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人际与交流集锦9篇

时间:2023-05-28 09:44:05

人际与交流

人际与交流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人际交流与团队合作;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29-02

一、课题研究背景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作为校方,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工作不好找。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在市场化的就业环境中,毕业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不足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传统观念认为,毕业生自身就业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其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于是,高校教育中往往单方面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而忽略其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目前,多数大学的课程体系中都设置了通识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教育部规定的政治思想类、语言工具类、体育类、计算机类等。但是,企业需要的全面的职业素养教育中的组织协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奉献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等课程在很多院校却是缺失的,这无疑在客观上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值得庆幸的是,我院早在2005年就将“人际交流与团队合作”作为了所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并且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学生的认同。

《人际交流与团队合作》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了大量的毕业生,我们具备了进行该课题研究的调查分析对象。通过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合实际教学,开展“人际交流与团队合作”课程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一方面提升课程的教学研究,更重要的是不断进行教学改进,从而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课题研究与实践

1.调查问卷设计。将问卷结构分为6个部分:(1)学生对课程教学目的了解程度;(2)课程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关联程度认识;(3)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期望和接受程度;(4)学生对目前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和目前教学方法的弊端;(5)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同度;(6)学生对课程体系的意见建议。

2.调查结果分析。本次调查对象分为2大类,一类为毕业1年及以上的职场中人,另一类是即将毕业的2012届毕业生,为标注方便,分别用“一类对象”与“二类对象”记录上述两类对象。

对图1所示结果分析,可以发现,一类对象的各项评价普遍高于二类对象。由此认为经过社会实践体验后,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高于初涉职场的学生,也就是说,该课程的设置对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是有益的,且毕业生的认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的。

3.课程改革实践。通过分析,发现了课程认可度有随着时间推移而提高的趋势。但是,如果能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就得到较高的认可度,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定会被调动。基于此目的,对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整合与教学方法改进。(1)整合教学内容,提升课程内涵。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人际交流和团队合作的本质,学习人际交流手段,良性人际关系的建立、保持、增进,人际冲突和人际遵从等,学习必要的公关礼仪,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了解团队的相关基本认识,学习如何把握团队协作的心态,在就业及工作过程中达到各种人际目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顺畅的团队合作,从而能理性的择业,顺利的就业,积极的创业,营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态度,增加成功机率。该课程现原先教学内容包括:人际交流与团队合作概述、人际交流的基本原则、影响人际关系的若干心理分析、人际交流测试与剖析、人际交往手段或途径、人际冲突、就业应聘过程中应注意的人际交流问题以及团队合作概述及策略等内容,突出了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团队意识。通过观察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以及走访毕业生,发现多数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奉献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等亟需提高。因此,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把上述能力培养纳入课程教学内容,提升课程内涵。(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实现课程理念潜移默化融入学生思想认识,首先要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改变课堂教学单纯知识传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该课程的教学稍不注意就会落于“说教”,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要做到这点,我认为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新的课程教学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树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教师、接受教师的课程理念,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提升毕业生竞争力。

三、结语

本课题基于“人际交流与团队合作”课程多年教学积累以及大量毕业生作为调查分析对象的背景,可以说是厚积薄发。通过调查问卷分析,着眼于整合教学内容,提升课程内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校生对课程评价有了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彭义泰.基于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践探索与研究[J].江西方电力职业学院学报,2011,(4).

[2]戴树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3]陈兰,李德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

人际与交流范文2

(一)观念上的误差,忽视人际技能提升调查中,尽管许多学生意识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对人际技能进行有意识的提升。他们认为人际技能无需进行专门的学习与训练,它是一种能够自然而然掌握的东西。这种错误的观念从根本上抑制了个人人际技能的提高。人际技能有利于信息的获取、思想的交流、个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良好的人际技能能造就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技能是顺利进入社会的保障,也是社会对该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

(二)交流方式不科学,缺乏交流技巧科学的交流方式和合理的交谈技巧是人际技能的两项重要指标。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很多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交流方式都存在不科学性。调查结果显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利用网络和手机来进行交流,而面对面的交流却越来越少。他们认为面对面的交流会让人产生害怕或羞怯的心理,给人不自然或者尴尬的感觉。但是网络和手机这样的交流方式很多时候都局限于文字的交流,对形成良好的交流技巧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除了方式的不科学,缺乏合理的交谈技巧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9.6%的学生觉得自己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很多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交流时总是显得不知所措,不懂得灵活变通。

(三)以自我为中心,存在交流障碍当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属于90后独生子女,因此他们也有着90后的鲜明个性——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从小在父辈的呵护中成长,有的甚至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总是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为出发点。他们总是认为别人应该按自己的意愿来行事,喜欢把他们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不懂得换位思考,不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由于这种自我心理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工商管理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喜欢被动地等待别人来与自己交流,甚至在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别人的不尊重。这些都构成了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障碍,非常不利于人际技能的提高和人际技能素养的养成。

(四)交流经验不足,缺乏锻炼平台人际交往技能同样需要在实践中去获得,并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不仅在课程安排上没有给予学生足够多的人际交往指导,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而且也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互动式的人际交往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与人交往的重要性,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学生一旦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合适的平台,他们的人际交往会成为零散的和不合理的活动,甚至有些学生会由于性格的原因放弃本可以交流的机会。总之,由于没有足够多的锻炼机会,导致学生交流经验的缺乏,使学生无法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以及养成良好的人际技能素养,所以在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当的行为而影响人际关系,或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表达不妥或是词不达意而让人误解,给人际交往造成不好的影响。

二、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技能素养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大学生的人际技能素养的高低。生活在相对富裕家庭的孩子,由于长辈们的溺爱,性格高傲,自认为高人一等,在人际交往中根本不屑于与其他人交流。而处于相对贫困家庭中的孩子,由于自身条件的影响,在人际交往时则会表现出自卑心理,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因此,不同的家庭氛围造就不同的人际交往的性格与偏好。

