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形式与形势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7 16:38:09

形式与形势论文

形式与形势论文范文1

关键词 专题式教学 高效形势 政策课 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008-02

、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面临诸多新挑战: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心理特征、认识特点的变化,教学与实际生活脱离,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时代需要等等。面对新形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以增强其实效性。根据授课经验及学生接受程度,我认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应采取专题式教学模式。

一、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一些院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主要表现为学校领导没有意识到形势与政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此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如授课教师受轻视、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消极对待等。有些学校在教学计划中未将《形势与政策》课列为必修课,认为可有可无,《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时得不到保证,一些院校没有实行学年考核或考核流于形式,未将成绩纳入学籍管理等。

(二)师资短缺。《形势与政策》课师资力量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较少,二是师资整体素质不高。高校普遍缺少专门从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科研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院校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师资。除了专门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外,兼职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科研的教师一般都是从事学生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或行政人员,日常任务的繁杂在客观上影响了兼职教师的岗位培训以及授课准备。再加上一些院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不重视,导致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挫,教师的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教学水平得不到及时提高,整个形势与政策教育处于一种低水平维持状态。

(三)管理失范。教学管理上组织严密、操作规范,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目前,一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监控、师资构成与培训、教学效果的评估及考试考核等方面。有些院校没有将《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必修课开设,而以日常的政治学习取代;有的虽然开了课,但在管理上没有规范化;有的没能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时效,没有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有的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没有专人负责,导致在授课教师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的混乱和教学检查监督的不力。

二、构建《形势与政策》课专题式教学模式

(一)课堂教学要专题化。专题化教学就是以专题的形式来组织实施教学,《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在教材上不可能固定,在时间上也不可能固定,要根据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来选择教学内容。再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具有集中性、突击性的特点,它的教学课时很少,并且是流动的、变动的,不可能像其它课程一样专门开设,只能用专题课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专题式教学的突出特点在于:主题鲜明、内容充实、信息量大、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等,有利于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中的深层次问题。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教师主授、学生互动,课堂讨论等方式,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通过专题式授课,可全面、系统、客观地分析形势,宣讲政策。

(二)专题式教学要讲大事。采用专题式授课,并非意味着什么内容都可以给学生讲,不能平铺直叙地把社会上已发生的事情都讲给学生,也不能把与学生没有太大关系的政策形势问题讲给学生,要把与学生有关的、学生关心的国家和世界发生的大事讲给他们,不但要讲清是什么,而且要讲清为什么、怎么样,并分析事情发展的趋势、利弊。比如,、国内经济形势、中美关系、能源问题、南海问题等等。讲大事可以吸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讲清了这些事情的本质和来龙去脉,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否则,芝麻谷子一把抓、泛泛而谈,则会影响授课效果,造成学生厌学。

(三)教学手段要多样化。要坚持课堂讲授为主、多种形式为辅的授课方式,如可根据专题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辩论、演讲,观看相关影片、撰写学习心得、邀请校外专家讲座或作辅导报告,利用E-mail、QQ群等开展讨论活动,或通过宣传部门配合组织相关图片开展等等,以此作为《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此外,还可发动学生收集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及时宣讲和张贴,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最新情况。有条件的院校可利用校园网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网站,将相关资料刊登在网上,介绍新信息和新思想,开阔学生视野。

(四)强化教学实效性。从调查的情况看,多数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形式大都是写心得体会或小论文,对老师来说,面对学生交来的论文,即使是明显雷同,也无法分清哪个是原稿、哪个是抄袭的,所以一律给同等的分数。对此,学校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形势与政策》课,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制度,使该课程从“形势”转向“实效”。例如对学生的考核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等;(2)创新成绩,包括课堂讨论、社会调查、自我教育等;(3)考查成绩,学生最后上交的考查论文或闭开卷考试成绩,三者结合给出学生课程总成绩。

总之,《形势与政策》课应针对目前学生学习特点,切实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坚持教育目标、社会目标和学生成才目标相统一,采用专题式授课,通过对形势的分析和对政策的讲解等,帮助学生增强对形势与政策的分析、理解能力,深刻认识形势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制定的客观依据,提高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专题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体现该课程时效性的特点,选择在现阶段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大影响的、人们关注的、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讲授,突出重点和难点,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围绕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及时、全面、客观地了解国内外形势。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认同感和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形式与形势论文范文2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060-02

2004年11月1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强调,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1]为了进一步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管理,教育部于2011年1月19日又印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其中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课要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教育教学要点来组织教学。[2]然而,通过调查问卷发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经过多年建设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未能跟上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步伐,其课程规范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基于此,拟以《通知》和《标准》为依据,来讨论“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的合理化

合理化的教学内容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只有科学编选适宜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才能达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目的。

目前,教育部已经加强了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教材和教学资料的建设。每年制定两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并于春、秋两季学期开学前将教学要点印发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作为教学参考资料。与此同时,教育部在每年两期“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聘请国内专家就相关专题作报告,从而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选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素材。此外,教育部还组织编写制作了及时反映国内外形势最新动态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含VCD)作为学生学习辅导资料。可以说,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教育部已经有了很好的指导和规范,各高等学校应该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本地本校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合理取舍。

笔者认为,就具体内容来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应该涉及:国内外时事政治、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国内外形势与发展趋势、始业教育、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行业形势教育、就业指导等。就理论形态来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二是国际与国内形势教育;三是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等政策教育。

二、师资队伍的多元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打造一支理论功底扎实、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即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为主体,以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兼职。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及方法论来分析国内国际的热点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主要由学校相关领导、行政党群职能部门领导、院系党总支书记及学校辅导员教师组成。最后,“形势与政策”课内容的多学科性、宽领域性、广范围性的特点要求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兼职队伍,根据形势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学生做形势与政策讲座,不断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教学安排的常态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首要前提是教学安排常态化,即教学任务有计划、教学活动有场所、教学时间有保障。首先,将“形势与政策”课列入教学计划,公布教学计划进程表,并纳入学籍管理。“形势与政策”课应该合理规划学分和学时,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进程表来规范完成“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4]其次,教学活动有场所。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室、实践教学环境、多功能报告厅等。应该依托学校和教师资源,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在学校大礼堂、专门教室集中观看专题影视,组织学生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参观考察,引导学生到企业或社区进行专题调查,加强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理解。最后,教学时间有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多,应该保障实践教学的时间。建立定期学生形势报告会制度,提前安排好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时间,使教学时间得以保障。

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一是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形势与政策的基础理论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宏观性等特点,要从宏观上把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内容,应该系统讲授。针对社会形势的热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还可以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党政领导来校举行专题讲座,并且建立定期形势报告会制度,与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互补。

二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请进来”就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先进集体领导干部等到学校给大学生做形势政策的报告和讲座。“走出去”就是授课教师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和要求与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本地的经济社会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实践考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是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交流相结合。对于“形势与政策”课基础理论内容,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系统的学习,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课外讨论、交流,特别是数字化互动交流对学生的形势与政策观有重大影响,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

四是正面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教师要联系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实际,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形势观和政策观教育,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同时,通过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收看电视、读书看报、座谈和网络学习等,引导学生自主关注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补充作用。

五、教学考查的科学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必要环节是采取科学的考核方式,即将传统的综合性试题考查与撰写专题论文、报告会心得、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等形式相结合。

