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自媒体时代的缺点集锦9篇

时间:2023-10-10 15:58:49

自媒体时代的缺点

自媒体时代的缺点范文1

论文摘要:以教学媒体的基本概念为基础,将教学媒体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两大类,并分别讨论了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煤体的特点。多媒体具备妙趣横生,激发兴趣,形象生动,帮助理解等优点,但同时也有容量与节奏难于把握;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不利于及时处理学生的反馈信息;时硬件和教师计算机水平要求较高等缺点。所以教师在选用教学媒体的时候应充介考虑课程特点,教学对象等,将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媒体包括在教学过程中为获取、加工、处理和利用事物信息所使用的存储与传递事物信息的所有媒体。财经专业教学中通常使用的教学媒体,按其发展层次可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传统教学媒体是由教师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以及黑板、粉笔、挂图、模型、教科书等组成;现代教学媒体是指幻灯、投影、广播、录音、录像、计算机、网络等,以及多种媒体的组合系统—多媒体系统。无论是传统教学媒体还是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影响着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程度,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1传统教学媒体的特点

传统教学媒体的优点在于:

1.1方便灵活。学生使用这类媒体学习时,可自定学习步调,自由选择,并可在材料上做出标记、注释以便日后查阅。同时课程材料可按不同的方式进行设计,便于学生自学。现在许多教科书都在每页的边缘留出较大的空白,供学生记录学习要点和心得,就体现了传统教学媒体的这一特点。

1.2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传统教学媒体以语言的形式显示教学信息,有利于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1.3在信息传递的同时,师生间有感情交流,有利于情感因素的运用。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对信息传递的容量和强度具有比较强的调控作用,从而使信息传递能够稳定的进行。学生注意力也比较容易集中。

传统教学媒体的缺点在于:

a.信息传递量较小。借助于黑板和教科书给学生提供的信息量非常有限,教师的板书,擦黑板等都会占用课堂时间,造成知识容量缩小。

b.直观性和形象性比较差。

c.新颖性和趣味性比较差。

这些都不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发挥。特别是对比较抽象的信息,传递效率更低,表现力更差,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2现代教学媒体的特点

使用现代教学媒体可以扩大课堂信息容量,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和多样性,尤其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多媒体技术更加具备以下优点:

2.1妙趣横生,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能够将抽象的财经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画面,降低了财经知识的认知难度。如在进行会计基本平衡公式的教学中,可用AUTHERWAER软件制作交互按钮,当学生用鼠标点击画面中的天平时,会出现两个金额相同的硅码,让学生动手将两个祛码放在天平上,放人后,天平保持平衡。通过这种简单的操作,使学生形象的理解恒等式的意义,直观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好。

2.2形象生动,帮助理解。比如财经专业教学中的操作流程问题,一直是一个枯燥琐碎的知识点。可利用FLASH软件将整个业务流程制作成动画,演示给学生看,使得原本讲述起来显得杂乱无章的知识,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就如同他们亲身感受一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应用于教学也并非是完美无缺,它的缺点在于: a.容量与节奏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写黑板和擦黑板的时间,这样教学内容可以增加很多。但是容量太大使学生很难消化,教学效益反而下降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用多媒体展示板书,切换的时间很短,节奏很快,使学生来不及思考和消化,也使教师难于把握教学进度。用电脑显示屏幕替代黑板,只有屏幕,没有板书,或者是只有几个序号和内容提纲,看似知识量很大,实则学习效果难以保证。学生满足于获得老师的课件,而放弃了做课堂笔记,不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复习。

b.多媒体形式生动,使一些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尤其使用FLASH加人动画效果的课件更是如此。

c.一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及时处理学生的反馈信息,所以对信息传递没有调控作用,信息传递缺乏稳定性,并且由于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它的优点难以充分发挥出来。

d.使用多媒体教学对硬件设施和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需要一定的硬件设备,而许多中小学都存在着资金不足,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状况,目前很多学校,还不得不大量使用着传统教学媒体中的黑板,教课书,实物模型等。另外运用多媒体教学还要求教师不仅要懂得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懂得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而且要具备熟练操作、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已经具备现代教学媒体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如掌握教学设计和电脑、网络使用技能等的教师,其课件有一部分能够自己完成,可是还存在相当一部分的人需要别人的指导,或者是直接利用网络上的资源。在制作课件的软件选择上比较单一,大部分是选择用Powespoint演示稿.只有少部分教师能够使用AUTHER-WARE和FLASH制作课件。这就往往使课件不能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自媒体时代的缺点范文2

【关键词】自媒体;网络;教育;学生管理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从中央的文件及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在移动互联时代,如何将网络自媒体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研究如何利用好手机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网络自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德国社会哲学家霍克海默的“人以技术理性赢得的胜利,常常以人本身的异化为代价”这一观点,媒介不仅通过它的内容作用于人的意识,它的使用与普及所产生的媒介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人的性格,对使用者产生异化作用。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们注重理性与逻辑思维,称之为报纸人。伴随电视媒介成长起来的一代则称之为电视人: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沉溺于狭小封闭的观看空间,使他们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电脑与手机可以看做是电视的延伸,并且随着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手机人的概念越发清晰[1]。手机人与电视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不认同任何的强制与权威,更容易接受媒介的影响。网络时代的到来,克服了电视媒体无法互动的弊端,为使用者提供了进行互动的可能。然而这种互动是在虚拟的网络化环境中进行的,使用者注重自我意志的表达,从而漠视其他的外在声音。

从报纸人到电视人,再到当下的手机人的出现,无不证明了媒介依存症的存在。这一普遍的现代社会病理现象,在大学生之中尤为严重和明显,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已经影响了其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学生在休息和学习期间使用手机,影响正常的作息时间和降低学习效率;手机上网的隐匿性增加了大学生浏览不良信息的可能性;过度沉溺于虚拟网络社交,缺乏现实的交流以及产生孤独自闭的性格,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着消极作用。

2 网络自媒体时代创新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2.1 网络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自我认知的缺失

自媒体以其主体的平等性、平台的开放性、信息的虚拟性、传播的互动性、即时性等特点,让每一个人都加入到网络社交中来自由表达,通过他人的评价与互动,进行自我认同。然而由于自媒体本身虚拟性、自发性、隐匿性的特征使得大学生的自我认同陷入困境。

存在于社会中的个人就像舞台上的表演者,他们的行为会向社会认可的价值与规范靠拢。正是基于自媒体信息的自由性,使得信息的过程中“把关人”的缺失,造成大学生在自媒体中为了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运用文字及图片进行“表演”,向观众呈现出更符合大众审美与大学生形象的“表演形象”[2]。有时会随着自媒体受众数量的增多从最初的个人表演形象转变为迎合更多大众的群体表演形象,并在此过程中放大,甚至虚构自我的生活片段以及自我特点,以求得自我角色的认可与肯定,

