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区域经济现状集锦9篇

时间:2023-08-10 17:11:58

区域经济现状

区域经济现状范文1

关键词:区域经济 现状 对策

我国区域经济新格局的形成

建国之初,我国已经形成了工业偏集于东部沿海的工业布局结构,此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对新建工业项目大致上按照均衡发展的思路进行布局。而改革开放后,我国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梯度推移”的战略构想,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沿海的优越地位和特殊的对外开放政策在吸引外资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从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来的产业大大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并使其成为我国先发地区。到了20世纪末,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已经较大,并且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相继出台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三大区域战略,旨在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2004年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崛起之后,全国逐步形成了新的四大广域政策覆盖区,区域经济新格局诞生。

四个经济区域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10个省市(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中部地区包括6个省(晋、豫、鄂、湘、赣、皖)、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渝、川、滇、黔、桂、藏、陕、甘、宁、青、新、内蒙古)、东北地区包括东三省(辽、吉、黑)。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四大经济区域的空间架构,提出了“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已经形成。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无论是从增速还是从经济总量上都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从区域经济的“四大板块”分析,东部地区仍然是经济高速增长区。从1997~2006年我国东、中、西及东北地区的三大产业发展总量上看,三次产业增加值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东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东北地区的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较为缓慢。

到2006年,从东、中、西及东北四大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区域经济增长出现了从南向北和从东向中、西部移动的两大新趋势,东部地区京津冀及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增长速度超过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西部地区的整体提升之势位于四大区域之首,区域增长差距扩大趋势减缓(见表1)。

东部作为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2006年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5.7%,比上一年增长16.98%,明显快于中部和东北地区,但不及西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是全国的1.7倍,增长速度仅高于东北地区,不及中、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的经济实力明显低于东部,中部地区以占全国27.3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8.7%的地区生产总值,中部地区的第一产业的优势相对强于第二、三产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为全国的0.76倍。

西部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弱于东部地区,但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经济整体提升水平居于四大区域之首。

东北地区正处于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调整和转型时期,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8.5%,继续呈下降趋势,比上年增长15.02%,增速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在四大区域中增速也是最低,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1.13 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四大区域中仅次于东部地区,居第二位。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约。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同时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又需要一定的财力做支撑,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为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全国区域总体发展规划,中西北部地区应着力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可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外资,加大对外开发力度,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

(二)促进区域产业梯度转移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要各梯度地区形成一定的合作和互动,而产业梯度转移正是发生在不同梯度区域之间的一种由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自发现象,通过政策引导促使产业梯度转移的顺利实现,无论对转出地区还是对转入地区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在产业梯度转移方面,我国既可以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也可以在国内进行产业梯度转移,国内的产业梯度转移是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延伸,也是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加快区域技术扩散

加快技术在区域间的扩散速度将是缩小区域技术差距、整合区域技术创新资源的有效途径。吸收先进区域的技术扩散是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更快提高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区域发展新兴技术产业的路径。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应科学合理地利用fdi、技术交易、技术合作所产生的技术扩散效应,缩小与先进地区的技术差距,改善区域的技术能力,为缩小我国的区域科技差距提供可能。

(四)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

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中部地区多数都是农业大省,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调出基地,充分利用其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络中枢的有利区位和综合资源优势,“东引西进”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就有可能尽快崛起成长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动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图通过实施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等通道网络建设,与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搭建更宽广的平台。东北地区应该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支持下,努力促进东北传统优势产业-重化工产业的崛起,与“长三角制造”基地形成分工互补,共筑“中国制造”新格局。

(五)转变政府职能以强化区域经济功能

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从法律、组织、风险等方面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使政府真正从管理走向服务,建造一个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产业优势的形成。同时,企业要从产业链末端的高耗、高污染的“制造业车间”走出来,依靠自主创新,培育出别人学不来、拿不走的“杀手锏”。以高质量的品牌和人性化的服务打市场,从满足市场需求的供应型销售转向通过发现、创造市场,以创新满足新的潜在市场。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现状范文2

[关键词]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地区经济发展

1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进程

1996年4月,为解决苏联解体后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这标志着五国会晤机制的建立,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源头。2001—2004年,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起步时期。其主要的工作重点在于宣告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定章立制以及建立内部机制这三个方面。2004—2017年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长壮大时期。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内部建设以及对外拓展。从2017年到现在,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巩固和发展时期。在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开展的首次青岛峰会上,突出强调了“上海精神”,确立了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标志着中亚和南亚两大区域融合发展开启了新征程。

2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现状

2.1贸易规模迅速扩张

上海合作组织经过了萌芽、起步、成长和发展的四大阶段后,各成员国之间贸易规模逐渐拓展,经济合作的联系也更加紧密。近年来,中方大力推动各大成员国农产品的准入,俄罗斯的冷冻禽肉、乳品、大麦、豆粕、油菜籽粕、葵花籽粕;哈萨克斯坦的玉米、大麦、亚麻籽;乌兹别克斯坦的绿豆、樱桃、蜂蜜;吉尔吉斯斯坦的蜂蜜、甜瓜、樱桃;塔吉克斯坦的柠檬檬等都进入了中国市场,中国和其他成员国之间贸易规模迅速拓展。随着各成员国之间贸易规模的扩大,贸易额也在不断地上升。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之初,中国与各成员国贸易总额仅120亿美元;但是经过几年的贸易合作之后,2019年的贸易总额已达2588亿美元,增长了20余倍。

