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集锦9篇

时间:2023-07-31 17:01:15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1

【关键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十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其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根本,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枢纽,生态建设是保障,这五个方面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关系。那么如何在这个总体布局中打好经济建设这个基础呢?当前来看,就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就是当前我国经济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和我国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着力点提出的。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要在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公平、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转型。其实质在于全面地追求和实现国民经济更好的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重要的观点的形成和完善,在我们党的认识上经过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提出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07年9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商业峰会上的演讲中,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确立为国家战略”。

2007年12月,说:“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动,但却有十分深刻的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来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00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的重要判断。

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共识,首次明确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升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

十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并列。

2.我国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形成

2.1三大需求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不强

2009-2012年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从表中可以看出近四年我国主要是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这么高的投资率世界上是很少有的。

2.2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产业间的比例不协调。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近年来,中等收入国家服务行业比重应为53%,高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应为72.5%,低收入国家服务业的比重应为46.1%。根据我国的收入水平,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应该在60%以上,也就是说我国的三次产业应是“三、二、一”。二是第二产业大而不强。我国的制造业生产能力强大,但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下游。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说,“2010年全球最有价值的500个品牌中,中国制造业品牌只有17个,且前100名榜上无名。”即是说我们有价值的品牌少,我们的行业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环节。三是农业不强。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发展滞后,初级产品与加工品比例不协调。四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第三产业内部传统的第三产业比重较大,占40%以上;新兴的第三产业比重仍然不高,发育不足。

2.3可持续发展上资源环境约束还在强化

(1)资源短缺。目前,我国人均资源紧缺,绝大数资源的人居占有量低于实际水平,我们的水少,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四分之一,土地百分之四十不到,石油、天然气分别是8.3%,4.3%,主要金属铜是25.5%;铝是9.7%,重要能源和资源依赖大量进口。2011年原油的外贸依存度56.5%;铁矿石的外贸依存度56.4%;天然气外贸依存度接近24%。

(2)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环境污染情况今年在《新京报》文章这样描述:四分之一国土持续雾霾、九成地下水遭污染、1.5亿亩耕田受重金属污染……渐成灾难的立体污染中,谁能独善其身?

3.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

3.1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立足点

首先,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方式。如合理确定发展速度,努力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提高生产率,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把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等。

其次,保持足够的清醒,不要被“世界老二”的成绩冲昏了头脑。要看到我们人均GDP仍居世界百名之后,同时要看到,我们经济发展的食量并未与经济规模同步提高,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甚至以牺牲经济质量、环境、人的生命为代价,这种状况必须近期我们高度重视。

3.2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实现“四化”同步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

一是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当前来看重点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快推动和鼓励信息技术创新;二是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三是要在新兴产业中实现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一体化。

二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要对工业进行合理布局,实现工业产业和劳动力的相对聚集,由此带动物流、商贸、住宿、餐饮、文化等服务业发展。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并未与经济规模同步提高,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甚至以牺牲经济质量、环境、人的生命为代价,这种状况必须近期我们高度重视。我们既要规模和速度也要质量和环境,这样既可以使我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也可以使我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3.3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调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关键所在

首先要优化产业结构,要将三大产业的产值和劳动力比例结构调整为“三、二、一”这样的比例结构,继续加强第一产业,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提升第二产业,增强第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让第三产业在过敏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

其次要积极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实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战略。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2

又好又快 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观 继承 发展

又快又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国民经济由“又快又好”发展到“又好又快”发展,反映了党的经济理念由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转变,由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向在经济增长基础上注重经济质量和效益转变,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的观点。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目的的人民性

为了广大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最高准则是惠及全体人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列宁指出,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自由发展。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强调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均等共享;邓小平重视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倡导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主张“以人为本”,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总之,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还不能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自由发展,但要努力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条件。因而,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所共享,并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又好又快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力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既重视经济总量增加又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强调经济效率又注重经济公平,既追求经济速度又追求生态良好,既着眼于经济快速增长又着眼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既注重经济增长又更加注重人民得到的实惠。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和共同富裕的原则,将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置于突出位置,将生活质量改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配公平、生态文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结合起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发展目的人民性的思想。

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最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以及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角度,揭示了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发展生产力是使工业分布几乎彻底摆脱所有的地方条件的限制和消灭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要求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则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核心,认为无产阶级国家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加产品的数量。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则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因此,衡量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出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也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达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要着解放生产力,不能只强调一个方面,而应该把两者都讲全了。坚持生产力标准,从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高度强调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责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不断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

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致力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主张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中促进生产力解放和发展,强调在国家有效的宏观调控下通过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作用的发挥,以及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生产力发展,注重在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成果目标下的生产力发展。这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又突出了生产力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标准。

