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形式政策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9 09:18:50

形式政策论文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1

关键词:网络舆论;政策议程;公共政策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044—02

公共政策的起点来自于社会各领域的社会问题。而某一社会问题能否引起政府关注,能否通过公共政策得以解决,其关键是社会问题能否进入政策议程。当前社会问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或渠道进入政策议程,转化为政策问题,如政治权威、危机事件和大众传媒等,而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应用,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的热情提高,网络舆论兴起,网络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政策议程的途径,并由于其普及性、及时性等特点,在政策议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网络舆论概念与兴起

互联网自20世纪末在我国出现并兴起以来已经成为了继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传媒方式后最流行最便利的传播方式,论坛、博客、各类社交网站的兴起也为公民沟通交流提供了便利。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已不仅仅是一种现代信息交流工具,更是聚集民意、凝聚民心、问计于民的重要平台,也成为公民参与的新型方式。公众通过网络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探讨社会热点事件,评价政府公共政策及举措。近年来许多公共政策都来源于网络热点问题。

网络舆论是指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因某一社会焦点或热点话题,引起网民及社会公众极大关注,并具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言论。由于网络具有及时性、交互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舆论同传统舆论方式相比具有多元性、交互性、多层性等特点。第一是文化思想的多元性。网络空间具有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与多元性特点,因此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提供了一个空前自由的言论和思想平台。第二是具有文化体系的多层性。传统媒体由于自身的特点而定位于不同的文化阶层。由于网络舆论的开放性与多元性,其参与的公众具有更大的广泛性与多层性,形成了从大众文化到精英文化的多层次文化体系。第三具有沟通行为的交互性[1]。交互性是网络舆论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区别于传统传媒方式最为突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信息的实时性与互动性。网络舆论的参与者既可以是信息的与传播者,同时也是接收者。交互性使人类的沟通行为更趋丰富和完善。

因此,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是网络信息时代公民参与的新形式,也必将成为公民影响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内容。托马斯认为:“公民参与是信息时代政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政府和公共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环境和情形,公民参与必然深度地影响甚至改变公共管理者制定政策和从事管理的方式。”[2]

二、网络舆论对政策议程的作用机制

(一)政策议程概念与分类

建立政策议程的过程是将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对于政策议程许多学者都有不同的定义。安德森认为“那些被决策者选中或决策者感到必须对之采取行动的要求构成了政策日程”[3]。而张金马则认为:所谓政策议程是将政策问题纳入政治或政策机构的行动计划的过程,它提供了一条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过程的渠道和一些需要给予考虑的事项[4]。

按照问题的主体或阶段划分,政策议程可以分为传媒议程、公众议程、政府议程三种类型。传媒议程主要针对由传统的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所提出的社会问题。传媒议程中所提出的问题主要指引起传媒关注,并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中公开评论,并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公众议程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其社会问题起源于广大公众普遍关注的事件,并通过传播媒介等方式进行报道,扩大其问题影响力,最终引起政策决策者的关注并纳入政策议程之内。政府议程是政府相关权力机关在其公共权力权限范围内对社会公共问题进行讨论,是政府机关的行动程序,是决策者对有关问题依照特定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5]。

根据政府在议程中的不同定位以及创始者扩散问题的程度和方向进行分类,可分为外在创始型、政治动员型、内在创始型三种政策议程。外在创始型由体制外的个人或利益团体提起,并进入系统议程,并最终进入政府议程。政治动员型则是由权威的政治家提起议程从而引起政府在公共权力范围内的关注。内在创始型是由体制内的机构或人员提出政策诉求,不希望经过体制外的公众系统直接进入政府议程。

(二)网络舆论在政策议程中的形成过程

网络舆论是网络信息时代公民参与的新形式,是公民影响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内容。网民通过网络引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加以讨论,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舆论,进而将网络范围讨论的社会问题演变为政策问题,促使相应的公共政策的出台与执行。

网络舆论从开始到形成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话题形成阶段。网络舆论话题包含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等,其来源方式集中在热点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和状况。按照提出者与话题的相关性可分为事件利益相关者与对该类问题感兴趣的公众。能够引起网络舆论的话题一般为社会热点问题与敏感事件,例如当下公众最涉及切身利益的医疗卫生改革、房地产调控、物价上涨、政府依法行政等问题。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2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反思;对策

作者简介:马肖华(1980-),女,河南安阳人,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讲师。(河南 郑州 45000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128-02

大学生是科技创新的后备力量,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骨干力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他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然而,当前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状况良莠不齐,归根究底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师队伍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应当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1]

一、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薄弱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等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课堂,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既包括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也包括国内外重大时政问题的分析;不仅包括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教育,也包括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分析。[2]在教学实践中,不仅应根据国家每年下达的教学要点,结合社会当前形势确定教学内容外,还应积极探索适合高等院校特色的教学内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多数学校对教学内容缺乏统一要求,并且任课教师多数是由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兼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容易出现问题。而且多数学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考核重视不够,对任课教师没有形成规范的考核方式,有些任课教师授课理论太多,内容枯燥,选题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授课效果较差。

2.教学模式单一

截至目前,很多从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教师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不注重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3]这种教学方式必然造成教师“满堂灌”的状况,教师仍然是传统教学方式的课堂的中心,决定着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地接受着来自教师的知识灌输,积极性无法得到有效调动。这种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仅注重教师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信息,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压抑和忽略。

3.教学手段落后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不少教师教学手段及形式单一落后,教学效果较差,体现在一些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缺少丰富的图片、影像、多媒体视频等材料。一些教师为应付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仅进行单一的理论教学,不重视教学实践课程及学生综合讨论环节,使得本应充满趣味性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变得缺乏生机、索然无味。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手段更加难以多样化,大多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实行大班课堂的教学,学生人数少则100至200人,多则在200人以上。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拉大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空间、心理距离,教师也难以有效地监管课堂,导致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从事与课程无关的活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难以实现,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4.教师队伍良莠不齐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满意情况直接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学水平有关。[4]目前多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主要由负责学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干部担任,专职教师数量匮乏,结构简单化。这种师资结构形式不利于形势与政策骨干教师的培养以及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对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担任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兼职教师,在完成繁复的本职管理工作后才能兼顾到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教学中,不利于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并且形势与政策与一般的课程有很大差异,形势政策变化快,教育教学的任务重、要求高,这就要求任课老师要具备较高学术水平和人格魅力,具备优良的师德,要不断分析问题,理清思路,认准形势,提高讲解水平,进一步增强形势政策教育教学效果。 而目前形势与政策课任课教师所面临的困境,使他们很难有充裕的时间与精力进行课程准备工作,难免会出现准备不足,照本宣科的教学困境。

5.教学研究匮乏

从课程自身特点出发,形势与政策课需要紧抓时事热点、深入分析重大问题,形成针对性强的教学提纲,这就对教师的理论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5]由于大多数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都是兼职担任的,由于自身繁重的管理工作,使得他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课程建设问题,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并且目前尚未形成对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的有效考核方式,仅有“专家评教分数”和“学生评教分数”两项指标,其他指标匮乏。任课教师仅限于完成课程教学工作,不重视相关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不关注形势与政策课程相关科研课题的申报。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程缺乏明确、稳定的专业方向,没有形成规范的教学大纲、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课程理论体系。在这种境况下,形势与政策学科发展非常缓慢,难以找到促使学科持续发展的增长点,难以形成稳定发展的学科体系。久而久之,会导致恶性循环,阻碍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除此之外,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如对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视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缺乏专项经费支持,导致师资培训、图书购买、软硬件配置等一些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对策研究

1.明确管理体制,规范课程教学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德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使大学生在德育上获得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领导应当进一步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建立明确的教学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明确课程教学执行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确定课程学时、学分,全面组织教学活动,纳入学校学考核机制。

