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集锦9篇

时间:2023-08-07 17:29:07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体育文化;传播;影响

1自媒体时代概述

自媒体(外文名:We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其中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自媒体时代的定义是随着自媒体和网络的日益发展、成熟,自媒体已渗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一些传统媒体也因此受到了自媒体时代化的冲击,更多的人受到来自于自媒体的的影响,自媒体出现了时代化和普及化的特征。自媒体的发展也将代替传统媒体,成为一个网络平台的时代潮流。

2自媒体的特征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言,自媒体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第一个是私人化的特征,每个人都可申请注册自己私人的微博、QQ、微信账号,而且在公众平台上享有发表言论的权利,大众可通过自媒体的平台自由的自己喜爱的照片、文字、视屏等,这些私人的信息如果一旦在公众平台上都会受到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第二是平民化和普泛化,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化,使得更多的智能终端电子设备已经走向平民,加之网络通讯的日益发达,这些智能产品便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沟通信息的方式。同时自媒体的各个平台缩短了大众与媒体之间的距离,如现在使用最广泛的QQ、微信、微博、微视等,使大众都能通过这些平台了解最及时的新闻消息,有效促进新闻的传播。第三是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在微博或百度论坛里的新信息,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就足以传开世界各个角落,让更多的人享受新闻的乐趣。第四传播的多极化,这是自媒体又一大特征,在论坛或微博等领域,都有来自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的信息,主题和形式也是多样化的特征。

3自媒体对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

文化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当中形成的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在人类学一书中有关对于文化的解释是与最初原始人类的农耕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一词是用来形容人在土地上的耕作,也就是农耕。文化始终与人类是分不开,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上的财富,则人是文化的载体,所以文化才得以继承和发展。体育文化也正是凸显了这一特征,体育即体与育,通过身体的活动达到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通过身体的活动达到教育的目的。体育文化又是体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包括体育人文精神的客观表现,也包括人类在体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精神上的需求。体育文化作为人类身体活动的特定性为模式,具有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人文价值观的意义[1]。在自媒体时代下体育文化的传播与扩散更依赖于这一网络平台,在体育高速发展的今天,体育文化也如同其他文化一样有着良好的发展,反映着时代的变迁,民族的特性,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情况等,体育文化还能规范人们的体育行为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规范生活方式,自媒体的发展对体育文化的传播显得更为重要。世界杯、英超联赛、NBA、奥运会以及其他大型体育赛事中无不酝酿着体育文化,赛中的运动员的不屈不饶的坚强表现,各种体育广告活动,体育口号以及体育产品等等,这些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体育文化,更多是借助于自媒体这一平台来传播和扩散的,让人们了解和观看体育赛事首要选择的媒体通道。反过来运用自媒体来传播体育赛事或体育新闻,体育名人等等,这也体现着自媒体已是体育文化传播中的运载火箭。自媒体的发展更是方便了体育文化的传播,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自媒体的平台,如微博、微信、百度论坛、或是其他视频设备可以了解和观看体育赛事的最新信息,了解到更多有关于体育的许多知识,冲出了人们过去仅依赖于传统媒体电视转播,收音机等传统媒体的局限。

4自媒体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自媒体日益泛化的当今,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法律允许的言论自由下,公众可以在自媒体平台上自由发表。然而基于法律权利的这一点,有很多人都没有控制在所谓的言论“自由”范围内,很多在微博中,发有信息焦虑症、个人隐私暴露、语言暴力等等,这些都成为与自媒体相生相伴的疾病[4]。在体育领域里也是如此,很多球迷粉丝因一时的激动,过于迷恋球迷或过于痛恨球迷,在微博、微信、百度论坛等网络区上随意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片面的诽谤性语言,如在微博对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评价是及其的高,很多球迷因姚明曾在休斯顿火箭队效役过,因而喜欢上火箭这支球队。但由于近几年这支球队在NBA上的战绩不佳,让很多的球迷粉丝在微博论坛上怒激火箭队的某个球员或者是某教练员。同样对于刘翔的有关热议,在微博论坛上也有不少诽谤性的评论。也有些过于对明星追捧,只要他们一有什么动静,即使毫不起眼的事情也要在微博,微信论坛上,有时候甚至一些他们的私生活上照片也在其中等等,这是对自媒体资源污染的表现。因此在社交网络自媒体时代下,应该合理培养人们的道德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的“自由”权利,合理利用自媒体资源,在QQ、微博、微信等中一些有利于促进社会风尚,能向社会传达正能量的信息。

5结语

自媒体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网络信息时代下亮出。新闻视频、文字、图片、照片的传播已经搭载了这一平台。体育文化的扩散和传播也固然是依靠自媒体而得以引入国内或者走出国门。体育赛事的传播、体育广告的传播、体育品牌打造等还需要借助自媒体才能良好的运营。同时自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合理规范使用自媒体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网络监管部门、体育官方媒体、知名体育人以及网友等多方面的协力配合,加强与自媒体之间沟通与合作[5]。

参考文献:

[1]苗治文,齐凤.体育文化发展的基本问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2(47):26-28.

[2]张云.自媒体对网络体育集群行为的影响及治理路径研究[J].业务研究,2014(10):105.

[3]武东海等.自媒体时代体育教育传播话语过程管理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5,8(35):36-38.

[4]刘艳伟.自媒体对体育的影响[J].浙江体育科学,2013,5(5):35-38.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范文2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200名用户进行了新媒体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分析了用户在基本属性、消费观念、效果偏好、行为轨迹、广告观念以及互联网使用频率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发现,大部分的用户在新媒体使用过程中都有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心理表现,进而将这种心理表现与传统媒体的用户心理进行对比,找出差异。本研究也从另一个视角,间接揭示了新媒体用户的主观评价和满意度,从而更好地给出新媒体传播优化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用户;心理;传播;优化

一、研究问题

新媒体用户心理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变化,因此,“新媒体用户心理”这个课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和关注,各种各样的新媒体研究方法也层出不穷。为了研究新媒体用户的基本心理特征和新媒体传播优化的方式,本研究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试图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之上重新探究新媒体用户心理,研究者拟从受众、传播类型、传播过程、传播者的角度着手,通过对实证调查数据的分析来探究如何有效促进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的优化。调查的内容包括新媒体用户的基本属性、消费观念、效果偏好、行为轨迹以及互联网使用频率等具体因素。

二、研究发现

这个稳定、逐步进入成熟发展期的新媒体用户群体,也渐渐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研究发现,新媒体用户心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忙于隐藏身份、渴望成为意见领袖、偏好自主选择以及热衷传播互动等特征。

(一)基本特征

参加本次调研的新媒体用户平均年龄为24岁。61%为男性,39%为女性。76%的学历为大学以上,16%为硕士研究生学历,6%的学历为博士研究生。46%的新媒体用户的月收入为2500元以下,占所有样本的主体;其次为2500元-6500元之间,占35%。74%的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超过4年;48%的玩家每周上网的时间超过5天。

新媒体用户是千差万别的,要使新媒体传播优化且被用户接受,就需要实现对用户的年龄段、思想观念、文化水平、兴趣爱好、传播接受方式等进行研究。由于国家经济制度安排或者用户在动机、兴趣和能力等方面的原因,新媒体在社会各阶层或人群之间往往具有不同的扩散速度,不同的用户在对新媒体的近用、使用和采纳上往往存在差距。[1]研究发现,年龄偏小、学历偏高、收入偏低、网龄偏长、兴趣爱好广泛是现阶段新媒体用户呈现出的主要特征,也是新媒体用户最为真实的关键词。

(二)忙于隐藏身份

一般在网上,人们可以不必公布其合法姓名和有效住址;更多的情况是,采用网名形式,它不再直接指向现实的社会身份,而类似于上述“可追踪的假名”和“不可追踪的假名”,由上可见,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匿名功能。[2]换言之,网络匿名意味着新媒体用户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71%受访者对“网络匿名”是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此举保护了个人的隐私和言论自由,也让其获得了安全感。结合新媒体传播优化来说,合理利用网络的匿名功能将会实现更为真诚的人际交流,具体途径有匿名举报、情感倾诉、心理辅导等等。