2.2 网络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社会认知的偏差

调查显示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了解信息,由于自媒体信息的随意性,信息内容的碎片化以及网络的隐匿性的特点,容易造成信息失真、可信性差、信息呈现散漫无序的状态。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尚未健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缺乏对信息的判断能力以及对不良信息的抵制能力,从而容易使得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产生偏差。并且过度的沉溺与网络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

3 构建网络自媒体时代的学生工作模式的措施

网络自媒体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当下的学生管理也应应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实现“互联网+教育”的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网络自媒体时代的学生工作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生自我认知

媒介素养是指媒介的使用者在媒介使用过程中面对海量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批判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信息制作与的能力。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引导学生理性对待新媒体,并且强化大学生作为网络信息的者、使用者和传播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3.2 整合网络资源,发挥网络优势

海量的网络信息使人们的信息搜集变的无从选择,并且网络信息的碎片化更是难以找到有深度的内容。大部分大学生的网络信息收集处在简单的查找资料上,获得的知识零散,难以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将零散的、片面的、缺乏系统性、分散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成立网络课堂,让学生进行观看学习。通过网络信息的监管与引导,一方面,提高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有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改善网络专业学习资料少、专业性不够、过于分散的现状。

3.3 利用网络教育渠道,扩大教育效果

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构建网络教育新模式。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就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文教育、诚信教育等,在网络平台中增设相关板块,发挥网络教育的“微力量”,使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将微信平台作为重点的网络宣传教育阵地,并结合特定的时间节点进行相关的网络教育,开展相关的网络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人文教育、诚信教育等融入到学生的点点滴滴。例如,结合感恩节进行感恩教育,网络征集“五个一”:一个感恩瞬间、一份爱心、一张卡片、一个爱心包裹、一个相册,发起微信投票,让感恩教育受众最大化;结合“一二・九”运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微信、微博发起“国家概念”微征文活动;结合国家的政策进行创新创业的教育,开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秀大学生创业事迹”专题,进行网络推广。与此同时充分利用自媒体网络的服务功能,整合多方资源学生关心的最新资讯:考研信息、就业信息等,建立系统的校园自媒体工作网络,有效地起到把握学生舆情热度,控制校园舆论导向的作用。

“互联网+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学生管理时代。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才能在时代下打造高效、合理的教育格局,切实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自媒体时代的缺点范文3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219-02

近几年,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使传统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新媒体(NewMedia)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让人们摆脱了原有的看电视、听广播的传统模式,极大增强了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而大学生网民又是所有网民中最具活力,最能接受新鲜事物的一支队伍。目前,大学生几乎人人拥有电子信箱、即时通讯工具和社交网络平台账号。与传统媒体相比,大学生更乐于通过网络新媒体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展现自我。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成熟,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传统的书信逐渐被电子邮件所取代,传统的图书出版被电子图书所取代,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被网络聊天、电话或者短信交流所取代……与可能现实中永远不能碰到的人进行视频或音频的交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距离。因此,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不可否认,即使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了很多正面的影响,但它对人际关系负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它克服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扩大了人们的交往空间,拓展了人们的交往手段,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行为方式和情感,而大学生作为手机、电子邮件、BBS、博客、播客、QQ、微博、SNS社交网站的主要使用群体,其人际交往也受到新媒体的巨大影响。

1.新媒体以其开放、跨地域性、虚拟等特点,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广泛性

新媒体以其灵活多样、方便快捷等特点,使大学生人际交往可以跨越地域、时间、生活圈等障碍,不仅可以实时关注老友动态,还可以通过虚拟角色认识更多同一兴趣圈的人。并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加入音乐、绘画、写作等群组;同样,博友、播友们也有自己的“圈子”,文学爱好、职业等相似的博友们会链接各自的博客地址,钟情于摄像、摄影的播友们乐于共享彼此的视频文件、照片……既可以与过去熟识的老友保持联系,又可以通过网络结识新朋友。随着SNS社交网站、微博和聊天工具(QQ、MSN)的普及,网上各类思想交锋、碰撞,人们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加速了人际关系的紧密发展,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加泛化,互动更加频繁。

2.新媒体以其互动性、去权威化、多元性等特点,使沟通更加无障碍

大学生个性张扬、勇于表现、自我意识强、思想开放独立,乐于接受新事物,这与新媒体的“平等性”、“互动性”、“去权威化”等特点相协调,新媒体时代下,人际交往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模式中社会、文化、心理等障碍,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技术交往的过程中,拥有充分的时间选择恰当的词语,有效避免了发起者被拒绝的尴尬,为交往双方留下了回旋的余地,再加上新媒体的私密性和安全性,使一些内向害羞,不善交际的大学生更倾向与使用新媒体实现情感的表达与传递,从现实中的禁锢中释放出来,使得他们交流起来更加顺畅,沟通更加自由,交往起来得心应手。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以其开放、多元、虚拟、迅速等特点,极大丰富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扩大了交往范围,提高了交往的频度,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更加自由和顺畅。但同时也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1.新媒体方便、快捷等特点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冷漠化

近年来,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新媒体技术逐步替代了传统的书信、电话问候,无法像书信那样“见字如人”,更不能像电话一样让对方听到富有变化的语调和声音里面的喜怒哀乐,拇指下来来往往的文字,打着祝福的招牌,抄来抄去都是转发,没有了朋友间真诚的祝福,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离和冷漠。长期置身于虚拟世界,缺乏亲身与人及自然的接触,无法满足与人真实对话的欲望,回到现实生活中无法适应,造成自我认知的模糊与困惑,加剧了孤立心理的形成,甚至产生人格分裂的病态极大影响了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

2.新媒体“虚拟化”的特性,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信任缺失

新媒体提供的交流平台依托于网络,手机短信、博客、社交网站、QQ、MSN等都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很多人以匿名的方式、多重身份进行交流,其中普遍存在言行失范、真实缺位等风险。“虚拟性”的交流取代了面对面的交流,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出现的非真实身份交流导致人际交往模式的改变。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的生活阅历不深,与社会接触不多,对很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偏简单、片面,很容易被网上一些错误观点、言论引导而误入歧途。此外,网络和手机的人际交往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谎言充斥着整个网络,使得人们对于网上的言论持怀疑态度。因此,大学生在享受新媒体带来的便利时也注意保持警惕,他们对网络上的虚拟的感情或者承诺往往不相信,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信任缺失,影响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

3.新媒体过度依赖会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

新媒体时代下,我们用手指获得了信息,用电子符号取代了书信沟通,用个人的博客取代了日记,用网络语言代替了部分传统语言……所有这些用新媒介的准则都在快速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原本朴素的东西,原本慢节奏的生活,原本充满意义的思考正在被这些最新的网络工具稀释甚至代替,很多人满足于与媒介中虚拟社会的互动而回避现实社会的互动,停留在图像和符号的表层,不能进行深入了解和交往,造成现实交往能力退化,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三、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合理引导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大学生中越来越普及,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越来越深远,那么如何引导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解决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就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充分了解新媒体特性,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社会交往的理性认识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更加便捷、灵活、多元,交流的方式也更加自我和个性,拓宽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渠道。由于网络社交身份的隐匿性和模糊性,交流过程中,交流双方所的言论往往带有个人感彩,有的甚至是欺诈性和虚假性的信息。所以,作为新媒体使用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大学生应当明白,新媒体只是一个工具,虚拟的网络社交并不能代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也不能浪费所有的时间沉溺其中,迷失自我,应增强自己的防范意识,提高自律能力,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避免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