2.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水平,必需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形式与政策教育虽然基本理论相对稳定,但其教学内容却在不断更新,因此要求从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师既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需要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根据教师专业特长结合形势与政策研究领域划分不同研究方向。其次,应当进一步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业务培训制度,制订并实施教师业务培训计划。要全面贯彻和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培训的基本要求,定期开展对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理论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培训,也可实施教师轮训的方法,务必做到持之以恒,务求实效。

3.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要求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也要不断变革。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当前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特殊性,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辨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要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就要不断加强教学途径的拓展。目前处在一种新的大众传播的环境,学生获取相关信息渠道更加多样化,除来自于教师课堂讲授之外,报刊、电视、网络等也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获取信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践中,任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下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不定期进行播放,结合现场评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由于形势政策教育教学中往往实行“单向灌输”,学生缺乏积极性、创造性,这显然不利于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上,要变教为导,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满堂灌”方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6]应当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与所学专题相关的内容进行研讨,由任课教师制订研讨内容与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4.加强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

形势与政策课不仅具备理论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方面的要求,而且应当从国内外实事出发解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据教育部最近公布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显示,保持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关注程度最高的仍是大学生。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找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与教学要求的结合点,紧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与社会热点话题,以突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时效性,力求教学内容更加富有吸引力。可以适当增加知名专家学术报告及高水平学术论坛活动的比重,比如结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邀请相关专家做专题报告等等。

5.增强课程实践环节,加强课程考核环节的改革

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性很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增加对实践环节的要求,引导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社会考察以及充分利用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和加深学生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巨大进步的认识。

要进一步加强课程考核环节的改革,积极探索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考核方法。形势与政策课程应该突出考核学生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避免使用单一的闭卷考试或单纯以论文撰写的形式给定分数,应把学生平时参与课堂讨论与社会实践等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核。[7]

总之,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必须深刻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程存在的问题,落实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内容的创新,优化师资队伍,改进教学模式,形成教学良性互动,激发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的兴趣,真正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明平.“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若干问题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24).

[2]李咏宾,谭刚.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8).

[3]刘庆国,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3).

[4]刘颖.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校外教育,2010,(16).

[5]陈华栋.关于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3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程;案例教学法;比较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22-02

1987年,国家教育部决定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必修课,要求各高等院校将《形势与政策》列入教学计划。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要求不断探索“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创新形势政策课的授课方式,在教学体制机制、教学内容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深入研究,不断创新。”[1]长时间以来,单一的讲授法是许多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缺乏与学生互动,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变成填鸭式教学。所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法使所讲授的内容学生真正听进去,一直是本课程教师关心的问题。在长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践中,本人依据课程的基本要求、性质、特点,综合利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课程趣味性、科学性的提高,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讲授法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被称作讲授法,是课堂讲授最基本的方法,讲授法的优点是信息量大、灵活性强。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讲授法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政治方向,向大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但弊端也很明显,单一的授课模式使学生对授课内容缺乏兴趣,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综合使用教学方法,实行多样化的方式教学。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形势与政策课程当中使用案例教学法,需要老师寻找真实客观、种类多样的案例,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使学生建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2]比如“中东、北非乱局”这一专题当中,我先以突尼斯茉莉花革命为例提出案例,对学生给予启发,要求学生对突尼斯形势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后,再阐述有关的理论知识并对其结论进行评述。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由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的现状自然而然地得出中东北非乱局的主要原因。学生头脑形成了思考,而不是从前被动的做笔记记知识点,很好的实现了师生互动。

三、比较教学法

比较教学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分析,以确定其相同点和相异点。该方法有利于认识事物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使学生形成对事物的深刻认识。[3]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性强、信息量大、内容相对枯燥,单纯的讲授法难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在这们课程上采用比较教学法,目的在于用事实说话,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过程得出正确的结论。形势与政策课中的比较方法,常用的为同一时期不懂国家间的比较、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比较或者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相似事件的比较。比如,在讲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这一专题当中,把之前我国的以高积累、高消耗、高速度、高污染、低消费、低效率、低效益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与我国现在的国内外环境作比较,将西方国家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资源枯竭、能源高耗费、环境污染的严重问题,而不得不先污染、后治理,与我国现在的环境压力相比较,引导学生们得出我们必须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降低碳排放,才有助于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和完善中国发展模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的结论。

四、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又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投影机和屏幕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配以声音。教师操作计算机,完成教学过程的活动。[4]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就是把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和传统方法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达到最优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将一些冗长的沉闷的表述用多媒体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中其中一个专题“国际恐怖主义”。如果单纯地只讲述恐怖主义的概念、影响、分类,容易造成学生疲劳,借助文本、声音、动画、图形、图像的综合处理手段多样的多媒体手段,可以刺激学生们的听觉、视觉,激发学习兴趣。我播放了荆轲刺秦王、美国3K党、黑手党的电影片段和“9.11”发生时的视频资料,吸引学生的兴趣,客观真实的资料也使同学们认识到恐怖主义的极大危害,方便引出下一节内容:如何应对恐怖主义,较好地达到了教学效果。

五、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变动,课堂上的讲授只是基本的内容,而真正要实现对大学生思想的塑造,实事求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必不可少。在大学校园中,需要把长期、定期开展的形势与政策课和不定期开展的专题讲座、形势报告会结合起来。把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国际形势问题等作深入调查分析,客观、辩证地认识剖析。把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依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所说:“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5]引导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和基层实践活动,加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势政策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覆盖面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历史等方面,政策性、知识性强。形势政策课教师只有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大量的时事信息为基础,才能组织好教学活动,才能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的思想、树立正确的自身价值观,才能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新时期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崔玉红.高校思政课教改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探索[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11,(3).

[2]莫丽琴.案例教学法与《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1,(4).

[3]闫冰.比较教育思想在“两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6).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4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ituation Policy Lessons

DING Yuan

(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7)

AbstractSituation policy is one obligatory course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its teaching effect is not optimistic.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d the manifestations and cause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situation policy class from the schools, teachers and students, we also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ituation policy class.

Key wordssituation policy course;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lass

1 高校形势政策课有效性不足的现状及原因

1.1 高校重视不够

高校对形势政策的管理松散,对师资队伍建设、场地和设备建设支持不够,所需的经费很难得到落实,相关课题也很难得到重视,有些高校甚至连授课时间都难以保证。笔者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形势政策研究与其他专业相比很难为学校引进高额的科研经费;第二,由于各个高校都有形势政策课,其很难成为高校的特色专业。第三,学生对形势政策的关注度不高,教学效果平平。故高校虽然应国家要求,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但在对老师的配备、教材、教学团队的建设方面投入不足。

1.2 教师授课质量不足

在形势政策课的教师队伍中非专职、非专业人员普遍存在,课程深度不够,内容含量不足,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够;老师疏于备课,敷衍了事;内容陈旧,一个专题用上一个学期甚至几个学期;讲述方式单一,感染力不足;作业批改不认真,有的老师甚至简单的以长短轻重来评判。

虽然国家把形势政策课提到一个举足轻重的职位,但形势政策教师从待遇和职称晋升等方面,都比能与其他专业课老师相提并论。与此同时,形势政策课的授课班级人数庞大,批改作业量极大,很多老师为了完成任务只有草草了事,加之学生听课热情不高,讲授和备课时也缺乏热情。

1.3 学生积极性差,应付心里严重

课堂上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干自己的,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业在网上抄一抄了事,雷同率很高;面对老师提问,一问三不知。

造成这种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对形势政策课的认识存在偏差:有些学生认为形势政策课不及专业课实用,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和工作没什么用处;有些学生认为现在信息发达,形势政策的课讲的内容通过网络或新闻媒体完全可以获知,没有必要上课;有的学生认为形势政策课课时少,考核方式简单,学分少,不需要花费过多的精力。90后学生思维活跃,追求个性,追求自我,传统的灌输的授课方式,易激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高校不重视导致老师敷衍了事,老师备课不认真,造成学生兴趣缺乏;学生兴趣欠缺,老师授课就更加敷衍,学校更加不重视,这三者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 提高高校形势政策课有效性的建议

