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区域经济情况集锦9篇

时间:2023-09-24 10:56:30

区域经济情况

区域经济情况范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政策;影响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不能有效对每一个区域的经济进行调控。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制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更需要区域经济政策进行调控。若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步解决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区域政府要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政策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概述

(一)税收政策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收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是国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等等。就某一个区域而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更为明显。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制定出适合区域发展的更加细化的税收政策十分重要。比如,针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部门,对其征收高税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发展,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对中小企业积极扶持,采取减免税收的政策,减小对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压力等等。区域税收政策是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强有力的手段,能快速的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作用。

(二)投资政策

投资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大,它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包括投资领域投资领域、投资方式、投资质量标准、投资财务标准等问题。政府的投资政策主要体现在对基础实施和对企业的投资上,但是对于不同的地区,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的投资政策。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区域政府要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区域的投资,完善其水电供应系统,加大对交通运输建设,还要加强对公园对娱乐场所的投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为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对企业的投资,要合理分配其投资的区域,政府应首先考虑对经济不发达区域的投资,拉动其经济发展;还要确定对区域的投资项目,要依据区域的资源情况,包括人力资源情况和自然资源情况,选择适合该区域发展的投资项目;对于区域不发达的产业类型,对于区域的投资可以首先考虑发展该区域的该类产业,让区域的产业类型能够多样化。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是二级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减小经济发展差距的一种手段。包括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等等。转移支付有三种模式,一是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二是横向转移支付,三是纵向和横向混合使用。在纵向上,一级政府针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转移支付的力度也不尽相同。对于区域经济落后地区,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给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充足的财政支持,让区域经济发展有充足资金作为发展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有足够的动力;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基于其有一定的财政基础,可以减小对那些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否则过多的财政资金容易让经济发达区域滋生懒惰情绪,没有足够的生产积极性。在横向上,可以由经济发达的富裕地区向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纵向和横向结合的模式就要综合各区域的具体经济情况进行财政转移支付。

二、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收入分配和经济结构都具有调整作用。首先,区域税收政策直接影响投资,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不发达的区域,区域政府通过对外来投资者实行税收优惠,降低其投资成本,获得更多收益,能够有效吸引投资者对本区域进行投资,促进该区域的企业产生发展;对本区域中小企业实施税收优惠,减小它们的发展压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经济发达区域,各类企业密集,有许多高污染的区域,区域政府应适当提高对其的税收,控制这些污染环境企业的发展,改善区域的环境,给区域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不同区域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区域经济、区域企业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投资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投资能有效缩小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投资,可以逐步使其经济实力加强,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让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区域投资政策是对生产要素的一种分配,它可以改善生产要素不足区域的要素拥有量,使要素过剩区域的要素重新分配以达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对区域的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对交通运输的投资,便捷的交通使得各区域的经济交流更加方便频繁,用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去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完善,可以吸引投资者这对本区域经济投资,带动区域的经济逐步发展。对区域工业企业的合理分配投资,即加大对区域落后地区的企业投资,减少对发达地区的企业投资,能有效改善落后区域的工业发展状况,增加该区域的就业量,促进经济发展,避免发达地区对工业和经济的垄断,缩小收入水平差距,维持社会稳定。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缩小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先富区域带动其他区域后富,实现经济发展的公平机制,包括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的公平,经济发展机会的公平,还有各区域人们收入的公平。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保证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政府对区域的转移支付带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拥有雄厚的财政基础,使得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财政转移支付使得资金在各区域间得到合理配置,特别是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进行的财政转移支付,使得资金在区域间流通,发挥其更大的效用。

三、结束语

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某些地区经济的发展繁荣,而是全国地区均衡和共同的经济发展。区域政府根据各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符合自己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区域经济政策,才能对各区域的资源么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随着区域经济政策不断实践完善,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会日益凸显,合理的区域经济政策不仅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对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兰翔 王少锋 朱振宇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于诗琦.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4,(28):165-166.

区域经济情况范文2

关键词:专业设置 区域经济发展 适应性 品牌专业 专业规模

一、引言

高职专业的设置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职学生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使他们毕业之后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文章重点探讨分析了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问题,并就高职专业设置为了更好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不同的区域,都会有相应的位置、资源、政策、人才优势,都会利用这方面的优势来发展当地经济。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对劳动力素质和人才需求提出不同的要求,而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结构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最基本的就是专业调整和人才培养种类的调整。而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各类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加快专业设置的调整,以更好的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高职专业设置的现状分析

1、高职专业设置现状。高职院校办学始终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在专业的设置上紧跟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的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各类人才。比如,根据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开设计算机类课程;根据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开设汽车销售、维修等专业;根据对外投资的情况开设英语专业等等。专业的设置适应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当地输送大量的人才。

2、高职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尽管高职专业设置比较合理,为当地经济发展输送大量的人才,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专业分散,没有形成办学规模;特色专业少,开设的专业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一些专业的软件硬件设施比较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实训基地太少,影响了学生的实习和训练;专业的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存在和脱节现象。

四、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1、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匹配情况。尽管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经过对某学校的调查显示,高职专业设置大体上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表现为:与第一产业相匹配的专业没有;与第二产业相匹配的有七个,与第三产业相匹配的有十六个。每年学校为当地经济发展输送了不少的人才。

