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道德与传统文化集锦9篇

时间:2023-08-18 17:38:40

道德与传统文化

道德与传统文化范文1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德育;道德;内在联系

谈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风气,有一些年岁的人不免会回忆起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认为那时的社会风气很好。同时,对今天的状况则不免感到担忧,并将造成此现状的原因归咎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实际的情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良好道德状况的基础是政治信念,是人们对执政党的信任、拥护及其对新生政权的热爱,而非文化和道德的自觉。但是,政治教育毕竟不是道德教育,也不可能代替道德教育。如果一个社会只有政治教育而无基于中华文化之上的道德教育,那么当现实社会出现严重问题,在人们的政治信念发生动摇时,基于政治信念的“道德”也将随之崩溃。这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人常言的所谓中国社会出现道德“真空”现象的原因。

的确,对当今的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稍有体察的人想必都不会感到满意。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的、经济的、教育的,乃至制度性的原因,但其中有一点不可回避和否认,即我国的文化和道德建设和我国的文化传统和国民心理结合的不够好,以致部分人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缺失,进而是精神空虚、道德沦丧。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它是固化于人们内心的积淀,基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道德实质上是人们恒定的“文化自觉”和“道德自省”,它不易因现实社会的变易而发生根本的动摇。正所谓:世有道则兼济天下,世无道则独善其身。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不可否认,尽管进入到近代社会、由于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危机和进退两难的艰难抉择。但纵观历史发展的历程,在几千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长期成功地把千百万以农业为本的中国人稳定的维系在一起,创造出了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世界上最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另一方面作为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体系,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凝聚、不屈价值。当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基本价值观和丰富内涵,因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现实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讲求国家大一统和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主题,是民族精神的最集中的体现。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到“见义勇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不屈精神等等,其核心内容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才使得中华民族在外敌入侵时,能够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抗争,并成为维护民族和国家统一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2、传播、教育价值。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可以这样讲,中国的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德性文化,中国传统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伦理社会,中国古代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教育。这种道德教育对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所以,学习、研究并借鉴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经验对今天我们现代德育构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伦理、道德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浓厚的道德色彩。中国自古以来自称为礼仪之邦,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与理论中充满了道德观点,道德甚至成了他们全部思想的焦点。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流派,儒学从其整体上说就是一个道德学说。儒家创始人孔子学说的道德学说占居着主导地位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心,就是伦理道德学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道德精神。这一点,在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五千左右的历史文化中到处可见,而中国也因此常常被称为礼仪之邦。这种把道德看作文化的核心并进行不间断的建设和推广,的确是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体系所罕见的。

二、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主要可归结为儒、佛、道三大流派,而其中以儒家思想对世人的影响最深,特别是儒家伦理思想对炎黄子孙的影响尤为深远。儒家提倡“忠恕之道”,“仁爱”原则;推崇“内省、慎独”的道德修养法,强调“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以及“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方法,这些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但是, 事物都是两方面的,传统文化有其积极正确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粗糙的一面, 如“忠、孝”的观念,过分强调愚忠、愚孝,把对一个人、某个人的忠孝看成唯一的道德准绳而推崇,其实是封建专制在伦理道德上的表现形式,与我们提倡的科学、民主、文明的先进文化是格格不入的。对此, 我们要批判, 要否定。面对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要让自己既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体系,培养高尚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又要结合时代特征培养民主意识、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道德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道德教育的关系,实际上是道德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因而分析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道德教育的关系,必须首先认识道德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蕴含着独特的道德教育功能。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伴随人类的进步而发展,是人类文明深层积淀的产物。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这表明一切文化活动,都自觉不自觉地指向一定的道德价值。文化在“化人”的过程中,与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是一致的,它隐性地执行着道德教育的功能。因而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道德教育的基本活动。

道德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由于道德教育与文化具有内在的联系,因而道德教育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

道德教育内容非常丰富。从内涵看,包括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从社会关系看,道德教育内容隐含在人际关系之中,其范围涉及到人类生活和交往的各个方面;从内;容来源看,道德教育信息源多种多样。由此可见,道德教育内容实际上涉及每个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与道德教育内容相互融合,在现代道德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古为今用,把它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延续它的价值。

在当前的文化时代中,道德教育应当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即文化自觉。道德教育的文化自觉意味着:面对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冲击和挑战,确立道德文化的本土意识,促进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性转换,重新筹划人的道德性,重塑道德理想,培养新的道德人格,引领人们寻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样,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地走向文化自觉,真正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6

[2]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3] 艾菲,文化的价值导向与精神追求.[N].人民日报.2009-06-25.

[4]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道德与传统文化范文2

中国生态道德教育的最早倡导者陈寿朋提出:“生态道德作为一种道德,既反映着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又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不仅是人类道德进化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社会走向更高文明的重要标志。”〔1〕生态道德教育即是对公民进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教育过程。大力强化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公民生态道德意识,对于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早日建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的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理论上存在一些不足,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不足之处

有学者研究认为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困惑在于:内容迷失,制度需要规范,内容单薄,方式单一,资源匮乏等。〔2〕还有学者认为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弊端主要有:“生态德育”的内容比重不足,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思路缺乏前瞻性和人文关怀,道德约束机制不完善,手段单一等。〔3〕上述学者的研究指出了我国当前生态道德教育不足之处主要集中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上。内容上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单薄,亟待进一步丰富充实。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迷失,亟需进一步鉴别取舍。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比重偏低,需要加大比重手段上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教育手段单一,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效果不明显。

要解决我国生态道德教育中的问题,针对上述不足之处,必须以前瞻性的教育思路丰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手段,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是一条可行之路。

国际环境协会前主席科罗拉多指出:“建立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契机和出路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4〕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更是不乏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其大部分内容与我国当前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基本适应。我们应该大胆吸收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生态思想,将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生态思想融入到教育过程中。特别地,应该从内容和手段两个方面,大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和生态手段,从而丰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手段,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道德教育意义

