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非遗皮影戏传承范文

时间:2023-12-13 14:54:09

非遗皮影戏传承

第1篇

【关键词】皮影戏;传承;保护;意义;内容;举措

中图分类号:I23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061-01

皮影戏是我国独有的民间戏剧形式,历史十分悠久,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皮影戏的传承与保护,既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为此,本文从以下三大理论层面对这一重要问题发表若干浅见。

一、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意义

对皮影戏传承与保护的第一个层面,是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意义。

这是一个理论认知问题,但又是一个智力与能量之源系统。因为思想认知对于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与决定作用。所谓“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亦称‘观念’。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正确的思想一旦为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1]虽然“政治挂帅,思想先行”等口号被叫停,但是如同倒脏水不能连婴儿一起倒掉一样,不能从根本上否定思想认知的重要作用。中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所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重要思想。我国的改革开放,也首先是从“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开始的。由此可见思想认知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懂得了思想认知的重要意义,才能够懂得对皮影戏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意义。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曲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皮影戏在北宋时已有演出。南宁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周镟,后用彩色装皮为主。’据说元代曾传到西亚,并远及欧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本,以河北滦县一带的驴皮影、西北的牛皮影和福建龙溪(今龙海)、广东潮州的纸影较著名。”[2]

黑龙江省的皮影戏,系由河北滦县一带的驴皮影传入,故简称“驴皮影”。又分江(松花江)南与江北两大派:江南派以双城区(原双城市,现为哈尔滨市双城区)为代表;江北派以望奎县为代表。两派各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成就,均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望奎皮影戏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双城皮影戏也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因此,无论是从全国的视域考量,还是从全省的视角考量,对皮影戏的保护与传承,都具有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意义。

二、传承与保护的主要内容

对皮影戏传承与保护的第二个层面,是传承与保护的主要内容。具体而言,对皮影戏传承与保护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对影卷的传承与保护

影卷是皮影戏文学剧本的俗称,也是皮影戏的基础。仅黑龙江省,影卷就多达4000余部,其中既有长篇连台本多集的《五锋会》等大部头影卷,也有短小的《东郭先生》等小型影卷。既有多年流传于民间的无名作者创作的影卷,又有新创作的影卷(如高中兴编剧的《秃尾巴老李》)。

这些影卷,大多数都散落于民间艺人手中,亟待收集、抢救,否则便极易灭失。

(二)对唱腔音乐的传承与保护

皮影戏的唱腔音乐十分丰富,但多数都在民间口头流传,所以更须抓紧时间收集、录音、整理,以防失传。

(三)对传承人的保护

皮影戏以表演与操作为中心,但同时又离不开影人的雕镂制作。在这三方面,都有杰出的艺术家与艺术大师,他们都应作为传承人,受到保护。

三、传承与保护的必要举措

对皮影戏传承与保护的第三个层面,是传承与保护的必要举措。具体来讲,对皮影戏传承与保护的必要举措,有以下几项:

(一)组织措施

有关文化主管部门,应成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机构,设定专人,分工负责,保护与传承皮影戏。

(二)活动措施

要组织相关人员,对皮影戏进行综合传承与保护,包括影卷、唱腔音乐、影人制作的收集、整理、记录、存档;举办皮影戏操纵、表演、制作培训班,让传承人带徒传艺。

(三)资金措施

要投入专项资金,专门用于皮影戏的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皮影戏;数字化;研究

1 皮影戏现状分析

皮影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汉族民间艺术,属豫南曲艺表演之代表,历史悠久。皮影制作精致、伴奏音乐唱腔优美、唱词道白雅俗共赏、打斗表演激烈,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木偶皮影戏始终是中国老百姓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皮影戏也在不断地改进。与最早皮影戏相比,现在的皮影在制作方式上选用更加优质的牛皮和更加先进的制作方法,使得皮影的透明度更高,也不容易褪色。并且在皮影关节处换用了特殊材质的铆钉,经久耐用,也给皮影添加了一些金属质感。在进行皮影的剧本创作上也开始与现代时尚挂钩,唱腔中融合了现代流行歌曲的元素,词句押韵灵活多变,内容更加精彩。这样的改变虽然使得皮影戏在这几年的市场竞争中增加了不少优势,但是却很少有人想看或者能看到灵动的皮影戏了,一些艺术家开始尝试做皮影风格的动画,但是缺少了表演者的控制和唱腔配合,还是不能完全地传承和展现皮影戏的精髓。

2 皮影戏发展存在的问题

皮影戏历史悠久,虽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但是在很多方面仍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导致皮影戏的发展适应不了现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消失。其逐渐消失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皮影制作和保存要求苛刻

皮影的制作繁琐,需要经过十余道难易不等的工序,一个影人的制作需要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10天的时间,如果过程中出了微小的差错,整个影人就会前功尽弃,这对于强调批量生产的现代生产方式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同时,皮影需要一个长期恒温、避光的空间来保存,长期暴露在太阳下会使颜料褪色,温度和湿度变化也会造成皮影不同程度的变形。其保存条件的苛刻导致皮影很容易被损坏,无法永久保存。

2.2 继承人的问题

使罗山皮影戏惟妙惟肖依靠的不仅是皮影的制作精良,还需要有皮影唱耍表演和乐器的配合。一个专业的皮影表演艺术家需要样样精通,不经过长期的培训和实践经验的磨练是无法达到演出的水平的。但据统计,目前罗山县专职从事皮影戏表演的艺人已经不足百人,平均年龄高达62岁。皮影表演艺术家年事已高,但是皮影传承人需要巨大的耐心和长期的培养,现在很多年轻人对皮影戏感兴趣,但真正耐得住寂寞要学习皮影手艺的年轻人已经很难找了。

2.3 地域的局限性

皮影戏的表演对场地有很大的限制,一般是用一块蒙了白布的矩形方框作为场景,场景要在表演者的控制范围之内,不易过大,所以观看人数和观看效果有限制。皮影戏还有一大特色在于它的唱腔,这种唱腔并不是某种戏曲音乐,而是将当地的山歌、名歌、灯歌等融合而创作出的特色曲调。如果观看者不懂方言,就难理解其中的意思,也不了解其中的韵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皮影发展的区域。