2、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存在的差距。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所需要的就业人口迅速增加。但是,高职院校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集中表现为人才培养与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存在着差距,制造业的人才缺乏,而服务业的人才过多,学生就业困难,专业的设置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五、高职专业设置的几点思考

为了使高职专业的设置能够更好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今后在专业设置的时候,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树立品牌专业。树立品牌专业,是高职专业设置更好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居于不败之地重要保障。比如,加大对某一专业,如移动通信技术的师资配备、推动教学改革工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重视与企业的合作办学, 不断提高该专业的影响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此外,为了继续保持品牌专业的优势,围绕区域通信产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建立通信技术、通信网络、通信运行、通信服务专业群。

2、培养骨干专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培养骨干专业。比如,某区的电子产业、汽车制造业、生物工程技术比较发达。因此,高职专业设置的时候,可以优先发展电子技术、汽车制造、生物工程等专业,加强这方面的教学设施、师资、实训基地的建设,建设成本校的骨干专业,提高这些专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3、开辟新兴专业。主要是某些区域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而新兴的一些专业,比如发展微电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等。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建立新兴专业,比如航空电子专业,以适应当地新兴技术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4、激活原有专业。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会使当地人才的需求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必须激活原有的专业,加快专业的调整,以更好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情况。比如,围绕通信专业群的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调整为手机软件方向;影视动画专业调整为动漫方向;应用英语调整为商务英语和旅游英语方向,等等。

5、调整专业规模。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相关的专业规模,以增进对市场的适应性。目前,会计、文秘、电子商务等专业在市场上已经供大于求,很多的单位对这方面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毕业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所以,应该严格控制这些专业的规模,在不同的专业之间进行相应的规模调整,以提高对市场的适应性。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专业的设置中,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胡家秀.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切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

[2]包红霞.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3)

区域经济情况范文3

关键词:高等学校;区域经济;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前言

知识的进步关系着时代的发展,而时代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说,目前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较为重要的关系,根据西方国家的和教育实践证明,高等学校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关系,这样的关系能够促进高等学校和区域经济双方的共同发展,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份力量。

一、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地理原因、政策原因、历史原因和资源原因等,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高等学校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分布,也可以认为是知识分布的薄弱,影响了区域经济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高等学校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校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这样的支持来自于多个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策和资金,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我国的普通高校当中,其中三分之二的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来自于当地的政府,而学校的后续发展也离不离开相关的政策支持,更离不开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从这一方面来看,高等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比较依赖区域政府的支持。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区域经济的发展,为高等学校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区域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城市的发展速度较快,同时其中的各项福利和制度比较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群众的生活更加能够得到保障,在这样的基础前提下,人才的流动方向便会更加倾向于这些地方,人才力量的流入,会给区域经济提供更强大的发展动力,而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和储备人才的地方,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看,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只有高等学校得到发展,相应的区域经济也会得到发展,在许多地方,这样的关系都得到了证明,在区域经落后的地方,高等学校的数量和发展情况也较为落后。

另外,高等学校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在国外也有实践,在高校教育当中,所涉及的专业较多,而专业的强势发展也能够催生一种产业,而这样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在英国的工业革命兴起的时候,当地的高校并没有发挥其主要作用,但是在第三地浪潮发生的时候,当地的著名高校却与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而在现代的高校发展当中,高校教育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中心,而且在产业的竞争当中,厂家和大学之间的合作关系得到了重要的体现,高校以其技术扶持当地的产业结构发展和调整,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在认识到高校重要性的情况下,也会投入较多的资金和物力保证高校的发展。美国的硅谷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其地理位置处于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附近,正是由于这样的地理位置,硅谷以斯坦福大学的人才和技术作为依托,逐渐的发展起来,从而带动了整片区域的发展。

二、加强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的措施

高等学校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发展,为了加强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措施来进行:

1.首先,高等学校需要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不同高校的办学定位不同,而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和重点也不同,所以说,目前的高校需要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来更好的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高等学校的合并和扩招,盲目的进行综合性和高水平发展,忽略了原本的办学定位,另外,高等学校需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确定高等学校的发展目标。针对这种情况,高等学校需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整体实力,来确定发展方向,同时也需要依据地方科技发展的需要和自身条件来选取方向,同时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实践培养,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此来缩短毕业生适应工作岗位所要求的时间。

2.另外,地方政府需要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共同对待,以此来促进两者之间的共同发展,其中的重点是保证高等学校的知识产品是否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带了一定的优势,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地方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地方产业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首先是加强对高等学校优质人才的培养,根据当地的产品发展情况,来调整高校人员结构,使其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另外,当地政府需要对当地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开发科技含量高的生产技术和工艺,逐渐淘汰对环境有害的生产项目和企业,为了使区域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需要当地政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根据调整之后的产业结构,来使教育生产力尽快的转换企业生产力,使高校人才培养转化为当地的经济效益,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另外,当地政府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来扶持高等学校的发展,同时区域中的各个企业需要提高相应的财力和物力来促进高等学校中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使两者进行长期的合作和发展。

三、结束语

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高等学校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性逐渐形成了正相关系,高等学校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也能够扶持高等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为了保证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需要当地政府合理的调整高等学校与当地企业之间的关系,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共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耿立民.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以驻保高校为例[J].中国经贸,2014(20):41-42.

[2]尤芳,敖丽红.辽宁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33(2):6-9.

