析

1.改变了老旧的教学方式。众所周知,传统教学无非就是授课教师与黑板之间的联系,所以整个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单调,对于物理课中涉及到的相关图表以及实验分析,均需教师自行挂图、制作模型,而最终依靠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完成整个课堂教学。与普通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能力相对匮乏,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上,所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物理课,作为一门抽象性、逻辑性极强的自然性科学,多数学生均对其有明显的恐惧意识。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传输手段,综合了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变动等相关信息,实施于高职物理教学中,能够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理解能力;将教学中的抽象信息,变得直观化、形象化,确保学生的掌握情况;动态化的演变,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强化教学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艺术感染的能力。

2.物理过程形象化、生动化。在开展物理教学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但是受到时间、地域以及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部分实验无法正常完成的情况。而借助计算机进行物理实验模拟,可以对其大小、远近、细微环节进行有效调节,保证整个实验的形象、直观。例如,原子核爆裂过程,很多学校由于自身条件的影响,所以无法开展,而借助现代技术制成三维动画,并通过计算机显示,能够让学生对整个实验有一个更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同时,个别实验变化较快,经常在学生未完全看清时,就已经结束,而多媒体技术的实施,则较好的弥补了这一教学实际的困难。

3.改善了课时、课量之间的矛盾状态。在现阶段,高职院校不但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及信息容量,还需要控制知识高度,合理缩短课时量。所以,这两方面的矛盾变得越发突出且不可回避。而多媒体技术借助其自身的优势(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查找以及整合方便等),直接缓解了两者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不但直接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为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了时间。

4.提升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在教学中实施多媒体技术,直接改善了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一些智力水平以及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来说,实施多媒体技术后,其学生成绩提升情况表现的并不突出,这可能与其本身接受能力以及抽象思维活跃等因素相关。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来说,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多媒体技术,直接提高了其知识掌握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接受思考能力等,这与多媒体技术自身的优势(对知识的整合、动感变化、图文并貌、色彩清晰等)密不可分。而高职学生,多数均为基础知识能力相对较差的中差等生,所以实施多媒体技术有其价值性、必要性。

二、在高职物理教学中实施多媒体技术的不利因素分析

1.教师主导地位受到威胁。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一直以教师为主体。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使得教学过程呈现出明显的程序化,整个教学过程均按照既定的模式、流程开展,所以直接降低了教师的主导教学地位,他们无法对整个教学课堂进行全面性的管理。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倾向现代化技术,所以更为偏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直接打破了其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合理性原则,最终成为教学课堂的放映工作人员。同时,部分教师对于现代技术还缺乏掌控能力,所以出现了在图像制作时东拼西凑的局面,并长期延续,这不但失去自身教学的指导地位,还造成教学内容上的偏颇。

2.多媒体模拟实验存在不确定性。在物理教学中,实验占据很大的比例,也是教学成果实现的关键环节。很显然,借助多媒体技术弥补了较多实验不足的情况,但是较实际实验来看,也存在明显的弊端和不足,具有不确定性。模拟实验的方案、过程以及结果等即便顺利实现,学生也会对其真实性持有怀疑态度,所以直接与实验开展的初衷相违背。同时,很多实验在进行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操作的模拟实验的实施,造成学生无法参与的局面,最终使得演示成为流于形式上的表面现象,不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所以,在能够借助实物完成实验的基础上,无需采用其他模拟方法加以替代,科学合理的结合,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

3.学生思维趋于懒惰。多媒体教学过程有其固定的教学模板,进行过程相对较快,所以学生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和时间,在课堂上出现机械地学习,被动思考的局面。高职物理的理论性较强,所以需要学生发挥其想象、独立思考以及创新能力。同时,长期受到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影响,学生开始出现教学结果等待的情况,过于依赖多媒体所给出的结果。所以,多媒体教学过程不但造成了学生的懒惰性,他们还出现了被动思考的情况,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4.师生感情疏远。在传统教学课堂中,学生和教师是互为主体关系,所以为其情感的建立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课堂魅力,而教师会对学生给予针对性的鼓励。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直接打破了这一关系,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肢体语言,还是学生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均会被大大削弱,造成师生之间交流、情感障碍,双方变得陌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物理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利弊情况。但是,综合整体看,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仍旧是利大于弊。想要确保消除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弊端,必须做好合理性的应用,切勿盲目。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还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还需要相关教师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综合多媒体技术实施的科学性、必要性以及实用价值性,不断克服存在的弊端,发挥最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袁庆试.论高职物理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J].创新教育,2012,32(22).

[2]中国教育学会主办[J].信息教研周刊.中小学电脑报社,2011,25(3)

[3]卢刚.高职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J].考试周刊,2012,21(11).

[4]罗路生.如何走出化学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的误区[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08,(11):158-159.

