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历史文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12-11 06:58:46

历史文学论文

历史文学论文范文1

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文化记载,是培养人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重要手段,对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有重要意义。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唐太宗也说“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要以知兴替。”可见,学习历史可以加强个人的修养。除此之外,历史上高考中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说白了,它直接关系着你的高考成绩,在当前情况下,你没有选择的余地,不管你对历史有无兴趣,但在主观上你必须重视它。

二、要认真听讲听课

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一般都会把所学内容的精华在课堂上讲解,并集中解答同学们比较难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并形成体系和线索。这在高三尤为重要,因为高三课堂的特点就是容量大,速度快,而且极切近高考。老师往往会联系高考考点,考纲,和往届考题,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全神贯注,力求听懂老师讲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跟上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争取在课堂上留下知识的深刻印象,减轻课后复习的负担。

三、要善于把握

历史线索历史是一门线索性极强的科目,上条脉络清晰的线索可以使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我们可以把它分类,归纳成三条大线,即: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斗争;中国的近代经济的发展。而在列强的侵略的这条线索下,可以归纳到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日本侵华战争等,这样就把分散的历史通过列强侵华这条线联系起来了,省下了我们很多工夫。还有,课本有些东西看似零碎,只要我们注意整理,还可以找出其历史线索,无论是时间线还是空间线。

四、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

历史的高考题型,一般注重历史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所以要切实地注重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凡是书上的文字都应认真去看,还有书上的小字部分,每页的注释,也要做到一一过目。不要侥幸的认为这不会考,那不会考。要抓住考试重点的同时,全面地铺开战线。还要反复不断地看书,持之以恒,特别对重要的章节有强烈的印象,这样才能打好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基础好了,才能完成从“自由王国”的飞跃。最后做起题来,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同时就有了心理优势,不至于在高考时过于紧张。

五、要重视对做题的训练

历史文学论文范文2

历史学是典型文科专业,在其教学活动中存在诸多文科共性问题,如: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知识性课程较多,方法论的课程很少;教学手段单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多重科研而轻教学,教学内容陈旧等。这些包括历史学在内的文科专业所具有的通病,近些年来常常为学界所攻诘。毋庸置疑,在这种僵化陈旧的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很难保证,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也极为堪忧。许多高校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不断通过推动教学改革来扭转这种局面,力图将研究型教学落到实处。总体看来,业已形成的规范性认识将“研究型教学”定位为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要有课题(专题、问题),师生共同研究、共同讨论;二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引导而学生自主钻研;三是实现知识的“内化”,通过体验,提升素质和能力。基于上述特点,很多高校围绕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层面展开了探索和改革,其中课堂教学改革是主要发力点。从教学氛围的培育到学习兴趣的培养;从教学主体的互动到课堂效果的评价;从教学过程的优化到教学手段的更新,探讨不可谓不全面,不可谓不细致。各高校管理者和相关研究学者,考古鉴今、兼收中西,形成了大量的极具智慧的研究和探索成果。

相较而言,对于课外实践这一环节却长期疏于关照。古语有“纸上得来终须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说,特别是对于历史这门偏于理论和知识的学科,更是需要注重实践,否则所谓研究型教学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研究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精神,自主钻研、自主创新,这种能力的培养只通过课堂是很难实现的,实践环节不可或缺。人的能力总是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运用所学知识,方能实现“知行合一”。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对于听到的信息能记住25%,对于听且看到的信息能记住45%,而对于听到、看到且做过的事情则能记住70%。也就是说,虽然课堂有内外之分,但却不应割裂开来,唯有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教学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方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来讲,课外实践活动的实现形式是多元化的,比如参加甚至主持课题研究,或者自发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即便是做一些兼职也可视为实践活动的一种。但上述方式均有局限性,课题研究从目前来看对于本科生而言机会还是比较有限,而自发参与社会活动或者兼职目的性不强且随意性很大,这都难以收到实效。在这种情况下,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见习、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2历史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实上,历史学专业的管理者和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有清晰而明确的认知的。但是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这种认知大都停留在理念上,以致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并没有落到实处,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按照培养大纲要求,历史学本科专业在课堂教学之余,还设置有固定时间安排的实习活动,包括课程见习和综合实习两个方面。课程见习,顾名思义是针对于特定课程所安排的实习,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考古学通论、史学论文写作等课程,一般要安排至少两天的单科实习。综合实习,又称为综合认识实习,即提供给学生一个较长时间(一般为7天)去校外开展实践活动。无论是课程见习还是综合实习,其目的是相同的,就是通过重返历史现场、开展田野调查,将文本知识与现场实况互为映证,使枯燥乏味的文字变为立体形象的鲜活材料,从情感上和学理上更为深刻地感受历史背景、认知历史事件,进而将所学知识与身处的社会、自然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内化的体验。这样一种设置和安排,无疑是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一个平台。

这样一个平台如若搭建规范完备,就能够将合作性、问题性、实践性三个维度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有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实习环节操作往往是流于形式,几无效果。析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传统教学理念的惯性作用,“重理论而轻实践”,高校管理层面没有予以足够重视和支持,比如实习经费安排比较低难以有效开展活动;二是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课题、论文”至上的倾向依然比较严重,不愿意投入精力于实践教学;三是院系在运作中对于师生安全顾虑过重,往往简化甚至改变实习形式,当下一种常见的做法就是将实习活动完全交由旅游公司打理,从而规避责任,但实践活动却变成了旅游观光。实践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毕业论文写作,其设置的目的在于检验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知识、思维能力等各种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将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学习的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和水平。但是近年来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声讨之声不绝于耳,有部分学者甚至提出废止这一规定,其原因就在于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的论文严重浪费了教育资源,伤害了本科教育的形象。教育部曾多次下达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各高校也纷纷采取举措,力图改变这一现状,如进一步规范论文写作流程和制作要求,严格论文的考核和评估,加强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等。