区域经济情况范文4

一、推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的必要性

(一)县域经济的相对独立与协作

经济区域的划分只是按照一定相关地域、行政区划和产业类型等相对标准进行区分。在现代市场经济视野下,就按照经济资源合理配置运作区域而言,经济区域的划分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即并不存在绝对的经济区域界限或绝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以行政区划为标准的经济运作单位,一方面反映出县域经济自身相对独立空间的经济资源配置范围,而更多地反映出中国经济行政运作经营特征。而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从经济运行区域效益最大化要求实际出发,经济区域划分应该以优化经济资源配置流转,提升资源利用效益为标准。也就是说,经济区域的划分是相对的。县域经济的限定词是“县域”,而县域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因此,某种意义上以县域划分经济区域,存在一定不合理性。但就理论而言,概念的运用是为表达思想的方便,故而本文依然把县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来使用。

内蒙古自治区虽然近些年来县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一些传统资源比较富集的地方更是如此。但某些地方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并不能说明县域经济优势就已经发挥出来。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方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状况、产业特色、地理区位等影响经济因素复杂纷呈,客观上决定了区域经济资源配置的复杂性,决定了县域经济协作关系是影响县域乃至更大范围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县域经济协作更有利于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升区域经济及县域经济发展力。实践也证明,县域经济协作良好,县域经济的整体资源优化和产业协作优势等核心竞争力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总而言之,经济区域内的经济运作单位具有相互依存的共生性特征,县域经济发展的协作平衡对于经济区域的良性循环发展至关重要,某种意义上它是区域经济运行规律的客观要求。因此,充分挖潜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优势,进一步研究推进县域经济协作,是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升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力的重要战略。

(二)县域经济协作发展面临的问题

内蒙古县(区旗)域经济发展运作目前基本上仍然处于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县域经济发展各自为战状况。这种状况阻碍现代市场经济县域协作机制的形成,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一定程度破坏了区域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影响制约着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力的进一步提升。

县域经济协作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观念意识方面的问题。经济协作是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理念,协作联合蕴含着经济资源效益和发展力的提升,各级党委政府对此需要进一步明晰认识,也要对县域经济协作优势和环境条件进一步深化认识。其二,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划定经济协作区域。内蒙古地域广泛,各地经济资源情况不同,如何从内蒙古经济发展全局出发,构建经济协调协作机制,首先要客观科学地认识各地经济发展情况,采取符合实际的统筹政策措施,构建协作密切、互动有力的经济协作区域。其三,管理体制制约问题。由于行政区划限制及与之相关传统经济发展规划决策影响,县域经济仍然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状态,经济协作缺乏主动性,出现各自为利的不协作、不协调情况,甚至出现 为追求地方政绩和使地方利益最大化而进行以邻为壑的恶性竞争现象。其四,利益协调机制问题。由于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利益整合机制,发展过程的利益摩擦与对立常常使地方政府更加突出自我利益中心意识,区域经济资源浪费问题突出。例如,目前客观存在的经济类型相同或者相邻的经济开发区重复建设问题。其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和布局存在问题。由于长期县域经济各自为政的产业政策,使得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存在诸多问题,而且由于县域经济各自为战的局势,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涉及各方利益,具体运作存在相当困难。

二、大力推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

区域经济情况范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逐年稳定增长。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各个经济特区与沿海开放城市利用各个自身地域的有利条件,通过政府的有利支持与不断吸引外部资金逐步扩大经济贸易,扩大金融投资,推动经济快速增长。而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地理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自然资源相对落后,而且由于交通等条件的限制导致发展缓慢,经济相对落后,金融行业发展不明显。

理论与实践证明,经济发展可以促进金融业的发展,而金融业也可以辅助经济发展。在传统的金融行业里,金融主要指通过国家发行的货币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活动进行资金的流通并回笼,同样也包括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等。其主要的作用是通过流通为经营者实现经济活动,实现利润。换句话说金融就是一定的组织通过一系列的组织与经济活动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与分配,利用合理的技术经营手段,以货币形式实现资源价值和利润的等价流通。因此可以理解为金融是一种动态的货币经济学[1]。

二、区域金融创新与区域经济的现状与关系分析

改革开放的近30多年来,我国经济逐年稳定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日本、德国及英国等发达国家,仅次于美国,据世界第二位。经济状况总体发展良好,金融行业迅速崛起。但我国是一个农业性大国,地域辽阔,南方资源丰富,北方资源相对匮乏而导致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的发展出现较大的差异。

我国金融行业从金融机构数量、人员的配置情况、以及可分配资源的数量来讲,通过分析各个区域的金融发展情况,西部地区从各个方面均相对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这与我国目前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这一点可以说明区域金融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因此,通过分析不同地区金融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及内在规律,预测未来发展演变趋势,将有利于我国政府对政策的制定和调控,对我国整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减小区域与区域之间贫富的差异以及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我国目前高度重视区域金融与经济的发展,一系列的金融经济发展措施得以实施,金融创新成为大量专家与学者关注的焦点。一些区域金融经济试验区作为试点为区域金融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新的机遇。不同区域之间,金融发展与重视程度的差异在区域经济差异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不可忽略。大量的专家学者通过研究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与趋势以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发现,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关键因素之一在于金融。建立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它可以有效的减少缩减信息和交易的成本,影响存蓄及借贷率,在某些方面影响企业投资决策、改变国家及个人技术创新带动国家及企业经济长期的发展增长[3]。换句话说,金融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不仅包含在资本形成中金融所起到的动员、配置储蓄借贷的作用,还可以有效的促进国家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与完善,实现经济结构重组与改进。