(二)学校环境学校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人际技能素养养成的重要因素。学校能否为学生创造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交流平台、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交流的无障碍性与和谐度、学校对学生人际交往的控制力度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参与人际交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一个良好的校园人际环境下,学生不仅乐意与人交流,获得交往的满足感,而且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交流技巧,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

(三)性格类型在正常情况下,人的性格类型包括外倾型、内倾型和介于两者中间的混合型。外倾型的学生开朗积极,喜欢各种社交活动,善于与人打交道,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内倾型的人害怕与人交流,不善言谈,不愿参加各种活动。混合型的学生,在熟悉的人面前开朗活泼,但在陌生人或与自己交流不多的人面前则表现得比较沉闷。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同,性格的差异性也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调查发现,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属于外向型性格,这也是专业的需要。

(四)沟通方式沟通方式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沟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沟通方式都有优缺点,比如面对面的交流可以传达及时的信息,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缺点是无法表达更加详细和完整的信息,以及容易让人产生畏惧感和不自然感;而网络交流方式虽然可以避免畏惧心理,但是容易拉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是因为沟通方式的差异性与局限性,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期,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要想与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需要我们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工商管理人才将来从事的是在不同场合与不同类型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只有能够灵活地选择沟通方式,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三、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交往素养的强化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趋向物质性和实用性。很多学生在与人交往时,都抱着功利性的目的,重利轻义,真实的情感和友谊不被重视。这种唯利是图、一切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了其人际交往观,造成了一切以利益为纽带、缺乏真正温暖的人际关系的局面。所以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人际交往中不仅是利益的交换,更是情感的交换,我们要教导学生尊重人性、关注他人、平等互助、真诚交友,享受人际交往中的快乐,让别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二)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积极乐观的性格会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豁达的生活态度会产生无限的魅力,吸引别人与自己交友。积极乐观的性格和态度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后天培养。学校要经常督促学生阅读一些相关书籍,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消除自卑感,增强信心,敞开心扉,开心地去与别人交流。要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和朋友,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在人际交往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人际技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其心理障碍,改善他们的羞怯和交流恐惧心理,提高他们的交友信心、乐观心态和开放程度。

(三)培育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人际交往技能是一种包含言语交流、非言语性表达、倾听、识别团体特征、情绪协调等多种技能的规则复杂、特征显著的社会技能。与人交往是一门很有艺术性的学问。学校可开设一些有关人际交往的课程,给学生系统地传授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定期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的培训,开展一些素质拓展活动和知识讲座。另外,督促学生去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四)加强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人际交往的各种技巧,并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增强在人际交往中的信心和勇气。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知识、技能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运用所学,促进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在活动中,对于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外的实践活动,接触社会,和不同社会地位、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掌握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更适合自己的交往方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完善学校和家庭教育从小学到高中,学生接受的学校教育都是应试教育,这也造成了很多学生智商高、分数高,但情商和人际技能却较低。人际技能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即从幼儿园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评价一个学生不仅要看其成绩,更要看其综合素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高校可以开展人际交往的系列活动,在期末的学生测评中加以适量的人际交往知识,把学生的综合人际交往能力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关于家庭教育的完善,首先要让父母选择科学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让子女读死书刷高分数,要注重子女的素质教育。父母还要加强和子女的沟通,要主动与孩子进行交流探讨,增进彼此的了解。只有通过相互沟通了解,才能形成相互之间的和谐关系,让子女享受到和谐人际关系的乐趣和必要性,促进其加强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结语

人际与交流范文3

关键词: 短期国际交流 发展趋势 发展策略

目前,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成为衡量高校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渠道。现阶段,跨国界、跨文化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形式有师生互换、学位等值、学者互访、合作办学、合作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国际间教育资源的共享等。阿萨・S・诺尔斯(Asa・S・Knowles)[1]在《国际高等教育大百科全书》中指出:“国际教育交流,广义地说,就是跨越国界的为了某一教育目的的人员互动,特别是怀着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学者和专家的互动。”其中,师生互换、学者互访、教育资源的共享是最直接的交流合作的形式。

1.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教育的国际化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趋势,教育的发展应适应多元化、全球化的世界潮流。加拿大前总理克雷蒂安多次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一批受过高等教育、掌握先进技术的劳动大军是加拿大在21世纪保持繁荣的唯一可靠保证。”

金泳三总统执政时期(1993.3―1998.2),韩国成立了教育改革委员会,此后三年多,通过五次总统报告提出了四个教育改革方案,金泳三提出21世纪的韩国人要具备的思想素质[2]:

很高的道德水准和共同意识的“与众共生存的人”;

创造新知识、新技术能力的“智慧的人”;

够主导国际化、世界化时代的“开放的人”;

得劳动价值,具有脚踏实地的精神的“实干的人”。

充分的国际交流,有着极为重要的科研、经济和文化价值。首先,科学研究需要有高水平的交流。科研人员游离于国际学术界之外、闭门造车地做科研,往往导致重复别国研究人员早已做过的工作。这对一国的科学研究是极为不利的。通过教育与科研的国际合作,我国的研究人员迅速地掌握了当今科学发展的动向与最新的成果,这对提高我国的科学研究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国际学生给人才输出国和教育服务输出国均带来了丰厚经济回报。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师资源、教材设备、课程网络、科研能力、专业排名等都成为教育市场的稀有商品,学生成为教育市场的庞大消费者的同时,又因为教育的特殊性,也是教育市场的教育产品。全球化时代,教育国际交流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我国国际学生回国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国际学生的高回国率为促进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进力。教育服务输出国以美国为例,其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也吸引了全世界大量优秀学生留在美国服务,为美国创造了大量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创造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打造优秀的国际交流氛围,将为国际学生来中国学习及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3]。