第一,传统的综合性试题考查。将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作业考核和命题考核相结合。重点考查学生分析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能力及理解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考查学生宏观把握“形势与政策”课基础理论的情况。

第二,专题论文考核。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基础理论内容给出选题范围,鼓励并指导学生把课堂教学内容作为论文撰写的理论基础,引导学生结合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问题撰写论文。

第三,报告会心得体会考核。在学生听取报告会前,教师指导学生重点记录“形势与政策”报告会的主题、思路、报告方法、切入点、解决的实际问题等。报告心得体会考核,可以综合了解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

第四,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考核。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社区、农村、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并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用实证的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对调研考察过程进行总结,最后形成调研报告。

六、教学管理的制度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即以制度作保障,以管理作依托,对整个“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以保证教学秩序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一,加强各个教学环节管理。一是建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讲课质量评估制度,规范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二是建立定期进行教学检查和督导的工作,对教学环节进行监督。通过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们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反馈教学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加强教学保障管理。包括:完善教师准入制度和教师培训制度;建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制度;建立教材建设的质量制度;建立教育经费的投入制度;建立形势报告会制度;建立实践教学制度等等。

第三,加强考试环节管理,即构建完整的“形势与政策”课考核评价制度,完善细化考试环节,避免考试考核的随意化。这就要求明确“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原则、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和考核结果,建立试卷考核、论文考核、实践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察制度。

七、教学研究的专业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驱动力量是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化,有利于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敏锐性和时效性。

教育教学研究是规范“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既有利于教师把科研成果直接转变为教学内容,又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这不仅能够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理论深度,而且能够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任课教师应该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通过学术研究活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科研素质,以达到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的目的。学校应该鼓励和组织“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必要保障,如把“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学校学科建设体系规划中,设立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的科研项目等等。

总之,“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构建一套成熟稳定的综合性机制与结构性范型。[5]只有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合理化、师资队伍的多元化、教学安排的常态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考查的科学化和教学管理的制度化,才能说“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真正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N].人民日报,2004-12-18(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EB/OL].[1998-08-16]..

[3]文军.普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

形式与形势论文范文3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学问逻辑教学逻辑教学方法

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为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而作出的重要决策。目前,“形势与政策”课已经具备一门课程的基本形态,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借鉴上海大学开设“大国方略”课程的成功经验,笔者提出了深化“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构想。

一、“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逻辑基础

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看,“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从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开设情况来看,绝大部分高校已经把“形势与政策”课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并规定了学时、学分,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或学工部、宣传部)组成一支基本的教师队伍,每学期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下发的“教学要点”为教学内容。因此,“形势与政策”课已经具备一门课程的基本形态。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发展态势总体是好的,但在课程建设方面也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课程管理不规范、教学工作不适应、课程教学效果有待增强等问题,[1]尤其表现在“教学内容流动变化大”“教师队伍建设不适应”“学科建设方向不明确”等方面。[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指出,要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要求,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准确把握师生思想状况,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进一步深化“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已经提上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议事日程。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2014年冬季学期,上海大学开设了“大国方略”选修课,由10余位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教学团队,以问题为导向,从多学科视角向学生深入解读党的十以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学生讲授世界变化进程中的中国故事,进一步理解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的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开拓了当代大学生视野,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和中国道路,增强青年学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大国方略”课程开设以来,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社会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在学生的课后随堂反馈中,我们感受到“大国方略”是有益的尝试。借鉴上海大学开设“大国方略”课程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改革。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学问逻辑与教学逻辑

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看,一门课程涉及教学什么、何时教学、如何教学等问题。其中,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编制必须考虑两个基本因素:一是作为教学内容的“学问的知识结构、系统、逻辑”;二是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认知方式、结构、过程不同。[3]有学者把前者称为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学问逻辑”,后者称为“教学逻辑”。本文中的“学问逻辑”包括“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教学逻辑”内含“学习者经验”。[4]“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通知》的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主要是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等。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时效性强,需要紧跟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全国统编教材不同的是,它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材,各高校基本上是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每年两次下发的“教学要点”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有的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只局限于每年“两会”、党的重要会议召开和重要文件颁布时,主要是向学生解读会议和政策的重要精神。从课程编制的逻辑来看,“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学科的教学内容,应该以科学、学问为依据引申出来,并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经验”。但是,“教学内容动态变化”,“学科建设方向不明确”,不利于“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发展。事实上,“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法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并充分体现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

2015年8月,教育部了《2015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要求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重大活动和热点难点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深入阐释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主线、改革任务,深刻认识大国关系演变态势,宣讲“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重点,关注全球经济增长态势,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等等。上述内容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涉及高校学科分类目录中的大部分学科,属于多学科、跨专业的范畴。那么,如果我们把“形势与政策”课列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不是可以解决其“学问逻辑”的问题呢?即使这样,照搬“学问逻辑”作为“教学逻辑”来应用,也未必妥当。要使学问的知识逻辑“加工”成“学科构成”的逻辑,就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心理成长的阶段性特点。认知发展阶段、“学习者经验”不同,人们的“心智运算”的结构在质上就不相同,于是出现了具备其固有特点的掌握知识的“认识逻辑”。[5]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如何厘清“学问逻辑”,并实现“学问逻辑”和“教学逻辑”的有机统一,是我们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一个基本思路。上海大学讲授“大国方略”课程的10多位教师中,有学科专业背景深厚的校领导,有主管学院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有教学名师,也有在学界颇具名望的专家教授。授课成员的学科背景各异,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历史学、哲学、国际关系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学科。他们从聚焦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开展集体备课,针对当今大学生的认知方式、特点及“学习者经验”,进行团队教学。“大国方略”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现实,内含“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如“中国梦,谁的梦”“中美真的能坐在一张椅子上吗”“中国高铁驶向何方”“中国能第一口咬到‘苹果’吗”“我们会被全球化淹没吗”等,引领学生熟悉本课程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大国方略”讲授时注重从问题切入,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解析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教学采取课前网络采集问题、课中讲解并现场提问、课后深度评析的方式进行,全程以问题作为线索统领框架,按照问题的不同领域分类,依据问题的深入程度分层,讲授时如层层剥笋,展现出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教学魅力。“大国方略”课程通过教学过程中“学问逻辑”和“教学逻辑”的有机统一,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以问题为导向,从多学科研究角度,基于“学问逻辑”的视角,紧扣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结合“教学逻辑”,向学生阐释这些关乎国家发展的大问题,这是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中内容设计的一个基本思路与构想。

三、“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

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可以发现:从改革的实践来看,恰恰是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不多。在高校课堂上,填鸭式、灌输式的讲课方式依然存在,而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尚未全面推广。尤其是广大教师对于教育资源有限,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在当前乃至今后仍将是高校教学的重要教学环境等因素缺乏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的研究。上述现象也同样存在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领域。《通知》要求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然而,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大多以大班授课为主,并以在大礼堂组织报告会、录像教学转播或班团组织活动等形式作为辅助形式。一个教师几乎承担了全部的课堂活动,面对100多名学生,教学内容缺乏活泼新颖的宣讲材料,甚至采用照本宣科式“一言堂”的授课方式。如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当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多维化、接受手段的多样化以及思维方式的多元化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如何增强教师教学方式的适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已成为广大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学方法问题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从课程与教学论的一般意义上讲,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综合。[6]