如上所讲,不同区域情况的差异,导致区域经济或金融发展出现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影响。而在整个金融市场的演变影响因素分析中,以上所提及的区域之间的地域差异只占其中一部分。而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基础,地方政府干预的程度、各自的区域金融市场情况以及对外开放水平等均可以对金融创新及其创新的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我国的上海自古就是我国的金融交易中心,具有很大的规模与历史,未来金融业的发展更是广阔;而深圳利用靠近香港的地理优势和国家改革开放试点的政策支持,通过招商引资等各种信贷、融资手段大力发展金融业,现在已具备很大的规模;还有我国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具有很大的发展基础,但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地方的经济基础相比较为薄弱,经济相对落后,容易导致一些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员冗余致使金融业发展缓慢。同时,各个区域地方政府的制度差异导致对银行贷款的干预过多,从而使融资借贷等资本投入效率降低;再者,融市场的建立促进资本投入的效率,但这种效果也会随着国家及地方政策调整变化而减少;最后,改革开放水平可以降低金融业资本投入的低效使用增大资本的流动,提高资本的利用率,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三、注重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性与发展前景分析

金融行业自古以来都是各国关注的重点行业。在我国,金融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具有很大的机遇。根据有关数据分析,2015年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是其他行业的两倍多。这表明虽然金融业是属于传统行业,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人都关注金融行业。首先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有资金需求,不论长期的或短期的,还是国内的或国外的,金融业都可以满足这些需要。其次,金钱只有在流通中才可以实现利润,而金融业正可以满足这个需要。因此,就整个金融行业来讲,前景广阔。

在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下,更多的研究与讨论主要集中在“机构”、“体制”和“功能”三个方面。从而涉及到一些传统金融行业如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等问题,同时也包括一些正在建设或已经形成规模的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问题。还有对区域金融的体制构成、法规建设,治理结构及经营管理等问题。区域金融的发展在现有的国情下已越来越成熟和具有经验,从而带动了一批新型的金融行业。传统的金融行业如银行、保险业、信托业以及证券类不断受到新型的互联网金融冲击[4]。新型的金融机制已经不断地完善,与传统金融行业相比,新的机制下所带来的优势必然将对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带来较大的挑战。

再者,国家对于新性的金融模式也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与认可,相应出台了一定的政策法规,例如近期的针对目前P2P平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给P2P平台套上了12道“红线”,确保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对P2P行业的安全正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影响。区域金融创新应重视这种新模式尤其是要借助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与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同时做好持续发展战略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趋势。总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国家对金融业的支持力度,区域金融经济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区域经济情况范文6

本文以徐州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情况为例,研究区域经济与高等院校协同发展。并对此进行总结,分析徐州高职院校的现状、徐州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徐州高等教育的一个SWOT分析,再研究徐州区域经济的分布情况和徐州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最后对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一、徐州区域经济的分布状况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徐州区域经济具体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如下:

(一)以工业为重点的徐州中经济区:该区域以工业为重点的产业优势突出,工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较强,工业经济技术在华南和西南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是华南、西南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二)以旅游业、现代农林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徐州北经济区:该区域旅游资源和农林资源优势突出,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旅游业和农林业得天独厚。

(三)以种养业和矿业为重点的徐州经济开发区:该区域自然资源丰富,铝、锡、钢等矿产储量和产量居全国前列,生物资源多样,山地农业资源优势明显。依据其在全区区域发展中的战略作用,该区域的战略定位和目标是:建设成为徐州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畜牧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重要的生产基地,以铝、锡、钢、等为重点的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加工基地,积极开发云龙湖水能资源,形成与徐州高科技开发区、徐州各区相互匹配并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资源基地。

二、徐州高职院校的发展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产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市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装备制造业更是又上了个新台阶,新型工业化之路也不断向前推进,同时加大力度建设新农村,这些都是人力资源面临严重短缺,特别是高级技术型人才紧缺的现象愈发严重,投资环境等待改善,区域经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徐州高职院校主要有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州九州学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主要开设的专业主要有材料工程、信息技术、机械自动化、农业工程、化工工程、建筑工程、商务管理等专业。

三、徐州区域经济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两者是协调统一的关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下:

(一)区域经济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原动力高职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不是来自教育内部,而是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引发的人才需求。区域经济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会对高职教育提出服务区域经济的要求,因此,高职教育必须紧密依托区域经济,培养大批具有必要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水平技术应用型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区域经济发展为高职教育提供物质保障区域经济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支持,如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撑。高职教育从所在地区得到办学经费,并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确定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专业设置,生源大都来自本地区,毕业后也大都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徐州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要求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与支柱产业需求的全面适应

区域社会需求既是专业设置的客观依据,也是专业生存发展的基础。适应区域社会需求,不仅符合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需要,同时适应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也符合高职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朝着更规范、更贴近就业市场需要的方向发展。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应用型技术人才,两者是一种双赢的关联关系。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主要目标。区域经济的发展与高职教育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从总体培养目标来看,高职教育就是要为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应用型技术人才一般来自当地高职教育的培养。因此,目前高职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要大力培养社会紧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服务区域社会。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专业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开放性,易受到区域社会和市场变化的影响。这类人才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技术等有着更直接、更紧密的关联,其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和岗位不仅变化更加频繁,这些特点和趋势对高职教育的影响集中反映在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上,高职专业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依据,不仅要重点突出,特色明显,能较好地适应本区域行业或产业结构变化和发展。

