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公益劳动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3-14 14:51:15

公益劳动总结

公益劳动总结范文1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2.懂得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情感:

愿意参加公益劳动,不怕脏和累,具有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

行为:

积极参加学校和社区组织的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标准》三至五年级“勤劳节俭”德目认知要求第五条“懂得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也是热爱劳动的表现”,和行为要求第二条“积极参加学校和社区组织的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等条目设置的。

课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明了什么是公益劳动和为什么要参加公益劳动。

第二部分介绍了发生在北京市十三陵的动人故事。第一件事是1958年初广大群众和伟大领袖参加修建十三陵水库的公益劳动。第二件事是1983年邓小平又一次来到十三陵水库,参加植树造林公益劳动。第三件事是1996年有个小学生领养小树的故事。

第三部分是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意在让学生体会公益劳动深远重大的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

本课共设四个栏目

1.课前导入“说一说”栏目,意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置身中参加公益劳动的特定场景,让学生去思考和领悟公益劳动的意义。

2.课后练习“说一说”与导入的“说一说”栏目在内容上前后呼应,一个安排在教学之初,引人思考,一个安排在课文分析之后,引导学生由最初的行动进而有所感,有所知,有所悟,他们会体会到自己在思想上发生的变化,更会激发他们积极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

3.“议一议”栏目,意在帮助学生澄清一些思想认识上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懂得参加公益劳动要不怕脏、不怕累,一心为人民、为社会服务,这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4.“做一做”栏目,是引导学生参加一项公益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把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最终落实到正确的道德行为上。

教法建议:

1.课前,教师可以建议学生搜集报刊上关于人们参加公益劳动的消息。如:每年植树节都会有很多人们参加植树活动的信息。课上,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查找的资料,通过资料的交流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课后,教师可以利用班队会时间组织学生去参加一次公益劳动,以延伸教育实效。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2.懂得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情感:

愿意参加公益劳动,不怕脏和累,具有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

行为:

积极参加学校和社区组织的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关心公益事业的热情和参加公益劳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他们懂得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还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是一种高尚的行为。

教学难点:

使学生正确理解公益劳动的概念,能够分辨公益劳动与其他劳动的区别。

教育过程:

一、导入

1.师:你参加过打扫卫生或绿化等活动吗?这些活动对公众有什么好处?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认识。

3.师:同学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课《热心公益劳动》

板书课题:

二、明理激情

1.演示课件一(出示十三陵水库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十三陵水库是为了解决首都人民吃水用水问题而修建的。这个水库当时是由40万人不顾隆冬的严寒和盛夏的酷热,不计报酬完成了870万个工作日,只用了160天就修成了。

2.师:在修建十三陵水库时有许多动人的故事。

3.继续演示课件一

内容:课文第三自然段--第五自然段

4.提问:为什么人们要到十三陵水库参加劳动?有报酬吗?国事繁忙,负过重伤的为什么还多次参加公益劳动?

(板书:为社会、为大家,不计报酬)

5.小结:为了社会的利益,为了公众的利益,人们顶着寒风,挥锹挖土,推车运石。工人来了,来了,学生来了,中央领导也来了。说明大家都非常热心于公益事业。

6.师:25年之后,1983年3月12日,年近八十高龄的邓小平,迎着稀稀落落的小雪,又来到了十三陵参加植树活动。

7.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二个小故事。(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8.电脑演示邓小平植树的图片,提问:邓爷爷年近八十,为什么还要参加植树活动呢?

(为了保护十三陵的环境,改善首都周围的环境,造福社会、造福子孙后代。)

板书:造福社会

9.师:1996年的一天,一位记者来到十三陵,发现那里的许多树因无人管理而生长不良,就发起了一个"领养树"的活动。有个小学生也领养了一棵树。

10.电脑演示小学生领养小树的图片,提问:这个小学生为什么要领养树木?

11.小结:热心公益劳动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板书: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发生在十三陵的这个故事有开端,但没有结尾,而且永远不会有结尾。这样的故事,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在祖国的每一个地方。

三、深化认识

1.师:课前,同学们调查了许多关于人们参加公益劳动的资料,我们相互交流一下。

2.学生分小组介绍自己找到的资料。

3.提问:

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说说为什么要参加公益劳动?你参加过哪些公益劳动?说一说当时劳动的情景和劳动后的感受。

4.小结并过渡:

参加公益劳动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可是有些同学的认识却不同。

5.电脑演示课后练习"议一议"的内容。

6.学生任选题目进行讨论。

7.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

(1)小文能够参加公益劳动是对的,但他的想法不对。参加公益劳动是为了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不图表扬、不图回报。

(2)小英的说法是错误的。清扫街道是一项有意义的公益劳动,作为小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为美化环境尽力,而且在劳动中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3)小明的做法是对的。为了给别人带来方便,他不怕脏、不怕累,主动疏通下水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四、总结全课,歌曲结束

1.同学们,有一首歌唱的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积极参加公益劳动,热心公益事业,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2.师生共听歌曲《爱的奉献》,结束全课。

板书设计:

人心公益劳动{陶冶情操造福社会

美化心灵

为社会。为大家。不记报酬

探究活动

活动内容:

课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学生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如:上街擦交通护栏、到公交车站擦车、清除公共场所的垃圾等。

活动过程:

1.活动前,教师要先了解一下周围的环境为学生选择好学生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

公益劳动总结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动员全社会广泛宣传贯彻《劳动法》,开展《劳动法》贯彻执行检查活动。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及时查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努力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和和谐企业,在全社会营造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二、目标任务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企业贯彻落实《劳动法》情况的监督检查,到20*年底达到如下目标:

(一)国有企业劳动合同签定率达到95%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签定率达到50%以上。

(二)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0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49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1万人;

(三)基本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企业恶意克扣或变相克扣职工工资问题;

(四)基本解决职工超时劳动问题,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加班工资支付标准;

(五)杜绝使用童工现象;

(六)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规定,严厉查处损害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合法权益问题。

三、有关部门职责

市委宣传部负责全市贯彻执行《劳动法》检查工作的宣传组织工作。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组织全市贯彻执行《劳动法》执法检查工作。抓好《劳动合同法》和《陕西省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的具体贯彻落实和“两网”监察,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负责统计报表和检查情况的收集汇总工作。