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否依然普遍地被现代国民认同和遵守,这种保存传统美德的信念和方式又是否符合时展的特征和社会进步的需求”。〔5〕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要流派――儒释道三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挖掘、学习和继承这些生态思想对于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一)儒家文化生态内容的生态道德教育意义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主要在于阐述和论证“三纲八目”。三纲即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八目即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三纲八目”的核心在于修身和治国,其中的生态内容也非常丰富。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意在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天、地、人实现有节制的互动,反对将人置于任意处置自然的地位。也就是说,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要遵守自然规律,在规律的限度内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儒家经典《易经》首先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内容。《易经?序卦传》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易经?序卦传》)这句话阐述了人产生于自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易经?乾卦》曰:“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经?乾卦》)这句话阐述了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体,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人的身心规律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即是“天人合一”。高质量的人生在于实现“天人合一”,在于人向自然的回归。儒家至圣孔子曾经发出“知我者其天乎”的感叹,也显露出“五十而知天命”的豁达,从“天知我”到“我知天”显示了孔子“天人合一”思想的发端。儒家亚圣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他将人性和天统一起来,也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是北宋张载,他在《正蒙?乾称》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张载指出,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贤,根本原因在于“天人合一”。人和自然是本质上的统一,因此人能够认识自然,认识自然和人自身达到极致便可以成为圣贤。随后,南宋朱熹指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人也;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朱子语类》卷十七)陆九渊更是描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他说:“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6〕在“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之中人和自然乃至人和整个宇宙都合而为一,人和宇宙不分彼此,人和宇宙和谐共生。综上,儒家主张的“天人合一”将人和自然、人和宇宙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不谋而合。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7〕因此,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重要补充和有力佐证。

儒家主张“节用依时”。孔子提出了“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孟子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依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8〕表达了勤俭节约,用之有度,遵守自然规律的生态思想。同时,“不违农时”和“斧斤依时入山林”也是重要的生态手段和措施。秦汉时期刘安提出了说“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淮南子?主术训》)指出了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超过自然规律的限度。还包含了爱护动物,保护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还是重要的生态手段和措施。儒家的“节用依时”思想反对奢侈浪费,反对对自然的无度索取和破坏。对解决当今的生态危机、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具有重大意义。它为公民生态道德的形成提供了感性的材料,也为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可行的手段和措施。对于公民养成勤俭节约、适度消费的生态道德理念,增强公民节约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综合利用资源的良好习惯,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儒家主张“仁民爱物”。“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可以说儒家的一切思想均是围绕“仁”展开的。“仁”更体现了儒家的生态理念。孟子提出“仁民而爱物”,“仁”的原则不仅适用于人和人之间,也适用于人和自然之间。在人和人之间即是“仁民”,在人和自然之间即是“爱物”。要求将“仁”的原则从人类社会扩展至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自然界。要求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包括人在内的一切自然万物。明学大师王阳明更是对此进行了形象描述了:“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大学问》)人的恻隐之心、不忍之心、悯恤之心、顾惜之心的对象不是仅仅限于有生命的人类和动物,还包括无生命的草木和瓦石。达到这样修养境界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人”。儒家的“仁民爱物”不仅承认植物、动物乃至整个自然界都有内在的价值和生存的权利,而且也自觉地把人的天赋爱心由传统的人际道德向生态伦理扩展,从而构成了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最主要的内容。儒家的“仁民爱物”思想是一种深厚而宽广的道德关怀。它对于培养公民的生态道德情怀,唤醒公民关爱动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生命教育的展开。

(二)释家文化的生态内容

释家主张“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利他施乐”、“净土理想”等。“众生平等”论证了人与自然的本质平等。“大慈大悲”说明了人类保护自然的强大动力。“利他施乐”指明了人类保护自然的切实行为。“净土理想”则建构出生态文明社会的理想模板。基于这些生态思想,释家还延伸出了一系列的生态实践。戒杀、放生、节俭、素食、饮茶、造林、护林便构成了释家生态实践的具体手段和措施。这些行为保护了动植物资源免受破坏,保证了生物多样性的存在,有效维护了生态平衡,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释家文化的生态维护功能主要在公民旅游过程中实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深山,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接受了生态道德教育。游客漫步于名山大川、品尝着清香的素食、欣赏着反映高僧朴素生活的碑刻铭文,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不就是“诗意的栖居”吗?低碳、节能、节俭的生态消费理念很快形成。

道德与传统文化范文3

[论文摘要]知耻、有耻既是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传统道德文化有重要的特殊价值。耻文化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积淀、涵育和整合作用;弘扬传统道德文化,要培养确立“认知上科学”、“情感上乐观”、“意向上进取”的现代审美意蕴。

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发展源流中,知耻、有耻既是这个传统道德文化的基础组成部分,又对传统道德文化有重要的特殊价值,这就是耻文化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积淀、涵育和整合作用。当下弘扬传统道德文化,就要在现代耻文化的呼唤和重塑的基础上,培养确立认知上的科学精神、情感上的乐观精神、意向上的进取精神,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审美意蕴。

一、传统道德文化的积淀与整合

传统道德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厚,以不同立意、标准可以归纳出不同视角的排列组合。有“五句话”归纳:强调整体、推崇仁爱、提倡人伦、追求精神境界、重视修养践履;有“六特征”归纳:追求和谐共生、尊道贵德尚义、昂扬向上与时俱进、博厚恢宏、以人为本、崇尚公忠。那么,这些传统道德文化是怎样积淀、涵育、整合的?这些集大成的传统道德文化,生长、体现在历朝历代的布衣百姓和文豪良吏身上。对于个体而言,知耻是做人的基础和基本心态,有耻是自我提升和人格完善的根本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耻、有耻既是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传统道德文化有重要的积淀、涵育、整合作用。从这个视角看,“耻”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特有价值。