(三)渴望成为意见领袖

受访者中,表示曾主动充当意见领袖的有126人,占总人数的63%;选择通过留言、评论、发文等形式支持过意见领袖的有168人,占总人数的84%;可见新媒体用户中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没有“发声”欲望。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新媒体用户利用社交网站、论坛,微博,以及博客进行评论的行为,都会引起他人的关注,甚至会产生舆论风波。如今,已有越来越多代表公共利益的议题正在媒体平台上出现,议题通过传统媒体以及手机、博客、网站等新媒体进行传播,不同媒体之间又形成互动与共鸣,最终民众的表达对于公共政策制订产生了影响。这些议题也意味着,中国传媒的传播特征正在发生变化,新的传播模式已经出现,传媒与社会参与力量的关系也在经历调整。[3]这种传播特征的变化,主要出现在热点新闻事件的讨论、社会不公的声讨以及对政府执政理念的监督等方面。当然,由于“意见领袖”自身的盲目性,这种新媒体传播并没有传递出积极的效果,反而更容易引发舆论恐慌和外部矛盾。

(四)偏好自主选择

新媒体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偏好的内容或服务,也就是说,新媒体摆脱了在媒介资源不丰富的情况下,供用户选择的资源过于单一的困境,不必再根据传统媒体的时间、空间限制来重新调整自己已有的安排。本次调查发现,86%的用户更偏好于接收新媒体传递的内容或服务,其中,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坦承,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已经呈现出疲软态势,并逐渐呈现出被人遗忘的趋势。但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会将全部精力放在新媒体上,12%的用户表示,他们之所以会选择新媒体,是由于新媒体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可以帮助他们获取传统媒体上信息的扩展内容,使得他们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主动性也越来越强。

(五)热衷传播互动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在于受众的分化程度上,正如美国传播学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写,“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就是‘真正的个人化’”。新媒体时代,用户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而是直接加入到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它使人们认识到传播过程不仅是线性的单向流通,而且是双向流动的信息传播回路。简而言之,新媒体时代用户的身份更加复杂,他们不仅是新媒体的受传者,同时也是新媒体生产传播过程中的一种隐性力量。

三、总结

新媒体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的用户投入其中,不仅仅是因为其传播分众化和传受同位化的传播特点,还因为新媒体的传播满足了用户自身基本的心理需求和动机。

因此,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明晰了新媒体用户的心理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心理特征的新媒体传播优化策略,即采用“点对点”的方式针对新媒体用户具体的心理特征来优化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内容来源的单一性和局限性,既反映出了新媒体用户自主选择的心理特征,又为新媒体传播效果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钟智锦,李艳红.新媒体与 NGO:公益传播中的数字鸿沟现象研究[J].思想战线,2011(6)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范文3

一、数字艺术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应用

21世纪,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中,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中都存在着新媒体,新媒体已经成了社会的主流媒体,如:数字杂志、微信、微博等,传统的媒体艺术空间不断的变小。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和即时性、便捷性等特征,而对着新媒体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数字艺术逐渐与新媒体结合,同新型媒体及科学技术具有了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逐渐的普及,数字艺术跨越了设计、艺术集科学个领域,消除了传统艺术深度的模式,具有虚拟性以及交互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了崭新的审美形式,创造出一系列数字时代的产物。其主要体现在创作流程的开放性、传播过程的即时性以及艺术作品的大众化上。

1.艺术设计方面。在进行艺术设计的时候,数字艺术创造除了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画面,能带给观众一种不同的欣赏方式,可以将文字、画面等结合,改变了单一的艺术设计特点,使现代艺术的魅力得到了增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时代气息。同时,为了达到美的艺术效果,运用数字媒体特有的声、电等效果来设计图像,可以为人们带来精美的网站主页、影视介绍画面等。

2.在游戏方面。目前,通过数字编程等软件,运用数字化平台可以设计各种游戏,在电视或者电脑上播放其汇成的图像,如:动画片等。同时,在电脑上,利用数字艺术虚拟现实,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可以让使用者清楚地感觉到三维空间中虚拟世界真实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模拟感官,让人们身临其境一般,感觉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事件。

3.在影视方面。数字艺术能够为数字设备制作存储,利用物理媒体传送,使电影产生很好的效果,将数字信号还原成影视要求的影像。如:很多好莱坞精彩的大片都是运用了数字媒体艺术。

二、数字艺术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大众趋势

1.同新媒体结合的大众化魅力

在目前,微博、微信、网购等新媒体充实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与这些新媒体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在新媒体平台的支撑下,数字艺术自身的优势与特征不断地拓展,其艺术形态不断的发展与转变,保持着自身旺盛而独特的生命力。在这种背景下,新媒体向大众提供了更多的艺术创作空间,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数字艺术的创作者,甚至一些没有从事过艺术活动的人们也可以利用新媒体自行创作数字艺术。如: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视频、文字等,微博用户的数量已经超过了5亿,新媒体使数字艺术产生了真正的大众化变革。同时,网络中的每一件作品的诞生都可以让不同受众创造性地产于其中,大众是数字艺术的参与者,也是数字艺术的创作者,在这种模式下,数字艺术作品体现出了强大的生长能力,就像一个程序一样。

2.数字艺术平民化的发展

目前,在网络环境中,个人气息与个性化特征使数字艺术具有了鲜明的艺术特征,如:个人视频、电影、直播媒介层出不穷,大众化的发展带来了数字艺术作品的个性化特征,数字艺术越来越体现出大众化的趋势。同时人们也感受到了数字艺术的独特魅力,数字艺术带给了人们大众化的体验,如:网络中各种各样的网络歌曲、无厘头视频、搞笑广告等。新媒体带来了有民主的力量,使数字艺术不断地平民化,促进了数字艺术与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新闻真实;媒介;受众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6-0009-01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闻的产生方式和传播途径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民新闻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是新闻的者和传播者,我们比以往更多且更容易获取到各类新闻讯息。但超载的信息量也时常让我们感到困惑,我们似乎离真实很近,但往往又很难追踪到事实真相。新媒体时代,我们离真实究竟更近还是更远?这已然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1 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对新闻真实的影响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传统媒体是一对多的传播,而新媒体则是多对多的传播。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者是广大的新闻媒体从业者,传播对象则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是单向的,受众只能在特定时间内被动的接受信息者所的信息,成为所谓的“容器人”。而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则打破了这一局面。在Web1.0时期,受众不再受时间的限制,只要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就可以自主地选择所要阅读的信息;进入Web2.0时期后,受众的地位有了更为显著地改变,只要配备相应的设备,人人都能随时随地地成为信息的者和传播者。

传播状态的改变也使新闻的产生方式发生了改变。新媒体的发展为受众创造出了一个可以发声的平台,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信息,并且几乎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新闻变得十分自主便捷,新闻的时效性也大大提高。

然而,时效性提高的背后,则是对信息真实性考量的缺失。在传统媒体时代,所的各类新闻都要经过把关人的严格审核,把关人会对事件内容进行筛选、过滤和加工,然后再决定事件能否成为新闻继而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新闻的真实性。新媒体时代“把关人”概念的弱化严重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在人人都能新闻的时代,公民却缺少了新闻者应有的“新闻素养”[1]。所谓新闻素养是指新闻者在新闻之前对各类未经核实的信息应该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能够批判性的识别解读和运用信息。知名歌手于文华2015年10月27日在微博发文声称著名词作家闫肃老师逝世的消息,网民随后大量转载此篇微博以示哀悼,然而没多久于文华再次发文称闫肃老师只是病情加重并未去世,引起一片哗然。从此案例可以看出,无论是信息者还是信息阅读者都缺少了辨别真相的能力,这也为新媒体时代虚假信息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2 新媒体的受众特征对新闻真实的影响

新媒体受众作为一个不断壮大的社会群体,它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在林刚所著的《新媒体概论》中提出了新媒体的三大特点:隐蔽性与公开性;广泛性与窄众性;干扰性与严谨性[2]。这些特点也深深地影响到了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真实。

2.1 新媒体受众的隐蔽性对新闻真实的影响

新媒体受众的隐蔽性主要体现在用户在公开网络下的匿名状态。网络为新媒体构建了一个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们可以对自己的身份进行伪装,很多人因此会觉得在网上发表言论是自由的,也是可以不负责任的,而且,网络世界比现实世界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加剧烈了网友的猎奇心理。在此种认知的引导下,互联网产生了大量的虚假信息。