2.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增强网络防范意识

发达的网络技术已经把世界各个角落的人联系在了一起,在网络世界里任何人既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又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两种角色可以随意切换,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者的单向性,但也带来传播权的滥用。这种信息传播的无障碍性,使信息的更为迅速和随意,造成信息丰富繁多但却无序。有时候因缺乏对一手信息的常识性、客观性判断,以致虚假信息、不良信息泛滥,所以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是必要和迫在眉睫的。

当今社会,大学生缺少更高的热忱去追求理想和信仰,自制力和抗环境力差,奋斗精神缺失,对主流意识形态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在媒介的评估判断上,大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功能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易受不良信息影响,价值取向偏离主导价值取向。因此,高校应将新媒体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范畴,通过组织新媒体知识讲座和开设选修课,普及新媒体知识。同时,应强化大学生的媒体道德意识、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其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以期能达到自觉遵守媒体规范与道德,合理使用新媒体资源的效果。

3.网上网下结合,引导大学生增强现实交往能力

在确保大学生将网络交往作为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的一种延伸和补充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开展网下活动,同时及时宣传和反馈活动效果,实现网上网下相结合,锻炼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自我表达和交际能力,避免出现“网上滔滔不绝,网下支支吾吾”现象,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和水平。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可以通过网上宣传教育、网上心理辅导等方式传播人际交往的注意事项和相关技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心理咨询室、社团活动、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网上平等交流,网下和谐共处的新局面。

四、结束语

新媒体技术给大学生学习、生活、思想提供了崭新的空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但同时也造成很多的负面影响,但是通过大学生自身努力,不断学习,认识到网络交往的利弊,满足自我交往需求;再加上政府和高校的正向引导,使大学生能更加理智和科学地利用新媒体这个工具,为我所用,为自身的思想进步、健康生活、学习成长服务,同时能更好地实现对自身的精神、心理、人格、情感的塑造和培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和能力,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提供成长空间和条件。

参考文献:

[1]邱刚,刘洁纯.新媒体环境下“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新特点[J].北京教育,2010,(5).

[2]郑懿,王丽.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青春岁月,2012,(4).

[3]何志坚.新媒体技术下的“人际冷漠”[J].文化万象,2009,(7).

自媒体时代的缺点范文4

一、“缺乏互动”问题不在媒体

有一文章提出:“传统多媒体教学在操作上重技术,轻感情,缺乏互动。”我们知道媒体是教学设备,它没有感情,没有思想,当然谈不上轻感情还是重感情,也不能主动地与任何人进行互动。文中所说的“传统多媒体”缺乏互动,那么,电子白板就能主动地与人互动吗?“在操作上重技术,轻感情,缺乏互动”是谁在操作媒体,是我们教师自己。那么,是谁重技术,轻感情,缺乏互动,这不是十分明显的吗?关键是教师如何利用媒体引导学生与媒体的互动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不能把我们自己的错误不负责任地推给媒体。“教师成为机器的操纵者”,教师是媒体的主宰,要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应用教学媒体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肢体、表情等身体语言”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创设具有“亲和力”的课堂氛围。如果,教师把教学内容甚至板书都制成课件,当然只能是被机器所控制,成为疲于奔命的操纵者,自然是手忙脚乱,顾不得什么表情、肢体语言了。当然也就没有情感交流和师生互动了。看来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应用媒体的观念问题,我们要把媒体当做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资源的工具而不是灌输知识的渠道。学生利用媒体主动学习就是与媒体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利用媒体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问题讨论,就是情感交流、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如果一味地利用媒体灌输知识,当然就没有互动的时间。看来缺乏互动的不是媒体本身,而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受教学观念支配的教学方法。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恰当使用多媒体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活动”。思维能力也就是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笔者认为,这种能力要依靠学生自己主动建构形成,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思维过程。所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给学生留有思维的余地,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交流,不断提高思维能力。留有思维的余地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问题的提出、课件的制作都要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而绝不是揭示问题的结论,那样当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有文章写道:“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将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全部纳入课件……演示速度较快,使学生眼花缭乱、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忽视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对这段文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教材缺乏必要的分析,不加选择,不论是否是重点和难点,凡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一律制成课件,课堂教学中一股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媒体成为灌输知识的工具,不给学生留有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却把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责任推给了“传统多媒体”。请问,是谁不分青红皂白“将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全部纳入课件”?又是谁“演示速度较快,使学生眼花缭乱”?不是我们教师自己吗?如果我们能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对表象的观察、概念的分析、师生的互动、广泛的交流,形成合理的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的理性认识的活动,就可以有效地促进思维的发展。由此看来,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传统多媒体”(也不能泛指“多媒体教学”)的过错,而只是一些教师多媒体使用不当,课件制作不当所造成的。所以,不能以电子白板的某些长处而否认“传统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三、教师主导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并特别要注意课堂教学中教材的生成性问题。就是要随时捕捉为教学所用的素材,纳入到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就是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就是我们在撰写教案时设计好的策略与方法。“生成”是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与自己头脑中原有知识同化、顺应的思维活动而产生的对于新知识的理解、认识以及反映。特别是现在多向、互动的的教学氛围,学生主动学习、师生平等交流的空间,使学生的“生成”内容非常丰富,而这些“生成”都是鲜活的教学资源。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将会极大地促进学习氛围的生动活泼,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随时把生成的教学素材纳入到教学之中就是教学的灵活性。有无灵活性是教师的基本功和素质所决定的,不是任何媒体所能左右的。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顾“忙于页面的转换”,缺乏灵活性的是教师而不是媒体。另外,应当弄清教师与媒体的关系,教师是媒体的主人,而不是媒体的奴隶,怎么能因为“内容和模式早已在课前就固定好了”而就没有了灵活性。“极大地限制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的不是媒体而是教师自己。

四、制作课件目的要明确

自媒体时代的缺点范文5

【关键词】泛媒体 民族地区 辅导员 思政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37-02

泛媒体时代,新媒体成为影响民族地区大学生价值观的强势媒体,在目前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广泛展开、大学生对媒介的认识缺乏理性判断的大环境下,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较大的挑战。为此,本文试探讨泛媒体环境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在此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困境、途径及方法,以推进民族地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泛媒体环境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越来越被社会和广大公众所关注。各类新兴媒介构建的泛媒体环境正全方位多维度地影响着大学生信息交流和反馈的方式,给大学生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了负面影响。据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媒介使用呈现出“复合化”的发展趋势,约9成以上的大学生使用两种以上的媒介获取新闻及信息。新兴媒介工具与传统媒体相比互动性更强,任何人都可以上网娱乐、在网络上发帖留言、撰写博客和微博、在朋友圈中转发微博微信、通过聊天工具与或远或近的朋友甚至是陌生人聊天互动等。在网络世界,人人都可以掌握传播信息的渠道成为网络媒体里的行为主体,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介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把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诉之于公众面前。可以说,现代媒介环境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原有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模式,甚至出现盲目追随大众媒体、缺乏自身判断的情形。于某种程度而言,媒介已经成为民族地区高校的第二课堂,大学生易于受媒介影响和干预去观察和认识芸芸众生大千世界。新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既能产生正面的影响,也能产生负面的影响。如部分网络媒体为了争取点击率阅读量,力求内容和形式通俗化,通过微博微信等故意炒作、放大民族问题,放任部分网民歪曲民族团结等问题,对民族地区的高校学子们产生不可估摸的影响,其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二、泛媒体环境下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思想工作开展难点

