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区域卫生信息化集锦9篇

时间:2023-10-11 10:17:35

区域卫生信息化

区域卫生信息化范文1

医改的有力支撑

作为一名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者,经过几年的实践,有如下一些具体体会:首先,必须肯定的是,如果没有医疗体制的改革,区域卫生信息化就没有太大的价值;其次,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区域卫生信息化必然成为医改的有力支撑;第三,区域卫生信息化正在逐步扩大其受益人群,最终有一天,大家会像离不开互联网一样离不开区域卫生信息化。

区域卫生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很难立竿见影地产生直接的经济或社会效益,但是区域卫生信息化对于医疗体制改革的支撑、对于提高诊疗质量、降低就诊费用的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从长宁区的实践来看,历经三年的耕耘也许还只是起步,但是已经收到了相当明显的效果。

长宁区有区属医疗机构16家,其中二级医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长宁区没有三级医院,从医疗机构布局方面来讲,这是我们的缺憾;但是从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却提升了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效能。

在长宁区的医疗机构中,不分级别,医疗机构内部的信息化建设相当均衡,HIS、LIS、RIS、PACS等等一应俱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与二级医院相比,还增加了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全科团队服务信息系统等,具备了很好的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条件。从2006年起,我们开始进行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工作,2007年建成,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区县。区域卫生平台整合了居民在全区各医疗机构就诊或者享受公共卫生服务的记录,真正实现了居民个人的电子健康档案,并实现了在各个医生工作站上的有条件的调阅。

深化平台应用

建立平台不是目的,平台的应用才是我们的目标。平台的应用不仅要靠培养需求,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主动地根据需求去开发应用。根据我们近三年的探索来看,区域卫生数据中心的应用可以从医生、管理者和居民三个层面来深化。

1.区域卫生信息化能为医生带来什么?

(1)全面了解病人健康状况,提高诊治准确率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立了居民在区域内的完整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包括了既往所有的诊疗信息、检验报告、检查报告和个人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等。对医生全面掌握病人的健康状况,提供有效的诊治手段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同时,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来说,这个平台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知识库,学习到上级医院医生和专家的诊疗方法,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诊疗水平。

(2)全方位提供诊疗路径,减少诊疗缺陷

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医生不仅能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平台还能够主动为医生提供警示功能,如重复检验检查、近期同类用药提醒、诊疗规范提醒(根据患者的诊断信息、近期检验检查对应规则库,提醒应执行的检验检查和诊疗行为)等。通过实时提醒的手段来提高门诊服务质量、促进诊疗规范、减少医疗事故、减少患者就诊费用等。

(3)一站录入,多方共享,减少重复劳动

对于医生来说,目前最迫切需要的还是如何从大量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医院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大大解放了医生的重复劳动,但是,如果医院与管理机构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数据共享,那么仍旧存在很多的重复劳动,比如传染病直报、慢性病管理、孕产妇保健等,这些都涉及到医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疾控中心、疾控慢病管理机构、妇幼所等管理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有了区域卫生数据中心,所有这些曾经需要手工额外填报的信息都能通过平台自动采集和传送了。甚至医疗机构间的业务协同,比如双向转诊和二级医院出院病人的社区随访,只要轻点鼠标,所有的信息都能自动收集和发送。

2.区域卫生信息化能为管理者带来什么?

区域卫生信息化能为管理者带来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首先管理者能通过平台及时掌控全区的医疗业务状况、区域内人群的健康状况分布情况等,及时掌控信息便于更合理地调配资源。

其次,区域卫生信息化带来了资源集约化管理,能有效地节约资金,提高信息化效能。

同时,区域卫生信息化使第三方的专业机构能更便捷地为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如临床检验实验室、远程会诊中心、临床影像专家会诊中心、药品物流配送系统等,这些都离不开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

另外,区域卫生数据中心作为一个二级平台也成为了区域内各医疗机构与市级三级医院、市级卫生专业管理机构(市疾控、市卫监、市妇幼所等)及国家专业管理机构(国家疾控、国家卫监等)信息交互的桥梁,许多不得不花费医生大量精力的报表和报告卡现在都是后台自动抽取、自动生成,非常有效地节约了医生的时间,并提高了报告的准确率。

高效的另一个直接好处是,可将有限的医疗资源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服务中去。如长宁区的慢性病业务协同管理系统上线之后,实现了慢性病患者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管理和干预,转向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医院的协同管理。仅仅半年的时间,慢性病的控制率提升了一倍,而慢性病的重点人群管理人数提升了三倍,效果是相当显著的。

3.省略,zhu_xiaobing@ccw.省略。也欢迎您登录“新卫生”网站(省略)参与区域卫生大讨论。

来稿请注明作者联系方式(单位、通信地址、电话等)。稿件一经采用,即按本报专家稿标准支付稿酬。优秀作者将有机会参加本年度“新卫生”主办的各种沙龙或论坛。

每周卫事

电子病历全国开展试点

从10月起,卫生部将在北京等22个省(区、市)部分区域和医院开展电子病历试点工作。卫生部拟在全国范围内至少遴选50家试点医院和3个试点区域进行电子病历试点。其目标是,利用1年左右的时间,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建立、完善电子病历应用管理制度、工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探索医院现有医疗信息系统的集成方法,建立区域电子病历数据中心;逐步建立区域内安全共享的电子病历信息管理系统和远程医疗系统。(来源:人民网)

心脏将有IP地址

Android手机将成动态心电图接收器

IP地址不再是电脑、笔记本等产品特有的网络标记,在未来的无线健康监测系统中,每个人的心脏也将会被分配一个唯一的IP地址进行区分。这在现有的 Body Area Network (BAN,人体无线局域网)中已经初步实现,来自荷兰的研究机构IMEC近日展示了这套系统。在BAN系统中,人体各个位置的传感器可以依靠连接至手机实现长期可靠的动态健康监测,包括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等方式都可以在这套系统中实现。而且每个被监测的人,都将会获得一个独立的IP地址,方便进行管理并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快速地开启应急计划。

在现有的系统中,心电图电极被连接到一个小项链里,这里面有无线收发器和电池。无线收发器采用的是nRF24L01+网络,这样会比使用蓝牙或者近场通信更稳定,并省电。下一步IMEC还将采用超级功率射频发射器进行数据收发,这样可以提高耐力和传感器的可携性。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通常医生会给患者佩戴一个生物数据的收集器来持续收集数据,而现在Android手机加上传感器就可以代劳。这款设备由IMEC设计,由一个兼容Android系统的、可穿戴的无线心电图传感器构成。