目前,罗山皮影戏已经朝不保夕。这种情况下,一味的硬撑和坚守是不行的,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发展途径,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传承或者是从中获得我们需要的信息。

3 数字化皮影戏的呈现方式

3.1 利用数字化方式记录

皮影不易保存,皮影戏是多项技术的融合,皮影戏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特色用文字和图片无法完好、详细记录。基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数字化技术已经被逐渐运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个方面。用三维的立体图像模拟皮影的制作过程,用视频记录皮影戏的表演方式和方法,是一项比现有方法更加详细,永久保存皮影戏特色的方式,满足了社会大众的多层次、多方位需求。这样的技术用在传播皮影戏上依然有很好的效果。

用虚拟技术模拟牛皮、色彩等皮影需要的元素,可以记录下皮影制作的各个步骤以及制作中皮影的形态。虚拟的皮影不会受到光和温度的影响,可以实现皮影的永久保存。皮影戏在表演时,主要记录的不仅是白布上翻滚的皮影,还有其背后表演艺术家的控制手法以及音乐配合,用数字技术构建出皮影表演时的虚拟舞台、虚拟出表演方式以及舞台背后表演艺术家的虚拟形态,将其一举一动都用数字化的方式记录。比起目前用文字、图像记录皮影戏的方式,运用这样的先进数字技术记录可以更永久、更全面保留皮影戏的精髓部分,并为后人的研究学习提供充分的条件。

3.2 利用移动终端作为表演平台

观众是表演艺术的根本。随着时代的发展,表演的载体由实体的舞台向虚拟屏幕转化。皮影戏原本的表演方式是实地真人表演。随着科技发展,小块的表演屏幕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并且现在人们生活越来越繁忙,已经很少有人能抽出特定的时间来观看皮影戏。当下,需要利用人们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皮影戏表演。

将网络作为皮影戏的主要传播方式,用手机和电脑这样的数字化工具作为皮影戏的呈现载体,利用人们生活中的零碎时间来宣传皮影,对皮影戏的传播更加有利。将精彩的皮影表演制作成动画上传至网,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进行观看,使全国各地的皮影戏爱好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平台上看到原汁原味的皮影戏表演。重新定义皮影戏的表演方式,既解决了皮影表演的地域局限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皮影戏,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手段。

3.3 互动皮影游戏

游戏一直是年轻人喜爱的对象,如果能用手机屏幕来代替传统皮影戏需要的表演场景,将皮影戏设计成一款游戏软件,使皮影戏更加迎合年轻人的喜好,有利于皮影戏在青年人群种传播。使用者可以自己制作独一无二的皮影,自己设定舞台、灯光、音乐,并用几根手指去控制屏幕中的皮影运动。然后充分利用手机的交互功能,可以与别人的手机联系起来,控制者在自己屏幕上控制皮影表演,而观看者可以在自己手机上看到控制着所制作的皮影。

虽然一般的使用者制作的皮影戏并不专业,但对于可以亲自操作皮影这一点,可以给很多人新鲜感,将自己制作的皮影戏同步给好友观看,也可以使皮影戏在好友中快速传播。如果有好友也感兴趣,愿意一起切磋,那么就更好了。互动游戏作为传播皮影的一种,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技术方面还需要更深入的探讨研究。

4 结语

罗山皮影戏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而道远,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使罗山皮影戏这一中华传统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系统、真实的记录和呈现,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和永久性保存,也更有利于后人去学习和研究。同时,借助网络和新媒体传播平台为皮影戏寻找到新的鞑シ绞剑将皮影戏融入到现代的生活方式中,确保罗山皮影戏生命的延续。

参考文献:

第3篇

早上7点半左右,我们团队在学校门口拍照留念之后,宣告我们的社会实践正式开始了。接着我们便胡老师的带领下,分两批同学奔赴我们的目的地——HN。

我和W同学属于第二批出发去海宁的。今天早上我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带着策划书到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保护办公室,希望得到他们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这次的活动办的更好,进行的更加顺利。在非遗办,我们见到陈顺水副主任,进行了短暂的沟通,他看过了下我们的策划,对我们这次的活动十分的支持,同时还对我们这次活动提出了他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我们踏踏实实做事,虚心要传承老艺人学习。最后他还在我们的策划书上写下了,“欢迎大学生参与非遗保护实践”。

从省文化厅出来,我和W便直奔火车东站,乘上去去海宁的火车,去同我们的同伴们会合。经过短暂的旅途,我们便到达了我们这次的目的地,同伴夏于兰在火车站等候我们并接引我们到宾馆,团队就是要相互帮忙的。在宾馆稍作休息后,我们便开始了我们社会实践的第一个环节——向海宁当地的文化局和海宁地区的非遗办了解当地关于皮影戏保护的相关问题。今天下午的座谈会气氛十分轻松融洽,海宁当地的非遗办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耐心的向我们介绍皮影戏在海宁的发展历史,以及当地政府保护皮影戏的措施。通过他们的介绍,使我对皮影戏的认识有了初步印象,不再仅仅停留在书本中,对接下来我们去学习了解皮影戏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通过这次的谈话,我们不仅更加了解海宁皮影戏,还了解到当地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出台了许多的相关保护措施。如:《海宁关于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见》,对民间皮影剧团的扶持、八个一工作方案,通过音像资料传播发展皮影戏、送皮影下乡等。

第4篇

关键词: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艺术特征;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121-03

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1]。陕西省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作为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由于其生存于千阳县人民群众的红白喜事、礼仪庙会之中,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连,更因其土生土长、原汁原味、自娱自乐的艺术特点,使其成为陕西地方戏的文化瑰宝。

一、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概述

千阳县地处陕西关中西陲,北靠甘肃省灵台县,南邻陈仓区,东与麟游、风翔县毗邻,西同陇县接壤。据《太平寰宇记》:“以在山之阳为名。”1964年简化为千阳县。地貌呈“七山二塬一分川”,为黄土高原区,地势北高南低,分山、川、原三种地形[2]。