市监察局会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加强劳动执法监察,严厉查处劳动违法违规行为。

市国资委经委提供所属企业名单及联系方式,并负责所属企业贯彻执行《劳动法》的检查工作。

市公安局协助劳动保障部门实施监察执法,负责对劳动违法犯罪行为的严厉打击,推进《劳动法》的贯彻执行。

市商务局提供所属企业名单及联系方式,负责所属企业贯彻执行《劳动法》自查工作。

市卫生局提供医疗卫生单位及联系方式,负责医疗卫生单位贯彻执行《劳动法》的自查工作。

市交通局提供所属企业名单及联系方式,负责所属企业贯彻执行《劳动法》的自查工作。

市文化局会同劳动保障部门,尽可能采取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深入宣传劳动政策法规。

市建设局提供所属建筑行业企业名单及联系方式,负责建设行业贯彻执行《劳动法》的自查工作。

市工商局提供全市注册企业名单及联系方式,负责全市注册企业尤其是外资、私营企业贯彻执行《劳动法》的自查工作。

市政府法制办负责协调市级相关部门做好《劳动法》贯彻落实工作。

市旅游局提供市属旅游企业名单及联系方式,负责旅游行业贯彻执行《劳动法》的自查工作。

市乡镇企业局提供全市乡镇企业名单及联系方式,负责乡镇企业贯彻执行《劳动法》的自查工作。

市总工会负责督促检查各企业贯彻执行《劳动法》和职工权益保障工作。

团市委负责青工和未成年工权益维护工作。

市妇联负责女职工权益维护工作。

市工商联负责指导所属会员单位贯彻执行《劳动法》工作。

四、工作计划

(一)自查自纠阶段(20*年7月—9月中旬):市级各成员单位,各县(区)按照职能分工在所辖县区、行业开展《劳动法》执法自查,督促企业认真落实各项职工权益。于20*年9月底将自查总结材料报送市贯彻执行《劳动法》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在开展自查自纠期间,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中省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二)重点抽查阶段(20*年10月—11月):由市贯彻执行《劳动法》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各成员单位参加,组成执法检查工作组,分赴各县(区)及市属企业进行检查并重点抽查部分行业贯彻执行《劳动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同时做好迎接省贯彻执行《劳动法》工作联席会议执法检查组来我市检查的相关准备工作。

(三)总结阶段(20*年12月):在市级各成员单位、各县(区)报送总结材料和市检查组重点抽查的基础上,对此次执法大检查活动进行总结。

五、主要措施

(一)强化舆论宣传。由市劳动保障局负责草拟宣传要点,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电视台、*日报、*市人民广播台、*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广泛对《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全面宣传,各成员单位给予积极配合。

(二)畅通投诉渠道。市、县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均要设立劳动违法行为举报投诉电话,并向社会公告,动员社会各界对劳动法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群众监督。

(三)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力度,协调各成员单位,抽调工作人员,组织实施劳动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各类劳动违法行为,确保劳资双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严厉查处劳动违法行为。对企业违反《劳动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举报投诉,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查处;对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工作不力、推诿扯皮、地方保护主义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举报投诉,由各级监察部门负责查处;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典型案件,要迅速查结,通过媒体公开曝光。违法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表彰奖励。对此次贯彻执行《劳动法》检查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市上予以通报表彰,并积极向省贯彻执行《劳动法》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推荐,给予表彰奖励。

六、工作要求

1、各成员单位、各县(区)要高度重视此次贯彻落实《劳动法》执法检查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明确牵头领导,落实工作方案和承办机构,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并将工作方案及时报送市联席会议办公室。

公益劳动总结范文3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具体体现。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正视责任、和谐发展、共建共享”,这是推动科学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企业和工会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和谐发展是实现企业利益和劳动者权益的前提与基础,共建共享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始终。企业家与工会组织围绕上述主题,交流经验、探讨问题,研究办法、共商对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益探索。对于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推进企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和谐社会呼唤责任企业,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高尚道德品格的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人无信难行,企业有责乃远。企业家的竞争力、公信力和道德水准,从来就不仅是企业家个人的事情,它关乎着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甚至公众的生命安全三鹿奶粉与阳宗海砷污染事件,都是企业缺乏社会责任造成的恶果。不久前总理在谈及三鹿奶粉事件时,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而不能只流淌利润的血液。从古至今,谁都不能脱离社会责任谈发展,社会责任是企业生存的前提,是企业价值的体现。正视企业责任,就要求企业在创造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要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而职工利益是企业社会责任中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内容一职工与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要发展,劳动关系要和谐,就必须把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实现好。保障了职工的利益就是实现了企业的根本利益,维护了职工的劳动体面,就是维护了企业的形象。然而,现实生活中,劳动者权益受侵犯的情况还较为普遍,引发的还较多,劳动关系领域存在的矛盾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突出问题。迫切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改善劳动者的就业环境和劳动条件,给予劳动者更多的人性化关怀,让劳动者充分享受各项权益。这既是一个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绝不仅仅是企业家单方面的职责,而是利益相关方共同的职责所在。工会在推动企业落实社会责任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工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着力点,就是推动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国家和企业的发展。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工会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作原则,倡导和谐理念,立足和谐发展,积极引导广大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建功立业活动,为促进企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工会主张以对话协商方式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手段,在企业经济发展、效益提高的同时,充分保障劳动者权益,确保劳动关系双方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这种新型的劳动关系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劳动关系,也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双方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从总体上讲是劳动者与建设者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具有根本利益的高度一致性和具体利益的相对差异性。这种矛盾和差异在现阶段不具有根本的对抗性,能够在协商、协调的基础上得以解决,从而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工会作用的有效发挥,是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推动力量,为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也对企业和工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真诚地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在企业与工会之间搭建一个有效的沟通桥梁,相互支持,共谋发展,实现双赢的工作局面。希望企业进一步深刻理解履行社会责任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高度重视社会责任工作,坚持“劳动是财富之本、员工是企业之本”的发展理念,把履行社会责任提上企业重要议事日程,融入企业发展战略,支持工会组织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积极作用,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努力形成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希望各级工会组织继续牢固树立和强化推动企业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社会责任,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以“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主题竞赛和创建“工人先锋号”等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为载体,共谋企业发展,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坚持以职工为本,推动改善劳动者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条件,积极为广大劳动者说话办事,维护劳动者体面劳动的尊严,让广大劳动者更多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努力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建设。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切实肩负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加特殊的作用,作出更加突出的贡献,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张功祥也在论坛上作了发言,他说:当前,我省非公经济正面临着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为非公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广大民营企业家、企业员工施展才华提供了难得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非公经济在促进社会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创造社会财富、繁荣市场、增加劳动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非公经济已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吸纳劳动就业的主

