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马克思课程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3-21 12:29:13

马克思课程论文

马克思课程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模式;综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历来党和国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都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获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本文对1998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并加以总结,力求全面展示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为更多致力于研究该学科的学术界朋友及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参考。

一、资料来源与资料分析

本论文的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8年一2009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共查阅212篇论文,其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从文章数肇看,平均每年约有2040篇。但是在较高等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多,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更少。研究内容涉及了马克思理论课各个方而,但是重复研究也较多。从综合的期刊等级和研究内容来看,虽然论文数很多,但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论文较少,约占总论文数量的10%左右,近几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成果综述

1998年至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98教改”方案实施到2002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丰_要针对教改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但时间较短,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从2003年至2006年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各种问题逐渐显现,促使研究更加广泛深入。从“05教改”至今为研究的第三阶段。“05教改”在总结1998年以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解决了教材内容重复等问题,并且添加了体现时代要求的内容,更加适了高校教学的需要,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分述如下。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根源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成因,分析最为广泛具体。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原因众多,但可以归纳成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教学方丽。包括:教材内容重复,这个问题在“05教改”后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学方式陈旧,“灌输”式教育已经不符合目前高校教学的要求;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致使众多高校采取大班上课的方式,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秩序,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扩大,青年教师那论功底薄弱,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方式单一,也影响了教学质。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研究者普遍认为,各个高校大都存在表而匕的重视与实践中的忽视的情况各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马克思主义那论课,认为德育对提升高校地位和学生就业没有太大的帮助。各个高校普遍出现精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时的倾向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坪论课实际地位的下降,阻碍了对该学科进一步探索与创颟。第三,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情感。现在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存在抵触情绪,在课堂上出现被动应付、编造理由请假甚至逃课等现象。

以上三方而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导致了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困境。教育方而因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地位问题,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而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丰义理论课情感问题,研究的还较少。事实告诉我们,教学是一个教者与学者互动的双边过程,现在尤为提倡以学生为丰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单纯解决了教育因素和地位问题没有提升学者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教育的同的。此,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情感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2.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通知中有明确的规定:“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因特包利: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丰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学术界对此教育目标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从宏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的规定。具体地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培养的学生人文素质和培养大学生问题素质。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目标缺乏准确而科学的定位。这种宏观的抽象的理论描述,在国家、政党的层面是适合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缺少层次性的细化环节,落实到各个具体主体时必然缺乏操作性而显得无所适从,在学校与教师的层面是模糊的。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很遥远、很渺茫,他们从中得到的信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有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变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唯一目的,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的内在结合点,也不能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

学术界广泛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根本原则。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又指导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工具,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啜理和科学分析的方法,从而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社会问题,指导社会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首先,需要讲透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这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其次,根据课程内容需要精心选择案例,使实际和原理有机结合,应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二者不能脱节。也可以直接提出实际问题,以案例带出理论,根据所讲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

3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直采用“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教学的要求。近年来,各高校都逐渐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形成了几种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有:对话式比较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研究性教学、对话式比较式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囊括了其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点,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教学体系。研究式教学是当今世界主流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教育者应建立一种合适的体系,采用一种合适的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发展个性,使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等均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发展。学术界一致认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及其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研究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河北经贸大学学者宋志勋提出了对话式教学和比较式教学模式。并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探求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交融点,其关键是提出学生所关心的自身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并结合课程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与学生对话交`使学生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沈阳医学院学者朱红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全程教育的思想,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轴心,带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联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研究者较少,具体方案还有待深化。

4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杜会实践课研究

马克思课程论文范文2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的整体性研究,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和思想方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有必要对政教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的意义、现状、存在的问题、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体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的现状

政教专业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是由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可以帮助政教专业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方向和政治素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在课程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占据主导地位,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以分为核心基础课程、深化课程、比较课程以及延伸课程,下面从四个方面对政教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核心基础课程

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学习是核心。为此,在培养方案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核心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有助于学生们研究与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辩证的方法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矛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主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和社会主义社会在当代的新发展。通过对这三个部分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必然性,由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未来充满信心。

(二)深化课程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体系中,主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作为深化课程。通过对这四门课程系统理论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根源、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而揭示出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具有不断发展与创新的品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三)比较课程

学习掌握一个理论必须对与它不同思想体系的理论进行分析比较,更充分地理解其科学性。因此,政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把《西方经济学》、《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欧洲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等作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相互比较的课程加以设置。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学说,在与非马克思主义斗争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发展。

(四)延伸课程

在政教专业培养方案中,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政教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的延伸课程。设置这三门课程的目的主要是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不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剖析,《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伦理道德方面的阐述,还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讲解,都有一个共同的宗旨,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

二、政教专业马克思主义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教专业马克思主义课程设置与非政教专业马克思主义课程设置的比较

由于政教专业与非政教专业中马克思主义课程设置的目标有所区别,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有所不同。政教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较严重,开设的多是理论基础性课程,而对实践性课程没有多做布置;另外,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教学,却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讲解,导致部分学生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缺乏认识。比较政教专业和非政教专业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设置发现,政教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与马克思主的整体性联系起来,理论与实践也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政教专业关于马克思主义课程体系设置的分散化与整体化的矛盾