2.1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积极性,是形势政策课有效性提高的基础。首先,应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掌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点、思维特点等等,有针对性的设置形势政策课的内容、教授方式、考核方式。这是尊重学生,“以人为本”的切体现,也是使学生感觉其主体地位,提高主动性的一种方式。

形势政策课“授课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满足大学生提升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需求,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大学生本来通过媒体都知道的热点现象和理论。”①

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要通过各种形式给予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避免整个课堂只有“一种声音”,对其可取的地方进行鼓励,对不足的地方即时指出,并分析原因。在适当的时候引出教师的观点。这种方式与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相比讲授的内容少了,看起来是轻松了,但实则对教师的课堂控制力、反应力以及对问题掌握的深度和广度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当代大学生是关心政治的,由于其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其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成型,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易出现过激情绪。形势政策课是引导学生的重要阵地。但如果采取以往灌输式的授课模式,生搬硬套观点,只会引来学生的反感情绪。

形势政策课应努力尝试各种授课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采取即兴演讲、辩论、课堂讨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学生在相互碰撞过程中,激荡出思维的火花,揭露出问题的实质。也可以尝试将形势政策内容引入第二课堂、社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做相关课题调查报告、研究论文等等。

改革形势政策课的考核方法。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都纳入到考核成绩的计算中去,平时成绩的计算应全面反应学生课堂的听课状况、发言、讨论、回答问题的情况。

2.2 提高形势政课老师的自身素质

形势政策课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热爱学生,这是上好形势政策课的基础。一个能够帮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交友、学习、就业等方方面面问题的教师,能够跟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更容易得到学生的爱戴,他的观点和授课内容也易为学生所接受。

形势政策课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责任心。事先要查阅查阅相关资料,熟识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历史背景,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问题有着清晰的认知和思路,了解学生的主要观点,恰当地给予引导。

形势政策课老师要注意平时的知识积累。形势政策课主要简述国际国内形势和热点问题,看似浅显,但是要是想将问题讲得深入透彻,需要任课老师有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宗教民族、地理等知识,有赖于课前教师的认真准备和平时的积累。将理论和实际很好的联系在一起,才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觉自愿的走入形势政策课课堂。

2.3 高校应提高对形势政策课的重视度

2.3.1 规范各教学环节,维护形势政策课的严肃性

学期初由党委宣传部和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当前的事实热点问题,确定教学计划,并根据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的特点,确定选题范围。防止教师随意选题,一个专题用多年,维护课程的严肃性。定期召开教研室例会。对形势政策课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其考核标准和其他课程一致。

2.3.2 推行集体备课和示范课

主要是由形势政策课教研室主任牵头,形势政策课专兼职教师参加。集体备课便于对形势政策课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好的方式进行交流借鉴,对于遇到的问题进行协商解决,是一个取长补短的好机会。示范课往往是选取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就有代表性的专题,进行示范讲课,对新进的教师有很好的参考借鉴意义。

2.3.3 为形势政策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支持

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对形势政策课教学计划的要求,保证形势政策课的教学数量和质量;②鼓励形势政策教师参加对外的交流和培训,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经费;鼓励形势政策课专兼职教师申报相关课题,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形势政策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应把握机遇,把形势政策课精品课程建设参与到科研课题中去。”③

注释

①代娟.试论优化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途径[J].法制与社会,2009(10).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5

近30多年来,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要适应时代特点和结合实践要求,努力加强文艺理论建设,积极开展文艺评论,大胆进行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的创新,为我国文艺事业发展提供正确引导,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营造良好氛围。[6]404由此,文艺政策与文学批评都实现了角色及关系的现代转型。1.由于致力于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艺政策以时代、国情与实践为基础,积极参照了他国文化政策的优势及经验,不断地更正贯彻于文学批评的“盲洞”和“误区”,确立了它的“中国特色”。尤其是从1980年代崛起的批评家如曾镇南、季红真、黄子平、李洁非、孟悦、陈思和、王晓明、吴亮、蔡翔、南帆、朱向前等人,他们大量地接受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方法,却又能“为我所用”,综合地创立了符合中国文学经验又面向世界的文学批评方法、概念、范畴、价值、标准等等。尤其是雷达所创造的“中国化批评诗学”及其《废墟上的精魂———〈白鹿原〉论》、《民族心史的一块厚重碑石———论〈古船〉》等堪称经典的“宏文”,林兴宅的系统研究方法、鲁枢元的生态学批评、蓝棣之的症候式阅读,等等,都在对中国价值的倡导中彰显了文学批评的民族作风与民族气派。2.文艺政策更注重对文学批评的“引导”意义,如要具备博大的胸怀,容许不同的艺求风格与艺术流派的平等“对话”,倡导自主创新和构建个体化的批评诗学,鼓励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文学批评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它与其他学科、其他领域进行交流,保持本体的生命活力。3.文艺政策与文学批评建构了良好的弹性的共生机制。由于对文学规律的认识愈来愈深刻,对它的遵循也越来越具备深刻的使命意识,文艺政策基本上不对具体的文学评价活动进行“干预”,而是高屋建瓴地为文学批评拓展张力、空间与可能性,如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及重释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重要“命题”。如《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邓小平)、《宣传思想战线的主要任务》()、《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等中央文件就为文艺批评指明了前进的方向。4.文艺政策的制订者基本上都有着深厚的专业背景,能够充分尊重当前的文学现实与批评实践,在贯彻与实施方面努力凭规律“办事”。特别是文艺政策与文学批评无论是在理念、指向,还是在标准或者艺术性方面,都逐渐地走向“共同化”。如周扬、陈荒煤、王蒙、阎纲等人既是主管文艺的高级官员,又是成就巨大的文学批评家。尽管后来一些学院派批评家影响不菲,但是他们也在不同的岗位历练,如吴义勤就从大学教授“变身为”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施战军担任《人民文学》主编,等等,并多方面地推动着文学批评的“主潮化”,这样的例子还很多。5.文艺政策与文学批评都是与时俱进的,它们之间并无根本的利益冲突,而且还相互对象化并予以提升。总而言之,当代文艺政策与文学批评已打开了各自的合作与共生之门,也为后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二、文艺政策对文学批评的影响“内涵”

尽管文艺政策与文学批评存在着不菲的审美距离,而且发生影响还需经过若干中介环节。然而,经过不同的“方式”,文艺政策还是深刻地影响着文学批评的“核心内涵”。特别是文艺政策与政治权力关系的此消彼长,更使文学批评主潮发生错综复杂的递变,并通过热点、关键词或者文艺思潮等诸多因素曲折地表现出来。

(一)由于中国特色之意识形态的强大效应和潜在的权力推动,党的主要领导人“有意识地”发表关于文学的纲领性文献,它们不仅成了文艺政策制订的直接依据和基本内容,也成为这个时期文学批评的“聚焦”和“先导”。如《祝辞》就“期待”着新时期文学批评:在意识形态领域中,要同各种妨害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习惯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要批判剥削阶级思想和小生产守旧狭隘心理的影响,批判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克服;要恢息和发扬党和人民的革命传统,培养和树立优良的道德风尚;要努力评介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要以文学创作是否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为评价尺度;要注重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性、教育性和娱乐性,要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要鼓励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敢于创新;要充分发挥“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之效益,不断地借鉴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艺术、哲学及社会思潮之成就,努力提高自己认识生活、分析生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等等。“文艺论述”与《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等指导性文献则弘扬了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基本的艺术与价值取向,如为贯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之精神,文学批评遵循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为标准,努力促进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等等思想和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鼓励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基础上的探索和创新,鼓励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以及人民大众的艺术趣味方向。[7]党的主要领导人对文艺政策的阐述,往往也包括了对文学批评的多方面“诉求”。尽管具体的批评实践是复杂多变又形式各异的,但这些“内涵”却概略地反映了文学批评的“主脉”,也为我们深入地把握当代文学创作及其评价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参照和借鉴。如《文艺理论与批评》的“批评家群”就对文艺政策的把握与实践非常迅速与及时,影响也非常广泛而深入。