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来源于我国古老的戏曲剧种皮影戏。皮影戏在陕西各处的名称略有不同(像陕南叫“影子戏”、关中叫“灯影戏”、陕北叫“土影戏”,而在陕西的西府地区人们又叫“灯影人人戏”),但实质乃一个剧种。表演形式主要是用灯光映射牛皮或羊皮制作的人物、动物、房舍器物等配以乐器伴奏,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剪影来表现故事情节。皮影戏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奈西蒙博士说:“在西方,不仅在美国而且在欧洲许多人都酷爱中国的皮影戏。在不少的公共博物馆和私宅中,你都能欣赏到人们所搜集的这种民间艺术品……”[3]关于皮影戏之源,从顾颉刚《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一文可见,陕西乃中国影戏之发源地,自春秋两汉隋唐以陕西为最。宋后兴于洛阳,自此其兴随之转移而转移。从相关资料可见,对于皮影戏的起源有汉代起源说[4]、唐代起源说[5]、宋代起源说[6]等。但笔者以为,影戏在汉朝只是有了一个雏形,或者说那个时候只是具备了一些条件,作为一种集体艺术的皮影戏,其诞生应在晚唐,成熟在宋[7]。

碗碗腔皮影戏又称时腔,①因伴奏乐器中使用铜碗敲击而得名。碗碗腔皮影戏究竟产生于何时,目前尚无文献可考。民间传说,唐杨贵妃纵酒言欢,常敲铜碗,后来宫中艺人在演奏中加进了小铜碗,碗碗腔由此而形成,并传入民间。传说终归是传说,不足为据。依现有文献看,碗碗腔皮影戏的产生应在清乾嘉之前,因为当时已有临渭县举人李芳桂专为碗碗腔创作了十个剧本,号称“十大本”或“李十三十大本”[8]。

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又名“千阳碗儿”、“灯盏腔”、“碗碗戏”,因打击乐器中使用灯盏头②器具敲击节奏而得名。从千阳县文化馆资料来看,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约在清乾隆50年前后出现在陕西省千阳县南寨镇南寨村。之后,其以放射状的网络分布于北至内蒙、南至四川、西至甘肃、青海以东、东至山西等周边地区。但现在,这种特有的艺术形式又只在千阳县极其邻县流传。

不难看出、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与晚唐时的皮影戏、清乾嘉时的碗碗腔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其传承至今有着自己的历史渊源,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艺术特征

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流传至今,并不是因为它的经济价值或是悠久的历史价值,而是它有着别的地方小戏像“地蹦子”、③“曲子戏”、“二人台”等所不具备的艺术特征。

(一)由于其伴奏的文、武场面之分,进而导致了其伴奏乐器在文武场面的运用特点

从实地考察来看,灯盏头是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中的亮点。在以竹笛、月琴为主奏乐器的文场面和以灯盏头、平鼓、连环板(又称“莲花落板板“)等为主的武场面,它们共同掌握着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律动与唱腔。一方面,当演员在演唱剧段时,其他乐器均不出声,只让连环板和灯盏头敲击节奏。其他乐器只在过门及间奏时加进来。灯盏头所起的作用亦是演员演唱时伴奏,统一调节舞台节奏,而连环板则配合演员舞台上的步伐身段来渲染着舞台的气氛,给人以清越优雅、细婉柔润的美感。另一方面,在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中竹笛有着特殊的地位。根据老艺人讲,笛子在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中起着“诸弦歌皆从笛起之”的切入、插入的作用。毫无疑问,笛子在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中的特殊性,使得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有了自己更加独特、鲜明的特色。

(二)作为板腔体声腔体系的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豪放、朴实、粗犷,具有戏剧性,更有丰富多彩、优美动人的声腔美感

在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中,唱句多以十字句、七字句居多,是自由句则少之又少的这么一种句法排列模式。其唱腔分为欢音、苦音两种,欢音表现音乐欢快、喜悦、轻松之情绪;苦音则抒发悲愤、凄凉之情感。在演员演出中感情感真实,表现出喜、笑、怒、骂、悲、哀、愁、爱、恨、憎、欲等明显的人物性格,使其达到“唱谁像谁,唱谁就是谁“的效果。显然,这也导致了其板式有慢板、二六板、带板、尖板和滚板五类。

(三)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传统剧本有100多本折,常演的有50余本

从现有资料看,这些剧本既有艺人创作又有从其他剧本移植而来之作品。常演剧本多由演唱艺人熟记于心,脱口而出。剧目多取自像《劈山救母》等内容的神话传说,像《刘月礼吃面》等诙谐幽默的民间故事,像以《秦英征西》《唐王征西》《杨文广征西》等历史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大剧,更有像《金碗钗》《桂花山》《武观音堂》等为依托的地方典故。这些剧目不仅表现出了情节复杂、故事曲折、人物形象性格鲜明的艺术特征,更突出了奇、巧、新的表演特点。

毋庸置疑,上述艺术特征表现出了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无与伦比的个性特点,使它在现代传播学、人类学、史学、民俗学的视野下,进行有效的保护是历史的必然。

三、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传承保护与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伟大文明的结晶和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启示,是人类文化整体内涵与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含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状态,以及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9]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承与保护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有利于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我国的文化创新和创新先进文化,更有利于陕西戏曲的多元化生成与发展。千阳县人民政府和民间戏曲爱好者已经对其进行了保护。

(一)传承与保护现状

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自清末以来有自己独到的传授模式。从发展至今,皮影班社有二十多个,艺人多为世传,像齐沙奴娃班、宝魁班等。他们对其曲目的传承还是以口耳相传的自然传播方式得以传承。时至今日,千阳县人民政府及相关人士成立了抢救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工作领导小组,向市文化局申报了《陕西省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列项报告》,并在南寨镇成立了相应的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学习机构,组织演出队培训人员深入调查,录音录像记谱,挖掘传承沿革民俗特征,对相关文字影像资料妥善保存等措施,对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做了有效的保护。但现实问题是,目前面临着从上世纪30年代20多个演出班社锐减到建国初的1个演出班,及时至今日能演出灯盏腔的艺人年龄均在60岁以上,总人数不足10人的尴尬局面。显然,要对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做长远的传承与保护,上述之努力还不够。

(二)措施

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不可再生性、活态性、流变性、传承性、地域性等特点。它是一定时代、环境、文化和精神的产物,必然与陕西千阳人民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采取一些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一方面可以使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对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保护,可以实现尊重文化特性和对待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对此,笔者建议以下措施。