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剥削阶级消灭后,无产阶级国家的主要任务就应当转移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来,在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把社会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到无产阶级国家手中之后,经济建设无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列宁主张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须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把提高生产率作为首要任务。他说:“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列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是显而易见的。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后,在党的上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判断(只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却又长期偏离了这个中心)。邓小平总结了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偏离经济建设中心的惨痛教训后,重新把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既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将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起来。在经济建设中,其中心任务已经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或将经济增长速度放在第一位,而是在注重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性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强调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协调性,突出了经济建设中心任务的新变化、新趋势和新要求,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又对它有所发展。

四、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应有较快速度的主张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发展应有较快速度。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强调无产阶级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必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快”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经济思想中居于基础地位。曾经意识到在五六十年内不能超过美国,就有从地球上开除球籍的危险 ,因而他一再强调经济发展应有一定的发展速度,要求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基本实现工业化,“在大约几十年内追上或赶过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邓小平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基础上,同样突出了“快”,要求国民经济必须有一定的发展速度。他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首先要有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较好的经济效果;对我们国家来说,首先要摆脱贫穷,而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发展太慢不符合社会主义要求,发展太慢等于没有发展,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经济发展总要力争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台阶式发展,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能够办到的。把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的手段,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有条件发展快一些的就快一些。依据变化了的经济条件,更加突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好”,但一定速度的“快”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作为“好”的前提和基础。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偏重“好”,依赖“快”,“好”制约着快,快作用于“好”。没有经济数量的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增加就谈不上发展,也就谈不上“好”,经济指标快速增长、GDP迅速增加、物质财富的快速增多是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的物质前提。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都要以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加为基础。离开了这一物质基础,“好”就失去了依托。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在我国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上提出的。但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于世界后列、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国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还没有根本改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对加快生产力发展、加速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又好又快”要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只有符合“好”的要求的速度才是又好又快发展的快速度。又好又快发展既坚持快,又以好制约着快,将好优先于快,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应有较快速度的思想。

五、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坚持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注重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高度,既要求尽快增加社会主义生产力总量,又要求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把消灭阶级对立、城乡对立和旧的分工,实现城乡融合、工业和农业结合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目标;既要求社会再生产的比重关系协调或平衡,又要求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实行同自然的和解,减少或避免由于对资源环境过渡开发而招致的自然界的报复,实现人同自然和解。可见,注重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主张的应有之意。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强调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首先,经济发展的快速度,是切合实际、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发展的适度的快速度。正如邓小平所说:“根据我们的经验,步子也不能迈得太快、太急。过去,我们搞得太急,发生了一些错误,……,经济发展的速度反而慢了。”其次,经济发展的快速度,不是一时的快速度,而是持续的快速度。对此,邓小平认为,经济发展的快速度应该是为以后五十年以至七十年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打基础的快速度。第三,经济发展快速度是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快速度。把节约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人力和设备,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人力和物力。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强调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认为“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求努力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第四,经济发展快速度是人民得到实惠、共同富裕的快速度。倡导一切为了人民利益,主张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邓小平指出,经济发展的大原则是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认真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差距太小或太大都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缩小历史差距,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的发展阶段。第五,经济发展的快速度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快速度。要求协调沿海与内地、不同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邓小平主张通过区域经济波浪式的不平衡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正是他的区域协调发展思想的体现。从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突出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及其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制定了新世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在“好”与“快”的组合中“好”字优先,在生产快速发展基础上更加重视:(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水平改善;(2)民富、共富和收入差距缩小;(3)经济结构合理和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4)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改善;(5)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这就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坚持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思想的同时,将当前面临的重大民生问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凸显出来,赋予速度、质量和效益统一思想新内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念。

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生产力有二条基本途径:一是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生产力;二是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社会变革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强有力杠杆和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既相适应又相矛盾”是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巨大作用,不提高科学技术,就无法提高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打好提高科学技术这一仗。邓小平继承思想,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应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越来越表现为第一生产力,国力强弱、经济发展后劲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和知识分子的数量与质量。发展经济不能没有知识和人才,发展教育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长远的根本大计。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又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及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争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大作用和科学技术的激烈竞争,强调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在实现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又好又快发展在经济发展动力上,一方面,坚持改革,主张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宏观调控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既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又克服市场缺陷、防范和化解市场引起的经济较大波动;另一方面,强调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显然,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动力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

综上所述,“又好又快”要求国民经济发展“好”与“快”紧密结合,突出“好”字优先,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观的同时,突出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多方面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3

[关键词]“又好又快”发展;“又快又好”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增长方式

[作者简介]王洪梅,德州学院社科部讲师,法学硕士,山东德州253023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0-0052-04