渠道。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促进我省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一是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构建和谐企业。要进一步关爱员工,更加保障和维护好员工的合法权益,更加重视员工的生存状态,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劳动保护,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尊严,不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员工共同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以企业的和谐发展不断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二是要更加牢记肩负的社会责任,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全省广大民营企业家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自觉把自身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进一步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三是要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积极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员工的政治学习和思想工作,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员工国家主人翁意识,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精神,不断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四是要坚持民主管理,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要更加尊重员工的民利,支持员工组织和参加工会,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民主管理制度要加强员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大力提倡和组织员工开展技术革新、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等活动,激励员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进一步完善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潜能。

龙润集团(中国)有限公司、云南山泉水业有限公司工会等9家民营企业的代表及工会的代表先后在论坛上发言,他们紧紧围绕“正视责任、和谐发展、共建共享”这个主题,从不同角度深入阐述了企业及工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并一致通过了《关于云南省非公有制企业“正视责任、和谐发展、共建共享”倡议书》。

出席论坛的全体非公企业主和工会工作者倡议: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一定要正视社会责任,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作为重要任务,更加注重企业的科学发展,更加自觉地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促进非公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一、牢固树立社会责任理念,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尽责奉献,自觉担当社会责任,主动履行社会义务,在追求和实现企业利益及自身利益的同时,关注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塑造良好形象,体现社会价值,提升道德境界。

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大力倡导团结协作、平等互助、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形成人人平等、和睦相处、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和社会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实现非公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凝聚更多的才智和更大的力量。

三、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理念,不断追求职工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协调一致,使劳动在分配中得到更多的尊重,使职工在公平正义的环境中劳动、生活,在平等、包容的关系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使企业在关爱劳动者的过程中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

四、牢固树立利益共同体理念,大力支持非公企业业主和经营者依法充分行使经营管理权,保证职工充分行使民利,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共谋发展、共享成果,促进非公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五、牢固树立依法办事理念,恪守《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尽可能为劳动者创造公平体面的工作条件。

公益劳动总结范文4

关键词:农民工问题;党的政策;基本经验

农民工问题事关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解读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出台的500多项农民工政策,梳理、总结其基本经验,对于深入理解、准确把握、认真贯彻党的农民工政策,进而形成良好的农民工政策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一、研究我国农民工政策的重要意义

农民工群体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新的社会群体。作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主体。中国农民工政策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台了成规模的可以供解读的文本。截至2006年7月,我国农民工政策的总量达到480件,涉及综合、劳动保障、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劳动报酬与福利、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处理、劳动标准、职业培训与职业资格以及劳动安全等9个方面。[1]37其中有关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劳动报酬与福利和职业培训、职业资格的政策比较多。对于这些文本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为政府政策过程提供服务,为政策过程收集相关资料、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提出决策或变迁政策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策的兴替去留。让公众准确地了解政府的政策过程,让农民工更好地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可以收到用政策引领社会舆论、调节社会行为的功效。另一方面,通过解读党关于农民工问题的基本政策,将农民工问题放在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去考察,可以避免以往农民工问题研究中大多将农民工问题划分为维权、就业、服务等若干小问题进行研究的不足,注重对农民工问题的整体性、综合性考察,既能从理论上加深人们对农民工问题的认识,又能从实践上总结出党和政府处理农民工问题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此外,还有助于避免各级党委和政府今后在解决农民工问题时政策上的偏差与失误,加快农民工问题的解决进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关于农民工政策的基本经验

1.实现了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的统一,注重了结果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政策的演变过程,体现了从过程管理向结果管理的转变。传统管理模式总是先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围绕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去协调资源,往往关注管理的过程。[2]12与过程管理相比,结果管理更加突出公平。党在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过程中,既正视农民工问题的存在,关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又将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放在结果管理上,更加突出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这一核心价值理念。2006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意见》明确规定: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充分认识并解决好农民工问题,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对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和顺利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维护农民工权益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关系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使农民工和城市职工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在处理农民工问题上,党的政策体现了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的统一,更加注重结果管理,注重解决社会的公平问题。

2.实现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注重了以人为本

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总是以各自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发生联系,从而形成了共同利益,其中某些共同利益又被社会成员共享,成为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增进和发展要以群众的个人利益是否得到实现和满足为基础。社会对公共利益的尊重、保护与增进,最终也是为了实现绝大多数个人利益的保护和增进。党的农民工政策的着力点就在于保护、增进农民工的个人权益,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农民工的个人权益和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的统一。当前我国农民工问题的突出表现是农民工权益的不完整和利益的无保障。针对这些情况,200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快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不合理的限制和乱收费,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改善就业服务,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下大力气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各地区、各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的农民工政策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核心,注重以人为本,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3.实现了由传统的防范式管理向服务式管理的根本转变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管理部门对农民工的社会管理存有偏差,在管理思想上并没有认识到“社会管理不仅要界定政府职能,而且要明确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群众提供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公共服务,不是管制群众[3]19”。在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过程中,将市场经济的力量和政府的引导结合起来,实现由管制管理向服务管理转变是我党在解决农民工问题上的重大转变: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改善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发挥企业、社区和中介组织作用,为农民工生活与劳动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方向着眼,坚持农民向工业、服务业转移就业,向城市有序流动迁移的方向,合理引导农民逐步转移有序进城;把农民工纳入到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在农民工的工作岗位需求信息、工资、劳动安全、工伤大病保险、子女上学等问题上,政府积极提供公共服务,切实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针对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流动,难以在城市实现稳定就业的问题,各级人民政府也加强了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人力资本质量。逐步实现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进一步清理和取消了各种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