互联网虽然具有隐蔽性,但新媒体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时所留下的痕迹都被记录在后台,一个人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越久,所留下的痕迹就越多。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新媒体受众具有公开性。而此种公开性也为新媒体时代追求新闻真相提供了便利,多名政府官员因为人肉搜索而落马就是最好的例证。

2.2 新媒体受众的广泛性对新闻真实的影响

新媒体受众遍布全世界各处,覆盖面十分广泛,他们也为新媒体时代提供了大量的一线新闻,大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也正由于新媒体受众数量众多,覆盖面广泛,很多在传统媒体时代会被议程设置所忽略掉的事件、环节和细节得以广泛传播,这使得更多的新闻真相更容易被大众所知晓。

但由于新媒体的发展是依附于技术发展之上,新媒体受众更多的是一些特定人群,很多无法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人就无法参与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中来,因此很多谣言的澄清都无法及时广泛地深入群众,这也延长了虚假信息的传播时间。

2.3 新媒体受众的干扰性对新闻真实的影响

新媒体受众在消息时通常都会对所的消息带有既定的价值认知,而其他受众由于对信息的真伪没有识别能力,往往会不加以思考,不知不觉中与信息者产生共鸣。正如《真相:信息超载时代我们该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一书中所说:21世纪真正的信息鸿沟,不是接入互联网和没有接入互联网人群之间的差距;它是有能力创造知识和只会肯定先入之见、故步自封、不再学习的人之间的差距,这是理性与迷信之间的鸿沟。

但新媒体传播的双向性对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具有监督作用,受众的及时反馈让信息传播者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澄清虚假消息。由此可见,新媒体受众身份的变化对新媒体时代新闻的真相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导致虚假信息泛滥,又可以对虚假信息起到监督作用。

3 新媒体的市场化特征对新闻真实的影响

网络技术在带来了新的传播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盈利模式,新媒体在全新理念的引导下正迅速拓展着传媒市场[3]。盈利是所有媒体的天然追求和属性,新媒体也不例外,新媒体本身就是市场的产物,追求盈利是新媒体与生俱来的天性。因此,很多管理新媒体的新闻单位为了在短时间内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忽略了新闻最重要的东西―真实。盲目追求时效性、过分注重点击率成、新闻编辑新闻素养的缺失等原因导致虚假信息更容易产生和传播。然后,新媒体只有依靠不断积累起来的公信力才能获得用户的信赖,才能保持长久的盈利。这就要求新媒体经营者所的信息必须是真实可信准确无误的。

对于“新媒体时代,我们究竟是离真实更近还是更远?”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确切的答案。新媒体时代是信息超载的时代,面对每天的海量新闻信息,作为受者,我们应该要有甄别与防范的能力;面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作为传者,我们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自己所的信息进行严格把关,不做虚假信息的者和传播者。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新闻素养”应该成为公民素养的一部分,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知识显然不仅仅是新闻从业者才需要掌握的知识了。

参考文献

[1]比尔?科瓦奇.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网络交流;高校宣教网络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5-0188-005

“自媒体(We Media)”的概念由美国学者谢因・波曼与克里斯・理斯于2003年共同提出:“自媒体实现了普通市民通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和分享自己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简单而言,自媒体的主体是人,人人都是信息、新闻的传播者;依托信息科技,高度的交互性、自主性的信息传播技术快速发展;重要特征是在传播中实现了去中心化和双向沟通,形成“人人皆媒体,人人皆新闻”的氛围。

一、自媒体的基本涵义及其传播学意义上的特点

目前,自媒体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论坛传播型、个人型、即时交流型和自拍自论型。论坛传播型主要包括校园BBS、校园贴吧、QQ群等,特点是范围较广的受众、紧密贴近的校园环境、规范化的管理、真实的由官方管理员的信息等。个人型主要包括博客、人人网等,特点是入门容易,全景式展示个人心态和活动状态,“点对面”传播信息。即时交流型主要包括QQ、微信、飞信等,特点是部分为实名制注册,在线分享信息,“点对点”交流信息。自拍自论型主要包括微博等,特点是网络与手机结合在一起,建立了全媒体的概念。

自媒体的兴起给信息的传播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基于传播学理论,自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和其他新媒体有其独有的特点。

一是“微观权力”效应。法国20世纪思想大师米歇尔・福柯提出微观权力学说,即人自身有对微观权力实际运用的需求。自媒体的产生发展正可以看作是微观权力的驱动,人人有表达话语、传递信息、接受与分享资讯的权力。自媒体传播主体的平等性,人人可以自主传播话语的特点就是微观权力学说很好的体现。

二是“把关人”缺失和“广场效应”。“把关人”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最早提出,即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经过信息的取舍来决定最后传播的内容,使放进信息渠道与受众见面的内容符合社会的规范和价值标准。而在“人人皆媒体,人人皆新闻”的自媒体时代,“把关人”机制趋于弱化甚至不存在。另外,社会心理学中的“广场效应”描述了一种从众效应,即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人们经常表现出与日常生活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行为。自媒体平台容易导致这种现象,即当有激进分子非理性的煽动言辞时,人们往往会跟帖,大多数人对这一事件的极端态度淹没了少数理性的观点。

三是“沉默的螺旋”效应。“沉默的螺旋”效应由德国社会学家诺埃勒・诺依曼最先提出,即当自己表达意见时,如果赞同的意见受到其他人的肯定,就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使这类意见更加扩散;相反,如果赞同的意见无人或很少有人发表看法,自己也会把看法隐藏起来。这样,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的增势,这样日积月累,会导致得到赞同的意见越来越强势,而“被沉默”的意见将无止境地沉默下去,形成螺旋发展的态势。关于自媒体是否会消解“沉默的螺旋”是有争议的。一方面,不少学者认为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沉默的螺旋”会逐步消解。因为在自媒体的背景下,各方可以自由地表达个性化的观点,以往处于弱势话语权的草根阶层只要拥有终端设备就可以轻易发表观点,容易找到相同观点的群体,较难形成一边倒的局势,不用害怕被孤立,而且网络存在虚拟性,自媒体可以不采用实名,这样更加可以防止被孤立。另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沉默的螺旋”效应不会消失。因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拥有不同的网络社区,在一两次“被沉默”和离开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时,人们往往会选择“沉默”。其实上文提到的“广场效应”就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沉默的螺旋”。

二、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状和主要特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了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状。报告显示,智能手机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必不可少的物件之一,大学生手机用户中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为80.8%。该报告还显示,随着校园无线网络接入设施的改善,大学生对手机QQ、微信、微博、飞聊(飞信手机客户端)、人人网等自媒体都“了解并经常使用”,大学生手机用户中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86.2%。该报告还显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登录自媒体的频率较高,47.0%的受访大学生选择“手机绝不离身”,甚至有受访大学生选择“手机有时会勾住眼睛、粘在手上”,37.4%的大学生选择“天天登录,形成习惯”;40.4%的大学生选择“在无聊时登录”。当遇到“假设某段时间不能使用自媒体平台了,你觉得怎样”这个问题时,14.0%的受访大学生选择“无法适从,离不开网络世界”,56.6%的大学生选择“刚开始会不习惯,但逃离除了网络就是网络的生活后会感觉很好”。从以上数据来看,大学生对自媒体非常熟悉且依赖性较强。

基于前述的传播学理论,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自媒体背景下的网络交流主体和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交流主体可以是网络上的任何一个人,普通大众可以发起话题,与熟人、陌生人进行交流; 其次,自媒体将传统的官方主导的交流方式转化为双向沟通的交流方式。自媒体的这些新特点与大学生彰显个性、价值观多样化等特点相融合,体现出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交流的新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自主性特征,即自我意识增强,注重自我呈现。自主性特征主要指网络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在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交流方式等选择上的完全自主,不受干预和管束的行为特点。这种自主性有利于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责任意识等素质的培养,也易导致大学生放纵自己,随意说谎,虚假信息等不良行为。

在传统媒体到自媒体“去中心化”的时代过渡中,大学生的媒体角色从受众者转变为传播者。大学生在自媒体中积极表达,自由展现自己,例如个人博客、微信朋友圈中秀生活等等,自我意识得到极大的满足,但也因为“他律”缺失增加了不当言论的风险。