教学方法除了要体现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即指向实现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外,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方法受特定课程内容的约束。“我们并不否认‘一般教学方法’的存在,但是,这些教学方法的一般要素与规范要真正对教学过程起作用,还必须与特定的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反映了特定课程内容的内在要求,这是一般教学方法的具体化过程,这种具体化是深刻的质变过程,而不是在各种具体课程内容中简单地对一般教学方法进行‘贴标签’的过程。”[7]二是教学方法还受到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教学组织形式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方法的选择策略。显然,班级授课和个别化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不完全一样的,甚至班级学生人数的多少,也会影响到教学方法的选择。如果某一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很高的话,其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会有别于课堂理论教育的组织方式,教学方法也会因此有所不同。上海大学开设的“大国方略”课程,每星期1次,每次3个课时,其中,2个课时采用“项链模式”讲授,1个课时进行现场答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项链模式”授课方式的特点在于,由1位教师作为课堂主持人,另外1-2名教师作为嘉宾,联袂授课。课堂上,主持人把握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主题、控制教学节奏,构成“项链”的基座;嘉宾教师根据所讲授的内容,应用其特有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提示法等),像“钻石”一样镶嵌在“项链”上,通过深入阐释课程内容,并根据学生课堂反应,回应学生的问题。不同的教师承担不同的功能,有各自的教学任务,彼此配合,相得益彰。课外学生通过登陆Blackboard网络教育平台、上海大学BBS论坛及微信等进行学习反馈。考核以学生即时表达感受、撰写读书报告或课程论文等确证理解和阐述观点,教师分析点评,用循环式随堂反馈取代一卷式期末考试。“大国方略”课程把教学形式与考核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是一个整体,教师是一个团队。“大国方略”课程的成功表明,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个人讲授,而应该是一个团队的集体行为。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采用的“一人一班一学期”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每位教师都是百科全书式人才的假设基础上的。如何建立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长效机制,以解决“形势与政策”课的学科综合性强与教师专业背景相对单一的矛盾,提升为学生解疑释惑的能力,更有效地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这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需要考虑的问题。2015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为此要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艺术,倡导集体备课和名师引领,强化问题意识和团队攻关,这为深化“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配备高素质的专职教师,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坚持把专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编制,努力建设一支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8]另一方面,教学方法不是以独立于教师之外的实体形态存在的,而是教师内在素质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外化。[9]教学方法的文化制约性,是教学方法个体性的自然延伸,所以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别人的教学方法。“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应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特定的教学组织形式,研究能体现教学思想、展现教学能力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形成特有的教学风格。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多学科性和跨专业特点,教学活动往往是组合了多种教学方法才得以开展的。如果教师仅以一种教学方法为追求,排斥其他教学方法,而不是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具体教学内容,通过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教学内容有机地组合起来,效果必然不会很好。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还应当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和整合运用。

参考文献:

[1]叶忠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8).

[2]王包泉,王民忠.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

[3][5]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65,266.

[4][7]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91,211.

[6]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260.

[8]王包泉,隋俊宇,刘姝.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及发展趋势[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7).

形式与形势论文范文4

[关键词]教学双主动 教师 大学生 形势与政策课 实效性

[作者简介]王宝林(1976- ),女,河南南阳人,河北工业大学社科部,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天津 300401)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度重大教研课题“我校形势政策多维教学模式探索”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校政字[2011]111号)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108-03

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他们是影响教育教学实效性的两个主体性因素。但是,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却不容乐观,其中教师普遍存在教学的为难和畏难情绪,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的模糊和轻视现象。怎样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积极性,这是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关键问题。本文在一定教学实践基础上,初步探索和构建了一套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双主动模式”,对于调动和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主动性,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教学双主动模式的逻辑起点:考核方式

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以,形势与政策课考核应消除知识本位、技能本位的影响,更多注重考核大学生在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形势面前,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理性分析和判断上,始终保持正确的立场和坚定的信念。由此,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双主动模式定位考核方式为“三三四”的过程考核制。

1.30%考核学生日常综合表现。包括学生能否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能否端正学习态度;课堂上能否认真听讲、主动发言,网络教辅平台上是否与教师或其他学生进行讨论等。总分30%的比重来衡量学生的日常表现,会促使学生提高对形势与政策课重要性的认识,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而不仅仅把目光只盯着期末考试。

2.30%检测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每学期教师根据教学要点并联系实际,选择两个重点问题作为主观开卷考题,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考察。教师依据学生答题情况,权重总分30%进行考核,这样的考试内容使学生免于期末靠死记硬背记住某些知识点。

3.40%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可选择正在发生但还未解决的某一重大实际问题,或 有争议的热点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某个焦点问题,要求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以学术论文、评论性文章、调研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深入评析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教师依据学生完成情况,以总分40%的权重进行考核,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

这种过程考核既要求教师必须随时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才能给予每个学生以公平、合理的考核成绩,也使学生抛弃只盯住期末考试和分数的短期、短视行为,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充分发挥了考核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对于教师积极主动地“教”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达到了“双赢”效果。

二、教学双主动模式的六要素

教学双主动模式的核心在于构建和实施环环相扣的教学综合体系,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增效的突破式进展。教学双主动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六大要素:

1.优化师资队伍。“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所以,优化师资队伍,这是增强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首要问题。

首先,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必须有一支相对稳定、专业的教师队伍。高校要培养一支真心愿意长期从事并热爱形势与政策课的专业人才,可以对部分思想政治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思政理论课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从而转变成形势与政策课专职教师,充分发挥他们在课改、教学、科研等诸多方面的骨干作用,一定能把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次,遴选一批德才兼备的兼职讲师团队是必须的。兼职讲师团队成员可由三部分组成: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工干部,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党政领导或特约报告员等。兼职教师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准入,这是增强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根本。兼职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一个政治立场不坚定的教师,是不可能得到学生信任的。兼职教师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如果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不广,教学效果也不可能好;此外,还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现代科技素质,教师只有能够娴熟地运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才能使自己的课堂始终保持强大的吸引力。

2.双选教学内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中增强适应能力与分析能力,坚定其信念和立场。因此,精选教学内容是增强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核心问题。

教育部社科司每学期都印发教育教学要点,时事报告杂志社也适时地编撰了一些可选用的教学材料,不同地区和部门、高校也出版了相应的系列教材等。教师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精选教学内容,既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又能够适应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欲求,从而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固然,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来选择教学内容,对于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是必须的,但是这样选出的教学内容所能呈现出的最终教学实效性,并不是教师单方来决定的。当代大学生已不再是冲动和盲从的一代,而是崇尚理性,善于思考,追求自主,对新事物和新技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所以,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还应是来自通过对大学生的调研得到的热点、焦点问题。此外,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学期间四个年级的学生状况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异较大,如果四个年级的教学内容是“一刀切”,显然是有缺陷的。可行的做法是各年级讲授的内容有所侧重,如刚走进大学的一年级新生,对他们侧重进行形势与政策课基础理论教育,而对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来说,他们会更加关注就业、宏观形势等关系到自己未来种种选择的重要现实问题。