一、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2006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当年的经济工作,提出了2007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会议强调了“六个必须”,第一条就是“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表明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次序的变化,蕴涵了深刻的意义,它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也是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自20世纪90年代初确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便有了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说法,十多年来几乎约定俗成,“快”总在“好”之前。自2005年以来,“又快又好发展”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热门话题。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期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六条重大原则中,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被列在第一条。这条原则的具体要求是,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2005年11月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06年的经济工作要“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2006年1月10日,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所谓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此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成为热门话题,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以快代好”和“快而不好”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在十多年“又快又好发展”过程中,

度考察,增长方式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越多,产生的废弃物越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另一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它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目前,我国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都不高,许多可以利用或再利用的资源都成为废弃物。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为3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5%,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个、25个和20个百分点。我国每年生产上亿吨的粉煤灰,历年积存量已有30多亿吨,目前的综合利用仅限于生产水泥、墙体材料或者铺路、建坝等,大量高附加值的物质没有综合利用。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低效率。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必然是低效率。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从资源投入与产出看,2004年我国gdp按现行汇率计算占全世界gdp的4%,但消耗了全球8%的原油、10%的电力、19%的铝、20%的铜和31%的煤炭。我国全社会从业人员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46、日本的1/41、法国的1/34、德国的1/32;即使我国劳动生产率较高的第二产业,也只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1/18、法国的1/16、德国1/12和韩国的1/7。我国水泥企业的人均年产量不到500吨,世界先进水平一般在8000吨以上。我国重点煤矿原煤生产效率每人每天3.4吨,而美国44吨、德国11吨、俄罗斯9吨。我国劳动生产率低,资源产出率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按现行汇率计算,我国单位资源产出率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每吨标准煤的产出率,我国只有785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每立方米水的产出率,世界平均水平是37美元、英国是93美元、日本是55美元、德国是51美元,而我国只有2美元。

此外,企业组织结构和专业化分工不合理,在一些企业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等等,也影响劳动力、技术、资金等资源的优化组合,造成粗放经营。

上述问题表明,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支撑,环境将难以承受,竞争力将难以提升,可持续发展将难以实现,科学发展观将难以全面落实。因此,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早在1995年在制订“九五”计划时,党中央就曾经明确提出,必须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从总体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粗放的增长方式还有一定的空间,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再加之政府职能也一直未能完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把它作为“十一五”期间最突出的任务。经过十年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要求等有了更深刻、全面的理解,提出了要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扩张的增长方式,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明确了具体要求,增加了新的内涵。因此,“十一五”时期,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取决于其国情和发展阶段,还取决于占主导地位的发展观。增长方式是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当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举全国之力,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不懈的艰苦努力。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摒弃传统观念。要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谈不上经济发展,但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相应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事实上存在着“没有发展的增长”甚至“负增长”。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增长方式。要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更要倍加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完善核算体系。gdp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对gdp的重要作用不能忽视。但现行gdp也有其局限性,它主要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一定时期经济增长的“产出”、“总量”和“量”,没有或不能很好地反映其“投入”(特别是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的代价)、“结构”(包括社会财富的分配结构)和“质”(包括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社会效益等)。在gdp核算存在种种缺陷的情况下,单纯地用gdp来评估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果、考核领导班子的政绩,有失偏颇,容易导致一些地方不计代价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忽视结构、质量、效益,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此,要加紧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科学考核体系。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要切实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发展经济的主线,继续按照“十一32'’规划确定的结构调整方向,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改组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全面发展服务业。要促进城乡、地区协调发展。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地区结构,避免每个地区都形成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加强区域协作,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遏制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它强调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线性增长模式,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环境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发展循环经济就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的原则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制定税收、贴息、补贴等政策,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改造。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逐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工艺、技术和产品。尽快研究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强制性能效标准。

(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切实转变政府

职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迫切需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当前,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管理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越位”、“缺位”现象。解决此问题,就要改变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但这并不是说削弱政府的经济职能,而是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路径要改变,要适应今天经济发展对政府提出的要求,尽快实现从经济建设主体向经济性公共服务主体的转变。提供经济性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同时,政府的职能还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而作出相应的调整。政府要根据经济发展环境和老百姓的需要来确立自己的职能。

(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引导合理消费。提倡健康文明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不健康、不文明的、奢侈性的消费,不但对人的身心有害,且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全社会、全民族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完善法律法规,通过价格、税收等手段,鼓励和支持合理消费,引导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低耗产品和服务。对大排量轿车、过度包装等,要研究采取经济办法适当限制。修订和完善产品、服务以及公共设施的标准,在扩大合理消费的同时充分考虑废弃物的资源化。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能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我国经济必定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编辑

[参考文献]

[1]马凯,科学的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理论参考,2006,(4)。

[2]吴振坤,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转变的紧迫性[j],理论探索,2005,(6)。

[3]吴振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j],理论学刊,2004,(4)。

[4]吴振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四个必须[j],党政干部学刊,2004,(9)。

