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阅读教学模式集锦9篇

时间:2023-09-06 17:05:30

阅读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模式范文1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阅读教学应饱含主体情感,充满人生体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有个轻松、自由的情绪。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蹲下身子与学生相处,建立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平等,学生之间平等。于是我走下讲台,与学生整合在一起,把课堂变成讨论、争论的课堂,把阅读课堂变成学生思维最活跃,学生的思考最能表现自我独特个性的课堂,讨论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争论使学生互相促进,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能够大胆地表现自我,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体会生活。

二、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核心角色,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高时代性的角色特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大胆地发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心声,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是“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桃花源记》一文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教学中,我打破原有古文教学中逐句翻译的教法,有意地创设民主情趣,引导学生踊跃讨论、大胆质疑,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在争论中解决问题。

三、转化授课方式,建立学生“自学”机制。

实践证明,单纯讲读的授课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必须转化授课方式,改“讲读”模式为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独立阅读思考,以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授课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应少一些详尽的分析,多一些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多一些学生思维能力的激活与开发,从而使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现,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真正体现以学生“自学”为主。

阅读教学模式范文2

当今社会是经济与信息全球化高速发展的社会,英语作为一门全球化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学好英语,已成为学生、教师、家长及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阅读是一个获取知识并逐渐运用知识的过程,它是运用其他三项英语学习技能的前提,是英语学习四项技能中最基本的技能。因此,阅读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际收效不容乐观。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成为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交互式阅读模式是更加科学、系统的阅读学习方法,交互式阅读不仅可以注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还注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对已有知识的能动性运用。运用交互式阅读模式解决初中英语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这些难题将迎刃而解。

一、交互式阅读模式概述

交互作用模式是由Rumelhart于1977年率先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式认为阅读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相互作用过程,是既倡导从最小语言单位依次对文章的含义进行解码,同时又注重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运用自己原有知识进行阅读。后来,Brown在此理论之上建立了基于交互教学原理的交互式阅读模式,他总结出了交互式阅读模式的12条教学原理,大致可以分为语言类、情感类及认识类。

将交互阅读模式运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第一,交互式阅读模式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阅读模式的优点气于一身,既能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英语知识来帮助其理解文章含义,又能让学生通过对文章词汇、句子等的理解,推断文章写作思路。第二,交互式阅读模式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基于交互式阅读模式的以上特点,将其运用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可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二、交互式阅读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

1.阅读前,把握学生与教师间的交互

阅读开始前,教师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接下来阅读内容产生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阅读框架支持,激活阅读背景图示。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对阅读背景知识进行提问或组织小组讨论来进行课堂预习,由游戏或讨论逐渐过渡到阅读上来,让学习过程不再枯燥、乏味,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之后,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铺设及扩展阅读相关框架、背景上来。例如,在I?want?to?be?an?actor一课的教授中,可以播放一段介绍各种职业的视频,观看过后学生会直观地对各种职业进行初步了解,教师此时再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自己喜欢的职业以及为什么喜欢等细节,并帮助学生解决在词汇与表达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会对文章主题产生极大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及表达的欲望。阅读前阶段重视师生间的交互,有助于拉近师生距离,建立师生良心互动,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英语阅读学习状态。

2.阅读中,把握学生与文章间的交互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将学生带入阅读情景,设定并完成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即对眼下课堂阅读学习有积极影响,又对学生今后英语学生有重要帮助。如,在Food and lifestyle的阅读中。设置“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的问题后,让学生通读文章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阅读,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文章信息的获取能力。学生阅读文章时,既可以通过已掌握的知识对文章做以理解,又可以在阅读中发现新的问题。教师还可以依据文章细节提问学生,或者扩展文章内容,启发学生思维。

3.阅读后,把握学生与学生间的交互

学生在自主阅读时,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学生不仅需要教师及时的解答疑惑,更需要通过合理的练习,使学生避免错误的重复出现、强化对文章知识的正确理解及运用。在阅读后阶段,教师应注重学生彼此间的交互,并引导学生在彼此交流互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发散思维。教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辩论情景模拟等的形式,引导学生间进行交流。如在Think giving一课中,可以组织学生排演英语小品剧。通过自己亲自策划并演绎小品剧,学生得以真正相互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排演,并在互相观看及评价过程中发现彼此间的优点和不足,让学生互助学习,共同进步。

阅读教学模式范文3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是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教学模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而改变的。正是在一个新模式代替原有模式的更迭变化中,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

所谓“评读理解,读中感悟”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以读书为主,以自学为主,使学生在对文章内容大致了解的前提下,大胆朗读,以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大家评议,说出依据,达到共识,再读升华。这个模式可以概括为:试读评议练读感情读。