(三)要形成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整合机制。

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设置应服从于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由区域产业结构所决定,才能使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强大支撑力量。从生存发展状况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和人才培养都不约而同地力图实现与地方政府及区域产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也出现了职业导向、订单式、模块+岗位、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

(四)要优化整合高职专业设置结构。

区域经济的情况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主导产业部门在经济循环中所处的阶段。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应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适时地压缩或淘汰衰退专业,稳定和巩固成熟专业,大力发展新兴专业,力争通过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这种专业设置结构的整合优化应从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发展大局出发,以稳定高职教育为主体,结合高校优势,明确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栾贵勤.区域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P10

[2] ]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P188-195

[3] 伊继东.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基于云南省和谐社会建设的视角,上海:科学出版社,2009,P126-134

[4] 王洛林. 中国服务业开放与发展---特点与区域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P86-102

区域经济情况范文7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5-0037-04

引言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准确、全面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客观衡量经济发展进程的统计数据是当地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可以为人们准确地了解和认识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以量化的判别、评价标准,为客观地衡量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为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制定科学规划与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因此,选择或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衡量区域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有着显著的必要性。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经济指标体系的研究颇有成果。本文主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及其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作用,回顾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对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探讨各种指标分析体系和方法的优劣点,以期对构建更为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提供一定启迪,为能够全面、准确地考察区域经济状况和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科学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供衡量标准和依据,为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为那些对区域经济研究感兴趣的学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根据区域发展实际选取合适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下面部分的结构安排主要由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作用、对已有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回顾、综合分析和总结评述四部分组成。

1.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作用

指标是反映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特征的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具体表现,一般由指标名称和数值两部分构成。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具有描述、评价和预警导向功能。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是直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是综合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它既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又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其主要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1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是评价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状况的主要依据

指标体系是测定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尺,是综合评价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发展程度、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复杂性,由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的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能够从不同侧面、不同领域客观、具体地反映和评判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而指导区域发展实践活动。

1.2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是正确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的重要前提和参数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可以使决策者关注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的关键问题和优先发展领域,掌握这些问题的状态和进展情况;可以引导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在制定各项政策和决策时,能够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或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办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各项政策相互协调,保证不偏离科学发展的轨道;还可以使政策决策或制定者根据指标体系反映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关政策实施效果和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反馈的信息及时地评估政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而改进或调整发展区域经济的政策。

1.3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具有导向作用

指标体系既是测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标杆,也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杠杆。标杆的主要功能是导向,其导向作用主要表现为:

1.3.1 引导作用。科学、全面、可行、量化的指标体系展示了一个可操作、可衡量、看得见的具体指数乃至形态,在实践中有着很强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如,山西省在2007年就采用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用于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如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我国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科教文卫、资源环境等六大类指标;江苏省制定的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四大类18项25个主要指标。这些指标不仅描绘了全面小康的形象,也引领不同区域的人们比照具体指标建设区域全面小康。同样,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也为确立人们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和具体要求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

1.3.2 激励作用。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标体系是包括经济、社会、生活、环境等各类发展指标的系统化。为了全面达标,促使各级政府努力转变职能,从单纯抓经济转变为统筹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激励各级政府通过指标体系把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具体化、项目化,一项一项对照落实,按照既定时序,扎扎实实推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1.3.3 促进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可以简化和改进社会各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了解,促进社会各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计划和行动的共同理解,并采取比较一致的积极态度和行动。

1.3.4 预警导向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能够如实反映出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情况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使人们随时掌握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提醒人们该努力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时它又是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调控工具或预警手段之一。通过指标体系序列,决策者和管理者可以预测和掌握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调控或系统结构的调整。

1.4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也为区域发展理论研究开辟了广阔空间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是一项融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工作,它要求建立的指标既要有完备的理论指导,又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不可能仅停留在某一理论层次,要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客观的指标体系,来定量地刻画、反映复杂多变的区域经济发展系统,指导实际工作,预测未来发展走向,只有这样,才能为区域发展理论的研究开辟更广阔的空间,推动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总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以比较明了的方式,比较全面地向人们提供被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过程,能更加全面、准确地考察区域经济状况和发展变化规律,不仅为综合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提供衡量标准,也为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对人们树立区域发展新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促进作用、预警作用,现实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已有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系统性范畴。从横向上看,它是指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从纵向上看,它表现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所以度量或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生活、环境与社会和谐、居民幸福指数等多方面因素都要考虑进来。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的研究以及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两个方面。

2.1 对区域经济差异和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拉大,对区域经济差距研究的重要性也愈来愈突出,研究数量较多,下面就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

成果进行简要归纳,见表1。

从以上的归纳和分析可以看出,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数量虽然很多;但其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思想却不尽相同;研究主体多样,从对某个区县的研究(汪波、方丽,2004)到对整个国家的研究(胡细银,1991、韩兆洲,2000等);所选指标涉及经济、贸易、科教文卫、环境、基础设施、人口、就业、科技、自然资源、居民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而指标权重的确定也方法多样,比如主成分分析、Delphi方法等。

