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阅读技巧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1-27 09:06:30

阅读技巧论文

阅读技巧论文范文1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指导策略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关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许多语文教育的老前辈都有过重要论述。叶圣陶先生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里说:“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和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和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和文章;这种阅读就是所谓的应用”。他认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了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工夫便于工作只做了得一半。其弊害是想象得到的。”尤其是在当今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更不应该是游离于语文教育体系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得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1.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

中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缺乏甄别力,读物良莠不齐,一项调查显示46.7%的初中生和35.8%的高中生课外阅读以消遣为目的,在中学生购买的报刊图书中,知识类书刊占55.6%消遣类占44.3%。中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阅读水平的制约,审美能力较差,搞拒诱惑的能力差直接造成了读物的优劣不等。他们读的书大多不是有意识的选择,大多数都是无计划无目的,无选择,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2.学生课外阅读缺乏指导

由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得不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也就很难获得有益的指导;由于教师认为课外阅读占用了时间,耽误了学习,所以反对或限制他们的课外阅读,使多数学生不能光明正大地进行课外阅读,更顾及不上阅读的效益和质量,不能充分发挥兴趣阅读的作用。

3.缺少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图书资源匮乏,难以得到优秀读物。这也是制约中学生健康的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真正投资于语文学科的并不太多,大多集中在“习题集”、“题典”上,很多的课外读物是仅仅有几本“作文选”。

三、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中学生正是形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然而受年龄和思维的限制,学生迫切需要指导。调查显示有72%的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给以指导。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只是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而缺乏切实有力的措施,少数教师甚至放任自流。因此,如何加强指导,使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激发兴趣策略,让学生爱读书

课外阅读兴趣指对自身从事课外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心理倾向和对阅读材料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常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课外阅读兴趣受阅读者的年龄阅历、知识、爱好及阅读目的的制约,读物本身的内容形成也会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主要靠语文教师的培养和引导。要从认识着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辅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用古今学者劝人博览群书的名言警句启迪学生,以酷爱书籍,通晓各学科间的生动事例教育学生,体会广泛涉猎的必要。

2.推荐书目策略,让学生多读书

我们提倡的课外阅读。绝不是“放羊式”的阅读。也不是只要数量不要质量的任务式阅读,学生由于年龄、认识水平等原因,许多学生在书籍的选择上具有盲目性。这就要求教师推荐阅读书目给学生,明确阅读内容与范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多读书。在书目内涵的把握上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文化的弘扬;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注重借鉴与学习外国优秀文化。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还要有梯度。

(1)结合课堂教学推荐,读物的内容和形式要尽可能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程度联系,内外联动,相得益彰。

(2)结合课程标准推荐。《课文课程标准》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文质兼美,又结合了学生的学力、智力、心力等实际,要逐步让学生阅读。

(3)结合时尚热点推荐。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必能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开放的世界,愉悦身心。

3.掌握技巧策略,让学生会读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学生顺利地进入阅读的成功之门,教师要进得方法指导,教会学会开启阅读之门的技能。读书之法,因人而异。但就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仍要把握一些基本东西。

(1)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在一学年开端就要订立本学年的读书计划,一学期、一个月、一星期读多少书,有个合理的安排。读书须思考。

(2)读书方法点拨。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时要系统地对学生阅读方法进行点拔,三大读书方法:精读法。略读法、快读法相结合,要让学生明白“精读是准备,略读、快读是应用,是人生阅读活动的主体”,课外阅读应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着重培养略读和快读能力。

(3)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阅读作为精神产品的消费和再生产活动,要展现阅读主体的本质力量。课外阅读极富个人特点的学习结果,使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应呈现多元化趋势,事实上,这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的语文教学效果,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性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个人的选择、感知、理解和深悟,得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结论。作为教师,要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如果对学生的独特见解不假思索地加以否定,就可能泯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后果将不堪设想。教师要做一个充满激情的导游,引导我们的学生走进他们富有个性的阅读世界中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阅读技巧论文范文2

1.品析加点词的作用,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简析文章的语言特色,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等。

2.判定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要求考生辨识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分析其作用。该考点考查的基本问法有: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画线句子(即运用了论证方法的语句)有什么作用?

3.分析全文或某段的论证思路。该考点考查的基本题型有:请说说文章的论证思路。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说明。变式问法有:选文某几段的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某一问题的?划分全文(某段)的层次结构。

寂寞出学问

秦时明月

①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寂寞出学问。

②司马迁的寂寞成就了史家绝唱《史记》,曹雪芹的寂寞成就了鸿篇巨制《红楼梦》……寂寞是一首歌,是只有一个人的吟唱;寂寞是一首诗,是来自内心深处的独白。

③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甘于寂寞,潜心读书做学问。他不喜欢应酬,也反感客人来访,常以生病为由推辞。他每天待在书房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真可谓“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④钱钟书声名远播,时常会有世界各地的人慕名造访。有一位外国女士打电话给他,表示非常喜欢他的文章,想登门拜访。钱先生听后,赶紧说道:“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那位女士深为钱先生的幽默婉拒所折服,只好作罢。也许,正是有了这种闭门读书做研究的态度,钱先生才写出了《谈艺录》《管锥编》等不朽的学术巨著。