(二)文艺政策的变动还会间接地影响着文学批评的形式。1.语言是文艺政策的“晴雨表”,文艺政策的递减衰变,往往会首先在词汇、言说方式及策略、语体与修辞等方面表现出来,如当代文学批评的关键词就概括地反映了这种语言形态的“位移”或者变迁:新时期文学、主体性、向内转、朦胧诗、新诗潮、后新诗潮、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重写文学史、民间等属于新时期文学批评范畴;日常生活、民族性、文艺战线、写真实、真实性、重大主题、世界性因素、底层写作等属于新世纪文学批评。[8]81这种概括并非全面,但却透过“关键词”的独特视角,溯源了文艺政策与批评语言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潜在关联。2.节奏是文学批评的神经末梢,文艺政策宽松与紧张、自由与专制,往往会直接地反映在文学批评的节奏上。总体说来,新时期文艺政策“拨乱反正”,逐渐回归到“规律”轨道并构筑着面向世界的“视野”与“胸怀”,因之,文学批评的节奏洋溢着前所未有的自由、自信、自主,既有拥抱“文学性”的坦荡诗情,又有崛起于“废墟”的焦虑;既追求“陌生化”的抑扬顿挫,又不乏理性节制所形成的匀称与和谐;既有细读带来缓缓的音乐旋律,又有辩证批判所掀动的如重金属击打似的探戈舞;既有来自于异域之繁复多变的“众声喧哗”,也有平淡自然、韵味悠长的本土清音,等等。由于文艺政策所赋予的广阔空间,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综合了种种因素及其合力,构建了由节制走向开放的节奏体系,努力拓展着语言节奏的所有可能性。新世纪文艺政策更倾向于“软实力”、主旋律,以及文化安全的总体战略,因之也给予了文学批评更大的话语权。文学批评不但继续深化着此前的节奏探索,更兼之与数码技术结合,还有效地开辟着新的“无名”境界,如语言更讲究节奏的迅捷、有力,象万花筒般变幻莫测;在追求意义的“简单”之时,通过节奏的高频率化使形式走向模糊化;节奏固有的链条被有意识地打乱或者扯断,在碎片化的效果中可以被无限地重新组合,形成狂欢化、拼贴式的后现代景观;或者以“中国化”为核心趋势,形成了新理性化的“规范”与“有序”,但并不“定形”。这种节奏无限“开放”,但总是遵循着“意义”的规律,在文学性、语言规则、陌生化等等因素的合力中前行。如果比较一下雷达等批评家们新时期之初与新世纪以来的文学批评,无论从话语、概念,还是从价值取向等方面而言,都发生了“质”的变化。3.感应着文艺政策之历史化的,还有批评文体的代起衰变。如新时期则大大地激发了批评文体的创造力,除已有的文体更新外,还与时俱进地出现了诸如谢有顺等人的访谈录、李陀和刘心武等人的书信体、张光年等人的日记体,以及编年史、图像式、哲学体、选本类等文学批评样式,并逐渐走向新世纪的跨文体/杂文体批评,或者是与科学技术嫁接的、难以归类的边缘文体批评。

(三)文艺政策甚至还渗透并变革着文学批评的思维精神。如新时期由于广泛的思想解放运动,批评思维更追求时尚化与求异创新:系统式、灵感式、辩证式、审美式、形象式、经验式、情感式、科学式、和合式、理性式和镜像式等等思维形式争奇斗艳,它们互相碰撞、融合,表现了高度的自由与主动的探索精神,也使文学批评前所未有地拓宽、深化了自身在“文学共和国”的本体存在。新世纪文学批评则继续了这种势头,在思维领域开始走向综合与理论化,思维不再把独特性作为最高目标,更看重多种思维形式的协同创新及其总体效果,这就是当代文学批评学的出现,且方兴未艾。———通过文学思维,文艺政策深刻地影响了文学批评的日常经验及其存在。如早期林兴宅等人运用系统论来阐释“阿Q性格系统”,以及1990年代兴起并成为热潮的生态批评,如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王先霈的《圆形批评》,曾庆元、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以及曾繁仁、冯宪光、朱立元等人对文学批评思维的拓展之努力,等等,都是在领会了文艺政策的自由与放开之后对文学批评的突破。

(四)文艺政策也影响着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概括地说,这种核心的价值体系先后进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弘扬主旋律、发展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增强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等等“主潮”转换,总体目标则是构建高度繁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另外,它还包括大力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所有文明成果,博采众长,厚积薄发,推陈出新,为人类文艺发展史添光加彩。如雷达等人提出的新时期十年文学批评的主潮是“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季红真等人提出中国文学的“文明与愚昧的冲突”,以及陈思和等人提出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等命题,都是文学政策与文学批评的“共谋与活力”!总之,从学理意义而言,文艺政策对文学批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效果可能会有所差异,不过,相对于其他因素来说,这些因素更表征了文艺政策与文学批评的深刻关联及相互影响。

三、文艺政策对文学批评的影响“途径”

文艺政策强势地“影响”着文学批评的嬗变,那么,它究竟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这种话语权呢?尽管联系两者的因素错综复杂,但就所起的作用大小而言,这些因素却是深刻而基本的。

(一)权威性与感召力。文艺政策的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文艺或者文化的论述,党的主要领导人对“革命与文艺关系”的正确理解及其设计,以及从实际工作出发所制定的有关文化活动的措施或者条例。由于他们卓越的理论修养及其经验、崇高的国内外声望,所代表的无产阶级事业之合法性,特别是贯穿于“革命”并为之所确证的“真理性”,使这些文艺政策“无形地”具有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法律效应”:“法律所以能见成效,全靠民众的服从,而遵守法律的习性必须经过长期的培养。”由此生成的广泛“权威性”与感召力,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对文学的观念及其实践,甚至直接“引导”着文学批评的走向。如《祝辞》所倡导的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原则,《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之“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及先进文化方向和软实力之说法,莫不对文学批评产生根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精神感召作用,批评者们自觉地把它们当作文学的“最高典范”予以引用。如在《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上讲话》提出:“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和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坚持以最广大人民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关心群众疾苦,体察人民愿望,把握群众需求,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创造,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情,为人民呼吁。”这种号召大大地促进了“文学向下”,尤其在促进“底层文学”在面对现实、揭示苦难、提倡正能量等方面发挥了广泛的作用和影响,也使“人民文学”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光彩,并使大批作家和批评家们自觉地汇入到这种潮流中来。

(二)权力效应。马克斯•韦伯则把权力理解为在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他行为者之上的可能性。比德•巴克拉克与莫顿•巴拉兹则提出权力的二维论,即权力既有公开和看得见的形式使用,又有隐蔽的一面,难以直接观察到。①据此来考察文艺政策的制定及其执行,我们会发现,它对文学批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文艺政策通过设立文学奖、课题立项和提供指导方针,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对文学批评发生实际和不容置疑的“导向”作用,如鲁迅文学奖•理论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少数民族骏马奖(理论奖),等等,为理论批评树立一种典型和标准。2.文艺政策也以“权力方式”为文学批评“保驾护航”,如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的创新潮流、1985年“方法年”的出现,西方文学批评方法在中国的广泛运用,乃至当今的中国化批评诗学之形成,都得益于文艺政策的开放、自由,以及对文学规律之探索和遵循的力度。3.文艺政策与时俱进所出现的新问题,限于“政策”形式的不完善,以及为未来发展的“预留空间”,都有力地孕育和促进了文学批评的“民间化”及“民间化”文学批评的兴起,如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一些报刊杂志就从专业角度展开争鸣,如对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现代派文学等文学形式,当它们刚开始兴起时,都引起过巨大的争议,文学批评家们就着力避免政治力量的“粗暴介入”,如对《废都》的批判尽管非常激烈,甚至出现了针锋相对的倾向,但是并没有谁打棍子、扣帽子,在不同意见的交锋中,雷达等批评家对《废都》作出了准确而又令人信服的学术评价。