正如上述所说,政教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课程设置方面比较薄弱,其实这也就是政教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分散化与整体化的矛盾。高校政教专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理论成果,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方面,课程设置五花八门,分散化现象很严重,有的学生将近毕业,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缺乏充分的认识,不能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于是就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设置的分散化与整体化的矛盾,马克思主义本应置于一个整体之下进行研究,却因为独立的对其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学习与研究,没有对其进行整体性教学和研究,分散化与整体化的矛盾亟待解决。

(三)原理与历史教学的矛盾

纵览政教专业的培养方案,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是怎么发展,即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这门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却被忽视,没有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之列,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现了原理与历史教学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表现在培养方案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的课程设置,几乎每一个学期都有,但是有关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学习却被忽视了。有学者曾指出,要想真正地系统地掌握一门理论,史论结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大部分高校尤其是政教专业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的学习被放在了很高的位置上,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学习却往往容易忽视,如何处理好原理与历史教学的矛盾应该提上日程。

三、系统优化政教专业马克思主义课程设置

如上所述,分析了政教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的意义、政教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课程设置间的关系,那么下面就着重探讨应该如何系统优化政教专业马克思主义课程设置,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增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性课程,融合各个学科

众所周知,列宁虽然主张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并且写过《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等名篇著作,但是,列宁同时又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由一整块钢铸成的”严整的科学体系[1]。他指出:“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马克思的对手也承认的”[2]。列宁指出要想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一个整体,放在一起去学习,因此,在政教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增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类似课程,融合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帮助学生从整体性的角度提高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增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史论结合,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

为使政教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设置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增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使之史论结合,显得迫在眉睫。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门课程的目的主要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创新的历史过程。要想从根本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原理,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进行研究,为我们与时俱进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提供历史基础。因此,政教专业须增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

马克思课程论文范文3

[关键词]成人高校 马克思理论课 挑战 创新

一、成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发展过程

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的体现。成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随着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成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起始阶段(1949~1966年)。1949年,《共同纲领》提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应该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对所有劳动者的业余教育。1950年,政务院将工农教育纳入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范围。新中国成立初期,函授教育和夜大教育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两种主要形式。自1960年开始,我国各地开始建立广播电视大学,拉开了我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的序幕。这是成人教育的起步期,当时,成人高校只开设了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以及马列主义基础四门课程。

2.成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恢复发展(1966~1992年)。受“” 的影响成人教育难以正常开展,成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也因此停滞。当时国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政治生活相混淆,被政治运动所取代。所学的“著作”或“马列著作”,已经不是马列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而是学习所谓“无产阶级下的继续革命的理论”“马列语录”等一系列“左”的观点,人们开始用教条主义、实用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列著作和著作。1985年8月,中共中央为了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高校的马列主义理论课程变更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四门课。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四门课,有历史有现实,有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也有中国实际情况,促使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加全面。

3.成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规范发展(1993~2002年)。1993年,我国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该纲要极大地肯定了成人教育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作用。1998年,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通过讨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做出了一些重要的调整,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除了调整和变更以前设置的课程内容和名称之外,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新开了“邓小平理论概论”这门课。这一变化符合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要求,四大课程相辅相成,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系统化。

4.成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科学发展(2002年至今)。2002年至今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发展阶段。2003年,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纳入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体系,这提升了高校“两课”教学的要求。2005年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做出了巨大调整,将原来的多门课通过整合,最终调整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代史纲要”四门课程,从而使课程体系更加实际、凝练和科学。这一变化对于我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意义非常重大。合并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课程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加整体化;合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项理论成果,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系统性;合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则有利于适应和促进我国 “法与德”的结合;新增“中国近代史纲要”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进行教育,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厚重感,有利于树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新时期成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担负着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社会信息化浪潮冲击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受到很大的震荡,尤其是随着高校的扩招,成人高校的学生年龄越来越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难度,教学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的普及,世界各国之间联系更加紧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都相互交融,不可分割。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依靠其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加速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侵略。一方面,在经济领域,他们进行文化贩卖,将他们的文化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另一方面,他们通过互联网等媒体宣传它们的意识形态,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稳定。这种文化统治,形成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劣势地位,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资本主义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以及消费理念已经伴随好莱坞、麦当劳、可口可乐等跨国企业及其产品一并涌入我国。新自由主义、新干涉主义、新保守主义、无政府主义、民族主义、网络恐怖主义等意识形态在网上相互激荡,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思想、和迷信活动在网上蔓延,以至于失去应有的人生信仰、价值标准,放弃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信仰和支持。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一个巨大课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挑战。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矛盾不断凸显,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质疑。市场经济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们总是习惯于以实用主义为标准来衡量和评价身边的人和事。当大学生面临升学和就业压力的时候,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无法解决他们的升学和就业问题,缺乏实用性,从而淡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性。