2.2投资领域不断拓展

随着投资环境的逐渐完善和优化,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投资金额迅速增长。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各类投资总额累计887亿美元,我国成为第四大投资来源国,其中对俄罗斯的投资总额高达288亿美元,对印度投资82亿美元。除此之外,投资领域也在不断拓展。我国对其他成员国投资的领域主要在油气、炼化、电力、矿产、林业、农业、纺织等方面。而近年来,随着各成员国产能合作的不断加强,水泥等建材以及汽车、冰箱、电视等加工制造型项目也逐渐增多。

2.3工程承包项目增多

截至2019年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在上海合作组织银联体框架内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进出口银行向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提供贷款超过1800亿元;这些贷款运用于一大批公路、电网、电站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体育馆、社会保障房等民生项目的建设,带动中国企业在各成员国承揽工程承包总合同额超过2600亿美元(除中方贷款外,以亚行、世行贷款为主)。

2.4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共有37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带来了良好的产业聚集效应。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运用新媒体、自媒体,面向民众和年轻人,推出上海合作示范区文化创意产品,这也显示出上海合作组织在文化旅游合作方面的前景十分广阔。除此之外,还有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内逐步形成联通欧亚大陆、实现海陆联运的物流运输网络,显示出物流运输网络的发达。

3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挑战和前景

3.1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3.1.1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开放程度差异大,利益诉求分散虽然上海合作组织的各个成员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他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中俄两国有着较大差距。除此之外,上海合作组织的个别成员国还没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显示出各成员国的市场开放程度不一。随着各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和市场开放程度的差距逐渐拉大,各成员国也会出于对自身发展需求的考虑而谋求不同的利益,甚至有时会形成竞争关系。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利益诉求的分散,使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难以在关于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上达成一致,从而加大了各成员国之间区域经济合作的难度。

3.1.2内部“协商一致”掣肘合作效率,协调立场难度加大“协商一致”是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遵循的合作原则,在平等保障各成员国利益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各成员国对于区域经济合作的诉求和期望差异较大,各国的利益难以协调。如果单纯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则会造成区域经济合作的掣肘。

3.1.3经济合作领域不平衡,能源资源比重大在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中,重点涉及能源资源领域。除此之外,其他经济合作领域重点不平衡,导致各成员国之间的利益难以调和。例如,中亚国家为了推进能源资源出口渠道的多元化,积极铺设东线和西线管道,极力寻求绕开俄罗斯的输油输气管道的其他渠道。因此,中亚在能源资源运输方面的经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俄罗斯的利益。

3.1.4多个次区域经济组织的创立,制约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自从上海合作自由贸易区与欧亚经济联盟这两个区域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对于促进各国区域经济合作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上海合作组织促进各成员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从而制约了上海合作组织推进各成员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因此,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着巨大挑战。

3.2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和前景

3.2.1政治关系密切,战略互信深厚回顾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进程,早在201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就推出了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从而促使战略互信深厚和政治关系密切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例如,在2013年3月23日,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访问俄罗斯,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2019年6月5日至7日,国家主席对俄罗斯再次进行了国事访问,这也是就任国家主席以来第八次访问俄罗斯。随着高密度的会晤与交往,我国和俄罗斯在政治互信方面得到不断加强。中俄双方在高水平的政治互信的引领下,形成了更为深厚、密切的关系,同时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3.2.2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在青岛举行。2018年6月10日,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郑重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2019年7月24日,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会议指出,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拓展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领域合作,更好发挥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强我国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着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上合示范区地处胶州沿海区域、胶州湾湾底,青岛市“海陆空铁”交通枢纽15分钟经济圈内,“海陆空铁”交通发达,拥有“一桥两站三港三高四铁”的立体化交通枢纽优势。“一桥”即胶州湾跨海大桥;“两站”即中铁联集青岛集装箱中心站和胶济客运专线胶州站;“三港”即青岛前湾港、传化公路港和4F级胶东国际空港;“三高”即北部青银、南部青兰及西部沈海高速;“四铁”即胶济、胶黄、胶新及胶济客运专线。青岛市规划建设的地铁M12线和轨道快线R2线、R9线均经过上合示范区,推动进一步融入大青岛核心圈层。上合示范区依托完备的海运、空运、陆运能力,形成强大的多式联运体系,向东对接日韩、向西联通中亚、直达欧洲,向南连接南亚、东盟,向北挺近中蒙俄经济走廊,全力打造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重要“出海口”。当前,上合示范区致力于打造五大中心,通过推进区域物流中心、现代贸易中心、双向投资合作中心、商旅文化交流发展中心和海洋合作中心建设,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3.2.3市场多元化,向西战略通道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位于胶州湾城市的西北部,与东方的日韩、西方的亚太市场、西方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南方的蒙古、俄罗斯和东盟紧密相连,以其再出口的区域优势,正在加速成为世界投资青岛的主要桥头堡,构建东西互利、陆海联动的开放格局。这有利于加大上海合作组织的市场开放规模,从而促进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4优化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建议

4.1整合资源,集聚力量

经济合作的资源和领域不平衡,各成员国之间的利益难以调和是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巨大困境之一。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中,应该整合各成员国的所有资源,协调好各国的利益,从而实现各国力量的最大化。

4.2积极互动,相互走访

积极互动,相互走访有利于增进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的感情,密切彼此之间的联系,从而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合作。

4.3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区域合作的重点在于推进产业合作,实现精准对接。而如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是一大关键。通过创新,可以创造出产业合作中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为加快推进产业合作创造有利环境。

区域经济现状范文3

从中国参与区域合作组织或机制的现状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具有实质性的组织或机制,例如曼谷协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二是具有论坛性质的区域合作机制,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等;三是具有一定机制的区域合作组织或次区域合作机制,如上海合作组织、东北亚区域合作、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范例。从2001年11月6日中国、东盟领导人达成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议到2002年11月4日签订协议框架,时间之快令很多国家没有想到,影响之大更是超出预料。而在框架中规定的早期收获计划也从2004年1月开始实施,使合作方都获得了前期效益。