这种轻量级的传感器可以收集生物数据,经过微处理器处理后通过低功耗的nRF24L01无线电台传输到Android手机miniSD插槽上的模块,并通过3G或者Wi-Fi直接传送到医院甚至是Facebook上的朋友,由此实现了动态心电图数据的实时转发。

区域卫生信息化范文2

[关键词]区域卫生信息化;数据安全;数据存储;数据传输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涵盖区域范围内卫生医疗系统各个方面的大工程,它不仅是现有数据的简单整合、汇总,还包括与多个业务系统的对接,以及实时业务数据的联动。同时,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区域范围内的卫生数据的大融合势必带来对数据安全问题的全新考验。卫生信息系统一旦出现故障、黑客入侵或恶意破坏等,会给国家、医院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带来严重影响[1]。区域卫生信息中的数据,可以说是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最具价值的部分。数据的增多使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渐突出,各类安全事件引起各单位信息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2]。本文将重点讨论数据的存储、传输、应用管理等安全因素,并通过若干个实例展示应用效果。

1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数据安全的几个关键问题

1.1数据的存储

存储工作在数据安全中是最底层的方面,属于硬件范畴。如果数据中心的存储出现故障,数据将直接丢失,从而给个人和各医疗机构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3]。数据的存储安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存储介质的冗余。区域卫生信息化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和收集大量的数据,对存储器是个巨大的考验。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使用双柜,双柜中又有同步与异步之分,各有优势。使用双柜可以保证当一组存储柜发生故障时,另一组可以较快的接替,有的甚至可以做到无缝对接(同步)。对业务不会产生过于明显的中断。(2)数据库管理。在大型数据库的管理方案中,比较常见的是小型机+Oracle方案、Linux+Oracle等方案。也有采用X86系统+Oracle的,但不多见,较常应用于小型数据库。在小型机+Oracle方案中,由于小型机的稳定性和Oracle数据库的成熟和管理优势,使数据库的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表现让人满意,因此,如果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这种方案。而Linux+Oracle方案中,部分版本的Linux系统不采用图形界面,使得系统的稳定性相当可靠,这种方案也可以考虑。而X86系统由于它的不稳定性和兼容性问题,大型数据库中较少采用此种方案。在数据库防灾方面,可以选择HA或是RAC来保证高可用,当数据库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基于操作系统的HA或是RAC应立即启动,实现“漂移”,将所有的资源和配置文件都交接到备用服务端,实现无缝对接,前台业务不发生中断。当故障排除后,该资源应可以自动“漂”回。(3)容灾及异地备份。容灾,就是在灾难发生时,在保证应用系统的数据尽量少丢失的情况下,维持系统业务的连续运行[4-5]。本地数据库或是服务器自身的高可用,并不能保证数据及其内容的物理安全性的,数据必须在本机、本地和异地进行3地备份。数据中心机房还要在异地设立灾备机房,当主机房发现灾难性故障时,所有的主机房资源可通过网络转移,由灾备机房接手,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1.2数据的传输

数据在传输的访问通道、开始、过程、落地等几个环节均易出现安全性问题,要传的数据是否按照标准进行了转换、传输过程是否加密、到达数据中心是否有对应的解密工作以及入库的过程,均需引起注意。(1)数据访问通道的安全管理。现在的网络环境非常发达,不光单位内部有网络,单位外部也有大量的接入,比如城域范围内的网络接入,VPN拨号进入,U盘接入等情况。传统的端级防护、单点布防安全解决方案能起到的作用甚微[6]。①针对单位内部的网络,首先要对网段进行划分、管理,数据中心的网段必须与其他服务器分开,也需要在核心交换机上进行设定,仅允许某些可信网段进行访问。同时还要使用堡垒机,对数据库访问的用户和权限进行管理,并且记录其中的操作行为,做到实时监控;②对于城域网间的接入访问和数据交换,中间建议使用网闸和前置机进行摆渡。物理隔离网闸是一种具有多种控制方式的固态开关读写介质,它连接于两个独立的主机系统之间,对传输数据进行安全保护[7]。确保对方获取数据时并未直接对中心数据库进行操作,而是通过一个可信中间的设备进行交换。而部分前置机可能还会提供B/S的方式进行数据交互,建议使用WAF(简称Web防火墙)结合边界防火墙对页面进行保护,防止篡改和SQL注入式攻击等行为;③对于外部VPN拨号进入内网行为,建议使用带有VPN管理功能的边界防火墙进行管理,可以选择SSLVPN和L2TP等方式,均带通讯加密功能,可以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窃听。(2)数据的采集方式选择。尽管数据采集工作与数据中心的数据本身没有直接关系,但如果方式选择不当,极可能将中心数据库的地址或接口暴露出来,造成隐患,须引起注意。其中,应尽量采用“前置机+中间库”的方式,将下级单位生产库的数据采用某些技术手段导入到中间库,再通过中间件传输到中心机房的前置机上,再通过中间件的服务写入到中心数据库。应避免中心数据库直接与对方发生接触。而区域卫生VPN与数据中心之间,需要架设防火墙,防止中心端网络直接向各业务单位无限制开放。(3)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如果不借助工具,将会以明文的方式进行传输,如果中间被人窃听,数据将会被盗取。对数据进行加密是当前保护数据私密性的主流方法[8]。目前一般的平台中间件,比如东方通,会提供消息队列插件。这个插件是通过调用JMS(Java消息服务)插件,来访问前置机数据库中的数据,拆解转换成Xml格式,通过自身的消息队列管理功能,将这些Xml信息打包成队列,一个队列对应一条消息记录,这些消息记录都是加密的。接口中传递的数据也是一个薄弱环节,比较可靠的做法是将若干个接口再次封装,组成一个服务,统一对外提供服务,这样可避免接口的直接暴露;而接口中传递的数据,也需要进行加密,比如通用的BASE64加密算法,如果没有对应的解码算法,将是一堆乱码。(4)数据落地后的备份工作。数据采集尽量争取做到只采一次。基于这个思路,数据落地后,在往主库中写的同时,也需要再写一份到备份库中,这个动作是同时发生的。这样,当下级机构的前置机数据丢失时,可以保证在数据中心还有一份备份,保证采集结果可追溯。