再次,国际学生的交流为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无论是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还是海外学生来华学习,都会将富有魅力的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传播海外,让国际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当今发展的同时,消除对中国的误解,增进与中国的感情,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海外人员来华学习。

2.国际交流现状

国际上一直非常重视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的培养,尤其是发达国家,更加注重国际学生的引进与输出。以中国在美留学生为例[4],2000年以后中国在美留学生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近年来日本留学人数稍有下滑。但以人口基数来看,中国和印度为人口大国,总人口量数倍于韩国与日本,而在美留学生人数相差不到两倍,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图1 中国在美留学人员统计

中国非常重视海外人才的输送,下图为近年来留学生基金委员会所资助的出国留学人员数量年度汇总[5-6]。可以得出,从2000年资助留学人数2000人左右规模至2007年的12000人左右规模,增加至近6倍。国内在国际学生的培养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图2 出国留学人数统计

图3 来华留学人员统计

3.短期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大学生短期国际学习交流是我国教育国际化中的一种新型模式,而且越来越受到学校、学生、教师和社会的普遍关注。目前,大学生短期国际学习交流通常是由高等院校的有关职能部门,如教务、学生管理、外事和相关院系挑选优秀学生利用假期去国外大学进行为期4~6周的学习。通过短期国际学习交流,学生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掌握了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拓宽了学术视野,加深了对学习重要性和学习精神的理解,提高了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同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国内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丰富了国内高等教育办学方法和教学方法,是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契机。

短期国际学习交流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时间短,循环快,见效快;

办班形式多样,教学内容丰富;

可以满足大学生、中学生或在职人员等不同层次的人利用假期来学习的需要;

学习与旅游相结合,既学习了语言,又了解了异国风俗等。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向往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开始走出国门,但由于工作、家庭、学业或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进行长期留学,这时候,短期留学则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4.短期国际交流的现状

目前,国家留学基金委对国外来华短期交流人员和出国短期交流人员的资助较少,下表为2010年国家支持出国人员比例,可以看出,短期交流、本科和硕士总和所占资助的出国人员比例仅10%[6]。

表1 2010年出国留学人员成分与比例

图4 出国留学人员成分与比例图

下图为2009年和2010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留学人员比例,两年内所资助的短期来华交流人员比例也较小。

图5 2009年来华留学人员成分与比例

图6 2010年来华留学人员成分与比例

近年来,各高校对短期出国交流及短期来华交流支持力度较大,主要形式以暑期夏令营及国际班的形式组织,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各学院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夏令营,例如土木工程国际夏令营。另外,学校开设了多门国外专家课程,例如《钢筋混凝土设计》、《环境工程可持续发展基本概论》等。

5.短期国际交流建议

现阶段短期国际交流发展迅速,但毕竟是新生事物,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实施策略是十分重要的。

5.1有目的和有重点地选择院校

目前,大学生短期国际学习交流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有些院校在选择国外学习交流大学时,不免有些不谨慎或盲目,比如选择去英美等国家的一流大学学习交流的比较多。却忽略了自身专业知识的特点,甚至造成有些所选择的英美大学的科研和教学水平还不如国内大学的专业水平,这样不能让学生和学校有更多的收获。因此,在选择交流对象时,我们应当根据自己院校的特点,尽量选择世界一流的大学或与自己院校专业对口的比较好的大学开展学习交流[1]。

5.2短期交流与学校及科研项目支持相结合

短期国际学习交流的学费和生活费多由参加的学生自己负担。有些优秀学生想参加,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要做到能够让更多学生加入到短期国际交流中,就必须对学生实施分层次的选拔,由学校提供一部分奖助学金资助成绩优秀的学生的交流经费,另外提供部分自费名额鼓励有经济实力的学生参加国际交流,这可以为他们提供很好的学习机会,也是对他们的认可和鼓励。研究生有短期交流需求的,可以结合有实力的导师科研项目中国际交流经费,鼓励学生做针对性的交流。学校应鼓励这样的交流,并与学校其他交流项目相结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专业研究中,同时培养专业兴趣,一举多得。

5.3选派德才兼备的领队教师

领队教师是影响短期国际学习交流成败的关键之一。现在,大多数短期国际学习交流是外语教师领队,间或还有分管学生工作的老师。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学生语言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但无助于学生的专业学科交流和发展。因此,院校职能部门在选派德才兼备的领队教师时,应当加派学科专业教师。这些教师精通专业知识并具有丰富的综合知识,与学生和外国任课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并经常交流,了解教与学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使教与学能有机地交融和适应,并能详细、深入地探讨合作教学和科研的可行性。

5.4短期与长期交流合作相结合

在有些院校,参加学习交流的学生回国后就意味着这项工作结束了。其实不然。职能部门应当利用激励机制鼓励参加短期国际学习交流的学生。短期交流毕竟有时间的局限性,鼓励机制除了能够实现对短期交流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的嘉奖外,也能够激发参加短期交流的学生的交流兴趣,为今后的长期交流打下一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盛跃东,张昀.关于大学生短期国际学习交流的理性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10):108-109.

[2]李敏.教育国际交流:挑战与应答[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8.190.

[3]伊莉曼・艾孜买提.影响新疆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综合因素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08(6):99-102.

[4]刘云.教育国际交流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所受冲击及转变[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9.43.