(三)批评者的“话语权力”。这主要是指文艺政策的制定者与执行者同时又是活跃的、有影响力的文学批评家。他们从事文学评价活动,是把党对文艺政策的理论探索化为检验“真理”的实践。文艺政策通过他们的“身份置换”而对文学批评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文学批评也几成文艺政策的诠释与理论演绎。由于文艺政策与文学批评毕竟并非直接相等的关系,他们在进行具体的批评实践时,也会努力依据自身的才情与感受力,对文艺政策进行有限的“突破”,但总体方面则是对它的“丰富与发展”;也会出现这种情况:由于思考换位的非彻底化,文学批评对文艺政策亦步亦趋,最终取消了自身的尊严与基本品格。新世纪以来,批评者双重身份意识逐渐“淡化”,这种影响也就成为“政策制定者”与“批评者”的潜在互动了。如张炯、朱寨等人,他们尽管是以批评家的身份活跃在文坛上,但是他们也常常是中国文化、学术单位的负责人,也深度地参与文艺政策制订,并又在批评活动中予以实践之。文艺政策精神通过他们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四)价值取向。尽管文艺政策与文学批评有着根本的区别,但两者却不乏共同的价值意识。文艺政策从宏观与意识形态高度“规划”着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文学批评则从微观与“文学性”角度来确认这种“规划”是否合理和实事求是。因之,文艺政策与主流的文学批评会有意识地寻求“内在的合拍”,如党中央倡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恪守职业道德,弘扬职业精神,专心致志,孜孜以求,努力攀登人生和艺术的高峰;要严肃认真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人间正气,塑造美好心灵,风成化习,果行育德,为人民奉献最好的精神食粮,努力以自己的作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的精神世界”等等,既是当今文学批评不竭的理论与价值资源,也聚焦并吸收了过往文学研究所形成的“真知灼见”。以实践为契机,文艺政策与文学批评不但理顺了方向并拓展了价值共识,而且通过相互协调实现了螺旋式提升。如作家们与批评家们在茅盾文学奖的“评奖标准”方面取得共识即是鲜明的例子,如“获奖作品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对于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和人民主体地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作品,尤应予以关注。”

(五)实践性。无论是文艺政策还是文学批评,都不是虚拟的“空中楼阁”,而是来自于当代文学实践经验、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文学理想等因素。通过实践这个中因素,文艺政策与文学批评实现了有效的“对话”。由于文艺政策是集体意志的产物,犹如历史的合力,对任何个体都会发生积极和不容置疑的裹挟作用,文学批评由此潜在地渗透了诸多的“他者”因素;批评者也是主动并充满了强烈的挑战精神,与文学作品进行交流,并以鲜明的独特性汇入文艺政策之“主潮”,由此策动着文艺政策的改变。尽管这种影响是非对称的,但实践却能够有效地化解文艺政策之“专断”与文学批评之“偏激”及其所产生的误会和风险,并以小的代价实现二者在技术层面的和谐,以及理论的高度提升。如新世纪文艺政策的大解放与文学批评的大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繁荣景象,无疑证明了实践的不可或缺。如《文学评论》之“当代文学批评”,就力图在文艺政策与个性化的文学批评、学术国刊与前沿评论之间找到合适的支点,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对策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途径”。不断加强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不仅有利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更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一、当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高职院校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各类技术应用型人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很重视学生专业理论、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忽视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例如,在高职院校只开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形势与政策教育由于课时少,一年当中就上那么几天,且课程又没有连续性,因而被许多高职院校领导忽视,将形势与政策教育当做可有可无。即使有些院校开设了这门课程,也未把形势与政策教育放在与其他思政课同等重要的地位,表现在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相关事情放在宣传部门,而不是置于专门负责教学的教务处;学生上课也是几个班的学生挤在一起上,既不能保证学生出勤又难保证教学质量;从事教学的老师也是良莠不齐,这些都使得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2、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缺乏针对性。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每年都在变,没有固定教材。各个院校教学都是依据教育部下发的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有的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上就是照搬照抄教育部下发的教学要点,而根本不考虑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不同于本科院校,高职学生素质整体不高,其人文底蕴、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更是落后于本科生的现实,不针对高职学生实际情况来有选择的确定教学内容,显然起不到真正的教育效果。

3、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法简单,缺乏创新。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在教学方法还主要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阶段,小组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调动学生参与性、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很少使用,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几乎没有。即便有一些老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基本上也是在念课件,教学艺术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又不好,使得整堂课淡然无味,学生要么睡觉、要么玩手机,因为是合班上课有些学生索性就不去。

4.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上还没有形成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且师资水平普遍不高。目前,多数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师资队伍都是临时拼凑起来,包括各系部主任、书记、思政课的教师、辅导员甚至一些处室的工作人员,可谓人员构成复杂,水平参差不齐。这支队伍中除了思政课的教师外,其他人员都不从事一线教学,专业也不对口,再加之平常都忙于自己的具体事务,很难对形势政策教育这门课有深入的学习和掌握,所以,有的人就从思政课老师那里把教案拷贝过来,轮到自己讲课,就在那里照本宣科;还有的从网上下载一些视频,上课就是给学生放视频,学生感觉这课没多大意思,以后也就不愿上了。

二、提高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1.加强对形势与政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务必从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改变以往由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等多个部门管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状况,归到教务处统一管理,制定严格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不能随意压缩教学时数,尽量实行小班教学,对教师队伍要严格把关,必须是通过试讲的老师才能上讲台,成立专门的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由专人负责教学管理,并提供必要的教学资金和教学设备与场所。

2.针对高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高职生人文素质相对本科生要低一些,因此,在教学内容设置上,依据教育部下发的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结合高职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及高职院校特点来有选择的确定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针对“90后”高职学生的特点,授课时尽量运用活泼、感性的授课方式,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视频及图像资料,来阐释一些抽象的理论,相比空洞的说教更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吸引力。可以提前收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课上采取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达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效果。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支信念坚定、精通业务、乐于奉献、稳定、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首先要组建稳定且具有较高水平教学团队。应按照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原则,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选聘具备较高政治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强的老师组成专职教师队伍;以公开试讲的方式从思想政治辅导员、党政部门的人员中选拔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课堂组织能力的人员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其次要不断提升教师授课水平。教育部关于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下发后,由“两课”教师牵头带领大家学习研讨要点,开展集体备课,吃透要点;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思政课教师上示范课,组织年轻教师观摩,以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教师之间相互听课,交流授课经验,相互取长补短。此外,也应把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培训纳入学校整体师资培训计划,提供教师外出考察、参加专业培训机会,全面提升师资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教社政[2004]13号.