进入新世纪,党在制定农民工政策时,着力改变过去那种以公安部门为主要管理部门的防范式管理,各级部门把农民工看作城市社会的一员,纠正以往的公共服务忽视农民工的一些基本需要的错误作法,将涉及到农民工权益的重要问题如农民工的居住、公共卫生服务、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等,纳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的规划之中。尤其是对农民工的居住环境,采取了有力措施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同时还重视对农民工的信息统计管理,充分利用各级统计局、公安局和计生委等部门掌握的关于农民工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为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提供准确及时、方便快捷的信息。实现农民工的信息管理规范化。

4.实现了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的统一,注重制度创新

管理技术和方法主要针对的是效率问题,管理制度变革与制度建设既要解决效率问题又要处理公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创新在解决农民工问题上具有特殊的意义。针对农民工问题产生的根源,我党从制度层面进行创新,不断完善社会管理制度,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2007年,《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对农民工获得与城市职工同样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些法律和相关政策保障了农民工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和农民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国务院要求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地、有条件地解决长期在城市就业和工作的农民工的户籍问题,改进农民工居住登记管理办法。保护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证农民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正常流转。加大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执法力度。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完善日常巡视检查制度和责任制度,依法严厉查处用人单位侵犯农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健全农民工维权举报投诉制度,强化工会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作用。各级工会要以劳动合同、劳动工资、劳动条件和职业安全卫生为重点,督促用人单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发挥工会劳动保护监督的作用,完善群众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群众监督。发挥共青团、妇联组织在农民工维权工作中的作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立了农民工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并纳入到正常的预算支出范围。地方人民政府建立了相应的协调机制,加强了对农民工作的组织领导。

5.体现了方向性和操作性相统一的根本原则,着眼统筹城乡发展

农民工问题的形成,与我国城乡分割体制有很大关系。在城乡分割的体制下,大中城市的户籍制度还没有放开,农村人口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自由迁徙;城乡的劳动就业制度不统一,农民工仍受到一些城市制定的歧视性就业和劳动用工制度的限制;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农民工作为城市边缘群体,没有任何社会保障。这些都成为城市吸纳农民工的重大障碍。基于此种情况,我党一方面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逐步打破限制人口自由流动的户籍等相关制度,创造条件让农民工逐步市民化,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上述五个方面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民工政策的基本经验分析。笔者认为,党的农民工政策在执行方面还存在一些功能缺陷,如在改革开放初期,党关于农民工的政策缺乏总体规划,当前的农民工政策在实施上仍存在效率低下等问题,但总的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我党针对农民工群体和农民工问题制定、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方针,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 刘小年.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公益劳动总结范文5

去年,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李志斌先后两次针对我省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在各级工会领导的重视下,2006年我省工会女职工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已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6100个,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为实现3年80%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2007年的工会女职工工作,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桑金科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12日上午的会议上,省总工会副主席、省总女职工委员会主任王春萍代表省总女职工委员会作了题为《团结动员广大女职工在构建和谐中原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工作报告,并对2006年工会女职工工作中涌现出来的20个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洛阳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郑州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偃师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新野县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中国一拖集团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开封亚太啤酒有限公司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分别作了经验介绍。

(河南省总工会女职工部 高颖嘉)

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工会为女职工送去冬日暖阳

2006年末,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工会开展系列活动,为女职工送去冬日暖阳。

为进一步引导女职工学法、知法、懂法,不断提高女职工的维权意识,江地(集团)公司工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文本下发到每位女工手中。12月26日,为深入学习宣传、帮助广大妇女进一步了解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工会组织女职工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学习活动,并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卷面答题,全公司180多名在职女职工参加了竞答。工会拿出了资金,对参加答题活动的女职工给予了物资奖励。

为落实《集体合同》,关爱女职工身心健康,工会举办了一期妇女保健知识讲座,讲座邀请了专家针对女性生理结构、妇女常见炎症、妇女保健等三个方面的知识,进行了专题系统地讲解。12月下旬,公司拿出专项资金,邀请专科医院医生对公司全体在职和离退休女职工进行了全面的妇科普查。普查涉及妇科、乳腺检查等项目,帮助女职工有效预防和及早发现治疗妇科疾病,同时建立健全女职工健康档案,深受女职工欢迎。(张宪林)

山东省禹城市总工会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

禹城市总工会把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平安禹城的切入点,使劳资双方形成了和谐共荣的工作局面。到2006年底,全市已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172家。其中,一家企业被评为全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两家企业被评为德州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企业的主要做法有:签订两个合同。一是大力推动劳动合同制度。通过与劳动部门联合制发文件、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提高了广大职工群众对劳动合同制度的认识;积极配合市劳动部门加强和规范企业劳动合同管理,联合建设系统狠抓了建筑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二是坚持推进集体合同的规范化建设。在坚持高签订率和高履约率的同时,重点在全市推行了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和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发挥三个作用。一是发挥职代会的民主参与作用,以贯彻落实《山东省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为契机,扎实推进星级职代会创建活动。二是发挥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作用。我们在所有乡镇(街道办、高新区)全部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全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达到469个,劳动争议调解员1200多人,调解各类矛盾和问题210多个,做到了把争议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发挥工会组织的帮扶作用。开展四项活动即劳动竞赛、安康杯竞赛、职工素质工程和双爱双评活动。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各企事业单位开展职工培训、技术比武等集中活动300多次,职工参与率达到80%以上,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缴纳五项保险,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出台文件规定,对参与评选“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的企业,凡是没有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的实行一票否决,大大促进了五项保险缴纳率的提高,2006年底,全市企业仅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和参保金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9%和41%。

(禹城市总工会李超来张拥军)

中化十一建女工委开展“红丝线”青年联谊活动

2月11日下午,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公司职工活动中心演播厅张灯结彩,歌声阵阵,洋溢着浪漫的气息(如图1)。由公司工会女工委组织的“红丝线”联谊活动在公司众多未婚青年的期盼中第四次拉开了“帷幕”。此次共有60余名青年男女参加了联谊会。