人际与交流范文4

关键词:国际交流;合作;对策;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23-01

科学的发展思路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先导。学校要根据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关系到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来抓,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重点建设与统筹发展相结合,构建有重点、有层次、全方位推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格局\[1\]。

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心必须要下移

科学发展观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逐步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心下移,形成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学科、为基础、教师、专家、学生为主角的全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体系。学院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前沿阵地,学科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点,教师、专家、学生是学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体.没有学院、学科以及教授、专家和学生的参与,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两层皮”的问题就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就无法实现\[2\]。因此,高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应该形成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学科为基础、教师、专家、学生为主角的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立体格局。

二、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改革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要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业务能力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管理队伍。1、外事工作要从基层单位着眼,鼓励和支持各学院、研究所,平台、基地等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设立专职外事工作岗位,具体负责本学科、学院、平台的对外交流合作事务;2、要切实加强海外合作与交流管理队伍的建设,通过实施各类海外培训项目,增强各学院、部门管理干部的国际交流能力\[3\];3、要整合包括海外校友在内的各种交流与合作的资源,聘任海外顾问,担任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桥头堡”,切实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海外合作与交流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二)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对国际交流与合作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从政策法规到具体实施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要有明确的规定或制度,使之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的轨道。

(三)要明确职责。外事工作需要各部门及有关院系在学校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调作战,有效处理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

三、国际交流合作需要一定的留学生规模和层次

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是加快学校国际化进程、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增强学校整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4\]。高质量的外国留学生教育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关键是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提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在学校优势学科攻读学位的外国留学生比例。为此,要遵循科学发展思路,依托学院这一基层组织,加强宣传。

四、国际交流合作需要广泛的学生国际交流

与人才引进和培养一样,学生国际交流的开展同样需要充分发挥学院、学科的积极性,依靠处于教学、研究第一线、同时又有海外交流人脉的教师落实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国际交流项目。在学生国际交流中,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政策和措施应有所区别。在本科生层面上,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出国出境交流项目的支持力度,争取出国出境交流的学生比例有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要营造本校国际化教学氛围,引进国际化教育理念,建立国际化教育的制度环境。在研究生层面上,一方面,要实现研究生国际化,继续做好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另一方面,要加强研究生教学国际化,增强研究生的国际学术竞争力。并且要争取高水平访问学者、优质外国学生资源,以增强学科国际竞争力、扩大外国留学生教育规模、提高外国留学生教育质量、提升外国留学生办学层次。

五、结论

研究型大学位于高等教育系统的顶层,是国家创新系统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为社会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历史使命,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和文化繁荣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研究型大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科技高速发展,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高等教育向国际开放,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性趋势。国际交流与合作使得研究型大学始终拥有新生力量的加入、新思想的冲击,对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必须要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走国际化道路。

参考文献:

\[1\]杨庚宇,贾树江,邹小青.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3,(3):1-3.

\[2\]王培强,杜桂萍.关于完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5,(2):12-14.

人际与交流范文5

[关键词]高校 境外交流 激励政策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2-0006-02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全球高等教育呈现出开放性、同一性和互动性的特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新时期的发展战略,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学生境外交流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曾指出,国际化对提高学校国内外知名度、发挥学校的竞争优势、增强学术领域间同行交流、促进学校内部人才资源流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增强科研团队实力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1]在欧盟,以境外交流促进人才培养已成为欧盟国家的共识。美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学生海外学习计划,先后设立了富布莱特学生项目、吉尔曼本科生奖学金计划和国家安全语言计划等项目支持学生赴海外学习。[2]

建设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长期发展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其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就是走出去,让学生们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同龄人交流,从而开阔眼界,彼此取长补短。中国大学通过与各国优秀大学合作、与国际组织合作、与各国政府合作、与跨国企业合作、与权威研究机构合作等多渠道的境外交流合作,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并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经验。我国现代大学虽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办学理念、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队伍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我国高校学生境外交流现状及特点分析

中国大学的国际化可以从教育国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教师队伍国际化、大学管理国际化、为国际社会贡献这几个方面开展国际合作交流。[3]在高等教育系统国际化的跨国研究和比较方面,一般学者强调五方面的国际化内容和指标:学生流动性、教师流动性、课程设置国际化、国际合作与海外分支或远程教育。[4]10多年来,中国大学,尤其是39所985高校,在境外交流与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境外交流与合作的模式、内涵不断丰富,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实例。

我们对985高校的对外交流项目的类型、项目覆盖范围以及主管对外交流项目的单位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境外交流项目具有以下特点。

1.各高校项目分类不统一,没有一个完善的项目分类体系。各高校按时间长短分为短期项目和长期项目,短期项目主要是假期访学交流,长期项目则分为校际交换生交流项目、合作双学位项目。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高校对境外交流项目做出评价和改善。因为体系不同,没有对比的依据,不利于高校境外交流项目的良好、可持续发展。

2.各高校境外交流项目虽多,但实际参与到交流的学生比例并不高,覆盖面并不广泛。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学校虽然有主管部门负责宣传境外交流项目,但宣传力度不高,覆盖人群较少。其次,学生的国际意识相对浅薄,许多人安于现状,不愿意短时间到境外重新适应新环境、学习新知识。

3.各高校都设有专门部门负责学校的国际交流,少部分高校由院系直接与境外高校合作,开展境外交流项目。相对于非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国际项目往往呈现出更强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因而在对其进行管理时,就需要一个可以起到综合协调作用的全校性的统一机构。这些部门主要负责开拓与境外高校的合作项目,在学生中宣传境外交流项目,发放项目通知,筛选并确定最终参加交流项目的学生,以及在后续出境环节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但在交流学生出境后课程选择、生活等方面则要依靠教务处方面沟通协调,这给学生带来了一些不便。

4.同时,我们分析了各高校境外交流项目合作伙伴所在国家,发现各高校主要的合作伙伴都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少部分高校与东南亚国家设有交流项目。此外,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在国际上排名越靠前的高校,其合作交流学校也更加优秀,项目形式也更加丰富,覆盖面也更为广泛。