[2]张心淼,任焕茹,张茹. 高校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2(5):107―110.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2 ― 0152 ― 03

一、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经历了从“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三次重要演进。

形成于1985年至1987年间的“85方案”俗称“两课”,即高校的公共政治课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部分构成。“85方案”一开始并没有将“形势与政策”列入其中,但1986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专门了《关于对高等学校学生深入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宣传、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采取暑期社会实践汇报会、回乡见闻座谈会、省市有关负责同志和学生座谈、报告等方式,有针对地进行形势政策教育”。〔1〕紧接着,1987年10月,国家教委又制定了《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该文件指出:“几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形势、政策、人生、理想、道德、民主、法制、纪律等方面的问题,有计划地开设一些思想教育课程,在时间上、制度上加以保证,是必要的。”〔2〕

然后是1988年5月,国家教委出台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课的实施意见》,该文件将“形势与政策”划归到思想教育课程,其独特之处是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教学内容。同时,该文件还就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安排、师资、教材和经费等诸多方面给出指导意见。譬如,在教学内容上,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现实和需要出发,不刻意追求内容上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教学安排上,“形势与政策”要列入教学计划,合理地排入课表;在师资配备上,形势与政策课主要由直接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承担等。〔3〕应该说,这是“85方案”实施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功用和管理所做出的最全面表达。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这次会议决定将邓小平理论写进,与马列主义、思想一起,同为党的指导思想。为落实相关精神,1998年6月,教育部对“85方案”进行了调整,公布了新的“两课”课程体系,即“98方案”。遗憾的是,“形势与政策”并没有在这次课程调整中列入进去。直到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强调“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ρ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4〕引人注意的是,该通知首次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教学管理和教学方式等诸多细节提出了硬性要求。譬如在教学管理方面:按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开课,本科学生修2个学分,专科学生修1个学分。应该说,这是“98方案”实施以来国家就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所的最为详尽的规范性文件。

2005年2月,为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融为一体,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的“05方案”。与以往方案不同,“05方案”并没有掰为两个部分,而是统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且,不同于过去方案的事后补充,“05方案”一开始就把“形势与政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课程的一部分,只是具体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施办法,“05方案”要求仍然按照2004年的相关文件精神执行。

可以看出,伴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的三次演进,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和要求逐渐明确和具体:一是“形势与政策”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必修课,各高校都应开设;二是区别于其他几门公共政治课,“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目的侧重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国外形势,深入领会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特点与误区

“05方案”实施至今已十年有余,应该说,它对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功不可没。按照教育部专家顾海良教授的说法,“05方案”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了“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社会现实和中国历史这三个方面结合为一体的教育,切实增强了对当代大学生的全面思想政治教育”。〔5〕基于顾海良教授对“05方案”的思路概括,如果我们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五门课程按照理论类、历史类和现实类进行划归,形式与政策课无疑应当属于现实类课程。

形势与政策课的现实感决定了它不能被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取代。原因是,形势与政策教育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都凸显出以下几点。一是政治性:政治性就是意识形态性,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五门课程的共同属性和重要属性,说其重要是因为它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要培育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育人的问题,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命门。二是政策性:形势与政策教育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教学内容,它会用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去观察形势和出台政策。换言之,形势与政策教育会结合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措施和重大国事活动的宣讲和教育。三是时效性: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时效性是其政策性的应有之义,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一般都是根据当年的热点和大事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和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和国情,形塑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时效性虽不难理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知易行难、不好把握,很容易陷入以下几个误区之中。一是课堂讲授重说教、轻分析。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政治性意味着课堂讲授有纪律,但并不等于说形势与政策教育只能一味的说教。一定深度的理性分析必不可少,否则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就变成了完成政治任务的点缀。二是重政策宣传、轻现实案例。形势与政策教育不能只有报告、讲座和座谈会;形势与政策课老师不能只是读报纸、念文件和放光碟。形势与政策教育既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形势与政策教育更要渗透课堂内外、行走途中和人际之间。三是重网下话语优势的建构,轻网上舆论阵地的拓展。就高校学生而言,网络和他们如影随形,网络话语对他们的影响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这种情况下,单一的线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略显迟缓和落后。

一旦陷入`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就大打折扣。诸多关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调查研究显示,一些高校至今还没有严格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开设这门课程,或者即使开设这门课也比较随意。〔6〕譬如,“05方案”要求本、专科学生每学期都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并建立成绩档案。而实际上,有的高校并“没有把形势政策课的教学安排进教学管理系统,没有把形势政策课的教学安排在正式的课表上,使得形势政策课没有固定的时间”。〔7〕显然,基于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从目前现状来看,总结经验和教训,探索更好的方法和举措,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教育仍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改进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方法和

举措

早在“85方案”实施期间,国家教委就发文(教政〔1996〕9号)强调,“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领导要切实重视和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领导,把它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抓好”。〔8〕后来,不管是“98方案”的实施,还是“05方案”的推行,中央文件都就改进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提供了指导意见。当然,改革永远在路上,“05方案”就是对“98方案”的改进,而在“05方案”之前的200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又专门下发通知,强调要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管理。在此,笔者也不揣简陋,提出一些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方法和举措,以供探讨。

(一)培养多学科背景的专职教师从事形势与政策教育

目前,分担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任务的有专兼职教师、辅导员和少数党政干部,各路人马参差不齐。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的三次演进,其重要特征就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向整体性方向发展,是整体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单就“形势与政策”而言,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单学科背景和知识面狭窄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显得捉襟见肘,机械说教或简单背书也在所难免。因此,在师资队伍上,形势与政策教育需要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专职教师。基于多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宽广视域,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才可能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在形势讲解上要有案例分析或个人经历介入

要想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理论、历史和现实教育的统一。我们就不能因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政治性和政策性而一味地播音式说教,更不能因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时效性而单纯地就形势谈形势、就政策谈政策。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形势与政策教育更是要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丰富生动的实践来进行。深入浅出的形势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当然,在分析国内、国际形势时,如果能结合一些代表性的案例,学生就不会觉得空泛和遥远;如果任课教师能以自己的个人经历作现身说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也会同步提升。

(三)在政策宣传中要呼应现实问题和学生关注的焦点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众多政治和社会现象扑朔迷离,让大学生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冲击和洗刷着他们的思想观念。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确立阶段,国内外不良政治倾向的席卷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拨云见日的政策宣传必不可少。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及时准确地捕捉学生倍感困惑的现实问题和普遍关注的焦点并加以正确有力地引导,从而深化他们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切身体会我国的各项政策给各行各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四)开发和推广“形势与政策”的网络课程

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传播具有速度快、覆盖面宽的特点,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某种程度上,网络已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方式。通过互联网,老师可以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电视剧、大型纪录片、历史纪实资料等音像图片,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在博客、论坛和贴吧上,学生可以毫不拘束地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因此,传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方式必须改变,应与时俱进地延伸到互联网上,积极开发和推广“形势与政策”的网络课程,通过翻转课堂、微课和慕课(MOOC)等方式给大学生开通一个了解政治、社会和获取可靠信息的便捷通道。

四、结语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推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全局。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责任守护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底色并保证校内教育教学和校外生活实际不脱节。而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现实感就能极好地拉近大学课堂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距离,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强筋健骨的作用,这是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在这种意义上,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应该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参 考 文 献〕

〔1〕〔2〕〔3〕〔8〕 全面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调研工作领导小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1949-2003)〔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5,132,136-137,175.

〔4〕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0.