1.3数据应用管理

数据的应用环节是数据最容易泄露的环节,如何确保数据既被合理使用,又不外泄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1)数据的查询控制。数据即使不落地,仍有泄露的风险。在查询过程中,截屏软件或其他记录软件都可记录下查询出来的数据。所以,在无法限制数据查询的前提下,增加查询的合法性,即增加授权环节,可降低数据外泄的风险。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中,CA认证是最好的方式[9],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投入与使用范围的局限性。首先是投入成本过大,不适宜广泛推广;其次是医疗机构的操作人员过多,口令牌的管理是一个难题。比如:区域卫生信息化中最主要的数据就是EHR(电子健康档案),如果医生在就诊时要调阅病人的健康档案,那么就要为每个医生配备一个CA,这笔投入将是非常庞大的,而且管理者并不能保证每个拥有CA口令牌的人都能遵守职业道德。而如果是通过健康卡(市民卡)或身份证的验证方式来实现的,那么医院端的压力就没有了,所有隐私泄露的风险将不再由医院和医务人员承担,转而由患者承担个人的数据信息开放授权,当他们觉得需要给医生提供信息时,就可以由其自行授权。CA认证比较适用于数据共享等平台,因为操作者数量有限,而涉及的对象仅仅是数据,使用CA是比较经济有效的办法。(2)操作者权限管理主要考虑:①硬件,使用堡垒机,根据不同的操作者进行分级管理,并且记录每个账号的登录及使用情况,保证可以进行追溯;②软件层面,通过软件自身的权限管理和分级功能,使不同的角色、权限用户仅能看到自己该看的部分,减少数据外泄的风险;③制度的管理,通过加强管理来减少信息人员的非法操作行为。

2应用实例

2.1数据存储的实例

存储器方面,我局采用EMCVNX5700双柜+Vplex机头组成双冗余存储;备份方面,通过Commvault备份软件+腾保带库组成备份平台,利用Commvault自带的MA(介质管理)进行备份管理,确保本地一份,异地机房有一份落地数据,带库中有一份备份数据;边界管理方面采用边界防火墙+网闸+WAF(Web防火墙)组成防护网;数据库方面,针对数据库服务器做高可用,将小型机划分为若干个虚拟分区分组成集群,俩俩互备,通过HA保证高可用,当发生故障时,数据库可实现自动“漂移”。

2.2数据传输的实例

我市数据采集模式,乡镇一级统一为前置机+中间库,市级医院统一为前置机+CDA(HL7临床文档结构),数据传输使用东方通中间件提供的消息队伍插件,数据中心有一个备份库用于存放备份数据。接口中的实时数据,如慢病报卡,则通过BASE64加密方式对传递的信息进行加密。

2.3数据应用管理的实例

在EHR数据查询中,我市卫生系统采用健康卡(市民卡)或身份证授权方式,每个医生站均配备三合一读卡器,并且完成了对全市各级卫生信息系统的改造工作,只有刷卡才能读出平台上的数据。在操作者权限管理中,硬件上通过堡垒机实现账户及权限的分级管理和监督;软件上,通过强化平台的权限和角色管理模块的功能来加强信息的安全;制度上,通过不断加强科室管理制度和思想教育来保障数据安全。

3结论

在对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涉及到的数据安全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从数据的存储、传输、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的基础上,以常熟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例,本文提出的数据存储实例,经过3年的使用,边界防护承受了大小近千次网络攻击,其中有300多次为大批量长时间的泛洪攻击,未有数据在其间泄漏;存储器运行稳定;异地备份策略在多次生产库宕机或意外情况下,顺利将数据库及时还原;在几次机房突发意外情况下,小型机资源顺利通过集群实现了自动“漂移”。证明该方案是有效的、可靠的。在数据传输实例中,目前通过该方案已进行了2年多的数据集成、1年半的区域检验外送、慢病报卡、传染病报卡、学生体检、市外转诊等服务,所有数据均未外泄,该方案有效保证了数据传输中的保密性。在数据应用管理实例中,对内,通过堡垒机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共同构建了用户权限和分级管理的目标;对外,通过授权的方式,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公民的个人隐私,将公共服务与个人隐私保护较好地结合在一起。本文结合自身的应用实践总结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措施,希望对即将进行或正在进行建设的单位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鞠鑫,戴春林,沈婷.苏州市卫生信息中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实践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5,(2):77-80.

[2]胡坤,刘镝,刘明辉.大数据的安全理解及应对策略研究[J].电信科学,2015,(2):112-117,122.

[3]高睿.计算机数据丢失的预防及有效恢复探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3):132-135.

[4]曹婷,王珅,陈芳.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容灾措施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数字医学,2014,(8):100-103,106.

[5]肖辉,张方,李汉民.医院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1):139-140,147.

[6]丁珂.大数据时代下的安全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4,(27):10.

[7]黄洋.探究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策略[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3):138-139.

[8]薛矛,薛巍,舒继武.一种云存储环境下的安全存储系统[J].计算机学报,2014,(43):987-998.

区域卫生信息化范文3

关键词:云计算模式;区域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平台

构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可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实现医疗资源共享。目前,多数各级医疗卫生部门拥有独立信息系统,区域化水平较低。若进行互联互通,则需面临区域系统运行差、投资分散等风险,高成本、较长构建周期将给信息化平台建立带来诸多麻烦,且安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部门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云计算模式是一种先进平台构建技术,能够打破地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完成医疗第3方支付,实现区域内医疗信息和资源共享,是我国卫生系统信息化集成的重大突破。

1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探索

2009年以来,卫生部陆续颁布了多项有关"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文件,标志着我国初步迈进区域医疗信息集成时代。新医改的逐步实施和深入,对信息化平台建设起到推动作用,也使得如何选择构建模式成为专家和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区域卫生系统信息化发展模式为独立医疗机构单独使用自身系统,其中系统开发主要包括三种传统模式,即自主开发、合作开发以及系统集成[1]。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会发现,传统IT架构在日益复杂的数据面前会显得捉襟见肘,现阶段超过七层的投资被应用在系统维护上,而具有长期战略性质的业务被忽视。目前,用户需求响应时间被不断缩短,管理成本也逐渐降低。IT架构和组织需要更加良好的策略去实现系统维护。真正有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是指将信息共享者、建设者、维护者分离开来,作为独立个体在信息化集成化中发挥作用。"云计算"可以快速减少IT复杂性,它可以按照用户需求提供完善的自助管理结构,将以高效服务状态提供计算。并在充分保护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基础上,逐步实现信息化平台向更高集成方向发展。

2构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

2.1云计算模式 "云计算"不是固定的技术手段,而是具有操作性的新商业模式[2]。我国医疗机构卫生信息化过程非常曲折,非一朝一夕就能将其完全改变的,但云计算模式为信息化构建提供了可能。具体来说,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财力有限,属于薄弱环节,因此成为改革重点。基层医疗机构平台简单、便于操作,进行区域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相对大医院要容易很多。从客观角度讲,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为实施云计算模式提供了便利条件。根据卫生部新医疗体制改革相关要求,基层医疗机构由各级地方政府、相关只能部门统一进行管理,从而保障了云计算模式顺利实施。