3.研究式教学方法。研究式教学方法不是一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只要能够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无论案例式、情景式、互动式、对话式等都属于研究式教学方法。这就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研究式教学方法表现为教师发挥教学的主体作用,并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教学活动的主体作用:第一,“精”讲理论,使学生准确把握理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二,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引导其透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三,做好总结,对学生关注或者提出的问题在理论与学术层面给出具有一定深度和新意的阐释。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体作用:第一,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深度参与。教师可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如提问、设置悬念、质疑、讨论等多种互动方式,激发学生求知与探索的内在力量,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第二,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情境是指学生对某一问题已有一定认知但又不完全的一种心理困境。要摆脱这种心理状态,就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意识地把一些能给学生带来心理困境的问题添加给他们,从而把被动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自主的学习过程。第三,营造和谐氛围,促使学生快乐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唯有“乐之”才能“乐学”。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励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善于倾听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意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4.数字化教辅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手段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高等教育毫无例外地也应该数字化教学。运用多种数字化教学手段,可以极大地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有效性,网络化正日渐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

一是多媒体课堂教学。鼓励教师把教学内容制成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PPT课件,刺激学生多重感官,将教师单方的讲授过程变成学生的“学习盛宴”。二是适时组织电视教学。在重大节日、重大事件纪念日和重大事件活动之日,及时组织学生收看相关电视新闻报道,或是组织学生收看那些思想性和教育性强的电视节目,如焦点访谈、防务新观察、新闻直播间等,使学生第一时间了解重大事件,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从而强化教学实效性。三是网络化教辅平台。创建网络信息化平台,设计不同的功能模块。例如,教师教学模块,上传教学的有关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学生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学习,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师生讨论专区,师生可就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其他热点问题进行实时互动,有利于差异化教学,特别是师生的网络在线交流,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导;教学管理模块,学生可以通过成绩管理系统适时地了解自己的教育记录和成绩状况,及时主动地补充学习。同时,网络化教辅平台上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也被系统同步自动保存,使教师工作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网络化教辅平台有机地实现了课堂教学和课后教育的互动与对接,增强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持续有效性。

5.跟踪式实践教学。《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是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的事情。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特点,跟踪式实践教学将是提高其教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跟踪式实践教学就是要把大学生在校的四年看作一个整体,从大一开始就对社会实践活动有明确的规划。大一第一学期可广泛征求、听取学生意见,不同班级或不同群体甚至不同个人可紧密围绕一个社会重大问题、焦点问题或大学生关注的问题作为主题,在大学期间持续性地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当前大学生认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缺乏社会实践,为应付考试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阅历相对简单,大学虽然拆除了物质的围墙,而精神的篱笆依然存在,缺乏对社会实践的亲身体验,而形势与政策课的现实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使它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会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大学生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实地参观考察、亲临社会实践活动等,要比教师在课堂上天花乱坠地讲授有效得多。而且,大学四年不间断地就某个主题进行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的认知较之一般的实践活动要深刻得多。当然,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不能单打独斗,而应该和其他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也可以与所学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大学四年坚持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让大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了解基层,在亲身经历中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6.科研型教学活动。“科研予教学以创新支持,教学反馈科研以灵感驱动。”实践证明,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教师以教学活动为素材,在科研上取得的成果直接或间接地反哺于教学活动,这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环节。

科研型教学不是科研和教学相分离,而是要使授课内容具有一定的学术含量,侧重于运用理论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理论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双赢。对于形势与政策课来说,虽然、教育部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倡导开设,但是由于“形势与政策”的极特殊性,至今仍不被多数高校视为一门真正意义的学科,导致许多教师无意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是越来越明确的学科发展趋势和导向显示,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势在必行。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课程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方面,包括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科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以及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保障机制研究等。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主动地研究,积极撰写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参编教材等,并将其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活动,必然加快推动形势与政策课学科规范、制度化建设进程,多方面变革过去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例如,教学内容不够深刻、不具吸引力,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教学方法单一、呆板,教学管理政出多头、不顺畅等,从而使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有突破性进展。

三、教学双主动模式的成长机制:保障措施

建立和健全一套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双主动模式的成长机制,才能落实教学双主动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项保障措施。

第一,理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高校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思政课教学管理机构牵头负责,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等直接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订教育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教学检查和督导。第二,规范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管理制度。高校教务部门要把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学时列入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建立教学组织,开展集体备课,加强课程建设。实行学年(学期)考核制,各学年(学期)考核平均成绩,一次计入学生成绩册并归档。第三,建立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和科研激励机制。高校要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进修、培训、查阅文件提供方便;要有计划地安排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进行国内外考察;要充分考虑形势与政策课难度大、变化快、备课耗时多的特点,合理计算专兼职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要鼓励和组织教师开展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设立相关研究科研课题予以支持。第四,提供必要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活动的场所和设施。高校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所需各项经费落到实处;学校要为形势与政策课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内有线广播、电视,及时宣传报道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新闻事件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形式与形势论文范文5

        关键词:唐五代诗格  形式  中西对话

诗格是中国古代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批评形式之一。诗格批评既源远流长,又丰富多彩,是非常宝贵的文学理论遗产。诗格作为审美范畴在唐五代加以确立。张伯伟先生强调:“在古代文学批评著作中,作为专有名词的‘诗格’是到唐代才有的。”①唐五代诗格批评,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是一笔丰厚的值得研究的诗学资源。

        一、唐五代诗格的历史流变

        (一)初唐诗格

        初唐统治者们反对齐梁以来的淫靡文风,重文学的功利作用。但他们并不否定文学的艺术特质,讲求抒情与文采。这种思想为文学形式的探讨留下了广阔的余地。律诗在这一时期得以定型化,齐梁时期的“永明体”讲四声与病犯,初唐发展到讲求平仄律。这一时期的主要诗格批评文本有上官仪的《笔札华梁》、无名氏的《文笔式》、元兢的《诗髓脑》、崔融的《唐朝新定诗格》、李峤的《评诗格》等等。初唐人集中探讨声律与对偶问题。声律的研究始于南朝齐沈约等人的“四声八病”理论。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说:“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于言文。”②沈约认为五言诗每一句的用字应该四声各不相同,而且一联上下句间同一位置上的字也须在声调上互有区别。“八病”则是为了贯彻这一原则而规定的一些禁格,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沈约等人虽以“四声八病”为原则来规范诗文创作,但如何把这一原则具体化,使之有可操作性,则是由唐代诗格类著作来解决完成的。唐人将四声作了平仄二元化的处理,使平仄相间,构造出切实可行的声律定式。

初唐时期主要以沈约“八病”为中心来展开探讨,并逐渐提出了调声之术。《诗髓脑》云:“调声之术,其例有三:一曰换头,二曰护腰,三曰相承”③通过调声之术,初唐人已经将平声与上、去、入三声对举,实际已是把声律二元化,放宽了声律规则。在此之前,人们多着眼于一联之内两句的声律协调,到元兢的“换头”之术中,已扩展为解决一首五言诗内联与联之间的平仄粘对关系,真正使得齐梁声律理论具有了可操作性,促进了律诗的定型与繁荣。