3.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挑战。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不仅使人类社会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新的社会舆论机制正在形成,网络舆论、网络民意不断显示出强大的力量,传统的社会思想控制能力在弱化。网络可以自由飞速地传播各种社会信息,其中囊括合法与非法、有益与有害、真实与虚假的信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当然也乘虚而入。他们利用种种条件,在网络上传播各种信息,渗透他们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阵营争夺地盘,抢占人们的思想阵地,让人们对西方文化产生亲近感、认同感。而且,网络技术被普遍应用于教学的今天,教师天然的威严性受到挑战。在传统模式下,教师具有天然的威信,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从而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开展。但网络的信息大大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所传播的信息,如果教师不注意加强学习,加大课堂的信息量,仅靠一点死板的理论灌输很难说服教育学生。总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能够方便学生学习。但是,过度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缺少与外界的实际接触,使学生社会化进程缺失,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并且,网络里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色情暴力、反动言论等不健康的信息和网络游戏,这对于成人高校中年龄较小、辨别能力低下、思想还不够成熟的部分学生来说极为有害,严重影响着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形成。

三、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实效,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挑战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捍卫者和开拓者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要根据新时期的实际情况,从指导思想、教学原则、教学内容等方面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1.确立指导思想。与普通院校相比,成人高校具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学生几乎都是在职工作人员。这类学生具有两方面特点:一方面,他们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喜欢联系实际;另一方面,他们花费在学习上的精力相对较少。因此,成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要确立实事求是和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指导思想。

2.整合教学内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时少,学生投入的学习时间也很少,但是课程任务却很繁重,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是当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为主线整合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在批判和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创立的。关注社会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的重要动因,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

3.确立教学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课程不同的是,它是一门具有强烈政治伦理功能色彩的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设置具有浓厚的政治性,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上,应该确立“主导驾驭主体、理性统筹感性、手段服从内容”的原则,这有利于实现该类课程的政治伦理功能,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华,并且还能进一步深化中国的教学改革。

4.创新教学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征服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方法论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着手点应该是教会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加的重要。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从实际出发,创新教学方法,诱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二是创新教学载体,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不断开辟、利用和占领网络阵地,以适应新时期提出的新要求。

成人高校还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建设,使其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成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规律,赋予其强烈的时代感,不断增强其实效性和现实性。

[参考文献]

[1]杨权利.网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教育评论,2009(6).

马克思课程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实效性

引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是基于广泛宣传教育,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原来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传播。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高职大学生实际相结合,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对高职大学生思想进行培养教育,使得高职大学生自主意识与主体精神提升,同时使得高职大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提高,促进高职大学生在新时期错综复杂的理论思潮中对与自身发展与民族、国家复兴相吻合的观念体系进行选择。

一.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在理论界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然而,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的是对于一般性理论的教学,因此,针对高职大学生马克思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研究还不够。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必修课,基于“05新方案”已经从五门课程缩短为两门课程,并且减少了课时,但是对于马克思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而言,还是基于教育部制定的基本内容进行设置与安排,同时采用统编的教材。目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虽然高职院校进行了大量工作,然而对于专题教案、案例、实践作业等没有区分专业,使得实际教学效果不显著。另外,高职院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基于功利性的心理,使得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家发展的联系理解的不深入。部分学生听课状态不好,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性不够。虽然高职院校教师不断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然而对学生的吸引力还不够,还有待于提高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二.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缺乏实效性的原因

第一,高职教育实现目标没有充分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需求与市场需求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市场与社会需求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导向,为社会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教学的施教方与受教方都对职业技能的培养给予重视,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功利性实用性教育仍然是高职教育存在的误区,特别是目前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职业技能与学习更加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忽视的问题更加突出。高职院校学生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外语、计算机知识,对职业技能证书的考取给予关注,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重视不够。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缺乏实效性,使得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程度有待于提高。

第二,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课时不足造成其实效性不够。教育部统编教材是高职院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教材,知识点比较多,然而高职院校设置的课时相对较少。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之后绝大部分进入企业等工作岗位,因此,每学期高职院校学生需要实践实习,尤其是对于理工科学生的实践学习时间更多,造成了马克思主义课程课时不足,教师不能深入讲解每个知识点,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缺乏实效性。

第三,高职院校学生理论水平的差异造成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不足。高职院校学生层次不同,掌握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具有较大差异,比如,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学生对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反应比较迅速,课堂气氛良好;但是对于理工专业的学生则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了解比较少,造成课堂气氛沉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文科专业学生在高考之前大部分经过高中政治、历史的强化训练,比较好的掌握了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对于理工专业学生中学时期不重视政治、历史等学习,不能很好掌握马克思主义相关内容。因此,使得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程度不高。

三.提升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时效性的策略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不管是施教方还是受教方必须给予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进行解释,同时革命的改造世界。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具有改造的功能。同时,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纲领、理论与方法,需要不断深入的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具有政策指导、凝聚人心等意义。因此,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学习,不但能够确保与党、国家的利益保持一致,同时,能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具有指导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对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第二,改革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时效性。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存在重视技能、实践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重视不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课程的特点是具有较多的知识点,因此,可以通过专题教学的方式,增加马克思主义教学课时。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特殊性,因此,中央政治局要审定教学内容,所以,教材基于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进行统一的编写,理论教学体系与教学原则具有相对稳定性。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确保教材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另外一方面,要避免和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相关内容的重复,基于高职院校实际,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与启发,授课重点与难点要突出,基于马克思主义课程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整合教材内容,将知识点相近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讲解,与高职大学生思想实际相贴近。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提高。