2.2运行难题 将云计算模式应用在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中,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将区域内基数众多的医疗机构信息完全融合起来,其次是各个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储存和资源共享问题,最后是解决功能冲突。云计算模式下的信息化平台将电子病历视为管理核心内容,将电子化医嘱融入到系统中。结合国家相关要求,将重点医疗业务突出,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医疗机构基础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云计算模式要求区域内大小医疗机构遵守相同数据标准,使用相同接口,对下属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开展业务提供保障。单纯就患者来说,其疾病诊断信息、治疗信息、临床(用药、手术等)记录应具有独立性,且要客观公正,并且不对特定医疗机构产生依赖[3]。

3云计算模式应用案例

3.1总体规划 云计算模式下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在构建时,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中应包含区域公民个人医疗档案。就整体架构而言,基于云计算模式下的信息化平台主要应发挥为区域医疗产业业务开展提供技术支持的作用,且应包含五个重要分系统,即信息收集()系统、业务开展系统、数据共享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信息存储系统。其中业务开展系统应满足如下要求:支撑数据访问、交互;为数据查询提供支持;业务运行过程中要满足系统稳定性;保证相关业务数据可靠、安全。

3.2平台架构与数据集成 在区域大范围等级内的数据中心位置部署数据库,结合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集成现状,最终实现区域级别数据收集和应用,为信息平台提供具有全局战略意义的视图功能。信息化平台中,数据集成方案将以平台架构中数据库为核心,结合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集成来实现。区域级别再数据集成和数据应用时,可为平台数据传输方式提供必要支持,主要包括为:应用消息中间件达到准时、实时数据集成,但仅限于小规模集成;应用加载功能实现大量数据或逻辑关系复杂的数据集成;

3.3数据存储和安全备份

3.3.1数据存储 云计算模式日渐成熟,数据安全存储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中数据存储是利用集群、网格计算机技术等功能来实现,通过软件集合将互联网中不同种类存储设备集中起来,协作为外界提供功能完善的数据库系统。目前,基于云计算模式下主要有两种安全存储存技术,密码技术和加固技术。密码技术可保障应用程序具备系统性和完整性,也可增加存储节点透明性加密程度。而加固技术依靠主动防御功能保证网络服务器的安全,并加固操作系统,使其通过内核保护相关构件。

3.3.2安全备份 数据安全备份和存储一样不可忽视,通常情况下云计算模式数据备份会选择在线备份技术方式。在线备份通过存储功能、互联网设备、网络服务器共享访问接口,并遵守相同标准来实现备份功能。通过相关控制软件对系统进行处理,使其变得更加稳定协调,医疗信息化平台中业务数据将完成时间上和内容上的在线备份。

3.4运行实践 云计算模式下医疗信息平台,可支持国家卫生部多种级别平台纵向部署,简而言之即利用各个平台间信息配置和交互,最终实现平台之间数据交换。整个过程是根据逐级交换原则实现信息共享,也就是从国家卫生部门向省、市、区(县)辐射,完成Ⅳ级平台建设[4]。而所用到的网络接口是根据各级信息化平台特点,制定统一规范和标准。各级医疗机构业务和相关数据要通过自身平台进行整理、整合,并上报给上一级平台,进而保证上一级平台的网络接口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防止接口重复,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实际上,下级信息化平台属于上级平台延伸和扩展,下级平台构建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上级平台的高压负荷。而下级平台将数据进行整合和管理,可将无效负载清除,对提升整个信息化系统运行速度发挥重要作用。并完成系统深度开发工作,最大程度保证不过多浪费数据资源。通过以上方法部署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涉及众多部门,各机构条件差异较大,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才能更好的应用云计算模式,并逐渐向更深层次推广。

4结论

云计算模式便于管理、拓展灵活,凭借自身智能化算法和强大信息整合、开发功能为医疗信息化平台构建带来方便,也为信息资源综合开发提供新思路。对提高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医疗质量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虽然该模式可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创新平台,在数据存储和备份上也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但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功能亟需解决,需要得到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包罗,李皆欢.中国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和云计算[J].中国数字医学,2011,4(2):20~24.

[2]赵霞,李小华.云计算在区域协同医疗中的价值[J].中国数字医学,2011,6(3):103~105.

区域卫生信息化范文4

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

2010年1月,为贯彻落实新医改精神,成都市编制了《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化“12351” 建设工程,即:一个全市的卫生数据中心、两级卫生信息平台、三级卫生信息服务网络、五大业务应用系统(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和一张居民健康一卡通,争取在2015年达到标准统一、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功能完备、系统安全的区域卫生信息化体系,使卫生信息化水平达到国内先进、世界一流的目标。

1. 制定标准规范

制定了4个技术规范,4个数据集标准,7个接口标准和6个信息交换规范(见右页表格)。

2. 建立制度,强化管理

制定了《成都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管理实施意见(试行)》,要求各区(市)县和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健全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依托制度强化信息化建设的管理。通过明确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岗位职责,确保业务系统和平台规范安全运行,提高全市区域卫生数据质量。同时要求把日常管理和应急机制结合起来,提高工作效率。

在信息化项目建设中,严格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建立由业主方、业主方、项目监理方、项目咨询方和承建方组成的项目组,及时跟踪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处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定期通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在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上制定了《成都市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和《成都市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公共卫生、门诊业务、住院业务流程)管理规范(试行)》;在村站建设中明确了以区(市)县为中心统一维护机构、人员、药品诊断及通用模板的管理模式,建立了《成都市社区(村)卫生站(室)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管理制度》;在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上制定了《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上传工作流程(试行)》等;对成都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区(市)县卫生信息化建设定期进行督查,制定了《成都市区(市)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评分标准》等标准。

3. 市、区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依托成都市云计算中心建立了市级卫生数据中心,采集、整理和储存全市医疗卫生信息,包括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等数据,并通过市级平台进行整合与应用。

市级平台建设于2010年2月开始顶层设计,2012年5月29日完成终验。建立了行政管理、业务协同、健康档案、系统运维功能模块和成都市公众健康门户网站,实现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监管和综合管理业务服务,开通了近150个用户,收集了近105万历史健康档案、140多万诊疗人次、近28万份慢性病建卡、52万多慢性病随访记录、27万多体检记录、近10万份妇女儿童建卡信息,已形成近190万份有效电子健康档案。目前,全市已有19个区(市)县卫生信息平台、全市所有的市级公立医院和市级公共卫生单位,约49%的区县级医疗机构和近91%的基层医疗机构等接入了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了纵向到底(自上而下打通市、区、医院、社区、村等机构和行政单位),横向到边(覆盖各类地域、各个医疗卫生专业服务机构)的区域平台建设。