        (二)盛唐诗格

        盛唐时期追求风骨,要求诗歌表现高昂明朗的感情和雄浑壮大的气势。同时,盛唐人又提出了“兴象”概念,要求写出情景交融的完整的意境,使得这一时期诗格探讨也从声律、对偶深入到对句势、诗意等的研究。释皎然的《诗式》、《诗议》涉及到声律、对偶及诗歌体式,并深入研究了“意”与境的关系。他们的批评不仅深化了对声律对偶的认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句法,而且涉及到“景”与“情”,诗歌的语言运用与诗的整体印象等更深的层面。这一时期的著作开始注重诗的句法、篇法,研究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了句势问题。早在崔融《唐朝新定诗格》中就列有十体,一形似体、二质气体、三情理体、四直置体、五雕藻体、六映带体、七飞动体、八婉转体、九清切体、十菁华体。王昌龄《诗格》中有“十七势”之说,承续了崔融论体的基本精神,并且由对诗歌风貌的关注深入到创作的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每一种名目除释义外,并附有诗句说明。皎然《诗式》中也说到体式。“评曰:夫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才性等字亦然。体有所长,故各功归一字。偏高、偏逸之例,直于诗体、篇目、风貌不妨。一字之下,风律外彰,体德内蕴,如车之有毂,众辐归焉。其一十九字,括文章德体,风味尽矣,如《易》之有《篆辞》焉。”④五代王玄《诗中旨格》的“拟皎然十九字体”一节于每体后列有诗句说明,延续了皎然论体的特色。

        (三)晚唐五代诗格

        晚唐时期,唐王朝彻底崩溃,政局不可收拾,处在这种环境中的作家和批评家,普遍具有消沉心态与悲观心理。这个时期有一部分作家主张“诗教说” 与抒写民生疾苦,也有一部分人崇尚清丽绮艳的诗风,但总体的倾向是追求淡泊的情思与境界。司空图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理论。人们更加着力于对声律、对属、字句等方作面的琢磨与锤炼。另外,科举取士对诗律的要求在这一时期也更趋细密,故而大量的诗格著作也应运而生。这些著作所讨论的范围更加宽广,论述更加深入,增添了宗教神秘主义的色彩,主要有僧齐己等人对句势的继续探讨和王叡的“拗律”说。

        齐己《风骚旨格》,也有十体之说,即一曰高古,二曰清奇,三曰远近,四曰双分,五曰背非,六曰无虚,七曰是非,八曰清洁,九曰覆妆,十曰阖门。这十体都有诗句附后,但并无解释,还是就诗歌整体风貌而言的。五代的《诗格》中列有十势,其中龙潜巨浸势、狮子返掷势见于《风骚旨格》,孤鸿出塞势即孤雁失群势,其他七势为新增,即芙蓉映水势,龙行虎步势,寒松病枝势,风动势,惊鸿背飞势,离合势,虎纵出群势。芙蓉映水势。由上观之,晚唐五代诗格,承续了初盛唐人对体式的研究,而且名目更加繁多。齐己等人多以动物姿态动作来为句势命名,其意义往往难以索解,不似王昌龄十七势简单明了。但这些名目不仅探讨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而且深入到全篇的意义布局问题,如《诗格》“论诗势”节云:“先须明其体势,然后用思取句。”⑤

        二、 唐五代诗格的逻辑构成

        中国古典诗学关于“言、象、意”的探讨由来已久。早在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就提出“大象无形”的命题。老子从“无”和“有”、虚和实的辩证关系出发,认为“有无相生”,以“无”为本,这种“无”又必须依靠“有”才能体现出来。所以,最美的形象就是没有形象,但又要有某种具体的“形”来暗示与象征,方能使人体会到。魏晋玄学将无有体用思想运用于认识论,把“言、象、意”关系表述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言”和“象”都是有形的、有限的,而“意”则是无形的、无限的,“言”和“象”是得“意”之工具,没有“言”和“象”就无以得“意”。因此,从形式视野来观照,唐五代诗格的“格”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从逻辑上也包括了言、象、意三个层次。唐五代诗格中往往以“格”论诗,所出现的有关称名主要有:“格”、“风格”、“体格”“高格”、“格力”、“气格”等。这些对“格”的运用,其含义可归为两个方面:一是体式、诗法之意,指向诗歌的总体风貌与外在形式,一是格调、品格之意,指向诗歌的审美特质与审美内蕴。可以说,唐人有关声律、对偶的探讨,属于诗格的语言层,对物象、作用、句势的探讨,属于诗格的意象层,对意与境、用事的探讨,属于诗格的意蕴层。

       (一)诗格的语言层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一种独特性的存在,特别是诗歌语言。俄国形式主义颇为看重这一点。“形式主义的研究工作是从研究诗句中的声音开始的。”“诗句中的声音问题特别受到人们的重视。”⑥可以说在这方面唐五代诗格对声律的论述表现出对声音的特别重视。朱光潜先生说:“律诗有两大特色,一是意义的排偶,一是声音的对仗。”⑦他还指出音与义的关系在诗歌进化史中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有音无义时期二、音重于义时期三、音义分化时期四、音义合一时期,但声音的对仗稍后于意义的对仗。“永明体”讲究句内各字的声律,不过是一种理论,到隋唐才作为律诗的通例。关键是诗乐分开后,诗人如何在文字本身上见出音乐,唐人作了最大的贡献,唐五代诗格予以了很好的总结。

           (二)诗格的意象层

        意象层主要指艺术作品的章法与结构,唐五代诗格中的物象、作用与“势”的研究正是对这几方面的关注。唐人诗格中讲物象,也就是用一定的物象来暗示某种意义。旧题贾岛《二南密旨》、虚中撰《流类手鉴》、徐寅《雅道机要》中都说到物象。《二南密旨•论物象是诗家之作用》说:“造化之中,一物一象,皆察而用之,比君臣之化。君臣之化,天地同机,比而用之,得不宜乎。”⑧这些物象已不是纯粹的外在客观景物,而是主客观的有机交融,包括了意与象两个方面。自然界中的一物一象,都是被用来寄托某种意义的。

唐五代诗格中,比较集中地论述到“势”问题的著作,主要有王昌龄的《诗格》、释皎然的《诗议 》和《诗式》等。“势”作为一种力,它相关于主体的情感与构思,是作者的生命力与内在精神力量之惊涛中所形成的动态表现,是诗作意脉流贯与浑整一体的气力之美。

        (三)诗格的意蕴层

        唐五代诗格中的意境的探讨,用事问题的提出,都是指向作品的意蕴层。旧题王昌龄撰《诗中密旨》“诗有二格”云:“诗意高谓之格高,意下谓之格下。”⑨把“意”作为诗之品位高低之标准。皎然《诗式》中“重意诗例”云:“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⑩皎然已经认识到诗意的多重性与丰富性,文外之重旨,并把“但见情性,不睹文字” 之诗作视为极品。总之,唐五代诗格中,对“意”这一范畴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深入探讨了“意”与境,情与景的关系,发展了古典诗学的意境理论。

        三、唐五代诗格的现实意义

        以西方形式批评为参照,来透视唐五代诗格,二者既存在着共相,又存在着歧异,通过互照互补,从而在一定的基础上实现对话。中国古代诗论追求浑然天成的美学境界,所以往往把诗歌的整体意蕴置于具体的语言操作之上。“立象尽意”、“得意忘言”、“言不尽意”这样的命题都是轻言重意,以为意是目的,言是手段。因此古代诗格虽然也关注艺术技巧和形式的问题,但只是视其为一种手段。而西方形式论则赋予文学作品本体的地位,研究纯粹的艺术形式,不重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诗格研究从具体可感的作品形式入手,对诗歌进行“细读”,而不是空谈韵、格、气等让人摸不着边际的范畴概念,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诗论理路。然而,唐五代诗格远未达到西方形式批评的体系性与理论水平,只是靠直觉与天才认识到某些重要问题,是对当时丰富创作经验的总结。如何吸取西方文论之长,促进中国诗论的发展,将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注释:

①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47页.

