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ISSN:1009-5519

  • CN:50-1129/R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1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专家笔谈
1923-1923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临床诊断解读

作者:袁平戈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重庆400010

摘要:全世界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3.5亿成为现症慢性HBV感染者,我国约占1/3。有15%-40%的慢性HBV感染者在一生中可能有机会发生严重并发症(肝癌、肝硬化、肝衰竭)。我国因慢性乙型肝炎(CHB)及其相关疾病(肝硬化、肝癌等)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22.8亿元人民币。2002年中国卫生统计报告病毒性肝炎死亡65.8万人,居全部传染病死亡数之首位。CHB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于2005年组织国内专家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参照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论著
1924-1925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双突变与肝硬化、肝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少华; 刁蔚欣; 杨驱云; 贺爱辉; 王虹 单位: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广东广州510080; 第一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学诊断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515

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刚启动子(BCP)双突变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关系。方法:针对BCP双突变的特点,设计一条通用捕捉探针,一条野生型和一条双突变显色探针。待测标本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分别与野生型和双突变显色探针杂交,然后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显示杂交结果.判定BCP突变与否。结果:87例经证实为HBV-DNA阳性的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中共有46例双突变,其中38例有单纯双突变。8例为混合突变(双突变和野生型皆为阳性)。25例慢性肝炎,有5例单纯双突变,1例混合突变。32例肝硬化有20例单纯双突变,3例为混合突变。30例肝细胞癌有13例单纯双突变,4例混合突变。结论:BCP双突变可能与慢性肝病进展有关。

1925-1926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蛋白电泳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

作者:陈乐无; 吴洁伟; 明朗; 王功遂; 姜湘宁; 谢秋里; 郑翀 单位:顺德市一人民医院内六科; 广东顺德5283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蛋白电泳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用法国产sebia HYDRASYS全自动电泳分析仪及其配套的血清蛋白电泳试剂盒检测2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白蛋白(AIb):α1、α2、β,γ球蛋白;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并对肝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G)和纤维化程度分期(S)。结果:随着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分别加重,AIb、α2球蛋白逐渐下降,α1、γ球蛋白逐渐升高。AIb、α2、γ球蛋自在G2、G3、G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α1球蛋自在G4与G1、G2,G3与G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Ib、α1、γ球蛋白S1、S2与S3、S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α2球蛋白在S2、S3、S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G3、G4、S3、S4级患者α2球蛋白降低,G4期患者叮球蛋白增高。结论:AIb、α1、α2、β、γ球蛋白能反映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和肝纤维化的程度,其中α2、γ球蛋白最有价值。

1927-1928

吡喹酮与干扰素-γ对血吸虫病小鼠肝窦病变的影响

作者:陶君; 蔡卫民; 张彬彬; 黄龑; 朱辰; 刘荣华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杭州疗养院检验科; 浙江杭州310007;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研究所; 浙江杭州310007

摘要:目的:观察吡喹酮和干扰素-γ(IFN-γ)对血吸虫病小鼠肝窦病变的影响。方法:将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在16周时随机分成三组:吡喹酮治疗组、吡喹酮联合IFN-γ治疗组以及模型组,治疗8周,另取10只正常小鼠为对照组。肝标本行常规病理染色,进行肝纤维化程度的半定量分析,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窦Ⅳ型胶原(C-Ⅳ)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vWF)表达,另每组取2例小鼠肝组织进行肝窦透射电镜的检查。结果:吡喹酮治疗组肝窦内皮细胞(SEC)未见窗孔,可见基底膜(BM)。肝纤维化程度、肝窦C-Ⅳ和vWF的表达下降均不明显(P〉0.05)。吡喹酮联合IFN-γ治疗组SEC可见少数窗孔,未见BM,肝纤维化程度、肝窦C-Ⅳ和vWF的表达均下降明显(P〈0.05或P〈0.01)。结论:IFN-γ可改善血吸虫病肝窦病变的作用,并可能据此作用实现其抗肝纤维化作用。

1928-1929

兔VX2肝癌模型的改良制作及其生长特性

作者:邱旻; 陈保东; 韩庆 单位: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 广东深圳518035