此外,全市20个区(市)县有19个已初步完成二级平台建设,并完成与市级平台对接。

4. 成都市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

2009年启动了《成都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2011年10月全市317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完成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涵盖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适合成都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基本业务+居民健康档案+业务处理模块”的应用模式的建设。此外,根据成都特色增加了全民健康体检、中小学生体检和公共卫生服务包模块,部分地区部署了电子病历和绩效考核模块。一些区(市)县积极整合医疗卫生信息和社保信息资源,建立了集挂号、就诊、检查、计免、保健等多种服务为一体的居民“健康一卡通”,实时结算报销费用,方便群众就诊。有的建立了区域影像集中阅片中心,对基层医疗机构数字影像图片进行集中阅片;有的搭建了检验外包信息交换平台,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送检样本试行统一检测检验,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医疗诊断水平和服务能力;有的通过建立药品管理信息平台,使医院药房基本药物及时得到供给,切断了基层医院与药品销售的经济利益联系。

2010年,全市统一开发的“成都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信息管理系统”由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查询报表、系统管理等组成,已在全市全面部署并推广应用、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和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都市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国家领导、有关部委和四川省领导充分肯定和认可。2011年10月27日,国务院医改办组织全国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在新津县召开。时任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孙志刚和副主任胡祖才对市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在《人民日报内参(第883期)》上就新津县基层卫生信息化工作做了批示:“注意总结经验,以资借鉴”。

区域卫生信息化范文5

长宁区卫生信息化建设是从2002年开始起步的,是上海市较早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区。长宁区在发展信息化建设伊始就提出了本区的基本方针:基础先行、重点突破、整体推进。长宁区卫生局副局长王洪清向记者解读了这三点:基础信息系统做好是第一位的,否则就谈不上交互,也无法打破孤岛,更无法共享;信息化过程中会遇到管理体制和技术方面带来的问题,都需要重点突破;卫生信息化建设必须整体推进,使整个区域的信息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这样才有可能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

长宁区卫生信息化工作包括了建设覆盖全区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健康信息网,有机地整合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卫生经济等信息系统,实现多种信息模式的协同,通过区域数据中心管理交互门户和居民健康在线资讯门户,从而实现医院、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家庭卫生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满足居民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满足医疗卫生机构业务建设需求、满足卫生行政机关和卫生机构决策管理和评估分析的需求。长宁区卫生局副局长王洪清向记者介绍了长宁区在“十一五”期间的建设成果,他说:“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建设、区域卫生业务协同系统建设,这三项是长宁区在“十一五”期间取得成就最多的地方。”随后,王洪清从“一、二、三、四”这几个数字出发,为记者介绍了“数字长宁”是如何打造的。

搭建一个平台

2006年在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区域医疗卫生整合平台的研究与应用》的支撑下,整合了全区6家二级医院及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居民诊疗信息及健康档案信息的长宁区区域卫生数据中心正式建成。该数据中心整合了居民在长宁区区属医疗机构的就诊信息(包括医嘱、检查、检验、病案首页、出院小结等)和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并实现了信息在区属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的共享。

到目前,以国家科技部、市科委、市信息委等研究和应用项目开展为契机,通过1个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区域健康云的建设,长宁区建立了覆盖区域内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长宁健康信息网,实现了对区域18家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信息整合共享、健康档案信息整合、医疗与健康档案信息整合、异构医院HIS系统整合,与区各医院、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以及与外部机构(市卫生局、市医保局、市申康等)之间的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应用集成,及业务流程的协同管理和医疗机构内部医疗信息与健康档案信息的互通整合、更新和利用。通过1+18个数据云,信息网络覆盖面超过70万人口,实现区域卫生健康云的共享和交换。

王洪清表示,在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长宁卫生信息化建设强调了进一步重点加强业务支撑系统和数据中心数据利用的建设。

长宁区在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着重突出了区域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

以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为目的,在区域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管理平台的成功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长宁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以实现区域内卫生信息集中管理为任务,继续完善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功能,全面覆盖公共卫生数据、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医疗服务数据、卫生管理数据、卫生应急指挥数据等,加大中心的应用范围,利用数据和资源,为政府部门、相关管理机构提供决策依据,为深入建设全生命周期的全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信息数据的交换和共享,完善卫生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和权限体系,规范数据交换的标准、范围、权限,建立数据信息共享单位的权利和义务体制,满足社会各界对卫生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

以服务居民健康为目标,为居民、管理者、医务人员、公共卫生人员提供360度的立体化全方位服务。通过中心实现区域医疗业务协同,开展对居民的健康资讯服务。

开放两大门户

这里提到的两个门户,其中一个便是开放区域数据中心管理交互门户。任何一位患者在区属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过程中,患者电子健康信息、诊疗信息都能被医务人员调阅,通过掌握既往病史,提高诊疗水平,减少医疗差错。慢性病患者指标全程监控,各级医院慢性病患信息及时自动传递给家庭医生,提高慢性病管理率。每个医生工作站实现近期重复检查和用药信息的智能提醒,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医疗,减轻居民负担。

第二个则是开放长宁区域居民健康在线资讯平台门户。居民在全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相关的诊疗和健康档案信息,通过区域数据中心的汇聚,能做到自动建档、自动更新,“人人拥有、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居民通过约定的方式,可以随时随地全面查看自已的健康信息,包括个人健康档案、慢性病控制情况、既往病史、检查检验报告、处方记录、出院小结等信息。如果在医院做了检验检查,只要坐在家里就可以查看报告,不需要再到医院取报告,节省了往返奔波。门户网站提供帮助居民找到家庭医生、根据慢性病控制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提醒服务、设置自助健康提醒来提示及时服药、与家庭医生进行健康互动、开通医疗健康知识的“医健通”搜索引擎使得医疗健康一键即通、设置网上预约等服务,以及“健康教育”,“健康资讯”,“健康杂志”等功能,作为个人的健康大管家,为居民提供了近在咫尺的个性化、智能化的健康服务。

关于社区卫生信息化的建设,王洪清说:“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由最初以医疗为主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向周边扩展,包括了以公共卫生为核心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和支撑全科医生团队上门服务的全科团队信息系统。同时,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服务场所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大到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和居民家庭,服务内容由医疗扩展到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在‘十二五’规划中,我们计划到2015年,长宁区的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建立起标准统一、覆盖全面、安全可靠,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相适应的卫生信息化体系,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开发三大应用系统

长宁区通过三大应用系统的建设,实现了服务水平的提升、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决策效能的提升。

第一是服务水平的提升。通过区域居民健康服务应用子系统的开发,全科团队依托诊疗信息所整合激活的完整的健康档案为居民提供服务。结合网站、短信和市民邮箱等手段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特别是诊疗检验结果的查询和使用,实现居民健康自主管理。在诊疗环节提供健康档案调阅、提醒及建档;床位管理、预定;不合理用药判断示警。在挂号收费环节提供挂号收费的前端显示;在发票空白处提供诊断、处方及健康教育打印等各种服务,居民也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对全科医生、全科团队的服务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区域居民健康服务应用子系统提升服务水平实现“服务人性化”目标。