1.极力扩大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生存空间。所谓文化空间即“某个民间或传统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或某种特定的文化事件所选定的时间”。④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传播主要通过红白喜事、庙会礼仪等文化语境,依附于千阳县各项社会民俗活动传承至今,这样的传播途径显然已经不能适合现代的传承与保护模式。在现在的宣传过程中,必须大量地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使现代的传播模式取代传统的传播模式。从传统的传播模式中解放出来,使千阳县所有的社会成员通过自己的实践参与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获取音乐内在节律和美感,扩大音乐的生存空间,使其能长期流传。

2.大力提升、拓展千阳县的民俗活动。我们要保护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就必须大力提升、拓展千阳县的民俗活动,毕竟民俗活动是承载众多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基础。从现实情况来看,没有民俗,就没有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没有民俗,就没有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赖以生存的根脉。一方面,传统音乐必须依附于民俗才能传承,大力提升、拓展千阳县的民俗活动,也就是真正意义上保护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至此,我们不仅要继承以前就有的传统传承模式,更要拓展春节、清明节、重阳节、国庆节等这些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未进入的空间,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传承千阳县的传统音乐文化。另一方面,我们要真正长久地传承和保护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就要对国家认定、建立的学习机构、传承人进行长期的保护,而不是检查一来就保护,检查一过就置若罔闻,不闻不问。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细致有效的机制使之能够得到科学的保护和健康的发展。

3.把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传承纳入到学校音乐课程的教学当中。在千阳县各级学校开展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普及教育,乃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千阳县人口仅有13万,高级中学1个,初级中学4个,小学11个。这样的学校建制,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进行学校的普及教育有着一定的可行性。聘请千阳县本土音乐传承人进课堂,用自己原汁原味的唱腔及演奏形式,对学生进行普及教育,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了解、熟知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对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对其进行单独指导、训练,把他们作为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传承的后备力量。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将这些经过学习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学生投入到千阳县的民间去体验,把他们分送到到千阳县各种民俗活动当中去。只有了解了千阳县传统音乐的地域特征,这些特长生才不会脱离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才能使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不会丧失其赖以生存的民俗性,保持其原汁原味的特性。

以上分析及提出的措施不一定完善,但它却拓展了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生存空间,改变了传统的口耳相传的音乐发展模式,使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更为广泛地传承。

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说:“我们利用价值来思考世界,价值是生活的命根,没有价值我们便不复生活,没有价值,我们便不复言语和行动,因为他给我们的意志和行动提供了方向。”对于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来说,它有着太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伦理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及创造价值。发掘、抢救、保护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丰富、完善、提高它的传播,弘扬其风格,不仅是学术上的收获、贡献,而且对创新振兴新中国的戏剧事业,对满足当代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戏曲艺术的消费也会产生积极的现实作用。

注 释:

①相对时腔与老腔而言,旧时民间称碗碗腔皮影戏为时调新腔,后名碗碗腔,是关中东路(府)皮影的主流,也是关中皮影的重要声腔之一,发源于同(同州)、朝(朝邑)今大荔县,盛传于二华(华县、华阴)、渭南、蒲城、白水、澄县等地,目前以华县碗碗腔为代表。

②灯盏头沿用古代生铁铸成的高脚菜油灯碗,用火浇红后在食醋中淬出即可。

③“地蹦子”曾经流行于秦岭深处的佛坪农村的民间小戏,由于承传老艺人去世没有后传人等原因,上世纪80年代便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近日,这一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俗文化又在佛坪县陈家坝镇悄然现身。

④转引自[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6.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0-11.

〔2〕千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千阳县志[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1991.7.

〔3〕刘季霖.中国皮影戏(德文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5.

〔4〕班固.汉书・外戚传[M].湖南:岳麓书社,1996. 1927.

〔5〕孙楷第.傀儡戏原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2.62.

〔6〕高承撰.事物纪原[M].北京:中华书局,1989.495.

〔7〕王传历.中国皮影戏的起源研究综述[J].大众文艺(理论研究・戏剧),2012(3):127.

第5篇

关键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连地区;高校;保护

音乐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相互交流情感最有效的手段,从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到荀子的“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古代先哲从来都重视和强调音乐艺术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的关键性作用。在追求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文简称:音乐类非物遗)的价值显得尤为突出。

一、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我国政府目前所公布的国家级 “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所公布项目的一半,这说明音乐历来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联,也说明音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文简称:非物遗)体系中占有其重要的地位。

根据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出版的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纂的《民族音乐概论》和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孙继南、周柱栓主编的《中国音乐通史简编》,这两本著作当中对我国民族传统音乐的阐述,并结合200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规定,我国的音乐类非物遗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器乐曲艺四类。(分类参考国务院公布的518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遗,其中包括民间音乐72项,民间舞蹈41项,传统戏剧92项,曲艺46项)。

二、大连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大连作为辽宁省重要发展地区,在传统文化发展及建设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连是东北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交汇之地,地区内拥有满、回、锡伯等45个少数民族,非物遗丰富多彩,也有着较长的历史。截至目前,大连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作6项、省级代表作24项、市级代表作89项,其中音乐类非物遗有31项(参见《大连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表》),包括民间音乐14项,民间舞蹈10项,传统戏剧4项,曲艺3项,其中,长海号子、复州双管乐、金州龙舞、复州皮影戏、复州东北大鼓属于国家级代表作。其种类丰富,特色显著,分布地域遍及大连市内及金州、庄河、普兰店、瓦房店、长海等各县市区。

2010年,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揭牌。中心成立后,在瓦房店、金州、庄河等地针对国家级非物遗项目建立一些培训基地。目前,皮影戏已在沙河口区春柳小学建立基地,庄河剪纸在凌水小学建立了基地,复州大鼓也有序地进行传承,复州双管乐、金州龙舞等项目也吸收了不少新学员。2010年6月,复州皮影戏义和班、得胜班,庄河皮影戏传承人和大连群艺木偶皮影等剧团在人民文化俱乐部音乐厅上演了精彩的“大连皮影戏展演”。

三、让大连高校成为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保护措施”条款中对“传承”加上了“特别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说明,意味着教育是传承机制的重要手段。