(一)民族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一般侧重于对信息的判断和鉴别能力以及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新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的获取、传播、使用和创造已经成为基础性社会活动,信息能力也就成为每个人必须拥有的基础社会活动能力之一。总体而言,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不算高,但与此相对应的,却是中国传媒业、传媒技术在规模、品种、信息量、信息覆盖面等方面高速发展。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和以现代传播技术支撑的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之间,难免形成种种的错位和冲突,信息传播深刻作用下的社会运行过程也难免呈现出各种问题与缺陷,导致大学生对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海量信息缺乏理性的思考和独立的甄别。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辅导员应注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民族素养。很多大学生政治理念尚未确定,他们的民族观、对自身民族的印象,乃至对国家与民族的感受恰恰是来自网络的影响,他们也不大了解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对利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侵权盗版行为认知模糊。多元的信息环境使大学生的价值观也越来越多样化,会引起大学生更大程度上的迷惘,甚至会不分是非地附和非主流价值观。他们可以成为海量媒介信息的良好受众,但不一定是很好的分析者和批判者。他们利用新媒体多是感性需要,缺乏对生活的磨炼,对社会制度、民族认同、价值理念等深层次的问题缺乏判断力和理性思考。甚至有学生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搜索有助于增加自己知识量的信息,仅把互联网当作日常生活中消遣、娱乐和联系好友等工具,甚至沉迷于网络,借网络表达对学校教学等相关管理规定的不满以此逃避现实,或传播不健康的内容。总之,自媒体工具的盛行、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均为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带来极大的挑战。

(二)泛媒体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思政工作受到冲击。思想政治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舆论的影响,健康成长。但是泛媒体时代的诞生和蓬勃发展标志着去中心化时代的逼近。在去中心化时代,给予参与者更多的参与空间,无时空限制的自产信息将传统意义上的公共领域拓展到虚拟环境,没有单一舆论场,空间说说、微博、微信好友圈等媒介虚拟空间里以事件为导向、以个人兴趣为缘起无规律地形成多个舆论场,并且谈论话题的广泛性也远非传统的单一舆论场能比拟。大学生身处其中,其所见所闻纷繁复杂,其话语选择权更多,价值取向更为个性与多样,往往会结合个人、家庭和民俗进行判断和选择。以往作为受众的大学生正在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到信息的制造与传播过程中。一般而言,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一般是站在社会舆论的主流层面开展,而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有天生的逆反心态,对于主流信息不敏感甚至对抗、不愿意深入了解或理解不到位。种种因素结合,大大弱化辅导员这一中心的话语力量,高校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一定的冲击,或者被其他信息干扰,难以发挥其预期功效。作为民族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民族高校还未做好准备迎接泛媒体时代的挑战。

三、泛媒体时代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的策略

泛媒体时代,信息的发展传播瞬息万变,身处其中的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无法置身其外,应认真思考如何将新媒体作为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载体。具体而言,可采取以下方面的策略。

(一)利用新媒体将思政工作融入大学生话语体系中。在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中,如思政教育、班团建设、指导学生活动辅导学生课业等方面,都会用到新媒介,还要指导学生利用新媒介发现、接受和传播信息。如果辅导员没有考虑把新媒体作为工作的载体,就很难将工作做好。在泛媒体时代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应该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确保作为受众的大学生对网络不良价值观具备抵抗力。辅导员必须顺应媒体发展的新趋势,积极适应互联网的特点及传播规律,掌握新技术、用好新媒体。具体而言,辅导员应当在接受传播信息过程中,通过开设论坛、微博、微信、QQ班群,凭借新媒体这个平台融入大学生的话语体系中,对信息进行分级、筛选、鉴别,加强对内容的梳理和提升,及时冷静应对学生在新媒体各渠道中反映的各种问题,采用点对点、点对面、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的方式与学生互动,把握学生思想动向,隔断负面信息进入学生的话语体系中。不仅只作为信息的源头,更需要借助信息传播的过程让所带班级的学生信赖自己,以负责的态度将纯净有益的信息传播给学生,把主流民族观、价值观宣传渗透到班集体教育工作之中,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的信赖和支持,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增强学生的认知认同。由此利用自己的信息传播平台介入大学生的舆论场,形成辅导员、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多个舆论场的向心力,强化民族平等团结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民族观。

值得注意的是,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显示,家庭已经成为青少年接触媒介的重要场所。因此,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需要用传统沟通方式以及新媒体和家长沟通好,齐心协力引导大学生稳妥运用各种新兴媒体工具,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树立主流民族观,真正做到家校共育。

(二)配合高校教育主渠道开展学生思政工作。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在泛媒体时代可以配合高校思政教育主渠道、与所在班级的思政课教师结对子、并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媒介资源及当地民族资源开展思政工作。如网络语境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基本都是通过新媒体平台,各大学生社团的各种活动诸如微博大赛、微电影大赛、海报大赛、校报院刊的编辑、电台节目的录制和微电影的制作等基本上是通过微博微信第一时间、宣传组织;党团组织活动等亦是通过其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为开展党组织活动做宣传带动等工作。在这种校园氛围下,高校辅导员有必要通过组织班委建立班级新媒体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建设班集体的舆论场并与辅导员的新媒体工具对接,进一步鼓励学生通过接触学校学院的微博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学校官方贴吧、手机报等新媒体主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乃至学校的建设管理。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通过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活动,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话语体系中,鼓励学生积极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媒介传播氛围中,使学生能在各课内外党团、社团、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中耳濡目染,自觉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价值观、世界观,由此真正发挥引导学生的作用。

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民族观是民族地区高校院校思政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辅导员身负重任。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覆盖面广及交互性强等优势,主动出击,将新媒体作为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载体,利用自己的信息传播平台介入大学生的舆论场,传播主流信息,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内各类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指导大学生用批判的态度审视各种媒介传递的信息,培养、提高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把握能力,整体推进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成新.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21)

[2]陈致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素养新领域[J].教育与职业,2014(26)

[3]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基于‘多维一体’的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研究”(2015XJA710003);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研项目“高校大学生公民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KY2015LX628)

自媒体时代的缺点范文6

【分类号】:F426.31

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新媒体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指的是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信息传播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不断丰富而与传统媒体迥然不同的新型媒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