(一)耻文化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积淀

知耻、有耻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重要的规范之一,积淀、涵育传统道德文化。在中国古代的道德操守中,廉耻历来被视为“立人之大节”,“耻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石成金:《传家宝》二集,卷二)一个人在道德意识中必须要树立一种观念:因自己言行的违背传统美德而引起的羞辱惭愧之情,从心从耳,耳闻过而心愧。一定要对自己违背道德的意识或行为而产生不体面、不光彩的心理,要由于周围人的责备而产生自责心理,这是人之所以为人而必须具有的最起码的耻感。耻感不在,其他传统道德文化怎么涵育?耻感的确立积淀良知,良知涵育其他传统道德文化。在本质的意义上,良知不过是社会的、客观的道德义务,经过道德规范,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过程中,在道德主体的内心深处,以自律准则的形式积淀下来的道德自制能力。这个过程的同步,在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形成一道耻感底线。“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弃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何以为美乎?”(《孟子·告子上》)这个“良心”,就是守仁义、行忠信、知廉耻,积淀其他美德。

为人长养良心,磨练道德自制能力,必须以耻感为基础,因为知耻、有耻,是做人的基本心态,最基础的精神和美德。“无羞耻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不知耻,就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完整的人。耻感的迷失和缺憾,做人无以治己,做事无以治事。须知,对于一个社会人,且不说崇高,就是从道德底线而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是悔过,也离不开耻感。“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十四)“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之心,若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康有为:《孟子微》卷六)一个人,无论何时何事,必须严守信义,远离无耻。因为无耻是非常可怕的。无耻则无所不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为民,无耻害己,民知耻,社风才能完美;为官,无耻则殃民,知耻,国家尊严才能维护,百姓权益才有保障。可见,知耻、有耻,与其他传统道德文化相生相长、相辅相成,对传统道德文化有重要的积淀、涵育作用。

(二)耻文化对传统道德文化的整合

在传承、信守传统道德文化中,知耻、有耻表现在对传统道德文化的整合作用上,是用传统美德及其基本精神指导言行,有所为有所不为。该干的、符合传统道德文化的,一定要干且要努力干好。不该干的、违背传统道德文化的,一定要抵住诱惑坚决不能干。这就是最基本的耻感。朱自清在《论气节》的演讲稿中说:“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讲确立传统道德文化,必须树立、拥有的就是这种耻感。讲耻感,必须有气节,以社会道德规范为标准,敢作敢为,有所不为。这才能坚守和发扬光大传统道德文化。 转贴于

知耻、有耻,弘扬传统道德文化,就要在社会道德规范的遵守上,不空喊责任感,而在道德思维和道德行为中,建有一种耻感观念,与人与己,凡事凡行,良知良能,做好该干的、必须干的事,不该干的事,一定守住、不能干。“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周易》上经《乾卦第一》)发扬传统道德文化,不只是坐而论道,而必须起身躬行。在品德和学业、事业中守仁行义有作为,否则,愧于职业、愧于社会,就应该、必须产生羞耻感。一个真正有耻感的人,在责任和使命面前,首先辨知荣辱,谨言慎行,努力践行社会通行的传统美德和传统道德文化,才能使自己不断反省和确立道德耻感,直面使命。在这种磨练的过程中,基于耻感确立、监督、践行传统道德文化。知耻、有耻,继承和发扬光大传统道德文化。

二、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审美意蕴

弘扬和培育传统道德文化,建设现代精神文明,要基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俱进,不断对传统道德文化做出新的发展,培养确立现代传统道德文化的审美意蕴,推动现代化建设。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审美意蕴,具有认知上科学、情感上乐观、意向上进取三个基本特征。

(一)培养确立“认知上科学”的现代审美意蕴

在现代人生历程中,培养确立科学的现代审美传统道德文化,是以培养并确立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客观真理的彻底唯物主义为基础的,这高于一般传统道德文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以往一切旧的世界观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它的科学性。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下树立科学的传统道德文化,才能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人生、对待人生,以科学的态度塑造人生。要把崇高的人生目的、人生信仰和人生理想转化为实事求是的精神,勇敢的去迎接和面对人生道路上的矛盾和斗争。培养实事求是的传统道德文化,就是要尊重客观实际,尊重人生这一客体的现实,这是科学传统道德文化的关键内容。培养确立科学的现代审美传统道德文化,就是要用自己的知识、智慧、才能和辛勤劳动去塑造美好的人生,走向真理,以科学演进的精神和足够的勇气、力量消除通向真理的障碍,实现美好的、高品位的人生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确立科学的现代审美传统道德文化,主要之点是弘扬和培育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

(二)培养确立“情感上乐观”的现代审美意蕴

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对自己从事的事业、生活、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以积极、坚定、向上的乐观的传统道德文化面对人生。在情感上坚定乐观的传统道德文化,它是从伟大的理想和不知厌倦的实践相结合中获得的,源泉和力量正是来自这崇高的理想和对美好事业的追求。培养确立乐观的现代审美传统道德文化,坚信从事的事业必胜,使主体不仅在迎接和克服困难上,而且也表现在对待人生的耐心、毅力和坚强意志上。在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不断追求的动态过程中,在希望和实现状态中得到满足,并以乐观的传统道德文化勇敢的去追求新的希望的实现。正是由于人在心理意识中始终期待着理想和希望的实现,乐观的现代审美传统道德文化,是作为主体的人对未来的希望和理想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形成了追求希望和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动力,在乐观的现代审美传统道德文化上表现出豁达乐观的情感。培养确立乐观的现代审美传统道德文化,就是要培养对前途的信心,对事业的热情和对生活深沉的爱为主要内容的传统道德文化。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能以一个强者的乐观形象,为国家和人民的困难分忧,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积极、乐观的拚搏,创造光明的前途。作为一个准备干一番事业的现代人,应当以乐观的传统道德文化对待人生,爱惜生命的价值,相信自己的力量,看到光明的未来,以微笑对待生活和事业,以奋斗不止的乐观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投入到生活和事业中去。