“评读理解,读中感悟”阅读教学模式有三个基本教学环节: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2.评读理解,部分深究,扎实训练; 3.感情朗读,整体回顾,体会目的。

这三个教学基本环节是依据教学中的“部分整体部分”教学原则设计的。三个教学基本环节,都是从读入手,以读为主,完成各环节中应完成的教学任务。

第一个教学基本环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整体认识,这个整体认识决定了在部分理解过程中的思维方向、思维方式和思维的准确度。第二个教学基本环节是此种模式的关键一环。它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尝试,通过对某一教学内容的试读、听读、评读、练读,达到对部分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听读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学生自学提供可能和条件。第三个教学基本环节,是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对每一部分的理解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及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三个基本教学环节中,第一个环节是基础,是前提,第二个环节 是关键,是重点;第三个环节是检验,是升华。

此种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

在这一过程中,认识逐层深化,理解愈加具体,学有所依,学有所得。

2.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

既重视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的研讨、理解,又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放在:摒弃繁琐分析,强化熟读理解;抓好语言训练,重视迁移运用;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评读理解过程中,集中体现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避免了以往阅读教学先理解后朗读的单项训练,使读与理解有机结合起来。

3.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即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在试读时,是在没有任何影响下进行的,完全出自于学生的独特理解。在试读之后的评读,则是在众多学生参与下进行的,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评价,去改正,去补充,加上教师的适时适当的引导、点拨,将读的标准告诉同学们,在此基础上进行练读,完成了评读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读入手,评读讨论,找出答案,练读体会,完全出自于自觉自愿,循序渐进,逐步读懂读正确的。

在教学过程中,“评读理解,读中感悟”阅读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1.教学大纲中研读有明确的规定,读既是一种目的,又是一种手段,如何使目的和手段达到统一,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而“评读理解,读中感悟”这种模式,在操作过程中,既达到了培养学生读的能力的目的,又达到了通过读这种手段,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2.这种阅读教学模式要求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给每一名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允许学生发表见解,展开争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而此模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3.当前小语阅读教学还存在着重视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缺少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大量繁琐的分析,占去了学生许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占去了学生许多听、说、读、写的时间。还存在训练一点化,片面化的问题,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全面看问题的观点。而“评读理解,读中感悟”这种模式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能力有所提高。

在进行此种模式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几种关系:

1.师生关系

不仅要体现主导主体的地位,更主要的是师生的感情融洽。因为此种模式,要求学生大胆参与,积极发表见解,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很难保证此模式的正常运作。

2.生生关系

在评读过程中,由于理解问题的方法及角度的不同,认识深浅程度不一,造成评读过程中的争议,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要求学生抱着正常的心态,以真诚做前提,帮助学生们正确理解内容,正确朗读课文。

3.讲与读的关系

教师的讲要适时适度,体现精讲的原则,讲在关键处,讲在疑难处,不能用讲代替读,更不能只讲不读,应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理解体会。

阅读教学模式范文4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读写模式

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现如今的阅读教学中,大多没有充分重视对学生阅读和写作技能的培养,更很少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训练。导致学生没有认识到“听说读写”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听说读等”不同技能之间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整体阅读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需要积极的对相关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寻找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以提高英语阅读的教学水平。

一、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现状

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读”与“写”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传统的英语教学和考查一直都是注重学生的语法和阅读能力等,对写作与阅读相结合的关注较少,导致“读”与“写”的分离。“读”与“写”高度分离问题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需要积极的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将“读”与“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教学水平的双重提高。

二、基于读写模式的髙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建构

1.模式结构

本文所构建的读写模式,总体阶段包括:深理解、抓特征以及重产出。

2.操作程序

(1)深理解———输入阅读材料,深入理解文本在深理解阶段,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学生学习不同的文本内容,加深对其中思想和内涵等的理解,输入阅读材料。其中,需要理解的内容包括语言形式和文章内容以及文本文体等。读是写的基础,写的能力要在读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定量的阅读,熟记语言点,扩大知识面,学习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等有关写作技巧,以提高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2)抓特征———抓住篇章特征,语言输入内化学习者在交际中接收并传达信息,既要关注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又要注意准确、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输入反馈调整再输入输出等过程中完成意义的接收和表达。在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需要准确的抓住文本篇章的特征。其中,一方面是“意义特征”,另一方面则是语篇特征。在抓住篇章特征之后,实现语言输入的内化。对一些所给情景写的文章,写好后要对照一些范文,找出差距,然后再去练习,不仅能促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锻炼他们的恒心和学习毅力,同时对提高英语作文也是很有帮助的。