区域经济合作:中国面临的新形势

首先,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进一步地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去。2004年中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7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政策也应该不断的进行调整,使之适合新的发展趋势。

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也积极参与了一些具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性质的“论坛”、“会议”或“组织”。特别是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订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标志着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在世界经济贸易大的背景下,为使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中国必须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次,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国际政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中国的国际政治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美国与日本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并且将安全保障的范围扩大到台湾,对中国的统一大业构成严重影响;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名义上是反恐,实际上是实现其超级大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战略。在对阿富汗进行控制后,美国实现了在中亚地区驻军,并也想实现在东南亚租用军事基地。面对这种情况,中国采取提出了新的外交战略,发展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实现睦邻、安邻、富邻的战略目标,具体实施的手段就包括采取加强双边关系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

再者,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推动亚洲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发展国家,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亚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明显的落后于欧洲和美洲,这就对亚洲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国要积极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亚洲经济的发展。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指导思想及构想

面对着国际、国内新的形势,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出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战略,有选择、有重点的提升双边经贸关系的档次,本着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积极融入、稳步发展的方针,保证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的稳定发展。同时,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应当主要考虑双方的合作意愿,提升双边合作的可能性,是否符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以及是否符合中国的外交战略等因素。

根据指导思想和上述考虑的因素,近期应该突出重点,选择适宜的地区,与相关国家探讨加强双边经贸合作或着手研究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行性。

近年来,在东北亚地区,中国与韩国的政治关系、经贸关系发展都很顺利,在区域经济合作中也达成很多共识,具有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基础条件。因此,中国应该与韩国尽快达成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共识。这既可以促进中韩经贸关系的深化,又可以共同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南亚地区近年经济获得较快发展,战略地位也不断上升。中国与这一地区国家特别是与印度的关系近年发展很快,印度也很重视与我国进一步发展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同时,我国与这一地区的巴基斯坦关系一直保持很好的关系。因此,在南亚地区我们可以首选与巴基斯坦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同时,也要考虑与印度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能性。

东南亚地区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最为紧密,但加速推进是一个关键。这就要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以加快推进这一进程。在中国与东盟签订的10+1自由贸易区的协议框架中,澜湄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五个领域中的一个,与东盟的五个国家相关,而且在实现这一地区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使中国实现西南大通道的构想。在推进的具体过程中,先选择泰国进行全面的合作有较为充分的基础条件。

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考虑,在中东地区我们可以考虑与阿联酋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问题。阿联酋具有转口贸易的功能。在走出去战略中,阿联酋一直作为重点地区,与我国的经贸关系发展较为顺利。中国在考虑与阿联酋签订双边贸易协定的同时,根据海湾六国2005年实行统一市场的计划,也可以与六国谈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事宜。

在南美洲,智利与中国的关系近年发展比较顺利,并且也有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意愿,迄今为止,已经三次向中方表示过这方面的意愿。最近,智利外交部多边经济事务司司长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再次表示了智利同中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愿望,表示“我们希望智利的下一个自由贸易谈判伙伴是中国”。

地处大洋州的澳大利亚近年多次表示要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特别是在区域合作方面表现出很大的热情,曾多次提出有关区域经济合作的建议。这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双边合作重点。

非洲地区目前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未来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同时,非洲的区域经济发展也较快。因此,我们应首先着手与非洲地区较为发达的南非等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为未来占有更大的市场做好准备。

在推进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同时,中国亦应根据条件适时积极参与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为最终建立泛亚洲经济共同体而努力。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整合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的比较优势。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首先必须整合中国国内的合作优势。这里主要指内地与香港、澳门的合作。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最紧密的经贸安排已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但有些领域进展的速度还要加快,否则就会落后于10+1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形成不了中国自己的优势。

第二是重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现在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具体的问题是如何推进,这关系到中国在未来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位置,意义非常重要。同时,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我国实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相吻合,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第三是要积极推进10+1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国在10+1自由贸易区的合作进程中,已经抢占了先机,但还应当充分调动积极因素,进一步快速推进。

区域经济现状范文4

一、高速公路经济带产业边界的研究

高速公路经济带边界的确定是进行高速公路经济带研究的基础,因而当前的学术研究的基础工作多数是从研究的高速公路经济边界的界定入手,从已检索到的文献看,国内学者也曾尝试以梯度函数、对角线平分等方法对高速公路经济带边界进行模糊地界定,但缺乏可操作性,也有学者基于高速公路的时间与运费为基本变量,建立了高速公路边界模型,或利用物理学磁场理论建立了边界量化模型,高速公路经济带成长中的地域空间结构分析也为高速公路经济边界的确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

1.高速公路对地方社会经济效益产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要科学、完整的实现对一个地区高速公路所能够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产出进行评价,其中建立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成为当前国内相关学术研究的重点。从指标体系的构成看,基本上包括了一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指标,包括高速公路对GDP、工业产值、利税和居民消费、外资利用等方面。在区域性经济发展中,指标主要涉及到区域内工业、农业、服务业业和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等方面,宽泛一些还有涉及到资源开发、土地增值、旅游业发展等指标。在社会发展方面,指标主要涉及到区域内居民的思想转变、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内容。在评价指标体系中,高速公路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高速公路在给一个地方或一个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对这些地区的生态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环境质量被多数研究纳为评价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指标,以此来评价高速公路建设对一个地区可持续性发展造成的影响,尤其是“三废”含量与处理程度,都赋予了相当大的权重系数。