(三)培养确立“意向上进取”的现代审美意蕴

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创造性的,是开拓、改造自然和社会新局面的事业,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唯有培养确立进取的现代审美传统道德文化是最重要的。这就要确立对生活和事业充满不断进击的勇气和信心,选择开拓、创造、进取的传统道德文化。应该说,进取是历史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别无选择的要求现代人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求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培养确立进取的现代审美传统道德文化,学会积极投入生活,以进取的意向为社会和人民负责,以自己的优势为手段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让品格、知识、才能在自己面对的实践活动中,找到用武之地,以进取的现代审美传统道德文化对待人生道路上的矛盾,在积极进取中创造美好的人生和事业。培养确立进取的现代审美传统道德文化,就要创造条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扬勇于改革,敢于创造,善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做出自己的贡献,并在贡献中不断塑造和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道德与传统文化范文4

一、儒家传统道德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综合的国家战略,其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正是因为我们这条从未间断血脉才造就了我们五千年得以延续的文明。辩证的扬弃继承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走向世界的精神资源。在《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指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步伐,着力培育文化优势,壮大文化力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1]近30年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结构不断更新、经济格局不断整合、的新社会形势下,传统道德观念甚至是主流道德观念有边缘化的危险,所以,传统道德文化成为当下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重点。

农村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农业厚重则根基牢固,藏富于农民则国家强盛,农村稳定则社会和谐。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言“中国的建设问题便应当是乡村建设”。[2]在党的十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后,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广泛展开,并取得很大的成绩,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而另一方面,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农民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农民道德文化素质的滞后性是新农村建发展不可绕过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一方面提高农村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提高农民文化修养,这两方面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儒家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就是“仁、义、礼、智、信”,是传承下来的古代先哲道德理性的沉淀,是人之所以为人此价值的精髓所在。孔子讲仁爱、孝悌与忠恕;孟子将“恻隐之心”与“王道”;朱子讲“天理”;王阳明讲“本心”“良知”。这些儒家道德的核心价值已成为古代中国甚至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价值核心。因此,通过发掘儒家传统道德核心价值,扬弃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并使之唤醒农民内心潜在的道德意识,呈现道德理性,从而为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构基层的道德价值,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提供了理论支撑,最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起到促进和辅助作用。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从2005年中央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学术界通过不断的理论研究,逐渐产生了大量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成果。十之后,学术界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更加丰富而具体,这方面的文章专著层出不穷,主要涉及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科技、新农村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但现实而言,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农村文化研究的论文和专著还只是停留在农村文化的体制和结构、问题表现等一般性论证上。因此,各级政府和部门进行了多种实地考察、调研工作,以把握农村文化问题的现状,从而寻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方案。例如,2004年6月至7月,文化部6个调研组分赴甘肃、宁夏、四川、浙江、湖南、福建等地,针对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自办文化情况进行调研。2006年3月至7月,财政部教科文司与华中师范大学组成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对19个省市区的70个县市200个乡镇进行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另外,财政部综改办、教科文司委托的农村文化公共服务调研项目对全国19个省市区的23742位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总的来说,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实践探索经验之上的观察和描述阶段,各地的农村文化建设缺乏一种普遍的理论指导,文化建设更多地只是一种口号,文化建设研究也只是一种对传统农村文化体制问题的分析,缺乏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现代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方案,在研究的深度、研究的细致方面远远不够。

三、以儒家道德价值重构农村价值体系

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但是相对于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来说,农村的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却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它的基本任务就是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陶冶农民的情操、丰富农民的生活,从而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推进经济效益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所以说,没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就不会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

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突出表现出了普遍的农民素质底下,并由此产生很多消极作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就是农民,而农民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农民文化素养不高,这是由于农村文化体制和机制的不健全所致。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工作的开展。农村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知识素质、科学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制约人的全民发展和发展环境改善的决定性因素对推动农村政治、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正视农民素质,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农民问题,同时努力提升农民素质,加强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是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处理一个基本问题。

儒家传统道德的内涵和对社会发展起到极其重要地位作用。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文明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下为公的道德理想、忠恕之道的道德原则、中庸之道的道德规范是中华文化闪耀的光辉。可以说,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实就是儒学史。千年传承的儒学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彰显出不同的时代特性,推进了社会的发展现,而且先已成为当代社会人文伦理价值的核心。儒家传统价值体系与新农村文化假设相结合有利于优化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毫无疑问,儒家传统道德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之所以能够传承五千年毅然挺立,很大程度上是文明的传承和文化的自觉。社会越文明则越和谐安定。但是,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时代不同了,传统文化也应顺应时代需要,表现出一定的时代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当代社会现状和时代要求向吻合,从而寻求到符合中国二十一世纪农村发展所需的理想道路。

儒家传统道德价值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起到规范调节作用。以儒家传统道德来调节农民社会关系,就是依靠传统礼俗为维系手段来协调农村社会关系。儒家传统价值在农村的挺立,首先就促使了回复农村传统的风俗习惯,这个风俗习惯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礼”。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农民文化素养底下,传统道德信念缺失,都归根于农村传统风俗习惯的破坏。千年来农村社会本就是依靠传统习俗来维系的。儒家传统价值除要求重建传统习俗之外就是如何提升农民道德自觉意识。以梁簌铭的话就是“不以享福为念,而惧自己所作所为有失于理”[3]儒家传统道德的重要观点之一就是道德自觉,在儒家看来道德本性“人皆有之”,无需求助于外,而道德是通过社会共识、风俗习惯、内在信仰的力量实现的;是依靠自觉约束自身行为,使其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实现的。这种儒家式的道德自觉意识的培养,无疑是当代法治社会建设的有力保障之一。

农村建设是,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绕过的一个重要环节。农村文化建设又是农村复兴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源泉。复兴传统文化,重构道德价值,重树农民人格素养,是新农村文化建设重中之重。新农村文化建设说到底就是一个充分而强烈的文化自觉的农村文化运动。“文化自觉”就是能够认识自己的生存方式、传统习俗以及特有的话语,这些就是我们常讲的民族精神。以传统儒家道德价值重塑民族精神,重拾农村的传统人文信仰,重现人之为人此价值之精髓所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精神面貌,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以有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N].新华网2013-08-20.

[2]梁漱溟.梁漱溟全集(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164.

[3]梁漱溟.梁漱溟全集(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660.