⑤其实,像钱先生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既能洞悉这个社会,又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喧嚣,专心致志做自己的事情。

⑥“芥川奖”是日本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奖项。获奖者有“登龙门”之称――许多作家都因获此奖而名噪一时。最近一届的“齐川奖”获得者田中慎弥却是个“普通人”,他年纪轻轻,也没有什么高学历,为什么能获得如此高级别的文学奖呢?媒体对他的描述可能给出了答案:“田中慎弥没有手机,也不用电脑。但他却很执着,甚至有些固执,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寂寞相伴,专心读书和写作。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日本文学的新希望。”

⑦田中慎弥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耐得住寂寞,埋头写作,终成正果。“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能坐得了冷板凳,自然能静得了心,做得了学问。

⑧我们的生活本来可以很平静,只是因为内心浮躁,无法平静,所以常常觉得自己很“忙碌”。若能守住寂寞,不为外界所干扰,一心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又怎能做不了学问呢?

(201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

考点:品析议论文的语言

1.选文第⑦段中,“坐得了冷板凳”的意思是什么?

解析:这道题考查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有关词语内涵的能力。解题时,一定要结合第⑦段的内容,体会这一短语与本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段第一句分析了田中慎弥做得了学问的原因(排除外界的干扰,耐得住寂寞),第二句接着引用了诗句,第三句总结本段的内容。可见“坐得了冷板凳”是对田中慎弥做学问取得成功的原因的一种形象说法。

答案:能耐得住寂寞。

2.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表达作用的领悟能力。解题时,要辨别该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结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体会该句子使用某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画线句子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反问的一般作用是加强语气,突出某种情感或者内容。这句话在文章的结尾,内容上扣题,可见采用反问修辞手法是为了突出中心论点。

答案:运用反问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突出(强调)了“寂寞出学问”的论点。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论证

3.本文第③~④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辨别论证方法以及理解论证方法作用的能力。解题时,我们首先要锁定这两段文字,然后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论证方法的定义,确定这两段使用了何种论证方法。这两段叙写了钱钟书潜心做学问,婉拒慕名造访者的事例,可见是采用了举例论证法。体会其作用,要答出该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和语境作用。举例论证的一般作用是采用典型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可采用这样的格式组织答案。举……(概括本段的事实论据)的事例,证明了……(点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答案:采用了举例论证法。列举钱钟书潜心做学问,婉拒慕名造访者的事例,论证了“寂寞出学问”的中心论点,具有说服力。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把握论证思路的能力。解题时,要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层与层之间的内在联系。思考作者提出的论点是什么,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从哪些角度进行论证(即有几个分论点),最后的结论是什么。选文开门见山提出“寂寞出学问”的论点,主体部分采用大量的典型的事实论据证明论点,结尾采用反问、对比的修辞手法深化论点。

答案:首先第①段提出“寂寞出学问”这一中心论点,接着用司马迁、曹雪芹、钱钟书、田中慎弥等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进一步深化“寂寞出学问”的论点。

底 线

冯骥才

①一次,一位开锁厂的老板说,他的买卖很兴旺,日进斗金。我问他何以如此发达,他答曰:“现在的人富了,有钱有物,自然要加锁买锁;再有,我的锁科技含量高,一般技术很难打开,而且,技术在不断更新,所以,市场总在我手里。”

②我笑道:“我的一位好朋友说,世界上他最不喜欢的东西就是锁,因为,锁是对人不信任,是用来防人的。”

③锁厂老板眉毛一挑说:“不防人防谁?我赚的就是防人的钱。你以为,这个世上,真有夜不闭户的地方吗?”

④我说:“上个世纪50年代真有。到了70年代,我住在一座房子的顶楼,门上只有个挂钩,没锁。白天上班,把门一关钩一挂,从来没被人偷过。”

⑤锁厂老板笑道:“那是什么时候?现在早没影儿了,不信你敞开门试试。”

⑥我笑了笑没再说,我信他的话。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和一个不追求物欲的时代,人的底线是不同的。社会的底线也在下降:在商业博弈中,谎话欺骗全成了“智慧”;在社会利益竞争中,损人利己成了普遍的、可以获利的现实;诚信有时候非但无从兑现,甚至成为一种商业的吆喝或陷阱。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中,人的底线不知不觉在下降。

⑦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其实,这底线原本是十分清楚的。比如,人不能“见利忘义”“卖友求荣”,不能“虐待父母”“恃强凌弱”等等。这些古来世人皆知的底线,也是为人处世的标准,似有被全线突破的忧虑。

⑧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会下降。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定败坏。如果人人守住底线,社会便会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

⑨然而,这两个底线又相互影响。关键是在碰到低于你的底线的人和事时,究竟是降低自己的底线,随波逐流,还是坚守自己,洁身自好,坚持一己做人做事的原则?有人说在追求物欲和功利的社会里,这底线是脆弱的。其实,即使社会的底线很脆弱,人的底线依旧可以像钢铁长城,任凭炮火肆虐,依旧牢不可破。