二、鼓励学生境外交流的激励政策设计思路

近年来,国内高校为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推动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以学生“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为特色的高校之间的校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探索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推动校际交流合作,各高校以资金资助、学分互换等方式激励学生参与到校际交流项目中,部分高校的境外交流还得到了教学支持、学校院系、学生社团的支持与配合,使得学生境外交流项目得以更好地开展。1.教学支持。复旦大学认为建设全英语课程,是推进国际化进程p增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求。复旦大学开展全英文课程的关键是对英语授课师资的培训和引进,面向国际学生和本土学生分别设计全英语课程,并通过控制管理英语课程岗位申请、中期检查、期末网评对全英语课程进行质量管理。2.院系支持。在实现高校国际化的过程中,院系的运作和院系中教职工的支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调查发现,各高校的项目并非都是面向全校招收学生,不少项目是针对部分院系的学生开展的。3.学生社团支持。调查中我们发现,像清华大学学生对外交流协会、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AIESEC)等学生社团在学生境外交流项目的推广和实施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4.资金资助。高等院校经费投资不足加剧了国际化的经济风险,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成为高等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5.学分激励。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是实施交流的重要前提,一个统一的可操作的标准,对交流学生学习成绩的公平评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促进境外交流的建议与对策

本文针对本科生校际交流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推动、完善本科生校际交流管理的较为可行的对策建议。1.将国际化提升到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坚决贯彻国际化战略,加强推进学生境外交流项目的力度。高校要建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加强完善对于分支院校的管理,从多方面不断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将国际化战略渗入到学校愿景中,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2.成立高校国际化联盟,建立统一健全的交流项目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推进高校境外交流项目的良好发展。高校应有目的、有选择地建立国际性战略伙伴,加入一些国际大学合作联盟,积聚学科优质资源,开展前沿领域的国际合作,以促进国际化的进程。同时,应建立统一健全的交流项目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这样才可以促进高校国际交流的快速、可持续发展。3.吸引政府、企业资本,为学生境外交流项目提供经济支持。经济因素是制约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重要因素。除了积极寻求政府资金投入外,高校也应积极吸引民间资本来增加教育经费,与企业建立友好联盟关系,建立国际交流基金,获得持续的民间资本的注入,以保证高校国际化的顺利可持续发展。4.加强学校、国际处和各院系之间的交流配合,提高开展学生境外交流项目的效率。学生出国交流不仅仅需要了解项目,更需要在课程选择、学分互认等学籍管理方面得到支持。然而,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宣传一般由国际处直接负责,学生的学籍、学分管理又是由教务部门管理。所以,国际交流处和教务部门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对提高开展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效率至关重要。5.提升学生的国际意识,对学生进行国际化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学校应利用网络、报纸、广播等媒体对学生进行国际化意识的引导和培养,积极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积极性。同时,学校还应积极组织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参加国际交流的兴趣。

[ 注 释 ]

[1] 冯倬琳,刘念才.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战略的特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3(6):1-8.

人际与交流范文6

【关键词】重庆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策略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从此,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入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国家的经济法发展,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成为一种必然趋势。2011年,国务院把重庆定位为四大国际大都市(北京、上海、重庆、广州)之一,这个正在努力将自己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教育高地和长江中上游地区教育中心的直辖市也应抓住机遇,结合区域实际,把重庆的高等职业教育推向世界。

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通常从五个层面展开:一是,通过学生、教师、科研人员的国际交流展开,派出和接受国均可从人员交流中获益,但获益的比重有大小之分,有短、中、长期获益之分;二是,通过合作研究,双方互相协作、互通有无,对培养科研人员,完成高质量的科研项目很有益;三是,技术援助合作,通常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指导、帮助,以先进或发达的技术帮助改进落后或发展中国家的科技进步;四是,课程或学科建设开发,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师、学生的国际知识、国际观点相当有益;五是,各种短、中、长期培训,通过培训把最新的知识、技术广为提倡,增进受训者的技能,包括观念、知识的更新。

通过前期对重庆市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现状调研,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地域所限,国际化程度差;具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很少,缺乏国际化渠道;国际化意识淡薄,对外交流与合作尚未展开;外事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完善;对外交流与合作缺乏创新性和时效性;外事专项经费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还未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外事队伍;普遍没有开展留学生教育服务项目等。根据目前现状中表现出的诸多问题,重庆高等职业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特点,以创建国际知名高职院校为目标,调整寻找策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1 更新观念,重视办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由于中国传统思想及地域的束缚,重庆部分高职院校属于闭门造车阶段,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学意识较弱。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对较为完善的国外高职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重庆高职院校应树立办学国际意识,开放办学观念,积极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 抓住特色,树立品牌

在磅礴浩瀚的国际大浪潮中,吸引人眼球的无外乎是一所学校的特色、品牌。每一所高职院校的建立与发展都有自己的特色亮点,有适应、服务行业、区域经济发展特点。重庆高职院校要善于利用和发掘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传统历史的优势,结合各高职院校地方特色,重点开发与这些行业相关的专业项目,树立品牌,作为高职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主打产品,率先走向国际高职教育市场。

3 找准定位,长效坚持

作为高职院校,尤其是部分新兴院校,自身或多或少有一定局限性。每个高职院校应该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规划,提高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综合效益。合作与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双方发展,获取利益。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任何一方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院校,所以高职院校应该选择地位对等的伙伴,真正建立长效、实质的合作与交流。外事工作也不能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长远利益,也应该具有连续性。

4 改革外事工作机构,创新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的外事部门是学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核心部门,外事工作是高等院校对外合作的桥梁。目前,重庆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专门设立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室,没有专门从事外事工作的人员,大多采用兼职或联合办公的形式。即使部分院校设有专门的外事机构,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手包办、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改革外事工作机构,创新管理体制。集外事管理、国际交流、涉外教学科研、外籍教师生活服务于一体,归口外事部门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建立学校外事部门主抓,各部门、院系积极参与的管理机制。各院系、部门根据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实际,提需求,找项目,由外事部门按学校发展计划及需求统一规划,编制方案,有步骤加以实施。这样既能发挥学校外事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的职能作用。也能调动其他部门的积极性。