第三,针对教育客体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教案的制定。由于文科专业、理工科专业高职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掌握的程度不同,因此,施教者应该制定不同教案。对于文科专业学生而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水平,了解一般知识型问题,因此,对于文科专业学生而言需要更加重视理论方面的讲解,尤其是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掌握相对比较低,甚至不太了解一般历史性问题与社会性问题,缺乏知识型问题,因此,对理工科专业学生进行教学重视社会知识、历史知识的讲解,有事情对基本文化素质的讲授给予重视。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得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提高。

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高职院校提高马克思主义教学的实效性。因此,高职院校对马克思主义教学给予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教师要求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思想品德良好,业务素质过硬,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另外,高职院校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使得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摆脱枯燥的理论学习,从而使得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最终使得教学的实效性提高。

参考文献:

[1] 秦 宜.问题与对策: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J].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导刊.2011(5)

马克思课程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三个面向;认识论

新课程的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既往的七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正是如此,从而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的新课程改革,这将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对新课程的认识

(一)新课程改革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具体目标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改革方面主要有: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二)新旧课程的比校

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课程目标从单维向多维的转变。主要表现为:

旧分科课程的特点是: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对独立,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本学科自成一体;旧课程的缺点是: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学科间人为分割,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旧课程的优点是: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学生可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有利于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的特点是: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现了分学科课程目标由“知识与技能”的单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转变;新课程的内容更具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教材内容多为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强调了“五性”特征,即科学性、社会性、生活性、实践性与整体性。

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三、新课程的理论基础

在我国改革开放迅猛发展的重要时刻,我们党科学地总结了当代国内外有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也为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教育研究与新课程教材编写及教学奠定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原因主要有:

第一,从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来看。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是邓小平理论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又反映了时展对我国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推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的推进。所以在课程改革中,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第二,从新课程内容来看。由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到教学过程再到教学评价,无不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及科学发展观在其中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认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哲学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是直接的教育理论,但它是我们所依赖的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所以根本上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这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四、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马克思主理论的正确认识及运用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基础,以促进学生科学全面的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教育思想和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并不排斥对其他理论的吸收和借鉴,西方的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这些思潮从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角度,都可以给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很多的启发和帮助。

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不是所谓的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而是历史选择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才是有生命力的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也是一样,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条件出发。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产生的土壤均是在教育水平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国民的知识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都比较高。植物的移植尚且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气温、土壤条件,理论更要考虑到不同国家的现实条件才能进行“移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广大人民的整体文化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都还急需提高,离开这些现实条件妄论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只不过是理论研究者的自娱自乐。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马克思课程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与创新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得到了中央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05年,、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决定把1998年方案中的七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调整充实为四门,并将思想政治理论教材的编写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之中,作为重大项目组织全国教育科研骨干力量编写教材,总书记和政治局常委还亲自审定了这四门课程的教材编写提纲…。为了高质量贯彻落实新方案,我们从如下各个方面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一高度重视,积极准备,全面落实

从2006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始普遍执行“05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四门必修课之一,既陌生又熟悉。说它陌生,是因为这门课程有了新的指导思想、体现新的时代特点、结合新的实践要求、力图对马克思主义原理作出全面的、完整的、准确而又符合实际的新阐释,增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部分(硕士研究生课程);说它熟悉,因为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基本思想与98方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是基本一致的。要开好这门课,教师是关键;教师要讲好这门课,教学准备是关键,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知识、教案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为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新方案高质量实施,确保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的任务进一步落到实处,学校首先对任课教师进行课前动员和课程分组,广大教师要从思想上统一认识,高度重视新课程的贯彻和落实。我们利用假期,分组分批进行了新课程的培训,集体备课,统一制作多媒体课件,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安排。通过2006级全校本科二年级学生的全面授课,我们收集到教学一线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对照以往的教学经验,系统地进行教学总结和改革,以期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05方案和98方案在内容和体系方面有直接的联系和教学的衔接,课程减少了,但涵盖的内容并没有减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过去三门课程的内容纳入一门课程来讲,课时还减少了很多。这些内容的合并,决不是简单的叠加,新课程的内容和体系都必须有所创新,这必然增加教学的难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自己的特点,其思想性、政治性很强。怎样把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有机结合;如何处理好这门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衔接?如何协调基本原理各部分之间及与其它三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我们按课程的大纲要求集体进行教学攻关。

二明确目的,改进方法,注重实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认识和解决问题,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懂得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教学的主要目标是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和贯彻落实中央对本课程的要求,在编写教案时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力求准确地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认真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注重理论和实际的密切联系,全面反映当代中国实际和时展的特点,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仅进课堂、进教材、更要进头脑。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力量和巨大魅力,以此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威信,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分文理科进行不同理论层次的教学

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全面研究,以及在教学中的调查,我们发现,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内容有许多与中学的政治课内容重复,文科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政治经济学常识、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教学。加上应试教育的高要求,有的省份文科政治教学已经超出教学大纲的常识要求,学生的学习和考试题目难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大学的课程考试要求。而且大学教师一般有较长时问没有接触中学教学内容,不了解现在的中学政治教学情况。虽然知道大概的科目,但对具体的知识点、以及知识掌握的程度不清楚,只按照大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来组织教学,而大学文理科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考试要求等没有区别开来,影响了文科专业的教学安排和实施。