②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287页.

③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凤凰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④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凤凰出版社.2002年版.第241-242页.

⑤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凤凰出版社.2002年版.第493页.

⑥汪正龙.西方形式美学问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⑦朱光潜.诗论.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41页.

⑧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凤凰出版社.2002年版.第379页.

形式与形势论文范文6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矛盾分析;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277-02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矛盾,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加以认识和分析,任何只强调矛盾的某一个方面的观点与做法,都将影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学内容上:时效性与学术性的矛盾

时效性与学术性,是“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上存在的一对比较突出的矛盾。“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的,是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认同。但是,它毕竟不是一门理论学科,它是以通过分析国际国内重要形势的方式来阐明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然而,仅仅重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还是不够的。时效性是重要的,但并不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全部内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基本理论,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自1987年教育部决定在普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必修课以来,全国高校普遍将形势与政策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部社政司每年印发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这实际上起到了与教学大纲类似的作用,对“形势与政策”课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但由于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的时效性非常强,没有也不可能有较稳定的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因此,如何把握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就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们认为,解决此问题需要具体做到三个统一:

1.政治性与知识性的统一。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要突出鲜明、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同时还要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宣传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就形势与政策课内容而言,与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涉及许多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了深刻而全面地认识形势与政策,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注重有关学科的前沿成果,在教学中注重知识性与学术性,如:讲,需要运用国际法学知识批判所谓“法理”的阴谋;讲伊朗核危机,需要讲解有关核武器生产、尤其是铀的生产情况的知识。注重知识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将大大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果,更好地贯彻其政治性。

2.变动性与稳定性的统一。该课程既具有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又具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形势与具体政策,往往是不断变化的,但基本方针与战略、理念是相对稳定的,要求学生在基本方针与战略、理念的相对稳定之中去把握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识,要求学生在规律的认识之中去观察和追踪国内与国际形势的演变过程。如在当前国际形势的分析中,增加有关中日古代交往的历史背景知识,使同学们了解中日两国关系的实质与发展趋势,对两国的未来发展有一个基本的轮廓,体现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变动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3.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形势与政策”课本质上属于政治理论课程,自始至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教学。我们要指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形势、把握政策,并在教育教学中,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分析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要体现“形势与政策”课的针对性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应紧紧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敏感话题、突发事件等问题,确定每学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点,做到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使学生学会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方法上:多样性与规范性的矛盾

在以往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诸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不足,教师上课“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强化“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效果,许多学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突出“变革、创新”的特点,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现象。一些教师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力求多样化,“五花八门”,花样迭出,只求学生感兴趣、满意,只求教学方法与形式的新意,而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本身应具有的规范性与严谨性,便日益式微了。

因此,我们要在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的同时,强化必要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只有达到了规范性,才能真正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我们具体要在三个方面达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规范性:

1.加强规范的教学研究工作。学校和有关教学部门,应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有关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研究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关注国内外大事,及时准确地把握社会和国际动态,不断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敏锐性和实效性。学校应积极组织和鼓励有关教师开展形势与政策的科学研究,对相关研究科研课题予以必要的支持,并为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一定的经费和园地。

2.建立规范的考核机制。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考核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对任课教师的考核。由有关教学职能部门按教学制度统一管理,确保“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正常开展。任课教师讲课应有规定的教学文件,如:教学大纲(可自编)、教案,不能以布置班级学生工作、处理学生具体问题等方式代替课堂教学;第二,对学生的考核。“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内容与形式,各高校、各教学单位应结合本校、本院系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不应强求一律。根据学校教务处有关考试的要求,可以采取开卷考试、论文考试等方式进行考核;也可以参加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既突出“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又体现课程教学的规范性。

3.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重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素质建设,坚持“精选、重用、严育”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同时,要加强师资结构建设。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适应规范化教学的需要,为确保“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中:主体性与主导性的矛盾

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课、提问、测验与考试的情况,要求教师适应学生的特点和要求,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确保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是教学过程中名副其实的主体。许多学校还通过一系列措施予以保障,如:召开学生座谈会,征求大家对授课教师的意见;有的学校还由学生直接给任课教师打分,作为教师学期考评的主要依据之一。如此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地位的下降与作用的削弱,最终将影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正常开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形势与政策”课像其他大学课程一样,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才能保证其正常进行教学。在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我们要在以下几方面明确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正确把握“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与定位。“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基础。实践表明,将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保证课堂教学课时,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或优惠政策,是学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高度重视的直接体现。

2.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最受学生的欢迎。课堂教学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活跃课堂气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高大学生对形势的认识。我们采取以下几种教学形式:第一,讨论式教学;第二,辩论式教学;第三,直观式教学。

3.重视师资队伍培养,提高师资水平。第一,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培养,确实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第二,鼓励学校党政干部、有关专家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积极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在时间、经费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和倾斜。第三,确保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过程与师资建设的投入,在教学中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切实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殷一璀.开拓创新,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07,(3).

[2] 余双好.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导性[J].高校理论战线,2005,(4).

[3] 钱广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07,(2).

[4] 里光年.试析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魅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

形式与形势论文范文7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规范化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03-02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与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树立大局意识、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从20世纪80年代课程设置至今,国家一直对课程的建设问题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多次下发文件,对课程规范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形势与政策”课在课程规范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种种的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规范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管理不规范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文件)中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1]但是,由于教学管理部门认识上的不到位,导致课程在教学的时间安排、教学形式以及课程的教学管理等环节都很不规范。目前,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普遍是以专题讲座形式进行。由于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时间安排上“见缝插针”,随意性大,致使一些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和地位在认识上产生了偏差。据笔者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6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 24.3%的学生认为这门课是选修课,占到调查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在一些学生看来,“形势与政策”课,可听可不听,如何选择,全凭兴趣。此外,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多数是大堂课,听课人数众多,有效监管的难度大,导致学生中逃课、迟到、早退现象严重。

(二)教学内容随意

虽然教育部每学期都会下发“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但是与其他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差,教材规范有一定难度。同时,课程内容涉及面广,跨度大,教师备课难度大。加之教师特别是兼职教师学科背景复杂,教学课时有限等原因,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避难求易,好讲的多讲,不好讲的少讲甚至不讲。这种教学内容上的随意性不仅导致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而且也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一些学生甚至称“形势与政策”课为“形式”课。

(三)师资队伍薄弱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成部分,“形势与政策”课在一些高校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不仅没有独立的教研室,管理不规范,而且课时无保障,师资力量薄弱。其中,师资力量的薄弱主要体现在:一是专任教师数量不足。据 2011 年对全国 365 所高校专任教师队伍的统计数据显示,有 73 所学校没有配备专任教师,占 20.00%;专任教师少于 5 人的有 261 所学校,占 71.51%;专任教师少于 10 人的有 322 所学校,占 88.22%[2]。二是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由于专职教师的数量不足,加之“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庞杂,涉及多个学科,兼职教师既缺乏相应的学科背景,又身兼数职,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不足,导致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有限,教学效果不佳。三是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构成复杂,受兼职教师自身工作量及岗位调整的影响,教师队伍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导致教学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陈旧