(3)重产出———读后写作训练,促进语言输出在产出阶段,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写作训练,以帮助其更好的对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予以巩固,检验英语阅读效果,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本文的读写模式构建过程中,将这一阶段划分为三个详细的步骤,按照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阅读巩固,促进语言输出。其中,步骤一为读后改写———反思阅读过程;步骤二为读后仿写———巩固输入效果;步骤三为读后创写———促进语言输出。

三、基于读写模式的髙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1.读后改写应用过程中,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包括改写和仿写以及创写。在读后改写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引导写对文本进行阅读。通过系统、深入的文本阅读,从中掌握文本的基本内容和语言风格等。之后,对阅读活动的反思,然后结合自身以往的学习经验和技能等进行一定的改写,以提高自身对文本的理解水平。在具体的改写过程中,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缩写训练,通过一定的缩写训练,则可以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对文章梗概予以把握。进而从整个文本中进行准确的提炼,得出文章大意,并复现文章内容。

2.读后仿写写作训练中,仿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对一定的文本进行学习和了解之后,学生可以模仿文本的风格和特点以及写作风格等尝试进行一定的写作训练。通过仿写,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文本中不同语言素材的了解水平,并对学习过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巩固。仿写过程中,学生需要边写便回想之前学习过的各种语法知识和写作技巧等。然后进行揣摩,从中分析需要学习的要点和技巧等。从而提高对阅读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阅读在语言和素材积累以及技能提高方面的重要性。

3.读后创写除了仿写和改写,还可以在阅读之后指导学生进行创写。在读后创写阶段,选择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读后续写和自由写作来完成教学。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读后续写。通过续写,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按照之前的文本内容进行写作。以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段落安排能力以及保持上下文连贯、一致的能力等。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掌握原文结构和内容以及情感基调、语言风格等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延伸写作。写作过程中,指导学生发散思维,开发想象力,按照自身的理解,不断丰富原有的文本内容。在续写阶段,学生以原有的文本为参考,在一定的限制下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创写,写作难度相对较小。在完成续写之后,可以进一步提高难度,指导学生进行自由写作。自由写作阶段,学生可以不再受到之前文本的约束和限制,可以结合自身的理解和想法以及掌握的写作技巧等,自由的进行发挥。通过自身不同的理解,发表不同的观点,运用不同的语言好写作技巧等。

在写作中,学生可以对自身的想法和观点进行描写,自由度高。但也可能会面对一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难题。教师可以及时的为其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其利用学习过的各种次回合表达方式进行写作。通过这一阶段的练习,学生可以充分使用之前学习和掌握到的各种语言知识和技能,实现知识的输出。在长期高中教学,对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了解到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读写模式,构建起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实践应用,进一步了解到读写模式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通过实践应用也发现,读写模式下开展英语阅读教学,较之实验前,学生的整体阅读和写作水平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淑英.探究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02):109-110.

阅读教学模式范文5

关键词:课程改革;零课时;元认知;建构主义;第二语言习得;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47

一、概念与背景

1. “零课时”定义

目前国内对于“零课时”没有统一的定义。本课题对高中英语“零课时”阅读的定义为:研究前期在保证一定课堂学时的基础上,在教师有目的地组织、指导和帮助下,传授一些程序性的知识和语言认知和元认知学习策略给学生,使学生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并使课内学习向课外自主学习过渡和延伸,在与他人合作、协调和交流的过程中来完成特定阅读任务的教学模式。

这里的“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取消阅读课的时间,只是取消了传统意义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改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课表上虽然不再显示具体课时,但是课程仍然以校本课的形式出现在学校的教学计划当中,学生完成课程要求后,同样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该定义为操作定义,主要是结合高中英语教学现状与目前国内高校“零课时”阅读的相关研究提出。

2. 研究背景

2003年教育部的《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使之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具有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英语学科的毕业要求为七级。七级对阅读的要求为:能根据需要从网络等资源中获取信息;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或杂志;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5万词以上”。但是,目前高中生的升学压力较大,课业负担繁重,学生很难进行有效的课外自主阅读。因此,需要教师提供题材广泛的课外阅读资源,进行一定的阅读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另外,《标准》对校本课的说明和要求中规定:系列II的任意选修课有三类,本课题中校本课属于第一类,即语言知识与技能类。《标准》还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但是,实际教学中很难满足这些要求。本课题正是基于这一点,在“零课时”阅读任务中,安排了学生阅读英语报刊杂志、英文原版读物、观看原声电影、电视节目等活动,师生间通过小组讨论见面会、网络等多渠道进行零距离沟通交流。