[5]迟福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企业管理,2005,(1)。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4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宜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各级干部适应科学发展的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宜兴已经初步走上了一条上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下合地方实际的发展道路。面对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这一历史盛事,面对新的机遇,我们必须以更加敏锐的眼光去捕捉机遇,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又好又快发展。

首要的是提升发展理念。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速度、质量和效益的辩证统一,是宜兴新一轮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迫切要求。我们强调又好又快、“好”在“快”前,并不是要以牺牲发展速度的“快”来求得发展质量的“好”,而是要更加突出好与快相统一,更加突出快中见好。这是宜兴发展经验的总结,更是未来必须遵循的道路。从宜兴以往的实践看,我们建设全面小康的过程,就是一个快中求好的过程。从宜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任看,我们更加需要突出好与快的统一。宜兴到“十一五”期末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就经济指标而言,人均GDP必须达到1万美元,财政收入必须突破100亿元,如果没有一个较高的经济增幅、较快的发展速度、较好的发展质量作支撑,这样的发展目标必将沦为空谈。对我们宜兴来说,好中求快,最关键的是节约优先、环保优先。快中见好,最主要的是要以工业扩张的快、高新技术产业壮大的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快,实现经济质态的好、结构效益的好、发展质量的好。只有坚持“好”与“快”的高度统一,坚持能快则快,在推进经济快速发展中来追求好、体现好、落实好,我们的发展才会稳健而强劲,现代化的目标才会如期实现。

关键的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经济的发展正越来越受到国家政策的调控、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制约,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必须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要推动经济向“集约型”方向发展。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推动工业集中、产业集聚。加大规模企业培育力度,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向优秀企业集中。要推动经济向“协调型”方向发展。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高效农业,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开展清洁生产,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要推动经济向“特色型”方向发展。围绕业已形成的特色产业基地,拉长产业链,提高集中度,加快形成“一镇一品”、“一镇一特”的发展格局。要推动经济向“效益型”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产出率、高贡献度的新兴产业,实现企业竞争能力、财政贡献份额、产业发展层次的共同提升。从今年起,我们调整了考核指标体系,降低应税销售考核比重,重点考核财政收入、后劲投入、到帐外资、能耗和排污等主要指标,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衡量干部的政绩,不仅看眼前,更看长远;不但看显绩,更看实效,从制度上保证领导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上。

重要的是要提升生态竞争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品位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遍希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这一趋势反映到经济生活中,投资客商选择投资地也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生态的砝码越来越重。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凸显发展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宜兴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这是我们在区域竞争中不可多得的优势。我们要围绕创建全国生态市的目标,加大力度保护好、建设好、开发好生态环境,真正把生态优势打造成为宜兴的特色品牌,为推动腾飞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作者系新当选的党的十七大代表、中共宜兴市委书记)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5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又好又快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2-0033-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一条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党在积极探索和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实际出发制定的重大战略,指明了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发展的方向。

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同于以往所讲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仅一词之差,但内涵却大不相同。经济增长是指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侧重于数量的增长。而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具有更广泛的含义,不仅仅指数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收入分配的合理、资源环境的改善等等。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核心内容,没有物质财富的增加,就无法实现经济的发展。但一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不仅要表现为经济增长,更要体现为经济发展。如果仅仅片面地追求数量的增长,必然会导致经济发展的畸形,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矛盾必然会越来越突出,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也必然成为空谈。无论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发展,都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即经济增长方式或经济发展方式。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深刻更宽泛,它本身不仅包含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而且还从单纯注重数量的扩张转向不仅注重数量扩张,而且更加注重质量提高;不仅强调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仅要重视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着眼点是“好”中求“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正是把“好”字当头的总要求突出出来,与经济发展由“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转变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关键,也就找到了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对于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但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矛盾并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和问题,迫切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属于改革战略问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属于发展战略问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方式就难以实现根本转变;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体制改革则难以顺利推进。改革的成果也难以巩固。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消减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近年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之一是投资增长过快、过热。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迅速扩张,2004年政府的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增幅,但在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里投资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投资规模一直偏大。2007年前7个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26.6%,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分别为18.5%和20.9%,均在高位运行。问题的根源仍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更迫切、更重大的现实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助于科学处理投资与需求的关系,通过稳定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在抑制投资过快增长的同时扩大消费需求,避免出现大的经济起伏,确保整个经济发展机体不受损害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受影响。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根本属性就是社会和谐。社会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方式,过于强调GDP的增长,对经济结构、分配结构和资源环境等问题重视不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但重视创造必要的社会物质财富,同时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注重提高广大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切实解决教育、卫生、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也是十分艰巨的任务。要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当前我国面临着资源供给不足、单位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的问题,只有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维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只有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顺利实现到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从而为社会全面进步和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从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向以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转变”开始,党和中央政府一直强调和重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道路上摸索前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功保持了经济高位稳定运行。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0.4%的速度持续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人均国民总收入翻了近一番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建设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难循环”的痼疾依然存在,能