二是平等性特征,即平等交流增加,积极参与各类网络互动。平等性特征主要指网络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讲等级,不讲身份,不讲地位,不讲性别,而以普通网民身份进行平等交流的行为特点。这种平等性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促进大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网络交流,但也易产生过分沉溺于网络交流、盲目跟风的风险。

在一些高校日常事务中,大学生会积极通过自媒体发表个人意见,反映自身诉求。除此之外,一些大学生还参与了多种形式的“网络问政”,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微博政治参与作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一种新模式,促进了大学生群体的政治社会化进程。在自媒体交流平台上,大学生可以不分阶层、性别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又要避免被不良社会风气所左右。

三是开放性特征,即言论发表放开,意见领袖涌现。开放性特征主要指网络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言论行为的开放和领先。这种开放和领先的交流特征促使一些大学生敢于发表思想观念,成为了大学生中的意见领袖,但这种意见领袖也常与传统媒体的角色重合。

在自媒体时代网络交流的潮流中,涌现了大学生意见领袖,成为大学生舆情信息流向、思想动态的重要力量。围绕大学生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关注和兴趣需要,意见领袖通过聊天、发帖、评论、转载等手段加大舆论的影响,促进具有较高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大学生精神共同体的形成。大学生意见领袖本身也是大学生,也呈现出大学生的特点,在发表意见时也处于有限理性。而在自媒体实现了从传统媒介“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的过程转变后,意见领袖也顺理成章地实现了大众传媒与意见领袖的角色重叠。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意见领袖的角色可以是记者、编辑、评论员,也可以是受访者或特邀嘉宾,这种全方位、多维度的角色担当和职能显现是自媒体时代特有的。

四是多样性特征,即网络交往热门,呈现多种类型。多样性特征主要指网络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交流目的、交流内容、交流对象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使得大学生网络交流的热衷度更高,但同时也加大了网络交流教育引导的难度。

自媒体的多样化载体为网络交往提供了多种形式,例如人人网、QQ空间等虚拟社区,或微信、飞信等即时通讯工具,都突破了人际交往的空间限制,大学生不仅可以与同学、朋友等熟人进行联系,还可以结识许多陌生的新朋友。网络人际交流往往能够带给大学生更多的成就感,包括好友数量众多、的信息被点赞等。

三、自媒体对高校宣教网络的影响

在自媒体背景下,由于自媒体的特点和大学生的新特点叠加起来,产生了大学生网络交流的新特征,这些新特征发轫于相关的传播学理论,对高校宣教网络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一)积极效应

一是突出了高校宣教网络传统媒体的权威性。自媒体平台中缺失“把关人”,海量信息难辨真假,人人可以新闻,信息可信度降低,这是自媒体的弱点,而这却是传统媒体的优势。高校宣教网络能够通过传统媒体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终结鱼龙混杂的局面,提高大学生对传统媒体的信息认可度。

二是借助自媒体平台扩展了高校宣教网络的共享性。自媒体平台为高校宣教网络提供了开放的环境。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在自媒体平台上高校的最新消息和热点新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自媒体平台了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的思想动态。这种双向的互动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共享信息,丰富了宣教网络的信息资源和教育手段。

三是自媒体的匿名特点有利于加强高校宣教网络的针对性。自媒体可以不采用实名,大学生会在自媒体平台中展露一定的真实状态,宣教网络工作者能够通过加好友、加关注等方式,在尊重大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大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消极效应

一是海量信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均带来挑战。一方面,自媒体平台中海量信息的存在,使大学生“信息爆炸”,容易带来价值观的混乱。另一方面,海量信息对宣教网络工作者信息量的掌握带来挑战。面对“以秒计数”的信息更新,教育者如何分配精力和时间有所取舍地接受信息,并且如何面对占有大量信息的受教育者进行教育,这都是自媒体对高校宣教网络提出的新挑战。

二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给大学生意识形态留下隐患。媒介素养是指受到教育、得到训练的公众以合理的、建设性的、有助于社会进步的素养运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交流表现与他们自身的媒体素养息息相关,我国高校尚没有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自媒体传播的含有意识形态的信息有可能不被大学生正确识别,必须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运用自媒体的能力。

三是自媒体的发展对高校宣教网络的应急处理机制造成冲击。由于自媒体快速传播信息、广泛覆盖受众、传播手段多样等特点,大学生随时能受到自媒体舆论的影响。高校宣教网络的舆情监控及处理尚不能满足自媒体传播的要求,亟待加强,以引导大学生关注权威舆论、增强判断能力。

四、自媒体时代高校宣教网络的优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自媒体背景下,针对大学生网络交流呈现出的新特点,高校宣教网络应该注重三个“场”的创新与优化。

(一)构建好“叙事场”

一是确立师生叙事主体。自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以平等为特征的话语表达和互动传播的叙事场,不同于以往单向度的灌输式的高校宣教网络叙事场。高校宣教网络必须从“人”出发,尊重师生双主体的叙事模式,形成“你、我”对话的方式,叙事主体互相学习、理解和接纳。

二是构造互动叙事情境。自媒体背景下的叙事情境超越传统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叙事情境。因此,高校宣教网络必须建立在互信、互动的环境基础上。师生在多元开放的叙事场中,超越原来文本式的教学模式,更易被激励去尽情地诉说、倾听、分享,促进“教、学”相长。

三是采用鲜活叙事手段。自媒体的叙事手段多样化、生活化,消解现有高校宣教网络的既定化、程式化。教育通过自媒体鲜活的个性来表达,使受教育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日常的生活中探寻世界的价值观,实现“教育生活化”。

(二)把握好“心理场”

一是创建自媒体化的宣教网络平台。“心理场”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率先提出,包括心理紧张系统和生活空间两个概念,即内部动力和外部环境都可以成为激励因素,更大的作用来自内部动力。自媒体已成为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影响大学生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的重要因素。高校应首先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网络宣教,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度,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夯实“心理场”基础。

二是发挥自媒体促进大学生的辅助作用。在外部环境发展良好的基础上,着重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通过使用自媒体平台,高校宣教网络工作者应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特别要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使其把握舆情信息流向,以掌握大学生思想学习动态,成为积极能量宣传的重要力量。

三是搭建自媒体个性化活动空间。勒温的“心理场”理论形成时主要应用于研究团体生活动力,研究表明团队领导者作风、团体成员间的交流频率及对制度的遵守情况对团体的动力有很大影响。因此,高校宣教工作者可以通过搭建以班级等团体为单位的自媒体个性化活动空间。在此空间中,应用“心理场”理论,根据团体成员的个性特点,设计合适的课程活动,力求发挥每个大学生的特长,使宣教网络达到较好效果。

(三)引导好“舆论场”

一是建立自媒体官方主平台。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除了传统的官方舆论场外,还有民间的网络舆论场。在自媒体背景下,高校的主流舆论和宣教网络工作往往处于“失语”状态。利用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等公共平台建立好高校宣教网络的官方平台是当务之急。新颖的自媒体形式较易聚集大学生的关注度,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及时维护好自媒体公共平台的信息,重新占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

二是营造公开、透明信息氛围。在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海量信息,如果高校不及时公开信息真相,在大学生中建立起信任度,就无法取信于“生”,引导舆论流向。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注意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及时阐明信息的进展情况,使公众舆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是加强官方、民间舆论互动。传统的官方舆论场权威性更好,而民间的网络舆论场参与度更强,可以说是各有优势,取长补短。官方舆论及时对民间舆论的争议点进行解释,民间舆论适时转载官方舆论的权威报道,这样的互动使两者优势互补,能够让大学生全面了解事态的发展,作出公正的判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与发展,高校需要与时俱进地认真审视自媒体传播和大学生网络交流的新特点,结合当前大学生的成长需求,以自媒体为重要载体,实现“叙事场”、“心理场”和“舆论场”的营造与优化,实现以交互性为主要特质的高校宣教网络的构建,切实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课题组.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机遇和挑战[J].新华月报,2012,(4):48-51.

[2]曹丹.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特征与引导策略探析[J].文教资料,2012,(15):152-154.

[3]曹劲松.政府网络传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4]都慧英,周方遒.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69-71.

[5]高红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6]李敏.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3):24.