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方案》指出,“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并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这说明英语高考取消一考定终身,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而学校的外语课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的高考模式。高中英语“零课时”阅读的研究正好与之相符,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兴趣,增强语感,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二、高中英语 “零课时”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 “零课时”阅读与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是弗拉维尔(Flave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中文译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反审认知,反省认知,超认知,后设认知。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高中英语“零课时”阅读,就是学生在课外没有教师监督的条件下,对自己整个英语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并培养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的过程。

2. “零课时”阅读与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是新信息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相互作用形成的,即学习是学生与学习环境的互动过程。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知识是学生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得到的,而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者的角色,成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3. “零课时”阅读与支架式教学法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李友良提出:支架式教学要求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即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Ovando(2003)认为,“支架式教学是指通过简单的语言、教师的示范、视觉辅助手段与图形、协作学习和动手型学习等方式来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框架支持”。Mercer(1994)认为,课堂会话是知识共享和潜在的理解转化的中介,课堂上的成员互为支架、互相帮助。Fisher(1994)在论述最近发展区理论时,认为两人或多人合作解决问题时,参与者积极参与,共同合作。

4. “零课时”阅读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学习者思维能力和周围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者是引发剂,输入信息起到“扳机”的作用,用来触发学习者内在的语言习得机制。大量的输入可理解的语言,使学生在i+1的语言输入环境中习得语言。应该减少教师的授课环节,提供给学生更大量的阅读机会和环境,帮助指导学生早日在阅读实践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5. “零课时”阅读与合作学习理论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罗伯特・斯莱文教授(Robert Slavin)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题教学技术。在“零课时”阅读教学过程中,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是将学生在一段时间自主阅读中自主探索的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积极互动相结合的一种合作学习方式。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边听边思考,积极建构自己的认知,认真听取别人对所读内容不同的见解,主动获取信息。

三、普通高中英语“零课时”阅读教学模式

(深圳市福田区2014公益课题《基于自主学习理念的高中英语“零课时”阅读实践研究》)

过程安排。根据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要求和“零课时”阅读的特点,尤其是根据福田中学英语学科课程设置和学生英语水平的特点,基于受试的普遍性和模式的可借鉴性原则,特制定本研究过程;并根据此研究过程的要求,报请学校领导和教学处同意,在不影响正常的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大胆提出利用高一校本课与高二探究性学习开设“零课时”阅读课的创举。具体安排如下:

1. 前期:学习动机与阅读策略问卷调查;访谈;前测;阶段一:高一第一学期。课堂授课。教师每周有1课时(40分钟)的小班上课,讲解阅读策略和学生应该如何配合教师进行“零课时”学习;学生根据要求在课堂上练习小组讨论,定期上交阅读笔记和小组讨论笔记,定期进行指定阅读书目的测试;教师根据指定阅读书目,设计客观和开放性测试题,批改测试卷,并在网络上上传学生的测试成绩。阶段一学习中的测试成绩,将参考该学生的前测成绩和年级阶段一阶段二的测试成绩排名,分析进退步情况;进步明显或者一直保持优秀成绩的学生将得到学校奖励。阶段二:高一第二学期与高二第一学期。无课堂授课。学生按照教师的建议书单进行规定书目阅读和选读。(教师建议的书单可来自第一阶段结束后学生的推荐。教师在寒假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每小组给出一至二本推荐阅读的中篇英文原版书目,并以小组为单位写出推荐理由;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推荐和第二阶段对阅读水平的提升要求列出本阶段阅读书单);每个月由学生选定一个课时左右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课内、课外均可,且教师参与)、上交阅读笔记和小组讨论笔记,教师网络答疑或者通过讲座指导阅读策略,并检查学生的自我阅读情况;阶段三:高二第二学期。探究性学习。学生完全自主阅读,自主选择一本长篇英文原著进行阅读;并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演出、辩论赛、或英文话剧表演等等,最后以撰写阅读报告或者论文的形式完成探究性学习并获得相应的学分。2. 后期:后测,撰写论文等。

四、结束语

高中英语“零课时”阅读教学的尝试是深圳市福田区2014区批准的公益课题。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零课时”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创造性地利用英语校本课,进行英语“零课时”的教学,对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习惯和英语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阅读教学模式范文6

[关键词]阅读技巧;少教多学;主动学习;写作思想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总是会滔滔不绝地讲。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教师试图通过丰富的课堂内容,吸引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少教多学”的阅读模式,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给学生思考和表达的空间,有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一、“少教多学”模式对语文阅读课堂的影响

“少教多学”是伴随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而逐渐提出来的语文阅读教学新思路。少教不是不教,而是有选择地教,教师教的是阅读的思路和技巧,教会学生如何分析、认识文章,而不是对文章的具体分析,把分析、感悟的过程留给学生,并且适当给予学生一些阅读提示,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师生间的交流。学生根据教师教给的方法对文章进行分析,自主发现文章的主旨、蕴含的思想感情,在课堂上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将语文阅读教学引向深入。

