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师德建设研究

时间:2022-10-16 09:03:01

摘要:教师的高尚道德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由于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师师德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和矛盾,学校必须把师德建设放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过程的首位,通过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健全师德教育、宣传、考评、监督及奖惩体制等策略,增强其师德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本科院校 师德建设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师德建设研究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1]。党的十八大以来,明确提出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要具有“四有”“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标准,其中“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都是新时代对师德的明确要求[2]。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应用型教育为主,但由于其办学定位的特殊性,对教师师德建设方面缺乏重视,存在的问题及矛盾相对较多,师德建设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技术创新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3]可见,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是贯彻国家教育精神的需要。目前,国内外高校教师师德缺失问题层出不穷,加强师德建设的迫切性已被推至舆论顶峰,为保证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学校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的首位,营造以德立身、立德树人的良好育人环境。

1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师德建设现状分析

1.1师德建设工作受重视程度不够

新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尤其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重中之重,相较之下,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关注则较少[4]。《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明确指出,要“将师德教育摆在高校教师培养首位,贯穿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5]而民办院校由于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学校在教师职业发展方面相对更注重培养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应用能力,对教师师德建设则缺乏重视。多数院校师德教育仅仅依靠入职培训,而后期极少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考察或社会服务活动,师德教育效果微乎其微,接受过系统的师德培养的教师如凤毛麟角。在对教师的考核指标体系中,大部分院校表现出“重实践教学成果、轻道德教育成果”“重研究成果数量、轻道德培育质量”等现象,对师德考核较多都为“软指标、虚指标”,并多采用个人自评及单位考评的形式,考评结果较缺乏实际意义,形式化严重。

1.2部分教师价值观偏差

国家在2011年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高校师德规范的权威文件,文件明确指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为高校教师的行为准则[6]。由于近年来民办院校发展迅速,普通本科向应用型本科转变的数量增幅较大,其专任教师均肩负着繁重的教学及科研任务,无暇反躬自省。部分院校由于专任教师数量不够、科研成果不显著,存在鼓励教师多兼课多进行研究、并给予丰厚的课时补贴及科研奖励的现象,部分教师迫于生活的压力导致价值观偏差,逐渐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挣取补贴及奖励上,既不注重提升学识水平、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敷衍了事,自身“无扎实学识”;也没有多余时间为专业学科领域做奉献,甚至有学术不端的行为,自身“无理想信念”;并认为“育人”是辅导员或班主任的责任,事不关己,疏于学生管理,学生无法“亲其师、信其道”,达不到“为人师表”的效果,脱离了新时代对高校教师发展的实际要求。

1.3缺乏实效性及可持续性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主要由专职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组成,而专职专任教师多由应届本科毕业生或研究生组成,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据了主力[7],导致教师队伍在年龄、职称、学历结构上均不够理想。一方面,聘请的兼职教师在自己学校本身就担任着很多教学任务,一般流动性较大,其道德水平难以有效监控;另一方面,对于专职教师而言,青年教师偏多,中、初级职称教师偏多,青年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呈现多样性、价值观及社会意识较薄弱,中、初级职称教师则面临更大的职业压力,又因为培养机制发展不前,或者教师福利待遇、社会保障无法满足教师生活需求,或者职称评定、科研条件不完善,或者辞职考取硕士、博士、公务员等原因,均导致了专职教师流动性偏高、稳定性较差,使得师德建设工作难以取得实质性进步及可持续发展。

2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师德建设策略探究

2.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稳定青年教师发展平台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是导致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师德建设工作存在问题的基本原因之一,学校必须采取合理的对策优化及稳定教师队伍,促进教师自身发展。首先,要扩大专职教师的比例,将兼职教师的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样既能克服兼职教师过多导致的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弊端,又能利用适量的兼职教师从各高校带来的不同风格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刺激自身学校建设。其次,要建立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平台。由于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应届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加入其教师队伍,但大部分博士研究生会选择福利待遇更好、发展平台更高的一流院校或科研机构,导致其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越来越少,因此,学校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报考高一级学位,促进青年教师向更高层教师学习,例如“导研计划”“导博计划”等等,使青年教师能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来提升自我水平;学校还可结合自身实际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校企合作,组织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或挂职锻炼,使青年教师有更多机会自我发展[8],提升教师稳定性。