5 加强外事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重庆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外事队伍建设,提高外事工作水平。外事工作人员不光是要英语流畅,在实际工作中还会涉及涉外法规与政策、外交礼仪等各方面问题。外事人员应加强政治与业务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积极为学院外事工作服务。

6 拓宽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途径与形式

由于各方面综合原因,重庆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形式相对单一。高职院校应多借鉴本科院校等外事工作丰富的院校,结合自身实际特点,积极拓宽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形式。比如,加强与国外企业、教育机构、国际组织等的合作与交流,探索多样化合作形式。

7 领导重视,拓展经费来源,保障外事经费

高职院校的外事工作要更好地为学院教学、发展服务,就必须要有足够经费保障。学院领导不光口头上重视,在实际工作中也要重视加大经费投入,拓展经费来源。校要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密切联系,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和资助。

加强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高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我国客观形势的需要,也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重庆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深化改革,提高办学能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成功的教学和管理经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因势利导,与时俱进,努力培养国际化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国家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高登亮,陈丽英.新建本科院校外事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 龙岩学院学报,2009(27).

[2]熊倪.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实践途径创新研究[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

人际与交流范文7

[关键词] IT; 人才培养; CDIO; 国际交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4- 0108- 02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等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表现也更为突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国际化办学模式的进程,是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提高大学知名度的重要突进[1]。

1 国际交流合作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应用与推广普及,信息化企业面临的IT人才需求问题也日益凸现,尽管IT人才的培养数量日益增长,但真正具备国际化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信息化人才匮乏,从而造成许多信息岗位的需求缺口并长期处于虚位以待的情形。这种急需的IT应用型人才应是具有一定的经济分析能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能力,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信息系统规划、管理能力以及信息资源获取和利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目前,造成上述IT应用型人才需求缺口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合作、产学合作中IT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只强调专业理论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注重专业知识灌输,忽视对学生经济分析能力、管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更重要的是脱离国际化企业应用的实际需求。中外合作领域专业分布不合理;合作办学的层次不高、模式单一;涉外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多方面问题,使得国内外教学体制及学科设置存在较大差距,国内留学生及国外留学生在专业对应和学分替换上都遇到很大困难,使得很多学生失去了留学机会。

2 基于CDIO的一体化国际交流合作模式

高等院校应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促进我国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必然途径,是实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目标的必然要求[2],也是加速高校自身发展的必要措施。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基于CDIO的一体化国际交流合作模式有利于专业更细致的化分,有利于更准确地确定合作目标,有利于进行合理的合作定位,有利于大规模培养国际型人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综合技能和科研能力。

面向IT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合作一体化模式与创新的主要思想为:一体化的国际合作规划与CDIO的结合积极的国际合作项目的市场开拓STP的国际合作交流模式实施形成符合国际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交换生、培训等项目拉动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强“引进来、走出去”策略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模式的开展国际化大学氛围的构建,开发出国际业务与市场拓展体系、国际合作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国际合作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三大体系为一体的立体化国际化大学交流合作平台。

2.1 基于CDIO理念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CDIO一体化教学改革模式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详尽定位和准确描述,积极开拓国际资源,以务实为准则,开发一体化的国际合作项目。拓展国际合作的空间、继续提高交流层次,创立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

2.2 基于STP的国际合作交流模式

基于STP(Segment Target Positioning)构建符合国际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2.2.1 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匹配合作院校模式

对国际合作环境的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做好国际化合作院校与专业的细分(Segment),合作目标的确定(Target)以及合理的合作定位(Positioning)。结合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国际合作院校,例如:应用型人才培养寻找应用能力强的国际院校合作,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寻找研究、实验能力强的合作院校。

2.2.2 制订基于STP的系统化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STP定位结果确定培养模式,可灵活选取采用3+1、2+2或者2+1+1模式。根据培养模式制订对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执行培养体系时充分发挥国内院校和国外院校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2.2.3 制订符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

突出课程国际化,分层分类,选择优势学科重点扶持,大力加强外语教学,加大课程中国际知识和国外文化的比重,变内向式、专业式、本土式的课程为外向式、通才式、国际式的课程,以逐步构建现代国际化的教学内容体系[3],并打造项目从策划、实施到反馈、改进的长效机制。

2.2.4 开发多元化国际合作模式

以交换生、培训等项目建立国外高校学生对我国高等院校的认知程度,从而拉动其他国际合作项目,如留学生项目、学分互认项目等,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图1是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的多元化的国际化IT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在此基础上,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合理定位,构建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模式,从而满足多元化的办学层次、不同专业层次的国际化合作的需求。短期非学历教育项目,如出国培训、合作培训、外语培训、跨国项目培训[1]。从合作模式看,学历教育方面可由其他国家高校的优质资源结合我国高等院校的优质专业,形成互补,开展X + X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多方位的推动各种国际项目(学分项目、长短期交流等项目)的实施,通过多种模式提升国际化氛围,比如全球化课堂、学术讲座、英语沙龙、英语角等。

2.3 构建国际化交流平台

搭建高等院校国际化大学交流平台,各国学生可以在其上共同完成国际合作项目,实现无国界的知识学习和研讨,提供国内外学生交流信息、合作项目的平台和渠道。首先进行物理平台搭建;其次根据CDIO教学体系设计有针对性地交流合作项目;学生通过在平台上交流互助完成项目,真正实现国内外学生的国际化交流合作。在此基础上,形成图2所示的基本流程,从而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系统化与科学化。

3 结 语

基于CDIO的一体化国际交流合作模式有利于专业更细致的化分,有利于更准确地确定合作目标,有利于进行合理的合作定位,有利于大规模培养面向IT应用型的国际型人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综合技能和科研能力,提高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锣. 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现状及发展[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9):70-71.