在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模式对语文教学具有以下积极的影响:

1.实现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避免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枯燥沉闷的气氛。在以往教学中,受到课堂时间与考试压力的双重影响,教师的教学更侧重于结果的传递,教师将整理好的篇章结构、主题立意、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都在短短的课堂时间教给学生,反而使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采用“少教多学”的方式,教师教得有收有放,学生学得有兴趣,有动力。

2.关注到学生本身的发展

通过“少教多学”,教师将阅读的方式、方法教给学生,满足学生的成长心理与阅读需求。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较为成熟,开始尝试独立地认识世界,尤其是在有了字词以及篇章结构等知识的积累后,学生面对文章已经开始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并且希望表达,希望被关注。“少教多学”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展示的舞台,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展示自己,满足了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心理。

3.有助于实现以生为本的目标

“少教多学”符合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采用“少教多学”的模式,能够促使师生课堂角色的转变,教师由教学生知识变为教学生如何学,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有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

二、初中语文阅读“少教多学”模式的构建

1.转变教学思路

语文阅读教学要实现“少教多学”,首先要求教师在观念上接纳、认可这种模式。为此,教师要转变以往“灌输式”“教师为中心”等思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设计。教学思路的转变不仅要求教师紧跟新课改的教学思路,更要求教师时刻关注新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结合教学实践大胆尝试。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教学生如何阅读,而不是针对某篇课文的解析。教师的“少教”,就是要减少对学生阅读能力提高有阻碍的内容。

2.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空间

教师要给予学生多一些的表达机会,包括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按照教案对学生进行指导,对于一些句段的认知、文章主题、中心思想的分析都有固定的模式。新课改的形势下,要求学生对文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表达的空间,自由地交流与讨论。除了就课文的中心思想展开讨论外,教师可以提一些较为边缘化的问题。例如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中,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从英子和爸爸的角度分析当时人物的心情;学习《伤仲永》后要求学生对仲永进行评论,这种问题在考试中可能并不会涉及到,但可以作为阅读的一个切入点。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课外的文章和书籍,带领学生共同阅读与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3.为学生阅读提供帮助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要介入到学生对具体文章的赏析中,但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上的帮助。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情景的创设,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借助朗读烘托感情,实现情感带入。除了创设情境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补充一些作家的轶闻趣事、创作中的小故事或与阅读内容相关的寓言传说,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到的《山海经》的一些故事等,都可以作为讲解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状态。

4.课内外阅读联动

在“少教多学”的过程中,除了正常的语文教学,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课下阅读,形成课堂内外的联动教学。延伸阅读的方式有很多,如对原有课文进行延伸,或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宜阅读的作品,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记阅读笔记、写读后感、阅读心得、摘抄、批注等良好的阅读习惯。适当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阅读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心得、阅读情况与同班同学交流,教师参与其中,向学生介绍自己的阅读习惯,或者是近期的阅读情况。如在一次阅读交流中,我将自己读过的《一碗阳春面》的故事推荐给了学生,后来很多学生进行了反馈交流,表达了自己对文章中所描述的亲情的看法。阅读与作文向来是分不开的,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作文”的形式,引导学生随时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悟,或者在班级设置一面“阅读墙”,让学生随时留言交流,像微博一样,形成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

5.掌握评价技巧

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作为参与者,要对学生的阅读给予适当、中肯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评价技巧,切忌“一刀切”或“直接否定”,而是要给予学生多些鼓励。初中生的好胜心和好奇心非常强烈,教师的一些鼓励和赞扬,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成就感,满足他们的上进心。在阅读评价中,教师要侧重对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中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见解。教师的一句评价,可能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影响,有助于阅读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陶行知曾说:“教师的主要责任不是单纯的教,而是教学,是教学生去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授之以渔,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师不必像过去那样直接将阅读的技巧和内容全盘教授给学生,而是要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感悟,能⒃亩恋姆椒ㄓ爰记闪榛畹卦擞玫较乱淮卧亩裂习中,做到学以致用,从而真正提高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孔雷.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路分析[J].课外语文,2013,(12).

[2]于虎琴.让学生在文化之水上泛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生命化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0,(17).

[3]王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3,(23).

[4]郭艳菊.再探“少教多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2015,(14).