由于公司近几年聘用的男性员工较多,许多优秀员工常年在施工生产第一线,交往女友的范围有所限制,为男员工成家立业搭建鹊桥成为公司领导非常关注的事情。公司工会女工委组织“红丝线”活动就是为公司未婚的优秀员工提供健康的交往平台。他们积极与市内女青年较多的单位和部门联系,建立了个人信息档案,并在《十一化建》报上刊登“红丝线”征友资料。联谊会受到了参加者的热烈欢迎,报名参加人数也由最初的30余人激增至114人。他们勇于推介自己,主动和姑娘们攀谈,一起表演游戏节目。目前,联谊会上一见钟情的20余对年轻人已在进行甜蜜的约会。(郭风云)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女劳模喜领“三金”

巴中市巴州区总工会高度重视女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的管理工作,采取建立健全劳模档案,定期进行体检,有病有难及时救助和召开劳模座谈会、联谊会沟通情况等形式,为女劳模们服务。今年以来,巴州区总工会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困难劳模补助金,坚持专款专用,为做好今年两节送温暖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2月6日,巴中市巴州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温奇志进厂入户看望慰问了全国劳模、巴中丝绸厂退休女工张清秀,省部级劳模、百货公司退休女工李素清等,并及时足额地发放了劳模春节慰问金、特殊困难帮扶资金和低收入生活困难补助金18240元,让她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工会组

织的温暖。 (彭丽娜)

新疆农二师二十九团工会心系贫困女职工

为确保互帮共促活动取得实效,新疆农二师二十九团要求参加帮扶贫困女职工的党员干部要经常到贫困女职工家中走访,了解职工所急所需,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并把挂钩贫困女职工的基本情况、走访时间、帮扶措施如实的记录下来,并作为考核帮扶活动开展的依据。

自开展互帮共促活动以来,该团共结扶贫帮困对子173对,为贫困女职工捐款35362元,为贫困女职工办实事437件。通过帮扶,有效地缓解了困难家庭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刘颖)

山东平阴县总工会

近日联合该县建设局工会对县域内部分建筑行业进行走访慰问。他们要求工会组织要当好维护职工权益的“代言人”,积极维护好职工尤其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确保职工工资能及时发放,养老保险能足额上缴;做好困难职工的排查工作,帮扶救助弱势群体,确保让每名特困职工都能过上一个祥和安乐的春节;并利用冬季施工短的优势,加强对职工尤其是农民工的业务知识和安全培训,结合建筑行业实际,组织职工搞些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让职工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平阴县总工会干部认真倾听职工的意见,了解他们工作和生活的状况,并为他们送去了价值万元的棉手套、棉鞋、棉衣等防寒用品。(冯东)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

总工会积极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大力开展农民工工资清欠活动,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襄阳区总工会公开向全区承诺“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2006年一年共受理农民工欠薪案件18起,为120名农民工追回欠款12余万元。(杨颖)

安徽淮北石台矿工会矿工会

以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近日,该矿工会结合生产实际,又想出了新的安全教育方法,用井下作业现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章作业、“三违”等案例精心绘制了安全漫画。并利用安全例会、班前会进行宣传,用更直观更贴近现场感的方法来教育职工按章作业,使他们都能听的清楚、看的明白。大大提高了职工的自主安全意识。

(李祥富 刘传春)

山东省梁山县总工会

公益劳动总结范文6

成立区劳动用工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本次专项检查活动进行组织领导和协调落实。领导小组组长由副区长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区人社局局长同志担任,成员单位为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人社局、安监局、公安分局、工商分局、国土分局、残联、工业总公司及各镇街。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人社局,办公室主任由人社局副局长同志担任,副主任由劳动监察大队大队长同志担任。

二、检查对象

此次劳动用工检查的重点是全区区域内的小砖窑、小煤场、小石灰窑、小采石场、小作坊等“五小”组织和相关用工单位及全区职业介绍机构。

三、检查内容

(一)用工单位依法领取证照情况,包括工商登记、税务登记及采矿许可、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等。

(二)用工单位劳动用工基本情况,包括招用人员的数量、来源、招用渠道等。

(三)用工单位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重点检查是否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是否使用童工、未成年工或智障人员;是否存在打骂、体罚劳动者,强迫劳动,超时加班,限制人身自由等违法行为;是否为劳动者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用工单位工资支付是否公开透明、是否按月足额发放给劳动者本人。

(四)职业介绍机构是否取得营业执照和职业介绍许可证,是否提供虚假信息,是否超标准收费,是否以职业介绍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进行其他违法活动,用人单位是否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用。

四、工作安排

(一)执法检查阶段。各镇街要立即对辖区内的各职业介绍机构、“五小”组织进行全面自查。在镇街自查的同时,区人社部门要会同公安、工商、安监、国土、残联等部门成立执法检查组,集中力量,立即开展检查,对违法单位依法进行处理。

(二)督查落实阶段。区劳动用工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分组对各镇街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督查整改。

(三)总结分析阶段。区执法检查组、各镇街要及时汇总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并按要求向区劳动用工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书面总结材料。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检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专项检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好各自职责,严格依照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开展检查,落实人员,加大检查力度,突出工作重点,确保专项检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分工负责,全面排查

各成员单位要加强联系,互相协调,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做好此次劳动用工专项检查工作,真正使这次专项检查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对非法用工案件要及时进行调查,依法作出行政处理或处罚,并将无合法证照情况通报行业主管部门予以查处取缔。对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参加社会保险等方面的违法行为要依法处理;对违法扣留各种身份证件,或者以暴力、威胁、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强迫农民工、智障人员和未成年人劳动,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拐骗和拘禁劳动者等违法犯罪行为,要交由公安部门依法严惩;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要交由安监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关闭。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

各成员单位要结合此次专项检查,采用多种方式,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处理好发展地方经济和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关系,提高各部门特别是基层组织及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强化劳动者特别是女职工、未成年工和智障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氛围。

公益劳动总结范文7

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做好开发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建立规范有序的公益性岗位运行机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省、市的规定,结合我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益性岗位是指由政府投资、政策扶持或社会筹资,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为主要目的的非营利性公共管理和社会公益岗位。

第三条公益性岗位开发利用的原则:

(一)统一开发与自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二)安置开发户籍失业人员的原则;