⑩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一个人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获得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

(选自《杂文选刊》2013年第7期,有改动)

1.选文①~⑤段举开锁厂老板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阅读技巧论文范文3

关键词: 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技巧 语篇 体裁教学

一、引言

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掌握语言知识、获取信息、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泛读课的开设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阅读技巧、快速而准确地从语篇中提取所需信息和正确理解篇章的能力。

泛读(亦称为英语阅读)是一门传统而且重要的课程,在新形势下要将这门课上好、上精仍属不易。纵观这几年对泛读课程的讨论,我们发现主要分为两个派系,一派着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词汇和语言结构的知识,偏重对词汇、句子、语法等表层语言形式的分析;一派则强调对阅读材料实现完整及深层次的把握,主张重视语篇的整体性及内在结构特点,并将语篇与体裁分析理论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前者属传统派,后者属革新派。本文认为,英语阅读教学应该不仅仅拘泥于传统的讲解语言现象和培训阅读技巧,而应同时从宏观角度对语篇体裁进行分析实行体裁教学,重视语言信息在阅读中的积极作用。

二、系统的阅读训练

阅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是读者借助于自身的语言知识与经验、阅读策略与技巧、背景知识等,对新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和解释,以尽可能准确地获取作者的意图,实现阅读目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各种阅读方法、策略及技巧,进行大量广泛的阅读,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就是大学英语泛读课的首要任务。泛读课堂教学大多仍然沿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精读教学模式,学习的主要目标仍然是语法、词汇及语言知识。他们尚未认识到将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一部分,作为课堂必需的一部分,在课堂内进行系统的传授和训练。而事实上,我们认为,以语法、词汇和语言知识为目标的教学当属精读的教学目标,进行系统的阅读技巧和策略训练才是泛读课题的基础。没有阅读技巧和策略的训练,泛读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与精读无异没有特色的课程。

1.纠正学生不良阅读习惯,掌握基本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的系统训练,当从纠正不良阅读习惯开始。尤其是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高中的阅读习惯。有些没有良好的阅读姿势,喜欢趴着或歪着看书写字,有些有着唇读、指读、回读、译读等习惯,但通病就是缺乏阅读技能,无论阅读什么文章,出于什么样的阅读目的,都采用同样的阅读速度、同样的阅读方式。在阅读过程中频繁地使用词典,潜意识地进行逐字逐句的默读或心读,细嚼慢咽,生怕有所遗漏,对所有语言点、所有信息不分主次,平均用力。这种阅读方式既费时又费力,阅读到的只是字面的含义,影响了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影响了整体阅读理解,也影响了阅读兴趣,对阅读效率的提高十分不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略读、寻读及猜测词义等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学会找主题句抓中心,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猜测、推断、概括等综合分析的能力,在阅读中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的能力。同时,我们要根据教师的风格和班级特点,形成一套科学有效、易操作,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体验参与,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教学方法。

2.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泛读,简而言之,就是泛泛而读,要广而博。但泛读课程课时量一般都非常有限,在课堂上实现泛读的基本目标是不切合实际的,这就要求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同时,学生在掌握基本阅读技巧之后,还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才可能将技巧和策略应用于实际阅读中,千锤百炼熟能生巧,才能提高阅读速度。阅读速度的提高是技巧和阅读总量不断增加的自然结果。教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的阅读材料,或者将材料选择的原则和方法教给学生,由学生自主选择符合自己能力并感兴趣的英语读物。在鼓励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教师还需要监督阅读进展,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给予学生以必要的指导。

3.注重文化差异,理解不同文化内涵。

英语阅读的障碍不仅仅存在于词汇和语法方面,语言所承载的背景知识和文化信息也是阅读理解的主要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忽略语言传递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差异问题。而且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很多学生虽然对不同的文化内涵不能理解,但非常感兴趣。所以,教师宏观上应从不同的文化要素(包括民族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地理文化、民族心理差异等方面)切入,微观上可以通过文化内涵词、成语、典故和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加以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异域文化的内涵,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国外风土人情的了解,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三、体裁教学法

近年来,无论是语言学家,还是人工智能专家都在阅读理解的理论方面,作出深入研究,从语篇的各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体裁教学法是在体裁与体裁分析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体裁分析法以全方位多层次的语篇分析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1.语篇分析与体裁分析。

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者Harris在Language(语言)杂志上发表了“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一文,被看做是现代语篇分析的起源。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语篇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国际上《篇章》(Text)杂志的创刊,标志着语篇分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语篇研究受到如此的重视,这是将语言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近三四十年,应用语篇分析在四个层面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新加坡国立大学的Bhatia