阅读教学模式范文7

一、阅读理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阅读理解过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较为正式的阅读过程模式。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阅读模式理论:

1.自下而上模式和自上而下模式

高夫(Gough)于1972年提出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该理论认为:“阅读只依赖阅读材料本身所呈现的信息,是由低级的单词解码到最终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过程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阅读过程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模式。”

自上而下模式是一种以读者为基础的模式,该模式由古德曼(Goodman)等人提出,他认为阅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该理论主张:阅读开始于读者而非读物本身,读者读文章是借助文章的意思来弄清单词的意思,而不是费劲地先弄清单词,然后理解文章的意思。

2.图式理论

1970年代后期,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鲁姆哈特(D.Rumelhart)提出了图式理论。图式阅读理论认为,图式是认知的基础,是储存于人脑记忆中用于表达一般概念的资料构架。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迅速地从记忆中调用此图式,不断地对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验、预见、验证、肯定或修正。当图式中的某些组成部分与文章信息发生相互作用时,读者才能理解文章内容,否则就会误解或不完全理解文章的新信息,出现阅读障碍。

3.语篇分析理论

“语篇分析”也称“话语分析”,由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Harris首创。以语篇分析为基础的阅读模式认为阅读过程是语篇、读者和作者三者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作者通过语篇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向读者传达写作意图和信息,读者则通过语篇分析手段达到理解语篇的目的。语篇分析阅读模式不仅注重语言的形式和功能,也强调背景知识对阅读的影响,它侧重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分析和理解语篇信息,揭示出阅读的本质是一个动态的交际过程。

二、阅读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从以上的阅读理论中可以看出阅读教学其实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所具备的语言知识与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在中国的外语教学中,阅读训练始终占主导地位。投入精力最多的也是阅读。然而,投入与所得几乎不成正比,学生的阅读能力、信息概括能力不尽人意。笔者认为教学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在阅读训练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从上述阅读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1.明确师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角色

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应该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化思维方式,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空间,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对话应当是互动的,通过互动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界。这种对话式的教学,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与此相适应,对话教学意味着师生关系的人性化,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沟通。

阅读的过程就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基于个人生活经验与相关知识积累而产生的对文本的理解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可以让学生各自表达自己的理解,进行平等的、无偏见的、无权威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可以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发问、评价,以促进学生加深或反思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2.调用内容图式,激活背景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意义上的构建

图式理论对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课文理解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按照图式理论,一个人大脑里存在的图式越丰富、越完善,在理解篇章时被调用的可能性越大,从而就越有可能正确理解文章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对语言、内容和形式这三种图式的掌握。首先,教师对课文中出现的词汇和语言结构方面难点的解释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不断的积累语言知识,才能不断完善学生大脑里的语言图式,为调用内容和形式图式打下基础。其次,在教学中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必要的。这可以丰富学生头脑中的内容图式。因为仅靠语言知识是不足以理解课文意义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

3.加强社会文化知识的积累

阅读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加强社会文化知识教学,并帮助学生克服使用外语进行交际时可能产生的文化障碍。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拓展自身的文化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学生认识阅读材料中的全部词语,也理解所有的语法结构,但是仍然不能完全正确地理解其含义。在同级别的阅读材料中,凡文化差异大的,理解就相对困难。这便是学生缺乏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所造成的。在教学中,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关的文化知识,教师就应该提供这些知识或课前让学生查找这些知识,帮助他们理解。如果学生具备了相关的文化知识,教师就应该帮助他们充分激活这些知识,有意识地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阅读活动。

4.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辅导

教师与学生都以参与者的姿态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教师可以安排读书交流活动课,开展读书交流会,以此达到读书的篇目可以交流,读书的喜悦可以分享,读书的方法可以借鉴。而且,读书交流课集听说读写于一体,是一种极好的综合性学习,达到英语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的目标。

阅读教学模式范文8

[关键词]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大家知道,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还要多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既然是一个教学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考虑,几个要素就不是简单地、孤立地拼凑在一起,而是彼此互相联系、互相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把这几个要素整合出语文教学模式,就成了当前教育信息化的一项很重要的课题。

我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当前职专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1.教学目标唯书、唯知、唯分,忽视挖掘学生个体的素质潜能和个性品质和能力的培养。

2.阅读教学信息基本上运行于“以教师为中心”的集中式模式中,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多向互动的信息交流的教学潜能。

3.教学组织形式不断强化班级教学,忽视小组学习的中介、组织功能和学生个体的独立自主学习活动。

4.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5.在应用信息技术为教育现代化服务的问题上,由于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在许多媒体教学都变成黑板搬家和教科书搬家,结果从“人灌”发展到“机灌”,违背了教育信息化的初衷。

二、新型语文阅读教学结构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新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目标。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目标,是在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民主合作的教学关系为基础,以一系列导学的教学程序为主线,激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问题,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实现学生在主动学习、创新学习的过程中,创造性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实现阅读教学的“低耗、高效、优质”。