[7]吕杰,徐静.自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2):72-76.

[8]梅宝明.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的拓展[J].企业导报,2013,(4):252.

[9]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2007.

[10]申晓敏.自媒体时代高等教育的政工路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81-182.

[11]汤力峰,王学川.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2,(3):13.

[12]王丽丽.论自媒体时代“形势与政策”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8):192-193.

[13]王琪.传媒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趋势[J].新闻知识,2013,(3):105-106.

[14]王永健.自媒体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北京教育: 德育,2010,(11):11-13.

[15]王玉娥,代金平.青少年网络行为导向探析: 基于网络空间的社会性视角[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68-72.

[16]仵林军,曾绍军,论高校班级“心理场”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3,(12):90-92.

[17]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8]郁云琦.大学生自媒体叙事场域生成与高校德育创新[J].当代教育科学,2013,(7):6-8.

[1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3.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呈现

1.新媒体及传统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多的被更多的人认识与接收,新媒体艺术借助当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以新的视觉经验、新的沟通形态与互动方式扩展了人类的审美体验,改变着艺术作品形式。传统媒介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也开始借新媒体的发展,走上互相融合的道路。

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大量的作品涌现出来,这些作品为现代艺术增添了新的内容,扩展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但是,传统文化作品很大一部分仍局限在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上,如口传故事、自制年画等。以数字媒体为基础的“新媒时代”,构成了当今媒体艺术的新亮点。动画、电影、微信、游戏……不知由于新媒体成了各类信息汇聚的海洋,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资讯,还包括各种社会思潮的激情碰撞,和不同阶层群体各类诉求的自由表达等。与此同时,人们只需拥有一个终端平台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术,便可轻易实现对这些海量信息的共享。如何将新媒体艺术本身所具有的交互性、网络性、非线性、虚拟性等艺术特征,在传统文化作品中呈现出来,从而带动这些新的艺术形式发展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如流行的微新、SNS 等社交网络中的不断分享与转发的功能实现作品的快速传播,这种互动体验性是新媒体的重要一点。现在随着3G 手机越来越多的出现,出现了用手机拍摄的作品。

新媒体艺术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中国新媒体艺术不同于西方是在纯科技背景下产生的,而是一开始就跟这些艺术家的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用最直接的观察方式来关注他们周围的普通人,用新媒体作品记录着中国社会的变迁给这些普通人带来的变化。而中国新媒体艺术一路走来,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理论家、艺术家和不同门类的艺术学科相互不联系,没有形成多学科、复合型的研究。

2.国内外研究分析

在美国,新媒体课被作为培养公民的重要手段而引入教学。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马克・托克利说:“电影可以培养孩子的全球意识。”在日本,上世纪末在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兴起了利用电影进行教育的新方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法国、加拿大、瑞典、奥地利等国家的学校,都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欣赏科教片和动画片。

与国外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较少把新媒体作品作为重要载体服务于传统文化普及,同时较少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全民素质进行有机结合。

中国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更多的是对社会和文化现象的解读和思考。从新媒体研究的方向上看,主要有从艺术的数字化角度和数字技术的运用两方面进行研究,如:陈念群的《新媒体创意艺术》、陈小清的《媒体艺术与设计》、汪代明的《新媒体与艺术发展》等。对于新媒体艺术特征的研究,如郑刚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邱晓岩的《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等。

西方的新媒体艺术兴起较中国早了半个世纪之多。上世纪70 年代,西方许多电视台开始尝试接纳具有实验性的录像艺术作品,探索新媒体艺术作品呈现。如:录像艺术家彼得・ 坎波斯在1973 年创作的《三个转变》中运用分色影像合成等手法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复合效果,如用手把五官抹去、穿透身体的手。

国外关于新媒体艺术的研究,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德)格劳(Grau0.)著,陈玲译的《虚拟艺术》;(美)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们几乎可以说是当代新媒体艺术研究中最重要的教科书,成了当代艺术理论研究者公认的经典之作。

从现有的资料看,学术界涉及新媒体艺术的专著和论文,新媒体、传统文化是分开来进行研究的。新媒体艺术对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创作方法等重要问题的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做详细的分析研究;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结合的艺术作品的创作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3.应用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

中国长期把媒体作品创作当成特殊的精神产品,不少作品的内容也往往是简单地去表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造成了教育代替了娱乐、刻板代替了幻想。这是国产艺术作品得不到观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而外国的艺术作品往往不去刻意强调意识形态,而是将有关民族、国家、时代、社会等意识形态的主题内容,尽可能地柔和在作品中。而作品所表现的是全球观众均可接受的挚爱真情伦理美德,也就是说,拆除了东西文化的隔阂,沟通了全人类的情感。

现有的新媒体研究大部分是从传播学、叙事学、文化学的角度去考察新媒体的艺术特征、表现形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较少将传统文化放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研究。把传统民俗文化放置在“新媒体时代”的语境中,区别了以往的研究角度。而且是从“新媒体时代”的角度下去探讨传统文化艺术特征和呈现形式。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工作室、动漫公司联合探索性创作具有新媒体作品,传统民俗文化不单纯的是说教,可以是动画,可以是电影,甚是可以是人们可以参与其中的游戏。

1)充分利用新媒体自身优势从计算机应用、网络媒体、移动通信、虚拟现实4方面,将传统文化呈现出来。

2)探索建立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文化表现体系

新媒体应用只是传播的载体,而不是目标。通过实地采风获得直接信息,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对民俗文化特征进行归纳;其次通过对民俗文化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其应用实质。建立起一个现代新媒体艺术特有的美学体系,引导和规正大众的审美品味,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4.应用价值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艺术呈现出新的特征,我们需要理论指导和实践实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传统文化艺术研究应该把视角放到“新媒体”领域中去,而不仅仅局限于传播和技术艺术的范围内。新媒体是与新的传播时代相对应产生新观念、新范畴以及新的艺术表现特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新媒体”特征下的传统民俗文化呈现特征,为有效的创作“新媒体时代”艺术作品提供帮助。

现在有不少地方民俗文化后继乏人,急需培养传人。对民俗文化的广泛普及,就能培养某些孩子对某些民俗事项的兴趣和特长,从而为培养地方民俗文化的传人,培养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的关注者、参与者,奠定较为广阔的人才基础。这正是提升地方民俗文化的创新力所不可或缺的。

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浸润于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对现代人发挥着作用,传统文化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因此,我们积极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助于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新媒体作品呈现通道的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创作方法,形成较为完善的创作思路,真正为传统民俗文化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浅析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J].艺术品鉴.2016(04)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范文7

一、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

(一)个体化。与大众传媒的专业化、组织化、机构化不同的是,自媒体的信息采集者、编辑者和传播者,多是没有经过新闻与传播专业训练的普通大众个体,而且是集采、编、发于一体,其信息所表达的内容也是个体化的。自媒体的“参与者”是以个人而非隶属于某一组织的身份参与信息传播,并能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随时改变传受角色,新闻可以不经过媒体组织这一传统的新闻传播的中间人过滤就能直接到达受众。

(二)自主性。大众传媒中的媒介人,都是属于某一个媒介组织,其采、编、等行为是媒介组织行为、媒介公共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比,自媒体的信息制作、编辑和传播的个体,可能不属于任何媒介组织,因此,其上述行为更多体现出个体自发性的特征。即使属于某一媒介组织,但其在自媒体上的发表信息和行为,也并不具有任何组织行为的特征,而更多体现出个体自发性的特征。

二、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内容面临的挑战

媒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标志着社会形态的升级,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意味着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各种自媒体的迅速崛起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猛烈,各种纸媒已经逐渐数字化,甚至彻底抛弃传统印刷版。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艺术体验方式,而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电视新闻传播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一)电视新闻传播的内容性单一、形式呆板。纵观全国各地的新闻节目,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形式雷同,内容来源单一,可视性较差。电视新闻传播为线性传播,电视观众只能在节目播出时段才能获取新闻信息,信息转瞬即逝,不易保存,有需要保存的情况下还要有专业的技能和设备支持。

(二)电视新闻为单向传播,互动效果较差。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传播方式是线性的,新闻信息有中心制作后向周围传播。例如,电视台、电台、报社制作后都是单向传输,不论是观众、听众还是读者都是被动接受者,缺乏有效反馈。电视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导致终端各点彼此孤立,媒体信息传者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传者与受众之间无法进行联络,而且信息者也无法得到及时反馈,以了解传播效果,互动性差。