但从效果来看,似乎难尽如人意。就历史专业而言,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较低是有客观原因存在的。一方面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于知识体系掌握和理论观点介绍,而方法论课程设置较少,加之大学期间又鲜有机会参与科研活动、接触乃至写作科研论文,以致到大四阶段毕业论文写作时有手足无措之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严重不足,也就很难形成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另一方面,大四阶段正是学生面临择业的关键时刻,考研、找工作成为核心内容,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很多学生在重重压力下没有心思、也没有精力投入过多时间在毕业论文写作上,往往只是抽出几天时间就草草完成,其质量也就可见一斑了。

3研究型教学导向下历史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与展望

研究型教学的宗旨是通过教学与研究、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勇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在课内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搭建一座桥梁,以问题为导向,在师生平等而又积极互动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而又自由的探索空间。正如前文所述,课外实践的全面开展和落实,主体环境尚不成熟和完善,目前有效的着力点就是抓好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活动。若要做好这一方面,需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合力。其一,高校层面。高等院校要自上而下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扶持和激励机制。在目前实习补贴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高校可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免除师生后顾之忧;面对指导教师主动性不强的现状,高校可以将实践教学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或者可以通过课题等方式给予指导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针对于历史学的专业特点,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具有丰富考古经验或者田野调查经验的高水平教师充实到指导教师队伍中来,以优化师资结构。

在毕业论文工作方面,高校要采取有效举措严把质量关,还可以结合实际进行适当变通,如将时间安排至学生在校的大四第一学期全部完成。其二,教师层面。无论是校外实习活动还是毕业论文写作,都需要指导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互动,可以说实践教学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负责的敬业精神。以田野调查为例,一次大规模的田野调查活动往往需要极为耐心和周全的准备工作。事先要有具体的运作方案,包括确定调查主题、遴选合适田野点、制定详细调查计划、准备充足经费、培训人员等方面都要面面俱到。调查期间,要结合实际情况把握好计划进展的节奏,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保护好师生的安全,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历史文学论文范文3

历史教学是教师依据历史教材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活动。历史教材则是该学科知识体系的载体,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对教材做相应的变通,使教材具备一定的认识梯度,才能成为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信息。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材进行重新补充。针对高三历史教学来说,其应包括史料搜集补充,史料的分析运用以及相关理论的渗透。

黑格尔在《历史教学》中,把历史学习分为三个认识层次,即“白描性历史”、“反思性历史”、“哲学性历史”。据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史料的搜集补充、分析运用等环节入手,为学生创设三个思维层次,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参与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并集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有利于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

一、史料的搜集补充

对高三学生来说,搜集、整理史料是该阶段能力培养及高考应试的要求,也是教材处理过程中应做的工作。由于现行《中国古代史》教材史实简约概括,观点单一陈旧,分析过于肤浅,基本是知识条目式的摘录与注释,史料也不充足,因此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搜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以便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历史,再现历史的原貌。教师在学生搜集史料的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到客观存在的历史是不变的,而反映其本相的史料,却来源广泛,多种多样。具体搜集形式,教师可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其就地取材,如:在讲“秦朝”时,可让学生整理出《秦之论》、《过秦论》、《六国论》、《鸿门宴》、《阿房宫赋》、《陈涉世家》等学过的课文中与主题有关的史实和观点,让他们从新的认识角度理解这些文章,这既可使学生获得学习知识的快乐,又可培养其创新精神。

在此期间,教师则可注重搜集补充教材中的隐含或缺乏的观点性史料。如讲“秦始皇”时,教师可举出不同时期人们对他的评价观点,以作分析。如: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作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董仲舒认为:“(其)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损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尽先王之道。”唐代一首诗中则说:“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骂秦始皇为“大独裁者”,而在《读<封建论>呈郭老》中有:“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待商量,祖龙是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制,《十批》不是好文章。”教师还可引用《原君》中的观点和《过秦论》中的观点进行对比。通过这些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这些史料观点为什么大相径庭,从而让学生明白史料的背景及来源不同,则史料的可靠程度及作用大小不一,同一史料可得出不同的结论。

二、史料的分析运用

就是让学生把搜集到的史料按主题归类,理顺关系,整理成文,然后进一步分析。其方法可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知道“是什么”,弄清史料的基本大意,史料线索及真伪,并能用语言文字概括转述;其次,分析“为什么”,理解史料的观点,并从背景中找出条件、原因,从过程中概括出性质特点,从结果中分析其影响;最后,引申出“怎么样”,看这则史料与主题的关系,对当时及后来有何参考指导意义。

三、理论的渗透

历史文学论文范文4

以往的历史教学,一般是靠嘴巴讲,有时会挂上一些图表,以增加感性认识,但形式仍比较单一,往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现在已经进入网络时代,再靠这些手段进行历史教学,就显得有些落后了。时代在前进,历史教学的手段也应该跟着发生变化。我上网时间并不长,但发现网上的资源太丰富了,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历史教学的手段会大大丰富,效果会大大增强,水平会明显提高。

首先,利用网上资源可以大大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要教好学生,首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但经常令历史教师苦恼的是,好多书借不到,更买不起;只能靠手边的一些书来应付教学,无法达到提高和丰富自己的目的。这个问题现在容易解决了,如果上网看看,就可以发现网上的资源浩如烟海,五花八门,虽不能说应有尽有,但可以说极为丰富。我仅查了一下首都在线、搜狐、新浪、雅虎中国、网易五大网站,就发现:在首都在线中,可以查到关于历史的5个分类目录、1084个网站、92886个网页;在搜狐网中,可以查到2983个关于历史的网站或网页;在新浪中,可以查到关于历史的46个目录、1399个网点,仅社会科学栏的历史类中,就有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军事史、论坛与聊天、考古学、研究机构、史学理论、科技史、人类大屠杀史、纪事、博物馆与文物、历史人物、参考资料、通史、艺术史、哲学史、地域文化等18个大类、478个网点,其中仅现代史类就有四个网点;在雅虎中国中,可以查到关于历史的57个类目、871个网站;在网易社会与文化栏的历史类中,就可以查到关于历史的652个网站或网页,其中中国历史490个,世界历史191个。每个网站都列了详细的目录,许多网站还列了友情连接或搜索引擎,例如历史时空网站就设了“网络极速导航”,列出了210个网站的名称。从这些网站,还可以再查到别的网站,找到想看的内容。从原始资料到最新动态,都可以从网上看到。例如《历史教学》杂志,就可以在“龙源国际”或“龙源国际名刊网”上及时地看到。更为难得的是,在网上还可以看到很多没有公开出版的书籍或发表的文章,以及台湾、香港和国外的很多研究资料、动态和教学情况,使自己大开眼界。例如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办的“史学连线”,就分了中国史、世界史、专史等七个栏目,内容非常丰富。凡是网上的文章,只要有兴趣,马上就可以下载或打印出来,真是方便极了。如果不断地以网上的资源丰富自己,自己的历史知识就一定能很快地丰富起来。