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范文8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课堂教学 利与弊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a)-0014-01

随着科技的发展,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于一体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做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方式近年来迅速崛起并普及。所谓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媒体信息作用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不仅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板书模式,将教学由抽象化为具体,内容也更形象、生动;是对多年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次革命,在课堂中不仅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为教学注入了新鲜的生命力,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相应的弊端,因此,只有客观地对待多媒体教学,使多媒体与教学有机地相结合,才能使多媒体教学真正达到其教学效果。

1 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点

1.1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传统枯燥地“粉笔”教学模式,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在感观上更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最大程度的活跃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课堂教学比在教室中更让学生有兴奋感、新鲜感,而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声音、动画,更能有效加深学生们的感知过程,精美的课件在课堂中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 变抽象为具体,教学更直观

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使一部分抽象的知识变的生动、具体,一些相对来说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课件的演示更易为学生所接受。以本人所担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该门课程操作性较强,知识点较抽象,如果以板书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们不仅不易理解,而且也达不到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后,不仅直观明了,而且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3 掌握学生动态,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相比于传统教学,节省了大量地板书时间,在完成相应地教学任务后,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本堂课的难点、重点加以重复性讲解,有利于实现学习个体化,把过去“以教师为主”变为“以学生为主”,不仅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1.4 学生多参与,被动变主动

计算机的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最大的特色和优势。运用和发挥多媒体人机交互性强的特点,一些复杂、抽象、没有条件实际演练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模拟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比如计算机模拟装机等。

1.5 教学多样化,激发求知欲

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形象性在很大程度上使课堂教学更为多样化,同呆板、传统的“黑板”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更好的进行组织与管理。

2 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弊端

2.1 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对于多媒体教学,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是由计算机、投影仪、音响和网络等多种高端设备组合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其中任何一个设备发生问题则无法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常见问题比如:投影的不清晰、学生机故障、音响杂音重等。

2.2 课件设计呆板,内容缺乏新意

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因此老师如何教,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每位教师研究的主要课题,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亮点和优势在于课件的制作和设计,而很多老师的课件只是课本的翻版,画面呆板,文字堆砌过多,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另外,一个精美的课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询资料和制作,大部分老师课件均用的是幻灯片制作,在制作时由于精力不足,制作缺乏新意,较为粗糙,影响了教学效果。

2.3 不适合班级人数较多的课堂

多媒体教室由于计算机较多,学生每排间距较大,而投影仪的效果有限,如果班级人数较多的话,坐在后排的学生因为离讲台太远既听不清也看不清,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不感兴趣,造成睡觉、玩游戏的情况时有发生,难以保证教学效果。久而久之,则会出现厌学、缺乏自信心等情况,因此,多媒体教学每班人数不易过多。

2.4 过份依赖多媒体教学,忽略教学目标

多媒体教学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有些教师在利用课件教学时过分依赖课件,所有的教学内容均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造成教学重点、难点界限不清晰,与学生的交流减少,使课堂教学主次颠倒,忽略了教学目标,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一个新事物的诞生,都有着两面性,因此,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利与弊,做为中职教师,必须理性对待多媒体课件教学,既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强大优势,又要清楚地认识到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到“用之有度”,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措施,合理利用,真正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服务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孙海纯.正确认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商情,2012(21).

[2] 许胜利,翟蕾.浅谈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利与弊[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2):161.

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范文9

关键词:高职学校;物理教学;多媒体;利弊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当前已经完成了组合,共同融入了现代教育体系之中,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应用尤为有效。多媒体具有着很大的信息量和很好的交互性,并且由于其强大的处理能力而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通过教学实践,已经给教学质量和效率带来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当前多媒体教学仍然有待于完善,所以应该对其弊端进行认识,本文针对多媒体教学中的优势和弊端进行分析。

1高职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1.1创新教学方式、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艺术感染力

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呈现的基本上是黑白的世界,单调、枯燥,精彩的课堂内容只能靠教师口头讲解,挂图或模型展示,凭学生自己去想象。而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本来就不很扎实,想象能力受到局限,抽象思维能力也相对较差,所以,对象物理学这样的既抽象又充满逻辑推理的自然科学,不少学生望而生畏。现代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应用于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习记忆;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1.2逼真模拟物理现象,灵活再现物理过程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受时间、空间、技术条件等客观条件以及仪器本身因素的限制,有些实验无法演示,或虽能演示但效果不够理想,如果利用计算机模拟辅助物理实验,将起到直观形象、重复再现、大小、远近、时空、动静、快慢都可调节等作用。比如象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的裂变过程,多数高职院校受条件制约不能开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上述过程制成三维动画,通过计算机可以逼真地显示出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实验过程;有些无法实际观察到的物理过程也可以用计算机模拟,比如汽油机的循环工作过程;有些演示实验中,物理现象(过程)转瞬即逝,不易观察,学生还未看清时,过程可能已结束,给学生理解实验本质带来困难,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人为地放缓过程的节奏,甚至为了突破难点可以把一个过程分为几个过程放映。