道德与传统文化范文5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重要的是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在大学生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既是一份珍贵的财富,同时又需要我们给以足够的重视。人文精神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之一。文化作为人类精神的一种物化形态,对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关于学生道德及传统文化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1.对于大学生日常行为的调查

(1)尊重他人意识。尊重他人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对他人劳动是否尊重是大学生日常行为中最为明显的素质表象。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在课堂上和自习室里是否能经常听到手机铃声或喧闹声”进行调查,而从问卷发现经常听到手机铃声或喧闹声的占38%,偶尔能听到的占61%,这反映了目前绝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注意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更没想到对他人劳动的尊重。

(2)尊老爱幼意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仅限于赡养父母,抚养子女,而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道德感情去对待社会上所有的老人和儿童。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主动给老人或孕妇让座的占22%,不能决定或犹豫不绝者占62%,而有16%的学生觉得这个事情与自己无关。这说明有78%的学生在尊老爱幼这个问题上存在问题。

(3)诚信意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人格很重要的一面。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是一笔财富。涉及学生诚信的事例很多,如贫困生家庭状况、考试、请假、就业等等。从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调查发现,有41%的学生对于作弊行为反感,但认为可以理解、总比补考好甚至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占59%。而包括对作弊反感的学生在内,从小学到目前考试作过弊的学生竟然占到了75%。

(4)团结意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显然,“人和”是各种条件中最重要的一环。“人和”是我们要创建和谐校园必不可少的环境。学校中,大到一个院系,小到一个班级,都要讲求“人和”,只有班级达到“人和”,才能使全院形成合力。从我们对班级的团结性调查看,有31%的学生认为本班级很团结,认为团结情况一般甚至有小集团的有56%,有13%的学生觉得班级团结情况差。

2.对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调查

(1)获知途径。在对于传统文化的获知途径中,从小听说占43%,通过课外书籍获得的占40%,说不清的占10%,大学期间继续获知的占7%。其中大学期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文科学生占76%,理科学生占24%。这表明我们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吸收很大程度上是靠点滴的积累,而这种积累也正是传统文化深远影响力所达到的,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缺陷,投入很少。

(2)获知情况。通过问卷发现,在对于中国传统的道、儒、法、墨等大家思想,有较多了解的占2%,71%的学生表示有点了解,有27%的学生不了解。能够说出某一家思想大致观点的,在参加调查的学生中只有20%,其中,文科学生占80%,理科占20%。在对于某一门传统艺术的调查中:大致了解的占76%,不了解的占21%(全理科)。这说明学生对于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认知十分肤浅,文科学生虽然要好于理科学生,但在知识的面上以及深度、广度方面十分不足。

(3)获知态度。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阅读是一种方式。我们调查发现,经常到图书馆借阅传统文化类书籍的占11%,偶尔借阅的占64%,有25%的学生从不借阅此类书籍。

二、问题及对策

道德与传统文化范文6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擂学道德丈化的现实意义。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珍贵积淀,铭学道德文化虽有压抑、奴化人性的局限性,但其德欢,重德索义等道德理念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有利于克服官徐主义,消解极端个人主义,有助于树立羊民思想,强化集体主义现念,塑造理想人格。

素称礼仪之邦的中国,其传统文化中充溢着浓厚的道德色彩,而作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更是一部道德经典史,即使说道德文化是儒学的核心和本质,也不显得过分。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重新审视儒家道德文化,消解、超越其糟粕,批判吸收其精华,对当今社会不无裨益。当然,并非是在高扬传统的道德主义,儒家道德文化作为服务于古代等级制社会的工具,具有时代性,应加以批判、否定,但同时,其深厚的积淀依然传递、折射着民族的精神底蕴,仍深深地浸润着每位中国人的心灵,其所具有的超越时代的普遍性的精神、原则和思想,仍有一般的普遍意义,若加以整合创新,一定会获得新的时代内容。众所周知,没有传统的社会是难以想象的,而有着深厚传统根基的社会虽然其传统文化的内聚力和认同感会延宕了社会转型的过程,甚至传统的糟粕会催化社会的不良因素,但传统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推陈出新,积极扬弃。正如希尔斯所说:“传统是不可或缺的;但同时它们也很少是完善的。”的确,全盘否定传统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完全格守祖宗遗训的保守主义都不可取,在当前若能因势引导,消除残渣,宏扬儒家道德文化的积极因素,可以起到矫正纠偏、防止道德失范的正效应。本文拟从以下几点,粗略地探究一下儒家道德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为克服官本位,树立民本位和公仆意识提供了参照,为行政者道德修养的培育及服务行政的实现提供了借鉴

历代儒学先贤都注重道德践履,把德治作为治国的根本。他们希望通过道德教化和道德的内在约束力,实现社会道德的协调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当然,为政以德的思想在封建社会往往会付水东流,然而这并不影响德治思想本身内在的生命力,尤其在人民当家的当前,儒家道德文化便有了现实意义。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先贤们精辟的德治思想,以便从中汲取养分。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治国必须以德服人,道德教化可以使百姓心悦诚服,相反,若主张暴政,则难以从内心使百姓臣服。当然,在当今,必须要以法治为主,德治与法治互动,才能相得益彰。就此孟子也说道:“以力服人者非心服,力不赡;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倚仗势力征服别人,不能使人从心里服从他,而是出于力量不足的原因,只有凭借德行才能使他人心服;也只有用道德行仁政,才可以称王于天下,正所谓“以德行仁者王”。可以说,正是由于注重德治,东方文明古国才不至于在历史中湮没,恰恰相反,依旧经久不衰,稳步走向现代化强国;也正是一些公认的伦理道德的内在约束力,才确保了社会的有序和不断兴旺发达。所以,江泽民同志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并举,作为治国的重要指导思想,其良苦用心自然不言明,而道德在安邦治国中的地位也便不言而喻了。