而绝大多数理工科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有的虽然接触过但只限于了解几个概念。为了照顾不同专业学生理论基础的实际情况和专业要求,我们建议学校分文、理专业排课,区分专业的不同要求与基础,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其中最难协调的是文理兼招的专业,讲课时总有顾此失彼之感。

(二)注重教学内容与中学政治理论课的衔接。

我们首先对照中学的教材,把中学已经讲授过的内容标示出来,对已经学过的内容,少讲、不讲或让学生参与课堂讲学;要求学生在回顾所学原理的基础上,深化理论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文科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部分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哲学。政治经济学中有关商品经济的产生、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价值量与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等基础部分;哲学中有关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本质和特征、认识的本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特别是关于意识的能动性、唯物辩证法中的联系与发展、三大规律,都详细地讲述。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意识、人的本质与价值、国家的本质与职能等都已涉及。因此,要避免上述内容的简单重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材注重体系的联系和整体性,中学已讲授的内容作为基本原理体系仍然需要体现,但比较简略。如唯物辩证法的全部原理浓缩为一节的内容,而中学几乎是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在讲述这一节的内容时,重点要放在过程论、唯物辩证法诸范畴和规律及其内在联系、辩证思维方法等新增内容上。

理工科和艺术类的学生,还有部分文理兼招的专业,我们根据教材进行教学,因此可以按照教学大纲,从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到具体应用,都有详细讲解,内容很多。这里的问题是教学时间如何分配,第一次教学中,时间安排很紧,后面的内容只能概述地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部分有较大的理论深度,讲课中要紧扣教材但不能照本宣科,要结合实际例子一一讲解。既要注重理论性也要讲究教学实效。

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教学的创新要求

中学阶段的学习重在知识的掌握,为了高考,主要是熟记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内容。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当作知识点进行传授,教学的重点放在“知其然”面不是“知其所以然”。在大学,应调整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一方面要提升科学性、理论的说服力,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学阶段是理论学习和方法论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在于基本观点的知识传授,而在于大学生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塑造,在于理论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哲学是对世界的本原、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本身的存在的寻根究底的追问,并不提供对事物认识的某种具体答案,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哲学最重要的精神是怀疑和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一种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创新的智慧,不仅能够提升人的思维质量,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也能提升人的人性质量,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并以其高度抽象和思辨的特性显示着它独特的力量。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它的理论魅力,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探究理论形成的过程和现实意义,这才是我们需要追求的教学目的。

马克思课程论文范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2X(2007)11-0051-06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为一级学科,并下设五个二级学科。这一学科建设的重大调整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它同其他几个二级学科在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与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学科不同,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体系。作为介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间的中介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其它马克思主义二级学科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规范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推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

上世纪80年代初,在“繁荣学术研究,创建新学科”思路的引导下,我国在全面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率先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业,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建设之路。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首次将“思想政治教育”列入《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被列在“法学”门类下。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其中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列在“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之下。在1997年重新颁布的该目录中,最终将该专业合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经过多年整合研究,具备了相当的理论基础,拥有一批专业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家学者,建立并完善了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但它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学科范围界定不清、理论体系过于庞杂等薄弱环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科的深入发展。表现在基础性研究、元理论研究、系统研究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还存在着尚待解决的问题,在实际教育应用中的实效性发挥得并不理想。更为突出的是,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还不能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给予科学的回答。这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在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其次,该专业虽然承担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但由于两者的结合不够紧密,使学科系统性不强、整体性较差,理论研究深度不够,不能有针对性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任务;第三,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不利于结合中国实际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独立的理论研究平台,为开创学科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同列二级学科,较为清晰地划分了学科体系各方面的研究内容,从根本上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强、学科归属不清等问题。一级学科从政治性和学术性相结合的角度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研究方向。在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的同时,重点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社会文明、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运行规律,深入发掘先进性、实践性、民族性、开放性、科学性的学科特点,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品格,从根本上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层次较低、实践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应善于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加强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建设。具体而言,就是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视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水平。联系我国当前实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任务主要由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理论课教学部、社会科学教学部等教学单位承担。因此,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以及两者的关系,成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规范和完善其理论实践的题中之义。

二、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多年的研究,已初步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多数学者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由基本理论研究、发展史研究、方法论研究、管理理论研究四部分组成。还有学者认为,应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为理论支柱,由横向和纵向两个分支系统构成。横向包括基本原理、教育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纵向可分为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等。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不是一般的教育体系,也不是一个跨学科的庞杂思想体系,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严密逻辑性和规范性的学科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体系和思想体系,原因在于它鲜明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学科为支撑,具备完整的科学理论框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方法、价值和基础作为研究内容,注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运用到实际教育工作中,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教学体系的支撑,体现出鲜明的实践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它分别从教育规律论、教育方法论、教育价值论、教育实践论等方面发挥着引导和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建设的作用,具有强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反过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发展,客观上又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提供了价值实现的载体。在经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实践检验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才有可能摆脱纯粹的“学理化”局限和“边缘化”困境,在理论联系实际过程中通过学科体系的补充和修正,不断走向理性和成熟,培育与时俱进的学科风貌,全面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