人际与交流范文8

【关键词】中国与东盟 人才 交流

和谐共生、合作共赢;以交流为纽带,以友谊为桥梁;以青年人才流动为载体,以青年人才融通为目的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加快中国―东盟各国青年人才交流、融通的助推器、催化剂、快速车道和绿色走廊。

中国-东盟青年人才流动与融通的重要性

中国-东盟青年人才交流的意义。目前,中国与东盟各国双边全年贸易额达到2500亿美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随着各重点领域合作的深入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都迫切需要大批农业、贸易、投资、信息通讯、公共管理、工程建设、物流、会展等方面的各类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策划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生物技术人才、新材料技术人才、环保技术人才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领军型人才,双方在人才交流及合作的领域已被提到新的战略高度,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强劲的东风,中国和东盟各国务必要加强人才开发、培训、交流与合作,建立柔性化的流动体制,采用“不改变国籍、不入户口、来去自由”的人才“借智”流动方式;做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又快又好地发展,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和区域人才国际化,以此在世界范围抢占人才制高点,掌握世界领先技术,推动产业升级,构建新的发展优势。

中国-东盟青年人才交流的原因。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有利于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际化人才是能够进行全球化资源整合的人才。目前,中国国际化的人才还相当缺乏,因此,必须通过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激烈的人才竞争,才能够在未来保持率先发展。实行多样化的聚才体制,从海外引进企业国际人才,大力吸引海外留学生,培养本土人才国际化。培养熟悉国际惯例,能应对复杂局面,具有战略思维能力,懂经营,会管理,善决策,能创新的开拓型的经营与管理人才,特别是“领袖级”的企业领军人才。

中国-东盟青年人才流动与融通的可行性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急需国际化的人才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珠三角、长三角的开发与发展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来支撑。无论是构建“三基地,一中心”,还是建设“九大产业基地”,都需要一大批各行业、各层次的人才。但中国现有的人才储备不足,特别是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技术人才、物流人才、信息人才尤其匮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务必加强做好人才培养及引智工作。

搭建国际化人才交流的平台和机制。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重点抓好人才智力工作制度框架,加快人才智力服务体系建设。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新型的人才开发交流机构成为必然,大胆推行“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发展战略,一是将中国富足的劳动力输送到东盟国家就业,做跨区域或跨国界的劳动力转移;二是为中国在东盟国家投资的企业提供管理、营销、策划、物流、信息等中高级人才,实现中国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三是引进东盟国家优秀的青年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注入新鲜血液。经济发展,人才为先。中国-东盟在青年人才交流上要按照国际化的人才要求通过与国际接轨的市场机制来配置、培育。

中国-东盟青年人才流动与融通系列举措

构建人才交流与融通的对话平台。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方的普遍关注。2006年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上郑重承诺:今后5年内,中国将为东盟培训8000名各类人才。从而全面拉开了中国与东盟人才交流合作的序幕。

成立青少年培养基地。以广西为例,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唯一海陆相连的省区,在促进中国与东盟的人才交流与融通中发挥着独特作用。2002年3月,广西国际青年交流学院正式在南宁成立。5年来,该学院已为东盟国家培训了近400名青年干部,并接待和安排了东盟国家青年考察交流团200多人次,增进了亚洲青年的了解和友谊,荣获首届“亚洲青年奖”。

“双向互通”构建东盟青年人才培养体系。2002年9月,中国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始通过广西国际青年交流学院有计划地接收来自越南、柬埔寨、缅甸等东盟国家的青年官员到广西学习汉语、中国文化,如今,学院已经为7个东盟国家培养了230多名优秀青年干部。来自广西教育部门的统计表明,2001年以来,前来广西留学的东盟留学生几乎每年都以10%的速度增加,2007年在广西的东盟留学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人,而广西派往越南、老挝、泰国、新加坡等国的留学生也在增多。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青年人才正在通过包括青年组织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建设起一条‘双向互通’的培养体系,这种体系将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深层次交流合作。”

开办国际青年干部高级研修班。国际青年干部高级研修班是为增强中国与东盟国家青年的友谊和合作,促进双方睦邻互信关系而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商定举办的,自2002年9月始,在中国广西国际青年交流学院开始举办,每年一期。目前,已有来自越南、柬埔寨、老挝、印尼等国家的两百多名青年官员前来学习、交流。

大量吸引东盟学生来中国留学。这几年东盟留学生剧增,他们来自越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有读本科、研究生的,也有短期培训的。东盟青年学习中国文化、习俗礼仪等。据了解,2002年9月,得到中国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支持,广西国际青年交流学院开始有计划地接收来自越南、柬埔寨、缅甸等东盟国家的青年官员到广西学习汉语、中国文化,与中国各族青年开展广泛交流。目前,学院已经为七个东盟国家培养了两百二十七名优秀青年干部。

主办“中国-东盟青年营”活动。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广西青年联合会承办的“中国-东盟青年营”是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东盟青年友好交流而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中国-东盟11国的青年在活动中加深彼此间的了解与认识,这对于增进中国与东盟各国青年相互之间的了解,巩固彼此之间的友谊,深化中国-东盟青年事务合作,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新中国-东盟青年人才流动与融通的新机制

经济发展,人才为先。经济的繁荣需要建立在人才交流的基础上,才能可持续性发展,没有人才,经济交流、文化交流无从谈起;中国-东盟在人才开发上要按照国际化的人才要求,通过与国际接轨的市场机制来配置、培育。因此,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使人才构成国际化、人才素质国际化、人才活动空间国际化、人才信息国际化,强力打造中国-东盟优秀人才的集聚地和人才特区。