将其概括为:利用能学派的语域理论对语篇进行语域分析(register analysis);语法修辞分析(grammatical rhetorical analysis);交往分析模式(interactional analysis);语篇的体裁分析(genre analysis)。前三种模式基本上还停留在对语篇进行表层描写的阶段,而体裁分析恰恰是从语篇的体裁角度解析特定语篇所具有的特定认知结构,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和交际功能进行深层解释。语篇分析中的各种研究成果为建立语篇语言学为基础的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方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随着篇章语言学、文体学和话语分析等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体裁已进入语篇分析领域。体裁分析从语篇的体裁角度解析特定语篇所具有的特定认知结构,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和交际功能进行深层解释,其最为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的解释性。它能够回答人们在创作特定语篇时为什么都倾向于这样而不是那样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体裁作为语篇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篇的产生具有约束力。在对语篇进行解析时,如果仅仅重视语篇的衔接手段或句际关系,忽略体裁分析,就很难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及其交际功能进行深层探讨,对其语篇所具有的特定的认知结构的认识就更无从谈起。

2.体裁教学法。

体裁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语篇和体裁分析理论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方法。不同的文章都有着独特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不知其体裁,往往使阅读带有盲目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体裁分析法,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体裁结构、篇章模式和篇章类型,分析作者谋篇布局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手法,抓住典型文章,分析体裁框架及写作特点,让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实践,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体裁分析入手分析语篇的宏观结构模式虽然复杂,但还是有章可循的。下面我们结合语篇实例谈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体裁教学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solution patterns)是比较重要和普遍的体裁模式,一般可以分解为“情景―问题―反应―评价/结果”(situation―problem―response―evaluation/result)四个组成部分。以我校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的泛读教材《新编大学英语》(浙江大学编著第二版)第二册Unit 7 Passage A为例。我们来看第一、二段,作者在第一段就开门见山指出自己“as an American,I constantly found myself tongue-tied when it came to seeing guests off at the door”,并指出问题在于“an abrupt goodbye would not do,yet that was all I had ever learned from these books”。那么作者对此是何反应呢?当然是潜心学习勤学苦练了,在第二段我们就可以看到作者勤学苦练的结果是“with a feeling of mission not only accomplished but surpassed”。下面列出其模式:

(In what situation?)?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Situation(情形)

I constantly found myself tongue-tied when?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

it came to seeing guests off at the door.

(What happened next?) Problem(问题)

Chinese textbooks don’t tell how to see people?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off in real life but start out with the standard phrase.

(What is her response?)Response(对策)

Listening to others,picking up the phrases that ease?摇?摇

relations,studying up 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What is the result of this?) Result(结果)

I can see the guests off with a feeling of mission

not only accomplished but surpassed.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体裁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好、更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掌握常见的体裁结构和认知模式,在掌握基本的体裁知识后,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培养体裁分析能力,更好地理解甚至创作出符合特定体裁惯例的语篇。

四、结语

通过上面一系列的论述,我们发现,前面提到的泛读课程两大派系其实各有侧重各有千秋,但我们认为,如果仅仅强调阅读技巧训练,英语阅读课程就容易陷入反复枯燥的阅读做题训练,同时让学生只注重表面语言现象和语言要素,忽略了篇章中千丝万缕的逻辑、语义、整体结构和认知各方面的联系。把握篇章的整体框架是英语阅读教程的基本目标,但如果缺乏系统的阅读技巧训练和大量阅读基础,强调篇章和体裁,强调超越语言平面的表层描述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及其交际功能进行深层探讨,并试图解析特定语篇所具有的特定的认知结构,就成了空洞的口号,成了阅读过程中不可奢望、不可企及的高度。

因此,系统的阅读技巧训练和语篇体裁教学,犹如雄鹰之左右翼,都应是英语泛读教程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将传统的阅读技巧训练和革新的体裁教学相结合,将“自下而上”的词汇教学与“自上而下”的语篇分析相结合,宏观把握和微观剖析兼顾,突破教学瓶颈,任雄鹰展翅飞翔。

参考文献:

[1]Bhatia,V.K.Analyz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London:Longman,1993.

[2]胡曙中.英语语篇语言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潘文晋.体裁教学法与大学英语教学.三峡大学学报,2009,(1).

[4]秦秀白.体裁教学法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1).

[5]任晓菲.体裁分析法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1),

阅读技巧论文范文4

【关键词】 英语 阅读教学 阅读障碍 阅读能力 建议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075-01

阅读理解是英语语言的四大功能之一,和听力一起,构成了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而阅读在整个高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扩大知识面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听、说、写能力的关键。通过阅读,不但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词汇量,还能使学生在写作语言更为地道,内容更为丰富。但是英语毕竟作为在二语言,中国学生在英语阅读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造成中学生的在英语阅读中的障碍,主要体现在词汇量少,语感差、知识面狭窄等阅读技巧欠缺方面。

1 高中生阅读障碍的体现

1.1 词汇量少

词汇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量又是正确理解英语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而匮乏的词汇量则不能完整正确地理解阅读文章。由于高中学生普遍没有重视平时的词汇积累,而是搞突袭或者放弃其他常规的方法,只是单纯孤立地死记硬背单词。当然,在平时的词汇积累中,记忆单词应该正确地掌握词义及其搭配关系,即一国的单词要不断地在阅读时间中进行巩固,才能获取词汇的能力。由于大多数中学生词汇方法不当,在考试中往往生词就不得不望文生义,造成误解,影响阅读效果。