由于课时少,师资力量薄弱,加之缺乏规范的课程建设,导致“形势与政策”课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革动力不足。很多学校至今仍然沿袭的是单一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教学中教师只管按部就班地讲授,极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师生缺乏有效的互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此外,课程教学侧重理论教学,缺少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的完整性被简化。据笔者的调查显示:针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急需改进的是什么”这一问题,

49.9%的学生选择的是“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内容”(29.3%)和“改进教学态度”(12.0%)。由此可见,“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手段亟待改进和完善。

二、加强“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对策

(一)实行规范化教学管理

教社政[2004]13号文件指出:要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

首先,必须要保证课程进度表,把“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学校的课程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教育部13号文件的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本科四年期间的学习,计2个学分;专科期间的学习,计1个学分”。这是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前提。

其次,优化教学管理模式。管理模式是教学效果的保障。当前,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由党委宣传部牵头实施;二是由学生工作部牵头实施;三是由教务处牵头实施;四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牵头实施[3]。其中,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牵头实施的管理模式最为普遍。总体而言,几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由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和教务处等党政职能部门负责实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优点是能组织更多的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保证教学覆盖面;弱点是缺乏规范的管理。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管理下的“形势与政策”课,优势是有利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与其他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融合,教师队伍相对比较专业,队伍建设相对比较规范;但是,由于课程学时少,教师编制有限,也有不被重视、趋于边缘化的倾向,同时,由于师生比的严重不平衡,导致教师对学生很难做到有效的监管,更谈不上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鉴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应该建立以党委宣传部直接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具体实施,教务处安排、协调管理,学生工作部相配合的综合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几个部门职能互补,相互协调,形成合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既是课程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主体因素。

针对目前存在的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首先,设立“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这是“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的机构保障,也是解决课程边缘化倾向,师资力量薄弱的有力措施。其次,要有必要的资金支持。这是“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物质保障。鉴于课程的特殊性,各高校应对课程在教材建设、教师培训、学术研究等领域给予大力的资金支持。最后,建立一支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师资队伍。其中,兼职教师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政工干部组成。为了保证教师的专业素质,必须建立严格的兼职教师选拔聘任和考核制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培训、进修,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素质。此外,建立和完善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的目的,就是要规范、优化教学内容;进行热点问题研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促进教学经验交流,不断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加强教材建设,规范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规范化是课程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保障教学内容的规范性,必须加强和重视教材建设。结合课程的特点,可以在教材建设上实行重点教材(静)和补充教材(动)相结合的教材体系[4]。具体而言,教材体系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稳定教材,内容涉及“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理论,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态势,基本政策、方针等;另一部分是补充或是动态的教材,涉及突发事件、热点问题的透视与分析等内容。两种教材有机结合,既能满足课程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又体现了课程时效性强的特点。

(四)改进教学方法,拓宽教育途径

教学途经单一,方法滞后是制约“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多维立体”的新模式。具体而言,就是要创设四类教学――课堂教学、学生活动、网络课堂和社会实践。课堂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各类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主要内容涉及该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问题。学生活动主要包括学生的社团活动和其他各类学生活动,通过对学生各类活动的指导,如读报、读书活动,环境保护小组活动,热点问题论坛活动等等,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网络课堂主要通过建立课程网络平台的方式,通过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对热点问题进行深度解读,师生在线交流等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社会实践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和考察,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从中增加感性、提高理性、强化悟性、升华灵性、促进个性发展”[5]。这四类教学形式,内容上各有侧重,教学目标上相互补充,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其中,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学生活动和网络课堂是教学的延伸和拓展,社会实践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检验和运用。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应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目的,灵活运用启发诱导、讨论、观看视频、演讲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教社政[2004]13号.

[2][3]李克荣,张俊桥.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规范化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导刊,2012,(9).

形式与形势论文范文8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贴近实际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

一、贴近实际,把握教学内容的稳定性与动态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方面:基本理论、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基本理论包括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形势分析方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中国的国情等;基本形势指国际形势、国内形势、行业形势中相对稳定、具有一定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内容;热点问题是学生社会普遍关注、学生特别关心的社会问题。这些构成决定了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同时具有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特点。一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要体现科学的、完整的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相对稳定的,党和国家的政策是相对稳定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是相对稳定的;另一方面,形势又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不同时期呈现的问题、热点、焦点也不同。

正是因为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具有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特点,只有贴近实际,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政策的变化,专注社会热点,针对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学生思想实际,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才能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才能将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动态性把握好。

以专题“生态文明建设”为例。专题“生态文明建设”反映了世界发展的规律和必然趋势、我国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更契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贴近他们的衣食住行。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标志着一种新发展观的诞生。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对过去走过的发展道路重新进行评价和反思,在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倡导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新的发展观成为全球共识。在国内,“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十报告则明确指出了要建设美丽中国和五位一体的社会建设总体布局。专题“生态文明建设”更是贴近了学生生活的实际,从寝室的居住环境、水电等资源的利用、学校公共环境的建设与呵护整个学校所在城市武汉乃至于中国大环境的生态文明建设都与他们的生活休戚相关。专题“生态文明建设”既实现了政策性与知识性、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又做到了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二、贴近实际,突出教学过程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它的教学过程和其他课程一样要求严谨而规范,同时又具有灵活性的特点。教学过程的规范和严谨是指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必须和其它课程一样有大纲、有教材、有课时、有学分等,要按课程建设的规范要求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灵活性则指具体内容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只有贴近实际,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规范要求才能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只有贴近实际,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掌握学生的需求,才能设定准确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不断创新的教学手段,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1.贴近学生实际设定教学目标

首先,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主体特征。90后大学生的主体特征非常明显。他们热情、开放与沉默孤独并存,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责任感往往体现在关键时刻。同时大学生在成长阶段上正属于青年早期,呈现出体力高峰、智力高峰、社会需求高峰、创造高峰等高峰特质。他们的情绪波动极大、两极情绪表现突出,转瞬间或豪情万丈或意志消沉。

其次,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期望也较大。我院“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学如何做到‘三贴近’”的调查问卷中,“你希望通过‘形势与政策’课达到怎样的效果”一题中,33.5%的学生选择了A树立正确的“四观”、B及时获取国内外重大时事信息、C提高政治素养、D提高鉴别分析能力中的全部四项,45.2%的学生选择了其中的三项。这些都说明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程度超乎寻常,对于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社会生活中被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具有极高的热情和求知欲。

另外,通过对初高中阶段政治课程教学内容的了解和学生的课前交流、以前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的理论一般有初步了解,也基本认同,但是没有从理论上深入认识和把握,同时由于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于怎样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理论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缺乏清晰系统的认识。

同样以专题“生态文明建设”为例。学生认为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必须的、必要的,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尚停留在感性的层面,缺乏理性认识,而一般高职高专院校的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并没有相关课程专门介绍生态文明,因此对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是非常必要的,这也决定了课堂教学目标中知识目标为掌握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和如何构建生态文明。同时,我们的教育不单纯是教给学生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在专题“生态文明建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有效地教学策略和课堂组织帮助学生去观察分析问题所在并尝试提出解决办法,同时通过课堂活动发展学生之间更多的人际联系,能力目标的设定应该紧紧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而我们文化建设和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于学生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而其中理想的确立必须确立在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的前提之上,基于此,在专题“生态文明建设”的教学中必须将情感目标设定为培养节能环保意识、绿色消费观念、对国家社会发展的信心与责任感。