一、转变观念,正确理解人才国际化战略内涵。推进国际化进程不是权宜之计,不是功利性举措,而是实现跨越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加快发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剂。二、突出重点,整体拓展人才国际化的途径,既要促进国际人才本土化,又要促进本土人才国际化。三、人才国际化,要实现的是包括人才流动、人才构成、人才培养、人才管理在内的多元目标。国际化的人才是一种素质表现,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有留学经历的人等同于国际化人才,也不能将有国外工作经验的人等同于国际化人才。四、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大力引进最急需的海外国际化人才。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各类人才的国际化素质,加强人才市场信息化、国际化建设,鼓励企业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国家国际化人才区域性培养基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中国-东盟青年人才流动与融通的持续性

人际与交流范文9

关键词:大学新生交流障碍现象;影响因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2―0011―02

人际交往指的是作为个体的人与其身边的人之间的一种心理及行为的沟通过程,是最为基本的人际间交往活动。交际障碍是指人际交往中具有显著的不利影响和消极作用的梗阻性主观和客观因素。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一些不适应的现象是难免的,然而,人际交往障碍严重的人极有可能存在个性缺陷、认知错误等情况,影响到自身学习、工作、生活的健康发展。大学新生处于人生重要的转折期,如果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将十分不利于毕业后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因此,教师应帮助大学新生明确人际交往障碍的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找到解决人际交往障碍的对策,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

一、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表现

(一)自卑或清高

有些大学新生由于贫困等因素,自视低微,由此产生自卑心理,常常感觉自惭形秽,在人际交往时过于拘谨、扭捏;同时,也有的大学新生自视清高,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存在抵触情绪,影响了交流的正常进行。久而久之,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

(二)猜疑和戒备

部分大学新生交流中对别人不信任,戴着面具与人交往,喜欢主观猜疑,在交往中心存戒备,处处设防。

(三)妒忌和怨恨

部分大学新生发现自己不如别人时,就会在狭隘的心理作用下升起妒忌心理,致使同学关系恶化,不能正常交流。

(四)羞怯和回避

部分大学新生在交往中因为性格内向而回避与同学交流,使得交流语言生硬,正常的交流受到阻碍。

二、影响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

影响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主要有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三种因素:

(一)社会因素

1.家庭对大学新生的影响。家庭的和睦程度影响大学新生的交往,来自关系融洽家庭的大学新生很少有妒忌、自卑等不良心理,因而善于与他人交往,来自内部关系不融洽家庭的大学新生则恰恰相反。

2.社会环境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社会风气影响着大学新生的交往观,给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3.高校教育普遍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心理健康。大学新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和交往指导,不利于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

(二)文化因素

1.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到来,在现实生活中传统文化也有其负面的影响。如:大学新生对所遇到的问题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对人不够真诚,不善于沟通,妨碍了正常人际交往。

2.西方文化的渗透对大学新生交往的影响。西方社会文化的观念形态日益渗透到大学新生的日常生活中,对当今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起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在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较以往更注重竞争,而忽视人情。

(三)心理因素

影响大学新生交往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识具有强烈的影响,在交流中重视前面的信息而忽视后面的信息,必然影响大学新生的正常交流。

2.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被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的一个人,在他身上很可能被赋予更多积极的特征,大学新生在和他人进行交往的时候在晕轮效应作用下会影响正常的交流。

3.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对人或者事物固定的看法。大学新生在刻板印象作用下,很容易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先入为主,产生固定印象,阻碍正常交流。

4.定时效应。定时效应是指一定的心理活动形成的心理状态影响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向的现象。部分大学新生因心理素质差,在定时效应作用下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流,最终导致自己越来越孤僻。

三、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对策

(一)主观因素

1.把握住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平等、宽容、诚信、真诚、互助等最基本的原则。

2.大学新生要具备正确的和同学交往的观念,和同学和睦相处。在和同学交往之前,要明白和同学的正常交往是人的正常社会需要,在个人的学习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3.大学新生要能够科学合理地看待别人,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有些高校新生产生自卑、自傲等心理倾向,往往都是因为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在大学新生的日常交往中,大学新生要在和他人的日常交往中不断发现并纠正自身的缺点,学会欣赏他人,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大学新生才会取得人际交往的良好效果。

4.大学新生要有乐观向上的交往情绪。大学新生在交往中要注意到情绪交往的重要性,保持积极健康的交往情绪,提高亲和力。

5.掌握人际交往过程中注重仪表和举止言谈、讲究语言的艺术性、保持适当的交往距离等必要的交往技巧。

(二)客观因素

1.加强对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在对大学新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在课堂中对大学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后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这样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才会有正确的话题。

2.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陶冶大学新生的情操,健全大学新生完善的人格,是加强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管理的重要环节。

3.建立健全大学新生心理辅导机制。大学新生心理辅导机制是将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大学新生为进行心理辅导做好准备。帮助大学新生疏导心理压力,促进大学新生能够正常进行人际交流。

4.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高校教师应帮助高校新生树立起正确的人际交流观,时刻关注大学新生,与他们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与大学新生家长一起共同致力于大学新生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直接影响到大学新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所以,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障碍要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不仅家长、老师要做好工作,大学新生自己也要学会调节种种不良的心理倾向,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使得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卓殷如.浅谈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12).

[2]缪洁.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及对策[J].民营科技,2009(04).

[3]赵婵,贾鹏飞.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2).

[4]方煜东.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特点及其针对性教育[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S1).

[5]解如华,田德勇.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现状分析及教育建议[J].教育与职业,2009(18).

[6]王国华,全桂艳.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问题初探[J].当代青年研究,2007(12).

[7]裴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能力调查分析和优化提高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05).

[8]桂世权.大学新生人际交往不适的原因与调适[J].教育与职业,2006(17).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