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研究成果引导和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规律,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般的理论教育,而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的研究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注的重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教育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实践应用。它伴随着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登上社会历史舞台而出现,本质上体现出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特征,是人类迄今为止最深刻的社会实践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与普通的教育存在很大的分歧:相对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它的理论层次较高,掌握起来的难度也相应较大。同时,作为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必然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殊规律和L般规律均不能偏废。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既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关社会实践的教育规律、理论灌输的教育规律等特殊规律,也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般规律,如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两类适应规律”、“过程充足规律”、双向互动规律、内化外化规律、协调控制规律等。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殊规律和一般规律,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体而言,反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上,就是既要定位在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培养上,也要定位在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上;反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上,就是既要涵盖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也要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反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就是既要突出实践教育,也要突出理论教育,既要重视理论灌输教育,也要重视自我教育,既要重视联系社会实际的教育,也要重视联系个人思想实际的教育。

2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方法,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验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政党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团结、教育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目的。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应着眼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论原则基础上,积极从社会实践和其他学科中借鉴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理论中的心理咨询法、疏导教育法、比较教育法等,经过整合,使现代学科中的教育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统方法相结合,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经验。譬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典型教育法、自我教育法、思想转化法等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就可以直接使用;实践教育方法、激励、感染教育方法、理论分析方法等均可以转化为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情境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形式,从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经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3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价值,支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价值”问题理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过程中重点探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价值对提高大学生学习政治理论课的热情,激励调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均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体系,其中无产阶级价值观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拥有巨大的社会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价值的双重本质。

但是,由于极左思潮的泛滥,思想政治教育曾一度严重扭曲,致使一些人至今仍质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论界的探讨也多局限在一般的意义层面上,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育价值的深入研究,集中表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薄弱化和边缘化。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建设中,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价值,显得极为重要和关键。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规范作用,也必须从理论研究层面和时展战略高度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价值,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巨大的精神支持。首先,从考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多学科理论层面入手,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价值的构成及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其次,在应对政治多级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挑战中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践中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价值。

4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基础,搭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平台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完成两个基础性任务:一是梳理整合各专业学科知识,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二是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大力夯实基础理论研究。后者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规范意义,集中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思想。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较多地关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观点、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观点、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等。这些研究还没有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未能全面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则反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规定不明确,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也不够具体,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纵深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把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最重要的认识对象,为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即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理论能够伴随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得到检验和修正,赋予马克思主义以生机和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也为武装人、教育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关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建设,更需要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指导下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建设平台。具体说来,就是坚持理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认真结合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实践,深入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编写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努力形成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确保我们在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的文化培育大学生。

三、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直以来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直接关乎大学生成长的政治方向和科学政治观念的形成,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随着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创立以及后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去我们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野中加以改进和提高方面做得还很不到位,在实际教学中更多地是沿袭长期以来形成的课程内容和思路,忽略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问题研究,教学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对于学生,理论学习是一回事,运用又是一回事。即使是学,也主要是为了考试,一旦遇到具体问题,更多地是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来思考问题。对许多问题,理论上的困惑不清,具体行为上就五花八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时代要求。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喜欢上、愿意上的课程,成为摆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在当前,解决这个重大课题的途径就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是在其学科体系的框架结构下,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范畴为核心,由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成果以及一系列当代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共同构成的知识体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在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方面的作用,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基础上,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需要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将最能体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写入教材、带进课堂并最终进入学生头脑。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四个视角加以具体把握:

1从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视角出发,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马克思主义从诞生至今虽已经历150余年的历史,但它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指导意义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日益呈现出重要的实践价值,这是任何思想体系和理论学说都无法替代的。因此,江泽民同志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当前,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也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视角来加以考虑。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教会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在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始终与党中央高度一致,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塑造政治人格的功能。

2从体现中国人民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视角出发,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摸索中,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它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的历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形态——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些对于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历史使命感,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就是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将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一种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义的事业,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是正义的政治制度;坚信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使大学生自觉将个人的人生追求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去,立志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培育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3从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视角出发,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指产生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基础上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必须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地位。因此,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它重点是要帮助大学生掌握如何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明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关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而学会如何研究和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拓展当代大学生与时俱进的理论视野和科学发展的实践思维。

4从体现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视角出发,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高等学校开设两类课程一类是使人“成为人”,一类是使人“成为某种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针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方面传授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就是使学生具备做人的基本素养的学问,通过广泛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人”,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之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和谐文化中的“根本作用”,引领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增强大学生人文底蕴方面的文化功能,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基础任务和最终目标。

马克思课程论文范文8

关 键 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高等学校

高等学校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因此,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即在高校进行普遍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这是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的题中之义,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的实践。当时,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这一工作,为新中国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新型知识分子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对这一历史进程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对当今高校的思想理论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建立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平台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并颁布的《共同纲领》提出了新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为改造旧教育、创建新教育,人民政府在接管、接收公、私立高校时,废除了原有法西斯式的训导制度、特务统治和反动的政治教育,取消了“******党义”、“公民”、“军事训练”等反动课程。重视对高校师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早在苏区中央局创办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延安的抗大、陕北公学均开设了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与党的基本政策知识课程。新中国初期,在高等学校开设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就成为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大学的重要措施。