〔5〕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31.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8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教学改革 创新 三贴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三贴近”的概念界定

“三贴近”是我们为了研究和表述的方便,定义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三贴近”就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三贴近”就是要使我们的形势与政策教学无论从内容还是方法上都要尽可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就是要使形势与政策教学在我们党的大政方针指引下,贴近我们时下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贴近我们的国内国际实际情况,做到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贴近生活,就是要使我们的教学在内容选择上,尽量多考虑选取与现实生活贴近的内容,避免“高、大、空”;贴近学生,就是要让我们的教学反应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增长学生的知识,而且增强学生分析、判断形势与处理相应问题的能力。我们课题组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要通过“三贴近”原则和方法,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使之真正发挥好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主渠道作用。

2“三贴近”的实施要解决的难点

2.1领导重视难

高职院校不少领导都认为必修的基础课和概论课程, 再加上每学期学工处牵头的党课和团课以及政治辅导员日常管理中的教育, 思想政治课程占用课时太多了,况且当今信息传播渠道广,不少领导也认为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主动获取有关形势与政策的信息,再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已是多余。因此,16节的短课时形势与政策课程往往被有些高职学校压缩,课时不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2教学内容选取难

形势与政策课程课时少,要讲的内容很多,在如此繁多的内容中要精挑细选,一要有基本原理,二要有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三要有关系到国家和学生个人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仅仅要达到这三个基本要求,每个要求要讲深讲透,就必将大大超过国家规定课时。因此,在内容选取上,思政课领导和教师都感到非常头痛。

2.3形势与政策解析分寸把握难

形势与政策课程虽然只开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只开8节课,一个月上完,但它绝不是一门好上的课。我们思政课教师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有这种感受:已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不愿讲,因为结果已明了。就好比是一场盛大的足球赛,但结果已知道了,再有耐心的球迷也不愿再看了,所以,教师讲起来味同嚼醋,学生也耳朵起了茧子,很不乐意听。对正在进行中的事件,又不敢讲,怕出错。比如中日之争,很多教师对争端的来龙去脉并没有完全讲透,对可能的结果不敢拿出自己的观点,人云亦云,不能吸引学生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分寸难于把握。

2.4形成普遍认可的固化教学模式难

这门课程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内容多、杂、涉及面广、缺乏系统性,因此难于有一个统一的固化的教学模式。虽然笼统而言,就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准备和课堂状况,利用熟练的教学艺术,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方法,将PPT课件内容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

2.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难

高职学生总体来讲,基础比较差,而且学习方法和能力欠缺,对文化课学习兴趣不浓。形势与政策的内容不仅我们思政课堂上讲,党课、团课也讲,辅导员训话也讲,像国际国内热点问题,互联网上更是铺天盖地的报道评论,很多东西,你没讲,学生都已知道了,可能你讲的还没有网上评论的令学生信服。因此,要激发学生兴趣难,教学效果难于保证。但也不能不讲,学生知道了这个问题,是好事不是坏事,关键是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分析形势,正确处理热点事件的能力,涉及到国家政策,学会理解国家政策出台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科学性。

3如何使形势与政策教学做到 “三贴近”

3.1形势与政策教学如何做到贴近实际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和“十二五”规划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较为明显的大变革、大发展和大跨越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诉求,社会现象和社会热点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形势与政策教学要贴近实际已成为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表达的现实诉求。

第一,贴近国内外经济和政治形势实际。在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日渐紧密,国内经济形势与国际经济形势已经无法割裂。由于大学生关心的专业发展和未来就业等问题都与宏观经济有着紧密联系,因此讲解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十分必要。2008年底以来,在这一轮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可以结合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理论和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对经济波动的规律和未来前景进行分析,使学生对金融危机的性质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国家和个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近年来,国际政治形势变化多端,处于敏感时期,地区冲突时有发生,像叙利亚问题,中菲、中日、中美关系问题比较错综复杂。因此,对当今世界国际政治冲突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贴近我国外交战略与国际环境实际。中国崛起不可阻挡,但是中国崛起必然引起世界格局的重新调整,会出现许多我们过去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这些问题值得长期关注和研究,也是学生十分关心和需要了解的。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和世界大国关系的基本立场和采取的政策,如中菲仁爱岛、中日问题,我们的基本立场和采取的政策,体现了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和培育中国和平发展环境的努力。这些讲解使学生对中国外交战略有更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摆正自己在对待国际关系上的态度与行为。

第三,贴近我们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我们的形势与政策教学要密切联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包括中央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等。如十提出的美丽中国梦、新型城市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都应该根据中央精神和政策要求进行重点讲解。

第四,贴近高等职业院校实际。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深入发展,其重点已由粗放型发展转向内涵建设。高等职业院校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努力为国家输送操作型、技艺型、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3.2形势与政策教学如何做到贴近生活

3.2.1联系现实生活,精选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热点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我们大学生需要关注的国家大事。如,从文化传承看国家软实力建设、分析、建立创新型国家、从中东北非局势看国家的稳定富强、未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等。二是吸引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焦点。如,如何看通胀下的经济形势,从毒胶囊事件看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如何看待和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影响与应对,如何看待我国4万亿元投资扩大内需,以及土地流转、食品药品安全、网络民意、从微博发展看网络规范等。三是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热门话题。如,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形势、从大学生村官看就业择业等。这些问题,不仅在大学生中有很高的关注度,而且有很强的时效性、针对性,极易引起共鸣。

3.2.2贴近学生生活,创新教学模式

(1)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

第一,系统讲授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要抓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系统讲授,设立专题,把问题讲深讲透,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同时,结合实际,组织举办专题讲座,定期聘请校外领导或专家对国内外发生的突发事件、重大事件、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及时跟进讲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趁热打铁,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理论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时,要善于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在具体知识的呈现中充分做到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鲜活的题材中,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要采用多维互动式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围绕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吸引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讨论方式有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看录像短片畅谈观点等。

(2)课堂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形势,正确理解政策,不能离开学生利益的满足,要把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校可以结合学分制,对学生听课、讨论、写报告等进行累计积分,并使之成为这门课程学习成绩的一部分。

(3)改革和创新教学手段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教学手段要生活化现代化,变抽象为直观。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和影视音像资料,建立素材库、制作精良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把文字、声音、动画效果融为一体,营造立体的、动态的、活泼的教学氛围,给课堂教学注入浓烈的生活气息,增强教学效果。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还可以广泛利用电视教学,同时也可以创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体网站和栏目,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设置动静结合的频道,设置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拓展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的栏目,开通由高水平教师主讲的网上专家论坛,设立专家网络邮箱,适时引导学生在线交流,开展在线答疑,建立网络教学考核评估系统等,满足学生对知识广延性、开放性的需求,使教学更加完整、连续、形象、生动、有效。

3.2.3适应社会需求,加强实践教学

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必须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这就意味着教育向生活回归。因此,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社会是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既能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又能达到学以致用,实现由学校课堂向现实生活的延伸,对进一步帮助学生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认清形势发展趋势,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内化为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3.3形势与政策教学如何做到贴近学生

3.3.1尊重学生,构建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放得下架子,要尊重学生,与学生一起构建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

要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贴近学生,就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善于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善于换位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中具有与教师一样的平等权利和独立人格,使他们在其中有自己的思考、尊严和感情,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和追求。只有尊重学生,构建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认为这位教师值得关注,进而关注这位教师的课程,最后爱上这门课程。

3.3.2运用灵活有效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学的重要工具和载体,教师语言表达的好坏,直接影响其课堂教学的气氛和教学效果。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精炼、准确、清晰、音量适中,逻辑性强,还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幽默风趣有感染力。而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贴近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在达到前述的语言要求外,还应注意教学语言的生活化、艺术化。形势与政策课任教师要尽可能把书本教材中抽象化、概念化的文本语言转换成通俗易懂的生活话语,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把抽象的概念范畴具体形象化,这样可以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概念变得具体生动起来,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感染,有所收获。

3.3.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借助多媒体的视频、声音、图像、五彩缤纷的文字效果创建出与课堂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很多枯燥的教学问题直观化、趣味化,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具体化、形象化的PPT课件形式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难点。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一些教学难点,通过多媒体辅助,将视听说融为一体,通过鲜明的色彩、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声音有机组合,创设出生动直观的情景,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而且能有效唤起学生学习热情。

3.3.4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研究性的形式完成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实现教学的目标。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开放式教学活动,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通过合理设计的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课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寻求问题的答案,最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争辩、评价,得出问题的合理答案。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好表现的天性,激发其学习热情,并通过这个过程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演讲和辩论等多方面的能力。总之,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不仅适应了现代教学发展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3.3.5建立师生互动交流群

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建立师生互动交流群,发微博等形式,进行网上答疑,有效解决学生有关形势与政策方面的困惑。教师一方面通过网上互动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愿意与教师交流,进而喜欢上这门课;另一方面,一些需要学生课前预习或理解的形势与政策教学专题相关概念、术语、问题,可以借助交流群这个网络平台提前布置下去,每位学生在群里或匿名或署名,发表看法,畅所欲言。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广泛听取学生对教师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意见, 有利于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社政司.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2004.