其次,利用网上资源可以学到很多历史教学的方法,下载很多教学用的图片和课件。很多网站都有关于历史教育的内容,例如在雅虎中国网中,就可以查到关于历史教育的3个类目和174个网站。有些网站,是专门登载图片的,例如“中国百年史图片展”,就收集了大量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图片。有的网站,则不仅有图片,还有现成的课件等内容。例如在“中学历史教学网”中,就设了教学理论、试卷交流、史学论坛、电脑学习、网页制作等栏目,其中“课件下载”栏目中就有初中历史第三册《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初中历史第四册《蒋家王朝的覆灭》、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一国两制”与祖国的统一大业》等课件。在佛山教育信息网的“中国历史教与学”网站中,也有不少历史试题和教案,还有《新中国的诞生和巩固政权的斗争》、《独立战争》等课件。看看这些网站,不仅可以学到外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看到外地的试题试卷,下载现成的课件,还可以学到制作课件和网页的技术。如果把这些课件等用到教学中来,教学效果肯定比仅仅挂几张图表好多了。我们中央党校这学期提出在主体班次要有50%以上的课应用课件,各位教师虽然是初次制作,有的课件还比较简单,但应用之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员普遍反映很好。挑??

再次,还可以利用光盘在电脑上教学。现在不仅在大学中电脑比较普及,一般的中学也都设了电教室。有了电脑,就可以用光盘进行教学,而现在已经出版的关于历史的光盘很多。例如由西北大学编写、陕西省文物考古工程协会制作、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大型多媒体光盘,就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张光盘,包含了7000张珍贵的图片,20分钟影视片断,30分钟录音解说以及虚拟动画片断,并增加了近200万字的文字教材,引人了近400万字的《中国历史文献资料数据库》,涵盖了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和著述。这套光盘,已经列入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教材体系改革》教材。如果利用这样的光盘进行教学,就会非常生动形象,引人人胜。

很多历史教师觉得上网很神秘,至于做课件和网页就更不敢想像。其实上网很容易,找懂电脑的人指点一下就可以了。做课件也不难,很容易学会。我原来也不会上网和做课件,但很快就学会了,现在已经比较熟练。当然要做网页就比较复杂,要花较多的时间去学习了。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下功夫,这些技术都可以学会的。现在网上的很多网站或网页,就是有些学校的历史教师自己做出来的。由于自己对网络不是很精通,只能谈一点想法供同行们参考。不对之处还请专家指正。

历史文学论文范文5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直观的历史印象,从而增强记忆

历史是一门较为抽象的社会科学,传统的看法认为历史偏重记忆,其内容无非历史事实和历史规律两大类,历史教学中的事实部分几乎都为转述内容,历史教科书的历史规律又往往形成定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死记硬背会觉得枯燥无味,加入历史地图进行直观教学,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直观的历史印象,加深记忆。

2.有助于学生形成时间和空间相互对应的概念

历史,其实就是在特定时间、地点,有特定的人物,所发生的特殊事件及产生的特殊影响,其中的“地点”,就是指特定时间内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空间,而历史地图正是反映特定时间内空间位置的有效工具,演示历史地图,能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时间与空间联系的概念,从而更好的掌握所学的历史知识。

3.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在影响历史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决定性因素并不单一,但地理环境一定是一个重要的起始因素,对于延续或加速的历史发展,都起到了源头作用。借助历史地图,采用对比的方法,有助于引导学生自发意识到不同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4.有助于学生锻炼分析史实的能力,培养历史的逻辑思维,深化理解造成史实的原因,学会用历史的思维思考、分析问题

历史教科书的编排中,很多结论是忽略了推论的过程,直接由编者作出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提出关键性问题。但是这个关键性问题由尚未形成历史思维的中学生回答,往往会出现摸不着头脑的局面,在书中也不能直接找到答案,这时候使用地图,可以通过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形成与书本相吻合的结论,从而锻炼、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二、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直观的历史印象,增强历史记忆。

在中国史讲述战国七雄时,教师用板书的形式,在黑板上画出简易地图,同时配以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简明直观,一目了然,还可以请学生现场练习。在世界史讲述阿拉伯人是沟通东西方的使者时,配合地图,让学生找到阿拉伯半岛的位置,处于欧亚两大洲交界的地方,水到渠成,学生对阿拉伯人起到的沟通东西作用自然而然的印象深刻了。再如在《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课中,有一个内容是元代的运河,我提了一个问题:“元代为什么又挖了一条运河?”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我提示把隋代运河图和元代运河图结合起来看,学生仔细研究才恍然大悟:一是运河服务对象不同,隋代是洛阳,而元代是大都;二是黄河改道,旧有运河部分不便使用了。这种图文的结合,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在他们的心理上形成了优势,学生成了历史的主人,越学越有自信了。

2.形成时间和空间相互对应的概念。

在世界史中,关于罗马有两个知识点学生很容易混淆,分别是“公元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称霸地中海”和“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疆域最大,地中海成为其内湖”。时间、主体、地域都有很强的相似性,学生极易弄混。此时若结合地图,分三层讲解:1、时间的先后(公元前和公元2世纪);2、国家性质的变迁(共和国到帝国);3、地域的变迁(称霸地中海,此时地中海周围还有其他国家———地中海成为其内湖,此时已吞并地中海周围所有国家)。有了对比,能使学生把时间空间的概念结合起来,在特殊时间看特殊地点发生的特殊事件。