(二)新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1.教学目标个性化原则

教学目标既是知识、技能、品德等文化素质的个性化,又是个体身心素质潜能的社会化,由此建构学生的主体性个性结构,培养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2.教学过程学习化原则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的教育活动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中介向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转化的过程。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自主学习,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本质是指导和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促进教学过程的学习化。

3.教学关系民主化原则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和合作协调的师生关系,调动学与教两方面积极性,在师生互动中开发增值性教学合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动力机制。

4.教学组织形式整合性原则

整合性原则就是整体合作性原则,即构建一个教师整体教学、小组集体合作学习、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动态组合教学系统,充分开发集体交往、人际关系、信息网络、群体心理气氛等因素的教育潜能。

三、新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在此教学模式中,教师依据教材培养学生创造发展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帮助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下面以施耐庵的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说明具体操作程序:

1.展示教学目标。在配备有多媒体网络的学生终端机操作型教学环境中,教师利用广播系统先演示教学目标:①通过播放短片把握人物形象。②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反抗意识。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即通过故事情节推动人物性格的发展。

2.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3.自主探索。教师引导学生先浏览“研究的问题”、“学法指导”网页,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然后学生自主浏览网页、自主探索,教师利用教学平台监控辅导或巡堂指导(以上为第一课时)。

4.协作学习。学生在个人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小组或班级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当前学习主题的意义建构(在第二课时进行)。讨论的问题一般由教师提出,课堂讨论的问题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围绕已经确定的主题设计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2)设计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3)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通过问题来引导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4)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5.反馈评价。它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教师的归纳评价。学生根据小组讨论形成的共识进行组际交流、思想碰撞、集体性评价。教师归纳总结,帮助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6.创新发展。学生根据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结果进行归纳发散、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善于自我表现,标新立异,形成具有个人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进行点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一些学生就提出,面对陷害,林冲为什么不早一点反抗,这又激起了讨论的小高潮。

四、新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优点

(一)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功能,使教育信息化。

(二)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三)注重网络运用中人机交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了“协作”学习效应。

(四)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前的教材设计,课堂上的组织教学,个性化辅导的主导作用等。

(五)通过创设情境,营造生动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想学”,最终建构所学知识。

五、实践体会

阅读教学模式范文9

关键词:交互模式 阅读教学 语言运用能力

我国现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阅读是要求大学生掌握的第一项技巧(邵永真,1999)。刘润清(1999)也曾提出:阅读是一项基本技能,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学习知识、提高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对于中国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英语交际能力相对较弱的现象,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改变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阅读为主的原则,侧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认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阅读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三种阅读理论模式以及交互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1 三种阅读理论模式

到目前为止,美国外语教学界在阅读理解研究方面所建立的理论模式主要有三个:高夫(Gough)的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 model);史密斯(Smith)和哥德门(Goodman)的自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l);兰哈特(Rumelhart)等的交互模式(interactive model)。

自下而上阅读模式认为正确地读入语言符号是阅读理解的基础。阅读是一个静止被动的接受过程,阅读能力只和文章的难易和语言能力的强弱有关。

自上而下阅读模式的代表人物哥德门(1971)则认为阅读是心理猜谜游戏(psychological guessing game)。约翰逊(1982)曾对背景知识和词汇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帮助做过实验,结果证明背景知识比词汇知识更有助于阅读理解。自上而下模式至今已被美国外语教学界广泛接受,并被实验证明是卓有成效的。但这一理论发展到后来出现了某些过头的观点,即过分地忽视了词汇在阅读中的作用。因此导致了交互模式的诞生。

交互模式指的是读者的背景知识与词汇知识相互影响。读者的理解过程既不像高夫所说的始于文字,也不像哥德门所说的始于背景知识,而是非线性的,本哈特认为在外语教学中应并重文化和语言两方面,偏废或偏重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妥的。阅读过程是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并重语言与文化的教学,更好地应用交互模式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所在。

1.2 交互模式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2.1 教学步骤

克里斯汀(2002)曾指出:在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都能明白阅读步骤。根据交互模式理论基础,阅读教学可分为教师引导学生预读(pre-reading)、阅读(reading)和后读 (past-reading)三个步骤。预读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浏览文章标题、图画、开头、文章段首和结尾,教师设置与语篇内容相关问题,进行预热式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在知识和经验上对将要阅读的语篇有所准备。史密斯(1979)认为,对文章的预测,读者就必须调动头脑中的一切知识。预读无论对初学者还是对已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来说都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读者与作者的交际过程。交互理论强调阅读的多维性,阅读过程中读者的背景知识可以影响词汇知识,同时词汇知识也可影响背景知识的使用。阅读过程取决于三个因素:智力因素、背景知识因素和语言技能因素。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教材的难易程度以及语篇的长短来规定学生完成语篇阅读的时限,运用阅读技巧完成阅读任务。教师可通过事先精心设计好的练习(如理解、转换、查词、总结等练习形式)来检测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及重难点的把握,及时发现阅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巩固和练习。