2005年3月26日,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别指出“: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这份文件的出台,为高等院校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音乐类非物遗进入高校课堂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大连市领导曾提出,充分利用大学、博物馆及中小学图书馆等资源,通过文字、影像、实物等各种手段,收藏、保护珍贵遗产;发挥高校师资智力资源优势,结合相关专业对大连的非物遗进行研究。

和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传承人的存在为前提而存在的。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特有的独特风格,只能从传承人鲜活的表演中得以体现,通过传承人一代又一代口传心授的过程得到继承。所谓“人在艺在,人去艺亡”的规律在音乐类非物遗领域体现得最为彻底和鲜明。

因此,培养能学习和传承遗产、并能进行创新的表演人才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除了传承性的表演人才外,还需要培养了解民俗文化、有一定理论水平、能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遗产的科研人才,以及熟悉艺术又懂得市场运作、善于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

如何才能使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融入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之中,实现其生态性“生存”?如何培养青年学生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专业设置

大连地区有16所学科门类较完备的本科高等院校,各院校可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专业重组或构建的新专业。例如,笔者所在的大连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现有四个专业,下设八个专业方向,可在调研的基础上有步骤、有层次、有重点地将大连地区音乐类非物遗的传承保护融入声乐演唱、乐器演奏、舞蹈表演、文化艺术事业服务与管理以及音乐剧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计划,增设长海号子、复州双管乐、金州龙舞、复州皮影戏以及复州东北大鼓传承人培养方向,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必需具有的知识结构来设置教学目标和完整的教学计划。

(二)课程体系

在原有的课程体系基础上,针对各类人才培养目标,恰当地增加与之相对应的课程,将课堂授课、讲座、展演及田野采风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艺术的学习兴趣。例如,聘请复州皮影戏、复州双管乐、复州东北大鼓等非物遗的传承人或民间音乐家等来校任教,与本校专业音乐教师共同承担培养传承人的教学任务;今年,笔者针对本校音乐学院文化艺术事业服务与管理专业方向开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并结合以往开设的《艺术营销》、《文化产业管理》等相关课程,加大培养既具备一定民族文化艺术修养,又懂市场、善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的力度。

除此之外,可带领学生深入大连市内或周边,例如金州、瓦房店、长海等各县市区,去亲历充满乡土气息的大连本土音乐艺术,将知识传授与田野调查相结合,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艺术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走进今天,要将其作为现代高校艺术教育的内容,必须考虑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追本溯源,具备“口头性和非物质性的无形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无论是民间音乐、舞蹈、戏剧还是曲艺,最原始的传授方式是“口传心授、心领神会”。其揭示出一种内隐性学习方法:学习者通过长期的训练和环境的熏陶,能无意识地熟练的掌握某种技能,一旦学会就终身难忘,在各种环境下都不会影响其技能的发挥。

如今,学习音乐技能越来越倾向于外显的学习方式,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掌握复杂技能及规则以及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学习任务中,内隐性学习方式更具有优势。因此,在音乐类非物遗传授过程中,要保留和注重“口传心授、心领神会”的学习方式。

(四)教材研发

教育首先要有教材,音乐类非物遗方面的教材是当前大连地区进行艺术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编纂本土化教材之前,先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大连地区高校可针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表现形式,以音乐教师为主,整合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相关教学力量,共同成立课题小组或教研小组,建立一个材料储备库。在此基础上,经过考察、积累,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根据大连本地风貌的特点,编写资料详尽、可供选择的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在教材编写中要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原貌,同时也要有所创新,以适应时代的步伐和现代教育的需要。

(五)社会实践

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也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要将音乐类非物遗实现“活化”传承,不能只停留在课堂学习,更需要搭建多元化的平台,为文化遗产的展示提供自由空间。在这方面,大连艺术学院有着明显的优势。学院拥有专业的艺术团队:合唱团、民族管弦乐团、交响乐团以及舞蹈团队,这些团队都曾在国内外专业音乐大赛和演出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可将大连丰富的音乐类非物遗作为展演内容,联合民间艺术家与学院师生共同合作,打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精品,既将古老艺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实现了活化传承,又体现了大连艺术学院实践教学的特色,可谓是双赢。

今年5月中旬,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郑晓莉副主任应我院邀请,来学院做了关于大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题报告。5月24日,大连市非遗保护中心与大连艺术学院共同主办的“非遗进高校”传承论证会在学院举行。6月7日,大连市文广局正式授予大连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牌匾。大连艺术学院成为大连地区第一个“非物遗”的研究基地。

四、结语

以上表明,大连的“非物遗”保护传承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像大连艺术学院这样学科专业和社会实践与“文化遗产”很对口的高等院校,将在“非物遗”的传承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此外,通过高校艺术教育的传播,不断提升本土音乐文化的影响力,提高在校青年学子的文化艺术修养,并培养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深厚感情和一定的研习方法,培养他们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这是为传统文化培养大批欣赏者和接受群体的关键之举,也是保证我国未来文化政策的正确导向和树立全民族文化保护观念的长久之计。

注释:

周安平、王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著作权保护模式制度设计的思考. [C].中国重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参见《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辽政发〔2007〕24号)2007.6.7。

吴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师音教课堂的思考.中国音乐(季刊),2009年(2).

参考文献:

[1]周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我见[J].北京:中国音乐学,2008:(3).

[2]桑德诺瓦.“有所为”亦“有所不为”——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与实践方法[C].中国重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3]米永盈.浅谈高校在山东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C].中国山东济南、中国山东青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2009.