2.2 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指标体系、联合国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的指标体系、世界银行的指标体系、美、英的指标体系以及我国国家统计局与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具体见表2。

以上几种分析方法各有优缺点,比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指标数过多,而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方法选取的指标彼此之间的重叠性很强等。

2.3 小结

通过上面对文献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一些发现:

其一,不同的研究者所采用的具体指标是不一样的。

其二,不同研究者所采用的具体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其三,虽然存在上述不同,但是他们建立指标体系的一般步骤还是类似的:首先根据研究和以前的研究成果选取主要关注的指标类;再是选取具体指标之后确定指标的分析方法,比如主成分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等;最后是选择合适权重来综合所选的细类指标,得到最后的评价指标。

3.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分析和评论

3.1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数量不少,但是就其本身而言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指标数量大,内容庞杂,比如表1中有些研究曾采用300个初始指标。

其二,虽然指标体系庞大,但是指标选取的随意性和某些重要因素的可衡量性比较弱,从而导致指标体系对所研究的问题覆盖不全。

其三,缺乏科学有效的定量筛选方法。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往往起到很大的影响力,即便是那些采用了较多的较规范的统计方法的文章也存在这些问题。

其四,指标信息重叠问题严重。现实中某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发展往往是高度相关的,再细分到每一个子系统内部,其相关性就更加高了。虽然这可以通过采用某些统计方法(比如主成分分析法)来改善,但是终归是不完善的。

其五,指标权重的确定随意性强。在选定具体的指标集合之后,需要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现实中由于指标数量比较大,不同指标之间的信息重叠严重,从而导致研究者对不同指标给定权重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导致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非科学性。

其六,评价方法越来越复杂,经济直觉越来越弱,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方法的应用和推广。

其七,评价体系不能很好的考虑单个经济体的特殊性,比如某个因素可能对某地区特别重要,而对其他地区则并不重要等。笔者认为在做具体研究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指标体系和构建方法。不同的区域以及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时,重点和阶段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根据构建指标体系的动态发展原则,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地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工作。在构建时要尽量遵循上面说论述的原则,客观的科学的进行分析和评价。

其八,某些研究忽略了对投入的衡量。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其产出如何,也取决于其投入的多少,比如我国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消耗巨大的能源、污染环境,如果在最后评价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的时候只考虑GDP、人均收入等产出指标,势必会造成偏差。

其九,某些研究忽略了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几个子系统之间的相关关系。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社会发展与生态损失、宏观政策保证、法律和法规等制度建设等协调度指标都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和长期发展,在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时需要加以考虑(余丹林,1998)。

3.2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选取存在分歧的原因

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选取和建立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和分歧,归根结底是由于几个方面:第一是客观条件所限制。由于实际处理问题时需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而不同范围的区域在数据统计上是存在差异的,这就导致对不同大小的区域进行分析时要根据数据可得性和研究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之间做一个折中。第二是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经济体系是系统性的、多方面的,是复杂的。它不仅涉及经济、社会、环境,还涉及科教文卫等各个方面,而很多指标是无法准确衡量的,所以研究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判断来选择合适的可测量指标来近似表征所要研究的事物。第三点是各种不同的研究所遵循的建立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存在差异。

3.3 小结

总之,之所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因为该指标体系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从而导致其无法完全的兼顾所有的方面。笔者认为,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尽量兼顾和综合考虑一些基本的原则。具体应遵循系统全面性、简明科学性、实用可操作性、可测可比性、发展创新性、合理和谐性、可持续性等原则。二是所要选择的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能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反映了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既突出中心和重点,又兼顾一般;既关注经济增长,又关注社会进步;既关注经济总量和速度,又关注经济发展质量及资源、环境的保护;既关注行业、部门和企业,又关注城乡居民个体,是一个综合性强、涵盖面广、力求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人民福祉等结合起来、兼顾经济、社会、生态和人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也是评价区域经济的可行性指标体系。三是要将区域经济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综合研究其整体结构、动态过程、有机协调等(乔家俊,许萍,王宜晓,2002)。只有这样才能真实、科学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

4.结论

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的评价体系的研究很多,但是至今为止并没有一个得到大家认可的评价体系出现。现有的主要分析方法受学者本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及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都很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同研究和不同学者之间的研究的可比性,也限制了对研究成果的推广。本文主要回顾了已有的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简而言之,笔者觉得要想建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指标选取不能太过随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分析应该科学而规范。

参考文献:

[1]Anderson,V., Alternative Economic Instruments, London: Routledge, 1991.

[2]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8.

[3]刘阳.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构建与 评价[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94―96.

[4]李答民.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05):28―32.

[5]胡忠俊,姜翔程,刘蕾.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8,(20):17―19.

[6] 颜蔚兰,曾鹏.广西经济发展区域差距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13):98―102.

[7] 曾小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和评价体系研究的分析[J].经济师,2007,(04):269―272.

[8]吉宏.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与预警系统研究[J].经济问题,2005,(06):78―80.

[9] 曹洪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与分析[J].山东经济,2005,21(02):95―99.

[10] 汪波,方丽.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评价实证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06):52―55.