3.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世界史中有两课分别介绍东方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西方文明的起源(古希腊、古罗马),东西方文明之所以在当今呈现巨大的差异,是因为两者的起点就南辕北辙。此时可结合地图,让学生自己归纳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别带来的文明形态的不同:东方文明因为地处大河流域,形成了定居的农业文明,西方文明因为海上交通便利,形成了以制造业和商业为主的文明形态。这里最好还能结合使用地形图,学生还会看到,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由于地形的关系,根本无法像平原地区一样发展出农耕文明,只能另辟蹊径寻找生存之道了。通过地图的对比,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发展与诸多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使学生自发意识到不同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4.锻炼学生分析史实的能力,培养历史的逻辑思维,深化理解造成史实的原因,学会用历史的思维思考、分析问题。

历史文学论文范文6

作为这样的历史事件,为了能够成为被反映的客体,就必须对其用某种自然或专门的语言进行描述,随后的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分析或解释,都只是对最初所描述出来的历史事件的一种分析和解释。而不管是逻辑性的推理还是叙事性的描述都是语言的凝聚、象征以及两度修改后的文本产生过程中的产物。仅凭这一点,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历史本质上是一个文本。这种文体是经过整理加工后完全意识形态化的语言产物,其内在的本质结构实际上是融合了当代精神和意识形态的具有历史寓意的一种话语结构。怀特指出,历史一直存在于历史文本中,历史的书写方式具有多样化,但是叙事一直是历史文本形成的中心模式,同时也是历史书写最重要的方法。传统的历史再现和反映论,追求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和必然律的纯粹的对历史的解释,本质上属于历史编纂学范畴。这种历史被看作为一种“文化体系”,而处于这个体系之外的社会制度和实践,都被视为其本身的功能。因此,传统的以逻辑推理和历史必然律为核心的历史再现式书写,将当代人的历史审美体验过程转化为了被动接受的阅读过程,造成了当代人阐释历史主动性的一种沦丧,而缺少了当代人的精神对话的历史文本就显得不那么真实。任何历史事件都首先需要经过语言的描述才能够对其进行解释,因而就决定了历史书写必须要包含一种内在的诗性语言结构,并且能够充当一种未经批判就能被大众接受的模式,这就是怀特所谓的“诗构”。历史文本,尤其是以叙事为主的文本,其所包含的内在的语言结构内容,在本质上是诗性的,特别是语言上的诗性。在几乎所有解释历史的文本中,这种范式所扮演的是一种“元史学”要素的角色,要比一般的报告性文本和资料更易理解。美国的托尼•莫里森作为第一位黑人女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黑人作家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作品《宠儿》通常被看作是新历史主义的代表文本。

新历史主义叙事下的中国新世纪初文学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开始引进西方新历史主义理论,1988 年,王逢振在其著作《近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中,首次介绍了新历史主义,并将其纳入西方文论研究范畴。随后,韩加明、杨正润、赵一凡等进一步对新历史主义谱系加以介绍和研究,盛宁、程巍等也开始翻译引进有关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文章,1993 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张京媛翻译和主编的《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一书,标志着新历史主义正式被引入中国。虽然,前期的引入理论还非常有限,但是依然掀起了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的新历史主义研究高潮。随后开始进入发展缓慢期,直至新世纪初期,才开始有所回升。张进成为了新世纪新历史主义研究的领军者,先后发表了多篇有关新历史主义的文章与著作,2004 年,《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正式出版,详细研究和探讨了西方新历史主义和我国本土新历史主义,可以说,开启了新历史主义本土化的研究先河,包括赵一凡、王岳川等前辈学者在内的一大批学者都加入了新历史主义的研究阵营。国外新历史主义与国内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之间是彼此策应,相互推动的。一些作家,如莫言、李锐、李洱、格非等人,如在创作中,自然地运用了新历史主义叙事。在新历史主义的叙事下,我国新世纪初文学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特征:首先,浅层次的平面现实描写。新世纪初文学剔除了传统文本中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历史在文本中成为了一个非常空洞的能指,彻底打破了传统历史叙事中的严肃性和庄重性。取而代之的是对现代社会欲望的随意书写,历史人物形象也开始了凡俗化,与现实中的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一切的历史描写都源于当下现实。重大的严肃的历史事件被平面化为浅层次的个人生活的描写,传统历史叙事中的明显的阶级身份标签被消解。如莫言的《生死疲劳》中,从第一次西门闹转世后的西门驴的角度出发,对农村合作社时期,农民入社与单干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进行了描写。与传统历史叙事中,刻意弘扬农民参加合作社的积极性,有意丑化单干的顽固分子不同,莫言的《生死疲劳》中,不再像传统叙事中将单干户刻画为生活作风、道德或者是智力上有缺陷,而是将其塑造为正面人物,《生死疲劳》里的蓝脸是那样的憨厚、朴实、可爱,对人畜都关怀备至,比如他坚持不把西门驴变成阉驴,在西门驴被打折腿后,蓝颜还为其四处讨药,甚至为其做了假肢,将驴视为亲兄弟般。其次,偶然性的历史叙事。传统的历史观认为历史是发生于过去,客观存在的事实,体现着历史发展的本质性规律,而历史文本恰好是这种历史观的稳定阐释,历史的真实成为了历史叙事的基础和背景,所以在,在传统的历史叙事中,偶然性事件被视为一种不稳定因素而遭到忽视。而新世纪初文学的历史叙事却抛却了对历史必然性的追求,从更加全面的视角去实现历史叙事的多样化,叙事重心开始转向偶然性事件的历史作用的阐释。比如,李锐的《银城故事》,小说由旺财收到刘兰亭发送的“水电报”开始,可以说,由偶然性导致的突变贯穿整个小说: 桐江知府由于偶然性的疏忽而被革命党人炸死; 欧阳朗云在行刺时偶然性留下的伤口,成为了时候被通缉的线索; 而正式因为这一偶然性的刺杀行为,岳天义才率领袍哥起义等等,可以说,偶然性主宰着整个小说的历史叙事。种种纷繁线索,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禁令读者思考这一切到底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的偶然。最后,个人主观想象性叙述。在对传统的宏大的历史叙事失去兴趣后,新世纪初文学的历史叙事开始将叙事重点转移到正史以外的周边资源,从侧面挖掘历史价值,这就是已经被证实的新历史主义的历史虚构性,但是同文学的虚构性有所不同,历史虚构并非作家随意的编造,而是以客观存在的过去的历史事件为基础,加以适当的文本化。比如李锐的《银城故事》就是作者用自身的生命体验去还原那些被掩藏的原生态历史。历史已经不再是传统概念中只见于文献中的只言片语,人们对那些文献已经失去了信心,需要用新的途径去发现和挖掘历史,彻底打通历史与现实之间隔膜,即便是凤毛麟角,冰山一隅,无需惊讶,这样的历史比传统的历史更加震撼人心。新世纪初文学的历史叙事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个人化的历史,带有极其鲜明的后现代文化特征,包括零散、浅层化以及破碎等。这是一种反抗传统宏大历史叙事的新历史主义历史,具有一种主观化想象性的历史。