1949年上半年,燕京大学自动添设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问题、马列主义基本问题、中国社会史、历史哲学、共产党宣言和联共党史等新课。1949年10月,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以“废除反动课程(******党义、六法全书等)”、“添设马列主义课程”、“逐步地改造其他课程”为各院系课程的实施原则;同时规定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简史)、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和政治经济学为文学院与法学院的共同必修课程,前两门为各大学专科学校各院系共同必修课。这个规定还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文法学院的文学、哲学、历史、教育、经济、政治、法律等七个系的课目进行改造,各学科添加不少与学科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的课程,这“是用新民主主义的、科学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用马列主义观点和方法,代替******反动统治时充满唯心论、机械论,以及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的反动课程的重大措施。”

1949年11月17日,刚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华北地区及京津19所高等院校负责人会议,讨论高等教育改造的方针,明确指出:当前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加强政治课学习。这确立了政治理论课在新中国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949年12月和1950年6月先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第一届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再次强调,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新型知识分子作为我们国家建设的新型骨干,高校要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肃清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会议通过的并由教育部于1950年8月14日颁布的具有法规性质的文件《高等学校暂行规程》,把对学生进行革命的政治思想教育列为高等学校任务的首条。教会学校亦不例外。1950年8月19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天主教、基督教问题的指示》中明确指出:教会学校应遵守政府法令设政治课为必修课。之前,即5月19日,教育部颁发了经过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批准的《北京师范大学规程》,规定政治课约占本科各系全部课程的15%。同时强调,在文化业务课中,也应贯彻革命的思想与政治教育,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些规定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列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予以法制化。

1951年6月,教育部召开高校课程改革讨论会,针对当时存在的“把政治课与业务课对立起来”和认为“只有政治课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错误的或片面的看法,进一步明确政治课与业务课的关系,强调政治课是各系科的基本课程,要着重于系统的理论知识的讲授。9月10日,教育部就政治课问题向华北各高校发出指示:(一)“各系拟定教学计划时,应把思想政治课作为业务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取消“政治课”的名称,将《社会发展史》改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论》,与《新民主主义论》及《政治经济学》同为独立课目,并“应将上述三课目同其他业务科统一计划”。(二)将“政治课教学委员会改为各该课目的教学研究指导组,由教务长负责计划、组织、督导检查”。从此,在我国各高校,各门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目列入整个教学计划,成为各系、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马克思课程论文范文9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 互动关系

2005年,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一年中有两件重要的大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施新的课程设置,称为“05方案”;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增设为法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前者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体系,后者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学科地位,并在高校新增了一批硕士点.博士点。当前,高校面临着全面实施“05方案”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双重任务,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实现两者的互动,是从更高层次上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

一、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角度看与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

回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的历程,从“85方案”、“98方案”到“05方案”,课程设置根据形势发展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要求作了多次调整。与课程设置调整相联系,学科建设的问题也越来越迫切地提上了议事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需要有学科建设强有力的支撑。

首先,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有学科建设的支撑。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断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落实和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必须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重点开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这些研究从学科上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基本理论依据。从这一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向综合性方向的发展,要有学科建设的支撑。“05方案”的课程设置与原有课程设置相比表现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特征日益突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某一个学科所能够涵盖的,而是涉及到多门学科的知识。这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够高质量地开设这些课程,不仅要求编写出能够反映新课程特色的高水平的教材,更需要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课程要求,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知识的师资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这些工作,都需要建立在学科建设不断加强和发展的基础上。所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必须要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再次,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要有学科建设的支撑。增强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从根本上说,说服力、感染力来自于理论的力量,而理论的力量在于它的科学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一般的宣传,而是要使大学生掌握科学的理论,用科学的理论去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因此,科学的理论是管长远、管根本的。要提高理论教育的科学性,基础在于加强学科建设。要从思想认识上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理论教育,而不是一般的政治宣传的观念,并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作为着力点,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建立在坚实的科学性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的这一内在联系,决定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最终要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来实现。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发展在得到学科建设强有力支撑的同时,也为学科建设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发展以及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学科建设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第一手的资料,使学科建设和研究始终具有新鲜的内容,始终充满时代感,始终具有现实性。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对学科建设和学科点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需求,使学科建设和学科点培养的人才能够有用武之地,并为学科建设和学科点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发展,也是学科建设和学科点发展所需要的师资队伍的重要来源。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学科点的师资队伍在根本上是统一的,而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科点的建设,具有更显著的优势。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壮大和发展也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科点建设队伍的加强。

正是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科建设之间的这一内在联系,党中央、、教育部把实施“05方案”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同步推进。一方面,根据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了新的课程设置,使课程体系更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增设一批硕士、博士点,把学科建设落到实处,有效地解决了原来学科建设基础比较薄弱的问题,使“05方案”的实施能够得到强有力的学科支撑。这也是“05方案”与以往改革在总体设计和规划上体现的不同之处。

二、从学科建设角度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关系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需要学科建设的支撑,这一支撑的具体体现就是学科建设要把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首要的任务,这是学科建设必须确立的观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到一级学科的地位上来进行建设,从根本上说,是我们党为了更好地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规律,更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巩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对于这一点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服务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其自身的基本功能。具体说,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师资队伍。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比较薄弱,师资来源的学科专业背景比较杂,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发展受到较大的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制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及相应的二级学科的设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间建立了高度的联系,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它们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则是毫无疑问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这些二级学科的设立,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基本一致的。这些学科点的建设,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学科支撑的同时,也将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主要来源。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必须把课程设置改革建立在具有良好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因为教师是改革的主体,也是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在师资队伍不能适应课程设置和要求的情况下,任何改革都是难以取得实际效果的。正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这一经验的深刻认识,中央把“05方案”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把课程设置改革与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课程改革能够建立在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之上。从这一意义上说,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师资队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功能和主要任务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建设当作本职任务。