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不断增大。具体表现在:

1、偏重速度和规模,质量和效益重视不够。在我国现行的干部考核体系、干部选拔任免制度和财税体制下,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和官员自觉不自觉地限定在“以GDP论政绩”的思维模式中,这样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政府和官员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通过粗放扩张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经济规模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经济增长质量并没有获得同比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的幅度相对滞后。

2、偏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重视不够。我国经济效益连续多年来有了较大提高。从2006年的统计数据看,全国财政收入达到3.93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1%,成绩举世瞩目。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些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一是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很低。以2006年为例,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相当于发达国家的4倍左右。二是我国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大。三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持续遭到破坏,生态退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野生物种的栖息地面积不断减少。可见,我国生态效益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3、偏重技术引进和模仿,自主创新重视不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的是“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对引进国外技术形成了依赖,用于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资金比例严重不协调,技术应用往往限定在模仿层面。自主创新的意识不强,投入不足。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75%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机构,50%的企业一年都不开展一次创新活动。另据统计,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只占销售额的0.39%,即使高新技术企业也只占0.6%。由于重视和投入不足直接导致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不强,尤其是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领域体现得更为突出,产品利润微薄。此外,我国的科技工作者67%集中在事业单位,17%在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还有16%在三资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工作。这种结构性缺陷直接影响到创新人才的聚集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从短期看,这不仅降低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而且从长期看来,由于没能真正做到“经济自主”将导致经济增长的潜力不足。

4、偏重经济增长,社会保障重视不够。近年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指导下,我国GDP保持年均10%以上的高速增长,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逐步形成了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应保未保”的问题还很突出。据统计,我国50.2%的城乡居民没有任何社会福利或社会保障,24%的城乡居民只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商业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险四类中的一种,全国仅有1%人口被纳入到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中;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仍然较低,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救助的标准也较低;社保基金总量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加上国家对社会保障长期规划和制度设计缺乏系统性,政策衔接不协调,责任不明晰,有效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影响着我国社会保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三、加快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思路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能否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能否取得新的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更深刻、更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更新发展观念,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构筑科学完善的实现机制,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1、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当前,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惯性较大,仅仅依靠一般的市场调节手段和政府调控管制不足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只有进行发展观念上的深刻反思,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真正转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归根到底要以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为前提。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和归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动力上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转变,既要使人民群众成为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又要让其成为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受益者。

2、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逐步走向成熟的情况下,社会个体主要是通过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来实现各自的目的,反对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社会和个人生活。这在客观上要求政府必须切实转变职能,找准角色定位,合理把握和处理与社会、市场及公民的关系,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职能模式。因此,政府不但要退出产品市场,而且还要逐步退出要素市场,从制度上更好地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真正将自身的职能转变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良好市场环境的创造者和人民权利的维护者。同时,要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切实重视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加强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为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创造条件。

3、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始终贯穿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发展,才能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才能有效解决“高速度低效益”的问题,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应立足现有国情,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技术研发,在关键领域掌握自主技术;二是注重发挥集群优势,突破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瓶颈制约,走集成创新的发展道路;三是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经济与科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推动企业向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转换;四是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6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2年区政府质量奖动员大会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进会。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全区龙头企业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全区广大企业以他们为标杆,追求卓越,坚持以质取胜,走出一条质量强区新路子。

设立政府质量奖,目的是进一步完善质量领域的政府激励体系,树立一批以质取胜、转型发展的企业标杆,带领我区其他企业积极导入卓越绩效模式,为进一步加快我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我区质量强区活动全面、深入开展作出贡献。通过层层筛选并向社会公示的方式,可以说荣获政府质量奖的企业,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经营管理模式,都是各自产业领域的佼佼者和领头羊,至少有这几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借鉴。一是以人为本、以质取胜的核心价值观。这些企业长期以来始终秉持对顾客高度负责的精神,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二是持续创新、卓越管理的发展模式。这些企业从小到大到强,靠的是自我超越、永不满足的精神,靠的是全方面、各领域的持续创新。三是诚信和谐、报效社会的企业文化。这些企业坚持诚信经营,热心公益事业,重视员工发展,形成了比较和谐的内部氛围。因此,我们实施这一制度,就是为了激励先进,带动面上,推动广大企业转入追求质量和效益的科学发展轨道,努力把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到一个新台阶。