(三)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的原则。

第二章岗位开发

第四条开发管委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围绕就业形势,结合就业实际状况,适时开发或削减公益性岗位计划,并根据用工岗位需求确定和调整公益性岗位的种类、数量及用工形式。

第五条公益性岗位主要包括:

(一)社会公共管理岗位。具体包括就业促进员、交通协管员、治安巡防员、卫生监督协管员、综合执法协管员、民政事务协办员、劳动监察协管员等岗位。

(二)社会公益岗位。具体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后勤保障服务岗位,主要指收发、驾驶、门卫、打字、物业等岗位。

第六条街道(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开发公益性岗位。

第三章岗位管理

第七条开发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劳人社保局)负责级公益性岗位的管理;开发财政局(以下简称财政局)负责本级公益性岗位专项资金的落实、使用和监督。

第八条公益性岗位要充分利用,原则上不准空岗。如出现空岗,用工单位要及时将空岗情况上报劳人社保局,由劳人社保局按相关条件和程序组织补充。

第九条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的劳动关系由开发人力资源中心负责管理,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与人力资源中心签订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并按有关规定交纳社会保险。

第十条与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为用人单位,提供公益性岗位的单位为用工单位。

第十一条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为两年,期满后自然终止。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

第十二条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第十三条用工单位负责对使用的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日常管理。确定公益性岗位人员工作职责,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并报用人单位备案。

第十四条用工单位需为公益性岗位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和办公条件以及劳动用具和相应的劳动保护等。

第十五条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工单位报劳人社保局审核备案后,用人单位予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给用单位造成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章岗位招聘

第十六条公益性岗位招聘人员,应面向社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录用。招聘工作由劳人社保局及其所属的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负责,用人单位及用工单位协助配合,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根据用工单位的岗位要求在相应范围内招聘公告。

(二)各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负责受理辖内相关人员报名,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进行审核、汇总。

(三)开发劳人社保局、财政局、监察审计局与用工单位组成工作组组织面试、考核或考试。

(四)工作组根据面试、考核、考试成绩,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确定拟录用人员,并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公示。

第十七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或失地失海的动迁人员。主要包括:

(一)城镇零就业家庭;

(二)“4050”人员;

(三)登记失业人员中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人员;

(四)低保户和低收入家庭成员;

(五)连续失业1年以上的失业人员;

(六)处于失业状态的残疾人、自谋职业的军队退役人员、劳动模范、军人配偶、烈属、单亲抚养未成年人者;

(七)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

第五章待遇及资金来源

第十八条由劳人社保局与财政局共同确定公益性岗位劳动报酬及缴纳社会保险标准,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第十九条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的工资由人力资源中心负责统计、汇总,实行统发;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负责审核、确认,并统一报送至财政局。

第六章监督

第二十条在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过程中,要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公益劳动总结范文8

一、在广大员工中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是公司工会组织的优良传统,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尤其是在当前新的经济格局和新的劳动关系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作用,科学运用好这个载体来充分调动、保护、发挥公司员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团结奋斗、万众一心,合力推进公司全面发展的态势,意义重大。

开展劳动竞赛,是动员公司员工走向经济主战场,推进公司富强和公司建设的具体行动。2007年,我代表公司积极组织和带领员工开展各种劳动竞赛活动。

①、与公司员工打成一片,共同开展以“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为主题的劳动竞赛;2007年度内,生产产品产量较上年增大600余吨,增幅达5.20%;以节能降耗为主导,综合能耗较上年降低70余吨标煤,降幅达2%;公司员工人均收入较上年增长约20%,在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了广大员工为主体和主力军的作用,企业实现了年度内“双增双节”的目标。

②、带领公司全体员工,成立以法人代表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双增双拥”活动,采取措施狠抓人才吸引、培养、使用、待遇等方面工作。一是公司积极慎重引进人才,通过积极努力,2007年度在省内各专业技术学校引进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解决了人才断层现象;二是认真落实人才培养工作。公司组织实施送外培训、特种人员培训和各种岗位培训100余人次,并鼓励员工走自学成材之路,对取得学历者给予特殊工资待遇;现已有30余名员工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回企业工作,营造了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③、在公司的各种劳动竞赛活动中,大胆使用人才,对想干事、能干事、具备领导和技术素质的人才及时提拔到领导和技术岗位,使其发挥才能,已有了3人走上领导岗位,20余人走上技术管理岗位。

④、劳动竞赛活动中执行待遇留人,我公司对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技术职务补贴。认定的优秀人才示范岗在职级提升、工资待遇方面给予倾斜。对公司科技、生产、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工作有重大贡献者,除享受优待外,公司给予重奖。对高校生到公司工作的,实行同工同酬,给予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帮助和关心,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二、把握重点,创新形式

公司充分认识其前提条件和环境,一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这与国有经济的格局不同;二是在多元化的生活方式、社会形态下,员工的组成、利益追求也表现为多样性、流动性更强;三是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开展的劳动竞赛,要更加注重体制性、机制性,与民营经济的竞争机制、诚信机制、创新机制有机结合起来;要更加注重习惯性,使劳动竞赛成为员工的一种自觉行为,培养他们敬业爱岗、精益求精的精神,这应当成为当代工人阶级的基本素质;要更加注重科学性,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包括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结合起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司要以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抓手,以争创一流、节能降耗、增加效益、保证安全、提高素质为核心,为打造公司建功立业。

在2007年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公司突出重点,创新形式,抓住三个层面,把握三个结合,实现了三个转变。

1、抓住三个层面。公司运用行业企业层面,开展创新业绩、创优质品牌、增加公司效益、增加职工收入为重点的“双创双增”劳动竞赛活动。同时在重点技术改造和工程建设项目层面,开展“四比四赛”劳动竞赛活动,即比创优,赛工程质量;比高效,赛工程进度;比技术,赛科技创新;比安全,赛文明施工。2007年度公司的重点投资或建设项目有:新办公楼、新烤花喷釉车间的建设和运营,均以“四比四赛”为基础,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达到投入施工和调试运营正常的要求。在公司销售服务层面,开展优质服务劳动竞赛活动,普及礼仪知识,推行礼仪规范,强化职工礼仪意识,提高职工文明素养。