然而,德治的意义远非仅此而已。以德治国,本质上就是要求行政者以民为本,做到“关心民虞,’,体现出对百姓的终极关怀。故此孟子提出:“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确实,权力本来自人民,只有服务于人民,才是正确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君道”若行政者不应百姓之需,逆民意,则会舟覆政亡。所以说“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叶不动者。”只有顺从民意,才不会如莱封那般自取灭亡,而莱封的境遇,正是其失民心之所然。因此孟子又总结说道:“莱封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也,失其心也。”民为邦本,就是要求行政者树立民本思想和公仆意识,只有如此这般,才能够得民心,实现德治;也只有做到敬德保民,关心百姓疾苦,才能达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优。相反,若只顾个人利益,高高在上,树立官本位,则会被百姓所唾弃。当然,儒家道德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归根到底是为君主统治服务的,不过,其重民、以民为本这一理念的提出,则有跨时代的意义,若加以整合利用,为消除一些行政者官本位的思想,培育其“权力民授”、“衣食民养”的行政道德意识,有深远的影响。

而为政以德,实现德治关键还在于提高行政者的道德修养。儒家的道德文化中的以德治吏、以德修身的经世名言,为当今行政者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也很有意义。在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今天,由于人的相对理性和相对自私性,往往会抵制不住利益的诱惑而难以自拔,当然,行政者也不例外。为了实现为政清廉,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及腐败的滋生蔓延,就有必要借鉴历史之镜,吸取历史之经验。翻开历代儒家经典,可以看出其始终强调以德治吏、以德修身。为政者也只有立政为公,义重于利,才能做到为政清廉,铲除奸位小人,真正实现德治。正如荀子所说:“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如是,则德厚者进而说者是止,贪利者退而廉洁者起。”《荀子.君》而且,也只有立政为公,才能博得百姓拥护,即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行政者的权威是靠自己的德性塑造出来的,一个好搞裙带关系,好摆官架子的行政者,不仅不能做好表率,其不良行径还会波及下属和家人,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可见“君好之,则臣为之。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于民”。《荀子.君街》大学中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治思想也把“修身”列为榜首,只有先提高自己的德行,才能齐家;也只有管好家,才能治理天下,“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总言之,为政以德,注重德治的理念的提出,具有超时代的意义,虽然在中国古代难以真正兑现,但其理论本身不会因产生于封建时代而失去其内在的价值。为政以德、以民为本、立政为公、修身齐家平天下等德治思想承启了现代文明与传统道德的融合,直至今日,仍对行政者有参照意义。

二、重德崇义、先义后取的群体至上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消除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和消融日趋膨胀的个人主义,有助于集体主义原则的强化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道德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人性得以极大解放,个性得到了彰显和尊重,公平公正观念也得到了确立和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驱动原则又不同程度上滋生了损人利己的行为。一些人片面、过度地强调个人价值,否定集体价值,甚至把人的自私本性视为社会发展动力。

个人主义的膨胀,离析了民族整体性,必将对社会和他人构成威胁,使得社会道德沦丧和社会秩序混乱。而儒学道德至上的价值体系中,包涵着丰富的内容,如重德崇义、先义后取等,对消融当前不良趋向有正效应。因为它强调将个人溶于群体关系之中,要求个人价值服从群体价值,以此最终实现个人、国家同构,人同于我、人人向上的景象。儒家先贤们认为,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就在于道德。懂得德义是“人禽之辨”的根本标准,正因为人类知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

信”的人伦道德,才远离禽类,有人道。道德作为族类的本质特征,也便构成了每个成员的人生内在驱动力和价值目标导向,因而自古以来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壮举。孟子也就道义说道:物质利益只能满足人的肉体之需,唯道义才能满足“大体”(精神)之需,所以他积极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秽,《孟子·肛灯》的高尚情操。此番告诫催生了多少仁人志士浩然之气,能说对当今没有借鉴意义吗?以我一孔之见,重德崇义的传统道德,只要加以扬弃,必然有助于现在人们道德理性的生成,整体观念的强化,利己主义的抑制和整合。因此,有人曾写道“传统思想文化中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理性,促使人们自觉向善,增强道德修养,超越名利的羁绊,讲究礼仪,成为富有文化精神生命的人。中国传统的道德文明十分完善、成熟,是与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的催化密不可分的。正是这种价值取向,在客观上引导着人们向着共同目标行进,从而增强了民族凝聚的力量。”

先义后利的道德观念,同样有现实意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诊鱿”意思是说君子崇尚的是道义,小人要求的是私利。道德追求是以利他、奉献为取向的,而对利的追求则是一种为我的行为。若人人都能先利他,或者至少不损人,这世界何尝不美,极端个人主义也便无立足之地了。“君子义以为上”,意思是君子以义为高尚的品德,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而唯“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则是可取的。这些强调个人对物质利益的取舍应有道,以道德来指导物质利益分配,是仍有意义的,对极端个人主义的抑制同样能起一定的功效。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又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儒学先贤们提出的这些重义的价值取向,培养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民族整体主义的精神,这种群体本位思想,强调个人溶于群体之中,要求个人价值服从群体价值,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显著的民族亲和及凝聚功能,所以又有人这般写道:“儒家这种意义的思想,与其重整体利益的思想密不可分。义是规范主体道德行为的标准,是维护整体利益的调节剂,.通过义的高扬,突出整体利益的整体性和绝对性、至上性,从而使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以整体利益去调节、控制个体利益。”

三、内圣外王的思想,能够促进个体道德修养的提高、道德情操的培养及崇高道德风范的建立,并最终促使理想人格的确立

儒家主张通过“内圣外王”的理想规范,以实现个人的理想人格。“内圣”是指个人通过内心对“礼、仁、义、忠、信、廉”等道德规范的内省和领悟,以达到至仁、至善、至圣的精神境界。