1.2 语感差

语感在预读理解中非常重要,良好的语感会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就会读的快,读得多,反过来再次增强语感,这样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会很快提高阅读能力,就会自如地应对高考中的阅读理解。但是,如果阅读量少,就会语感差,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1.3 知识面狭窄

在阅读过程中,仅具备词汇量是远远不够的,高中生的知识面和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也是影响阅读李傕的一个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广泛,形式多样,涉及面大,因此必要的背景与文化知识对阅读理解有很大的辅助作用,而如果忽视英语的知识性和文化性,就会影响学生阅读理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高中教师在教学方面要认识到,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包括问文化教学,要使学生通过课堂学到与东方文化不同的一种西方文化,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如果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对阅读的理解。

2 培养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建议

分析英语阅读教学中高中学生的阅读障碍,不难看出,阅读能力是制约英语学习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在综合分析学生自身的特点上,制定出合理科学的阅读教学方式。可以在阅读技巧培养,阅读策略培养两方面加以强化训练。

2.1 阅读技巧的培养

在整个阅读理解过程中,阅读技巧是阅读活动中最直接最有效的能力。在一定的语言基础、观念能力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是增强其阅读技能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其中阅读技巧的培养包括速读,略读和跳读。关于速读,要求的是思想高度集中,一目数字,透彻理解文章。与此同时,阅读技巧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速读。速读时,教师应该首相向学生说明阅读目的:获得文章的只要内容、意图和作者态度等。而略读即浏览,旨在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通常情况下只阅读主题句、关键词及小标题等有关信息,省略无关的成分。跳读不同于略读,注意的是文章的标题、重点词语,确定查阅的信息范围或对象。

2.2 阅读策略培养

要想快速透彻地理解所读的文章,必须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阅读理解首先要确定中心思想,中心思想一般借助主题句或一系列的事实和细节来表达,确定中心思想要做到找出主题句和综合概括。培养善于推论英语阅读中的信息,注意逻辑思维方式,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分析,归纳和演绎,一步步推到,最后把我弦外之音,得出正确结论。除此之外也要教会学生猜测词义,因为生词不仅会降低阅读速度,还会打断思路,所以猜词义会提高阅读的效率。猜测词义主要通过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猜词义。

3 结论

总而言之,英语阅读不仅能训练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意图,正确理解词汇以及句子的含义,也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语言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高中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应针对学生中的阅读障碍,包括词汇梁少,语感差,知识面狭窄,阅读速度慢等阅读技巧的欠缺方面着手,培养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改善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这样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阅读技巧和习惯,他们的阅读能力才会提高。

参考文献

[1] 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阅读技巧论文范文5

一、准确定位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关系

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两大难点,这两方面教学效率低下往往会制约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要重视这两个方面的教学研究,他们都是建立在对汉语言文学精华进行深入感悟、内化和表达基础上的学习架构,深入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走进文学作品内心,感悟其方法技巧,而作文教学则是将内化的技能技巧表达出来。

二、创新理念,让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融合

如果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分裂开来,是极不利于语文教学开展的。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重视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结合语文教学整体目标,积极尝试将两者融为一体。笔者在教学中重点抓住四个方面,有效促进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融合。

1.在阅读教学中传授写作技巧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开展深入的研究阅读,从阅读中感悟作者高超的写作激发,尤其是要将所感悟的技巧技法融入到自身的作文写作之中。在《背影》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课文中隐藏的情感线索,开展分析研究,并把握教材如何运用细节描写与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的。为了增强学生对这两方面写作特色的感悟,教学探究题中专门设置了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在全班开展交流。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对教材中高超的写作技法理解更加深刻,并且可以内化吸收为自己的写作技巧。

2.运用仿段巩固课堂所学技巧

开展当堂阅读分析感悟之后,教师可以将所学习感悟的技能技巧在课后进行巩固,最为常见的方式就是借助于仿写的形式掌握和巩固。在课文分析总结之后,笔者鼓励学生进行仿写,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手法,选取相类似的题材开展写作,在这一过程中活学活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笔者发现通过仿写活动可以实现两个方面的显著功能,一是可以巩固阅读分析中的写作技巧理解,另一方面也有效促进了学生仿写能力的提高,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中实现仿写能力快速提升。

3.作前指导环节运用阅读引导方法

提高作前指导的生动形象程度,也是提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许多教师采取的范文示范法就是非常好的路径,笔者在教学中选取范文引导学生开展分析,分析的方法充分借鉴了阅读教学法,让学生对范文进行分析研究,立足于文章的结构、表达手法、题材选择、详略安排以及修辞手法等诸多方面进行讨论研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自己的角度开展分析。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整体写作特色,这样的分析理解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了深入的分析作为基础,接下来开展提纲撰写活动则会非常顺利,学生实现了能力的有效迁移。可见,阅读教学方法与作文教学方法也是一脉相承、相互贯通的。