[4]郑茂平.关注本体——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心理本质及其保护的心理取向[C].中国重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作者简介:

第6篇

“趁着皮影戏还未向当代告别之际,您是否愿意看它最后一眼。”这是印在皖南皮影博物馆馆长何泽华名片上最醒目的一句话。

何泽华是皖南皮影戏第九代唯一传承人。用自己多年积蓄,他建成了一家免费民间皮影博物馆。

然而在宣城市水东小镇,这个博物馆所在地,当地群众均摇头表示对此不知情。他们现在对于过去常看的“老玩意儿”已经不感兴趣,甚至没有多少人知道,何泽华曾卖出1万多件皮影,用收入的70多万元建造了这座代表了他梦想的皖南皮影戏博物馆。

世界最古老电影

皮影戏,又叫皮影,属于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有“世界最古老电影”的美誉,日本等国家更将其称为“最古老的动画”,曾得到歌德、卓别林等人的盛赞。早在汉代,中国就有了皮影戏,从南宋开始,中国的皮影戏传入东南亚诸国,此后又远播欧美等地。德国柏林博物馆至今还收藏有中国古代的皮影。

皖南皮影戏又被称为“太平戏”,反映了民间驱邪避灾、祈求太平的美好愿望。何泽华说,皖南皮影戏起源于素有戏剧之乡之称的安徽宣城,它是400年前皖南发生瘟疫时,由湖北移民带入演唱并逐渐发展起来的。皮影戏艺人农忙时种田种地,农闲时就挑着一担皮影戏箱走乡串村演出。他们主要还是为了养家糊口,演形式轻装简便,影人、道具全部装在两口长方形的木箱里,用一根扁担挑着即走,所以当地人也称其为“一担挑的戏”。一台戏只需4个人,大到容纳2000~3000人的稻场,小到农舍的堂屋都能演。

皖南皮影戏以其独特的个性自成体系流派,流传至今已有9代传人。何泽华的父亲和祖父都曾是很有名气的皮影制作和表演艺人,但何泽华说,皖南皮影戏已不大为外界所关注。

回忆传统的美好

“以前,逢年过节以及五谷丰收等喜庆时,人们都会搭台唱上几场皮影戏。很热闹啊,我小时记得很清楚,多的时候,都有几千人坐在台下看戏。”何泽华说,“皖南皮影戏早年在中国南方影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皮影制作技艺更是南方皮影的典型代表。”这位高高瘦瘦的中年男子说到当年皖南皮影戏的辉煌,仍禁不住流露出兴奋。

“不管怎么说,我的兴趣是一部分原因,但更多的是要把家族手艺传下去的责任感。”何泽华一脸倔强地说,中国皮影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南京民俗博物馆等所藏的皮影,都有他提供的藏品。

据何泽华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大部分艺人被淘汰,皖南皮影戏兴衰更迭;进入90年代后,和其他许多民间艺术一样,皮影受到电影、电视等冲击开始衰微。由于演出市场的萎缩,许多艺人转行另谋生计。进入21世纪后,最年轻的民间影戏艺人年龄也已逾70岁了,只有零星的影戏班还在艰难地勉强支撑。

皖南皮影戏生存发展状况更是每况愈下。当笔者提出想要观赏一下皮影戏演出时,何泽华为难地说:“只有给几百块钱的赞助才能找到人演出一次,老艺人也要维持生活啊。”能够表演皖南皮影戏的老艺人都相继谢世,据何泽华介绍,5到10年之内,皖南皮影戏就有面临消亡的危险,人们将只能从录像中回忆这份传统的美好。

传承危机

而除了观众市场的萎缩,政策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够重视也是其中一大原因。何泽华说,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头已经批准下来很长时间了,但是经费却一点也没有拿到。

说起缺乏支持,这个40岁出头却已经皱纹深刻的皮影艺人一脸无奈:“其实这些都是咱们中国的好东西,我们真希望政府能重视它,一个演出班子不需要花很多钱就可以养起来。”目前,何泽华正在为皖南皮影戏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据说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

第7篇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民间文化重要性认识的逐渐加深,我国政府逐渐加大了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皮影作为一项古老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亦在保护之列,尤其是华县当地政府几乎把皮影上升到了产业的高度。但记者了解到,华县皮影的现状并不乐观。

外热内冷的尴尬

当全国各地都奔着更发达的生活方式前进时,那些非物质的、没有现实使用价值的艺术注定要处于消亡的边缘,比如皮影戏。“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华县皮影戏在今天显得分外寂寞,让那些想保护民间艺术的人陷入两难。

年近八旬的皮影艺人潘京乐对记者说,那些皮影戏红火的日子里和他一起唱戏的同伴如今大都作古。潘京乐是华县皮影戏的领军人物,也是目前最年长仍有能力演出的老艺人。尽管曾是华县四大皮影社之一光艺社的社长,但之前却有很长一段时间赋闲在家。如今他被陕西雨田民间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视为国宝,尽管已经很少演出,但每逢重要演出他还是要出来唱几口的。

“潘师(潘京乐)是华县皮影的活化石,他要一走,好多戏就永远失传了。”华县文化馆馆长张更胜感慨地说。

“华县的这些皮影老艺人,几乎个个都出国演出过。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皮影戏在国外的演出反倒是场场爆满。”张更胜向记者描述华县皮影戏的尴尬现状是外热内冷。

他说,早在1994年,德国籍皮影研究专家、年届80岁的托梅老太太,就曾以民间名义邀请华县皮影戏艺人赴德国进行为期45天的全德巡回演出。此后的10多年来,华县皮影戏艺人几乎每年都有出国演出的机会。外国人不会端着板凳坐在露天看戏,皮影戏只能在剧院上演,坐在后排的观众看起来就有些吃力,但依然是场场爆满。外国人搞不明白,从场外听起来完全是一个几十人组成的大乐队和大剧团,可进到场内一看,表演者只有五个人,而且每个人都操作四五件乐器,却能忙而不乱。

更让人感慨的是,几年前的德国行,签手魏金全还收了个法国徒弟。50多岁的班任旅(音译)是法国有名的皮影艺术大师,当华县皮影戏在德国演出时,他也专程前往德国观看。那是一场《后羿射日》的折子戏,魏金全灵活的指法让班任旅惊叹不已,演出结束后他找到魏金全拜师。此后,班任旅每年来一次中国,在魏金全家学习操纵皮影人。去年,他又带来两个同行,一起向魏金全讨教。

然而,仅凭外国观众的热爱救不了华县皮影。回国后,那些身怀绝技的皮影艺人面对的仍然是贫瘠的黄土高坡和习惯了电视和流行歌曲的大众。

对此,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皮影设计、皮影研究者杨飞认为,华县皮影之所以“墙内开花墙外红”,是因为外国人喜欢中国最古老、最原汁原味的文化艺术,这是一种猎奇心理。因此,华县皮影要在国内生存、延续下去,就必须创新。