2.高速公路经济效益的产出评价研究

高速公路建设的首要作用在于改善地区交通状况,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因而对高速公路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评价,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学科领域涉及到产业经济学、系统动力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微观宏观经济学和数学等各类学科。在具体方法上,有学者运用DEA、VAR等方法对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产出进行了系统分析,神经网络、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被引用到地区性区域经济效益评价上,对区域内的经济均衡性与互补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产生了良好的评价效果。

3.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综合评价研究

高速公路建设属于大型投资项目,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评价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关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学术研究基本上是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在建立与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探讨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阐述了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理论、发展极理论,以及梯度推移理论。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区域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也有学者利用物元模型,采用物元理论、灰色理论和信息熵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基于信息熵的灰色物元评价模型,利用信息熵大小排列对并列项目进行横向对比或是同一项目进行纵向比较,判断项目的营运后的社会环境影响的程度。

二、济青高速公路经济带经济发展对策分析

2007年12月22日济青高速南线的正式通车,标志着影响山东半岛经济发展的巨大高速经济带-济青高速经济带正式形成。济青高速南北线之间平均距离不到100公里,并通过南北主干线相连接,形成了便捷的公路交通互联网。济青高速北线沿线地区是山东省最为活跃的经济区,并通过济聊高速、京沪高速和同三高速、潍莱高速等高速公路实现了山东北部经济发展互联互动,带动了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济青高速公路南线的通车将极大地增强这些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对于带动山东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可以看出,高速公路对一个地区经济影响程度首先在于经济边界的宽窄,尽可能扩大济青高速南线的影响经济边界,无疑将会最大程度的发挥济青高速南线的经济功能。从经济边界模型可以看出,高速公路行车时间、运费和出入口分布和连接支线的质量是影响高速公路边界的重要因素。而济青高速南线主要以途径山区地形为主,经济边界扩展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沿线地方政府应该在高速公路已有支线的基础上,通过道路改造,仅以不增加高速公路道路交通纵深,并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将与道路交通相关产业的地区中心向高速公路经济带延伸,缩减都市经济圈与高速公路边界的距离。

区域经济现状范文5

Abstract:The promotion social economy full sca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mutual recognition, but various local economy sends not balanced, causes the regional economies development question more and more to receive people's attention. This article take the Hubei Province Jingzhou region as the main body, the analysis economic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osition condition, puts forward and proves the corresponding proposal and the countermeasure, promotes the regional economies health to develop fast.

关键词:荆州 区域经济 定位 产业 对策

Key words: Jingzhou regional economies localization industry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5-0079-02

一、荆州区域经济现状分析

从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上分析,经初步核算,2006年~2008年度,荆州全市生产总值分别为438.06、519.63、6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分别增长11.45%、12.4%、12.6%;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126.73、154.20、187.9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0%、7.8%、8.4%;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141.78、174.15、211.12亿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169.56、191.28、224.9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9%、10.1%、12.0%。随着经济发展,全市工业化程度继续提高,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继续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与2007年相比,2008年在经济总量上虽然增量较大,但从总体上看,产业发展仍不成熟,存在很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人口多、比重大,“三农”问题集中突出,作为江汉平原上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面临着发展基础条件薄弱、地方种粮积极性不高和地方政府财政负担过重、负债过大的问题。

(二)工业化进程滞后,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面偏低,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偏少,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偏低,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力度不够,经济效益低,受制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水平,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甚至失衡。

二、荆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

区位是一种地理位置和地缘格局禀赋,但只有通过人们的充分认识,并加以开发利用,才可能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一)荆州在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地形优势。荆州以平原地区为主体,河流交错,大小河流近百条,均属长江水系;湖泊密布,千亩以上湖泊30多个,总面积8万公顷。

2、气候优势。荆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期,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

3、交通节点地位优势。荆州从地理上讲是两湖平原中心,从地缘上讲是两湖平原的结合部。从古到今,荆州一直是中国东部向西南过渡的重要节点,随着“四纵四横”之一的沪汉蓉高速干线铁路即将贯通荆州,联合汉宜、汉光等高速公路,荆州成为鄂西交通枢纽城市的优势十分明显。

(二)荆州在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区位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荆州市处于湖北省乃至中部经济发展的边缘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1+8 城市经济圈”(指武汉以及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9个城市)对荆州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减少了很多的发展机会。

2、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弱势长期存在,信息不通畅,人员流动受阻,直接影响到各行各业的发展成长,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

3、远离行政中心,区域行政壁垒长期存在,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在根本上改善,对荆州享受政策优惠和发挥区位优势产生不利影响。

三、促进荆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产业定位,调整产业结构。

1、充分利用地处江汉平原的优势及良好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农业。重视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农村农业体制改革,发展大农业和现代化机械化农业;以江汉平原为经济腹地,促进江汉平原水稻产业带、水产品产业带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保持其在粮食生产上的优势地位;培植一批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依靠国家税费改革、免除农业税、粮食补贴等惠民政策,节约农业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落到实处。

2、将工业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结合实际,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强科技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的集约式增长,减少因污染等导致的环境治理成本,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3、将开发第三产业放在战略性地位,推进旅游、餐饮、休闲、物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荆州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城市,因此要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资源,加大资源保护和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与农业优势相结合,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吸引城市内外人员的流动,促进外来消费,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增加第三产业在经济贡献中的比重,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二)合理规划城市布局

1、明确城市性质和方向,确定有关城市总体规划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荆州由于产业定位不明确,导致经济发展缺乏方向性。因此充分了解荆州市的发展状况,明确城市的发展能力,确定荆州市的城市性质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结合实际设计总体规划,并制定相关配套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导向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