摘要:目的:探讨兔VX2肝癌模型的改良种植方式,并分析该肿瘤的生长特性。方法:将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再将瘤块组织经剖腹途径植入肝脏。观察肿瘤7、14、21、28、35天时的体积(B超测),并计算肿瘤生长率,大体及镜下(光镜)痛组形态特征以及VX2移植性肝癌的CT影像特征。结果:2~3周生长最旺盛,其体积迅速增大,进行实验研究时,不宜太晚。一般不超过4周为宜,以免因肿瘤坏死和转移影响实验结果。结论:改良的肿增种植方式是建立兔肝癌模型的可靠方式,该模型是肝癌的基础及临床的理想动物模型。

1930-193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半切损伤的修复作用

作者:张文元; 杨亚冬; 房国坚; 陈勇 单位: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浙江杭州310013

摘要: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千细胞(MSC)移植对脊髓半切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20只成年D大鼠随机分为移植组(n=10)和对照组(n=10),均进行脊髓半切损伤。伤后1周,移植组于伤处移植大鼠MSC,而对照组仅注射等量PBS。分别于移植后1天、1周、2周、3周、4周用BBB评分观测大鼠的运动功能,并于移植后4周进行损伤脊髓的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测。结果:移植后1周两组动物运动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移植后2周、3周、4周,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显著提高运动功能。移植后4周,移植组损伤脊髓的结构修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脊髓半切损伤大鼠经MSC移植后能明显改善其运动功能和神经形态,MSC移植对脊髓半切损伤大鼠有治疗作用。

1931-1933

108例肝源性糖尿病临床分析

作者:贺爱辉; 张少华; 杨趋云; 刁蔚欣 单位: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广东广州510008

摘要: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与慢性肝病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对肝源性糖尿病10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率慢性肝炎为28.7%(31/108),慢性重型肝炎为19,4%(21/108),肝硬化为51.9%(56/108),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糖重度升高的比率,肝硬化为50%,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35.2%(38/108)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通过饮食控制、保肝、抗病毒和(或)胰岛素治疗,除6例死于肝癌或重型肝炎外,余患者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糖尿病轻重与肝损害程度成正相关。症状多不典型,须常规检查空腹、餐后血糖。经饮食控制、保肝、抗病毒和胰岛素治疗后。效果较好。

1933-1934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CCU中危重度医院感染的疗效评价

作者:蔡建生; 彭志坚 单位: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汕头515011

摘要:目的:评价哌拉阿林他唑巴坦治疗CCU中危重度医院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头也米诺钠比较。方法: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A组)与头孢米诺钠组(B组)各31例,ASH静脉滴注哌托西林,他唑巴坦4.5g,1次,8h,B组静脉滴注头孢水诺钠针1.0g,1次/8h,疗程7-10天,各例患者均加用阿米卡星针0.4-0.6g/d。结果:ASH治疗有效率87.1%.细菌清除率82.5%,不良反应发生率3.2%:B组治疗有效率64.5%,细菌清除率60.5%,不良反应发生率6.4%。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短暂且轻。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CCU中危重度医院感染临床疗效好,细菌清除率高,可作为CCU中危重度医院感染的经验性用药。

1934-1936

应用人工肝治疗终末期肾性顽固性腹水疗效观察

作者:王辉; 张莉; 郭明好; 刘芳 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河南卫辉453100; 上海师范大学医院检验科; 上海200000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Suppoa System,ALSS)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合并大量顽固性腹水疗效。方法: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加血浆吸附加血液透析)治疗肾性顽固性腹水30例次,与同期的腹水超滤浓缩回输34例次作对照。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白蛋白(ALB)、中分子物质(MMS)、内毒素(Endotoxin,ET),人工肝组(ALSS)前后血尿素氮、肌酐、中分子物质、内毒素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两组病例腹围、呼吸困难、食欲、下肢水肿,在治疗后8周,对照组较人工肝有加重的变化趋势;发热、出血、低血压等人工肝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效果比较人工肝优于对照组(X^2=11.74,P〈0.01)。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是顽固性腹水有效的治疗方法。

1936-1937

克林澳早期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作者:熊为民; 邓文彬 单位:博罗县龙溪人民医院外科; 广东博罗516121; 东莞市常平人民医院急诊科; 广东东莞52358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克林澳对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患者药物治疗均在颅脑损伤后6小时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克林澳静脉滴注160mg/d,连续14天为1个疗程。把意识觉醒时间、GCS评分、TCD以及GOS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对比,治疗组意识觉醒时间,不同时期GCS评分。经TCD显示缓解脑血管痉挛效果以及预后GO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应用克林澳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可靠,可降低致残率。