第二是管理能力的提升。通过妇幼保健业务协同管理系统、精神卫生业务管理集成应用、慢病干预信息化业务联动系统、双向转诊管理协同系统、计划免疫业务协同管理系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兰卫检验协同管理系统的开发,实现专业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与专业机构之间业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联动。

第三是决策效能的提升。通过区域经济决算管理系统开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情况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平台;通过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开发,对区域内各项卫生、管理等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与展现,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传染病协同管理及预警GIS系统的开发,实现了传染病监测、调查分析与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规律和流行因素,制定控制与预防对策措施,预防控制全市急性传染病发病的目的,为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辅助支持。

针对这些系统所涉及的内容,王洪清告诉记者,在长宁区的“十二五”规划中,“数字化社区”的计划非常明确。建立全区统一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构建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在社区卫生全科团队服务信息系统(TIS系统)基础上,在全区社区卫生机构服务中心推行家庭责任制医生工作站,全面整合,实现医防联动,全方位支撑社区卫生服务,承担居民健康服务信息化网底功能,为实现社区的“健康守门人”作用提供信息化支持。数字化社区卫生建设“以人为本”,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涵盖居民基础健康档案以及预防免疫、基础医疗、健康检查、计划生育等健康信息,实现“多档合一”,积极采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有效集成和补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档案活起来,业务应用无障碍。同时,系统建设中,积极与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部门协调,建设符合各项业务功能需要的统一软件。截止2015年,实现全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保证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名副其实。基于此,还要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实现全市计划免疫、体检信息、疾病收集的联网管理。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医疗机构实现疾病网络检测和预警,同时提供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建立平战结合的信息共享方式,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的专题数据库模型。改变疾病预防控制的条线特征现状,与国家公共卫生信息化系统如CDC直报系统整合,消除“信息烟囱”。

王洪清强调,疾控平台的建设是整个卫生信息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是长宁区整体推进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

拓展系统四大功能

问到“四”这个字,王洪清对记者说:“这个四就是拓展系统四大功能。”

一是公共卫生功能的拓展:根据疾控系统急性传染病信息化的要求,建立了传染病个案报告、管理、监测,实现开展传染病监测、调查分析与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规律和流行因素,制定控制与预防对策措施,预防控制全市急性传染病发病的目的;通过移动百分位数模型和自动预警域值计算,达到对疾病,症状预警的效果。根据精神病管理、慢性病干预、妇幼保健需要,减少了业务人员的纸质工作量和不同系统数据重复输入的工作量。

二是基本医疗功能的拓展:出院病人随访系统利用平台实现了二级医院出院病人信息自动识别传输到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二级医院出院病人信息进行出院随访工作。实现了包括住院医生调研、二级医院出院、社区医院接受、社区医生随访、统计分析等功能。

区域卫生信息化范文6

关键词:区域;医学影像;资源共享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即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自1985年首次由美国提出后,经历了从影像科室内部局域网、PACS与HIS集成、PACS功能化扩展、PACS 区域化与社会化建设等不断发展的过程。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PACS系统是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区域内代表性医院为核心,通过构造区域内部的医学影像信息交换平台,以实现区域内医院医学影像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新医疗改革要求信息共享,对于避免重复检查来说,PACS向院外拓展,走向区域化,解决在一定范围内不同医院之间影像互认,满足资料共享的需要是发展趋势。

区域信息化是医院内部PACS系统的发展实现后的必然结果,也是医疗区域化和集团化发展的基础,是在医院内部实现患者影像信息共享后,在医疗过程中更高层次的实现,同时也是电子病历/电子健康系统实施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一、需求分析

1.1构建区域卫生信息一体化的需要

国内区域卫生信息一体化建设是政府既定的今后卫生信息化发展目标,2013年底,随着计生体系融入,过去的五项业务将增加计划生育这一新业务变成六项业务,两大基础数据库要增加全国人口数据资源库变成三大基础数据库等等,但首要解决的问题仍未发生变化,即解决信息共享问题,要求各医院之间的信息能够共享。因此,构建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PACS的目标是通过选取医院内各业务系统中,较为成熟且业务相对独立易实现的PACS系统进行PACS系统区域化建设,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整个区域内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建设。

1.2建立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的需要

新医改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并且提出了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这种模式,首先要建立覆盖区域内的统一的卫生信息共享网络和平台,在参与的医疗机构中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共通。PACS系统是医疗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负载影像信息的特殊性,因此在区域性卫生信息共享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位置。在新医改的推动下,建设跨医院的区域PACS则成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步骤。

二、建设目标及内容

系统建设目标:立足全局规划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PACS系统,逐步推进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区域PACS的数据中心及区域PACS系统,区域PACS数据中心纵向延伸至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横向连接同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区域内影像检查信息的连续保存、信息共享和信息利用,逐步消除“信息孤岛”。同时,还为卫生监管提供技术手段及有限工具。

2.1总体架构

系统的建设依据原卫生部出台的信息技术标准,采用基于SOA的WebService技术来进行数据交换, 使用XML来定义数据交换格式,以解决使用不同组件模型、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的系统之间存在的差异。该系统建设并不要求医疗卫生机构更换现有的软件系统,而是在保持原有应用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实现不同应用系统间的整合。

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2.2PACS数据中心及应用系统

(1)PACS数据中心

PACS数据中心连接区域范围的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居民健康卡或身份证号为身份索引,采集并保存居民在各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像检查信息,并为区域影像信息的共享提供物理空间。

PACS数据中心的特点是I/O要求高,但是数据库压力较小,因此可以采用小型机平台搭建独立的数据库实例来完成数据库方面的应用。

PACS数据中心的应用系统需要的应用层服务器可以采用刀片服务器及负载均衡设备等,保证应用系统的稳定运行。

PACS数据中心的存储可分为两个部分,数据库方面可采用镜像模式实现双机双柜,剩余的空间全部用于区域PACS影像数据的存储。

(2)应用系统

1. 区域影像共享系统

(1)区域影像共享平台

区域影像共享平台主要用于管理、维护区域内联接的医疗机构、人员、相关权限、字典目录等。

(2)区域DICOM影像服务

区域DICOM影像服务是区域影像共享平台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影像归档服务与影像检索服务。

(3)区域影像数据管理

区域影像数据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影像数据的管理、数据迁移等功能,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智能化的影像管理。