2、把握三个结合。首先,各种劳动竞赛要与公司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紧扣公司中心工作,为公司的中心工作服务。其次,各种劳动竞赛要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各种劳动竞赛必须贴近公司的生产经营、重点项目以及服务的实际,走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按市场规律办事、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路子。要把劳动竞赛的成果体现在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体现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体现在党委政府满意、企业主满意和公司员工满意的“三满意”上,并按照“三满意”来检验劳动竞赛的成功与否。第三,各种劳动竞赛要与员工素质工程有机结合起来。要通过员工的岗位技术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岗位技能;要通过广泛开展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活动,鼓励员工掌握先进技术和技能,在实践中提高素质和技术水平。

3、实现三个转变。通过劳动竞赛,要努力实现公司、员工和机制的“三转变”。一是发展模式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传统劳动竞赛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进行,往往眼光盯在产量、数量、速度上,现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生产经营要围绕市场转,劳动竞赛也必须跟进市场,瞄准市场变化而开展,为市场竞争服务。也就是说公司在开展劳动竞赛过程中,主要要以质量、技能、安全、效益、管理、文明等综合目标的评价来比高低,通过竞赛,促使公司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行业由大向强转变,服务由以我为主向以人为本转变。二是员工素质结构由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在新形势下,员工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知识经济日新月异发展的要求,不能光凭与生俱来的体力,必须靠与时俱进的素质,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在劳动竞赛中,我们既要继续弘扬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的“老黄牛”精神和老实人态度,又要倡导用新知识、新技能武装自己,通过劳动竞赛,争取在全公司涌现更多具有时代精神的新时期的王进喜、时传祥。三是激励机制由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向精神物质奖励并重转变,实现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统一。这既体现市场经济的原则,也是劳动竞赛能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在劳动竞赛中,要让公司和员工双双得益,双双获利,实现“双赢”。

我公司自2007年初以来,先后考察并购进了两台四组行列式制瓶机、一组喷釉烤花设备,从发展模式看,提高了产品生产速度和质量,提高了产品生产的收成率,提高了产品的附加价值,降低了原材料消耗,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从员工素质结构看,减少了较大部分人力资源,对机器的了解和适应,增强了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由原来的体力型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型技术型方向转变;三是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大力提倡劳动竞赛,以产量、质量、技能、安全、效益、管理等方面予以比较,并给予评比考核,主动提倡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新时期开展的劳动竞赛活动,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企业采取切实措施,执行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确保取得实效。

一是要精心组织形成合力。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关键在于公司领导、部门配合、工会运作、公司主体、员工参与的工作格局。公司各部门要把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相应机构,及时研究解决劳动竞赛活动中的重要问题。公司工会要把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作为主抓工作之一,切实承担起竞赛活动具体组织者的职责,积极有效地做好有关组织实施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可建立劳动竞赛活动协调组织。公司各部门要履行职责、发挥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公司要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及时掌握有关动态,定期分析检查竞赛开展情况,研究解决各类问题。公司各部门要大力支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竞赛活动顺利开展。

二是要精心组织,有序推进。公司各部门和各竞赛班组要结合各自实际,分阶段认真制定竞赛规划,统筹竞赛活动的总体要求和阶段性目标,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做到有规划、有目标、有检查、有评估,保证竞赛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今年,公司各部门要精心组织人员,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各种劳动竞赛,总的要求是:发动要充分,参赛要积极,组织要严密,气氛要热烈,效果要显著,真正把劳动竞赛办成为广大员工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展示才智、提升素质的竞技平台,成为本行业、本公司提供展示成果、交流经验的有效载体。

三是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公司各部门要加大对劳动竞赛活动的宣传力度,以各种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劳动竞赛的重要意义,及时报道劳动竞赛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创新成果,激发广大员工学先进、赶先进、创一流的热情,扩大劳动竞赛的影响面,从而带动更多的员工支持这项活动、带动更多的员工参与这项活动。

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让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运用劳动竞赛不断激发广大员工的劳动热情和劳动潜能,营造新型的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和劳动环境,为推进富强和谐公司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公益劳动总结范文9

【正 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非公有制企业占绝大多数的地区,随着新型劳动关系的初步建立,职工队伍结构、劳动力配置方式、企业的分配和管理制度的深刻变化,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

我市劳动竞赛的新实践

从调查情况看,近几年我市开展的劳动竞赛活动,可归纳为: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即在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重点工程中,组织广大建设者围绕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效益等内容开展的竞赛活动。服务行业创优竞赛,即在传统和现代服务业、行政事业单位服务窗口围绕业务水平、服务质量、群众满意等内容开展的竞赛活动。工业企业职工技术创新竞赛,即生产加工企业开展的职工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创新活动。与此同时,以一定区域动员开展的阶段性专项竞赛活动也时有进行。竞赛活动注重与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些基本或共性问题相结合,比较成功的做法主要有:

做法一:劳动竞赛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结合,互为促进。许多企业认为,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而劳动竞赛的良性开展,又能推动营造企业以人为本、崇尚科学技术的文化氛围。慈溪瑞宝渔具公司倡导的“细节文化”;象山天安集团公司的“在工作细节中创新,在创新思维中工作”等理念,在实践中的认同和确立,大多是在劳动竞赛活动中贯穿体现的。一些国有改制企业继承和创新国企的一些劳动竞赛形式也仍然有效。宁海县供电局每年以“技运会”形式,组织6个主岗位工种技术比武和合理化建议等竞赛活动,培育职工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努力营造“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使职工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做法二:在创建企业品牌中发挥劳动竞赛的作用。在日益多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来塑造品牌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工程,通过轰轰烈烈的立功竞赛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大桥工程建设,树立宁波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大桥品牌”。目前,我市已有57个重点项目开展立功竞赛活动,有效促进了工程的建设。在服务行业,不少企业也通过各具特色的竞赛活动,着力打造企业品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做法三:劳动竞赛紧密结合员工培训,促进员工素质提高。企业运用竞赛机制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更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慈一棉运用技术创新竞赛机制,着力倡导和组织一线职工熟练本职岗位操作技术、改进操作工艺。企业每月组织一次一线作业操作工和设备维护工竞赛考核,一年内历次考核都达到优秀的被列入尖子队(现有45人),尖子职工除每月获得一定奖金,其中26人还被选为企业内部的培训师,承担本企业员工培训任务。这样,一线职工的技能水平通过技能竞赛获得认可和提高,也促进企业职工整体技能素质提高。