4.组织专题研究打通两者融合通道

阅读与写作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经验技巧交流,让好的做法在全班进行推广,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笔者组织学生对如何高效开展阅读、如何提高写作能力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交流,接下来组织学生分析阅读学习和作文学习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如何将两者融合起来。学生对此有着自己的实践和体会,对阅读学习中感悟写作技巧、作文创作中参考写作技巧方面具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进而在阅读学习与作文学习中做到游刃自如。

三、对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融合的思考

阅读技巧论文范文6

关键词:阅读;审题;作答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174-01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总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可见阅读既是学生实现自身精神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各种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在阅读中,现代文阅读又占了很大的权重,在义务教育各个学段都有重要地位。对于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评价,语文中考分值达到30多分,占语文总分值的1/4,因此掌握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至关重要。

中考现代文阅读部分,既是一块能提高分数的大肥肉,又是令人头疼难以下手的硬骨头,为了能吃得香,啃得妙;掌握解题技巧很关键。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纵观全文抓住题目,把握主旨

理清文章的思路,根据文章的题目抓住文中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丰富、形象生动的语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第一遍速读,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考生可沿着题目的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一定要注意总说性的语段。过渡性的语段,通常在这样的语段中能找出体现说明对象特征的词语或句子,议论文的题目往往能揭示文章论述的话题或文章的中心论点,有些题目就是作者所要议论的问题,即论题,由此可见,论题包含着论点以论题为线索去分析,就能快速找到论点,抓住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

二、认真审题,圈定范围,就地取材

现代文阅读,由略到精至少读三遍,阅读质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中考语文现代文的阅读语段,考生都要至少读三遍。第一遍略读,整体把握,第二遍精读,读文前认真审题,把问题读懂读透,带着问题有选择性读文,选择圈定范围,要善于寻找与题目相对应的词句或段落,找准了对应的区域,也就锁定了“取材”范围,为答题找准了方向,在梳理和整合答题时,最好用阅读材料中的语句作答,即使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我们也要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作答,切不可脱离本文材料胡思乱想,随意揣摩,信手胡答,以至不着边际,比如,对某个词语的理解,对某个语句含义的把握等问题,考生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一定要牢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首先找到这个词语或句子的出处,把词语或句子还原到文中,然后再思考问题,只有结合具体语境,才能准确推断词语的含义,准确了解语句在文中所占的位置。考生万不可一见到题就草率作答,这样极易断章取义,偏离文章中心。其次,遵循就近原则,议论文中经常设置这样的问题:某某文字直接证明的道理是什么?某种论证方法的作用是什么?考生在回答时,首先应关注某某文字前面或后面是否有说明性文字,如果有那很可能就是答案,如果没有,再找某某文字所在段的中心句,如果有中心句,那就是答案。如果没有那么再找文章的中心论点。再次,依靠重点词语完善采分点,有的考生做阅读题时,发现问题简单,就盲乐观,考生因此丢掉一些最基本的采分点,比如,考生在在说明文阅读时,一定要注意“又、还、也、此外、而且”等词语。因此提醒考生,越是简单的问题,越应该慎重,言简意赅,分条作答,也是提高考生现代文阅读的分值一个技巧之一,有些考生书写的文字较多答案要点,模糊不清,他们常常怀有侥幸心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有些考题采分点较多,如果考生把所有的内容放在一起,混成一片,不利于阅卷教师批阅,如果考生在回答此类问题时,注意条理清晰,逐条回答,标明序号。那么,阅卷的教师一目了然,这样既节省笔墨,又抓住了采分点。总的说来,考生在做现代文阅读时,一定要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述,巧妙作答

阅读技巧论文范文7

>> 语文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初探 初中语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 中考物理设计题解题技巧 中考物理作图题解题技巧 中考物理实验题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难题解题技巧 中考客观题解题技巧探析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和技巧初探 初中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文本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初探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及方法 浅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解析 英语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中考数学选择题解题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分析 中考语文读音题解题指导 阅读理解细节题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策略举隅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中考语文阅读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中考语文阅读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语文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日常获取知识、信息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阅读理解关键是掌握解题的正确的方法,只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任何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目应该都难不住同学的。【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理解解题方法技巧现就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谈一些自己的教学体会和浅见,且将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基本步骤大致可以总结为:1、速读原文材料;2、细找文中原话;3、看清题目要求;4、认真回答问题。一

速读原文材料——优化阅读方法

所谓“速读原文材料”,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

1、严格要求,严格练习。

集中注重力,阅读时做到“心到”、“眼到”、“笔到”;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快速阅读,快速感知文字信息。在规定阅读的时间,一定要按时按量完成。

2、教给读法,自主感悟。要求做到对阅读材料要一气呵成读完它,中间不能停顿或复读;尽量使用默读,达到在感知中认读,在速读中感知。

3、捕捉信息,重点突破。学生阅读的同时要用笔标出不懂的字、词或句子,以便及时解决。认真地阅读文章是做好题目的前提,只有认真地通读全篇,做题时才能胸有成竹。

因此,解答这类题的中心步骤就是阅读,既要阅读短文,又要阅读题目。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文章后面所给的问题,分别用“一次判断”、“逐个分析”以及“排除法”等方式来进行判断解答了。 二 细找文中原话——巧借关键词句