1.3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较好的针对性

对中学生做过的调查表明,在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中,对智力水平较高,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因其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抽象思维活跃,以形象直观为主要特征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未能使其学习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相反,成绩提高较快的却是中差等学生,他们由于知识基础相对较差,思维能力受影响,对知识的理解片面、零乱、模糊,而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的色、声、图、文集成功能,直观、动感、技巧的传输方式,全方位立体地刺激其感官,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思维活跃,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显著增强,不仅提高了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而且其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得以很好地发展。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一般处于中等或中等偏差这样一个位置,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集成性优势很好地适应了他们的智力特点和认知规律,弥补了他们在知识基础、思维能力方面的不足,有极强的针对性。教学实践也证明,多媒体技术的恰当运用对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2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2.1对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所削弱

在过去的课堂教学方式中,教师都掌握着课堂的主导权,如果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就会导致教学过程的步骤被固定化,即教学活动仅仅可以按照唯一的固定模式来进行。这就会导致教师教学控制能力的降低,如果课堂出现纪律方面的问题,教师无法有效进行有效调整。很多教师也存在着矫枉过正的心态,过度依赖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完全忽视了适度原则,这样就会造成教师的课堂主体地位的丧失。很多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了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但是自己并没有掌握制作方式,仅仅从网络上下载课件然后进行拼凑。这些现状的存在会导致教师无法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对教学风格多样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上述的几个问题会导致多媒体技术不但无法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反而还会弄巧成拙。

2.2模拟实验结果真实性问题

物理这个学科非常重视实验的作用,需要经过实验来让学生来充分了解理论,所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作用非常大。使用多媒体手段来对实验进行模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优势,但是和真实实验相比,其弊端和劣势还是不少的。如果利用课件来模拟实验的过程,即便有很周密的方案设计、很逼真的过程模拟,但其真实性仍然会受到怀疑,这是模拟实验最大的缺点,如果不能让学生信服,则会直接违背整个实验的初衷。很多实验本来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师生共同来演示,但是如果缺失了这个环节,则会让学生失去亲自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无法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很多模拟实验进程很快,学生没有思考的机会,直接进行了下一个步骤,所以实验演示往往会流于形式。所以过度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对实验进行模拟,对于教学效果来说,是弊大于利的,并且也不利于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这也导致了物理学科教学的偏差。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不能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替代,如果实验可以实际进行,就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在两种教学方式中采取长处然后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3让学生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多媒体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而清晰地获得知识,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在存在着信息过于直观和形象的情况,如果过度依赖多媒体的功能,就会导致学生的潜能被压制而无法发挥,学生就会形成思维上的懒惰性,学生一旦失去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就会导致其思维的发散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具体的程序来进行控制,所以整个模式是非常固化的,对于物理学科的内容往往描述得过于形象,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思考,就进行机械地学习,被动地接受知识和理论。对于高职学校的物理学科来说,理论推导方面的题目比重是很大的,这需要学生拥有优秀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如果在学习中,仅仅通过多媒体设备来完成推理分析,就会让学生自动放弃思考,所以在课堂中一旦形成这种氛围,是非常危险的,这种思维惰性的形成非常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

2.4师生情感交流淡化

过去的物理课堂中,教师在讲台上讲授课程、做演示实验,而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并且观察思考,所以教师和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统一对象上,客观上,这也给师生情感交流提供了一个真实有效的平台。教师在课堂中还能通过声音和肢体动作来对自己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和学生进行丰富的交流,学生一方面可以学习知识,另一方面还和教师进行了有效的互动,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鼓励和影响,这种情况下接受的知识,是很难忘记的,基础很扎实,而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来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这样就有了及时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的依据了。多媒体教学方式虽然图文并茂,还有影、音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但是却直接切断了师生交流的渠道,导致教师无法采用自己的手段来渲染课堂的教学氛围。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投入的感情也减少,情感交流被淡化和削弱,这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效率。

3结论

多媒体技术对于高职学校物理学科的教学利大于弊,所以其重点应该是恰当而合理地进行使用。现在多媒体技术仍然没有被完全开发,有着很广阔的提升空间,这就需要一线教师进行大胆创新,并且注意经验的总结,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就可以扬长避短,最大程度上发挥这种教学方式特有的优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丽娟.高职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利弊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26.

[2]周香.浅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技术物理教学,2006(4):79-80.

[3]宋琦.浅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与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4):110.

[4]刘长军.创设良好教学环境,推进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以《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的教学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09(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