“皮存影亡”的现实

“唱一场戏还不如做一个皮影人!”把皮影变成工艺品摆放在家里,也许可以称得上是华县皮影的一次“成功创新”,毕竟这样比唱戏带来的经济效益要大得多。

最近,中国皮影雕刻大师汪天稳刚从北京回来,这是他的皮影工艺品第一次走进奥运会现场。在整个奥运会期间,他的皮影成为一大亮点。如今,年近60岁的汪天稳是陕西雨田民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陕西皮影研究所的所长,除了研究和收藏皮影外,他同时还负责该公司在西安的皮影设计和制作。

同样,出生在华县的薛宏权14岁就开始学习皮影雕刻。“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什么收入,业务就是给戏班子损坏的皮影修修补补。”而偶然的一次旅游改变了薛宏权的人生。1992年,薛宏权和妻子去临潼旅游,在兵马俑门口看到有很多民间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在卖,薛宏权马上有了制作皮影工艺品的念头。

1993年,薛宏权在华县县城租了间房,搞了个皮影工作室,雕刻起了工艺皮影。他对记者说,现在自己的产品主打高端市场,主要销售对象是大型旅游景点、星级饭店和外宾。“一副工艺皮影装上镜框,一般售价都在三四百元左右,高的可达上千元。”在薛宏权的示范效应下,华县先后涌现出了几十家皮影制作公司,尤其是以陕西雨田民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首的现代企业的成立,更是将这一产业推向了高潮。

2004年,华县政府提出了弘扬传统皮影艺术魅力、做大做强皮影文化产业的设想。然而,面对这样好的政策,很多皮影戏研究者和艺人们却表示出了担心。

对此,华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车宏伟表示,也许在一般人眼里,皮影只是一个雕刻工艺品,但皮影和其他工艺品不一样,皮影的制作是因为演出的需要才出现的,所以,保护皮影的关键是对皮影表演艺术的保护。

事实上,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如陕西雨田民间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雷文东近年来就一直致力于皮影戏的传承工作。

对此,雷文东坚持认为,保存皮影戏的声像资料要比雕刻皮影重要得多。他说,民间的皮影都被收购作为家居装点,“就仿佛把皮影从民间肥沃的土地中活生生拔了起来”。在雷文东等人看来,以皮影为代表的很多民间艺术,正是在拯救的口号中脱离了它生生不息的民间社会,渐次蜕变了那原本光鲜夺目的色彩,成为一张张干瘪的“皮”。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雷文东才投入巨资大量收购那些散落在民间的皮影藏品,不仅如此,他还自掏腰包把潘京乐等民间老艺人养起来,随后又成立了以雨田社为首的7个专业的皮影班子专门从事皮影演出,更值得一提的是雷文东还创造性的出资创办了雨田职业学校和产业基地,以期培养更多的皮影传人。

近年来,由于民间文化的急速消亡,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关注,其中对皮影艺术的关注是重要话题之一。让人欣慰的是,皮影的艺术魅力也慢慢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政府对其保护力度也在逐渐加大。

早在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就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且开始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程。

共501项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皮影占整个名录的1.9%,当然,如果就全国来看,仅仅13个又显然不够。因为很多富有地域特色的影戏,其艺术魅力、濒危程度也并不亚于华县皮影,如湖南衡阳、岳阳纸影戏、郴州的皮影戏等仍然还没有引起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应有的重视。

华县皮影的“雨田模式”

2005年7月,雷文东在原雨田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建起了华县皮影传承保护基地。2007年,他又创办了陕西雨田民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门经营华州皮影的生产制作、销售;设计、制作、、各类广告;音响设备、演出设备的销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创办的雨田职业学校,这家致力保护华县皮影戏的学校,使华县皮影这一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新生。

地处华县少华山森林公园附近的皮影传承保护基地设有皮影雕刻培训中心、皮影演出培训中心、皮影博物馆和皮影展厅,还设有民俗实物展示中心,并分别在西安、临潼两地设有展厅和常年演出场地。目前,拥有华县、西安、北京以及郑州四家分公司的陕西雨田民间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生产的华州皮影,不仅深受国内外皮影爱好者的青睐,更有极大的市场空间。

更重要的是,该公司生产的皮影可供观赏,也能实际演出,目前它们已和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青年旅行社等几家大的单位保持联系。而据陕西雨田民间文化艺术传播公司常务副总申文功向记者透露,目前雨田文化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3000万,如果发展顺利,3至5年时间公司即可做到几个亿,甚至赴海外上市也不无可能。

2008年3月,陕西雨田民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迎来了自己新的辉煌,同在该公司旗下雨田社供职的皮影表演大师姜建合与侯新民接到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通知,他们将被邀请去北京全程参加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的民族民间工艺展示。

得知自己将有机会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为来自世界各国的客人表演皮影戏,姜建合与侯新民都觉得非常激动。“这是将陕西的民间艺术搬进奥运会、让全世界得以了解的好机会。”姜建合介绍说,由于名额限制,表演团的其他成员无法参与表演,因此他将和老搭档侯新民一起承担起全部表演任务。

“一块幕布、一盏明灯、两张方桌、几块木板,这就是华县皮影表演所需的‘舞台’。在农村,这些家伙用小车一推,背篓一背,就随时可外出演出。”姜建合介绍说,在华县当地皮影又被叫“五人忙”,因此通常他们表演团的5个男人就是一台戏的全部“主角”。

在华县皮影的表演团中最重要的是“前声”,戏剧里的生、旦、净、丑都由这位主唱用地道的陕西“碗碗腔”演唱,有时一唱就是八九个小时。唱的同时还要打大鼓弹月琴,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指挥。年仅40岁的姜建合就是班子里的重要角色“前声”,他已是华县最年轻的皮影戏传人了。

“外地的皮影戏,签手常常需要几个人,有的戏班子人数甚至超过10个,而华县皮影签手和前声都只有一个。这就像古语里说的‘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陕西雨田民间文化董事长雷文东介绍,5个人要各司其职,每人都要负责四五种乐器。由于常年配合演出,5个人配合得很默契,演得有声有色。