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精英媒体、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着传播发展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的。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科学技术在发展,媒体形态也在发展,我们今天恐怕是需要去关注在数字媒体之后的新媒体形态。

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已超过20亿,手机用户已超过50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近期,新媒体对西亚北非动荡的影响、美国网络外交的动向以及西方对互联网管理的加强均从不同侧面印证了新媒体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公信力现状

所谓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信守对公众的承诺,从而获得公众内心上对政府的运作方式、政府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以及与政府行为相关的整个社会制度的理解和信任。从根本上讲。政府公信力就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反映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进而影响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影响力。政府公信力是衡量现代政府是不是有效政府的重要指标,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服务性政府建设息息相关。

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的复杂性、开放性和多变性已经很突出,国家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这也构成了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背景条件。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冲突、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以及外来文化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意识,与社会和公民的价值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多种非理性行政行为的存在,又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行政能力,损害了政府权威, 影响了政府形象,降低了行政效益,使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与公众不断增长的行政需求之间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矛盾。公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和不信任感有了相当程度的增长。

我国政府已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我国各项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影响。作为新媒体形式之一的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政府与网民沟通、倾听民众呼声的平台和重要渠道。2012年2月,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权威((201 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政务微博客总数达到50561个,较2011年初增长了776、58%。仅在新浪网认证的党政机构微博12103个,党政干部微博10652个,政务微博总数22755个。仅从数字看,表明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也加入了微博热潮当中。政务微博的广泛建立是我国推进民主化进程中的亮点,但是实施的效率和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新媒体背景下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

1、政府监管不利、政府官员缺乏责任感。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事件、重大交通事故、矿难等,充分暴露出某些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政府行政不作为、行为缺位。一些政府官员缺乏危机意识。自身缺乏责任感和公德心。一些政府官员把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利作为自己牟利的工具,,贪污受贿,作风低下。在新媒体时代,丑闻一经爆出则迅速引起公众的不满,同时使公众严重质疑政府的公信力。

2、政府信息公开不到位,回应效率低。政府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促进政府与公众交流互动、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基础。但一些政府没有切实做到信息的阳光、透明,往往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才公开,不利的信息则刻意隐瞒或者伪报。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的是广大公众,通过新媒体,这些事件会第一时间播报出来,政府的回应却往往要等到事件已引起热议后才进行。这种信息公开的不充分以及回应的效率低下不但会导致事件的负面影响及事态严重性扩大,而且会导致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普遍质疑。

3、新媒体带来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新媒体使公众不再完全被动接受自上而下的信息灌输,而让自己站在信息的源头,通过新媒体获取和各种信息资源。公众也不再是相对孤立的个体,而是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意见交换。在新媒体的作用下,公众的权利意识进一步增强,表达意见的诉求更为明显。新媒体可以使寻常百姓成为意见领袖,可以让公众的任何意见都可以自行表达出来并引起社会的关注,这些因素给政府公信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4、公共舆论具有不稳定性。由新媒体延伸出的自媒体,使得普通大众都可以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他们自己的新闻。以微博为例,它是自媒体的一种形式,在微博上,用户可以随意发帖、转发、评论,但是微博上的信息真假难辨。从舆情信息收集研判的对象上看,信息量大幅攀升,微博用户“重体验、轻真相”的个性易使谣言易在微博平台上泛滥成灾,加上信息把关权利的下移,信息无限量递增并被“节点扩散式”转发,这给主管部门或者当事者收集与研判网络舆情信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公共舆论有不稳定的趋势。有时候,大众对某一特殊事件持某种观点的理由非常薄弱。当一个事件以后再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时,许多回答者根本记不起他们早先的回答,并给予民意测验者完全相反的回答。

5、法律法规不健全。近期,环保组织申请公开云南铬污染企业融资信息被拒。铬污染事件已经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但是在‘商业秘密’、‘政府职能范围’、‘信息网络技术限制’筑起的保护网下,公民对铬渣污染事件仍然没有更多知情的权利。这也反应出在法律法规层面,我国很多制度不健全。很多方面法律法规没有明确指出是否应该公开信息,对于不公开也没有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因此,特别是在涉及到政府或政府官员自身的负面新闻时,政府和官员往往刻意阻拦信息公开或企图掩盖事实真相,甚至在公众利用新媒体各种资源找出事实真相后,还企图辩解、搪塞。此外,自媒体之所以易导致谣言泛滥也是因为公众一方面缺乏法律意识,不明白传播谣言的危害和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我国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保证政府公信力必须从法制上进行约束。

三、提升我国政府公信力的建议

加强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途径基于时代社会、政府和公众三个方面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府方面的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政府信用存在很大缺陷,政府公信力比较弱,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增强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信用程度,提升政府公信力。

(一)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务模式。透明政府就是指政府掌握的个人与公共信息向社会公开,公民有权接触并使用这些信息,而涉及到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及国家安全法规定的不能公开的除外。政府机关有义务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将这些信息公布于众,以供公众 索取,建立政府的亲民形象。另外, 要建立“重大决策的听证会”制度。这样使公民更加充分地了解政府的运作和功能,从而在政府与公民之间形成良性的沟通,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推行电子政务,构建无缝隙政府,使民众及时了解政府的信息,电子政务将使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越来越高,有利于政府的勤政、廉政建设,有利于杜绝政府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依法行政。政府及其各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增进公共福利,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同时,要尽快完善基于新媒体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政府、企业、公民个人的网络行为都进行明确的界定和说明。目前很多网站实行了实名制注册,在有必要的前提下可扩大实名制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要严格实名认证。在信息公开的制度上,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可公开的范围,同时明确没有依法信息公开的处罚措施。对于个人利用新媒体各种信息的行为,法律要进一步对是否谣言、侵权、泄密等进行明确解释,对不法行为的处罚也要严格和明确。此外,政府要加大对于新媒体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让每个公民了解身处新媒体时代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为维护政府公信力打好基础。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

政府要树立良好的公信力,就要让社会各界和公众对自己进行有效的监督。首先,政府要利用好新媒体设备,如官方网站、微博、移动电视等,建立专门的监督通道,及时接收群众的反馈,并在第一时间给出答复,不能让这些新媒体资源成为摆设。其次,政府要鼓励媒体和公众进行监督,政府不能过多干涉媒体的报道和宣传,由过去“封”、“堵”、“压”的模式,转变为鼓励、沟通、协作的模式。

自媒体时代的缺点范文7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校教学;优点;缺点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6-0000-01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Teaching Application in University Teaching

Wang Guannan

(Dongchang College of Liaocheng University,Liaocheng25200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meaning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need for analysis,confirms the merits of their applications,but also to find out its many deficiencies,and a number of measures proposed to these deficiencies.