“外王”则指个体把内省所得的道德修养,推及他人和社会,以实现德政、王道。“内圣外王”其实质追求的是个体与他人、国家同构,以此实现与群己、社会的融合。当然,“三纲五常”的封建糟粕性及其以往对人性的压抑和残害是不足取的,但若撇开纲常伦理对人性的抑制一面,抽象出其普遍、一般意义上的道德规范,则是经世致用的,是中华民族,甚至可以说是世界道德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如“仁”,就其要求克制自己的私心,使自己行为合乎社会的普遍道德规范,以达到“爱人”的点上看,是积极合理的。在今天,若人人能够做到爱人,关心他人,那么对道德的滑坡定有制止力。再看“义”,就其强调公正和正义,强调取之有道,对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竞争的实现有正效应。而“智、信”等强调为人要懂得明辨是非,做到诚实守信,这无疑为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市场契约的培育,提供了道德范导,而市场经济负效应下的信用危机,也可大大改观,制假卖假,坑害人民的变态活动也可得以制止,同时,也可维护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总之,通过对“内圣”的追求,可使社会单个个体实现守仁行义、诚实守信、忠诚有节、宽容谦逊、廉洁自律的理想人格,然后经由“外王”的推广教化,使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也得以加强。 

综上所述,儒家道德文化作为应古代封建等级制社会所需的产物而言,具有时代性、阶级性、局限性,借纲常伦理对人性的抑制和迫害及假借伦理道德对黎民百姓的奴化,是与当今道德要求格格不人的,但同时,要认识到儒家道德文化的二重性,其超越时代的一面,是能够与当前社会道德规范相融合的,而且其整合功能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协调,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儒学强调道德是人的本性,其为政以德、重义崇德及内圣外王等道德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以批判继承、因势利导、综合创新,定能拓宽社会道德底蕴,使整个社会文明程度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美〕希尔斯.论传统[ m]人民出版社,l991.

道德与传统文化范文7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与此相随产生的就是面对市场经济,如何有效地调适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与当代的关系问题。市场经济有它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当代中国要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必须实行市场经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与实行市场经济的改革相关,但市场经济也有它的消极面。市场经济是以货币为中介的经济。市场经济必然重视钱,一切交换都通过钱,一切都需要钱。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的,货币作为普遍等价物必然会颠倒了一切价值关系。当代西方经济学家W.阿瑟・刘易斯在《经济增长理论》中也看到了由传统到当代面临的道德困境。他说:“因为他们不再生活在一个义务以身份为基础的社会里,而进入了一个义务以契约为基础,而且一般又以与没有家庭关系的人的市场关系为基础的社会。这样,以前,一直是非常诚实的社会可能变得非常不诚实。”正因为这样,我们强调我们建立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一定语不能是包装,而必须是实质,要以社会主义制度和原则来调适传统与当代之间的种种矛盾。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能完全避免消极面,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市场经济改革,回归原来的计划经济。这里涉及一个制与治的问题。制,是基本制度,治是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源配置得比较好的制度,但不见得我们就有依法管理市场经济的方法和能力。制与治不同。当年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反驳一些否定秦始皇确立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主张回归分封制时说,“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秦二世而亡不在制而在治,也就是说,导致秦二世而亡的原因,在于国家治理,即二世无道,实行暴政,而不在于中央集权和郡县制。中央集权和郡县制并不必然是暴政。同理,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乱象,不在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而在于治理,也就是必须有一套治理和管理市场经济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对市场导致的两极分化,对市场失信,各种市场乱象必须实行有效的治理。市场必须管,必须治。放任的市场经济,必然是两极分化,必然导致社会诚信缺少、道德败坏。治理市鼍济与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并不矛盾。政府应该有政府的管理职能和治理规则,其中包括现代立法与社会主义道德教化。面对当代社会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使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通过创造性转化能有效地化解传统与当代的矛盾,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不能对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道德规范怀着一种温情的浪漫主义迷恋。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行。

(来源:《光明日报》2016年11月23日)

道德与传统文化范文8

关键词:现代德育;传统美德;价值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学校的德育建设,不仅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更应该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在现代道德建设中,传统美德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小觑的价值,研究传统美德对德育的影响,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将为今后德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一、传统美德教育在现代德育中的价值体现

1.传统美德对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影响

以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素质教育基本要求为立足点,应该从人格修养、人际交往及人伦关系等个性品质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中找到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契合点,从人和社会、人与群体、人与人、人和自身之间进行把握,从以下几个方面将传统美德融合于现代德育过程中:(1)传统修身律己的美德和现代德育教法中所强调的内化、自律相契合;(2)传统的诚信好礼及仁爱思想与现代德育所强调的健康和谐相统一;(3)传统伦理中民族忧患意识与现代德育所强调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操相统一;(4)传统的以义制利的价值观和现代德育所强调的奉献精神相统一;(5)传统的崇尚节俭和现代德育所倡导的热爱劳动相统一;(6)传统的自强不息和现代德育所提倡的勇于拼搏相统一。

2.传统美德对德育模式、途径、方法的影响

德育的时效性是由方法所决定,德育是一种外在的道德规范和观念对人的影响、熏陶和教育,其最终目标是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在今天的德育和实践中,古人所倡导的自然无为、积善成德、格物致知、修身养性仍旧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传统德育强调道德实践和修养实践,主张一个人只有真正做到身体力行才算是真正的有修养。讲究的是操作方法,重视的是修养程序。中华民族传统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活动实践、校园环境熏陶、学科渗透、课堂教学等若干方面。实现传统美德教育途径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了增加传统美德教育的时效性,还可运行以下八种模式,即综合运行、学科渗透、环境熏陶、系统讲授、环节合取、内容结合、工程系列、主题活动。

二、在现代德育中,进一步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策略

1.重视对德育科目的研究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内容博大精深。在现代德育教育中,我们既要遵循道德发展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学科要求,合理选择德育科目。同时还要赋予传统美德教育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作为一项重要的价值资源,为现代德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另外,对于世界各国先进的精神文明成果,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适合人类共同道德规范和发展进步的思想观念,同时针对我国国情进行改造和吸收,与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融为一体,构建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内容。

2.重视对儒家文化的研究

在学校德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及思想教育的发展趋势。日、韩、美等国都非常重视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创新。作为有着古老文明的泱泱大国,我们更应该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素养、有道德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目前,学校道德教育的热点问题,就是对儒家文化的研究和关注。这再一次证实了世人已经认同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但不得不提出的一点是,在传统文化的大旗下,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状况。所以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应该理性地去分析、辨别、对待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超越和继承儒家文化,已经成为德育研究的创新点和热点问题。

3.加强审美教育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在古代的“六艺”教育中,更加重视美德教育,它提倡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也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理想。重视美德教育,并非是忽视道德教育的其他领域,而是以美德教育为立足点,进一步发扬光大传统的美德。

参考文献:

[1]钟建华,雷庆铁.浅论当代荣辱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渊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2]林楠.中国道德建设的历史承接性研究:传统美德的读解与转换[J].思想理论教育,2007.