2、选定城市用地,确定规划范围,划分城市用地功能分区,综合安排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对外交通、仓库、生活居住区、各级院校、科研单位绿化等用地,改善市容市貌,消除低矮房、防止用地分散、重复建设、功能分区不明确等问题,促进标准化,打造生态型、环保型城市。

3、合理布置城市道路、交通运输系统的位置,构建以公路、河运、铁路为主的综合运输体系,有效促进信息流、人员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的畅通。

4、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如供水、排水、防洪、抗旱、电力、通讯、煤气、公共交通等,优化居民的生活生存环境,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有力的保障,吸引投资和消费,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三)保留和吸引人才

1、保留本地人才。荆州市教育事业发展较为成熟,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人才不仅要培养得出来,也要留得住。这就要求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如大学生下基层、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区域就业优惠等政策,将人才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区域经济效益。

2、吸引外部人才。湖北省是教育大省,也是人才大省,荆州应当利用这种优势条件,提高城市开放程度,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坚冰,降低外部人才准入门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提高地方政府的博弈能力

1、转变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要正确处理好社会、市场、企业、公民之间的关系,在“职依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的原则下,对经济放宽、放活,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2、提高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博弈能力。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以及与其他地方政府的合作,地方政府博弈过程中,要综合考察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加快制度创新,强化监管力度,加强预期研究,打造诚信政府,保持理性,使博弈积极效应最大化、消极效应最小化,选择最优的策略组合,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争取更多的利益和机会。

总之,荆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粮食生产基地的重要地位,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着力促进工业的快速稳定发展,积极开发第三产业生产力,引导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和整合矿产、能源、人才、科技、信息等各种资源,集约化生产,快速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深刻认识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合理规划,扬长补短,争取资金、信息、人才支持和跨区域合作,改变“经济孤独”的困境,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长远发展,确保在中部经济发展中应有的地位,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我国农业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中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2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 中部崛起战略与对策.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04

[3] 胡宝清,严志强,廖赤眉. 区域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12

[4] 左峰.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领域的博弈分析.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07

区域经济现状范文6

关键词:中原地区;区域经济;航空物流;发展现状随着当前商务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航空业也不断得以发展,与航空业同时发展的航空物流业成为当前大家关注的重点。但是就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发展情况来看,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中原经济区域发展航空物流的必要性

中原经济区域发展航空物流有其一定的必要性。下文中,笔者就从两方面就中原经济区域发展航空物流的必要性进行阐述。

(一)中原经济区域发展的需求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国家进一步倡导发展中原经济区域,推动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加快实施。在这种情况之下,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域的整体经济水平有了较高水平的发展。在这种趋势下,中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于物流行业的需求就会有所增长,传统的物流方式满足不了中原经济区域行业的发展,航空物流的发展很有必要。

(二)航空物流逐步成为物流业的重要方式

随着国际航空物流的发展,航空物流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与地区重要的物流方式。发展航空物流将是提升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渠道。在这种趋势下,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的发展很有必要性。

(三)政府对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发展的重视

2013年4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正式对外《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这标志着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正式起航,也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域现代物流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政府对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的重视之下,势必会重视和加大对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的投资推动该地航空物流的发展。

二、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发展现状

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发展的时间较短,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文的真实性,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公司增多

航空物流公司数量增多是当前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发展的主要现状。截止到现在为止,由于中原经济区域的航空物流市场需求量大,全球10 大物流企业和20 大船公司的分支机构或办事处已经相继入驻中原经济区,这些大型的物流企业的入驻也催生了本土物流企业的成长。目前来看,较为成熟的航空物流企业较多,河南省昌盛航空物流有限公司、郑州润通航空物流有限公司等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标准化,规范化。

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公司数量增多是一种发展趋势,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公司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公司发展的水平与质量是关键。

(二)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水平低

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水平低是当前不容乐观的现状。笔者这里提到的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内容:

第一,专业化水平较低。就当前来看,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行业的发展目前仅仅停留在表面,无论是从规划来看还是实际运营情况来看,物流园区质量与专业化程度普遍较低。实际上,很多工作依然需要人工来操作,在专业化水准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来看,欧美等国外发达地区的供应链管理则相当成熟。

第二,航空物流园区规划不统一。就中原地区来说,目前中原各省市地区之间发展依然是以自我区域为主题,整体范围内的航空物流规划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河南根据当前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构建了物流园区,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其仅仅是考虑郑州地区的物流行业发展,忽视了周边地区的航空物流规划,因此实用性及推广性不是很高。

(三)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运输货物增多

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运输货物增多也是今后的一种趋势。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物资在运输过程中选择航空物流。就当前航空物流的发展来看,大多数地区的货源都是以普通货为主要产品,很多货物之所以选择航空物流,是因为其快件的需求。相对来说,高附加值等高端产品的使用程度较小。

今后,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运输货物会日益增多,在这种趋势之下,航空物流服务会日益完善,书籍、药品、软件、文件及玩具等产品的运输也都会成为航空物流运输的重要物品。

(四)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专业人才匮乏是导致中原地区航空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关键。就我国物流方面的人才来看,物流人才并不匮乏,但是真正具体到航空物流人才,我们就可以看出,航空物流人才的质量不高,真正的人才数量也较少。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航空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的不仅仅是某一单一方面的人才,而是综合性人才,航空物流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国际贸易专业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掌握仓储物流等知识,除此之外,相关的法律知识也是必须掌握的内容。目前来看,我国此方面的综合性人才较少,今后需要进一步培养航空物流人才,进一步为推动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发展的未来展望