Keywords:Multimedia technology;University teaching;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一、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它改变了人类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电子资源和电子图书室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促进现代教学的改革,为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如何更加有效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也成为高校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1.教学内容上,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大量的新知识的学习要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详细地去学习每个知识点,才能接受更多的信息。

2.高等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知识,还要掌握高水准的专业技能知识,以便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专业知识。但是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毕竟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对更多专业知识的需求,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应用中的优缺点

(一)优点

多媒体技术改变了高校教学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形式。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自己设计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对于传统的文本教案,教师主要注重具体内容的文字表述方式及文字布局,而多媒体课件把文字、图像和影音动画等资料集成起来,不但内容充实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不仅考虑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因素外,还要注重背景、色调、布局和整体设计等。这样就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所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贯通了教学设计的思想,促进了高校教学中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的改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更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更能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缺点

1.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没有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合作,共同探究,教学目标就难以达成。然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容易导致一些教师只会在课堂上坐而论道,照本宣科。教师埋头操机,心中只有课件,根本不与学生互动;有的把讲课当成了讲座;有的照本讲念内容;有的课堂只闻教师的声音,不见教师的身影。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的歪曲使用使得学生烦躁难耐,无精打采。这种互动性的缺乏必然导致教学流于形式化,学生上课也流于形式化。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缺乏教学的交互性。在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但替代了粉笔黑板,还替代了其它媒体的地位,承担了所有的教学工作,多媒体替代了一切。其实,黑板重现力强、即时性、内容增删方便的特点仍是多媒体无法替代的,好的板书还具有提纲挈领、体现教师风格、无形感化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师板书的能力慢慢退化,这种交互性的缺乏致使教学形式变得单一死板。

三、建议性对策

(一)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培训

高校应该派专业的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师定期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有其加强对老教师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多媒体技术,掌握好制作课件的技术,能够更好地将个人所要准备传授的思想体现于课件中,做好课件中的每一个细节,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接收更多的有用信息,从而提高整个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活动是教学发生的基础,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是课程实施的核心。高校教师应该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讲课的同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利用自己丰富的肢体语言将课件中的内容更形象化地传达给学生,这样不仅能调动课堂的气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接受知识。

(三)加强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交互使用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的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加强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交互使用,这样才能将教师的风格,灵感更好地体现在教学中,才能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四、结语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整个高等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它具有很多优点,有利于教育形式的改变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具有一些缺点,给教学带来了很多负面的东西。因此,在高等院校中广泛推广多媒体教学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根据课程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海运,赵海深.高校多媒体教学现状与模式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5

[2]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7

自媒体时代的缺点范文8

【摘要】在商业化和数字化时代下,我国的传媒行业正在经历巨变。由于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商业化浪潮的席卷,社会文化的浮躁以及新闻媒介自身存在的缺陷,导致我国新闻报道中出现了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背道而驰的行为。针对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缺失的现象,通过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力图寻求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发展路径,促使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复位。

关键词 新闻专业主义;缺失;复位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涵义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它起源于西方政党报刊解体之后,自由报刊兴起之时,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批“新式记者”,他们与传统的记者不一样,提倡“公共服务”的理念。1942年由罗伯特·哈钦斯负责的委员会完成了《一个自由而又负责的报刊》的调查报告,提出了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在社会责任论思想的影响下,西方新闻界把报业的社会责任细化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即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大众,为大众提供不偏不倚,准确而全面的报道,而不是作为利益集团的“喉舌”,它实际上是新闻工作者不断追求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理念。

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缺失的表现

在商业化和数字化的双重背景下,传统的传媒企业摆脱了对政府的依赖,组建大型的传媒集团,投入到市场竞争之中;此外,网络技术的发达、移动终端的改进,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交往模式。社会环境的变化,将会使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缺失的表现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传媒企业过分追求经济利益

新闻媒介是具有商业属性的。在现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企业以自主经营为主,自负盈亏。媒体市场竞争激烈,商家以媒体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作为投放广告的依据,因此,广告、商业赞助是现代媒体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媒体从广告商那里获取收入,受众就成为了商品——在某种意义上,受众是媒体制造并出售给广告商的产品。媒介为了寻求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资本集团和商业主义的影响。

一些报刊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寻求自身发展,将报纸板面变成广告招标的平台,各赞助商利用广告进行宣传大战,一份完整的报刊上面商家的广告占据了很大的份额,而公众需要的新闻信息则居于次要地位。而在新媒体中,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闻媒介单位信息的要借助于一定的平台,像官方微博、官方网站等,但是这些平台本身就是商业资本的产物。

(二)娱乐化、媚俗化报道泛滥

在商业主义的侵蚀下,新闻媒介作为沟通社会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所发挥的纽带作用正在被逐步削弱。媒介单位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一味地追求发行量和点击率,受众被当作“新闻产品”的“消费者”,为了成功销售出“媒介产品”,则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吸引受众眼球的媚俗内容,导致新闻价值的扭曲。一些媒体以市场竞争为由,主动放弃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大肆炒作明星绯闻,渲染色情暴力,注重感官刺激,迎合猎奇心理。特别是网络平台上所涌现的“标题党”,就是在报道中故意使用带有较为明显的感官刺激的词汇来吸引受众的眼球。

娱乐消费主义导致了更多媚俗新闻的出现,媚俗新闻又在刺激着娱乐消费主义,就像循环的链条一样,不断地扭曲新闻的价值,使得新闻的价值越来越低。

(三)虚假新闻横行

陆定一认为: “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由于商业主义的渗透,一些新闻从业者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素养,导致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的横行。

案例:马航客机失联。2014年3月8日,一架从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失联,国内外媒体竞相参与报道,一时间相关报道铺天盖地而来。

下面是2014年3月8日相关媒体的报道情况:

新华社报道称,越南媒体8日报道说,越南搜救人员当天在越南南部金鸥省西南120海里处,发现失联客机信号。——事实上, “发现地点”为失联前的最后位置。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称,8日上午,越南海军政治处第五军区政治处主任窦凯还大校称,飞机坠落在坚将省土珠岛153海里处,是越南和马来领海交界处。

《南都周刊》官方微博称,CNN称失联飞机已坠毁。——随后,《南都周刊》发出致歉声明,称经查证CNN网站,未有最后确认消息。

同一个新闻事件,媒体的新闻一会儿一个说法,一会儿又进行辟谣,有些新闻相互之间还存在矛盾,越弄越复杂,公众迷失在这些权威媒介的消息之中,弄不清事实的真相。

三、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缺失的原因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不是媒介的本意,而是一定社会背景之下的产物,它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媒技术的突飞猛进

技术本身无所谓善恶,它无非是中性的工具和手段,不承载特殊的伦理和道义,使技术具有“善”和“恶”色彩的,是创造和使用技术的人。进入21世纪以来,传播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互联网的发展越发的成熟和理性,新的媒介形态不断地涌现出来,对社会生活和交往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传统大众媒介的权威话语中心在新媒体的影响下被消解,借由微博等话语权平台,任何公众都拥有对外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参与意见表达的主体也扩大化了、多元化了,出现了众声喧哗的局面。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信息的传播也相应地呈现出新的特点。在传播方式上,传统的单对多的传播模式演变为单对多、单对单、多对多并存的立体传播模式;同时这种即时的反馈和评论也加强了传播的效果。