所谓“细找文中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当然找原话的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

1、直接提取信息。大多数阅读试题会出自选文的某一处地方,其关键词基本涉及到具体的字词句,我们可以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找准问题的出处。答案一般在问题关键词前后的位置,可以在其上文和下文或是联系上下文进行搜索定位。有些试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2、提取信息后概括。有时候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如若它指定必须要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回答,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概括。

3、提升内涵,升华情感。有些题目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紧扣关键词句,带着问题去读短文,可以快速地在原文中找出答案。 三

看清题目要求——平心静气审题

所谓“看清题目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再审视语文阅读理解所要求回答的问题要求,关键的关键字、词或句子也要让学生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也是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的得分点。要做到细读文章的内容,机智从容答题。第二遍读文章要求考生带着问题细读全文。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

1、要认准关键词句,把握其基本意义,认清它们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根据上下文琢磨它们的升华意义,学生特别是要学会在阅读文字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即是对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的文字和内容。

2、要排除生词的障碍,遇到生词要通过上下文,大胆地对阅读文字材料中的个别词义、语义和句义进行推测、推理和推断,还可以通过构词常识大胆猜测。

3、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断作答。对于一般不影响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词,可以放过去,不必务求理解。遇到重要生词时,不要着急,也不要轻易放弃,我们可以采取根据上下文来猜词或根据构词法来猜词等方法来猜出这个词的大致意思。 四

认真回答问题——掌握答题技巧

所谓“认真回答问题”,就是要让学生在根据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相应的问题,回答问题力求做到以下诸点:

1、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学生只有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才能得分。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就必须向学生说明这一点,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

2、不乱答;乱答也不得分。学生不联系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我们称之为乱答题,乱答本质上是与学生不答题一样,没有成绩。我们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强调学生要答满线格,但并不是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线格胡说和乱说,因为学生乱答也不得分。

3、言之有据,所谓“言之有据”就是要学生在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话,找依据,不能凭空瞎说。

阅读技巧论文范文8

关键词:教学策略;夯实基础;传授技巧;点拨方法;铺垫背景

1 夯实语言基础,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美国心理学家鲁姆哈特(David. Rumelhart)认为,读者的阅读能力取决于三种图式: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由此可知,语言知识服务于阅读活动,语言知识基础的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阅读效率。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通过三种途径来夯实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一是扩充词汇量。词汇能力是阅读训练的前提条件,同时阅读又是提高词汇能力、扩充词汇量最有效的途径。要搞好课本词汇教学,通过“读音、写形、记义、造句”等传统词汇教学方式,熟化课本词汇,把它们变成积极词汇,纳入学生自己的知识图式,做到记得牢、写得对、用得上;另一方面,鉴于阅读材料中难免遇到生词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也非常重要,教会学生利用构词法、上下文语境、语法知识、同义、反义线索、常识和经验、因果关系、文中的举例、直接或间接定义等来猜测词义的方法,以获得不熟悉单词词义的能力。如postscript,前缀post-的意义是after,其词义就是“后记、附言”。二是分析句子结构。让学生掌握化复合句为简单句或把多重从句从复杂句中剥离出来的方法,让学生正确理解句子的意义。如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七Unit 2 Robots文中:The goal is for the computer to use the data it receives to determine not only whether an object is just a piece of metal or a mine but also what type of mine it is.可分解成定语从句、宾语从句和并列句。三是识别主题句:“立论句通常在文章第一段,主题句通常在段落前一两句,结论句通常在最后一段”的一般规律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义,全面获取正确信息。

2 传授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英国语言学家 John Munby 将阅读技巧分解成略读、扫读、揣摩寓意和排序等多项阅读技巧。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其中的三种基本阅读技巧,逐步使学生掌握阅读策略,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一是略读 。如必修三Unit 4,指导学生运用略读划出关键的词句来归纳文章主旨大意或段落大意,如通过划出“Big Bang,form,combine,matter”等关键词,学生就能归纳出第一段大意:The “Big Bang”created the universe so long ago. 二是扫读。捕捉细节,快速寻找理解所需的具体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并利用过渡词、转折词等,抓住文章脉络。例如,选修六Unit 5,要求学生回答where is Mount Kilauea?过程中,用扫读技能从课文中很快地找到Hawaii信息。三是跳读。把具体事实细节放在一边,主要精力放在找主题句、捕捉中心概括文章大意上,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尽快获得文章的正确信息。

3 点拨阅读方法,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材料是无限的,但阅读技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技能解决无限问题,毫无疑问,就要教学生“会学和怎样学”,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对学生的阅读方法点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切忌逐词逐句式阅读。教学中笔者时常发现学生阅读时用手指点,逐词逐句唯恐遗漏,阅读速度慢效果差。笔者告知学生高效率的阅读者一眼能看四五个词的意群或句子,要求学生以意群为最小单位进行阅读,增强篇章内容的预期和理解,不断提高阅读效率。二是培养默读习惯,切忌出声读。 “声读”不仅影响阅读速度,更不利于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信息,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通过眼睛感知文字符号直接获得信息,激活思维,提高阅读效率。三是带着问题读文章,切忌漫无目的。笔者通过优化课堂阅读教学流程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原来的“读全文、题干和待选答案、再读文章并从中找答案、选择正确答案”的阅读教学流程转变为“阅读题干和待选答案、读文章并从中找答案、选择正确答案”。这一做法赢得了时间优势,为阅读文章过程中进行重点寻读创造了条件,从而能迅速而准确地选出正确答案。