[2] 胡旭阳,费英勤.有效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05(6).

[3] 张松德.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云梦学刊,2006(3).

[4] 孙洪艳.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成人教育,2009(11).

[5] 苑爽,李庆霞.实践教学是提高 “形势与政策 ”课教学功效有效途径[J].理论界,2009(9).

[6] 郭卫.浅谈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1 (5).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9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形势观、政策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课程观的视角,结合课程研究的相关理论,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取向、课程资源的开发等进行了分析,旨在以课程的视角认识这门课的特点,构建起全面的“形势与政策”课课程观。

关键词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程观;政策观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8—0039—03

项目简介: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多样性教学实践探索性研究(SZJ13109)”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4—04—12

作者简介:彭海(1972— ),男,江西赣州人。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一门必修课程。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 号文)(以下简称《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着力推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这些文件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各高校也积极响应。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各高校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对于课程的定位和具体实施,还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因此,从课程的视角,借鉴课程研究的相关理论,对“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进行分析,或许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启示,帮助我们全面认识这门课程的特点,构建起正确的“形势与政策”课课程观。

一、课程目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统一

所谓课程目标,就是通过课程实施要达到的目标。《通知》中规定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要“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这目标的核心是:在认识形势、分析政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形势观、政策观,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围绕这一核心目标,我们可以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这三个维度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目标作进一步分析:

一是知识传授维度。要形成一定的形势观、政策观,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认知基础之上。这个知识包括: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我国目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这里涉及政治、历史、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应将涉及到的知识点一一梳理清楚,把相关的背景知识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这些知识。

二是能力培养维度。作为大学的一门课程,其意义除了知识的传授,还有能力的培养。“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设置,重点要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首先,是学习的能力,这是课程应有的基础含义,即学习相关知识,包括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形势、政策的能力;其次,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即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应该如何“去伪存真”,过滤出正确的信息,如何在变化多端的现象中准确把握事情的实质,把握形势的变化和规律,这也是这门课程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旨在帮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全面理解现阶段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提高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认识形势和全面理解政策的能力”;[1]再次,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要让学生在知道“大势”的基础上学会分析、解决自己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顺势而为。

三是价值引领维度。作为大学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最终目的是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基础的形势观、政策观的形成。实现正确的价值引领是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核心目标。形势观是人们应用一定的思想方法,对形势进行科学分析,并做出一定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原则和方法。简单地说,形势观就是关于分析形势的思想观点的总称。政策观是一种理论思想,是政策活动的理论依据。不同的政策主体为不同的目的站在不同的立场,总会对政策问题及政策活动作科学性归纳和价值性认识。[2]形势观、政策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实现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是“形势与政策”课的灵魂和核心,无论是讲形势,还是讲政策,都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为依据,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形势观、政策观,引领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准确把握“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目标是构建课程观,推动课程实施的前提。这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三位一体,不可分割,是一种递进式的相互结合关系。知识传授是基础性目标,能力培养是生成性目标,价值引领是旨归性目标,它们统一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具体地说,就是在“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的实施中要以知识传授为基础,能力培养为主线,价值引领为旨归,并且把价值引领渗透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全过程。

二、课程实施: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创生取向的统一

课程实施是实践形态的课程,即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在课程实施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课程实施取向,即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课程价值观。目前,教育界普遍认同的是课程学者归纳出的三种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创生取向。[3]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即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强调课程计划的严密性和不可侵犯性,即按照课程专家制定的计划严格执行。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规划者和课程实施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相互适应,因此,课程的计划和具体实施之间要围绕课程效果相互适应,相互调节。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它强调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

从课程实施的演进历史上看,三种课程实施取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应该说它们各有优缺点,都对课程的具体实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借助课程研究领域的这一理论,结合具体的实施过程,我们认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这三种实施取向的统一体。

首先,是该课程实施中的忠实取向。忠实取向强调课程计划的重要性,“形式与政策”课课程的忠实取向是显而易见的,这是由这门课的根本性质即思想性所决定的。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必须忠实地履行其职责,即完成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教育,完成党的政策、路线的宣传教育,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形势观和政策观,这是这门课程的主线。因此,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教育部每年春、秋两季颁布的教育教学要点展开,“形势与政策”课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突出意识形态教育和价值引领的作用,使大学生知“事”(事情、事件)更知“实”(实质、本质),识“时”(时代特点)更识“势”(历史趋势),这是“形势与政策”课程独立生存的根本价值所在。[4]

其次,是该课程实施中的相互适应取向。这是由“形式与政策”课的另一个基本性质即时效性所决定的,它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刚刚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时政热点,研判的是“当前的形势”,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所涉及的内容必须随时态的发展而变,所涉及的一些政策、方针也必须与时俱进。这一取向具体体现在,课程的规划者与课程实施者之间围绕课程的具体实施效果之间的相互适应。一方面,“形势与政策”课的具体实施者即具体的实施教师必须按照课程规划者即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在实施过程中用时代化、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地更新、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使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课程规划者也要根据教师实施课程的具体情况,依据大学生形势观、政策观的形成和发展规律,适时调整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再次,是该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创生取向。研究者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这种把课程研究界定于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研究取向来源于课程的教育属性,这是任何一种课程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形势与政策”课也不例外。“形势与政策”课实施的根本目标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或者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作为主导性因素,在正确理解“形势与政策”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采用有效的教学形式,把理论语言转换为课堂语言,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教学要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正是课程创生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建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主体性不断被激发和强化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创生”的过程,在教师的主导下,不断地接受知识,改变体验,形成思考,最终形成正确的理念,从而达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预期目标。

三、课程资源:校内、校外、网络的统一

所谓德育课程资源,是指德育课程和教学信息的来源。它是开展德育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既指形成德育课程直接来源的素材性资源,也包括一切可供组织、开发和利用的有利于实现德育目标的条件性资源。[5]借鉴课程研究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把“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资源按照空间场域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网络化课程资源三类,每类又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一是校内场域的课程资源。即“形势与政策”课的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硬件设施和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内的素材性资源包括“形势与政策”课的各种讲义、资料、教科书,还包括校内的各种形势与政策讲座、报告,它们为“形势与政策”课提供直接的素材,是“形势与政策”课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内的条件性资源,即校园空间内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条件性资源。人、财、物、场地无疑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硬件条件,课程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需要一定的场地,同时最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参与,这些都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施的重要硬件条件。

二是校外场域的课程资源。即“形势与政策”课的校外课程资源,校外的各种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课程实施者和教育者,要积极利用好这些丰富的校外课程资源,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学校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利用参观、实践等各种途径,参与到社会中去,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引导他们用所见、所听、所思,来验证课堂中理论的正确性,学会分析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和热点难点,增强他们的理论自信和实践自信,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形势观、政策观。

三是网络场域的课程资源。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使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由此带来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网络化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学习方式,也成为影响社会形势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网络领域也成为高校“形势与政策”的课程资源。首先,网络世界为“形势与政策”课提供了更为海量的素材性资源,大量的文字、图片、影像等为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其次,网络丰富、拓展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式,网络化教学克服了传统意义上课程时空的限制,使得教学手段更加丰富,也为互动式、研究式的教学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再次,网络化的交流方式,也使得大学生的信息来源快捷化、多样化,为大学生的形势观、政策观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途径,有利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目标的实现;最后,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面对海量的网络资讯如何选择,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言论如何分析,在网络化的形势下如何引导学生的价值观,成为“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实施的一个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德芝,焦琪.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定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1).

[2]刘湧,李斌雄.试论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的基本观点[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张立昌.课程与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