2.贴近课堂实际选择教学方式

提高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实效,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积极探索新方式和新途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以课堂为主轴,特色活动为辅助。形势与政策应把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借助课堂教学进行理论系统讲授,如十会议精神必须通过专题理论讲授来完成。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采用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式,熟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多媒体教学来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作为辅助教学,安排丰富多样的特色活动,如邀请专家讲座、观看教学资料、实地考察等,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角是学生。备课时,应以设计学生活动为主,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有操作、实验的机会,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以专题“”为例。专题“”是我院形势与政策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采取了小组学习的方式。首先由老师讲授基本理论,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如日本主张的原因及为什么错误、大学生为保卫领土可以做些什么等不同的项目小组并设定任务要求,给予一定的时间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分析讨论并拿出小组结论并展示。最后由教师经过对各种情况的分析、归纳,作系统总结。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组学习营造了一种特殊的宽松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具体的小组学习进程中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体,实现了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的转变,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和作答中能真正地发挥主体效应。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自己的讨论分析作答、最后的归纳总结,达到了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有对学生实际能力的锻炼,同时又能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责任意识。总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以基本理论、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为基本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必须贴近实际、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把握好和体现出在自身内容体系、教育对象和教育方式上的特点和规律,才能真正吸引学生、抓住学生、调动学生,真实使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有实效。

参考文献:

[1]张松德.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云梦学刊,2006(06).

形式与形势论文范文9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ituation Policy Lessons

DING Yuan

(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7)

AbstractSituation policy is one obligatory course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its teaching effect is not optimistic.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d the manifestations and cause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situation policy class from the schools, teachers and students, we also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ituation policy class.

Key wordssituation policy course;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lass

1 高校形势政策课有效性不足的现状及原因

1.1 高校重视不够

高校对形势政策的管理松散,对师资队伍建设、场地和设备建设支持不够,所需的经费很难得到落实,相关课题也很难得到重视,有些高校甚至连授课时间都难以保证。笔者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形势政策研究与其他专业相比很难为学校引进高额的科研经费;第二,由于各个高校都有形势政策课,其很难成为高校的特色专业。第三,学生对形势政策的关注度不高,教学效果平平。故高校虽然应国家要求,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但在对老师的配备、教材、教学团队的建设方面投入不足。

1.2 教师授课质量不足

在形势政策课的教师队伍中非专职、非专业人员普遍存在,课程深度不够,内容含量不足,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够;老师疏于备课,敷衍了事;内容陈旧,一个专题用上一个学期甚至几个学期;讲述方式单一,感染力不足;作业批改不认真,有的老师甚至简单的以长短轻重来评判。

虽然国家把形势政策课提到一个举足轻重的职位,但形势政策教师从待遇和职称晋升等方面,都比能与其他专业课老师相提并论。与此同时,形势政策课的授课班级人数庞大,批改作业量极大,很多老师为了完成任务只有草草了事,加之学生听课热情不高,讲授和备课时也缺乏热情。

1.3 学生积极性差,应付心里严重

课堂上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干自己的,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业在网上抄一抄了事,雷同率很高;面对老师提问,一问三不知。

造成这种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对形势政策课的认识存在偏差:有些学生认为形势政策课不及专业课实用,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和工作没什么用处;有些学生认为现在信息发达,形势政策的课讲的内容通过网络或新闻媒体完全可以获知,没有必要上课;有的学生认为形势政策课课时少,考核方式简单,学分少,不需要花费过多的精力。90后学生思维活跃,追求个性,追求自我,传统的灌输的授课方式,易激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高校不重视导致老师敷衍了事,老师备课不认真,造成学生兴趣缺乏;学生兴趣欠缺,老师授课就更加敷衍,学校更加不重视,这三者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 提高高校形势政策课有效性的建议

2.1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积极性,是形势政策课有效性提高的基础。首先,应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掌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点、思维特点等等,有针对性的设置形势政策课的内容、教授方式、考核方式。这是尊重学生,“以人为本”的切体现,也是使学生感觉其主体地位,提高主动性的一种方式。

形势政策课“授课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满足大学生提升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需求,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大学生本来通过媒体都知道的热点现象和理论。”①

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要通过各种形式给予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避免整个课堂只有“一种声音”,对其可取的地方进行鼓励,对不足的地方即时指出,并分析原因。在适当的时候引出教师的观点。这种方式与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相比讲授的内容少了,看起来是轻松了,但实则对教师的课堂控制力、反应力以及对问题掌握的深度和广度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当代大学生是关心政治的,由于其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其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成型,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易出现过激情绪。形势政策课是引导学生的重要阵地。但如果采取以往灌输式的授课模式,生搬硬套观点,只会引来学生的反感情绪。

形势政策课应努力尝试各种授课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采取即兴演讲、辩论、课堂讨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学生在相互碰撞过程中,激荡出思维的火花,揭露出问题的实质。也可以尝试将形势政策内容引入第二课堂、社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做相关课题调查报告、研究论文等等。

改革形势政策课的考核方法。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都纳入到考核成绩的计算中去,平时成绩的计算应全面反应学生课堂的听课状况、发言、讨论、回答问题的情况。

2.2 提高形势政课老师的自身素质

形势政策课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热爱学生,这是上好形势政策课的基础。一个能够帮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交友、学习、就业等方方面面问题的教师,能够跟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更容易得到学生的爱戴,他的观点和授课内容也易为学生所接受。

形势政策课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责任心。事先要查阅查阅相关资料,熟识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历史背景,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问题有着清晰的认知和思路,了解学生的主要观点,恰当地给予引导。

形势政策课老师要注意平时的知识积累。形势政策课主要简述国际国内形势和热点问题,看似浅显,但是要是想将问题讲得深入透彻,需要任课老师有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宗教民族、地理等知识,有赖于课前教师的认真准备和平时的积累。将理论和实际很好的联系在一起,才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觉自愿的走入形势政策课课堂。

2.3 高校应提高对形势政策课的重视度

2.3.1 规范各教学环节,维护形势政策课的严肃性

学期初由党委宣传部和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当前的事实热点问题,确定教学计划,并根据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的特点,确定选题范围。防止教师随意选题,一个专题用多年,维护课程的严肃性。定期召开教研室例会。对形势政策课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其考核标准和其他课程一致。

2.3.2 推行集体备课和示范课

主要是由形势政策课教研室主任牵头,形势政策课专兼职教师参加。集体备课便于对形势政策课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好的方式进行交流借鉴,对于遇到的问题进行协商解决,是一个取长补短的好机会。示范课往往是选取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就有代表性的专题,进行示范讲课,对新进的教师有很好的参考借鉴意义。

2.3.3 为形势政策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支持

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对形势政策课教学计划的要求,保证形势政策课的教学数量和质量;②鼓励形势政策教师参加对外的交流和培训,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经费;鼓励形势政策课专兼职教师申报相关课题,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形势政策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应把握机遇,把形势政策课精品课程建设参与到科研课题中去。”③

注释

①代娟.试论优化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途径[J].法制与社会,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