做法四:运用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劳动竞赛更显效能。劳动竞赛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宁波奥克斯集团公司工会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应民营企业特点、务实高效的员工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几年来,有1万余人次获得了总额1100万余元的技术创新奖金,为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亿余元。一些企业还采用“职工姓名命名先进操作法”和“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激励员工创新。有些企业以公司股份作为奖励,实现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浙江舜宇集团公司职工胡艳宇由于拓展销售渠道,为公司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为此获得“舜宇人才精英奖”,领到的奖品是5万股公司股份和1万元奖金。与她同时获奖的还有15名员工,所得股份最多为12万股。这种激励理念,使每一位普通职工都能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练技术、赛能力,在为企业发展而努力拼搏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价值。

地方、产业工会组织在劳动竞赛中的作用

劳动竞赛作为一项系统性、综合性都比较强的活动,要使其形成一定规模,发挥整体作用,并走规范化路子,发挥地方、产业工会的组织引导、服务指导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探索一:宣传动员,为竞赛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宁波市总先后几次召开劳动竞赛再动员大会、全市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动员大会,号召全市职工开展“百万职工大练兵”、“在创节约型社会中献计献策”等活动。各地方、产业工会也因地制宜,积极动员号召,余姚市总利用“塑博会”,开展“争当优秀营业员、优秀服务员、优秀驾驶员、优秀保洁员”竞赛活动;市财贸工会以宁波创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为契机,与市贸易局、市旅游局等6家单位联合,在全市商贸旅游金融行业开展专项“创服务品牌,让顾客满意”主题系列活动,等等。扩大了新时期劳动竞赛的影响力,为劳动竞赛活动的蓬勃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探索二:制订规则,保障竞赛活动有序开展。2003年宁波市总出台《关于职工素质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制订了职工素质建设五年目标和任务。2004年又相继制订《宁波市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实施细则》和《宁波市“首席工人”评选试行办法》。目前,正着手制订《宁波市职工技能竞赛实施办法》和《宁波市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励试行办法》,以促进竞赛活动逐步系统化、规范化。

探索三:搭建平台,创设竞赛活动有效载体。主要有:职工技能大赛。2002年以来,宁波市总连续举办三届全市性职工技能大赛,设置竞赛项目48项,参赛职工约15万人次,共有7520名职工获中级以上职称,其中315名获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各县(市、区)总工会、市产业工会也相应组织开展了竞赛活动,有效增强了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一体化”工作试点。在部分大中型企业实施职工技能培训、竞赛与鉴定一体化的试点,赋予试点企业自主培训、自主鉴定的职权,使职工技能培训、竞赛和鉴定与企业生产安排相协调,与企业生产实际相配套,与职工工资收入相挂钩。这一平台的创设,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积极性,深受欢迎。目前,宁波市总已确定浙江造船有限公司等11家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开展8大行业近百个工种的职工技能培训与鉴定。

“首席技工”评选。2004年,宁波市总、市属工业企业工会联合有关部门启动全市性“首席技工”评选制度,通过技能竞赛产生人选,当年全市评选150名“首席技工”,并给予物质奖励,赋予晋升“技师”资格,激发了职工潜能发挥。

探索四:奖励表彰,激励竞赛活动持续发展。近两年来,宁波市县两级总工会、产业工会联合或协调有关职能部门通过评选、表彰和奖励“职工技术能手”、“首席技工”、“劳动模范”,树立榜样,激励进步。通过评选“学习型组织”、“五一文明岗”、“模范集体”等树立企业品牌,充分调动了企业主组织竞赛和广大职工参与竞赛的积极性,推动了劳动竞赛活动的创新与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市共产生职工技术创新项目15余万项,攻克技术难题650余个,创经济效益8.2亿元。广大职工整体素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一大批优秀技工脱颖而出。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竞赛不仅仍旧适用,而且与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信誉机制、价值理念等相结合,更具活力,更见成效。新时期劳动竞赛逐步呈现了从“速度型”、“运动型”、“体力型”向“效益型”、“岗位型”、“智力型”的转变,并成为工会组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针对企业实际,发动职工“建功建业”,发挥生力军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成为众多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推进企业先进文化建设,促成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载体;成为广大职工提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创业能力,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渠道。

但是从发展的要求看,劳动竞赛的开展还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同志对在民营企业开展劳动竞赛不理解,认为劳动竞赛的开展与职工维权相悖;有些活动开展只停留在追求经济效益上,不够注重人的素质提高和企业自主创新力的增强;地方、产业工会组织存在工作系统性、规范性缺乏,深度不够等问题;在充分发挥基层工会作用方面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等。

深入开展劳动竞赛的思考

思考一:要正确认识民营企业开展劳动竞赛的积极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职工谋求个人劳动报酬最大化,是客观的、必要的,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企业主与员工的关系,从眼前具体利益分配来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然而从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长远目标来说,企业主与员工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两者利益的实现都有赖于企业的盈利和发展。而设计和开展科学合理的劳动竞赛活动促进效率和人员素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是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促成劳资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化认识,加强宣传教育。

思考二:劳动竞赛活动的开展要围绕中心,紧扣实际,创新形式,注重实效。新时期劳动竞赛,要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和一个阶段的中心工作,突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职工素质。要进一步探索中小民营企业开展竞赛的有效形式,激活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活力;要在节能、增效、安全、环保等方面创新竞赛的形式和内容;要在加快提升服务业方面积极发挥劳动竞赛作用。

思考三:要运用科学的激励理论,使之成为推动劳动竞赛发展的不竭动力。竞赛发挥作用的核心是“激励”,而“激励”作用实质是利益或需求的满足。企业要分析不同层次员工和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使设置的赛项及奖项更科学合理,更适合企业实际,符合职工需求。地方、产业工会要制订科学合理的竞赛规则,引导企业和广大职工来实现竞赛目标。也可通过一定方式,鼓励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尝试“利润分享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等长效激励措施,形成一个上下结合紧密,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激励系统,努力增大劳动竞赛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