学生完成语篇阅读后,教师并不应就此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而应结合语篇的文体特点、语境、篇章连接手段等对文章进行分析,教师还可对文章中的生词、长难句进行讲解和分析,这些既是帮助学生对语言知识(词汇、语法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掌握阅读技巧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打破传统的自下而上教学模式,也要避免一味地偏重自上而下的做法,而应该合理地运用交互模式进行阅读教学。

1.2.2阅读技巧的教学

预测(prediction)是指在进入阅读材料的全文内容之前,读者所进行的阅读活动,预测方法有:(1)快速阅读文章的第一段;(2)快速阅读文章每段的段首句;(3)快速阅读文章的最后一段或结论段。预测时应教学生学会借助主题句、关联词等篇章信息来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略读(skimming)即快速或简略地阅读,找出文章的大意并熟悉文中最重要的信息。略读的任务是识别文中包含中心思想的部分。略读的速度相当于最快的普通阅读的两倍。

查询阅读(scanning)也称查读或寻读。一般是为了寻找文章中的某个特定的信息(如事实、日期、数字等),带着问题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的阅读。

猜测生词(guessing the new words)交互模式强调在语境中学习生词,有时也可通过构词法来猜测生词。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篇章模式的特点、关联词及一些代词的运用等方式来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以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强调:外语教学不能停留在句子水平的语言能力的训练上,而必须重视在语篇水平上组织教学,进而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胡壮麟(1995)曾说:阅读课最能担当阅读理解为主,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任务。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贯彻大纲精神,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值得我们英语教师探索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从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经验认为,交互模式对阅读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2. 阅读教学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2.1 注重阅读课堂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运用交互模式教授大学英语阅读课,可以将学生的口语表达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口语表达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建立起与阅读材料和课堂讨论相联系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可以运用适当的方法来组织教学,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条件。例如预读时,教师可采用提问式(questioning techniques)来启发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引起阅读兴趣,以便专注于阅读材料,还可采用卷入式(involvement techniques)、反馈式(feedback techniques)、复习式(review techniques)或学生互助式(pupil-supportive techniques)来组织学生的口语表达活动。教师在学生的小组讨论时,应该在教室巡察,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提供适时帮助,同时也可轮流听取各小组讨论意见,从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在后面的整理和总结中给予评估和修正。

2.2 注重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交互模式注重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模式的交互作用。通过自上而下模式,教师可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掌握主题句、段首、段尾句等来搭建文章的脉络,并让学生写出文章的提纲或概要。如在教授《新编英语教程3》(李观仪)Unit 1 My First Job 这一课时,可运用树形图来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总结出写作特点,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主题句(main idea)后一般都有支撑句(supported idea)来展开说明或证实其观点,每一段其实也具有完整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文章的主题犹如树干,所有的枝桠都是因它而生,文章的脉络像一根根树枝展示在读者面前,而支撑文章细节的描述犹如绿叶使大树生机勃勃。在阅读后进行这样的总结,不仅使学生跟作者一样感同身受,也使学生对作者的写作脉络一目了然,从而注重了写作技巧的学习。教师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注重作者一些承接词(如however)的运用,并引导学生根据语境猜测dreary,depressed等生词的意思,教师对文中多处出现的描述性形容词需详细讲述并归纳,让学生在这一课中能掌握并运用大量形容词来描述情绪及场景。

2.3 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词汇及语言文化知识大部分是通过阅读来完成的,而大学英语阅读课时较少。因此,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从而去从事大量课外阅读应该是英语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面。从心理机制看,阅读活动的过程是:感知――理解――应用。只有学生通过自己大脑思考,将新输入的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获取语篇所要传递的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满足于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上,更关键的是要创设能让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的条件和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感知,进而准确理解作者意图,并通过口语表达、写作等语言输出形式加以巩固,从而达到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应鼓励学生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巧的情况下,坚持通过多种途径(如英文原著书籍、报刊、杂志或网络平台等)进行大量阅读。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不仅要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交互模式指导教学,更要运用交互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使其达到熟练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样才真正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Antonellis M K. Some Techniques for Group Instruction [J].English Teaching Forum, 1983.

[2]Christine Nutall.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 [M].Shanghai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3]Goodman K.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ocesses of Reading [M].New Yo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Inc. 1971.

[4]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胡壮麟.浅谈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阅读课.当代语言理论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6]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7]邵永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