(三)电视新闻话语权低,参与度低。在当前的自媒体时代,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社会敏感话题比较关注,对话语权的重视度也逐渐提高。而当前的电视新闻报道在此方面明显有很大差距,很难引起受众的心理共鸣,导致电视新闻的参与度低。

三、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的应对策略分析

自媒体时代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要实现长期发展就需要面对各种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并且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加强改革、创新,完成自我转型。

(一)加强对电视新闻内容的整合。优质的内容是电视媒体发展的重要优势,是电视新闻节目参与竞争的核心资源,所以要对新闻内容的质量给予高度重视。自媒体时代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要提高竞争力。首先需要提高内容质量,加强内容整合,推出特色、鲜明以及制作精良的品牌栏目,以吸引观众,提高核心竞争力。其次,电视媒体要结合自媒体的需求特征,实施跨媒体内容整合。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可以同时融合网络、微博、报纸、广播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内容,不仅有报纸解读、广播现场连线栏目,同时要开设网络论坛互动、微博播报等内容,实现节目内容的多样化。再次,电视新闻要充分考虑到年轻受众的接受取向,强化互动性内容。

(二)强化互动环节,提高观众参与度。全媒体平台是一个全面融合、复杂的媒体生态,电视新闻媒体作为内容生产者不能一味墨守成规,要灵活应变,多出特色、精华,吸纳和借鉴来自新媒体的多种传播方式,将短信、电话、网络、微博等媒体形式都能为我所用,增加新闻媒体的互动内容。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渠道多种多样,只要利用简单的移动设备就可以将信息迅速传开,所用电视媒体不仅要将专业新闻工作者作为新闻挖掘主力军,要意识到当前是“人人记者”的时代,要充分利用移动设备和网络的功能,保证新闻媒体与时俱进。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范文8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传播媒介逐渐展示出自身的传播特点与优势,并形成了多层次的信息网络,渗透进我国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媒介大融合的背景下体育新闻也逐渐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相结合,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本文从体育新闻传播的特征入手,对体育新闻传播的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媒介融合 体育新闻传播 特征 趋势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形势。各种媒介的传播通过一定的融合形成了一种全面性、整体性的发展形势,将世界各个地域与一种层次化以及网络化的传播形式连接起来。在这种传媒发展形势下,对传统体育传播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媒介融合概述

所谓媒介融合,指的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媒介形势受到新媒介的冲击,但是传统媒介并不会消亡,而是会通过不断的发展形成新旧媒介模式的融合[1]。媒介融合并不是新模式完全替代旧模式,也不是旧模式指导新模式的发展,而是通过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吸引不同年龄层次与文化层次人群的喜爱。媒介融合是对具有时代特征的媒介形式的融合。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新闻传播特征

(一)竞技体育仍是体育新闻传播的主体

现阶段的体育新闻报道中,竞技体育以其紧张性以及刺激性,仍是体育新闻报道的重点,也是受众关注的主要体育新闻内容。现阶段竞技体育报道覆盖了体育报纸、电台广播、电视新闻等多种新闻媒介,无论是传统的传播媒介还是新闻报道新媒介,竞技体育赛事报道都是体育新闻播报的重心。

(二)体育新闻传播出现娱乐化倾向

现阶段随着新闻媒体种类逐渐增多,且媒体数量不断增加,新闻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多数新闻媒体为了有效地吸引受众群,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大新闻报道的商业化运作力度,体育新闻传播出现娱乐化倾向。与此同时,体育报道因其赛事固有的生动性以及戏剧性与娱乐新闻较为接近,因此成为现代化新闻传播娱乐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动自身除了竞技性就包含着娱乐性,因此可以说体育新闻的娱乐化倾向恰恰是由于其自身特性决定的。现阶段体育新闻传播逐渐摆脱了传统沉重的政治话题,而是用新颖的制作模式以及新闻体裁来吸引受众,随着我国居民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其对体育新闻也具有一定的娱乐化需求,因此娱乐性质的体育新闻逐渐被我国居民所接受。

(三)体育新闻传播的方式更加丰富多样

现阶段由于社会人群的分化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倾向,新闻媒体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手中对新闻需求的差异性。现阶段体育新闻已经不是青年群体的专属,各个年龄层次以及各个职业的人们都对体育新闻抱以高度的重视[2]。因此现阶段体育新闻为了迎合受众对于新闻多样化的需求,主动革新自身体育新闻传播方式,其播报手段更为多样化,从而满足了各个年龄段受众对于体育新闻的要求,保证各个群体可以实时地利用自身熟悉的获取方式获取体育新闻。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新闻的发展趋势

(一)与现代化技术日益密切

新闻播报作为对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发展趋势的直观反映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的发展程度都可以在新闻播报以及媒体发展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随着现阶段新媒体不断涌现,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渐在各个领域间得到应用,新闻媒体的表现形式也与数字化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相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新闻媒体的表现形式,并且有效地提高了新闻媒体的播报速度。在日后体育新闻的发展过程中,其与现代化技术的结合将日益密切,不断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拓宽新闻播报的深度,并有效地加强同受众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受众在获取新闻过程中的主动性,从而使体育新闻播报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二)逐渐加强同国际新闻媒体的交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在体育新闻发展过程中,体育新闻的传播不能仅仅着眼于自身的发展或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而应当加强同国际新闻媒体的交流,通过国际化的新闻交流提升受众的体验满意度。随着新媒体与旧媒体的逐渐融合,国际间新闻媒体的跨媒体联动、跨媒体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在我国体育新闻发展过程中,应当主动搭建与国际媒体合作的桥梁,与国际媒体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打破新闻媒体传统自然与社会的局限,进一步推进新闻信息传播的全球化[3]。

(三)逐渐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随着新闻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新闻媒体应当明确受众才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核心,应当重视起受众的新闻传播主导地位,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新闻工作者制作与传播体育新闻的过程中,应当与受众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赋予受众一定的信息选择权与权,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受众对于体育新闻的需求。在体育新闻传播过程中,尊重受众的意见与需求,可以有效地提升体育新闻事业的竞争力。

四、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化社会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媒介融合时代逐渐到来。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推进了新闻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娱乐化,并且实现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传统新闻媒体的融合。媒介融合趋势虽然为体育新闻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但也为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我国新闻工作者应当在新闻工作中努力提升自身的新闻播报水平,实现我国体育新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青,洪艳,董海宇.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新闻传播的特征与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03:19-21,31.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范文9

【关键词】传播/媒介/人/数字媒介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传播是传递、输送、沟通、交流信息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传播的历史与人类的产生一样久远,自有人类开始,就有传播。

人类传播是通过符号系统进行的,人使用各种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如图片、手势、姿势等)进行传播。同时,传播还需要通过媒介(Media)进行。媒介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是传播进行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媒介发展史。

从最古老、最原始的口语媒介,到文字媒介,近代的印刷媒介,现代的电子媒介,直到今天的网络媒介。纵观媒介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每一种新的媒介的诞生,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人们获取、传递、交流信息的方式都为之一新,信息越来越丰富,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

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笔是手的延伸,书是眼睛的延伸,电话、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眼和耳的延伸。电子媒介延伸了人的神经系统,而今天的数字媒介延伸了人的心智,它是人的各种感官的全面延伸。随着媒介功能的增强,人也被延伸得越来越远,延伸得越来越强。借助媒介的延伸作用,人类不再是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地域里,而是生活在地球村中,整个地球变得像一个小村庄一样。

然而,我们在获得延伸的同时,又要受到媒介的限制。日益发展的媒介,在不断扩展了人的能力的同时,又裁截了人本身。我们的手,我们的足,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耳朵,在被延伸得越来越远的同时,我们本体的功能却在退化。

媒介是人的延伸,又是人的裁截,媒介与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怎样才能获得最佳的延伸呢?人的生存有赖于媒介,那么,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媒介呢?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二、媒介与人