区域经济情况范文8

关键词:内蒙古 偏离份额分析法 产业结构 竞争力

在部门和地区发展均衡的假设条件下,地区的经济增长是由资本积累、劳动增加、技术进步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劳动和资本就会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和地区向生产率高的部门和地区转移,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产业结构趋于合理。钱纳里等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各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中发现,随着经济的增长,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我国经济学家在研究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时也发现类似的规律,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地区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区域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均衡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就我国来说,东、中、西部的发展差距有目共睹。而对于一个省区来说,各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内蒙古也存在着同样的情况。内蒙古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为了促进内蒙古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各地区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差异问题,从而协调内蒙古经济整体发展。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Analysis)是西方区域经济研究中应用广泛、相当注重实效的方法,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oBo克雷默(Daniel・BoCreamer)于1942年提出的,后来由E・S・邓恩和埃德加・胡佛等人在应用中作了进一步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外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分析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它是将计划期间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标准区(标准区是指在比较过程中所选取的参照量)做比较,能比较准确地确定区域内各部门或产业的发展状况与标准区相关部门或产业相比竞争力的大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偏离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thenationa1 growtheffect)、产业结构偏离分量(theindustria1mixeffect)和竞争力偏离分量(theshift share effect),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用关系式表示如下: 区域经济增长总量=地区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地区份额分量是在计划期间内,特定区域如果与标准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例增长,到计划期末应增加的量。结构偏离分量是指各区域的经济部门在假定按标准区相同部门的相同比例增长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产量,与相应的经济按标准区经济整体相同比例增长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总量之差。竞争力偏离分量指区域计划期末实际达到的经济量,与该区域经济在假定按标准区域相应经济的相同比例增长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总量之差。

二、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

本文选取了2001~2005年内蒙古及其所属的12个地区的数据为样本,采用偏离份额方法进行计算并据此加以分析。 三、主要结论和建议

根据上表计算结果可以得到,产业结构偏离因素为正的有6个盟市,竞争力偏离因素为正的有5个盟市,产业结构偏离因素为负的有6个盟市,竞争力偏离因素为负的有7个盟市。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将内蒙古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三种类型。

(一)产业结构偏离为正,竞争力偏离份额为正

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属于这一类型,这种类型特点是产业结构处于优势地位,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同时竞争力因素也处于优势地位,最终导致该地区的实际增长额大于假定地区的增长额。

(二)产业结构偏离为正,竞争力偏离份额为负

呼伦贝尔市属于这一类型。该类型特点是,产业结构因素处于优势地位,而竞争力因素处于劣势。如:呼伦贝尔市实际经济增长份额小于假定地区的经济增长份额,总偏离额为-95.90亿元。其中,产业结构的贡献份额为0.01亿元,竞争力因素的贡献份额为-95.91亿元。而呼伦贝尔市实际增长份额小于假定地区的增长份额,其原因是竞争力因素的负向作用大于产业结构因素的正向作用。

(三)产业结构偏离为负,竞争力偏离份额为负

赤峰市、通辽市、巴彦淖尔盟、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属于这一类型。该类型的特点是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都处于劣势地位,使得该地区的总增长额小于假定地区的经济增长额。

从以上分析可知内蒙古近几年经济增长的速度较慢,是由于内蒙古大部分地区的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的负向贡献造成的。全区产业结构偏离因素和竞争力偏离因素均为负的有6个盟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蒙古经济的增长。因此,要加速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增长就应该从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因素这两个因素着手,制定出符合本地区资源禀赋特征的产业结构政策,使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只有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才能缩小地区间经济增长的差距,促进全自治区经济的协调、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雪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2]黄继忠.区域内经济不平衡增长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毛健.产业结构变动与产业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4]于素慧.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社科纵横,2002,(4):44-45.

[5]卢中原.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1996,(7).

[6]周起业.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89:22-30.

区域经济情况范文9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和谐,科学技术,龙头企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农村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而农业产业化则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依赖性政策之一。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建设实施十余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中西部地区整体跟进,整体发展水平提高;产业化领域拓宽,龙头组织结构区域合理;龙头企业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初步建立等等。但是,我们也应清醒看到,由于在改革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的存在,农业产业化的效果还不突出,对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的拉动作用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竞争力不强;龙头企业规模小,抗击风险能力差;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等等[1]。这些问题就使得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前进动力不足,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难以服务“三农”,造福人民。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要贯彻“利益共享”的核心思想。也就是农业产业化的成果不仅仅表现为经济在数字上的增长,更表现为生态环境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升级。要实现这个目的,农业产业化必须按照和谐指向发展,使传统政策焕发新的活力。

1.农业产业化要因地制宜

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都将种植结构调整作为先导,以农产品种植带动加工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延伸。但是在种植品种和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也就是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自然地理情况进行农业产业化的推广。要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同时避免自身不足对生产造成影响。区域自身的优势,可以分为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下面用两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

1.1 绝对优势

假设存在两个面积相同的不同区域甲、乙,在同样的时间内对于两种不同农产品A、B(同质的A、B市场价格在所有区域统一)的生产有以下三种情况(表1、表2、表3):

通过比较三个表格代表的情况,可以发现区域甲生产农产品A的经济效益是区域乙生产农产品A经济效益的两倍,而区域乙生产农产品B的经济效益是区域甲生产农产品B经济效益的三倍。因此在农产品A的生产上,区域甲具有绝对优势;在农产品B的生产上,区域乙具有绝对优势。按照经济原则,区域甲应集中力量发展农产品A的生产,区域乙应集中力量发展农产品B的生产,充分发挥自身的绝对优势。