4 铺垫文化背景,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背景知识对理解的影响力大于语言知识。心理学家哈德逊(Hudson,1982)用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研究阅读中文化背景知识与外语教学的关系,认为外国文化背景知识是内容图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阅读教学一方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阅读技巧的传授与方法的点拨,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对照分析,大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和语法、懂得阅读技巧,但仍旧无法理解情景对话和某些英语句子的真实含义”的问题。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对学生阅读中可能需要掌握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介绍,为提高英语阅读理解正确率作铺垫。一是给学生介绍中西思维的差异,把握各自的思维特点,进行得体交际。如西方文化注重个人价值和爱好,注重实证经验和逻辑推理,而我国注重集体价值取向和团体利益,注重先验和内省,由此导致在打招呼、对待隐私、称赞答谢等方面的差异。二是给学生多介绍英语国家的重要节假日,在教学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round World时,笔者给学生介绍了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情人节、愚人节、独立日等英语国家的重要节假日,激发了兴趣,增强了跨文化意识,有助于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三是给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如教学必修一Unit 4 Mandela 时,给学生简要介绍Nelson Mandela的生平;同时,结合阅读教学介绍The Civil War, Nazi Germany, the Middle Ages, The Renaissance等,学生加深了对相关阅读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了阅读的有效性。

5 结论

总而言之,只有采取夯实语言基础、传授阅读技巧、点拨阅读方法、铺垫文化背景等四大阅读教学策略,才能实现高中英语的有效

阅读。

参考文献

阅读技巧论文范文9

关键词 英语阅读 教学 策略 技巧

一、前言

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而英语阅读是不仅是学生认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英语阅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并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在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是重点也是难点。由此可见,英语阅读教学一直都是英语教学活动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广,对中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因此,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技巧与策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当前英语教学中的关键。

二、英语阅读及其重要性

根据美国学者古德曼所言,阅读是心理语言学的猜谜游戏,包括语言和思想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英语阅读作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即是要让中学生通过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学习英语语言知识,获取文章的信息,并概括整合、对文章的内涵作出正确的理解。

然而,对于中学生而言,英语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是生词多、难以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理解与把握,阅读水平不高。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注重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是极其必要的。通过一定的英语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英语单词词汇量,还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英语阅读习惯,有利于中学生加强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的认识。同时,加强英语阅读教学,也是符合新课程改革下提出的新的教学标准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三、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与技巧

中学英语教师可以尝试把英语阅读方法多元化,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注重有计划、有策略地对英语阅读进行指导。

第一,要求学生扩大词汇量。词汇是进行阅读的基础,英语阅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才可能形成阅读。在中学生的英语阅读中,生词多、词汇量不足是阻碍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英语阅读教学首先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要求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词汇的学习与积累,为阅读扫除障碍。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平时的英语阅读中注意把遇到的生词记录下来,并加以背诵,日积月累。

第二,注重对英语阅读技巧的指导与培养。培养英语阅读技巧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关键。只有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与方法,才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促进学生提高阅读的速度与水平。首先,通过略读抓住中心思想。要抓住文章的主题,就要通过略读,进行选择性阅读。即是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时,有选择地阅读,以获取文章的主要内容与主题背景。一般来说,文章首段或尾段都会涉及到所要谈论的总观点。因此,在略读时往往要注重对这些首尾段落内容的阅读与理解,以便快速地获取文章的中心思想;其次,找主题句。每篇文章的段落都会围绕文章的中心主题而开展论述,而每一个段落也都会有一个主题句以表达段落的大意。英语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识别能力,抓住段落主题句,并整合归纳,总结出中心思想来;再次,是猜测词义。在中学生的英语阅读中遇到生词是在所难免的,这也是阻碍学生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会在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对生词的词义进行猜测,这是进行英语阅读的一个重要的技巧。通过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和构词特点对生词词义进行猜测,不仅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还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此外,推测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是提高阅读的技巧之一。在了解了文章大意后,在引导学生根据作者的叙述、例证或对话进行概括与整合,从而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推测。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明白作者的态度,从而掌握主要的观点,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第三,要通过教学方法多元化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促进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关键。教师要通过现代先进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与情景教学、开展课外活动等,把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多元化,从而激起中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建立阅读的自信心,通过相关文化的介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阅读,指导学生进行回味性的阅读,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并持之以恒,从而培养英语阅读的良好习惯。

四、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并有计划、有策略地指导学生掌握英语阅读的相关技巧与方法,使之持之以恒,从而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这是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中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财坤.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9,(12).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