媒介所传递的是信息。英国人类学家贝特森(Gregory Bateson)指出,个体的心灵处在一个由模式、秩序、共鸣所构成的世界,是某个大的有序系统的子系统。心灵固存于这个较大的有序系统的各路径所携带的信息中。心灵也固存于传递信息的路径中。“信息是一种能够造成不同的不同。”落在你身后的雨点不含信息,滴在你鼻尖的雨点则含信息。信息是一种“效果”的度量方式。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有赖于对信息的感知,从植物到动物,从最原始的草履虫到高级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离不开对外界的环境信息的感知。人,作为最高级的生物,更是时刻离不开信息。人类对信息有着天然的渴求。

如果说,其他生物对信息的需求是为了生存,而人类对信息的需求则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有为了心灵的慰籍。当信息与我们的心灵产生了互动,我们从中找到我们存在的意义,获得了满足。

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克劳德·香农与沃伦·韦弗两人写一本书《传播的数学理论》,书的开头这么说:“凡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过程,均称传播”。人们的心灵渴求信息的慰籍,而信息的获取有赖于交流和传播。

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为延伸。人类发明电子科技以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也就是心灵——便从身体内部向外在世界延伸了。有了因特网和万维网,我们为自我创造出新的延伸。恰似180年前出版的《科学怪人》书中,法兰根斯坦博士(Dr.Frankenstein)把自己的创造物拼接出来。我们现在处于关键的历史转折点。现在的一切都是可能的,我们几乎可以获得梦想的所有东西。

人与媒介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媒介,就没有人。心灵本是人力促成的外在延伸,现在变成了我们的环境本身。运用媒介,我们不断地延伸,延伸,但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我们的心灵。有了媒介,才有了社会。媒介即社会,有什么样的媒介,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有了语言媒介,人才成之为人,但人类社会还处在落后的原始社会。文字和书籍推动了文明和社会的发展。直到有了电子媒介,人类才进入现代社会。

数字媒介正在给我们带来全新的社会,我们由原来生活的物质的、原子的、有形的社会,转向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并存的社会。在虚拟社会里,我们有着多重身份、不同的化身,亦如我们在现实社会的不同角色。在工作岗位上,我们是劳动者;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家庭里,我们是成员。因特网作为全新的媒介,将会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无可限量的变化。全球网络的发展将成为塑造这个星球上生活的决定性因素。

三、人需要什么样的媒介?

为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人类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物过着一种社会生活。人的自然属性和自然条件是其进行社会生活的生物性基础;同时,人的自然存在、自然需求及其满足都被打上了社会的和文化的烙印。人的生活世界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主要性和人性化。首先,生活世界是一个主体性的世界,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世界。其次,生活世界还是一个人性化的世界。主体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是人的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

人所需要的媒介,首先要具有人的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即体现和尊重生活世界的主体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

媒介应用造成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就积极性方面而言,媒介增强了人传递、输送、沟通、交流信息的能力,推动着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分工与经济结构的变革。媒介是人的延伸,通过媒介,人们拓展了认识空间,扩展了自身的主体性。

就其消极性方面而言,媒介在延伸人的同时也裁截了人本身,使人本体的某些功能退化。其实质是破坏了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即损害了生活世界作为主体性世界和人性化世界所具有的特征。尤其是现代的电子媒介和今天的数字媒介,它们是技术推动下的媒介,其发展与技术密不可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技术具有某种非主体化与非人性化色彩。例如,作为20世纪重要发明之一的电视,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电子媒介,却未能体现人的主体性特征。在电视面前,人只是受众,只能接受,无法选择。虽然我们可在有限的频道里选择收看节目,但这些都是人无法控制的。人们无法参与,即使不满意也只有被动接受,从而使人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在机器面前的被动地位。

媒介,尤其是大众媒介,同样消解着生活世界的人性化特征。在大众媒介看来,人是一群没有个性的平均化的人。大众媒介通常都是尽量吸引大量的受众,因而它们大多在内容上是中庸的,在形式上是简单的。大众媒介以同一副面孔,面对所有的人。

人既是一种身体的存在,又是一种心理的存在。人的身体存在规定着人的存在和生活。人的身体存在又构成一切活动的基础,它作为活动的承担者起着制约作用。因此媒介应以身体存在为中心,接受身体存在对于媒介发展的导向作用以及对媒介应用的限制作用。从心理层面来看,人又是一个以自身身体认同为基点的独立的社会心理主体。人的意识生活的中心是其个体存在。自我注视与自我关注是人与人交往和在其环境中开展活动的起点,并使人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主体性要求。这包括要求有一个稳定、有序和人性化的环境,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媒介环境。

以人为中心的、体现人的生活世界的主体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的媒介,才是人所真正需要的媒介。

四、数字媒介是人的理想媒介吗?

数字媒介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介质数字媒介,包括软盘、硬盘、光盘、VCD、DVD以及更新的存储介质;另一类是网络数字媒介,即因特网。未来的主流媒介将是互动式媒介——不是光盘,不是互动式电视,而是因特网上的互动性。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数字媒介,指的是数字网络,即今天的因特网。因特网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形成一种全新的媒介,对传统媒介产生强烈的冲击,造成媒介的变革,并将成为媒介的中心。网络媒介有着不同于传统媒介的新特性。

首先,网络媒介具有流动性。传统媒介如报刊等,以及介质数字媒介是将信息物化在原子上,尽管轻巧、便携,但信息的传输依赖于物理意义上的位置移动。因特网是将信息存放在网络主机上,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一定的方式(有线或无线),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获取。因特网上的信息具有流动性,这是其与介质媒介本质不同的地方。

信息就其本性来说,即具有流动性。将信息物化在介质上,信息的使用离不开原子,这是工业时代的信息获取方式。这与信息的本性是不相符的。在人类社会尚未步入信息时代之前,这种技术和方式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普及。在信息时代还未完善的社会中,它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扮演着信息传输的重要角色。信息有其天然的流动性,信息会选择满足其流动性的媒介,这就是因特网这种网络媒介,而不是光盘及在此层面上开发的更多更好的物化在原子上的媒介。在因特网上,信息不再是需要被运送的物品,而能以光速传播。传统形式的信息运送方式,例如报纸、杂志、书籍等,到了数字世界,它们所承载的信息可以立即向外传送。通过因特网,只要手指在鼠标上一点,世界那一端的信息,立刻化身为一群数位精灵,通过光纤、电缆或电话线来到荧屏前。

其次,网络媒介具有交互性。与大众媒介传播方式不同,网络传播不是媒介向接收者传递信息的单向传播,而是二者之间的交互性传播。不仅媒介作用于用户(传递信息),用户也作用于媒介,如用户可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修改、放大和重新组合等。对传统的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用户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选择看或不看,而对网络信息,用户不仅可在较大的甚至近乎无限的范围内选择信息,还可通过计算机操作改变传输内容和传输形式。比如,就传统报纸而言,受众不能对它有任何加工和直接交流,但网络报纸则允许用户通过信息检索等功能,只向用户展示他们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信息,形成个人化的报纸;或者通过反馈等功能,发表他们对新闻的意见。实际上,交互性常常表现为用户利用网络媒介的功能对信息进行选择,从而成为操作这些信息的主体,而传统媒介则不提供这些功能。由于用户参与了传播过程,传播效果就不仅仅由媒介控制了,在一定程度上,用户的主动使用也控制了传播效果。

再次,网络媒介是多媒体的,在因特网上可以实现多媒介传播。多媒介不仅能向用户显示文本,还能同时显示图形、活动图像、声音和视频。网络传播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将同一条信息由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种媒介。传统媒介只是单媒体传播,受众选择了什么媒介,就只能选择这个媒介所具有的传播方式。

网络传播就媒体形式而言,是从单媒体走向多媒体,就传播性质而言,是从单向性走向交互性。多媒体与交互性传播,是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本质区别。

在图书时代,对语言的控制是私人的事,而电子媒介则使我们对语言的支配变得社会化和口语化。现在,随着因特网的出现,我们拥有了第一流的媒介,它既是口语化的又是书面的,既是私人的又是公共的,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

因特网从技术转向媒介,它的媒介特性一展现,人类即紧紧地依偎在因特网上。因特网第一次向人们提供了一种丰富且有趣的媒介,人们可以主动地选择我们的心灵需求的信息。而在传统的大众媒介中,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

因特网这种数字媒介,它能够即时传送信息,同时,网络上的信息也极为丰富,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寻找与自己的心灵互动的新鲜事物。同传统媒介相比,网络更能尊重人的需求,在人的心灵需要时送来人们所想要的信息。

使用媒介如同使用交通工具。我们运用口语,就如同是在散步,轻松自如,但走得慢,即获得信息的速度很慢;运用纸和笔,就如同骑自行车;使用广播和电视,就像是乘公交汽车,尽管方便,并且越来越方便,但主动权在公交公司,用户只能定点定时去乘车。因特网这种数字媒介就如同私家车,我们可以方便地想到哪里,就到哪里。

虽然只有这一点小小的变化,但主动权转移到我们手上,人成了传播过程的中心,权力从媒介转到了我们。我们再也不仅仅是受众,我们同样是创造者,是参加传播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数字媒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技术发展推动下的数字媒介飞速发展的美好图景。这是一片蔚蓝的天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数字媒介是以人为中心的,它尊重人的主体性;同时,它又是人性化的。可以说,数字媒介是我们的所需要的媒介。针对数字媒介的特性,那么数字媒介是人的理想媒介吗?

