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形式美感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8 08:48:17

摘要:敦煌莫高窟壁画是敦煌文化的组成部分,并因此闻名于世。敦煌莫高窟壁画题材内容丰富多彩,艺术表现手法精妙绝伦,具有很好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本文从线条、色彩、构图三方面阐释并举例说明形式美感在初中美术课堂的应用与思考。

关键词: 初中 美术课堂

形式美感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初中生通过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学习,审美观念正在逐步形成,能够达到审美自觉的水平。初中生开始热衷于文学创作,其语言表达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能够较好地把心中所感表达出来。当下的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分为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对艺术语言和美术素养都有明确要求。可见,掌握艺术语言和形式美感是学生能够得到充分表达的重要途径。敦煌莫高窟壁画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其丰富的题材内容通过变幻的线条、丰富的色彩以及精妙的布局展现开来,如果把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资源宝库加以利用并使之成为教学资源,那么可能成为学生掌握形式美感的有效途径。对中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离不开对线条、色彩等要素的理解,即对形式美的理解。敦煌莫高窟壁画所体现出来的形式美感让人沉醉,以下仅以线条、色彩、构图三方面来说明形式美感在初中美术课堂的应用与思考。

一、线条

中国画自古以来都是以线造型,通过线条曲直、快慢、粗细等变化来塑造一个个传神的人物形象。例如北齐曹仲达所画佛像人物衣纹紧贴身体,笔法刚劲稠叠,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而被称为“曹衣出水,与“吴家样”并称,后唐代称之为“曹家样”。后者笔式圆转,所画衣纹飘逸,又被称之为“吴带当风”。可见,线条的不同变化,所呈现出来的画面给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在课堂上老师可对比不同朝代,不同样式的线条,让学生在比较的同时用粗细不一的线条体会其动态和节奏韵律,老师也可选取简单的图案以供学生临摹体会。例如广泛存在于壁画中的《三兔藻井》图案,即在藻井中间画三只追逐的兔子,三兔连成一个循环的圆形,三兔环形外面是展开的莲花花瓣,线体优美婉转,娴静高洁,简洁明了,与圆环中奔跑的兔子形成动静对比。选取较为简单的范例进行课堂小练习,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对美术课堂的兴趣,加之一动一静的线条非常适合学生临摹,体会线条的节奏韵律之美。

二、色彩

敦煌莫高窟壁画赋色绚丽,颜色对比突出,常间以黑、白、金、银色作调和,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同时又带有和谐大气之感。不同朝代也各具特色,北魏浓郁厚重而又有变化,西魏、北周爽朗而清雅,隋唐时代华丽高雅……赋色技法既有中原的工笔重彩,又有来自西域的凹凸晕染法。在色彩单元模块中,老师可利用其资源,对比各朝代不同风格的石窟壁画,阐明其不同之处,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知其所以然。以西魏第249窟西坡的阿修罗为例,整幅画面气势宏大,色彩以青、靛、赭为主,间以黑白二色。老师在带领学生欣赏此画时需注意画面的冷暖对比、明暗对比、补色对比等关系,对比多幅作品来领会色彩给人的审美感受。也可将此学习领域与其他学习领域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利用学习迁移达到更好的学习与教学效果。

三、构图

敦煌莫高窟壁画画幅巨大,画面内容多而不杂,细而不乱,其归功于巧妙的“位置经营”。画工在创作巨幅壁画前必须做到胸有成竹,合理的安排位置,或对称,或错落,或遮挡……例如盛唐第172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此幅壁画正中以阿弥陀佛为中心,两边人物,建筑呈对称状,但仔细看会发现略微不同,如左边屋顶装饰不同于右边,左右两边乐妓排列姿势不同等等。对称的构图给人稳定感,左右两边对称但略带差异给画面又增添了活泼的气氛。此仅以对称平衡构图为例,另还有参差与齐一、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均能在敦煌诸多壁画中得到对应。美术老师在讲解各种构图形式时,不妨对比多幅画作,演示不同构图的简化图,说明不同构图的作用,另外需特别注重学生面对不同构图形式时所产生的审美感受,引导学生表达心中所感。想要较好的将形式美感应用于课堂当中,不仅需要老师储备足够的知识,还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种学习领域的学习以达到将知识内化于心,使学生知其然,而更知其所以然。例如在课堂中老师不仅可采取临摹、阅读、讨论、创作等方式进行形式美感的体会,还可讲述经变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经变故事画中的形式美感以及带来的启示,达到道德教化的作用。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例来学习形式美感可以以单元模块进行学习,在单元模块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以单元模块进行学习,最后可通过创作的方式来进行评价,例如通过经变故事,利用多种形式美法则,让学生们创作一幅连环画或人物形象,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加以评价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桃坊.敦煌文化寻绎[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

[2]胡同庆.魅力敦煌:从美学角度欣赏敦煌艺术[M].甘肃: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3]童丹.敦煌壁画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积极意义[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作者:袁传珍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