历史文学论文范文7

论文摘要:历史教学的第一个步骤便是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第一个程序则是梳理历史知识。无论我们依据哪家哪派的教育理论或采纳怎样的教学方式,知识目标既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转变的基石。引申说,对学科知识性质的认识,关乎学科教育的质量。所以,欲深究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理应从知识目标人手。

一、历史教学法对历史知识的阐释

笔者将1980年以来出版的历史教学法(包括历史教育学)著作做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整理,有关历史知识的认识大致有三个主要特点: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内,大家的看法趋同;研究主体有较强的依附性(主要在历史科学概论和教育原理两个方面);与时俱进。从研究脉络看,还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约从1980年到1985年,着重从历史知识的特性方面加以概括。比如,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史和论的统一性;历史知识要在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基础上,把握它的过去性、具体性和综合性。再深入一些的说明,比如,“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时间过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材料与观点的统一,具体知识性和规律性的统一等。另外,研究者们还从教学的角度对历史知识进行了分类。大家比较认同的分法是: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规律性知识等。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期已经萌芽了“将知识能力化”的观点。

第二个阶段,约从1986年到2000年,最显著的进步是将知识和能力作为一对关系来理解,在强调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关注对历史知识结构及组织方式的研究。比如,认为历史知识不仅是有系统、有结构、有层次的整体,而且历史知识的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模式,它可以在纵横分聚中做出新的排列和组合,并认为历史知识结构就是按年代顺序和分块组合的统一体。值得注意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这10年间,在出台大历史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观念的同时,历史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抑或层次性)、可控性等主张相继被提了出来。

第三个阶段,约在2000年以后形成特色,即从心理学方面探究知识的性质并进行更有学术价值的分类。比如,有学者将历史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包括历史概念与历史规律);程序性知识(指技能性知识,有具体性与可操作性特征);策略性知识(更多地针对学习者自身,涉及的面则较广)。有学者将历史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主要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这类知识一般通过学习与记忆,便能获得并加保持);程序性知识(是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它由概念和规则所构成,与我们所理解的学习能力相吻合)。

还有其他观点。比如,从知识教育的目的着眼,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认识视为三个交叉层面,以此强调借助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和认识。认为对历史知识的研究,既要涉及知识本身的结构和特性的问题,也要涉及知识本身的内容意义和素质陶冶的问题,即采纳广泛的知识概念。再比如,从学习方式着眼,并糅合学习理论阐述历史知识性质,主张“引导学生用新的表述方式对历史现象进行新的说明;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历史现象,发现其中包含的新因素;引导学生重新组合知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发现知识间的新联系;引导学生体察教材间的差异与变化,从中捕捉新的信息;引导学生根据新的材料去创设并阐释新情景;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其进行独立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初涉学术争鸣,激发思维的创新火花;引导学生用新的方法掌握历史知识。”

总之,二十余年来历史教学界在摸索与历史教学效益相关的知识定位与理解时,走过了一个由经验感知到有初步的理性思考、由非学术的整理旧故(苏式教学法)到用学术的眼光研究问题的过程。但是,由于教学法的痼习过深,加之研究视野始终没有打开,且资源空乏、学术氛围复杂等原因,尽管我们行的方向不错,可依然没有使学科知识脱去“教怎样的知识”的衣钵,而最终看重的是选择知识的“教的功能”。从以往研究成果的直接形式看:(1)知识是学习内容的载体。先是单一表述学习内容,后是与能力捆绑,表述的内容或是个别的乃至孤立的知识点,或是平面且单一的纵向知识线索。(2)知识的基本性质是区分“所教内容”的内在结构。先是简易的分类学习内容,后是关注各学习内容间的交叉。但总体而言,因都没有深入对学科教育知识本质的研究,而使上述所有研究成果皆徒有其表,该放弃的思路依然继续且仍属主流——如功能主义的研究思路;该拓展的课题未能很好地结合学科自身特点予以深入阐释——如知识建构主义的研究路子。所以,我们一向模糊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致使理应落实的知识目标始终处于笼统、琐碎的状态,结果是教师为一节课设定的知识目标,要么简单到只是教科书的知识点——为考而服务,要么复杂到宏观的教学任务——几乎没有落实点。

究其根本原因,历史教学研究包括目标研究,没有应有的新哲学视野和较为扎实的史学专业基础。至于此次课程改革推出的两个《历史课程标准》,不仅未能超越原有的研究水平,而且在严谨性、明晰性和可控性方面又逊于《教学大纲》。