与此同时,为了贴近奥运会,皮影制作大师汪天稳还特意为他们设计制作了“姚明打篮球”、“唐仕女打马球”等最新的皮影戏,而这一创新则为陕西雨田民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再次赢得了商机,单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该公司就签订了300万的皮影订单。

多方支持欲重振陕西皮影

和全国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化一样,华县的皮影艺术和皮影的制作逐渐得到了重视,但仍面临着消亡的命运,需要多方支持以重振辉煌。

华县皮影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很突出的文化艺术价值,也有浓厚的黄土高原民俗风情。一方面,研究、开发、保护互相矛盾,资金匮乏;而另一方面,如果不加大皮影的保护力度,华县皮影有可能濒临灭绝。把皮影的“术”和“学”结合起来,研究开发,带动当地文化经济社会共同全面发展,对于华县来说,是当前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2004年以来,华县当地政府相继成立了华县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华县民间艺术研究会、华县皮影艺术协会等组织机构,与此同时,该县还编制并出台了《华县皮影保护与产业开发规划》,制定了《华县皮影保护与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华县培养皮影戏曲艺术传承人奖励办法》等文件。

文件规定: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自愿学艺,考核奖励”的原则,对10名代表性传承人每月补助50元。对培养的新人,经考核合格的一次性奖励1000~2000元。而且自2006年起,该县还每年列支10万元,用于皮影的传承保护发展。

这些激励措施有力推动了华县皮影的传承保护和产业开发,涌现出张永刚等12名年龄在40岁以下学习皮影戏演唱的学员或徒弟。皮影雕刻业更是异军突起,先后涌现出了陕西雨田民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薛宏权皮影艺术工作室等皮影文化企业14家,演出班社13家,而从小受父亲影响、对皮影情有独钟的民营企业家雷文东便是其中的领军人物。

据华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车宏伟介绍,截至目前,华县当地已有皮影从业人员2000多人,皮影产业年销售额达5000余万。

而另一个令人忧虑的现实是,截至目前华县皮影戏大部分剧目已经失传,现在仍能演出的剧目仅存大本戏百余部,折子戏50余部。而且随着表演艺人的相继退出,很多剧目正在快速地失传中。

此前,由姜建合任团长的陕西雨田社演出一团长期驻外演出,为陕西皮影赢得了广泛赞誉。

“我们这些皮影艺人最大的心意就是要重振传统的皮影表演。” 姜建合现在除了有表演之外,主要工夫用在研究整理保留下来的老剧本上。在家里保留的“大本戏”的剧本有130多本,除了父亲收集的外,还有不少是他自己用毛笔手抄下来的。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现代的欣赏习惯,姜建合和他的搭档已经很少表演时间很长的“大本戏”,转而表演一些短小精彩的“折子戏”。比如一些文戏和一些逗人开心的喜剧,这些都更具表演性和技巧性。

“死马是医不活的,活马迟早是要死的。” 同样钟情于皮影文化的陕西美图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惠焕章经常用《茶馆》里的这句台词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目前,他出资办了一个华县皮影网站,而且还自费把艺人们请到西安,将尚存的皮影戏录成音像资料保存。对此,他并不隐瞒自己的商业目的,他说,既然政府没有做,民间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保护都是有意义的。

第8篇

皮影戏作为至今还流传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老戏曲剧种,应加以保护传承。然而,皮影戏的现状并不乐观,处于后继无人的危险境地。造成此现状的原因之一是皮影艺人收入不高,而且没有保障。二是年轻人不愿意学。他们认为,皮影戏土气,不新潮,没什么用。学皮影戏不如外出打工挣钱多。因而,造成了皮影戏艺人后继无人。若想让皮影戏传承下去,首先应将皮影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其予以保护,引起人们的关注。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应抓紧做好保护和传承的工作,积极呼吁大家了解和学习皮影戏。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第9篇

一、职业教育中非物质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学生思维模式和审美追求一直被日韩、欧美等流行文化和时尚长期驾驭不能自拔,学生对 “非遗”等传统文化缺乏全面的民族认同感,此问题严重,因此我们要在职业学校中大力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在地方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将“非遗”文化教育纳入课堂教学计划。“非遗”文化能否真正融入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中,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而言,已经不是单纯的课程体系,而是一种历史责任。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承载着我国大国工匠精神和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传承的重任。把“非遗”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融入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中,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传承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根据地方特色在职业教育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教授沃可(Sydney  Walker)提出:“以重要概念进行美术统整教学,以重要概念主导着美术家的美术创作,探究过程为:观念、想法经验与知识的反省、想象、思考美術史的探究自我、社会、多元文化的整体性思考。”由此理论启示“非遗”课程应建构以美术为切入点的跨学科课程,首先了解问题“非遗”文化背景及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认知、体验、赞赏“非遗”在鞍山地区的人文脉络、生活环境、文化资源、精神内涵,重视经验统整与社会统整。通过“辨识议题研究议题以美术回应行动反思行动辨别新的议题”这一循环上升的行动研究步骤进行非遗美术作品的创作与研究。

1、在校园内创设“非遗”文化社团,开展相关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

组织参观本地区的博物馆,了解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例如:通过参观展览充分了解鞍山地区的剪纸艺术和皮影艺术形式的地域特点。加强各专业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审美意识得以强化,审美品位得以提升,培养一批具有民族精神内涵的优秀学生。

2、让研究者与任课教师意识到在职业学校开展“非遗”教育的重要性。

从“非遗”进入职业学校公共美术课程与教学的方式上看,教师主要采取两种方式,第一,挖掘现有教材中涉及“非遗”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其二是寻找本地区的“非遗”进行开发与利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在每个专业设定一个实验班,验证教学方案的可行性。研究通过调查法、问卷法、分析法、统计法、实验法、比较法完成。教师除了讲解制作方法及发展起源等内容,更应该改与审美情感、创新价值等素质教育方面紧密结合。

3、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作品制作活动月和作品展。

选择适合职业学校美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适合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和美术学习能力的传统手工技艺以及一些在鞍山本土流传,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普及。例如:满族剪纸、满族皮影戏影人的制作、满族刺绣、满族农民画以及书法艺术等内容。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纳入到职校审美教育中,这一探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有利于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认同感;符合文化多元性的需求,有利于青年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创新案例