从学科点建设自身的发展来看,也要求把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作为主要任务。之所以这样认为,有两个理由:一是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建设不把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作为主要任务,那么学科点本身发展的空间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直接影响到学科点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新方案的实施,急需大批能够适应新方案教学要求的师资力量,而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最直接、最对口的师资力量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这是主渠道,其他社会科学点培养的师资力量则处于辅助地位。如果学科点不能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自己的主要培养对象,那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就会因为缺乏师资来源而难以高质量地实现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因而,是否把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主要任务,可以看作是衡量是否实现了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实际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一个基本认识问题,从认识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就会始终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方向和主要任务。把握好了这一方向和主要任务,也就意味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沟通了一条良好的渠道。

第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研究成果。要不断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加强科学研究,用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来支撑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这就需要有更多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要有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这是学科建设的优势。利用学科建设具有的这一优势,可以使学科研究中取得的科研成果直接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这也是学科建设服务于教学的具体体现。把学科建设取得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可行性,还在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师资在整体上是一支队伍,绝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骨干力量也是学科建设的带头人,设立了学科建设这一平台,也为广大教师加强科学研究,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无论是学科建设取得的研究成果,还是广大教师通过学科建设这一平台取得的研究成果,最终都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得到运用。因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研究成果,应该是学科建设和学科研究必须树立的观念,也只有当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运用,学科建设的效益和意义才能在更大的范围里被社会认可。

第三,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学科依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发展显示出一个清晰的趋势,就是课程内容向综合性发展,即课程的设置突破了原来单一学科的框框,实现了多学科的融合。“05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都体现出多学科的综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的这一变化趋势,是符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要求的。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整体性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也应该是整体性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是综合性的,对这些问题的解释和分析当然也应该是综合性的;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认识问题所涉及的内容是综合性的,解决这些问题也应该用综合性的理论。要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单一性学科向综合性学科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就必须把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以克服原来只注重对单一学科研究所带来的弊端,同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即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本身也不可能离开思想政治理论课而孤立地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个大平台,学科建设离开了这一大平台,其发展就受到了限制,就失去了充分发挥其功能的空间。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两者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离开了学科建设,就失去了科学性、理论性的基础,学科建设离开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制约了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也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充分地体现自身的作用和意义。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互动、互促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

三、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中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的内在联系,要求把两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建设,使两者形成互动、互促的良性循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要避免学科建设队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两张皮”的现象。

就学科建设本身来说,其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内涵和内容不能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划等号,学科建设的重点是学科研究,其教学内容也主要是围绕学科研究展开的。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点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其主要内容是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教学。这一区别是由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各自的性质决定的,对此应该有准确的把握。但是,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同性质并不意味着应该由两支不同的队伍来分别从事两者的建设,不能形成从事学科建设的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无关的格局,也不能使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不去参与学科建设。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无论对于学科建设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是非常不利的,这也背离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初衷。

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避免这样两种现象:一是要避免在一些学科点的队伍中,过多地存在着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并没有直接关系的教师,或者这些教师本身并不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他们都有自己的专业研究,但却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负责人或主要成员,这样的结果,或者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本身的要求不相符合,或者是偏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方向。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也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改革。

二是要避免申报学科点的时候整合了全校的力量,师资队伍的实力雄厚,但在建设学科点的时候队伍分散,不能集中全校的力量。这就形成了学科点建设名义队伍和实际队伍的巨大反差。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建设,也使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脱节。

这些情况虽然表现为学科点建设中的问题,但实质是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师资队伍没有统一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使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队伍同时也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队伍,只有在队伍上统一了,才能真正解决好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才能把这两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建设。也就是说,要解决好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相脱离的问题,前提是解决好队伍的统一问题。

当然,强调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队伍统一,其实质是要使这两支队伍能够更好地融合和贯通,而并不是把两支队伍完全划等号。学科建设更多地是要依靠学科带头人,由学科带头人来规划和组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要依靠广大教师,每一个教师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主体。因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中;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骨干,还必须投入于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同时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促进学科建设。从指导思想上理顺了队伍的统一关系,也就为实现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之间的良性循环奠定了队伍基础。

第二,要避免学科建设研究方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相脱节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这是衡量是否把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整体来统筹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检验学科建设是否直接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指标。这一基本思想应该贯穿于学科建设的各个环节,具体主要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学科专业点研究方向的设置;二是研究生论文选题的确定。前者关系到学科建设的方向问题,后者关系到学科培养人才的问题。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这两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从学科专业点的研究方向来看,比较普遍地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方向与自身的学科性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相脱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科点设置的研究方向不合理,不少研究方向的设置比较窄,偏向于其他社会科学的专业,有的专业方向的设置甚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根本无关。与此相联系的是学科专业点的课程设置也存在着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距离过大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核心课程的设置缺乏规范性,不能很好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这样的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既不符合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和建设的要求,也不利于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实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