试比较: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所谓基本的历史知识,主要包括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广义的历史知识应该既包括知识和能力,也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学习内容。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知识,主要是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史实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等。高中历史知识则索性概括为:“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二、我们所说的知识究竟指什么

知识对人类进步的意义不言而喻。罗素从科学主义出发,就事实的知识、事实知识之间的一般关联的知识;“反映”的知识、能够发挥控制能力的知识,做了详细分析,但他所及的知识范围与限度依然宽泛。而且将他论及的知识放到历史学习中,也不免有含糊和不适宜的地方。我们大致可以认定,知识与人类的不同文化背景、与大千世界事物存在的复杂性、与人类不懈追寻问题的天性以及不同的探知途径、与学科特质皆有关系。本文从词源、逻辑学、心理学三个基本范畴寻找抑或铺垫历史学科教学中的知识含义和价值取向。

(一)从词源学的角度了解知识的性质和意义

在汉语中,“知”和“识”出于同一语族。如《玉篇》曰:“知,识也。”笼统地说,“知”和“识”都指人对外在事物的反映,但二者对外在事物的反映方式则不同。《集韵》将“知”解释为“觉。”“觉”就是感觉,意在说“知”是由各种外界的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后,再由人脑反映出来的意象。如“手等有痛痒之知”(范缜《神灭论》);“草木有生而无知”(《吕氏春秋·自知》)。引申之,还包括间接知识和由推理而知道的知识和道理。如“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论语·公冶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知耻近乎勇”(《札记·中庸》)。

“识”的直接的词源是“帜”和“志”。《释名·释言语》曰:“识,帜也,有章帜可按视也。”主要指人通过眼和耳感知事物并经大脑记忆和分辨所获得的认知。如“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还有,“不识庐山真面目”(苏轼《题西林壁》),以及韩非子所说的“老马之智可用”一语中所包含的“识”(《韩非子·说林》)。

另外,“知”常和“晓”“觉”“悉”结合使用,重在多闻多见所获得的知识和智慧,既可以表现为直接的感觉和反映,也可以表现为间接的了解程度;“识”则多以表现观察分辨的“辨”“别”“鉴”“察”结合,侧重记忆和分析,侧重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反映感知的基本内容是“记”和“辨”,所以多与个人的见解、见地和阅历有关。在我国的佛教经典中,“知”乃意识;“识”乃明解。“知”与“识”的相通处,还有“解”(《说文》:“判也。”即理解和懂得)和“晓”(《说文》:“明也。”即知解和辨认)的意思。《辞海》的解释较为简单:“知”,晓得;知道。“识”,知道;认识。知识,如真知灼见;见识。显然,如今常用的“知识”概念,其语义范围是缩小了。

英语中“knowledge”一词出现较晚,在中世纪时还不常用,其基本意思与“坦白”和“承认”有关(大约在13世纪时)。以后"intellectual"也用作解释“知识”的概念(大约在16世纪时)。近代以来,知识具有知道或了解到的事实、认识事物、求知欲、常识、学问等多种意思。而今使用知识这个概念时,则与理解、信息和学习有关。卡瓦拉罗从心灵、审美、空间、时间、机械和仿象六个方面阐释知识概念,用他的话说:“知识意味着一种能力,它表现为对材料的理解与吸收,将题目作为消息公布出来,将它们作为知识储存起来。知识以信号和信息的交换为基础。”并认为,“要考察知识问题,就必须考察知识产生的机制、它发生的背景、它被共享的渠道以及使它合法或不合格的价值系统。”此外,现象学和解释学中,对“知识”的释义更为恣肆。

(二)从逻辑学方面了解知识的定义与解释

追问知识的性质及其概念,说到底是个哲学问题。在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组编的《知识经济》一书中,用“四个W”为知识定义,他们是:知道了什么(know—what)、知道为什么(know—why)、知道怎么做(know—how)、知道谁(Know—who)。我国学者吴季松又外加了“知道什么时间(knOW—when)、知道什么地点(know—where)、知道多少(know—quantity)”三个要素。这样,知识的定义就成了“六个W一个Q”。两个定义都指明了“知识”这一概念的外延非常宽泛,可以涵盖人类或个人过去、现在、将来的一切所知和所识,也就是人之智力至今所能达到的认知范畴、认知内容、认知形式都在知识的范畴。

不过,欲深究学科知识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谁在做、怎样做等问题时,还需要注意知识的逻辑结构(knowledgelogic)和逻辑表示(knowledgerepresentation)的关系。一方面二者存在着必然联系。“知识是经过验证为真的信念,而信念是可以撤销、可以修正的知识。”另一方面二者又存在本质区别。“知识系统的前提是存在真的事物,也同时要求得出真的事物,也就是说知识表示的逻辑系统以真为起点、以真为归宿,而表达信念的逻辑系统则没有这样的要求。”至于在何种情况下,合理地描述我们所知的世界以及如何借用逻辑表示方法看穿学科知识的性质与结构,即能够透过知识表体(如文本)释义知识的“做”(在人们建立文本前已经存在)或“用”的价值(自我建构知识意义),我国学者刘邦凡在《一个“知识”定义的逻辑解释》一文中从逻辑学的角度作了阐释,这里只针对教学目标问题摘录如下要点:

1.任何人谈到一个知识的时候,不仅是对于这一个知识的所指产生信念或相信,而且这一个知识必然存在,必然可以从一个认识主体传递、传播给另外一个认识主体,这好比一个具体的东西从一个人手中传送另一个人手中一样。

2.使用何种方法,往往要考虑以下三个要素,一是表达的完全性(健全性或完备性),二是推理的可靠性,三是所表达系统的可用性。

3.知识表示实质上是模态逻辑对知识世界描述的逼近与深入。

4.知识是经过每个个体的头脑处理过的信息:它是关于事实、过程、概念、理解、理念、观察和判断(这些事实、过程、概念、理解、理念、观察、判断可能是或可能不是独特的、有用的、精确的或结构化的)的个性化的或主观的信息。