(二)商业浪潮的席卷

新闻传媒机构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新闻传媒机构要参加残酷的市场竞争,财政上完全自负盈亏,因此,新闻传媒机构为了维护自身的发展,必须保护自己的财政来源——广告主的利益。另外,新媒体引领的传播革命,使得商业资本家借助平台可以获得更大的话语权,一些大的企业由于高额的广告费和赞助费,实际上成为媒介的第二把关人,对自己有益的新闻,减少对自己不利的新闻。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媒体面对强大的市场压力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将新闻专业主义放在次要的位置。

(三)社会文化的浮躁

社会文化背景是大众媒介生长的土壤,社会文化欣欣向荣时,形成的传媒文化也必定是健康的。当下是一个消费主义时代,娱乐化时代。波兹曼指出,一切公共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教育和商业却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就是我们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网络使少数人垄断信息和文化的圣人时代宣告结束了”。 “一夜成名”已经成为了可能,许多文人不甘于寂寞无闻,纷纷投入到商业化浪潮中。而在新闻行业中则表现为,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迎合大众口味,炮制市民快餐,许多垃圾信息充斥版面,信息的内容越加庸俗化和审丑化。文风的浮躁使公众感到轻浮,缺少沉甸甸的厚重感,终日漂浮在垃圾信息的上空,使人们感到自我失落和精神虚空。长此以往,必将人们引向精神的泯灭。

(四)新闻媒介自身的不足

新闻媒介自身不足也会导致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首先,一些新闻从业者缺乏坚定的职业信仰。在今天的社会中,一些新闻工作者将新闻报道与利益挂钩,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下,有偿新闻、虚假新闻屡禁不止;更有甚者,居然利用新闻进行敲诈勒索。与早期著名的新闻从业者相比,如今,一些新闻工作者缺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铮铮风骨,缺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媒介信仰。其次,媒介的批判精神弱化。媒介作为沟通公众与社会的桥梁,承担着为公众服务的社会责任,因此,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媒介应具有批判精神,为了真理敢于反驳权威,让事实的真相清晰地呈现在公众面前。而如今,媒介做得远远不够。最后,新闻行业自律的不足和监督性法规的缺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大的缺陷。新闻行业的自律是规范新闻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2009年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出台,提出了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所应遵守的行业准则,但是这一准则没有法律效应,一个健全而有效的自律体系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而需要媒体白配相应的监督措施。

四、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复位

当代社会中,信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有了质的飞跃,我国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背道而驰的行为更是层出不穷,因此,促使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复位已经刻不容缓。

(一)完善新闻体制

作为社会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完善的新闻体制是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存在的前提条件。首先,加强新闻的立法工作。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社会规范,它对社会行为具有最强有力的约束,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我国管理新闻的方式主要通过一些法规和条例,像《出版管理条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或者就是在一些专门性的法律中有片段的涉及,像《民法》《国家安全法》等。由于新闻报道本身的涉及面广泛,媒介环境复杂多变,特别是在网络时代的冲击下,有些新闻法规和条例不能适应新的情况,所以完善新闻法制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其次,加强媒介行业的自律也十分必要,目前世界上建立新闻评议制度的国家有30多个,如美国媒介监督组织FAIR,英国报刊投诉委员会PCC。这些组织在协调新闻工作,处罚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自由批评,相互监督之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像这些西方国家的管理新闻的先进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二)加强媒介单位内部的管理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其外在最明显的表现是假新闻、有偿新闻的横行,导致新闻客观性的丧失。因此,加强媒介单位内部的管理,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复位极其重要。

作为传统媒介单位,像报社、电视台内部的把关就显得极其重要,新闻之前一定要核实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发挥好“把关人”的作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认为把关就是信息选择的过程,过滤掉不重要的、错误的信息,选择读者感兴趣的重要的信息,新闻在发表之前都会经过层层的筛选和加工。这些环节的存在直接决定了受众接收到的新闻的质量。所以媒介单位要加强“把关人”的作用,新闻记者、编辑等各个环节的把关人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同时媒介单位还可以实行奖惩制度,惩罚和防范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

加强对网络媒介的管理。网络并不像传统媒介那样对新闻拥有独立的采编权,大多数的新闻是由传统媒介刊发,继而由网络媒介刊载的,网络新闻的把关就只有靠网络编辑,类似于传统媒介的层层把关被缩减了,这使得网络新闻的质量低下。网络媒介应加强内部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杜绝虚假新闻,净化网络传播环境。

(三)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新闻工作者作为践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本体,其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是构建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核心层面。当代中国出现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缺失的现象与新闻工作者专业素养不高,社会责任意识不强有很大的关系。

在新闻采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核实新闻事实,其中包括对新闻线索来源的确认,人物、地点、时间等基本新闻事实的核对,确保能够对新闻事件做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报道。在新闻之前,新闻工作者还要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每天面对浩如烟海的新闻信息,如何能够在其中选择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在报道新闻事件时,新闻记者一定要具备社会责任意识,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四)重视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

虽然对于一个特定的组织而言,新闻专业主义无处不在,但是对于个人,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体现得微乎其微。在自媒体时代中,公民新闻显然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层面,第四权力受到第五权力的挑战,因此,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复位与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媒介单位可以通过一些网络组织和社区利用有效的手段教育人们,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政府或相关部门也可以通过媒介进行宣传,使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能够在广大民众中传播开来;学校方面也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此外,加强网络监督,净化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对公众媒介素养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作用。

结语

自媒体时代的缺点范文9

关键词:公众舆论;公共领域;网络媒介;理性公众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018-02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是建立在回顾西方社会发展历史的基础之上的,公共领域的发展历经了“代表型公共领域”,“文学公共领域”,逐渐从文学延伸到政治领域,形成“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然后面临“重新封建化”的过程结构转型。从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分析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任何时期、任何类型的“公共领域”,均主要由三大因素组成,即理性公众、公众舆论和媒介。

在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同样也离不开这三大因素。但是由于网络媒介的特殊性,网络公共领域建构也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媒介环境下公共领域的新特点,既有其优势也将面临一些新阻碍。

一、网络媒介环境下公众舆论的新特点

本文从公众舆论的起始、发展过程、最后产生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加以阐述,重点分析在这三个阶段中,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相比,所表现出的特性及给公众舆论带来的不同体验。

首先,公众舆论的生成涉及到议程设置问题。传统媒介环境下的议程是“传媒议程公众议程政策议程”,传播学者肖恩认为,往往是传媒议程影响公众议程,再影响政策议程。然而,在网络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却更像是“公众议程传媒议程政策议程”。在网络媒介条件下,对“拟态环境”的感知权分散到公众之中,由公众议程到传媒议程,感知权的人员扩大,从单纯的媒介从业人员向整体社会成员开放,公众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媒介议程设置,议程的公共代表性更加显著。