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的发展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做好航空物流发展的工作对于推动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规范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公司的发展

规范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公司的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发展的重要措施。规范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公司的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造中原航空物流发展的形象。规范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公司的发展主要从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加强规范化管理。航空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统一的规范,不能各自企业都有不同的规定,只有规范化和统一化管理,才能够扩大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公司发展的规模。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国内航空物流及国外航空物流都有系统的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第二,加强区域发展的规划。就目前来看,中原经济区地区产业相似、资源结构相互重叠、缺少区域协调,这种情况不利于航空物流公司的发展。今后,需要进一步根据中原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统一的、系统的区域物流规划,用以明确各地发展战略。在加强区域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综合系统规划,建立与形成协作机制,全方面提升区域合作的层次与水平,推进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二)提高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水平

提高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水平是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发展的主要措施。就笔者的研究来看,提高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水平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积极细分市场。航空物流的优势主要是快捷,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这一需求,进一步细分市场,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做好航空物流工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云贵地区的茶叶很著名,为了进一步确保茶农新采摘的茶叶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运到北京等发达地区,贵阳某航空在茶城附近设置了航空物流点,这样就可以确保茶叶在运输到北京,受到大家的喜欢。所以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来细分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动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的发展。

第二,完善区域物流网络。提高航空物流水平不仅仅需要考虑航空物流,更是需要考虑周边的物流网络情况,物流作为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性产业,其的发展不仅仅包括公路、铁路、水路和空运等这些运输方式,还包括商务、税务、土地、口岸监管与信息等其它相关部门。为了进一步提高区域物流网络情况,我们需要进一步整合当前物流市场,完善区域物流网络,让所有的工作为了有效和快捷服务,而不是以其各自的工作为中心。唯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航空物流乃至中原整个区域的物流水平。

(三)加强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推动未来航空物流发展的重要要求。中原地区的航空物流基础设施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其仅仅局限于物流运输这一块,忽视了软件及周边的硬件实施。加强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航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供应链管理是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基础,在今后航空物流的发展个遇中,要进一步加强建设航空物流信息平台,做好供应链的管理工作,以便为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的发展提供管理、技术等因素,为其提供一个更好地交流平台,方便航空物流工作的开展。

第二,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为支持航空物流业快速发展,推动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政府极为重视航空物流的发展。为此,河南政府设立扶持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开拓航空市场专项资金,专项用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航线航班补助、市场开拓奖励、机场使用费减免补助以及其他促进河南民航业发展项目的补助。

(四)加强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加强中原经济区域航空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推动未来航空物流发展的关键。目前来看,航空专业人才更多地是集中于北京、上海及广东等发达城市和地区,相对于中原地区来说,高水平、高质量的航空物流专业方面的人才较少。因此,要加大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首先,高校要进一步明确航空物流人才培养的宗旨。高校需要结束航空物流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的状况,进一步针对实际情况来制定人才培养战略。就目前来看,我们需要进一步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在人才培养之前提前约定,学校“按需培养”,企业“按需接纳”,供与求相符,学校的教学内容反映企业的诉求,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尽快投入到工作中去,可以减少航空物流方面的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就以四川某高校为例,其在培养航空物流人才方面,加强与四川航空公司等众多有实力的航空物流类企业,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培养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兼具的航空物流管理人才。对于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值得在其他高校推广。

其次,企业要加强航空物流人才的培训。俗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对于航空物流工作人员来说,更是需要通过学习来了解当今市场情况,进一步提高自身技能水平,与时俱进。物流企业可以对航空物流人才或者是其他优秀物流人才开展培训。通过聘请专家来指导航空物流专业人才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由于部分航空物流就业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所以在专家对其进行培训之后,他们对自身的工作会有更系统的认知,会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除此之外,对于航空物流专业人才,企业要做好人力资源的工作,提高航空物流专业人才的福利,提高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及幸福感也是加强航空物流人才工作的基础。

四、总结

做好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的发展对于推动中原经济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做好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航空物流的发展,提高我国航空物流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上文中,笔者就从规范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公司的发展、提高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水平、加强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加强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就如何做好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重视航空物流的工作,确保航空物流朝着规划化、标准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高仁文.电子商务背景下航空物流的发展前景探析[J].中国商贸.2011(15)

[2]许良锋,徐维祥.国际物流航空运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物流技术.2010(16)

[3]陈红霞.我国航空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网络财富.2009(24)

[4]耿晓兰,王福英.浅析快速消费品的物流成本管理[J].中国市场.2007(Z2)

[5]徐公达,李凌.我国民航运输业融入现代物流的发展路径探索——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5(11)

[6]张巍.我国航空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35)

区域经济现状范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区域经济;专业设置;品牌专业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特别是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是关系到学校未来发展和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之间依存共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怎样才能和区域经济的结构特点和发展方向实现前进过程中的良性互动,这是一个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定量的数据对无锡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应根据无锡市区域经济的特点,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体系。

一、无锡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无锡市的高职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12年,无锡市参加当年招生的高职院校共有11所,对照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无锡市2012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具有以下特点。在19个一级专业大类中的15个,78个二级专业科类中的35个,291个专业中的98个。按照一级专业大类的设置数来进行排序,依次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12个、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10个、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宜兴)10个、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9个、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9个、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8个、无锡职业技术学院7个、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7个、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7个、无锡科技职业学院6个、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无锡办学点5个。

1.专业覆盖率比较高,专业门类齐全

无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覆盖了指导性专业目录所有19个专业大类的15个,覆盖率78.95%;78个二级专业类的35个覆盖率44.87%;291种专业98个覆盖率33.68%。从总体上看,无锡市专业覆盖率比较高,专业门类齐全,同时在资源开发与测绘、水利、公安及法律等领域也存在较大的专业拓展空间。