5.知识不是一个与信息截然不同的概念,信息一旦经过个体头脑的处理就将成为知识(隐性知识),这种知识经过清楚地表达并通过文本、计算机输出结果、口头或书面文字或其他形式与其他人交流,就又转变成信息(显性知识)。然后,信息的接受者通过对信息的认知处理并使其内在化,就又将其转化成隐性知识。

(三)从心理学的角度了解知识的内容和意义

一种观点认为,知识的获得必须依靠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获得知识并利用知识(这里指的是特定效用关系中的知识)绝非是一种受意识支配的过程。确切地说,经验更多体现在未经大脑思考的、个人的习惯中。

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所做的分类和解释我们比较熟悉。他把知识的再生与再认,以及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作为一个目标群表示,即“知识认知领域”(CognitiveDomain)。在这个领域中,知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个别事物和事实的认识(包括处理方法和手段);掌握专业术语;对学习与学术规则的认知;对时空观念(包括时序)的认知;掌握专门学问系统的分类方法及其范畴;认知事物或事实发展的规律;方法论(包括复制即传达素材;解释;记述与传递;应用;分析,比如对要素、关系、组织原理等的把握等;综合,比如独特的传达方式、编制活动计划等;评价,比如判断,即确定事物或事实内在的组织和外在的标准等)。应该说,布鲁姆只是借用了自然科学的方法,其对知识概念的解释没有超出传统哲学的范围。

此外,福柯认为,从笛卡儿、斯宾诺莎等人的言语里所获得的精神知识,也可以转向认知性知识。而在后现代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对此则异义颇多。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尽管古今中外、不同的学问领域对知识有这样那样的定义和阐释,但从中还是可以清晰地看到,知识的核心是理解,知识的特质是辨析或解释,知识的意义是反思,知识的法则是建构。所谓的陈述性知识、叙述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理应从这些基本的知识理解中去阐释,否则,我们不仅不能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就连“是什么”的问题也搞混淆了。比如,因对解释学中陈述的意义和价值了解甚少,以致对陈述性知识的理解多有偏颇。一句话,运用于历史教学目标中的知识概念,首先应做的事是把知识连同自由自在获取它的权利还给它理应面对的对象——学生——由学习的主体自觉自愿地呈现知识主体的意义。

三、重新诠释历史知识内涵及其实践价值

据此,笔者依然立足于历史学科的公民教育理念,围绕“培养有行动力的公民”的主旨,以“做”为核心重新诠释历史知识的内涵。它们是:(1)陈述性知识——“做的理由与描述”,既包括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也包括“是”的理由和“是”的意义。这类知识以事实、概念、叙事、转义和拥有为特征,即我们知道和可以表述明白所知道的事实。(2)规范性知识——“做的习惯与规则”,既包括知道的程序,也包括对知道程序的习得与应用。这类知识以复制或重复、模仿、记忆(如专业术语和专业符号)、类型(包括模式)、操作程式、规则为特征,即我们知道被认识对象的整体性且能够合乎规范地阐释所知道的事实。(3)方法性知识——“做的技艺与策略”,既包括习得的“怎样做”的技艺,也包括有创意的“为何做”的策略。这类知识以程序、法则、生成、策略和技术为特征,即我们如何知道和如何有效地表现所知道的事实。(4)价值性知识——“做的情感与态度”,既包括“谁在做”的意义解读,也包括“谁做了什么”的价值释义。这类知识以实体、本质、通则和意义为特征,即我们为什么要知道事实和知道了事实为什么——个性取向。

从操作的角度看,知识虽有四个基本方面但它们已交织为一个整体,知识(1)和(2)的内核是知道与理解,知识(3)的内核是运用,知识(4)的内核是内化。就其各自陈述的内容和释义范畴讲,若孤立地划分其功能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价值。比如,掌握或认识历史规律是属于上述的哪一种知识呢?再如,知识难道就只是“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吗?我们所说的了解或知道知识就没有过程、或与能力无关吗?所以,笔者主张摒弃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线索等这种简单归类知识的观点。因为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只起到了人为地割裂历史知识整体性、人文性的作用,这样的历史知识仅属于教科书,而于历史学习能力、历史意识乃至人性的养成没有助益。

历史文学论文范文8

历史知识的传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发展历史学科能力的条件;历史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社会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基础教育阶段要求掌握的是历史科学的基础知识,它包括反映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特征的重大历史事实、基本历史概念、基本历史线索和基本历史规律等方面。历史是人类社会已往的发展过程,所以要使学生形成历史的基本概念,在知识教学方面,就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如历史的纵横联系、因果联系、古今联系等,以及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不能忽视历史整体性和规律性教学,防止把历史割裂成零碎、孤立的知识。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历史问题不断赋予新的阐释。由于依托于历史科学,历史知识教学还要注意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而不断更新,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科学的、符合时展的历史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

2.过程与方法。历史课标没有对历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作出具体要求,师生应根据“课程目标”中有关“过程与方法”的总体目标,参照“教学活动建议”,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关于学习方法,中外专家有多种解释。我国专家通过归类性的研究指出:学习方法的第一要素是程序,按程序学习,能够节约时间,容易使学习行为达到熟练化、自动化。所以学习的一般过程离不开学习、运用、巩固、总结等环节。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必须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真正的主人。要摆脱以往教学中学生只有学习,而没有运用、巩固、总结机会的旧模式,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学习的效果。

学习方法的第二个要素是原则,即人们在学习中应该遵循的准则或要求。这一要素具有以下特点:较之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方式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的特点;是人们主观提出的要求,具有规范性、主观性的特点;学习原则既可以涉及整个学习活动,也可以涉及学习活动的某一环节,因而具有层次性的特点。