一、立足当前,充分认识和把握质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长期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特别是2006年以来我们在全区开展质量振兴活动,全面强化各项质量工作,促使我区质量总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一是产品质量稳步提高。2011年我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6%,高出06年8.35个百分点;食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4.2%。二是工程质量总体良好。2005-2011年获得多项省钱江杯奖优质工程。三是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截止2011年,全区水系总体水质保持稳定,地表水水质基本满足水域功能要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累计削减12.77%和20.29%。四是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服务标准体系和服务质量监管体制不断完善,推动了服务的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提升,有效促进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工业转型升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质量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与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一是产品质量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产品技术含量还不足,缺乏竞争实力。二是企业质量管理仍比较粗放,我区工业、建筑业以及服务业企业中,实施质量精细化管理和卓越绩效管理的不到10%。三是服务质量还不高,内部结构有待优化,服务名牌还不多,只占我区名牌总量的5%。四是环境质量问题仍比较突出。部分区域水环境污染问题、城市大气复合污染问题、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等等,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我们必须正视存在差距,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抓好质量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美丽乡村、魅力水乡”为根本目的,加快质量强区建设工作。换句话讲,如果没有质量支撑和保障,建设“美丽乡村、魅力水乡”城市就是空中楼阁。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发展阶段在变,我们的质量意识、质量观念、质量工作也应不断深化,不断为我区质量强区建设赋予新的内涵。

二、创新理念,扎实开展质量强区建设。

建设质量强区是按科学发展的要求,全力实施“以业兴城、以城强区”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质量强区建设既是加快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美丽乡村、魅力水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又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由之路。因而,质量强区建设必须以不断提高质量总体水平为主要内容,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现阶段,按照转型发展的要求,我区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都必须花大力气加以改善和提升。

首先要创新质量理念,强化“三大”观念。一是要强化“全面质量观”。全面的质量观是在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扩大并涵盖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发展质量。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必须坚持发展质量的全面进步,从宏观着眼、实体入手,突出抓好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质量建设,以此推动全区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二是要强化“全程质量观”。全程的质量观要求把质量建设措施落实到制造、销售、消费等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全过程监管。着力优化全方位的质量服务,全力搭建质量服务体系和工作平台,鼓励、引导和帮扶质量创新,加快培育创新主体,推进产业转型发展。三是要强化“全民质量观”。全民的质量观要求质量建设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惠及群众。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必须坚持围绕民生安康。要落实政府、部门、企业、协会、社会等各方责任,形成政府总则、部门监管、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建设格局,真正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突出的质量问题,让全区人民享受质量建设的成果,建成属于全区人民、服务于全区人民的质量强区。

其次是扎实开展质量强区建设必须围绕“两个中心”。一是要坚持以提升经济的发展质量为中心,进一步形成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区域发展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速度、结构和效益的有机统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已逐渐从价格竞争上升为质量、品牌和科技的竞争。同样的产品,谁的产品质量高,性能稳定,科技含量高,谁的产品就能更多的占领市场。同样的服务,谁的服务质量高,行为规范,态度好,谁就能赢得更多的顾客。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必然是企业做大、做强,也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保障。二是要坚持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为中心,全面提升质量总体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我们发展经济,推进社会进步,最终目的是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无不涉及质量。要通过质量建设,不断提升产品、服务、工程、环境等社会公共领域的质量安全,预防和杜绝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类质量事故的发生,保障民生安全;创造更多的优质产品、优质工程、优质服务和优质环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提升生活品质,促进民生改善。

三、落实措施,全面提升整体质量水平。

区委、区政府在总结近年来工作的基础上,着眼于“十二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核心任务,进一步把质量建设摆到突出的位置,着力构建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区域竞争力,全面提升整体质量水平。

(一)着力抓好质量创新,进一步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

质量创新关键是技术创新、标准创新和品牌创新,也是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为此,要着力抓好技术创新、标准创新、品牌创新三大工程,为提升发展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一要进一步抓好技术创新。鼓励和支持企业大力开发、购买和应用发明专利和版权,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进一步抓好创新型企业试点、重大科技专项、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等工作,加快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二要进一步抓好标准创新。中央“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竞争更加激烈。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标准竞争,加快构建特色的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外各类标准制定,抓好区域联盟标准制定和推行,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着力突破企业标准竞争“话语权”问题和贸易标准壁垒问题。三要进一步抓好品牌创新。品牌是核心竞争力。要从制造向创造转变,离不开一大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强势品牌支撑。我们要坚持创建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区域品牌并举,推动企业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变。

(二)着力抓好质量安全,进一步提升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质量安全事关群众衣食住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把质量安全作为质量强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一是健全质量安全工作机制。要落实从源头抓质量的责任,形成“政府统筹、部门指导、乡镇为主、社会参与”的质量安全工作新机制,进一步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发挥社会共建共管共享作用,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安全监管模式。二是提升质量安全技术支撑作用。通过抓紧提升一批现有检验机构水平,建设一批部级、省级检验中心、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和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技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和提升科技在质量安全保障中的支撑作用。三是完善质量诚信制度。以“信用”征信系统为载体,加快搭建全面反映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信用的信息平台,让质量诚信企业成为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明星,让质量失信企业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进一步树立质量形象。四是建立质量评价体系。我们要把质量评价指标纳入我区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中去,以此引导全区企业把工作着力点放到以质取胜、转型发展上来,加快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推出一批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推动质量强区建设。