要发挥绝对优势,就要认真审视自身的区域条件,从根源上着手寻找绝对优势。一般来说,绝对优势的产生有三种情况:第一,自然地理优势,表1代表的就是这种优势。在相同面积的不同区域上,投入同样的生产要素,产出的同品种农产品价值不同,因此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比较甘肃河西走廊和陕西关中平原这两块区域,在制种业的发展上投入相同的生产要素,河西走廊产出的经济效益肯定要高于关中平原地区。因为河西走廊点状绿洲的地理区位是发展制种业的最佳条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种子的纯洁度。而关中平原的成片大区域种植则容易造成种子的泛滥杂交,使种子的品质下降,效益降低。第二,经济成本优势,表2代表的就是这种优势。在相同面积的不同区域上,要获得相同价值的农产品,投入的生产要素有多有少,因此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同样品种的水稻种植,在亩产相同的情况下,京津地区需要投入的种子、肥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要明显高于四川。因为京津地区的土地使用、改造成本与劳动力成本远远高于四川,在水稻价格相似的情况下,京津地区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要远远低于四川。第三,综合优势,表3代表的就是这种优势。在相同面积的不同区域上,由于区域甲在各个方面均占有优势,即使区域乙投入的生产要素多于区域甲,得到的产出仍然少于区域甲。以番茄生产为例,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地区无论在自然条件方面还是生产成本方面都要比西南地区优越,因此新疆为代表的西北地区就应该成为我国番茄的主产区,理应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1.2 相对优势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自然与社会差异巨大,一些地区往往很难找到自身的绝对优势,这就需要通过相对优势原则来指导地区产业发展。

假设存在两个面积相同的不同区域甲、乙,在同样的时间内对于两种不同农产品A、B(A、B价格在所有区域统一)的生产有以下情况(表4):

分析表4可以看到,区域甲在农产品A和B的生产上都具有优势,而区域乙处于全面劣势。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分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不能使区域甲全面生产而区域乙全部生产停顿。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区域甲农产品A的生产的投入—效益比为1∶1,农产品B的生产的投入—效益比为1∶2;区域乙农产品A的生产的投入—效益比为1∶0.5,农产品B的生产的投入—效益比为1∶0.25。区域甲应该集中资源生产他的投入—效益比较高的农产品B,区域乙应该集中资源生产他的投入—效益比较高的农产品A。这样才能使甲、乙两个区域的要素投入分别得到最大使用,产生最大效果。

但是这样的分工对全部要素在整体区域的使用效果如何则需要验证。假设区域甲、乙可以自由配置的生产要素均为2 000,用于农产品A、B生产的生产要素各为1 000。这样,在初始状态下区域甲可以获得的经济效益为:农产品A的效益1000×1/1=1000,农产品B的效益1000×2/1=2000,总计3 000;区域乙可以获得的经济效益为:农产品A的效益1000×0.5/1=500,农产品B的效益1000×0.25/1=250,总计750。两区域共同效益为3 750。按照前面的分工原则,区域甲专业生产农产品B,区域乙专业生产农产品A,则在新状态下区域甲可以获得的经济效益为:农产品B的效益2000×2/1=4000,区域乙可以获得的经济效益为:农产品A的效益2000×0.5/1=1000,两区域共同效益为5 000。可以看出新状态比原始状态增进了效益1 250。具体过程可见表5。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虽然区域乙在农产品A和B的生产上均处于劣势,但是通过分工,区域甲和乙各自生产自身生产效率高的农产品。不仅实现了各区域生产的效益最大化,而且增进了整体经济的经济效益。当前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尤其是种植结构相似度非常高。甘肃、宁夏、新疆、内蒙等地区都把马铃薯、番茄、枸杞等作物作为主要经济作物加以扶植。甘肃省在马铃薯种植上要逊于内蒙,番茄种植上逊于新疆、枸杞种植上逊于宁夏,可以说没有绝对的优势。其他几个省份之间在种植结构上也都存在相似的矛盾。按照上述相对优势原则,如果将这几个省份统筹考虑,各省份从事自己投入—效益比最高的生产,不仅避免了产业结构相似造成的激烈市场竞争和农产品价格下跌,而且会扩大整个西北地区农业种植生产的经济效益。

2.把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导力量

我国农业生产的供给能力总体上是强劲的,种植、林业、畜牧、水产门类齐全,产量充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市场的需求也是旺盛的,生产活跃,交易频繁。但是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的农业却长期处于低增长阶段,农民经济处境困难,可以说在供给与需求的衔接之间出现了问题。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而农业产业化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龙头企业。

就传统的市场关系来说,农户与市场直接发生关系。由于市场与农户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单独的农户无法对市场走势做出准确预测,承受着很大的风险,还往往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场交易中,分散的农户付出的交易成本和交易费用是很高的,导致大部分交易收益分散到市场的其他部分,农户的最终受益很小。通过实行农业产业化,引入龙头企业带动机制,可以使这个局面得到改观。一方面,通过龙头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交换,龙头企业得到了发展,市场得到了开拓;另一方面,龙头企业根据市场开拓情况和信息分析情况收集农户的农产品,同时向农户提供必要的服务。这样,农户避免了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得到准确的供给满足,龙头企业也可以顺畅运转。原先不均衡的利益分布就在龙头企业、农户和市场间较为均衡的分布,并最终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