当我们尽情地讴歌数字媒介的时候,也许,我们也该反思一下这片蔚蓝的天空是否会飘过乌云?答案显然是肯定的。除了显而易见的负面的因素,如政治、商业利益、黑客等,数字媒介本身也有着不尽如人意之处。

——当我们数字化了一切,我们是否会发现,面对如此之多的比特,我们将无所适从?

信息是人与事物互动时产生的一种东西,而人对信息有着天然的需求,以满足人的心灵。现代的每一天,我们接受大量的信息。有时,我们茫然地注意着无边的信息,这些信息只是与我们的心灵产生着浅层次的互动。

“信息崇拜”导致“信息爆炸危机”。人加工和接收信息的有限能力,与现有大量必不可少的信息发生矛盾,同时大量多余的信息又妨碍了有用信息的利用。现代社会,生存离不开信息,但无边的信息会将人们淹没,使人们手足无措。

设想我们生活在平静恬然的农业社会,当我们从田边走过,我们可以潜心去体会一朵花的开放、凋谢,认真地注视小鸟的飞翔、蜜蜂的辛勤,这些非现代社会的信息,它们会带给我们以娱悦,与我们的心灵产生感应。从这些简单的信息里,我们所获得的,难道不比从现代大量的信息里所获得的多吗?

——当数字媒体发展成为一种人人唾手可得的媒介时,数字媒介是否会丧失交互性以及今天人人欣赏的不同于电视的新特性?

——数字媒介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然而,它与技术的结合更紧密。

当我们把数字媒介当成我们的私家车时,我们是否会想到,也许我们所接受的数字媒介,只是技术精英们所提供的出租车,也许我们可以方便地要求去哪里就去哪里,但是,我们得向技术精英们付出代价——“出租车费”。我们的自由也许仍然只能由技术精英来把握。

对于媒介的使用,也许如同我们的交通工具,它让我们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快,却发现我们越来越忙乱。如何才能做到回归:我们对媒介的使用,真的胜似闲庭信步?

人是否重新成为技术的奴隶,为无边的数字化信息所驱使?……

南非大主教图图在形容非洲在殖民统治下的噩梦时说,“……我们相信了白人,接受了《圣经》,然而我们却失去了家园……”

五、设计数字媒介

数字媒介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它正处在发展的决定性阶段。同时,因特网这种数字媒介,是技术推动下的媒介。技术的发展,将会推动网络媒介的成熟;而网络媒介的成熟,又将产生新的应用,对技术形成新的需求。由此而形成的技术与网络媒介的互动,彼此促进,从而加速向前发展。由于每种技术都延伸了我们的一种官能并超越我们的身体限制,所以它激励我们去获得对自身身体的最佳延伸。如何获得人的最佳延伸呢?我们正在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关键性时刻,是让媒介设计我们,还是由我们设计属于自己的媒介?我们选择:设计我们的数字媒介!

要设计我们需要的数字媒介,就必须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的技术,形成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的媒介。以人为中心是指在设计和应用媒介时要顾及到人的身心双重需要,力求使媒介适合人的身体存在并满足人的心理需要,从而避免强迫人去适应媒介,避免让媒介变成一种对人的专制力量。

我们的理想媒介,应该是:

1.最好的交互性——网络与人的互动。

因特网是和电视不一样的媒介,它是互动式、多方向、含有几百万个交点的媒介。

网络是互动的、参与性很强的,好比坐在餐厅里谈话,而不是把东西从印刷成的报纸中往外乱撒。一来一往的对话及其流动性,使得网络生趣盎然。网络的灵魂在于人与网络的互动。

网络是基础性的,从根基发展出来的。网络属于多面体球形结构,每一个人与其他人直接相连,不是分层负责的结构。

在因特网上,用户可以接受内容,同时也希望自己给别人的,能和所收到的一样好。人们希望主动地“拉过来”自己想要的信息,并主动地“送出去”自己的思想。

网络科技最根本的作用,是它打破了现行的传播基础结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设立站点,可以立即向百万人出版他的东西。网络这种传送的环境不需要大型传播媒介的基础设施。

因特网上的互动式业务,即将跻身于主流之列。未来的互动式经验要能跨越娱乐、信息、交易、沟通、教育等多种范畴,同时也要能跨越不同技术,跨越通讯网络和取得内容的装置。这样,我们所选择的数字媒介就与人产生了多层次的互动。

2.更多地体现个人性——个性化服务盛行。

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这个著名论点,还提出了一个重要论点——“媒介即按摩”。享受媒介就如同享受按摩。大众在享受按摩的过程中,被大众传播媒介通通没收了一样最宝贵的东西——大众中每一个人的自我,即个人性。电脑用户伸出自己的双手敲击着键盘,与电脑进行着真正意义上的“交往”。由于因特网提供了良好的交互性,在与因特网的这种交往过程中,用户获得了自我,重新找到了失去的个人性。

因特网将充分体现出尊重用户的个人性,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成为一种各取所需的媒介。

3.越来越人性化——媒介与人的融合。

数字化时代,电脑和网络将越来越人性化。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我们所面对的计算机和网络,将不再是一堆单调和呆板的硬件,而是会说话、根据人的语言、表情和手势做出相应反应的智能化器件。同计算机和网络打交道,将会如同和人打交道一样方便。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数字媒介将不再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事物,而是善解人意的精灵,它了解人对信息的特定需求,在人们需要的时候,适时为人们送来信息。

人机界面不仅是由生硬到友好,而是向无界面发展,从而最终把其纳入人的本体。未来的方式将是借助已在发展中的仿生工程,把电子途径直接与我们的生物神经网络连接起来。这一思想将隐去界面以便取得直接联系。

媒介技术的人性化,从而最终体现出自然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4.媒介即人——这样的未来不是梦。

数字媒介以它的人性化角色,不断与人融合。在未来,完善的媒介,是由人控制的,各个独特的,正如口语媒介、手势语、体态语,这些都因人而异。

未来,媒介即人,数字媒介方便、易获取,人人都可以拥有。我们运用数字媒介,正如我们的一举手、一抬足,自然端庄;犹若我们的思想,一任其驰骋千里,收放自如,忽急奔,忽漫步。

人类创造出工具,然后依工具的形象塑造自我。17世纪钟表被发明,语言中便出现了有机械含意的比喻:“心脏如同一只泵。”20世纪中叶自控式工程装置问世,控制论式的比喻也出来了:“人脑如电脑。”这些概念初提出时很难接受,现在却已是过时的比喻。

今天,我们创造了因特网,并使之成为我们日益依存的媒介。未来,我们可以说:

我是网络。我是万维网。我是媒介。我是信息内容。未来,媒介将是我们自身。

参考文献

[1]德克霍夫.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

[2]尤西林.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意义.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敬礼.科学危机、技术危机与生活世界危机.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5)。

[4]尼葛洛庞帝著.数字化生存.胡冰,范海燕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5]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陶德言.知识经济浪潮.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7]约翰·布洛克曼著.未来英雄.汪仲,邱家成,韩世芳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

[8]珍尼特·沃斯,戈登·德莱顿著.学习的革命.顾瑞荣、陈标、许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9]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0]ciw.com.cn中国计算机报媒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