(4)区域影像共享平台数据上传系统

区域影像共享平台数据上传系统主要安装在区域内的医疗机构中,主要用于上传符合规范的医学影像数据和患者报告及基本信息。

(5)区域影像浏览系统

区域影像浏览系统主要用于查看区域内医院所上传的患者信息(包括患者报告和图像)。

2. 远程诊断系统

(1)区域远程诊断管理

区域远程诊断管理主要用于管理、维护远程诊断相关图像、诊断信息、人员、权限等。

(2)区域远程诊断数据库服务

区域远程诊断数据库服务是系统的核心,它综合管理与PACS系统相关的各种文本信息,并集中存储。

(3)区域远程诊断数据上传子系统

区域远程诊断数据上传子系统主要安装在区域内的医疗机构中,主要用于上传符合规范的医学影像数据和患者报告及基本信息。

(4)区域远程诊断子系统

远程诊断系统是影像诊断医生进行软阅片、书写诊断报告、管理患者检查信息的工具,是系统的重要组成模块,也是影像科室诊断医生的日常工作平台。

(5)预约登记子系统

预约登记子系统用于登记、确认患者的检查信息。

(6)技师子系统

技师子系统主要用于放射胶片的打印等及患者检查确认等功能。

(7)统计子系统

统计子系统提供了系统相关业务及数据的查询统计。

三、托管影像应用系统

托管影像应用系统是区域PACS系统的拓展,主要应用于有部分诊断能力,但没有足够计算机环境的小型医疗机构,如部分中心卫生院和小型县级医疗机构,实现一体化的PACS系统建设并同步实现PACS数据共享。

托管影像应用系统是通过统一部署PACS系统的服务端,为医疗机构提供PACS系统的应用服务。系统提供的功能与医院单独建设的PACS系统在软件功能上无太大差异。

系统实施

1. PACS数据中心实施

现有大中型医疗机构基本已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了对接。因此,可直接依托现有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PACS数据中心。

2. 接入已建PACS系统的医院

现有大中型医疗机构基本已构建了医院内的PACS系统,可依托原医院信息平台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接的途径,实现PACS系统与PACS数据中心的对接和数据共享。利用居民健康卡或身份证号为索引,对医院影像检查信息进行归档和上传,并在PACS数据中心平台上实现共享。

3. 接入无PACS系统的中小医院

暂无PACS系统的中小医院可以将仪器输出的影像直接传送PACS数据中心的前置服务器作为托管影像,实现院内信息整合和影像数据上传。院内信息整合指在影像数据上传之前,需要和院内其他系统进行整合,获取所需信息。影像数据上传是指院内 PACS 的数据上传至PACS数据中心。

区域卫生信息化范文7

中央政府投入力度空前

2012年9月7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卫生信息利用与决策支持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时任原卫生部办公厅主任侯岩做了《卫生信息化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报告。她在报告中称,自2010年开始,中央财政连续三年增加对卫生信息化的投入,已合计投入95亿元,“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国卫生信息化总体框架‘3521’工程建设初见成效。”

从侯岩的报告提供的数据测算,国家财政在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对卫生信息化的投入分别为25.3525亿元、27.284亿元和32.18亿元,虽每年提升不多,但整体呈上升态势。

纵观三年的投入,“卫生信息化综合试点项目”是每年的都会投入的项目,投资额分别是2.24亿元、4.06亿元和1.68亿元。2010年的“综合试点项目内容”是: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试点项目,在上海、浙江、安徽、新疆、重庆5个地区开展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综合试点工作。

另一个延续三年的投入领域是基层医疗。2010年,中央财政对中西部22个省42万个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共投入19.0532亿元;2011年,10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建设共投入12.5亿元;2012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投入30.5亿元。基层医疗也是所有领域里投入占比最大的一部分,比例超过70%。“强基”是新医改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对基层医疗的投入相信也会延续。

远程会诊系统在2010年和2011年均有投入,但数额不大,分别为0.84亿元和2.494亿元。此外,中央财政对中西部的投入也在持续进行,分别为19.0532亿元和8.32亿元,占比颇高。

在过往对医疗卫生信息化投入持续增加的基础上,该领域在未来的投入仍会持续加大。

报告称,到2020年共4000亿的投资计划中,将包括611亿元预算进行“全民电子健康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超过总投资规模的1/7。报告称,该工程的关键是推进大型综合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建立全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区域性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工程三项工作。

地方政府积极跟进

除了中央加大在医疗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预算外,地方政府和医疗机构也在信息化方面增加投入。以2012年为例,天津滨海新区投入2.9亿元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河北6.5亿财政拨款追加医改,其中包括加强基层卫生和医保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费用。

区域卫生信息化范文8

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是市委、市政府正在全面推进的 “中心”建设之一。要有效增强我市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吸纳集聚功能,就必须加快推进适应现代医疗要求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卫生综合管理等工作的卫生信息化建设。

一、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努力,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好基础,主要体现在:信息化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网络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信息化硬件建设初具规模,医疗服务信息化应用有所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和信息化管理初见成效,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进程加快。但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是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已实现全覆盖,但是部分地区和单位对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卫生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于广大群众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卫生行政部门综合管理的需要。

二是存在“网通”而“信息不通”的问题。以市卫生数据中心为核心、覆盖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卫生专网已建立,然而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难以资源共享。如20__年以来已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700万余份,但实际应用较少。同时存在大量手工填报数据及重复采集信息现象。

三是资金投入与卫生信息化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省市已拨款近20__万元用于卫生数据中心的硬件建设和平台建设,但是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机制尚不完善,缺乏统筹的、经常性的项目管理和经费安排保障。二、三级医院信息化所需资金绝大部分是自行筹措,由于难以获取直接经济回报,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是卫生信息化知识普及和宣传不够充分。我委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等群体的调查显示,对卫生信息化工作的知晓率仅分别为30%、20.3%和9.6%,对于其资源合理利用、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等作用更是知之甚少。另外,群众参与信息化实效体验机会偏少,尤其对老年患者等亟需优良服务的群体还缺少人性化设计。

五是卫生信息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整体数量少、高级人才奇缺和现有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目前,市卫生信息中心仅有计算机、卫生统计等专业技术人员4名,其他基层医疗和管理机构多是毕业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技术人员,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和卫生管理知识,难以满足卫生信息化工作的需要。

二、对未来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确保前期规划的有序推进。各级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统筹安排的领导责任,严格按照我市“十二五”卫生信息化规划的时间节点要求推进建设进程,将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业务系统应用情况列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建立例会制度,完善沟通、反馈和解决机制,真正提高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决策水平。