2.专业优势比较突出,结果逐步优化

无锡作为外向依存度很高的沿海地区,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国际往来异常活跃,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熟悉国际经贸业务的人才是企业需求的热点,所以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国际会计、涉外文秘、涉外商务法律等专业纷纷开设。一些老牌学校开始专业调整,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无锡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相关设想,面向制造业中的核心产业设置了数控、机械、汽车、电气等专业;面向制造业关联产业设置了制冷、材料、模具CAD/CAM等专业;面向附加产业设置了物流技术、机电营销等专业。从无锡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来看,其中财经大类、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文化教育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大五类的专业布点数占到总数的7O%以上,招生计划数占到7所高职学校79.8%。专业设置数量和招生规模显示出无锡地区高校在制造、电子信息等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人才培养优势,适应了无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无锡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无锡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为无锡地区的区域经济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补充,但从总体上看,在科学性、互补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还没有实现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效而全面的对接

无锡市从事制造业的职工约99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4.5%,而高职专业与此相关的专业在校生数不足1/3。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各类技工学校之间以及各高职院校之间的专业互补性较差,往往同类专业纷纷开设,短缺专业却由于师资、教学设备等方面的问题而继续短缺。如经济管理类、数控技术、电气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文秘、会计等专业几乎校校开设,而无锡作为突出的日商投资商地,既懂相关专业技术又有一定日语基础的应用性人才却始终紧缺,高职院校中还没有相关的专业设置。同时,新开设专业的可行性论证还缺乏可靠的机制和手段,各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构。因此,专业设置的科学性、超前性和相互间的互补性较低,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一点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2.专业数增长过快,缺乏有效的市场调研

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没能充分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对于市场的分析还处在较低层次,专业设置没有完全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近几年,由于办学规模和招生计划的增长,新增专业就成了一个捷径,无锡11所高职院校每年都增加10个以上的新专业。但一个新专业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师资、设备、投入等都需要较长时间来积累,新生专业过多,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尤其是计算机、信息、外语、经贸、财会等热门专业,不考虑学习办学基本条件,不考虑市场需要情况,造成专业办学不够坚实,专业人才过多,出现学生就业质量差的情况。

三、无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对策

1.主动适应地方(行业)经济发展和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基层一线所需要的各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考虑选择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时,首先应根据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来选择并确定重点发展的专业。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产业结构和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及变化趋势作为确定学校专业体系主体框架的依据;其次应围绕行业、企业发展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需求变化,积极推进专业改造,不断拓展专业方向,努力提升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能力。

2.结合自身实际,取得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选择学校专业建设时,应瞄准社会和市场对基层一线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也就是思考我们目前和将来一段时期可能具备的办学条件和能力(现有的或可能取得的专业建设所必备的师资、教学场地设施、设备、实训条件、财力经费等等)。根据这一原则,我们认为各高职院校选择重点建设专业时应对自身的办学历史和业已形成的专业结构及教学能力的特点进行分析,特别应注重传承长期办学在教学、实践、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和就业等方面已形成的特色与优势,并注意与同类高职院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办学条件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寻找学科专业方向的空档(空缺)或在同类专业上寻找特色课程、特色实践方案、特色就业渠道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3.以区域产业需求为依据打造品牌专业

构建特色学校与树立品牌专业群,是高职院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考察目前我国各地比较好的高职院校,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发现其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来实现学校跳跃式发展。因此借鉴这一成功经验,高职院校今后在谋划重点专业发展时,也应把品牌专业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实施,品牌与特色是相联系的,应是在确定特色专业的基础上打造品牌,通过若干年的不懈努力,使每个高职院校能有2-3个专业具有较强的竟争力和较高社会知名度与认可度,也使某些职业学院在总体竞争格局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在某些品牌和特色专业上能取得相对强势。

4.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通过学科交叉、复合求新、渗透求异来设置专业

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就是针对社会某一个职业岗位(如营销员),或针对一组职业岗位(如旅游、物流等)来设置专业。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在基层第一线的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的,必须用多学科专业知识和多种技能才能胜任,因此在选择专业设置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将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中基层第一线工作的外在要求和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设置复合型专业。随着实际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内涵不断丰富,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全球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按交叉复合来选择设置专业可采取三种途径:(1)将不同的学科专业复合起来,如商务英语、电子商务与物流等;(2)将不同专业知识与技能复合起来,如广告设计与文化传播、社区与物业管理等;(3)将若干相近的专业先复合起来,然后再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情况和学校办学条件,分设若干专业方向,体现宽窄并举、快速适应当地社会职业需求的变化。

5.以加强校企合作为契机优化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要使专业紧密、能动地适应社会需要,就必须与企业密切合作,随时掌握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最直接信息动态。无锡高职院校应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机制,加强政、校、企三方的沟通与联系,开展务实与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应重点加强高职院校与无锡企业的一些大型企业例如红豆集团、美的集团和新区的一些制造企业进行的合作,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及时了解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趋势,剖析现有专业,论证未来专业建设规划、专业方向课程的岗位适应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等,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切实提高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

参考文献:

[1]沈理.无锡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分析与对策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2]张天瑜.无锡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与分析[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

[3]王永红.基于区域经济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与对策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3(2).

[4]夏桂松.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8(3).