[3]谢定国.论中国传统美德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4]曹方林,郑家治.孝道:中国传统美德的根本[J].文史杂志,2008.

[5]严从根.协商对话:价值多元共生社会的德育方式[J].江苏教育研究,2010.

[6]严从根.论教师良性不服从[K].教育学报,2010.

道德与传统文化范文9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一种道德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宏大的道德理念,但是近百年来,现代文化伦理因为缺乏与传统文化理念的和谐对接而引发了一系列道德冲突,对于当今国人来说,要想全面重建新时代的道德文化,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道德之人,那么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之道德理念,重建国人的精神之天无疑是一条必由之路。

华夏文化起源于三皇五帝,在经历过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兼容并包的大融合后,及至汉代,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文化逐渐成为其主流并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就是儒、释、道文化三位一体的和谐共生体,而其道德理念则是这种共生状态的最高追求。

时至21世纪前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人和社会转型的愈加剧烈,国人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其中既有社会制度层面的,也有个人生活层面的,但究其根源,实乃东方与西方文化传统、现代与古代文化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之冲突所致,并由此在国内各个领域掀起了一场重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其中,众多学者用不同视角对中国浩瀚渊博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传统作了正本清源式的诊释,希望能够重新找回改良社会、抚慰民众的信心和力量。在此大背景下,本文选而择其一,仅从其道德理念层面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当代道德文化的衰落

清末以降,在经历了“西学东渐”“全盘西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一系列大争鸣、大讨论后,国人似乎普遍对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了原有的尊崇和拜服,转而向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寻找救世之道。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因缘和各种中外思想的博弈,从西方舶来的各种主义、精神均在几十年的大融合、大碰撞中被一一冲击、压抑、解构乃至遗忘。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道德文化开始进人信仰、理念全面式微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是精神上的“无法无天”,胜者为王、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开始支配众多国人的思维。于是乎,一些人迅速丧失了体验和言说道德的勇气和能力,在他们心中似乎只剩下利益多寡的博弈而无半点义与不义之别;于是乎,在我们身边似乎只能看到胜者、败者及其羡慕者、嫉恨者的此消彼长,却很难再发现知耻者和悔恨者;于是乎,要求他人言说和遵守道德成为一种展示权力的手段,而拒绝羞耻和言说道德则成为人们自我保护的不二法门;于是乎,几乎所有关于道德的话题都毫无保留地指向他人而非内心,原本发自内心的道德感成为日益稀缺的体验,传统道德理念正不断丧失其在国人心目中的神圣领地。

道德文化缘何会在这个曾经以重视道德著称的文明古国走向衰落?究其原因,可以从社会体制变革、东西方文化冲突等多个角度考察,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另外一个事实,即道德理念与信仰的缺失与国人对传统文化及其道德理念的盲目拒斥密切相关。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有其道德之维

梁启超先生曾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外事”(《劝学篇》),此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即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体行为实践的合理、合法与有效性,惯于追求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实践理性,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更看重为自身的思想言行找到本源的精神根基和理念寄托,进而追求“天人合德”的精神境界。 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人的内在觉悟和身心境界的提高,其本质就是一种道德文化。而宏大的道德理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仰望星空”的精气神,正是国人活在世上的一种姿态和尊严,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境界和气质写照。正如老庄所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孔孟追求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和佛家向往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这种厚德载物的视野和气魄成就了中华民族一个个道之、德之、道德之楷模。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

如前所言,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就充满着宏大的道德理念,“道”像一只无形的手掌握着国家、民族、家庭乃至个人发展的方向,左右着国人的思维言行。老子的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国人对于“道”的追问和向往都限制在神玄、博大、形而上的境界之中,而身处世俗的人则只能从心灵深处景仰、参悟而无法言传。正因为此,在传统文化中总是强调“道”与“天”齐、“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第五十一章),特别向往“天人合德”的和

合境界,且为国人追求崇高的道德理念预设了思想规范:“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述而》),“大道把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老子》第三十四章)这种语境中的“道德”之理念固然源于人的内省,但内省的原则又源于对依“道”而立“德”、立“德”而明“道”的信服:“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礼记·中庸》)面对广大、高明、悠久的天和天道,人必须“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第二十一章)、“诚于中,形于外”(《论语·子路》),不断内省自己的言行,进而追寻更高的道德境界。

对于“道德”的敬畏是国人生成其世俗道德理念的基础。在国人心目中,“道德”无时无刻不在对世人的言行进行审判,道德之人会受到天道之庇佑,不道德之人也会因天道之剑高悬而生出畏惧和悔恨之意。正是由于人人、事事、时时以“道德”为尺度,国人的反躬自省、克己复礼才有了依据,道德理念才能得以践行无阻。

四、中国传统文化之道德理念的世俗回归

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之所以会造就众多道德之人,首先是因为它虽然身处人们的心灵深处,却又早已为人们设定了精神生活的终极目标和绝对法则,从而使国人能够随时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件进行道德的评估与审判。假如没有这些目标和法则的引导与约束,人们当下的行动就会缺乏方向和尺度,就无法区别正义与不义,很容易沦落为误道之人或无德之人。其次还因为它也积极关照着人的世俗生活,最主要表现莫过于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家文化”,“家”实在是“中国式”道德的最佳世俗表达,一个“家”字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世俗道德规范,它既是国人日常生活的精神根基,也是国人践行道德理念的具体社会表现。当然回归世俗的道德理念也时刻不忘提醒人们“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礼记·中庸》),并以此告诫人们只要时刻抱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的人世态度,自觉地正心、修身、养性,就可以实现“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