(二)多措并举,有效破解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资金瓶颈。政府投资初期建设有利于统一目标和管理,但在短期依赖政府投入的同时,应该注重制定长期运营策略,包括分析和预测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充分整合协调各方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合作、科技专项、增值服务等多种方式,拓宽渠道,筹措卫生信息化建设资金,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多方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三)大力推进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促进区域信息资源共享。要做好已建系统、新建系统以及数据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的有效整合,必须政府主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严格遵循国家、行业和专业领域已有的规范和标准,如《电子病历数据标准》等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对于在整合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要组织专家加快标准和规范制定,防止与实际需要脱节。实现标准统一,才能真正实现卫生信息平台各个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四)重视卫生信息化在淮海经济区的功能扩展。要在20__年全面实现新农合跨区域资金监管和费用即时结报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卫生信息化平台在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中的进程,通过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区域内各大城市健康档案信息共享、委托检验和影像检查、图像和报告传递;实现我市大中型医院与淮海经济区医疗机构多形式联合与合作,加强科学管理、评价和分配,提高区域卫生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五)多措施多渠道向群众宣传卫生信息应用知识。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报纸、电台、电视、网站等媒体开辟专刊专题专栏,及时向市民宣传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内涵、功能作用、应用操作等相关知识;另外在市中心医院等卫生信息化建设程度较好的大型医疗机构设立信息化体验中心,让居民尤其老年患者等缺乏操作能力的群体切身体会信息化的好处,推动

卫生信息化成果广泛应用。

区域卫生信息化范文9

同年8月,江苏省卫生厅将连云港市以及所辖四县整体列为全省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地区。2012年5月,连云港市被原卫生部列为全国第二批居民健康卡建设试点地区。市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居民健康卡的建设试点工作,将其列入2012年全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予以强力推进。2012年10月,连云港市建成运行市县一体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2012年12月15日,连云港市政府与省卫生厅联合举办“江苏省居民健康卡发卡仪式”,同时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在连云港市同步举办中国建设银行参与居民健康卡建设全国视频会议,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完全符合卫生部规范要求的居民健康卡在连云港市首发并正式投入使用,至目前居民健康卡发卡数量已达10万张,在市辖区实现了发卡与应用全覆盖和双突破。2013年8月,全市基层医疗卫生综合业务系统以市为单位在全省第一批通过“升级改造”验收。同月,连云港市建设的基于市县一体化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健康卡建设工程被省经信委评为“2013年江苏省信息化示范工程”。

连云港市卫生信息化起步于2008年,经历5年的时间由单项业务系统建设应用发展到建成市县一体化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总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规划先行 以新农合为抓手

2008年,连云港市组织市内高校和卫生行业专家制定了全市“‘十一五’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和“2008―2010年全市卫生信息化三年计划”。全市卫生信息化工作依托新农合制度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而得到较快推进。全市5个新农合统筹地区管理信息系统率先通过省卫生厅组织的规范化验收;在全省率先建成新农合市级管理信息平台并实现全市就医一卡通,四县参合群众到市级定点医院就医可直接报销;率先建成全市卫生专网,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级医院和市级医院以及近2000个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实现网络化管理;新农合、妇幼保健、社区卫生等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均走在全省前列。

政府主导 多方共建

连云港市在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工作过程中,采取政府主导、政企合作、多方筹资、共同建设、共享成果的方式进行,具体方式大概是这样的:卫生部门单独购买硬件,电信部门提供设备集中托管服务,与软件公司共同研发应用系统并提供维护等多方合作的方式进行建设。全市“市县一体化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前期已投入1.16亿元,其中国家和江苏省下拨专项经费2300多万元,主要用于硬件采购和软件开发应用;与市建行、市农行合作建设居民健康卡,计划投入7500万元用于全市城乡居民健康卡制作、发放和应用;软件公司投入1000万元用于平台系统功能研发;电信部门投入200万元用于机房托管;市、县卫生局及市第一人民医院、各县医院累计投入600万元建立以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各县医院为中心的全市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包括区域会诊、区域影像、区域心电和区域检验系统。这种建设模式得到了江苏省卫生厅的充分认可,符合市委市政府扩大投资渠道、引进社会资金建设民生工程的相关精神。

市级统筹管理一体化平台建设

按照江苏省卫生厅信息化工作试点的要求,结合连云港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和特点,连云港市实行市县同步推进市县一体化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管理模式,做到三个方面的统一:市、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由市统一进行设计和组织开发;所有硬件设备和第三方软件全部由市统一负责招标采购,与各县分别签订付款协议;建成的市、县一体化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由市集中部署应用、指定专人负责统一维护管理。同时,连云港市在建设基层医疗卫生综合业务信息系统过程中,把其作为市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不可分割的部分,坚持与市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居民健康卡建设同时部署、同步推进。

连云港市基层医疗卫生综合业务信息系统以市为单位,首批通过了江苏省卫生厅组织的验收,主要做法得到了卫生厅的认可,并在2012年省卫生厅召开的全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建设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

银卫合作 推进健康卡建设

居民健康卡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连云港市试点建设由江苏省卫生厅牵头,组织省公安厅、省农行、省建行等单位和部门与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市农行、市建行共同进行。其中江苏省卫生厅在卫生部制定的应用技术规范基础上,统一组织开发了全省统一使用的健康卡综合管理系统;编写了卡接口调用的二次封装程序,与银行共同编写了健康卡金融消费报文;统一提供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健康卡应用环境;统一管理全省居民健康卡密钥系统,统一构建健康卡发卡密钥体系。省级合作银行与省卫生厅共同确定居民健康卡密钥、芯片、COS、读卡器等相关生产、服务供应商;支持地方银行(农行、建行)与市、县卫生局签订健康卡合作共建协议,拓展健康卡实际应用,如农行已经实施的村村通工程。

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在试点期间负责采集申领居民健康卡的个人基本信息,主要为参合农村居民。同时居民健康卡还在全市四个系统部门(卫生系统、市农行系统、市建行系统和市电信系统)进行发卡信息采集,用于城镇居民的发卡试点。由市统一建立全市居民健康卡发卡信息库,将采集的发卡基本信息上报到省卫生厅,由省卫生厅统一与省公安厅身份证数据库进行比对,验证基本信息的真实性和获取身份证照片用于发卡。连云港市累计2批次提交约340万条发卡人员信息用于数据比对,匹配成功的约有270万条用于健康卡发卡。

卫生信息化建设感悟

2007年以来连云港市卫生信息化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先是各单位、各部门为满足自身管理需要分别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业务系统。新医改实施后,根据国家要求开展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逐步整合各个独立的业务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城乡居民”的目标。简单地说,五年来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历程就是从满足管理起步逐步向服务大众转变。连云港市基于市县一体化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及依托平台建设的居民健康卡,突出“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在服务城乡居民上可以提供如下医疗卫生服务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