区域经济现状范文8

二、衡水市地方高校的特点

衡水市的高校以衡水学院为例,近几年发展迅速。不但硬件资源增速较快,师资水平也提升较快。软硬件方面:截止到2010年,仪器设备总值已达6000万元,图书馆藏书已达92万册。师资力量也逐年提高,截止到2010年,专任教师达559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5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341人,其士研究生21人,博士后1人。在2008-2012年的五年中共承担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471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103项。验收、鉴定各级各类科研成果343项,其中获省级优秀成果奖7项,市级成果奖42项。各级各类专业期刊共7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30余篇,校级非实体性研究所增加到10个。丰富的资源不但可以为学校的发展服务,还可以提高利用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实现共赢。

三、衡水市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情况

衡水市的企业就目前的状况看与高校实现实际接轨的并不多,只有少数企业与高校有沟通,很多企业有这方面的合作意向,但双方未能达成合作方式。这需要企业和学校双方的共同努力。学校要尽量多的为企业提供人才、科研资源方面的帮助,企业要为实际研发和就业提供方向和空间,这对双方的发展都有利。

四、衡水市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渠道与方式

进行校企合作,企业和高校都应该走出去,突破思维和地域界限。

从学校方面看:

1.学校的图书资料和电子阅览资料要对企业开放,可以为企业员工办理阅览证或实行集体租借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

2.学校可以选派优秀科研人员进驻企业锻炼,一方面增强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帮助企业进行科技研发。

3.利用图书馆的专业人才,对情报信息进行分析鉴别、筛选加工,为企业提供专题情报服务。

从企业方面看:

1.企业要为科技研发人员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2.企业要为学校安排教师锻炼和学生实习的机会。

3.企业可以选派优秀的一线技能人员为高校学生传授应用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持续良性互动的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是互利的过程,是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共同需要,校企合作有助于人才培养,有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应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法规予以支持和鼓励,例如:对于企业支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各项经费,应在企业所得税中扣除;对于高校师生进行科研实践支持企业发展的应在教育经费中给予补贴等等。促进校企的进一步合作,高校可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企业可以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力、技术。可以解决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可以弥补各自的资源缺陷,相当于对社会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分配。为增进合作,双方都应尽量减少各种因素的影响,积极沟通、广拓渠道,采取多种模式共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俊.对企业与高校合作情况的调查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9).

[2]张德启.我国企业与高校合作中的问题及分析[J].现代管理,2009(3)

区域经济现状范文9

论文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布格局

 

一、引言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是区域区位优势、人文环境、资源储存、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政推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在世界范围内,一个国家无论哪个政党执政、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运用什么样的行政管理模式,国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政府主导一切的国家里,政府的作用尤为突出,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时期中央政府基于不同的发展目的,给予不同地区不同的发展政策,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短短的60多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多个形式的演进,在参考其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时间纵向的角度概括了中国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方式:“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

二、发展模式概况

(一)点状分布格局

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数个大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地区的唐山、太原、洛阳、武汉,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

这段时期分布格局,中央政府主要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工业化布局,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若干个大城市异常发达(相对于当时中国其他非工业化地区),而其他非“一五计划”支持的地区异常贫困的区域发展局面。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

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摆脱非均匀的点状发展格局,但点状的区位却有了变化:通过三线建设使整个西南地区成为中国重工业集中地之一,重庆、成都等西南部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城市,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典型的点状分布图。

(二)带状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这一时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出现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珠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大城市连结起来像一条玉带镶嵌在东部沿海,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发展区域。

(三)弓状分布格局

1985年,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率先成立了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发展协调会,由此国家拉开了长江经济开发的序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长江作为我国航运的“黄金水道”,以及南京、武汉、重庆等大型工业城市的存在,使得开发长江流域成为国家重点考虑的战略问题,也使得长江流域成为沿海开发后的第二个国家重点发展区域。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在实施“沿海发展”和“沿江发展”战略的同时,又重点实施了“京广线开发”。“京广沿线”开发虽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由于其穿越城市的特殊性(如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等都是省会城市)使得京广沿线成为中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弓状”:即沿海地区是弓背,京广线是弓弦,长江开发带是箭头。

(四)井状分布格局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洪、童大林就提出国家应实施以陇海-兰新线铁路为枢纽,以沿线中心城市为骨干的新欧亚大陆桥发展战略。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发展,陇海-兰新经济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东端的黄淮海经济区以连云港、徐州为中心在机械、盐化工、水产等方面形成了产业集聚优势;在中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黄河干流形成了关中经济区和以兰州为中心的化工产业区;在西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区也已显露雏形。

此时的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陇海-兰新地带、沿江地区、京广线地带、沿海地区的四大经济带,如果放到中国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四大经济发展带恰好组成“井”字状。

(五)棋盘状发展格局

进入新世纪我国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并相继批复了多个经济发展改革实验区。特别是2009年至今国家批复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2009年至今,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十三个区域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央的这些经济发展举措使中国逐步形成了棋盘状的发展格局:以大中城市为区域发展带动的增长点分布格局,以铁路、城际铁路、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干道为骨干,形成大中小城市、城乡互动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区域格局中大中城市好比棋盘上的棋子、交通干线好比棋盘,呈现出“棋盘发展模式”。

三、结语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位优势、国家政策、地方自然资源、地方人文特征等因素都有可能给区域发展带来机遇,其中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中央政府总体上实行的是扶持性的发展策略,旨在平衡区域之间的差距,但发展的结果却是区域间普遍的贫穷;自1978年改革开放20多年来(1978至1999),中央政府坚持“效率第一,兼顾公平”的原则实施了非均衡发展策略,这一发展策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发展但造成了区域间极大的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问题较为严重;新世纪以来,基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多个区域发展战略,这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总之,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模式在中央政府、地方区位优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展现出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包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鲁勇.行政区域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