(三)着力抓好质量提升,加快建设“美丽乡村、魅力水乡”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

“美丽乡村、魅力水乡”的生活品质是建设质量强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质量无不与生活品质密切相关,也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点,促进我区质量整体提升。一是抓好产品质量提升。组织实施产品质量提升工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深入开展“百镇连锁超市、千村放心店”活动,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等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产品的质量监管。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使群众充分享受物质,并让百姓吃得健康、用得安全。二是抓好环境质量提升。围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抓好循环经济试点,积极发展环保产业、低碳经济,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的山更青、水更绿、空气更清新。三是抓好工程质量提升。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加强农村危旧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狠抓大型公共建筑、住宅工程等质量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努力让群众住得安心、住得舒心。四是抓好服务质量提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信息、科技、金融等生产业,加快提升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生活业发展水平,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促进社会充分就业、提升生活品质。要进一步改进公共服务质量,推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提高社会治安、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感、快乐感,努力使成为人们心目中最好的“美丽乡村、魅力水乡。

四、加强领导,形成质量强区建设合力。

“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进入攻坚阶段,建设质量强区,提升发展质量和生活品质,对于我们能不能打好这场攻坚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乡镇(开发区)党委、政府要切实把质量强区建设摆到“十二五”核心战略上来推进,在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健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质量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加快推进质量强区建设。

一是政府推动。一方面,质量工作的内容决定政府必须抓好质量。抓好质量无论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稳定都有重大意义,而这三者恰是我们各级政府必须抓的中心工作,抓质量强区与中心工作是合拍的,抓质量强区就是抓经济发展、抓民生改善、抓社会稳定。另一方面,质量强区工作的性质决定必须由政府来抓。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质量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性、系统性工作,紧密联系了众多部门、行业和企业,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这不是哪一个部门所能够独立承担的,必须由政府来调动相关部门形成整体合力。所以,这项工作必须是政府推动。各乡镇(开发区)政府要用发展的眼光,把质量强区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不断加大对质量工作的推动和引导力度。

二是部门联动。质量强区所要抓的质量是“大质量”,不仅包含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等微观质量,还包括经济运行质量、经济增长质量、环境质量等宏观质量。我们区里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有26个部门参与,可以说,质量强区工作是大合唱,比如,服务质量主抓的是发改部门,但服务标准又关系到质监部门;工程质量虽然由建设部门牵头负责,也关联到交通、水利部门;产品质量涉及的部门更多,卫生、质监、工商、农业、林业等等。所以说质量强区是涉及到各个部门共同的事业,是各个部门共同的职责。各牵头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牵头作用,按照要求制定各专项工作方案,明确具体目标和工作措施;各配合部门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7

[论文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及内涵入手,主要阐述了从优化产业结构角度,大力发展服务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意义,并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服务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新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它关系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z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如何使发展又好又快的问题。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及内涵

“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个新概念,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规范的定义。但就提出这个概念的要求看,它应当比经济增长方式涉及面更广,含义更深刻。“经济发展方式”不但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结构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包括降低消耗、改善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以及经济社会自然发展的协调与和谐等各方面。其实质在于全面地追求和实现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的协调。也就是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求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 服务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积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低,竞争力不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相适应。

大力发展服务业,必须对服务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有清晰认识,其作用集中体现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

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定结构质态下,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张是有限的,是有其内在规定性的,只有经济结构质态的不断高级化,才能保证经济规模的可持续扩张。产业结构高级化,即从低级向高级过渡是一个有序的变动过程,具体来说,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趋势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产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即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的增加,并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②生产要素构成的变动,即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演进;③对生产资源的加工度的深化或附加值的提高,即从采掘业向原料工业再向高加工工业的演变。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合理的产业结构会促进经济增长,否则,如果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会阻碍经济增长。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越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也就越快。

2.1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产业结构的重要标志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程度相联系,随着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必然发生变化,需求结构的调整就会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从需求变动的规律来看,一般是从满足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过渡到“享受需要”,最后上升到“发展需要”。因此,要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需求水平,产业结构就需要不断调整。三个需要层次分别是由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满足的。有关研究表明,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路径是:由“一、二、三”发展为“二、三、一”,然后再演变成“三、二、一”。其中“一、二、三”是农业社会阶段,第一产业即农业主导经济,其比重最高,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比重最低;“二、三、一”是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部门,其比重最高,服务业次之,农业地位下降;“三、二、一”是服务社会发展阶段,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通常是在工业化后期就已超过工业比重,目前英美等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已高达70%以上。