1938-1939

个体化音乐干预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患者术前焦虑的研究

作者:张隆群; 罗盛淑; 王济明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 重庆400016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音乐干预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调查107例肝癌行TACE手术患者的音乐背景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1-2小时给予个体化音乐干预30分钟,对照组则只戴耳机不听音乐,观察干预前后焦虑、血压、心率。结果:(1)个体化音乐对术前焦虑的影响:实验组音乐干预后焦虑评分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件(P=0.02);实验组收缩压呈下降趋势(P=0.04)。(2)个体化音乐对不同人群效果不同:女性患者焦虑的下降程度显著高予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受教育程度高下降明显(F=4.36,P=0.02)。结论:个体化音乐可减轻肝癌TACE患者术前焦虑,尤其对女性、文化程度高者效果更明显。

1940-1941

近红外光谱仪对妊娠高血压母亲之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

作者:林开颜; 谢泽宇; 章绵珍; 张素玲; 林泽鹏 单位:汕头市妇女儿童医院; 广东汕头515021

摘要:目的:探讨母体妊娠高血压对新生儿脑组织氧饱和度的影响.及近红外光谱仪(NIRS)在妊娠高血压母亲的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对2005年3月,2006年3月间在我院NICU住院的38例产自妊娠高血压母亲的新生儿和30例止常新生儿(对照组)在出生后12小时内,应用NIRS监测其脑组织氧饱和度.并将临测结果与脑损伤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妊娠高血压母亲组新生儿脑组织氧饱和度(643±40)%和止常对照组新生儿脑组织氧饱和度(71.2±5.9)%,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脑损伤组新生儿与无脑损伤组新生儿脑组织氧饱和度分别为(61.7±2.3)%和(67.5±5.9)%.P〈0.01。结论:母亲妊娠高血压可导致新生儿脑组织氧饱和度的异常.及早应用NIRS监测脑组织氧饱和度能早期预测脑损伤的发生。

1941-1943

频率选择脉冲序列与反转恢复脉冲序列脂肪抑制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李伟; 兰勇; 罗学毛; 龙晚生; 陈雄钊; 何仪改 单位:江门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广东江门529030

摘要:目的:研究频率选择脉冲序列与反转恢复脉冲序列对脂肪组织抑制的效果。方法:从41000例病人中选择使用频率选择抑制技术和反转恢复抑制技术的病人共1400例,其中头部300例,脊柱500例,腹部300例,盆腔300例,从对比度、信噪比,伪影、病灶显示效果及脂肪抑制效果5个方面,采取阅片形式进行对比。结果:1400例使用二类技术的病人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频率选择脂肪抑制技术得到好和差的例数少,中等效果的例数多。而反转恢复技术得到好的和差的例数较多.中等效果的较少。结论:频率选择脂肪抑制技术简单易行.得到一般效果的情况多,差效果的情况少,主要在于对磁场的均匀性有一定的要求;而反转恢复序列得到好的效果情况多.但差效果同样也较多一些。主要在于对TI的设置问题,是比较常用的脂肪抑制技术。

1943-1944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价值

作者:彭海霞; 周林法; 李吉; 金云菲; 王赛玉; 钱爱华 单位:上海长宁区中心医院内窥镜室; 上海200336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器(氩气刀)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型内镜专用氩离子凝固器对经病理证实的消化道息肉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180例患者,共324例息肉,其中230枚扁平广基息肉经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有94枚有蒂息肉在内镜圈套治疗时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器配合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疗效确切、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1945-1946

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连枷胸合并肺挫伤

作者:王伋; 袁伟; 李悟; 马诚; 刘旺林 单位:广东东莞东华医院急诊科; 广东东莞523110; 西安市北方医院急诊科; 陕西西安710043;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 陕西西安710032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模式(NIPPV)对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使用NIPPV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NIPPV治疗后患者症状、氧合指数、PaO2明显改善。其中5例呼吸窘迫进行性加重,行有创正压通气(11.1%),6例死产(133%);治疗有效率75.6(34/45)%,结论:对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NIPPV治疗能起到胸廓内固定同时治疗ALI,ARDS的双重作用.必须警惕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降低此类患者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