其次,公众舆论过程中的“沉默的螺旋”这一作用,因媒介的不同也有所差异。沉默螺旋理论强调,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扩散过程,对被社会孤立的恐惧,多数意见的压力会造成一方的越来越强势,另一方则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由于网络媒介的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有人认为沉默的螺旋作用会削弱乃至消失。然而在笔者看来,网络媒介环境下沉默的螺旋作用不会削弱,只是表现得更加隐蔽了。一方面,“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是一种心理机制,不会因客观媒介环境的改变而消失;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多数意见的压力在网络环境下只是转变了形式而已,压力依然存在:网络暴力、言论攻击、人肉搜索等手段对所谓“异见者”和少数代表同样会带来巨大压力,而由于网络信息的海量性,非主流的意见甚至有可能被淹没掉。

再次,就网络使用者而言,只有具备一定条件的人群才有机会接近网络,而处于弱势的人群依旧被排除在外,这就是由网络技术所造成的数字鸿沟现象。所以从公共舆论的中间过程来说,在网络环境下的公共舆论产生机制由于网络媒介的特点而面临冲击,网络公共领域自然也会因此不同。

最后,公众舆论的最后产生阶段也存在差异。在传统媒介中,公共舆论的必然存在把关的问题,对公共舆论的把关权集中在媒介从业者手中及其所代表的阶级手中。而在网络环境下,虽然也受到网络编辑的把关,但网编素质、技术能力高低等因素也造成了把关权的弱化,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共舆论的多样性―声音更加多元,所代表的利益群体也更加全面,公共舆论更加符合“公”的特性。

二、网络媒介对公共领域建构带来的冲击

回顾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虽然社会生产力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影响因素,但公共领域的发展与媒介的发展也密不可分,媒介自身的变化及不同媒介所带来的效应不可小视――古登堡印刷术使大量的书籍刊印成为可能,为文学公共领域的出现提供了技术条件;新闻报刊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公共领域由文学领域延伸到政治领域,从而进入全盛期;随着新闻报刊的日益产业化、集团化与商业化,广告、大量特定集团利益的介入使公共领域不可避免的走向衰弱。可以说,公共领域的演变史也是一部印刷媒介的演变史。

网络媒介既像电视、广播那样利用图像、音像进行传播,也有纸媒环境下单纯的文字文本传播,同时具有自身特性。它对于公共领域的构建来说具有双重属性,有利的一面在于:网络的特点决定了它有超链接大量信息的能力,也拥有通过网络论坛、博客等与他人交换信息和意见的判断力,但同时也可能成为个人权利伸张的工具―人们虚拟地存在于网络世界中,进行讨论和意见交换。基于网络的匿名性、信息的海量性、编辑把关的软化、政府审查和控制的技术难度大大提高,网络媒介对于公共领域建构无疑是有利的。

但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在很大程度上,网络媒介和电视媒介一样主要依靠图像为手段进行传播。网络在传播速度和广度、材料的丰富性上,的确是纸媒报刊难以企及的,但网络中的信息,较纸媒而言缺乏深度,显得支离破碎,且经常在缺少结果和后续的情况下就淹没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一件完整的事件往往被割裂成两个片段,最初的热烈关注,口诛笔伐和结尾的对事件结果的少有问津。缺乏对事件整体,把前因后果所有信息组合起来的深刻反思。

网络的匿名性等特点还容易造成“网络群聚”,类似于群体心理学中的“广场效应”:千人万众的一致声音,造成热衷于此的人完全将自己虚拟化、去名氏化,处于一种集群的自大与假定的亢奋状态。这与建构公共领域所需要的理性精神、平等讨论,是严重不符的;同时,正如上文所述,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网络暴力和言语攻击,开启另一种形态的“沉默螺旋”。

同时,网络媒介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信息数量多,海量的网络信息让人们无从选择,信息质量也是层次不齐、真假难辨,这些特点无疑会给建构公共领域带来困难。同时,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信息往往已经过加工处理,公众个人无需再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因而,在信息的“轰炸”下,大多数公众纯粹是阅读、接收信息,仅限于有所了解,却很少进一步深入思辨与探讨,更不可能化为行动参与问题的解决。作为信息被动接收者的公众,其主动精神受到抑制,公众不愿意也不可能深入、独立地思考,最终丧失自我辨别的能力。正如电视媒介的环境下人们步入“娱乐时代”面临太多选择而无法选择,娱乐取代了思考,“娱乐至死”一样,回顾公共领域发展史,公共领域的瓦解发生的时间段也正好就是电视蓬勃发展,连带传统纸媒日益商业化,娱乐化的时期。网络媒介的信息海量性,真假难辨,信息中的大量娱乐无用信息泛滥成灾不得不使人担忧它在公共领域建构中是否会发挥反作用或者说并非适合的媒介。

三、网络公共领域希望在明天

随着作为公共领域载体的传统媒介,逐渐加深以“市场”为准则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其原有的批判性、思辨削弱,传媒受众集体性的公共辩论难以组织,大众传媒成为社会组织扩展自身利益的工具,挤兑了其应有的公共性、公益型的本质,传统媒介越来越难以承担作为公共领域载体的重任。网络等新兴媒介的蓬勃发展,作为一种自由、迅速、匿名、多向互动、充分沟通的媒介,网络更有利于私人的“独立”与“理性”,因此我们越来越多地把实现公共领域的希望寄托在网络媒介上。

综合分析,笔者认为,网络这一媒介在构建网络公共领域时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有其媒介特性决定的,在公共舆论产生机制上的优势;同时又存在着一些被放大的缺点,造成了理性精神的缺失及理性讨论的缺少。但在现有条件下,笔者仍然认为网络是实现公共领域结构转型的最佳媒介(工具):网络公共领域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并非不可解决,中心落脚点只有放在市民社会的建设上,放在理性公众的培养上(媒介自身的特性优点缺陷只会随着新的媒介出现被弥补取代)。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关系为中介,以尊重和保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为前提是一个市民社会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的市民社会开始初步建立。但是中国具有真正力量意义的公民社会在中国还是处于初级阶段,而在中国发展最快的最强大的社会力量主要还是表现在言论上,尤其是互联网言论上,处于一种虚拟阶段。近几年来上海市民针对磁悬浮项目的“散步”活动,重庆公交的罢运事件等等,均表明中国的市民社会已经开始从虚拟形态向实际形式发展。市民社会的建设发展对于公共领域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的发展需要公共权力机关的放行(各种NGO组织的建立需要承认),需要公民意识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这些无疑是建立在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基础之上。

当然,无论是运用传统媒介还是网络媒介,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理性程度才是决定公共领域建构成败的关键。主体的理性缺失主要表现为缺乏批判性而导致了话语狂欢和精英控制,进而导致议程的理性缺失,主要表现为缺乏公共性,导致公众不能持续关注公众议题和深刻批判社会本质。为了提高公众的理性程度,从媒介的角度来说,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则应该是重中之重,因为伴随着媒介素养的提高,公众不在是单纯的一味的接受信息,而是学会思考与反思,批判性的解读信息并加以反馈。

参考文献:

[1]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震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4]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5] 陈勤奋,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特点[J].厦门大学学报,2009(1).

[6] 李骏骧.从“议程设置”理论看公民新闻的发展[J].新闻窗,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