2.2 服务业在协调产业间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割裂了产业间甚至是生产环节间的自然联系,服务业在协调这些产业和生产之间的关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①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内容,服务业能够使工农业生产结构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例如,市场调查与咨询服务为工农业生产指明了方向,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②作为中间投入的生产服务增进了工农业的知识积累,如工艺设计等生产服务提升了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

2.3 服务业通过促进科技发展与应用来优化产业结构

①科技创新部门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改变生产面貌、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质量,科技进步还会生成新的产业群,从而直接对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②服务业发展的知识化趋势,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使服务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成为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领先产业。③由于服务业在产业间前向、后向联系广泛,促进了科技的应用与扩散。

根据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当一个国家工业化进展到一定程度时,通常是工业化加速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动最为剧烈。在这期间,工业比重急速上升并达到峰值,而后因需求制约而产生增长障碍,即经济发展依靠工业增长会随着工业产品市场的饱和而面临着种种局限,市场需求的制约使工业增长的空间受到限制,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工业化带来的社会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服务领域的需求和消费能力都有很大提高,这推动着服务业的快速成长。如果在这种结构转换的关键时期,适时、适当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将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此外,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密切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8

[关键词]发展;服务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8-0123-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新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它关系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z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如何使发展又好又快的问题。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及内涵

“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个新概念,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规范的定义。但就提出这个概念的要求看,它应当比经济增长方式涉及面更广,含义更深刻。“经济发展方式”不但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结构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包括降低消耗、改善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以及经济社会自然发展的协调与和谐等各方面。其实质在于全面地追求和实现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的协调。也就是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求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 服务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积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低,竞争力不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相适应。

大力发展服务业,必须对服务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有清晰认识,其作用集中体现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

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定结构质态下,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张是有限的,是有其内在规定性的,只有经济结构质态的不断高级化,才能保证经济规模的可持续扩张。产业结构高级化,即从低级向高级过渡是一个有序的变动过程,具体来说,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趋势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产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即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的增加,并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②生产要素构成的变动,即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演进;③对生产资源的加工度的深化或附加值的提高,即从采掘业向原料工业再向高加工工业的演变。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合理的产业结构会促进经济增长,否则,如果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会阻碍经济增长。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越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也就越快。

2.1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产业结构的重要标志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程度相联系,随着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必然发生变化,需求结构的调整就会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从需求变动的规律来看,一般是从满足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过渡到“享受需要”,最后上升到“发展需要”。因此,要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需求水平,产业结构就需要不断调整。三个需要层次分别是由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满足的。有关研究表明,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路径是:由“一、二、三”发展为“二、三、一”,然后再演变成“三、二、一”。其中“一、二、三”是农业社会阶段,第一产业即农业主导经济,其比重最高,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比重最低;“二、三、一”是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部门,其比重最高,服务业次之,农业地位下降;“三、二、一”是服务社会发展阶段,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通常是在工业化后期就已超过工业比重,目前英美等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已高达70%以上。

2.2 服务业在协调产业间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割裂了产业间甚至是生产环节间的自然联系,服务业在协调这些产业和生产之间的关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①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内容,服务业能够使工农业生产结构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例如,市场调查与咨询服务为工农业生产指明了方向,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②作为中间投入的生产服务增进了工农业的知识积累,如工艺设计等生产服务提升了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

2.3 服务业通过促进科技发展与应用来优化产业结构

①科技创新部门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改变生产面貌、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质量,科技进步还会生成新的产业群,从而直接对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②服务业发展的知识化趋势,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使服务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成为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领先产业。③由于服务业在产业间前向、后向联系广泛,促进了科技的应用与扩散。

根据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当一个国家工业化进展到一定程度时,通常是工业化加速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动最为剧烈。在这期间,工业比重急速上升并达到峰值,而后因需求制约而产生增长障碍,即经济发展依靠工业增长会随着工业产品市场的饱和而面临着种种局限,市场需求的制约使工业增长的空间受到限制,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工业化带来的社会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服务领域的需求和消费能力都有很大提高,这推动着服务业的快速成长。如果在这种结构转换的关键时期,适时、适当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将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此外,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密切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三个转变”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增长主要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它以产出量的增加作为衡量尺度,而发展较之增长具有更广泛的含义,既包括产出扩大,也包括分配结构的改善、社会的变迁、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自由选择范围的扩大和公平机会的增加。经济增长强调财富“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强调经济“质”的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质量、效益、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初期技术水平低,主要依靠资源投入来提高产量。当工业化进入一定阶段、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明显受到资源供给约束时,就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日益面临规模扩张与资源、环境、技术、人才和体制等方面的约束,面临“三农”问题和西部发展问题等难题,迫切需要转变传统的增长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符合世界性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一般规律,更关系到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方针以来,我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总体上还没有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