第三个要素是方式,指的是完成学习任务所采取的具体途径、形式和方法等。我们建议历史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应该包括记忆、思维、听说、阅读、观察、练习、写作、实验、参观、表演、欣赏、研究、总结、评论、创作、讨论、访问、调查、游戏、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等等。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应多层次、多方位地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提供多种辅教学材料,以利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特别要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四个要素是手段,指学习活动中采用的工具或物质手段,具有物质性、多样性的特点。教学中学习手段应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完成历史学习“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学,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科学知识的方法,所以以上概述的学习方法的四个要素的动作执行者都是学生。如“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的学习内容,就可以使学生“通过查阅报刊杂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进行社会调查等形式,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并从中学习收集资料、社会调查等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实施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学习并学会学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课标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上也作了一定的要求。情感,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表现形式有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友谊感、同情心、责任心、良心、荣誉感、自尊心等;美感是在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理智感是在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表现为成功感、怀疑感、对成就的欢喜与自豪、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等。正确、积极的情感体验来自于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人的思想、态度、行为倾向等具有统领作用和整合作用。

历史教学的内容中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因素,历史教师有责任通过这些教育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不仅可以从历史教学内容中充分挖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因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和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教师还要发展学生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历史文学论文范文9

受高考命题的影响,在较长的时间里,中学历史教学“抓纲务本”照本宣科,师生追求单纯的知识记忆。这与高校选拔、培养专业人才相矛盾,所以引起社会和教育界的关注,不断探讨中学历史教学和高考命题的改革。

进入90年代以来,高考命题的改革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切实加强了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以世界近代史高考问答题为例,分析比较一下,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高考命题的趋势,也有助于把握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方向。

1979年试题:“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后果如何?”1983年试题:“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创立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答案基本上是教材原文,按点记分。考查的范围仅限于教材的一章。均是浅层次、低要求的叙述题,只考查了知识的记忆能力。

1989年试题:“根据美国独立后到内战前,内战结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初期的主要史实,说明美国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发展成为帝国主义大国的?”1990年试题:“结合13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分析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变化。”高考命题出现“大跨度、高概括”的特点。命题向考查思维能力为主过渡,命题改革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进入90年代以来,在继续保持“大跨度、高概括”优点的同时,出现了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的问答题,如1991年试题“以英法关系”论证帕默斯顿名言的材料论证题。

近二年则进一步出现理论性问答题。如1993年试题:“简述工业革命的后果,并据此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试题注重考查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考生由于审题能力差,不理解题中“19世纪70年代以前”和“据此”二字的暗示,把三次工业革命的后果或工业革命前发生的历史事件全答上了。命题对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有很强的区分度。试题在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方面也颇具特色,试题范围涉及教材第七章至第十五章的重大历史事件;概念涉及对“世界政治领域的进步历史潮流”含义的理解及其与工业革命的因果联系。对考生的理论素养要求是很高的。

1994年试题:“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无产阶级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方式的程度‘。试结合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阐述对恩格斯这一结论的理解。恩格斯观察历史的着眼点是什么?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这一命题是几年来对《历史科考试说明》能力要求体现得最充分也是对史论要求最高的一次。

不但要求考生知道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还要运用这些观点去认识历史现象,并用史实论证、辨析观点的正误。试题在转述了马、恩预言及恩格斯修正自己预言的言论,接着一连三问,首先要求分析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因和性质,并根据这一分析判断恩格斯的结论是否正确;第二、指出恩格斯观察历史主要着眼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即恩格斯修正原先结论的根据;第三、要求对恩格斯修正原先结论认识的总结,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评论的对象又是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马、恩的言论,渗透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教育及要求以发展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这正是我们在新在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所需要的。

上述分析表明:历史科高考命题改革,问答题已由一般──综合──情境──理论,这种发展向人们昭示“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由以考查记忆能力为主发展到以考查思维能力为主”。这种变化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必然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高中世界近代史教学来说,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

一、世界近代史教学要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建立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主体的历史系统,使学生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能正确地在立体系统中实现知识定位和思维定向,从而有效地避免学生割裂历史联系,孤立地掌握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现象。

世界近代史自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起至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止,主要内容是资本主义发展史.它以1871年巴黎公社为界,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两个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史、国际工运史、民族解放运动史三条互为因果的线索构成世界近代史的知识框架。另外,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争霸斗争及其经济政治实力的消长,导致国际关系政治格局的变化。其知识结构从时序角度可划分为“两期”、“四段”:从内容性质的角度可划为“四线”;从主线角度分析是英、美、法、俄、日、德、意七国发展史。可采用序言课和图示教学法,使学生掌握世界近代史的知识框架。

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教学,要从宏观的角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客观的全面的科学分析,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对自由资本主义的成长,要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和新生事物成长的曲折性;美国独立战争的正义性;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人民性。正是由于新兴资本主义制度促成了工业革命的产生,促使资本主义飞跃发展,促使60年代美国内战和俄、日、德、意资产阶级改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终于在世界范围内胜利确立。这样分析有利于吸取资本主义进步的、合理的“一切文明成果”,发展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主义的兴起是合乎规律性的历史过程。

同时,要着重揭露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掠夺罪行。资本帝国主义对亚、非、拉美地区的殖民掠夺和奴役,造成亚、非、拉美反殖、反帝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帝国主义争夺殖民霸权和瓜分世界的斗争,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其次,要进行专题历史系统归纳、分析、比较,确定类似历史现象的同异点。

二、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紧扣教材,加强理论教学。1995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公布的《考试说明》,在历史学科的九条能力要求中,对基本理论的考查要求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即“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行基本理论教学,要紧扣教材,“寓论于史”,在“高、深、新”上下功夫,交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如:要求回答“英美法俄日德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分为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英美法通过暴力革命,俄日德意通过改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止于此,只能说是知识的分析对比,如进而点明历史规律中“渐进与飞跃”构成历史多样性的发展过程,就交给了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再如:“1794──1814年法国”一节教材,涉及马克思主义“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的观点。

依据教材逐项分析拿破仑上台的历史条件、政权的内政外交,得出拿破仑政权的资产阶级军事实质的结论。这样讲解虽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但只能说是知识的分析综合。如转引恩格斯的一段话:“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一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交给学生议论,教师点明:恩格斯的这段话提出了“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原则。”分析任何历史人物都要从当时的时势或物质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