2.2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建立师德终身学习机制

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5]。加强师德教育,培养教师于公于私的正确价值观,帮助教师建立正确的工作目标与道德情操,树立教师“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理想信念,是师德建设的根本所在。通过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建立师德终身学习机制并贯穿整个教师生涯。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在教师入职培训开设师德教育专题,系统讲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并严格进行考核管理,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一律督促其重新学习。二是定期举办师德专题培训研讨会,邀请高校荣休教授、师德标兵分享自身为人师表的心得体会,组织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及不同岗位的教育工作者进行座谈研讨,对如何加强教师道德教育群策群力,帮助教师深刻理解如何将科学的教育理念渗透到自身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使师德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教书”以“育人”。三是加大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由于各个民办院校之间相互竞争的关系日趋激励,为保证生源,大部分院校都在大力宣扬教师所取得的实践成果及研究项目,这种做法无非是本末倒置。“育人”先要“立己”,学校必须加大力度宣扬教师爱岗敬业、仁而爱人的典型事迹,充分利用新媒介,如官博、官微、微电影、网络直播等形式,同时开通宣传平台点评功能,构建良好的师德舆论氛围及学习环境。

2.3定期组织社会服务活动,鼓励老、中、青年教师同时参与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好老师不仅体现在爱学生、爱岗位,更体现在无私的服务社会中。目前各院校组织的社会服务活动多针对学生组织参加,比如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但作为接受过各领域高等教育的教师群体却极少发挥其所学所长来直接为社会服务,学生社会志愿活动的指导教师也多为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或辅导员,而学识更为精进的中级以上教师则极少参与。所谓“师者,人之模范也”,各高校必须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社会服务活动,一来可以将教师无私奉献为社会服务的精神转化为实际行为,打破一味“喊口号”的不良风气;二来可以通过教师的实际行动使学生耳濡目染,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增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师德建设的实际效果。

2.4建立“层次丰富、指标量化”的师德考评体系

为使师德建设工作更具实效性,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以师德规范为依据,建立层次丰富、操作性强、指标量化的师德考评体系。首先,师德考评指标不仅要包括政治品德、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等规范教师公德的评价指标,而且要完善规范教师个体自身修养、行为习惯等个人品德方面的指标,并将考评标准进一步细化,建立社会公众与个人品德相结合的双重定性考核标准,充分发挥考评体系的多层次约束作用。其次,要建立全方位的师德考评形式。目前多数院校组织的学生网上评教主要针对教师教学质量,同行评价则只在年度考核中进行,而对师德考评则缺少学生及同行评价形式。由于教师道德素养较多呈现在课堂教学及为人处世中,因此在师德考评体系中应加入学生及同行评价,并加大其权重,提升其对教师师德考评结果的影响,使师德考核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从客观和主观上全方位反映教师是否“以德施教、以德立身”。再次,要进一步将考评指标科学合理地量化,比如对参与师德教育活动及服务社会次数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避免“软指标、虚指标”;对考评结果要及时公开公示,对考评不合格的教师要尽早向其了解事情原委,接受教师群体意见反馈,尊重教师意愿。

2.5建立“金字塔式”

师德监督体制,健全奖惩制度科学完整的监督体制及奖惩制度,是提升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学校应该联合校领导、教学督导、教师、学生及家长,自上而下按比重建立“金字塔式”的师德监督体制。校领导在“金字塔”尖端、教学督导次之,由教学督导直接监管意见箱、网络、电话等监督渠道并公开接受投诉及检举,发挥其威慑约束作用;教师、学生及家长在“金字塔”底端,占较大比重,使师德监督“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及学生的能动性,达到人人监督的效果,增强教师道德行为规范的自觉性。支持匿名检举,保护检举人隐私,做到有诉必查,同时组织与被投诉或被检举教师谈话,尊重教师意见,若情况属实必须立即劝诫及警示。此外,要发挥监督体系在教师招聘及试用期的考察力度,在人才引进时首要考察其学术道德及个人修养,对于试用期中出现师德败坏行为的人员一律不予录用,杜绝学校由于人才稀缺而导致的“重才轻德”现象。另外,要明确奖惩的具体条例规定,对师德表现优秀的教师授予荣誉称号,在相关工作评选中优先考虑并给予绩效奖励;对违反师德行为的教师给予警告或处分,在相关工作评选中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并记入教师个人档案。

3结语

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在道德生活中的任何瑕疵,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为满足新时代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蓬勃发展的需求,学校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地把师德建设工作放在首位,建设一支道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增强师德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营造以德立身、立德树人的良好育人环境,才能使民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大有可为,为人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耿小红,贾水库,黄爱霞,等.高校师德现状调研与结果探究——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17(9):17-19.

[2]黄小华.好教师的标准[N].光明日报,2017-04-02.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2-11-18.

[4]徐振剑.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8):151-154.

[5]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Z].教师[2014]10号,2014-09-30.

[6]杜凡.试论独立学院教风建设现状及应对措施———以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4(5):13-22.

[7]杜今锋.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80-82.

[8]束仁龙.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研究[J].成人教育,2014(12):69-70.

作者:贺彦 徐娟娟 单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